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学校管理论文

初中学校管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3 11:27:0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学校管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初中学校管理论文

篇1

初中数学理念的树立,是实施科学化教学设计,并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重要前提与基础。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知与学生的自我心理感受非常重要,因此,有效初中课堂教学实现的关键是指数学教学过程的具体操作,也就是开展有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就教学策略而言,主要指的是教师想要实现教学目标选择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对于教师而言,其在教学中,要加强对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出学生实施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让学生能够自己管理自己,明确自己在数学课堂中所发挥的主体地位,并且树立自尊和自信与自强的思想意识。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表现主体性和独立性与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只是被管理对象,同时,还是自我管理的管理人员,数学教师在课堂中是组织者和指导者与督促者以及评价者的身份。如果学生具备比较高的自我意识,与此同时,受到课堂管理的影响,也就会形成自律的意识,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自身的责任心对问题进行解决,进而促进自我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非常有必要加入学习中,多注重教师权威以及学生服从的理念的改变,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和管理理念。由强调监督与控制学生的管理理念向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激励进行转变,由过分注重师生间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向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进行转变,进而强调民主管理。此外,教师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师自身的威信不是从对于学生的专制而来的,更多的是在教和学的交往中学生对于教师的承认以及敬仰。因此,教师应该在和谐平等的条件下,引导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如此一来,才可以让学生欣然地接受教师自身道德与知识的影响,进而产生敬重之意。教师的权威应该在受支持的前提下进行,但是缺乏平等的数学教师则没有办法走进学生的世界。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进一步对自身的课堂教学与管理方式仔细反思,把课堂教学与管理理念更好地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去。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进行有效结合,认真地对教育知识进行反思和检验以及批判,将其内化成自身的思想。

三、引导学生认真听讲

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利用学生有效的听讲进行实现的,其一,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要和学生本身的思维方式相符合,如此一来,可以吸引学生本身的注意力,促进课堂效率不断提高;其二,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对注意力进行主动提高,认真听讲。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才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听讲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对学生的声音进行有效倾听,做到态度和蔼和友好,予以肯定。此外,教师还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支持,让学生主动进行探讨和争论,利用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方式进行了解,建立较好的师生情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激励学生高效提问

可以运用师生间对话和学生间对话的策略,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彰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对课堂气氛进行活跃,初中数学教师要注意对启发性问题的设计,注重问题本身的层次性与针对性,把重点和难点放在提问中,能够让学生具备足够的时间去讨论,还要并注意所收集的学生信息,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分析。

篇2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在目前很多地方的初中英语课堂上仍然存在着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积极性的现象。初中的英语学习是具备一定难度的,如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没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逐渐跟不上教师的步伐就会很难做到循序渐进,掌握学习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初中英语的学习并不一定是付出就有回报。有时付出同样的精力与时间,结果却是差异很大,这就大大挫伤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与兴趣。

(二)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待提高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以分数作为衡量自己学习进步的唯一标准,在考试中过于追求分数,没有理解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长此以往,极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基础不牢。另外,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过于依赖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自学能力比较薄弱,很难在学习基础上做到迁移延伸、举一反三。长此以往,逐渐限制了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效率。

二、教师的课堂管理技能对初中英语课堂效率的作用

(一)教师的课堂管理技能对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间接作用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新时期的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逐渐演化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既然课堂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那么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就很有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满足,这样的课堂设计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创造合适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友谊与归属感的重要性。

篇3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这说明,语文教学改革是全面的、系统的,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面对这种要求,处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对语文教学改革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性与综合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做了研究。对于这三个关系的处理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意义重大。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借口教学改革,只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忽视基础知识的传授,也不能借口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而不顾人文素养的教育。

中国语文教育的工具性特点主要受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的影响。他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授予学生以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深刻而确实的普通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受此影响,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把教学活动的性质限定在“特殊认识活动”的框架之内,把教学目标集中在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上,形成了语文教学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个中心”。这种教育观念忽视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实践中具有局限性。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基本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改变只见文不见人、技术化的倾向。这容易使人们认为语文教学只重视人文性,认为基础知识不重要的错误认识,人为地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对立。

