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数学学习总结

数学学习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4 15:17:3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数学学习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数学学习总结

篇1

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纪登博、张伊煌、陈琬萱、张靖杰、刘子豪、刘荣、黄?昱、汤嵘、刘瑾瑜、何子玄、秦星星、张青朗、谭雅雯、莫诗瑶、齐宇心、杨铎?、梁彦哲、刘瑜彤、丁墨芷、胡琛威。

但是与之相比也有讲小话,搞小动作,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的同学有4、6、22、25、30、,望其做到更好,在努力中不断进步。

2、作业完成:

在作业的完成中,能够及时、准确并且无错误的学生有:吴嘉轩、辜冰冰、胡琛威、何嘉莹、杨铎?、齐宇心、薛清哲、谭洁、何子玄、徐静琳、陈琬萱、刘瑾瑜、刘子豪、张伊煌、蒋杭杉、丁墨芷、王思颖!对以上同学提出表扬!

错题较多的有:6、15、30!不能按时上交及更正作业的有:6、15、22、30、40!对这些同学提出批评!

一个星期的学习生活已经过去,希望学生们能及时查缺补漏,在不断的完善和努力付出中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

本周数学练习安排:

1、根据整理在课本上的3个规律(p13比较数的大小;p14省略个级改写成“万”字;p15求近似数)进行知识的复习巩固。

2、请同学们将《开心练习》中的错题整理在自己的错题本上,写清楚在《开心练习》中的页数和题号,并请家长朋友们督促和检查,周一早晨上交到各个组长处。

篇2

    2.动手试一试:动手有助于消化学习过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课下,我常常把老师讲过的公式进行推导,推导时不要看书,要默记。这样就能使自己对公式掌握滚瓜烂熟,可为公式变形计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培养创造精神:所谓创造,就是想出新办法,做出新成绩,建立新理论。创造,就要不局限于老师、课本讲的方法。平时,有一些难度高的题目,我在听懂了老师讲的方法后,还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没有另外的解法,这样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能比较几种解法的利弊,使解题思维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课内课外应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认真听老师讲课。这是我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听讲时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开小差,更切忌一边讲话一边听讲。其次要专心凝听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因为数学是以严谨着称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间就隐藏玄机无限。听讲时还要注意记笔记。一次老师讲了一个高难度的几何题,我一时没有听懂,多亏我记下了这道题以及解法,回家后仔细琢磨,终于理解透了,以至在一次竞赛中我轻而易举地解出了类似的一道题,获得了宝贵的10分。上课还要积极举手发言,举手发言的好处可真不少!①可以巩固当堂学到的知识。②锻炼了自己的口才。③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和错误能得到老师的指教。真是一举三得。总之,听讲要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

    第二,课外练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课后作业也是学习和巩固数学的重要环节。我很注意解题的精度和速度。精度就是准确度,专心致志地独立完成作业,力求一次性准确,而一旦有了错,要及时改正。而速度是为了锻炼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紧迫感。我经常是这样做的,在开始做作业时定好闹钟,放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再做作业,这样有助于提高作业速度。考试时,就不会紧张,也不会顾此失彼了。

篇3

一、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

在开始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胜不骄,败不馁,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愈挫愈勇,千万不能让问题堆积,形成恶性循环,而是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提高自我调控的“适教”能力。 一般来说,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因自身对教学过程的不同理解和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个性倾向、能力品质、教学观念、职业经历等原因,在教学方式、方法、策略的采用上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形成自己独特的、鲜明的、一贯的教学风格或特点。作为一名学生,让老师去适应自己显然不现实,我们应该根据教的特点,从适应教的目的出发,立足于自身的实际,优化学习策略,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使自己的学法逐步适应老师的教法,从而使自己学得好、学得快。

要将“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自己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引导下,靠自己主动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经常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不能依着老师的惯性运转,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和方法。

要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要有足够的学习信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而“生疑”,“带疑”听课而“感疑”,通过老师的点拨、讲解而“悟疑”、“解疑”,从而提高课堂听课效果。预习也叫课前自学,预习的越充分,听课效果就越好;听课效果越好,就能更好地预习下节内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数学题是由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构成的,拿到目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基础上,译字逐句仔细审题,细心推敲,切忌题意不清,仓促上阵,审数学题有时须对题意逐句“翻译”,将隐含条件转化为明显条件;有时需联系题设与结论,前后呼应挖掘构建题设与目标的桥梁,寻找突破点,从而形成解题思路。

