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颅脑损伤护理

颅脑损伤护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4 15:21:2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颅脑损伤护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颅脑损伤护理

篇1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119-01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随着交通业和建筑业高速发展,颅脑损伤发生率逐渐升高。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治疗困难,护理复杂,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合理精心的护理不仅是抢救生命的关键,也是巩固治疗效果和促进康复降低致残率的有效环节。

1病情观察

1.1观察意识:意识变化是颅脑损伤程度和病情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对神志清醒病人,入院后出现头痛、呕吐,进行性意识障碍要高度怀疑颅内血肿,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手术防止脑疝,是降低死亡的关键。夜间每2h叫醒病人一次,以免把昏迷误做熟睡。

1.2观察瞳孔:观察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出现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颅内血肿形成。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T、P、R、BR,15-30分钟一次并记录。出现血压升高,呼吸和脉搏减慢提示有颅内血肿形成。

1.3护理: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度,以减轻脑水肿,同时注意安全,防止躁动引起坠床。减少搬动,有脑脊液鼻漏耳漏者禁止堵塞耳道鼻孔。昏迷患者侧卧位,行冰帽冷敷,以降低脑代谢和颅内压。

1.4保持呼吸道通畅,因颅脑损伤病人多急诊入院,神志不清,多有血液、呕吐物泥沙阻塞呼吸道引起肺通气不足,需及时清理呼吸道,舌后坠者放置口咽通气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造成窒息。保证有效吸氧,改善脑供氧,氧浓度30-50%。

1.5加强营养和维持体液平衡,因颅脑损伤病人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早期合理有效肠内营养可降低并发症发生和病死率。呕吐病人禁食,静脉补充营养。昏迷48-72h的病人遵医嘱鼻饲给予三高饮食,每天8-10次,每次200毫升,间隔2-3h。脱水治疗的护理,常用的甘露醇250毫升要在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才有效,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口腔护理,每日2次生理盐水擦洗口腔各面。建立翻身卡,每2h翻身一次,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按摩受压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发生。留置导尿尿管每日冲洗2次,每日更换尿袋1次。

1.6心理护理,颅脑损伤多是意外伤,病人及家属毫无思想准备,易出现紧张、恐惧、烦躁心理,及时解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和先进的治疗技术,可以取得病人信任,增强病人信心,做到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篇2

作者单位:402260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收治143例脑外伤患者,其中男78例,女65例;年龄8~67岁;急危重症者89例,在抢救室死亡11例,入院后死亡28例,轻型25例。

1.2 临床表现 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表现如脑挫裂、颅骨骨折等来诊时大多数处于昏迷,有意识障碍、血压低、脉细弱、烦躁、失血性休克,也有头痛、呕吐等症状,具有突变、多变、易变的特点。此病来势危急,死亡率高,因而如何做好急救工作,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1.3 观察病情 做好急救工作:①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患者有呼吸困难或呼吸不规律,出现潮式呼吸或呼吸停止,有时可出现呼气大于吸气,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是病情恶变的重要标志。此时应积极采取急救措施,就地抢救,即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迅速给氧:氧流量4~6 L/min,因为颅内压增高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为改善缺血缺氧情况,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采用持续有效的吸氧,以维持呼吸功能。重者可立即作气管插管,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术。②观察血压变化:血压升高、脉慢而强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多由颅内血肿或颅内水肿所致。颅内压增高,脑组织受压,当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而不能保证脑部血液供给时,可迅速下降,此时脉搏快而弱,应警惕有失血性休克或颅内血肿已形成,应配合医生采取急救措施,迅速处理。③观察瞳孔变化:瞳孔变化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及病情变化的重要标志。为此,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意识障碍的各期临床表现,如患者有剧烈头痛、呕吐频繁、躁动不安、双侧瞳孔不等大,说明颅内继续出血,颅内压增高,应警惕出现脑疝,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手术处理。如患者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颈项强直,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为临终先兆,应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抢救。④观察意识状态:意识障碍标志着有颅脑损伤,其程度是颅脑损伤病情的轻、重、缓解等情况的表现。为此,在观察意识障碍的同时,也能迅速掌握病情变化。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呼之不应,说明病情很重;如患者由浅昏迷进入深昏迷状态,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提示颅内病变加重。如患者意识逐渐恢复,由昏迷至嗜睡、至朦胧状态,呼之能应,说明病情好转。在抢救的同时,要观察有无其他脏器损伤,如腹腔内脏器及四肢等复合伤。

2 护理体会

篇3

【关键词】颅脑损伤;围手术期;护理

颅脑损伤是只头部因遭受钝击、穿透伤、爆炸或下坠后简介伤害等所造成的损伤。往往伤情危重,死亡率及伤残率高。收集我院2008年01月至2010年8月露奶损伤患者7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先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78例颅脑患者中男59例,女1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2岁,平均年龄40岁; 车祸伤62例,打击上9例,坠落伤7例。所有患者入院是均由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头痛、呕吐、视水肿、癫痫发作等症状。

病例?如颅内水肿,脑内血肿2例,脑干损伤2例

格拉斯评分情况?

