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8: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工商行政管理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建筑企业经济规模快速增长、企业收入和产业延伸加速跨越。但由于行业特性,许多煤炭企业仍依然面临着行政管理科学化的障碍。企业行政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推动和保证着企业的计划、生产、财务、营销等的顺利、有效进行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沟通。建立适应行业特性、市场实际和中国国情的行政管理新体制,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的重要课题。
一、行政管理的基本理念
我国现行和应用的大多数行政管理制度与方法都是学习与借鉴国外的一些方法与理念,很少是本土化的理论。泰罗开创了科学管理时代以来,莱芬韦尔和库克加以发展,并加以英语与行政管理方面,这此时他们都取得了卓绝的成就,使行政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使良好的形象得以展现,至此,科学管理的理论便被普遍应用与推广,逐渐的被行政管理所吸收与借鉴,在行政管理方面,科学管理也日益展现其优势,受到一致好评并备受关注。
二、行政管理科学化的主要方式
(一)坚持科学的行政工作方法。倡导以科学的行政工作方法进行行政管理。将工作人员与科学连接在一起,对行政工作进行科学的分工,同时,行政人员承担相应分量的责任,保证权责对等、统一。只有权力与责任相符合,这样才能形成公平行政的组织纪律,保证组织的稳定。
(二)建立行政人员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机制。坚持建立行政人员的培训开发与考核机制是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的主要方式之一,科学地选择和和不断地培训行政人员。管理人员有责任细致地研究每一个行政人员的性格和工作表现,不断开发出他们的能力。通过对行政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在精神上、思想上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引导,督促其树立促进行政管理科学化的理念,同时,需要培养行政人员的独立人格,使其能够有效的掌握相应的制度规章,并运用规章制度独立行使执行权。
实行行政人员的绩效考核,通过对行政人员进行内、外部考核;定量、定性考核;考核与测评相结合,可以使考核的科学性、公平性、公开性、真实性有效的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三)完善监督机制。早在西方行政管理科学化手段中,便在威尔逊时期提出了行政监督的思想,强调行政管理必须对任何方面的公众舆论都保持敏锐的反应。现今,随着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行政裁量权的不断扩大,在行政执行中凸显除了较多的问题,诸如:行政管理中行政人员滥用权力、违法乱纪、无视公民权力、管理混乱、不负责任等导致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不良情况。行政人员在行政执行中,虽然制订了执行标准和考核标准,但执行起来存在很大的弹性空间,部分行政人员指国家利益于不顾,在行政管理中,不合法的行政行为长期存在,严重损害了政策本身的科学性及公民与国家的利益,行政机构立法规制的缺失与有效行政监督机制尚待完善,行政监督力度不够,导致行政管理科学化路程受阻。所以,在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过程中,有待于监督体制的监测和督促。因此需要建立以立法、司法、行政三位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从各个层面进行强化分支,增取将每一个监督对象进行细化,确保行政系统高效地运作。对于行政管理相对薄弱的化解必须对其实施经常性、反复性的监督,避免不些潜在因素、突变因素造成行政管理的混乱性。因此,在行政管理中,要不断发挥群众监督对行政管理的促进作用。同时,行政机构必须加强内部监督,充分利用社会监督,将行政弹性过大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扼杀在潜伏初期。
三、提高建筑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路径
当前企业行政效率在管理方法上陈旧僵化,仅注重行政规章和行政命令,无法调动行政官员的积极性。所以要有的放矢,找准提高建筑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路径:
(一)明确各层级的职责、工作目标与权限方位。建筑企业对安全工作特别重视,基本上所有部门都有安全管理的相关职责。遇到研究安全问题时,几乎素有的行政单位都要受到这样或那样、或大或小的责任。所以,面对像安全工作这样的事情,要对不同的行政管理层次、不同的管理部门,明确工作职责,重点从组织结构、决策程序、信息反馈等方面提高效率。
(二)建立健全建筑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行政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图表等,从而建立起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提高行政效率,必须加强行政管理法规的建设,健全必要的工作制度,以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形式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
(三)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每一个行政工作人员都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作为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是知识水平高,各方面素质优良的公共管理者。企业行政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能够实现科学而又艺术的管理。经济的全球化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在未来的管理中必须有国际眼光,熟悉国际游戏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四)引入科学的建筑企业管理方法。引入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等。转变以往反正企业的原料成本很小,企业总可以旱涝保收的错误观念,要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指导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可以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科学衡量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最终提高行政效率。
(五)利益科学的方法将行政管理的流程加以精简,提高工作效率。行政管理科学化管理一个关键且重要的环节便是精简机构,这对于优化管理流程至关重要。在对行政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与精简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程序简化、权责明确的标准与要求,保证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与流程能够有专门的责任人与负责部门,实现流程中各部门资源的信息共享,从而呈现相互协助、促进与制约的局面,保证行政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并且,在新的行政管理形势下,要对行政人员的相关管理规章与制度加以调整,充分利用新的科学化的理论、手段在行政管理上的应用。
