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21: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对话教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由于学生在心理年龄、知识水平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和心理安全感。这样的心理安全感可以促使学生在群体交流时细心的倾听和自由的交流,并且敢于表达自我的观点和自我能力的展现。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通过相互的交流和切磋,不同的人进行思维的碰撞,就很容易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素养和知识灵感。同时,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现他人的长处并进行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分享学习的成果和与他人进行合作。
(二)激励学生敢于进行自我对话
进行自我对话是人性的一种需求和欲望,由于人类的存在就是对自我的存在进行不断地认识和进行自我的探究。进行自我对话是对话教学的深化和升华,只有当对话具有反思性时,这样的对话才真正的具有了意义,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的反思从而最大程度的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帮助学生在比较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数学符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倾听,这样才能吸收别人的思维方式,并且可以整合到自己的认知当中,从而提高自己思考能力,从而进一步改进的学习能力。
二、在进行对话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对话并不仅仅是老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
在数学的课堂上的教学对话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解答,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是真正的教学对话。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其主要的目的是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并且师生之间眼完全展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升华。在进行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在提问和回答中体现地位的平等,还要在就留和欣赏等方面体现出平等的交流。
(二)对话并不是越多越好
对话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学生的学习进行服务,所以进行教学对话的出发点还是应该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那些简单明了、一看就懂的知识可以不使用对话教学的方法,从而避免对话教学的滥用。
根据不同的对话对象,我们将对话分为与教科书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三个维度。首先,在与教科书的对话中,要领会语文教科书编者编选文本的意图,接着确定选文的类型和作用,因为不同类型的文本,有不同的教育作用,也决定着学生与教师不同的学习与教学方法,然后把握教科书体系,研究文本编辑的方法。其次,在与教师的对话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进行阅读对话的“支架”。在学生阅读文本时,给他们提供文本学习和掌握知识所必需的规则,引导他们理解文本,同时设计可以统领全文的活动。此外设计专题阅读活动,思维。在这过程中,可以形成师生互动,引领学生与自己进行交流,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态势。再次,与自己的对话主要分为全班性的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优生和差生间的互教互学等几种形式。学生在对话中,与传统语文教学相比,不仅交流了阅读理解的结果,而且交流了取得这些理解结果的过程、步骤和方法。这一点,对于阅读至关重要。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这三个维度的对话,可以营造理想的班级氛围,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课余时间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的资源。
二、怎样在阅读中进行多重对话
在阅读中进行对话的方式有很多种,如语感教学、赏析教学、发现式教学、诵读教学等。特别是语感教学,因为语感是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的必要工具,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怎样培养语感,才有利于多重对话呢?
1.培养语感,诵读涵诼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必须大量阅读,过好诵读关。任何口语交际都得借助语音去充当思想表达与信息传输的工具,书面交际虽然没有声音,但无论写或读,人的发音器官都在参加活动,更不要说是念出声来了。因此,要做到与文本和教师相互交流,学生必须培养好语感。
2.提高口语,注重表达对于学生来说,阅读优美文本后产生的感想,在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时,语言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因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让他们提高口语水平,用简洁生动的词语把所看到的、心中所想到的,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可以实现真正的对话。
3.提高修养,关注生活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只有到了徽州,登I临黄山,方可领悟中国之诗、山水、艺术的韵味与意境。”叶圣陶先生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去体验,把生活中所得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发展。茅盾先生曾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可见,语感训练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与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设想人物的语言,让作品的人物形象完整地树立起来。
4.阅读文本,情感共鸣阅读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人的内心就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人情,达到“寓于悟其神”的境界,这种情感的共鸣,是阅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正如杜勃洛留波夫所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所引起的。”因此,在阅读训练中,要努力寻找文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触发点,要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在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以选取内涵丰富的精美诗文,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诵读,使形象与感情融合,读出气势、韵味,乃至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学生只有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双向移情活动,才能把自我转化为课文人物,与其同爱恨,再把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我的思想感情。这样一来,学生们便会轻松地实现与文本、教师以及自我的对话。
5.快速阅读,审美为主各类书籍中有许多精美的诗文,它们形式灵活多样,语言优美,思想内涵深刻,阅读这些作品,可采用“欣赏法”,即以审美为主的阅读方法。在这种学习过程中,首先打动学生的是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表达形式与结构。像傅雷先生谈到欣赏《长恨歌》那样:“看的时候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分出段落时叙事的起伏转折;二是看情绪的忽悲忽喜,忽而沉潜,忽而飘逸;三是体会全诗音节字韵的变化。”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聋校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聋校语文教学实际上是一种传授式教学,学生受到的是接受式教育。这种教学方式难以调动聋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在被动参与的学习状态下,聋生学习效率低下,语文教学质量不高,这是摆在聋校语文教学面前的重要课题。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转变现行的聋校语文教学方式,变机械生硬的填鸭式教学为主动生成的对话教学。笔者将这种教学称为“对话教学”。
一、对话教学的基本内涵
何为“对话教学”?对话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一种挑战。它的核心内涵就是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学生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发生在对话之中的自主生成。“对话教学”倡导的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一种交往、互动的教学,一种自主、生成的教学。
1.对话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
长期以来,“灌输──训练”是聋校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现在仍然很有市场。作为聋校教师,因为有听力与汉语水平的优势,所以一直是聋校语文课堂的主宰,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只有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资格。“对话教学”要打破这一传统的师生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便无法展开对话,更难以在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建构。“对话教学”不应仅限于言语之间的交谈,而更应是师生彼此心灵的接纳与相容。聋校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聋生语言发展的潜力,承认他们特有的自然手语,关注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法,尊重他们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期待着他们用聋人特有的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2.对话教学是交往、互动的教学
