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9:3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精准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宝洁CEO雷富礼说过:“消费者在哪里,我们就必须在哪里。”当移动互联的生活方式开始主宰人们生活,宝洁营销第一行动者的角色首先即反映在对营销渠道的选择开始呈现重大变化。
作为全球最大的广告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宝洁一直通过电视、电影、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大量广告投入和明星代言来驱动业绩增长。以中国市场为例,2005~2007年,宝洁曾经连续三年拿到了央视广告招标的“标王”。2012年年初,宝洁宣布进行变革:将把用于传统媒体的广告预算维持在合适水平,进一步加大数字营销的投入。彼时的宝洁全球CEO麦睿博表示:宝洁的广告费占据公司销售额的9%至11%,但宝洁广告支出的增速将会放缓。尤其是,新媒体营销手段的层出不穷,让宝洁拥有更为多元的宣传、投放渠道,而营销效率的改善则是这一变革最核心的目标。
事实上,上个世纪90年代,宝洁就曾作为第一家告诉自己的数字媒体供应商只按点击付费的公司。目前,宝洁投放在线广告、社会化媒介上的数字化花费,占其营销预算的25%~30%,这一比例远超出市场平均水平。未来,这一预算比例将进一步上升为50%。
藉由新媒体渠道,宝洁在为自身圈定的消费者提供他们最乐于接受的信息。早在2011年,宝洁中国为推广自己的OLAY品牌,仿照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在社会化媒体上复制了一期《康熙来玲》,让两位品牌代言人小S与林志玲在节目中就各自的私房美白秘籍进行现场PK,同时在PK过程中很自然地嵌入Olay的产品信息。这一行动的结果是,产生了高达3200万人次的参与讨论次数,以及2000万次的有效投票。若按照互联网平均参与成本5~10元/行为来计算,达到如此数量级的消费者参与人数,成本在数亿元。
这次富有创意的策划带来了销量推动的同时,也使Olay的品牌定位发生了宝洁期望的变化:以往Olay在人们心目中适合成熟年龄女性的印象,变为适合年轻且敢于尝试的女性的护肤产品。此次营销为宝洁带来了15倍的投资回报率。
“鹰眼计划”:更明确、更精准的投放回报
研究数字化时代营销变化的学者、华通明略大中华区研发总监谭北平认为,目前社会化营销行业中绝大多数都处于单向的舆论获取(Social Listening)以及消费者互动(Social Interactive)两个阶段,后者虽然使企业与消费者的营销方式有了双向互动,但企业营销过程中最大的两个核心痛点――投资回报效果衡量,以及营销对销售业务的影响,这两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数字化媒体的发展,意味着在点击按钮的刹那,人们就可以接收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信息。消费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在线社交、看新闻、视频,以及在线购物,他们随时随地都在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并生产、发送新信息。他们在努力寻找自己可以信赖的品牌,寻找与自己相关的、能满足自己个性化需求的营销内容。
宝洁一直在试图“实时”、精准接触对自己最感兴趣的消费者。对于宝洁而言,明确的社交媒体运营策略是指导企业完成品牌和销量提升的必要手段。如何更加全方位、更加合理地优化线上投放,评估线上媒体投放销售转化率,以及在线投资对线上线下整体的销售贡献,这些相关问题的打通,对于传统品牌主的线上投资至关重要。
2013年2月,宝洁推出的基于数据监测和分析的“鹰眼计划”就是一次充分利用媒体传播、精准营销的尝试。“‘鹰眼’是一个私有的广告投放平台,目的是在客户购买广告资源内部精准和优化与消费者的接触:客户预先购买网站流量后,将在这些流量中进行跨品牌、跨媒体的频次优化后投放。这样的系统特别适合那些有多个品牌需要运营的快速消费品公司,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客户,只是属于不同品牌的目标客户而已。”负责该项目的秒针系统负责人介绍说,“鹰眼计划帮助宝洁优化了其市场营销策略分配、投放管理以及效果评估监测,最终最大化地提升了宝洁的市场营销效果和投资回报率。” 秒针系统是一家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业务的技术公司,帮助品牌在社交媒体中精准把握客户需求,追踪客户行为特征,为企业的营销决策提供可量化的科学依据。
根据产业研究公司高德纳(Gartner)咨询公司的报告,到2017年,CMO(首席市场官)花费在信息技术上的时间将比CTO(首席技术官)要更多,营销组织则更加倾向于自行制定技术决策。在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下,越来越多的CMO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技术和数据正在驱动营销变革。
2016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抓住云南桥头堡及滇中产业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按照“做大蛋糕、找准平台、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合力推进”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出片区开发重点,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不断改善贫困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易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目标任务
全年争取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00万元以上,实施整村推进、安居工程、产业扶贫、老区开发等扶贫开发项目10个以上,基本解决1620户6000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三)主要措施
1、抓好项目争取。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千方百计争取各类扶贫项目,为贫困地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一是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认真把好项目的审查、立项关,积极储备建设项目,建立和完善各类扶贫项目库;二是做好项目规划,把争取十街彝族乡整乡推进扶贫开发项目作为重点工作,加大力度,积极争取,力争在2015年—2016年度实施;三是多方协调,积极争取安居工程、老区建设等项目;四是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扩大扶贫到户贷款规模,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五是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统筹政策,整合资金,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兰考县葡萄架乡赵垛楼村位于距兰考县城24公里、乡政府所在地的东南部,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生前树立的“四面红旗”之一,“赵垛楼的干劲”曾在20世纪60年代响彻全国,激励了人民群众战天斗地、改变贫困面貌的决心和信心。现在的赵垛楼,把“赵垛楼的干劲”进一步延续和发扬,在脱贫致富的攻坚战中,成为了焦裕禄精神发扬和传承的代表。全村辖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94户,1420人,耕地面积1907亩。村主要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近年来该村陆续扩展产业园的规模,劳务输出也逐渐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村两委班子健全,党员25人。
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318人,2014年脱贫24户88人,2015年脱贫55户180人,2016年脱贫8户29人,2017年脱贫3户7人。
二、贫困状况及原因分析
(一)自然环境约束。赵垛楼村在乡政府东南5公里处,与考城镇搭界,受自然环境条件约束,没有农业支柱产业,畜牧养殖业很少,没有工业企业,农民经济收入始终无法提升。究其贫困原因是思想观念落后,缺乏科学种田知识,无支柱产业支撑。
(二)没有超前思想。贫困户有小农思想严重,缺乏市场经济效益观念,不懂赚钱途径和经商理念。村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又不学技术,没有项目投入、不懂改进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而迟迟迈不进设施农业、装备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大门,也就自然形成了农户经济薄弱,收入不理想。
三、脱贫计划
1、2019年,完成贫困户走访调查,了解基本情况,为村里道路做好规划,完成村内主干道的铺设工作,达到群众出门不踩“泥水路”的标准。帮助有头脑,敢干事的贫困户发产小型产业。
2、继续发挥众庆种植合作社带头作用,让一部分有发展产业能力的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年底分红利,增加收入。让一部分有劳动能力的在村内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达到增收目的。
3、扩大种植、养殖业,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养殖、种植规模,增加收入。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促进扶贫项目的长远发展,完善推进。
