时间:2023-03-13 11:26:3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师恩难忘教学设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语言本义美
以苏教版为例,小语课本中精选了很多美文,课文中的语言似一颗糖,越嚼越有滋味;似一首歌,越听越被陶醉;似一幅画,越看越是迷恋。如第一册课文《秋天》——“小鸟说,秋天是蓝色的,晴朗的天空碧蓝碧蓝。小牛说,秋天是金色的,辽阔的田野金黄金黄。小鹿说,秋天是红色的,满山的枫叶火红火红。秋天真是一幅多彩的图画!”这里用多彩的语言描绘了充满诗意的秋天,读着读着孩子们就被这些优美的语言感染了。
2.语言情感美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与正气。苏教版每册课本中都选取了一些表现爱国精神的课文。如第一册课本中的《东方明珠》、《我从中国来》,让孩子们看到了新的中国、发展中的中国是了不起的,祖国的明天一定更美好。又如第九册课本中的第一课《师恩难忘》,是著名作家刘绍棠写的。他在文章中充满深情地回忆了40年前的田老师上课的情景。刘绍棠在文章最后写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3.语言意象美
苏教版课文中有许许多多美好的意象赋予了孩子们欣赏美、创造美的空间。如白帆点点、鱼虾满船的《大海》,满天飞扬的《小雪花》,团结友爱的《好伙伴》,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捕捉蝴蝶的《变色龙》,虽然饱经风霜,仍然郁郁苍苍的《黄山奇松》等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1.审美情趣的诱发
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动学生的感情,这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审美境界时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从审美的角度来讲,兴趣可以使人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促进审美注意的形成。李吉林老师在教学《小小的船》时作了精心设计,先后三次在孩子们的心中激起感情的波澜:第一次是上课开始时,在黑板上用蓝色画纸布置成“蓝天”,把金黄画纸剪成的“新月”贴在“蓝天”上,并以富有感情的语调诱导孩子们回想在晴朗的夜晚抬头赏明月的情景,使他们的情感掀起波澜。第二次是引发孩子们从弯弯的月儿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他们导入蓝天似海、新月如船的神奇境界,使他们的情感再掀波澜。第三次是让孩子们一边看图画,一边听富有幻想色彩的乐曲,并且可以随着音乐眯上眼睛,轻轻摇摆身体在幻想中慢悠悠地飞上蓝天,坐上新月之船,陶醉在诗的意境里,这时孩子们的情感波澜就推向一个更高的波峰。由于孩子们深深地动了情,他们就获得了难忘的审美体验,感受到极大的审美愉悦。
2.审美实践的示范
教师运用富有美感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在向学生示范式地展现审美的方法和过程,就是在用实际的范例来指导学生应该怎样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如《第一次抱母亲》一课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以个人苦难的童年实事导入新课,随后用充满深情的语气将全文范读了一遍。接着我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将全文再读一遍,整个教室的气氛严肃而凝重。我又让学生选读勾画自己最感动的片段。镜头一下子就定格在第二自然段,描写母亲以70来斤的身体,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挑着100多斤的重担,翻山越岭的情景。由文中的母亲,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他们谈到了妈妈的唠叨、爸爸的叮嘱,谈到了奶奶风中吹拂的白发、爷爷饱经风霜的脸庞……这一切在此时是那么鲜明又是那么亲切,同学们完全沉浸到教师营造的情感氛围中了。这一环节由于教师对审美对象有真切的感受和精到的鉴赏,并且显示了较强的表现美的能力;不但使孩子们受到极大的感染,而且也让他们跟着老师示范性的审美活动展开自己的联想、想象,在审美的境界中进行了自己的探索。
3.审美方法的指导
在小学语文界,有论者认为,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是深化语文课程改革的出路所在。他们坦言,除了极少数经典篇目,课文内容基本不属于语文课程的内容,因此课文内容不是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学应当以课文为工具,学习语文知识,指导方法运用。细细揣摩这些观点,我在感佩的同时也生出些许疑惑。“教课文”错了吗?“学语文”必须罔顾课文内容,和内容分析说再见吗?还有,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是否真的可以实现语文教学的“美丽转身”?
