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6:3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计算机课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 浅谈计算机课程教学 计算机课程教学探讨 计算机课程教学探索 浅论中职计算机课程的“分层教学” 计算机课程分组教学初探 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计算机课程多媒体教学 中职学校如何改革计算机课程教学 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浅议 计算机课程教学研究 论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浅谈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思考 浅谈中专校计算机课程教学 谈谈技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 计算机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试谈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 论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创新 学生讲课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要在Web浏览器中直接播放Flas,就必须创建HTML文档,以激活动画和指定浏览器设置(图8)。
模板:生成HTML文件时所用的模版,仅限Flash(默认值,只生成带Flas的HTML文件),你可以点击信息按钮来查看关于各模版的信息。
尺寸:以及下面的宽和高,定义HTML文件中插入的FLASH动画的长和宽。
回放:用于控制动画的回放功能。
品质:动画的图形质量,高(默认)。
窗口模式:窗口(普通窗口,速度最快),
不透明无窗口(用于遮盖DHTML中的动画层),透明无窗口(用于和其他图形结,镂空显示,速度较慢)。
HTML 对齐和Flash 对齐:分别是HTML和Flas的对齐模式。
缩放:动画的显示大小缩放。
(3)GIF 图像(.gif)
Flas还可以输出成GIF动画,虽然内容没有大的变化,但是输出的GIF动画已经不是矢量动画了,不能随意地无损放大或缩小。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GIF输出的各项设定(图9)。
尺寸:和前面的HTML栏中的一样,确定动画的长和宽的像素数,后面的匹配影片同样也是使用动画的原大。
计算机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能进行快速运算、通讯与逻辑判断的先进的电子设备。因此,计算机课程不同于其它传统学科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课程主要是操作性内容,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基本的操作系统和应用工具软件。因此,课程教学会分成不同的任务模块,目标性比较强,课程内容比较独立。
2.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教学方法选择比较多样,如演示、讲解、练习、网络教学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3.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使用计算机技术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通常每一项任务的完成质量都可以通过学习成果质量来衡量。所以对于计算机课来说,学习成果的评价一般不宜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来评价。
鉴于以上特点,我们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思想来指导计算机课堂的教学工作,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的掌握,还涉及到对技术的正确选择。我认为必须对计算机课堂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发挥这门课程的优势,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目的。
二、从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出发实施计算机课程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青少年时期,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人的认知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我们是否关注到学习者这种本质需要和特点呢?在平时课堂上,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计算机技术之外,再就是要求学生完成一些任务之类的活动,教学内容比较贫乏,活动比较单调。如何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我认为计算机课程教学必须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三、计算机教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课程教学相结合
计算机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因此,在平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计算机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计算机技术来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报纸,可以先让学生通过电脑来设计其样本,学生要实现制作一张美观的报纸版面,就需要掌握Word文字输入与设置、排版知识等;在讲Excel表格时,可以让他们制作课程表。我们也可以将计算机课程教学与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文化相融合,如在讲网页制作时,可以让学生制作自己喜欢的明星或偶像的主页。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让网页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不仅要学会怎样使用网页制作工具,而且需学会到网上去搜索相关信息、下载图片、动画、视音频等。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计算机知识,而且结合日常生活,把计算机知识融入到平时的生活,激发对这门课的兴趣。此外,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注意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以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
四、情境与任务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
计算机教师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情境,不给他们自己动手的机会,学生就不会产生很高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利用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创设适当的情境后再抛出任务,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接受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主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学习。开始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激励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勤思考,解决问题后要进行反思,不断地在自主活动中总结教训、吸取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学生探究式学习、学生成果欣赏等,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体验是很重要的。不动手实践是不可能学好计算机的,计算机课程应该以实践为主,让学生去操作、去实践、去尝试,从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大胆地进行创作。
