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7: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文化知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知己:是全面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与需求,以及提高内心最深处的到底要的是什么,能做什么?
知彼:是全面了解外界,指了解各种职业的特性,变业渠道、职业能力、工作内容及发展前景。
知彼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可能性,知己告诉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东西,两者密不可分。
决择与行动:是指对制定目标,执行目标与修订目标。
对于上述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用下面一个真实的例子进行分析:
Steven ,某外资通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业务发展总监
如何做下一步的职业规划,经过反复的考虑与验证,确立了自己的职业目标:
理想职业目标 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在40岁前做世界500强的大部部门经理或国外中小企业的在华总裁。
分析目标差距:
自身条件:
年龄:31岁
学历:清华大学硕士
工作经历:5年在摩托罗拉公司工作,主要从事项目管理、销售、市场推广及团队管理。
擅长:团队与人员的管理。
优点:敬业。
缺点:冒险精神不足。
… … … …
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资历必须具备条件:
1、全面的企业管理知识,包括财务知识。
2、优秀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3、敬业精神。
4、良好的工作背景与业绩。
… …
现实与理想职业的差距:
缺乏全面的企业管理知识,包括财务知识。
缺乏全面管理的实践。
… …
分阶段实现长远职业目标
第一阶段:
实施步骤
1999-2009年 职业规划重点: 弥补全面的企业管理知识,包括财务知识的理论知识。
实施策略:难以自学,而且在工作中边做边学的机会亦很少,通过攻读MBA解决。
决策考虑
1.全职攻读:蒸蒸日上的事业,不愿放弃
2.业余攻读:EMBA形式可以接受
选择EMBA的条件:
第一、必须能够授予美国或欧洲学位,因为主要在欧美公司工作,他们对于国内的EMBA学位并不感兴趣;
第二、学校在会计、财务管理、现代生产管理等课程上要有特长,这样才能弥补的自己的知识欠缺;
第三、上课时间能够配合经常出差的要求,如每月最好集中几天上课,这样其他时间可以安排出差。
目标评估
目标实现-> 2009年EMBA毕业
第二阶段:
2003-2006全面管理能力的锻炼与实践。
决策考虑: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EMBA的管理提升,跳槽或晋升到负责全面管理的岗位。
统计文化的核心层是指统计价值观、统计宗旨以及统计信念和统计愿景等,核心层是决定统计文化精神的最重要因素,是统计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精髓,也是促进统计事业协调发展的思想基础。统计工作总有一定的工作目标,统计宗旨正是为统计工作指明了工作目的和工作内容,解决了统计工作的服务对象和如何统计服务的重要问题。统计愿景则提出了全体统计人员为之奋斗的共同追求目标和愿望。总体来讲,统计文化的核心层是统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1.2中间层
中间层是指统计理念和统计精神,对统计核心内容具有支撑作用,并使其具体化,更好的实现核心层发展目标。当前,在知识管理普遍应用于各种经营管理过程中,在统计事业发展中为了提高统计服务质量水平,把先进的统计知识和管理知识,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应用到统计工作中来,共同构成知识管理视域下统计文化建设的内容。
1.3保障层
统计文化的保障层是指统计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和制度。在统计文化建设过程中,宣传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需要行为规范来保障。统计文化的行为规范,需要发挥法律制度的作用,建立起六大保障系统即统计服务系统、统计指标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信息技术系统、教育培训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等,从而为统计文化的建设提供法律上的制度规范支持,保障统计文化核心内容落到实处。
2知识管理视域下统计文化的建设路径
随着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管理在现代统计事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时期,为了推动现代统计事业的发展,就必须要转变传统统计文化观念,改革创新,建立与统计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统计文化。下面,我们主要来探讨一下知识管理视域下统计文化建设的路径。
2.1坚持制度建设为前提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制度,并且是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下,经过不断改革逐渐完善起来的。原先的统计管理制度多是金字塔结构,决策权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目前,统计管理制度已经逐渐变为扁平的结构,赋予了统计工作者更多的权力,并且拉近了与企业领导的距离,增加了统计工作者与企业领导平等对话的机会,这样为知识的创新和共享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增加了企业领导对知识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了知识管理手段在企业统计部门的应用。
2.2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
在当前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无形资产和重要资源,掌握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工作者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在统计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重视和尊重知识型人才,善于吸纳和引进掌握先进技术和知识人才到统计队伍中来,聘请专业统计人才开展统计文化讲座和宣教,全面提升统计队伍综合实力。其次,建立统计人才与领导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依赖关系,尊重人才,实施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统计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智慧,创建优秀的统计文化,在优秀的统计文化熏陶下帮助统计工作者实现自身的价值。
2.3以学习型文化为导向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每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学习是发展的生命力和源泉。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之间竞争愈演愈烈,各企业也在不断变革,以求获得新发展。然而,对于统计工作来讲,唯有不断注入新的知识,树立终生学习理念,建设学习型统计文化,让全体统计工作者在学习型统计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逐渐树立先进知识学习观念,才能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真正实现统计事业的长久发展,永久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当前统计部门要在统计价值观和统计目标的引导下,创造一个激励统计工作者持续学习、善于学习的统计文化,逐渐将学习系统化、制度化,把抽象的统计文化逐渐转化为实际的具体的工作实践。不断促进先进知识和先进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与时俱进,为统计事业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在学习型统计文化的熏陶下,永葆新时期发展的知识动力。