“对话教学”是一种多维的互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现代语文阅读学认为,阅读过程是文本艺术形象、作者情感意趣与读者认识感受相互作用的过程,因而语文教学应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维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实现多种视角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纠正。
3.对话教学是自主、生成的教学
“对话教学”是交往、互动、沟通、合作的教学,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是有着重新建构意义以及生成意义的教学。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具有独立性,而个体独立与群体互动促成了教学的自主生成。他人的信息被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知识被人唤起,这样就可能出现新思想、新观点、新解读,这样的课堂无疑充满创造色彩。
二、聋校语文实施对话教学的偏差
“对话教学”这一全新的理念引入聋校语文课堂,势必扭转聋校语文高能低效的现状,然而聋校传统教学思维根深蒂固,实施“对话教学”这一理念难免会遇到压力、困惑以及偏差。
1.怀疑聋生对话可能性
聋生对话可能性实际上就是对聋生主体能动性的承认,对聋生发展潜力的重视。传统观念认为聋生因为听力缺失,沟通外界信息渠道受阻,造成他们生活体验不足、知识面狭窄、接受学习能力不甚乐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很难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他们只能坐而受道,不可能主动发展。“对话教学”只能成为一种设想,一种不切实际的教学理念。其实不然,聋生虽然听力缺陷,但与其他儿童一样,也是在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中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周围自然、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他们主体参与的能动性,才能促使他们自主学习,融入文本,与教材对话,体会作者传达的思想意蕴,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他们对文本的学习只有通过自己去体验,教师代替不了,硬性强加在他们身上的师者观点只能令他们一知半解,云中雾里。正如美国加劳德特大学金·乔丹校长所言:“聋人除了听,什么都可以做到。”只要聋校语文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相信聋生,聋校语文课堂同样会出现对话、互动、质疑、探究,实施“对话教学”的可能性不需怀疑。
转贴于 2.对话渠道断裂
“对话教学”这一理念实施在课堂教学中,是以学生、教师、文本主体间对话完成的。对话就需要语言,一种三者统一的语言方式。聋校语文课堂的特殊性就在于语言交流的特殊性。文本呈现出的是汉语语言体系中的书面语,教师教学使用的语言一般是汉语口语或者是汉语语言体系支持下的手势汉语,而聋生所使用的却是他们的母语──自然手语,他们对于文本呈现的书面语以及教师讲课的口语、手势汉语无法准确、完整、清楚的理解体会。语言方式的差异使聋生与教师、文本的对话渠道产生了断裂,聋生很难与教师、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聋校语文课堂要实现这种有效的对话,就要解决语言沟通交流的问题。这首先需要聋校语文教师掌握聋生的主体语言,学习他们的自然手语,并利用自然手语这一工具搭建聋生与文本交流的平台,运用多种有效教学方式,使聋生理解文本语言,在理解文本语言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课堂对话,进而在对话过程中达到知识生成,发展自己的语言,现今聋校所倡导的一种“双语教学”理念,就是促进聋生语文课堂对话的有效教学途径,与“对话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3.对话内容浅显
在实施“对话教学”过程中,要警惕“假对话”现象,一些看似热闹的聋校语课堂,其实并未接触到“对话教学”的实质,课堂流于虚化,热衷表演化,追求形式化,这种教学方式其实是固有教学模式的沿袭,止于教学手段、方式等外部形态的改良。满堂问答取代原有知识的灌输,结论诱导替代学生的自主体验,表面热闹视同于学生自主活动。教师预设的问题缺乏梯度和深度,教师仅仅是将一些常识或者文本的内容转换成问题提出,徒具对话的形式,学生的思维却未能有效激活,实际上未能达成教学目标。
三、实施有效的语文对话教学
如何在聋校语文课堂实施“对话教学”理念,进行有效的语文“对话教学”呢?笔者认为在操作层面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理解中对话
文本内容是聋生进行有效课堂对话的凭借,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应先从理解入手,理解文本是课堂对话的开始,虽属浅层次的对话,但意义深刻,因为只有聋生对文本的字词句段所表达的内容有一整体的初步感知,才能走进文本,融入文本,走进文本语言深处,体会句中之意,言外之音。理解文本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贯彻“对话教学”理念的过程。对文本的初步感知应让聋生在主动对话中完成,通过借助工具书、与同学探讨、询问教师、依据文章背景猜测、联系上下文思考等一系列主体互动达成对文本的浅层次的对话。
2.在问题中对话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因而很难展开有效深刻的教学对话,即使有对话也只能是表层的对话,形式的对话。聋生对话意识需要问题来激活,聋校语文课堂中的对话应围绕话题展开。话题可以来源于一对矛盾、一个问题、一种现象。有价值的话题应具有适当的深度(应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里),有思考的价值,对学生理解文本能起关键作用。当然对于课堂对话的问题,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由学生提出,只要有利于课堂对话,教师就应该予以关注。
3.在体验中对话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和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与意识。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更是“对话教学”所倡导的课堂行为。聋生在亲身体验状态下更有利于主体对话,这种体验可以是身体性参与体验,让聋生多种感官综合参与;也可以是生活经历体验,关注聋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有意义的情境,激活聋生内心体验,加强与生活的沟通与联系,在亲身体验与重温体验过程中对话生成,学习未知知识。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主编.新课程 新理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陆志平主编.语文课程新探.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08-01
由对话逐渐衍生的对话教学成了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广为热衷的教学模式。在对话教学的指引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学生能够在温馨和睦的大环境下找到自信的自己。下面就以具体的教学案例为出发点,简单的指出了几个重要的问题。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对话教学中过度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在教学案例《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师生之间发生了下面一段对话。老师:同学们能否用两个字准确的总结出肖邦离开故乡时的心情吗?有的学生想到了“难过”,老师摇了摇头;有的学生认为是“伤心”,老师又摇了摇头;有的学生认为是“悲伤”,老师还是遗憾的摇摇头,最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悲痛”两个字。教师的这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实在是不可取,教师不能因为学生表达的不准确就给予全盘的否定,这样不但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也加大了学生思考的惰性。
2、在对话教学中产生了不必要的无效对话。在教学案例《海伦・凯勒》一文的教学中,教师为了给学生制造一系列的对话教学,制造所谓的对话氛围,提出了下面几个问题。“海伦・凯勒是哪国人?”、“海伦・凯勒的老师叫什么名字?”、“海伦・凯勒做出了哪些贡献?”等等,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问题应该是在课前预习就有所了解的,因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对于教学来说以上几个问题没有任何的意义,它既不会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也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对话教学只体现了对话两个字,却无法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课堂讨论成了学生“开小差”的环节。在教学案例《负荆请罪》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完课之后给学生布置了表演的任务,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中学习讨论教材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并把教材中的内容排编成话剧。学生在接到教师布置的任务后,看似进入了激烈的讨论中,但是仔细一听,很多小组讨论的话题却与本堂课学习的内容无关,他们更多讨论的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对话教学俨然成了学生“开小差”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如何正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对话教学
1、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不能过度看重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因而小学生才是教学的重点;教师也不能轻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我们的眼中,小学生往往是除了玩就是玩,他们根本不会在学习中拥有自己的想法。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小学生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要教师学会耐心的倾听,就会发现原来小学生的世界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教师唯一要做的就是尊重学生的想法。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在《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肖邦离开故乡时的心情,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不能除了摇头就是叹气,只要学生的答案没有出现原则性的错误,教师都要给予适当的肯定,“伤心”、“难过”、“悲伤”这些词语都含有“悲痛”的意思,只是在情感色彩上有一些轻重的区别而已,学生没有回答出“悲痛”,并不表明学生在理解上就发生的错误。另外,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正是进一步拓宽了答案的范围,让学生意识到:原来也可以这样表述啊!