按颅脑损伤格拉斯预后评分:(1)良好2 例?(2)中度致残2例(3)重度致残2例(4)持续植物生存状态2例 (5)死亡2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病情观察及处理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等,及时判断患者有无出现脑疝、休克、昏迷。同时,讯速建立静脉通道。深昏迷者,及频繁呕吐者,需行气管插管,以防呼吸道窒息。出现脑疝患者立即快速静脉滴注脱水剂(20%甘露醇250ML,30分钟滴完),以降低颅内压。其它药物则要控制速度,以防短期内输入大量液体而加重脑水肿。

2.1.2 病人的准备:配合医生尽快完成各项检查:如头颅CT扫描等;常规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凝血四项、交叉配血等。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如头部备皮(额部手术时需剃眉毛),颅后窝手术准备颈部机肩部皮肤,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并戴无菌帽。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注意不要将污水流入伤口,以免加重感染。留置尿管。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病人回监护室后应及时了解术中情况。和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进行床边交接工作,严密检测生命体征,注意颅内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血管契压的动态监测;密切注意观察瞳孔的变化:包括大小、对称、对光反射灯情况并做好记录。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以排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出现,并注意肢体偏瘫情况。

2.2.2 术后:首先要考虑病情需要来选择适合。清醒患者可自行翻身,但注意幅度不宜过大;患者处于全麻醉未清醒或昏迷时,可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一侧,以防舌后坠和误吸;对于有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者,应当定时翻身。为了有利控制颅内压和脑水肿,可太高床头15~30°,使患者处于头高脚低位;为防止褥疮的发生,必须定时变换和头位。但注意任何开颅手术均应避免手术切口直接受压。

22.2.3 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检查通气道是否通畅,及时清除气管导管和口腔内的分泌物。定时于吸痰,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对痰液粘稠者给予持续气管湿化,经常叩击背部,以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统计持续昏迷较深,且时间较长者,需行气管切开术。持续低流量吸氧,以改善机体的缺氧状态。同时做好口腔护理,3~4次每天,每次用0.9%生理盐水棉球擦洗,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呼吸系统感染。

2.2.4 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切口感染一般发生在术后3~5天内,患者感切口疼痛难忍,局部出现明显的红肿、压痛及脓性分泌物;颅内感染表现为外科术后吸收热消失后再次出现高热后体温持续升高,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甚至出现抽搐等。腰穿见红糜浑浊液引出。枕上应垫无菌巾,随时更换浸湿的敷料,保持清洁、干燥无污染。严密观察伤口渗血、渗液等情况。注意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并及时登记。各种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防止脱出;翻身时注意不要扭曲、打折,交接班是做好标记,不可随意调节引流管的高度,但脑积水行行脑室外引流时,引流管的高度需高过脑室平面10~15cm,防止过度引流。

2.2.5 营养问题:由于手术创伤、失血、发热或意识障碍、不能进食等因素的影响使机体耗能增加,应当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和高营养液体,如脂肪乳和氨基酸等。肠鸣音恢复可经鼻饲维持营养者,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物质,如混合奶或要素饮食等。鼻饲后切记立即搬动患者,以免引起呕吐。

3 讨论

颅脑外伤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他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重型患者可高达30~60%(3),及时有效的救治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的关键。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处于昏迷状态,因呼吸道阻塞可导致缺氧加重脑组织损害甚至死亡,因此,在观察呼吸情况下及时开放气道,可以提高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减轻脑水肿,降低脑内压,提高生存率(1)。

4 小结

颅脑损伤的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而复杂,通过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密切配合医生进行诊治,能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改善预后。

参考献文

[1] 夏炜颅脑外伤和并复合伤的早期急救及护理,2010•1(26)

[2] 于雪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及时间的探讨,2010•2 (183~184)

[3] 刘春华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护理体会,2010•5(147~148)

作者单位:511340 广州增城市新塘医院外二科

(上接第156页)

严重影响生活[2]。疼痛评级0级、Ⅰ级者认为疼痛控制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资料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0.05,当P<0.05说明有差异。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实验组44名患者疼痛控制有效,观察组32名患者疼痛控制有效,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观察行全胃肠外营养患者的生存时间,实验组平均为121天,对照组平均为64天,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根据文献报道,引起肠梗阻的病因中肿瘤占据首要地位[3],可能的病因包括:肿块直接引起梗阻,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化疗药物等引起胃肠道蠕动能力减弱,胃肠道菌群失调,粪便嵌顿等。典型症状为阵发性的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腹胀等[4]。胃癌合并肠梗阻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如何缓解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疗引起护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疼痛由认知、感知两部分共同构成,总是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而癌症病人更为敏感,表现尤甚。肿瘤患者常有孤独、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将影响患者感知疼痛,老年患者由于迷信思想以及对该病的错误认识,表现得更为明显。护理过程中,在赢得患者信任的基础上,我们主动向患者讲解该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及预后,认真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认识并重建战胜疾病的自信,从心理上缓解患者的疼痛。对于终末期且经治疗不能缓解的患者,我们在各项操作中尽量保持其良好形象,维护其自尊,为其营造舒适的环境,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痛苦。胃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长期处于慢性消耗状态,由于肠梗阻以及情绪方面的原因,常不能正常进食,因此患者不同程度的存在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营养支持,患者将很快衰竭而死,因此,营养支持对终末期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通过查阅文献,我们发现在全胃肠外营养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基础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水平以及一般状况与患者的生存期无相关性[5],由于长期胃管介入,易引起静脉及全身感染,可影响营养支持的效果。在护理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冲管并更换贴膜,彻底冲洗导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水、电解质监测,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及早发现潜在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我们向患者及家属讲明该治疗只对减缓体重丢失有效,对于肌肉萎缩及功能减退基本无效且无法消除患者的饥饿感;该治疗可导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通过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完整的信息,以供他们做治疗选择,避免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缓解胃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在该病的护理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现代腹部外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38-139.