1、课程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体现高职特色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计算机课程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与学生的专业以及未来的就业岗位相结合,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工学结合”,学以致用。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采取易学多练的形式,因而采取项目式教学的模式,以任务来驱动,这样易学易懂,学生也能学以致用。
3、因材施教,体现专业特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把握专业的特性来进行基础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工作能有一定的帮助,比如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在Office办公软件方面,应更加深入细致的去讲解,确保学生都能掌握。
4、采取灵活考核方式,明确学习目标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最终的考核方式是学生需在最后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因而就忽略了有些学生在平时过程中的学习,导致有些学生自我感觉良好,缺少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我们需注重平时学生的过程考核,让学生能真正学到实处,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学科的课程不但有较强的理论性,也有较强的实践性,理论和实践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强对理论的理解,计算机课程的实践课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计算机课程的实践课是计算机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开设实践课,就是给学生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机会,学生在实践中必须亲自动手操作,来加深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计算机是怎样操作、如何运行的。通过上机实验让学生演示和操作软件的各种功能,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逐步熟悉和掌握软件的功能及使用。学生在实践中要自己编写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编辑处理,程序调试和运行,从中可以发现问题,改正错误,学习编程的经验,最终获得所需的结果。因此,如何开好计算机实践课,对促进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积极的作用。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几个方面来讨论怎样上好计算机课程的实践课。
一、要有完善的实践课计划和提纲
上机实践计划是实践课的总体安排。包括实践的题目、时问、地点、课时分配、实践次数,硬件和软件环境等内容。以便任课老师和计算机房管理人员之间能够很好的配合,提前安排上机实验的有关事项。每一次上机实践都要有实践提纲。实践提纲格式为:
(一) 、实践题目
(二)、实践目的
(三)、实践要求
(四)、实践内容
(五)、实践步骤及注意事项
(六)、实践思考题
实践提纲必须和实践计划一起编制,两者协调一致,实践提纲是实践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则。由教务处或者教研组组织有经验的教学效果比较好的专业课教师,对每一门计算机课程的实践计划和提纲进行精心策划,统一编制,在教学中不管是哪个老师上这门课,都要按照统一的实践计划和提纲进行实践,学生在实践提纲的指导和安排下上机,完成实践课程,根据实践提纲执行情况书写实践报告。教师也是按实践提纲的要求来检查实践结果,评定学生成绩。因此,教师在进行实践提纲编制时对每门课程的每一次实践课都要有周密的安排,进行精心的设计。
二、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
计算机实践课程的准备工作是非常繁琐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硬件环境
实验室内学生上机所需的计算机及有关外部设备都要能正常运行,功能完好,适合学生上机实验,学生所用的设备要合理分配,集中管理,一些辅助教学设备(无尘黑板)都要能满足上机实践的要求。
(二)软件环境
计算机教室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验计划,选择好所需的操作系统软件、高级语言环境、应用系统和辅助教学软件,预先把这些软件装入计算机内并调试好随时可供调用。
(三)组织和管理
计算机的使用要严格管理,要保持良好的秩序、严令学生遵守计算机房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果实践学生的人数超过计算机台数,最好是分组进行实践,使每个学生都有上机的机会,同时也便于管理和辅导。
(四)教师和学生
教师要对实践课的全过程进行周密的思考,要避免出现漏洞和疏忽;而学生要按实践提纲作好实践课前的准备工作,特别要学生自己编程上机时,学生一定要在上机前准备好程序,实践时主要是编辑输入程序和调试程序。
三、实践课的实施
计算机实践课是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教学效果的初步体现。为了上好计算机实践课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实践课开始时,老师要重申本次实践课的目的和要求,指明实践要点和要注意的事项,对实践中的疑难之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说明。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初次使用的应用软件或生疏命令,教师要首先进行演示和讲解。
在实验中要尽可能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特别是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实践时,教师可以先演示和讲解自己在教研工作中开发的一些应用软件,将一些程序设计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以后能尽快学会动手。
最后一点,对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有高标准严要求,学生在操作计算机时一定要按规范和标准进行,如,开机、关机、入网、退网等要按正确的步骤,键盘打字的姿势要正确,特别是学生在实践时要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和风格。要注意培训学生在计算机使用中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学生今后独立操作和使用计算机打好基础。
四、实践课的总结和效果巩固
通过上机实验,学生对老师讲授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技术和有关算法都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此时,教师要及时督促学生总结上机实验中的收获,巩固所学的知识。为此,要求学生写好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直接体现了学生上机操作的情况,是对实践过程进行概括和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班级、学号、姓名、实践时间及课时数
(二)实践题目
(三)实践目的
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现实是我们设计课程的主要依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技能我们就开什么样的课程。作为现代就职人员除了专业技术能外还应具有与本专业通用的基础知识如安全、法律、质量、信息、职业道德、外语等等。另外实践显示人的品格与教养相关缺乏教养职业道德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因而学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开设多种潜能性的、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基础素质的课程如礼仪、书法、美术、文艺、演讲等等。总之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基础素质以利于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教学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使学生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生命主体。?学生实际上不是容器而是有待于点燃的“火把”有很大的发展潜能。那么怎样才能点燃学生这个“火把”这就需要我们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灵活教法,提高质量