实际上,二者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与训练。学生通过学习必须掌握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基本的语文知识就无法理解和领会语文教学材料中的丰富内涵,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无法发挥。

其次,人文性是工具性的提升和丰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充分说明语文所包含的丰富人文内涵。这种人文内涵是在具备一定语文基础知识后才能获得的,并且是基础知识的深化和提升。

最后,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和谐统一的,二者统一的基础是语文实践。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在语文实践中获得并巩固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在语文实践中不断获得并升华的。二者不但不矛盾,反而是辩证统一的。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二、学科性与综合性的关系

《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新课标》正式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提出来,意义深远。“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是植根于语文学科的、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科性,而且要注重综合性,注重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既不能借口综合性否定学科性,又不能借口学科性忽视综合性,人为地制造学科性与综合性的对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实行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语文课程要增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

首先,“学科性”是综合性的基础。“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科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语文。语文学习本身就带有综合性质。但是,只有具有一定的语文学科知识才能够发现、欣赏生活中的语文学科之美,达到有效综合。没有语文学科做基础,综合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语文“综合性”是服务于语文“学科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综合学习更好地把握语文学科,丰富语文学科学习,而不是掌握其他学科知识。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综合性”只是培养语文探究实践能力的外在手段,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综合性”,但归根结底要体现内在的“学科性”。

最后,综合性和学科性是统一的。不管老师采用的“综合性”有多么“综合”,它毕竟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是离不开“学科性”的。不管“综合性”有多么华丽,它都是植根于“学科性”的。语文老师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同时不要忘了这是语文课,一切都应该建立在“语文学科性”的基础上,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只有“综合”而没有的“语文”的“杂课”。最近,北京多所小学在实施弹性课时中“开展主题课程,上课时间灵活化之后,教师们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课程观,进行跨学科教研,不拘泥于自己单门课的知识了” [1],实现了学科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三、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

《新课标》的实施鼓励广大语文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新,转变教学观念,这是不争的事实。有的教师认为在新的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崭新的,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根本区别。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新课标》不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的扬弃与发展。教学改革要对传统语文教学批判地继承,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继承性与创新性并不矛盾,是统一整体的两个方面。

首先,继承性是创新性的基础和前提。再好的教学改革也要有适合其存在和成长的土壤。我们要在对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的同时,继承好的传统、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比如,熟读精思、质疑问难、整体阅读、整体感悟、诵读品味、以读代讲、背诵积累、边读边想等,这些经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或训练方法,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恰当运用,绝不能“像倒洗澡水一样把孩子也一起倒掉”。因此,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更不会有创新。

其次,创新是继承发展的必然。比如,在传统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对擅长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这样的教学方法情有独钟。《新课标》并没有提到相应内容。因此,一些教师对此感到困惑,不知道语文教学中是不是就不能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实际上,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要义,应该说是一种十分有用的阅读方法。既然有用就可以继承,但问题是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把它作为唯一的方法教学,加上对这种方法的机械套用和不适宜的强化,使阅读教学成为一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在继承的基础上必须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发展和创新都是在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在积极实践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要多一些辩证思考,准确地理解和诠释现代课程理念,使语文教学走进新的境界。

最后,继承性与创新性是统一的。任何改革都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体,教学改革更是如此,这是由教育教学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决定的。比如,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每一次修订都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加以修订的,而修订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在前面实施的课程标准的修改基础上的修订,不是全盘否定。这种修订本身就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篇4

1、三项工作进程加快。在积极促成县委、县政府两次召开校舍改造、布点调整、教育创强工作会的基础上,通过蹲点包抓、专项督查、资金奖补和现场协调,有力地加快了教育三项重点工作的进程。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投入校改资金1035万元,新建校舍858间16562平方米,新砌围墙15594米;龙高镇等8个有创强任务的乡镇,累计投资203.8万元,用于辖区中小学硬件建设和内部设施配置,教育强乡镇验收准备工作已基本到位;全年撤并小学35所,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撤并任务。