对于知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1986年,舒尔曼(Shulman)对教师的知识分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7种类型的知识,即一般教学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学科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其他内容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以及教育目标的知识。我国学者认为,能胜任教育教学的教师,其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学科知识(也称为本体性知识)、条件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学科知识方面,要求教师既要熟悉、深刻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知晓知识的由来、组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还要具备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困难,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条件性知识,即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包括学生发展、课堂互动、个体差异、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计划与目标等,掌握条件性知识有助于教师认识教育活动的规律,也有助于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对教育进行灵活而有效的调控,从而顺利实现教育目标。
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类知识大多数来自于实践,是教师经验的积累。
二、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l.化学学科知识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因人而异,但根据当前化学教师的工作任务,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应该是如附图所示的“鸡蛋式”结构,包括核心知识、紧密知识和知识。核心知识是指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以及教材的结构安排等内容。紧密知识是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较高层次的化学理论、化学学科的体系框架、化学学科发展史、探究化学学科知识的标准与思考方式、对化学学科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判断等内容。知识是指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化学学科最新成就等内容。核心知识反映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紧密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纵深度,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助于教师讲清“是什么”,更有助于教师讲清“为什么”,使教学做到深入浅出,得心应手。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宽度,这部分内容可帮助教师灵活多样地处理教材,缩小教学内容与新知识、应用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是影响乃至制约教师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所内化的知识的性质、数量、类型和程度不同,其创造力的强度和方向也就不同。所以,教师应该建立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自学、参加继续教育、阅读报刊、查阅网络资料等可使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
2.条件性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个性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念来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
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彻底改变“学问中心”的应试模式,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新的课程标准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化学教师形成了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主动学习,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与发展,重考分轻能力和情感的陈旧教育观念,根本不能适应新课程中让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现代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具有关于青少年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即要真正拥有这两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知识增长各方面指导他们全面发展。
可以说,没有坚实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就不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就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镣铐”,根本不能成为一名新课程的执行者和实践者,其他新课程中的角色更是无法胜任。
条件性知识是动态的,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但更多的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逐渐地了解和习得,需要动态地把握领会,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加深。可通过请进来(专家引领)、送出去(在职培训)等方式使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得到充实,但关键还需要广大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去内化,只有把外部的知识纳入个体的知识体系中,才能把理论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去,从而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3.实践性知识
具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可以使化学教师在课时计划、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材呈现、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的检查以及课后评价等方面游刃有余。专家型的化学教师能够根据过去的教学经验有效地勾勒出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方案,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能够补充很多课外的东西。
