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问题式教学法论文

问题式教学法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4 15:21: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问题式教学法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问题式教学法论文

篇1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不同的课程特点不同,因此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不能完全一个模式。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进行问题导向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要点问题。

(一)问题创设

问题导向式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问题的质量。如果问题的质量较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不仅能够顺利地引出所要讲授的内容,而且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如果问题的质量较差,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成为画蛇添足的败笔。针对政治经济学的课程特点,本文认为应该突出理论争论方面的问题创设。这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是失业、经济危机、两极分化等复杂的经济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理论研究很多,各经济学派的解释千差万别,如果在争论中创设问题可以彰显政治经济学的独特魅力;二是政治经济学应用的是规范分析方法,回答的是应该怎样的问题,如果不介绍其他的理论解释,从教材中来,到教材中去,有说教嫌疑,让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产生质疑。如果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其他主要经济学派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介绍政治经学的解释,学生不仅会从比较的角度理解政治经济学,而且会减少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规范分析和价值判断的抵触。

(二)问题包装

问题包装是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又一重要环节,如果问题太直白或太枯燥,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也就很难取得预期效果。那么如何进行问题包装呢?就政治经济学而言,本文认为应该突出理论背景方面的包装。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讲授的很多内容涉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而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产生的标志,一个学科从无到有显然有很多理论背景可讲,因此问题包装的素材取之不尽。其次,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所讲授的内容主要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同样从未发生过,改革每前进一步学者们都进行了激烈的理论争论,因此从理论产生背景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包装可以取得引人入胜的效果。比如,在讲授劳动价值论时,我们就可以借助该理论的产生背景对“为什么1件上衣等于2把斧头”的问题进行包装。通过经济史的学习我们知道,最初学者认为,1件上衣之所以与2把斧头相交换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但经过争论学者们发现,供求关系只能解释交换价值的变化,却不能解释最原始的交换价值。于是,有的学者提出了使用价值决定论。也就是说,1件上衣之所以等于2把斧头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但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比如亚里士多德从理论抽象的角度指出“:没有等同性就不能相交换,没有可同约性就不能等同”,由于使用价值不具有可通约性,因此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亚当•斯密则从现实角度对使用价值决定交换价值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他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了,然而它不能购买任何东西,也不能交换任何东西。相反,钻石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但它却往往可以交换到许许多多的其他商品。”通过上述包装,1件上衣为什么等于2把斧头的问题就变得特别耐人寻味,学生有强烈的愿望想知道答案,此时讲授劳动价值论往往事半功倍。

(三)模式选择

根据学生参与程度的不同问题导向式教学可分为“学生主动型”问题导向式教学和“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学生主动型”问题导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自主学习的形式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教师自问自答的形式引导学生,刺激学生学习兴趣。问题导向式教学的两种模式优缺点各异。“学生主动型”问题导向式教学的缺点是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参与热情并且占用的教学时间较多,优点就是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正相反,它对学生的参与热情要求不高,占用的教学时间也不多,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不足。本文认为,在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为主,理由主要有三点:首先,政治经济学的课时不足以支持“学生自主型”问题导向式教学。目前各大院校政治经济学的授课学时一般都被压缩了,完成教学任务已经非常紧张,没有更多学时开展“学生自主型”问题导向式教学。其次,政治经济学的授课对象是新生,他们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查阅资料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实施“学生自主型”问题导向式教学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最后,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其目的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因此“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更适合。

篇2

二、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一)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由于初中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它的知识很多都是枯燥的理论、概念及公式等,而初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它们往往很难在一节课中将精力全部放在教师的问题上面,因此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提问之时合理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给学生创设一系列既生动有趣又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引发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考和实践。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球形相关问题之时,就可以先为学生创设一个打篮球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和积极性。

(二)设计一题多解问题。很多初中数学问题都是具有多种解法的,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多给学生设计一些能够一题多解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视角和理论来解答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某节几何课上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三角ABC中,D、E在BC上,AB=AC,AD=AE,求证BD=CE”,然后让学生分别通过“等腰三角形三边上的三线合一”和“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等性质来证明此题,并引导学生对各种证明方法的特点和优劣进行分析与总结。

篇3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132-01

一、教师体罚学生常见的几种心态

1.情绪冲动型。这类教师体罚学生不是为了达到某个教育的目的,他们在主观意念上是没有目的性的,纯粹是因为情绪波动,行为冲动的自然结果。比如在课堂上,一个学生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教师暗示几次后还不屑以顾,教师顿时怒火中烧,生气得本能地一巴掌打过去……教师往往在事后为自己如此打了学生感到后悔沮丧,大都会自我谴责:“我怎么这么不理智啊!

