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20: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本次自查自纠工作按照省政府《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要求,全面排查承租国有房屋租金减免是否做到应免尽免、应减尽减、租金减免是否全部落实到实际经营承租人、租金减免办理流程是否按照文件要求严格执行、租金减免情况是否按行政事业单位租金减免要求如实报送等事项,并形成自查自纠报告,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取得整改实效。
二、自查结果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三合一”整治小组工作小结
“三合一”整治工作组严格按照上级和街道“___”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强势推进各项行动的有效落实,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辖区经济社区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下面将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三合一”场所整治方面,“三合一”整治小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秉持“疏堵结合”的工作原则,以“___”专项行动为消除安全隐患的切入点和主要抓手,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重点解决了一批“三合一”场所问题,取缔一些“三合一”现象,并在街道的奖励措施激励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对辖区内___处三合一场所进行了宣传、整治,___处已经符合“三合一”场所整治标本和相关要求,对___处沿街商铺“三合一”场所进行了合规化标准化改造,“三合一”场所重点投诉共___件(其中重复投诉___件),整改到位并回复___件。极大地消除了安全隐患。
小微企业整治方面,先后发放了___余份(册)《消防告知书》、《人员密集场所防火常识》和《企业安全生产告知书》等宣传材料,签订___份《消防安全责任状》、___份《企业安全生产承诺书》,张贴消防宣传画___余份,悬挂消防安全横幅___条、安全生产横幅___条。严格按照标准对辖区内的小微企业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共查处问题___处,全部整治到位。拆除违法建设___处,面积___平方米,清退所涉承租单位___家。
二、存在的问题
1.辖区范围大,“三合一”场所整治后,部分出现回潮现象;
2.整治宣传力度还需进一加强。
三、下一步打算
我们将坚持以___新时代中国特色___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各级决策部署要求,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着力破解制约安全生产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提高安全风险预防控制能力,积极推进“回头看”及合规化改造。今年,在巩固当前整治成效的基础上,对标“___”考核要点,全力推进“三合一”场所合规化改造和配备消防四件套(abc干粉灭火器、警笛、防烟面罩和逃生绳或软梯),防止违法现象回潮,确保简单问题不重复发生,切实做到“小隐患不出网格,大隐患不出专班”,保证“三合一”场所合规化改造率达到___%。
近年来,县坚持以调结构、提层次、保要素为重点,整合矿产、人力、资金等资源,着力扶持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全县工业集群发展步伐加快。今年1-2月,46家规模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03亿元,同比增长10.57%;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6亿元,同比增长9.4%;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9亿元,同比增长1.96%;预计实现利税1.5亿元,同比增长12%。
用电量1805万度,同比减少47.7%。
二、抓项目,工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县狠抓龙头项目建设,推行“一个项目、一名挂点县领导、一个领办单位、一套人马、一张倒排工期表、一抓到底”的“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制定出台了《县工业项目推进工作机制》,严格执行“旬调度、月通报、半年回头看”全程督查机制,提高了项目建设效率。一方面,加速推进工业在建项目。目前,共有8家开展废物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企业,年利用工业废渣60万吨,回收利用废气50万立方米,节约原料成本3000万元;县工业园先后跻身全省首批生态工业园区、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
三、重招商,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明显
县以“三南”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示范地建设为契机,把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大力实施大开放战略。先后投入资金4亿多元,完成了工业大道、220KV输变电站及园区高压线路改造等工程建设,并启动了绕城公路建设工程。目前,工业园区入园企业160多家。同时,积极调整招
温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温州人率先走向市场经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创造了温州模式。但是21世纪以来全国各地民营经济都已蓬勃发展,温州原有优势不复存在,发展的资源要素得不到充分体现,经济发展增速逐年下滑。2011年下半年温州爆发的民间借贷危机、“跑路”事件,直接促成了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温州金融改革的十二项任务主要围绕民间金融的合法化,以及如何做大做强以民间资本为主的中小金融机构展开。它开启了温州发展的新模式,将给温州推进改革创新、再创经济发展辉煌带来重大机遇。
回头看看:有不少教训值得反思。
温州金融问题的突出表现——“民间资本多而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而融资难”也是中国金融问题的一个缩影。一方面大量民间资本找不到出路,另一方面众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实体经济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盈利能力明显下降。特别是2010年以来,随着宏观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欧美经济环境恶化,以及人工、原材料的涨价、招工难问题的出现,中小企业的利润率普遍低于10%,有的只有3%—5%。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经济结构面临调整。在实体经济盈利能力减弱的情况下,温州民间资本开始炒作房地产,进而陷入“炒”的模式,炒煤、炒矿、炒黄金、炒农产品……炒所有一切能炒的东西,直到最近的炒钱,以获取高额收益。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国家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货币政策收紧等,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暂停或减少对相关中小企业的支持,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促使中小企业转向非正规的、缺乏制度与法律保障的民间借贷市场,借款年化利率高达50%-100%,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最终致使一些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部分温州企业主“出走”,触发了较大的金融风险,从而危及金融稳定。
回头看温州民间借贷风波,有不少教训值得反思。过去几年在高额的预期利润下,不少做实体经济的温州企业主,经不起诱惑,精神衰退,呈现出“赚快钱”的浮躁心态。他们把从实业平台取得的融资,转而流向房地产、资源、投机性的 金融活动等高杠杆、高风险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从而阻碍温州经济发展。在银根紧缩、股市楼市不景气的情况下,资本没有去处,人们开始炒钱,钱变成一种商品。他们的精神层面,亟待提高;诚信、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等价值观,需要重建。不过,联系温州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历来敢想敢干、先破后立的先行者勇气,温州有信心在金融政策中做出一番大作为,为未来全国范围内的金融体制改革闯出新路。
说说现在:金融改革要“三管齐下”。
对温州金融改革可以理解为:挖池子、建管道和强监管,三者并举。所谓“挖池子”,就是构建区域资本体系,让民间资金集聚到池子里来,据估计,温州民间资本有8000亿元,因为温州不缺“水”,要有蓄水池。所谓“建管道”,就是铺设立体化的投融资渠道,搭建多元化的金融平台。破除“玻璃门”“弹簧门”,细化相关政策激活民间资本,拓宽实体企业的发展空间。为民资谋出路,赋予民企更多的金融领域投资机会,放宽金融市场准入,为小微企业搭建融资渠道,开办金融超市,提供多种选择,为民间资金向实体经济引流提供通道。所谓“强监管”,就是制定游戏规则,让参与者守规矩,不碰到高压线,守底线,使金融活动合法化、阳光化、规范化。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良性互动,实体经济是经济之本,让金融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位。否则,任由资本逐利性泛滥,会伤及实体经济,金融危机会祸害一方。
对金融改革的期待是:一是融资成本更低,投资者心态更成熟。民资集聚,渠道多元化后,希望改变资金的供求关系,使小微企业融资更方便,成本更低,不再饮鸩止渴,实体经济发展可持续,更稳健。期待投资者更理性,实现从投机炒作到价值投资的回归,从追求赚快钱到追求长期回报的转变。二是金融机构能优化服务,提高效率。投资主体多元化后,通过竞争,让金融机构为国有银行的服务,提质提速。存贷款的营业窗口服务,等待排队不再漫长,不明不白的收费越来越少。总之,希望金融生态越来越好。