2、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为了避免在对话教学的无效性,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提问技术,尽量不在教学中提出一些毫无技术含量、毫无启发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只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比如在学习《海伦・凯勒》时,教师就可以再课前准备好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在读完了《海伦・凯勒》之后,同学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海伦・凯勒,你会想到什么词呢? ”、“海伦・凯勒为什么会写出那么多感动世界的文章呢?”、“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想起自己第一次碰到水流的感觉呢?为什么第一次碰到水流会给海伦・凯勒带来如此之大的冲击呢?”等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灵感,才能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3、关注生生讨论的环节。学生之间不但可以放下身份的差距,还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想法和观点。但是在生生对话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讨论话题,尽量不要让学生的讨论离开既定的范围。比如在学习《负荆请罪》时,教师既然给了学生讨论的机会,就要让学生讨论出一个结论,很多教师会将讨论的环节延伸到下课,这样对于学生来说讨论结束就意味着下课。教师可以把讨论的环节放到课中阶段,在学生讨论完之后还有一段时间来向老师汇报讨论结果。如教师让学生进行话剧表演,就要在讨论后及时的进行,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压力的作用下提高对生生对话的重视程度。
总而言之,既然我们在对话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那么就有必要找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对话教学巧妙的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对话教学的本质涵义,从而进一步达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2我国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现状概括
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是,很多学校平均每周分配给英语教学的时间只有四节课,三小时左右,并且绝大部分用于教授精读。按照教学进度,每两周需要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包括5节阅读、2节听力课、1节口语课,教师们总感觉讲解词汇和课文的时间都不够充裕,更不用说腾出时间进行文化教学。虽然很多学校学生在四、六级考试中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因不了解文化差异而在实际交际中,特别是与外籍教师交往的过程中常常错误百出,令外籍教师尴尬的同时又感到费解,因为他们认为成绩好的学生也应具有较好的交际能力。有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与外籍医生交流的过程中,也常常因为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引起对方的误解,甚至影响到合作关系。正如Wolfson所说的“,在与外国人接触当中,讲本国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言或句法错误。相反,对于讲话规则的违反常常被认为是没有礼貌,因为本族人不大会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因此,文化错误(即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觉得不合适或者不能接受的语言或行为)比语言错误更加严重,更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不愉快,这违背了学习语言的初衷。3简述大学英语教学范围内中英文化间的差异种种
在大学英语教学范围内,中英文化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3.1环境理解上的差异。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差异,所以中英文化中对环境的理解迥然有异。比如:中国的秋天(autumn),万物开始凋零,故常有“悲、凉、伤、愁”之感,正如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游人思故里的画面跃然纸上;而英国的秋天毫无“愁”反倒有“宁静,欢乐”之情调。
3.2政治理解上的差异。通过一个明显的例
子,就能了解中英文化中对政治理解上的差异:“inpidualism”(个人主义)在英语文化,尤其在以实用主义哲学为“主要思想基础”的美国文化里,人们对其怀着崇尚的情感,赞成并追求之。而在中国文化中,个人主义是被唾弃的观念,被认为是自私自利的狭隘观念,在情感上是被排斥而不被接纳的。3.3动物理解上的差异。对动物的理解上大概是中文化中差异最大的部分了。比如中国比较崇拜的“dragon(”龙)在汉语里是吉祥、避邪之物,但在英语里是指硕大、凶残的怪兽,是制造水灾,危害人类生存的恶兽。
4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原则研究
首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介绍中西方在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历史背景、生活习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文化的差异,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一些背景知识。如宗教信仰差异是影响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因此应该有意识地介绍对西方影响较大的书籍,通过选用典故,讲解词语来源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由于文学作品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文学现象的发生,因此,要想了解某语言国家的文化,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会有很大帮助,从中可以找到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最后,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语,比如:现在比较热门的商业英语中的“in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5如何将文化教学灵活的导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来
根据学生的认知度,我们可以把文化教学导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归纳为以下三种:
5.1运用情景法创造语言文化氛围。由于真正的目的语环境很少,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虚拟的目的语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目的语文化。例如设计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正确选择得体的语言、表情和语调进行表演。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所接触到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5.2语言承载法的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语言中所承载的某一文化现象进行直接阐述说明,使学生习得英美文化。例如,讲授Thanks giving一词时,教师要注意其文化内涵,要有意识地介绍感恩节的来历、庆祝方式、相应的风俗习惯,包括食物、礼物等。
5.3通过对比法让学生了解英汉间的差异。在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过,英汉文化间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教学中只注重语言形式而忽略文化差异,学生往往会犯错误。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英汉文化间的差异,并且结合语言教学特别是注重词汇、习语、禁忌语、委婉语、比喻等文化内涵的对比教学。
6结论
现阶段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相对较差是不争的事实,这证明,学习者有语言能力并不一定代表他同样也有语用能力,所以,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应该提高对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视,并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假如英语语用能力由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两部分组成,那么语言教学也可以相应的从这两个角度着手。通过对文化的学习可以达到培养社交语用能力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加引入文化因素,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青.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与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杨柳(1980-),女,四川雅安人,四川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四川 雅安 62501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3-0105-03
语言是文化基石,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方面,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特征的一面镜子,其中既有该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背景,而且还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反映文化。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不仅语言、语言的使用与文化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语言学习本身也要受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语言的教学要结合文化来进行,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形式结构体系内进行语言形式学习和技能训练。文化始终贯穿语言教学的背景,时时刻刻都会影响教学本身。在外语教学中,学习者得到的,不仅是语言,还有世界观,包括要了解目的语语者的社会文化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并增强学习者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以及文化的交际能力。
