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7: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煤炭行业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煤炭行业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
本世纪初,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也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煤炭产品及其衍生品需求大幅度的增加,甚至可以说煤炭产品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煤炭价格不断上涨,2003年,我国煤炭行业开始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的“招拍挂”模式,此后,行业整体进入“黄金十年”,煤炭价格上涨到上千元每吨。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步入低谷,国内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包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高能耗行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这给煤炭行业带来重大的影响,而全球经济低迷又导致国际煤炭价格处于低谷,进口煤炭价格优势显现,国际国内双重打击使得国内煤炭行业形势发展了重大转变,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性的逆转,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从2011年第4季度开始,煤炭行业步入发展艰难期,2013年,煤炭行业利润水平同比下降33.7%,部分企业包括上市公司甚至出现亏损,全部煤炭企业、大型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64.03%、66.96%,表明煤炭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的压力。
(二)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总体来看,虽然国家为扶持煤炭行业发展采取了积极的举措,如出台了《煤炭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但目前煤炭行业尚未出现回暖的势头,2014年前2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成本利润率下降到近年来的最低值,仅6.29%,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开滦集团开始出现亏损,中煤集团、神华集团也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由此可见,短期内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其影响可能将进一步扩大。
二、煤炭行业下滑对安全服务企业投资的影响
煤炭行业下滑对安全服务企业投资的影响可以从二个维度来考察,即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不能简单的认为行业下滑必定会导致安全服务企业投资风险加大。
(一)煤炭行业下滑对安全服务业投资的积极影响
煤炭行业下滑导致部分煤炭企业采取停产整顿等举措,这些举措中包括暂停生产对煤矿的安全进行全面的检查,积极构建新设备或者对煤炭机械设备进行检修等等,这些举措的采取必然要求安全服务供应商的参与,如为其提供安全方案等,从而带来了投资机会。实际上,虽然煤炭行业下滑,但其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却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虽然2013年前4个月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但全年仅下降2%,投资额达到投资5263亿元,2014年前2个月,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75亿元,同比增加10.3%。此外,对于煤炭安全服务企业而言,还可以利用煤炭行业下滑的战略机遇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向煤炭行业领域投资。
(二)煤炭行业下滑对安全服务业投资的消极影响
煤炭行业下滑导致部分煤炭企业陷入资金困境,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从而对安全服务需求处于“有需求无动力”的状态,由于利润水平下降,加上大量的赊销,部分煤炭企业资金周转困难,2013年上半年,山西省属五大煤炭集团应收账款规模达到589.55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1.70%,这就使得其在安全服务方面的购买动力不强,对该行业的投资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其次,煤炭行业下滑导致部分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积极向非煤领域进军,对安全服务需求下降,以产煤大省山西为例,2012年煤炭行业非煤业务收入占比达到59.21%,这种转型发展必然会对煤炭安全服务需求下降。
三、煤炭行业下滑背景下煤炭安全服务企业投资策略
煤炭行业下滑还将维持一段时间,并且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增加,新能源的发展,未来煤炭行业还可能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因此,安全服务企业必须注重投资策略的选择,以控制风险,增加盈利能力。
(一)紧盯需求把握安全服务投资主线
要全面的分析煤炭企业安全服务需求,安全服务企业在投资开发新的服务之前,必须加强对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调研,全面而细致的了解其安全服务需求特别是细分领域的服务需求,甚至可以创造性的与煤炭企业沟通,激发其某一领域的安全服务需求,通过明确需求提高投资的有效性。
(二)加强战略合作改变投资模式
首先,安全服务企业要积极谋求与煤炭企业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战略合作应对激烈的竞争,获取服务合同。一般而言,一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得以建立,则安全服务企业在竞争上就获得了优势,甚至构建了一道进入壁垒,为获得投资合同提供了便利。其次,要积极谋求与煤炭企业相互持股等方式构建合作关系,安全服务企业要利用煤炭行业积极引进民间资本等机会有选择的进行投资,并利用煤炭企业积极发展非煤业务的机会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此形成合作关系,改变简单的依靠服务进行投资的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生态阈值和资源储量为基础,涵盖发展观念、发展理论、实施主体、政策信息、信息技术、市场机制的动态发展系统。这一发展模式中的各要素独立存在而又相互依存、协同作用,其整体功能的最大化离不开各要素的共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清洁生产理论、生态工业园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煤炭产业的生产循环经济模式要求煤炭企业不但要在企业内部开展清洁生产,还要将之推广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其主要表现为:将清洁生产的理念融入到生产战略、生产目标、生产技术和生产制度中去,坚守开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规划,无论是在老矿区改造还是在新矿区开发中,都要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改进煤炭开采技术,改革矿井开拓布置和采煤工艺。其次,在煤炭资源开发中,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工艺,对煤炭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伴生矿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依据技术支持,对与煤炭伴生出现的矿产品、煤层气、矿井水等多种资源及废弃物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开采。发展煤炭洗选加工转化技术,提高煤炭产品质量和层次,减少污染和浪费。最后,在煤炭资源种类、品质分类生产中依照粗加工、深加工和精加工的工序,将煤炭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将煤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煤矸石、瓦斯、矿井水、煤泥等进行综合利用,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进步,实现煤炭生产、煤矿经营与矿区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政府来说,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对煤炭行业的循环生产活动进行积极引导和适当推进,因此,政府在工作上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鼓励、督促企业积极进行生态复垦、废弃物处理以及清洁生产、洁净煤等技术开发、应用和改进。改造和建设选煤厂,发展煤炭一条龙服务体系,鼓励煤炭行业探索煤炭开发和利用新途径;结合煤炭企业环境质量和企业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企业监督和监控体系,促使煤炭企业从源头上狠抓循环经济增长,为煤炭企业的全方位发展提供积极的政策引导。
1.2煤炭能源化工基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煤炭能源化工相互依存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园区,是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又一存在方式。它可以聚集众多煤炭产业活动相关园区,实现煤炭产业生产群体的共同发展,并为产业和企业提供了争取一定优惠政策的可能。在划定的区域内,利用科学规划、政策优惠、管理策略,形成适宜煤炭企业成长的经济大棚,吸引外来企业进行项目、资金、人才、技术投资,进而实现相对集中的企业群体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发展。从实践经历来看,汇聚了各种煤炭生产和加工企业如石化企业、冶炼企业的大型流程型煤炭工业园区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其内部的资本流通也更加便利,企业生产、销售、产品运输和储存的风险都大大降低。目前,我国政府煤炭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手法是:在煤炭行业发展和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园建设中,重点加大煤电基地园和煤炭焦炭化工基地建设。因为这两个煤炭和发电是我国能源领域两个联系最为密切的行业,结合煤炭资源来发电,可以降低电力行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此外,煤电行业生产中出现的工业废料,如煤渣、煤矸石等可以在两个行业内实现转换和循环利用。在工业领域中,焦炭是污染排放量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而在煤焦化工基地内,煤炭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大减少,多种中间产品在其他行业的重复利用还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额外收入。总之,在一个融合了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工业基地中,在彼此合作与社区合作的基础上,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水、材料、能源等要素的存在有了更加稳定的保障。有着合作和集体利益需求的产业共同体,为企业产物、废弃等物质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大大减少了生产、物质、能量的处理成本和责任,提高了产品的运作效率和质量,也使得产业共同体可以获得比单个企业更高的经济效益。