4、加强村民文化素质教育,改变群众生产、生活观念,利用好优势,重点发展短、平、快产业;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投入再发展,争取一定项目资金,引导农户实施,切实改变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5、对贫困户居住的危房进行分批改造或重建,改善贫困户居住环境。落实“五不五有”政策,改善贫困户家庭生活基本面。
6、力争剩余兜底户、五保户通过增加收入,保障“两不愁三保障”的情况下,稳定脱贫。
四、脱贫措施
(一)贫困户达到的脱贫效果
通过政策实施,使贫困户达到有干净水吃、穿衣不愁,吃饭不愁,住房不愁,学生教育有保障,业余生活丰富,精神面貌到全面改善。
(二)贫困村达到的效果
1、通过政策措施,实现贫困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内各条道路实现全硬化,户户通自来水,家家有电用,看上有线广播电视,让群众的精神生活充满活力。
2、产业发展:继续大力发展果蔬大棚,种植大棚达到100余座,形成产业园区,年产生经济效益达100万元左右。
3、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有农家书屋、锻炼身体体育器材、有文化活动广场、政策宣传栏、丰富业余生活。
4、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民展,入股合作社,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实行年底根据效益分红利制度,预计入股的贫困户年底能分红利2000余元。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领导,建立村脱贫领导小组,由乡领导任组长,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班子成员为成员的脱贫工作小组,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发挥党员、村民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教育和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建设,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力更生的能力。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贫困户经济来源单一,发展后劲不足,主要经济来源为务工、务农,而务工缺乏技术,务农缺乏资金和技术,种田主要靠天吃饭,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二是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至目前,尚有村组道路没有完成硬化。农田水利设施逐年老化,人畜饮水困难率居高不下,有效灌溉面积逐年降低,村教育、卫生医疗设施落后。
三是人均耕地面积少,且近年来因修国道又被征收了部分良田,耕地分散,面积小,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农民脱贫致富难。
三、帮扶计划
一是做大做强大棚蔬菜、烟叶柑蔗等种植业。加大对村民技能培训和资金扶持,规范村民种植流程,成立经济合作社以对抗市场风险,帮助村民做好土地流转。结合乡村旅游打造秀美乡村。
二是做好果树连片开发。帮助有意愿有技术有能力的村民做好山地流转,联系果业局进行技术和政策扶持。
三是开展免费农技培训。开展农技培训、工匠培训等农民免费技能培训2场。
四是企业招工信息。及时收集企业招工、项目建设用工及公益岗位等就业信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五是联系帮助创业贷款。帮助创业者联系办理信用贷款。
六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因洪水冲毁的道路和桥梁进行修复。加大家农田灌溉设施建设。
四、保障措施
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进行帮扶,保证上级的发放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目前每个建档立卡贫困生享受1250元/每年的待遇,同时家庭经济有困难的非建档立卡户子女,学校也发给适当的补助),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住宿生学生提供营养的午餐和晚餐。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二、切实做好贫困救助工作。
组织全校教师和同学自愿捐款活动,积极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具体在每年的三月(控辍保学活动月)和九月(动员流失生返校月)都开展师生捐助活动,给学生集中购买学习用品。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使学生们顺利的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全面落实“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包保建档立卡贫困生帮扶学生”的政策。
开展专题会安排扶贫工作,每月一次谈心谈话和每学期的家访是否落实到位,定期查看教师的扶贫家访记录本。
四、保证资金落实到位。
对于市级财政拨付贫困学生资助金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其他待遇等,要及时精准发放到学生手里。对各班“住宿生补助”政策的落实情况定期教学督查审核。
五、建立贫困学生信息台账。
3、小康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小康路建设;小康水建设;小康房建造;小康电建设;小康讯建设;小康寨建设。
4、精准扶贫“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以“四看识真贫”工作法在全镇对扶贫户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不漏一个贫困户,找准贫困对象。
5、精准扶贫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安排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6、脱贫“五个一批”工程: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7、精准扶贫两个所有:就是到2020年全省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和落实兜底政策;到2020年全省所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
8、精准扶贫两个不掉队:“两个不掉队”就是聚焦所有民族脱贫,不让一个民族掉队;聚焦三片六山地区脱贫,不让一个地区掉队。
9、贫困对象识别程序: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
10、“5321”结对帮扶活动:即厅级领导帮5户,县级领导帮3户,科级领导帮2户,一般干部帮1户。
11、扶贫主体责任: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群众主体。
12、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项行动”
①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完善高速公路路网连接通道,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向贫困村倾斜;实施贫困地区农村水电开发,到2020年全面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
②实施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扶持贫困县、贫困乡镇规划建设不同层次的农业示范园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村小微企业。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计划,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实施“雁归兴贵”行动计划,引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③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行动。到2020年把“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142万人全部迁出。合理规划移民安置点。
④实施教育扶贫行动。大力推进“四项突破”工程和教育“9+3”计划,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继续压减6%的行政经费用于支持教育,各级教育经费继续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倾斜。
⑤实施医疗健康扶贫行动。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推进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全覆盖,提高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加大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加强农村贫困残疾人健康服务,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加强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实施“百院建设工程”。