要养成良好的演算、验算习惯,提高运算能力。 学习数学离不开运算,初中老师往往一步一步在黑板上演算,因时间有限,运算量大,高中老师常把计算留给学生,这就要同学们多动脑,勤动手,不仅能笔算,而且也能口算和心算,对复杂运算,要有耐心,掌握算理,注重简便方法。

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一门逻辑性强、思维严谨的学科。而训练并规范解题习惯是提高用文字、符号和图形三种数学语言表达的有效途径,而数学语言又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只有以本为本,夯实基础,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解完题目之后,要养成不失时机地回顾下述问题: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的?使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这样,通过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就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果忽视了对它的挖掘,解题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因此,在解题后,要经常总结题目及解法的规律,只有勤反思,才能“站得高山,看得远,驾驭全局”,才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要养成纠错订正的习惯,提高自我评判能力

要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耐挫折,不自卑的心理品质,对做错的题要反复琢磨,寻找错因,进行更正,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少问题就会茅塞顿开,割然开朗,迎刃而解,从而提高自我评判能力。

要养成善于交流的习惯,提高表达能力。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一些典型问题,同学们应善于合作,各抒己见,互相讨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可主动与老师交流,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老师的点拨中,他的思想方法会对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只有不断交流,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高表达能力。如果固步自封,就会造成钻牛角尖,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善于从多侧面、多方位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因为只有思索才能生疑解疑,只有思索才能透彻明悟。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无问题状态,就说明他思考不够,学业也就提高不了。

篇4

本人J为学习好高中数学要抓住“三个三”.(1)内容上要充分领悟概念、方法、思维;(2)表述上要熟练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3)学习中要把握三条线:知识(结构)是明线(要清晰),方法(能力)是暗线(要领悟、要提炼),思维(训练)是主线(思维能力是数学诸能力的核心).学习数学过程中要培养自己较好的空间思维能力,面对不同的题型,脑中立即要能浮现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同时,应该充分掌握以下学习技巧,才能更好地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一、错题整理,举一反三

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面对不同类型的考试,每一次都要学会整理错题和课堂反思,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查漏补缺,由于日常学生学习到的知识都是比较笼统的理论知识,所以,我们要对老师出的题目,从不断反复的练习中加深对有限知识的理解,因此我们对每一次考试,都应该好好重视,根据自己的成绩进行分析,对出现错误的题型进行分析,不要在发下卷子之后先关注自己考了多少分.关于错题整理环节,每一次考试完了之后,我们应该将自己错了的地方进行标记,看哪个知识点出现了问题,并且做好相应的标记,对此知识点做认真的复习.这就需要我们把该类型题进行整理.

所以,我们可以自己找一个本子,整理自己不能完全做对的题目,对于一些自己实在无能为力的就在试卷讲评课上认真听老师讲解,再利用课堂剩余时间或者是课后自习时间进行错题整理.而反思环节,就是我们在进行重点错题整理环节之后,进行的反思,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自己的知识巩固等问题,使我们每一次都能从考试中获得真正有价值的知识.

二、分组学习,共同进步

高中学生在学习上一般都采取个人学习的方式,很少会有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从当前我国高中阶段的学习来看,学生的学习重心主要都是围绕着高考,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实践学习和知识探索能力都没有太大的追求,尤其是数学学科,很多学生总是利用课间时间去做大量的数学题目,其实这种方法是盲目的.所以,我们可以有目的的组成学习小组,每天根据教学的任务进行学习探究,通过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日常一些比较棘手的创新型题目,对我们的数学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一些典型问题,同学之间应善于合作,互相讨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不断交流,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果故步自封,就会造成钻牛角尖,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而且在每年高考数学中,最后两道题都是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最后这两道题可能会涉及两至三个章节的知识.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组成不同水平的小组,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小组的成绩特征,寻求数学教师的帮忙,让老师帮忙给自己小组提出一个有价值的能够引起小组成员兴趣的课题,给大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然后让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探讨,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精做精练,总结归纳

对于数学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进行班级统一的数学精做精练,班上可以由几个数学水平较高的学生,每天出一个老师以前重点讲过的题目,让大家十分钟之内做完,当然了出题人也不必每天消耗时间去找题目,只要在自己的错题集中找一个错题就可以,每个人的错题集都不相同,整理的题目也都不一样,这样既可以定时地复习以前的旧题,还能从不同的同学身上学到不同的解题方法或是错题整理的类型,这样既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又可以每天统一训练一道有意义的题目,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彼此之间的分享学习来共同进步.学习必须掌握总结归纳,要在系统复习高中数学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总结归纳,能对所学数学知识由“活”到“悟”.

