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13:5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白酒营销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市场营销现状
白龙湖位于川、甘、陕三省结合部,水面面积75km2,被誉为“西南第一湖”,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所在的青川县旅游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刚刚起步,但营销及其策划人才的缺乏,当地旅游主管部门资金的不足,使得青川县旅游市场营销工作缺乏整体的、长远的营销规划,有针对性的旅游市场营销活动开展的很少,到目前为止,大多为传统的营销方式,如纪录片及画册的制作,电视专题介绍等,促销方式比较单一,因此旅游促销效果不佳,旅游资源和产品的知名度很低。白龙湖风景区1997年成立白龙湖风景区管理局,开始对风景区实施管理。由于对风景区的定位、定性及宣传等多方面的原因,风景区的知名度低,对游客吸引力不强。加之地震对经济带来的影响,经济效益不尽人意。
在今后的旅游营销中,应制定科学的营销计划和营销方案,组织专门的旅游营销队伍赴主要客源地市场及开展旅游宣传促销,以吸引更多游客。
二、市场营销战略措施
1.健全营销组织
建议青川县建立和配置专门的市场营销机构或人员,形成一套良好的市场运作系统,保持一支稳定的营销队伍。统一制定营销计划,开展营销工作,使市场营销工作从组织上得到确保。
2.建立多层次的营销网络
旅游营销具有多种渠道和不同形式,应注重多渠道的开通,营销工作的重心是旅游中间商(包括旅行社、客源市场大型企业、单位、学校等部门),应与他们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发挥这些中间环节的作用,扩大影响,帮助组织客源,启动市场。
3.实施旅游促销组合
旅游营销具有不同的形式,在近期应实行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人员推销四种方式的组合。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广告和公共关系应该作为最重要的促销方式,其目的在于事半功倍地扩大影响力,使市场尽快了解景区,把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
三、旅游景区细分市场选择
白龙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是青川县旅游的导向性资源,经开发后可形成为青川县重要的旅游产品,也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元旦、清明假期的设立,强化了周末的旅游消费特征,更有利于近郊游的发展。增加了邻近地区的互动。因此,白龙湖景区的市场可定位如下:
一级市场:以广元市、成都市、绵阳市为中心的四川省内市场;陕西西安、汉中市市场;甘肃兰州市、陇南地区市场;广元市过境国内游客市场。
二级市场:重庆市、云南昆明等四川周边省、市市场及北京、上海、广东等沿海市场。广元市过境的境外游客市场。
三级市场:国内其他省市市场。四川省过境的境外游客市场。
四、旅游促销方案
1.政府主导性的促销工作
白龙湖是青川的旅游精品,青川县政府要与林业厅、建设厅、体育局等部门合作,参与这些系统主办的宣传活动,得到其支持与帮助。
积极组织青川县内企业参加全国和目标市场区域性的各种旅游交易会,进行宣传促销。
组织成都、重庆、绵阳、德阳及陕西西安市、汉中市、甘肃兰州市、陇南地区等地的知名旅行社、旅游协会的有关人员进行考察和技术交流,建立联系,争取客源。与一级市场的大型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会、老年办、共青团等机构建立联系,争取会议旅游、奖励旅游、节假日休闲度假等旅游份额。与一级市场内各大中专学校、职业技术专科学校的团委、学生会挂钩,组织寒暑假的科技、文化、社会发展、革命传统教育等专题的夏令营、冬令营,扩展旅游客源市场。
在一、二级市场的各中心城市设立旅游服务窗口,持续不断地向该城市及周边地区输出青川县的旅游信息,便于上述地区的居民获取信息和出游。
邀请知名的作家、作曲家以青川县景区及文化为题材谱写歌曲,进行宣传活动。
2.旅游中间商
旅游销售渠道选择必须以风景区的目标市场为起点,以最佳经济效益为目的展开。青川县在旅游促销过程中,有以下的中介媒体可供选择:
(1)旅行社:主要是各级目标市场的旅行社;(2)航空公司机票处:这类中间商在城市分布较多,分销成本较低,是资金不足之时开拓市场的一种理想选择;(3)其他行业大型公司的旅游部:许多大型公司都建立有旅游部,其主要目的是从事组织本公司职工的旅游度假和会议、接待的安排,这类中间商的经营优势在于本身具有完善的销售系统和广泛的客户群,与这类中间商建立业务关系,不需要花大力气、大投入就能扩大产品销售的范围;(4)公共交通经营企业:主要指省内公交运输和铁路、航空运营企业,应充分利用他们的关系网络和业务经营的场地开展促销工作;(5)大型百货公司和超级市场:这是距离普通市民最近的旅游中间商。
3.博客营销
Web2.0潮流掀起旅游信息流传递模式的革命性转变,从旅游企业到旅游者的信息流传递转变成从旅游者到旅游者的信息流传递。个性化旅游信息对于目的地具有强大宣传功效。新西兰航空通过赞助影视明星博客《李老大的博客江湖》,以连载畅游新西兰游记的形式来扩大其影响力。加拿大BayofFundy旅游公司推出公司博客来分享目的地的新闻、美食、照片、视频,吸引了众多游客。春秋航空公司老总王正华也推出了CEO博客,客户服务人员则对博客的在线评论中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做出及时反馈,博客成为旅游业服务的对外窗口。乌镇与博客推广平台BlogBus联合进行了旅游博客营销。乌镇利用BlogBus良好的口碑和用户基础,BlogBus利用乌镇千年古镇的魅力,双方通过资源互补而获得了双赢。
博客作者的选择是旅游博客营销成功与否的重要力量,景区可用当地文化名人作为博客作者,利用名人的影响力对公众产生导向作用。
[1]司育强.从模因论的视角分析中国白酒的广告标语[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
[2]郭诗萌.关联理论视角下广告语言的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2.
