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20:0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意识形态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总体趋势
我校能够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做到深入领会、严格执行、积极落实、保障有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党支部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坚强有力。在我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有序开展,有力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师师德方面,严格遵照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师德师风考核要求,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取得明显效果。
二、意识形态的主要问题
(一)共性问题教育改革问题。
当前学校的教育改革,能够严格依照国家的教育改革方针要求,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搞好素质教育,但是在当前大环境例如高考等大型国家考试,高校招生工作等仍是以分数高低作为主要考核依据,所以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个性问题 社会思想意识情况。
当前学校意识形态环境较为稳定,互联网、意识形态宣传到位,良性的舆论导向作用基本形成。但个别党员思想活跃,对党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学习缺乏热情。自由主义出现滋生蔓延现象。
三、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
(一)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 学校党支部、校委会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召开了支委会会议和校委会会议,认真组织学习临汾市委意识形态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推进和落实计划,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追究问责,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明确工作职责,健全领导体系 学校成立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校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意识形态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主抓推进、落实、督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校意识形态工作。党支部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自身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负责分管年级、处室的意识形态工作。
(三)结合“”制度,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学校把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教育渗透进党支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计划之中,通过组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要求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都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四)汇聚正能量,突出正面宣传 学校通过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校园网络、微信公众号、QQ工作群、楼道悬挂等各种途径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利用班会课、每周的升国旗仪式等教育形式,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传统美德有机结合起来、与形势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通过各种宣传和学习手段,让主流意识形态在校园占据主导地位,不断提升其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意识形态广告常以情境营造与隐性价值观使目标受众结合自身想象就广告商品形成建构性、虚拟性认知,并常常将商品与某种生活方式、个性特质相连,青年受众群往往最难抗拒此类广告的说服。
2007年,中央电视台及部分卫视台和高端杂志媒体上先后出现两则“德美”巧克力广告。“德芙”巧克力是世界最大休闲食品制造商美国玛氏公司于1989年在中国推出的品牌。作为在中国生产与销售的巧克力德芙比同类品牌的价格高出数倍,但从1995年开始,德芙就一直是中国巧克力市场的领导品牌,可以说德芙的独特广告表现思路在品牌树立与拉动销售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德芙巧克力播出的这两则广告可以说是“意识形态广告”创意表现形式的代表作。
作为“小资”话语的巧克力
2007年下半年开始播出的德芙巧克力30秒广告片是以上海外滩作为背景的。黄浦江边露天咖啡茶座上,知性气质女主人公出现,花边阳伞下,纯白餐桌前。俊逸的男侍者微笑立侍一边,主人公放下手中的英文小说。从手提袋中拿出一块德芙巧克力,伴随着婉转轻柔的吟唱音乐咬下一口,品尝之时从巧克力中滑出的棕色丝绸缎带轻轻将她环绕、流动,伴随着巧克力口感产生的是丝绸环绕、滑动的感觉――“愉悦一刻,更享德芙丝滑”的广告语出现。
2007年底德芙开始播出另一则广告。在白色调欧洲建筑风格街景中。响起法语香颂背景音乐。打扮时尚可人的女主人公站在一间装潢高档的时装橱窗前,凝视着橱窗内一顶纯白精美的帽子。根据帽子在橱窗玻璃上反射的倒影,主人公微微倾斜自己的头,摆弄姿势使自己的影子与商品的倒影重合,产生自己戴着那顶帽子的映像。随后她转到珠宝店橱窗前,用憧憬的眼神看着陈列的钻石项链,她调整比画着姿势。在玻璃上又产生了自己戴着这串稀有珍贵钻石项链的映像。满意的女主人公露出微笑,从提包中拿出一块德美巧克力,轻轻咬下一块,精致细腻的巧克力色缎带环绕住了沉迷于口中美昧的女主人公,“此刻尽丝滑”的广告语出现。
这两则广告均不是以巧克力物理属性为诉求点,在核心广告语中所谓“丝滑”也只是一种嗳昧模糊的口感暗示。上海、外滩、咖啡、欧洲、法语……这一系列频频在其他媒体上作为“小资”符号的注解而出现的元素堆砌起了一个时尚唯美的意象空间,没有任何语言劝服――这正是意识形态广告的特点。
“意识形态”如何说话
能指与所指的随意指定。能指与所指是符号学的核心概念。在日常语境中,只有能指与所指严格对应才能确保交流双方准确地了解对方的意思。但随着符号系统的扩大,两者已不再是严格对应的关系,能指开始了“漂移”。所指开始了“滑动”,两者甚至开始随意指定对应关系――广告便是随意指定能指与所指的典型。“广告呈现为一个能指,一个词语。这个词语与广告所促销的对象不存在传统的关系,广告使这个词依附予那个对象。广告建构起新型的语言与传播现实。这些虚像的能指恰恰在广告中通过再语境化实现意义。广告利用了能指的漂移。”
在第一则广告中,女主人公外表、服装的能指所对应的已不再是她个人的演员身份,而产生了“时尚、知性、有小资生活情调品位的白领女性”这一虚拟所指。
图像的催眠。长期视觉的浸润使观众逐渐形成流连于表层感性美丽的接受习惯,不甚美观的画面都要经过马赛克处理,经过精心拍摄与后期处理的美感、观看感十足的画面是意识形态广告的必备要素。同时从人的认知习惯上说,前后按时间顺序出现的画面受众习惯于用因果关系来解释,唯美场景与商品画面的承接也暗示了商品的完美。无可挑剔的广告背景音乐也搭起了无穷的幻想空间,“观众对电视广告意义的解读由于受图像现实影像的限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接受已经凝固的意义,这是广告商利用图像符号能指与所指关系让广告发挥效力的重要机制。”
自我的建构。消费者对电视视觉符号的自行意义建构中起作用的首先是个人经验――在现代社会则大部分是来自媒体特别是电视的间接经验。一个女演员成了“时尚、有品位的白领”这一能指的建构是由无数电视剧、娱乐杂志、商业广告、新闻节目等共同完成的。如第一则广告中,“上海外滩”、“咖啡、阅读小说、外形姣好的女性”这种碎片被抛示给观众,观众通过个人经验自行将其拼贴、建构。对于这些碎片能建构成怎样的具体影像广告传播者无法确定,他们只要确定核心的“时尚”、“品位”、“小资”这些元素被传达出去就已达到目的。
演员与小资品位、小资品位与巧克力、丝绸缎带与巧克力这些视觉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由广告随意指定。这种指定以约定俗成的指代规则为基础;再通过时间秩序呈现及不停地重复;并辅以其他媒介的类似指定,由此实现符号组合。画面堆砌中,与商品有关的絮絮叨叨的话语被减少到最低限度,仅一句“此刻尽丝滑”就使沉溺于唯美画面音乐中的观众接受了这种组合。
消费逻辑的隐性阐释。鲍德里亚用“商品拜物教”来概括现代社会的消费逻辑,“三日不购衣便觉面目可憎,三日不购物便觉灵魂可憎”便是直接表达。在德芙广告中也通过消费至上的隐性阐释引导消费者进行象征性消费。第一则广告中,“白领”身份背后的工作竞争、购房压力都被掩盖在唯美视觉符号背后,巧克力的物理属性已非重点,“德芙”直接与光鲜的主角形象建立所指,被赋予了品位与身份的象征。第二则广告中,主角在“镜像”中实现了对高档时装和首饰的占有。简直是活生生的造梦隐喻,实际上的拥有已不是重点,主人公满足的微笑与德芙建立所指,巧克力这种食品与对美丽奢华的占有联系起来,成为复杂模糊的象征。
此处,意识形态广告的作用机制是将消费这种意识形态作为价值观展现。说服消费者消费商品的“象征”――这种象征往往建立在消费者自身固有的欲望上,不是裸地说出欲望。而是建立起与欲望相切合的象征。“针对人们希望得到社会承认的心理需要,广告以社会规范的方式说服消费者接受自己的观点。展示、规定消费者‘你该怎么活’。”德芙的目标消费群为16-40岁城市中等收入女性,对“白领”抱有幻想与憧憬,对自己“白领”身份亟待承认的女性都在被告知:拥有德芙,你就是广告中的主角。她们不是在消费巧克力,而是在消费德芙本身作为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世界。