一、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曹文曾将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探讨归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教不教,教什么,如何教。通过胡文仲、束定芳等人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形式的文化内涵、文化对语言运用的制约、英语教学与文化等诸方面的研究与探讨,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不成其为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教学可以包括以下五个内容:语言交际(包括词汇、习语、语法、语篇修辞)、非言语交际(表情、眼神、手势、姿势、体距等)、交际习俗与礼仪(打招呼、称赞、称谓、访友做客、送礼等)、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和同事关系、社区关系等)、价值观念(个人与集体、人与外部世界、思维方式、知识与价值等)。这些都是和语言与语言运用关系较密切的文化内容,也基本上勾勒出了一个文化教学的框架。通过提高交际双方知识共享的可能性来帮助外语学习者与目的语的本族语者进行交流。以英语教学为例,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与英语为母语者的成功交流,从而能够顺利地学习和吸收目的语文化。但是这样的教学目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发展要求。
现在英语作为一种通用的国际语言,英语教学这种国际语言教学培养的英语学习者不仅需要与英语本族语者进行交流,还需要用英语同英语为非本族语的人打交道。同时,文化作为语言学习者身份构建的一个重要部分,轻易地摆脱母语文化的视角而进入另外一种文化是不容易的。所以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外语学习者遭遇冲突和困境也是不可避免的。以许国璋、曹文等为代表的人物主张文化教学的内容不仅应该包括目的语文化,而且应该包括母语文化。许国璋指出在英语教学中,不仅应注意英语国家的文化,还应注意我国自己的文化。在他提出的英语教学方案中,不仅包括英语语言文化内容,还包括母语文化内容。曹文总结分析了我国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即文化知识层和文化理解层,为了达到文化理解,文化教学的内容就不应局限于目的语文化,还应该包括母语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的内容。这样的教学就不仅仅是要达到单向学习吸收目的语文化的目标,而是为了实现“双语以及多语文化的交叉交际”。从而使学习者在不丧失原有文化身份的同时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在目的语的文化里构建自己与之对应的交际空间,也就是说能准确、得体地用目的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就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解决之中的某些问题。可以借鉴科泰齐和金的“文化协同”理论。
二、“文化协同”理论简述
在跨文化交际日益复杂的时代,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和敏感性对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外语教学课堂其实就属于一个跨文化交际的环境,所有的参与者(包括学生和教师)都带着各自对于课堂教学的预期。这种预期是具有深层次的本民族的文化底蕴的,科泰齐和金将其定义为不同的“学习文化”,在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学都与特定的学习文化和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而不同的学习文化应遵循“文化协同”的方法,相互顺应、相互吸收、取长补短,来达到外语教学的目的。
科泰齐和金指出,“学习文化”是指语言学习过程中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行为活动框架,其中包括人们对学习过程中各个方面与各种活动以及学习与整个教育的关系等的期待、态度、价值与信念。学习文化构成了整个课程的隐匿部分,师生们的教与学都会在潜意识中受到特定学习文化的影响。而特定的学习文化则要受到它生长之中的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问询等方法,总结比较了英国、日本和中国学生的不同学习文化。他们着重指出,不存在说哪一种学习文化优于另一种学习文化。不同的学习文化一般都更适应于它们各自植根其中的那个社会。此外,不同的学习文化也并非完全相互排斥,在有些方面,差异也可以被包容并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文化协同”的过程。在他们对学生的调查中,中国和日本学生相比而言更注重以知识为中心,而英国学生更注重技能和方法;在“提问题”这一方面,英国的学生倾向于把“提问题”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启发式的提问,而中国学生经常在学习过程完成后才提问题,将其作为对所学知识的考察,而且在很多时候,他们会选择在课后单独向教师提问而不会像英国学生那样在课堂上大胆质疑教师;同样,在对教师的角色分析方面,不同于英国学生,中国学生很大程度上把教师认同为父母的角色,依赖于教师给予的学习指导,希望教师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趋向于中国传统儒家所提倡的等级关系,教师在课堂上较有权威性,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进程有很大的决定权。而学生也习惯于在课堂上安静听讲,接受教师所传输的知识。
因此,基于不同的学习文化,课堂里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教师对课堂学习的期待会产生距离,从而导致课堂中的不合作、不配合。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是处于目的语的文化氛围下,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同时使其与所处的环境相协调,处理好不同学习文化的顺应过程,以避免或减少相互间的碰撞和冲突。特别是在引入一些根植于西方学习文化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等,如果不充分认识教学环境的特殊性,误解和冲突在所难免。外语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不是让学习者成为单纯的模仿者,而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和传统,积极地进
入目的语文化,并始终保持跨文化差异这一意识。在学习和使用所学语言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文化协同”理论,努力做到既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又能充分实现交际的目的。
三、“文化协同”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根据科泰齐和金的“文化协同”模式,外语教学者对于学习者的本族语和目的语的文化环境要给以足够的重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某些方面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变,以帮助学生在不丧失原有文化身份的同时接纳理解不同的目的语文化,并能准确、得体地用目的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通过“文化协同”模式的指导,来达到外语教学的目标。
1 处理好多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以英语教学为例,其文化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英语文化内容的多元化以及教学目标的本土化两者的关系。现在,在以英语为媒介的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中,很多的英语使用者是第二语言或外语使用者,他们有自己的母语文化背景,他们的交流对象也是如此。所以,国际跨文化交际的情景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英语的使用也是如此,要与该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它的语言环境相结合,经历一个语言与文化两个方面再生的过程。这样的英语应用环境决定了文化教学不能是简单的文化知识的积累,也不能仅局限于少数几个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文化,而需要更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学习者从多种角度判断和理解不同文化。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就要受制于诸多环境因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对选择和运用学习策略的影响,不能就文化差异达到某种程度的妥协,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不合作的情况,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要从科泰齐和金所提出的“文化协同”的理论出发,与具体的语言教学相结合,来取得文化上的双赢。
1、开发学生智力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我们教育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智育即包括化学实验知识技能的传授,又包括开发学生的智力。有人认为智育就是传授知识,这显然是把“智”当作“知”来理解了,这是不全面的。人无知识不行,但光有知识没有智慧更不行,有了知识不会用,知识就是僵死的东西。有了知识又有了智慧,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把实验知识、技能转化为实践工作的创造性能力,因此,实验教学中须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
2、开发学生的智力,是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科技人才的基本措施
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反映科技成果的科学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由于新的知识层出不穷,学生毕业后必然会遇到他们所不熟悉的新科学应用技术、新的发现、新的成果,那时,他们必须发挥自己的智慧去弄懂、掌握、应用它们。因此,只有认真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才能使学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化学实验教学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其独特的优势