[2] 郭丽芬.疼痛分级第五生命体征的评估[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3):132.

[3] 唐•苏雅拉图,张连阳.肠梗阻599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8):492.

篇4

结果:实验组患者无论是苏醒时间还是日常活动能力的恢复情况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时间的缩短,并且使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颅脑损伤日常活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49-01

在我国,颅脑损伤的发病率仅比四肢创伤的发病率低,排名第二。每年大约有60万新增颅脑损伤的患者,在这之中,接近一半的都是30岁年龄上下的人群。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对全国六大城市进行的神经系统疾病调查中发现,颅脑损伤的发病率达到了每10万人中,有783.3人的概率,而重度颅脑损伤致死的概率是58%,致残的概率是100%。患有颅脑损伤的患者伴有运动和认知以及行为和语言等方面的障碍,配以良好的药物治疗并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之后,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能有所恢复。本文主要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科室所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统计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科室所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的患者资料。在8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的年龄在23-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65岁;患者体重为43-79kg,平均体重是52.8kg。两组患者的文化程度:大专以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7例,高中及高中以上24例,初中及初中以上33例,初中以下16例。把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无论是性别、年龄和病情轻重,还是文化程度和家庭背景等方面都不存在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护理。两组患者都经神经外科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的患者在昏迷期间的肢体应保持功能位,患者在清醒之后需进行适当活动;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病情稳定,颅内无高压以及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给予早期康复的护理干预。

1.2.2评价。两组患者送入医院之后,神经外科医生需对其进行CCS评分,以判定脑损伤的程度。早期康复的护理干预进行一个月之后,应从患者的苏醒时间以及日常活动能力的恢复评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衡量。

1.3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以及日常活动能力的恢复评分情况详见表1。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3早期康复的护理干预

3.1基础护理。因为患有脑外损伤的患者对自己的早期生活难以自理,因此,基础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每隔1-2小时给患者翻身,并按摩1次患者的受压部位,对压疮易发部位垫设海绵等,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与干燥。使患者保持呼吸通畅,以预防肺炎。每日清洁患者的尿道2次,每隔2小时将尿液的引流管放松1次,使其膀胱的逼尿肌得到锻炼。对患者给予营养支持,维持体内的代谢需求,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3.2的摆放。颅脑伤后的早期,将患者保持功能位。在伤后的48-72小时患者病情稳定后,将患者保持良肢位。患者仰卧时,需在其上肢和腋下垫置软枕,使肩前屈,外旋上臂,伸直肘腕关节,使掌心向上,伸直手指。前挺下肢骨盆,内旋大腿,垫设软垫于膝关节下部,使其微屈,保持踝关节90°使足尖向上。患者健侧卧位时应在胸前放置软枕,前伸患侧上肢于枕上,伸直肘腕关节,使五指稍分开。患者的患侧下肢应屈膝屈髋到软枕之上,保持踝关节90°,自然放置健侧。患者患侧卧位时应前屈患侧肩、前伸上肢、伸直肘关节,旋后前臂、使掌心朝上并分开手指,微屈患侧的膝髋关节,保持踝关节90°,使健侧肢体摆放到支撑枕头之上。每隔2小时对患者进行1次翻身并更换。

3.3加强患者肢体功能的锻炼。对患者进行每天3-4次的肢体与关节按摩,时间在20-30分钟。关节活动由近至远,包括诸如髋、膝等各种关节的伸直和屈曲以及内外旋锻炼。患者恢复意识之后,还应进行转移和站立等日常的康复训练。

4讨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时间的缩短,并且使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

参考文献

[1]王岩.颅脑损伤患者76例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4):103—104

[2]李艳,杨凤霞,赵学静.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4):35—36

篇5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意识、瞳孔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反映病情的轻重,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障碍有无好转、是否进行性加深,观察双侧瞳孔是否对称及对光反射的强弱,呼吸的深浅、快慢,脉搏的强弱、节律改变,血压波动情况等,15~30min观察1次,并做好记录,为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1.2警惕颅内血肿的发生

在询问病情及观察中,发现患者有如下情况,提示为颅内血肿,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伤后由清醒转入昏迷,有中间清醒期或伤后昏迷逐渐加深者;伤后出现一侧肢体偏瘫,病理反射阳性,头颅片上,显示骨折,尤其是骨折线通过脑膜中动脉沟者。对伤后早期CT检查无血肿者,不能单纯依靠CT报告而放松警惕。

2非手术治疗护理

根据病情无手术指征者,嘱其卧床休息,至少1~2周,给予吸氧。按医嘱给予脱水剂,静脉点滴,20~30min输完。密切观察病情,每1~2h巡视1次。给予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做好宣教,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解决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问题。

篇6

【摘 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 年10 月至2014 年9 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临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8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采取优质临床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颅脑损伤;护理;效果

颅脑损伤属一种脑外科较常见的损伤,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手术治疗后患者出现的手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 因此,颅脑损伤除了要进行及时诊断治疗外,还需配合有效的临床护理,减少患者的致残率。为探讨颅脑损伤的临床护理效果,本文选取2013 年10 月至2014 年9 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 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3 年10 月至2014 年9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 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 例,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年龄11-68 岁,平均(49.5±2.3)岁,其中硬脑膜外出现血肿的患者有9 例,硬脑膜下出现血肿的患者有7 例,患者脑挫裂伤并伴有颅内血肿的为8 例,出现颅骨骨折及颅内出血的患者有6 例。对照组30 例,男性15 例,女性15 例,年龄13-67 岁,平均(51.6±2.5)岁,其中硬脑膜外出现血肿的患者有10 例,硬脑膜下出现血肿的患者有6 例,患者脑挫裂伤并伴有颅内血肿的为9 例,出现颅骨骨折以及颅内出血的患者有5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提供优质的基础护理