我很担心“转身说”会进入另一种实践歧途(事实上已经端倪初现)——只关注知识点能力点训练,却忽视对课文内容与含义的基本理解与把握。其实,那曾是我们一度追捧又继而抛弃的旧物。张志公先生“走个来回”的命题就是针对的这个。他说,语文教学需要有个“来路”和“回路”,既需要走入文本,也需要走出文本。烦琐内容分析的教学方式一头扎进文本沉醉不知归路固然不对,但抛弃“来路”只要“回路”也并不靠谱。
窃以为,所谓“转身”应当是一种釜底抽薪式的转变。不直指语文教学的根本病症,实质性的“转身”就不可能发生。这个症结可能不在教课文还是教语文上,因为它们还仅仅是在讨论“教”的问题,而事实上有问题的恰恰就是对“教”的过度钻营。由“教”到“学”的颠覆,可能是—种更为彻底的转变。这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儿童本位教育思想,从杜威、皮亚杰、维果斯基以来已不新鲜,道理也不复杂,但实践中却很难做到。这固然是教育的悖论使然,但语文教育理应有所作为。
立足于“学”的语文课堂应有三个基本表征:一是学得简单。不要把教学搞得太复杂,教学设计九曲十八弯也许“显得精彩”,但是我们是否考虑了,它易于孩子接受吗,又是否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感?二是学得自然。课堂应当是孩子可以舒展身心的地方,面对现实的压力,教师应努力撑起一片天地,如果没有这个有限的缓冲,孩子架不住现实的冲击,学习便成了-一种折磨。三是学得快乐。简单、自然的课堂当然快乐。我们暂时不可能逃开应试教育的影响,但我们是否能让孩子体验到“感悟的情真意切”与“表达的酣畅淋漓”?语文素养蕴涵了理解世界与表达自我的主体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才是“语文的快乐”所在。我们是否常常会忘记学生的这些需要,而只记着满足展示教师的“深钻研”与“巧设计”?教师满足了自己的表达欲与表演欲,而孩子只能亦步亦趋,又是否从起点上剥夺了学生的快乐?
因此,当下的语文教学应该从“教”转向“学”,应该实现三个回归:一是回归儿童。要特别关注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对语文教育来说,怕是没有比留住儿童对语文、对读书、对语文老师的兴趣更要紧的事。留住兴趣的方法很多,苏教版小语教材有篇课文叫《师恩难忘》。刘绍棠写道:“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故事,不仅是语文教学之所长,也是孩子兴趣之所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也许可以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二是回归实践。即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实践。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思、写、辩、议,进行各种言语、思维、肢体、综合的游戏,当学生参与其中的时候,才是最主动最积极的状态。此时的教师是环境的营造者、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这种不在前台的“导而弗牵”比起固执的灌输与讲解,富有更加久远的意义。三是回归基础。小学语文自有小学语文自己的事情。儿童学语文不在“多”而在“实”,不在“苦”而在“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在学生当下是否学得多,学得快,而在将来是否走得稳,走得远。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小学生读好书、写好字,养成良好习惯,保有持久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愚以为,所谓“转身”,应当是一种釜底抽薪式的转变。不直指语文教学的根本病症,实质性的“转身”就不可能发生。这个症结可能不在“教课文还是教语文”身上,因为它们还仅仅是在讨论“教”的问题,而事实上有问题的恰恰就是对“教”的过度钻营。由“教”到“学”的颠覆,可能是一种更为彻底的转变。这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儿童本位教育思想,从杜威、皮亚杰、维果斯基以来已不新鲜,道理也不复杂,但实践中却很难做到。这固然是教育的悖论使然,但语文教育理应有所作为。
1.让教学过程以语文的方式支撑语文气质
著名教育家成尚荣先生提出:语文还要再语文一点,要以语文的方式进行语文教育。何谓语文的方式?这就是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接触言语,通过生动、扎实的如朗读、背诵、涵泳、理解、感悟、积累、运用、品读、玩味、联想等语文实践活动,走进文本世界,让“言”与“意”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如教学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天游峰的扫路人》可以预设这样的环节:
环节一:初读课文:要求学生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提出不懂的词语和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环节二:整体感知: 学生初读了课文,知道课文写了作者登天游峰的所见、所闻、所感,便请学生说说课文该怎样划分段落,学生根据理清的课文脉胳,实现对全文的整体感知。
环节三:深入研读:请学生再次认真地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分别描写天游峰和扫路人的句子,仔细读读,初步感知天游峰的险峻和老人的性格。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在展示交流中,教师随机引导学生读好相关句子。
这样的语文课,让学生主体的语言实践活动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用语文的方式推进了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接触,提高了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又挖掘和利用了文本的育人价值,促进了生命成长、精神建构的个体总体生成的过程。
2.让言语实践挥洒语文的气质
语文教学要紧贴文本的地面行走,在言语的丛林中穿行。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起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起学生的精神世界。
一位教师在教《九寨沟》一课时作了如下的教学安排:
听写词语――为学生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言。
朗读与背诵精彩片断――让学生在诵读中积累规范优美的语言。
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当导游介绍九寨沟――化静态语言为动态语言。
模仿课文的构段方式,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强化语言的运用实践。
《九寨沟》一课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去交往,使语文教学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彰显个性,透射出生命的活力。这样的语文课,充满了活力和魅力,显现出生命多姿多彩的美丽,让我们听到了学生“生命拔节”的声音。
二、“生本化”的课堂――学生“生命拔节”的基石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语文阅读教学应遵循阅读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从而提高课堂的自主性、有效性和趣味性,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生本课堂。因此,在教学之前,我们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年段要求,深入、认真研究学生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才能真正体现因学定教。
【请看《灰椋鸟》第5自然段教学片段实录】:
师: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已是黄昏,此时的林中又是怎样一派景象呢?现在就请同学们拿起心中的摄像机,跟我一起趁着天还没有黑,到林中去抓拍一些精彩的画面,再给抓拍到的画面取一个名字。因为是抓拍,所以要注意:一要专注,二要用心。准备好了吗?那就出发吧!(教师配乐诵读《灰椋鸟》第5自然段。)
生:我抓拍到了夕阳西沉的美丽景象,你看,一轮红日慢慢地从天边滑落,晚霞映照着刺槐林,把整个刺槐林染成了红色。我想给这幅画面取名为“夕阳西沉图”。
师:同样的画面,有没有同学想到其它的名字?
生:我想给这幅画面取名为“夕阳无限好”,因为作者看到林中这么美丽的景象,一定十分开心。
师:你引用的是李商隐《乐游园》中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表达的是一份感伤,你表现的却是一份喜悦。相同的是夕阳,不同的是心情。
生:我想到一个名字“醉”。这样的美景,作者一定深深陶醉了。
师:仅仅是作者陶醉了吗?我也陶醉了,你们呢?也一定陶醉了吧。
生:我拍到的是鸟儿翩翩起舞的景象。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着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啊!我给整个画面取名为“灰椋鸟的舞会”。
师:灰椋鸟的舞会,一个多么喧闹而热烈的场面。
生:我想给这个画面取名为“穿上盛装的少女”。
师:作者一开始说灰椋鸟灰灰的背、尖尖的嘴,就像童话中的“灰姑娘”,现在却说它像穿上盛装的公主,仅仅是因为晚霞的映照吗?