谈谈未来:温州面临最好的历史机遇。
一、实施打通消防车通道工程方面
一是加强单位和住宅小区按标准划线管理。组织开展“消防车通道治理回头看”行动,重点加强标识标线的维护修缮,对于划错的、划不规范的要重新施划,不清晰的要划清晰,确保标识清晰明确、消防车通道畅通。7月底前,全区各类办公楼、酒店、饭店、体育馆、商场,全部高层住宅小区和2000年后投入使用的其它住宅小区必须全部按标准完成划线管理。针对老旧小区,结合辖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保证纳入改造计划的老旧小区同步完成生命通道治理。其余未纳入改造计划的老旧小区、单散楼要全部完成“消防车通道治理档案”建档,结合辖区实际推进治理, 2021年至少完成90%。二是加强公共停车场规划建设。有公共停车场和停车设施建设计划的要加强沟通跟进,并将建设成果定期上报。没有建设计划的要在优化停车资源管理使用上下功夫。三是加强综合执法和联合管理。深化落实《关于加强城镇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消防车通道治理联合协作机制》,每季度联合交警、城管等部门开展消防车通道集中治理“四季行动”。严格依法查处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等违法行为。
二、集中开展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治理方面
一是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回头看”, 3月底前,对辖区高层建筑全部排查完毕,针对消防设施、外墙保温、防火封堵等突出问题全部纳入“两个清单”,并录入监督管理系统,年内,对照清单时限逐一销帐。全部高层公共建筑和高层住宅小区必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履职承诺制度和高层建筑“楼长”制,并建立微型消防站。此外,要积极推进高层建筑消防控制室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二是加强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危化品企业消防安全能力建设。落实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联合监管五项机制,年内,辖区危化品企业全部落实业开展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完成老旧消防设施改造、企业消防力量符合标准。三是强化粮食场所火灾防控。深化落实《关于加强粮食仓储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年内,联合粮食部门开展一次联合执法,组织开展一次粮食行业消防安全工作约谈提醒会,开展一次全员培训,指导单位严格消防安全管理和用火用电管控。四是强化人防场所火灾防控。深化落实《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工程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年内,提请政府组织公安及消防、应急、人防、市场监管、电力等部门开展针对性的联合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严格依法整治,及时消除风险隐患。五是强化养老机构火灾防控。深化落实《关于加强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联合民政等行业部门组织开展养老场所消防安全大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督促单位落实整改责任。推行养老机构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至少打造3家标杆示范单位,会同民政部门通过召开现场会、星级评定、质量达标等方式,引导养老机构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标准。
三、整治老旧场所及新材料新业态等突出风险
一是抓好老旧场所突出风险治理。深入排查辖区老旧场所突出风险并向属地政府进行专题汇报,将老旧场所消防风险治理列入属地政府实事工程、民生工程。二是抓好新材料新业态突出风险治理。依托消安委平台,建立新材料新业态突出风险治理研判会商机制,函告工信、公安、住建、城管、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按职责履行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管理责任。推动居民住宅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场所建设,年内,80%住宅小区建成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场所。组织分析评估本地电子商务、物流业、新型商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消防安全风险,6月底前,形成评估报告,逐类业态建立台账并开展检查,对存在突出风险隐患的必须函告属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推进整改。三是抓好小单位小企业消防安全风险治理。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将消防安全工作接入全区“吹哨报道”治理平台,完成平台应用使用。落实监督员包保街道、乡镇工作制度,负责指导基层开展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选取2个乡镇(街道),结合“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试点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
四、打牢乡村地区火灾防控基础
一是加大农村火灾隐患整治力度。年内,组织对乡镇工业园(开发区)、特色小镇、小微企业等乡村新兴产业开展排查治理,建立“两个清单”,对账推进隐患整改。集中组织一次约谈、培训,督促落实消防管理、教育培训责任。二是推进乡村公共消防基础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必须将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属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同步实施。结合原有基础,继续加大农村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年内,全部乡镇和人口超千人的村必须建立健全专(兼)职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其他村屯要推进建立志愿消防队,力争做到一村一车一泵一库的建设标准。
五、加强重点行业消防安全管理
一是集中整治行业消防安全问题。联合教育、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宗教、文物等重点行业部门,逐个行业建立底数台账,组织开展一次联合排查,列出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函告行业主管部门并落实整改责任,按时限推进整改。二是推行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6月底前,每类行业要至少打造6家标杆示范单位,年内,分别组织召开教育、民政、文广旅游、卫健、宗教、文物行业标准化管理现场会,年内,各重点行业系统50%单位实现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六、强化消防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一是推行城市消防大数据管理。进一步拓展消防远程监控安装范围。要探索向住宅小区推介消防车通道监控系统建设。二是加强基层消防管理信息化共建共治。将消防工作有机融入基层综合治理体系,统筹民政、公安交管、应急远程监控,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七、强化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
一是加强消防安全素质教育。深化落实《全市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宣传、组织部门,党校(行政学院),司法、教育、人社等部门,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各级各类培训教育、普法宣传、职业培训内容,各类教育培训活动要有具体的方案、教案以及影音资料。二是加强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培训。对地方各级党政机关领导、行业部门负责人,乡镇(街道)、村居委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社区民警重点培训消防法律法规,分行业对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等“八类”重点人员,重点培训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消防知识,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责任人,分类制定教案,并按计划组织实施,2021年实现培训全覆盖。
八、强化消防基础建设水平提升工程
一是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营房保障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协调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县(区)小型消防站建设工作。二是提高装备建设水平。加强专业救援装备和高精尖装备配备,优化装备结构;加强消耗性装备储备,作战、储备和训练装备按照1:1:1比例配备充足。