[3]陈沿西,王洪渊.中国白酒水井坊平面广告语篇中的多模态隐喻研究[J].酿酒科技,2014(7):113-115.
[4]Lakoff,G.,M.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6.
[5]Lakoff,G.,M.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6.
[6]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67.
[7]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105.
[8]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37.
[9]曾立.广告图文隐喻运作机制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
[10]王丽皓,孙启耀.广告隐喻的多重功能探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4(4).
[11]陈光贵.广告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研究[D].重庆:四川外语学院,2010.
[12]曾新.商业广告语的隐喻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参考文献]
[1]刘璐.我国白酒企业竞争情报内容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李文帅.白酒产品追溯管理系统设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张雯.中国高端白酒产业的价格行为分析[J].酿酒,2011(3):19-22.
[4]宋丽华.防寒千万别这样做[J].中国对外贸易,2014(83).
[5]赵进宫.四君子酒营销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参考文献:
[1]李会勤.生态文化自觉探析[D].江西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9.35.
[2]李会勤.生态文化自觉探析[D].江西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9.35.
[3]中国商务研究网[EB/OL].http://cbresearch.com/datadetail/6699.html
全球化的东西方不再弱趋强而使多样文化同质化,而是尊重彼此差异,各自走向“输出主义”而减少误读。(王岳川)体现西方文化的红酒、烈酒登陆中国,且有消费日多。中国白酒应伴中国文化走出,故先辨东西饮酒文化异同,再施其国际商务之策。
一、东西方饮酒文化简述
(一)中西酒文化源头迥异。古希腊、罗马神话有酒神狄奥尼索斯和巴克斯,酒被酒神赐予人,即酒为神造。中国饮酒文化发源无酒神之说,却有“酒神”“酒仙”之词。其历史记载如宋人窦苹《酒谱》记述“其言广博,不可殚举”[1]。酒为人造,传说为仪狄和杜康。
(二)中西酒文化对比。中西酒文化源于各自的历史传统思想文化,有丰富人类的文化内涵,而其文化趣味有别。中国酒文化表现微醺境界的雅兴,“醉翁之意不在酒”、“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之趣助诗情增文采,“百岁光阴半为酒,一声事业略为酒”、(陆游)“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韦庄)酒后诗展中国风味,亦活跃饮者的潜意识,增强创作灵感。[2]
(三)中国白酒独特性。中国白酒的酿造工艺与国际其他烈酒迥异。西方烈酒多是液态蒸馏,通过橡木熟成,增加味道的复杂度。我国白酒使用酒曲,是他国烈酒所不备。中国白酒采用独有的固态发酵,固态蒸馏、原料及工具同西方亦异。这些特殊工艺赋予了中国白酒丰富的独特香气和滋味。
二、白酒国际化现状和白酒出口贸易的文化策略
(一)中国白酒出口贸易份额排末。世界四大蒸馏酒种在国际蒸馏酒市场上占绝对主导地位。通过对各产品国际贸易相关数据及RCA指数的测算,选取在国际蒸馏酒市场上竞争优势明显的英国威士忌、法国白兰地及瑞典伏特加作为三类蒸馏酒种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参照对我国白酒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的测定与比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3]
(二)中国白酒出口文化策略。文化输出与贸易并行。中国GDP总量在世界排名第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大。随着中国元素国际化认可度和接受度逐渐增强,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的中国白酒应该借助中国国际影响力,积极寻找中国白酒的国际蓝海市场,缓解和突破国内白酒市场竞争集中度日益激烈的困境。
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酒的故乡,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上所述,几千年来,酒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为酒已不单作饮品物质,更是一种精神生活的慰藉。故而,酒在华夏文明的传播中已不单纯的是一种客观物质的存在, 而是一种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形式。
(三)企业整合。要实现白酒产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首先,我国白酒产业要建立统一规范的白酒消费市场,即打造优势白酒产业集群、扩大中端市场需求、完善产业组织政策、破除区域市场分割、构建统一白酒销售市场、挖掘白酒消费文化;其次,建立健全我国白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指标体系。再者,我国白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社会化诚信体系。[6]