2.武力震慑型。有些教师体罚学生,是因为其骨子里崇尚“学生不打不成器”、“学生不打不怕你”的观点,一旦有学生出现“问题”,尤其是所谓的“屡教不改”时,他们就会采用“武力”,使学生尝到肉体上的疼痛,从而服从、屈服、害怕教师。比如有学生由于偷懒总是不按时完成作业,甚至不交作业,教师就会打他手心,打得他眼泪直掉,保证下次不敢了,而其他有此苗头的学生看了心惊肉跳……不过,此时的学生大都不是敬畏教师,而是害怕其手中的“戒尺”,一把戒尺只是在表面上简单地掩盖了学生“问题”的存在,实际上还可能加重了“问题”。

3.敷衍应付型。此时的体罚,已是教师敷衍应付“问题生”的一种习以为常的手段了,教师已不再考虑体罚的能否有效,反正只要学生出了难以处理的“问题”,就打,打好了就算是把“问题”处理完毕了。说得实际一点,这只不过是教师在向全体学生摆个“教育”的样子,搞个形式上的交代罢了。这类教师对“教育”不想有什么收获和突破,只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4.巧“罚”助育型。持此心态的教师强调,只要通过自己艺术地处理,很有技巧地把“体罚”融入教育,就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好,从而被“罚”得心服口服,以至改变了存在的“问题”。这类教师热爱学生,关注学生,对“体罚”具有主观能动性,能相机而行,随机应变,在教育技巧上有自己丰富的经验。但这样的教师毕竟是少数,尤其能把“体罚”运用自如的更是少数,一般教师是很难把握的,一不小心常常事与愿违,体罚不象别的什么,一旦失误,给学生以及师生关系造成的伤害往往是无法挽救的。

二、教师体罚学生的种类

体罚,是指教师以暴力的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胁,或以其他强制性的手段,侵害学生的身体为手段的处罚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体罚各种各样但其表现可分为直接体罚和变相体罚两种。

(一)直接体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殴打。就是直接对学生的身体进行侵害。

2.罚站。就是学生犯错后罚学生站立。

(二)变相体罚

1.差辱。就是口无遮拦地训斥、辱骂、讽刺、挖苦和嘲笑学生。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也是有人格和自尊的。可有的教师无视这一点,只要学生犯了错,就会羞辱学生。说出来的话有损我们教师的形象。

2.威胁。就是教师经常威胁、恐吓学生。说什么,“下次你再不写作业,就把你家长叫过来领你回家!别上学了”……

三、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形成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1.自持有“理”心不虚。认为自己的心是好的,只不过是好心办了坏事,问题不大。

2.传统影响根深蒂固。不体罚就不是“好老师。”古语云:“黄荆条子出好人”,“玉不琢,焉能成器?”老师曰:“‘体罚’爱你没商量”。

3.“敲敲打打”——无所谓。不少教师认为敲一敲,打一打,给他个警告,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况且别人就没事,自己也不会那么倒霉。

4.不体罚学生遭尴尬。有一位教师因从不体罚学生出了名,学生都不怕他,故意与他对着干。不久,学生及学生家长都公开要求学校换人。

5.体罚在斗争中成长。目前不少教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采用了“拔苗助长”,“强人所难”。有“压迫”就有反抗,就有斗争,有斗争自然就离不开体罚,尽管它不彻底、不合法,但体罚是解决问题最直接、最快的方式。

(二)外部的原因

1.传统观念与家长的支持。家长授意——壮了胆。“严是爱,松是害”的观念还很流行,不少家长都要求教师管严些,教师认为体罚学生似乎是“分内之事”。“只要对孩子好,体罚也行”。

