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区教师交流月总结

大学区教师交流月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4 15:20: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区教师交流月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区教师交流月总结

篇1

2014年10月开始,合阳县教育局全力推行“大学区管理制度”。以城乡联盟、对口帮扶、协作研修为抓手,立足合阳教育发展实际,按照“优质带动、合作共享、提升内涵、共强共进、捆绑考核、集约发展”的实施要求,从管理机制创新着手,加快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缩小校际差距,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效能和内涵发展水平,实现全县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上好学”的需求。

合阳县教育局结合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和学校分布状况,按照同类型、同层次学校和名校引领、相对就近、城乡捆绑,优势互补、区域联动的原则,组建成立11个大学区,其中普通高中1个、初中3个、小学4个、学前3个。全县所有初中、中心小学、幼儿园全部纳入大学区管理,实现大学区管理全覆盖。学区长由学区内优质学校校(园)长担任,大学区在学区长学校(园)带领下,积极探索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培训、轮岗交流等新思路、新方法,整合优质资源,带动成员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快速提高。计划用2~3年的时间,以优质学校为龙头,通过示范引领、输出理念、共享资源、集团化发展等办法,引领带动成员学校实现捆绑式集约运行,通过互通互补、合作共赢,促进全县教育办学水平整体提高,逐步实现全县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高水平、高层次均衡,较好地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美誉度。

“八个统一”是管理理念的核心

“大学区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学区内学校相对集约的“八个统一”:即“统一学校管理、学管理、统一设施共享、统一课程资源、师培训、统一学生活动、统一质量监测、统一校园文化”。(1)统一学校管理:学区内成员学校共同研定学校的发展定位、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与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等方向性管理策略,建立系统性制度及运行机制。(2)学管理:学区内建立共同的教学管理机制并确定相同的教学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对备课、上课、作业及教研活动等提出具体的要求并进行落实和评价。(3)统一设施共享:各成员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科技室、功能活动室等硬件设施互通有无,合作共享,有效利用,资源增值。(4)统一课程资源:各学区学校在全面贯彻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在校本特色课程开发、教学设计、试题库和各类电子平台等方面相互借鉴和利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交流共享。(5)师培训:以国家、省、市、县、学区五级培训计划为依托,倡导以学区为单元的课程理念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学区内教师的综合素质,打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师资团队。(6)统一学生活动:学生活动由学区长学校统一安排实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7)统一质量检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要求,对教学质量形成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跟踪监测和分析诊断,并按照质量发展目标和指标要求,全面考量成员学校教学质量的增幅变化情况。(8)统一校园文化:学区内成员学校共同挖掘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人文精神、国学经典等,形成富有特色的学区文化、校园文化。

“时间表”是合阳立下的军令状

1. 探索试行阶段(2014年9月―2015年8月)。

借鉴西安市大学区的做法和经验,并结合合阳县工作实际,制定全县“大学区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学管理、师培训、统一学生活动、统一质量监测”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典型引路、实践推动。各学区根据县局实施意见制定好本学区“大学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尝试、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运作模式。

2. 有序推进阶段(2015年9月―2016年8月)。

总结探索试行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秋季,全县各学区按照方案实施步骤,结合实际,重点在“统一学校管理、统一共享设施、统一课程资源、统一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层次探索尝试,树立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打造特色。

3. 完善提升阶段(2016年9月―2017年8月)。

按照“八个统一”的总体要求,完善“大学区”管理运行机制,总结推进“大学区管理制”工作经验,实现大学区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

考核是为了更好的管理

1.实施学区长负责制。

每个学区设视导员(兼职)一名,视导员由县局确定;学区长一名,由学区长学校校(园)长担任;副学区长若干名,由成员学校校(园)长担任。学区长领导学区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学区发展规划,每月召开一次“大学区管理制度”工作联席会议,协调学区内成员学校管理工作,研究解决学区管理中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学区内先进管理经验共享、优质教师资源共享、教育教学研究共享和现代化设施设备共享。各学区每月召开一次成员学校分学科或分学段教师工作例会,确定研究课题,研究讨论本学科本年级教学工作。学区长学校每学期总结汇报大学区工作进展情况,每年召开一次大学区工作总结会。

2.实施“一体化管理、集团化发展”。

在探索试行的基础上,学区长学校通过输出优质教育资源,教师资源,实施一体化管理,集团化发展,扩大办学效益,发展壮大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提升内涵发展水平,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3.建立校长、教师交流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学区内教师、校长交流和轮岗力度,实现教师队伍的双向有序流动。学区长学校每年向成员学校选派管理干部,带动成员学校发展。二是建立学区内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缺科教师校际间送教、兼课制度、名师带徒制度、名师课题研究制度等,发挥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三是建立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学区长学校满6年的专任教师原则上应进行交流,每年流动人数不低于学校教师总数的10%,其级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高级教师、一级教师应占到交流总数的30%以上。

4. 实施“大学区”捆绑式考核。

大学区工作实行学区长学校和成员学校捆绑考核机制,由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具体实施,按照“八个统一”的总体要求和年度工作规划,提出具体考评方案,对学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捆绑式”综合考评。对学区长、副学区长的考核结果,将作为绩效考核、评优树模、校长任用的主要依据。

开展学区研修,共建共享教研成果

借助大学区管理平台,遵循“面向全员、整体推进,聚焦课堂、注重实效,区域协作、资源共享”的原则,该县成立了11个学区教研组,结合学区和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推出了学区研修模式。该县教育局成立了业务指导、学校包联和督导检查三个工作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夯实主体责任。业务指导组包括教研室、电教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分别负责学校教学管理和教育科研、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教师培训、体艺活动、劳动实践培训等工作;学校包联组由局领导学段包抓,以股室为单位分学区包联,股长为包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督导检查组由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主要任务是督导检查大学区管理中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大学区实施过程中,三个工作组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强力推进。

该县教研室指导学区长学校成立了学区教研组,组织开展了学区间送教送培,校本研修、学科研修活动;活动中心组织开展了以学区为中心的科技节、艺术节和各类比赛;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开展的体艺教师培训、班主任技能大赛等活动。举办学区校长课改论坛,每月一个主题,扎实推进课改取得新成效。各校长根据本月研修主题,认真梳理交流学校课改点滴做法,分享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对策,达成共识后,对下一月学区研修工作进行安排,引导成员校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研修工作。成立学区大教研组,开展学区研修。中小学大教研组以高效课堂为主题,分学区开展讲座解读、“听――评――议”课例研讨、跟进培训等系列研修活动。学前教研组主要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开展研修活动,先后开展了现场诊断、五大领域“课例研修”和大学区管理制下的精品课观摩研修等活动,有效地整合了教育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

城关小学区提出“引领、协作、共进”的学区发展理念,组织学区优秀教师“7校滚动授课”,提升了课堂教学水平;财力倾斜、承担学区学生活动全部费用,调动了成员学校参与的积极性。城关二小学区提出学区管理的“8大目标”,建立了学区管理QQ群,实现了学区管理信息化。第三小学学区开展的“需求式”送教下乡和“相约星期五”师训工程,赢得了成员学校的一致好评。城关中心学区提出的大学区管理“例会、教研、活动、宣传”四项制度,提出质量检测“6统一”要求,推动学区学校实现了4个转变。城关中学学区利用教师资源优势,组织成员学校骨干教师来校跟岗实践锻炼;发挥远航文学社辐射带动作用,在学区学校开展了“彩云之南”作文竞赛,在《意林》等全国学生刊物发表习作600余篇。实验中学学区,以1268德育工程为抓手,在学区学校教师成长和传统文化教育上下功夫,组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德育活动,承担了全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场会;第三中学学区发挥学校省级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的作用,在教育科研、质量监测上加强统一协作,以考促改,以考促教,增强教师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达到有的放矢、共同提高之目的。