中国白酒升级以现代化措施,即通过技术革新和改革,传统白酒有粗放生产经营向集约型精细型发展。科学生产,摆脱作坊,降低粮食能源消耗,加强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建设。如新法白酒的风味物质得之于技术创新、传统少量调味酒勾兑和生物工程技术。[7]
(四)中国酒文化先行之措于职业培训。酒文化在多元化的21世纪成为国际市场营销的一种方式。与英国的WSET(Wine and Spirit Education Trust)认证机构合作,进行白酒职业化培训,专设中国酒文化教育基金会项目,编写中国白酒从业人员汉英对照教材。
国外烈酒开拓国际市场的文化推广领先,由各国政府相关部门或协会组织酒庄或酒商或是在当地寻求相关培训机构通过巡游讲座、做活动、课堂培训等一系列活动让人们认识、了解、品尝、接受、喜欢继而购买他们的烈酒。
中国有几千年酒文化,更应大力为之。所以,一方面力争籍此将中国烈酒板块纳入WSET培训课程,通过世界各地的WSET培训传播中国酒文化;另一方面开设独立的中国烈酒培训认证体系,为广大的中国烈酒爱好者和从业者提供与世界接轨的高水准的知识培训和文化普及,并从而推动中国烈酒文化在国内外的广泛传播,加速中国白酒的国际化进程。
三、结语
让世界喜爱中国白酒不仅是商务贸易收益,也是输出中国天人和谐文化的一部分。西方人品味异于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之外的东方使用酒曲发酵而产的意蕴悠长的中国酒,感受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品鉴东方饮酒情调和诗情画意。中国人那种亲邻友邦、以诚待友、政经互惠、文化包容等价值观、精神观念随白酒走进异邦。
参考文献:
[1]周冉,郭旭.论中国文化对酒的辩证认识[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第7期.P46.
[2]杨乃济.中西酒文化比较,北京联合大学学报[J].2009年第4期.P86.
[3]章家清.中国白酒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2月(中旬刊),P257.
[4]刘杜若.关于中国白酒产业国际化竞争力的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3月.P13.
注:本文为2011泸州市社科联课题论文
一、泸州中小型白酒企业的经营困境
(一)产品品牌缺乏文化内涵
目前泸州各类中小型白酒企业采用低成本战略,复制成功企业的品牌运作模式,快速进军全国市场甚至国外市场,投机性较强,企业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随着中小型白酒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产品同质化越发严重,产品缺乏文化内容,在竞争中优势下降,遇到发展的瓶颈,甚至导致企业停滞发展。
(二)渠道建设滞后
由于许多白酒中小型白酒企业的创建时间较短,市场开拓、渠道建设等许多环节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对于渠道的管理也较多注重短期收益,更多在乎渠道网点数量而忽略了经销商的培养与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造成渠道的不稳定性,造经销商的流失,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瓶颈。
(三)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管理混乱
中小型白酒企业的管理者大部分都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企业决策靠管理者的经验来进行判断,缺乏科学决策。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缺乏创新,对于企业库存更是管理混乱,企业无法实现团队的系统培训,只能边实践边摸索,问题不断,却无法及时解决,直接影响了整个团队的战斗力。
二、如何打造泸州中小型白酒企业竞争力
(一)品牌文化建设
品牌是企业产品的象征,品牌文化是产品的“灵魂”,白酒品牌意识与文化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焦点。泸州中小型白酒企业可以从以下角度加强品牌文化建设:
1.地域文化。泸州地处川南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冬暖春早、气候温和。特别有利于原粮发酵。泸州有许多的历史、地理资源值得挖掘。
2.名人、典故。“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人喝名酒,名人助成名酒品牌。企业可以通过挖掘泸州的历史人物与企业的资源相结合,通过考察论证后进行编撰。
3.儒、道文化。白酒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用儒家文化来打造中国酒企业,用儒家文化来打造中国酒,对内对外都是最理想的选择。企业可以自我挖掘,快速树立品牌形象。
4.养生文化。保健酒随着人们消费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得到重视,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也形成了保健酒的龙头。企业可以通过产品研发,拓宽产品宽度,不断完善产品系列。
5.“福”文化。在中国人心目中,“福”是一个吉祥字。福文化与酒文化有了巧妙而完美的契合点。福气因美酒而锦上添花,美酒因福气而愈发醇香。
6.时尚文化。时尚、健康、文明,是当下盛行的酒饮理念。白酒行业应从顺应新消费群体的组成结构及心理需求的变化着手,抓住新兴消费群体的个性化诉求。
(二)渠道模式的管理与创新
1.根据市场特征,明确企业渠道建设方向,优化渠道组合,重点打造样本市场
企业应通过优胜劣汰,最终一个区域市场内将会只保留几家优秀经销商,和多家分销服务商,形成有序的市场机制。根据产品特征,细分市场,样板市场的打造是企业做强渠道的一种突破,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为后期渠道的拓展提供参考和推动。