医院护理人员要保持患者病房的干净整洁和保持病房内的温度及湿度的适宜,定时对病房进行开窗通风。抬高床头15-30度,利于脑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合理保持患者床铺整洁卫生,对卧床病人按时协助翻身变换和使用气垫床等,避免局部受压过久,以确保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对留置导尿患者按时进行会阴护理,及时更换尿管,指导患者进行膀胱练习训练,尽量缩短导尿管留置的实际时间。对气管切开的病人,要保持切口敷料干净完整,每天按时对内导管进行消毒处理,并加强翻身拍背和及时吸痰,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

1.2.2 做好心理护理

患者受伤后,患者及家属都容易出现焦虑、恐慌及急躁等不良心理表现,医护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的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缓解其紧张情绪,最大限度消除患者心理压力。轻型颅脑损伤病人应嘱其尽早自理生活,对有头痛、耳鸣、记忆减退的病人应适当解释和宽慰,对恢复期的患者要进行运动锻炼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增加活动量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意义,协助病人制定康复计划尽量争取患者及患者家属的配合,确保患者可以顺利康复。

1.2.3 饮食护理干预

营养支持是颅脑损伤病人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脑组织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医院护理人员必须重视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饮食均衡的重要性,并告知其每天摄入的营养成分种类及数量,若患者不能自己进食,护理人员要及早给于肠内外营养支持,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能量,定期评定病人的营养状况以便调整营养的供给量和配方。

1.2.4 改变排班模式

颅脑外伤病人病情变化快,在排班中要根据病人的数量和工作量,及护士的工作能力合理排班,将病情危重一些的病人集中到一个病房,安排高年资护士担任责任护士,便于病情观察等管理,其他病床的管床护士也固定,责任护士所管床位固定, 对病人的所有情况也就了如指掌,便于病情变化的观察和同医生的交流。使服务和沟通更加流畅,便于给病人提供无缝隙的、连续性的、安全的、优质的及满意的护理服务。

1.3 观察项目

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满意(90 分以上)、基本满意(80-90 分)、不满意(80 分以下)。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颅脑损伤患者因受到疾病折磨及手术治疗带来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因此,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是必要的,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实际生活质量水平,还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3] 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加强基础护理,保持患者病房的干净卫生,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健康指导,对出现不良情绪患者进行适当心理护理,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消极情绪,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有效提高了满意度。

本研究中,经过临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颅脑损伤患者采取优质临床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篇7

--------------------------------------------------------------------------------

作者单位:257237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滨海医院外科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症,多由车祸导致,其死亡率、伤残率较高。临床上以起病急、病情复杂多变、危重、死亡率高为特点。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实施抢救治疗及科学、合理的护理,可使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提高。本次对80例患者实施科学、有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5~70岁。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坠落伤等。30例为脑挫裂伤,25例为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5例为原发性脑干损伤,7例为颅内血肿,8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为硬脑膜下出血。

12 护理

121 病情观察 ①对患者受伤时的受伤程度、意识状态进行正确的评估。常用Glasgon昏迷评分法评定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意识障碍程度用三者得分相加表示,8分以下为昏迷,15分为最高分,表示意识清醒[1]。患者在急性期每隔15~30 min观察一次意识状态,当病情稳定后,每2~4 h观察一次意识状态,如出现意识障碍的话,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②注意观察瞳孔变化,当双侧瞳孔对光反应差,变化不定,时大时小时,提示脑干损伤;伤后出现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意识障碍加重,对侧肢体瘫痪时,常提示脑疝或颅内高压;分析瞳孔改变意义时,应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神经系统体征及瞳孔改变的发展过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③监测生命体征、SpO2与尿量,一旦发生异常应进行相应处理[2]。

1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颅脑损伤患者常有血液、呕吐物,易误吸,需进行口、鼻腔及气管内异物和分泌物的彻底清除,防止患者窒息。对于舌后坠患者,给予口咽通气管。对于昏迷患者,去枕平卧,头应偏向一侧。对于痰粘稠者,应给予雾化吸入,在雾化15 min后吸痰,每次吸痰10~15 s,每吸痰均应更换吸痰管。

123 基础护理 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为防止压疮的发生,应给予患者睡气垫床,并保持床整、清洁干燥、无屑,每2 h定时翻身1次,并用50%红花酒精进行受压部位按摩。口腔护理,2次/d。进行皮肤和会阴的清洁,1次/d。对于躁动的患者,加放床栏并给予适当约束,每天被动的活动四肢,避免废用性萎缩的发生。按时翻身、拍背,如痰液粘稠时应给予雾化吸入,并准确记录呕吐物及痰液的颜色、量及性状,及时发现因应激性溃疡而导致的胃出血[3]。

