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化学实验教学创新

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4 15:19: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化学实验教学创新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72-02

实验是化学的基石。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方式,他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因为化学实验技能和实验教学技术的研究与熟练,则是化学实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要改进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必须进一步加强化学实验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地位,充分体现化学实验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才能使化学教育真正有特色,有魅力。

1.不断提高化学实验教师的业务能力

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缓慢的原因之一,是实验教师业务能力没有得到普遍提高的结果。在很多中学不重视是实验教学,实验工作人员没有专门从事实验教学工作,有的实验教师缺乏实验教学的知识和技能,缺乏经验,实验成功率低,不认真去钻研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敢提出改进创新实验教学的措施和方法,从而使化学实验教学陈旧、单一、停滞不前。所以,为使实验教学得到迅速改进和创新,首先得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实验教师要积极参加业务进修和业务培训;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举办的专业课题讲座;还可针对难点组织专题协作研究,摸索最佳实验条件,加强实验经验交流,观摩实验教学课等活动。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才能使化学实验教学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实现专业素养“质”的飞跃。

2.充分体现化学实验教师积极的热心建设者作用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实验室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室不但要在时间﹑空间上保证完成新的教材所要求的教学任务,而且需要拓展实验室的功能,让实验室成为开展科学探究的场所。因此,化学实验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向学校领导提供有关化学实验室建设的合理建议和有效途径,反应有关的情况和问题,给学校领导规划与决策出谋划策,提供可靠依据,制定有效方案,为化学实验教学创造有利条件。另外,化学实验教师还要加强课内外结合,计划性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拓展化学实验室的功能,多给学生提供素质训练的机会,让学生在化学实验室开展他们的探究活动,这无疑会使化学实验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新的作用。

3.充分体现化学实验教师积极的科学管理者作用

因为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教学,开展科技活动的重要基地,必须加强管理,确保安全,保证化学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所以化学实验教师就要责无旁贷的充分体现严格规范的科学管理者作用。首先,化学实验教师必须爱岗敬业,模范遵守和执行化学实验室的一切规章制度;并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生实验守则;要与实验技术人员共同对实验仪器设备定期维修保养,严防火灾﹑触电﹑中毒﹑锈蚀﹑盗窃等事故的发生,使之始终处以完好无损的备用状态,才能保证化学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其次,化学实验教师要与实验技术人员共同对实验仪器设备和药品,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危险药品有专柜专人保管,帐﹑卡﹑物三者统一清楚。对各种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实验通知单﹑仪器和药品领用单及实验记录单等各种实验室档案,注意分类收集并妥善保管。再次,化学实验教师应拟定化学实验目录,制定课外科技活动项目,积极探索实验教具的制作,编制实验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作好统计,做好实验登记。只有真正做到管理科学﹑规范﹑严谨﹑求实,才能保证化学实验教学在低损耗和高效率中进行,才能真正使化学实验教学得到改进和创新。

4.充分体现化学实验教师积极的团结协作者作用

首先,化学实验教师要与化学任课教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随时了解教学进度,对即将开展的实验预先试做,同时邀请化学任课教师观摩﹑检测,对不如意之处,共同改进创新,并及时地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药品,以保证每个实验都能按时高质量开出。其次,化学实验教师要积极辅导学生做实验,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及时纠正学生操作的错误之处,与学生一起认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并鼓励他们重做,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把相关问题及时反馈给化学任课教师,让学生的知识模糊点﹑困惑点等问题在课堂上及时得到解决。最后,实验完毕,化学实验教师要协助实验技术人员共同检查清点实验仪器,填好实验记录存档。这样,才能使化学实验教学真正的落实到位。

5.充分体现化学实验教师积极的勇于探索者作用

人类社会在文明化的进程中,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学科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学科综合教学势在必行。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增加跨学科内容,采用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会贯通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因此,化学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新观点,在实验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些综合性和开放性的学习主题,如"设计实验探究动物或植物对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影响","调查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提出治理的措施"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使学生能在已有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更全面的认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决策能力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篇2

一、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阶段的实验以演示现象和验证结论为主,导致学生错误地认为化学实验主要是观察实验现象或验证教材结论。学生实验时按部就班,缺少思考分析,甚至只记结论,不重视过程。这样学生思维活动降低到最低程度,更谈不上创新教育。

二、加深对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认识

要加强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较好地改善长期以来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改思路。要在探究教学中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像科学家一般进行探究,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实际上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自己设计实验探究化学规律,从而获取新知识。实验探究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①创设化学情境,提出探究问题;②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对问题进行合理猜想,即引导学生进行直觉思维,让全班学生思维发散,再作适当集中;③引导学生设计各种猜想的实验方案,共同寻找最佳方案;④进行分组实验,取得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获取新知识;⑤引导学生对探究得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即组织知识的正迁移。上课前,教师要精心设计严谨而合理的教学程序,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上课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务必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出规律,形成概念;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我要求学生对“液化石油气里含氢元素吗?”进行实验探究。学生提出猜想:(1)根据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所探究问题进行合理猜理,提出假设A含氢元素,假设B不含氢元素。(2)收集、整理资料。学生温习同忆课本基础知识,认识到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查阅资料,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的化学史实,是探究问题的理论基石。学生做出三点记录:①液化石油气可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生成水;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③氧气中不含氢元素,而水中含有氢元素。(3)设计并进行实验:点燃液化石油气,将冷却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是否有珠产生。(4)分析现象,得出结论:(1)如有水珠产生,说明液化石油气里含氢元素;(2)如无水珠产生,说明液化石油气不含氢元素。