实效与伦理
纵观童先生的各种文论教材和相关论文,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三处代表性的阐发:其一,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60页。)。此处“意识形态”被看做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即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就这一点而言,它如同政治、哲学、科学、宗教、道德一样是一种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自学考试指导书》,武汉大学出版,1995年版11页。)。这里的“审美特质”在客体上表现为:面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和价值系统,文学所撷取和反映的“必须而且只能是客体的审美价值”(注: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页。)。
其二,“所谓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是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的组合形式”(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而这里的“意识形态”已与“人类意识的外在化形态”大相径庭:“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如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及其它艺术等。”(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此处也对审美作了正面阐释:“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非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
其三,“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又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作为文学属概念的意识形态又不是“话语活动”了,而回到了“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上去了:“我们说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就是说社会生活本来是自然形态的东西,经过作家的艺术改造,变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而审美也变成了人对事物的特殊精神活动过程:“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客体的美的关照、感悟、判断。”(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
由上述可知,童先生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两个层面中:一是不同版本的论著对“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不同版本的解释,各种解说之间不仅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二是不同解说自身也有诸多不尽合理和值得商榷的地方。
先说第一个层面的问题。上面三种解释都把文学的属概念规定为一种“意识形态”,但对意识形态的界定却并不一致。解说一、三认为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在外延上包括全部社会意识内容。解说二认为它是一种“话语活动”,这一说法实际上已经把社会意识中的某些因素排斥在外了。一般认为,所谓“话语活动”不过是说话主体与接受者之间在一定话语情境中通过文本进行的一种信息沟通过程。而话语活动之所以能够进行,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话语双主体(说话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沟通的媒介——“文本”的存在。文本大体有两个存在形式,即所说的话与所写的文字。我们知道,如社会习俗、幻想、集体无意识等社会心理因素并不常常构成“文本”和“话语系统”。因此,从意识活动的角度说,社会心理因素不能构成话语活动的重要内容。这样,一边认为意识形态包括全部社会意识内容,一边又认为它排除了社会意识的某些内容,两个意识形态概念在外延上发生了矛盾。在内涵上两者也相互抵牾。前者认为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把它视为静态的、凝固化的事物;后者又认为它是“话语活动”,即是包括说话主体、接受者、文本、沟通等多种因素在内的动态过程。其实话语活动本质上就是意识活动,如果意识形态是话语活动,在更大范围上等于说意识形态是一种意识活动,那么,一面说,意识形态是“意识活动的产物”,一面又认为它是“意识活动”本身,孰对孰错?令人匪夷所思。
由于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解释充满矛盾,已经提前决定了对“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学”不可能再有科学合理的说明了。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对“审美”的解释之中。解说二,把审美视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和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解说三又把它变成了人类对“美物”的“观照、感悟、判断”的精神活动。应该说,单就“审美”一词而言,它确实拥有包括上面两种含义的多重内涵。然而,在“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判断中,“审美”充当的是被判断事物“文学”的“种差”,即文学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独特性质。严格说来,这个种差——“审美”必须是确定而统一的,否则,就会使人产生认识上的歧义和模糊。
从第二个层面来说,童庆炳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每种解说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解说一把文学规定为“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在方法论上混淆了事物的存在“形态”和分属领域。一般而言,事物的形态是人的感官能够直接把握的事物外貌状态。例如,人们能够直接把握H[,2]O的“形态”只能是气态的、液态的、固态的水,亦即我们说H[,2]O只能形态化为汽、水、冰三种形态,而不能说它“形态化”为了黄河、太平洋和喜玛拉雅雪峰。同样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也只能是为人所直接感知和把握的语言、文字、文本、话语及人的自觉不自觉的动作行为等,而不能形态化为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就像河流、雪山不过是H[,2]O的形态——水、冰的存在领域一样,哲学、文学也只是人类社会意识的某种外化形态——哲学性文本和话语、文学性文本和话语的存在领域。
以撷取现实生活中的审美价值作为文学的“特质”,理由并不充分。童先生的说法是:“当我们说文学艺术的独特对象是客观现实的审美价值的时候,不要把现实的审美价值当成是独立的存在。现实的审美价值具有一种溶解和综合的特性,它就像有熔解力的水一样,可以把认识价值、政治价值、宗教价值等溶解于其中。”(注: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页。)然而世界上任何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一般都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不仅事物的审美价值不是独立的,其实用价值、认识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等也是如此;不仅实用价值、政治价值等可以渗透溶解于审美价值之中,反过来审美价值也完全可以渗透溶解于实用价值和其它价值之中,那么既然文学可以撷取溶解其他价值因素的审美价值,也完全可以撷取融合审美价值的实用价值或其它价值。为什么“必须而且只能”撷取审美价值呢?为什么“必须而且只能”要用审美价值去溶解其它价值呢?童先生并没有准确把握到文学与审美价值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关键之点。
解说二在属概念上把文学视为一种话语活动,把“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命题的种差——“审美”解释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和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紧接着又说:“它(审美)可以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从目的看,审美是无功利的;从方式看,审美是形象的;从态度看,审美是情感的。”(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然而,我们知道“方式”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它与“目的”、“态度”等一起构成实践活动的下位概念,我们只能说人类在掌握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抱有何种目的,采取何种方式,表现何种态度,而不能说“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解说二中审美内涵之一)的目的如何,方式如何,态度如何。“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它至少在双方之间方可发生,审美关系必然发生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审美关系(解说二中审美内涵之二)的特征也必然是审美主体与对象互相作用所形成的特殊状态的特征。如所周知,在审美发生过程中,就主体的心理状况而言,最终并不报有任何目的,主要采取形象方式,并表现出某种情感态度。这只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呈现出的特点,而并不是主体与对象间形成的审美关系的特点。