校园艺术月让学区更富有特色

篇2

学区长先后召开了四次学区联席会议,通过联席会议商定工作,制定各种制度方案,并及时进行了阶段性工作总结。学区具体分工为:有市级学科带头人的__中学负责“校本研修中心”工作管理,素质教育工作经验丰富的__中学负责“素质教育中心”管理,名师较多的__中学负责“名师工作室”管理,教育教学成绩较好的__中学负责“教学中心”管理。

__中学学区成立后,学区长__同志亲自到三个成员校调研。认真的工作,诚实的态度,拉近了四校感情上的距离,为下一步帮扶指导奠定了基础。

在__中学学区内,__中学作为学区长学校重点在教学教研工作上积极开展“一对多”形式的交流帮扶,各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月底四月初,__中学和__中学先后两次联合开展英语和数学科的教学交流活动。教学点设在__中学,由__中学两课教师开设公开课,课后__中学组织评议。两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活动,亲自参与听课、评课。教师讲课投入,听课认真,评课开诚布公。两次交流活动对两校高效课堂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合学区教育教学现状,__中学学区长学校特组织了以“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手、骨、头”公开示范巡讲活动。由于准备工作充分,三校三位市区级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老师上课精神饱满,教态自然大方,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相得益彰,课堂很有层次感,师生互动热烈,教学效果显著。每次示范课后,都及时组织了评议。由于事先思想动员工作到位,所以参加听课的老师都能放下包袱开诚布公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评的老师真诚直率、毫不隐瞒和保留;讲课的老师一边听一边做笔记,谦虚认真,态度端正;言及焦点问题,老师们之间还有热烈的讨论和争鸣,很多老师的发言让人既感动又深受启发。

除了区域内教学交流外,__中学还积极走出去参加学区外的教学观摩活动。6月初,__中学教学副校长带领由语文、物理和生物科十名老师组成的观摩队伍参加了市六十八中教学开放日活动。听课之后又参加了评课。积极主动的态度,富有创意的评课发言,展示了__中学教师团结拼搏,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

期中和期末,根据教育局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__中学作为__中学学区长学校就期中、期末两次大型考试工作以“通知”文件的形式做出了具体安排。考试期间,学区长学校又向各成员校派出了副校级巡视员配合教育局检查指导考试工作,保证了期中期末考试工作顺利、有效进行。

针对五月份九年级考试多、主题活动多的特点,__中学学区长学校对参加“西安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考前练习”和自行组织的“九年级毕业生信息技术考试”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要求,并积极将__中学开发的校本化“信息技术考试系统”平台推介给各成员校,以保证信息技术考试的客观、公正和有效。

为了积极应对教育形势的发展,进一步满足广大教师的教学愿望,六月份__中学学区特聘请有关专家在__中学举行一次以“说课”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会”。会议邀请灞桥进修学校政治教研员、陕西省特级教师杨婉丽老师做关于说课的专题讲座,陕西省教学能手刘晓娜老师、__中学主管教学的副校

长樊春利老师展示物理学科、思想品德学科优秀说课范例。__中学学区四校老师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很高评价。通过此次培训大会,__中学学区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特别是在备课、说课方面一定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为进一步丰富大学区各校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民族精神,展示大学区学生释放激情的精神风貌,五月份__中学学区特组织开展“红五月”文艺汇演活动。在此次汇演活动中,各校组织严密,安排到位,后勤和安全保障有力,工作扎实有序。活动中,同学们热情洋溢,舞动青春。在__中学赛场,__中学友情助演,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为__中学的师生送来了热情的祝福,活动增进了两校之间的友谊。

学区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教育均衡”的支教交流指导思想,积极动员、指导各校开展对师资力量薄弱小学的支教和交流工作,各校教师申报支教交流的热情高涨。上个教学年度,__中学学区各校交流人员近三十名,尤以__中学为最多;__学区四所中学与一所中学和七所小学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它们分别是:__中学——__中学、西马坊小学,__中学——__、落水、太平小学,__中学——新常小学,__中学——五一、黄堆小学。支教和交流老师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出色的教育教学技能得到了受援学校的一致赞誉。

篇3

1.学习全国先进经验。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分期分批组织教研员、校长、骨干教师赴全国各地参加教育教学专题会议和优质课观摩,邀请上海市建平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廖飞、浙江仙居教研室主任张志伟等20余名知名教育专家学者来合阳指导工作。五年来,全县共有五千余人次参加了各级各类学习培训活动。

2.组建专家引领团队。要做实做好校本研修工作,就必须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过硬、充满活力的研修团队作引领。近年来,我们组建了教师工作室、“古莘教育讲师团”、国培培训团队三支县级专家引领团队。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助推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二、基于学校――突出特色。整体推进,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1.以做实课题研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制定了《合阳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积极引导各学校做实做细课题研究工作。《办法》从课题的申报流程、立项原则、经费使用、课题管理、成果鉴定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各分管主任为副组长的课题管理领导小组;全县课题根据学段学科特点,确定教研员全程指导,确保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业务支持。各学校课题研究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组建了“学校―教导处―教研组―教师”四级教研网络,真正让课题研究工作组织化、制度化、常态化,努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成果扎实推广,教研员和学校积极搭建平台,摸索出了“举行成果推广研讨会――组织课例研修活动――畅谈实践心得――丰富研修成果”的课题推广模式。

2.以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近年来,全县高效课堂的打造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高中学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四步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中学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形成了以城关中学“读讲议练”翻转课堂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小学学段在全县推行“预学一交流―拓展”自主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局各职能股室群策群力,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服务。教研室先后开展了能手“高效课堂”示范课、课题研讨课、“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引导教师立足课堂,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全面提高执教水平,对高效课堂的实施进行了精心的业务指导。

三、基于学区――区域协作。资源共享。致力拓宽研修渠道

为了发挥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缩小校际差距,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效能和内涵发展水平,实现全县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我县先后尝试了联片研修、“校际联盟、协作研修”等方式。2014年10月,县教育局在总结经验、优化完善的基础上,在全县四个学段推行大学区研修工作,全县共成立十一个学区。各学区以城乡联盟、对口帮扶、协作研修为抓手,按照“优质带动、合作共享、提升内涵、共强共进、捆绑考核、集约发展”的实施要求,有效探索,主动作为,先后开展了教师风采“四个一”、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校园文化艺术节、汉字听写大赛、科技制作展、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幼儿园教师技能大赛、精品课观摩研修等活动,培训跟岗教师三百余人次。

经过不懈努力,各大学区工作亮点纷呈:高中学段狠抓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初中学段三大学区推行了骨干教师校际交流跟岗实践锻炼活动;小学学段四大学区组织优秀教师实施了“跨校滚动授课”模式;学前学段三大学区每月召开一次学区联席会暨观摩活动。

篇4

以自身的需求为动力,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全面提升自我素质。本学期以《教研室内部管理手册》、《思考与实践》、《致加西亚的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及《多元智能新视野》(霍华德加德纳)为重点学习内容。学期初认真做好学习计划。除了保证每周五下午的固定学习时间外,还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全心投入学习,确保学习内容、确保学习实效,及时做好学习笔记,积极与其他老师交流、研讨,并认真完成学习体会,为更好地开展教研工作提供理论的支持。

二、增强服务意识,关注课堂、关注教师。

1、关注常态课堂,关注年轻教师,有针对性地为学校和老师提供支持与服务。本学期在集体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个体调研的力度。一方面,对以往关注的重点学校(小学、小学、小学等)进一步给予支持与关注。及时掌握课堂教学的情况,帮助教师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恰当处理教学各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对英语学科相对薄弱学校的调研与指导。以小学、小学、小学、小学、小学等学校作为重点调研对象。从学校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入了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帮助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加强对骨干教师及新教师的关注。在打造本学科优秀教师队伍的同时突出对新教师从课前、课上及课后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指导,提高新教师把握教材及驾驭课堂的能力。开学初针对本学期教师任课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被关注对象,制订跟踪指导计划,以备课、听课、送课、评课等为主要方式开展工作。收集汇总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适时开展教研活动与教师们一起研讨、解决发现的问题。(计划期中前或期末前进行1--2次新教师培训,主要面对近1、2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