(一)围绕重点精准施策,保障粮食安全。建立应急保供机制,肺炎疫情发生后,迅速成立粮油应急保供指挥组,制定粮油应急保供方案,健全粮油应急保供机制;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建成全区16个镇(街道)粮食应急供应网点25个,应急加工企业3个,应急配送企业1个,基本能够保证特殊情况下粮食和物资的有效供给和突发事件应对,保证粮食和物资能够“调得出、用得上、救得急”;帮助指导应急保供企业晨阳米业、源香大米、国正大米恢复大米加工生产,确保日产大米达120吨;完成区级新增临时应急储备小包装大米400吨,小包装菜籽油40吨,确保了我区城乡居民所需生活物资供应;开展大清查问题整改“回头看”巡查及地方应急粮油储备库存大清查,确保库存实物与账务相符;认真落实粮食收购政策及夏粮监管,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和调控,完善粮食应急调控机制,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全面落实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落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积极推进产粮大县和产油大县粮食项目建设;建立完善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区级救灾物资应急保障预案。
(二)严格落实价格监测报告制度,加强对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分析。疫情期间成立物资保供稳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疫情应对期间各项物资保障工作,确保疫情期间应急物资保障充足;以重要民生商品为重点,要求各相关行业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宣传引导,稳定市场预期,并做好舆论管控,营造疫情防控期间良好社会氛围。同时,疫情期间实行粮油米面、肉等重要民生商品供需及价格监测日报告制度,安排专人开展市场监测巡查工作,认真填报《肺炎疫情期间重要生活物资价格监测日报表》和《基本生活物资稳价保供情况》,做到有重点、有针对性进行供给保障。
(三)督促执行中央和省、市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的优惠政策。审核上报我区符合电价优惠政策企业名单,严格落实电费补贴30%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下调中小企业的用气、用水价格政策;持续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6月共计发放1523.5万元。
(四)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抢抓新增中央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机遇。一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1个省重和11个市重项目在3月1日前全部开工,3月11日全员复工。省级重点项目天然气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复工开工经验被人民网和电视报道宣传。同时,争取到省市防疫补助资金100万元。二是全区3个省级重点、17个市级重大项目推进情况较好,预计1-6月省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9.4亿元,投资完成率78.33%;市级重大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9.35亿元,投资完成率62.69%。三是会同相关部门狠抓专项债券和抗疫特别国债项目入库工作,医疗联合体等16个总投资56.6亿元地方专项债券项目成功进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争取债券4.01亿元;凤凰半岛棚户区改造等4个总投资19.7亿元棚户区改造已报省发改委,拟申报地方专项债券;全域供水基础设施等13个总投资17.2亿元抗疫特别国债项目(新增中央资金),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核。
二、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工作有短板。包装储备项目质量不高,项目库不充盈,争取到位的资金项目个数少且规模小。部分项目推进缓慢,存在被上级追责风险,项目无形中成了一把双刃剑。
(二)粮食产业基础薄弱。粮食企业机械设备落后,技改资金不足,加工出品率低,原料浪费较大,产品质量不高,未能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不能满足消费者消费水平提高的要求,更不能打造出拳头产品,难以发挥品牌效应。
(三)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由于粮价低廉,农业生产效益低,种地无利可图,大多农户外出打工,造成部分地区耕地撂荒闲置,抛荒现象较为严重。有些肥沃的土地即使被种上了粮食也只是粗放型经营。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今年以来,围绕市、区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实事工程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区审管办推出投资项目建设“1+5”组合政策,出台《关于强化审批服务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和投资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打包推出一系列审批创新举措,极大地促进了重点项目、投资项目的审批进程。
一是深化基本建设项目的联合审批、模拟审批。依托区投资项目联办代办中心的主受理窗口功能,对符合条件的基本建设项目,综合运用“零距离、三提前”、“交叉审批”、“绿色通道”、“7+X会商制度”等审批手段,做到审批多个环节并联交叉实施,审批时间从原来的72个工作日,加快到32个工作日内完成,大大加速审批进程。如市重点项目“禁燃区”工程,在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新城集中供热项目的各项审批,有力确保了在年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二是全面实施重点项目、投资项目的全程代办工作。依托三级代办网络,对列入市区两级54个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提供“一个项目、一窗受理、一人全程代办、一个审批路线图和时间表的一条龙服务”,力促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区联办代办中心成立两个月来受理建设项目38个,破解审批难题8个,办理绿色通道21件,综合其他办证事项893件,有力地促进了重点项目的全面推进。
三是有序开展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按照市审管办要求,结合区实际,梳理颁布了一批单个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依据、审批流程;试行开展了再生资源回收等七小行业的联合审批标准,建立完善联合审批运作机制,审批环节进一步压缩和优化,整体运行情况较好;积极探索特定区域和特殊项目的联合审批标准化工作,制订出台了《小微企业集聚区建设联合审批标准》。
二、深入一线,主动服务,积极开展专项审批服务攻坚活动,为业主单位排忧解难。
围绕区委区政府阶段性工作部署,结合“三思三创”、“进村入企”等活动开展,区审管办积极组织中心各窗口深入基层单位和企业项目一线,累计组织上门对接服务活动达34次,服务项目75个,为业主单位破解了一系列审批难题。
一是开展“重点项目审批服务月”活动。今年五、六月份,区审管办集中两个月时间,对石化经济开发区、新城和六镇、街道等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组织7+X审批窗口集中开展上门服务活动,认真听取项目业主意见和建议,专题会审审批难题,探索解决职教中心、中心粮库、御水龙都以及石化经济开发区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审批难点。
二是开展“审批服务百日攻坚”活动。围绕区政府“百日攻坚”活动,区审管办在9-12月期间积极开展审批服务“百日攻坚”活动,部署全区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审批情况“回头看”活动,针对“回头看”情况,开展一次审批“攻关清零”行动,化解审批障碍。
三是认真抓好了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前置清理和规范工作,区审管办联合区效能办、法制办集中一个月时间,督促各审批职能部门做好自查、梳理、精简等工作,进一步简化优化审批环节。四是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与国土、规划等部门出台《土地分割登记办法》,方便了企业到银行办理抵押。
三、灵活登记,一站式服务,推行文创企业阳光审批。
区审管办为助推区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积极做好文化创意企业审批服务流程的优化工作,制定推出《关于推进我区文化创意企业阳光审批的实施办法》。
一是开辟“绿色通道”。结合文化创意企业的特点,推行文创企业登记“一站式服务”,指派专人负责,实行“立等即取”服务,为文创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二是实行“灵活、变通登记”。目前,区招商引进的重点文化创意企业,多为规模较大有一定影响的动漫游戏、影视传媒等项目,该类项目涉及多部门前置审批。针对此类情况,为不影响该类投资项目顺利落户区内,区审管办对服务涉及前置许可项目的文创企业,积极实行“灵活、变通登记”,联系相关审批职能部门,先行办理“筹建”营业执照,在许可证件审批后再增加经营范围。
三是上门服务,分类指导。由区审管办组织各相关审批职能部门建立文化创意企业上门服务小组,倾听企业的需求,帮助文创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文化创意项目的行政审批服务效率。
四、强化考核,争“星”创优,提升窗口服务水平。
今年7月份开始,区审管办联合区纪委、监察局,组织入驻窗口单位开展以“助力示范区建设、争创星级窗口、争做服务明星”为主题的“双争”活动,全面提升区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不断促进窗口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双争”活动通过组织体系、人员素质、业务指标、审批效率、服务满意率、现场管理、创新创优等七大体系量化考核,产生星级服务窗口和服务明星,每期结果定期在报刊、网络、电视等社会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双争”活动开展以来,各审批窗口办件提速达50%以上,通过电信第三方抽查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五、下阶段工作安排