1.3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矿区产业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是推进矿区产业结构转型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究其原因,我国矿区传统产业部门多以低技术、低规模、低效益、低循环的传统生态农业和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工业生产为主,矿区整体产业规模与现代产业规模还有很大的差距。矿区煤炭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需要煤炭行业与共生单位如电力共生单位、建材共生单位、煤炭深加工共生单位、伴生矿物综合利用共生单位搞好关系,实现煤炭生产企业与服务行业及相关单位的协调发展。这就需要煤炭生产企业更新生产观念,立足于科学规划和技术创新,加大体制改革,更好地构筑企业共生体和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企业的竞争能力,夯实循环经济网络的存在基础,推进矿区生产方式和生态转型。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政府应在煤炭行业比较集中的区域,进行能源结构的正确调整,鼓励煤炭企业使用二次能源以及开发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合理配置节约型能源消费结构;发挥社会各市场各部门、群体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区域废弃物处理体系,督促煤矿企业对废弃煤渣进行集中收集,对煤炭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炭进行回收利用,确保能源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废弃物排放达标;完善与煤炭行业发展关系密切的经脉产业,衍生煤炭产业链,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引进外资,发展煤电、煤化、煤—焦、煤建产业,推动资源矿区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促使煤炭行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健康发展。
2煤炭企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
2.1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1)加强企业环境战略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煤炭企业首先要将企业环境战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的整体框架之中,结合企业经济发展目标,增强企业环境战略的柔性与韧性。因此,企业要在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运行规律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深刻认识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充分了解煤炭产业及与之相关的产业的经济形势,增强企业管理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战性。其次,加强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分析和研究,对企业的实力、竞争能力、管理水平、运营能力客观认识和评价,有效发挥各类资源效能,从战略层面推动企业进行体制改革、管理变革,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企业管理中,普及安全生产的理念,为煤炭企业正常生产运营提供基础保障。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所谓安全生产不仅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做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水平。还包括从制度、资金、技术上为安全生产提供保证,完善完全生产系统,通过生产工艺提高、生产布局优化、设备更新提高企业的自然灾害预测、预警和抵抗机制。更要通过应急知识讲座、安全教育、安全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促进煤炭企业的现代化、标准化和机械化。
(2)引用先进科技,增强企业竞争力。目前煤炭生产和洗选加工所生产的伴生资源,若没有高端技术支持,很难实现有效利用。因此,煤炭企业应坚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理念,大力完善创新体系,强化创新机制,提高煤炭生产核心技术和重大项目的研发应用力度;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如中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煤焦油处理技术等,引进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如一次码烧矸石砖生产线、粗萃精制工艺设备、大功率煤矸石发电机组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技术研发和推广机构,加大企业与科研院所、设备厂家、兄弟企业的联合创新机制,集中多方力量开展新技术研发;强化科技创新体系,以开放式、跨地区、跨学科、跨行业技术创新为目标,加速项目孵化和人才培养;加大科技项目的资金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投入保障机制,设立企业科技发展基金,加强抢占性、关键性和普遍性问题的技术攻关,大力解决煤炭企业最为关心的安全生产管理实际问题;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加大后续项目的储备研发,推动煤炭企业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能力的不断提高。
(3)加大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煤炭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结合国际、国内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认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统筹规划、合理设计,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煤炭企业形象塑造增添无数活力。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薪资福利与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还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稳定的文化队伍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必须能树立企业诚信,能吸引人才,能凝聚人心,必须以绿色、人文、和谐煤炭企业建设为指引,可以有效推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此外,企业文化建设还具有减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作用,煤炭企业一旦出现了人员管理不善问题,不仅会导致煤炭开发和生产的低能、高浪费、高污染,还有可能导致核心员工的流失,进而给企业带来更加严重的损失。鉴于此,煤炭行业应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技术培养、文化建设、薪酬保障等方面入手,运用技能考核、公开招聘、岗前培训、工资考核等手段,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
2.2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步伐
(1)发展和推广洁净煤技术是我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煤炭生产企业应在成熟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与引进大型先进技术,加快推动洁净煤技术产业化。这就需要煤炭行业加大选煤厂改造和建设力度,采用先进的洗选技术和设备改造现有选煤厂,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企业内部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小循环的建立,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使污染物排放实现最小。以坚持清洁生产的山东鲁北化工集团为例,该企业将磷铵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磷石膏用来制造硫酸并联产水泥,制造出来的硫酸又用于磷铵生产,这样一来,上游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废弃物摇身成为下游产品的原料,下游产品产出后又为上游生产提供了原料,整个生产过程中等于没有废物排出,资源实现了高效循环利用。
(2)面向共生企业在区域层面上形成中循环。这要求企业结合工业生态学理论,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实现企业相关产业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设资金、技术、人才基础雄厚的工业园区。对于企业来说,其职责为:发展配煤服务体系,完善水煤制备和应用技术。企业应在政府支持下,在煤炭中转港口和集散中心建设配煤场,为用户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保证、安全环保的动力配煤,形成产、配、送、售后的一条龙体系;完善水煤浆制备和应用技术,研究水煤浆新型添加剂,提高燃烧器效率和水煤浆燃烧过程中的固硫、脱硫改造技术,满足市场水煤浆需求。降低燃油锅炉改造费用,建设大型机组改造示范工程,鼓励煤矿与相关产业合资建设水煤浆制备、配送公司,发展管道输送、燃烧发电一体化工程。
2.3做好细节问题的处理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做好产业链延伸。煤炭行业产业结构优化要综合区域、行业、所有制、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等要素,通过资本纽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在产业延伸上抓住煤资源主体,坚持煤炭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核心地位,积极发展煤电、煤运、煤化工、煤建材等相关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煤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提高煤产品的附加值,发展使用二次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升非煤产业实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从目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煤炭产业发展情况来看,煤炭市场的走势不容乐观,短期内难以改变,当前行业的困难局面还会持续较长时间。达竹公司是以冶金煤为主的企业,直接受到了这次市场大环境的严重冲击。同时,随着川渝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煤炭市场区域分割的局面将会打破,北方产煤大省的煤炭已经并将进一步大举进入川渝两地,从而加剧川渝两地煤炭市场的竞争。在省外市场,我们受到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高的制约,与同作为向武钢1/3焦煤供煤的平煤集团相比,成本较高,竞争力不强,这些都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市场挑战和难题。
二、扭亏为盈迫在眉睫
受4月份以来煤价大幅、持续下跌的影响,公司精煤售价近十多年来首次跌破成本价,7月份的含税均价与前几年最高时的售价相比,下跌了近50%。目前的售价与年初相比,降幅达200多元。公司从5月份起已经失去盈利能力,开始出现亏损,且亏损额逐月增大。从目前的销售形势看,精煤价格还难以止跌,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同时,外欠货款居高不下,达到了5亿多元,回收十分困难,银行贷款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利息愈来愈高,公司面临着非常严峻和被动的局面,正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此,唯有扭亏为盈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这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只有把这项艰巨的任务完成好,才能摆脱更加被动的局面,才能经受住市场“寒冬”带来的严峻考验。如果我们对当前市场形势和经营形势认识不清,研判失误,把握不准,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准备不足,措施不力,得过且过,居危不思危,知难而后退,外部的市场危机就会转化为企业的生存危机,将企业淘汰出局,更谈不上企业发展了。
三、增收节支任重道远
要扭亏为盈,就要在增收节支和提质降耗上做文章、下功夫。进一步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和勤俭节约的观念,切实融入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体现到各项规章制度中,逐步变成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和工作习惯。