(六)利用科学化手段建立行政信息化系统。目前,我国行政机构正在整合资源,争取实现网上办公应用系统的早日实用,行政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系统的建立可以灵活运用信息网络传递行政决策、制度变更等重要行政信息,加强各行政部门信息沟通的及时性,使行政管理过程的事中、事后管理者随时得到确切、全面的信息反馈,提高决策的的准确性。在管理中要注重行政管理消息的反馈,通过行政中出现的情况以便随时调整行政管理的目标与方式,达到科学化管理的最终目的。
(七)利用科学化手段实现文化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在推行科学化手段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过程中,科学化管理已然成为一种文化,是行政管理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利用文化建设引导行政机构干部形成效率最高化、服务最大化和管理标准化的行政管理理念,与此同时,还应促使行政人员形成雷厉风行和严谨细致等行政管理核心价值观,把行政管理科学化融入到生活中去,并把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应用当作一种工作要求和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行政管理能力,积极的投身行政工作实践。
结束语
建筑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但是,当前我国建筑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着机构庞大臃肿、人员众多、权力集中缺乏制约、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观念陈旧保守、运转不灵、效率低下、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缺乏经济效益观念、行政体制不健全、旧观念的束缚等原因造成的。为此,广大建筑企业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企业行政管理模式,以人为本,健全企业规章制度,逐步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发挥和利用人的内在潜能,提高行政管理效率,获得最佳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臧忠生.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J].吉林政报,2011,08:33-39.
二、从知识灌输向智能传授转变,突出模块化培养
教育传授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使知识转化为智力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职业适应能力,提供就业竞争力。但从目前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看:政治学类课程和管理学类基本原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分别占有几乎不相上下的比重,所占的比例为60%~70%,明显偏大,反映了目前中国行政管理学在学科基本范畴上的模糊不清。而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方面的课程,如行政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政策分析、公共关系实务等,不足20%,明显偏小。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考核大多以学分、学习成绩为标尺,促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书本知识的记忆、理解、判断,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的越全面、越牢靠、越准确,在考试中也就越容易得到高分,这种培养过程压抑了学生对知识的个体化,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无益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智力的开发与技能的培养。伴随着我国的政治制度和体制的日益完善,政府行政活动的日益高效,我国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应适应不断变化的各种情况,创新课程设置模式,兼顾专业培养的“专”以及社会需要的“宽”,使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能够具有更宽的适应性,拓宽专业背景。可以采用专业模式化培养,即在专业基础模块基础上,开发若干二级专业小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就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行政管理学、政治学、管理学原理、行政法学、社会学概论、西方经济学、领导学、管理心理学、公共政策分析、国家公务员制度、公文写作、公共经济学、社会调查与统计等。在专业基础模块之外,根据各个学校人才培养取向不同,设置不同专业小模块,比如工商行政管理模块、社区管理模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公共关系模块以及城市管理模块等。突破简单的大一统课程模式,体现出灵活性和特色性,体现“公共管理+企业管理”的复合式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模块化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备公共部门行政管理和企业行政管理的技能,体现学生“一专多能”的素质特点,适应在政府机关、非政府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文秘、管理以及咨询工作的多重需要。
三、改革课程教学方法,突出考核的能力导向
教学方法是实现专业改革目标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综合性、应用型人才,这要求知识传授必须与实践结合。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善于思考、勇于质疑,崇尚理性、尊重知识,同时自学能力较强,对学生的教育如果依然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是无法提高教学水平,更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的。但是大部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中以教师讲授为主,按照教学大纲“上课—考试”,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安排多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方面的锻炼和培养,教学更多地注重规范理论的教学而忽视实证分析与探讨,进一步削弱了学生主体分析和解决行政现象与行政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培养过程成为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课堂气氛不活跃,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思考,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的记忆,缺乏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以行政管理领域的教学案例为依托,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分析、调查和总结,根据课程的不同,教学目的的不同,选取不同案例,服务于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换位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要进行换位思考,进行角色换位,不仅可以让老师体会学生的需要与诉求,提升教学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扮演行政管理的角色,以全新的角色来审视行政管理活动,理解和掌握其规律,以保障教师与学生都能全身心地融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获得应用技能。