如此的“意识形态”与如此的“审美”,两者“复杂组合”而成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应是什么呢?我们找不到明确的答案。
解说三与前两种解释最大的不同是提出了“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的观点,而问题也恰在于此。我们知道,审美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审美活动包括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两种含义,狭义的审美活动单指审美欣赏。显然,上述对审美(活动)的理解指的就是狭义上的。让人不解的是,童庆炳先生一向坚持文学活动论,即认为文学是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而审美欣赏不过存在于读者——作品的环节之中,说文学是一种狭义的审美活动,实质上等于说文学仅是一种读者对作品的鉴赏活动了。我们宁愿认为这是童先生的疏忽。问题是我们把这种疏忽的因素考虑进来,如果从广义上理解审美活动,即把“审美创造”也看做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容,可否认为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呢?我认为,广义的审美活动仍涵盖不了文学活动。首先。“审美创造”不等于“艺术创作”。为了表达对传统艺术的反叛,杜桑为微笑的蒙娜丽莎画上两撇胡子,又把夜壶摆上大雅之堂供人观赏,名之曰《泉》,我们说不清是在创造美还是在破坏美。但由于这些作品确实蕴含着某种艺术意义,我们还把这些艺术家的行为称为艺术创作。其次,审美活动中的审美欣赏也不等于文学活动中的读者接受。我们认为,审美欣赏是审美主体在非功利状态下对事物形式进行的非功利情感的知觉过程。但在文学艺术的接受活动中,往往要经历阅读——鉴赏——评价(不只是审美评价)的过程。其中,只有在鉴赏的某个瞬间读者是完全排除功利性考虑的。另外,文学活动中“世界——作家”的加工过程,“读者——作家”的反馈过程,“读者——世界”的体认过程等环节也很少与审美结缘。由此可见,文学活动不等于审美活动。
三、我的几点看法
如所周知,文学现象的无限丰富性和复杂性,为阐释文学提供了巨大的理论空间。在多元化的阐释背景下,从人类社会意识的角度解说文学,不过是多音合唱中的一种声音。至于是否可以担当“文艺学的第一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要从人类社会意识的视角审视文学,就应挖掘出它本来已拥有的深厚的理论内涵,进而明晰地、系统地、合乎逻辑地将其阐发出来。由于篇幅所限,现将几点看法粗列如下,详细论述笔者另有专文。
现代人类文明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体说来,文明意识可以分为实用意识、审美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大类。实用意识遵循的是现实实用性原则。它具有明确的实用目的性和功利性,即满足人类的物质性存在的需要。实用意识又可分成两小类,用来专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相关技术发明以及指导思维活动和语言交际的意识类型,可称之为工具意识;专门对组织、团体、国家、社会及其活动进行规范、制约和管理的意识类型,可称之为规范意识。审美意识是在实用意识中分化产生的一种超功利性意识类型。首先,只有当人类形成了完全的抽象能力,具有了把事物的形成与属性相区分的能力,人才有条件和可能以非功利的态度和非功利的情感专注于欣赏事物的形式,于是审美欣赏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其次,如黑格尔所言:“人有一种冲动,要在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实现自己。”(注: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9页。)而当实践水平发展到人们的精力可以不必全部投放于事物内容和属性,而有能力集中于对承载事物内容和属性的形式的创造上时,我们说审美创造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在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的共同推动下,人类的审美感觉、欲望、兴趣、情感以及审美观念、理想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进而形成了由这些因素统一而成的完整的人类审美意识。与实用意识相比,审美意识的特征表现在三大方面:非功利性、超越性、自由性。
文学可以成为各种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由于各类意识内部结构不同,承担职能不一样,它们分属领域和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实用意识内部,观念、认识等理性化因素与欲望、情感等感性化因素相比处于主导地位。按其特点与职能,工具意识分属于了自然科学、语言学、思维科学等领域;规范意识分属于了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伦理等领域。欲望、情感等感性因素在意识内部处于主导地位的审美意识,主要分属于了文学、音乐等艺术领域。某一意识归属于某一领域,以某一形式表现,并不具有天然合法性。在人类所有意识类型中,情感、想象、理想等作为不稳定的因素,在特定情况下都可能突现成为主导因素。此时,该种意识的最佳表现形式就是文学艺术。换言之,文学艺术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它主要是审美意识的存在领域和表现形式,也可以成为实用意识诸种类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成为实用意识之下的个人潜意识和社会集体无意识的泄导渠道和形式。
意识形态指的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由包括审美意识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意识因素构成的、表现在各种意识领域中的社会意识的整体面貌和样态。按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一定社会形态中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必然决定着该社会形态中存在于各种具体社会意识形式中社会意识的性质。因此,具体的社会意识无论归属于什么领域和分工形式,其社会性质都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支配,从而产生社会意识在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和划分,各自形成特定的样态、面貌。另一方面,不管何种意识形式、何种意识因素只要产生并存在于某种社会形态之中,就有可能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显露或隐曲地体现出该种社会形态的社会性质。同时,它们会以体现社会同一性质为磁石,聚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意识样态。我们把这个体现一定社会形态性质的统一的、意识样态叫做“意识形态”。
西方科技异化的理论多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关注西方技术异化理论时,一定要看清其所包含的阶级属性。只有明确了其阶级属性,才能合理创新的技术异化逻辑,从而实现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下技术自主论的超越。
1.再论科学与技术
在创新技术异化逻辑时,有必要对科学与技术的概念进行再认识。技术是一种现实性的活动,这种活动由人的需要促成,这一促成过程是以经验来加以支撑。因此技术是一种以需要而造成的经验积累基础上的生成。也正是这种生成方式使得技术可以做到变异进化,即一种技术出现,当它与其它经验相结合,便会形成一种不同于这一技术的新技术,这种新技术往往比旧技术更高级。例如:火使用的技术与泥土结合便会产生制陶技术,由于制陶技术是产生于火使用的技术之上的,这两种技术又有本质区别,因此,可称之为变异进化。然而技术的变异进化是无方向的。在它自身意义上说是偶然的,对于人类来说却是必然的,因为,技术的使用必然依靠其他方面的经验,即技术在被人使用过程中会掺杂其他方面的经验、认识,排除了这一点就排除了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使得技术孤立,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与基础,更谈不上变异进化。正因为如此技术与其他经验的组合是偶然的,那么技术的变异进化就是偶然的,但是这种偶然性之中却又包含了人选择的必然性,凡是人认为能满足自己需要,至少在当时情况下能满足需要的,那么这一技术便被保存下来了,保存下来的技术是必然技术,遗弃的技术称作偶然技术。
科学是一种更为普遍的经验,是一种理性的认识,它深入事物的本质,但是科学只是一种认识或者说只能是理性思维的东西,服从于物质范畴。客观规律的确定性、唯一性是科学知识的基础。然而只有基础,科学仍然不能被孵化,它只是科学出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因此,在对科学比较发达的西方来探寻科学出现的契机是必要的,在那里会发现古希腊的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哲学的好奇性包含了科学的好奇性。这种好奇性才是科学得以发展的最初的、基本的动力。①同时,最初科学的好奇性使得科学缺乏实用精神,因而它是自由的。所以科学的第一种形式或者说主要形式是结果,即对自然认识的结果。正因如此,科学并不是一种力量,但它隐藏着力量的起点,这是科学的另一属性,也是科学异化的种子。因此,它蕴含力量或者说蕴含科学改变世界的部分,只是科学这一整体中的一个部分。能改变世界的科学可以技术化②或者是已经被技术化了的科学。因此,技术是科学中一部分的现实,不等同于科学。
