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心理课程

心理课程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4 15:18:2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心理课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心理课程

篇1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新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可见,心理健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另外,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据报导,在全国两亿多中小学生当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着学习、考试、人际关系、环境适应、青春期、与父母沟通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认识与解决若仅仅依靠传统的伦理学与教育学恐怕是不够的,若能借助于心理学,特别是心理辅导的帮助,那么对于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有裨益的!而团体心理辅导日渐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式和有效途径,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呢?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第二,活动的选题尽量小,以小见大,便于实际操作,还要考虑是否与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心理需求相符合,是否能得到学生的认可。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要坚持以发展性目标为主,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力求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多设计游戏、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快乐地参与,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启迪。

根据以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笔者针对我班学生的特点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上,面向全班学生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以下是团体心理辅导系列课程的教案设计。

一、课程目标: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消除陌生感和孤独感;使学生学会和他人的沟通探讨,学习自我欣赏和欣赏他人,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思考自己的人生梦想,增强方向感。希望能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给予他们指导和启发。同时还希望在团体中培养一份归属感和被接纳的感受,在体验与他人亲密交流、彼此信任的同时,学会关心、倾听和体察他人。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三、活动方式:团体心理辅导,由教师指导,班干部协助

四、活动时间:共五次,开学后每周一次一单元,每次2~2.5小时

五、理论基础: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罗杰斯人本主义发展观

罗杰斯的自我和谐理论

六、活动过程:(见附表)

参考文献:

篇2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功能

1.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理解为团体心理辅导与学校教育特殊情景相结合的产物,应兼具科普、团体辅导和活动课的特点。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命名,包括了以上三个方面的特点,同时也明确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方法和技能与学校教育这一特殊情景相结合的性质,平衡了辅导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1.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人格发展起到导向和辅助的作用。其功能可以总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针对轻度的心理障碍进行团体干预的功能,目标是心理障碍的缓解或消除;二是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维护心理健康的功能,目标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三是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充分发挥潜能的功能,目标是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心理咨询时间难以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把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和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咨询结合起来,两项任务缺一不可。不少学校的兼职心理咨询教师每天忙于本职的日常工作,能用来搞心理咨询工作的时间日平均仅有1至2小时。有一名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学生找几次都找不到心理咨询老师,以后就不再找了。

2.2心理健康课被其他课挤占。目前,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课时没有统一规定,各学校根据本校的情况自主安排,一般安排在校本课程时间或团队活动课时间。各学校安排心理健康课的起始学年和课时数也各有不同。全校各学年每周都上一次课的学校为数不多,大部分学校都是部分学年两周上一次课。在访谈中,心理健康课教师反映,即使这点时间也难以保证,常被其他主课排挤。

2.3心理健康课教师队伍不稳定。很多小学校心理健康课教师主要由校医、身体欠佳或年龄偏大的教师担任,也有的是班主任、共青团书记、少先队辅导员、主管教导主任等兼任。即使是已经从事若干年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只要文化课教学需要就马上调整过去。加之提职、离岗、或调动等原因,心理健康课教师队伍流动性非常大。

3.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

3.1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以活动为主,对场地、设备等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有些学校设置了专门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使用的小班化教室,以保证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教室内的桌椅、环境等都进行特殊布置,以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3.2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任课教师要提高自身业务素养,需要经常外出学习、交流,需要购买相关的图书、订阅相关的报刊,经常要制作一些订件,要开展科研活动等,这些都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要措施,学校应当在经费上给予支持。

3.3给心理健康心理活动课的任课教师比较大的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一门新课程,目前还在探索之中,需要任课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应当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任课教师比较大的自,允许他们大胆实验、开拓创新,这样,教师就可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4.1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有效途径。

4.1.1利用童话、寓言故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童话、寓言故事通俗易懂,其中的人物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深受儿童喜爱。另外,童话、寓言故事能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用肯有代表意义的形象(如灰姑娘、天线宝宝等)传递给儿童,可以使儿童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价段学生的特点,选编培养学生同情心、毅力、乐观向上、诚实、独立等心理品质的国内外优秀童话、寓言故事,推荐给学生阅读,并鼓励学生每学期利用班队活动课和校园艺术节的机会,选取喜欢的童话故事自由组合进行编排和表演。

4.1.2利用录音、录像、碟片等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由于小学生天真活泼,乐于接受鼓励,乐于参加活动,能大胆地与教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还把心中的秘密告诉大家。

4.1.3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教师要善于观察,在生活中汲取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课程中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计论、思考,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4.2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其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活动"二字。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应当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手脚和大脑都动起来。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源泉于学生的主体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当采取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等多种方法,把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促进小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内容等融入到各种活动之中,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心理素质、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能。

4.2.1角色扮演训练法。角色扮演训练法,就是由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来调节、变换自己的角色,适应不同社会环境,学会社交技巧。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通过扮演某一特定的角色,模仿现实生活情景,可以宣泄和释放压抑的情感,达到排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目的。

4.2.2游戏法。将游戏寓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娱乐中领悟心理体验,克服自卑、自私、嫉妒等不良心理,养成真诚、宽容、谦让、合作、自律等良好心理品质,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篇3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学业负担重、就业困难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社会不良风气,网络、、暴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独生子女、单亲家庭所造成的心理障碍,等等。导致学生心理疾病增多,致使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因此,有必要探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把“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确定为课程目标领域。并指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是:“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与以往我国学校体育的“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培养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相比,在观念上是一个突破,在课程体系上也是一种创新。但是,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怎样才能实现体育课程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尚无理论依据和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为此,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2体育与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是指社会成员“基于一定价值目标,通过不断做出身心调整,从而在社会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活状态,以促进价值目标实现的过程”。它包含了心理调试和行为调整两个密切相关的因素。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在发展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其特殊的优势。首先,体育实践课程是从事身体练习并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身体练习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学生都有直接的体验,这在发展学生心理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有积极作用的。其次,体育实践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在环境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体育操场是开放的,教学空间比较大,因此环境变化多,角色转换快,信息交流频繁。这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

基于上述社会适应内容和体育学科特点,我们认为,体育课程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还可以影响学生的行为,因此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但是,由于体育运动项目众多,各项目特点和表现形式又不一样,其内在机制的可变性很大,所以要完成社会性发展这样的目标,还需要对体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内容,设计并运用、实施不同的办法,以达到心理健康和实现社会性发展的效果和目标。