要根据职业中学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其教学效果。例如典型任务驱动。如在教学Word?2003综合应用――图文混排时可以这样引入新课:首先出示图文道并茂的学校校刊一份,然后对本校刊进行知识分解,分析如何利用Word2003一一制作,通过分析得出其制作并不难,只不过是Word2003的一个综合应用。鼓励学生说:“其实,通过学习你们也会具有制作这样样刊的能力,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份属于自己主编的新校刊吧。”这里为什么选择典型工作任务驱动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实践具有结构的完整工作过程(需求分析、实施要求、实施步骤、验证结果及检查评价)它对人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在典型工作任务选择时应紧跟市场的变化。这样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制作比较符合职高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在这样一个任务的驱动下,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将从教师转变为学生,课堂气氛将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根据学生学特征,实施情感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圃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青少年时期,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在初中阶段无论是行为还是成绩都属于学校和班级的后进生,长期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训斥和指责,相比于同龄青少年会有一定的逆反情绪,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种自卑感,他们更渴望被关注,更渴望成功。在课堂上常有着“示威”、“暗斗”、“唱反调”甚至随心所欲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目的往往是要引起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关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充分挖掘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正面诱导,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满足;教师要促成课堂支持性学习气氛的形成,给碰到困难、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的学生以必要的心理支援;教学中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气氛,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个性发展与协作学习相结合
计算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每一位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与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同时,为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以对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协作完成任务。例如,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班级网站,学生练习即时交流,并通过学习和互相评价受到启发,进而完成自己的研究。这样把个性化发展和协作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突出共性,发展个性,相辅相成,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三、三个更新
1、教学方法的更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再以主体身份出现,而应当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督促者或引导者。由此,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因应而变,教师多开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计算机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问题行为上。所谓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常规和规范,妨碍以及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1)由于教师的教育失策,引起学生不耐烦、不配合的课堂问题行为。2)由于课堂环境的不尽人意或硬件设施不足而焦虑,引发冲突。例如座位编排不满意,强制性地占用别的同学的座位;觉得教室(机房)的空调效果不好,胡乱地调节温度、风向等,引起周围同学异议;当计算机出现故障时,表现出破坏,如用力敲打键盘、踢机箱等。3)有意或无意破坏网络、计算机的软硬件及其他设施,造成一定财物损失。4)被网络环境上的与学习无关的事物吸引,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以外。
2计算机课堂管理对策
中职计算机课堂管理给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课堂环境的新奇和丰富的世界对学生己形成一种潜在的诱惑,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各种有趣的软件和网络世界的吸引力使得干扰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使学生增强自制力,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把握良好的管理策略,特别是要加强民主作风、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引导方法,善用网络管理平台工具。
2.1加强课堂组织教学环节
计算机课堂与普通课堂不同,教师往往会忽视组织教学环节,但由于计算机课堂本身存在的诸多干扰,为了让学生快速的集中注意力,进入到学习的准备状态中,加强课堂组织教学就显得更加的重要。第一,进入机房之前应整队集合,带好与课程相关资料,作好课前准备。第二,教师与学生的问候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除了是中华传统尊师重道的传承之外,还是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准备的转折点。第三,课堂结束后,注重机房环境的整理工作。将键盘、鼠标、凳子及时归位并关闭好空调、电源和门窗。做好上述的组织教学环节无形中让学生明白机房与网吧的区别,计算机课堂同样是一个传道授业的地方,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2.2创建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
一方面,要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课堂里,学生行为表现为积极主动,乐观向上;而在师生关系冷漠、紧张、敌对的课堂里,学生的不良行为相应增加。因此,计算机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亲和力,要主动接近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促进学生团结互助,让课堂充满友好、合作和良性竞争。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条件,构建和谐的课堂网络环境。计算机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的网络设施,积极构建网络资源库,认真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利用符合实际要求的教学平台、熟练运用各种工具软件,让网络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3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理解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课堂网络环境对一些学生来说可能是陌生的、令人焦虑的,甚至是令人恐惧的(因为它会显出他的无能和无知),对一些学生来说是新奇的、有趣的,可以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的,而对另一些轻车熟路的学生来说,也可能是令人兴奋的。这些学生的心理上,会产生各种需求,如被接纳的需要、被重视的需要和被认为有能力的需要。中职计算机教师应掌握这些特点,一一满足学生的需求,如尽可能安抚学生的焦虑情绪、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学习需求,创造学生成功的机会等,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4中职计算机教师应具备较好的问题解决能力