同时,大家要积极广泛阅读高中数学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数学竞赛与讲座.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我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希望同学们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能找到快乐,当然也不要忘了劳逸结合.

总而言之,有效的、有价值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使高中学生的数学成绩会有很大的提高,只要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心地去探索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就一定能获得令人惊喜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张玉敏.论开放性教学走进数学课堂[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2]逯昌林.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方法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

篇5

主要分几种情况:利用太阳光,因为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相同,可以得到两个相似的三角形,我们可以测物高。主要方法有:

①测量示意图;②立标杆法;③海岛算经法;④镜子反射法。

二、我们学习完锐角三角函数后,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可以测物高

主要分如下几种情况:

①如图,小明欲利用测角仪测量树的高度。已知他离树的水平距离BC为10m,测角仪的高度CD为1.5m,测得树顶A的仰角为33°,求树的高度AB。

要求学生能借助仰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并解直角三角形

②如图为了测量停留在空中的气球的高度,小明先站在地面上某点观测气球,测得仰角为30°,然后他向气球方向前进了50m,此时观测气球,测得仰角为45°。若小明的眼睛离地面1.6m,小明如何计算气球的高度呢?

③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60°,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角为30°,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66 m,这栋高楼有多高?

篇6

十五教育科研规划研究课题。20XX年10月召开课题开题会,组建课题实验指导组,修订并形成了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二、加强课题实验研究工作。

20XX年秋季,课题组即按实验方案拟出的实验阶段的时间表,着手开展有关的工作,有以下几方面:

1、组建了一支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指导人员队伍。

本课题的指导组成员,主要来自我市相关的教师进修学校及市直和区直学校的教研员、分管教学的业务领导。其级教师1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6人,省小学数学首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7人。他们精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有志于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

2、初定了两所课题实验基地校。

为保证实验工作能立足于我市的实际,为学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服务,我们暂定了泉州第二实小和丰泽区实小两所学校作为课题实验基地校,并从中确定了4个实验班,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3、按实验计划开展工作。

(1)组织参与实验的教师进行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

为使参与研究的老师明确实验的目标和任务,对教师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采用两种形式:

专家引领

由课题组负责人卓和平于04年3月和4月为基地校的老师举办了两场培训,主题分别为《关于新课程下自主、探索、合作性学习方式的认识与实践》、《关于建立新课程下数学学习方式的课题研究实验方案》的阐释。

同伴合作

由实验基地校的指导组成员组织相关的老师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学习研究。

(2)每学期召开一次课题组现场研讨会,及时交流各子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

上半年课题组举办了三场研讨活动,分别是:

04年4月于市直小学,由课题指导组成员黄志强、李惠珍开了两节研讨课,课题组进行座谈交流;

04年5月于晋江市第二实小,由课题指导组成员黄海生、陆海鹰指导本校的吴雅彬,洪月蓉开了两节研讨课,并进行说课,课题组成员参与评课研讨;

04年5月于丰泽区实小,由课题指导组成员郑惠懋等指导本校的陈龙燕老师向丰泽区的教师开了一节研讨课,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评课交流活动。

04年4月份还与市教育局课改办一起,在惠安八二三实小召开了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科研课题现场研讨会,在会上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实验方案。

上半年课题指导组还组织有关成员到相关学校观摩了常规性的研讨课近10节。进行多次的不定期的研讨交流活动。

(3)各课题组成员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取得初步成效。

根据课题指导组的要求,各课题组成员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指导组的成员身体力行,撰写了8篇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方式的变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其中陆海鹰的《依托信息技术手段

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一文获全国征文一等奖;李惠珍的《构建学生发展的数学课堂》一文发表于CN刊物《小学教学设计》04年第6期;卓和平《关于新课程下自主、探索、合作性学习方式的认识与实践》于03年在福建省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作为讲座专题进行介绍交流。