3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3.1改变和充实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改革一直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研究课题之一。体育教学内容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据调查了解,目前大部分学校体育实践教育内容还是以竞技体育内容为主。其实,以什么布粕勺内容为主不是主要问题,因为在调查中得知广大学生夕小尧技体育项目还是非常喜欢的,关键祠题是要以什么丰勒7目标为主。竞技体育项目、传统体育项目、休闲娱乐体育项目都可以精选为体育教育内容,作为“教材”进行运用。因为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竞技体育可以是大负荷方式,也可以以小负荷形式进行,传统体育和娱乐体育也是一样。“教材”一词的用法大致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具体”的教材,是指课本、教科书和课堂教学内容(比如今天上篮球等),另一种是“抽象”的教材,主要是指“教材的研究与使用方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同一个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有的教师强调运动技术,有的教师强调锻炼方法,有的强调文化,有的强调运动乐趣体验。因而,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基础理论的健康教育。体育教学中,往往偏重于实践方面,应该说体育实践教学固然重要,但理论教学方面也不能忽视。理论在人的观念价值确立和指导实践应用上是非常重要的。在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体育锻炼原理和运动保健常识等方面的知识都是受到关注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在选择具有代表性项目的体育教学中加强了体育基础理论教育。把运动保健、体育康复、体育休闲娱乐和体育文化欣赏等方面的知识,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和实践过程,规定内容在每节实践课中进行。比如:运动小常识、体育锻炼一法、体育时事、运动欣赏等。这样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到学生的欢迎,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注重体育实践的健康教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是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因此,教材的选择与使用要充分考虑其做为教材的那种具有代表性和可接受的教学因素。无论游戏、娱乐及身体基本活动,还是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影响的竞技运动项目,都可以成为体育健康教育素材,关键是怎样运用的问题。体育教材的确定要根据体育学科特点、社会需求、学生需要、具体条件来进行,既要有代表性,又要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体育娱乐健身素材也越来越多,众多的体育娱乐健身项目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出现在社会和学校。体育教学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兴趣与爱好,进而促进终生体育意识的形成。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结合点,形式和内容具有更多的相近之处。娱乐健身素材的选用,一方面对拓宽高校体育教学领域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娱乐健身项目的规范性和健康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3.2加强和改进教学方法

第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学生再课堂上的表演,教师也习惯于发号施令,力图将全体学生都统一到自己设计的规范中去,其结果是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被忽略了,缺乏主体的热情和主体的参与,体育教学难以渗入科学的理念,也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必须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得到响应和产生共鸣。体育教学要突出对学生竞争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多家注意外,教师要强化培养意识。特别对那些表现欲望不强,不善于竞争的学生,应着力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多加鼓励和激励,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

第二,情景创设。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集体情绪状态,它是教学中集体心理动态结构的特点之一,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心理背景。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在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往,交往时每个个体本身都带有一定的感彩,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个体之间的情绪互相交流,互相感染,造成心理上的共鸣,情绪上的共鸣,个体的情绪趋向一致,从而形成某个时刻的集体心理气氛,体育教学就是在这种心理气氛中形成的。这种气氛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可以发挥其动力,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坑奋状态,每个成员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溶,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认知一一操纵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练效果得到了最优化。

第三,提高应变能力。体育教学中情况变化很大,所以常常会出现超出预想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握和对情感的调控。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和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和提高学生情绪和教学气氛,以使教学活动向着提高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发展。

4结束语

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主要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促进社会性发展,是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科发展的必然。学校体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在促进人际交往、情感培养、加强交流合作、适应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社会性发展这样的目标,需要对体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内容,设计并运用、实施不同的办法,以达到和实现社会性发展的效果和目标。利用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是必要的、可行的,但内容设计和方法运用须符合体育学科要求、项目特点和课程发展规律,否则会影响效果。

篇4

管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其内容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要求学者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而大一本科生受高中文理分科的影响,刚进入大学时大多知识面狭窄、相关知识储备欠缺。这一矛盾增加了管理学的教学难度,尤其是高中学理科的学生,大多认为管理学原理都很抽象、深奥,整个学习过程像听天书一样;而一些高中学文科的同学在学习管理学中涉及一些数据、计算的内容(如决策一章中关于一些决策方法的运用)时亦感到很吃力。

1.2管理学的实践性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的矛盾

管理学注重实践性,许多管理理论也是管理学者从大量的管理实践当中抽象凝练出来的。而大一的学生不仅没有组织管理的经验,大多数学生甚至连任何社会实践经历都没有,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两种极端倾向:要么觉得管理学很抽象、难以理解,于是在学习过程中不自信,也提不起兴趣;要么觉得管理学很简单,谁都看得懂,从而轻视课堂教学环节,以为期末考试之前通过死记硬背就能实现该课程的学习目的。

1.3管理学的应用性与学生无法识别应用需求的矛盾

管理学具有应用性的特点,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历史时期特定的组织管理问题而提出的。而学生由于自身所处的人生阶段,还不能看到管理学对于自身的重要性,加上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能找到一份工作都很不容易,多数学生认为自己一开始不可能成为管理者,因而现在学习管理学是没用的,这是导致学生学习管理学积极性不高的最主要因素。

1.4管理科学与艺术的双重性与学生定势思维模式的矛盾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具有双重性,管理学的理论本身也处于丛林状态,对于同样的管理问题,不同的学者提出的理论差异很大,甚至相左。而大一学生由于刚从高中环境中走出来,往往习惯于是非黑白分明的思维模式,尤其是当教材中出现各种理论相互矛盾时,学生从认知习惯上将很难接受,更无法理解。

2基于学生心理需求的管理学课程改革

心理学中认为,人类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出于对某种需要的追求,未满足的需要才会让人产生行为的动机,进而做出某种行为。由此可见,要让学生在管理学课程的学习中积极性更高,关键是要发现学生有哪些未满足的需求,并通过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来满足他们的相关需求。一般本科院校中,管理学原理都是安排在大一上学期为学生开设,下面笔者先对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为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2.1学生心理变化周期

2.1.1活跃期

在学生刚进入大学的前六周,他们对大学充满了好奇,很多事物对他们来说都是如此新鲜和好奇,进取心强,学习积极主动。处在活跃期的大学生拥有最难能可贵的学习激情、斗志甚至于野心。

2.1.2迷茫期

迷茫期是大学生必须经历的过渡期,一般出现在入学后第七至九周。这一阶段的学生经常会有方位丧失的感觉,内心会产生一种令人畏惧的无力感。此时心理素质良好或有先见认知的学生,能主动或有意识地寻求帮助,采取一些正确的心理干预措施,从而较轻松地渡过或尽早结束此期。但能做到这样的学生数量较少,多数学生还是会跌入更为糟糕的反叛期。

2.1.3反叛期

反叛期是大一学生最危险的一个阶段,一般出现在大学入学后第十至十二周。在这一时期,学生了解到大学在很多方面和自己当初想象的存在巨大差异,因而会有很强的失望感,失望过后进而变得消沉颓废。于是在这一时期就出现了很多学生用游戏、网络小说、睡觉、电视剧等行为打发时间的情况。

2.1.4调整期

调整期是学生经历反叛之后的一个自我调整阶段,一般出现在入学后第十三至十五周。这一时期的学生经历过大学的众多喜怒哀乐后,内心开始慢慢地平静下来,开始比较客观地看待大学里的一切,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2.1.5稳定期

稳定期是学生自悟、觉醒的阶段,一般出现在入学后第十六周至学期末。这一时期的学生大多数已经可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大学和大学的自己,同时由于临近期末,学生会想着应该努力学习争取考出好成绩,所以会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学习上,从而减少了胡思乱想的时间。