网络环境是复杂的、无序的,充满变化的,在课堂上往往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特别是与网络有关的问题,教师要在复杂与变化的情况中独立思考、寻找最适宜的行动策略。由于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中,经常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出现违反课堂常规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应针对情境而非学生人品进行引导和教育。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发现学生的计算机里有不健康图片,教师甲轻轻拍拍学生的肩膀,提醒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课堂,课后教师甲找机会和学生就此事进行了解和沟通,根据情况(是否是该学生有意保存的图片)进行交流和引导。同样的情况下,教师乙却生气地说:“你年龄这么小,怎么就意识这么糟糕?!好好的功课不学,却尽看乌七八糟的东西。”在这个例子中,教师甲即使了解到学生在课堂上偷偷收集不健康图片,也会以成人的角度理解学生的性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引导学生走向自律,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善意和关爱。而教师乙不问青红皂白(也许不是该学生保留的图片,或者他是无意中打开此图的)把问题扩大,引发学生的焦虑不安,对自己的能力、人格产生怀疑,对教师和其他同学产生怨恨心理。课堂也由此产生了不和谐的阴影。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46-0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越来越普及,各行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加快了技校教育对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于技校学生来说,他们对专业的计算机知识接触不多,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入门很重要,要努力培养技校学生对计算机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打好基础,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动力。技校教育和基础教育最大的区别是:基础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技校教育则是以就业为目标,以社会对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技校学生面向就业市场,这就要求他们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技校学生突出的特点是学习基础差,对学习兴趣低、缺乏自信心,把学习当成负担,这些导致他们有严重的厌学心理。让学生想学、爱学、会学,便成了技校教师的首要任务。技校教育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技校计算机专业必须进行改革,彻底摆脱传统的基础教育的影响,构建适合自己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这样技校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计算机技术人才。笔者从事技校计算机教学多年,认为在教学中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下面就针对技校信息技术的教学与同行探讨。
一、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
技校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因此技校计算机教育首先要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面向市场需要的培养方向。现阶段计算机及其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从就业市场看,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广告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十分看好。因此,技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目标可确定以下几个培养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技校计算机的培养目标是动态变化的,要根据需求随时做调整):
1.计算机网络:以学习网络操作系统为主,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2.平面图像处理: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的设计。
3.多媒体技术: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电视等多媒体制作。
4.网页制作:设置以Dreamweaver、Flash为主的课程,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的人才。
5.办公自动化:培养办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技术人员。
二、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动力,很难想象对计算机没有兴趣的人能学好计算机,这点往往在计算机教学中被忽视,一开始就让学生学习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语言,这样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完全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教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小图片、操作一些比较流行的及时通信和应用软件,玩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带学生上网冲浪等,激起学生对电脑的兴趣,这才是迈出计算机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三、针对不同专业、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原则是以培养上机操作能力为主。开设的课程以实用为主,少而精;至于教学方法,不必费时讲太多的理论,主要教他们操作的方法与步骤,所设置的计算机课程一定要与本专业相联系,如数控专业学生,学习AutoCAD等应用软件是非常必要的,且要保证实用,又要保证够用。而其他理论知识,少开或完全不开设。但有的学校因各方面原因,在安排课时时极不合理――有的教师安排的课全部是理论课,要想让这些连初中知识都没有学透的学生学好,比较困难。
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首先要把握课程开设及教学计划,理论课程以了解为主,利用上机教学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计算机知识。等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学习了解计算机的构造、原理等知识,把握一个度,有些东西要求学生掌握,但有些东西只要求学生了解。对于那些最新且常用的以操作为主应用软件可以提前学习,这样子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增强学习兴趣。在对计算机有了深一步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再学习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为自己以后就业打基础,如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程序语言设计,要做到层层深入,由简单到复杂,这样的学习效果会好得多。由于是专业学生,不仅要求他们会操作,而且要了解一定的原理。这就要求计算机的授课教师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并不断学习,适应计算机的发展,在教学中,对于理论知识,采用形象化的语言,不能生搬硬套,并且还应及时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