化学实验这门课程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进行论证,使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并在感性认识过程中,通过实验技能知识的积累和独立思考,不断丰富观察力、想象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智力得到开发。例如,在乙醇制备乙醚的实验中,学生已知副产物有乙烯生成,但副产物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发现得知:反应首先是乙醇与浓硫酸作用,生成硫酸二乙酯,反应伴有放热。然后乙醇进一步与硫酸二乙酯在加热条件下作用生成乙醚,但如果反应时温度过高,则硫酸二乙酯分解生成乙烯,同时伴有碳化副反应现象发生。
这是学生在掌握乙醇加热生成乙醚的基础上,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得出新的理性认识,使其智力得到锻炼。
二、在实验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的方法
1、要加强“双基”教学,为开发学生的智力奠定基础
智力和知识、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如果一个人对客观事物一无所知,就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缺乏一定的知识,就会阻碍学生智力的开发,因此,要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师就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化学实验这门学科而言,就必须通过课堂理论课的教学,把反映客观物质本质性的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的理性知识,在实验中加以检验,并对实验中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达到智力开发的目的。要完成这个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讲练结合。所谓“精讲”就是画龙点睛地把实验的重点、难点和实验成败的关键讲清楚。“练”就是根据教学目的,精心安排设计各种实验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坚持启发式教学方法,为开发学生智力创造条件
引言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形成一些化学学困生的原因
1、主观和客观原因
学生升入初三后,往往在暑假补课时,就开始接触一门新的学科——化学,由于是补课形式,并且是两节课或三节课连上,学生思想重视不够,若再加上教师准备不充分(备课和实验),一些化学实验和分组实验各探究实验无条件或无时间去做。学习化学就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新鲜感随之消失,给今后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虽然学生接受教学的能力并不弱,但对学习化学已经不感兴趣,怕苦畏难,缺乏远大理想和进取心,放任自流,形成了化学学习低下,行为习惯落后。从而形成一批学困生。
2、社会和家庭原因
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些学生在耳闻目睹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之后,沾染上了不良习气和不良的行为,不思学习,贪图享乐,厌学逃学,也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有缺陷,父母离异或有一方或双方亡故;父母管教失当,或娇生惯养,或期望值过高;家庭学习环境恶劣或经济困难;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物质超前消费,追求享受、孩子无心向学,家有田地的农户或有摊点的个体户,农忙时不少学生被拉回田地中做辅助劳力或帮工,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3、现实原因
我在网上看见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的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学校教育的失败是学困生的直接成因。有些学校的学生一年都做没做过一次化学实验,没进过化学实验室,各种仪器、药品、实验通知单都是为了应对上面的检查。教育观念陈旧,长期以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使学校形成了一套违反学习规律的教学体系,导致了少数人升学,大多数人沦为学困生、成为失败者;学校环境差、校风不正、校纪不严、教风、学风差;管理水平低下;教学方法不当等。这些是形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但又是化学老师无能为力的。
4、学科原因
化学学习与其它科有所不同,要记忆的知识更多,有的需要死记,如:元素符号、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等化学用语;有的需要理解记忆,如:概念和定义、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律等。没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会给今后的学习造成障碍。而一部分学生往往在上课时,机械听课,只听不记忆,不思考,甚至打瞌睡,做小动作;复习时,只看书,不动笔去做,思想不集中,有时半天也没有复习完一页课本的内容;练习时,懒于动脑,抄袭作业。这种刻板僵化,完成任务式的,不愿下真功夫的不恰当学习方法,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
二、转化化学学困生的对策
1、情感渗透、激发学习兴趣是基础
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2004年我县采用<<初中化学>>(上海教育出版社)新教材,新教材加强了探究性实验,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教学理念,因此,在化学教学中适当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利用各种教学挂图、表格,尽可能把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绪言课一开始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氢气球下系一标语上书:同学们好。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充满欢乐愉快的气氛。老师问:“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对于这些疑问,老师可不作答,既而还可以再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天热时食品为什么会腐烂?铁为什么会生锈?煤气为什么会致人死亡?人胃里的胃酸过多可以用什么药治疗?火药为什么可以爆炸?等等。恰当的设置“问题”,在学生面前不断地提出他们暂时还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在无尽的问题中产生求知的浓厚兴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使其永不满足。再如:讲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氢气的有关知识时可以和地球的“温室效应”、“酸雨”和刚刚发射成功的“神舟五号”飞船结合起来,引导他们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他们体会化学知识的无所不在和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在讲完硬水及其软化的方法之后,提问学生热水瓶胆内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应怎样清洗?学生讨论热烈,最后发给每个学生10ml醋酸拿回家清洗有水垢的热水瓶,第二天回校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做法,所看到的现象,及化学原理。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首先要了解这些学生落后的原因。比如对一个长期不完成作业且屡教不改的后进生,就不可能一下子将他变得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因为他毕竟是个孩子,并且初三学生学习负担太重,不能一下子就可以转变的。所以每当碰到这种情况时,我总是先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只要做完,我就表扬肯定,别的如质量、准确率先避而不谈。渐渐地,对下一次的作业,就要以要求稍好一点,接着再稍好一点,最后要求他认真完成作业,逐步培养其学习毅力。久而久之,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他就会逐步形成作业及时认真的习惯。每个学生都具有了强烈的求知求成的欲望,在这种逐步肯定的过程中,他也会产生全身心的愉悦,从而激发更高的成功意念。
2.改进教学方法是关键
(1)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分层教学
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掌握同一知识的能力总是有一定的差别。教学中如果用同种教学方法或向学生提出同一要求,将会出现“尖子吃不饱,慢生吃不了”的现象。鉴于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采用分层教学解决这一矛盾。特别是上海版《初中化学》,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材采用了人性化的设计,强调了化学实验在教学中重要地位。新编初中化学教材有元素符号、化学式、原于构成、化合物、化合价、溶解度问题、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反应规律等知识分化点。教学实践证明,每一个学困生,都可以追溯到是从某一个知识转化点,尤其是分化点开始的。一个分化点末解决,又加上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分化点,这些知识分化点的累积,就造成学习化学成绩差.这第一个知识分化点是一个最可怕的开端,它不仅联系到有联系的后继课程,更严重的是能够挫伤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自尊心。当然,知识分化点的处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的教学问题,需诸多的因素合理组合,特别是初三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课。知识分化点有比较陡的坡度,因此,在分化点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接收状态,要善于为他们爬坡增设阶梯;另一方面,对分化点的教学,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精心安排,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程度和密度上,都要比教其他部分下更大的功夫。如可采用形象演示,分析对比,分散难点,放慢速度,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使学生即做到了深刻理解,又会灵活应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配合县教研室的新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既促进优生能力的发展,又能调动下层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作业的深度,考试试题的档次,课堂提问题目的难度等都因层次而定,每一层次的教学内容和这一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由于采用的方法针对性强,符合学生实际,各类学生围绕教学目标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经过努力,都能解决提出的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们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大大地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因为现实告诉我们:学生不可能人人都是“将军”。能做一名“优秀的士兵”也是学生的成功。