三、改变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是培养创新能力有效途

从教育发展看,实验不仅是一种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直观工具,更能创设丰富而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中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验中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给学生提供广阔、开放的活动空间。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我先准备如下几组实验:①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②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③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④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⑤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让五个小组学生完成这五组实验,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哪一组最合适?学生经过亲自试验,通过交流与合作,并进行讨论、辩论,最后得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这组最合适。这样学生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经过探索而理解并掌握概念和理论,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体验成功喜悦,点燃创新之火。

四、精心设计实验探究教学程序是培养创新能力关键

因为实验设计是一个动手动脑培养各方面能力的过程,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必须挖掘并利用其优势,积极探索优化实验设计模式,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广泛联系,提出多种实验方案,其中有不少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火花。再组织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得出合理性方案后再安排学生实验。通过这种开放性探究设计,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刻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自思考设计实施并操作,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设计能力。

篇3

中图分类号:G424.3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直观的看到结果。因此,研究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对化学教学的创新有重要作用。

一、微型化学实验的概述

所谓微型化学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虽然它的化学试剂用量一般只为常规实验用量的几十分之一乃至几千分之一,但其效果却可以达到准确、明显、安全、方便和防止环境污染等目的。凭借着这些优点,微型化学实验从绿色、环保的理念出发,不仅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而且还被广泛的应用到化学课堂中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在大多数化学试验中均可以使其转换成微型实验,比如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我们可以这样来做:1、选用一支合适的注射器,加入少些的铜片,然后加入大约0.5ml的浓硝酸,用橡胶的瓶塞塞上口,观察管内溶液的变化;2、当管内生成了一定量的红棕色气体时候,把橡胶帽打开,加入少许的水(浓硝酸稀释成稀硝酸),封口,再次观察管内的变化;3、将注射器内吸入少量的空气,可以看到一氧化氮的氧化反应;4、把橡胶帽取下,将所得的混合物倒入成有氢氧化钠的杯中,将所得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消去。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节省了材料,而且还减少了污染的排放,这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也是微型化学实验的优势之一。

二、微型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的优势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利用微型化学实验的实质就是通过改进实验仪器、减少实验品的投入来实现绿色化学理念的,也为化学学科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微型化学实验的仪器都很简单,化学药品用量也很少,这就使得所有同学们几乎都能的参与到实验中来,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其中的实验结果,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多年来一直倡导的“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有所实现。再者,学生们亲自动手做实验,按要求一步步完成实验,也使他们的实操能力得到了锻炼,也有利于发现是严重可能存在的错误,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伏笔。

(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化学课的趣味性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你对这件事感兴趣你才能发自内心的去做把它完成,学习亦是如此。微型化学实验改变了过去化学课上那种“老师在前面做,学生在下面听”的模式,使全体学生切身参与到实验中来,这不仅使枯燥的化学课变得生动化,也激发了大家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实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理解其中的化学名词,增加了化学课的趣味性。

(三)微型化学的应用增加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

众所周知,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总会存在这安全隐患,这就使有些学生畏首畏尾,不敢亲自动手做实验。而微型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用品少,化学仪器也很小,这就大大的降低了实验的危险性,使教师放心的将“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中来,为学生做实验提供了安全性。

(四)微型化学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其环保意识

微型化学实验没有什么硬性的要求,只要实验原理正确,学生就可以收集各种相关材料来完成这种微型实验。增加了学生读科学实验的了解,全面地提高了其科学素质;另外,微型化学实验试用的仪器都很简单,其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和废物也大大的减少了,这不仅保护了环境,也使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减少了经济成本,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

例如我们在做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时,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做,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 Na2SO3 晶体,并吸入少量的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 ,这样既节省了药品和时间,也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

三、微型化学实验的创新发展的要求

微型化学实验在业内已被认可并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高中化学课上。由于高中化学较初中深入很多,一时学生难以理解,通过实验可以更为直观的展示,加深学生的印象。但是,微型化学实验的应用仍旧存在着些许问题,为了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与素质教育相适应,微型化学实验教学硬注意以下几点: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当地当时的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动性,完成微型化学实验。由于微型化学实验的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大部分来源于学生身边的各种资源,再加上各个地区的生活和教学方面的差异,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到这一点。充分挖掘当地的合理资源,并将其应用到实验中来,使学习不脱离我们的生活。这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结果,加深其印象,更好的完成实教学任务。

例如,酯化反应的现象,单单在课堂上是很难充分理解的,但是在生活中这种现象就随处可见了,比如我们都知道喝醉了酒以后喝点醋可以解酒,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由于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有机酸相遇,在人体的胃肠内相遇而起酯化反应,从而降低人体内乙醇的浓度,达到了解酒的目的;化学教师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例会更容易的讲解化学中的现象。