⑥实施财政金融扶贫行动。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省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基建投资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农业综合开发、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等涉农资金优先投向贫困村。建立健全省、市(州)、县三级扶贫投融资平台,设立扶贫产业发展基金和县级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特惠贷”。
⑦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加强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衔接,持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到2020年农村低保与扶贫两个标准实现统一,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和临时救助等救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开展“救急难”工作。
一、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2020年我们承担的中小学“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项目参培学员60人,参培率100%;在全体管理人员的精心管理下下,辅导老师兢兢业业,学员们学习积极性高,培训过程严谨、轻松、愉快,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达到了培训的真正目的,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培训期间,我们聘请了一批知名教授、优秀教研员和教学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的“三结合”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学员带来了一场场学术盛宴;开展了学员交流研讨、示范课、说课评课、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教学活动;培训活动安排合理、内容丰富、效果良好。经过历时一个月的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混合式学习,全体学员为国培交上了圆满的答卷,明晰了专业发展路径和方法,涌现出了一批研修成果和优秀课例,切实提升了课堂教学能力,并初步形成了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主题开展以同课异构、异课同构、一人多轮等多形式的校本研修常态化机制。
二、项目实施的主要做法
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提高站位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领导力。为确保我县“国培计划”项目顺利完成,成立了以县教育局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国培计划”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进修学校,具体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为顺利推进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进修学校、接培学校、基地学校的校长全程参与了集中送教活动,特别是中学的三位主管校长,全程参与导师团每次送教前的交流研讨会、送教后的总结分析会,给了大家极大的信心和鼓舞。可以说领导的重视程度体现了项目的重要程度,也是本次国培项目成效显著的重要原因。
为加强管理,使项目取得实效,分别出台了项目的《实施方案》,对培训原则、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组织领导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并明确要求:葫芦、冯家寨、大平台三个学校必须把“国培计划”纳入常规工作,列入教育局对学校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参培教师返校研修过程中必须在所在乡镇进行推广使用,真正起到骨干示范作用;凡培训未合格的教师,一律不得参与各类评先评优。从而在制度和组织上为培训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领导的重视程度体现了项目的重要程度,也是本次国培项目成效显著的重要原因。
(二)优化团队,保证质量
这次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我们组建了项目指导及实施团队,形成了指导团队、专家团队、和后勤保障团队三支力量。
管理指导团队包括局乡校(校长)三级行政管理团队和班主任、协作组三级班级管理团队,这支力量主要起到了行政推动和组织管理作用。
专家团队由外聘专家、一线名师、优秀教研员和我校专职培训教师三方面构成:我们按照“围绕需求定课程,围绕课程选专家”的原则来选聘专家名师,选聘的6位高校专家教授都是由主办单位推荐,我们选聘3名中小学名师和优秀教研员是通过当地的名师资源库,结合其现任教情况选聘。
后勤保障团队也是由县乡校(后勤校长或主任)三级构成,这支力量主要是为学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保障。
培训团队各自任务具体,职责明确,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保证了项目实施各环节行动路径清晰,组织分工具体,方法措施得当,目标落实到位。
(三)加强防控严格排查
一是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明确专人负责,把学校联防联控的工作要求细化到每一个培训环节、落实到每一位学员,坚决防止疫情向校园输入扩散。培训期间一律佩戴口罩。二是每天对校内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对报告厅、办公室、厕所等公共场所逐一清洁打扫,并实施消毒防疫。三是对进入校园的所有人员,一律进行实名登记,接受体温检测和出示健康码。
(四)健全制度,规范运作
为把本次国培项目做优做实,使我县承担的送教下乡培训能够按照培训指南要求,不走形不变样,我们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有:《学员手册》、《学员守则》、《班委会工作条例》、《优秀学员评选条件》、《学员请销假制度》、《学员学习考核办法》。为了细化管理,学校还制定了《培训方案》、《培训管理细则》。班主任组织学员不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学员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及内容及后勤服务保障。做到精心管理,规范实施,过程落实,不走过场。活动过程中,要求每位学员认真学习,按时活动,积极完成交办任务,班主任定时或不定时地对学员进行考核,确保了学员出勤质量。学校严格执行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在培训过程中,在管理上没有出现问题,与管理制度健全和管理人员执行到位有很大的关系。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全方位保证了项目能够有规可依,按规实施。
(五)精心谋划,务求实效;
1、科学遴选项目接培学校和参训教师
接培学校的选择:依据“如何上好一堂课”研修主题,我们几次开会研究接培学校,以求项目效果最大化。我们广宗有8个乡镇12个中心小学,南北狭长,乡镇中学有大有小。基于便于学员管理、便于学员集中、学校基础设施好、地理位置好、发展水平好便于协作研修这几方面,结合学校实训条件、教师教学能力等情况统筹考虑。
参训学员遴选:在送教乡镇辖区内,主是是基于三方面考虑:青年教师积极性高、培训需求相近、助力提升空间大。故而选择了葫芦、冯家寨、大平台三个中学的数理化学科教师参训。
2. 训中抓重点,学以致用。
在培训期间,还指派专人担任培训班班主任,对学员到勤、学习参与、作业完成情况进行量化管理。我们安排管理员和坊主就坊员在线上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对坊员所做的作业进行批阅,定期对坊员在线学习情况进行通报,及时通知“后进”坊员及时在线学习,使每位坊员的成绩都达到90分以上。线上学习,是坊员研修的一项重要内容。研修网平台为坊员提供了优质的课程,如何让坊员按时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取得线上学习效果,县进修学校管理层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除了在“微信QQ群”及时发成绩通报外,还汇总坊员所在学校的集体成绩,全县通报。
在整个培训期间,专家团队从教学整体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以及信息化教学三个方面为学员进行培训。培训课程包括职业教育政策文件解读、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现有课程结构分析、教学设计与评价、说课的程序与技巧、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信息化教学设计、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PPT的制作与美化等内容。在培训过程中,根据接培学校的需求,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对学员进行指导,从课程结构设计、幻灯片、说课稿、录制说课视频等多方面对参训教师的公开课进行了完善指导。专家团队还采用讲授、示范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学员们的思路,通过举办小型说课会,为教师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实实在在帮助受训老师们解决如何“上好一堂课”和“建好一门课”的问题。