篇4

(1)介词“以”意义众多。

虚词的意义更要根据语境来判断,需要成熟的语感。“以”可以解释为“用”、“把”“、凭借”“、按照”等,需要补充提供典型的文言语境。

(2)“以”兼属连、介两类词。

无论连词、介词,“以”皆可译为“因为”。辨别“以”作为“因为”解释时的词性一个难点,需要极典型的例句来解释。

(3)“以”还有动词用法。

词典解释为:“(动词)用”;“介词,用”。根据教材选篇情况,只需强化“以”的介词用法。等到虚词使用积累至一定的程度后,解说虚词的来源,说明其从动词虚化而来,再介绍其动词用法。

二、纵向比较:对初中段的虚词用法加以辨析

主要的做法是,找出7~9年级教材中的所有“以”的例句,归纳整理,时时注重“温故而知新”。

(1)七年级内容:“以”的介词、动词、连词词性。

第一“,以”作介词,表示“用、把”,如七年级下册《狼》。第二,“以”作连词,表示“以便,用来”,如七年级下册《狼》中反复用到。第三“,以”作动词,表示“认为、以为”,如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口技》。因此,七年级的文言文教学要紧紧围绕《狼》、《孙权劝学》、《口技》三篇课文,讲授和及时复习“以”的常用意义。

(2)八年级内容:介词“以”的典型用法。

分别是“凭借”、“按照”、“因为”,如《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满井游记》。《送东阳马生序》是特殊的选篇,共出现七次“以”,并包含了“是以”的用法,可以作为虚词用法的总结课程。

(3)九年级内容:“以”与“所以”的联系。

本阶段总结复习,选篇中的虚词用法比较综合。如《出师表》中出现“以”12次,“所以”也有用及。文言文中的“所以”与现代汉语不同,也需要做充分的讲述。

三、疑难解析

(1)“以”译为“用”,它是动词还是介词?

“以”作介词,一般在名词之前,形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补语。句子中有突出的谓语动词的情况下“,以”作介词为常见。例如“:辞以军中多务”中“辞”作为谓语动词,可译为“推辞”,用“以”引出介宾结构“以军中多务”来推辞,“以”是介词。

(2)“以”译为“因为”,它是介词还是连词?

“以”作介词,与其后的词语或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一般充当句子的状语。例如“:夫不能以游堕事”(《满井游记》)。“以”后紧跟名词“游”,组成介宾结构,充当状语,所以“以”是介词。“以”作连词,可连接词与词、短语和短语、句子和句子,译为“因此”、“以致”,前后多为因果关系。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连接两个因果关系的短语,“以”为连词。

篇5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实施

每个模块分成若干个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任务引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如在车削螺距螺纹任务中,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组织实施课堂教学。

1.分组

根据各班实际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4~5个人,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每个组选出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做组长,组长负责本组学生的实训管理和任务分配。组长要用“活动记录表”对本组学生的考勤、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效记录在案,为学生的最后评价提供依据。

2.教师讲授

螺纹车削加工工艺流程是车端面、车螺纹大径、车退刀槽、倒角、车螺纹。

3.教师示范

根据给定的零件图,一是分析零件图,得出数据。二是确定加工步骤:车右端端面,粗精车外圆,车螺纹大径,切槽,倒角,车螺纹。三是选择刀具及切削用量,教师与学生互动,计算进刀次数、背吃刀量确定粗加工、精加工的数据。四是安装工件,选择合适的夹紧位置和足够的夹紧力。五是安装刀具,教师示范,学生演示,注意刀尖分角线垂直于工件轴线。六是调整机床,调整主轴转速和螺距。七是螺纹车削操作方法,采用正反车车削法,对刀、车螺纹、退刀。

4.学生操作训练

教师巡回指导,遇到典型问题,集中讲解,提醒学生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5.评价

学生完成作品后要进行螺纹的测量,使用量具游标卡尺、钢尺、螺距规、螺纹千分尺对测量要素大径、螺距、牙型角、中径进行有效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活动记录表中,教师要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存在的问题,现场评分确定学生成绩。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总结