(二)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

知识是没有国界的,作为一名高中的化学老师,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准,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动态,充分利用和整合一切教学资源,为微型化学实验的广泛应用和最佳效果提供良好的前提准备,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在一些偏僻的地区,经济水平有限,化学实验做需要的仪器设备和药品准备不够充足,这时候,化学老师就可以带动班级的学生从身边的东西入手,在合理的范围内自行制造,比如,可以把废弃的塑料瓶制作成我们做实验必不可少的量杯或是漏斗,还可以利用废弃的铁铜等当做试验中的铁和铜的药品等以完成教学任务。

(三)微型化学教学要以本校的实际为依托

每个学校有其不同的特色之处,在利用微型化学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偏离了本校的特色要求;另外,每个班级里的学生也都有各自的特点,要充分发挥其个性特征的优势,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微型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特点完美结合,提高学生学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成功的完成教学任务。

结论:综上所述,微型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不仅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也体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微型化学实验教学是新型教学模式之一,它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从长远的角度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教学工程

参考文献:

[1] 刘一兵,沈戮.化学新课程改革与微型化学实验[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24(3):39.

[2] 周宁怀. 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微型化学实验[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微型化学实验教学专辑),2000,(1):2~4.

篇4

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正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师应当重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用探究型实验把学生的参与探究能力提高上来,开展主动式的实验设计,使学生的化学课外实验得到拓展,创新意识得到培养,有效提高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水平。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原则

1.探究性原则。

高中化学实验应以学生思维能力为起点,通过学生自我感知、自我实验,来认识化学课程中的概念与规律。新课程教材中的实验部分比旧教材更加注重开放性与探究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形式与操作程度上,教师仍然需要做进一步的思考斟酌。

2.简明性原则

高中化学实验应当秉承操作方便简单的原则,用最简便的方式显示出实验最终需要的表达结果。如果操作过于复杂,或者仪器过多,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收到的学习效果亦甚微茫。

3.直观性原则

实验操作方便,结论得出直接,是高中化学实验取得成功的主要标志。实验现象应当与药品节约相互参照,尽量做到明显直观。如果简明原则与直观原则发生冲突,要以直观原则为主。

4.成功性原则

实验验证要考虑到学生的切身感受,使学生可以亲自观察到实验现象,验证化学性质,最终得到准确而科学的结论,所以一个成功的实验,结果准确是十分必要的。

5.环保原则

因为化学学科一般都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形成污染,所以进行实验设计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到安全问题,避免发生污染事故特别是人身安全事故。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

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教材加以研究,我们可以认识到,现在实验教学内容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的不足有:各项实验总体成功率低,很多人为因素与客观因素都会造成实验结果不理想;安全性不强,实验中一般都存在不安全因素,主要是对实验室造成的可能环境污染;直观效果差,现象表现不明显,实验强调的重点不够突出;实验现象与实验目标不能很好协调,对于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发生阻碍;操作过程太复杂,实验仪器、实验装置、药品用量管理混乱;趣味性欠缺,无法让学生兴趣集中到实验上来。基于这些不足,在课堂上进行实验创新时应当考虑到以下几种方法:

(一)借鉴方法:借鉴此前已经取得成功实验案例中的方法与经验,甚至可以利用其他学科内的先进方法技术对化学实验加以改进。

(二)组合方法:将所有实验方案先进行分解,形成若干个互相独立的部分,再加以重新组合,形成全新的实验系统。

(三)添加方法:在一个固定的实验里面加入新的实验环节,以达到改进实验、完善效果的目标。

(四)减少方法;在一个固定的实验里面减少某个实验环节,以达到演示重点突出的目标。

三、高中化学实验教育的过程创新

(一)实验开头应当富于趣味性。兴趣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的直接诱因与强劲动力。在兴趣动力促进下,高中生的热情会被调动起来。因此在实验课堂的最初几分钟,可以不必急于讲解课本里面的内容,而是用教师演示的方法介绍本节课所要了解学习的化学实验内容。比如在介绍三价铁离子的化学性质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先给其表演有关的小实验,先把萝卜浸泡在硫氰化钾溶液中一段时间,把萝卜取出来,再用蘸上三氯化铁的小刀砍到上面,这时候会看到萝卜“出血”了,流出红色的液体。通过这种极富趣味的实验现象,学生就可以很熟悉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方法。

(二)实验过程应当富于探究性。现在高中化学教材里面的实验很多都属于验证性质,学生对于实验最终结果只能被动接受,这对于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是不利的。如果将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可能效果会更理想。探究型实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实验时,学生以化学家的思维方式进行相关过程进展,即以教师所提供的知识背景来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再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会使学生可以建构属于个人的知识体系,达到化学观念的整体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实验中得到掌握知识的技巧、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新意识。比如在探究铁与化合物氧化性及还原性时,便可以采取视频播放铁在自然界中如何被发现,如何在生产与生活中防范钢铁腐蚀的形式,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探究的问题可以有:是什么原因导致铁生锈,在铁的化合物里面,哪些有氧化性,哪些有还原性,哪些兼具氧化性与还原性。

(三)实验设计应当以创新意识培养为目标。实验设计是手脑并用的过程,给学生充分思考与设计实验的时间和环境,既能够培养其发散性思维,也会让学生创新能力水平得到提升。笔者在组织学生开展化学内容的实验设计时,便首先引导学生对有关的化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自己探究出实验需要哪种仪器、药品,实验的装置是什么样,装置能否进行改进,实验的原理又是什么等。这些有层次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实验设计顺利完成。比如探究制备Fe(OH)2时,便可以让学生以创新意识为指导,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最终形成三种不同的实验办法。