四、建立以实践为主体的、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
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尤其是职高学生的计算机课,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沿用“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采用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已成为职教界人士的共识。
由于现在计算机软件,特别是Windows下的各种软件,均以图形化界面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教学讲求直观、便捷,这些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因此,视频教学是每个计算机教师必须灵活运用的教学手段。计算机课程的操作性比较强,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尤其是技校学生的计算机课,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沿用“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采用以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建立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交互式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综合能力
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出现问题,提出任务,自主探讨”的过程,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深化了学生对问题和知识的理解,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路,帮助学生学会用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在知识内涵加深的同时,让学生当堂操作,验证或尝试完成本课知识内容,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如在讲述计算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时,将一台计算机拆开,将主板、CPU、内存条、显示卡等硬件通过视频实物演示平台展现于投影屏上,使每位同学都对计算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让他们初步了解计算机内部是由一些集成电路芯片和逻辑电路共同组成,打开了学生心中的黑匣子,打破了学生对计算机内部的神秘感。这时可将一些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进行思索:这些芯片是怎样组装在一起,而成为一台能工作的计算机呢?各个芯片之间又将是如何工作的呢?学生思索之后,教师将这些硬件组装在主板上,同时将CPU的作用、内存条的功能,磁盘驱动器的用途一一进行解说,最后启动机器,当学生看到显示器出现熟悉的英文字幕时,都会产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欲望。针对刚才组装时的操作提问,让回答较准确的学生上台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快速掌握该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习惯,培养了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的能力。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探索学习,对计算机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逐渐掌握了学习的技巧和规律,就会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
总之,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入手,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FLASH动画制作是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提升学生计算机综合技能应用的方式。作为一项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对课程教学设计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教学设计,不断提升计算机课程FLASH动画制作课程教学设计的质量,优化FLASH动画制作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带来全新的FLASH动画制作课堂学习体验。文章将结合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关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对学生FLASH动画制作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一、掌握学生基本情况,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传统的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存在忽视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忽视学生实际技能学习情况的问题,不利于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1]。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具体包含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技能掌握情况等等。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灵活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进而使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2]。
在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比如教师可以引用三维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对FLASH动画制作技巧的掌握能力,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FLASH动画制作学习的乐趣,并培养良好的知识素养。
二、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注重课堂教学实践
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满足对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的要求[3]。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FLASH动画制作知识的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将2到4个学生划分为一个小组,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协作、共同努力,共同在探索与实践中深入掌握FLASH动画制作技能的相关操作技巧。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学生布置自主设计“FLASH动画制作”的任务。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完成任务或者是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的FLASH动画制作技能掌握情况,也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践练习平台,展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兴趣。同时,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也能够使教师更加明确学生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在学生完成任务驱动学习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选,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经验的交流,拓展视野,不断提升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巧借网络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资源