1.加强课堂管理

有些技校学生不守纪律,在实操场地走动,乱拿工具当玩具,扰乱课堂纪律。老师应严抓课堂纪律,合理安排学生操作,维持课堂秩序。

2.教师要加强指导

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操作,老师应督促学生人人动手。

篇6

一、案例教学在法学教学中的地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讲授法的重要性,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即大班授课以及教师讲、学生听是目前的主要教学设计形式,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组织教学:不足之处是在这种教学系统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杜威极力反对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反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主张解放学生的思维,提倡在“做中学”。这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运用于中学和大学教育中就成为今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了。在从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的过程,案例教学方法就成为较为重要的手段了。

案例教学的正常运行要求其参与者学生具备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唯有如此学生才可能具备基本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避免在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中表现出盲目性和不切实际性。但也不要因噎废食。有的教师由于担心学生素质不高可能导致案例教学中师生无法配合。不敢采用案例教学法。只要注重教学中的循序渐进,最初适当地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训练他们如何分析问题。经过反复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就会提高。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法学案例教学法的确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可以较低的成本弥补学生实践能力的相对不足。而且,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怀疑精神,使得学生逐渐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我们也要看到尽管案例教学法具有上述优点,但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不足:法学案例教学法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如同律师一般的法律思维,侧重于法律逻辑推理的技巧,可见其追求目标的狭窄:而且案例教学法忽视伦理说教,无视法律制度背景的阐释,长久适用此法将势必使得学生成为法律机械适用者,而非法学家,即单一运用此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兴趣单一,不符合培养多层次人才的目标。鉴于此,不能将案例教学法的适用范围盲目扩大化,更不能完全采纳案例教学法而摒弃讲授法。要摆正它在教学中的位置,辩证处理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做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确定适用哪种教学法时要看是否符合所授课程和所培养对象的特点。

二、如何选择与设计法学案例

在法学教学过程,教师经常要撰写案例。我们可能会模拟诸如司法考试等模拟考试题的一些案例,这些案例有些类似于小说,把时间、地点、人物等诸多因素再加上编写者的主观虚构,还有小说一般的情节。其实,案例就是关于某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通过描述引发学生“为什么”的思考,以此促使教师反思课堂教学行为的效果、教学策略等教育教学问题。有时候教师自己设计的案例难免带有一种类似于小说的叙述方式。但案例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其真实性,不能是杜撰的事实。也不能从抽象、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出的事实代替。在案例描述中一般都不加入编者的评论和分析,只是客观地描述事实发生的过程。案例不是直观、简单的问题,也无法通过一个公式计算或者系统规范的分析技术就能得到答案,它融多种知识为一体,需要回答者根据所设定的环境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和思考,得出结论。所以撰写案例是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对当时情景再度的真实描述,以此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促使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反思,通过反思来提炼并明确有效的教育行为及其理论依据。

日常生活中发生和存在大量的案例,这些案例是很好的案例来源。在法学案例教学过程,除了自己撰写案例,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各种媒体上的真实案例,诸如人民法院案例选等文本上的案例。这些案例的优点是真实性和典型性强,具有极强的说服力。真实的案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但也不是没有缺点的,这些案例内容庞杂,鼻子眉毛一把抓。难以分清主次,不能直接作为教学使用。所以得进行加工处理并去除无效部分。挑选出直接与教学理论内容相关的部分,使得案例教学有的放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查阅过大量的法律案例。其中较为适合是北大法律信息网法规中心的案例。作为法学教学案例而言,应当密切结合法律规范而不能泛泛而谈,这些案例则直接针对法律规范编排。不仅如此,该网站上的法律案例数量极大,是以法院裁判文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比如针对合同法第113条的裁判文书就多达558例,具有较强的选择空间。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直接将裁判文书里的相关内容进行粘贴复制到课件或者教案里,省却了大量的输入时间和精力。该网站上的案例难易度参差不齐,应当根据学生的理论基础,来确定所选择案例的难易度,但一般都应当具有一定的疑难性,以加深学生思考的深度,认识到实际案例的复杂性,提高其全面思维能力。