高中化学实验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是其他学科内容所难以取代的,可是若想化学实验达到更加理想化的效果,就必须积极改进实验方法,让教学内容更具有引导学生参与和探究的意识。这是因为参与探究能够使学生更大胆地进行假设、猜想、表达独立见解,养成创新能力,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实验能力与严谨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吴俊明.议当前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J].化学教学,2004(04)

篇5

【关键词】

应用化学;教学体系改革;创新型

1前言

应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中的学说和定律都来源于实验,同时又为实验所检验,化学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实验技能方面受到系统训练的开端。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和巩固对应用化学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掌握应用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掌握误差、有效数字等概念,通过一般性的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系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2应用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必要性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譬如:实验内容的不合理性、教学方法过于传统、落后,主要数基于教学以及学生的实验操作上面,其知识面狭窄,应用范围少,而且验证实验比重较大,都是单一的依附于课堂教学,有的学生直接抄笔记,然后根据自己的记忆匆匆完成,简单而过,只是为了应付交差,勉强完成了实验教学,本身的实验教学体系只是简单的依附于课堂,没有涉及实际的社会生产;关于最后的学生素质测评与实验报告,表现也是片面单一的,没有实质性的深刻的内容。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失去了自主空间,缺乏独立创新精神,同时忽视了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使得实验室丧失了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磨灭了学生对探索发现未知的兴趣,这也直接导致了教学结果的不理想,不能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1]因此,必须对应用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2.1精选实验题目增加大型系列实验项目

在实验题目的选择上,要考虑到知识的摄列面,难易程度,也要贴近专业知识结合实际生活。经过不断的研究完善,选着的题目“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及纯度的分析,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油脂的水解(肥皂的制取)107胶水的制备”等。这些题,不仅能使学生掌握运用精细化学合成方法,提高基本操作技能,同时,能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对教材进行教学,为学生积累专业知识和熟练运用基础工作。

2.2.积极探索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

科研型实验是在学生了解基本实验知识、基本操作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必要的合成实验及仪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科研型实验不仅能把过去的知识全面应用和巩固,同时,对学生了解该领域的科学前沿有巨大的帮助。如教师的基础科研项目,让学生参加作实验,通过老师指导,让学生充分体会科研项目中的先进方法和分析手段。同时学生都争取将自己所做的实验部分做好,不影响下一步的实验结果。这不仅加强了团队意识,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

2.3培养学生实验方案设计能力

实验方案设计是学生使用具有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自己设计了更开放、更自由的化学实验设计,分析产品和评价结果,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规划实验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发挥创造空间,让他们有机会思考,真正的创新,使学生对基础科学研究质量有所提高。同时,学生在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基础上,确定本课题。包括合成原理与方法、主要仪器、实验药物、设备操作步骤等,要求学生尝试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然后通过老师的复习,明确不合理之处,然后,引导学生正确的解决方法。设计性实验培养了学生科研素质,增强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2.4严肃管理,培养高素质人才

实验技术队伍本身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实验教学的质量。全面加强实验室建设,譬如对于资源配置的合适配比,以及相互的资源交流共享,对实验室进行更加充分的利用,提高效率。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不仅是对于实验室本身的管理升级更主要是是提升实验人员的专业水准,思维意识,增加对于实验的热情。当然,完善的实验教学团队是构建整个实验室教学的基础,我们需要对于实验室专业教学人员进行的严格把控,当他们对企业有着很强的责任心,能更好的完成实验室教学管理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从而使得实验教学任务顺利进行。

3结语

我们经过应用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主研究的精神,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性,严格把控实验教学的质量,实验室不单单要是一个严谨治学的地方,更要成为把激发学生热情、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研究基地。

篇6

在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中,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在实验教学中,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例如,在初中学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我的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设问在日常生活和我们所学过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同学们就会举出很多生成二氧化碳的例子。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按照我们实验室制取的可行性、讨论这些方法是否合适?这样同学们就会积极地思维,参与讨论,最后概括总结从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等方面的分析、评价,明确了利用缓慢氧化、炭及含碳化合物燃烧、炭还原金属氧化物、碳酸盐分解等方法都不适于在短时间内用简便方法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然后演示“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大理石颗粒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通过对比观察实验,设问哪个反应最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应该是大理石和稀盐酸。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设置疑问,注意在关键处设疑,在重点、难点处设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要创造条件学生质疑,使他们有充分的发言权,同时积极组织学生相互设疑,相互探讨,相互启发,相互辩论,勇于发表不同见解。启发学生不断探索、发现、总结、激活思维,启发学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变验证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知识的创新

要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必须改革现行实验教学模式,充分挖掘课本中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点,加强实验的设计性和探索性,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在实验技能、知识应用、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创新。

例如:初中《分子》一节中,讲分子间有间隔时,课本中有一个演示实验,把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混合,结果体积小于200毫升。直接按教材讲授,学生就会被动地接受,而引不起对知识的探究,如果改进一下该实验:①把100毫升水和100毫升水混合。②把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酒精混合。③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混合。在做这三个实验时,学生就会用实验现象和自己的思维来判断,为什么等体积的同种物质混合体积不减少,而异种物质混合体积会减少?很容易自己就会得出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这样变验证为探究,比原先的效果要强得多。