实践性知识得以提高的基础是教育教学实践,核心是反思。化学教师开展研究是提高化学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展课改实践,并要善于经常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实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反思和总结,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要善于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教学领域中的现象进行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通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反思研究”,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可以得到扩展和提高,从而使化学教师从“教书匠”走向“学者型”教师和教育家。不仅要自己重视研究,还要使学生在思想、能力、个性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思辨,注重他们对知识的探究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能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化学专业知识,有深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素养,还须积极追踪现代专业前沿知识,还要广泛融入综合性知识,同时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多方面、广视角融人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开展教育实践,通过教育科研不断反思,为落实新课程贡献智慧。
参考文献
文化迁徙的含义与途径
文化迁徙,或文化变迁是指文化从一个地方和环境传播或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和环境。在这当中,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传播的推动者或实践者。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的四大文明已经随着漫长的历史长河的不断迁移或消融或消失或融入到一种新的文化中,成为新的文化形态。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传播可谓是经典之传。正是因为的巨大生命力,特别是与中国文化的某种可相容性,使得不断中国化,从而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科学理论,成功推动了中国化的理论进程,在实践中丰富了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是说,文化迁徙是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和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文化迁徙需要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中进行。这就是文化迁徙的途径问题。文化迁徙的途径主要包括口头传播、书本传播、潜移默化式地传播和网络传播。
首先,口头传播。这是最原始的文化传播方式。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发达,人类在群居生活中往往是由长者把本族群积累的知识,用口头传授的方法传给下一代。其中,采取的是讲故事的方式。当然,这种知识不能被称之为知识,只能称之为传说。
一、律师价值观念文化的涵义
理论认为,人类活动是有目的的,其目的就是创造和获取能够满足自身或社会需要的具有价值的物质财富和观念财富,人类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判断在于从价值的角度对客体进行评价,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所谓价值就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特定关系,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所以,价值观是人类文化的核心,决定着文化的本质,律师价值观同样是律师文化的核心,决定着律师文化的发展方式。因此,研究律师价值观念文化,科学界定律师价值观念文化的涵义,是推动律师文化建设工作的理论基础。
关于律师价值观念文化的涵义,是目前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但至今没有达成共识。笔者通过对多种观点研究后认为,从哲学意义讲,律师价值观念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既包括低层次的社会心理,如传统、习惯、作风等,又包括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形态即理想、信念、宗旨、哲学、思维方式等。基于这一认识,笔者认为,律师价值观念文化是以心理、观念和理论形态为存在形式,其涵义应定义为:律师价值观念文化是由诸多因素组成的一个综合体、复合体,它是在长期律师业务活动和律师管理实践中,由律师群体共同创造而形成的传统、习惯、作风、理想、宗旨、信念、道德、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总和。
二、律师价值观念文化的特性
律师价值观念是律师文化的核心,决定着律师文化的本质,律师价值观念文化的特性直接决定了律师文化的主要特性。通过上述对律师价值观念文化涵义的界定,笔者认为,律师价值观念文化具有下列特性:
(一)律师价值观念文化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活动。与一般文化一样,律师价值观念文化虽然也是对律师业务活动与律师管理实践中己有的文化特质进行不断总结和再创造的活动,但是,律师价值观念文化却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活动,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为培养律师群体共同意识而进行的一种具有律师文化特质的创造性活动。
(二)律师价值观念文化是法制社会形态下的价值产物。马克思理论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形态下产生,律师价值观念文化建设同样离不开经济基础以及在此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一定社会形式。律师是法制的产物,它是以法制社会形态为基础,可以说没有法制就没有律师,所以,律师价值观念是随着法制社会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这也是律师价值文化观念区别于一般文化的根本标志。 (三)律师价值观念文化是一种具有商品属性的价值观。律师虽然是法制社会的产物,但是其与检察官、法官、警察的性质不同,它参与法律活动并不是直接依据国家的法律,而是基于当事人的委托,其与当事人之间是一种有偿的服务关系。这种有偿的服务性质决定了律师价值观念文化从一产生就具有商品属性,这也就是律师文化区别于检察官文化、法官文化、警察文化的根本标志。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一、甘肃文化资源丰富多彩
1、甘肃文化源远流长。甘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1978年在甘肃秦安大地湾考古中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角牙蚌器等器物8367件,详实的文物所折射出来的文化信息反映出8000年至5000年中华先民在这一地区的繁衍生息。不仅丰富了“新石器晚期”与“仰韶文化”时期人类文化的内涵,也延展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地域范围。与之相联系的是伏羲、女娲传说在同一地区出现,我国其他地区也有伏羲、女娲的传说,但与甘肃天水地区分布众多与伏羲、女娲有关的人文遗址、遗迹、传说、记事相比,我们以为伏羲、女娲在天水地区活动比较可信,或者说我们认为我国关于伏羲、女娲的传说记事最早在甘肃天水地区流传,之后才在其他地区流传。今天在天水地区还比较完整的保存的伏羲庙、伏羲画卦的卦台山、女娲祠、羲皇故里的砖刻、牌坊、白蛇匾等古遗迹、风沟、风谷、风台等,进一步印证了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记》、南宋罗泌《路史》等古籍记载中有关伏羲生于成纪、长于成纪的论述。当中华文明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甘肃陇东地区再次成为周、秦两个伟大王朝和周秦文化的发源地。据记载,周人开始活动的地区是在今天的庆阳,他们在公刘带领下开发陇东地区“教民稼穑”,只是到了古公亶父时期由于北方獯育的侵袭,才率部迁至岐山下的周原,才开始称“周人”。今天,学术界普遍认为秦及秦文化发源于天水。周宣王即位后,在公元前824年赐封非子的曾孙秦仲为大夫,秦人开始对西戎讨伐,之后秦襄公和秦文公都在这一带开疆拓土,西戎就是今天甘肃陇东一带。到了周平王时期,秦襄公就赢得了歧山以西的土地和诸侯身份,从此,秦作为一个诸侯国出现在历史中。两汉期间,甘肃成为大汉前后两个帝国政治舞台的重要一角,霍去病讨伐匈奴主要战场在甘肃河西,东汉末年血雨腥风的战争天水又成为重要战场。在此以后的中华文明发展进步中,甘肃都是一个重要的活动区域直至近现代。从古至今,甘肃文化是在不断积淀中形成的,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化应有尽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文明的如何一段在甘肃文化资源中都能找到对应的文化或者文化类型。