2.2管理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需求变化周期的整合

一般来说,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管理基础理论知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六大模块。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包括笔者本人往往更强调所谓的知识逻辑性,所以讲课内容的顺序基本是按照教材中的一个逻辑顺序,并没有考虑到知识内容和当期学生内心需求的适应性问题。若能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合理安排管理学原理课程内容的教学次序,这对于提高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明显帮助。

2.2.1活跃期的教学内容

活跃期的学生最想快速了解周围的一切,尤其是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所处的学校。结合学生的这一需求,在这一个阶段,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定在管理学基础知识和组织这两大块。通过管理学基础知识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到什么是管理和管理学,并在管理的大框架下结合所教学生的专业具体分析其专业特点。在讲授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所在学校这个组织来分析,说明学校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发展及变革等内容,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组织的内容有所了解,而且把学校的纵多情况一一展现在了学生面前,从而使得学生想了解所处学校的这一需求得到满足。组织这一块内容一般需要花6个学时。

2.2.2迷茫期的教学内容

迷茫期的学生最缺乏的就是目标感,来到大学后发现没有了高中时代紧凑的课程安排和频繁的考试,很多学生会觉得在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里无所适从。加上大学里接触的人也比较多,不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不足也凸显出来。所以,这一时期学生的主要需求是确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和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了满足学生这两方面的需求,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重点安排计划和沟通两大块的内容,大概需要占用9个学时。在讲计划这块内容时,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做好综合环境分析、作出决策、拟定计划。接着再向学生介绍沟通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学习相关的沟通方法,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帮助学生发现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克服自身的沟通障碍,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2.2.3反叛期的教学内容

反叛期是学生最无心学习的一个阶段,所以此时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激励性,针对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师可以选择领导和激励两大块内容来讲授,大概需要9个学时。在学习领导和激励的相关理论之后,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名人的经历作为故事传授给学生,讲授形式最好是教师口头讲授和多媒体视频播放相结合。笔者上学期的教学中就选取了特蕾莎修女、、朱钅容基的故事在课堂上和学生分享,让学生讨论他们分别是凭借什么在进行有效的领导,事后学生不仅对这三位名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从他们身上获得了很多感动和激励,这对于帮助学生摆脱反叛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2.2.4调整期的教学内容

这一时期的学生逐渐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适应过后会慢慢发现自身专业的乐趣所在,从而期待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在管理学原理的教学中,此时教师可以讲授创新和控制这两块的知识,大概需要9个学时。教师在让学生理解组织应该如何创新、控制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谨记创新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该充分发挥想象力,做人做事不要太僵硬。但在强调自由创新的基础上也不能忽视有效控制的重要性,在此教师应该以讲授“控制”的内容作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一番关于学校规章制度的教育,同时让学生学会进行自我控制,尽快把自己的不良行为纠正。

2.2.5稳定期的教学内容

稳定期是接近期末的最后一个阶段,一学期的课程学习接近尾声,不少同学都期待着有机会能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以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其在课堂上一展风采。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学习到的管理学知识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然后每个小组轮流上台展示本组讨论结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前面的知识,也可以考察学生问题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的需求,让他们感觉到这门课程给他们带来的收获。

2.3基于学生心理需求的管理学课程改革的特点

2.3.1打破了传统教学内容中按照教材上固有的管理职能顺序依次讲授的定势,主张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交叉安排教学内容传统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多数教师是按照教材中编写的管理职能顺序来教授,即先讲理论,再以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为一条线逐一展开讲授。而基于学生心理需求的管理学课程改革主张教师打破这一定势,把组织这一块内容放到了第一个阶段来讲,同时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把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打破了以往知识点间的孤立状态。

2.3.2把管理学的知识和心理学的知识结合起来运用,从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角度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根据心理学知识可知,人的一切行为动机来源于未满足的需求,要使学生愿意学习管理学原理课程,必须让其认识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满足他未满足的需求。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准确分析出学生的需求,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把课程的内容和学生需求对应起来。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同时,要求教师及时与辅导员进行沟通合作,对学生进行跟踪,了解学生的变化情况。

2.3.3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再结合课程内容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当学生兴趣较浓、求知欲很强时,教师可以用讲授法给学生教授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当学生感到很无趣时,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采取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经验;而当学生充满激情和自信的时候,则应该把讲台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尽情展示。

篇5

第一,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传统的或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基础。传统的或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往往是建立在广大学生一般的心理发展的需求上,而且这种课程的安排具有长期的稳定性。课程体系遵循大众化、常识化、主知性等设计原则,这种课程建设是适应于学生普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的。现实的、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固然考虑到课程对于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现实适应性,也体察到学生在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试图给予知识性的指导或理论上的建议。但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在建构要求来看,这种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尚需要自我运行的动力机制;而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性看,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心理成长需要的适应是暂时的,尚需要变革。随着社会的各种变化和改革,尤其是相对主义价值观的时代冲击,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向学生的社会化教育提出挑战,所以,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具有对诸多变化的预警灵敏度,需要做出适应性的课程调整与改革,但这种改良必须建立在对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解和分析基础上,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性僭越,而非盲目的、跨越现实的改良。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科学合理地超越源于课程体系建构者对现实课程内涵及外延的切实分析与评估,这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超越性”的改革提供敦实的现实土壤。

第二,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生成的或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指向。生成的或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将课程内容建立在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并且以期待中的教学目标为着眼点,反映的是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物质价值取向,通过这种价值取向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整全性建构。不仅如此,生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是当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随着新的社会需要与要求的生成,已有的或是既成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性,针对这种不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课程设计者将依据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持有的超越性特征对当下课程视域中的结构和体系进行改良或改革,以此达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日益发展和变化的社会特征和学生心理特征的再适应。我们以为,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在课程目标上是健全可行的,这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实性超越提供了条件;其次,在课程内容与实施等方面是设计完好,没有纰漏的,诸如要做到课程内容的理论性结合实践性、课程实施的规范性结合灵活性、课程评价的过程性结合终极性、课程体系的稳定性结合发展性等等,都为心理健康教育生成性课程内容提供了保障机制。如果说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适应性模式,那么,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追求的将是一种可预见、可建构的发展性模式。可预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视野,同时也为学生对现实心理状况的超越提供了发展的条件。

第三,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课程生成线索。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多是一种固定化的模式,超越性课程则要打破这种固定,引入更多的变化、创设和动态机制,这就需要建构一种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为课程生成线索的并且要符合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精神内涵的课程模式。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化,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政治往来乃至经济合作都无不向既成传统价值观提出挑战,在这种挑战的影响下,我们的广大教育主体或是主动适应或是被动承受,无论哪一种面对方式,都在要求教育做出可能性的调整;学科在整合,知识在革新,信息化时代使得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更新时间逐步缩短,在各种知识信息的冲击下,教育主体们依然要理性发问的是:我能否适应这种多元的知识要求?我能否拥有一套有助于自己适应社会、寻找梦想的知识结构?这样问题的顺利回答需要教育做出这样或是那样的努力,而这种努力的实效在于主动、自觉和反思;教育在思考,当新的价值观或是发展理念以不同方式冲击学生的心灵世界,特别是当新的价值观与学生或老师长期形成的固有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时,面对社会文化的主流导向与传统的文化观不一致时,广大学生们在成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一种对周围环境的各种不适应,而这种不适应进一步表现为各种心理困惑、问题乃至疾病,而这些实际的问题现状构成了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生成线索,并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突出了时效性、可持续性和可诠释性。