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教学,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同时教给学生一种认知事物的方法:即创造性地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适当补充和改进一些演示实验,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打消学生中可能存在的疑问,不防根椐实际需要适当补充一些演示实验,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绪言课上,除了做好课本上的四个演示实验外,为了更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可以再补充几个趣味实验,如讲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不妨补充做“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既能帮助学生理解“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燃烧不一定都是可燃烧物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的认识,等等。此外,在做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仪器装置或药品及操作方法做适当改进和完善。在使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前,需向学生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改进?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创新。

四、拟定实验题目,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

在已学的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拟定一些化学实验习题让学生完成。实验的过程由学生自己设计,这对于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他们借肋实验研究解决某些问题的能力,以及课本中的实验习题可供选择外,还可以根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安排适当的实验习题。

例如,在学习了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的鉴定方法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习题:现在三瓶未知无色溶液,分别是“氯化纳”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碳酸纳溶液,怎样通过实验来鉴别它们?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每个小组至少设计出一种实验方案。然后收集整理,学生可能会有如下几种方案设计:

第一种: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来鉴别,根据产生的现象不同,可鉴别出氯化纳溶液和碳酸纳溶液,现象不明显者为硫酸纳溶液。

第二种: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来鉴别:根据产生的不同现象鉴别出硫酸纳溶液和碳酸纳溶液,无现象者为氯化纳溶液。

篇7

对一些操作比较简单、实验成功率较高、安全、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可改为随堂边讲边实验,如“钠的燃烧及与水反应”“SO42-、Fe3+的检验”“苯酚与浓溴水、FeCl3溶液作用”等实验。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二、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比如:课例1 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设疑:水可以灭火,你见过水可以生火吗?

学生对这种有违背生活常理的设问产生强烈的好奇。接着教师演示下面这个实验:把少量Na2O2用适量的棉花包住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团上部滴加少量水。

现象:棉花团猛烈燃烧。学生被这种近似荒唐而又实实在在的化学实验现象激发起强烈的探究欲望。

问题:Na2O2和H2O到底发生了什么反应而使棉花着火?着火需要什么条件呢?(热与氧气)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呢?

学生实验:取试管一支,加入少量 Na2O2,迅速加入10mL水(过量),把带余烬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反应后,在溶液中滴加少许酚酞(木条复燃,溶液变红)。然后再让学生摸试管外壁,说说感觉(试管有热感)。

讨论:Na2O2和H2O反应生成了什么?反应中有何能量变化,解释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Na2O2和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氧气,并伴随着热量放出,属于放热反应。Na2O2是强氧化剂。

应用: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中或潜水艇中的氧气来源(提醒学生注意:呼出的气体主要成分并非是水蒸气,而是含有大量CO2。要求学生利用上述反应原理解释这一用途。

三、从实验的内容、原理、药品、仪器、过程改进实验

例如,学习氯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时,提出:制取氯气用什么药品好呢?生成的氯气通入湿润的有色布条和干燥的有色布条有何不同?如果实验室没有浓盐酸,可以用什么药品代替?若没有二氧化锰该用什么药品代替?分别使用什么装置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经过动手、动脑,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了独立思维能力。

再比如:在学习到硝酸与铜反应时,因为NO、NO2有毒,并且NO容易与O2反应生成NO2影响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该实验装置如何改进呢?根据实验原理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性质实验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达到这一实验目的,应当经过哪些操作步骤?这些步骤先后顺序如何确定?为什么要经过这些步骤?为什么要安排这种顺序?省略或调动某些步骤会有什么影响?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案,经过教师审查,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同一实验习题可能会有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案,都可以让学生去实践,并相互交流,比较各自方案的优缺点,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上面所提出的问题是从化学实验的整体来阐述的,从而引发学生展开思维活动。在实际实验中应抓住某些侧重点展开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某些典型的实验探索入手,上升到一般性、规律性的认识,逐步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层次。

四、强化实验方案的设计训练

我在第三册的《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教学时采用了以下教学步骤,收到一定的效果。

l.先熟悉设计实验方案的格式: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含仪器、药品和材料)实验步骤结果分析问题和讨论,包括对实验方案设计的评价及改进意见。此阶段的教学进程:填空式填表式模仿、改写式。

2.在教师引导下独立设计阶段:小实验综合实验。

实验方案设计的核心是实验步骤的设计,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学习到课本84页硫酸亚铁的制备时,学生感到难度较大,甚至无从入手,为了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结合以上步骤,我采用了题组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先完成下列题组,再设计硫酸亚铁制备实验。

题组:1.电子工业中常用 FeCl3浓溶液腐蚀附有铜箔的塑料板制成印制电路板,腐蚀后的废液中有多种金属盐,从废液中回收铜并制得FeCl3晶体的过程如下所示,请在图中的( )内写出合适的试剂,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1)上图实验过程中,需要过滤的步骤有

(2)解释第二步所加入的试剂需要过量的原因

题组:2.从明矾分离出硫酸钾和硫酸铝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括号中的字母代表所加入的试剂,数字代表分离方法。