2、甘肃文化包容性强。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是中原连接西域的通道,是古丝绸之路重要一环。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重要交汇之地,现在世界公认的中华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在甘肃省都有遗迹、有实物,有信众、有传承。散落在甘肃各地区众多的寺院、城址、墓葬、窑址以及出土的彩陶、青铜器、玉器、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汉代简牍、文书等无不是这一结论的佐证。今天,甘肃境内依然生活着54个少数民族,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就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萨拉、哈萨克、满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所独有。众多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不断发展,众多的民族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些都说明甘肃文化具有兼收并蓄、融合东西、和平相处、共同繁荣的包容性特征。
3、甘肃精神文化优秀。甘肃自然环境恶劣,境内多高山荒漠,加上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风沙大。在这样一个相对贫瘠的土地上众多的民族要和平、友善的生存下去,没有良好的精神是难以维系、持续的。反映在现实生活中,甘肃人对生活乐观向上,悠然自得,面对挫折不屈不挠,不气不馁,对于朋友、他人诚实相待,厚道而友好,对于未来则充满期望,反映在艺术中,有甘肃陇剧、曲子戏、甘南藏剧、高山戏、陇南花灯戏、搬山戏、喊牛腔等。
二、甘肃文化资源珍稀知名
首先,甘肃文化资源类型的多样性是其他地区文化资源无法比拟的,这是其“珍”。甘肃历史悠久,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独特,孕育了类型多样的古代文化。如新石器时期到母系社会的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先秦时期的寺洼文化、辛店文化、沙井文化、羌戎文化、先周文化、秦早期文化,秦汉以来的边塞文化、三国文化、五凉文化、农牧文化、西夏文化,以及长城文化、简牍文化、敦煌文化、丝路文化、石窟文化和地貌特征明显的山地文化、草原文化、绿洲文化等等,同时甘肃文化资源中还包括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等不同地域的文化。
其次,甘肃文化资源的稀缺性表现在甘肃文化资源的“独一无二”上,这是其“奇”。绝无仅有的河西简牍文化。河西简牍内容繁复,涉及两汉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法律、民族等,折射出来的文化信息量,是其他地区同类文化资源所望尘莫及的。世所罕见的敦煌莫高窟文化艺术宝藏,称之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当之无愧。绝无仅有的敦煌学。敦煌学由日本学者石滨纯太郎提出,经我国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概括而产生并走向世界。世之瑰宝的青铜艺术奇葩“马踏飞燕”。 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的古代青铜作品一经出土,就引起海内外轰动。这件两千年前制作的铜奔马造型生动,铸造精美,工艺精湛,寓意高远,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就整体而言,甘肃文化资源的知名度在全国文化资源知名度排名中处于前5名。
道教圣地崆峒山。崆峒山在前秦典籍和史记中屡有记载,它因黄帝问道、司马迁问学而为国人知晓,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胜地。
艺术宝库麦积山。麦积山处于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形如麦垛,钟灵神秀,景色迷人,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长城第一关嘉峪关。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丝绸之路”与长城交汇于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县城西郊,以建筑、学院、法会、佛教艺术、藏经等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而著称,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最高佛学学府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峡榆林窟。榆林窟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壁画精美,内容丰富,佛和菩萨画像栩栩如生,场面宏大的佛教故事画精彩而传神,与莫高窟在内容、艺术风格、绘画形式方面一脉相承,同为娇纵姊妹窟。
今天的甘肃人所打造的文化精品也有享誉世界的。《读者》杂志创办于1981年4月,以其丰富的内容、严谨的编辑方针、对读者负责的作风而赢得读者的信赖,据最新出版的《世界期刊概况》公布的全世界期刊发行量最大的前50名刊物排名,《读者》杂志排在第8位。《丝路花雨》是甘肃敦煌艺术剧院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所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被新闻媒介赞誉为“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被作为20世纪中国舞蹈经典剧之作。舞剧《大梦敦煌》是继《丝路花雨》之后中国民族舞剧的又一高峰,是当今中国舞坛的最高水平,获得、、文化部“文华奖”等多项殊荣。
甘肃文化资源信息量高。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马踏飞燕”,仅俊美的造型,就散发着美学、力学、动物学等多种信息,因而成为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敦煌莫高窟呈现给世界的是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艺术、宗教、文化等多种信息,崆峒山所蕴藏的传奇、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可谓多矣。除此以外,在甘肃众多其他文化资源中其信息量也是极高的。
三、甘肃文化资源价值贵重
甘肃文化资源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甘肃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首先是对推动甘肃文化产业有巨大的作用。甘肃有深厚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一旦被充分的开发利用,将形成巨大的产业规模,形成众多的知名的产品。事实上,在甘肃的一些文化产业发展毄较好的地方,都很好的利用了文化资源这方面的价值。甘肃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还表现在文化产品上。甘肃的一些文化产品在海内有很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已经成为知名品牌,比如《读者》、《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以及甘肃旅游等就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甘肃文化资源的价值还表现在文化产业与文化产品的开发中。甘肃文化有8000年历史,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文化应有尽有,这些文化资源的价值正在对甘肃文化产业与文化产品的全面开发发挥作用。
(1)制定安全防护,进入实验间必须穿工作服
