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5 05:47: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数学教学心得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数学课教学是一个普遍联系的过程,同时也是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当”。一个好的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获得最大的效益就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选择。在教学中应尽量将抽象的概念、原理用生动具体的事例、图案、歌谣等来表述。如果依然按传统方法教学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我讲你听,我写你录,我问你答,我打你通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上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肯定是不会有的,也就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了。
二、在教学关系上,树立主体意识,把教师摆在裁判的位置上
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中,我首先为学生创立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本节课的主体、主人,让学生自学找到本节的掌握目标是地培养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在提问中,发现问题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评定是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权。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但要求老师要有坚实的数学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人曾形象地说,教师自己拥有一桶水,给予学生的那一杯水才会有分量和质量。所以,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如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等;关心时事学习,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在教学中,既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又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由于数学课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问题联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生活热点、焦点问题,如果老师能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理解这些生活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相反,如果老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一问三不知,或者采取回避、敷衍的方法,这个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就要大打折扣,也就谈不上提高学生的兴趣了。学生在学习中最反感的简单说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知识的单薄和陈旧。
三、在教学目标上,由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发学生发展为中心
我的具体做法是教学目标由“给出目标”转向“学生找出本节学习目标”。首先,由教师给学生5分钟时间,自学本节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清本节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并在自学过程中找出本节的属于自己的疑难之处。这样教师就由“关注知识”转向了“关注学生”,让学生在自己亲自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拥有自信,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做适当的补充,以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数学课教学是一个普遍联系的过程,同时也是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当”。一个好的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获得最大的效益就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选择。在教学中应尽量将抽象的概念、原理用生动具体的事例、图案、歌谣等来表述。如果依然按传统方法教学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我讲你听,我写你录,我问你答,我打你通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上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肯定是不会有的,也就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了。
四、教师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如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等;关心时事学习,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在教学中,既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又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由于数学课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问题联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生活热点、焦点问题,如果老师能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理解这些生活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相反,如果老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一问三不知,或者采取回避、敷衍的方法,这个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就要大打折扣,也就谈不上提高学生的兴趣了。
五、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小学阶段,特别是五六年级,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就可以使你的成绩有明显提高。有的同学认为这样就可以学好数学。其实这是因为小学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知识量比较少,通过反复练习,就可以提高熟练程度、提高数学成绩。初中数学不仅知识量增加了几倍,而且更加抽象、理论性更强。因此,临阵磨枪的方法不再适用。我们需要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多思考,多研究,这样才可能取得好成绩。初一的第一学期,是小学和初中的过渡期,过渡的好与不好,将直接决定同学们的数学成绩。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大家刚刚学过的“面动成体”,你在每天看门关门的时候能想到吗?第二章我们将要学习“负数”(就是比0还小的数),这在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上经常见到。再比如,大家在商场买东西,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打折优惠活动,我们将在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五节打折销售中学到计算方法。如果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会用到数学知识,你会越来越喜欢数学。