124 恢复期的护理 对于长时间卧床或瘫痪的患者,应给予按摩、针灸和理疗,并加强训练患者的语言功能和四肢运动功能;引导家属及患者一起参与功能性的康复训练,以利于患者在出院后由家属指导其功能性的康复训练[4],从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125 防治感染和并发症 ①应激性溃疡出血:较常见。应激性溃疡的先兆是呃逆,应观察患者有无呕血、黑便,一旦出现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同时应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有无继续出血的现象。对于鼻饲患者可通过抽吸胃液来观察胃液有无咖啡色,并准确记录大便和胃液的性状及量,从而判断出血程度。②肺部感染: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吞咽反射及咳嗽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及口腔呕吐物、分泌物易导致误吸及肺部感染。因此,为降低肺部感染应保持引流管及呼吸道通畅。③高血糖处理:高血糖可使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损害增加,当发生脑缺氧、脑损伤时,可加速葡萄糖无氧酵解,导致乳酸堆积,从而加重神经细胞损害。对颅脑损伤患者在未输葡萄糖前应进行血糖检查,手术期间、术后均应及时复查血糖,以便及时控制血糖。④脑疝危象:常见。术后患者应抬高头部15~30°,从而帮助静脉回流,使脑水肿发生率降低。有文献报道,在急性期生命体征稳定后48 h即可开始进行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肢体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从而使疾病的致残率减轻[5]。

2 结果

经过精心的综合护理后,55例患者痊愈,15例患者轻度残疾,7例患者重度残疾,3例死亡。

3 讨论

颅脑损伤死亡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不仅能够使手术质量提高,而且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6]。围术期的护理在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术前的护理,虽是一些常规检查工作和基础的器械准备,但也是手术的关键所在。术中的配合要求护士掌握各种器械的用法及操作的相关知识,确保准确、及时的配合医生的操作。术后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解决,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对本组80例患者的护理,认识到通过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不仅可使患者的治愈率提高,还可使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降低。

参 考 文 献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9.

[2] 苗淑玲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中国医药导报,2008,5(4):123126.

[3] 孟蕾蕾颈椎颈髓损伤后严重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9,13:1197.

篇8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106例患者中男84例,女22例,年龄15~75岁,入院时GCS评分3~8分,其中原发性脑干损伤18例,多发性脑挫伤39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36例,脑挫裂伤合并其他部位损伤13例。本组患者有42例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31例去骨瓣减压术,其余患者根据病情行保守治疗,包括脱水、止血、预防感染、营养脑神经药物等。其中气管切开28例。结果106例患者中痊愈97例,死亡9例。

2 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意识是判断患者病情轻重及脑功能状态的可靠指标之一,瞳孔是判断颅脑损伤后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患者处于昏迷状态,脑疝是病情发展最危险的阶段,出现两慢一高即:脉搏慢而洪大,呼吸慢而深,血压升高的表现,多提示颅内压升高。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说明已形成脑疝,对手术来说已为时较晚。所以要求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对病情要有预见性,15~30min观察一次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遵医嘱对症处理。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通畅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的关键。由于呕吐,口鼻腔分泌物,无法吸痰,舌根后坠等均是造成呼吸不通畅的原因,易加重脑水肿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的呕吐物、分泌物,解除舌根后坠。对深昏迷或昏迷时间较长,呼吸道不畅以及痰液粘稠不易吸出的患者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后应做好以下护理:(1)气管切开48h内要注意呼吸情况及气管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有无皮下气肿及皮下血肿,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2)保持气管套管通畅,采用一次性硅胶气管套管,每日更换气管切开敷料2次,敷料被痰液或血液渗湿时及时更换,防止切口感染,套管口覆盖双层用生理盐水渗湿的纱布,以保持吸入的空气有一定的湿度,并防止灰尘及异物吸入。(3)随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操作应轻柔,每次吸痰不超过15s,连续吸痰不超过3min,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以防交叉感染,并准确记录痰的颜色、性质和量,吸痰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4)每日雾化吸入2~4次,定时予气管内滴入湿化液。(5)病室要清洁、安静、舒适,定时开窗和空气消毒,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在60%~70%。

2.3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 有头部引流管的患者回病房后应首先了解引流管的放置部位,引流目的及注意事项。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牵拉、扭曲、受压,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患者外出做检查时应夹闭引流管,以防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性感染。对烦躁的患者要予约束带适当约束(禁止强行约束,避免颅内压增高),以防患者自行拔出引流管。

2.4 饮食护理 在伤后2~3天可遵医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证营养,促进损伤的修复。必要时予鼻饲流质,鼻饲者一般每次注入流质200~300ml,2~4h 1次,鼻饲食物的温度为38℃~40℃,灌注速度不宜过快,以免造成食管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注食时应抬高床头30°,注食前后分别予30ml温开水冲洗鼻饲管,注意每次喂食前应抽出少许胃液,无异常时方能注食,若出现咖啡色样液,则暂停进食,及时报告医师;若抽出物为未消化食物,则应根据抽出量来调整鼻饲量及间隔时间。

2.5 口腔护理 每日用生理盐水或龙掌口含液棉球口腔护理2次,口腔护理时要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是否完整,舌苔情况以及有无口臭。

2.6 预防泌尿系感染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排尿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溜和尿失禁,应留置导尿管。长期留置导尿管易发生泌尿系感染,应每日用0.05%碘伏会阴消毒2次,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必要时每日行膀胱冲洗2次,尽量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

2.7 皮肤护理 给予气垫床使用,每2h翻身1次,每日擦浴1次。大小便失禁或汗多的患者,要及时更换浸湿衣被,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用约束带的患者要注意:约束带松紧应适宜,以防勒伤皮肤,并班班交接,记录皮肤情况。