(2)跟踪反馈,巩固提高
中学生处于十五、六岁左右的年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形成期间,他们既想自立而又不能完全离开教师的引导,否则就会出偏差。有些学困生的心智水平与生理发展没有同步,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定,对他们稍微放松,学习就会掉队。因此,平时作业错题严格要求订正,一遍不对二遍,甚至三遍,直到正确掌握,磨炼其意志,抓反复,反复抓,逐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既要重视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实验习题和学生分组实验,又要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做一些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原理。(2)开放实验室,实验室是学生感到“神秘”的地方。只要学生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就让他们进实验室,差生可优先,教师作现场指导。以此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向心力”。(3)经常进行“无差错”作业训练和“满分测试”。学生作业做错了,不急于打“×”,而是帮助他们检查原因,弄懂了当面纠正,做对了再打“___”;考卷上有差错让学生修改,再错再改,直至全对打上100分。这样就消除了学生害怕考试的心理,达到了自我检查自我提高的目的。
对大部分学困生来说,要想一、二个月或辅导三、五次就能使成绩有很大的提高是困难的,不能立竿见影,而要春风化雨。因此,需要教师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督促和鼓励他们,肯定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寻找亮点,增强信心,保持激情和兴趣,稳步前进。
转化学困生,教师应该有一颗恒心,要经常深入学生,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对有异常表现应及时开导和鼓励,使他们学习步入正常轨道,但由于学习困难的“慢”生毕竟对知识理解及运用能力比其他同学偏低,学习成绩常出现波动性的变化,很容易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还需要经常另开“小炉灶”,加强对他们的辅导,适当增加适合学生实际的试题或辅导资料,强化训练,弥补知识上的缺陷,促使他们进入成功的起点和终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
(3)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教师和家长作为共同为学生成长付出心血的朋友,应经常保持密切联系,共商教子育生大事;父母应互敬互助,对孩子的教育要保持一致,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爱要理智,要坚持严格要求、正面教育与具体帮助相结合,千万不要体罚孩子。学校应有计划地请专家给家长讲授子女成才的规律,请教育子女有方的家长讲述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成功经验,召开家长教子座谈会,向家长推荐有关家庭教育的科学书籍。鼓励他们平时在家里多动手做一些练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养成认真仔细严谨镇定的习惯,兴趣也就慢慢培养起来了。
以上所述的成因和肤浅的对策,是我校化学组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现状分析及采取的一些做法,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如认知因素:知识障碍、方法障碍、智能障碍等。在此仅仅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我县的新课程改革和转变我县部分学生学习化学困难的局面,提出一些观点和对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编:《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生活·读书。
从时间范畴来看,文化的形式可以分为时尚文化和传统文化。“时尚是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表达人们对美的爱好和欣赏,是习俗的变动形态,而习俗则是时间的固定形态。”③在一定意义上,时尚和传统实际上就是个人衡量自身的尺度。传统指向过去,是对自我认同和集体认同的追溯和加固,而时尚指向未来,构建和融入新的认同。
音乐专业学生不一定是时尚的创造者,但他们总是时尚的追随者。一方面,由于他们所处的年龄特征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乐于搜索、尝试和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音乐及其表现方式在人们的印象之中总是与时尚相连,尤其是流行音乐,不仅表现时尚、创造时尚,而且引领时尚潮流,并以时尚文化的引导性和群体性来影响身处其中的学生。因此,音乐专业学生无论是服饰等外在的表现“时髦”,还是价值观念的“前卫”,都在一定程度上书写着“时尚”。舞台上,中国传统音乐曲目的现代演绎和电声配器,更是以时尚的元素激发了表演者的燃烧激情。当然,时尚不仅仅是新奇,在其背后推动着的是社会可见的或潜在的发展方向,并夹杂着不确定性和流变特征,从而引起追逐时尚者对“落伍”的集体焦虑。于是,又试图从历史中寻求平复的力量。一些学生开始着眼于从传统音乐经典中演绎现代意义,把传统文化融入时尚文化中;或者以现代精神重新解读传统经典,把时尚文化扎根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寻找一种不落时代的厚重。“原生态”的“一夜飚红”,民俗性、地域性题材的作品在全国大学生文艺展演中屡获佳绩,就是这种文化现象生动、有力的例证。
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
人类文化是世界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智慧创造之总和。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文明传承创造过程中,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经历了汉唐歌舞伎乐、宋元明清的戏曲音乐等发展阶段,形成了独特深厚的艺术传统,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与人文价值,既有“镂金错彩”之华美,也有“清水芙蓉”之淡雅,是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宝藏,为音乐专业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丰足的养分。同时,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西方的和声、东方的调式、非洲的节奏、亚洲的程式曲式以及美洲的流行音乐技法等,都将成为音乐专业学生成长的基石。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欧洲音乐是先进的音乐,中国的传统音乐是落后的音乐”、“西方音乐是正统的,中国音乐是旁支的”等言论时有所闻。在许多学生的头脑中,缺乏对音乐文化“内应机制”的基本认知,总存在着“西为洋为雅、中为土为俗”的观念,似乎只有西方的、大型的、交响的才能代表“高水平”;在音乐教学中,一些学生只重视“西洋”作品,只重视“西洋乐器”的技能训练,往往认识了莫扎特、了解了贝多芬,却对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知之甚少。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就会像漂莲断梗一样地在世界文化中漂泊,或不可挽救的消失在国际文化之中。④”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傅聪的话也许可以给学生们以启发,他说他在演奏肖邦和德彪西的作品时,是“用东方人的思想感情在表达西方音乐”,是“自然地在说我自己的话”,是“我的文化在说话”①,在尊重西方音乐作品完整性的同时并没忘记民族精神家园的艺术回归,从而使其更富有魅力。
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
现实文化就是我们能够在现实社会中感受到的文化;虚拟文化是指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在新的空间中存在的文化形式,因它与现实社会有着不同的特征和交往方式,从而使它具有独特的传播个性。“环境对于个体来说,太大太复杂,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来驾驭,人们一般了解的是经过重构的环境,而人们也是对重构的环境的刺激产生反应。”②网络的产生使这种重构从隐喻变成现实,网络虚拟社会已经成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给每个人都提供了成为主角的可能,只要你谙熟网络规则和语言。对音乐专业学生来说,由此拓展了自己的另一个课堂、另一个舞台,呈现“秧歌锣鼓和键盘鼠标的和鸣”局面。在这个舞台上,他们不仅延伸了学习的手段和方法,可以在网络上获取学习资源,欣赏音乐作品,交流学习心得,而且可以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赢得网民的认可和热捧,甚至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网络红人”,并可能被一些演艺机构所发现、包装和推介,从而实现从网络虚拟社会的“走红”转变为现实社会的成功。
音乐专业学生对文化方式的选择