(一)积极创建纵横互动、全区统一的三级公共服务平台。
按照区委办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文件精神,下步将继续协调各窗口单位,充分整合区各职能部门、各镇(街道)以及村(社区)的审批和服务资源,积极创建纵横互动、全区统一的三级公共服务平台。一是强化三级联动公共服务机制,整合行政审批服务资源,完善规范镇、村两级服务平台。二是落实新城服务大厅的规范化管理措施,推进行政审批服务网络系统开发,落实开发计划和工作方案,促进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三是按照整合、分设工作要求,做好老城区服务大厅审批事项工作管理标准、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工作,确保我区行政服务中心平稳搬迁过渡。
(二)进一步简化优化基本建设项目办理环节和流程。
按照今年完成审批前置清理规范工作的基础上,明年将进一步简化联合审批流程,强化基本建设项目联合审批流程,打造环节少、程序优、时间短的基本建设项目办理流程和运作机制。一是本着求实原则,进一步缩小审批范围,合并审批环节,减少申报材料。部分审批环节合并或同步交叉办理,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同时,统一建筑工程指标数据,简化以“招拍挂”获取土地项目和特定区块项目的审批流程。二是在简化环节的基础上,根据基本建设项目的共同特点,将涉及项目审批的各环节统一整合为立项前期会商、设计方案会审、施工图联审、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四个阶段,实行审批环节整体化、进度同步化。
(三)深化联合审批标准化工作,创新区域联合审批标准。
二、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促进生态环境质量好转。一要全力抓好环境问题自查整改。认真排查2013年以来项目审批、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环保执法、环境、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查准、查实、查深,抓好整改落实,完善台账资料。要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关注网络舆情,从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开展好“回头看”,着力治水、治气、治土,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全面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深入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行动;落实大气污染治理各项措施;强化土壤环境综合监管,特别是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二要全力放大生态文明创新举措效应。进一步健全和有效落实网格化环境监管机制,不留死角,不存盲区。全面落实四大片区生产力布局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差别化考核办法,刚性执行飞地政策,落实亿元以上项目落户布局集中会办制度。严守生态红线,加强521平方公里生态红线区域保护修复。做好做足“生态+”文章,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举办品蟹赏菊旅游季推介会,加快“圆梦小镇”、“财富小镇”等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稳步推进国光昭华集团(生态养殖循环经济产业(国家级)示范园区)项目规划及相关准备工作,推进得胜湖等项目建设。三要全力推进国家生态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四大“国”字号创建。对照既定的创建任务、实施方案、责任清单、时序要求,认真查漏补缺,务求创建实效。同时,做好省级生态市考核验收反馈意见整改、国家生态市技术评估迎检准备,切实以创建促提升,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
三、多措并举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贯彻落实好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全省科技大会、市领导干部会议、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十二届一次全会精神,立足“十三五”,对照全年目标任务,补缺补短补软,促进经济行稳致远。一要逐一过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对主要经济指标特别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工业开票销售、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工业增加值率、不良贷款率、农业现代化等重点指标,市分管领导要组织专项督查推进,深入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症结,拿出可行办法,落实关键措施。召开全市金融形势分析会,推进互联网金融第二阶段整治,编制全市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二要逐一过堂三大培育工程和行动计划进展情况。加强经济运行监测,深入研究重点行业、企业精准性政策,专题督查推进培优育强“1520工程”、百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小微企业进规模3大培育工程和成长型企业技改、兴达式企业培育、企业上市3个三年行动计划,组织2016年我市科技创新创业创客大赛决赛,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院士工作站、省研究生工作站、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鼓励和支持企业深耕主业、创新转型,提升市场主体能级。加强资金、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科学保障,让基础好、生命力强的企业优先得到支持。三要逐一过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情况。有力、有度、有效落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确保中央、省、和我市已经明确的各类政策意见不变形、不走样、不放空。一方面要“破旧”,加快破除低水平、低竞争力、相对落后的部分,减轻包袱、轻装上阵;一方面更要“立新”,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要素的发展和集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加快“2+N”现代产业体系打造。
四、旗帜鲜明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真项目
紧扣“保七、争八、超翻番”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半年观摩点评会议精神,正视我市在项目质量数量、推进达效、招商专业专注等方面的不足,实打实地推进项目,坚持不懈地用实实在在的项目持续增添后劲、增加有效投入。一要在重点指标考核上拿出真招实招。聚焦竣工投产率、项目入库率、实际完成投资、设备投资、开票销售、入库税收、投入产出比、单位产出率等8个方面指标,建立健全考核考评办法,形成更加重视“实质性投资、设备性投资、竣工达产增效、投资综合效益”的鲜明导向,保证项目投入的真实性、可靠性,不断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二要在服务项目、企业上拿出真招实招。学习柯桥经验,进一步规范中介行为,放开市场准入,优化审批方式,缩短审批时限,研究拿出具体操作办法。发扬“店小二”精神,主动跑腿,做好协调,切实解决华东可可、新源同昌、荣澄精密铸造等企业实际问题。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实体化运作。三要在招商活动策划组织上拿出真招实招。组织8月中旬深圳投资促进周活动,做好韩国投资促进周活动及韩国·投资恳谈会、金秋经贸科技洽谈会、服务业投资促进周相关准备工作,促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组织各乡镇和相关部门梳理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制定产业招商规划,精准定位,完善资料,深度谋划,攻坚突破。四要在做强载体上拿出真招实招。召开全市园区开发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做大经济开发区、做强戴南科技园区、做精安丰韩国汽配产业园、做特陈堡精密铸锻造产业园、做优茅山台商工业园的系列举措,出台具体政策文件,以载体的大提升推进产业的大跨越。
五、着力抓好城乡建设、民生改善
1、根据市食药局文件要求,印发了《__区食品药品“一大三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2015-2017)》,全面推进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228”、食品生产小作坊“119”、小药房“134·222”、小餐饮“353·122”治理模式。截至目前,正着手整治6个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8家食品生产小作坊;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小微餐饮规范管理示范街)和食品药品安全示范(诚信)单位达标整治,力争年底前完成小微餐饮示范街和示范店工作任务。
2、根据《关于印发____市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__食药监食消【2015】49号)文件,采用“透明厨房”和“视频厨房”两种模式推进明厨亮灶工程。我区已在__遴选一批基础设施较好、诚信守法的餐饮服务单位作为前期明厨亮灶推广单位。