总之,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巩固了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规范化、制度化的实施过程,同时又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外延,保障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倾向于一种静态的课程模式,实施和评价过程也缺乏必要的动态监督,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课程建设方面呈现出了死板、僵硬的缺点,也暴露出不适应变化,不善于应对危机干预的局限性。而比较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成了以预见性、建构性、体认性、自反性等为贯穿特征的课程特点,这些特点为我们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超越性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线索。

二、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

(一)预见性

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可预见性。可预见性课程特征是基于课程建构的主动而非被动、动态而非静止、可持续而非一蹴而就的建构特征而自然发生的。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可预见性具有两方面基本含义: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自我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对整个周围环境的信息洞察与变化洞悉。例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社会宏观的变迁、时展的脉络,这里包括中西方在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互碰撞,这种宏观的社会背景正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依据的现实土壤。而教育者对这些变化的感知和判断将有助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可能性的预见,进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设计中对学生个体心理的动态追踪和发展性判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变化是我们实现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线索,而学生作为成长的个体,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针对不同环境和不同的人,往往会或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这种反映可能是适应性的,也可能是不适应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的就是将学生可能会做出不适应反映的问题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有的放矢进行心理辅导与训练。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预见性特征的维护和发展关键在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者,换句话说,预见性课程特征是否有效,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人员是否具有灵活的对已有课程的发展性预测,是否能够把握外在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冲击程度,是否能顺理成章地将理想化的课程模式有机转变为对现有课程模式的超越和再适应,等等。

预见性是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既突出了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同时彰显的是教育工作的创造性。

(二)建构性

“建构性”一词折射出的价值指向在于作为个体的人在新知识面前,依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做出的一种建设性的理解,这种理解往往是带有主体性特征的,也符合主体性的需求。事实上,建构性的课程特征是后现代主义社会特征的产物,与“相对”“多元”等时代特征相辅相成。在这里,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可建构性特征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变革的发展过程及其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基点的课程生成态势。课程建构的主体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课程建构的客体则是广泛的学生成长中的生成性问题。建构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方面需要对纷繁复杂的心理现象,尤其是对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环境信息做出辨析和净化的处理;另一方面,就心理健康问题的生成来看,学校有必要对社会视域中的、学校视野下的、教师和学生心中的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进行筛选和过滤,在共性及个性化的问题中达成认识的一致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超越性指向的实现,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基础上,梳理出符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未来走向的课程脉络,并且要重点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过程性监控体系,寻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适应与超越的现实最优平衡点。建构性课程特征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生命的动力,也为学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了形成性的评价机制。事实上,在某种意义上,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超越性特征正是建立在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基础上,这种复杂性向传统的基于静止的课程模式提出了挑战,进而为这种建构性的超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建构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心理经验,对教育主体的个体价值观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超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建立在对受教育者既成价值观理解的基础上予以引导和帮助的。

建构性是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特征,它所反映的正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人的自觉与自主的规定性,也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后现代教学适应。

(三)体认性

体认性是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第三个主要特征,这种特征不仅反映了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又一重要理念精神,更揭示了当下中国心理学研究与思考的方法论特色。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倡导天人合一或心道一体,强调不要在人之外或心之外寻求客观存在,而应在人本身,人本心中寻求真正的道。人是通过心灵自觉或意识自觉的方式,直接体验并直接构筑了自身的心理[3]。因此,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来感知对象,认识世界的。人的心理生活就是人自己创造生成的一个整体,心理行为的不同方面、层面和侧面都被整合到这个整体之中。对人的心理生活来说,体认是一种综合性和理解性的认知。对于人的心理生活来说,这种基于体认的思考才是一种真实的、创造性的认知[3]。而在我们看来,体认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一种方式或方法,更是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内涵特点,主要是因为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追求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过程中,与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提供的心理教育资源展开了力量的博弈,渴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功能的拓展与当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功能的有限性之间产生了暂时的矛盾和冲突,这一冲突的解决要借助于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预见与建构性特质,这种预见不是凭空产生,新的课程的生成也同样是建立在已有的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感受之上的。因此,即使是针对预测的、未知的、可能性的未来情境,学生和教师仍然能够体悟到其已有情感之上的情感、已有态度之上的态度。可供体认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的非理性特征、顾全理性教育方式和感性教育方式的兼容以及对课程实施所进行的定性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应当以学生切实的内在体验的积极性为衡量指标,并且以此作为学生心理成长的新的起点。概括说来,体认性特征的全部内涵在于:以学生的心理感觉和内在生命体验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以学生的心理变化和需要作为课程预见和生成的参考点,以学生内心的情感体悟和心理进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超越性目标实现的重要衡量点。

体认性特征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真正走进受教育者的心灵世界,用身体去行动,用头脑去证明,用情感去体会。

(四)自反性

篇6

2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改革的注意要点

2.1评价知识技能并重

实现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高职高专教育在于培养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其特征是基础理论知识够用、技能应用能力强、职业素养高、职业岗位适应性强。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体系设计要摒弃以往重知识轻实践的模式,代之以知识与能力并举,突出实践检验与专业技能的综合评价模式。在评价过程和内容的设计当中,突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实现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对接,全面衡量与评价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2.2确立明确的评价目标

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实施中,要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一方面检验学生理论掌握和实践应用的能力与水平,是否达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是课程评价最主要的目的;第二方面监控学习过程,及时反馈信息,督促及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最后在以上两个目的实现的基础上,教师判定课程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不断改进课程,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我们必须转变仅仅以“考核”、“分数”为出发点的课程评价观念,考核不是根本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分数不是绝对标准只是一种相对性参照,评价体系的设计和完善必须以明确而科学的评价目的为导向。

2.3发挥课程评价的激励监督作用

消费心理学课程的评价,要注重发挥其激励和监督的作用,在评价过程中,要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且组织学习经验交流活动,邀请消费心理学课程学习较好的同学,发言介绍经验,让任课教师和一些其他专业的教师,进行总结评判,提出合理的建议。课程评价的激励作用,要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在自我激励作用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在课下会主动刻苦钻研,这种激励作用,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显得非常重要。从另一个角度上讲,这也是对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一种监督,通过课程评价,综合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得成绩不好的学生,认识到资金存在的不足,对自己也是一种监督。

3评价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3.1导向性原则

消费心理学课程,在进行课程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导向,评价体系的构建,要遵循教育学的基本规律。消费心理学的评价,还应注重时效性,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对该专业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及时更新评价指标,发挥专业人才需求的导向作用。