2.提升服务意识,建立与经销商的共赢模式,稳定现有渠道
建立和经销商畅通的信息交流沟通平台,加强服务意识对于经销商的需求,企业要备案,并由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加强对经销商的培训,对于经销商的共性需求,企业应主动承担责任。最终提升经销商的忠诚度,稳定现有渠道。
3.加强渠道创新,提升渠道竞争力
加强市场的细分。中低端人群正在追求质量和服务,高端人群正在追求精神价值。高端推广会员制、定制式营销等模式。对于中低档消费者,企业采取县城――乡镇――村级市场的结构建设新型渠道,以县为中心设立办事处,可以更好地挖掘网络的宽度和深度,充分覆盖市场,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三)团队建设
1.系统、科学地引进人才
充分利用报纸媒体、电视媒体、关系介绍、人才市场、招聘会、网络等多种媒体,要根据企业所需,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
2.创新观念、以人为本、细节管理
成功的企业,在产品的开发上,都做到了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和储备也要有基本的策略,并且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使企业的人才队伍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3.中小企业应当以人性化管理为主,共创和谐团队
管理者要站在员工的角度看起,施行柔性管理。大企业的公司理念、文化,能让员工觉得自豪,员工自身的观念、意识就非常主动,而中小企业在发展,难免有些“照顾”、管理上照顾不到的地方,所以倒不如对不同的员工要因材施教,根据自身能力去展开工作,多一点关心,少一点呵斥,解决好员工住宿、保险等切身问题等,让员工感觉到温暖。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泸州中小型白酒企业发展时间较短,在品牌文化建设、渠道建设、团队建设、管理制度及管理水平上还有一定的不足,但是通过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政府的支持,相信随着泸州白酒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巨人”企业将成长起来成为正在的“巨人”,泸州的白酒产业将出现“百花齐放”的盛况,成为名副其实 “风过泸州带酒香”的“酒城”。
展会举办地城市的环境、酒店、服务、运输、娱乐等是否良好,展馆是否能够提供舒适的展示空间和优质的设施服务等是吸引展商参展的重要因素。酒博会不仅具备以上条件,而且具有塑造品牌展会的基础:一是知名度较高,二是示范性较强,三是聚集性强,四是连续性强,五是规模的扩大。因此,酒博会会展品牌塑造不仅有利于提高酒博会的知名度,提升泸州酒文化产品形象,而且有利于推动四川酒业的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泸酒文化品牌,对四川经济的蓬勃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随着酒博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会展中心周围将会加大宾馆酒店、餐馆、各项娱乐设施的建设投入和统筹协调力度,有效满足上万嘉宾食宿及会务经贸活动需求。这势必带动与展览会相关的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并为周边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二、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白酒专业博览会品牌塑造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2013年酒博会期问,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现场考察和访问等方式,了解到参展商和观众对展会的看法,发现酒博会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观念守旧
产品方面:展品复杂累赘,产品之间的辨识度低,观众对各类酒不甚了解;酒文化方面:没有将泸州特有的酒文化融入展会;宣传方面:展会对于各种宣传手段的重视程度存在偏差,采用传统宣传方式的比例远远大于新兴媒体(如图1所示),而且在与参展商进行交谈时也得知,展会应加大宣传力度;专项活动方面:就近几年来看,泸州酒博会的专项活动基本上都一样,没有什么创新,无法吸引更多人的兴趣,尤其是参展商对专项活动很不满意,展会现场的节目无法带动观众和参展商的热情。
(二)专业人才缺乏
尽管酒博会已在泸州举办6届,但展会各个方面都存在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展会执行时,都是利用其他行业的人力资源对展会进行操作,展会现场服务人员更是招募的没有任何会展知识的临时人员,只是经过简单的现场服务培训,在展会中并不能有效解决观众的问题。观众和参展商都希望展会现场应该有更多的专业人员为大家介绍白酒的知识,能让参展商了解到更多的行业发展现状和对手情况,让观众更多地了解白酒信息,这就需要提供更多的品牌服务,如图2所示。
通过对参展商进行问卷调查得知:展会主办方还存在一系列管理和运营的问题,有几个要素不同程度地阻碍展会品牌塑造,具体数据如图3所示。
(三)品牌理念欠缺
在当代展览会数量急剧增加的恶劣竞争下,相同展览过多过滥,展会主题不明确,质量难以保证。酒博会只是简单地看到展会大规模和超高人气的表面现象,而忽视了品牌的效应,没有看到酒博会如果能建立品牌将带来多大的经[学术参考网提供写作论文的服务dylw.net]济效益,对酒博会的品牌定位也没有一个创新的想法和方案。
然而,只有牢固树立品牌观念,才能从场馆设计、主题立项和现场管理等各方面来运营展会,并达到凝聚员工参与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的效果,实施展会的品牌化发展。
(四)综合设施不全