一是要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为契机,建立增收节支长效机制。8月14日,川煤集团在我们达竹召开了全面预算管理现场推进会,我们要把这次会议取得的成果与当前的增收节支和扭亏为盈有机结合起来,乘势而上,深入学习和推广运用全面预算管理经验,把它作为传递市场压力,层层落实增收节支岗位责任的重要抓手和实现扭亏为盈目标的重大举措。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全面预算管理,进一步练好企业内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是要坚持增收节支目标不动摇,层层细化分解指标到岗位。在公司8月27日的经济活动分析会上,已经给各单位下达了增收节支指标,这是当前残酷的煤炭市场倒逼成本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主动顺应市场的有力举措,更是关乎到企业生存发展和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各单位一定要站在扭亏为盈的高度,勇于担当,充分运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层层落实指标责任,形成“级级有目标,人人有责任”的增收节支目标体系,形成“人人都是经营者”的良好局面,千方百计确保指标完成。
三是要抓好增量提质,不断增加收入。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以销定产,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部署,牢牢抓住市场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要。同时要把质量提升作为我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抓紧抓好,全方位、全过程地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努力向质量要收入和效益。
四是要在节支降耗上下功夫,深挖内部潜力。要进一步增强成本意识,树立成本可控的观念,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管生产不管成本,只管使用不管消耗,只管实物不管价值的倾向,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抓起,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做起,不因利小而不为,不因帐小而不算,千方百计节支降耗,让“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的思想体现在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工作方式和职业美德。具体而言,要抓好设备、材料和配件的采购和使用管控,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比质比价,着力降低采购成本,大力加强调剂使用,减少库存,积极开展修旧利废和回收复用;要压缩和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投入和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安全生产上,确保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要注重错峰填谷,杜绝设备空转,从各个环节节能降耗;达竹公司对机关部门的经费统一下降5%,基层各单位也要制定相应的部门经费降低措施。
五是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分配结构,加强工效挂钩考核。薪酬分配要进一步向生产一线、脏苦累险岗位和为增量提质,节支降耗提效和改革创新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倾斜。达竹公司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各类表彰奖励的要求,结合实际,对2013年已出台的各项奖励、办法进行了清理与规范,同时根据不同的奖项、种类,压减比例为10-50%,各二级单位也要对本单位出台的各类单项奖进行清理和规范,真正发挥好单项奖的激励作用和对工作的促进作用。
六是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促进增收节支。6月份以来,达竹公司党政多次召开改革创新专题会,并组织开展了6个课题调研,为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面对扭亏为盈的艰巨任务,更需要我们把改革创新这篇文章做好,依靠管理创新和科技进步,破解扭亏为盈这道难题,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改革创新红利,寻找出增收节支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培育出新的效益增长点。
七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安全,努力向安全要效益。在当前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和巨大的扭亏为盈压力下,我们更要牢固树立安全就是增收,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把安全与增收节支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增收节支的重大举措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防止把安全与增收节支对立起来的倾向,要努力巩固目前较好的安全效果,为生产经营和扭亏为盈创造良好的条件。
八是要进一步抓好市场开拓,着力提高销售收入。要全力以赴舞活营销龙头,围绕“量、价、款”三个字做文章。要认真分析和细分市场,深入研究和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拓宽销售渠道,优化销售结构,做好产销衔接,确保收入最大化。要着力加强货款回收,减少外欠货款,减轻融资压力,努力降 低财务费用。
四、坚定信心奋勇向前
从目前来看,全国煤炭市场弱势运行态势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变,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还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达竹公司无法改变市场,也没有能力去改变市场,只能主动去适应和应对市场挑战。 对此,我们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去爬坡过坎,如何引导和带领广大职工群众满怀信心地攻坚克难,是摆在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面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2机电设备统筹管理概述
机电设备的管理分为前期管理与后期管理两大部分,高效的管理方案不仅能够提高机电设备的使用效率,而且还可以显著增强公司的经济收益,尤其对于煤炭行业区域化公司而言,机电设备的统筹管理显得更为重要。机电设备的前期管理也是设备的规划工程,指的是从规划到具体投产这一段时期的所有工作,主要包括机电设备方案制定、调研以及最终决策;自制机电设备的设计、研发,外采设备的采购、预定;机电设备安装、调节、试运行;效果分析、评价等。机电设备后期管理指的是初期管理之后,在机电设备的使用、养护、维修、改造到报废为止的所有工作。与前期管理相比,机电设备的后期管理阶段时间更长。无论是前期管理亦或后期管理,只要管理得当便可以极大地提高机电设备的利用率,减小维持费用,进而将公司的经济收益最大化。
3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常见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炭行业区域化公司在机电设备统筹管理方面的水平,必须要建设机电设备维修的专业化队伍。以新矿集团及其子公司为例,对其机电设备统筹管理的情况进行分析:3.1指导思想。为了在根本上推动新矿集团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专业化管理队伍的建设,确保机电设备维修管理队伍的发展健康且有序,从而实现机电管理维修专业化队伍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促进其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切实为公司生产提供优秀的设备维修管理服务,为公司“节约创效”、“轻装前进”打下良好的设备保障。3.2常见问题。设备维修是机电设备统筹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其对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公司的经济收益均有着重要影响[1]。现阶段,机电设备维修施工的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维修设备落后、维修工艺单一,大部分技术人员专业化程度不足;机电设备使用单位责任感不足、检查养护工作不到位,致使机电设备的各种零件受到严重损坏,甚至报废;某些特殊零配件的购买途径受限,导致机电设备零部件受损后,无法进行替换,最终造成机电设备的闲置、浪费;部分轴类零件因使用方式不当而导致报废;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机电设备安全作业的空间比较小,设备和物资等不能进行分类摆放,为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4煤炭公司机电设备统筹管理的具体措施
4.1加强人员素质。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生产行业一向不重视机电设备统筹管理工作,尤其是煤炭等生产行业。尽管,近年来许多煤炭行业区域化公司开始着手开展机电设备统筹管理工作,但是,因机电设备统筹管理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至今未能形成完善的、成熟的制度体系。4.2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一切活动的基础,为各个环节的顺利展开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为确保机电设备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内蒙能源成立机电设备维修管理领导小组,由内蒙能源董事长、党委书记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内蒙能源生产技术部、经营管理部专业人员及各单位负责人、经营、机电专业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服务中心,由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兼办公室主任,负责相关工作的协调推进工作[2]。各单位是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实施主体,要加强组织管理,分别成立设备维修管理领导小组,各单位负责人为组长,机电矿长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负责本单位机电设备的维修、清查和组织工作[3]。另外,要制定待修设备的维修计划,及时做好相关工作。4.3管理保障。各单位要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本规定意见,统筹考虑、科学制订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实施办法必须就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各环节、各步骤进行细化,做出明确规定,以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4]。对长期不使用造成闲置的机电设备,实施租赁调剂管理,根据各单位机电设备需求情况,将闲置设备调剂租赁至需求单位,租赁费由承租单位负担[5]。需要办理资产转移的机电设备,双方依据财务账面净值确定转移资产;各单位原则上优先使用调剂设备,能调剂使用的一律调剂使用,无法调剂确需采购的,经内蒙能源批准后方可实施;除以上规定外,闲置设备的使用和调剂参照内蒙能源相关文件执行。本项工作由综合服务中心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供需信息,生产技术部负责设备台账转移变更登记工作,经营管理部负责资产转移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单位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于维修工作落实不积极的单位进行通报并考核。各维修项目部会同各单位实施以“定项目、定标准、定价格、定责任、定时限”为核心的清单式维修体系,做到一台(架)一清单,一台(架)一价格,坚持材料配件“能用旧不用新、能调剂不购置”的理念,对维修的机电设备进行细化,能更换配件的不换整个单元,在保证维修质量的前提下积极降低维修成本。
5结语
企业煤炭行业区域化是未来的主流趋势,企业管理者需要对此加强重视,采取统筹规划等方法,增加机电的前期设计能力,完善机电后期的管理与维护,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作者:蔡永生 王强 单位:新矿内蒙古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贠江锋.浅谈现代化机电管理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3):90.