3.2科学性原则

消费心理学课程,在评价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原则,即相关的评价技术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专业授课情况,并结合该专业的基本发展概况,不断做出调整,在相关指标权重的设置、指标的更新方面,要遵循基本的学科发展规律,保证评价的科学性。

3.3可操作性原则

消费心理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其实际教学效果、学习质量,并不是简单的几项评价指标就可以概括的。因此,在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测试,提高相关评价的可操作性,注重细节技术性问题,提高消费心理学的评价水平。

4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体系

构建的三个转变消费心理学课程在实现任务驱动、小组学习改革基础上,实现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全面转变,通过这三个转变构建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以终结性评价为辅、以知识理论应用评价为基础、以实践技能应用评价为核心、以职业素养形成评价为扩展的发展性全面课程评价体系。

4.1评价内容转变

实现评价内容全面性,知识与技能综合评价。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主要侧重教学评价的具体内容应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职业素养与态度情感等而展开,形成多维度、全面性的评价内容体系。消费心理学是一门注重应用的课程,教学实过程当中应摒弃“知识本位”的思想,强化能力与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应的,在评价内容选择上,必然要加强实践能力的检验和评价。借助于教学任务的布置、实施和展示环节,针对每一次任务设计完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既要包括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也兼顾学生分析和应用能力,既要包括学生小组合作精神也要兼顾学生沟通和表达能力,既要包括职业素养也要包含职业思维意识。

4.2评价方式转变

实现评价方式多样性、过程化。结合消费心理学课程任务要求,布置多样性的任务完成和展示方式,根据任务要求设置相应的评价模式。可以采取实践操作、课堂汇报、消费调查、书面报告提交、情景模拟、校外实训、主题讨论、实例分析、校内竞赛等多种形式。每个任务根据内容和形式要求设计可操作的、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任务实施过程观察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学生的表现,以任务调查、书面报告等多种形式来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课程评价模式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真正让学生有锻炼的机会。结合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实施,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而且更侧重过程性评价,各评价主体要对工作任务的进展情况进行动态化、阶段性的评价,各小组根据评价反馈持续改进课程任务,不断提高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

4.3评价主体转变

实现评价主体多元性。在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任务实施过程中,根据任务差异,选择适当的评价主体,从全过程和整体上,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一方面,通过教师、学生、企业等多主体的选择、沟通和协商,使课程评价成为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有利于实现教学评价与企业评价对接;另一方面,加强自评、小组互评、组内成员互评等形式的评价,尽可能实现评价的公正和客观。例如,课程小组任务———消费者对某产品的消费需要分析,其中包括三个主要任务环节:联系合作企业开展具体产品消费者需求调查,与企业交流调查结果,以及具体产品消费者需要的课堂汇报。这个任务评价主体设计上包括了企业对学生联系企业和调查实施与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教师对任务过程及成果的综合评价,小组间完成情况互评,以及完成任务中组员之间协作、态度等的互评。多元化评价主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任务评价,既保证课程任务评价的全面客观,也对任务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协调。

篇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100-02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公安工作面临长期、严峻的形势,由于公安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以及犯罪类型的日趋多样化,警察自身的心理素质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公安院校肩负着培养预备警察的重要任务,因此,推进公安教育改革,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加速形成良好的战斗力,及时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综合素质良好的预备警力,是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最紧迫的任务。

警察心理学研究的是普通警察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探讨警察职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并对警察心理素质的培养及选拔进行相关研究。目前,国内不少公安院校开设了警察心理学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该课程在帮助学生建构未来警察职业所需心理素质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立足于公安院校的

特点,明确课程定位

公安院校一般以培养具有理论素养的应用型公安人才为目标。相对于公安院校的课程体系而言,警察心理学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性课程,具有基础性、服务性特点,该课程围绕培养学生的基本心理素质,让学生明确警察职业所需的心理素质,并为职业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同时,该课程对培养警察职业所需的积极个性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日后工作所需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加强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支撑。

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深化课程目标

反思课程研究的发展历程,课程研究一直把“怎样科学有效地开发课程”作为主要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内容的取向发生了重要转变,转向“如何理解课程”,课程研究越来越重视人的因素,指向人的“解放”。

兴起于20世纪末的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以积极的视角解读人的心理现象,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为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不仅引发了心理学研究思潮的变化,而且由于其强调从正面界定和研究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关注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为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应当围绕警察职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从认知、情感以及技能等方面深化警察心理学课程目标,促进学生职业适应力以及将来从事警察职业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就认知目标而言,通过对警察职业特点的正确认知,调整学生的入职动机,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获得警察职业所必备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就情感目标而言,应当激发学生从事警察职业的积极情绪体验,形成警察职业所必备的积极心理品质。例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信念。就技能目标而言,警察心理学应当围绕学生警务技能的训练而开展各种训练,并让学生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激发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增进对自我个性特征和职业兴趣的了解,提高职业选择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处理职业中难题的应对能力。

课内外相结合,完善课程内容

警察心理学的课程建设,除了完善课程自身的教学内容,更应当加强学生警察职业基本心理素质的训练,理论讲解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课程目标。因此,不仅是课堂教学,更应当通过课外学生的学习巩固课堂所学。

在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时,重新选定课程内容非常重要。围绕学生未来警察职业所需的积极品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课程内容。

警察积极人格的塑造 警察职业所需要的人格特质有快速的感知能力、较强的记忆能力、理性的分析能力、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独立的工作能力、诚实可靠、有责任感、临危不乱、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热情、冷静、理智等等。这些积极的人格特质,必须在课程里体现出来,让学生明白将来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警察。

警察的自我意识与职业生涯规划 自我意识有助于帮助个体加强对自己的了解,并根据周围环境调节自己的行为,因此,自我意识的培养对于在校大学生尤为重要。对于警院学生来说,自我意识有助于他们端正自己的入警动机,并为在校的生活学习进行规划。这种意识将一直存在并指向学生的将来职业发展。将自我意识与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了解职业前景,有助于学生对将来从警之后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警察职业。

情绪与压力调节 情绪管理是个体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警察这个特殊的职业而言,情绪管理非常重要。在执法过程中要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避免冲动后的不可预计的后果,警察的情绪管理已经不是关乎自己个体的事件,而是成为保障执法的重要因素。对警院学生加强情绪管理的心理教育,将有助于他们调解自身情绪问题,加强自身情绪控制,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警察的人际关系 警察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除了自己的同事、上司、家人以外,还要接触群众以及犯罪嫌疑人等等。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要求警察应当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人际交往中识别人的心理状态,同时,通过人际交往调节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等等。因此,警察的人际关系列入课程内容重要的部分,将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将来要面对的人际环境,通过人际交往方面的训练,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警察的心理健康 警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业,应激性较强,且经常与社会中的消极现象打交道。因此,培养公安院校学生积极人格、加强心理调节能力对于将来有效执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警察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结合各种心理训练方式,营造气氛活跃、愉快和谐的团体环境,引导学生增强自尊和自信,促进学生自我体验和自我探索,并主动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将所获得的积极情绪带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现实,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奠定基础。