泸州隶属四川,地处四川东南部,虽位于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但经济的发展却相对比较落后,全市只有酒业的发展较为蓬勃,经济的落后导致与会展行业相关的各方面条件不足。之前酒博会都是于宽阔空地露天举办,直到第五届酒博会才正式搬人为酒博会量身定制的专业性会展中心。虽然展馆采用都是的先进的设施设备,然而展馆周围与会展业有关的其他行业并未发展起来,比如:酒店、餐馆、宾馆、娱乐场所等,综合设施的欠缺阻碍了会展品牌的塑造。直到目前,来参加展会的都需要到城区住宿,而且周围的娱乐场所完全没有开发出来,参展商和观众来到这里只是纯粹参加展会,得不到其他附加的享受,也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够多元化,导致品牌塑造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白酒专业博览会品牌塑造对策建议
(一)结合地方文化和创新思维,制定特色品牌策略
文化和特色是塑造会展品牌的优势条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自己的地域特色,泸州白酒业历史悠久,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国酒城”,是中国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酿酒历史悠久,酒文化底蕴深厚,应该对酒的历史传承过程进行展示和宣扬,让大家在喝酒时品味历史。
要培育一个会展品牌,就要在尊重文化的基础上树立展会品牌观念和创新思维,认识到只有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使展会持续发展。因此,在对泸州酒博会的会展品牌进行塑造时,既要借鉴国外成熟品牌展会的经验,也要结合自身发展环境和所处阶段的特征推陈出新。如今已是一个网络的时代,对展会的宣传在网络方面应该加大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展会打响知名度,用其独特的产品、文化和专项活动与成都糖酒会区分开来。树立了这样的 观念,展会运营机构才会从举办地、主题的立项、展会活动的策划、展会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展会的服务等各方面进行创新,制定出适合酒博会品牌塑造的策略。产品方面:既然是白酒专业展览会,就应该要明确定位,突出该展会各类白酒的差异;专项活动方面:各类活动要在往年的基础上开拓新的闪光点。会展品牌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在品牌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制定出长期的发展规划。
泸州“酒以城名、城以酒兴”,浓香鼻祖历史悠久,酱香典范广为流传,后起之秀声名鹊起。泸州是川酒的故乡,也是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泸州酒博会会展品牌的塑造势必要突出泸州酒的特色,有差异才有优势。
(二)重视专业人才和现场运营,提高经营服务质量
专业化是打造会展品牌[学术参考网提供写作论文的服务dylw.net]的必由之路。“只有实现专业化才能突出个性,扩大规模,形成品牌,这已成为国内会展界的共识。专业化能够形成差异化,进而转化为竞争优势。
专业化需要展会运营机构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形成优秀会展文化、实行完善操作规范。同时随着竞争的加剧,模仿和借鉴成为家常便饭,市场同质化日趋明显,因此,品牌将成为顾客识别和区分的重要标志,是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无形资产,也是展会与同类型展会进行竞争的核心力。
酒博会主办方要清楚服务对于展会生产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会展行业具有服务属性,展会服务应贯穿于整个展会运营过程,要树立“服务”宗旨,明确如何服务的相关策略,并制定和实行一系列的经营发展战略。市场调研、主题立项、广告宣传、招商合作、招展手段、观众组织、活动安排、营造气氛、现场服务、展后服务以及所有文件和信函的格式化、标准化等,都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和严谨的处事态度,必须在展会现场的服务过程中体现出品牌展会应该具备的高效和细致。通过进一步对酒博会的调查统计、分析、梳理、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关于参展商、观众的信息数据库,完善数据库系统的服务功能,为酒博会品牌定位和发展方向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展会运营机构应主动沟通、服务先行,强调互惠多赢合作,以最大程度聚集资源、盘活资源,为展会品牌管理服务。
人才是会展业的灵魂,也是创建品牌会展的根本。随着会展业发展的国际化,品牌会展需要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来打造。相反,品牌会展成功举办又会吸引众多优秀学子纷纷投入会展专业的学习和实践中来,从而壮大会展专业人才队伍,使他们服务于更多会展品牌的创立和管理中,实现会展品牌生态系统持续的人才循环。行业协会应该承担起提供人才支撑的责任。
(三)加强资源整合与市场监管,筑牢泸酒品质基础
质量是产品、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生命,酒质量是酒博会会展品牌成功塑造的重要保障。目前,泸州市的大量窖池已经进入产酒的黄金时期,窖龄在30年以上的接近10000个,还有1573年留传下来的“泸州老窖窖池”,是酒类行业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中国第一窖之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泸州拥有丰富的窖池资源,应积极整合窖池资源,大力发展新窖池,充分发挥其优势,推进优质有机高粱生产基地的建设,酿造出质优量大的各类白酒,为酒博会的展品筑好品质基础,使酒博会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提高酒博会的档次,为会展品牌的塑造奠定物质基础。