我局认真落实市食药局印发的《____市食品药品重点检查与随机抽查暂行办法》,已组织开展了全区2015年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消费(使用)企业(单位)现场检查量化分级工作,正逐步建立起2015年全区统一的食品药品电子监管台账。同时,按照市食药局要求,按月公示公开动态评级结果。截至目前,已经开展量化分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358户,其中食品生产企业18户,食品流通经营户637户,大中型餐饮191户,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46户,小微餐饮334户,保健食品食品经营户59户。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共有73户,其中药品生产企业2户,药品流通经营户39户,药品使用单位8户,小微药房24户。
6月16日上午,我局参加了____市在__区举行的201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并在活动现场设咨询台、放置宣传展板和发放宣传材料,现场接受群众咨询。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还开展食品安全宣传进村(社区)活动,发放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图册,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解读新法突出亮点,引导社会公众学法、懂法、用法,并持续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1、上半年共处理食品药品举报投诉25起,查处案件14起。
2、流通环节第一季度完成校园周边“五毛”“一元”的油炸食品,豆制品、膨化食品及饮料共10批次抽检任务,第二季度完成10类食品共50批次抽检任务。消费环节完成辣椒、花椒7批次和发酵面制品9批次抽检任务。
1、承担了我局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各街道(__社区)食品药品“四员”参加市食药局业务培训的组织工作。街道方面包括管理员8人、宣传员8人、协管员61 人、信息员63人,共计140人参加了培训。重点学习____市食品药品现场检查量化分级表(2015版),进一步加强全区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
2、我局联合区教育局组织召开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食品安全培训会议,全区开办食堂的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及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共45人参加了培训会议。在培训会议上,针对近期在学校、幼儿园食堂专项检查中发现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要求,并对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相关要求及如何预防食物中毒等内容进行了培训讲解,进一步提高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促进了食品安全措施的落实。
主要包括:年夜饭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回头看”工作、校园及周边劣质小食品整治、餐饮服务环节火锅原料底料和调味料专项整治工作、银杏叶药品召回工作。
为保障考试期间食品安全,我局成立了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印发《2015年中、高考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于2015年6月3日至6月25日期间,出动执法人员116人次,对考生集中住宿宾馆(含餐饮)、辖区内各考点和考生集中住宿宾馆周边餐饮服务单位和食杂店进行全面监督检查。通过定点、定岗、定人的方式,进行驻点监督、全程保障。着重以食品原料采购验收、食品储存、食品原料加工、备餐、供餐、餐饮具消毒、食品留样、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等环节为监管重点,及时排除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发现问题及时督导整改,切实做到餐餐监督、顿顿安全。
1、4月29日组织召开2015年__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会议,解读了《__区2014年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创建评估验收标准及任务分解表》,将创建工作任务详细分解,责任到人;5月29日召开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推进会,进一步布置落实创建相关工作。2、对照《__区2014年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创建评估验收标准及任务分解表》,进行资料的补缺补差和整理装订工作,主要包括整理全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消费(使用)企业(单位)监管档案,对食品生产小作坊和农贸市场开展重点达标整治工作。
3、通过食品安全宣传周和食品药品从业人员培训班等方式,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广泛普及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守法经营意识,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水平,为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1、监管力量有待加强。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制调整后,区食品药品管理部门人员主要由原工商分局人员组成,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并未增加很多,并且需要承担市级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职责,任务繁重。另外,全局监管人员年龄老化、执法车辆不足、专业知识不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等方面问题难以满足现阶段食品药品监管需要,监管力量急需加强。
2、监管对象门类齐全,任务繁重。我区处于城乡结合部,情况复杂,辖区范围内有____国际会展中心、奥体中心、大学城、国家级开发区、寺庙,有众多批发市场、超市、商业综合体、企业食堂,监管对象数量多,监管难度大。
3、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的监管存在难点和瓶颈。对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在国家立法层面上没有予以明确,在地方上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由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点和食品摊贩点多面广,规模较小,生产条件差;经营者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具备产品检验能力,产品出厂无法检验;生产经营管理混乱,不按标准规范生产甚至无标准生产;部分小企业小作坊存在生产“三无”产品的行为。对其监管与执法中,存在监管力量不足、监管能力滞后以及缺乏法律法规支撑等问题。
1、完善监管机制,强化监管能力。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新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摒弃不适应现阶段监管工作需要的旧观念,掌握新技能,适应新领域,加快磨合。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市和市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按照“全梳理、找痛点、定措施、猛攻坚”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突出整治重点、深化责任落实、狠抓源头治理、强化科技支撑,着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扎实推进全街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控制一般事故,坚决根绝较大及以上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为建党100周年、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守“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强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促进全街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紧盯影响本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全面分析研究,拿出管用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紧盯三年行动集中攻坚阶段各项任务目标,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动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提升。
坚持标本兼治、长效常治。加强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挖掘各类风险隐患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做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努力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加快政策治本、源头管控、科技提升,着力解决历史性、根本性问题。
坚持上下协同、部门联动。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坚持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企业自查与政府督查相结合、属地负责与部门督导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三、主要任务