3 讨论

篇9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8~74岁,平均年龄38.2岁。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情况: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骨折14例,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脱位9例,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合并颈髓损伤4例;闭合性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骨折6例,闭合性颅脑损伤合并脱位3例,闭合性颅脑损伤合并颈髓损伤2例。手术治疗25例,非手术治疗13例。预后:死亡5例,其中4例死于脑干功能严重受损所致的中枢性衰竭,1例死于颈椎损伤合并呼吸衰竭;痊愈18例;好转10例;并发颅脑后遗症4例;截瘫1例。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患者入院后予以气垫床,搬动病人时保持头与躯体成为轴位,避免颈椎伸屈或扭转[3],平抬平放。遵医嘱予以氧气吸入,根据呼吸和血氧饱和度,调节氧流量,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心电监护,每30分钟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偏低者(排除其他并发症)使用升压药以维持血压。每隔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在患者受伤后6小时内给予大剂量甲强龙冲击疗法,第1小时前15分钟内推注甲强龙30mg/kg,间隔45分钟后输液泵持续滴注甲强龙5.4mg/kg ,23小时内完成。同时防止应激性溃疡。尿失禁者予以保留导尿。使用颈托固定患者颈部。

2.2 呼吸道护理 颈椎损伤极易引起颈髓损伤,由于呼吸肌麻痹、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不张等因素的存在,可以出现肺功能障碍,这是导致颈椎损伤病人早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同时导致加重缺氧脑损伤,且颅脑损伤症状的掩盖容易导致颈椎骨折诊断及治疗的延误[4],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重症颅脑损伤的重要环节,保持呼吸道通畅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治愈率及生存率[5]。意识清醒者可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及有效的咳嗽和咳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痰或建立人工气道。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定时翻身拍背,每隔8小时行超声雾化吸入,以湿润气道,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预防呼吸道感染。在气管切开的护理中,须注意以下几点:(1)妥善固定气管套管,每天2次更换内管套;(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吸痰时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手法轻柔、娴熟,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时,可在气管内滴入3~5ml生理盐水以稀释痰液,再进行抽吸,抽吸时间不超过15秒,抽吸前后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3)保持气道湿化,每8小时行超声雾化吸入,气道滴液每10分钟滴入1~2ml,用单层盐水敷料覆盖管口,并及时更换;(4)给予氧气雾化持续气道湿化,有利于气管切开的护理[6]。(5)做好气管切口的护理,注意切口周围有无渗出、出血及皮下气肿,保持切口处的干燥,定时更换伤口敷料,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操作,避免感染,观察分泌物的颜色、气味和量。

2.3 牵引护理 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必须颈部制动。患者中采用颈托固定者21例,颌枕带牵引者10例,颅骨牵引者7例。特别是采用颅骨牵引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协助医生做好物品准备、剃头、做普鲁卡因皮试;(2)抬高床头25-30cm,伸展性骨折者保持颈部中立位,屈曲型骨折者保持颈部过伸位,头部及枕部垫以棉垫;(3)固定头部,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防止在牵引过程中发生意外;(4)骨牵引针眼每日用75%酒精消毒2次,针孔两旁的牵引针上可各绕一块酒精纱布,防止局部感染,牵引针孔处的血痂有保护创口的作用,因此不能除去;(5)定时按摩枕后部,以防枕疮,必要时枕部可垫气垫。

2.4 皮肤护理 由于长期卧床,局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褥疮。可垫气垫床,并对患者每1~2 小时进行一次翻身,协助翻身时,一定要使头部、颈椎、身体保持在一轴线上,切忌扭曲,以免损伤脊髓。侧卧时垫高枕,平卧时去枕平卧。保持皮肤干燥,避免局部受刺激。保持床单位的平整、干燥、无杂屑。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按摩受压部位。

2.5 泌尿系统护理 保留导尿者应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逆流,受伤后前两周持续引流,以后每2~4小时倾倒1次尿液,并记录。每日饮水不少于4000ml,遵医嘱每日使用生理盐水250ml进行膀胱冲洗两次,这有利于防止尿路感染的发生,同时每日用0.05%碘伏消毒尿道口,每日更换无菌引流袋,观察患者的尿道口黏膜、尿液的颜色、尿量及性状并做好记录。定期的尿常规检查是检测有无尿路感染最简捷有效的手段。保持会清洁卫生,大便后及时擦洗。

2.6 腹胀、便秘护理 腹胀、便秘是牵引后常见的并发症。除神经系统损伤外,还因长时间卧床肠蠕动减慢,不习惯床上排便所致。便秘时,用力排便增加腹内压,可使血压及颅内压增高,因此要鼓励患者多进食水果、蔬菜、多饮水及纤维食物,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指导患者在饭后1~2 小时进行腹部环形按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开塞露通便,绝对禁忌大剂量高压灌肠,以免增加腹压,发生脑疝。

3 体会

护理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的患者,特别是高位颈椎损伤的患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由于患者住院时间长,病情危重,护理任务繁重,并且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7]。脊髓损伤可致使患者损伤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自理能力,对身心健康都有极大影响,还会继发并发症,因此护士应具备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增强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护理的意识和水平,加强护理,多与患者沟通,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认真履行各项治疗措施,通过切实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还必须要多观察病人,感受患者,才能帮助患者积极战胜疾病。

参考文献

[1]强华,贾连顺.上颈椎损伤的诊断和进展[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0.15(1):73-74.

[2]Lida H,Tachibana S,et al. Association of head trauma with cervical spine injury spinal cord injury or both[J].J Trauma,1999,46(3):450-452.

[3]耿传霞.颈椎损伤的护理体会[J].贵州医药,1995,19(1):26.

[4]陈小贞,梅卫婷.32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骨折的早期观察与护理[J].浙江创伤外科,2011(03)77.