生:这是因为作者一开始不了解灰椋鸟,对灰椋鸟没有感情,所以说它有什么好看的呢?现在作者已经喜欢上灰椋鸟了,她眼中的灰椋鸟自然变得美丽无比,像公主一样。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美丽的景象融入了作者炽热的情感。
生:我忽然想到了一个题目“夕阳热舞”。
师:夕阳热舞,如果把次序颠倒一下,就变成“热舞夕阳”。你看,那舞动的不仅仅是灰椋鸟,连夕阳都被感染了,和灰椋鸟一起舞动起来。那舞动的哪里是夕阳,分明是我们那一颗被陶醉的心啊!谁能把这一份美好和感动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生:读书(声情并茂)
学生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活力学习、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者、体验者、创造者。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关注点应放在学生身上,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考虑学生的需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学习活动的设计,都要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放在主要地位。一句话,学生的实际是最重要的教学设计的起点。《灰椋鸟》这一片断的教学,充分体现了“生本”理念,教师依据鲜活的“学情”,创设了引发学生思维或情感的学习情境,并且把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主体统整起来考虑,是按照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需求,根据课堂的生成实际,顺流而下,随机调控,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蓬勃的生命活力和智慧风采的舞台。学生被激活的思维犹如潮水冲出闸门,妙思泉涌,以灵活的创造想象勇敢地探索未知领域,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的提升,促进了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学习引向深入发展。
三、言意互转的课堂――学生“生命拔节”的核心
1.据意识言,体会田老师形象的塑造
大多的阅读教学都只停留在据言知意的阶段,而至于这“意”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即文本的言语形式却很少关注。拿本课来说,为了让田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煞费苦心,采用了故事的形式,让我们读了恍如身临其境。四年来读了这么多的故事,作者唯独选择了第一课上讲的故事,独具慧眼,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故事中的情节,既关注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照顾到对学生道德的熏陶。
2.以言表意,沉淀心中的老师形象
1989年8月,未满18岁,的我从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普师班毕业,回到了养育自己的母校――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在这所百年老校里,有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李吉林,有一大批经验丰富、在教育教学上卓有成就的骨干教师。再次踏进珠媚园时,我的内心,既充盈着巨大的喜悦,又怀揣着隐隐的不安。
每天,我会为了备一节数学课而苦思冥想到深夜。如此低效,并非认真和细致,而是因为,在我的头脑中根本无法模拟真实的课堂,不知道该如何写出一份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设计。而站在讲台上的我。也常常让学生“欣赏”到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的窘状。一节课下来,学生到底学得如何,有多少人学会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根本心中无数。至今难忘的是,学校领导第一次听我的课后,仅用一句话讲完了优点。却用一个多小时讲评了需注意和改进的地方,所谈内容涉及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甚至于课堂中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有待改进的。那时的我,显得多么的稚嫩啊。
记得工作两三个月后,在给同学的一封信中,我曾经写道:现在,我最害怕黎明的到来,每天的太阳似乎都是黑的。
令我陷入窘境的是二附,让我得以解放的同样是二附。通师二附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了立足校本、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超前意识,1990年,学校就成立了“青年教师培训中心”,全体青年教师作为培训中心的学员,既有专门的师傅个别指导,又有集体学习、相互研讨的诸多机会。每学期交替进行的各项基本功评比、主题变换的“珠媚杯”教学竞赛。让每一个青年教师都拥有了一个学习成长的机会。
十余年过去,仍难忘记:我的师傅钱玉华老师,给我上的第一课是:了解学生想法时,不要总是死抱一句“你是怎么想的”,而是应该思考:可以怎么问、可以怎么说?学生答对了,可以用什么方式表扬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扬他?……还难忘,虽不是师傅却视我如徒的王本溪老师。在我初次参加学校“珠媚杯”教学竞赛前,跟我一字一句磨教案,直至月上柳梢……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如一株不起眼的小草,虽不像红花引人注目,却也享受着珠媚园中肥沃土壤的滋润。这种氛围,促使我认真读书,努力补上理论功底不足的缺陷:虚心请教,从老教师那里汲取丰富的教育经验和营养;发愤钻研,在“情境教育”课题的研究中,明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素质。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从只能获得“珠媚杯”各项竞赛的优秀奖,到获得三等奖、二等奖,再到获得一等奖,直至代表学校到市里参加教学竞赛。七、八年间,我感受到自己教育生命的成长,逐步拥有了为师的自信。
历练催拔节