最后,技术是必然性的,它包含了实践的目的性,科学是思维性的存在,对自然界好奇心的满足是它的目的,确切地说:好奇心是科学之母,客观自然是科学之父。科学之中抽象的存在只能因人的需要才能转化为技术,成为力量,这是科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2.技术自主的本质:对资本自主③导致的技术异化责任的推脱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7-285-02
我国的腐败犯罪呈上升趋势,其中经济犯罪上升速度最快,经济犯罪与财务犯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财务犯罪是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或滥用手中掌握的一定的财务权利,在经济活动中以非法谋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破坏经济秩序,触犯法律应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客观上形成了腐败的温床。
一、财务犯罪的范畴及特点
财务犯罪是属于经济犯罪中的一种,我国的《刑法》中没有财务犯罪这一罪种,但从中国经济犯罪案件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财务人员在企事业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中国的财务犯罪分子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 涉案人员多样化。财务犯罪的范围已从企事业单位发展到金融机构和行政单位。犯罪的主体已扩大到出纳人员、一般财务人员、注册会计师、企事业单位及金融机构的高管等。
2. 作案手段电子化。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财务犯罪已从开具大头小尾发票,手工涂改票据,编制虚假财务报表,上升到利用计算机修改原始财务数据,种植病毒等高科技手段,恶意致使财务核算系统始终在人为控制的程序下运行计算。
3.涉案成本巨额化。经过调研及查阅近几年的财务犯罪案件发现,涉案金额一般都在几百万以上,多则上亿元人民币。
4. 案发成员集团化。财务人员的职责就是单位财务的看家人,但许多单位财务人员现在却监守自盗,通过多年经营,觊觎国家财产,上下合作、内外勾结,共同实施犯罪,而且发案数额越来越大,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形成腐败温床,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5. 犯罪诱因的多重化。从构成财务犯罪的原因来看,主要有财务人员因受到利益驱动的主动犯罪和财务人员因受到上层领导或主管部门的命令的被动犯罪,以及部门间共同利益的重新分配而做出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协同犯罪等。
财务犯罪是引发经济犯罪的最主要因素,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序发展,抑制经济犯罪,首先必须防止财务犯罪。
二、增设财务犯罪罪种的现实性
法律最根本的作用在于抑制和惩罚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财务法》中虽然描述了关于经济犯罪方面的法律条文及规定了财务人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财务法》要承担的一些责任和处罚,但主要处罚是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对涉及到刑事责任的按刑法进行定罪量刑,犯罪成本低廉,现阶段我国的刑法中对财务犯罪还没有明确的处罚条款,因此,带来了在界定和量刑财务犯罪时,经常出现的无法可依、违法难究、触法难判的现象,使许多财务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因此建议在国家层面有关法律条文中增设财务犯罪罪种。
三、加大财务犯罪的成本的必要性
从经济学理论的观点分析,产品生产者不会制造成本高于市场价格的产品,同理可证,预抑制和治理财务犯罪,就必须加大财务犯罪的犯罪成本,或倾家荡产,或名誉扫地,同时建立国家层面的社会诚信体制,财务人员一旦触犯财务规定,记入不良记录,将不允许再有企业或单位聘用该名财务人员。犯罪经济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贝克教授认为,财务犯罪的成本一般包括:(1) 直接成本。包括实施财务犯罪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有价成本,包括作案时间、作案设备、作案资金以及由于作案所带来的精神压力等。(2) 替换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财务人员在同一时间和空间里,选择了从事犯罪活动,必然会失去选择正常获利的机会。(3)处罚成本。即犯罪行为败露后,由公安机关及检察院立案侦查,由于各种惩罚所造成的人身自由、名誉及权力、经济上的现实损失以及为达到犯罪的目的而与其他罪犯之间竞争的投入。处罚成本的具体表现:(1)财产损失、收缴非法所得;(2)剥夺某种权益,使其受到间接经济损失和各种名誉及精神损失。
因此如果加大财务犯罪的成本,对于某些造成国家和社会重大损失的财务罪犯从严、从快、从重的打击,从某种程度上能够降低和减少财务犯罪的发生概率。
发达国家在预防财务犯罪方面有比较成熟和成功的做法,日本成立财务监督院,对造成了重大损害的公司和企业,财务院监督监督其上级主管部门其他监督机构给予处罚处分。加拿大实行深度的审计制度,它是以一种“以价值为核心的审计”,对某项目具体的支出经费的可靠性、经济性及效率性进行全面审计,要求公司或政府机关为每一笔开支负责。法国成立了各级财务法庭,其中一项最主要的工作内容时监督检查来往账目是否真实可靠以及企业公司内部管理体制。西班牙成立了审计法院,它具有某种司法权力,通过对违法违规的经济案件的审理,有权依法判处罚款、赔偿或建议政府给予违法官员以行政处分,对于情节比较严重的,移送当地法院执行。这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抑制财务犯罪的效果,因此,我国是否可以考虑成立类似的机构来行使对财务犯罪的处罚,加大司法的威慑力。
四、加强组织内部监督制约制度
财务监督是贯彻国家财经法规以及企事业单位财务规章制度,维护财经纪律的保证。企事业单位必须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财务监督,并建立严密的内部监督制度。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种形式,不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经济活动实行不同的监督方式。财务犯罪的成因也是各不相同,手段五花八门,但归根到底是基层单位没有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督机制,或者虽然建立了内部监督机制,但没有彻底地遵守和执行。因此,为了预防财务犯罪的发生,就必须加强内部监督机制。重视和加强内部监督检查专门机构的工作,要把内部监督放到与外部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设立专门的内控机构。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业务主管机构在财务收支活动中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以及所属单位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财政管理的薄弱环节提出改善和加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查出问题予以严肃处理。提高内部监督制约制度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明确内部监督的责任、工作程序、监督手段和考核办法。
五、严格执行财务人员定期内部审计和离职审计制度
建立和健全各级财务人员内部定期审计和财务主管人员离职审计制度是实施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加强组织内部的审计的执行,实行财务人员定期审计和财务主管离职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是对财务等的工作进行审查核实,发表意见,供相关部门改正,从而提高各方面的合规合法性,防范舞弊,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绩效。而财务主管,是主管财务的,管理企业资金的筹集与运用。现在很多企业财务与会计没有分家,财务主管更多的职能是管理日常会计处理工作,设立内部会计制度,管理从编制记账凭证、登账到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具体账务处理,是会计做的。但是,由于各种局限性,可能做得并不正确。内部审计在查账时需要指出,供相关人员改正的。
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与发展趋向:
(1)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财产完整,是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同时这也是内部审计机构的基本职责。通过对经营业务活动的内部审计,防微杜渐,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违法、违章的苗头,就是内部审计人员在日常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重点。
(2)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是内部控制的又一基本目标。内部审计在保证内部控制达到这一目标上是责无旁贷。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是内审的基本内容之一,内审是对企业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再监督。