【2】张华.露天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5):94-95.
(一)确立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和实施原则
按照自治区政府《关于自治区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工伤保险实行省级行业统筹管理的通知》(内政办字[2005]335号),2006年全区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全部参加了工伤保险自治区级统筹。
(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为顺利开展工伤保险各项工作,自治区制定并陆续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如《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工伤保险业务管理规程(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出台规范了业务经办行为,为自治区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平稳运行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构建多层次工伤保险框架体
以维护企业职工权益为宗旨,在不断夯实基础、完善配套制度、规范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工伤保险为主体,职工意外伤害和其他互助形式为补充的多层次工伤保险框架体系,在充分发挥工伤保险主体作用的同时,借助行业和社会的力量,最大程度的保障工伤职工和工亡遗属利益,使这些弱势群体在遭遇不幸后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和较多的经济赔偿。
(四)工伤保险保障范围和待遇水平不断提高
2006年参保人数为10万人,2006-2009年企业政策性破产2.4万人,通过加大工作力度,2013年参保人数为10.48万人;在保障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工伤保险基金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2013年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6356万元,比2006年的4311万元,增收12045万元,基金规模扩大近4倍。
(五)完成“老工伤”纳入统筹管理工作
从2011年开始,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布置和要求,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积极稳步开展老工伤实名登记、待遇核定和支付工作。截至2013年,自治区国有重点煤炭企业43949名老工伤人员登记入库纳入了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同时在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争取到中央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政策7667万元。
(六)建设工伤保险信息平台
针对自治区煤炭企业分布于我区各盟市,点多面广、路途远,企业经办工伤业务不方便、待遇赔付速度慢的实际情况,2008年开始建设统一高效的煤炭行业工伤保险系统业务管理和信息服务平台,2009年11月煤炭行业工伤保险信息系统正式启动运行。目前自治区劳动部门、煤炭社保局与参统煤炭企业之间通过信息平台,实现网上工伤认定、登记、缴费、审核、支付等功能,起到了方便企业和提高管理水平的效果。
(七)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
工伤保险制度在我区煤炭行业启动并实施9年来,对于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和矿区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参保扩面工作难度大,扩面范围有限。由于各地区工伤保险启动时间不同,造成同一煤炭企业(集团)跨统筹区域参保或选择性参保。二是老工伤纳入基金统筹管理,制度建设仍不完善,对基金支撑和平稳运行影响较大。三是基金支出结构和结余水平不尽合理。四是业务经办专业化、信息化程度不高,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当前,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我区煤炭行业工伤保险事业的发展。
二、促进我区煤炭行业工伤保险事业续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
(1)坚持以维护职工权益为宗旨,努力让工伤保险制度惠及更多的煤炭企业职工,必须不断扩大煤炭企业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覆盖面。工伤保险制度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在保障劳动者权益、分散企业用工风险、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促进工伤保险事业健康发展,核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关爱人的生命安全健康为本,维护好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是我们做好工伤保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方面,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将企业劳动合同用工和临时雇佣工作为参保稽核重点,全部纳入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制度保障范围;二是要将企业跨注册地或行政区域,在异地生产经营的煤炭企业职工采取相对集中方式参加自治区统筹,使工伤保险选择性参保问题得到解决;三是将2006年工伤保险启动以前,已在属地参保的煤炭企业职工转回自治区参保;四是鼓励煤炭企业为职工在参加工伤保险的基础上,积极办理意外伤害险,逐步扩大意外险保障实施范围,研究意外险和工伤保险协调发展的问题,强化意外险和工伤保险的互补性,真正发挥意外伤害补充保险的作用;五是研究全区重点煤炭企业和地方煤矿统筹管理模式,逐步提高这些煤炭企业工伤保险统筹层次,不断扩大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工伤保险统筹覆盖面。
Abstract:Thearticleanalysisthecirculationeconomymainfeature,indomesticandforeignapplicationfoundation,analysissummarizedthecoalprofessiondevelopmentcirculationeconomyprimarycoverageandthebusinessgame,resourcessituation,proposedrealizestheresourcescomprehensiveutilizationdevelopmentcirculationeconomyway.