酒是特殊的食品,必须把质量和安全放在首位,泸酒品质是会展品牌塑造的必备条件。白酒质量的好坏对饮酒者身体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要严格整顿生产经营秩序,抓紧制定白酒生产准入条件,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并且对酒类的流通进行市场监督;深化名优酒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和完善区域工商联合打假监管体系。通过这些途径加强对白酒业的监督,着力营造良好的酒业发展环境,保障泸州白酒的高品质,使泸州白酒业健康快速发展,为中国酒城奠定坚实基础,提高泸州酒博会的质量和水平,使得酒博会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把握政府政策和行业支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会展品牌的塑造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我国,保护和提升展会形象要依赖于政府对展会的支持,政府的支持是会展品牌塑造不可缺少的助力。通过政府力量,将整合客商资源以及实现正能量传播的功效,保护展会运营机构的权益;采用政府渠道,还可以利用国内外市场,聚集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以达到提高展会的成效服务的目的。利用政府的影响力,使展会各方的关系都得到协调,保障展会的顺利进行和不断发展;利用政府的补贴扶持政策,展会的规模和展会的质量将得到明显的提高;利用政府的对外关系,可拓展展会的海外空间。所以,应密切关注政府动向,寻求政府的支持,把握政府关于会展业所颁布的政策和对酒博会的意见,充分利用政策,为酒博会品牌塑造营造良好的政治和经济社会环境。
基于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认识出发,我们认为,与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均有着深刻联系的白酒同人文精神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在白酒广告中,人文精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这些方面泸州老窖广告也不乏成功的例子。例如,从关注人类历史的纵深感,以及白酒企业工艺传承等角度,将白酒内在的传统文化与历史厚重感通过广告符码演绎,让广告观赏者看到的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白酒,更能品味出其中“人性”的存在和关怀。这样的广告不仅能很好地传递商品信息,还能很好地宣传企业形象。泸州老窖特曲电视广告,在悠扬的曲调中,展开的不仅仅是优美的画卷,以及寻常可见的酒元素符号。一个富有男性魅力的嗓音比较低沉地发问:400多年来,世界发生了什么?随后字幕上闪现着这样的内容:30119部经典遗失,2065项技艺失传,812处古迹被破坏,15种人类文明中断……最后男性的声音再起,“唯有珍稀之品,方可一脉永传,传世浓香,泸州老窖特曲”。这样的广告,在强调这款酒的历史、传承、稀有之外,更表达出了对于人类一些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间长河中消失的深深忧虑,受众在被广告深深触动的同时,会对这样一个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企业产生深深的认同感。
然而,当下包括白酒广告在内的更多的商业广告,人文精神缺失严重,不仅仅影响公众的审美,而且对企业形象的塑造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已经成为业界和学界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借助以鲍德里亚为代表的西方消费社会理论,从两个层面来探讨在消费社会中,泸州老窖广告人文精神的缺失问题。首先是对于符号的盲目崇拜导致了在其广告中,人沦为“物”的附属,作为人的主体性丧失的问题;其次是白酒广告日益增多,对人生存的现实世界的环境的破坏和吞噬的问题。为了将研究具象化,本文将以泸州老窖的公开传播的广告作为案例,其一是因为泸州老窖是中国酿酒历史最悠久的白酒品牌之一,产品自身人文价值丰富;其二,泸州老窖的白酒广告曾经是央视广告招标大会的“标王”,其广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在消费社会的理论中,“符号”是一个关键的概念,鲍德里亚借用了符号学家罗兰•巴特的符号理论,认为消费社会中,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的符号价值。而为商品附加上符号价值,最直接和常用的方式就是广告。但是鲍德里亚也表示了隐隐的担忧,他认为,“技术以它不断的演进,有一天会达到(完美的)模仿,……人会变得失去功能、不理性、主观,变成一个空洞的形式,开向功能神话,和与世界炫人耳目的效率相关的幻想投射”。这就是人的主体性在符号面前逐渐丧失的一个过程,广告无疑在加速这个过程。脸谱化的人物以及符号化的人类情感,这是部分白酒广告对人的主体性剥夺的最重要方式。