(一)开展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回头看”攻坚战。按照重大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的规定要求,相关部门、科室要结合本地、本行业领域特点,组织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深入细致地排查,科学分析、辨识安全风险。对排查出的安全风险,要主动采取防、管、控措施,把安全风险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各企业要在风险辨识管控的基础上,建立“一图、一牌、三清单”(即绘制安全风险“红橙黄蓝”四色分布图,根据四色图对安全风险制作告知牌和风险管控责任清单、风险管控措施清单、应急处置措施清单),同时对员工进行风险管控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员工风险管控能力和水平。全面梳理出三年行动开展以来,辨识管控的重大安全风险,列出清单,逐一进行“回头看”,确保管控到位。
(二)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清零”攻坚战。全面督促本地、本行业领域企业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建立健全隐患清单,实行闭环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要严格实行挂牌督办治理,并建立本地、本行业领域重大安全隐患台账,定期督促调度整改情况。确保2021年底,企业自查、街道排查一般隐患,全部限期整改到位;重大隐患原则上年内整改到位,确实整改不到位的,要严格按照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要求,确保安全生产。
(三)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攻坚战。以交通运输、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工贸、校园、农林水、能源等行业领域为重点,紧盯无证、无资质、证照不全或过期、超许可(资质)范围从事生产、开采、经营、建设、储存、运输等活动,关闭取缔后又擅自生产经营建设的,瞒报、谎报、迟报生产安全事故,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等非法违法行为,铁心硬手、重拳出击,严格落实“四个一律”“五个一批”措施,该停产的坚决停产,该关闭的依法关闭;要强化监管合力,充分发挥联合惩戒、诚信体系、黑名单等制度作用,切实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治理安全生产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四)开展高危行业领域淘汰落后产能攻坚战。以危险化学品、建材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倒逼,依法依规、统筹协调”原则,对达不到相关安全标准和淘汰类产能进行全面摸底;强化安全监管执法,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安全生产标准规范,严禁新上淘汰、限制类项目,严控新增高危风险企业项目;严格落实《市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管控若干意见》,严格执行“禁限控”目录,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只减不增;严禁新批小型露天采石场和尾矿库。在行政许可和执法检查过程中,逐步淘汰、关闭和取缔不符合安全生产强制标准要求的企业、产能及工艺装备,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深入推进源头治理,促进全市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提升。
(五)开展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攻坚战。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推进工贸等行业领域提升技术装备水平。通过改技术、改工艺、改设备等方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改善工作场所条件,全面提高企业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六)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能力提升攻坚战。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监管执法专业人员力量,依托网络教育培训平台加强对村级安全生产信息员培训,规范现场检查记录及排查表格,定期开展网格巡查,确保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加强协调联动,建立完善联合执法,加强职能部门协同配合。
(七)开展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提升攻坚战。以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为导向,以落实安全技能培训合格后上岗制度为核心,以提升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运输等高危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为重点,配合上级开展全覆盖、多手段、高质量的安全技能提升培训教育,严格落实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全员安全培训教育活动,到2021年底,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凡发生亡人责任事故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一律重新参加培训并经培训考核合格。着力提升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水平,补齐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短板,为高危行业高质量发展、安全发展提供支持。
(八)开展公共安全文化建设攻坚战。学习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谈心谈话活动。以“互联网+”“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安全日”、“安全生产法宣传周”、“全国交通安全日”等平台或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安全应急科普宣教活动。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引领、警示、教育和规范作用,加强事故警示教育,高危行业企业及规模以上企业每季度至少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一次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和《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举报处理规定》,建立安全“吹哨人”和内部举报人制度,鼓励检举风险隐患和违法行为。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加强灾害事故科普宣传教育,推进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持续开展综合减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认真落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持续开展应急科普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会安全的浓厚安全文化建设氛围,提升全民安全生产和科学应急意识,真正实现以文化促安全,以安全促发展,抓好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进一步提升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实现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九)开展“双千示范”工程建设攻坚战。按照《持续深化“双千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部署要求,在全街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工贸等行业领域企业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安全风险管控试点示范建设,紧紧围绕巩固提升创建水平、扩大创建企业范围、提升企业达标等级三项任务,摸清底数、制定目标,明确示范企业数量和名单。2021年,全街规模以上工贸企业100%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小微工贸企业达标比例75%,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管理,积极鼓励企业提升达标等级,推动一批优秀企业建设成为一级、二级标准化企业。
(十)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提升攻坚战。督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定完善企业应急预案,全面落实应急演练,依法建设企业应急救援队伍;街道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和单位加强预案管理和应急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对企业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工作的管理,进一步督导企业应急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指导各村(社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进一步统筹全街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整合武装民兵和森林消防,组建专业应急队伍,推行规范化管理、训练、作战和保障,打造一支地方应急救援骨干队伍,加强重点专业救援队伍装备的配备,结合行业特点优化应急救援队伍的布局,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完善应急联动机制。