改进教学方法,增强积极体验

在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中,课程实施层面主要关注如何施教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的人性论,它以积极的眼光看待每个普通人,发现他们身上具有的潜在积极力量,并加以发扬。因此,警察心理学的课堂教学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与肯定,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积极力量,关注学生的自我认识、获得幸福的需求。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积极体验。警察心理学课程教学应当增强学生对警察职业的积极体验,激发他们对成功的渴望,对自己优势的肯定,接纳自己和接纳他人,认同目前的警务化管理模式对于他们职业成长的重要性,体会现实的满意感和幸福感,并正确认识就业压力问题,乐观地面对将来的职业出路问题。

再次,为帮助学生塑造积极人格,警察心理学课程教学应当在课程内部创设积极氛围,通过多种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在警察心理学课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课前的准备到课堂的讨论,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通过自学,提高分析能力,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都能找到发展自己优势的机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价值。

最后,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联系起来,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方法达到课程目标。要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延伸至课外,将警察心理学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当下生活融合起来。著名的教育哲学家杜威就倡导“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通过公安院校特有的技能节的开展,将课堂所学应用于技能比赛,能有效地提高警察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组建高效的专业教学团队

教师队伍的质量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再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观念都得经由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对于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而言,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非常必要。

专业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均应有相关心理学理论的专业背景,同时还必须有公安工作实践的经验,能够教授犯罪心理学、警务心理学等课程,在进行警察心理学教学时,能将学院内开设的相关心理学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并把握好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侧重点。

专业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教学技能,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掌控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收放自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积极的教学环境中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

注重学生成长经历的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包括教的评价和学的评价。警察心理学课程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应当避免单纯的知识性考核方式,而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其评价可以采取比较灵活的方式进行,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笔试与面试相结合,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对学生的课外训练进行总结与分享,特别关注自我在学习中的积极变化。

教学评价虽很难进行相关的量化,但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以及对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作用的评估可以成为将来探索的方向,通过对毕业生的追踪式调查,以及公安工作一线的需求调查,反馈学校的教学情况,正确地评估警察心理学的课程目标实现情况。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3.

[2]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

[3]苗元江,于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5]尹秋云.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位与开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篇8

一、新生快速熟悉新环境、适应新生活――“快乐交友”

每年新生入学,都会有部分学生出现因人际交往或环境不适而导致的“适应不良”症状,个别学生还因适应不良而辍学。一般情况下,学生在熟悉新环境、适应新生活上都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为使新生的适应过程缩短,我们确定高一年级的第一节心理课为“快乐交友”。具体内容为:

1.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白纸。

2.请班级内所有学生在白纸上写出自己的姓名、爱好和对同学的祝福语。

课程将要结束的时候,每个学生手里拿着签满同学祝福语的纸张,全班学生很快就相识了,有的还成为了朋友,因陌生而产生的焦虑、恐惧感大大降低。

二、社会责任感学习――“体验责任”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新课改的目标。

心理课上,我们给每个学生发了一枚生鸡蛋,请学生呵护好它,并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在案。每周检查一次,如果鸡蛋完好,计1分,20周共计20分。如果鸡蛋破碎,从下一周停止计分。

学生们想尽办法为自己的鸡蛋做安乐窝,保护好鸡蛋成了学生每天的任务。一个学期结束了,当他们把鸡蛋还给教师的时候,如释重负。他们有滋有味地畅谈保护鸡蛋的经历:有的学生为了保护鸡蛋,拿出了家里的首饰盒,里面垫上面巾纸;有的学生把矿泉水瓶剪开,里面放上食用盐,把鸡蛋埋在食用盐中间。第一个打破鸡蛋的学生在笔记本上写道:“心理老师发了鸡蛋,我手头没有合适的盒子,我想中午回宿舍后找个盒子把鸡蛋装起来。可是还有两节课,我怎么保护它呢?实在没有好办法,我只能拿在手里。第四节课是语文课,我左手拿鸡蛋,右手记笔记,一节课平安地过去了。第五节课是英语课,我依然左手拿鸡蛋,右手记笔记,结果被老师发现,说我上课玩鸡蛋,不由分说把鸡蛋抢过去扔在了垃圾筐内。我没有保护好我的鸡蛋。”

学生们在一个学期的保护鸡蛋的行动中感悟到,责任是关心、是爱、是无时无刻不在的惦记……

三、交流、合作、探究式学习――“性格特点对行为的影响”

“性格特点对行为的影响”一课主要是通过“逃生”活动使学生观察性格、气质是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活动后,通过讨论分析,认识自我和他人的优秀品质、不足之处以及彼此的性格差异,了解自身的气质类型,启发学生为发展自我而改变自我。

教学内容:

1.全班围坐一圈,教师提问:内向、外向型性格分别有哪些特征?在学生讨论发言结束时,教师给出内向、外向型性格的基本概念。

2.重新围坐,内向性格的学生坐教师左手边,外向性格的学生坐教师右手边。

3.介绍活动内容:假设我们处在一个危险环境中,15分钟后洪水会到来,全体学生必须在15分钟内从1米高的“电网”(横竿)一侧越过到另一侧,才能到达高地逃生。活动规则:触电网者牺牲,超过15分钟全体牺牲,活动开始后教师不予指导。

在活动中,由于时间有限,外向型学生比较急躁,有的学生急于跳过“电网”,有的学生谴责已经跳过“电网”逃生的同学,有的学生站出来设法逃生,有的学生为具体逃生方案出主意;内向型的学生,有的被动服从,有的在一旁观望。

4.组织学生讨论,谈体验感受,教师点评。

讨论提纲:

(1)你在活动中是否提出了创造性的意见或建议?

(2)你是否参与了组织和指挥?为什么?

(3)在活动中你是帮助别人者还是被别人帮助者?原因是什么?

(4)你对活动中你的表现怎样评价?如果评价低,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5)你认为你的哪一方面在活动中起了重要作用?(能力、气质、性格、价值取向、道德观、社会责任感等)

(6)哪一方面影响了你在活动中的发挥?(能力、气质、性格、价值取向、道德观、社会责任感等)

(7)你是否发现了你的性格弱点?如何纠正?

(8)你认为你的性格特点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发挥重大作用?

(9)你认为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是什么?