知识经济时代下,各类现代科学技术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4]。各类微课教学方式、MOOC慕课教学方式等,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创新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注重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巧借各类网络教学资源,不断提升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的质量。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教学法,通过微课短短十分钟的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借助手机、电脑等多种终端设备,自主播放微课视频内容,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快速播放或者重复播放等,满足不同学生的FLASH动画制作学习需求。
在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则可以留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指导,为学生营造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平台,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翻转,同时有助于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四、结束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掌握学生基本情况,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注重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巧借网络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资源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开展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谢爱英. 基于工作任务驱动式的项目教学法课程改革的探析――以《flas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1(21):141-14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238-02
一、职业高中计算机课程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职业高中也掀起了课程改革的潮流。职业院校都在努力进行课程改革,并投入资金加强实验基地建设,目前一些专业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果。但是从总体来看,职业高中专业课程改革还是相对滞后的,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计算机专业上。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没有建立健全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对计算机专业没有针对性地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专业在课程设置时,没有对本专业的课程进行准确定位,这就导致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偏离,难以充分发挥该专业课程教学的作用。计算机专业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没有对该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改变,没有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调整课程内容。
其次,素质教育对理论教学及实践活动的结合较为重视。但是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在安排课程内容的时候,都是将理论基础知识教学与实践课程分开设立的。一般都是先安排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再安排计算机实践课程,这种课程安排方式就导致理论与实践活动没有有效地结合起来,学生很难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计算机实践课程中去。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在基础知识教学课堂上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没有紧密结合起来。除此以外,一些职业高中计算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安排相应的实践课程,这就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难以提升。
最后,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在课程设置时没有明确教学目标。由于计算机课程设置不当,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没有根据教学目标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被动地学习知识,对于自己应该达到怎样的学习水平、学习目标是什么都不清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每个课时、每个章节的学习目标,又或者设置的学习目标太广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不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还有的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计算机实践课程与教学目标相偏离,这就导致计算机课堂教学缺乏实效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很难调动起来,学生很难主动参与到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去。
二、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
由于职业高中的办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职业高中就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计算机专业课程,这样才能够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相接轨,才能够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后到职业高中上学,学习目标就会改变。学生在小学、初中上学时会将自己的学习目标定义为升学。一旦学生进入职业高中后,学习目标就会从升学转变为就业。虽然职业高中的学生在学校里不会面临高考所带来的压力,但是会受到来自就业的压力。职业高中的教师要能够时刻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从而合理调整课程设置。目前大多数的职业高中大都采取大学式的教学模式,这与职业高中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不相符合。职业高中在设置课程改革时,要能够先进行社会调查,找到合适的社会岗位,从专业模块的角度来进行课程设置,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职业高中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与社会岗位的需求相适应。教师可以根据社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来划分计算机专业,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网络组装、计算机软件开发,等等。这样能够使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社会岗位相适应。