3、做好毕业班复习指导工作。认真分析10年六升七的教学成绩,发现问题有两点:1、霍庄学区的各校英语成绩仍然落后;2、天穆小学、小淀小学和朱唐庄小学,语数成绩较好,但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低。这几所学校将成为自己今后个体下校的重点校,加大帮扶力度,使这几所学校的英语成绩尽快提升。

4、完成《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修订工作,并将在平时调研中发现的落实《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较好的课,再进行认真地指导后,第十六周进行全区展示或送课下校活动。

5、做实基础性教研。尝试以教材分析——课例研究——课堂教学问题专题分析与研讨——课例研讨与复习指导为常规教研模式,围绕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开展活动,并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日常教研的质量。第七周进行六年级阅读教学课例研讨活动;第八周进行四年级单词教学课例研讨活动。

三、转变研究方式,聚焦问题、探索策略。

1、本学期以“优化设计、规范课堂、激趣促学、提高效率”为主题,扎实高效地搞好日常教学研究工作。日常教学中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小现象,如:课堂用语不规范、巩固环节落实不到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脱离语境单纯讲授对话等等。本学期我将针对教学中操练环节不扎实的现象开展专题研究,结合课例研讨、微型课展示或日常教学实录分析等方式揭示课堂教学中影响效率的种种因素,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高效教学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开学初结合教学设计及优秀课例展示对一、三、五年级进行第一轮的教材分析,第12周将结合知识树的制作开展说教材活动并将与三、五年级的第二轮教材分析结合在一起。第13周针对一年级以“培养习惯、激发兴趣,在快乐中学英语”为主题开展研究活动。

2、在区级教研的基础上,落实教研员包学区的方案,参与并指导学区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定期组织学区教研组长的培训,指导学区组长制定学区教研计划。(研究问题、作课内容、作课教师、评课内容、反思设计、解决问题策略、总结等方面)定期参加学区的教研活动,深入学区和所属学校,指导解决存在问题,开展送课下学区活动,促进学区以及校本教研的开展。

3、进一步完善教师档案,建立学科队伍梯次链并开展分层教研活动,特别是针对骨干教师,为他们搭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提供各种历练的机会。积极发现并培养年轻教师骨干,不断完善学科队伍建设。本学期将结合双优课评选对选手进行前期培训。

四、开展特色活动,展现风采、优化教研。

1、组织好59名小学英语教师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为选手积极备战提供支持与帮助。通过初赛力争推荐出我区的优秀选手进入复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2、在成功举办第五届小学生英语短剧展演的基础上,积极畴备第六届小学生英语短剧展演活动,进一步促进我区小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提高。本届展演活动从上学期开始着手准备,6月份下发了展演活动的通知,9月3日前报名,9月14日召开领队会,10月10日进行初赛,经过初赛按比例精选出优秀节目进入复赛,力争推出一批更为精彩的节目。

3、本学期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开展两项活动:(1)期中后加强对区双优课一等奖选手进行说课辅导,为备战下一届双优课作好准备;(2)第十周与、区区际之间的骨干教师共同交流、研讨活动。以“四年级《新版小学英语》的课例交流展示活动”为切入点,通过交流查找问题,锻炼后备力量,备战明年的市双优课。

五、坚持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推动教研工作上水平。

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指导参加“全国第八届信息技术整合课”的英语选手的指导工作。完成东北师大课题的课题的结题工作,完成结题报告和工作报告,同时做好主要课题组成员的课堂教学实录的录制工作,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为课题的顺利结题做好准备工作。

六、加强教研信息化建设。

篇5

几年来,我们合理制订并完善了学校各项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有序有法开展师培、教研、科研工作,做到各项工作分工与整合并行。我们知道,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我校出台了备课、批改、实验等九项制度并按章执行,教导处坚持两个结合:即对教学常规进行定期与随机相结合、定时与抽查相结合,实行“月总结、周必检、日巡查”的检查督促制度,即:每月一次月工作总结,梳理全月的教学工作情况,每周至少一次必检集体备课、一次抽查集体备课,每日至少一次课堂教学常规巡检,每项检查有记录、有轨迹、有总结。质量管理采用个人分析―组内小结―学校总评分析报告的分层质量分析管理方式,结合学校期末学科质量分析会的召开,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学管理的有序开展,使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进一步明确:备课求“深”,即深入浅出;上课求“实”,即教学风格朴实、踏实;作业求“精”,即减负不减质;教法求“活”,即教学设计灵动新颖;手段要“新”,即善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导要“细”,即体现有效的师生互动;质量要“高”,即力求课堂教学有效、高效。

二、研促培,生命课堂凸显教学特色

学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注重以研促培、研培相融的培训管理模式,以校本培训及教研活动为突破口,注重研培结合,为教师提供磨炼业务的平台,让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提升业务素养。学校校本培训坚持采用“个人研修―讲座辅导―反思整理―实践提升”的研修模式。通过开展全员性的白板实用培训、关于生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等系列专题培训,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提高,使他们更加从容地走进生命课堂、走进可爱的学生。我们还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级及大学区教师教研活动,使广大教师在活动中多学习、多历练、多收获。我们还开展多层次的青年教师跟课活动,在教研员的悉心帮助下,青年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课堂教学的组织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教导主任跟课活动中,教导主任与青年教师共同切磋教法,研读教材,一同成长。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对生命课堂的模式有了深层次的思考,尤其在关注学生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有机融合,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两个问题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三、建平台,教学骨干活动中历练成长

为增强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教育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实践中磨炼教师实战经验。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吉林市一师一优课评比活动,吉林市优秀视频评选活动,吉林市优秀微课评选活动。我们还开展了学校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活动中,我们经历了“教师自修―名师师范―专家引领―个例实践―成果展示活动”的历程,借此机会,我们还开展了学校“大练兵、大比武”教学特色展示活动,本次活动因活动流程设计新颖、展示内容生动翔实、课堂教学扎实有效、沙龙探讨贴切深刻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赞扬。

四、分梯次,名优教师实践中光荣绽放

本年度,学校注重骨干教师、名师队伍建设,以骨干教师培养为主线,以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开阔教师专业视野,增强教师队伍软实力。在青年干部中开展“教育思想分享”经验交流活动,在学区内骨干教师中开展“影子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教法实践成效。新教师培养,我们采取理论夯实、实践跟上、反馈引领的培养方式,使青年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篇6

长期以来,我们注重总结的形式,强调书面总结,把总结作为硬性任务,这样就容易形成被动应付、照搬照抄、网上下载等现象,损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也失去了总结的应有效果。我校近年来通过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总结形式,在全校开展了盘点学校十件大事、评选感动人物的活动,把枯燥的文字总结变成了生动的活动再现过程。其具体做法是,在每年年终时我们都要在精心策划、组织座谈、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面向全校师生发出通知,公开征评学校一年来的亮点工作、关键事件、创新成果、特色活动、发展变化等。为了避免无依据的盲目海选,防止评价标准的偏失,我们专门按照要求罗列出评选范围,一般控制在40件以上,具体根据月份实际工作确定。把排列出的重要事件连同统一设计的选票印发给每一名师生,同时也向学生家长发放,请家长积极参与评选。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网,设立专门征评学校工作亮点的栏目,进行网上投票。这样,就把评选过程变成了大家共同参与、关心学校发展的过程,增强了集体责任感。为保证评选公开、公正、透明,学校专门成立了评选小组,由学校工作认真、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对所有选票进行统计,最终按得票数确定学校年度十件大事,作为学校的亮点工作。同时,对参与评选而获奖的师生、家长进行表彰鼓励。十件大事的评选,充分体现了民主管理、尊重民意、共谋发展的原则,因而评选结果令人信服,认同度高,得到了师生的积极响应和普遍欢迎。这既总结了学校一年来的工作,又激励了大家,评选活动成为大家津津乐道、人人关心的大事。

二、 推门听课不如预约听课

学校领导推门听课,本来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平日里真实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便于指导教师,促进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学校领导推门听课,很多教师是不欢迎的。原因有三:一是校长、教师长期在一起,对哪个教师的教学情况都了解,用不着搞“突然袭击”。如果学校领导要坚持搞“突然袭击”,教师不明白或不理解学校领导听课的目的,误认为是自己又存在什么问题,学校领导在找理由或机会想批评,这种听课评课带有惩罚性质;二是教师自己信心不足,担心自己上不好课,怕亮相出丑;三是搞“突然袭击”,教师适应不了,学生也适应不了,推门听课打断了教师的正常教学,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所以,面对学校领导的推门听课,很多教师临时调整课型,本应该是教学课改为作业课或自习课,或干脆拿出试卷考试,这无疑是对学校领导推门听课的不满。这样,校长推门听课就达不到听课的目的。作为学校的领导,应该明白教师的心态,如果要强行听课,教师可能采取应付的态度对待,课后学校领导的评课、建议,可能也就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因为教师认为我上课的水平就这样,学校领导也听了,你批评也好,建议也好,我还是原来的我。难怪有些学校领导批评教师说:“一次听课是这样,两次听课还是这样,怎么没有变化呀?”