3. 及时督导,扩大效果。教师培训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活动,它不仅需要先进的培训理念、高水平专业化的培训团队、科学完善的培训方案,同时还需要严密的管理监督保障。在本次培训中,为达到培训效果的最优化,我们在培训的管理监督方面也采取了比较得力的措施。具体表现在:一是主管校长负责制和学科管理员制,每个学科为一个小组,都推选一名管理员。全面负责本小组学员的学习、生活及沟通联系工作。二是严格考勤,精细化管理,保证了培训的质量。此次培训严格考勤制度,原则上不允许替换、请假等事宜,各基地学校根据学员跟岗阶段的考勤及其表现给予评价反馈,这种约束机制保障了良好的出勤率,没有出现无故缺席的现象,将培训工作扎扎实实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三是积极引领各位学员成为培训的主体,开展交流研讨、经验介绍、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参训学员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同生共长。培训在管理员的组织带领下,以学科小组为单位,通过研讨、小组活动、微信群主题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学员就本次培训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想、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教师成长体系等多方面的热点问题充分讨论、互动交流、发言研讨。
项目特色:
突出创新,彰显特色
特色一:实行“切块打包”责任制。
“切块打包”是参训学员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管理,而讨论时按学科进行分组,由各学校主管教师培训的副校长负全责。从参训学员的通知、召集、报到签到、领取资料到乘车、听课、上报材料,主管校长全程管理。有效地保证了签到率、听课率和按时上报资料,保证了工作效率和培训效果。每一次活动,都要求活动基地有方案,有督查,所有细节均有主管校长负责落实。
特色二:局领导全程参与,调动积极性
主持人在活动中有序而灵动地组织、串联、协调活动的各个环节,胸有成竹地驾驭活动的进程,与其他授课专家教师配合,机动灵活地处置授课中的各种情况,可以有效地保证学员参训期间学习的高效、保证与授课专家的沟通畅通。我们特意选派县教育局师教股股长祝海兴同志全程担任集中培训主持人工作,负责组织课堂纪律、简介专家、穿插引导和组织答疑。
三个学科,各有一名学科带头人出任管理员,主持分组讨论活动,帮助学员养成在课堂中的有效提问、互动交流、注重实效的培训学习习惯并跟踪培训全程,课间组织一些热身活动,处理协调临时事件。以学科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各小组分别提交作品进行评价。制定可执行的方案,组员之间及时交流沟通,解决问题。集中分学科教研。在对教学设计深入研讨的基础上,由各学校教师代表登台献课,大家观课议课,再进行反思,对已有教学方案,从教法、学法、课堂评价等方面做了修改,在课堂实施方面做了优化调整,最终在大家集思广益基础上,形成更加完善的教学设计。多次的展示、汇报、小组讨论等,让老师们在培训过程中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增强了的团队意识,有助于老师们去培养自己的学生。这保证了培训中的每个环节实施到位,从而催生出了培训的实效。实践证明,这样做学员积极发言,课堂效果好。
三、关于今后培训的设想、意见、建议
(1) 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在今后的培训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反思本次培训的不足之处,尤其要重视学员的反馈意见,查缺补漏。在培训方案设计上充分考虑培训设计方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确保培训质量。
(2)及时部署,通畅运行
中图分类号:F2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024-02
精准扶贫是2013年11月在湘西调研扶贫工作时提出的。所谓精准扶贫,是指扶贫工作要做到精确、准确,即无论是扶贫对象的识别还是扶贫措施的实施都要做到精、准。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展开已接近两年时间,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工作实践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对恩施市龙风镇扶贫试点所做的调查,对当前扶贫工作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总结,并对当前工作中面临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瓶颈问题的对策,为放大试点效应、推进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指引方向。
一、恩施市龙凤镇精准扶贫模式
2013年初,恩施市龙凤镇被确立为国家级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区域。两年来,湖北省、恩施市(县)、乡各级领导群策群力,在摸清龙凤镇贫困人口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出来了“358”的综合扶贫模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扶贫机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358”扶贫模式是指:实施三种扶贫路径、创新五类实施机制、破解难题。具体内容如下。
(一)实施三种扶贫路径
一是实施产业扶贫。对有一定发展能力的贫困对象,分村分户制订产业扶贫措施。 二是实施搬迁扶贫。对生产生活环境恶劣的贫困对象,实施生态搬迁扶贫。三是实施定向扶贫。对因病、因灾、因残致贫等对象,提高最低保障标准,开展大病医疗救助,实行“兜底”扶贫。
(二)创新五类实施机制
1.创新投融资机制。按照大类统筹、小类调整的原则,整合财政资金用于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探索将投入产业建设的财政资金按一定比例作为农民在企业或合作社中的股份,允许财政补助资金形成固定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理,增加农民资本收益;探索建立国有资本投资营运公司,盘活镇级国有资本存量,注重财政资金与担保、再担保政策性保险等金融手段协调配合,放大财政资金效益。
2.创新镇村治理机制。建立优秀村医、村教进村级班子、律师进村法律便民,农民办事不出村“三位一体”的基层治理体系;实施社区网格物业化管理、建立民事调解等多元化公共服务组织。
3.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机制。培育和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依法对农村山地林权、建设用地使用权、财产所有权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有关产权进行交易,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农村股份合作社,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资产量化折股,引导农民以资金、技术、土地、设施(设备)等生产要素入股,通过资本注入、项目补助、农业佣金、产业担保、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新型股份合作社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4.创新土地综合利用机制。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探索农户分散拆旧、集中建新的土地增减挂钩模式,实现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按照“统一规划、分户自建、统一验收、兑现奖补”的办法,探索土地整理项目农户自建模式;按照“政府统筹、整合资金、统一实施”的原则,探索整合资金、统一实施项目模式;按照“政府监管、企业参与”的原则,探索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模式。
5.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构建“大校带小校”的教育共同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放到基层,建立优质医院与镇村医疗机构紧密型合作机制,解决基层医务人员紧缺、医疗水平低、老百姓不信任等问题;整合社区文化、体育、科普、广播电影电视、党员教育活动室资源,建设村级综合性文体服务中心。
(三)破解难题
1.解决“增收难”问题。结合生态产业建设实施退耕还林,发展茶叶、烟叶、蔬菜、畜牧、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加快二、三产业发展,让贫困户达到“三个一”(一户1亩致富园,一户参加1个专业合作社,一户一年至少出栏1头商品猪)目标;加大农民就业培训力度,使其掌握1至2门就业技能,提高困难群众就业能力,确保1户特困户有1名就业人员,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2.解决“上学难”问题。加快中、小学及幼儿园建设,改善贫困学生就学环境;加大贫困生助学力度,使贫困生能上学、上好学;加大职业教育助学力度,免费让贫困学生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一门致富技能。
3.解决“看病难”问题。加快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积极引导贫困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增强贫困户就医保障,适当降低贫困户看病“入门”费用,适度提高贫困户大病报销比例,并对大病贫困户实施“社会救助”。
4.解决“住房难”问题。整合现行扶贫搬迁、环境整治、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土地增减挂钩奖补政策,分户制定贫困户房屋改造计划,确保贫困户住房达到最低住房保障要求。
5.解决“行路难”问题。加大通畅公路、村组公路建设与养护力度,消除村级经济断头路,努力实现户户通公路、村村通班车,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的目标。