传统法学教育宣扬的是答案唯一性,其余的解释都是错误的,因为答案的多元性势必破坏法律所代表的正义。然而随着解构主义的兴起,人们已经开始接受了问题答案的不唯一性。那么法学案例的答案是否必须唯一呢?笔者认为,无需追求唯一,事实上也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法学案例为学生提供一个与现实相似的环境,引导他们去独立思考问题,从不同路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案例追求的目标是对问题的分析“过程”,而不是“最终结论”。案例本身所提供的资料不是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而是借分析及批判思考的过程,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培养学生在一定条件和情境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案例本身的信息就是有限的,不可能有唯一的答案,只能是受时间、空间等各种条件限制的多种选择。当然,案例本身所提供的资料必须涵盖学生学习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三、师生在法学案例教学中的关系

篇7

本课使用的教材是初级中学课本人教版《英语》第三册Unit21,lesson18,这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为听说课。这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复习巩固以前所学的购物用语,为下面的阅读理解课作铺垫。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本课的内容已有初步的认识,能简单地使用某些购物用语进行交流对话,但缺乏系统的归纳、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对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达到熟练掌握、使用购物用语,为下堂的阅读理解课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掌握有关购物的日常交际用语。  

2)掌握“be worn out”用法。  

3)复习有关服装、日用品的名词及有关颜色的形容词(dark…,light…)?  

2、情感目标  

通过购物的情景教育学生运用礼貌的语言去参加日常活动。  

3、发展智力目标  

1)在特定的购物情景中掌握用语,通过听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2)通过口、笔头操练,总结购物的日常交际用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  

1、“购物”的有关交际用语。  

2、“be worn out”的用法。  

五、教学策略和方法  

情景法、观察法、游戏法、演示法。  

六、媒体的选择与应用  

录音、投影、实物。  

七、教学流程图  

八、教学过程  

Ⅰ、Revision  

1) Greetings.  

2) Duty report(Oral English training).  

3) Review shopping expressions.  

Ⅱ、Presentation  

1) Listen to the tape.  

2) Answer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dialogues.  

3) Read the dialogues.  

4) Under line some important expressions.  

Ⅲ、Practise  

1) Students summarize the“shopping expressions.”  

2) Read Slide Show I.  

Ⅳ、Consolidation  

1) Play game, “shopping” in the“Lucky shop” in 13 groups. (One student acts as the shopkeeper, the other as the customer. They perform how to buy things in front of the class. The teacher shows: dark blue suit, light green dress, shoes, T-shirt, jactet, coat, pencils, erasers, schoolbags, PEPSI-COLA and milk on the desk).  

2) Sum up.  

篇8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置于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且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创造性设计、创编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1.2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启发式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强调引导、启迪等能力,使得体育教学充满趣味性、竞技性,丰富了体育教学模式的内容,使其变得更加生动,提高了学生体育教学的娱乐性、形式多样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1.3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启发式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整体思想素质,帮助学生适应自身环境,帮助学生克服自身弱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顽强的意志。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自身问题,鼓励学生发展自身,启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潜移默化提高学生整体思想素质。

2.启发式教学常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非常科学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2.1直观启发

直观启发可以引导学生基于感性认识出发,给学生操作、演示本身熟悉的知识和体育技巧,以便帮助学生能够直接感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够正常发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挂图、定向和分解示范、播放幻灯片和录像等高等的教学手段,能够全过程的分析体育动作,帮助学生掌握关键技巧,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

2.2提问启发

体育教学讲解过程中,可以采用提问启发式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提问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层次、接受能力等设计问题,并且要善于质疑和解疑,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开动大脑和实践动手能力。比如体育老师讲解弯道技术时,可以结合物理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将向心力、离心力等基本原理应用于弯道跑体育教学过程中,讲解身体内倾的原因,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能力。

2.3形象比喻启发

形象比喻启发可以采用类比、推理等逻辑方法,积极的引导学生掌握新的体育理论和技能,并且能够借助联想等思维模式理解新的体育知识和技术原理,教授学生时可以使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比喻,使得问题更加的形象化和具体化,激发学生的联想功能,使得体育教学过程更加的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例如在前滚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想像铅球和不规则石块,哪个滚动的快?再联想到前滚翻身体该团成什么形状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动作?那么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都会去注意自己身体是否团身够圆,很快解决了教学难点。