(3)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在切实提高传统的财务审计质量并改进完善企业各项会计管理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将审计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内控制度与经济效益审计范畴,为宏观管理服务。促进内部审计的职能由单一的监督职能向监督、管理与服务多种职能转变,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除了内部审计之外,还要对财务主管进行离职审计。在《财务法》中规定“财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手续”,于是为一些财务主管逃避在职时的犯罪提供了条件,是法律法规的一个盲点。现在,离任审计制度已经被普遍使用,离职审计制度的实施对抑制财务犯罪,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减少国有资产流失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措施。
六、结论
人类意识形态在日常活动中起到影响人的观念和规范人的行为的作用,意识形态对预防财务犯罪有以下若干方面的影响和规范作用。
不管是《喋血双雄》中从教堂的圣坛前飞过的白鸽,还是《终极靶标》(Hard target)里枪战厂房里的白鸽,是《碟中碟2》(the mission impossible)在火光中飞出的白鸽,还是《夺面双雄》(face off)里在圣歌的伴奏下和子弹一齐飞翔的白鸽,“枪林弹雨中的白鸽”已经成为了最具吴氏电影区别性特征的视觉景观,它不仅是吴氏电影“暴力美学”的符号,更是一种精神意义的载体。甚至在吴宇森投资6亿人民币的历史题材巨作《赤壁》中,尽管冷兵器时代的刀光剑影取代了千年后的枪林弹雨,但是吴宇森仍然没有忘记让他的诸葛亮放了三次鸽子。当这个飞越了时间与空间的小鸟出现在古老中国的战争图景中时,我们在这里有必要对这个吴氏电影不断重复的意向及其背后支撑它的文化逻辑做一个专题探讨。
对于《赤壁》中的白鸽,吴宇森本人解释到。因为“导演保持一下风格”的缘故,放鸽子实在是他“情不自禁”之为。那么,白鸽作为吴氏电影的美学标记,是否如他所言真的能构成一个前后一致的风格序列。在同样的表象之后是否有相同的话语系统?下面本文将以吴宇森代表作的代表场景为案例展开深入探讨。
人性
吴宇森最著名的两场“枪林弹雨中的白鸽”都是发生在教堂中的。《喋血双雄》的教堂枪战被认为是吴氏“暴力美学”成熟的标志。而《夺面双雄》圣歌背景中的警匪交锋则帮助吴氏在好莱坞立足了脚跟。如果我们不把目光仅仅锁定在白鸽本身,而把它看为爱、美和圣洁的象征,那么我们可以找到更多这样的场景《英雄本色》大战前的童声合唱《明天会更好》,天后宫里豪哥与小马哥最后的强强联合中的频频射击与被射击《辣手神探》结尾医院枪战中,飞溅的鲜血喷洒在婴儿安静的脸上《夺面双雄》FBI壮阔的动作场面中一个儿童戴着耳机,里面播放着歌曲《飞过彩虹》……在动与静的交织中,在快慢镜头的切换中,在红与白的色彩的对比中,在温情与冷酷、阳刚与阴柔的并置中,在白鸽的飞翔、圣母仰望苍穹的向上与子弹落地、英雄倒地的向下中,在瞬间的毁灭与永恒存在中,暴力与唯美就这样结合在一起。
吴宇森幼年贫困,是教会供他念完中学,作为基督徒的他具有一种宗教情结。这种情节以对爱、对道德、对人性美的发现与追求为载体而融入他的电影艺术。吴宇森曾经谈到他对暴力的看法:“有些人在开枪,有些人在死亡,我就当时感觉人类为什么要战争呢?为什么要杀来杀去的呢?这个世界本来是很美好的!我相信人生出来每一个人都是纯真的,只是暴力把他们改变了!”于是,爱与和平的意象与暴力作为两个极端被吴宇森置放在同一个时空中,在暴力的战场中不停闪烁的是非暴力的乌托邦理想,后者在每一次白鸽挥动翅膀的起飞中退缩,被吞噬在从教堂天顶投射下来的洁白的光芒中。
另一方面,吴宇森酷爱哲学。尤其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被抛”在江湖中的英雄发出“身不由己”的无奈感慨,在善与恶、进与退、去与留之间进行着有限的自由选择,并承担着他们的选择《夺面双雄》结尾处三个人相互以枪威胁的场景与萨特戏剧《禁闭》中艾丝黛尔、加尔散、伊内丝相互牵制的场景的有意味的互闻:去本质的侠与盗、警与匪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有的只是他们对自己的存在来自灵魂深处的感知与对这一存在永远在路上的完成。
吴宇森刚入影坛时,曾经拍过几部喜剧,但都不是很成功。对此,他曾经这样说过“我那个时候有太多的愤怒,有太多的忧郁!我很关心社会,我在社会上看到一些不平衡、不公平的事情就很愤怒!所以,我把对很多社会不公平的印象、我的愤怒、我的悲愁都放在了喜剧里面!最后,我所拍的喜剧观众在看的时候他们不晓得怎样就哭了,最后给我投资的那个老板也哭了!我的喜剧并不卖钱!那个时候我很消沉。因为我的电影越来越不受欢迎!”这段话可以看作吴氏早期电影观的自白。这种电影表现说的浪漫主义与类似于“电影作者”的定位也一直延续到他中后期的制作中。幸运的是,吴宇森找到了他的“英雄悲剧”的电影类型和暴力美学的表现手法,将他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将他对世界的干预与担当融合在电影语言的叙事中。所以对于吴宇森来讲,作为他的动作片电影的核心元素的动作不仅仅是一种力量、一种美感,更是一种精神,他借用他的电影,他的暴力美学表达的正是一种“精神力量”。下面将以《夺面双雄》的教堂枪战为例说明。
吴宇森曾经借饰演黑社会卧底的约翰・特拉沃尔塔之口说下了表现影片主题的名言:“The eternal baWe between good and evil,saint and sinner”(善与恶、神圣与罪恶的永恒斗争)。其实,作为警和匪的两位男主人。在同一张脸皮与同一个名字下本身就是善与恶相互纠缠而难以分离的合体。在特拉沃尔塔嘲讽的回声中,白鸽飞翔的特写紧跟着子弹的飞驰、与鲜血的飞溅:接着耶稣的注视下怀抱着婴儿的圣母被炸得粉碎:儿童空灵的合唱伴奏中是不断响起的枪声:此岸的杀戮沐浴在通往彼岸的教堂之光中。在这里。所有的二元对立。警与匪、善与恶、爱与恨、应然与实然,在白鸽腾空的自由与人的不自由的对比中,在它们羽毛掠过天空的飘逸与追杀屠戮的质实的对比中,在飞翔的向上运动与受暴者碎片或是尸体的向下跌落的对比中,被隐喻在一种矛盾修辞法里:善与恶的同体,共生与厮杀,这是人性的悖论与荒谬:但另一方面,又是人性的出路与曙光。
吴宇森的画面是某种精神力量的世俗化,是某种抽象观念的形象化。是他对人性的思考对电影中人性的反作用与再次表现。这几乎是每一部获得成功的吴氏电影的共性。
职业观由职业锚、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评价等要素构成,其中职业锚是核心因素,它是影响个人职业的重要决定力量。找准了职业锚,就找到了不得不做出选择时而自己最不能放弃至关重要的东西和价值观,这会让个体对职业目标的选择更加清晰。
1.找准职业锚。“职业锚”是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具有“教父”级地位的概念,该理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埃德加·H·施恩最早提出的。职业锚是个人在工作过程中遵循着个人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经过不断地探索,所确定的长期职业贡献区和职业定位,是个人选择和发展自己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职业锚由最初研究发现的5种类型拓展为8种:技术或职能型、管理能力型、自主或独立型、安全或稳定型、创业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在实际中个人的能力、动机、价值观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而不断提升个人的职业素质(思想素质、知识和能力素质、身心素质),进一步强化把个人发展必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产生健康高尚的职业目标。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该职业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不同的公司对职业道德要求的侧重点不同,但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先做人再做事,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将职业道德的内涵延伸为良好的个人品质。良好的个人品质是一个人成功的保证。
二、科学认知自我,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职业生涯设计是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实施的保证。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首要问题是帮助个体进行自我评估即科学认知自我。其目的是为了让个体了解自我,发现潜能,悦纳自我,清醒认识到自己的现状与未来理想职业之间的差距,帮助个体端正态度,从而激发自我潜能、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科学认知自我不是一次二次的探究和职业测评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贯穿于职业生涯的全过程。科学认知自我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探究自己的能力优势。能力一个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在一个人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同时又在所从事的活动中得到发展。能力往往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人们已经学会了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指个体具有的潜力或完成某项活动的可能性。例如:一个人具有领导的潜能,只有在领导岗位上才能体现出来,否则永远是一种潜能。能力又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等。特殊能力是指某些特殊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画家需要具有良好的空间知觉能力及色彩辨别力等。个体能力差异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未来从事职业的社会经济地位,地位越高对能力的要求越高。
2.探究自己的个性优势。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在处事时总是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有自己的行为风格。如有的人对细节敏感;有的人关注整体;有的人善于决断;有的人灵活多变;等等。个性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当他们有具体的工作联系起来的时候,才有适合于不适合的问题。