此外,我们还注意积累实验优秀课例(含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案例近30个(篇),根据实验目标和原理指导的4节研讨课参加省、市级教研部门举办的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均获得好评。其中:

泉师附小谢玉娓老师执教的《平行与垂直》一课,于2004年4月在华东六省一市举办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由课题组成员卓和平、黄志强设计并指导);

安溪实验小学章美珠老师执教的《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一课,于20XX年12月在省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题研讨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卓和平、张玉煅指导);

泉师附小谢玉娓老师执教的《左右的认识》一课,于20XX年在福建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黄志强指导,卓和平评点),并在福建教育电视台播出;

篇7

一、“听”。要学会倾听,“专心致志”听老师的讲解,“半信半疑”地听同学发言,让学生在师生共同营造的良好学习氛围中积极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低段教学中我常用 “小耳朵,注意听”等激励性的语言,帮助和提醒学生积极倾听,纠正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等不良习惯。学会倾听是有效学习的开始,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在低段教学中“听”成为培养学习习惯的首要目标。

二、“说”。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言能力的增强可以极大地改善孩子的学习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在课堂上我尽量创设让学生说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用简单、准确的数学语言说说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如“我是这样想的”、“我认为……”、“因为……所以……”,让他们成为“能说会道”数学家;还常用“老师也是这样想的,可你这样的表达比我好多了,谢谢你”等方式鼓励学生养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的习惯,纠正学生说半句话和非数学语言的毛病。

三、“思”。要培养孩子活跃的思维,对他们的提问进行恰当的鼓励与表扬,并能及时更正学生的错误想法,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积极独立地思考。可采用启发诱导式,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追根问底,敢于提出不同见解,能从不同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寻求简便、灵活的方法,纠正学生懒于思考、事事依赖别人的不良习惯。

四、“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数学学习中多读题目可以帮助孩子理解题意和帮助记忆。如在二年级学习“乘法口诀”时,根据儿童心理特点我采取了反复读背方式至滚瓜烂熟,再利用“对口令”、“开火车”等方式进行巩固和运用,学习效果较好。

篇8

实习期间,和每一个实习生一样,经历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面对一个班四十多张陌生而又热情的脸庞;第一次走上讲台,拿起粉笔,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换;第一次批改作业;第一次听到有人对我喊:“老师好!”的声音,这些尝试使我的成长有了一个新的飞跃。教育实习是我们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的必需环节。通过实习,接触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这三个月的体验,我收获了很多,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体会了作为一名老师的艰辛与劳累,也明白了作为一名老师的光荣与责任。 现将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科教学实习

(一)听课

因为初到实习学校,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细节情况不熟悉,实习学校首先安排听课。此时此地的听课和在大学课堂上的听课是不同的,因为这种听课的重点是学习老师怎样备课、讲课,学习怎样传授知识,怎样驾驭课堂。我积极听课学习,并试着备课、试写教案,并与指导教师的备课教案,进行对比学习,积极与指导教师交流想法以及心得体会,并请老师给与指导。这一举措,使我受益匪浅。与此同时,我还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成绩、个人喜好、性格特点等,其中以了解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状况为重中之重。同时还要批改班级的数学作业,批改作业使我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认识更加准确。

(二)课堂教学

实习期间,我一共备了70个课时的教案,上了100节左右的课,并且经常在自习课时去给学生做课外辅导。我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每节课都是认真分析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寻求最适合的方法传授知识,并虚心向老师询问细节问题。由于准备充分,上课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与要求。课后与指导老师共同探讨教学效果,查漏补缺,认真分析,努力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错难懂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如在教材的挖掘程度上还需努力。这反映出我的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回想第一次登上讲台的时候,内心的激动无法言说。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直视着一双双眼睛,我的心怦怦直跳。但同学们毫不怀疑的眼神,完美的配合,使我紧张的心放松下来,轻松地完成了第一次讲课。在同学告诉我说:“老师,我喜欢你上的课。”的那一刻,我感到为人师长的骄傲。就在那一刹那,我真正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指导老师评价我的课上得较好,教学态度认真,教学基本功好,上课很受学生欢迎。