其次,职业高中在设置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时候,要能够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指导思想来重新整合课程内容。重新整合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能力。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枯燥乏味,再加上学生缺乏相应的抽象思维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这就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提不起兴趣,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重新整合计算机课程内容时,需要将书本的知识点与要点融合进去,要能够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提高对实践课程的重视。举例来说,在计算机教学中可以采用网络组建的方式,就是以局域网为教学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以方便学生理解网络传输的协议,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计算机实践能力。
职业高中的办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一批技术型人才。因此,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要能够在课程设置时凸显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要能够转变教学模式,要能够科学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使其与职业能力相结合,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教师要能够提高对实践课程的重视,要能够确保实践课程的安排具有科学性。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能够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要能够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上,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将理论基础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的能力。项目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不是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将传统教学模式与新的教学模式相融合,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与社会岗位相符合,有利于职业高中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一、计算机教学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整个世界通过网络的连接已然变成了一个地球村,电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社会的各行各业。绝大多数的企业办公、作家写作、装饰设计、图片处理等等,样样都离不开电脑。
公共计算机课程是为大学中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软件设计与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掌握典型软、硬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具备熟练安装、设置与操作现代典型计算环境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为将来更好的走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基础。
二、高校公共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现在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和设施在各地的差异性很大,就造成来自不同地方的大一新生原有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讲授初期时,有些基础较好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对于他们来说这门课就成了无味的鸡肋。而有些基础很差的学生,连电脑都没有碰过,这就使得他们即使再认真听讲,还是觉得讲授太快,难以吃透。要靠课下花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而且系与系之间的差别也很大,文科学生大多对计算机基础、VFP感兴趣,理科学生大多对VB感兴趣,艺术、体育系学生对FLASH和网页设计课程感兴趣。现今的公共计算机课程难以满足这些需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不断提高,改革势在必行。
三、改革步骤的建议与探讨
1.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计算机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不断有新的知识涌现,这就要求教师们也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计算机知识,传统的知识已难以满足新时代职业的要求,现今的计算机教育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要比小城市的知识更新速度快很多,许多在中小城市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大城市公司对计算机的需要,对一些实用性软件更是闻所未闻,这就给实际的工作带来诸多困难,高校应利用假期时间多组织教师去异地进修、访问学习,以便回来把更多新的,实用性强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有效地让理论知识与企业需求接轨。
2.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开设不同的计算机课程
公共计算机课程授课对象非常广泛,高校中有90%以上是非计算机系学生,他们都要学习公共计算机课,为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有所得,针对不同系别建议开设不同课程,渤海大学文理学院在这方面改革较早,从2007年就对公共计算机课程进行了改革,大一上学期,针对所有学生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下学期对文科系学生开设VFP,对理科系学生开设VB,对艺术系和体育系学生开设了FLASH与网页设计,收效显著,学生上课积极性明显提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的计算机实用课程与软件学习正在不断地被加入到公共课的教学中。
3.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改革
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要求老师多讲,学生多练。但因授课时间有限,学院方面对课程又有进度要求,就变成了老师多讲,学生少练的实际情况。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文理学院要求所有教师采取案例教学法,即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讲解例题的方法,有效地把理论知识贯穿到实际应用中。此种方法一经推广,收效显著。案例教学法成功地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为一道道鲜活地例题,即便于教师讲授,也便于学生理解,一堂课下来,学生们都能真正地感觉到学有所得。
4.计算机考试形式地改革
随着课程改革地不断深化,考试形式也要不断地创新。公共计算机考试可采取分阶段考试的形式,把每一学期只有一次期末考试的方法改革为每学期三或四次的阶段测试形式,除考试外还要有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主要由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两部分构成,这就有效地防止了学生缺课和不认真听课的现象。最后把学生的平时成绩与阶段测试的平均成绩相结合,得出总评成绩。阶段考试一律采用上机考试的形式,完全实现无纸化考试,传统地答卷式考试形式过于注重考查理论知识,使得一部分学生为应付考试,盲目地死记硬背,很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上机考试就有效地避免了这一问题。为求阶段考试的统一性,可使用服务器,实行各机房学生同一时间统一参加考试,要求学生将考试文件夹里的题做好后上传服务器,这样做既可以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又便于教师的评分与存档。