2、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县中学学生公寓楼、*县第二中学一期校建工程8月底全面竣工,今秋开学已投入使用;*县第二中学二期校建工程,目前已进入扫尾阶段,可望年底交付使用;*县第二初中综合楼已完成规划设计和地质勘测等前期准备工作,*中巷拓宽改造工程现也初步达成拆迁协议。

二、学校管理得到加强

1、加大了监控矫正力度。针对全县中小学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县局组织力量扎实开展了“常规管理百校行”、“常规教学一日查”和“远程教育管理应用百校行”活动。检查组采取不打招呼、随机抽查的方式,针对性地进入学校,深入课堂,发现问题,现场剖析,强力矫正,有力地规范和加强了过程管理。一年来,三个检查组深入学校180所,走访师生700多人次,召开座谈会60余场次,听评课285节次,编发专题通报31期,责令管理混乱的8所学校和严重违规的16名校长、教师递交了书面检查和整改汇报,并对其进行了追踪复查,督促其整改提高。

2、学习借鉴了外地先进管理经验。4月下旬,县局组织全县学区校长和部分管理、教研人员参加了市局举办的“创新教学管理论坛”,听取了江苏洋思中学蔡林森等六名专家的专题讲座,使与会者更新了管理理念,激活了管理思路。

3、加强了高中管理和指导。一是县局领导带领相关人员多次深入*中、二中检查调研,指导督促这两所高中理清了办学思路,纠正了两所高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偏差,增强了学校管理的针对性。二是组织部分高三教师先后5次参加了省市高考信息会和高考复课专题讲座,邀请国家考试管理中心专家相阳和本县名师冯耀宗为3所高中师生作了高考复课报告10场次,听讲师生达2000多人次。三是组织了*中、二中高一联考,加强了两所高中之间的竞争和交流。四是在督促指导三所高中分别召开高考复课安排会的基础上,县局召开了全县高考复课工作会,制定了《关于20*年高考复课工作的安排意见》,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三复课工作的措施和要求。五是调整充实了县局高中管理领导小组力量,加大了对高中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力度。

4、强化了质量管理措施。一是县局主要领导先后三次深入*中专题调研,召开了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三个层次的座谈会,发放了意见征询书,征求了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二是10月中旬邀请部分县人大、县政协代表和委员,老干部、老教师代表和部分中小学校长,召开了提高教育质量座谈会,商讨了提高全县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措施和办法。三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县局制定了《关于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16项具体措施。四是县局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带领相关人员,对全县中小学抓管理、抓质量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现场做了指导,提出了改进的要求。

三、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1、充实了校长和教师队伍。一是调整充实了部分工作滞后或有严重失误的校区校长,提拔任用了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校长,增强了校长队伍活力。二是公开聘任了一批中小学教师。县局采取查阅档案与公开试讲相结合的办法,择优录用了57名师范类本科毕业生;采用公开考试的方式,从986名大中专毕业生和在职代课教师中择优聘用了277名新任教师,有效缓解了中小学教师严重短缺的突出问题。三是对新聘人员实行合同制管理,引入了新的人事管理机制,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挖掘教师工作潜能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2、切实加强了师德教育。一是扎实开展了师德警示教育和职业行为规范教育,充分利用暑期校长会和教师学习会,组织教师观看了师德启示录光盘,开展了师德征文演讲活动,表彰了一批师德先进个人,有效地规范了教师育人行为,极大地促进了师德建设。二是深入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活动。10月13日县局召开了全系统整顿作风、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动员大会,专门安排部署了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并出台了《加强教职工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通过为期半月的“八查八纠”整改活动,有效解决了纪律作风和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纪律作风方面有违规行为的4名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3、狠抓了各级各类提高培训。一是先后选派15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省市举办的各类校长培训班培训,组织28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省、市、县三级举办的课改、远教、计算机、英语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严明了培训纪律,加大了督查力度,有效地增强了两支队伍的综合素质。二是7月初对新聘教师进行了为期3天的岗前培训,并进行了严格考试和考核。三是采取学历达标紧逼战略,督促支持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目前全县有80名教师在师范院校离职进修,有325名教师参加了师范院校组织的函授学习。