6.解决“饮水难”问题。加快推进水厂建设,集中解决贫困户饮水难问题。对无法搬迁但存在饮水困难的贫困户,建设小水窖,实现贫困户安全饮水。
7.解决“用电难”问题。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力度,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因地制宜实施大电网延伸工程,努力解决农村电压不稳问题。
8.解决“留守难”问题。积极发展适合留守妇女致富的项目,开展“留守家庭生产互助活动”,创造条件让留守妇女由“守家园”转“建家园”;落实各项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制度,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缺失问题;探索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的模式,使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二、龙凤镇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
(一)精准识别确保扶真贫
为确保扶真贫,龙凤镇建立了严格的识别标准。立足龙凤镇的实际情况,将贫困人口状况细化为25项量化指标,识别出贫困人口6,338户、20,618人。并对贫困对象按贫困程度进行细分,其中一般贫困户5,826户、19,515人,特殊困难户512户、1,103人。同时,对各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进行了分析,将贫困人口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因病、因残、因灾、因学、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缺文化、无致富门路、居住环境恶劣等原因而致贫。而且,对贫困户进行动态管理,确保进出有序。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户要及时“销号”,对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返贫的贫困户要及时“挂号”,避免信息与管理错位,确保扶贫工作不漏掉任何一个困难户,当然也不能对已经脱贫的村民继续进行扶持,这正是扶真贫的真谛所在。
(二)因户施策确保真扶贫
1.对因病、因残、因灾、因学致贫的困难户,提高最低保障标准,开展大病医疗救助,实行“兜底”扶贫,并引导特困户至少种植一种经济作物或养殖一类家禽,实施“四个一”结对帮扶(一名党员干部、一家企业或单位、一家金融机构共同帮扶一户贫困户)。
2.对于缺资金的困难户,开展“滴灌式”扶贫,分村分户建立产业帮带措施,直接将产业发展资金补助到人到户。
3.对于缺技术、缺文化、缺劳力、无致富门路的困难户,开展“喷灌式”和“池塘式”扶贫,实施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烟草配套等惠农项目,形成“一村一品”、“一区一园”的产业布局,并开展技术培训。或者通过农民合法产权参股,建立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让农民从规模化经营中分享红利。
4.对于因居住环境恶劣的困难户,坚持统一规划、群众自愿、差额奖补、梯次搬迁的原则,引导贫困人口向“一主两副九个中心社区三十三个一般社区”搬迁;整合扶贫、危房改造等专项资金对搬迁户给予差额奖补,对不同搬迁对象分类指导,鼓励搬迁户建设特色民居,发展配套产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此外,对全部困难户实施思想扶贫,强化“经济贫困但思想不能贫困,接受帮扶但不能依靠帮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对象劳动技能,鼓励通过就业创业告别贫困,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亦才能真正脱离贫困。
(三)精准管理确保责任到人
精准管理是确保扶贫责任得以落实的关键。恩施市龙凤镇强化以精准扶贫为全镇的中心工作。具体表现在:一是健全扶贫队伍,责任到人。书记市长挂帅出征、专职副书记一线作战,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扶贫办合署办公,实行市级领导精准扶贫责任全覆盖;乡镇专职副书记兼任扶贫办主任,每个乡镇明确2-3名干部专司其职,重点贫困村实现精准派驻扶贫工作队、精准选派第一书记负责扶贫工作。二是制定精准扶贫作战图,层层签订“军令状”,推动整体扶贫工作有序进行。三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确保贫困人口进出有序,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户要及时“销号”,对返贫的贫困户要及时“挂号”,避免信息与管理错位。
(四)精准考核确保扶贫效果
为了确保扶贫效果,龙凤镇建立了过程、结果双向考核机制,采用定量、定性双重评价方法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办法是:一是将乡镇办扶贫工作在目标考核中的权重调整为70%、市直单位调整为30%,定量定责,跟踪督办;二是将整村推进、扶贫搬迁纳入政府“十大民生工程”,公开承诺,接受监督;三是制订《贫困户、贫困村脱贫标准及验收办法》,引入中介机构,进行第三方评估,确保扶贫工作如期完成,务求实效。
龙凤镇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时间尽管只有短短两年时间,但从扶贫效果来看成绩斐然。一是,至2015年底,龙凤镇2 499户7 804人率先实现脱贫目标,脱贫率达到37.85%。二是,完成退耕还林2.7万亩,整理土地1.08万亩,种植烤烟4 250亩,新建茶园8,000亩,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7个,流转土地五千余亩。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向重点贫困村集中,累计实施项目132个。四是,在扶贫资金筹集方面,以产业发展基金、县域经济调度资金建立资金池,协调银行按1:5的比例放款,为精准扶贫提供了资金保障。五是,“律师进村法律便民”基层治理经验在全国推广,“两社两司一卡一库一平台”金融扶贫、农村产权交易、电商扶贫、城乡学校医院共同体等成果在全恩施州推广。
三、精准扶贫实践中的瓶颈问题及对策
(一)简单扶贫导致脱贫假象
所谓简单扶贫,是指对于特困户,在帮扶过程中,扶贫责任人只是想办法送去一定的资金、生活用品、生产资料(如种子、树苗等),或者对其房屋进行修建、改造等等。这些措施只是对贫困户暂时给予了输血,暂时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条件,但是并不能增强其造血功能,容易造成脱贫表象,或者当年确实已经脱贫,而次年一旦离开帮扶资金和物资就会立即返贫。因此,简单扶贫不是真扶贫,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使扶贫效果具有可持续性,只有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才能真正实现永久脱贫。
(二)贫困地区缺劳力现象普遍
在贫困人口中,大多属于老、弱、病、残人员,或者是留守儿童、老人,或者是五保户老人,年轻力壮、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民外出打工使得农村出现空壳现象,这是导致农村滞后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劳动力的问题是产业扶贫的关键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当地办产业吸引年轻劳动力就近就业,是当前及以后进行扶贫工作的关键,比如发展村级集体产业,因地制宜地创新,贫困户从产业发展中分享成果的“盈利模式”。开展村级集体产业,需要将涉农资金、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整合起来,将所有能劳动的村民聚集起来,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由村干部或者致富能人牵头,带领村民们走上集体致富之路。当然,政府有必要对这种村级集体产业进行政策扶持,比如减免税等,尤其是解决产品销售门路问题,这是产业扶贫能否成功的关键。
(三)盲目投资不计绩效
为了开展扶贫工作,从国家、地方各级政府、企业及社会爱心人士筹集了大量的扶贫资金,这些资金由地方各级政府来规划使用,有些项目的开展可能仅仅是某些领导的一厢情愿(打造面子工程),并无经济效益可言。比如,打造龙马风情小镇,其中将投资八千万元左右,建设一个五星级酒店和一个商贸旅游开发小区,看来龙马镇并不具备旅游、休闲的条件,远离城市、交通不便且道路极为不安全(道路狭窄、弯道多)、闭塞(不通往任何其他乡镇或城市)、无原生旅游景点等等。总之,在笔者看来,打造龙马风情小镇的旅游项目所耗巨额资金是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有限的资金能否用到刀刃上,应该建立配套的绩效评价机制,对于每一个项目在开展前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在开展后要进行绩效评价,并且要与责任人的年终考核挂钩,避免盲目投资。
四、结语
恩施市龙凤镇作为全国的扶贫试点区,创造性地建立了“358”扶贫模式,通过两年的扶贫工作实践,取得的扶贫成效斐然。因此,“358”扶贫模式值得在恩施市乃至全国推广。当然,扶贫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难点和困境,需要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扶贫机制进行修正和补充。另外,贫困地区正好赶上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作为贫困地区的人民,应该迎难而上,抓住机遇,把产业发展起来,把经济搞上去,在走出贫困道路的过程中扮演中坚力量。
有关精准营销,一言以蔽之:精确的市场定位、精确的销售组合,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在理论上的支撑点主要是消费者需求呈现个性化的特点。九寨沟旅游业发展为什么要进行精准营销?怎样进行精准营?