(1)试剂a是 ,b是 ,c是 ,d是

篇8

生化实验按实验技能可划分为物质的分离提纯及其含量的测定、层析技术、电泳技术、离心技术、分光光度法5类实验技术,在这5类实验技术中我们筛选出6个实验,这些实验能基本达到该板块的教学目标。这6个实验有:酪蛋白的制备、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酶的性质。这6个实验所涉及的实验技术基本涵盖了上述5类的实验技能,主要使用了离心机、恒温水浴锅、层析缸、电泳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常见生化仪器,能够使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得到训练,达到教学要求。

2、加强实验的设计性,增强实验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我们根据实验室现有条件,最大程度地使一些定性实验达到定量,提高验证实验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如小麦中含淀粉,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但是一定量的淀粉酶能水解多少淀粉呢?在酶的特性实验之后,我们加上了淀粉酶活力的测定这个实验,这个实验不仅属于物质的分离及含量的测定方面,而且还能将这两个实验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看到实验现象,又能得到具体的定数据,二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对酶的性质的认识从定性上升到定量理解,而且使实验内容有一定量的综合,通过这个实验也强化了学生使用分光光度计制作标准曲线的方法、掌握了测定酶活力的实验操作技能,并使学生对酶蛋白浓度与酶活力、酶的比活力的关系及其应用都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3、提高类实验注重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开展前两项改革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安排了一些操作较复杂、系统性强的提高实验,以强化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实验主要包括层析类实验和电泳类实验两大系统。层析实验包括纸层析、离子交换层析、葡聚糖凝胶层析等;电泳实验包括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等。在提高实验中,我们注重启发学生进行比较。如通过不同的层析实验后,同学们又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查阅,较好地理解了不同层析实验的特点、方法、适用条件等。通过比较,达到了让学生熟练掌握的目的。为了保证学生掌握好提高实验的技能,我们对每一个实验都亲自预做,并且在预做过程中有兴趣的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共同来摸索更好的实验条件,共同来解决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更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在实验过程中,尽可能地对每一步都进行详细讲解、对学生的操作严格要求,取得实验的预期结果,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增加探索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索型实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准备、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综合得出结论。这是针对验证型实验而讲的。通过增加这类实验,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有效避免了学生被动做实验的现象。因为这样做是实验在前,结论在后,并且所要得出的结论是实验之前所未知的,而且结论是学生亲手实验所得到的,在实验中学生始终都处于主体地位,因此这类实验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5、教学形式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改进实验准备的方法

传统实验教学中,实验准备工作在课前都已由老师准备好。包括样品的处理与预处理、试剂的配制、仪器的调试等。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对整个实验不甚了解,实验基本是按照老师已准备好的步骤进行的,根本不去想为什么。有些甚至也不动手,而是由同组的学生做,做完后他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整个实验根本学不到知识,动手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因此,我们在实验的准备上进行了尝试性的调整,让学生自己准备试剂、调试仪器等。我们发现,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准备实验会有很多好处,如学生在准备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内容,这样做实验前不会一无所知;学生学会了思考。学生会想为什么要这样做,换个方法行不行,充分调动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通过实验,学生对理论知识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

(2)改进教学方式——先做后讲

生化实验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课一般也是由老师先讲,讲完再做,学生往往对实验的兴趣不大,并且对实验的印象也不深。为此,我们反了过来,由学生先做,做的过程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结束后,由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并且总结规律,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归纳,最后做提高性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自己做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体验到了获得知识的成功。这种由生动直观的现象观察到抽象理论的形成过程,是符合人们认识规律的,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有质疑的精神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实验步骤是清楚地写在实验指导书上的,学生一般都是按照实验写好的步骤来做的,很少怀疑自己的实验结果对不对,即使是比较常规的错误,也没有好好思考。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多鼓励学生要思考自己的实验结果是否是合理的,对于提出疑问的同学要大力表扬,可以激发同学们的思考兴趣。如在做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实验中,实验步骤中总糖提取中写的是取面粉3克,但到最后进行吸光值的测定时,结果都比较大,就有学生提出疑问,经过讨论,我们鼓励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再做一遍,最终得到了比较理想的实验结果。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大是小,是简单还是复杂,我们都应鼓励他进行积极的思考,按自己的想法再做,直到他解决问题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了真正的思考,获得了真正的提高。

(4)利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都是简单讲解实验原理,然后学生按步骤进行,这样的方法在简单的实验中还可行,但对于一些难理解的实验和没有条件开设的实验,这样的方法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对于难理解的实验,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先进的电教媒体,让学生有较直观的认识,如对于层析技术中的分配系数。对于没有条件开设的实验,如薄层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等,我们也可以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明白各种层析方法之间的区别。像分子杂交、重组DNA技术等生物化学实验的新方法、新技术及生物化学的发展前沿,我们也可以通过看录像来了解。

6、优化考核评分体系

通过最终的考核评分,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技能和其所涉及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弱项,及时得到反馈,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方法,取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在评分体系中,我们将生化实验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期末考核”(包括理论口试、实验准备、操作考核)。期末总成绩按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核占50%进行核算。这样的考核体系可以系统地、客观地反映和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篇9

高职化学素质即高职化学学科综合素质,包括化学理论知识、化学实践能力、专业心理素质以及专业认知等多个方面[2]。高职化学实验教学素质教育困境重点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1理论知识掌握问题