真正的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通过正确恰当的方法引导组织学生的学习过程,变要我学位我要学,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向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从重“教法”向重“学法”转变,实现教学过程的积极化。要切实提高学生职业能力,除了变革课堂教学方法外,必须在教学考核体系和方法上进行创新,应按照“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的原则,变传统的形成性考核为发展性考核,变传统的终结性考核为过程性考核,考核应能充分反映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情况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首先要打破单一的书面考试、闭卷考试的方式,采取口试、参与科研、实地调查、读书笔记、小论文、实习报告、课堂讨论、提问等多种多样的考核形式。其次,除主干基础课采取闭卷笔试外,其他课程考试方式可根据课程特点和需要由各主讲教师确定,教师的自有所扩大,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最后,改变期末一次性考试方式,可通过作业、实践、小论文、阶段性测验相结合的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增加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降低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变终结性考试为过程考核,可促使学生重视平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实训
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需要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促进理论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但是从现实来看,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学实践实习体系不完善,课堂教学很难与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很难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与训练,在实践教学方面,处于“松散和放任”管理的状态,以至于在毕业生中出现了“办公软件盲”这样的可笑例子。职业能力实训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真正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第一,重视校内实训。以实践课程、实验室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等,真正让学生发现自己、培养自己、提高自己。以《政策科学》为例,针对课程中政策制定与分析单元,可以设置校外调研,全程由学生自行组织,深入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以面谈、问卷、网络调研等方式获取资料,进行论证,形成调研报告,最后各小组发言人发表小组意见,并接受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学生在调研活动中真正将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二,重视校外实训。学校应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积极与所在地的各级政府和企业相关部门联系,了解其人才需求和岗位需要,并以此为依据改善实践教学的方法与内容。一方面,通过高校与政府机关的定期交流与沟通方式,增进高校与政府的相互了解,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将学校培养人才和政府储备人力相统一,为行政管理专业对口实习提供新的模式。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认识政府工作的机会,熟悉行政管理的过程,切身体会真实的政府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生通过与政府工作人员的接触,体会到为人处世的方法,使他们更早地认识社会,有利于毕业后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顺利地实现角色转变;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将实践教学课堂带入当地企业中,利用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特点,在工作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际培训,让学生真正熟悉现代企业管理流程,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实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结合,突出专业的实践性、复合性以及地方性。
关键词 中职教育;分层次;3Ds Max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4-0076-02
近几年,我校在计算机等相关专业中开设《3DsMax设计与应用》课程,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这是一门应用范围广泛,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与其他设计类软件课程相似,教学中我们直接将课堂搬进机房,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但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目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差异较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统一的目标要求,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后逐渐改进,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经过两年多的实验与探索,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本文将以3Ds Max课程教学为例,阐述“同班不同教”的教学模式。
课程及学生情况分析
3Ds Max是三维造型与动画制作软件,该软件广泛应用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室内外建筑装饰表现、广告制作、电影特效制作等方面。它以绘图、平面设计为基础。中职学生进入第二学年,在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和Photoshop、flash软件后,就可以学习该软件了。3Ds Max软件命令多,涉及的知识面广,尽管目前所使用的软件是中文版,但大量的修改器及卷展栏中的参数和命令操作按钮仍是英文(或英文缩写),入门容易求精难,学习中需要学生大量反复的练习。