Keywords:coalprofession;circulationeconomy;way
1前言
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和资源循环经济。其主要特点是:[1]①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主要目标;②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题原则;③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突出特征;④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的使命和特点使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中,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开环模式转化为闭环模式,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实现社会经济的生态化转向。
煤炭是萍乡最为丰富的矿物资源,百年发展中,为繁荣萍乡经济和文化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萍乡境内煤炭储量为7.2亿吨,含煤地层占全市总面积的60%。1898年,清末邮政大臣盛宣怀为解决汉阳铁厂燃料之需,在萍乡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煤矿——安源煤矿(中国近代史十大厂矿之一)。它的创办不仅给安源这块红土地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而且也为萍乡工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更为萍乡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2]新时期对萍乡市煤炭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的选择。
1.1国外循环经济发展实践
西方发达国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行者,已经实现了循环经济的法制化和社会化,其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3种比较成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美国的企业小循环模式。其运用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
如美国的杜邦化学公司,通过运用循环经济,在全公司内部已基本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2)丹麦的卡伦堡中循环模式。其运用范围是区域层面。如在丹麦的卡伦堡工业区,发电厂、石膏板厂、炼油厂、制药厂之间形成资源可循环利用关系。
(3)日本的社会大循环模式。其运用范围是社会层面。如日本已初步形成由废物回收、废物拆解、利用系统及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内容的资源再生系统。
1.2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内容
1.2.1综合一体化开发
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将与煤共伴生的矿产品、煤层气、矿井水、煤矿瓦斯等多种资源及废弃物,统筹规划,综合开采,并进行加工利用。
1.2.2产品深度加工
对不同煤种、品质的煤炭进行粗加工、深加工或精加工,把煤炭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
1.2.3资源高效利用
将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如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及粉煤灰制砖、生产水泥、筑路和回填地表塌陷区等。
1.3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对策
1.3.1推进煤炭企业节能生产
实施煤炭清洁生产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按照废物减量化的首要原则,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各种废物的产生量,利用各种清洁开采技术减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良性循环。
1.3.2延伸煤炭产业链
拓展“煤矸石——煤泥——热电”、“灰渣、矸石——建材厂——建材产品”、“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地资源”、“矿井水——水处理站——供水”等产业链,在发展煤、电、建材联产循环经济的同时,发展煤、化工、煤和焦等高附加值产业,实现煤炭生产的多元化经营,提高煤炭生产的经济效益,促进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萍乡市已被确定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延伸煤炭产业链,对促进经济转型,实现萍乡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3.3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治理
以土地复垦为重点,把固体废物的利用与矿区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建立各种类型的矿区生态重建示范基地,逐渐形成与生产同步的生态恢复建设机制。
2萍乡市循环经济发展
2.1萍乡市概述
萍乡市地处江西省西部,东靠宜春、安福,南邻永新和湖南茶陵,西接湖南醴陵和攸县,北连湖南浏阳。历来以资源丰富著称,特别是煤炭,因煤而生,因煤而兴,被誉为“江南煤都”。
然而经过上百年的机械化大规模开采,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煤炭可供开采的年份最多不过20年,且开采规模越来越小,年产量由1994年的1600万t下降至2007年的995万t;煤矿数量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116家急剧衰退到2007年的132家,现存的132家煤矿企业中,列入待关闭名单矿山的煤矿就有15家,且其余的绝大部分煤矿剩余服务年限不足10年。
而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抓住了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解决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萍乡市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后,充分利用煤炭开采过程伴生的大量粉煤灰和煤矸石,发展粉煤灰、煤矸石发电和制砖。大力发展煤——焦——化工、煤——电——铝——型材——制品、煤——电——新型建材砖产业,拉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重点围绕三大工业园区和三大产业基地、重点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建设工作,探索建设生态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型工业体系,实现园区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和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抓好节能和污染治理,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以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为重点,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
例如,煤电铝一体化经济循环经济项目是萍乡作为全国20个循环经济试点市的第一个项目。这个项目通过产能改造,运用萍乡丰富的煤矸石发电,再用煤矸石发的电支撑铝业的需要,形成煤、电、铝产业一体化。该项目的实施,开创了萍乡百年煤城走科学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的先河,为国家环境建设,为萍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2.2萍乡市依托循环经济实现煤炭资源综合利用
2.2.1加强矿井资源管理工作
各煤矿严格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煤炭法》和《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高度重视煤炭资源开发管理和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地开采现有资源,减少煤炭损失,提高矿井采区回采率。
2.2.2推广使用先进的装备和技术
萍乡市大部分煤矿服务年限长,设备老化比较严重,因此,应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和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积极找煤、探煤,稳定煤炭产量,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2.2.3加大煤炭洗选力度
煤炭洗选加工是洁净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大煤炭洗选力度,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进一步提高原煤入洗率,减少产品中的灰分、硫分,为社会提供精品煤炭和洁净能源。
2.2.4对煤矸石进行再利用
全市有3个煤矸石发电厂,电厂全部燃用矿区产生的低热值煤、煤泥和矸石,但现有的矸石电厂发电单机仅为0.6万kW,应该进行循环硫化床改造,或建设5万kW以上发电机组,这样可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而且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由于矸石堆放等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可以利用矸石电厂产生的热能,建设热电联产工程,既节约能源,又大大改善了环境。
2.2.5建设与煤矸石发电相配套产业
建设粉煤灰、煤矸石墙体材料厂,消化矸石电厂产生的工业废渣和粉煤灰。随着各地对实心黏土砖限制生产使用,鼓励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有关政策的实施,粉煤灰、煤矸石渣墙体材料项目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如粉煤灰硅砌块生产、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砖生产、粉煤灰轻质墙板生产、粉煤灰陶粒生产等等。
2.2.6全面开展矿井水处理于复用工程
建设矿井水处理厂。处理后的矿井水复用于井下,如消防、喷雾灭尘等。必要时对矿井水进行深度处理,在保证工业用水的基础上,能够提供生活用水。
3结束语
为了充分发展循环经济,萍乡市尤其是中、小煤矿应全面规划落实资源环境观,从萍乡市实际出发,把煤矿废气、废水、废渣以及塌陷地等作为环境资源,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延伸产业子链,调整产业结构,真正实现闭合型的全面循环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项目背景
能源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安全已经成为维护经济安全、政治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能源的国情是富煤贫油少气,煤炭储量占能源资源储量的90%以上,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但我国煤炭工业与世界主要采煤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产业群分散,采掘机械化程度低,用人多,效率低,安全状况不好,污染严重等问题。导致了我国煤炭工业人力资源整体质量偏低,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特别是煤炭主体专业人才极为匮乏。
目前96%的煤炭企业缺机电专业人才,88%的煤炭企业缺采矿专业人才,地质测量、通风与安全、煤化工等专业人才也是异常紧缺,已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导致煤炭工业科技水平低、增长方式粗放、安全事故多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治理滞后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煤炭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特别是能源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一直坚持立足行业,办有自己特色的继续教育,通过高校和煤炭行业、煤炭企业的全面合作,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煤炭行业主体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尽职尽力。在煤炭这一艰苦行业,继续教育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二、合作单位及项目规模
学校成人教育充分发挥煤炭行业龙头高校的优势,与煤炭行业、企业广泛合作,每年不间断地为煤炭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已与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神华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华电集团等;省国资委管理的亿吨级煤炭企业山西焦煤集团、冀中能源集团、淮北矿业集团、徐州矿务集团等;地方煤炭企业和民营煤炭企业,甚至还有司法系统劳改企业等5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为企业培养煤炭主体专业紧缺人才。