制样时,操作人员须戴好口罩及防护眼镜,操作酸碱时,必须戴橡皮手套,防护眼镜,穿好耐酸服。从事有毒、有害物质操作人员须定期进行专项体检,按月发放保健费。从事X衍射、阴极发光、荧光分析、测试、鉴定和实验等人员均应遵守GB4792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试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可燃物质及有机溶剂不可放在电炉、酒精灯及其他火源附近。严禁氧化剂与可燃物一起研磨。水银漏失,应尽快回收,然后在残迹处用硫磺粉处理。产生有害气体或刺激性物质的化学反应,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吸取酸、碱和有害的溶液,必须使用吸耳球。腐蚀性物品及易燃物品不能在烘箱内烘烤。有毒溶剂和废液,酸、碱等腐蚀性溶液,不能倒入水槽和其他室外场地,应遵守GB4281的有关规定。化学试剂必须有标签,化学试剂要按危险性和非危险性加以分类,专人保管。剧毒药品及贵重物品必须有保管使用制度,设专柜加两把锁存放。由两人保管,使用时严格登记准确称量。化学试剂要存放于阴凉、通风场所,注意防火、防潮及防日晒。潮解、风化性试剂用毕后,除个别试剂可置于干燥器内,应立即用蜡或火漆等封口。腐蚀性溶液不可放在仪器间,必须有专门存放地点。浓氨水不可与酸类混在一起存放。药品、试剂库房必须符合防火、防爆、防潮、防震、通风等要求,库内严禁吸烟。放射性药品和标准源应在铅室存放。经常检查易燃易爆压力容器是否泄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搬运时严禁摩擦,碰撞。易燃易爆压力容器要按有关规定定期试压,不能使用不合格或过期未检的容器。压力容器上安装的各种计量仪表必须每年校验一次,不合格的绝不能使用。必须了解压力容器的标志,专用气体的压力容器不能装另一种气体,压力容器的仪表不能混用,仪表上不能沾有油渍。压力容器存放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程要求,并要远离火源和热源,远离实验场所,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地方。启封盛装易燃易爆液的容器时,操作人员要穿戴好防静电防护服、手套等,严禁使用能产生火花或静电的工具。各种气瓶必须分类保管,氢、氧、乙炔瓶严禁存放在一起。高压气瓶要远离火源和热源,避免曝晒和强烈震动。氧气瓶及可燃气的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小于10m,存放地点距楼房3m以远。严禁混用高压气瓶的减压阀。高压气瓶和减压阀试压检验应遵守GB3864的有关规定。各种气瓶使用时,瓶内余压不能低于0.1MPa,严禁用尽。在搬运与存放高压气瓶时,必须拧紧气瓶上的安全帽。随试验工序变化及时关闭试验用水。经常检查用水胶管是否老化。遇停水及时关闭水源。燃气器具点燃后,操作人员不准离开岗位,离岗时必须关闭所有燃气器具。使用人员必须熟悉各种气体的气瓶颜色及字样颜色,发现异常严禁使用。实验间应符合配电、用电要求,不准超负荷用电。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严防室内漏电,接地线符合仪器要求。对单相负荷500W以上,三相负荷1000W以上的设备要固定使用电源插座,不宜随意改动。仪器必须断电方能检修,检修过程中应在配电盘和有关电源插座处装有明显标志。照明和生产用电线路,要严格分开,配电间须有自动跳闸安全装置。每个实验间应配备2~3只灭火器和10kg灭火砂。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和非试验用火。使用可燃气体的实验间,应采用防爆型电源开关及照明灯具。
(2)制定了“实验室HSE工作职责”、“主任工作职责”、“书记工作职责”、“副主任工作职责”、“油气相态研究岗工作职责”
“岩石物性岗工作职责”、“岩矿鉴定岗工作职责”、“扫描电镜岗工作职责”,“粒度岗工作职责”,“岩石制片岗工作职责”、“孔隙结构岗工作职责”、“渗流特征岗工作职责”、“岩心管理岗工作职责”。合理安排每一项实验工作计划。编制实验项目设计方案,强化标准化实验工作与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有效结合,组织措施、技术措施、风险预控措施、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实验工作服从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现场实验工具定置摆放整齐,实验试区域划分清晰、标志标识齐全、临时接线不乱拉、杂物不乱丢、现场保持清洁整齐。各岗位严格执行工作职责,严把质量及安全关,使现场实验人员清晰掌握危险点和安全措施,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强化现场实验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从“结果控制”到“过程控制”,实验现场秩序更加规范,保障事故预防机制,实现本质安全。
二标准化安全质量在实验中心的发展
从发展的观点看,安全质量标准化具有继承性、规范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实验室管理相比实验室管理标准化具有以下优点:
(1)突出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
(2)强调实验室安全实验工作的规范化在与国家实行的实验室“计量认证”融合后充分体现了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
(3)把安全与质量、健康与环境作为一项完整的体系进行管理。充分了体现安全、质量与健康、环境之间的统一性。
三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提升与实施
(1)完善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管理体系,是打好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基础。建立系统的符合实验室特点的标准化的体系文件是实验室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搞好安全实验工作的前提。包括体系管理文件、各项规章制度、标准规程、员工培训教育制度等。
二、优化实验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所谓的设计性实验,指的就是具有探索与研究性质的一种实验种类,要求学生按照实验的条件与要求,选取合适的实验仪器和方法,自主对实验的线路进行有效的设计,对实验的步骤进行科学的安排,并且单独完成整个实验,对于实验过程中所碰到的各种问题,必须自行处理,最终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工作。而综合性实验是复合型实验的一种,该实验的主要内容是由某个学科与有关的学科知识相互交叉、融合的一种实验技术与方式,将若干门专业课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把所学习到的各种知识都应用起来,以有效提升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与素质。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鸡蛋壳中钙的提取与含量测定”的实验,要求学生自行对实验思路进行设计。在完成设计之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设计方案加以评定。为了能够将学生的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都发挥出来,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仅仅向学生说明实验操作的要点与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由学生自主对实验试剂加以配置,而对于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仪器的选择等,教师可适当给予指导,进而使其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与制备方式,同时还能够培养其实验设计的能力。
三、加强化学实践教学
加强高职生综合素质水平的一个关键措施,就是对其探索求知的态度与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在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实验同样是一种实践活动,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对物质进行探究与认识,理解化学的原理与技能,掌握化学研究的实验手段,锻炼科学探索能力,并且感受科学家实验探索的方式与过程,进而得到实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的感受。高职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便使学生能够积极加入到化学知识与实验技能的探索当中。比如,化学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化学实验,要求高职生动手做,在此过程中,教师先不告诉学生实验的最终结果,使学生在一边实验一边探索的过程中,得到实验的结果,然后教师与学生再对结果进行探讨与分析。上述这种措施使得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变多,加速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有机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得到较为深刻的理解,同时还可以调动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提升高职生的实验技能十分有利。