当今的中职学生多数人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缺乏动力和热情,不善于钻研,基础知识掌握得相对较弱。计算机专业学生对编程、数据库等理论知识内容相对较多课程的学习更是热情不高。在心理素质方面,学生表现为怕吃苦、怕困难,做事急于求成,对社会回报的期望值偏高。但他们也有可爱之处,他们善于从网络等现代媒体中获取信息,并且思维敏捷。虽然他们知识基础相对较差,但其智商并不差,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因此,教学上如果采用“填鸭式”“一刀切”等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未必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适应当今中职教育的要求,我们必须从改变教学方法着手。
3Ds Max课程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方法
1. 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分层3Ds Max是视觉设计类软件,其完成的作品赏心悦目,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课程的导入往往是从欣赏作品开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3Ds Max软件到底是干什么的,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后的学习是通过案例,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界面、窗口、菜单及各种工具和命令按钮。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在教学进行一段时间以后,随着知识难度的加深,学生学习情况出现分化。教师要在这一阶段,通过观察每个学生对一些基本操作掌握的情况,了解和把握每个学生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学生每个人的自学能力,经由其他教师、班主任协助与配合,视学生人数情况,将学生划分为三组(或二组)。
三个组的情况分别为:A组: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基本功扎实,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都很强;B组:学习态度较积极,基本功一般,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也一般;C组:学习不认真,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缺乏自觉性,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都较差。
在笔者以往所教的几届学生中,大多情况是A类学生占少数,甚至只有一两名学生,B类和C类情况的学生占多数甚至大多数。但对学生的分层,要注重动态掌握,及时调整,不可固定化。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一种方法手段,促进全体学生最优发展才是目的。
2. 选取恰当的案例和练习题,按教学需要精心备课在3Ds Max教学中,多数情况采用案例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分层以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目标要求。
教师在备课中除了把握好各章节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对上机操作练习的案例就要做精心、充分的准备,并能够扩展,使之伸缩有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近年来所教班级选用的是中职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文3Ds Max案例应用教程》。在项目3的任务3.4“圆珠笔”案例中,知识点是“NURBS曲线”(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及相关工具,重点是编辑工具的灵活运用、二维图形生成三维物体的方法,难点是绘制轮廓线。课堂教学中教师直接讲解“圆珠笔”制作过程作为示例,要求学生跟做。但对C组学生来说,案例后半部分的分割曲面、使用材质等不做要求,以降低难度。这样一来,对学生上机操作的相关练习内容也做以下取舍:A组学生:①“圆珠笔”制作,②“农夫山泉”矿泉水瓶制作;B组学生:①“圆珠笔”制作,②“瓷质花瓶”制作;C组学生:“瓷质花瓶”制作。
“农夫山泉”矿泉水瓶制作是教师增加的案例。“农夫山泉”矿泉水瓶(瓶口部分)轮廓线要求苛刻,必须精准,对材质的要求标准也很高,但它是学生日常接触的物品,在跟随教师学习完成“圆珠笔”制作以后,对A组学生是一个挑战。“瓷质花瓶”制作是该章节的拓展任务,其轮廓线条简单一些(花瓶的轮廓线可不拘一格),在此不要求对曲面进行分割,仅是在标准材质的“漫反射”中颜色设为浅色,提高“高光”和“光泽度”的值。这样做出来的只能是一个素面瓷瓶,但效果也是很不错的。这对于各方面能力都相对差的C组学生来说是恰当的。而对于B组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也能完成“圆珠笔”的制作,但其操作会稍稍慢些。在完成示例案例“圆珠笔”后,再去练习“瓷质花瓶”制作也不感觉太难。
不论是示例案例,还是上机操作练习的案例,对于A组、B组学生来说,其后半部分分割曲面、为曲面指定ID号,使用“多维/子对象”材质为物体贴图都必须熟练掌握,而对C组学生则不做要求。
3. 讲练结合,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
3Ds Max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有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课堂教学直接放在机房进行。在教师机上安装有多媒体教学控制系统(或投影设备),以方便教师授课和演示。课堂教学讲练结合,教师可随时控制学生机,进行集中讲授、演示。教师讲授、演示的内容主要是章节或案例开始的知识点,工具、命令按钮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这期间要及时让学生尝试一下其操作方法,全体学生都要完成最为基本的案例练习和相关操作。然后对各组分配任务,明确其目标要求。
由于对学生进行了分层,同一层次的学生一般要安排在相对集中的机位,这样便于教师分组辅导。对于A组学生,教师仅是巡视、指导,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操作,学生按照教师介绍的方法和思路,自己(或教师稍稍帮助后)大多情况能独立完成作品。同时鼓励A组学生开阔思路、开动脑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创作作品。对于B组、C组学生,教师的讲授、演示时间和频次都会多一些,但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多鼓励、多表扬,使之达到为其量身定制的目标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完成的作业(作品)进行总结和点评,尽可能使B组、C组学生向高一层次转化。同时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依此调整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调整学生的层次,使之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结 语
在3Ds Max中采用“分层次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对C类学生,为他们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使这类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使他们从一点点的进步中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会逐步得到提高。
同时,实行分层次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潜下心来研究教材、研究施教对象。针对各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目标要求、施教策略和更具人性化的评价标准,力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