1997年,我来到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这是德高望重的斯霞老师工作过的地方,是一个弥漫着师爱氛围的学校。在这个如斯老师般爱生敬业的教师群体中。我享有了再次成长飞跃的幸运。在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之下,我很快适应了环境。并获得了很多锻炼的机会。从1997年9月到2000年初,短短两年半的时间,我上了数十节公开课,参加了多次赛课活动,竞赛的级别也从区级、市级、省级直至全国。在这多次赛课、开课的过程中,因为特级教师阎勤老师的悉心指导,因为全校数学教师的出谋划策,因为多位专家的打磨把关,我所收获的除了荣誉,更重要的是在“磨课”中,提高了沟通的技艺、积淀了教学的机智、提升了展示的自信。而这些,才是我教育生命中最为重要的财富。
记忆最为深刻的,是1999年的一次赛课。听说有个教学竞赛,我也就不知天高地厚地报名参加了。随着从区里到市里、省里的一轮轮角逐,我才真正领略到教育教学艺术的无止境。虽然只是一节课,但随着一轮轮的筛选,前前后后足足准备了10个月的时间。这一段时间,既有压力之下寝食难安的煎熬,更有教学认知和技能的突破所带来的欢欣雀跃。一次又一次地试教,一次又一次地教案,一次又一次地更改细节。为了最后的全国性比赛,10个月中,一共试教了近20次。每一次试教,我都能从别人的指点中悟出好多新的东西来。每次来听课的,少则两三人,多则十几人,像专家会诊一样,逐个地和我谈想法、提建议,大到教学目标的定位,小到板书设计、语言表达,甚至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全都成为专家评议的内容。这一切,让我改掉了很多平常课上没留意的不良习惯,努力的精雕细刻,力求每一个环节都尽善尽美。这样的过程,如同一次次破茧,让我不断实现着对自我的超越。
积淀求充盈
在欣喜于教学中的点滴收获之余。我也感到了一种茫然与无力,总觉得自己还是像没根的浮萍、没线的风筝一样飘忽着。什么是数学?什么是数学教育?……我逐渐发现,因为对这些问题缺少了一种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也就缺少了对“自我”的准确把握。也就终究脱不了一个“浅”字。黑格尔有句名言:“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往往是我们最无知的东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的教学行为,却往往成了我们最盲目的举动。
因着这样的认识,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每一个清晨醒来,边照料着女儿,边计划着一天的工作与学习;每一个夜晚,把女儿送人梦乡后,将自己拽回到书桌前,或记录工作中的点滴收获与不足,或打开书本,展开与智者们关于教育的“对话”。每日的反思与回顾,让自己对机械重复的教学行为多了一份警觉,而阅读则让自己有了从实践中抽离出来的机会。就这样。我开始主动去批判那些“熟知而非真知”的东西,开始去追问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不断叩问其发生、发展、变化意味着什么,试图获得一种意义的理解。
我的教学,因理性的思考而发生着行为上的变化;我的思考,因智者的引领而逐渐走向深刻。当我不满于课堂上学生的不会倾听、不会交流时,我开始思考改善的策略,开始追问每一个策略背后折射出的价值和意义。就在这实践与思考的交叉互动中,我开始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对话策略”的课题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职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使命,促使我开始思考有效的校本教研管理机制和策略,“对话式教研”、“参与式指导”、“叙事式研究”等校本教研的方式成了我关注的重点。对实践问题的理性思考与突破,滋润了我的研究生命的成长,也催生了四十余篇论文的发表和获奖。这样的忙碌与充实,让我再一次享受到了成长的愉悦。
如今的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生命便是意义追寻的过程,就在这意义的追寻中,我们的视界得以敞亮,我们的理念得以澄明。对生活,我们拥有了一份淡然与豁达;对生命,我们找寻到了一份从容不迫的使命。我们便是在追问自己的所言、所行、所为,对于儿童的生命、对于自我的生活、对于他人的幸福意味着什么的过程中,反思着旧有的轨迹,探寻着未来的梦想。
在教育这汪沐浴心灵的深潭里,浸润其间,感悟其中,在痛苦中寻找快乐,在挫折里呼唤成功。人生,就是
在这一次又一次对欠然的领承与超越中,获得了生命的丰厚与充盈,获得了理想的羽翼与翅膀。
二、教学档案
回顾二十年来的数学教学之路,蓦然发现,一大半的教学岁月其实都浸润在教学技艺的打磨之中。从一开始的不会上课,到开始琢磨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语言、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与艺术性。埋首于这一条“教书匠”的匠艺求索之路。我走了很多年。
随着教龄的增长,对于小学数学内容、对于数学教育,在似曾熟识之余,我也多了一份追问与反思的意识。
我试图追问: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为数学教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因为这样的思索,在2005年,我开发了“黄金分割”这一课例,《在对美的追问中体会数学的精神》(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10期)一文中,我谈到了开发这一课例的初衷: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米山国藏)数学精神作为一种理性精神,它并不是“死板的科学”的代名词。纵观数学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我们所说的数学精神中常包含有强烈的感情因素,常表现为对于(数学)美的欣赏与追求。(郑毓信《数学文化学》P82)只是,这样的美,常常表现为一种理性美。
“黄金分割”。是人们公认的和谐美的化身,它不但在数学中扮演着魔幻般的角色,在建筑、艺术、自然现象乃至人类生活的很多领域,都可以找到这个精灵的存在,这也正是黄金分割的神奇之所在。数学,恰恰能够让人们客观、精确地寻找其中的奥秘。在数学活动课上,选取“黄金分割”这样的题材,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对数学的良好感受、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从中感受数学的精神、把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当时,这节课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反响。随着时间的沉淀,我又在思考:除了这些能够让人强烈感受数学力量、能够给孩子们带来震撼的教学素材,我们的数学课,更应关注什么?在实施数学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的关键有哪些?