二、学+思=成功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殆”。这句话极为精辟的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既要学而且思,又要思而且学。学不好数学的人只有两种:(1)只看不学的人。(2)只闭着眼睛学而不思考的人。同学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主要是自己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希望大家今后在上数学课时,不论老师讲新课,还是复习课、讲评作业、习题课,都能使自己注意力高度集中,边听边积极思考问题,捕捉有用的信息,随手记录,随时抓住萌发出的灵感。对于没弄明白的问题,一定要当天解决,主动解决,直到彻底明白为止。
三、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同学们每天早上七点到下午五点之间近10个小时待在学校里,在课堂的时间占了大部分。因此,听讲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习成绩的好坏。针对如何提高效率,老师们提出如下几个建议: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听课的针对性,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也是课堂上需要着重解决的重点。预习中没有发现问题的地方在老师讲课后应理解的更加深刻。
(2)合理安排听课过程。具体做法分六点说明。
①做好课前准备。物质方面,利用课前2分钟铃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书、同步、课堂练习本、学习用具等。避免宝贵的上课时间内找东西的影响听课。精神方面,课前让自己静下心来,不要做过于激烈的体育活动。现在经常发现,2分钟铃之后许多同学从操场跑回教室,这不但容易发生危险,而且非常不利于听课质量。
②听讲要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大家知道聪明的“聪”字怎么写?正好符合“耳到”、“眼到”、“心到”、“口到”的要求,同学们再做到“勤奋”,无论你基础多差,只要做好“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都可以取得很大的进步。
③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老师讲课中常常会对一些重点和难点作出某些语言、语气,甚至是动作的提示,你要学会抓住“重点”。
④注意每堂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讲课的开头,一般是概括上节课的要点,并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⑤重在听思路,学方法,而不是记答案。认真把握好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三中考除了考察基础知识,还十分重视对能力和数学方法的考察。我们要在听课过程中,“听出”每一种方法,它所适用的题型,以及解题的基本步骤。
⑥做好笔记。笔记不是泛泛记录,更不是抄书,而是将听课中的要点、方法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记录下来,以便课后复习、消化,加深理解。
四、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1)做好当天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仅仅是完成作业,还要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本和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然后打开书和笔记,对照一下,完善头脑中的知识体系。这样不但巩固了当天知识,还同时检查了听课质量,还有助于改进听课方法、提高听课效率。
(2)做好每月复习,每章复习。复习这段时间内所学的所有知识和方法,特别是曾经不太懂、理解错误或理解不深的地方,要着重巩固。凡是在作业和测验中不会做或做错了的题目,在阶段复习时都要独立再做一遍,检查自己是否完全掌握。有些同学多次在某一类问题上出现错误,再考试仍不会做,正是没有完成复习任务的结果。较难的知识与题目,不仅难做、难理解,还容易忘记。反复复习本身就是与遗忘做斗争的有效方法。我提议每一位同学建立一本“纠错本”,专门记录曾经出现的错误。对于每次考试的试卷,再改完错后积累起来。这样,一本纠错本和一本改好的试卷,就是你大考复习的最好资料。经过这样的三部复习,你的数学成绩一定会有很大进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158-01
随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全国的推广和实施,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的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初中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迅速地总结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学,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初中数学教学观。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有的教学模式和看法,笔者在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也有属于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习兴趣
一位教育学家说:“一个数学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把他的学生教的喜欢学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数学学习兴趣是建立在和谐的课堂和良好的师生情感之上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这样学生会倍感亲切、温暖,快乐的情绪油然而生,会使学生敞开心扉,更好地接受信息。反之,如果我们绷着脸,或情绪冷漠地走进教室,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气氛紧张,使学生心理闭锁,容易阻碍新信息的输入。事实上,师生之间的情绪感染是互动的,学生的快乐情绪又会影响教师,进一步促进教师的快乐情绪,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产生快乐的教学气氛。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真正把课堂当成精神乐园。如在教“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时,我问学生:“把零比作炸弹,任何数与零相乘都会发生爆炸,结果会怎样?”学生自然回答:“都会炸得一干二净,变为没有了。”显然这样的比喻幽默生动,使教学变得形象化,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
二、重视数学中的符号学习
初中数学中,代数占据了数学内容的大部分,代数中的数学符号的学习是整个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学语言――数学符号,在人们进行数学逻辑推理、数学计算以及解决数学问题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数学符号通常可以将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最形象、最简单的抽象符号来准确、清晰地表现出来,以便于人们进行各种不同的数学交流与学习。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概念、定理和法则本身与表示它们的数学符号是相脱节的,从而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隐含条件,揭示数学符号的涵义和实质。如:代数式6n可以表示什么?学生可以解释为:当n表示一件衣服的价钱,6n可以表示6件衣服的价钱;当n表示正七边形的边长时,6n可以表示正七边形的周长;6n也可以表示一只羊的体重是一只鹅的体重的6倍;又如,a和b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S表示长方形的面积,那么,S=ab表示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公式,同时也表示长方形面积随长和宽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在初中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枯燥无味的字母和数学符号感到厌烦,认为数学是单调的、无味繁杂的计算式推理,但是他们对于生产、军事或日常生活中见到或听到的实际问题却比较感兴趣,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把单纯的字母及数学符号问题转化为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在讲解“三角形”一节时,我提出“不过河能否求出河宽?”“不到敌人的阵地能否求出我军距敌军的距离?”“能不能在地面上测出敌机距地面的高度?”等问题;讲“方程”部分的内容时,我提出 “不知人,不知银的分银问题”,“鸡兔同笼问题”。