在多数白酒广告中,符号占据了主体地位,少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和质朴的情感。白酒有相对固定的消费者群体,大多是中年男性,他们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本和权力资本,成功、友情、亲情是这类群体所追逐的目标,因此白酒广告中对此类场景的刻画比比皆是。这样的广告诉求本身可能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表达这类诉求的方式。泸州老窖众多的广告中,场景、人物以固定化、脸谱化的符号出现,表现友情的广告就会出现朋友间握手击掌的画面,表现亲情的广告一定会使用家庭团聚、言笑晏晏的和谐场景,表现爱情的广告就会运用婚纱、戒指等元素。然而,这些都是冷冰冰的符号,是一种空洞的幻想,将人们的思维固化,指向消费的神话,仿佛消费白酒就能实现广告场景中梦幻般的生活。我们选取一则由知名歌手周华健参演的电视广告作为对象具体分析人物符号化、脸谱化怎样使人的主体性丧失,放弃了人文精神内涵的问题。2012年,周华健正式成为泸州老窖的形象代言人。此时,泸州老窖的特曲老酒也开始大范围地打出“友情牌”,在广告推广友情与白酒的联系。恰恰周华健传唱度最高的歌曲《朋友》中也有“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的歌词,这自然用在了泸州老窖之后的广告中。2012年,一则15秒的特曲老酒电视广告在央视播出,下面(表1)是我们根据广告内容整理的广告分镜头脚本。在这则电视广告中,周华健处于整个广告最中心的地位,所有人物都围绕他和他的歌曲展开,广告中饰演“友人”的演员达到20人左右,却没有一个能让观看者记住,他们或者在特写镜头中被虚化,或者在中景中混杂在人群中;同时,周华健与众人的互动也显得过于程式化:碰杯、握手、击掌等动作显得平淡而做作,离现实生活太遥远,缺乏基本的人性的共鸣。因此广告显得缺乏感染力,不能震撼和打动人心,自然广告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身体符号化,这是人在白酒广告中丧失主体性的另一种重要表现,而这里的身体专指女性身体。白酒无论在传统观念上还是现实的消费行为上,主体都以男性为主导,因此广告中女性身体的出现自然是一种对原始欲望的呼应。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的全套设备中,有一种比其他一切都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它比负载了全部内涵的汽车还要负载了更沉重的内涵,这便是身体。”
在白酒广告中,这种最美丽的物品的出现与白酒本身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是作为一种男性话语权力的附属品出现,是一种炫耀性符号。如一则推广泸州老窖青花瓷二曲酒的平面广告中,一名身着青花瓷风格旗袍的女性侧身坐在木椅上,女子坐姿端庄,手拿一把古典风格的小扇子,表情妩媚。她侧坐的姿势完美地展示出了其曲线的身材。女子右侧则是青花瓷酒瓶的泸州老窖二曲酒。这幅平面广告中,青花瓷的酒瓶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二,是绝对的主体,女子只出现在画面最左侧三分之一且靠下的位置,这样的空间布局安排明显地显示出了一种主次关系,女子的出现只是二曲酒的附属品;同时,从该女性身体的造型来看,其曲线与酒瓶的曲线完美地重合,带有一种强烈的暗示,即商品与女性身体的交融。在此类白酒广告中,女性身体显然已经失去了主体性,“严格地讲,它不是个人财产,而是一种经过设计和包装的、能令人产生欲望的、并具有公共影响力的消费品”。女性完美的身体曲线成为消费品,不得不说是对女性的一种亵渎。
二、拟像世界:白酒广告对现实环境的吞噬
如果说符号化的世界只是将立体的世界变为平面化的话,那么创造一个拟像的世界则是另一种人文精神的缺失。如果连真实生活的世界都无法被我们认知,那么我们将失去依托。如今,现代工业和技术创造出来的世界正在吞噬人们生活的现实环境。广告、传媒利用高科技创造的世界在现实中无迹可寻,却每天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建构着我们的认知,这便是拟像的世界。所谓拟像(Simulacre)是后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制造了“模仿”,大量的复制;而后工业社会则是以拟像为特征,按照詹明信的解释,“仿像是那些没有原本的东西的摹本。”白酒广告,尤其是走高端路线的白酒广告,往往追求一种宏伟的气势,多数皆以阳刚大气的形象示人。为了追求这种恢弘大气,白酒广告常常脱离现实生活的语境,刻意制造一种拟态环境。如泸州老窖特曲的一副平面广告,为了追求宏大的气势,在设计时动用了多种元素:狮子、八角亭、龙、拱桥、园林,这些元素在画面中按照远近高低依次排开,利用现代的绘图技术力求将这些元素综合于一体。
单独解读这些符码,其所指都与中国古代的“皇家”、“贵族”有联系,给人一种高贵、威武、圣神不可侵犯之感。但是这些重叠组合的元素很难达到体现白酒内在高贵气质的目的,反而会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疏离感及不真实感,这种不真实感就是来自于拟像。广告将这些本来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如龙)或很难见到的(如园林)场景叠加地放在同一个平面空间里,试图“充分”体现产品的贵族与高端。然而,这种超越真实的多元素生硬拼接,很难创造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同时那么多元素叠加在一起,使画面空间显得过于拥挤,缺少美感。这样的虚幻、生硬的广告风格,缺少了一丝平易近人的人情味,难以吸引消费者,更难对他们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最后,作为商品信息的这些视觉识别系统过于庞杂,也会增加受众的记忆负担,对广告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不仅在媒体上拟像的世界无处不在,广告还“入侵”了我们真实的生活空间,将我们的客观生活环境“拟像化”。在公交车上、地铁上、广场上、建筑上,城市几乎已经被广告包围,无论在哪个角落总有广告的身影。这些广告或是平面广告,或是影音广告,通过LED、电视屏幕、灯箱广告、车身广告等各种方式进入民众视线。但是这些广告大多并没有人文内涵,其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受众每天将会受到广告的“疲劳轰炸”。这种利用强制接收式载体的广告,挑选了消费者很难逃脱广告制约的环境,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只能接收其传播的信息,其传播的到达率会比较高。但是,“消费者失去躲避广告的自由,他很快就会对广告产生一种强烈的厌恶感。”