结合新课改以来教师在现代课程理念指引下的诸多改变,我提出了“在传统与现代的断裂处穿行”(以此为题的文章发表于《小学数学教师》2006年第5期)的主张,我认为:传统与现代的课程理念间不应是割裂的,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是对话的、交流的、自省顿悟的,也还是练习的、比较的、循序渐进、加深理解的。教师除了让学生在彼此交流中互相借鉴、互相启发、互相完善,也还应该通过教师的组织与精讲,促使学生弥补自己的缺漏处、关注知识的要害处、掌握方法的关节处。从而,在课堂上实现主体与主导的协调、扎实与灵动的统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针对课程改革以来。课堂上的一些低效现象,我结合具体的案例,指出其产生的根源:不是教师在理念上存在着认识的误区。就是对教学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的研读、对教学目标没有准确的把握。(《真是课改惹的‘祸’吗?》《湖南教育》2006年第8期)同时,也提出了避免低效课堂产生的策略:弄清教学内容的关节点、弄清教学的链接点、寻找教学内容的思维点。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基础,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并以此作为教学逻辑展开的重中之重。(《对“简单教学内容”的一次反思之旅》《小学数学教师》2009年第3期)
2008年《当代教育科学》第22期上刊登了我结合自己开发“从正方形的边长变化所想到的……”一课的历程所撰写的“一个数学教师的课程开发之旅”一文。开发这节课的一波三折,正是自己不断厘清对数学课程的认识的过程,以下这些文字,可以表明目前我对课程的一些基本观点:
课改以来,教师被赋予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责任和权利,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自主开发的课程,都会因为不同人的不同信仰和理念而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作为课程开发主体的教师。很多时候,往往凭着自己“缄默”的信仰和日积月累的经验、感觉去执行着一个课程开发者与创造者的职责。教师可以仅凭经验去改编整合教材,可以仅凭感觉去增加一个新内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测验中学生的成绩是考量这些尝试与实践是否成功的标准。教学效果(往往是可以看到的学生改变)好了,就被拿去进行内容的移植和形式的模仿,教学效果差了,也往往是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批评与反思。因此,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也往往只是停留在感性和经验的层面上,很少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去追问其成功的原理和基础、失败的症结与诊断。
对中国的小学教师而言,这些与数学课程相关的话题并不轻松。但是,我们必须让自己的信仰和价值取向从隐蔽的背后跳出来。因为,这种主体的觉醒以及理性的弘扬。是时代要求我们具有的一种状态。
三、教学案例
2006年9月。我接手了一个一年级的新班。面对48张纯真的脸庞,我想,记录下他们在课堂上的点滴变化与成长,记录下49个生命的课堂历程,那该是一件多有意义的事儿啊!于是,从那时起。我每天带着录音笔进课堂,根据录音记录下一个个原汁原味的交往过程,并以此为素材,反思、探寻适宜于这48个生命的课堂教学策略。由此,诞生了发生在“大鱼”老师与48条“小鱼”之间的一个个课堂故事……
孩子。我该如何保护你?
今天,“小鱼”们将要认识新的数朋友――整十数,说是新朋友,其实对于“小鱼”们来说,早都不是新面孔了。莫说整十教了。整百、整千、整万乃至更大的数,“小鱼”们早已自认为不在话下了。
所以。课堂上的群情激昂,亦在“大鱼”老师的意料之中。
瞧!连平日里很少举手的雨儿,也坚定地、高高地竖起了她的小手。这与她往常偶尔想要表达时。小手只在课桌上方不超过30厘米的范围内作上下缓慢升降运动的状况比起来,可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鱼”老师认为,这样的巨变应该让它在雨儿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大鱼老师想象着:雨儿站起来,大声说出她拥有100%把握的答案,然后。“大鱼”老师带领全体“小鱼”送上雷鸣般的掌声,送上欣喜万分的祝贺,甚至于,送上一个热情的拥抱。用艳阳般的赞赏去消融一直包裹在雨儿身上的紧张的冰霜,把雨儿拉到轻松、愉悦的集体阳光下,那,该是一件多有成就感的事啊!