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对重要的数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习惯之后,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再从难点、易错处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比如要教体积的问题之前,老师可以拿出一瓶饮料,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杯子,然后告诉学生说老师需要把饮料倒到其中的一个杯子当中,但是倒到哪一个才不会满出来呢?接着就请求学生的帮助,并提示学生解决的方法就在下一课的内容中。之后,告诉给学生杯子的长宽高,让他们回去通过预习来帮老师解决问题,并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样,学生就会有浓厚的自学欲望,就是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对于其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这种“化圆为方”的道理难以理解。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演示,把一个圆2等分,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一个地从圆中“飞出来”,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这样教学将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通过分割、拼合展现出来,减缓了学生思维、推理的难度,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优化的教学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全国的推广和实施,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的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初中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迅速地总结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学,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初中数学教学观。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有的教学模式和看法,笔者在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也有属于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习兴趣
一位教育学家说:“一个数学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把他的学生教的喜欢学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数学学习兴趣是建立在和谐的课堂和良好的师生情感之上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这样学生会倍感亲切、温暖,快乐的情绪油然而生,会使学生敞开心扉,更好地接受信息。反之,如果我们绷着脸,或情绪冷漠地走进教室,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气氛紧张,使学生心理闭锁,容易阻碍新信息的输入。事实上,师生之间的情绪感染是互动的,学生的快乐情绪又会影响教师,进一步促进教师的快乐情绪,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产生快乐的教学气氛。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真正把课堂当成精神乐园。如在教“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时,我问学生:“把零比作炸弹,任何数与零相乘都会发生爆炸,结果会怎样?”学生自然回答:“都会炸得一干二净,变为没有了。”显然这样的比喻幽默生动,使教学变得形象化,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
二、重视数学中的符号学习
初中数学中,代数占据了数学内容的大部分,代数中的数学符号的学习是整个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学语言DD数学符号,在人们进行数学逻辑推理、数学计算以及解决数学问题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数学符号通常可以将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最形象、最简单的抽象符号来准确、清晰地表现出来,以便于人们进行各种不同的数学交流与学习。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概念、定理和法则本身与表示它们的数学符号是相脱节的,从而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隐含条件,揭示数学符号的涵义和实质。如:代数式6n可以表示什么?学生可以解释为:当n表示一件衣服的价钱,6n可以表示6件衣服的价钱;当n表示正七边形的边长时,6n可以表示正七边形的周长;6n也可以表示一只羊的体重是一只鹅的体重的6倍;又如,a和b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S表示长方形的面积,那么,S=ab表示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公式,同时也表示长方形面积随长和宽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在初中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枯燥无味的字母和数学符号感到厌烦,认为数学是单调的、无味繁杂的计算式推理,但是他们对于生产、军事或日常生活中见到或听到的实际问题却比较感兴趣,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把单纯的字母及数学符号问题转化为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在讲解“三角形”一节时,我提出“不过河能否求出河宽?”“不到敌人的阵地能否求出我军距敌军的距离?”“能不能在地面上测出敌机距地面的高度?”等问题;讲“方程”部分的内容时,我提出 “不知人,不知银的分银问题”,“鸡兔同笼问题”。
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对重要的数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习惯之后,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再从难点、易错处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比如要教体积的问题之前,老师可以拿出一瓶饮料,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杯子,然后告诉学生说老师需要把饮料倒到其中的一个杯子当中,但是倒到哪一个才不会满出来呢?接着就请求学生的帮助,并提示学生解决的方法就在下一课的内容中。之后,告诉给学生杯子的长宽高,让他们回去通过预习来帮老师解决问题,并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样,学生就会有浓厚的自学欲望,就是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对于其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这种“化圆为方”的道理难以理解。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演示,把一个圆2等分,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一个地从圆中“飞出来”,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这样教学将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通过分割、拼合展现出来,减缓了学生思维、推理的难度,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优化的教学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
[2]何华兴.把握数学发现方法提高数学创新能力[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2).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赵东珍.我对数学教学的感悟[J].学术研究,2012(4).