通过讨论和教师点评,学生懂得集体逃生要团结合作才能完成,每一个人要根据自身特点来为集体逃生作贡献,临危不乱的学生要做好组织工作,身强力壮的学生要帮助瘦小的同学通过“电网”,瘦小的学生要积极配合其他同学,使自己能顺利逃生,为了他人能够顺利逃生而跪在地上甘当台阶的学生更值得表扬。

四、结论

1.学生喜欢上体验课程

体验课程使学生置身其中,全身心体验,多感官参与,给学生心灵以触动甚至震撼,学生喜爱这样的课程。

2.学生和教师平等参与

在体验式课程中,教师既是组织指导者,又是参与者。例如课程三“性格特点对行为的影响”中,教师也作为参与者,被学生安全救过“电网”。

3.以学生为主体

本文中的课程一“快乐交友”,由学生自己拿着纸和笔,走到其他同学面前请同学们签名写祝福语;课程二“体验责任”中,由学生自主决定保护鸡蛋的方法;课程三“性格特点对行为的影响”,由学生自己组织“逃生”的全过程,这些都表明体验式课程是典型的学生为主体的课程。

4.学习效果评价

(1)学习效果的体验评价:体验的特点是调动的感官多,感受具有冲击性,学生对课程印象深刻。

(2)学习效果的认知评价:通过活动后的讨论和教师的点评,把学生的深刻体验提升到认知的高度。

5.体验成就感

通过这三次课程,学生熟悉了班内同学,培养了自身的责任感,了解了自我。

篇9

一、现状与问题

1.心理健康课是虚设

中小学心理健康课在我们西部学校教学中只是个虚设。表面上看课表上有安排,实际上由于资源匮乏等原因,心理健康课名存实亡。课程排在体育老师的名下,但体育老师不代班,不熟悉学生,根本无法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也被占用。再加上教育评价的问题,学校只重视学生的语数成绩,无人过问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心理健康课就成了一种摆设。社会上,人们也存在一个观念问题,本来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非要说成是犯法,人们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无人重视这堂课。家长从不过问学校有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在家长会上,不问孩子心里想什么?有什么想不开或不痛快的事?只是追问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等课的成绩,孩子的施暴、恐慌、压力甚至失眠无人过问,再加上寄宿,20%的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问题。

2.缺心理健康课教材

义务教育期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包括端正学生态度;疏导心理障碍;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与应试技能;纠正不良习惯等。目的是解决学生厌学,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差、叛逆、欺霸、过激、考试焦虑等问题。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在这期间会产生种种的矛盾心理,本来是一个进行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可我们的中小学只是有课程安排,却无正规教材进行教学,条件好的学校,老师上网找教学资料,条件差的教师无教案,我对8所中小学老师的心理健康教案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内容五花八门,深浅不适,有的不适合该年龄段的学生。如三年级的健康教案中出现“性成熟心理早期教育”这显然是安排过早了,而在八年级的健康教案中安排了“生活要自理”。也许老师准备的教案只是应付检查的,上课根本不用。此实例说明,心理健康课缺标准的教材。

3.缺心理健康课老师

心理健康课是老师在心理学的原理上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和心理调整的活动课。它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是把训练的内容放在心理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接受心理训练。这就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授课,利用谈话、活动等形式对学生的认知、情绪、情感方面进行调适、转变、矫正。从而纠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良习惯,塑造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心理品质。老师在教学中会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设计一系列的活动和各种心理健康自我意识的训练,如“健全人格”“寻找自我”“头脑风暴”“行为治疗”“人际关系的调适”等方面训练。让学生受到心灵的感悟,不要“开错了窗”。但没经过专业训练的老师没办法完成的,不会给学生带来满意的“心灵鸡汤”。

二、方式与方法

1.给孩子上心理健康课

课改不能只管语文数学,学校要看到问题的严重性,重视健康课。和语数课一样,有具体的安排。

2.重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

呼吁全社会人重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管学业成绩人生安全,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安全。要意识到有些安全问题是心理不安全造成的。

3.把心理健康的教学纳入学校工作的考核中

期末考试试卷中应该有一张心理健康课的答卷。

4.配备正规的教材

中小学健康教育课亟须配备正规的教材,让老师上课有书可依。

5.培训心理辅导老师

培训具备专业水平的心理辅导老师上课。

6.心理咨询室

中学应开设心理咨询室,及时解决、调适、转变、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

7.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心理健康课也要像语数课一样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让心理健康课和其他课程同步发展。

三、期待与关注

1.早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如今人们已认识到心理课的重要性。认识到这一时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关健期”和“最佳期”,也引起专家和老师的关注。但是这项教育“只打雷,不下雨”,只不过是会议上说一说,并没有把工作做在实处。出了问题后由班主任处理,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找不到原因。毫无前瞻性。造成好多学生埋下“心理隐患”。如我校撤点并校后,在八年级的宿舍里发生了一起不安全事故。一个男孩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引起心理紊乱。用一把小剪刀捅伤平时欺霸他的几个学生,自己打开窗户要跳楼,幸亏老师及时制止,没有酿成大祸。后来,从这个孩子压在床下的日记中了解到他没有倾诉的对象,没人缓解他心中的焦虑与不满,缺乏心理疏导,造成情绪偏激酿成的。这就是典型的心理健康课跟不上造成的。因此,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像预防流感那样,提前打“预防针”,一但学生消极的挫折习惯化、稳固化,就难“医治”了。所以对中小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疏导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篇10

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类课程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育部于2011年6月14日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其中专门对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类课程提出了要求,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了解大学生在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对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正确认识。”并提出了四点教学内容:“1.性心理的发展和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2.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及调适;3.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常见问题;4.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此外,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育部建议以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为主。可见教育部对于大学生性心理以及恋爱心理的教学非常重视,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类课程是否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具有理论和现实的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性健康教育在高校课程中的逐渐普及,学者们也相继对该领域做了各项分析研究,通过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学者关于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问题上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大学生的性观念、性态度、状况方面的调查研究;二是对大学生产生的一些性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及一些相应的教育对策等;三是讨论高校应该怎样加强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应该如何开展性健康类课程以及如何构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模式等等;四是重点研究女大学生婚恋观、生命孕育观以及性安全意识等;另外还有一些较少的研究,如大学生婚前、大学生对待艾滋病态度、大学生婚恋观、医学类大学生的性态度和性观念等等。目前还没有学者对大学生性健康和恋爱心理类课程在高校中的授课效果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有所涉及,本研究正是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为该领域的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

目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大学生性心理与恋爱心理类课程的内容和开设方式上的争论很大,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褒贬不一。本研究选择了在全国高校性心理以及恋爱心理类课程教师中较具代表性的方刚博士的“两性关系与两性文化”课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以便得出一个对该课程教学效果定量分析的结论。这门课程在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教师和领导当中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和争议,目前方刚老师对该课程现有的授课方式主要是以老师的课堂知识传授为主,课堂讨论和学生意见的发表相对较少。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显示,学生对待这门课程以及对待老师的授课方式态度不同,并且不同专业的学生态度表现出差异性。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选修这门课程的所有学生共166人,其中男生50人,占总数的30.12%,女生116人,占总数的69.88%。在这166名同学中,心理专业学生共有70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56人;非心理专业学生共有96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6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抽样法由于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以全国选修性心理及恋爱心理类课程的所有同学为研究对象,所以本次调查以选修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方刚博士开设的“两性关系与两性文化课程”的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