3.探究自己的职业生涯动机。在给出的十个方面的问题中,找出你最在意哪些?最不在意哪些?按照在意程度列出顺序。十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升职、冒险、福利、变化性、竞争、创造性、帮助别人、工作的独立性自由性、做领导、社会地位。在一定意义上,一个人的需要、兴趣、动机和价值观及成就意愿的倾向对职场成功所起的作用难以估量,动机的强烈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潜能,帮助个体克服困难。同样,一个人无论他多么有潜力,因为缺少动力,结果会一事无成。探究自己的生涯动机对整个职业生涯规划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每个人对自己形成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以后生涯选择中,注意扬长避短。同样,个人要以审慎的态度,完成对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职业环境、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的科学认知,从而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学会自我指导,寻求自我发展,适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方案
1、意识形态是一个哲学范畴词汇,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
2、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人的意识形态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认知也不同。出自《意识形态原理》。
(来源:文章屋网 )
百姓对于健康的需求,一方面出自获得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的心理;另一方面也与目前中国仍然没有完善的医疗保健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中国的状况是,20%的人占有70%的医疗资源,许多百姓面临着看不起病的实际问题。对于高额医疗费用的担忧,应该是民间预防医学热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中医成为百姓养生的首选自然如同中医专家孔令谦所言是因为它“简单便宜、有疗效”。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公共卫生专家黄建始教授所说的,由于业界没能满足百姓在健康方面的需求,百姓只能翻出老祖宗的家底了。然而,古人的智慧真的能够解决当代人的健康问题吗?中医能够借力养生热发扬光大吗?会不会被断章取义而与其本义渐行渐远?道教作为唯一的本土宗教会因为其独有的养生体系升温吗?一切还不得而知。
已经明确的是,养生的意义绝不仅止于“看病不求人”那么简单,也不是各种中式偏方所能解决的。养生是每个普通百姓的需要,更是中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992年联合国《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原则是:“人是可持续发展关注的中心。人人有权在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条件下享受健康并有产出的生活。”然而,“今天我们面临的现实是:30年的健康资源积累差不多用完了;新的健康资源已经大大透支了;中国GDP的增加赶不上健康需求的增加;中国的健康资源并没有好好地投资和管理;现有的健康资源自生自灭的状况支持不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黄建始教授说。
数据表明,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本贡献了28%,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贡献了3%,而其余69%全部来自劳动力的贡献。建国以来,我们积累了丰厚的健康资源。从1949年到1981年,国民的平均期望寿命从35岁上升到67.9岁,提高将近33岁,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1983年时,中国的医疗保障几乎覆盖所有的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而且,中国基本上有效控制了疟疾等主要传染病。
然而,在健康方面,国人并没有享受到经济起飞的成就。中国的卫生支出占GDP的比例不到中等收入国家卫生支出的1/2,约为高收入国家卫生支出的1/58。而且,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健康方面的挑战。中国人健康状况改善的速度在下降,平均期望寿命的提高速度,低于周边国家;健康的不公平问题突出。首先是中国面临着“未富先老”以及将全球最大的人口负担变成人力资源优势的挑战;其次,国人受到新传染病不断出现、已控制的传染病卷土重来、慢性疾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的健康威胁。目前,中国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居世界第2;乙肝患者数占世界的1/3;艾滋病感染人数在迅速增加。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全国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病例数达到2.6亿。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近1000万例慢性病病例。同时,黄建始教授认为“城市化过程将放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双重威胁作用”。根据发展战略,中国城市化率将从1999年的30.9%增长到2025年的55%。城市人口从1999年的3.9亿增加到2025年的8.3亿-8.7亿。
中图分类号:B-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76-02
“批判性”一直是西方意识形态理论的一大特质,“批判性”意识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转折和深化。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独树一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同时,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深刻反映了科学主义思潮的崛起,在“批判性”意识形态的转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这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层逻辑线索。
一、“批判性”意识形态:一条永恒的主线
作为一名重要的西方哲学家和结构主义的的创始人,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必须放在西方马克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背景下进行,必须放在西方社会发展变革的现实背景中去探究。西方是有着独特理论特质但同是又观点各异、流派众多、精彩纷呈的理论思潮。这一理论思潮“始终有它的独特性,使它作为一个完整的传统具有明确的定义和区分的界限”。我们必须理解这一思潮的共有的理论主题,“这里所说的‘完整的传统’,在我看来就是西方的‘批判性’学术传统。”在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中,“批判性”始终是一条永恒的主线。“批判性”意识形态贯穿与各个流派之中,不同流派对于“批判性”意识形态的有着不同的理解。
“批判性”意识形态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两大倾向就是人本主义的“批判性”意识形态和科学主义的“批判性”意识形态。这两种倾向是西方社会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时展的必然逻辑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不仅是科学主义阵营的主力,而且在“批判性”意识形态转折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批判性”意识形态始于对什么是真正的的反思。科尔施在《和哲学》这一论文中,批判了第二国际的所谓“正统的”,卢卡奇和葛兰西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其中影响最大的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突出强调了主体能动性和意识形态理论,深刻批判了第二国际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一“批判性”意识形态最终把对研究带上了批判性反思的道路,“即从起点开始,西方就走上了一条反‘正统’(第二国际的)和非‘俄国式实践’(列宁以及此后的斯大林的)的道路,这在总体上决定了它的逻辑结构和理论特色。
“批判性”意识形态在方法论上批判了实证主义倾向,强调主体性逻辑,形成了以人本主义为主要倾向的理论基调。“西方作为一个整体,当它从方法论问题涉及实质问题时,就几乎倾全力于研究上层建筑了。”因为一方面列宁领导的革命胜利实现了不发达国家迈进社会主义的道路,违背了当时理论;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革命纷纷失败,无产阶级逐渐失去了其革命性和先进性。从卢卡奇到阿尔都塞,无不认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批判性”意识形态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和斗争,唤醒和塑造无产阶级意识,取得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