一、建立师生关系的两个“和谐”
1.生活中的师生“和谐”。生活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心存感激,十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甚至对立,那么教师善意的批评、提醒就不会被你的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甚至会导致师生冲突,这样就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和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数学课堂必须成为数学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教师应由一个课堂的控制者转变为一个课堂的参与者。无论是学习问题的提出,学习问题的设计,学习方式的选择,还是学习小组的组成,学习结果的预想都要贴近学习的实际,充分参与到学生中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应由一个学习的预设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合作者。不能在每一次的学习过程中,都让一群毫无准备的学生去面对一个经过充分准备的教师,要将学习当作学生与教师共同设计并共同完成的一个过程;再次,教师应由一个学习的权威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拥有者和信息的传递者,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还应该是一个顾问、参谋和引导者,真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二、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活跃的数学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要实现“减负增效”,就必须把握数学课堂的高效率,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活跃的数学课堂氛围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我们教师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正统的教学方式,有人甚至是专家认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就得非常的精炼,不能说一个与教学无关的字,本来就单调枯燥的数学,如再加上有的教师平淡的语言,处于初中阶段的我们那些活泼好动的学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如语言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形象生动、甚至搞笑,这些都能及时唤起学生注意力集中,一些重要的话语往往在语言的波峰或低谷时说出。
三、采取适当、有效、多样的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中没有固定的、万能的教学方法,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看是否适合学生的学情,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教学方法都是失败的。如概念教学、计算题教学、几何教学、应用题教学等这些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也必须适宜于这些内容的不同特点,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1.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1)有些课上概念多、定理多、解题格式、注意事项多,老师边讲边写比较困难,一堂课很难按时完成任务,学生课堂学习得效果也会相当差。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更好地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繁琐的叙述讲清楚,并可以用不同颜色文字进行区分,突出重、难点。如苏科版八上内容“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这节课的图形较多,概念的区分较多,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展示图形的特征,以及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果。(2)对于要由一个运动的图形得出规律的题目,我们可以利用数学教学软件制作的课件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动手实践教学:
如讲中心对称图形时,我就让同学们自制平行四边形的学具,让同学通过实物找到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都具有哪些性质?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让学生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指导学生反思的教学
反思教学对我们的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反思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从例行公事的行为中解放出来,帮助他们学会数学学习;可以使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有目标、有策略的主动行为,可以使学习成为探究性、研究性的活动,增强学生的能力,提高个人的创造力;可以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使他们变得更加成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从而大大提高我们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是适合学生的学情,必须符合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必须是学生想听的、爱听的,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是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
四、布置合理、有效的数学作业
1.作业布置要少而精:学生最忌作业多而繁,要掌握学生心理特点,根据当天所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精心设计一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题目,不搞题海战。
2.作业布置要从“实”出发:作业布置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不搞一刀切,尽量避免一些偏、繁、难、旧,不合实际的题目,要具有一定的梯度,分层、分类要求,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来完成,分层作业能使不同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
1.做好课前准备
许多初中教师在意识里还是认为课前准备就是备课,只要做好了备课工作就是做好了课前准备.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笔者对于这种思想是不认同的.课前准备除了准备课堂要讲的内容以外,需要准备好自己的心情,要让教师积极、阳光、向上的课堂魅力感染学生,让他们也拥有一个好的状态来进行数学内容的学习.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调整好心态,在意识里做好准备,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环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到了以上要求,还需要准备一份教学创意,所谓教学创意就是指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以创新的方法来表现课堂所讲的内容,以情境创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情境之中,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利用有限的45分钟发挥无限的效力.
2.活跃课堂气氛
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以及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积极性,而这种兴趣和积极性的激发,则依赖于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魅力.课堂气氛是否活跃,主要的评判标准是师生互动的程度.初中数学说难也不难,但也不容易,做到课堂气氛活跃更是有相当大的难度,毕竟数学不像化学课,有很多生动有趣的实验,也不像历史课,有许多好听的故事.活跃课堂气氛则需要数学教师多多动脑子,如何把枯燥难懂的数学知识,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之中无形地传授给学生,比如多多鼓励学生发言,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多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思考,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掌握好应学的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抓好课后活动