2.4对比启发

对比启发模式使用关联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使用正反比较和新旧对比启发技术,并且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等方法实施深入的分析,以便能够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层次的深度理解,使用观察对比、概念对比、视觉和动觉对比等加强体育教学的效果,引导学生观察注意体育教育的动作技能,实施分析比较,了解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本质。例如在篮球运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作按拍球运球动作与拍打球运球动作,让学生进行观察、运用、对比、分析,这两种动作那种动作能够更好的控制球?那种动作更好看?那种动作才是正确的运球方法?学生通过对比两种练习方法,再通过教师对动作要领的提示,很快能掌握正确的运球方法。

2.5练习启发

体育练习具有很强的启发性,采用启发性练习可以提高练习效果,练习存在多种多样化,其具有很强的新异刺激能力,可以通过刺激学生的神经系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兴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体育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开展诱导练习、辅助练习、组织竞赛等,都具有很强的启发性。练习启发最为关键和有效的手段包括很多种,通常使用体育拓展游戏模式进行。体育拓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学生可以创造性的设计游戏,制定新的游戏规则,传授游戏经验,并且不断的持续性创造出更多的新的体育拓展游戏,适应新的学生体育教学需求。体育拓展游戏可以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拓展新的教学方法,以实践锻炼为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的智力、体力同时发展。

2.6方法上的启发

体育教学采用方法层次的启发模式,需要体育教师拥有极其渊博的教学知识,并且具有较高的体育技能和技术,以便带给学生极大的鼓动能力和教学感染能力,同时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步骤,恰当的把体育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教授学生掌握单杠前上动作要领时,教师只需要把相关的动作讲解清楚,学生即可从两臂进行用力,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教学方法,并且可以将其应用于同类的体育训练过程中,较快的掌握新的技术和动作。

3.启发式教学实践注意事项

笔者在开展启发教学过程中,实践探索多个方法和途径,取得了良好的经验,根据自身体会,发现开展启发式教学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启发式教学执行方案,因此实施启发式体育教学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3.1启发式体育教学要具有针对性

启发式体育教学设计和开展过程中,其需要遵循针对性原则。首先,启发式体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教学服务,因此设计启发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时间分配;其次,启发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体育专业教材,具有积极向上的重要作用;再次,教师要根据教学规划合理安排启发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情况,突出教育效果。

3.2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基础组织启发式体育教学

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身体素质和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差异,采取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教育原则,并且在运动过程中适当安排学生的运动量和强度。

3.3启发式体育教学要具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在启发式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要交代学生掌握相关启发教学规则和要求,保持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让学生能够按照规则和学习计划,开展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

篇9

长期以来,教学中存在教师讲得多,对问题讨论得少,教师提问得多,学生问得少,甚至学生提不出问题的现象,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要改变当前这种状况,必须对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进行分析反思,努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增强学生质疑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新目标。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就在每问。因此学生学习提问、学会提问是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教师的一项重要使命。

一、英语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淡薄原因剖析

英语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淡薄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究其原因,包括以下主要方面。首先,教师认识的偏差。毋庸讳言,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僵化的教育培养模式下造就的教师,以及他们繁衍的继承者,因为有统一的教材、大纲,有上下一致的教育教学标准,有整齐划一的教学规范等等,可以武断地说,他们中的相当多一部分人已没有什么个性,失去了应属于自己的思想,他们不敢有问题,不能问问题,最后也没有了问题。试想,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教师,又怎会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一个不能体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重要性的教师,又怎会去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科学方法、怎会有努力去提高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自觉行为。同时,尽管实践新课程标准喊得轰轰烈烈,当前素质教育也搞得如火如荼,但旧的、传统的观念、习惯具有强大的惯性,还有很大的市场。长期教学观察中,我们认为目前英语课教学中使用较多仍是传统的讲授法,学生学习方式较多也是被动接受式。运用讲授法,教师可将知识系统连贯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但这种方法在使用中往往被使用变形,变成“一言堂”、“满堂灌”,有的形似启发、实为“满堂问”,导致学生片面追求零碎英语知识,学生成为知识容器,抑制了学生主动的问题意识。其次,学生学习的态度。学生的态度对积极思维和问题的产生极为重要。因为问题意识的产生首先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自觉的发生过程。如果没有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就没有自觉的、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对学习内容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要想产生问题是不可能的。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当一些学生中还存在着对英语课厌学、怕学的倾向,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缺乏提出问题的主动性,影响了自己问题意识的产生。同时,问题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而提出问题则是一种能力,是对自己思维困惑的明确表述。在英语教学中不难发现,有学生有兴趣提问,但怕问不好,因缺乏提出问题的信心就不敢问;也有学生敢问,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他们缺乏提问的方法,处于一种问题模糊状态,对问题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想问不知怎么问。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越来越退化,这是造成当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提问少甚至提不出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英语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科学激发策略