4、扎实开展了业务技能竞赛活动。县局先后举办了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与技能大赛、中小学教师优秀课件展评、教学能手与教学新秀评赛等活动,2820余名教师参与了活动,240人获等级奖,47名教师被命名为县级教学能手,27名新任教师被评为县级教学新秀。

四、素质教育稳步推进

1、德育工作日趋实在。一是德育活动开展扎实。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这一崭新主题,县局先后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开展了文明礼仪引导教育、“红色之旅”征文演讲、“八荣八耻”学习实践、“拒绝,远离网吧”签名、“热爱科学,立志成才”和“共建绿色家园”征文等系列德育实践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广大中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修养。新民、龙高、西坡、底店等中学,香庙、义门等学区,城关、实验等小学扎实开展了“文明礼仪进校园,争做文明小主人”竞赛活动,北极中学、新民中学、职教中心、县幼儿园成功举办了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了各类体育比赛和艺术展演活动,*县中学、第二中学、城关中学等学校组织师生联手参加县上开展的“四项教育”知识竞赛,教师代表队和学生代表队均获一等奖,县局获组织奖。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二是进一步加强了法制安全教育。在全面拓展德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各校区普遍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职能作用,定期举办法制安全讲座,经常开展法制、安全主题班团队活动。一年来,全县中小学累计举办法制、安全讲座180多场次,知识竞赛20多场次,主题演讲30多场次,有力地增强了学生的法制安全意识。三是加大了协调力度,努力促成了多方联动的育人机制。一年来,县教育局与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联手协作,依法取缔了黑网吧及违规经营摊点和门店40多个,优化了育人环境;密切配合县关工委开展了争创“新三好”竞赛活动,评选表彰了1001名“新三好”学生;取得县交警大队的支持,加强了中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召开了中小学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举办了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安全图片巡回展等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2、课改工作有所突破。一是校本课程开发得到规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县局制定下发了《*县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有力地规范并激活了校本课程开发。城关小学、北极中学等相当一部分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贴近生活,自成体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课改教学骨干体系初具规模。目前,全县已涌现出课改示范学校8所,课改教学骨干教师30多名,有教学成果的专兼职教研员20多名,发表课改论文、教学案例50多篇。三是课改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城关小学的“双层并进,合作研练”校本培训模式实施顺利;义门学区的“五动”管理策略和“双层三级”校本教研模式富有成效,全县多数中小学在课改特色创建工作中迈出了新步子。

3、教育科研明显加强。一是加强了科研课题管理,对市、县两级科研课题进行了专项评估验收,批结县级课题14个,申报市级课题3个。二是广泛开展了以“讲课标、讲教材、讲教法”为主要内容的“三讲”系列教研指导活动,有效克服了校本教研空泛不实的难题。三是狠抓了学科“改薄”提高工作,县教研室和大部分校区均分别制定了英语、物理、生物、计算机等薄弱学科“改薄”提高措施,加大了实施和督查力度。四是重视了中高考复课研讨,先后召开了中高考复课研讨会和中考复课现场会,并对两次中考模考进行了分析、反馈。

4、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一是高中招生规模明显加大。今年共为四所高中录取新生3250名,录取率由去年的57.3%提升为62%,增长了4.7个百分点。二是进一步完善了招生录取办法,继续实行综合等第制度,更加注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平时表现。