“大众化”旅游,实际上就是“全覆盖”式的营销,这种模式只适合消费者需求差异不大的市场结构,其优点是成本较低,缺点是难以适应差别化的市场结构。
旅游消费,差异化的程度如何?普遍认为是差别化的消费结构,专业的旅游研究人员也有人持这样的认识。在笔者看来,这种看法不尽全对。市场,都存在低端、中端和高端的区别,旅游市场也不例外。对于低端市场而言,用“大众化”来说明,在准确度上不会有太大的出入。大众化的旅游消费在“量”而不在“质”,当然这一部分消费者的消费力也有限。中端市场差别化就开始体现,高端市场则更明显,甚至于是个性化的消费。中、高端市场对质量的要求也就更高,客户的边际贡献更不可同日而语。
(一)从市场发展环境来看,阿坝州“全域旅游”战略启动以来,希望集团刘永言斥资数十亿开发西羌民族风情景观,其布局在于特色化旅游;达古冰川的自然景观也有其独特处;茂县以羌民族文化为内涵的旅游格局也基本形成。对于九寨沟旅游业而言,固然会带来“共同把市场做大”的好处,但更多的则是对于客源的“争夺”,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二)从九寨沟县状况来看,正如上文所述,2012年前三个月,九寨沟共接待游客 286万,旅游消费产值1.25亿人民币,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仅3400万人民币。这一数据具有特别生动的说明力,那就是“大众旅游”限缩了九寨沟县旅游业的增长空间。根据众多的资料显示,一旦利润空间被压缩,市场空间随之将被压缩,恶性循环的状态会随之而来。
二、多极布局,九寨沟旅游业精准营销的途径
(一)九寨沟旅游业内部无力精准营销
1、精准细分是九寨沟旅游业发展的必要基础
精准营销,基础是市场细分。从九寨沟所具有的资源特点来看,具备同时满足高、中、低端市场的能力。随着近年来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和一批五星、四星酒店的入驻,满足于差异化的消费需求的服务自发性地形成。所以说是“自发性地形成”,在于一家一户式的乡村旅游无力也没有意识提供与之配套的“旅游产品”,九寨沟风景区在整体定位上采取的是“大众化”的方式,对于高端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未能满足。
2、精准组合是九寨沟旅游业发展的充分条件
普遍认为,九寨沟旅游市场,是不需要促销的,因为“九寨沟”这个品牌,足够强、足够响、足够大,所以我们也很难看见或者听见蕴含于“九寨沟”这个品牌之下的更深、更细的含义。九寨沟在地的旅游企业也很少在这一方面着力。从市场营销的操作而言,这是差距,当然差距本身就包涵了“潜力”的意涵。
精准细分和精准组合,有赖于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团队的推进。销售渠道的建立,是一件系统而且庞杂的工作;销售促进更需要调研、策划、高水平的文宣以及推拉结合等复杂方式。在投资上需求较大,在时间上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需要假以时日的“课题”。目前九寨沟旅游业众多的中小企业无力进行这样的工作,而九寨沟管理局在资源的掌控上也没有办法短期内完成这样的工作。
(二)政府布局是促进精准营销的“良药”
普遍认为计划与市场同为手段,对于资源配置而言,只是各有分工,计划与市场的分际,乃在于是否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市场是有一个个独立的、分散决策的“个体”所组成,即使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可以左右市场发展的“势力”,但是仍然难逃“市场失灵”的宿命。在市场失灵情况下,政府的计划就是一剂良药,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循环的良药。
政府的布局,很显然是计划实施的一种方式。就目前九寨沟旅游市场的发展而言,企业无法也无力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那么这一责任就当然的“落”在政府的肩上。那么,怎样的政府布局才能促进企业逐步采取精准营销的经营模式呢?一个答案:多极化布局。
多极化布局,就是多个“经济增长极”布局的简称。多点布局,必然影响到市场结构,而市场结构的显性化,就会使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作用更加明显,促使企业对自身的经营模式进行调整、选择。正因为如此,对于九寨沟县旅游业的发展而言,多极化布局不仅仅是增加经济增长点的问题,而且还能更加有力地促进企业经营模式的改变,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三)“多极布局”条件形成
近年来,九寨沟县采取突出重点、全面带动的方式,形成了“连点成片”的发展态势,“多极布局”格局基本形成,为全面实施全域发展战略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1、县城景区“双核”带动。按照高起点策划、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抓紧开展“并乡建镇”、“撤县建市”工作,形成县城、漳扎“双核带动”的城镇体系。实现县城功能带动。加快县城新城区完善和旧城区改造步伐,加快新建2-3家五星级酒店和一定数量中高档休闲度假酒店进程,提升县城接待能力。结合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坚持“以资源换资本”,用土地、财产、资金作价入股,统筹宾馆饭店、演出团体、休闲娱乐、商业购物等功能,建设区块功能互补、设施设备配套、产业要素集中的“城市综合体”。突出景区特色带动。建设精品旅游集镇,实施漳扎镇“美化、亮化、绿化”和“旅游畅通”工程,全力推进交通改善、风貌塑造、环境提升等工作,把漳扎镇打造成国际精品旅游集镇。规范旅游市场运行,对旅游餐饮、客房服务、购物和娱乐市场等开展专项整治,提升服务水平。
2、交通建设“主干”辐射。近年来,九寨沟致力于畅通出县通道,黄土梁隧道建设进展顺利,绵阳至九寨沟、汶川至九寨沟高速公路加紧设计中,甘肃迭部至九寨沟二级公路九寨沟县段已完成工可研究,拉玛岭隧道已完成方案研究,成立专门机构配合成兰铁路建设。不断完善县内路网,西南交大正为该县制作交通组织系统规划,努力建成火车站、九寨沟口、县城之间路网为骨干,辐射所有景区、村寨和农户的交通网络。目前,保华、草地通乡油路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今年150公里左右通村公路和景区公路建设完成。九寨沟至甘肃武都高速公路争取纳入国家路网规划,以便与兰渝铁路、兰海高速等国家骨干交通网对接,提高对外通达能力,缩短九寨沟县与外界的时空距离。