自2004年以来,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煤炭企业逐年增加,这些煤炭企业根据自身的人才需求情况,于每年春季或秋季将通过层层选拔的学生分层次、分专业送到学校进行脱产培训,平均每年送培人数约1000人。到目前为止,累计为煤炭企业脱产培养煤炭主体专业紧缺人才达万人,成为煤炭行业重要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为煤炭行业紧缺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项目运营模式
(一)行业推广
煤炭行业“订单式”人才培养于2004年在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淮北矿业集团和山东里能集团三个煤炭企业试点,开办了专科层次的《测绘工程技术》、《煤矿开采技术》、《矿井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四个专业,共计接收企业委培学员250人。
通过学校和煤炭企业的广泛合作及煤炭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煤炭主体专业紧缺人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很快被煤炭企业认可,成为煤炭企业为本企业培养紧缺人才的主渠道。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汾西矿业集团、冀中能源邢台矿务局、冀中能源峰峰矿务局、山西霍州煤电公司等企业几乎每年不间断地将企业优秀青年及专业技术人员送往矿大培养。
目前,“订单式”人才培养已经从开始的专科层次,拓展到专科、高中起点本科及专科起点本科层次,专业从原来的4个拓展到现在的15个,平均每年新接收“订单式”人才培养学生约1000人,在校规模达3000余人。
(二)生源结构
煤炭行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学员是通过“校企合作”的选拔方式严格筛选的,生源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煤炭企业面向社会招工招生的生源,二是煤炭企业生产一线的优秀青年职工,三是煤炭企业未就业的职工子女以及非煤专业大学生(如医学、会计、计算机等专业毕业生在煤炭企业无法就业,送入学校转专业学习,学完再就业)。
(三)经费来源
在职人员带薪学习,煤炭企业负担学费,学成后调整到煤炭企业相应的技术岗位上工作;职工子女、社会青年和煤炭企业签订用人协议,学费先由个人支付,学成后服务于煤炭企业者报销学费并安排工作。
(四)开设的专业
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机电一体化技术)、测绘工程技术、矿井建设、矿井通风与安全、地质测量、矿物加工工程、热能动力与装置、选煤技术、采矿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地质工程、选矿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本、专科专业。
(五)教学模式
所有煤炭行业“订单式”培养的学员,采用的是“理论+实践”的分段教学模式,一般专科为“2+0.5”、本科为“3+0.5”、专升本为“2+0.5”,“+”号前面表示学员在高校学习理论课程的时间,“+”号后面是学员回送培单位现场实习、论文设计的时间。理论教学时间根据不同企业、不同专业略有调整,回到企业实践的时间均为半年,如冀中能源邢台矿务局专科层次的教学模式执行的是“2.5+0.5”,本科层次的教学模式是“3.5+0.5”;汾西矿业集团专升本层次的教学模式是“1.5+0.5”。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三个方面体现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一是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由高校与企业共同研究确定,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专业,根据岗位定课程。相同专业不同企业的专业模块,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各有不同,这充分体现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工学结合”的要求。
二是实习、实训的“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的学员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环节是在企业进行的,在企业的工程师现场指导下,通过“顶岗实习”结合企业实际生产岗位消化吸收专业知识,从而实现实习、实训的“工学结合”。
三是毕业设计的“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的学员以所在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工程技术要求为背景拟定论文选题,在高校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论文完成的过程就是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问题的过程,是“工学结合”的过程。
(六)知识结构体系
“平台+模块”的知识结构体系,体现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特点,“平台”体现了专业的知识结构层次,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必修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平台,实践环节平台;“模块”就是每一个“平台”具体课程的延伸,每一个课程模块都对应相应的学分,每一个“平台”都规定最低学分要求。不同企业相同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是有区别的,“平台”的搭建是一样的,但“平台”下面的课程“模块”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要求进行适当调整,这就形成了适合企业个性要求的课程“订单”。
(七)师资构成
“订单式”人才培养采用的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理论教学中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引进兄弟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优秀教师、研究人员执教,实现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同时把校外的学术动态、技术发展思路以及管理理念带到学校。
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由学校相关专业学院的教师承担,专业负责人严把主讲教师上岗关,聘请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授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实践环节由学校专业教师布置任务,企业的专家及工程师现场指导,学校教师定期检查学员实践环节的进展情况,把企业专家、工程师吸纳到兼职教师队伍中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八)教学管理
采用学校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联合管理的模式,在校学习理论课程阶段,主要由高校进行管理,企业定期派专人检查指导工作,有的企业还派出专人跟班管理,与学员同吃同住,随时了解学员的学习、生活情况;实习、论文设计阶段由学校成立实践环节指导小组,学校专业教师任组长,指导教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学员以所在企业的工程技术为背景拟定论文选题,企业工程师在现场指导学员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材料的遴选、现场实际操作等,学校指导教师不定期地到现场检查学员实践环节的进展情况,论文完成的过程就是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问题的过程。
(九)质量保障
对企业送培的学员采取的是成人脱产班的管理办法,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保障教学的正常运行;专门的学生工作部门保障学员的思想工作及开展丰富的课余文化生活;专职班主任进行日常管理,确保学员在校期间的安全稳定。教学监控采取随堂听课、期中教学检查、督导指定听课、任课教师例会、学习委员例会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反馈信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进入实践环节后,主要由送培单位进行管理,送培单位根据学校对学员实践环节的学习要求,组织所属相关单位有关人员分组管理。自始至终保持送培单位与学校的沟通联系。
四、项目创新点
一是生源组织的创新,实现了招生、招工相结合。
二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培养方案,从确定教学模式并到学校脱产培训,与传统的函授、夜大学教育相比加快了人才培养的进程,真正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
三是创新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企业用人单位及高校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
四是创新了“平台+模块”式“订单式”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体系,实现了煤炭行业学历及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学分积累、学分互认及学分转换。
五是“订单式”人才培养真正做到培养目标、培养计划、管理过程的“校企合作”及课程设置、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的“工学结合”。
六是实现“理论与实践”、“课程与岗位”、“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五、项目评价
2006年,《教育部简报》第177期报道了中国矿业大学从五个方面为煤炭行业培养紧缺人才的情况,其中就有学校成人教育《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煤炭企业应用型人才》的报道。
2006年,《中国煤炭报》刊登了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报道:“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脱产批量培养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是解决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当前技术人才短缺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实施发展规划,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需求,是解决企业生产一线人才匮乏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2006年,在教育部召开的成人高校招生统考2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矿业大学作为全国普通高校的惟一代表,作了题为《立足行业、面向地方,办有特色的成人教育》的专题发言。
2010年9月,在教育部学生司召开的《2010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工作会议》上,中国矿业大学又一次作为全国高校的唯一代表作了大会典型发言。
二、《内蒙古煤炭经济》是自治区煤炭企业文化的载体
煤炭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文化这一新型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最初形成于日本,后来在美国发展完善,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对于企业文化问题的研究,我国才刚刚起步,有关企业文化的定义及内容大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再加上研究人员的学术领域及知识结构的不同,也导致了对企业文化的不同理解。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就是企业文化。煤炭企业文化就是煤炭职工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群体意识,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企业哲学、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形象、企业生活方式等。煤炭企业文化是煤炭企业先进理念的代表,也是其发展强大的动力和方向,它是煤炭企业融入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标志。总结近几年来各煤炭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先进理念,至少有以下十几种:培养职工对企业的忠诚理念、以人为本理念、科学发展观理念、团队精神理念、核心价值观理念、快速应变理念、敬业进取理念、能动性创新理念、安全生产理念、效益型增长模式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谐社会理念等等。26年来,本刊所展现的各煤炭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职工队伍素质、企业在市场上的形象以及煤炭企业文化理念等等,无不说明了《内蒙古煤炭经济》是打造自治区煤炭企业文化的载体。
三、《内蒙古煤炭经济》是受众展现自己的平台和舆论阵地