五、骨干体系创建成绩显著

*年,我县在“多门类创建,高标准迎验”的骨干体系创建思想指导下,各创建学校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强化管理措施,较好地完成市一级的创建任务。经市教育局评估验收,永乐中学被命为市级示范初级中学,城关中学、车家庄中学被命名为市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县中学、新民中学等5所学校被命名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示范学校,为我县实现教育强县目标奠定了基础。

六、教育宣传力度加大

召开了全县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制定印发了《*县教育局教育宣传工作管理办法》,邀请《咸阳日报》文艺部主任王永杰来我县办教育宣传通讯员作了写作培训。各校区都成立了教育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教育宣传通讯员队伍。截至目前我县已在市级以上教育报刊发表新闻稿件75篇,广泛宣传了我县教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树立*县教育新形象、推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七、远教、职教、幼教工作迈上新台阶

1、远程教育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县电教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巡回服务基层学校,现场处理故障230多次,维修设备600多台(件),现场培训管理人员700多人次。二是组织师生参加了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成果评选和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我县选送的47件教师作品均获市级奖,7人次获省级三等奖。三是在省教育厅开展的“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网上百县行”活动中,我县上传网页、电子报刊8件,课件制作10件,教学设计20件,图片资料40幅,文本资料15篇,充分展示了我县教育风采。四是在汉中召开的全省电教中学标准化建设现场会上,我县介绍了经验,县电教中心顺利通过了市局组织的电教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检查验收,并得到检查组高度评价。五是顺利开通了*县教育网,制定了《*县教育网信息管理办法》,为宣传*县教育发展和教师学习交流打造了广阔的信息平台。

篇5

1 问题的提出

21世纪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本次课程改革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即: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我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学校的班主任,深知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面临着许多困惑和冲突,特别是班主任角色转换,远远跟不上新课改的要求……因此,我和我们学校的校长对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转换这个问题都非常感兴趣。然而,如何转换新课程下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呢?于是我们开始提出了加快和发展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转换的调查研究。

2 调查的过程

2.1 调查对象的选择。港南区位于贵港市南部,东邻兴业县、南接浦北县、西连横县、北与港北区和桂平市交界,是桂东南革命老根据地的中心,总人口50多万人,其中96%是农业人口,全区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是在农村从教。因此,笔者选取贵港市港南区农村初中班主任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现实代表性。

2.2 文献的查阅。从准备开题报告时起,就逐步进行了文献查阅。2006年3月,论文开题报告完成。2006年4月,笔者充分利用在广西师范大学集中学习的时间,一是到广西师大图书馆查阅了近年来有关新课改和班主任工作及角色的报刊杂志,做了大量的笔记。同时,根据导师提供的参考书目,借用或购买了20多本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利用回单位工作的时间进行阅读,丰富了自己的理论基础。

2.3 调查的展开。在研究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2.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在调查中编制了“新课程下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转换的调查问卷”共32个问题,包括班主任的文化素质、理论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能力和班主任的自我发展计划等六部分内容。同时拟订“新课程下农村初中学生的调查问卷”,全部为封闭性问题。

2.3.2 调查对象的确定。问卷调查均是在贵港市港南区的28所农村初中选择调查对象。把全区的农村初中分为城区周边的初中、次于城区周边的初中、边远的农村初中三类,再在每类初中中随机抽取5所。每校随机抽取班主任15人,共225人为班主任问卷的调查对象,在上述15所初中的学生中随机抽取每校30名,共450名学生作为学生问卷的调查对象。

2.3.3 问卷调查的实施。2006年9月间,在区教科局领导的支持下,在征得各初中同意的基础上,班主任问卷由该校校长协助发放并收回;为防止学生因害怕班主任不敢如实作答,学生问卷由笔者及经笔者培训过的一些老师亲自到相关学校相关班级抽取学生填写,保证了问卷的有效性。

2.3.4 问卷结果的统计。问卷调查中,向班主任共发放问卷225份,回收问卷210份,回收率为93.33%,有效率为93.33%;向学生发放问卷450份,收回问卷432份,回收率为96%,有效率为96%。2006年10月,笔者运用计算机对问卷进行了数据处理。