在这一时期,“批判性”意识形态理论力图解释和解决的问题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革命纷纷失败的原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仅依靠暴力机关,而且还利用了市民社会取得了文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施行了从肉体到心灵的无孔不入的全面控制。资产阶级统治方式主要转向了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宣传。这更加突出了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批判性”意识形态这时自然主要集中于对文化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批判和反思。
二、“批判性”意识形态的转向:现代性与科学主义的兴起
“批判性”意识形态转向的现实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发展。我把这一新发展称为新现代性和新理性主义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科学技术和理性主义的微观统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盛行,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资本流通和金融贸易全球化加剧;社会生产和生活出现了一体化趋势。在分工结构方面,工人阶级自身产生了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的分化。由于国家调节和技术资本的作用,产生了庞大的中产阶级,他们一方面受到资产阶级的剥削,一方面也获得一定的利益保持了较高的生活水平。这样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更加淡化甚至冷漠化。早期卢卡奇寄予很大希望的主体意识逐渐丧失。
第二,微观控制和消费主义。一方面,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化技术和社会控制理论的发展,对人的管理和控制更加严密和苛刻;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资产阶级通过媒介等意识形态载体大力宣扬消费主义价值观,把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思想带到消费领域,让他们在获得物质财富的同时,进一步被消费主义价值观异化。这些极大削弱了无产阶级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
第三,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凸显。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使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同样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贫穷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对无产阶级的剥削达到了新的高度,消费主义没有真正解决人的价值追求,造成了现代人的心灵空虚和存在意义危机;由于资产阶级追求最大利润的本性,对自然的控制进一步加深,直接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社会现实的改变同样带来了理论转向,“在理论逻辑上,……以《启蒙的辩证法》为标志,法兰克福学派把‘理性’作为西方文明的根据进行批判时,实际已经开创了一条全新的批判资本主义的思路……”其中最重要的是阿尔都塞,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理论家兴起了科学主义思潮。一大批科学主义倾向的学派崛起,他们重申了的科学性,意识到无产阶级受到全面控制的危机,力争把无产阶级从这种全面和深入的控制中解救出来。在意识形态批判上,把科学技术、资本、社会物质载体、现代管理制度和消费主义文化等作为意识形态批判的重点,重点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消费主义等。“批判性”意识形态从对资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转向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批判。在这一转折点上,阿尔都塞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其科学主义特征的具体体现。阿尔都塞在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表象,是个体生活与社会实际的表象关系。而且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是永恒存在的。尤其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使意识形态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具有实体形态。阿尔都塞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一概念, 认为“意识形态存在于物质的意识形态机器之中,而意识形态机器规定了由物质的仪式所支配的物质的实践,实践则是存在于全心全意按照其信仰形式的主体的物质行动之中。”在批判意识形态的同时,他把意识形态与科学对立起来,“科学( 科学是对现实的认识) 就其含义而言是同意识形态的决裂, 科学建立在另一个基地之上, 科学是以新问题为出发点而形成起来的, 科学就现实提出的问题不同于意识形态的问题, 或者也可以说, 科学以不同于意识形态的方式确定自己的对象。”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和科学关系的分析,客观反映了社会现实,为“批判性”意识形态研究转向提供发展方向,阿尔都塞之后,西方马克思理论家不仅仅注重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批判,而且将重点转向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批判,这种批判方式,可以说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的理论研究。
不难看出,“批判性”意识形态的这次转向有着其独有的品质。这种意识形态的“批判性”不是停留在抽象批判的层次上,而是始终围绕了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这一主线,始终以如何使无产阶级摆脱被异化、剥削和控制的境地,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为目的。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紧扣时代主题的精神,推动了“批判性”意识形态的发展。
三、“批判性”意识形态的深化: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双重解读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批判性”意识形态的发展与西方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契合之处。“批判性”意识形态始终非常重视哲学的价值批判向度,并以此为基础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一方面是批判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分析意识形态的特点、本质和运作原理;另一方面,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技术、消费主义、生产制度和大众文化开展批判,揭示其承载的意识形态功能。无论是那一个方面,阿尔都塞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解读,必须从承前和启后这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重解读是承前。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独树一帜,明确了哲学是一种科学。阿尔都塞认为人本主义尽管积极开展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阿尔都塞这无疑加剧了的抽象化和人道主义化。尽管阿尔都塞显得与人本主义不同,但是其都站在同样的层次研究和分析问题。可以说,“这种来自己西方自身深层哲学逻辑的历史性反拨,严重冲击了西方哲学本身,加快了人本主义的瓦解”。但这并一定是坏事,因为人本主义的倾向忽视了时代变化和社会新情况,批判转向是逻辑发展的必然,阿尔都塞开启了这一转变的方向。
第二重解读就是启后。阿尔都塞第一次把意识形态批判指向了科学、微观和理性的道路上,尤其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阐述直接引领“批判性”意识形态深化转变到对资本主义制度、消费文化等意识形态批判上。阿尔都塞之后的理论家进一步分析指认了科学技术和消费是一种新型的意识形态,这种新型意识形态实现了对社会广泛深入的干预,实现了对人的全面的控制,造成了严重的“合法性危机”。沿着这一思路,理论家们拓展了意识形态批判的新路子。一是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制度,正是这种制度造成了人的总体异化;二是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批判,科学技术的应用加剧了控制的一体化和程度;三是转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证明了现在剥削的程度是不是减小而是在加剧;最后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异化直接导致了生态危机,产生了生态主义的思潮。
阿尔都塞面临时代变换提出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对“现代性”问题的理论反思,这些“现代性”问题同样也是我们所遇到的,深刻理解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发展和时代脉搏,对于我们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佩里・安德森.西方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王雨辰.西方的学术传统与问题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0(5).