四、整治步骤
从2021年3月至12月,分为3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1年3月)。结合本地安全生产工作特点,深入分析研究,细化实施方案,明确攻坚任务及责任单位,科学部署推动;各村(社区)要通过动员部署会、微信助推、短信速递、温馨提示等形式,广泛宣传“十大攻坚战”具体内容及有关措施,营造浓厚攻坚氛围。各负有安全职责的科室要结合本行业实际在3月底前制定完成本行业领域实施方案并进行动员部署,并把方案传达到每个企业,指导企业制定本企业方案,推动“十大攻坚战”落地落实。
(二)实施攻坚(2021年4月至9月)。各村(社区)、各科室及有关部门要围绕目标任务清单(详见附件),抽调骨干力量(各村、社区要安排一名干部负责安全生产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责任落实,有序推进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高效完成。对重点难点问题,要坚持部门联动、系统推进,采取现场办公等措施,加大攻坚力度,确保有效管用。要突出长效长治,对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不仅治标更要治本,建立完善长效机制,确保长治久安。
(三)评估提升(2021年10月至12月)。各村、社区和街办各相关业务科室及有关单位要对“十大攻坚战”进行全面分析,认真总结先进经验,着力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弱项,攻坚克难补齐短板,确保集中攻坚取得实效,为下一年三年行动提供坚实基础,扎实推进我街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动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提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深刻认识开展安全生产“十大攻坚战”的重要意义,强化组织领导,勇于担当作为。在街道三年整治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街道应急办具体组织实施。各村(社区)书记为属地第一责任人,各有关科室、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本行业攻坚行动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部署,组织开展本行业领域攻坚行动。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组织开展自查自改。
(二)强化责任落实。要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省实施细则,细化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压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相关负责同志要靠前指挥,深入一线督促检查,研究指导解决重大问题。要全面分析评估本地、本行业领域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认真落实部门监管责任,督促、指导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制定并落实有效的防范应对措施。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管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1、工业经济运行高开稳进。积极落实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举措,工业经济在上年较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了良好发展的势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756.12亿元、增加值445.19亿元、利税257.5亿元、利润16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8%、15.3%、15.7%、18.1%,增幅均居泰州四市前列。实现国税开票销售820.8亿元,增长15.2%,总量在泰州三市一区保持第一。
2、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抢抓新一轮沿江发展机遇,建立沿江一体化发展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出台加快沿江发展的五年推进计划。全年,化工、机电、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实现现价产值1347.56亿元,同比增长23.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76.7%。实施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31个,总投资171.3亿元。实现新兴产业产值312亿元,增长31%,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7.8%,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千企升级”计划加快推进,企业信用贯标工作全面启动,85家企业已申报评审。新浦化学、星光发电机荣获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称号;裕廊与法国阿珂玛实施股权转让;济川药业借壳上市通过审核。
3、重大项目开发扎实推进。完善重大项目综合管理机制,坚持重大项目落户会审和绩效评估,项目质量、效益和进度稳步提升。参与举办上海招商会和金秋经贸科技洽谈会,共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达127.7亿元。完成技改投入221亿元,同比增长22.1%;工业投资223.62亿元,同比增长23.5%。实施亿元以上项目74个,总投资349.6亿元,同比净增12个和82.77亿元。其中,1亿美元或7亿人民币以上的项目22个,总投资256.36亿元。竣工项目20个,总投资98.7亿元,预计年可新增开票销售120亿元、利税10亿元。重大项目的总量、规模、质态均创历史新高。
4、节能降耗力度持续加大。围绕全年节能目标,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节能减排知识电视大奖赛等活动,强化节能降耗宣传造势。严把节能评估审查关,健全能耗统计监测制度,定期通报全市和重点耗能大户能耗指标,推动节能减排工作顺利开展。全年,共对22个新上项目进行了节能评估和审查,限批4个。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小化工企业整治力度,淘汰落后用能设备243台(套)、落后印染产能1000万米、铁合金1.2万吨、铜冶铁1.1万吨,关闭小化工企业4家。完成节能技改项目42个,实现节能量5.2万吨标煤。
5、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全民创业环境。全市净增个体工商户5134户;净增私营企业1614家,其中新增注册资本500万以上的私营企业1232家;净增注册资本105.63亿元。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利税142亿元、利润1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25%,呈现出利润增幅高于利税增幅的良好态势。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推进转型升级,增强企业集聚能力。一是研究出台政策意见。制定出台了《市千企升级工作目标》、《2013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结构调整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并细化目标,落实责任,有重点、有部署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二是强化行政推动。通过政策倾斜、考核激励等,切实引导和支持市“334”企业做大做强,先后组织永昇、南极、爱舍、等企业参加第17届“西洽会”、“产品万里行”合肥、香港、上海等地的展览展销活动;组织等重点骨干企业争创行业首企活动;组织金泰堡公司、华骋科技公司参加省举办现代农业装备产业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会,引导2家企业与省内外农机生产企业配套合作,帮助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企业发展能力;组织企业参加“吉林-经贸合作交流会”,鼓励企业引进来、走出去。联合日报社推出专栏《进企业、看转型》,系列报道济川药业、集团、泰隆集团等十多家推进转型升级工作卓有成效的重点骨干企业,打造一批转型升级的企业典型,引领带动全市“千企升级”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三是加强基地建设,培育新的增长点。通过积极推荐申报,市黄桥工业园区被省命名为省提琴产业中小企业集聚示范区,科技孵化园被省评定为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古溪机电园被评定为中小企业创业重点培育基地,兆胜的低低油冷却系统、永昇的矿井用移动式防爆制冷装置、亿尔的医疗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装置等被认定为国内首台(套)重大装备。四是在经济运行监控上求突破。突出抓好“334”企业的运行监控分析,经常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深入工业企业进行调研,对重点企业开展了“问卷式”调研,通过各类调研,及时对企业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指导性的建议举措,受到企业的认可。突出抓好开票销售、入库税收等钢性指标,每月组织对重点园区、乡镇和重点骨干企业开票销售、入库税收指标进行同比、环比分析。针对月度指标波动情况,及时对同比、环比下降的乡镇、部门和重点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并形成分析材料报市有关负责人。五是扎实服务技术创新。围绕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指导帮助泰隆减速机、常隆农化、扬子医药、金江化学、泰来减速机等企业完善企业技术中心资料,2家企业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8家企业通过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7家企业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复评。