《内蒙古煤炭经济》自创刊至今(2009年1月)共计出版了134期,政府和煤炭行业各级领导通过本刊的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重要讲话和具体部署、煤炭企事业单位广大职工在本刊发表的各类学术论文和专业理论性文章共计4560余篇,约1787.7万字。其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发表的各类学术论文和专业理论性文章约800篇,内蒙古煤炭企事业发表的文章2000多篇。因此说《内蒙古煤炭经济》是受众的特别是自治区煤炭行业受众的一块理论阵地,是宣传煤炭产业优势和发展前景,扩大影响,提高受众特别是煤炭企事业单位知名度的园地;《内蒙古煤炭经济》不断展示煤炭企事业的创新成果,介绍先进人物事迹、论述不同学术观点,它是展示广大受众的平台,也是自治区煤炭工业的舆论阵地。
四、《内蒙古煤炭经济》是煤炭行业最新的“知识库”,也是开启煤炭工业面向未来理性的“思考之窗”
摘要:资源型城市和企业,都会面临资源枯竭的严重问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近期经济研究的重点,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功在当代,利在未来。本文从煤炭产业链的延伸、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方面阐述了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煤炭;传统经济;循环经济;产业链。
Abstract: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and businesses will face serious problems of resource depletion. Vigorously develop the circular economy is the focus of recent economic research, the coal industry to develop recycling economy.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coal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direction from the extension of the coal industry chain, recycl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oal resources.Key words: coal; traditional economy; circular economy; industrial chain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对物质不断进行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特点是主导产业链条前后拉伸,实现闭合循环发展,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原则。作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研究的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资源型地区是重点,煤炭资源型城市更是有其特殊性和紧迫性。
循环经济的内涵: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能量流转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其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而循环利用的总过程,形成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高效回收 为特征的新增长方式。它要求将经济活动有机地组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反馈式流程,实现经济运行的低消耗、高利用、低废弃。
循环经济要求经济过程遵循3R原则: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的减量化(Reduce)原则;以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为目的的再利用(Reuse)原则;以实行清洁生产、谋求废弃物高回收率为目的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 的反馈式流程,使产品的开发到产业的延伸构成一个循环链,实现经济、生态、社会3种效益有机统一。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根本的区别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运行的轨迹是资源--生产--消费--废物排放--生态环境破坏+资源短缺(至枯竭);循环经济则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一、发展煤化工、拉长煤炭产业链
煤炭是主要能源和原料,又是主要污染源,要解决这个矛盾,主要途径就是发展循环经济理念,采用以煤炭洗选加工、液化、气化等洁净煤技术,拉长煤炭产品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努力把煤炭变成可以清洁利用的能源。
(1)要继续大力调整煤炭产品结构,搞好煤炭深加工。加快选煤厂配套建设,提高原煤洗选能力;积极发展型煤、动力配煤等洁净煤产品;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推动产品结构升级。
(2)基于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在35% 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 ~20% ,矿山企业采富弃贫的现实,一方面国家以行政、经济、法律手段,提高矿产资源开采的准人条件,采用先进的开采设备和开采技术,提高资源的回采率;另一方面对矿产资源统筹规划,严格制定包括税赋在内的矿产资源综合开采优惠政策,加强共生矿、伴生矿和尾矿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3)要大力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加快发展煤的气化、液化,走煤炭多联产、深加工之路。煤炭转化不但可以实现洁净生产、提高利用率,而且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据测算,煤炭发电,附加值增加2倍;煤炭转化为甲醇类,附加值增加4倍;煤炭转化为甲醚类,附加值增加1O~12倍。一些规模大、实力强的煤炭企业集团,应在基地内组建以煤炭转化为基础的产业链,即:横向上形成煤、路、港、航发展的产业链,纵向上形成煤、电、化和煤、焦、化等发展的产业链。形成以煤为主,煤、电、冶金、建材、化工等多元化产业格局,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
二、利用法律法规加强现有煤矿资源的循环利用
①规划先行、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强化矿产资源规划的龙头作用。把节约矿产资源纳入资源规划的重要内容,合理规划设置探矿权、采矿权,合理配置资源,使矿山开采规模与占用的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应根据区域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突出矿区一体化整体高效开发,积极推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倡低污染、高附加值产业链的延伸建设。
②加强基层矿管人员配备、财政投人,形成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制定矿产资源回采率保证金制度,逐步完善《矿产资源法》中的有关法条。实施矿产储量动态管理。上一级矿管机构应加大对基层执法监督人员的纠查力度。
③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力度。进一步严格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准人条件,严格审查和监督矿产资源的开采方案。在节约型社会建设过程中,标准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部门应尽}夹制订详细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制定保护稀缺矿产资源、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等地方性法规;建立和完善资源高消耗行业市场准入标准、节能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和再利用产品标识制度等。总之,大型煤炭企业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通过千方百计地改善利用矿产资源的技术水平,使有限的矿产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充分合理的利用,最终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三、综合利用废弃资源,横向拓展产业
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煤矿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煤矸石、煤泥、粉煤灰等。许多煤炭企业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通过建立坑口电厂,将煤矸石、煤泥等劣质煤作为发电机组的燃料,就地转化和利用,节约燃料运输费用,解决选煤厂洗矸、煤泥的出路,减少了占地,解决了环境的问题。另外还可利用煤矸石、煤泥、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重点发展新型建材业。其中煤矸石利用的重点是生产煤矸石烧结建材制品;粉煤灰利用的重点是水泥、烧结砖与新型墙体材料以及道路工程与回填工程,而且从实际效果来说,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依托区域产业集聚,发展以煤为核心的多种经营产品链
产业集聚是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特有现象,在产业集聚区内,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下游企业使用上游企业排放的废弃物作为原料,使得进入系统的物质被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煤炭企业应推动以煤炭洗选加工为源头、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与发电为核心、以加大煤炭转化、优化终端能源结构为主要内容的煤产品链的发展。
多种经营围绕煤炭资源,煤炭企业应发展机电业、商贸、饮食服务、金融服务、社会服务和农业养殖与深加工业等配套产业以及适合矿区的高科技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的产业链,实现多种经营。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任重而道远,煤炭企业应在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前提下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机遇,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社会造成的负效应,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面对循环经济发展中传统产业新型化 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应坚持成本 收益原则,严格依照自身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决策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持久的生命力,实现行业与社会双赢。
参考文献
[1]郭培章.陈德敏 可再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北京.中国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 2002
[2] 袁锋.李仲学.李翠平 我国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J] 中国矿业.2010(7)
[3] 马明媛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选择 [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4] 高飞.陈文章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举措探究 [J] 商场现代化 2006(5)
煤炭循环经济论文范文二:我国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一、引 言
当前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问题,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成为所有煤炭企业的共识。循环经济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旨在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高效的重复循环利用。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基础上,注重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弃物排放和提高资源使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我国早在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已经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这一概念,并一直以来都在大力提倡和推行。而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就是通过对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来推动煤炭产业的优化配置,加快煤炭工业迅速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