阿多诺曾说过在商业社会广告成了唯一的艺术品,虽然到目前为止,对“广告艺术”还存有很多争议,特别是其商业属性和功利性使这一概念的纯粹性大打折扣,但今日的广告已经越来越多地包含了艺术和审美的成份。“广告艺术的发展也是多样化的,完全可以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19世纪的小说媲美”(杰姆逊语),而且从古到今,并没有所谓纯粹的艺术品,艺术总与一定时代社会的实用性结合在一起的,总与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相关联。因此,现代广告逐渐确立了一种“二次度消费品”的文化形象和美学身份,我们把广告从经济、市场、信息等场域中独立和分化出来加以文化和审美的审视是可行的。
当广告在品牌的周围不断附加上越来越多的事件、故事与观念时,其文化上的艺术与审美便成为可能,并且由此产生出广告本身的独特价值。
意识形态广告是广告的一种新形式,它与传统的USP式的硬销广告及将产品或品牌的功能溶入一个情节或故事中不同,它并不传播完整的商品信息,而体现出模糊性、间断性、多元开放、异端、散漫性、反叛、变形等不确定因素,使广告处于一种动荡的否定和怀疑之中。这种广告与传统的以4P或4C为中心的广告完全不同,它创造了一种新的广告时尚。
意识形态广告是指以直接诉求产品功效,通过影响意识形态来间接达到销售目标的广告。意识形态广告没有产品的物理功能的表达,没有完整性的故事情节,脱离商品本身的价值,强调影像就是商品。广告要给消费者的是一种象征性领域的价值、审美价值、一种文化标记、一种视觉感觉,引起受众的话题和关切。
意识形态广告在视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征。广告人许舜英认为:“我们对美学手段所能扮演的角色有高度自觉。广告的美学手段不是无关痛痒的风花雪月,而是品牌塑造的一部分,因为感官的感受——不论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都会累积成品牌的一部分。”
一、广告的图像化转向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说法最为传神,他早在30年代就曾宣布:“世界图像时代”已经来临。正如贝尔所言:“目前占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依照贝尔的解释,更深一层的原因在于,一是大都市生活激发并提供了人们看的大量优越机会。二是当代倾向是“渴望行动(与观照相反)、追求新奇、贪图轰动”。而最能满足这些欲望的莫过于视觉了。笔者以为,这种当代倾向乃是消费社会对主体的塑造,视觉化成为主导文化形态实属必然。这是因为视觉的东西比话语的(语言的)表达更直观和更有效,它所导致的“不是概念化,而是戏剧化”(贝尔)。
广告对受众注意力资源的整合开发,在符号表现层面与广告的图像化转向相联系。“二十世纪的广告,有两项重要的发展,互成对比:一是广告的诉求,从价值的直接陈述,转换到隐喻的价值与生活形态;再就是文字的说明减少,而相应地‘富裕的视觉影像有增无已’。”“文字的说明减少,而相应地‘富裕的视觉影像有增无已’”指的就是广告的图像化转向。
意识形态之所以在广告界引起轩然大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在广告画面中的具有的行为艺术的冲击力和震撼以及它所造成的非现实梦境式的迷离美感。它符合了读图时代人们以视觉形象为中心的感受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受众在感受文字冲击力的同时享受视觉盛宴。使人拥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2004年中兴百货一则电视广告片以一个陶磁娃娃全程动画演出及抢眼的震撼枪击效果,冲击消费者的视觉神经与消费意念。一个中国瓷娃娃摇着屁股照镜,不满意镜中之我,于是举枪自爆头颅,没有了头仍自得的继续摆弄臀姿,并配以旁白,“时尚说自毁才能得永生”。这则广告诉求时尚必须藉由自毁才能重生,消费也是自毁又重生的象征,尤其片中喊出最具台湾本土特色的时尚民粹消费口号“我很不甲意照镜的感觉,我要去买衣服”让内在沉睡的消费意识重新出发,进而带动买气。这则广告可以说走入了一个极端,有一点为了另类而另类的意味。
瓷娃娃扭腰摆臂举枪自杀的画面全部用电脑合成,为了画面的细致与动作的逼真,动画的部分在新西兰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意识形态追求画面的美感可见一斑。对这一不知所云的广告会形成自己的理解,也许会被理解为“人要打破自我的局限才能创造时尚”,那么这一广告也可以说是站在流行时尚的浪尖带领购买欲望,也说不定会被解读成“如果镜子里的你连自己都觉得抱歉,那么还是早早了断吧,中兴百货也帮不上忙”,那就是传播者的意图相违背了。但是无论如何看过这个广告的人无不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则广告至少突破了媒介的干扰,将“另类”、“前卫”的信息传递了出去。这也可以说是对另类形象的有意识的塑造和巩固。
二、视觉元素的拼贴
人们总是倾向把拼贴与所谓戏仿的相关语言现象混淆或等同起来,虽然拼贴和戏仿都涉及模仿,或进一步说,涉及对其他风格特别是对其在手法和文体上标新立异的模拟,但是拼贴少了一些讽刺、戏谑的味道。拼贴就是把各种不同来源的成分杂揉组合在一起,“旧元素、新组合”形成作品。拼贴消解了过去与未来、想象与现实、高雅与通俗、美好与丑陋、正义与邪恶的界限,将这些原本相互矛盾的视觉元素组合在一起并产生了新的意义。意识形态的广告大量使用民族文化的元素,给以现代化的阐释,在旧元素重新组合的基础上产生新的信息。如书法艺术、折花与剪纸、年画、老照片、穗结、年糕印模、招贴画、笔与砚等,这些独特的画面,配合古旧的黄色或者简洁的黑白色彩,勾引出来自华人内心的民族情结,无异于享受了民族文化的视觉盛宴。当然在采用的民族元素中也融进大量的西方美学的元素,齿轮、卷发、壁画等,在其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对抗与和谐。
有些画面上古今合一,例如中兴百货《欲海篇》与《红尘篇》,视觉设计由台湾画家于彭完成,他将独特风格的画作予以拼贴处理,呈现出欲望的众生相。画中的主体是黑白色调,在树木掩映中有无数挣扎于欲望丛林中的赤身的男人女人,他们身上唯一的亮色就是各种商品——衣服、包、帽、鞋子等。色彩上的强烈对比、古代中国画的技法的男女与现代元素各种时髦的商品的结合,再加上这造成的莫测高深的红尘欲海中的幻觉,无不给视觉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意识形态广告公司作品擅长通过各种视觉元素的重新组合营造怪诞的、扭曲的非现实幻境,产生痉挛的美,造成难以抗拒的视觉上的冲击力,形成人物、构图、符号的场景化和仪式化,极具平面装饰美感。在画面中的人物服饰华丽、表情冷漠、肢体语言优雅,环境舞台、表演群体化和模特化,具有罗可可式的华丽和日本浮世绘的优雅。在中兴百货春装上市的电视广告中,在装满了色泽暗沉质地厚重的书架前,打扮冷艳前卫的年轻男女在画面中穿梭来回,有头顶着书本展示时装的,有打着阳伞在室内散步的,也有扭曲身体跳舞的,还有模拟世界名画摆姿势的,还有黑色长袍的古板的白发老先生威严的目光……光怪陆离的景象、反差强烈的构图和色调、飘忽不定的节奏、如梦似幻的光影,均给人以似真非真、似幻非幻、亦真亦幻、不真不幻、恍惚迷离的感觉。
书店在通常情况下就是看书吸收知识的地方,但是在这个广告片里成了展示时装的舞台,各色人等在这里表演了一场时装秀,看似荒唐实则有其合理性,这里用了戏仿的手法将人们观念中的书店变成了T形的伸展台,视觉上的非真实其中隐含着感觉的真实:当我们只剩下无灵魂的空壳时,我们至少可以对所谓的内涵内在、所谓的崇高、威严、高雅予以了无情的消解与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