总之,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改革,旨在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更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需求。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秀 姚瑞霞等: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龚沛曾: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谭浩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阶段[J].计算机教育,2003,(12)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19-01
课程一词,广义上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所有学科课程的总和,狭义上指某一门特定的学科。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不仅包括课内的教学内容,也包含课外活动与学习、家庭作业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计算机课程的改革应依据学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人才培养标准执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各级课程改革中起步较晚,整体上仍处于改革的探索阶段。
1 当前中职计算机教育的不足
(1)教材内容不合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比例失调。中职计算机的课程多年来连续使用同一种教材,这类教材多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述,缺乏有效的实验训练。教材内的实验内容陈旧,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有不少中职学校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实训与理论的比例应为一比一,但是由于合适教材的缺乏,导致这一规定未能有效落实。经统计,实际教学中,实训课程的比例明显低于应有水平,导致学生操作水平偏低,无法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
(2)课程内容老化,缺乏先进性。计算机是一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中职的计算机教材却更新缓慢,内容老化,使教学工作相对于社会的真正需求总处于落后状态。
2 中职计算机的改革内容
(1)改革课程体系。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和教学手段的采用等方面仍受到“学科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科教育是进行普通教育时采取的方式,并不适合用于职业教育,职教与普教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职业”二字,因而对中职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是摆脱不合理教学模式的突破口。中职学校要坚守以人为本,成长为先的教育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在以资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思想指导下,遵循办学的系统性、实用性和开放性的原则,着力处理好下述三种关系:
①市场需求与教学要求的关系。中职学校在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时,要主动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与此同时,还应符合教学工作的规律,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②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关系。学校既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以保证其就业上岗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提升学生跨岗位、跨行业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③技术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关系。中职不仅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也应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为其继续学习深造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改革教学课程。中职学校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既要满足教学工作所必须的相对稳定性,又要紧跟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在进行课程的调整设置时,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技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课程内容不得胡乱拼凑,而应依据不同教学目标进行制定,在灵活的安排下保证知识结构的内在关联,达到“活模块”课程设置。
①对相关性强的课程进行综合。进行课程调整时,中职要将原有的多门平行课程予以综合,在保留原学科基本内容与形式不变的情况下,做到教学课程的最优化设置。
②对分散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分散的小学科予以整合,适度取消一部分课程,按照其教学内容,将之整合形成由相关技能和理论知识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技能训练单元或学习单元,从而将原来分散杂乱的学科知识予以整合,增强其实用性。
③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中职计算机教育有着强烈的职业导向,学校在将课程综合设置的基础上,要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充分结合起来,确立职业活动体系,随后针对职业岗位工作的流程与环节,进行相应的理论传授和技能练习。
(3)改革教学手段。
①采用案例教学法。此方法指,教师以现实生活当中的案例作为教材,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的内容和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作出评判与决策。这种教学手段有利于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
②采用层次教学法。现代教育的理念要求面向所有学生。中职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在不同层次学生间有所差别,学校应适当采用层次教学法。在新生入学时,将其按照不同的基础水平划分到不同班级内,之后针对具体的班级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具体实施步骤是层次化备课、层次化辅导、层次化选择教学策略、层次化布置作业、层次化学业测评、层次化制定教学目标。
③建立任务驱动机制,应用成果展示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出一个问题及其答案,让学生自行探究解决该问题的途径,这是一种任务驱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满兴趣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中去。同时,成果展示法要求学校将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幻灯片、网站网页等方式进行展示,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4)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可以根据特定课程的特点灵活设定考核方法。例如,可以进行开卷和闭卷的结合,理论知识考察和实际操作检验的结合,以及整体考核和专题考核的结合。在具体实施中,务必做到对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的综合考核,不得忽视其中任意一个方面。
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不能仅限于对教师理念、课程内容、教材选用、教学手法这几个方面的改革,还应当涵盖培养目标、教学方案和教学管理制度方面的转变。总的来说,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要求教学阵地上的专业教师、学校领导层与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积极开拓,致力于摸索出一条满足社会需求和企业需要的计算机课程的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