仅仅做好了课堂前准备和课堂中的工作,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提升来说还远远不够,毕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没有良好的自制力,也没有较好的独立学习能力,对教师的依赖程度仍旧较高.所以,要抓好课后活动,教师在课堂之余可以建立一些数学方面的兴趣小组,这些兴趣小组不一定非得以教学内容作为划分依据.比如,数学方程兴趣小组,就可以把那些喜欢解方程,对方程知识较感兴趣的同学集中到一起,让他们来讨论交流各自对于方程这一章节学习的心得;建立平面几何兴趣小组,可以让学生交流平行线、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学习心得.除了兴趣小组以外,还可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所谓结对帮扶就是把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同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进行结对,在学生的一帮一扶过程中,不仅增进了数学教学效果,还加深了同窗之情.对于这些兴趣小组所交流的学习心得,都是学生学习初中数学宝贵的经验,数学教师要合理加以利用,认真审视这些学习心得,也许这些学习心得更适合学生来理解教学内容,更容易掌握初中数学的知识,必要的时候可以将班里的学生集中进行学习.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如何通过这门学科的教学,使学生在有别于传统教育方式的教学中,通过在这个学科领域的学习,在新的想法、新的思路上有新的开拓,从对这门学科的生疏到熟练,掌握好学习这门课程的新的方法和规律,这些都要求授课老师在教学中去想方案。作为新教改的素质教育方法之一,如何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对新知识提出新方法、新思路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就显得非常的关键,也是需要教师好好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对创新教育的认识。
一、数学中创新教育的含义
在数学学科中使用创新教育进行教学,有时使用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方法、方式,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对好的教育方法我们必须要坚持使用下去,对有缺陷的教育方法、教育方式我们要进行改进。数学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对数字的逻辑计算、分析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授课老师在授课时,引导学生对数字产生兴趣、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兴趣,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逻辑计算、分析能力。创新的数学课程教育,一是要求授课的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去找出一些新的方式、新的方法去对学生进行教学;二是将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新的一些思路、新的解题方式去进行正确的引导,进行积极的鼓励和表扬,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地提高。这些方法和方式的教育,最终都是想让学生能在逻辑能力、计算能力、分析能力上得到学习和锻炼,得到提高和升华,让他们将来能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专业型的人才去
奠定理论基础。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使创新型的数学教学能顺利地开展,就必须要培养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由原来被动的学习数学转化成主动地学习数学,这是开展创新型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有力保证。那么,在数学课堂的创新教育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营造创新学习的氛围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段,已经有了一定的叛逆思想。“亲其师,信其道”,老师是学生除了父母外接触最多的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那么,到底该怎样去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在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朋友去投入心中的爱,让学生有了一个“公平、和谐、愉悦”的意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信心,全身心地在课堂上投入学习中去,才能在这种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氛围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有创新的灵感。
2.利用学生这个年龄好奇的特点,用游戏、故事去教学
比如:在教学“乘方”的时候,可以讲授乘方的故事:某大臣设计的国际象棋国王很愿意玩,要给大臣奖赏,大臣就说:“那就给我麦粒吧,第一个格子放1粒,第二个格子2粒,第三个格子4粒……每一个格子都是前一个格子的两倍,直到第64个格子,行吗?”然后让下面的学生充当国际象棋的格子,每一个格子向下一个格子报数,最后,扮演64格的学生报上最终的数字,这时,学生们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麦粒,这样,学生就对学习乘方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在数学教学中坚持时代性和新颖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怎样培养人才才不至于落伍,使教育能跟得上时展的
步伐?
1.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开放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所谓的“开放题”,就是这道题给出部分条件或者先把结果告诉你但是过程缺失,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发散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想方法。这种题,一是有趣,有挑战性,可以引起学生的好胜心;二是可以培养学生在研究能力、探索能力、开拓能力以及新方法上得到锻炼。例如:有一个三角形的结构件边长分别为200 cm、500 cm,600 cm,现在车间要设计一个与其相似的三角形结构件,而且有长为300 cm和500 cm的两根的两根H型钢材,要求以其中一根为一边,从另一根上截下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两边,则不同的截法有几种?这道题考查的学习范围属于相似三角形的知识,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的结果只有两组:第一组是120 cm,300 cm,360 cm;第二组是100 cm,250 cm,300 cm。
2.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多利用现代化设备
现在的教学已经不像以往那样,老师只负责讲,学生只负责听。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教学也进入校园,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等先进的教学设备也应用到了数学的教学中。在对数学课堂不断开展创新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将现代化的创新教育模式贯穿于数学教学中。在
课堂上采取互动教学方法,让枯燥的数学知识、数学图形从静态转化到动态,从难到易、从抽象到具体,缩短学生的认识过程,使学生学得更快更好。
如:在数学中学习统计,计算本班70名学生的身高的平均值,
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采用计算机的Excel表格,输入70名学生的身高数据,进行数据排列,可以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再进行平均数计算,可以计算出本班70名学生的平均身高。
3.设立数学创新小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路
在学校设立数学学习创新小组,吸收有兴趣、有精力的同学参与其中,可以互相探讨,解决课堂上还存在疑问的问题,这样就使创新教学得以进一步落实。如:定期组织创新小组活动、开展数学竞赛、创办数学小报等。
四、鼓励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
教师要鼓励学生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不懂就问,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可以放到课堂上让学生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在讲授函数的课程时,可以将函数在社会中的运用引到教学中,比如:促销电脑,在原售价的时候每天可以销售N台,每台固定利润W,每个月可以销出Y台;现在搞促销,价格下降10%,问每个月的比原来多销售多少台才能达到原来的月利润额。授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去设立函数,怎么去计算?先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证明;之后,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讨论函数在社会中还在哪些行业可以用的上,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打破习惯的思维模式,发展思维的“求异性”,一题多解、多证,就是很好地体现这种模式。
综上所述,创新教育是一个恒久不变的课题,对于教育来说,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面对面、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要努力去挖掘、研究、使用新课改教材中的有关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多在教学中想办法、想思路,使用激励等方法去开展创新的教学活动,去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使学生学会创新、能去创新、敢于创新。在创新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创新过程,使他们有创新的乐趣,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在不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优秀创新品质的同时,使数学课堂教学绽放出创新的火花。
参考文献:
[1]朱家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体会[J].学周刊,2011(6).