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一点,上课不难,上好课才难。上好一堂课,需要准备好充足的教学资料,不断地试讲,推敲,提炼,升华。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是不断进步的,所以老师为了不落后于时代,也要不断的充电、不断的完善。我们要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应该学好理论知识,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的提升组织能力与应变能力等,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不断完善各项能力,为成为优秀的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习期间,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教学方面,得到了指导老师很多的指点和建议,特别对于基础较薄弱的班级。首先,整个课堂知识点内容要条理清晰,板书工整;其次,对自己所上内容的重难点有个准确的把握度。再次,授课过程中,一个知识点的传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该值得研究。最后,批改作业是老师了解一个班级学生对当天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 况的最好工具,因此,在每天的批改作业中我都很认真的完成。

同时,在实习期间,我也听了很多优秀教师的课,从他们身上,他们的课堂上也学习到了很多。明白了要让一节课获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内容要丰富多彩,并且对所上内容非常的熟悉;其次,课堂纪律的维持很重要,一旦课堂哄闹,那么这节课将很难顺利进行下去;再次,教师在讲台上的语态应该抑扬顿挫,以区分重难点,肢体语言应该丰富、协调自然,语速要适中,那么课堂就会很顺畅了;最后,老师要善于调动班级气氛,利用边角的时间,以弥补课后花更多的时间。

二、教学感受

这次的教育实习,我的感受颇多:

首先,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我不得不刻苦钻研。如果我们仅懂得书本上的知识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求我们能够旁征博引,而且学生在平时也会提到一些书本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所以自己的知识面一定要广。虽然探索是艰苦的,但是,在这种富有成效的实践中,内心深处的喜悦和幸福深深地激励了我。

其次,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他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上完一节课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当好一名老师真不容易啊!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争取做一名真正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它孕育着愿望,溢生动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地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发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

篇9

初三总复习阶段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灵活化,促使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九年级总复习阶段是初中学生进行系统学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初中学生参加升学考试的冲刺阶段,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灵活化,促使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总复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初中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程度,以及升学成绩的好坏.下面就如何做好总复习提出几点建议。

一、明确“主体”,突出重点

总复习,教师必须明确主体,突出重点,对中考“考什么”、“怎样考”,应了如指掌。总复习能否取得最佳的效果,一是要看教师对现代教学新理念、历届《考题》,理解的是否深透,研究的是否深入,把握的是否到位;二是看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要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发展;三是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是否具有科学性、针对性.要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四是看练习检测与中考是否对路,要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效果良好,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研究中考,加强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进程

1.精心谋划复习计划。史蒂芬.柯维说过

“人生最悲惨的莫过于:我们辛辛苦苦一级一级爬上成功的阶梯,没想到爬到顶端才发现梯子摆错了方向!”因此,在精心设计和安排复习计划时,应考虑到复习阶段将要安排的工作实现的可能性,即计划的工作是否是必须做的,是否是应该做的,是否是能够做的。如果考虑妥当了,在制定计划时,则必须明确要达到这些目标,相应的工作要做什么?何时做?因此,中考复习阶段,制定的复习计划目标要求明确化,可衡量,可达成,符合实际的,并且有时间限制。只有突出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样的计划才能有助于合理整合和优化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能。

每年即将进入总复习的前期,我们备课组会发挥集体智慧,专门开会探讨复习计划的制定。从学生的特点分析、复习阶段的分法、时间的安排、资料的选择、复习的要求和目标、预期的效果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各抒己见,结合过去的经验,作好计划。

2.合理规划复习进程,科学安排复习时间

在这么有限的时间要完成几个阶段的复习安排,没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复习的效果不言而喻。明确复习的各个阶段。中考复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要求开展工作。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要求是:

第一阶段单元过关,要求:抓纲务本,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要求:重点复习,构建网络,归纳迁移,发展能力。

第三阶段强化训练,要求:完善知识体系,适应考试要求,升华应试技能。

第四阶段考前指导,要求:回归课本,自学为主,适度训练,调整心态,轻装上阵。

三、立足于课堂教学,抓学生的复习效率

对于一节总复习课,分析了考点与中考试题的趋势之后,需要辨清学生知识现状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特别是本节课题的教学重点、难点,从整体高度来设计这堂课的主干、细枝;预估学生的学情,选择、组合好教学资源,精选典型例、习题或题组,创设有效的情景来引入;科学有效地设计提问,逐渐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猜想、论证的自主发现过程;再借助多媒体(黑板、教材、语音、电脑课件、投影、教案、学案等)的展现(呈现、突现)来辅助教学,其中正确地发挥各自的作用(科学准确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恰当的语调,必要、规范、示范的黑板书写;黑板――真理擦抹谬误的园地.电脑课件的集成节约了一定的书写时间,展现了运动、直观或微观的变化;学案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与解决问题,等等);同时在教与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处理好教与学的生成因素,积蓄或展现教师的教学智慧与艺术;既“教”又“导”更管“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复习课上教师应注意“以题代点、以题论法”,合理的安排讲练的时间,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注意教学基本思想的渗透,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注意总结出学习的规律性,充分发挥课堂效益,尽量把问题解决在课堂。