高职教学的核心在于实用,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使其能够积极应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理论知识作为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基础不坚实就会导致化学实验难以开展,甚至出现安全事故问题。但可以看到,高职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理论教学部分存在一定的问题,考试功利性过强,只将考试涉及到的知识点提炼而出对学生进行重点教学。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是不全面的,仅能够应对考试内容,却无法将其迁移到实验当中,理论知识素质的欠缺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难以为继,无法发挥高职化学实验教学价值。

1.2化学实践能力较弱

高职化学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实验是其重要的教学载体形式。但在高职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导致学生化学实践能力素质较弱,这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影响重大[3]。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就业优势在于化学实践能力,如果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将无法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学生的就业率。高职学生实践能力较弱,主要是因为化学实验课程不足、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学生转化效果差等因素所造成。因此高职化学教师应该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善学生实践能力较弱的现状。

1.3化学心理素质较差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心理较差的现状,主要体现在:(1)学生实验探究欲望不强;(2)实验观察不够细致;(3)实验操作心理素质差。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缺乏主动探究学习的欲望,按部就班的按照教师讲解的实验步骤开展化学实践内容,稍遇化学难题学生就开始退缩,缺乏实验科学探究精神[4]。化学实验中,物质的克数、反应条件、反应环境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实验结果,但许多高职学生粗枝大叶,并不仔细思考反应条件与反应物质,盲目地开展化学实验。学生的这种心理素质不利于学生化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另外,部分学生化学实验操作心理素质较差,操作的过程中存在着心理紧张的情况,从而导致手抖、添加错误试剂的情况。高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正确意识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

1.4专业认知不足

随着高职院校的逐渐扩招,学生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许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学习缺乏清晰的认知,并没有人认识到化学学习的专业性,也并没有长远的思考未来发展就业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在日常的化学实验学习中缺乏明确清晰的目标,学习的过程中漫无目的、得过且过,部分学生甚至表现出学习态度懒散,上课睡觉、讲话、玩手机等问题[5]。学生对于专业认知不足,严重影响了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不利于学生化学学科素质的养成。

2高职化学实验素质教学创新措施

2.1扭转实验教学思想,重视学科素质教学

高职化学教师是实验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传授者,学生获得的大部分化学实验知识来自于教师[6]。加强学科素质教育,创新化学实验教学举措,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扭转以考试为主的教学思想,重视理论知识的全面性,夯实学生的化学实验理论基础。只有如此,才能够为创新化学素质教学提供可行性的基础。例如:教师在讲解明矾的化学性质时,不妨将生活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明矾炸油条的新闻引入其中,加深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教师开展“探究明矾化学性质”实验。

2.2加强实践教学创新,培养学生实践素质

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保证实验课堂教学课时,尽量减少化学实验理论授课的模式,多次使用校内化学实验室,通过实验次数的累计逐渐提升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要积极创新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日后的就业拓展课堂知识。教师在组织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尽量让学生自己进行动手实践,探究课堂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化学探究精神。例如:教师可以选择“香水制香”作为实践探究的主题,让学生在化学实验课堂之前通过互联网收集制香的步骤与主要材料。在化学实验课堂中,教师为学生讲明化学实验室操作安全守则,让学生自行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素质。

2.3师生角色相互转换,克服心理素质问题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素质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实验过程不熟以及对于未知化学实验结果的惧怕所造成。因此高职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强化实验要素内容,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翻书打断实验思路,减少实验干扰因素。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组内相互监督的模式下提醒操作步骤,克服操作粗心、失误等问题。最后,教师与学生转化课堂角色,让学生在讲台上为大家讲解实验步骤,帮助学生逐步的克服实验操作心理素质问题。

2.4校企合作促其认知,校内创业树其观念

篇1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方式也正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要求,化学教材中也设置了很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具体的实验教学实施中,却有很大一部分实验条件难以在课堂上完成,因为实验无法给学生演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慢慢的磨灭掉。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应当采用有效的措施去优化教学方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案,将实验教学和创新型探究学习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保持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那么,教师又该怎样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创新方式呢?

一、坚持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优化实验层次

化学是由化学事实、化学概念、化学原理以及化学实验技能等多部分组成,所以教师应当根据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科学合理的设置出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不仅需要考虑到高中生的特点,还应当充分意识到化学教学的规律性,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实验层次的构建,应当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认知层次。认知层次是传统的规范验证性实验,也就在实验之前的各项答案都是已知的,包括实验问题、实验器材以及实验结论等,这种层次的实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整个过程,以此来训练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化学实验中的很多结果和理论都需要具有强大的实验理论基础加以支撑,所以验证性的实验必须加以保留,并且要让学生建立其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并构建起合理的化学结构。

2.综合层次。综合性实验层次是建立在学生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并能够运用基本的化学课程以及多门知识进行整合,对学生的实验技能以及实验方法拥有一定的综合性的训练。综合层次的概念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尤为重要,不仅能够让他们认识到化学实验中的真谛,还能帮学生建立起综合性的实验思想模式,帮助建立综合的基本概念。