总之,学校领导的推门听课,从教师的心态上来说普遍是不欢迎的;从听课的效果上来说,起不到促进的作用。与其这样,不如改为预约听课。预约听课至少有这样几个好处:一是充分尊重对方,给对方留有空间。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自己选择,教学主题教师可以自己确定,课型教师可以自己选择,并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教学等。二是激励教师。预约听课说明校长对教师的重视,学校领导都重视了,难道当教师的还不努力,因而更能激励教师钻研教学。教师对此一定会认真准备,并主动请教,主动交流,为上好课作准备。三是双方都有准备。学校领导可以提前进教室听课,不存在打扰学生的学习,教师也可以从容上课。这样,管理效应就放大了,学校领导既通过听课掌握了教师的真实情况,又激励了教师的教学,还加强了学校领导与教师的沟通,修复了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断层,彼此关系更加和谐。

三、 轮岗不如交流

村校教师紧缺仍然是制约村校发展的瓶颈。目前,许多学校解决的方法是采取轮岗,其具体做法是按照学校既定的教师考核意见,对考核成绩排名后几名的教师,轮岗到村校工作。这样一来,凭借一次学生考试成绩或教师一次上课情况,就让教师轮岗到村校工作,他们认为不科学,也不愿去。而村校所在地的干部和群众则认为本来村校条件就差,安排来的教师又是学区考核较差的教师,村校发展已无希望。于是村级干部和部分村民责问学校:“安排考核较差的教师到村校工作,合理吗?”这样轮岗,双方都不满意,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面对这样的轮岗,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有效推动村校发展?如何让教师成为村校发展的主体?在大量调研基础上,我们采取了变轮岗为交流的做法,促进了教师的合理流动,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

中心校与村校的教师交流。村校教师基本上由“民转公”和“代转公”教师组成,其师资水平相对较低,表现在他们的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手段老化(仍然采用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三个一”办法)、课改意识淡薄,对艺术、科学、综合实践、外语等学科教学不能胜任等。针对这种现状,有选择性地将中心校和村校的教师交流任用,中心校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年轻教师实行“走教制”,到村校去承担艺术、科学、综合实践、外语等学科的教学任务。村校教师在集中精力抓好语文、数学的同时实行集中培训制,到中心校参加艺术、外语、现代信息技术等课程的培训学习,并承担一定的校本课程教学任务。这样,既有利于教师资源的整合,又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有效地解决了村校艺体等教学薄弱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村校的发展。

村校之间的教师交流。在我国现行用人制度和财政体制下,办学相对封闭,教师基本处于静态状况,学校办学空间受限。村校之间相互交流教师,既不与现行人事制度相冲突,又能激活教师的热情,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1)学科交流。再优秀的学校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再差的学校也有它的优势方面。村校之间对等交换学科教师,以“多余”换取所需,以特长换取特长,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良好局面。这样,既能填补彼此间的空白,又因新生力量的介入和专业力量的增加而开发出新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办学活力。(2)科研交流。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要保持办学活力,就必须有新鲜的因素不断地渗透到学校中来。校际间有选择性地进行科研成果和科研人才的交流享用,不失为解决办学活力的有效途径。因为这样不仅能够填补校际间的教研空白,还能为交流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实验平台,为学校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和技术支撑。(3)管理交流。“管理不在于规范而在于发现”,所以现代的管理应该是开放的、在交流中实现的管理。校际间有针对性地交流管理人员,不但能带给学校新的办学理念、新的管理策略、新的行动力和执行力,还能有效地激活管理资源,放大管理绩效,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争取学区外的教师交流。争取学区外的教师交流,探索以强带弱的教育管理模式,是缩小村校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拉动村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具体行动。在这方面,校长要突破学区限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学区外优秀学校的支持,做好协调安排工作,并在学校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1)领导交流。邀请优秀学校中层领导到村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指导,选派村校主任到优秀学校挂职学习,提高管理能力。(2)教师交流。邀请优秀学校教师到村校支教并给予支教补助,选派村校教师到优秀学校锻炼学习。(3)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还应该主动派出教师到工厂、社区、商场等去丰富教学内涵,去发掘课程资源,去拓展办学空间,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基地。学校还可以聘请离退休教师担当留守儿童的家长,聘请当地名人为校外辅导员等。这样,教育资源就更加丰富,教师资源就更加鲜活,课程的实施空间就更为广阔。

实践证明,交流分享教师,教师热情高,学生反响好,学校受益多,适应当前村校发展趋势,有利于村校的发展。

篇7

奇花妙笔,扬中华文化精华。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学区内各学校的精心策划、周密组织、通力协作下,第五学区“绽放美丽,拥抱梦想”艺术节活动,从各校筹备到区域精品展示,历时约半年的时间,于2019年9月12日圆满结束。

此次汇演,既是第五学区为庆祝70周年的一份献礼,也是对学区艺术工作的一次检阅与展示。现将我学区艺术节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为艺术工作创造氛围。

各校责任校长高度重视此次艺术节,秉承大学区共谋、共担、共享、共进的理念,把艺术节活动作为既是展示自己学校的一个舞台,也是展示学区团结协作的一个窗口。

无论是校内展示还是区域集中展演,四位责任校长都会悉数到场,观看同时,交流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学区方案制定到区域展示,学区内主管美育工作的领导们,先后三次齐聚到学区长学校,共同研究相关工作,大家献言献策,力争使我学区的艺术节活动圆满成功。

二、师生参与,为精品节目保驾护航。

本次艺术节,从社团活动到学校精品展示,四所学校共有三千余名学生参与活动,社团活动学生参与率100%,并根据师资情况,学生兴趣,设立了丰富多彩的社团小组并做到了组组有教案,课课是精品。

这次艺术节,在我学区内体现出了“人人都是艺术工作者”。各学校从艺术节目到艺术作品,指导教师也是丰富的,亮甲山中心校的节目除了音乐教师还有许多是班主任老师指导的,朝阳中心校的节目,有音乐老师指导的、有体育老师知道的、有英语老师知道的,还有班主任知道的,但他们最显著的就是,都是富有朝气的年轻人,因此他们的节目展示出来的就是活力四射!溪河中心校的音乐老师专业水平较高,他们的节目显现出的艺术水准是其他三所学校所不及的,可以说是我们学区精品中的精品。

参赛的书法绘画作品共计80余幅,其中美术作品数量较多,种类丰富,质量较高,体现出了师生的绘画水平。

三、艺术工作坊,彰显学校艺术特色。

朝阳中心校,将纸艺作为学校艺术工作坊,让人们对纸的艺术价值又有了新的认识;溪河中心校中国结,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情结,编织着浓浓的中国情;白旗中心校的珠艺工作坊,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作品,凝结着师生们三年多的心血。