四、重视“四基”,突出核心内容,抓学生的知识结构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中考有50%的容易题、30%的中档题,考试的成败主要取决于这些题目的解答情况,因此在中考总复习中,必须关注基础知识的落实,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就是能力,抓住了基础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要落实基础知识,教师首先要明确复习课要复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在初中阶段是在哪几个学段学习的,如何将这些不同阶段学习的知识串起来,不同阶段的要求是否有差异等,要通过复习,将学生头脑中孤立的、零碎的知识梳理好,明确这些知识要不同阶段学习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内在联系,使得他们形成某种组块,便于学生的整体认知,使得相关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例如,复习《统计》章节,由于统计的内容分别七、八、九年级不同的阶段都有学习,教师要将这些知识,以网络、图表或列表的方式串起来,这部分一方面可以交给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教师指导或课堂交流,通过学生自我总结,完善知识结构,更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的题型可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从我省命题看,相关问题多为解答题,试题位置、分值相对稳定,问题背景却与生产

五、定期模拟检测,教会学生考试

1.教会学生尽快适应正确、高效填写答案机读卷;

2.综合模拟检测训练,定位预估分析;

篇10

【课题项目基金】 2014年江西省课题《小学数学练习课高效教学方式的研究》(编号:JB2014-213)

一、教材分析

《比例尺的应用》在教材中,并没有单独一块练习课的内容安排,这一块内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它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练习课与授课是有区别的,练习课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具体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老师起到协调与指导的作用,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技能,通过口答、计算、讨论等多种方式完成课堂练习的任务,以达到领会、巩固、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们广泛的运用已知知识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发散思维,使得数学学习更加的生活化话和具体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已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中心,而是更关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等,课堂上要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见到这个内容,我又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这堂课让学生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就够了吗?二是本堂课练习的生长点在哪里?因此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1. 学生们想要进一步的理解比例尺的意义需要进行多次的练习,需要练习读比例尺以及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并且需要多次练习通过地图比例尺来计算实际的距离.

2. 会通过比例尺来计算实际距离后要带领学生们实际的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操作,感受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进行求比例尺,根据比例尺求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更深一层次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网络地图,如google地图或者百度都可以来举例,也可以用学校的平面地图来更实际的让学生们来亲身感受一下,力求在一组的练习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们对比例尺的认知有所提高. 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得出比例尺是有大小的,有时会根据图纸的大小设计比例尺,有时会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这也是本堂课力求体现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二、教学流程

本堂我按照“情景导入,归纳知识――讨论难点问题,群体互补――展示交流,查漏补缺――变式练习,强化认知――综合应用,总结提升”这样的五个步骤开展教学.

1. 情景导入,归纳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哥练得不是习题,是兴趣. ”对于情境创设的问题,高段课堂中情境创设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练习课开始,我创设了一个介绍实验小学的情境,营造适宜的课堂气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 通过创设自然亲切的对话情境,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自然引入课题,使学生明确了所以练习的内容和练习的具体目标.

2. 讨论难点问题,群体互补

练习课的难点是纵横知识交错中的一个关节点.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征,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会产生理论上的困难. 所以老师采用直观现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认识目标. 如果在此同时,能阻止课堂讨论,则可以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 练习课解题策略的应用,可以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思考的起点,思考的方法,不一定有统一的模式.

3. 展示交流,查漏补缺

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于问题的解决和处理,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可以构建更好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内部进行更为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就可以升华学生的学习模式,对学生的练习能力予以更好的培养,也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路径.