1.2.2 调查法采用问卷的发放和收集了解学生对待本课程以及老师授课的一些看法和见解。本次问卷的设计者是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胡涌老师及他的部分研究生;问卷的目的是旨在了解和调查当代大学生性别观念和对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问卷的形式是由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以及学生基本情况三个部分组成,其中,选择题共25题(其中3个多选题,其余均为单选题),开放式问题有2题,学生基本情况分别是年级、性别和专业的调查;本次问卷共发放166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1.2.3 SPSS软件分析法所有数据均输入计算机并采用SPSS 17.0系统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首先采用频数分析并且添加了柱状图和饼状图的效果更直观的了解一些选项题体现出的学生态度的大致情况;其次对于一些选项题采用做交叉表的方法分别以专业为变量比较心理专业和非心理专业不同态度的差异性,再以性别为变量比较男生和女生态度不同的差异性;第三运用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心理专业和非心理专业以及男生和女生在选择每道题时是否有差异,应该说明的是,由于选择学习此课程的同学中,男女比例以及心理专业与非心理专业的比例不是一比一,因此会产生一点分析误差,但是不影响整体的调查研究结果。

1.2.4 访谈法通过对一些学生的个别交流和访谈,了解学生们对待这门公共选修课程客观的看法以及对待老师授课方式的评价和建议,从而反映出这门课程在北京林业大学开设后产生的教育效果。

其他非此专业的老师如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严耕教授在课堂上调查学生对于方刚老师的两性关系与两性文化课程的认可度,能够间接反映出同学们的意见和各种态度。

篇11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新兴的研究领域,主张心理学应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来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在关注心理问题的负性层面的同时,更应更关注对个体积极潜能的激发和挖掘,认为个体积极心理本身就有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1]。然而,当前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仍沿用传统的“病理学”教育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心理疾病和基本适应问题,这使得学生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针对那些有心理疾病的人,所以不愿积极主动地参与,因而也没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如何改进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积极心理学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该把激发学生内心和积极力量作为一个目标,从而增进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最终形成稳定的积极人格[2]。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阈下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补充。

1 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心理依据

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人的积极品质和挖掘人的潜力上。因此,只有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教育模式,才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取得平衡,在治疗和矫正的同时发展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使他们获得真正的健康。把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是有其心理依据的。

首先,大学生正处于从青年晚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本身蕴藏着巨大的心理潜能,积极心理教育模式认同人类所具有的潜能,并把它作为其逻辑起点,把潜能开发、创造力培养作为其重要任务;其次,大学生积极向上,有着成功、求知、快乐、幸福等多种需要,这些需要是他们行为的内驱力,是他们追求健康、成功、快乐、幸福的主要动机,是积极性产生的源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承认并重视人的基本需要,在满足大学生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激发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需求,使大学生具有积极的意向、愿望、动机、抱负、兴趣、信念和价值观等;第三,大学生重视自我发展。他们渴望准确地认识自我和客观地评价自我,渴望独立自主并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决定、自我实现。积极心理教育承认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愿望和能力,并把它作为心理教育的前提,通过提供机会、创造条件等方式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进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采用积极心理教育有充分的心理依据。

2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内容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及学习内容,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可以主要强调以下四方面内容:积极人格培养、情绪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耐挫能力养成。

2.1 积极人格的培养

积极人格作为人格中的动力,不仅可以预防消极人格的破坏作用,还能够促进人们积极适应能力的发展,维护人们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我国一些学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本身的积极品质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温娟娟[3]的研究显示:高乐观和低悲观的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低乐观和高悲观的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低。这些类似的研究都有力地证明了作为人格动力的积极人格品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以帮助人们消除问题、问题人格或人格中所存在的消极方面,那么即使他的所有问题都消除了,他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也不会得到增长。只有以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作为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教育内容,才能使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促进他们适应能力的发展,维护心理健康。

2.2 情绪教育

过去心理学所注重研究的是负向情绪及它所引发的心理疾病,现在正向的、积极的情绪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埃普斯顿[4]的研究表明,当体验到积极情绪时大学生的行为目标也往往是积极的、生动的。情绪教育就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发展时期,他们有着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情绪体验快而强烈。他们的情绪一旦触发,容易引起共鸣,而情绪受挫,则马上低落消沉、悲观失望。因而情绪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情绪教育首先要引导大学生调节和控制自我情绪,学会保持平和的心境,避免消极激情的出现。其次要注意激发大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尤其是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体验。这是对自我价值充分认识和高度评价而形成的情绪体验,是人格发展的内在源泉。第三,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因为社会性情感反映着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条件和社会文化特点的态度和内心体验。

2.3 人际关系指导

人际交往是青年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要培养他们认同他人、保持积极人际交往的态度。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原发性心理需求。追求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是人的最根本的原发性去了。乐观的情绪是身心和谐的象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现代科学也进一步证明,乐观情绪可以使人体内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自动调节机能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也有利于促进人的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意志等心理活动。而负向情绪如愤怒、恐惧、焦虑的出现会使人体抑制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使得人体免疫力降低,若负向情绪长期无法缓解,还会引发各种神经官能症,导致日常生活无序,破坏正常社会功能。

2.4 耐挫能力养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伴随而来的高教体制的改革,部分学生在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理想与现实发生脱节而造成挫折。挫折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消极行为,如退缩、敏感、攻击等,长此下去,他们的人格就会偏向发展。对于大学生遇到的挫折,首先要正确地看待,因为挫折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积极的影响:首先挫折能增强大学生心理的有益作用。挫折是一种内驱力,它能推动个体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更大的努力,花费更多的精力。其次挫折能增强大学生的容忍力。个体对挫折容忍力的大小,与其过去生活中的挫折经验有关。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一帆风顺,畅通无阻,从未遇到失败与不幸,或一遇挫折就逃避,则其容忍力极小,这类人极少会取得成就。个体经受挫折的锻炼多了,对挫折的容忍力就会增强。第三,挫折能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当一个人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往往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变策略,最终实现目标,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3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方法

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个体积极人格、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一条最有效途径。当个体有了更多的体验之后,他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这种要求来自于个体的内部,所以更易形成某种人格特征。因此,在大学生(下转第84页)(上接第34页)积极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科研、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教学手段,以增进大学生的积极体验为主,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

要实施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课程,就要注重营造积极的课堂,即在课堂的教与学活动中,能够营造课堂积极的氛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良好的、足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注重个性化教学,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收获和成功,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得主体的情感愉悦。

同时,教师本身也要拥有积极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注意自己的精神面貌和言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只要所有的教师都能把积极心理教育作为一项自己的使命,处处留心,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发展自己的能力,挖掘自身内在的潜力,就能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反过来又能够使用一定的方法,注意调节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使其常处于积极的状况,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这样师生之间就能做到有效地沟通与互动,形成良性循环。在这过程中,课程主要在于为学生寻找或创造一个环境,使学生的那些最好的品质能在这个环境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挥。

总之,融入积极心理理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心理知识传授、心理品质培养和心理辅导为内容,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由具有一定心理学素养的教育工作者设计和组织的专门课程,其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燕.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