3、数字九寨“内外”相连。支持和引导通讯企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通信网络覆盖面,着力提升通信质量。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顺利完成九寨沟政务网改版升级。切实加强电子商务建设,搭建电子服务平台,不断拓展电子商务经济活动的覆盖面;加强旅游信息平台和数字电视建设,积极推行旅游信息公开,畅通游客投诉渠道,着力建设与“国际旅游名城”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三、区位多极,九寨沟资源特点下的自然选择
在严格的概念意义上,增长极的内涵是由一个具有快速增长能力的促进产业以及相应的上下游产业链共同组成的综合性产业集群所组成,这也是狭义的理解。笔者以为,增长极应该采取更为广泛的定义,那就是凡是具有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的经济增长点,都应该是经济增长极。多极化布局,实际上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上寻求“多点”增长,并连点成线、成面。多点,可以是产业上的多点、区位上的多点、市场上的多点等。具体采取什么样的多点布局的形式,由客观条件决定。
九寨沟的资源特点决定了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以旅游业为主,并将之贯穿各产业发展的始终。除国家首批5A级风景名胜区称号的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外,神仙池风景区、甲勿池风景区、以白马藏族风情为内涵的乡村旅游也日益成型,在布局上采取区位多极也就成了“自然选择”了。
(一)区位多极化,有利于“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共振
作为多极布局之一的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在经历了三十年左右的发展,其极化效应是十分显著的。以该风景区所在的漳扎镇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就可以十分明显的看出来。在九寨沟风景区开发之前,漳扎镇是落后的,有一首比较通俗的民谣:“三十(石)一口锅,四十(石)一张床,三拍两打,吃的是剥皮点心(土豆),顿顿酒(韭)菜不离”,就是当时藏区人民生活面貌的真实写照。而现在呢?漳扎镇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级品牌的旅游集散地,风景如画、游人如织,一流的建筑设施,人们的生活舒适、惬意。这就是人力、物力、财力向这里“聚集”的极化效应所形成的。
在发展阶段上,作为一个增长极,其扩散效应已经超过了其极化效应。但很遗憾,这种扩散效应没有被很好的利用。这从上文的数据就可以看出,286万人的一般财政预算仅仅3400万元,也就是说一个人边际贡献仅仅10元多一点点。从每年的五一、十一长假来讲,平均每天都有两万左右的人流滞留九寨沟名胜风景区。这些滞留人群,实际上就是扩散效应没有很好利用的例证。区位多极化布局格局的形成,必然产生新的“极化”效应,这种极化效应,当然不可能“自然”形成,但如果操作得当,必将与九寨沟名胜风景区的扩散效应同步共振。
(二)区位多极化,有利于九寨沟旅游市场细分和企业定位
区位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对于市场而言,实际上具有“多元化”发展的功能,这种功能,必然促使企业结合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并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确的销售组合。
1、旅游产品。针对九寨沟旅游业的发展而言,笔者以为应当着重在产品线的开发上着力。目前的“大众化旅游”要提档升级,实现旅游业“二次创业”的目标,拓宽产品线和加深产品线是必须的选择。拓宽产品线,有利于充分发挥旅游企业的潜力,开拓新的市场;加深产品线――可以适应更多层次的特殊需要;
2、旅游价格。旅游产品价格,一般遵循的原则是:成本是价格的最下限,竞争对手与替代产品是定价的出发点,顾客对旅游产品价格的理解是定价的上限。从九寨沟目前的旅游业发展而言,笔者以为应当采取旅游差价和个别定价相结合的方式。
学校地处县城边缘,接纳的全部是乡镇寄宿制学生,并且好生源流失严重。每逢暑假开学,初一数学、英语老师都愁眉不展,牢骚满腹,埋怨学生计算能力太差,相当一部分学生连数学九九乘法表都背不过,英语26个字母都不认全,音标更是无从谈起。这样的生源,在起步阶段就和其他县直学校拉开了距离。如何让孩子们平稳起步,迅速适应并赶上相应的学习进度,成为学校办学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难题。
开发数学、英语搭桥课程。针对数学、英语两门学科实际,学校采取不同的策略,分别对小学落下的课程进行补课。在数学教学方面,采取“一边开新课,一边补能力”的办法,遇到小学里没有学会的问题就停下来清理,同时编制数学、数字游戏手册,坚持利用初一半年的时间,每天都让学生利用课外活动等自由时间进行数学活动,增强学生对数字符号的敏感意识和计算能力。在英语教学方面,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集中补课,从26个字母、音标开始重新学起,并对小学部分内容进行重新学习,打牢夯实英语基础。通过数学、英语系统性的搭桥补救,初一新生基本在半年时间上能够跟上相应的学习进度,实现了初中生活的平稳起步。
开展大量阅读课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想让孩子聪明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每年开学,学校就为初一编制好了三年的读书规划,分必读、选读两类,规定三年内必须完成150本读书目录。初一上半年以培养读书兴趣为主,每月共读一本经典名著、自由选读一本好书,月末开展读书交流、读书之星评选等活动;初一下半年、初二初三进行海量阅读,定期组织开展活动。针对学生大部分是农村家庭、藏书不多、购书不方便的实际情况,学校加大学校图书的购置,保证学生阅读的足量供应。建立班级微型图书室,实现学生零距离借阅。大量阅读课程的开设,不但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使学生真正地慢慢聪明起来,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情趣慢慢发生了变化,变得文明了,变得高雅了。
开发音乐微课程。学校针对学生的校园生活时空,编制了成套的音乐微课程实施计划,学生就餐时实行无语就餐,餐厅里每周播放欣赏一首经典名曲;就寝前、课外活动时间,也都播放一些舒缓的经典音乐,并进行定期更换,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经典音乐的熏陶,潜移默化中受到经典音乐的滋养。