文化世界的客观性基础不是自然的给定性和唯一性,而是与人的主体需要结构和对象的相互关系。文化方式在不同的维度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能在不同的方面满足音乐专业学生的个体多样需求。音乐专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以不同的文化方式从一个共同的文化资源库中得到灵感和文化养分,又以各自的方式进行消化和吸收,正是个体的多样需求和满足汇集成为群体对文化选择的特点和趋势。从总体上看,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都是学生心中的期许,其影响力难分高下,他们摇摆于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既拒绝不了大众文化的名利场,又期待能贴上精英文化的社会标签。就现实文化和虚拟文化来说,因为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学生可以肆意潇洒自己的专业才华,但也因为虚拟性,他们当中真正把网络当舞台的人不多,因其专业能力而在网络走红并赢得现实声誉的例子更少。所以,现实文化的影响力超过了虚拟文化,尽管后者可能在一定时间内赢得“围观”和“眼球”,但对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他们并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停驻其中。就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而言,专业、专长的不同使他们表现出明显的态度差异,与民族音乐有关的学生把艺术触角伸向广袤的民间和深远的历史长河,汲取中华民族音乐的精髓,经常对中国传统经典乐曲、歌曲重新演绎,总是能够让人们沉浸在民族音乐回旋的旋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表演的曼妙;与外国音乐有关的学生同样浸润在相关经典作品中,执着于艺术的追求和探索,以良好的音乐技巧和表现方式,为人们带来异域的色彩和迥异的风格,拓宽了眼界,拓展了素养,成为感受多样世界的一个视角。再者就是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由于专业的特征,他们对时尚文化保持近距离的关注,并具有独特的理解和表达,其影响力更大更直接,但他们也不否定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是他们成长的社会底色,他们可以不选择民族音乐,但绝不可能拒绝传统文化。
当然,学生对文化形式的选择不是单一的、线性的,往往是复合的、网状的,呈现复杂的交织结构,也因为学习的计算方式和文化方式的不可通约,在此难以对各种文化选择组合及其影响力进行一一排序,只能做一个总体大致判断:首先,现实的、时尚的、大众的或精英的文化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成长具有最大的影响力。其次,民族的、外来的文化在作品、技能等方面各有优势,各自的影响程度在音乐专业不同方向、特长的学生身上留下的深度和广度会有所不同,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各自的文化倾向和视角,其影响力的排序是不一样的。值得一提的是,那些作为文化方式混合体的学生最有可能有所创新。他们既是本民族文化的受益者,也是外来文化的受益者,是多元文化的混血儿,可以站在一个特殊的高度,在人类音乐文化的丛林里自由出入,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探索新的道路。再次,中国文化、传统文化是学生成长的社会底色,对音乐专业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客观的、不可忽视的。最后,虚拟文化对音乐专业学生成长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但其增长趋势不容小觑。当然,如果各种文化方式过度缺乏整合性,可能给学生造成无法忍受的压力,甚至动摇专业心理的稳定性。由此可以发现,文化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自发的、潜移默化的,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而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是自觉的、显在的,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要通过学校教育的自觉来矫正和引导文化方式的自发影响。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也是文化的载体,要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增强文化引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课程改革:对文化方式影响的回应
“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①文化方式对音乐专业学生的影响同样指向认同这一基本功能,它“不仅是原有价值体系、心理定势、思维方式的解构,也是新的观念、思想、规则的建构;是传统惯性的消解,也是传统精华的重铸;是社会生活的变革,也是人身心的新生,从而实现文化系统模式的革命与转型”②。高校有责任和必要从文化哲学这个“塔尖”高度出发,主动思考和应对文化方式的变化和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做到既吸收、融合,又过滤、隔离,既能适应,又能坚守,从而促进音乐专业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一)课程改革要坚持学校教育的独立品格,增强对文化方式影响的引领力度
对于个体而言,大量的科学知识、文化观念、文化价值、人文素养、道德规范、人生态度、世界观等文化内涵的传承主要依赖学校和社会的自觉的文化传承渠道和个体的自觉的学习过程。在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和就业导向的教育倾向下,高校作为精神文化的花园、智慧的中心,应该思考文化方式的发展变化和对学生影响的演进,适时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将课程置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种族等背景上来理解,联系个人深层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体验来寻找课程的意义。”
③既要“把课程视为价值负载的文本”进行价值解读,也要“着眼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与存在经验的开发”,还要“着眼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与社会公正的建立”④,发挥课程在音乐专业人才发展中的本质、核心作用。课程从属于教育,它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⑤。要重新审视音乐教育的独特价值,构建合理的音乐课程结构,发挥音乐教育特有的人文魅力。在音乐课程改革中,首先要明确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什么规格的人才,以此来整合相关联的学科,构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系。一方面,通过课程体系来引领、调适和矫正影响学生的文化方式,培养有较高文化品位的、有情趣的、能鉴赏和创作音乐的、并具有表现音乐情感能力的、具有音乐所独有的人文涵养的人。另一方面,通过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专业人才,对文化方式产生影响、引领甚至引导文化变迁和文化进化,以高校的教育努力为音乐文化增加新的基因,为社会文化资源的积累和丰富做出贡献。
(二)增加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增强对文化方式影响的融合韧性
综合是哲学的系统思维方式。音乐学习是一种多种感知渠道的协同活动,开放感知的渠道越多,对特定对象把握就越全面、越精确、越丰富、越深刻。要加强音乐课程改革的横向联合与协作,形成推进音乐专业学生成长的完整的的支持体系。一是拓宽音乐与舞蹈、文学、戏曲、美术的相互促进,要保证它们在课程体系中的应有位置和真正实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旎,谓之乐。”(《乐记乐本》)因此,诗、歌、乐、舞常常是结为一体的,它们共同为了表达人的思想感情而联合作用。然而在音乐专业的大学课程中,却鲜有这些与音乐相关的姊妹艺术的影子,或形同虚设,或课时少得不能再少。二是注重弘扬民族音乐与理解多元文化的相辅相成,实现“弘扬民族音乐”与“理解多元文化”的有机结合。在课程设置中,要改变以往单一的中国传统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等概论式的设置和讲授,让这些课程真正动起来,鲜活起来,学生不仅要认识它们,还要体验它们,让多元音乐与学生的灵魂接触。
在关注本国家、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从多元文化视角来教授音乐,让学生欣赏和理解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的音乐文化,获得更多的音乐审美体验,从而也获得更多的音乐创作源泉,扩展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学会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专业发展能力,也使音乐教育成为音乐文化传承活动中有着深刻民族底蕴的又有多元理解的音乐文化形式,从而使学生获得甄别、引领文化的能力。三是地方音乐真正进课程。地方音乐是我们多民族国家的文化源泉,高校本应在这个方面有所作为,提供给学生更丰富多彩的音乐样本,而不是单一的音调和色彩。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常把地方音乐留在采风时,留在研究中,留在录音录像中,成为历史的定格而没有传承,以至自生自灭。这是课程改革中要注意改变的现象,要让学生到民间去感受音乐、学习音乐、表达音乐、传递音乐。
(三)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属性,增强对文化方式影响的现实反哺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汉语语言教学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让留学生在汉语初级阶段就学习儒家文化。语言教学一般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文化教学也应有个过程。朱熹曾把循序渐进的原则视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他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后传以远者大者。”文化导入与语言教学一样是有层次性的。从教学对象的要求来讲,学生的汉语知识也是分阶段分层次增长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且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汉语教学,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教学的重点、方式、分量都会体现出一定的层级性,需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课型的教学要求合理安排导入的文化内容应接近学生的语言水平,应适合学生的认知和交际需要。
2.实用性原则
学生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自如地运用语言,那么文化内容的选择首要的是实用性。也就是说要选择那些学了以后能用得上的文化内容,而且是中国人常用的、最普通的,同时要告诉学生如何使用才是正确的、恰当的,反之就犯了中国人的大忌。比如中国送礼不能送钟,人死了不说死,说“去世了”、“走了”、“归西了”等。中国喜欢数字“8”、“6”不喜欢“4”,在喜庆场合不说不吉利的话,如“死”“鬼”。吃饭时不把筷子直立插于碗中等。只有这样留学生才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而不致犯错误。