4. 变式练习,强化认知

篇11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ner B.F 1996)曾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强调了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的巨大作用。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学习兴趣进行了诸多的研究,本文主要讨论对学习兴趣结构的研究。

一、国外对学习兴趣结构的研究

海蒂和贝尔德(Hidi&Baird,1988)及科拉普(Krapp,1989 )[1] 从兴趣结构特征的角度,把兴趣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目前,这一分类理论得到了国内和西方心理学界的普遍认同。教育领域中,研究者们也大多从情景兴趣和个人兴趣的分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2]。(e.g.,Alexander, 1997, 2004; Bergin, 1999; Hidi, 1990, 2000; Krapp et al., 1992; Renninger,2000; Schraw & Lehman, 2001). 个人兴趣是指个体相对固定的指向一定客体、活动或某一知识领域的心理倾向性(Hidi, Renninger, and Krapp,1992; Krapp et al., 1992),它主要是以个体已经存在的知识、个体的经验以及情感为基础的。个人兴趣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内在性,个体由于主体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外部原因投入到某个主题中(Schiefele,1986)。情境兴趣是指活动或学习任务的特征对个体产生吸引力,从而激发个体形成一种即时性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它具有即时性、自发性等特点,易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而改变,它的产生主要依赖于活动本身的特征和个体对其的特殊感受,情境兴趣经过长期的培养,也能够成为个体兴趣产生的基础,也就是说,情境兴趣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展为相对持久的个体兴趣(Deci,1992)。实验研究发现情景兴趣包括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兴趣被引发(引发性兴趣),在第二个阶段兴趣继续被保持了下来(维持性兴趣)。(Harackiewicz, Barron,Tauer, Carter, & Elliot, 2000; Hidi & Baird, 1986; Mitchell, 1993)[4]。海蒂与贝尔德及科拉普假设:与引发性兴趣相比,维持性兴趣将会与整个情景兴趣有较高的相关。

图1. 海蒂和贝尔德兴趣结构模型(1988)

米切尔(Mitchell,1992)研究了中学生(14-16岁)数学学习兴趣,通过问卷调查和定性分析,建立了下面的扩展式兴趣模型。

图2. 米切尔兴趣结构模型(1992)

后来,研究者进一步将个人兴趣细分为潜在的与现实的个人兴趣[5],而潜在的兴趣又被分为与情感和价值相联系的兴趣[6]。Gregory Schraw 和 Stephen Lehman(2001)[7]在总结以往有关兴趣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兴趣分类模型。

图3. Gregory Schraw和Stephen Lehman的兴趣结构模型,2001)情境兴趣和个人兴趣的交互作用在话题兴趣中得到最典型的表现。所谓话题兴趣是当特殊话题呈现时所诱发的兴趣。目前对话题兴趣的分类各研究者持不同的意见。海蒂和麦克劳伦(Hidi,McLaren,1990,1991)把话题兴趣看作情境兴趣的一种,也有人把话题兴趣看作是个人兴趣的一种,艾琳(Ainley)则认为话题兴趣中既有情境兴趣又有个人兴趣。另外,琴斯科(Kintsch,1980)把兴趣分为两类:情绪兴趣和认知兴趣,情绪兴趣是信息所引起的阅读者的情感反应,认知兴趣是阅读者感知到从材料中获得什么知识。Harp and Mayer (1997)[7]在阅读兴趣中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验证和研究。

对于兴趣构成维度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情景兴趣及数学、阅读、写作、音乐等教学领域,并因学科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Schraw,Bruning 以及 Svoboda(1995)等人关于大学生对阅读的情境兴趣的测试采用了六维度结构,包括内容的紧凑性、理解的难度、生动性、知识阅历、精力集中程度和情感引导。Hidi 和 Anderson认为写作中的情境兴趣包括新鲜感和情感唤醒两个维度。在数学及其他学科领域,有关情境兴趣对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方面,有的学者从单一的 "趣味性"(Frick,1992; Hidi &Baird, 1986)角度或从"把握"(holding)与"捕捉"(catching)兴趣的双重角度对情境兴趣的构成维度进行评价(Mitchell,1993)。Deci 却认为应从三个维度上对个体情境兴趣体验水平的程度进行统一的界定,包括内容特征(新鲜性、挑战性)、心理定向(探索倾向、情绪唤醒、时间知觉)以及个体的主观体验(注意力需求、快乐感觉)。这些因素在个体情境兴趣的产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从这些维度对情境兴趣进行研究才具有科学性(Deci,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