开足开齐开好国家地方课程
按照国家规定规范办学,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学校没有因为生源质量不好,缩减音体美和地方课程,而是着眼于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科学规划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适当调整有关学科课时,形成了适合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
实行考试学科“5+5”课时编制。为让学生课堂学习知识能及时按照记忆规律进行复习,学校每天安排5节正课,随后跟进安排课时不等的5节小自习,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对当天学习的知识及时进行复习,有效地保证了学习效果。
实行音体美“2+2”培养课程。每学期首先利用一半时间学习音体美基础知识,其余时间进行走班式选课教学,开设了足球、篮球、羽毛球、太极拳、乒乓球等十几个选项,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特长,每学年学习一种体育技能和一项音美特长。
整合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对地方课程和相关学科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传统文化纳入语文教学,部分安全课程、环保教育、青春期教育和政治等学科进行合并,既开全了所有地方课程,又节省了相应课时,保障了课时的有效利用。
建立健全德育课程
设立习惯养成课程。每学年初,学校都按照不同的侧重点编制一本学生手册,以作为学生日常行为的行动指南,并利用开学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习惯养成强化训练,切实让学生手册内容内化于心,外成于形。
探索建立励志教育课程。引进国家德育创新课题,实施励志教育。每天早晨跑励志操,一天三读励志信,通过反复朗读励志信,激发学生心中昂扬向上的斗志和奋力拼搏的精神。实行月目标、晨计划、暮反思行动,每个月所有学生都要根据各自实际制定自己的月目标,然后分解到周、天,让学生养成目标管理的良好习惯。每天晚上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对一天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反思,促进保证每天计划的顺利完成。
1 抓实基肥的施用。农家肥营养全面,肥效长,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农家肥要充分腐熟后随深耕全田、全耕作层施用,以利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减轻环境污染。每亩如要收获皮棉100千克左右,中等肥力的地应施腐熟猪牛粪2000~2500千克或腐熟猪牛粪水3500~4000千克、油菜籽饼肥等60~70千克、过磷酸钙40~50千克、硫酸钾9~10千克;酸性重的棉田,每亩还要施用生石灰50~60千克。地力差的棉田,基肥更要重视施用农家肥,适当控制用氮肥作为基肥的施用量。棉田土壤每千克有效硼含量低于0.5毫克,每亩应施0.3~0.5千克硼砂作基肥;若缺锌,每亩可施1.5~2千克硫酸锌作基肥。
2 科学追施苗、蕾肥。基肥如施用充足,非套种棉田可不施追肥。基肥施用不足、肥力差和套种的棉田,苗期要追肥1~2次,每亩对水浇施尿素4~5千克或腐熟对水人粪尿200~300千克。棉花现蕾后应在促发棵、防徒长的基础上据情灵活追施氮肥。高肥力的田,要严控在花蕾期追施氮肥。皮棉定产70~90千克、肥力中等以上的棉田,蕾期也可不追施氮肥。肥力差、皮棉产量60千克以下的棉田,每亩可追施尿素5~6千克。中等肥力的棉田,蕾期要追施氧化钾4~6千克或硫酸钾7~12千克。缺硼的土壤,棉花蕾期、开花期、花铃期要分别叶面喷施0.2%硼砂溶液1~2次,每次每亩喷施50~60升。缺锌的土壤,锌肥已作基肥施用的棉田,蕾期可不追施锌肥,否则,每亩应叶面喷施1~2次0.2%硫酸锌溶液50—60升。
3 巧施花铃肥。花铃期的棉花要据情重施氮肥。中等肥力的棉田,每亩可施尿素4~5千克;肥力差的,施尿素5~6千克;高肥力棉田,施尿素2~3千克。7月以后,应停施花铃肥,以免出现贪青旺长。如棉花主茎有8%~10%的叶柄出现环带,表明缺硼,亩要及时叶面喷施1~2次0.2%硼砂溶液50~60升。棉株出现小而脆的叶片和老叶基部叶脉间退绿呈黄色时,亩应叶面喷施1~2次0.05%~0.15%硫酸锌溶液50~60升。缺锰的棉田,花铃期可叶面喷施1~2次0.16%硫酸锰溶液50~60升。
330700 江西省奉新县畜牧水产局 敖礼林
油菜蚜虫的防控措施
油菜蚜虫,农民俗称“油菜厌虫”,是油菜的主要害虫,以吸食油菜植株汁液,苗期为害生长不良发生病毒病,结荚后为害造成籽料不饱满,对油菜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近年,油菜蚜虫的为害呈加重之势,去冬今春气温偏高,降雨偏少,有利蚜虫的越冬繁殖,据调查,油菜蚜虫已普遍发生,发生量较常年大。个别田块已达防治指标,预计发生趋势为:中等偏高发生。因此,切实做好油菜蚜虫防控工作,方能确保油菜生产、油菜品质、环境的安全。
一、发生情况及分析
1 田间发生情况:根据植物检疫站定点监测、系统调查,1月21日,调查18块地,面积12.5亩,发生面积12.5亩,发生面积比100%,有蚜株率100%,百株蚜量450~5809头,平均1756头,比去年高152头,2月25~26日调查,百株蚜量856~9791头,平均2386头,比去年高997头。
2 苗情:受去冬今春历史罕见干旱、气温偏高影响,油菜长势普遍较差,生育期较去年提前,目前正处于开花结荚期,诱集其他植物上的有翅蚜迁入繁殖将加重为害。
3 气象因素:去冬今春干旱少雨、气温偏高,有利蚜虫越冬。春后气温回升快,有利蚜虫繁殖。据气象局预测:3月气温正常,为13.5℃,降雨正常略偏多,为40毫米左右,4月气温正常,为19.0℃,降雨正常偏少,为40毫米左右,有利蚜虫发生为害。
二、防治措施
1 防治适期:油菜开花末期至幼荚初期
2 推荐药剂及方法:亩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克或70%吡虫啉水分散剂4克,加“激健”农药助剂8克,对水60千克喷雾。
三、注意事项:
1 防治不得任意混配农药和加大用药量。
2 必须按农药安全操作规程施药。
3 施药时,喷雾要均匀、周到。
4 严格安全间隔期,上述药剂在油菜收获前14天禁止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