四、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与技术,对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具有极为重大且现实的意义。例如,计算机、光盘以及录像带等,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官刺激,而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能够给学生提供具备良好交互性的界面,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实现协作学习,都极为有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教师可以将一些学生要阅读、训练以及模仿的学习内容,放在校园网络或者是多媒体网络当中,例如,把一些平时较为常用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以电子文件的形式上传至校园网上,供学生学习。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知识点,可反复不断地观看,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本文作者:阳金萍顾金峰杨益花工作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不良文化的影响分析
科学的教师文化能促进教师专业的健康发展,而不良的教师文化则可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桎梏。“弱势思维”作为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侵蚀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动能从教师个体层次的专业发展来看,它主要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专业自我的形成等内容[3]。其中,专业理想是指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专业自我是个体对自我所从事工作的感受和接纳的心理倾向。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专业理想为专业自我提供动能,专业自我的不断形成和调整则是促进专业理想实现的必要过程。专业理想和专业自我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支撑因素,对教师的行为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具有专业理想和积极专业自我的教师,对教学工作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投入感,会对教学工作抱有强烈的承诺,并能积极面对和化解职业困境。“弱势思维”作为一种对事业的消极心理倾向,它降低了教师的自我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弱势思维”放任的结果,必然是教师专业自我形成的障碍,这种障碍蚕食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职业激情,并同职业怠倦结合在一起,使教师逐渐丧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极大地影响着高职教师个人潜能的发挥与成就的取得。“茧式思维”相对被动的行为导向,阻断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通道与普通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相比,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职业性和实践性。高职教育是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的,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应着眼于职业活动的完整性而不是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因此,高职教师更应关心市场的动态和发展,在教学内容上与教授方式上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从当前高职师资来源渠道单一、实践经验不足、课程开发能力薄弱的现实情况看,开放与合作已成为高职教师突破这一困境的关键。而高职教师相对封闭和被动的心态与行为方式,无疑阻断了其专业发展的支持通道。高职教师必须积极主动走出“象牙塔”,改变单独“作战”的习惯,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专业职业能力,通过合作教研探讨,开发职教课程,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权威意识”所导致的依附心态,束缚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主体的主动发展过程,它强调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主人。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看,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只需通过设计各种相关的制度激发教师的自我控制、引导与成长的意识。而在行政权威影响过强的情况下,教师的专业自极易受到漠视与侵犯,专业自主精神不仅难以得到滋养与提升,反而容易消磨殆尽。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环境看,研究表明,“反思和研究是通向‘解放’、实现教师专业自主的有效途径。”[4]高职教师对某些学术权威的依附,是一种思维上的惰性和惯性,也是高职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脱节的原因之一。独立与创新是大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的公认真理,只有通过基于情境的反思、研究与创新,才能真正形成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才能真正彰显高职教师的专业化。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不良文化破解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既需要教师个体的积极主动发展,也需要外在的条件保障。从学校管理层面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重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软环境。强化现代职教理论学习,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二战后,以德国为代表的职教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弱势思维”的存在,一方面固然与高职发展历史短、底子薄并且遭遇招生、经费等现实困境的刺激与影响有关,另一方面,还与教师自身对高职教育的作用、地位以及发展规律等方面的认识不够有很大关系。对于大多数高职教师而言,对教育教学理论尤其是现代职教理论的系统学都来自于高校教师资格考试,而该考试的应试性又使其学习实效大打折扣。事实上,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识越明确,对外在规范的内化程度和对自身职业的投入程度就越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就会越强,这也正是教师成长的专业情感。从当前实际看,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深化认识。(1)结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帮助教师认清高职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教改实践,帮助教师领会高职教育这一特殊的高教类型特征;(3)结合多元智能等教育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发展观;(4)结合本校办学历史与办学特色,形成上下认同的办学目标与共同愿景,等等。在方式和手段上,要注意理性教育与感性触发的结合。理性教育手段,比如集体学习、讨论、专家讲座、理论学习专题资料宣传等形式;感性触发手段,比如走访企业、校企座谈、杰出校友的宣传形式。总之,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高职教师确立职业理想和使命,提升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历史责任感,让职业认同成为高职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重视教师合作文化建设,注重教研合作效能当前高职教师对于校企与教研合作的相对被动局面,既有教师自身的原因,如教师长期以来的个人主义,也有学校管理的原因,如竞争性的学校制度以及行政性的合作取向等因素。