2.4 访谈。2006年11月,笔者在问卷结果统计的基础上,还深入到港南区的桥圩五中、湛江二中、木格一中、东津四中等四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一是实地观察这些学校的设备设需,校园建设等办学条件。二是和校长谈话;。三是和政教主任谈话;四是和部分班主任座谈。同时,笔者还亲自观摩了三位班主任的班会课和四个班的班级活动课。这些为探究问题的实质和成因提供了很有价值论据。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表明,当前农村初中班主任在实现角色转换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影响着班主任新角色的及时形成。

3.1 工作倦怠阻碍着班主任角色的及时转换

3.1.1 农村初中班主任存在着倦怠状况。调查表明,对班主任工作表现出豪情壮志、满怀激情的只有11.5%;有所热爱,但不求完美的占42.3%;很不喜欢,迫于无奈的占46.2%。这三种现象,基本上没有性别、民族、职称、学校差别。但在年龄和教龄上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越年轻的、工作年限越短的班主任,对班主任工作越感到倦怠。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对班主任的要求。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的实施,社会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整天充满压力地工作。另一方面,“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给学校教育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2)班主任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对于其他不同行的大学生而言,班主任的收入是比较低的。经济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基础和标志,微薄的薪金使班主任的社会地位难以真正体现和得到提升,不少班主任产生了极度的失望,从而将目光转向了其他行业。

(3)班主任过重的工作压力。由于应试教育仍在继续,班主任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为了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每天从早晨天刚亮一直忙到晚上回到家,甚至有时还要忙到深夜,这样繁重的工作,班主任几乎丧失了个人的时间与空间;学校“以分数论学生,以班级成绩论班主任”的现象人为加重班主任间的竞争,迫使班主任处于高负荷运转中。

3.1.2 工作倦怠对班主任角色转换的阻碍。农村初中班主任普遍存在着工作倦怠。新课程下,这种倦怠现象,严重阻碍着班主任角色的及时转换。

首先是影响农村班主任角色转换的积极性。叶老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班主任对工作产生倦怠,没有兴趣,工作便是消极的,甚至有想“跳槽”、“下海”的思想,这样的思想何来的敬岗爱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更谈不上模范的职业道德标准了。

其次是影响班主任角色转换的创造性。由于班主任工作感到倦怠,没有工作的热情,无心思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只是应付了事,根本不去领会新课程的理念的精神,更谈不上研究和去创新了,做起来就是换汤不换药,只求走过场算了。

3.2 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较低影响着班主任角色转换的基础

3.2.1 农村初中班主任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较低。调查表明,贵港市港南区所属的农村初中班主任的接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88.6%的班主任虽是大专学历,但当中有63.2%的班主任是民办转公办的教师,这一部分班主任都是通过在职进修才获得大专学历的,他们没有接受过高等学校的专业教育,只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育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

3.2.2 班主任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对班主任角色转换的影响。农村初中班主任的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普遍偏低的现象,给班主任角色的及时转换,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①影响班主任角色转换的理论指导。只有广博的文化素质和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才能扮演一个多元型、对话型、发展型、科研型、主动创造型、开放型的班主任角色。②影响班主任角色转换的观念转变。新课程实施关键是理念的转变,但由于班主任培训不到位,学习不主动,造成班主任不能透彻领会新课改的精髓,这样就把握不了新理念的要求,想转换自己的角色也无从下手,或走歪了。

3.3 不完全恰当的教育观影响着班主任的现实行为

3.3.1 农村初中班主任的教育观需要更新。调查表明,20.9%的班主任能够尽快更新观念,适应新课改的需要;33.6%的班主任对新课改徘徊观望;44.5%的班主任教育观念比较陈旧,不愿意吸收新的教育理念,觉得新课改是“穿新鞋走老路”; 80.5%的班主任还是困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

那么,新课程下农村初中班主任的教育观为什么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呢?笔者认为:

(1)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评价不一。少数部分意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为了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能力的发展;但仍有大部分人还是用传统的评价观看待新课程改革,他们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关心成绩,认为考试是最公平、最佳的评价方式,谁优谁劣,通过考试成绩一目了然。

(2)“应试教育”仍在继续。分数已经把学校市场化了,分数竟成了学校教师和学生价值的货币表现。诸如学生升学、编班、编座位、评选三好学生、评选优秀学生干部、考试座位排队、教师的工作业绩、奖金、提干、评选先进、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等,无一例外地不与学生的考分挂钩。

3.3.2 当前农村初中班主任教育观对其角色转换的影响。只有一改落后的传统教育观,才能实现班主任这一角色的转换。反之,将影响着班主任各种角色的转换。具体影响如下:①学习观的转变。目前港南区初中班主任存在的教育观,没有把学生当作“人”看,学习只是他们生活的一个方面,他们还要学会做人,懂得做事。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只是分数。②培养目标的转变。新课程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不是考试的高手,要知道他们大多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还是回农村务农,所以,班主任关键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完美的心理,注重在做人和做事上的培养,使他们能立足于世,做个好公民。

3.4 简单化的工作方式影响着班主任新角色的实现。

3.4.1 农村初中班主任的工作方式较简单。班主任问卷中调查表明,75.7%的班主任仍然运用传统的专制型教育管理思想,他们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心理需求;还有13%的班主任动辄就是责问谩骂,讽刺、挖苦甚至是体罚,以军阀主义管理学生。

3.4.2 当前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方式的影响。综述以上调查,笔者认为,目前贵港市港南区初中班主任的工作方式绝大部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专制型上,甚至还有少数班主任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毫无策略,这与新课改的班主任工作方式很不相称。这种现象会对班主任角色转换造成什么影响呢?

首先,它影响了班主任角色转换的工作方式。班主任不能以民主、平等的关系对待学生,不关注学生的感受,不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不转换自己的工作方式,要想取得新课改的成功,那将是一句空话。

其次,它影响了班主任角色转换的班级管理方式。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新型的班级管理是以学生为中心,班主任只是参与者,不是对学生的“全面负责”。班主任应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管理,以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4 新课程下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转换的建议

农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把农村教育作为一个战略性问题进行全局性的思考与筹划,实在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在新课程下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要顺利转换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4.1 营造良好的班主任角色转换的社会环境。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解决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要积极探索社会、家庭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促使学校、社会、家庭在课程改革中形成合力,从而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共同推进课程改革的整体环境,加快班主任角色转换工作的进程。

4.1.1 政府重视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班主任队伍的建设。班主任角色转换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到各级领导部门、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光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必须强化行政行为,创造一个积极转变班主任角色的大环境。

4.1.2 学校与家庭互相配合。许多班主任谈到这个问题时,都会埋怨学生家庭的不配合,使教育、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主要现象如下:①有的家长有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的思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很好接轨。②孩子变成留守儿童,基本由爷爷奶奶抚育管教,从小失去父爱母爱的孩子,他们的思想行为、学习态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创伤。③极少数家长对孩子失去了信心或要求不高。④还有一些家长财大气粗,经济实力雄厚,认为孩子混个什么毕业就可以了,等等。

4.2 建立与新课改目标相适应的班主任培训机制。新课程无论从教育观念到内容、方法,对每一个人都是全新的、不可能有现成的模式。让班主任尽快转换角色,这就必须要在学校内部营造良好的课改氛围,让班主任成为课程改革的参与者、研究者。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要整合教育资源,建立高效的培训机制。

4.2.1 加强班主任的理论学习和观摩活动:(1)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制定方案,拿出活动经费,有计划地组织学校班主任开展校内外的班主任工作观摩活动,观摩班主任角色转换最为成功的名校、名人。(2)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借鉴他们成功的管理模式,加快我们班主任角色转换的步伐。