一、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要求
新时代有新要求,新社会需要新的人才。在以前,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使用的策略是题海战术,鼓励学生埋头苦干,要多做题,而且要做难题。这样单一且枯燥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且会容易令学生产生抵抗情绪,甚至是厌倦心理。这种教学方式很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式要求了。
随着新教学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一股创新热潮正席卷着初中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新要求,同样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做题水平,也要求学生能将自己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鼓励创新、实践和综合应用。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那应该从哪些方面下手来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呢?
二、初中数学创新教学方法
(一)改变固有教学模式,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首先,教师应当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一个好的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都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做的模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给学生应有的空间和理解,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学生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积极性
以往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现在应当适当转变这种方式,充分重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的作用应该只是引导。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解答。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解答,提出各种猜想,并运用制作模型、实践等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之间通过观察和交流,探索课堂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沟通。当学生被教师和同学认可、尊重时,学生才会与教师、其他同学之间相互自由主动地交流问题和观点,积极地参与课堂,不断地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应直接讲解,而应只给学生相关提示,给学生自由、充分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这样的教学课堂,比传统的课堂更活泼,也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
现在的数学题目不同以往,更加灵活多变,往往一道题有多种不同的解答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中逐步地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一题多解,触类旁通。遇到一个问题,能提出多种不同的解答方式,并且遇到同类型的问题,也能够快速地解答这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拓宽了思路,拓展了能力,有其特有的创新性。
其次,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碰到实际问题时,能联想到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这样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更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举两得。
(四) 多交流、多互动
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综合复习和单元总结。首先,教师提出问题,问题应该基于当前需要复习的内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忆,所学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基本公式和定理有哪些,主要解决哪一类的问题,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有哪些,再进行课堂辩论。学生和教师交流,学生和学生交流,交流自己所学心得,交流还有哪些疑难点,有哪些问题还没有学懂,并反馈给教师。教师边提问,边解答,渐渐解开学生心中的疑问,时刻保持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最后,教师要对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再次指出重点难点,要求学生重点记忆。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指出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师生之问也有了进一步的交流。
(五)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大多数学校都己经引进多媒体技术,并应用多媒体教学,其带来的优点也越来越明显。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在图片、视频、模型等多媒体内容中提高学生的生活实际应用能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原本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化、立体化,在几何课程学习中的作用尤为明显。有书本知识作为知识基础,又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料作为辅助,使单调的课堂增添了不少趣味。学生学得更加扎实,老师也教得更加轻松,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进行探索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减少了数学学习中的枯燥,增加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学需要改变以往枯燥的上课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新时代的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169-01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脱离稚气,进入人生另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及数学学习思维,不仪仅能够影响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与此同时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作为初中数学教师的我们需要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究,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其实,新时期的我们很幸运,科技的发展使得多媒体等新技术开始普及到寻常教室。我们教师要重视这个契机,重视新技术的运用。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历,查阅相关文献,就如何初中数学的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一定的整合,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拙见,仅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
一、新技术可以刺激学生的神经,提高知识的获取能力