四、通力合作,为成功展示奠定基础。

由于学区长白旗中心校正在建设中,学校没有合适的演出场所,溪河中心校主动承担了主展区的任务,其他两所成员校积极响应学区长学校的要求,按时报送节目、艺术作品、主动要求参与布置展区的工作中,四所学校犹如四个兄弟,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补台,使得我们区域集中展演精彩纷呈,学区艺术节活动圆满落幕。

展演的文艺节目,从四所学校优中选优,涵盖了声乐、器乐、舞蹈,曲艺四大类共11个节目,其中朝阳中心校3个节目,溪河中心校6个节目,亮甲山和白旗中心校各一个,每一个节目的背后,都镌刻着领导、老师、孩子们的辛勤付出。

五、反思不足,为下步工作布局谋篇。

1.方案制定还是存在脱离学校实际,可操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与局里的方案雷同,教育局的方案是站在全局角度,用于指导全市中小学的,其站位较高,有些环节只能是提出大方向的要求,而我们学校要制定的方案应该是面面具到、具体化、明确化的,甚至应该认责落实到每个人上。

2.思想陈旧,缺乏创新。主要表现在:绘画种类、形式还比较单一,本次参赛的作品多数是儿童画或是线描绘画一类,形式种类上缺乏创新;艺术节目种类相对较丰富,但表现形式、内容还很老套,不能与时俱进。

3.多数学校艺术师资力量薄弱,音乐教师能力水平亟待提高,多数学校的艺术节还存在是德育领导的事,或者是班主任的事,音乐教师只不过是个打下手的,占不了主导地位,致使整个活动的艺术性大打折扣。

篇8

一、生涯教育概念的界定

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涯教育包含个体一生全部的教育活动,学校的整体教育活动都属于生涯教育的范围,是终身教育。狭义的生涯教育是指学校内实施的以达成生涯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手段。本文指后者。

俞国良教授认为,生涯规划概念的演变历程是生涯规划逐步迈入心理健康视野的历程,也是生涯规划的理念与当代心理健康观日趋吻合的历程。个体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实现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继而影响着生涯规划的整个过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生涯教育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小学生涯教育,是指在小学阶段开展的生涯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社会,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和设计,将自己的理想、憧憬与学校的学习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更为有效。因此,学校开展生涯教育在于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加强对学生人生观的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使之不断向未来的目标迈进,过有目标的校园生活。

二、小学生涯教育的理论依据

小学开展生涯教育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特质因素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帕森斯教授在1909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个体在清楚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条件的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相对照、相匹配,最后选择一种职业需求与个人特长匹配相当的职业。 因此,该理论又称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这一理论对今天的职业和生涯辅导具有深远的影响。

依据这一理论,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学区开展的生涯教育从小学生6岁开始,将其分为自我发展、生涯探索和生涯准备三部分。

(二)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Super)生涯发展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自我概念(Self Concept),即个人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认识和主观评价。 生涯发展的过程就是对自我概念的发展和实践的过程。

他把人的一生发展划分为成长期、 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衰退期等五个发展阶段。认为人的生涯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终身发展的过程,绝不是到了从学校毕业或选择工作时才有这个需要。因此,从小开始,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生涯观念,有助于生涯发展目标的确立。

从1957年到1990年,舒伯(Donald E.Super)拓宽和修改了他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提出了“生涯彩虹图”(见下页图1),形象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

(三)人格类型论

20世纪70年代,霍普金斯大学荣誉教授霍兰德提出了人的整体性和环境的整体性,注重个人的人格类型同工作环境的一致性。该理论被称之为“人格类型论”,它是在特质因素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霍兰德理论被普遍应用在生涯教育中,特别是霍兰德职业测评表。通过使用此表,不但让学生能够认识职业的多样性,而且对自身情况也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认识职业,更好地规划。

三、小学生涯教育的基本任务

我们认为,小学开展生涯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构建完整人格:着眼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自我认知、个好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生活意义的理解、关注自身发展奠定基础。

有效适应社会:着眼于增强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实践体验,为学生学会安排生活,摆正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树立远大理想奠定基础。

达到自我实现: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感恩生活、规划生涯,知道“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该如何到达那里”,从小树立服务社会、发展自己的理想。

四、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学区小学生涯教育探索与实践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为有效推进生涯教育,学区成立了由学区书记担任组长,学区德育干部担任执行组长,学区所辖各学校的校长、德育干部为成员的学区级组织机构;各学校也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学校德育干部、班主任、心理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校级组织机构。两层机构的建立与完善,为学区、学校落实生涯教育做好了组织上的保障。学区成立了“小学生涯教育研究中心”,负责对各学校进行组织和指导。每学期制订计划,并组织学校进行落实。

(二)明晰思路,明确原则内容

我们开展小学生涯教育的思路是: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与社会为辅,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生涯教育实施体系。

生涯教育要想落到实处,必须做到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有机结合与融合。必须坚持面向全体的原则、实用性原则、尊重个体差异的原则、体验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生涯教育的内容是:对小学生进行认识自我、认知社会、生涯探索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健全人格;了解社会,提高对生命价值、生活意义的理解,提高对自身发展潜力与未来人生道路的关注;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理想追求建立联系,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迫切性;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个体生涯发展的目标。

(三)加强培训,提高实施能力

为了提高教师开展生涯教育的水平,学区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涯教育培训,请专家做讲座,普及生涯教育知识;发挥心理核心组的作用,通过备课、上课等环节,探索生涯教育课如何上;在学校范围内开展观摩评优活动,通过评价提升教师实施生涯教育的能力;与职业体验场所建立联系,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感悟职业,感受到职业的奥秘。

学区每年都拿出费用支持学校生涯教育,搭建各种平台,促进生涯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如借助学区开展的“幸福杯”,开展生涯教育课评比活动;开展“生涯教育大家谈”活动,让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在活动中让大家畅所欲言,既带动了各方的积极性,同时方便我们了解情况;建立小学生涯教育信息平台,使之成为交流、学习的窗口。

(四)勇于实践,开拓新局面

1.学习借鉴,形成体系

为了使小学生涯教育有系统、有计划地落实,我们学习和借鉴生涯教育理论,本着边探索边实践的原则,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基础上,制订《幸福村学区小学生涯教育指导纲要》,对小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实施途径等作了明确规定。

2.潜心钻研,研发教材

学区先是开发研制出适合小学高年级的《小学生涯教育读本》。之后乘胜追击,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和探索,又开发出适合每个年级学生使用的《小学生涯教育》系列丛书,共6册,按照自我认知、认知社会、生涯探索三个维度,从生涯认知、认知自我、热爱生活、学习与生存、认知社会、生涯探索、生涯准备等几个方面对学生开展教育,每个单元都确立了“生涯茶座、生涯指南、生涯镜鉴、生涯实践、生涯感悟”的辅导模式,学校利用综合实践课程、心理活动课等课时等进行落实。

3.多途径、全方位推进

为了使生涯教育在学区所辖的11所小学得到有效落实,我们倡导以课堂教学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讨多种途径和形式,全方位地推进生涯教育。

(1)开设生涯教育课

为了保证生涯教育的效果,我们开设了专门的生涯教育课,对学生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系统、有内容的生涯教育。

我们还利用综合实践课程、心理活动课等课时,通过游戏、实践体验、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关心他人、积极思考,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为学生提供成功者的案例,鼓励学生向成功者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生活和学习目标。

(2)在学科教学中融入生涯教育

在各学科课堂上,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挖掘一些显性或隐性的生涯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推动全校性生涯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良好品质,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增强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实践体验。

(3)参加校内外生涯实践活动

我们提出,每位教师都要重视对学生的生涯辅导,使教师树立关心学生生涯发展的意识,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能够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班队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生涯辅导,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以豁达的胸襟面对学习和生活。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他们增长了知识,陶冶了心境。

结合生涯教育,各校还开展了有目的、有计划的读书活动。读书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生活习性。具体做法是,向学生推荐书目、指导学生阅读、定期交流展示等。通过建立健全读书计划、读书管理监控机制等,将阅读转化为助力学生自觉成长的生命课程,影响和促进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