我们知道英语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受到英语教学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科学教学策略的运用是关键,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区别联系教学内容,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问“Why”、“What”、“How”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例如,在反意疑问句内容教学时,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句子:She is a student, isn’t she? Yes, she is. No, she isn’t.是的,她是。不,她不是。She isn’t a student, is she? Yes, she is. No, she isn’t.不,她是。是的,她不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并归纳出“前肯后否”和“前否后肯”反意疑问句的共性和差异。其次,建立良好社会心理氛围,使学生敢问。学校社会心理氛围主要是指学校师生关系,在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一副尊容,足以把学生的“疑问”吓到九霄云外,学生即使有问也不敢问,长此以往学生问题意识、提问习惯不能形成,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自身扮演角色、地位的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与学生肩并肩,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服务者、共同进步者。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提问的学生,以宽厚的胸怀容纳即使是幼稚无理可笑的提问,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优化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环境。再有,创建生动的情境,使学生要问。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三尺讲台,一支粉笔的单调教学形式,尽可能利用实物,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创造情景与语境,进行丰富多彩的练习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有感而问。最后,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生由于知识面较窄,遇到问题往往不知从何而问?因此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要做法有:学生还未养成提问的习惯或者所学知识较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进行讨论,在小组内提问题。教师也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模仿老师提问。提问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初步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就可以在教学中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独立质疑、自我展示;教师采用抓典型,树榜样的方法。通过开展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等活动,在学生中形成良好风气,使学生由被动提问转向主动提问并养成习惯。

三、结束语

激发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一见地,古代先贤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强调了问题意识与思与学之间的辨证关系;宋代学者陆力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他认为无疑是学之患,疑难能可贵。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以及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激发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应该成为我们英语教师教学中必须重点关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2002.

篇10

阶梯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数学能力是数学素养的核心。而阶梯式教学方法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激发每一位小学生数学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指导小学生利用数学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展现数学教学的全面性、实效性。

(二)促进学生水平的全面提升

阶梯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通过针对性地教学模式指导,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发现数学的魅力,在不断的课堂练习中,获得成就感。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全面提升每一位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解决“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培养出更多的“学优生”,提升班级学生的整体数学能力和数学成绩。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阶梯式教学的应用

(一)学生水平分阶梯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位小学生的日常数学学习表现、学习态度、数学考试成就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阶梯划分。教师可以将学习能力较强、数学成绩较好的一些小学生划分为A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指导他们学习一些能够充分挖掘学生数学学习潜力,展现丰富数学思维的“开放式”数学内容和练习题目。一些数学基础较好、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划分为B组,主要是指导他们在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计算和解答数学问题,提升学生数学能力。而一些数学成绩较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可以划分为C组,主要是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和深入掌握,学会计算一些简单的数学习题。

(二)教学模式分阶梯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数学能力进行合理的教学模式阶梯划分。在一节数学课堂中,既要有“面向全体”的环节,又要有“培优辅差”的环节。对A组学生主要是通过“自学—疑问—探究—答疑—总结”为主的教学模式。B组为“习题练习—反馈教学—完成教学目标要求”的教学模式。C组主要为“基础知识讲解—循环指导—尝试成功—激发兴趣”的教学模式。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学习,要求C组学生能够掌握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性,并会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回忆,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要求B组的学生在掌握C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能够快速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在完成数学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更多的习题练习,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A组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并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发现更多的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和生活中的主要用途,为学生布置更多的“开放性”练习问题,提升小学生数学能力,并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框架结构。