新时期,新技术的发展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的作用不容忽视。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各种外部刺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我国的经济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以及进步,这就促使我国的信息技术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普遍运用于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中,它也开始逐渐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
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各种外部刺激是人体的各种感受器官的综合刺激,具体来讲信息技术所产生的各种刺激能够用眼睛看到,用耳朵听到,甚至有些还能够利用手进行实践操作,这样的综合刺激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以及热情。信息技术不仅仅只有这个优点,它更重要的优势就是信息量比较大,能够将各种知识具体化以及形象化。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而不再只是感受数学理论知识,最终能够有助于学生获得相应的数学理论知识。
二、新技术教学形式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打破传统数学教学单调的课堂授课模式,把枯燥复杂的数学课堂变得气氛轻松,活泼有趣。以往的教学需要教师把习题抄在黑板上,需要画图的也是当堂画,这浪费了许多宝贵的课堂时间。而如今教师可以提前将课上所需材料编辑入多媒体课件之中,什么时候需要,随时调用,既节约了时间,又避免了误差。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的时候,也往往注重知识呈现的多样性,尽可能地变换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制作演示课件的时候,习题的呈现是最普遍的,这时笔者尽可能采用动画的形式,因为学生似乎对这些运动的文字更加容易产生兴趣,更能怀着浓厚的兴趣去阅读。当然,教师不能过多地追求各种动态效果的变换,这样学生反而只是看热闹,而迷失学习的方向。教师在呈现课堂知识的时候除了形式要每节课翻新,教师的语言也要经常变化,让学生时时感到新奇。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富有引导性、鼓励性,让学生感到教师在注视自己,关心自己。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地进行学习,以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多媒体教学最根本的目的,也是教师最关注的地方。
三、新技术教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数学知识以其严谨的逻辑性著称。初中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偏弱,对于数学学科中的知识点理解不深。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崛起,这种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学生的理解能力也随之提高。初中数学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如果使用相应的信息技术,就能够将数学理论知识中的无形化为有形。初中数学知识的主要内容中理性的相关知识比较多,但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练习或者训练,在很大程度上缺少感性图形的运用,与此同时也没有给初中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探究环境,这就使得初中数学这门课程只能够依靠学生的死记硬背或者相关数学老师的课堂讲解。在教学中还可以将抽象转化为直观。在初中的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相关的概念教学是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最难的知识点,与此同时这些同学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只能够通过数学老师的讲解或者阐述进行学习,所以他们只能依靠自身的记忆力死记硬背一些共性或者本质的特征。不过新技术彻底改变了这个现象,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学习也就变得积极了。
一、初中数学“新教材”充分说明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
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基本思路,改变了以往课程内容单一的课程结构,构建了体现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的新课程体系。新教材改变了以往数学教材只注重单纯数学知识、远离生活实际的体系,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就在实际生活和在我们身边的理念。
例如:“打折销售、教育基金”等生活场景都离学生非常近, “有趣的七巧板”、 “一定能摸到红球吗?”、“图案设计”、“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从不同方向看”等有趣的问题,这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所有学生都爱上数学课了。
二、初中数学“新教材”使课堂活跃起来,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新教材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依赖于记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通过“探究”、“思考”、“动脑”等栏目,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课堂上学生思维变得活跃,讨论交流时敢于发问,甚至争论,这样知识间的相互关联也清晰明了。通过“探究”、“ 思考”、“ 动脑”等学习活动,可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并且学会学习。解题思路和思维方法得到锻炼,自信心得到提升、良好学习习惯的逐渐形成。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对全班学生根据学习基础进行了分组,最好将学生分6――8个小组,每小组6人,小组内合作学习,同班学生互相交流,但是活动中教师照顾不全,辅助、引导作用就起不到了。
三、初中数学“新教材”的例题与习题配备
相当一部分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充分感到数学来自与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实际生活离不开数学。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遇到了教学难度问题,按照新课程标准,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不得已教师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程度,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四、让合作带动教学
团队精神就是一种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精神。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学生互相配合能解决的问题,增进学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教师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以一个权威者的身份,去告诉学生这就是什么,这道题应该怎样去做,怎样做是错误的,而是要以伙伴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活动,一起探究,合作交流,共同发现新的知识。即一起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比如,我让学生分组合作调查本校学生的身高状况。如果学生在学习阶段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抽样调查过程,而是到他用到的时候,直接让他解决,那时他就会感到非常茫然,这也是数学问题吗?这要用到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呢?需要调查哪些人?调查的数据怎样收集、整理?只有经历过这个过程的人,他才真正知道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他才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我把班内的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组成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这样既可增加小组成员的多样性,又可增加小组间的竞争性,便于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这些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数学教学具有不仅使学生学知、学做;而且使学生学共同生活,学共同发展的目标任务。