[5]因此,学校要在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的同时,加强引导与管理,重塑高职教师合作文化。1.激发教师的合作意识。(1)以共同愿景激活教师的合作动力。邀请教师参与讨论、制定学校的办学定位及远、近期发展规划,并把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合作团队的具体目标结合在一起,并融入到个人的教学与科研中去;(2)通过合作宣传提升合作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合作的益处,通过对合作成果的宣传和合作经验的总结,让教师体会知识共享的积极效应,帮助教师真正树立知识共享的理念。2.强化合作项目管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高校科研与合作项目的低效与形式化,也是导致教师对合作丧失兴趣与信心的原因之一。强化合作项目管理,关键是要改变对合作项目与平台停留于表面的管理方式,突出教师合作的专业取向。(1)在项目的把关环节上,要充分发挥教学委员会等学术权力组织的作用,淡化合作组织和项目管理的行政化特征;(2)在监督和评价环节上,要过程结果兼顾,完善评价体系;(3)在保障环节上,要强化管理的服务职能。另外,还要邀请教师代表广泛参与,以民主的形式共同制定教师合作的管理和评价制度,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支持教研探索和创新,激发主体作用发挥对教师的政策引导必须要根据教师的职业特性和专业发展的规律才能奏效。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强调教师的自主发展,同时,其过程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既有发展,也可能出现停滞或低潮。因此,要在宽松民主的管理基础上,创设良好的外部引导和激励的环境来促进高职教师的教研创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1.要完善专业发展支持平台建设,支持教研探索。(1)完善常态的教研组织机构,如教研室、科研团队、教学团队的科学管理,包括制度建设和考核标准体系的完善;(2)强化动态的以项目为载体的教研活动如科研项目、产研合作项目的立项管理和过程管理,强调校本研究和应用;(3)鼓励和支持打破专业和部门界线的日常教研活动,并使这些活动定期化、常态化。2.要强化以过程为主的教师发展评价和反馈机制,激励教研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基于日常实践的过程,因此,学校管理要摒弃过去那种完全以数字来衡量和考核教师的管理方式,建立以教师为本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与反馈机制。(1)要建立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避免教师专业发展单一化的取向,使三者取得平衡并相互促进;(2)在对教师工作进行考核时,既要强调工作的量,也要注重工作的质,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师的工作;(3)要打造宽容的教研创新文化,当老师失误时,得到的是帮助、培训和改进的机会,而不是批评与处罚;(4)要畅通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沟通渠道,使教师得到如何做得更好的经常性反馈。比如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可通过“导师制”等方式,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遴选一批优秀的老教师对他们“传、帮、带”;在青年教师开展的项目式教研活动中,充分发挥专家组或教学工作委员会的专业指导作用,在具体的教研实践中推动青年教师的成长。总之,只有将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结合在一起,教师才能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打破无力、懒散、应付的现状,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也才能得到最充分的调动和发挥。
(职业生涯规划书要求计算机输入,按照规范的要求编排,双面打印在A4纸上。页面上边距:3.0厘米、下边距:2.5厘米、左边距:2.5厘米、右边距:2.8厘米,行距20磅。)
4.1封面
署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和年月日,可以在封面插入图片和警示格言(自行设计)
4.2扉页
个人资料(三号黑体居中,行距20磅)
真实姓名:××(行距20磅,宋体小4号)
笔名:×××
性别:×
年龄:××岁
籍贯:××省××市/县
身份证号码:××××××××××××××××××
所在学校及学院:××大学××学院
班级及专业:××级××专业
学号:××××××××××
联系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E-mail:×××××××××××××××
4.3目录(另起一页,三号黑体居中,行距20磅)
引言
第一章认识自我(章的名称4号黑体,其余小4号宋体)
1.个人基本情况
2.职业兴趣
3.性格特征
4.职业价值观
5.职业能力(或技能)
自我分析小结
第二章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
含家庭、学校、社会、职业环境分析
2、目标职业分析
环境分析小结
第三章职业目标与路径设计
1.职业目标的确定
2.职业目标的分解与组合
3、目标实现的策略路径
第四章具体行动计划
第五章评估调整
1.评估的内容
2.评估的时间
3.规划调整的原则
结束语
附:参考书目
4.4正文(另起一页)
引言的具体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
第一章认识自我
(三号黑体居中,行距20磅)
结合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对自己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
1、个人基本情况(四号黑体,段前0.5行,段后0.5行,单倍行距)
×××(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以下按此标准排版)×××××××××××××××××××××××××××××××××××××
2、职业兴趣—喜欢干什么
在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中,职业兴趣最强的两类兴趣是什么,最弱的兴趣是什么?我的职业兴趣的特点、职业兴趣喜欢和对应的工作,应避免的一些工作。
3、性格特征—适合干什么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显示……我的性格特征情况是……(从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4、职业价值观—最看重什么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结果显示前三项是××取向、××取向。我的具体情况是……
5、职业能力(技能)—能够干什么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结果显示我的学习风格是××类型,我最擅长的技能是:××,我最薄弱的技能是:××
自我分析小结:我的职业兴趣、性格特征、职业价值观、学习风格和技能的优劣势,所对应的岗位特质,适宜和不适宜的工作等。
第二章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
参考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建议,对影响职业选择的相关外部环境和目标职业进行系统的分析。
(1)家庭环境(小四号黑体,以下按此要求排版)
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家族文化等以及对本人的影响
(2)学校环境
如学校特色、专业学习、实践经验等(简要综合分析)
(3)社会环境
如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竞争对手等(简要综合分析)
2、目标职业分析
(1)行业分析
(如××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人职匹配分析)
(2)目标职业分析
(如目标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类型、地域、发展前景,人岗匹配分析等,目标职业一般分几个选项来分析)
环境分析小结。
第三章职业目标与路径设计
1、职业目标的确定
根据自我分析和环境分析,得出我的职业生涯目标的三个选项:生涯目标1、生涯目标2、生涯目标3,为选择最佳的职业生涯目标,制作决策平衡单如下:
决策平衡单
考虑因素考考虑因素虑因考素重视程度(权重)重视程度职业生涯目标的选择生
生涯目标1生涯目标2生涯目标3