篇10

颅脑损伤在创伤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仅次于四肢损伤,而死亡率却居首位。颅脑损伤病人几乎都发生在工作和生活现场或在交通道路上,进行有效的现场急救和及时合理的转运及监护,对颅脑损伤病人的治愈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自2004年来成功抢救了206例颅脑损伤患者,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伤残死亡率,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38例,女68例,年龄2.5~89岁。头皮损伤80例,颅骨骨折52例,脑损伤74例,继发颅内血肿42例,颅疝50例。有25例死亡,院前急救成功率约为88%。

2 院前现场急救及护理

2.1 头皮损伤

2.1.1 闭合性头皮损伤:以头皮血肿为主,出血发生在皮下层,血肿局限,小的血肿不必处理,必要时可加压包扎;对较大的血肿在严格消毒下经穿刺吸出积血后加压包扎。

2.1.2 开放性头皮损伤:包括头皮裂伤和头皮撕脱伤,由于头皮血管丰富,破裂后血管开口不能自行闭合,故小伤口出血也会较严重。应立即剪掉头发,用压迫或血管钳止血。伤者可因大量出血及疼痛导致休克,对失血较多者,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分别给予扩容和急救药物。选择表浅较粗的血管,用20~22g留置针快速输入液体,根据失血量和休克的程度补足液体的量。

2.2 颅骨骨折

2.2.1 颅盖骨折:分为线性骨折和凹陷性骨折。线性骨折无特殊处理,但应观察有无脑损伤或继发脑出血。凹陷性骨折时骨片向颅腔内陷,可造成局部脑压迫或造成局部的脑膜、血管和脑组织损伤,进而引起颅内的继发性病变[1]。

2.2.2 颅底骨折:了解受伤经过,迅速检查伤员的意识状况及脑脊液漏情况。可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轻轻遮盖住外耳道口,以避免污染,让伤员卧向患侧。如伤员有意识障碍,应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如伤员脉搏和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即可安全转送伤员入院进一步抢救治疗。

2.3 脑损伤

2.3.1 脑震荡:若患者的脉搏和血压正常,现场一般不作处理,安全转入医院后再作检查和治疗。

2.3.2 脑挫裂伤:患者若存在意识障碍及通气不畅,应托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管,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如气管内分泌物较多,应及时吸除,以保持气道通畅。如出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应及时输液或输血浆代用品,同时吸氧,并迅速安全转送医院抢救治疗。

2.4 继发症的处理

2.4.1 颅内血肿: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的一种严重继发性病变,一旦发生颅内血肿,常出现颅内压增高和脑压迫症状。患者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急救时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气道不畅,应采取侧卧位或放置口咽管,并及时吸出口腔或气道内分泌物。如伤员出现脉搏缓慢、血压升高及意识障碍,应快速滴入20%甘露醇250~500ml以脱水降颅压。

2.4.2 脑疝的处理:脑疝是颅内压急剧升高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紧急状态。如发现伤员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瞳孔散大的对侧出现肢体瘫痪,且脉搏缓慢和血压升高,应立即静脉快速滴入20%甘露醇250~500ml,地塞米松5~10mg。若病人意识障碍较深、呼吸减慢或不规则,并出现四肢肌张力增加,甚至发生去大脑强直,除脱水降颅压外,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插管或作气管切开,给予持续吸氧,同时向家属讲清伤情和危险,迅速送伤员到医院抢救治疗。

3 颅脑损伤病人的途中转运和监护

3.1 转运工具的要求:在我们医院由于条件有限,只能用救护车运送病人,而救护车对病人最大的威胁是途中颠簸、摇晃震动,一方面影响病人循环和呼吸功能,可引起衰竭;另一方面加重脑水肿或引起颅内出血,出现急性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发生脑疝,导致病人死亡。因此,我们加强了救护车的减震措施,如担架上加厚被褥或铺设厚的海棉垫等,保证了病人的安全转运,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2 病人的:一般情况下,病人平卧位转运,但对昏迷病人,呼吸道不畅或发生呕吐者,宜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使分泌物及呕吐物易于流出,防止误入气管内发生窒息。

3.3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对转运途中的病人十分重要,要及时吸出病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呕吐物以及血液。若无电动吸引器,可用大注射器吸出。对舌后坠或口底、咽部损伤肿胀的昏迷病人,可置入咽通气管或鼻咽导管;若舌后坠严重,置咽通气管仍不理想者,可用开口器撑开口腔,用舌钳把舌拉出,当病人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时,可作环甲膜穿刺术或气管切开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窒息。

4 密切观察伤员转运途中的病性变化

4.1 意识状态:要严密观察病人意识变化,特别注意有无出现昏迷―清醒―再昏迷的现象。

4.2 生命体征:重点监测病人脉搏、呼吸和血压,及早发现颅内压增高等病情变化。

4.3 瞳孔:伤员一旦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表示发生脑疝,要及时抢救。以上各项观察内容要及时、准确记录,作为判断伤员病情的重要依据。

篇11

1 临床资料

以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收住的脑出血昏迷患者45例为对象,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41.5岁。鼻伺饮食最短7 d,最长90 d,30例行气管切开术,鼻饲饮食期间出现消化道出血15例,腹泄16例,该16例腹泄患者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2 护理

昏迷患者应尽量减少误吸的可能,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应将床头抬高30°~40°,并至少保持鼻饲后1 h,并尽量减少其他护理操作。