一件想想都美的事儿,不做是不可能的。
雨儿在“大鱼”老师期待的呼唤中,悠悠地站起来,顿了一顿,伸直脖子,下巴扬起,把自己的回答从喉咙里拉了出来:“14。”
“大鱼”老师看看屏幕上的计数器图。明明是十位上摆了四个珠子啊!明明个位上没有珠子啊!明明在相应数位上都分别做了“个”“十”“百”等标记啊!怎么会?
是雨儿紧张下的口误吗?也许。毕竟已不是刚开始探究时的新知了,何况,屏幕上那么大的标记“十”“个”,还有,十位两旁那么粗的两根光光的计数杆。把四十说成十四,似乎跟口误相关的可能性更大些。
不急,再问一次没准就正过来了。
于是,“大鱼”老师故意装糊涂,一边放慢语速一边刻意地指了指屏幕上的三条数位轴。问道:“你说?这――是多少?”
平静的询问和周围抑制不住的骚动似乎无法给雨儿带来有益的暗示,相反,局促不安的表情慢慢爬上了雨儿的脸庞。她歪歪脑袋,盯了盯屏幕,再次抬了抬下巴,终于借助下巴之力,拽出了一个微弱的回答:“14。”
美丽的幻想泡泡“啪”“啪”破灭,
看到雨儿的手足无措,“大鱼”老师知道,不能再追问下去了。
这个孩子曾经因为书写动作太慢,因为同座的一句检举“老师,她还没写好”,因为老师不经意的一声提醒“雨儿,快点”,就导致了课堂上无法控制的号啕大哭。这样一个极度自尊加紧张的孩子,最敏感、最难以承受的,就是公众场合下出错,今天,能在错后再次开口。还能强作镇静,这是一个多大的进步啊!
“谢谢雨儿,知道吗?看到你今天那么高地举起手,老师真是太高兴了。不管回答得对与错。你今天的表现就是一个大进步,就值得我们为你送上一颗大大的星,”
“刚才,老师疏忽了一点,雨儿的视力已经有些下降了,所以啊,她那么费力地去看屏幕。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她,告诉雨儿屏幕上是在哪些数位上各拨了几个算珠?”表扬完毕,“大鱼”老师赶紧实施了补救措施。
“是在十住上拨了4个珠子,所以不是14,应该是40。”一条“小鱼”代表大家迫不及待地说出了答案,
星星的价值有多大?看看雨儿坐下后还在局促地、悄悄地、来来回回地扫视四周,“大鱼”老师知道,言语的鼓励、奖励的星星其实还是无法抵消她内心的不安,
一个以为不会出现问题的问题,偏偏就是两次出问题,出问题的偏偏还是不能承受公开出错的雨儿。期待通过故作糊涂给她一个反思的时间,容她能够自我纠错,但显然,这点时间是不够的。延长等待时间,对其他孩子来说,是不能忍受的浪费,对雨儿来说,压力亦是如同浸入水中的海绵,越来越重。
孩子,我该如何保护你的敏感和脆弱?小心翼翼地避免受伤就可以了吗?
联想到雨儿跨越半年的两次公开受挫的经历和反应,“大鱼”老师恩忖着:小心翼翼,挫伤未必能免。包起来、护起来,提高不了“免疫”能力。那么,适度接触“病菌”,可能倒是一种积极的增强措施。需要拿捏的,就在于怎样的“度”是合适的。
不想说时,不点她说,这是需要遵守的原则。
简单的答案汇报,固然可以。除此之外,阐述理由式的发言,倒是可以侧重请她说的一类内容,毕竟,在这类发言中,即使观点错误,一般情况下,总会有一些支持者。有了支持者,错亦错得有了一点体面。有了点面子,也就不会难为情到留下心理创伤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