(三)教学评价分阶梯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课堂提问等方式,加深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水平的考查,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考查之后,教师要给予不同的学生适当的评价方式。例如,在对A组的学生进行评价时,可以采用竞争式的评价方式,严格要求他们,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问题。B组的学生采用激励式的评价方式,指出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引导他们努力赶超优秀学生。C组学生主要要采用鼓励式的评价方式,要对他们的进步和成功表示赞扬,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信和学习的动力。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52-01

1.对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忧思

“全知全解”是阅读鉴赏的最高境界,但文学作品中的文字信息量如初春荡漾的汹涌潮水,个人凭着有限的视野和精力,想要真正达到“全知全解”,是很困难的。因而要让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里做到这一点,无疑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已。然而我们看到,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往往肢解教材,“眉毛胡子一把抓”,力求把最多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自从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后,课堂教学容量大大增加,但老师们仍不遗余力地试图把自己“修为了几十年的语文功力”在最短的时间内链接给学生。教师把学生当成了“内存”无限大的“硬盘”,一切语文的、非语文的,自己知道的、不知道的,教参上的、教案上的……一股脑儿地往学生那里“复制粘贴”,全然不管学生是否愿意接受,能否“撑”得下,“吃”得消。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富含创造力的艺术,而中学阅读教材中的名家名作,往往主题深刻、特色鲜明。如果什么文章都按部就班地来,如何突出文体特色?如何突出教学重点?而在“问题教学模式”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发问,学生也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回答,似乎学生的思维活动已经被调动起来了,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在学生的回答中找到了答案。然而,现实情景与期望总是相差太远,课堂教学环节中的“硬伤”比比皆是。学生在教师 “面面俱到” 的启发下,结果却是“面面不到”,“广种薄收”成了语文课堂教学陷入的困境,学生理所当然地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动力和兴趣。因此,我们在痛心疾首的同时,更需要深入分析和探究,努力寻求“疗救”的策略。

2.中心问题发散式教学法的理论及实践

2.1 理论浅释。夸美纽斯说过:“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却可以因此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想要实现这种教育理想,语文教学就必须走向简约。这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才有足够的时空,语文教学才会达到真正的有效。要做到简约,阅读教学就必须“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大胆取舍,选择性地探究教材中的某一方面,实现“点”的突破。而这又取决于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教师巧妙的提问如平湖投石,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引发一连串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如何设计这样的问题呢?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以核心问题为主线,以点带面地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问题发散式教学”可实现其有效性。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创设辐射式问题情境,即以某一个问题(知识点)为中心,然后派生出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些小问题,从各个角度去启发学生思考,各个击破,那么中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挈领全局,攻破难点、突出重点的提问技巧,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使整个阅读教学贯穿着一条清晰的线索和轨迹,呈现出线性圆融的课堂结构。同时,这种提问法能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途径和角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去发现、寻找与此中心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有重要的意义,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深化知识,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激发联想,开拓思路。

2.2 实践探索。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有多种可能。因而寻找一个最佳切入点,就显得非常重要。这里,我仅以诗歌、散文和文言文三种文体教学为例,粗略介绍这种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及效果。

2.2.1 诗歌。学习《蜀道难》,我首先在导语中设疑:因贺知章的赏识,李白声名大振,从此奠定了“诗仙”的地位,《蜀道难》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杜甫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也是指这首诗而言的。李白以丰富的想象、卓越的艺术构思、纵横飞扬的辞采,创造出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与李白同时代的诗评家殷称本诗"奇之又奇",到底诗人展开了哪些艺术想象,这首诗奇在何处?(中心问题)

接下来,我和学生共品这首诗,分别设置如下一些问题,让学生探讨并获得认识:这首诗共三段,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人到底是怎样表现蜀道之难的?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蜀道的高峻?表现出什么样的艺术特色?(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浪漫主义色彩,语言奇。)第二段对景物的描写体现了什么样的意境?(雄奇险峻的意境,意境奇。)前二段的语言及意境构成了什么样的风格?(雄浑豪放的风格,风格奇。)

“诗言志”,这首诗表达了担心友人旅途艰险,忧友人安居之难,掺杂了含蓄而执着的惜别之情外,是否还有言外之意?(第三段,作者可能借蜀道喻世途艰难,忧国事之艰,意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