2.1 置管留置胃管是管饲饮食的前提,但本组患者意识不清,已行气管切开术,无吞咽运或吞咽运动减弱,胃管不易进入食管内,而容易误入气管或盘曲于口腔,食管上段,导致置管失败。因此,要成功置管,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插管技术,充分导管,患者取仰卧位头后仰,当胃管插入15 cm时,用手托起患者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使管道沿后壁滑行插入至预定的长度,确认胃管在胃内后固定管道。

2.2 鼻饲要素饮食 要素饮食不能用高温蒸或煮、烧、可适当加温35°~40°,如天气冷,可用60°热水袋保温,使用时用蒸馏水冷却后稀释所需要的浓度,还可适当加入果汁或菜汁做调味。鼻饲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防止要素食物初次进入胃肠道出现不良反应。已经打开的要素饮食在保鲜的冰箱内,24 h内用完,否则细菌极易在要素饮食内繁殖而使其变质。

2.3 鼻饲量 应从小剂量开始,第一天每2小时给500 ml电解质溶液,第二天用稀释后的要素饮食(加入等比例的水),2小时1次,第三天可(2~3)h给要素饮食200~250 ml, 鼻饲量和浓度均应以循序渐近的原则进行,使患者胃肠道逐步适应由普食到流食的过程。由氨基酸水解蛋白组成的要素饮食均含有氨基酸的特殊怪味,适合性差,故鼻饲饮食可添加菜汁、果汁作为调味剂。

鼻饲饮食的护理原则有7点:①鼻饲饮食可用导管或硅胶管,分数次灌入;②鼻饲饮食的量开始宜少,待患者适应后,再逐渐增加;③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量,可采用新鲜果汁,如橘子、西红柿汁等,并注意与奶液分别灌入,以防凝块;④如患者消化不良时,可在奶液中加适量的酵母粉和乳酸;⑤鼻饲饮食的成分可根据病情及需要量随时调整;⑥采用无菌操作,保证饮食清洁,导管应煮沸消毒,饮食宜新鲜配制;⑦一次灌入的饮食温度为38°~40°。

2.4 注入前后胃管的处理 灌注前必须抽吸胃管观察胃液的颜色,检查胃管的位置是否正确,见有胃液抽出后注入少量温开水,然后注入食物,防止胃管移位注入的水或食物进入气管而致患者窒息。灌注结束应注入少量温开水清洁管腔,避免食物积存在管腔内变质引起胃肠炎或堵塞管腔。

2.5 用后物品的处理 盛装食物的容器每次用后必须清洁消毒。注射器清洁消毒后备用,需每天更换。

2.6 确保食物的质量,掌握恰当的鼻饲量 注入的食物要新鲜配制,鼻饲饮食开始时,注入量宜少,灌注速度不宜过快,食物要求易消化,待患者适应后再逐渐增加。做到定时定量,避免因一次注入量太多或间隔时间太短而引起消化不良。本组16例腹泄患者均发生管饲饮食后(2~5)d,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因此,认为与患者伤后胃肠功能紊乱有关。经给予止泻药及调整胃肠功能药物后症状缓解。

2.7 加强基础护理 每天用朵贝氏液清洁口腔2次,合理安排各项操作时间,尽量避免在管饲饮食治疗后进行翻身拍背及吸痰等操作,同时提高床头30°~45°,防止胃内食物返流,预防口腔感染和吸入性肺炎及其他并发症。长期留置胃管者要每2周更换导管一次,并从另一侧鼻孔插入,以减小对鼻黏膜的刺激。

2.8 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 颅脑损伤的患者因丘脑下部及脑干受损后引起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必须在注入流质后方可注入,每次灌注前抽吸胃管,观察胃液的颜色及性质,发现有咖啡色或血性胃液,必须及时报告医生,暂时停止管饲饮食,进行持续有效地胃肠减压,遵医嘱给予冰盐水洗胃并注入云南白药或凝血酶,配合全身止血药物的应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血压、脉博、呼吸以及呕吐及排便情况,必须迅速补充血容量,本组15例出血患者经上述处理,消化道出血得到及时控制。

2.9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颅脑损伤的患者,因脱水治疗而多有电解质紊乱,因此,在管饲饮食间必须详细记录出入量,观察尿量变化,尿量每天维持1500~2000 ml。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情况,定时检查血液生化及电解质情况,根据经验结果及时调整膳食结构,在两餐鼻饲之间注入100~150 ml温开水或果汁,以补充水分。本组3例高氯高钠血症患者,经及时调整膳食结构,以及遵医嘱每2小时注入温开水150 ml等,改善了高渗状态,2例低钾患者经胃管注入10%氯化钾口服液,使水电解质得到及时纠正。

2.10 预防感染 昏迷患者长时间不由口进食,加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肠道内的菌群可能发生改变,容易导致真菌感染、腮腺炎等并发症。应加强口腔护理3次/d或及朵贝氏液擦洗口腔,必要时做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对症给药。昏迷患者不能自动翻身,应给予气垫按摩床,增加按摩骨突部位次数,预防压疮的发生[2]。气管切开者,应加强无菌观念,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溢粘稠者,应随时吸痰,每次吸痰需要更换吸痰管。注意观察尿液颜色、量,如有尿液混浊,用1∶5000呋喃西林冲洗膀胱。

3 小结

胃肠内营养支持目前仍然是颅脑损伤重症患者营养供给的首选途径,因胃肠营养支持可改善和维持黏膜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符合人体消化功能的特点。另外,胃肠内营养最经济。因此,护士在鼻饲饮食治疗中必须熟练掌握技术及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动态变化,检测水、电解质状态,严格执行鼻饲饮食的原则及操作规程,确保食物的质量,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