分数分数分分数分分数数
自己物质方面的得失1.收入情形
我局自2010年4月成立以来,以建设“绿色文化市场”为目标,先后被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被济宁市授予“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
一、目前现状
2010年,我市将原文化市场稽查队改建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市编委核定行政编制16名,配备局长1名、副局长3名;为直属副科级单位,核定编制25名。
二、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增强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合力。每年年初在制定年度目标任务时,都把依法行政、文明规范执法纳入全年整体工作规划和要求中,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科室队责任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相应成立局长任组长的依法行政和文明规范执法建设领导小组,分别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各科室队之间的组织、协调、沟通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依法行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整体工作扎实有效地深入推进。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依法行政文明执法长效机制。围绕岗位职责、执法程序、办案流程管理等方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科学严密地制定执法工作规范,形成一整套严密、科学、规范的覆盖执法全过程的规章制度体系。我局编订《兖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规章制度汇编》,做到人手一册以提升干部职工自律意识。今年年初我局编制了《行政执法案件处理流程图》,在单位走廊显要位置上墙公开张贴。
3、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确保执法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近几年来,兖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通过不断升级网吧警示页面、发挥净网先锋的过滤作用、建立网吧qq群、娱乐场所飞信群、不定期与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在加强执法监督工作、督查协调重大疑难案件和执法问题、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严格执行罚没收入分离制度,罚款全部上交财政,在案件处理上,严格落实集体讨论制,确保执法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4、加强培训考核工作,促进依法行政文明规范执法水平整体提升。按照“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原则,坚持面向全体执法人员,抓好培训考核工作。目前,我局执法持证人员已增至13人。多方搜集与文化市场执法工作相关的38项法规条文印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法律法规选编》。同时,加大对文化市场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将每年的第一季度作为专门的“法律法规培训季”。
5、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我局利用每年“12·8”、农民文化艺术节等契机,多次开展街头法制知识宣传和咨询活动和文化执法“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等宣传活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执法队伍面临“小队伍大市场”的困境。我市文化市场总体规模较大,网吧99家,娱乐场所40家,书店56家,印刷企业38家,音像制品店9家,美术品备案10家,总计300余家。而我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现有执法人员16人,约合100家经营单位仅有5.3个人去管理,的确存在“小队伍大市场”的困境。全面提高文化市场执法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尤显重要。
2、依法行政理念有待更新。长期以来,行政执法过分追求政府的权威和对经营业户的严格管理,强调法律的刚性和威慑力,造成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对象之间的对立关系。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要改变过去那种管理就是处罚的老观念,处罚就是罚款的老模式,实施人性化管理,一方面要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另一方面也要坚持以人为本,亲民执法,加强监督,提升柔性管理成效。
3、技术监管水平相对落后。随着文化市场科技化的日新月异,文化市场监管必须积极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变化,并要学会和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对文化市场有效监管。就目前我市而言,仅仅在网络文化市场管理方面实现了利用净网先锋的在线监管,但还只是限于后台监管,尚未实现视频监管。对于娱乐场所、书店、印刷企业、音像制品店等等都仅仅限于“人管”。而在相当一部分地区远程视频监管平台技术早已经实现。
四、解决措施
1、继续提高执法队伍依法行政的整体素质。重点在“一精二懂三树”上探索提升执法队伍素质。“一精”。熟悉文化市场业务知识,精通本职工作。“二懂”。懂执法心理学。懂执法技巧。在执法过程中,要注意转变执法方式,做到巧执法。提高执法艺术,改进执法方式,完善执法制度,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三树”。树立文明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
2、继续加强多部门的联合执法。文化执法部门要充分发挥好市“扫黄打非”办公室的职能和作用,通过建立常规性工作机制,加强与综治办、公安、工商、城管、电信等部门联合,努力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合力,加大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规范力度,打击“黑网吧”经营以及不健康电子游戏、侵权盗版等行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
3、继续完善“五位一体”举报受理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义务监督员、“12318”举报电话、政府门户网站“网上咨询”、兖州市文化市场执法网站、来信来访“五位一体”举报受理工作平台,畅通举报渠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形成正确而浓厚的舆论导向。也可有针对性地公开曝光违法经营受查处的反面典型案件,震慑违法行为。要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发挥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五老”义务监督员等各方面的作用,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综合防治的格局。
4、推行刚性执法、柔性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理服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动人。可通过制作亲情提示卡,将文化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详细介绍,随时进行发放。推行“首犯免罚制”,对首次违规人员,坚持以批评教育为主,不予处罚;当违法问题轻微并能及时纠正时,劝导相对人及时纠正,不再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推出延时服务、限时服务、“一站式”服务、延伸服务、上门服务等等柔性措施,进一步方便业户。
参考文献:
[1]关喜春.辽宁文化资源现状及开发方向调查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9
[2]厉建梅.城市文化市场社会监管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