二、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也是消耗量以及污染量最大的资源之一。近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据统计2010年我国煤炭产量高达32.4亿吨,但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现正处于整合阶段。
我国煤炭业发展至今基本呈现出六个方面的现状特征,分别是:煤炭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由于资源赋存依赖性强,在我国的分布不均衡;总体上煤炭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煤炭业属于一个高危行业;煤炭业的进入壁垒较为复杂;开采技术决定煤炭产品生产效率与效益而非煤炭产品质量。
三、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
据了解,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整顿,目前全国煤炭企业数量仍在2万个左右,小煤矿数量和产量规模仍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与此同时,一些非法开采和技术落后,缺乏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大量无序开采,造成煤炭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过度竞争,给煤炭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制约了煤炭行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进而延缓了煤炭行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进程。
2、体制和机制存在障碍
目前,煤炭行业管理分散到多个部门,缺乏综合管理与统一协调机制,政出多门,企业难以适从,这些状况不利于煤炭行业的整体发展。当前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还面临着许多机制和体制的障碍。煤炭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多、负担重、发展后劲不足。历史上形成的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分离难度大。煤炭税费负担重的状况也没有改变。
3、新旧问题交织
煤炭行业在经过了前些年特殊困难后,又经历了近几年的超常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突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无序生产问题更加严重;二是盲目投资问题严重;三是煤炭开局继续向生态环境脆弱的晋、陕、内蒙古地区集中,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煤炭运输瓶颈制约矛盾越发突出。
4、产能过剩越来越明显
煤炭固定投资经历五年多的快速增长,煤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产能迅速增加。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在建煤矿项目为1563个,总规模6.53亿吨,加上改扩建和资源整合,总产能合计约8.3亿吨,这已经超过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确定的5.8亿吨的建设规模,现有煤矿生产能力和在建规模合计已达30亿吨,远远超过到2010年煤炭需求约25亿吨的规划目标,煤炭产能过剩压力越来越明显。
四、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宗旨, 其实质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 其基本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能够使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和持续的利用, 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 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和环境的配置效率, 根本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煤矿资源不仅是不可再生的, 而且矿山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等问题突出。作为传统的工业, 煤矿资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五、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1、中央财政应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和重大科研项目的技术攻关
对一些重大项目可以考虑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要研究开发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建立起技术支撑体系。
2、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支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近年来,国家推出许多资源利用的优惠政策,包括使用新型绿色材料有税收优惠等,对煤炭行业实行循环经济提供了一定政策保障。在现有的政策执行的基础上,在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应加大对煤炭行业实行循环经济的政策优惠便利措施。
3、尽快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要通过法律法规形式,明确划定矿区环境治理恢复的时间界限,应分计划经济期与市场经济期;法律出台前期与法律出台后期,明确采矿权人责任;通过提取煤炭资源补偿基金等形式,为煤炭企业实行循环经济提供经济保障。
4、实行严格的管理体系,促进煤炭行业清洁生产
主管单位: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单位:山东省煤碳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山东省济南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2801
国内刊号:37-1236/TD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煤炭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需要提高企业的销售管理水平,努力构建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一、煤炭销售管理的重要性
煤炭销售管理得好对于煤炭企业的发挥着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煤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煤炭销售管理得好可以提高煤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销售管理得好,可以有效地掌握市场行情,针对市场制定正确的销售策略,提高煤炭产品的交易额,继而提高煤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2.完善煤炭企业的现代经济管理制度。煤炭销售管理得好可以完善煤炭企业的现代经济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是当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销售管理做得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3.提高整个煤炭行业的销售管理水平。煤炭销售管理得好可以提高整个煤炭行业的销售管理水平。一个煤炭企业销售管理水平做得好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带动整个行业销售管理工作的进步,这样,煤炭行业整体销售水平就有很大提高。
二、煤炭销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销售管理对于煤炭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然而,当前由于销售管理发展时间较短,煤炭销售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具体介绍:
1.销售渠道相对比较单一。销售渠道相对比较单一是当前我国煤炭销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一般来说,销售方式主要包括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两种方式,两种销售方式都以各自的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利润。
而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过度重视直接销售而忽视了间接销售。作为煤炭企业来说,火车、化工、电力等行业都是其直接销售的对象群体。这样过分重视直接销售,忽略了其他品牌推广、业务销售,以及网络销售等其他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煤炭产品的销售。
2.销售观念比较落后。销售观念比较落后是当前我国煤炭销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销售观念如何直接影响了一个公司的销售管理水平。因此,如果煤炭行业销售管理人员销售观念落后的话,那么,该公司销售措施会仅仅停留在传统的销售层面,不利于市场的拓展。个别煤炭行业的领导单方面重视煤炭的产量,忽视销售管理工作,导致煤炭企业整体结构得不到优化。
同时,销售观念比较落后也会导致企业售后服务的忽视。一般来说,企业的售后尤其是煤炭企业的售后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品牌,如果销售观念落后,那么久不重视自身的品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
3.缺乏对市场的调研。缺乏对市场的调研是当前我国煤炭销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又一重要问题。任何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中必须重视当地市场的调研和分析。只有明白当地市场的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才会制定正确的销售策略,在当地的竞争中获得优势。然而,当前我国国内大多数煤炭企业并不重视对市场的调研,很多销售策略都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不利于当地市场占有额的提高。
三、煤炭销售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为了更好地提高煤炭企业的发展,笔者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相应地给出以下的解决措施:
1.加强煤炭企业的销售渠道建设。加强煤炭企业的销售渠道建设是解决煤炭销售管理问题的关键。煤炭企业在重视直接销售的同时,也要加大间接销售的力度。随着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煤炭企业可以考虑网络营销,通过新型的营销方式来推动企业市场占有额的提高。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煤炭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其下属的各个子公司和分公司要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集团公司要均衡不同子公司和分公司的销售渠道发展,做好各个公司的销售管理,只有这样,才会从根本上提高整个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
2.创新销售观念。创新销售观念是解决煤炭销售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煤炭企业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首先要取缔之前单纯追求产量等观念,要树立“以产定销,以运定销”新型销售观念。煤炭销售管理人员要根据产量合理确定市场。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销售率,煤炭企业有必要对相关的销售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让他们创新销售观念,提高自身的水平和素质。
同时,煤炭企业创新销售观念也包括重视客户的满意度。一般来说,任何企业的发展终端客户群体都是客户。因此,在发展中要改变“卖出去就不负责”的观念,认真做好售后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只有这样,煤炭企业的品牌才会得到逐步的推广。
3.加大对市场的调研力度。加大对市场的调研力度是当前解决煤炭销售管理问题的外在要求。我们这里提到的加大对市场的调研力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当地市场供需情况的调研,以及当地竞争对手的调研,对当地资料的掌握和分析可以使得我们做出正确的销售决策;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对国家大方向的政策有所掌握,要密切关注国家经济、法律、技术环境的变动,及时根据这些变化调整企业的销售管理方向。
四、总结
销售管理水平与一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有重要的关系。通过上文我们可以发现,当前企业销售管理中存在着系列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我们必须从加强煤炭企业的销售渠道建设、创新销售观念,以及加大对市场的调研力度等方面做好销售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