学校充分利用各级各类社会大课堂、青少年教育基地、职业体验基地、公共文化设施等开展生涯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技能训练和体验。如组织学生到职业体验基地,参加职业体验活动。学生亲身体验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工作,如同上了一堂堂生动、形象的生涯教育课。

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体验消防员、厨师、医生、店员、农场工人等社会职业的不同角色,体会到爸爸、妈妈、老师工作的不容易,认识了各行各业工作的特点。

(4)向家长普及生涯教育知识

学校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生涯教育的宣传,提升家长的认识,使其配合学校开展相关工作,共同提升学生对于生涯的认识,促进其学习行为的转变。

学校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家庭生活指导培训,通过亲子关系沟通、青少年身心保健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家长掌握家庭管理和人际沟通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家庭情趣,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学生拥有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5)发挥校园文化在生涯教育中的作用

将生涯教育纳入学校整体管理和文化建设中,发挥校园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教育作用。采取多样化且结合校内外资源的做法,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结合校内外的活动与计划一起推进,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

五、实践效果

(一)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根据学区最近的问卷调查,98%的学生表示喜欢上生涯教育课,促进了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75%的学生反映,开展生涯教育对自身有帮助:如通过生涯课,自己对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了自己的长处和兴趣;认识到良好的品质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知道了如何与父母、同学如何相处和交往;有了初步的理想,等等。

大多数学生还认识到:为了将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上好每一节课,多读书,坚持训练;多参与社会实践,为自己的理想做准备;虚心与朋友交往,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合理安排时间,增长个人才能;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展特长;等等。

(二)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通过座谈,不少教师表示,通过开展生涯教育,不但提高了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能力,而且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在教给学生从小初步制订人生规划的同时,很多教师也学会了规划自己的教师生涯。

(三)实现了家校协同共赢

在家长问卷中,对于“您了解学校开展生涯教育的情况吗”这一问题,95.1%的家长表示了解。关于“您是通过哪些途径知道学校开展生涯教育的”这一问题,80.1%的家长是听孩子回来说的,5.6%的家长是通过家长会,3.2%是与老师沟通,6.3%是其他途径。当问到“学校开展生涯教育对学生是否有帮助”时,74%的家长表示有帮助,20%的家长表示有一些,只有6%的家长放弃选择。这说明生涯教育深受家长欢迎。

在随后开展的征求家长对学区开展生涯教育建议的活动中,90%以上的家长对此表示认同和肯定。很多家长谈到了小学生涯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孩子出现的令人欣喜的变化。

(四)开展了学术交流,扩大了小学开展生涯教育的影响

2010年,在北京召开的生涯教育现场会上,幸福村学区做了两节观摩课,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

2011年,北京德育研究中心在幸福村学区召开了北京市中小学生涯教育研讨会,我学区介绍了小学开展生涯教育的经验,受到了北京市各区县专家、领导和教师的欢迎和好评。

2012年9月,我学区承办了区职业能力提升现场会;2013年5月29日,再次承办了北京市小学生涯教育现场会。通过学术交流,朝阳区生涯教育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总之,从小学就开展生涯教育,是对教育以人为本的进一步诠释,是对生命更深层次的关照。

篇9

 一、工作要点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育人素质,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水平。

 1、认真抓好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规范化教育。新学期在假期教师集中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政治学习制度,坚持政治、业务学习周周学。各学区要紧密联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烟台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办法》及《教体局关于加强师德建设工作的意见》 ,围绕学校、教师的工作实际,开展好形式多样的查摆、整改、交流等活动,让每一位教师紧紧围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自己的工作实际,以“师德是否高尚、思想是否健康、工作是否到位、潜能是否发挥、劲头是否使足和今后怎么办”为内容进行查摆 ,学年初每一位教职工都要写《师德承诺书》, 以便有效地约束教职工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师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保障教育系统的大局稳定。

 2、结合有关活动的开展大力加强小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各学区在新学期中要创造性地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把德育工作寓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阵地和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以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引上健康成长的轨道。在十月份抓好三项德育工作,即优秀主题班会、优秀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优秀德育论文。

 (二)强化常规教学的研究与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开展“常规教学活动月”活动,落实新的教学常规。各学区小学要继续开展“常规教学活动月”活动,要组织教师学习《烟台市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和《海阳市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结合街道制定的教学常规细化要点,严格落实,开展工作,并认真总结。街道将组织“常规活动月”开展情况检查,寻求各校常规教学工作中切有实效、值得推广的新举措,为新的学年开启新的篇章。

 2、完善教学常规管理机制。第一,各学区在管理上要确立均衡发展的意识,确保年级、学科资源的均衡配置,从而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第二,要结合本校实际,本着有效、实用的原则,改进教学常规管理的内容和策略,优化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减少教师和学生的低效和无效劳动。第三,要树立最大限度调动教和学两个方面积极性的工作思路,重视人性化管理,激励广大师生把事情做精做细,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教风和学风。街道将在教学视导时督察上述相关工作。第四,要完善领导干部参与教学、指导教学、管理教学的制度,落实领导干部听评课制度,提倡领导干部承担考试科目教学任务,提高实践和指导教学的能力,切实当好领导者、指导者和管理者。街道小学的中层领导要担任是统考科目,届时街道将组织学区及新任领导课堂授课比赛,以迎接教研室组织的全市相关比赛。

 3、优化教学环节,提高常规教学质量。一是优化备课环节。街道将本着实效性原则,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激励老师在备课上作深度思考,有效落实上学年下发的《海阳市小学集体备课的实施意见》和街道制定的实施方案,严格按照配档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二是优化上课环节。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导要适时、适度、适量,要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提高自感自悟的质量。这将作为本学期教学方面的一个重点。三是改革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完善作业、练习的设计与批改,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作业的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要严格控制课后作业的内容、形式、数量与难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业批改要考虑学生的参与和参与形式,把作业批改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之一。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集体或个别补救。四是优化检测与辅导环节。各学区对练习、检测、单元过关等要从试题质量上严格把关,充分利用好各科单元过关试题,搞好检测与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辅导。街道将认真落实教研室制定并下发《海阳市小学关于作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共3页,当前第1页1

 4、抓好薄弱学科、薄弱环节教学和薄弱工作,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第一,要确保常识科开齐、开足、开好,通过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提高开课质量。第二,要抓好考试学科的语文课外阅读积累、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数学的实践及应用方面的教学、英语的口语教学和学习兴趣培养。第三,要加强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确保“双基”教学质量。

 (三)加大新课程的推进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构建完善的新课程体系。各学区小学要按课改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课程,正确开设选修课程,合理落实街道先编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抓好新课改年级教材和其他年级课改教材的培训。积极参加开学初教研室组织骨干教师进行五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大单元备课,对新课改年级教师进行教材培训和备课培训;各学校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新教材的研究,要有计划落实培训内容,使教师形成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扎实进行好新课程改革。

 3、推行集体备课制度。各学区要在教研室组织的大单元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按照街道制定科学、可行的学年集体备课计划.中心小学将利用周六时间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同时加大对规范、高效的集体备课活动的研究力度,并通过各学科跨年级教材剖析、单元剖析、课例剖析等多种方式,使教师们明确教材编写体例、立足点,理清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和基本的知识点,要研讨适合新教材教学的课堂教学方式,努力解决新课程“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4、努力构建科学、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各学区小学要通过观摩教学、课例研讨、课堂教学比赛等形式,积极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现状,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品质,各学科力求探索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自主高效、多维互动”的新的教学模式。同时,各校要以构建简单

质朴的课堂教学模式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减少无效劳动、删除无效环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提倡教师讲精品课,人人都要参与到有效教学活动中来,街道将组织有关人员对所有学科领导、教师分层次的授课普听一次,量化记绩,纳入教师考核全面验收各校高效课堂推行情况,并评选出一批有效教学的精品课例,力争本学年内发现、培植“构建有效课堂”的优秀学校、优秀教师,并及时组织经验推广,从而全面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5、加强学生学习品质的研究,注重学生学习情感、态度和习惯的培养,强化良好学风训练,使学生具有严谨扎实的学习习惯和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各校要通过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各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优秀经验的推广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学习品质,促动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街道将组织检查各校的开展情况,并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经验交流会。