3.适度性原则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应以为语言学习这一目的服务。即所选择材料的适合程度和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适合程度。教师导入的文化应该是那些代表主流文化的内容,还应该兼顾趣味性,多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同时,汉语教学不是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课,文化导入的目的是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过犹不及,切忌为了文化导入而进行文化导入。首先要适应教学的需要,一般来说,初级水平的学生,希望学好汉语并尽早熟悉运用,在汉语交际中减少差错和障碍,所以教学中应以传授交际文化为主,介绍的内容应是比较浅显并易于接受的,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汉语水平,导入一些没有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能力。但若不考虑学生的交际需要,或接受能力,过多地导入文化非但不能促进语言教学,反而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和阻力,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畏难情绪。
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水平的高低、
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在文化教学中,只有教师首先确立发展的文化观,才能引导学生全面地、客观地认识中国文化,不仅要在教学中介绍现在中国的新文化,还要注意与世界文化接轨,不局限于课本上所列举的文化因素,因地制宜地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2.文化教学的内容应当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
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都载有大量的文化信息,尤其是词汇带有的文化信息最多。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往往注重语言知识本身的传授,对文化解释很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要把语音、词汇、语法等放在具体文化背景中进行讲解。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让学生在正确的语言背景下准确地使用汉语。
3.根据文化的特性可以知道,文化在课本中的体现不能涵盖全部
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也会随时存在着非语言文化。课堂教学中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文化讲解多半是讲授法。我们有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教学内容转换成图像、声音,展现生动真实的文化语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还可定期举办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比如韩国文化周、俄罗斯文化节,让学生亲身体会去学习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汉语及其文化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特点,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内化”的心理过程及其机制
人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在不断地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并在头脑中以观念的方式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
人的认知结构是一个能动的系统,它是发展变化的,有着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它可以不断地理触新事物、接纳新事物、解决新问题、适应新环境。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任何外部(刺激)影响都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机能而被接受到主体认知结构中来的。同化是指主体认知结构对外部刺激进行过滤或改变而把它接纳到认知结构中来,而认知结构在同化外部刺激的过程中,自身结构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即顺应。同化和顺应实质上是同一心理过程的两个方面。
所谓“内化”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
人的认知结构是由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各种观念构成的,构成人的认知结构的观念在价值上不是等量齐观的。观念等级不同,主体对其的态度不同,认知结构中的观念在性质上(主体对其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有的观念之间是一致的,有的则是矛盾的,只不过有的矛盾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的认知结构是相对稳定和平衡的,表现为某些观念之间的相容性。但在特定情况下,认知结构会出现不平衡,表现为某些观念之间的矛盾性。比如珍惜情谊和坚持原则都是一种美德,在正常情况下,二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在价值上也是同等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两者就可能成为一对矛盾。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就会持不同的态度:为情谊而放弃原则或坚持原则而损害情谊。两种不同的态度反映了“珍惜友谊”和“坚持原则”在不同人不同情况下的认知结构中所处的价值等级。因此,外部刺激内化到主体的认知结构中去便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称为“简单内化”。即作用到主体认知结构之上的外部刺激与主体认知结构中处于优势价值等级的观念一致或矛盾,主体便接纳或排斥这一外部刺激。外部刺激被接纳的过程也就是外部刺激被认知结构同化和认知结构本身发生顺应的过程,即内化过程。但这种内化过程中,认知结构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因为顺应过程仅仅是结构中某一观念包容的事实的量的变化。而观念本身(肯定性或否定性)、价值等级都没有变化。因而简单内化也就相对容易实现。
另一种情况称为“复杂内化”。作用到主体认知结构之上的外部刺激与认知结构中处于原优势价值等级的观念矛盾,或者与性质或价值等级相同的观念有的矛盾、有的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主体接纳了外部刺激所产生的内化即“复杂内化”。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认知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结构中否定性质的观念在新结构里变为肯定性质,原来是劣势等级的现在成为优势等级,否则外部刺激便不能实现内化。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是认知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同化外部刺激,进而形成包含新内容的新的相对稳定、平衡的结构。
从以上两种情况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外部刺激“内化”的前提是主体认知结构中与外部刺激一致的观念要能取得优势等级,这也是复杂内化实现的关键。而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观念等级是稳定而难以改变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人们的认知结构才会发生不平衡。这种特殊情况即人的头脑中的观念之问的隐性矛盾被揭示出来时,只有引起或揭示人们认知结构内部的矛盾,才可能激起主体对自身观念结构现状的反思和否定的主动性,才可能使主体的认知结构在外力的促使下发生变化。因为主体自身的内部矛盾已成为主体改变观念结构、接纳处部影响的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认为:人都有一种力求认知一致的趋势。当认知不协调时,人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外部刺激与自身观念产生的差异越大,主体的心理失衡越强烈,力求一致的愿望也愈强烈,也就愈容易放弃旧观念,接受新观念。
二、“内化”原理对德育工作的意义
从对内化过程特别是复杂内化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外部刺激内化的关键是刺激的发出者要揭示主体认知结构内部观念之间的矛盾,并使其中与外部刺激一致的矛盾一方发展成为优势等级观念。这一原理的实质正如费期汀格所说,改变人们观念的方法只是现象,实质上是共其化了人们已有的认同点。这个认同点即主体认知结构中与外部刺激一致的观念。
这一原理对德育工作者来说,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首先要发现学生身上已有的积极的与我们所要之形成的观念一致的观念即认同点,同时对它进行巩固和强化并利用突发事件或创设某种特殊情境,造成“认同点”与我们所要否定的学生身上的观念之间的矛盾,通过进一步的强化,使“认同点”成为优势等级,从而使学生接纳我们发出的教育澎响,形成我们所希望形成的观念。优秀教师的工作方法,正是这一原理的体现。例如某教师针对某同学奢侈浪费的缺点,希望使之建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观“念,简单的教育方法是,指出该生的行为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并向他讲明生活奢侈浪费的危害,以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处。而“内化教育法”是首先要寻找“认同点”,假如该生一向孝敬父母,而家庭经济并不宽裕,那么教育的步骤是肯定该生孝敬父母是一种优良品质----指出生活奢侈浪费与孝敬父母的矛盾---讲明奢侈浪费的危害和艰苦奋斗、节约的好处。
从内化原理出发,我们德育工作者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应该注意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感情特点和性格特征是开展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矗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有什么样的观点和喜好,而且要了解学生为什么有这样的观点和喜好。只有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我们才能在德育工作个寻找最佳的“认同点”作为找们进行教育引导工作的突破口,我们的思想工作才可能取得最大的成效。教师是德育影响的发出者,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德育影响的态度,从而影响到德育内化的效果。因此,教师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就能够增强自身言行的说服力;教师和学生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努力缩短心理距离,就可以提高教师言行的影响力。这两方面的因素都会加剧学生心理失衡的程度和力求平衡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