五、让开拓激趣教学
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遇到的问题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主要体现为对一个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如何设计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或模型。
六、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我们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新课程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基础,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引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上课的教师自身素质要高,驾驭课堂能力要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予以讲解。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提问题时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提高新课改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全面领会贯彻新课改的精神,素质教育推向更深更远。
参考文献
[1]黄秀清.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7(31)
一、教师面临的问题
1.中考复习的重要性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考试,对学生而言,是人生的第一次重要的选择。每位九年级任教教师都认识到这一重要性,都审慎对待,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为的是让更多学生实现他们的理想,考取理想的高中继续学习。各学校九年级下学期在迅速讲完新课程后,都会赶紧进入中考备考阶段。
2.中考复习的困难
面临在所有九年级任教教师面前的是中考复习备考工作的各种困难:(1)时间紧迫,任务重。完成新课程后,剩下复习时间大约100天左右。而这段时间的天气比较炎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课堂教学效果较不理想。(2)内容繁多,难度大。初中所有的知识考点大约有200个,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考验教师的能力。(3)综合性强,联系多。中考题体现综合性强,多个知识点结合的题型较多,对教师的综合水平要求较高,能处理各知识点的联系。
二、运用各种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提升教学质效
1.巧用Microsoft Office组件,梳理知识点,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对初中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做好学生对中考数学复习的心理准备。
(1)巧用Microsoft Word建立初中数学知识结构体系,梳理初中数学知识,提升学生认知高度。初中数学分为四大模块: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运用。
(2)巧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制作课件,让课堂添加轻松元素,在有限的40分钟内能使教学容量达到最大值。
数学教师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平常的课堂上要注重设计变式题,通过改变题目的某个条件,也可以改变图像或改变结论等,利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制作出的课件,能比较快速地展示不同的题目,让学生在一节课上能接受不同的题型,最大限度地使用课堂时间,达到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活用几何画板,帮助教师节省画图时间、增强图形的准确性,帮助学生提高解决中考难题(如动点问题、图形的变换问题)的能力。
几何画板是适用于数学、平面几何、物理的矢量分析、作图,函数作图的动态几何工具,它能够动态地展现出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运行变化规律。
(1)帮助学生,直观体现。学生学习函数较困难,对函数的解析式与图像的关系了解不够。为让学生从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形象具体化,教师可以借助几何画板帮助学生理解函数中的系数对于函数的图像的影响。如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可以展示如下:
①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②新建参数k、b,取不同的参数,让学生观察图像的变化;③k>0,b
学生通过这个形象的课件,深刻了解并掌握了一次函数的图像与k、b的关系。教师通过这样的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学习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动态难题,降低难度。动点问题、图形的变换问题也可以借助几何画板,让学生通过感官享受,体验直观动态,减轻学生对于这类型的题目的心理恐惧,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动点难题的能力。
3.结合视频、图片(自制或者网络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认知,强化中考复习效果。
(1)展示错题,强化基础。我们可以借助相机或手机的功能,拍下错题,在课室开辟出一块错题展台。相信通过这样的展示,相信一方面让学生更关注数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出错率。
(2)结合实际,建立建模。数学考题很注重销售打折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照相机或摄像机拍下所见到的商家促销活动字样,如商店打着“大出血”“亏本出售”“2折出售”等字样。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他们在课堂上也会更专注学习。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拍下视频,以此设计不同的数学考题,增强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加强数学与实际的结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重视程度。如天气开始有点热了,教师留意到学生买饮料多了,放在回收桶的饮料瓶一天就满了。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种方案选择:方案一:学生选择瓶装水,按每人每天一瓶水,每瓶水2元。方案二:学生调查后发现,如果选择桶装水,本地某知名矿泉水有优惠套餐:订购30桶桶装水(15元/桶)赠送1台台式冰热饮水机。(备注:每桶桶装水每天每桶能让28人左右饮用)三月到六月份共四个月,每月按26天在校时间计算,如何选择会更划算?你会给学校什么建议?
4.利用博客或QQ群等网络平台交流学习心得,也可以反馈教学意见,拉近师生距离。
平常除了在课堂上、课外辅导,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接触很少。一节课下来,有时自己感觉良好,还为此沾沾自喜,但其实在学生的心里可能并非如此。现在学生已经能很好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我们可以建立QQ群或者开通班级博客,那么我们在课外时间也可以交换意见、交流感想了。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中修改自己的课件或课堂安排,特别是年轻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交流平台,不断成长进步,老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接触新思想,让自己认识新生代学生,融入新的年代,与学生的感情也在交流平台中加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