 (四)拓宽教学研究渠道,切实深化教学改革

 1、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切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有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各校要通过各种方式,使校本研修工作由“单一性、封闭性”向“多样性、开放型”转变,提倡各校开展“五个一”教研活动,即读一本教育名著,写出读书笔记;上一节公开课,写出教后反思;整理一个教育故事,写出案例评析;开展一个小课题研究,写出教学论文;研究一位名师授课,写出成长感悟。各校要根据工作配当安排结合本校情况有效的实施,街道将组织各方面的评比活动,以参加教研室组织的评比活动,并列入教师目标责任制考核。。

 2、积极开展联片教研,有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本学期,我街道将从育才小学邀请优优秀教师到校送课,届时将语文、数学两学科,按低、中高两个年极段进行。听课教师要认真观摩学习,并写出听课心得,进行现场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3页,当前第2页2

 3、深化学科教改,提高教学质量。办好街道刊物《方圆教研》并让其真正成为广大教师“交流的平台,互动的天地”,为教学研究提高教育质量奠定坚实基础:要继续开展语文“大量读写”活动和诗文素养活动,把阅读和习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加强大读写课开课力度,提高学生的积累能力;要搞好数学“四四小组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扎实开展英语“多元学习,分层递进”的教学实验,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激发学生自主积累的积极性,为阅读与写作奠定基础。教研室将组织此方面的验收活动。

 (五)加大学校特色创建力度,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1、强化办学优势,形成办学特色。 各学区要重新审视并确立自己的办学目标、长远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学期工作重点和创新点。采取有效的运作方式,分阶段提升办学水平和档次,从而快速有效地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中心小学要在规范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运行的含金量,提高办学质量。学区小学要强化管理,力争在近几年内使教学各方面工作进一步规范。

 2、实施读书工程,构建学习型学校。各学区小学要总结本校实际情况,通过读书大赛、读书情况等级达标等形式,稳步推进读书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构建学习型组织,加快教师专业化”读书工程“好书伴我成长”绿色读书工程,积极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使全体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文化底蕴,努力创建书香校园。街道将继续开展每周一次的教育笔记,其中读书心得和教育随笔各占二分之一,具体情况将列入考核。办好《书——我的朋友》读书经验和收获交流的刊物。

 (六)加强质量验收工作,确保教学质量

 1、加强单元教学,利用好单测题进行阶段自测,搞好讲评及查漏补缺工作,确保人人过质量关。

 2、各学校要继续对有关学科进行实践应用能力测试和检查。

 3、各学校每学期末均要完成有关学科的教学质量检测。

 4、加强五年级英语口语自测。

 5、认真组织期中、期末1—5年级考试。

 6、加强考风考纪工作,确保考试工作公正公平。

 7、加大对出口年级的月考制度以及各年级的矫正反馈补偿制度。

(七)、强化依法治教意识,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1、树立“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无小事”的意识,防患于未然。对党和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 对学校安全工作、卫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牢抓好,及时签订各级安全责任状,本学期将坚持落实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各学区要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卫生工作,把校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结合起来,定期聘请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制讲座,定期(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不定形式(主题班会、升旗仪式、晨夕会、班报、黑板报、师生集中大会等)强化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消防安全、饮食卫生意识和“三防”( 防变质、放腐烂、防中毒 )意识,坚持做到“逢会必讲安全,逢会先讲安全” 的原则,确保学校不发生任何事故。

篇10

教育集团成立后,面对在校师生人数多、覆盖学区广、校区跨度大等实际情况,学校依托多年办学实践,改革创新,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法规,系统总结出“一三四教育”的特色办学理念,即夯实“一切”学生和谐发展基础的办学思想;教学生“三年”,想学生一生,思国家千秋的育人理念;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魅力、扎实的基础学力、深厚的发展潜力和坚强的适应能力的“四有”优秀人才。这些纲领性的发展理念,渗透在学校以“人本教育”“超越教育”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文化之中,具体转化为“三互、三态、六体现逐渐形成”的“三三六”办学举措。

在全市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形势下,学校全体教师励精图治,图强思变,学校教育质量得到整体提升。2006年以来,学校中考成绩稳居市区前茅,多位和平区中考状元诞生我校。其中,在2006年中考中,一三四中学获全市第一名;2010年,在生源全部是学区学生的情况下,一三四中学以总分高于第二名学校10.8分的绝对优势,居全区第一名、全市第二名。在2011年中考中,成绩在70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比2010年提高了4.27个百分点,化学、历史成绩再次位居全市第一,各科满分共计279人。考入实验、二中、育才四中等省级示范高中人数再度增长。真正发挥了名校引领示范作用,彰显着一三四中学鲜明的办学特色、教学风格和育人风范。

伙伴模式 特色办学铸品牌

加强队伍建设,实施“伙伴式”管理,为学校优质发展提供强劲引擎。学校从制度入手,对各部门实行“块块管理,条块结合”的“伙伴式”管理模式,落实“行政提速、服务提质、工作提效”的“三提精神”,做到工作到位不错位、不缺位,形成整体的“伙伴式”综合管理模式,成为和平区的一个品牌。

实施“互动式”伙伴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完成传统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为学校发展进入科学轨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坚持德育为先,完善“伙伴式”德育工作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高品质环境。学校构建了“以常规为基础、以特色为亮点、以静态为修身、以动态为养德”的全新德育工作体系。实现“伙伴式”合作,每周的伙伴式优胜小组量化考核选拔、班内小组的竞争、小组内互评的展开,使学校德育工作真正成为学校生存发展的灵魂,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三四中学特质的优秀人才,成为促进和平发展的栋梁之才。

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构建“六学一案”的伙伴式课堂教学模式,为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创设有效途径。实施以学生小组为主体的“伙伴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高效教学的有效途径。这一模式建立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在于构筑新型的师生关系,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促进学校质量整体高位攀升。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的“伙伴式”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特色:模式特色是六学一案五点化;管理特色是突出六体现,小组团队评价与互访互学制相结合;课型特色是三课一赛,即常态化的求知课、规范化的求学课、体系化的活动课和伙伴式小组擂台赛。如今,学校的“伙伴式”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国际视野 开放办学思路广

从整个和平区看,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是和平区南部学区大学校,创建了具有特色的大学区管理模式及与农村辉山学校建立教育发展共同体托管校。

篇11

农村幼儿园,是指地处县以下乡镇以及行政村落所举办的幼儿园,周边环境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农业产业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林场、园艺和蔬菜生产等资源,包括人类生活所接触的人、事、物、地等。如某地的河流、工厂生产的某技术产品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从中可以看出,幼儿园科学教育必须有效利用多方资源,让幼儿在与周围环境中人、事、物的互动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养成良好的环境综合素质。在当前广大农村经济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各农村幼儿园经费普遍紧张,不能为幼儿提供足够优越和宽裕的科学教育资源,幼儿园的发展既需要政府的投入和社会的支持,也需要各园采取必要措施,使现有的农村科学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为幼儿的发展服务。因此,探索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策,探究农村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也是降低农村幼儿园办学成本,提升办园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规范制度更新观念,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1.健全制度,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一是健全管理机构。总课题组明确了课题总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并以子课题组负责人成立了课题研究核心小组,负责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施与管理。建立“总课题个人子课题课题参与者”的三级科研网络,课题核心组成员及时制定子课题计划、组织实施和总结经验,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有总结。

二是规范研讨制度。课题核心组每月集中研讨一次,以专题讲座、案例研讨、活动分析、教学观摩研讨、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进行。同时,坚持“以研究促教学”的课题管理理念,融学习、培训、研讨为一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是建立分组管理制度。建立了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吻合的分组管理制度,各子课题成立相应的课题研究教研组,教研组长由十七个课题组长担任,负责日常教研活动。在总课题的统筹下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进行分类研究,每学期开展研讨活动两次以上,负责人及时做好记录与整理,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施、有成果。