3.设计层次。设计层次是创新性实验的体现,设计性实验也就是创新性实验,是在化学教学基础之上进行的一种实验尝试,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也正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层次要求学生应当在教师制定的实验项目之下独立完成文献的查阅,综合使用多门学科知识和原理来进行实验设计,在整个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从始至终都是学习的主体,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新方法和新思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落实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开放实验教学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受到课程的严重限制,很多实验在时间、空间以及实验内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想要改变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就需要采用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改变传统实验教学的现状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全面开放的化学实验教学下,我们也大力引进了很多数字化的实验系统,这对拓展师生的研究空间,提高研究效率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将自身的特长和兴趣与现有的教学实验条件进行有机结合,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在开放式的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会受到时间限制,也没有更多的应试压力,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新热情,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开放性的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将化学教材和社会生活相结合,还能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角。开放性的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研究兴趣,还能延伸学生的学习课堂,积极开展网络化以及现代化的实验手段,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

三、改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方式探究,提高创新能力

高中化学中有很多实验在教材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示,但是仍然有着一定的改进空间,那么,对于现有的实验来讲应当怎样改进呢?笔者举出以下几个实验改进的例子:

1.原电池的演示实验。对于原电池的演示实验来讲,将金属锌以及铜当做电极,并将导线连接之后直接稀硫酸的烧杯中,如果通过这种试验之后没有很好的效果,电流表中的电流相应也比较弱,所以就可以进行以下改进:运用两个烧杯分别盛上电解液,将锌棒放在有硫酸锌的烧杯之中,铜棒需要放在留有稀硫酸的烧杯之后,这两个烧杯需要用盐桥加以连接,经过这个改进之后,电流随之就会受到增强。

2.关于氨气的性质教学中设计的喷泉实验。对于改进前的喷泉实验来讲,事先装满的氨气在操作的过程中让挤压胶头滴管中的水进入到烧瓶之中,同时打开止水夹之后就可以形成红色的喷泉,但是改进之后,就不需要用到胶头滴管,操作的时候只用手或者热毛巾捂住烧瓶的底部就可以形成喷泉,这个设计和教材中的原理是相同的,但是通过改进却可以省去一部分仪器设备,由此便能够简化实验操作。

3.焰色反应实验。这个实验是用铂金丝来完成的,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有很大的缺点,很多高中学校并不具备这些条件。但是在改进之后,就可以在三脚架之上放上一个干燥的洁净蒸发皿,这样的仪器使用相对比较简单,操作起来也比较简便。总而言之,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应当对实验进行创新,还应当将创新贯穿于整个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杨慧 单位:江苏省泗洪县兴洪中学

参考文献:

[1]张英波.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篇11

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通过在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能够呈现出一些无法用语言讲述的化学现象,同时可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吸收。但是在目前的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践的机会较少,实验过程中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需要得到教师们的重视。

1目前我国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实验教学方式固定化

在大多数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化学实验的程序基本上都是先由老师讲解实验过程并演示,再由学生来照着老师演示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确实产生了不错的成效,但易固化学生的思维,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很难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特别是VR等模拟技术的发展应用,许多高校的化学实验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演示,虽然教学效果相对以往更加明显,但还是存在一定缺陷。

1.2实验教学资源浪费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操作不当导致无法得到理想的化学反应结果,这些学生会被教师要求进行重复操作以达到满意的结果,这对于一些价格昂贵的实验材料和化学试剂造成了较大的浪费。据悉,在我国的部分高校中,购置的一些大型实验仪器设备所需成本较高,但是每个学期除了部分实验内容要用其余时间基本处于闲置的状态,导致这些实验仪器的浪费。同时,实验室的实验仪器设备需要安排工作人员定期检修,在寒暑假期间的维护费用更高。部分高校会提供一些专门的实验室给教师进行科研创新活动,实验室的设施设备不对学生开放,这造成了较大的实验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2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化学教学具有特殊性,许多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只能在化学实验室进行教学才能清楚地进行演示讲解,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密切。随着人们经济活动的发展,一些常用的化学资源材料面临枯竭,我们只能寻找开发新的资源作为替代资源。这些新知识在以后的新课程中将是重点内容,然而有关这方面的新知识在很多传统的化学教学课程的知识体系中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这些新的教学课程是化学专业人才的必备知识,对培养高素质技术化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大部分高校的实验器材配备和使用状况不合理,特别是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的过程缺少自主创新性,造成资源的浪费的同时,不利于化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2.1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究

2.1.1完善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很多高校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实验室的设备材料达不到相应标准,只能满足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有部分高校花费大量财力购置一些实验器材,建立化学教学中心,但是实验室的利用率偏低,甚至很少允许学生进入进行实验操作,因此这要求各个高校做到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高校应该不定期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资源,让感兴趣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并且为实验室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这不但能够使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大大提高,还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验设备,使实验室的价值充分体现。

2.1.2规范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过程

有些化学反应因为反应条件和反应物浓度的不同,会生成不同的产物,有的甚至会生成有毒的物质,所以老师应该对这些实验加强重视程度,提前讲述不按实验操作进行会产生的危害,并选择其中一些即便操作错误也不会伤害到人体的实验让同学们进行实验,在错误后提醒同学们正确的操作方式。这样更能使同学们记住要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在让同学们亲手实验的同时,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步骤的不同,体验到化学反应的丰富变化,可以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的生成物,根据它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不同,进行自己的总结,然后由老师总结出正确的结论,这样能使同学们更加深刻的记住这些化学知识。

2.1.3提高教师实验水平,提高教学能力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方式也应当与时俱进。在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是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教导方式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固定的实验模式也往往意味着缺乏创新,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创新实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