定期组织企业申报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推荐高技术含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参加省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展洽会,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广泛推广应用,不断培育和壮大新品市场,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六是力推工业信息化深度融合。组织开展5.17电信日广场宣传和信息化政策解读活动。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波瑞电气、维凯高分子分别被认定为省级深度两化融合企业,远大家私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深度两化融合试点企业。组织开展星级“数字企业”培训和创建,2012、2013连续两年星级数字企业总数在泰州大市排名第一(2013年亚太泵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五星级“数字企业”,华诚等7家企业被认定为四星级“数字企业”,泰星等35家企业被认定为三星级“数字企业”)。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开展软件产业业务知识培训,全市有3家企业被认定为软件企业,11个软件获得软件产品认定,为历史之最。同时,积极开展示范企业(村)建设活动,电信分公司的五里墩信息化建设项目、广电网络传输公司的广电智慧城市工程项目被认定为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试点项目。
2、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今年来,我委一是高效服务项目审批。坚持主动服务、高效服务,全力以赴做好项目核准备案工作。对本级权限内的项目,指导帮助完善资料,手续齐全,随到随办;对上级权限内的项目,主动对接,全程帮办。年内共办理备案(核准)项目41个、办理进口设备免税3项,落户预审项目43个。二是全力服务重大项目。配合泰州市经信委及国土局、环保局、统计局、人行在经济开发区组织召开5亿元以上项目企业座谈会;采取单独督查、部门联合督查与市委市政府全面督查相结合,组织重大项目“回头看”等督查活动;经常深入项目现场了解达产达效、实施进展和开工准备情况,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提请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从而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全市重大项目的快开工、快竣工、快达效。三是定期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活动。配合纪委效能办,按季度收集整理上传泰州市转型升级“双百”工程18个传统产业升级项目佐证材料,并做好半年、年度考核工作。适时组织开展对国家、省专项引导资金项目的督查活动,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对存在问题加强整改落实。治宇、亚太、泰隆等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省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情况较好,基本达到专项资金项目管理要求,其中济川药业的川芎清脑颗粒生产线扩产改造项目和亚太泵阀的高效节能型潜水贯流泵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3、推进节能降耗,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强化节能降耗宣传造势。紧紧围绕“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的主题,组织少儿节能书画、书法作品竞赛活动,在城东工业园举办节能新技术推介会,对市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虹桥工业园区低碳城镇化建设“金太阳示范工程”的经验和做法、市淘汰落后产能力促转型升级的典型企业进行了电视系列报道。二是组织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对全市年耗标煤3000吨以上的32家企业进行现场辅导,宣传国家节能项目、高效节能工业产品和淘汰落后用能设备财政补贴政策,对照国家淘汰目录对企业的用能设备进行现场监察;8家企业推进自愿清洁生产审核;9家企业进行能源监测;8家企业进行能源审计;对8家重点企业开展万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现场抽查考核。三是切实抓好项目评估和节能项目实施等工作。共对22个新上项目进行了节能评估和审查,限批4个;实施节能技改项目42个,总投资额8.34亿元,节能量5.25万吨标煤。四是切实抓好综合利用和淘汰落后工作。对13家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复审),新增2家;淘汰印染产能1000万米、铁合金1.2万吨、铜冶炼1.1万吨;淘汰落后用能设备243台(套)。五是认真做好有序用电工作。按照企业税收贡献率,科学制定迎峰度夏方案;实行错峰预警分级管理,落实了各预警等级情况下的错峰用电计划,确保全市高温季节有序用电、安全用电。六是切实加大对“五小”化工整治力度。年内关闭小化工生产企业4家。
4、开展系列活动,力克企业发展矛盾有效化解。一是深入开展“重点企业服务行”、“服务企业直通车”活动。组织开展以送政策、送建议、送信息、送服务、送温暖到园区、到乡镇、到企业的“五进五送”活动。组织开展将国家、省今年出台的最新扶持中小企业政策解读活动;每季分组组织对各园区、乡镇、市“334”企业及产业龙头企业和部分小微企业进行工业经济运行、乡镇企业发展情况调研分析,在调研中坚持做到了解情况与帮助指导相结合,分析问题与破解难题相结合,送政策与解读政策相结合,并跟踪了解企业当前生产经营情况,指导企业科学判断发展趋势,及时帮助企业出主意,想办法,切实解决企业面临发展难题,受到了企业的认同和肯定。二是着力开展破解难题活动。针对企业融资难。今年以来,一方面,组织开展了三次政银企融资服务和个性化金融超市融资活动。融资对接项目共50个,协调贷款额10.12亿元;联合市农商行开展了金融超市走进黄桥(东部乡镇)融资服务活动,共达成贷款协议1.1亿元;联合市人行组织了金融超市走进红星美凯龙专场活动,与100多家商户达成融资意向9500万元,现场签约近1000万元;会同泰州人行、中行、交行、南京银行对城区4家工业企业推荐股权融资、短期债券、应收帐款等直接融资工具,开展个性化的融资对接活动。另外,还多次组织企业参加了泰州市金融论坛、经济金融形势报告会、工业重大项目融资储备会等活动。另一方面,积极向上争项立项,争取国家财政专项资金。今年先后帮助泰来减速机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省高成长企业;帮助友诚数控等2家企业申报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示范企业;帮助亚太泵阀公司申报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帮助施美康药业、黄桥园区申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精心组织企业申报2013年度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引导资金项目,分4批组织专家分别对28个项目进行了专家评审,并上报省经信委。上争项目的申报到位,将为企业生存发展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作用。针对重大项目用地难,帮助项目企业争取“点供”土地,保证了部分重大项目的顺利落户和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召开了高标准厂房建设推进会,全年新增标准化厂房面积35万平方米,有效缓解小微企业用地难题。同时,针对重大项目推进中的拆迁、用电、用水等突出矛盾,适时召开协调会办督办会议,有效化解了重大项目建设的制约瓶颈。针对企业负责人迫切要求提升能力的问题,我委组织全市部分“334”企业主要负责人赴重庆考察学习,帮助企业开拓视野,坚定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市百企升级总裁高级研修班”每个月正常开班;组织33家中小微企业负责人参加省在泰州市举办“省小企业主管理研修班”。建立市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和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工程资料库,组织企业负责人参加泰州市经信委举办的各类培训活动。先后组织5名企业负责人赴德国考察学习,10名新生代负责人到北大培训学习;100名负责人参加中小企业发展战略讲座等。三是利用中小企业服务网站,为中小微企业搭建服务平台。为适应中小微企业发展,充分利用开设的中小企业网站,着力宣传国家、省、市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工业经济、产业集聚、招商引资、技术改造、项目上争的重要通知、活动、信息等,为本市中小微企业搭建起推介产品、人才交流、资源优化、资源共享的有效平台。总之,通过我委一系列的真情服务,积极打造“贴心帮扶、暖企服务”的服务品牌。
三、2014年工作思路及措施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风险和困难较多的一年。
1、突出工业的主体地位。工业我市经济的主要支撑、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推进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长期坚持,丝毫不能动摇。我们要实现“全面领先苏中、加快融入苏南”的战略目标,首先要实现工业的跨越发展;我们要提高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抓工业经济的能力;我们要创新突破,首先要突破工业经济的难点,在做大做强做优工业上走出新路子。全市上下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工业经济规模大提升、结构大调整、质态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