2.理论培训,建设先进理念的师资队伍

首先,在驱动阶段通过专题培训、书籍推荐、网络学习等方式,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理念的培训。在开题会上,课题负责人福建省特级教师蔡雅玲老师介绍了课题申报的基本情况,解读课题实施方案,并在开题报告中结合图文并茂的典型案例,就课题的核心概念、研究价值、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过程与方法、创新点及预期成果等内容进行全面的介绍。并结合国内外科学教育活动的发展趋势、教育理念等分析与比对,提倡科学活动要从生活中选题,强调科学活动要幼儿亲身经历与参与,以及要注重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等给予全面指导。

其次,总课题组创建“回归人性”课题研究QQ群,定期将国内外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开展情况分析、国内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等前沿资讯传送给课题组成员,引领组员不断丰富有关农村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理论,组建起一支强干的研究队伍。主要引领子课题成员组对泉州地区常见的植物、动物、物体材料、常见物理现象、天气雨季节变化,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人们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科学领域的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进行开发与利用研究。如安溪实验幼儿园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科学教育理论,对安溪本地的地方风味小吃、家乡风景、茶艺资源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挖掘,使教师对科学教育活动、乡土科学资源有足够的认识,不断推进研究进程,通过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再次,各自子课题则根据需要,利用园内局域网等渠道,定期向教师推荐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章与书籍,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用有效的科研方法指导实践。如永春县港永幼儿园组织教师利用“中国幼儿教师网”等网站,学习“本土资源在幼儿园主题中运用”“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何利用农作物创设幼儿园环境”;又如,泉州幼师附幼创建课题微信群,分享网络上的优秀文章和有益做法,如“农村幼儿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导家长有效开展亲子科学探索活动的实践研究”“论幼儿园家教活动指导形式”等,拓宽教师的理论知识,为实际组织奠定理论基础。

3.调查研究,摸清实施课题的现状与问题

课题研究初期,大多子课题组根据研究需要,采用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了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理性、客观地分析问题提供真实、具体的依据,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如陈埭溪边幼儿园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幼儿对社区材料资源的熟悉情况,利用班级现有的科学区、观察区调查幼儿对材料玩法的探索情况;又如晋江市龙湖镇衙口中心幼儿园则采取组织教师上山下海开展的采风活动,进行乡土资源调查,提高教师对乡土资源的认知。

二、运用行动研究方法,积累典型教学案例

从农村科学教育资源利用、科学教育课程开发等方面组织实施课题方案,采取计划――实施――问题――反思的螺旋循环往复的边行动边研究的方法积累相关经验,并在实践中逐渐调整、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形成前期经验总结和课例汇编。

1.实证研究,积累资源开发利用的典型案例

课题组把课题研究与实践研究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每个学期,子课题组都精心策划开展形式不同,内容多样的课题研究活动。如泉州幼师附属幼儿园课题组利用农村广阔的资源,每学期均精心策划开展了形式不同,内容多样的,适合不同年龄班幼儿的亲子科学探索活动。如“烤鸡蛋”“制作冬至丸”“元宵馅的秘密”“端午粽飘香”“好玩的沙”等,为课题研究积累了大量富有研究价值的典型案例;德化双鱼幼儿园把社区资源有效运用到区域活动中,提高科学区域材料提供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积累了小班科学活动“狗尾草”、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陶土”、大班科学活动“石膏模的秘密”以及“好玩的电线”等典型案例;晋江市金井镇毓英中心幼儿园利用生活化、本土化的材料开展活动,形成了“生蛋和熟蛋”“糖怎么不见了”“认识螃蟹”“花蛤宝宝”等典型活动案例;永春县港永幼儿园在本土农作物资源在科学活动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中,积累了大班“向日葵的一生”“水稻与小麦”“种子”“春笋”;中班“蔬菜一族”“永春佛手茶”;小班“我们来种葱”“地瓜娃娃比大小”“香香的水果”等典型案例。在实证研究引领全园教师利用竹子、地瓜藤、葫芦瓜、玉米须、小麦杆、向日葵叶等共同创设了班级的主墙饰,以不同的材料让幼儿的动手能力获得了挑战性的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操作中,进一步拓展课题的研讨与实施。

2.互动研讨,推进研究进程的不断深化

(1)专家引领助提高

为确保各子课题的研究方向准确无误,在总课题组福建省特级教师蔡雅玲老师的指导下,各子课题组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不定期地邀请省市专家前往子课题组所在园所开展专题讲座和实地“把脉”。如晋江市金井镇毓英中心幼儿园邀请福建省特级教师刘志清老师来园开展“《指南》背景下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和指导”专题讲座,并组织课题成员听取了林菁教授的“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活动区游戏的开展”、彭琦凡教授的“探索从幼儿实际出发的教育”、吴荔红教授的“基于生活探究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等专题讲座,利用专家知识系统化的优势,给予课题组成员研究上的理论引领,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课题研究以来,听取专家专题讲座多达18次。

(2)观摩研讨引互动

总课题组以子课题为单位,采用滚动观摩的方式,围绕各子课题组的研究内容,定期组织子课题组的成员开展园际之间专题观摩研讨活动。如“如何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探究式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挖掘乡土资源,丰富数学区材料”“本土农作物资源在科学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等。在现场观摩、案例分析等互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各不同组别的课题组成员零距离地交流、深度地探讨,大家或述收获,或述困惑,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发散思维,碰撞智慧,梳理有益经验。如2014年3月,在晋江沙塘中心幼儿园开展各年龄段“数学区域活动观摩”;2014年4月,晋江陈埭溪边幼儿园开展中班科学活动“鞋底花纹”观摩研讨;2014年12月,在德化双鱼幼儿园以及永春县港永幼儿园开展的观摩研讨等。

(3)经验交流互借鉴

学习他人优秀方法、经验,是课题组推崇的提高研究人员自身素养的重要途径。各子课题在实证研究的进程中,不断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为了将这些有益的经验推广,总课题组不定期地开展“传经送宝”活动,各课题负责人将取来的“经”与大家进行分享和共同学习。如总课题组柯淑满成员作“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数学区域活动的策略研究”、施美旋成员作“优化社区资源 促进科学教育”等共计6次课题阶段成果经验汇报。

三、运用经验总结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采用经验总结法汇总相关资料,回顾研究历程,总结有关经验,反思研究得失,形成研究结论和课题结题报告。一是组织各个基地园梳理研究课例,从个人到集体、以备好一个活动验证一个活动整理一个活动为主线,精心选择适宜的农村资源进行活动实施与验证。二是组织各课题基地园拓展评价模式,将观察记录、教学反思、教学叙事、幼儿学习故事纳入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的评价体系中。三是通过教师的自主评价确定资源的可行性与适宜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四是案例分享与交流,主要有主题活动案例展示、区域案例分享等方式进行。五是组织开展课题成果展板展示活动。共展示了展板共计16个版,涉及“利用农村资源开展亲子科学探索活动的实践研究”“农村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本土农作物资源在科学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等十七个子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原则、方法、途径、评价体系等内容,通过“反思――实践――调整――再实践――反思――总结”的行动研究过程不断地提升了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借助“农村科学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这一课题研究的直接目标,很好地完成了“促进幼儿发展”的间接目标。教师与家长们有了正确的观念,在农村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进一步了解了幼儿阶段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掌握了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幼儿教育理念一致的协同程度,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的各类培训、研讨活动,进步显著。一是更新教育观念,不再将一些死的知识强加给幼儿,而是充分地利用周边的资源进行探究,让幼儿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发现科学现象和科学道理。二是参与大量的实践工作,开发与利用科学资源的实践能力有所提升。三是改变了教学行为,建立良好互动模式。课题组的教师先后向市、区及幼师实习生开放了十余次观摩活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四是提升了教育教学智慧,积累实践经验。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学习和实践中,通过“前反思――实践――再反思调整――再实践――总结”的实际研讨形式,不断地提升了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智慧。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