4.2.2 扎扎实实搞好校本培训:(1)聘请专家到学校来对班主任进行集中培训;(2)开展一系列的班主任培训活动。例如①开设班主任论坛或班主任沙龙;②运用校园网开设班级管理博客;③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等等。

4.3 建立与新课改目标相一致的班主任评价制度。如果把学校整体工作比做一房子,那么班主任的工作就是支撑这座房子的骨架,只有骨架越结实,布局越合理,这座房子才能既结实又美观。因此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班主任评价机制,这不仅是摆在学校管理层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班主任老师所期待的。如何建立与新课改目标相一致的班主任评价制度呢?

4.3.1 班主任评价制度的核心内容。与新课改目标相一致的班主任评价制度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评价目的在于促进班主任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整个评价过程双向进行,建立在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与新课改目标相一致的班主任评价制度的核心,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评价注重班主任的未来发展;评价着眼于扬长避短;评价体现民主协商精神;评价方法以谈话、定性分析为主,辅以量化分析;评价结果与奖惩脱钩;评价以系统、准确、全面收集信息为前提;评价过程按周期进行;评价报告和有关材料完全保密。

4.3.2 班主任评价制度的操作步骤(1)选择评价者;(2)讨论确定评价方案;(3)收集评价信息;(4)面谈评价;(5)撰写评价报告;(6)商议进修提高的具体办法等。

4.4 建立加快班主任角色转换的激励制度。

4.4.1 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鼓励班主任改善心智模式,不断超越自我,努力使自己做到更好。最重要的激励不是名也不是利,而是促使个人融入到组织的共同愿景中。

4.4.2 提高激励效价。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①要控制奖励的面。奖励的面太宽,会使受奖励者觉得这种奖励价值不大;奖励的面太小,会使大多数力求上进者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②奖励要及时,不要拖延。③激励方式要创新。激励的方式有目标激励、参与激励、成果激励、信息激励等多种方式。④要控制奖励的频率。奖励的频率过疏或过密,其激励作用都会减小。

4.5 努力提高班主任转换角色的自觉性。班主任工作角色转换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工作的难点。如何实现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有效转换呢?

4.5.1 转变观念是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转换的前提。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人做一个真正的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为此,班主任在进行角色转换时,必须要树立三种意识,做到两个转变。

(1)树立三种意识:①树立管理意识;②树立超前意识;③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

(2)做到两个转变:①从不平等向平等转变。班主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平等待人,要从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到情感相通、情感相融;②从教育型向服务型转变。班主任采取和善可亲的态度,实实在在教会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道理,而不是单纯地去管、卡、压,学生就会敞开心扉接受老师的“阳光雨露”的滋润。

4.5.2 调整好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人是有感情的,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愿望、要求和观点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班主任用情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建立起诚挚的人际关系,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去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班级工作的深入开展。

4.5.3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也是做好班主任角色转换工作的关键。为此要做到:①与学生交心。俗话说:“教学生要教心。”这话的意思:一是教心是教学生的心;二是教心要和学生“交心”。教心要注意学生心灵品德的教育,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②与家长交朋友。为了孩子,教师要与家长相互沟通思想,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4.5.4 重视学生的合理需求。需求是人进步的基础和源泉,重视了解和解决学生的合理需求,对于转变学生的思想特别重要。①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中合理的要求要尽量满足,如果一下子解决不了,也要给学生以满意的解释;②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要增加班级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从班费的收支到各种制度及活动的出台,要公示与学生,让学生感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感受到班集体和老师的温暖。

4.5.5 引导班主任注意研究性反思。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其实,是好将难求。一员好将,定能带出一支强有力的常打胜仗的队伍。班主任,即是一个班级之将。做一个好班主任,要代出一个好班级,绝非易事。除主、客观上的努力外,还须经常反思自己各方面的工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谭保斌:《班主任学》

[2] 钟启泉:《班级管理论》

[3] 郑克俭,王作廷:《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创新》

[4] 陈震:《班主任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