传播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影响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美誉度。泸州老窖的户外广告在这方面是有过典型的不成功案例。广州商业新区火车东站商圈在2013年前后出现过一栋“最牛广告大楼”,这是一座40多层高烂尾楼,占地近5000平方米,户外广告完全包住了整栋楼的四面外墙,这副户外广告也被调侃为“最牛户外广告”,其广告主正是泸州老窖集团。这副大型的户外广告颜色鲜艳,以深蓝色及大红色为主色,大大的酒瓶瓶身在广告中央位置,非常抢眼,因为广告覆盖了大厦四面外墙,再加之大厦拥有引人注目的高度,所以在天河商圈的任何位置几乎都能抬头就看见此户外广告。这样的户外广告无疑像一个“怪兽”安插在了城市里。由于广告本身粗暴地破坏了城市景观,使得市民在观看时会产生一种不真实感,产生时空错乱的感受,这样的感受将受众从现实空间中抽离出来,造成了视觉污染的同时,扰乱了市民对环境的感知。这就是“拟像的世界”所吞噬的现实。
酿酒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酿酒行业获得了迅猛发展。2011年我国的白酒产量已突破一千万吨,啤酒产量接近五千万吨,其他各酒种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此同时,酿酒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迅速增加,尤其是白酒等传统酒类的生产,历来以经验操作为主,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本课程组所依托的四川大学生态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室,长期以来与省内外许多有影响的酿酒企业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如茅台集团的浓香白酒酿造基地习酒公司、拥有“沱牌曲酒”和“舍得”等名酒品牌、在全国首开“生态酿酒”先河的沱牌公司,以及拥有“水井街酒坊遗址”文物和“水井坊”品牌的水井坊公司;此外,一些其他酒类的知名品牌如“金威啤酒”等也在成都建有大型生产基地。各具特色的代表性酿酒企业,为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2 校企联合培养酿酒专业人才的意义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让企业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实现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企业生产的互动和无缝链接。对于酿酒专业方向的教学来说,实施校企联合有助于专业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不仅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书本知识能够很好地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产学研结合、采用现代科学阐释酿酒企业的传统操作经验,可以使企业实际生产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得到分析、总结和提高。此外,对于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实力,以及建立起学生和用人企业之间的联络渠道等各方面都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3 校企联合培养酿酒专业人才的探索
为提高我校酿酒专业方向的教学水平,我们在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校企联合的尝试。
(1)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置教学课程体系。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在参考了企业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中国酒文化基础》、《配制酒入门》、《中国酒工艺学》,和《中国酒工艺学实验》等在内的中国酒和酒文化系列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涵盖了中国酒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并兼顾了普及性和专业性。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在课程建设上广泛听取并吸收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与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和骨干一起探讨,使课程内容体系尽可能接近实际需求,并结合产业的发展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同时依托企业的行业地位,随时掌握行业发展的动态与需求,并将其体现到教学实践中。
(2)企业参与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在课程教学方面,我们通过途径和方式邀请水井坊、习酒和沱牌等著名酿酒企业专家、管理人员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和座谈,为同学们介绍和传授知识技能。为实现课程教材与企业的 “无缝链接”,我们邀请了泸州老窖、沱牌曲酒、水井坊、宜府春酒业等企业的10多名酿酒权威专家参与《中国酒及酒文化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和《中国酒概述》(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教材的编写,保证了教材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除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之外,还采用视频录像等方式形象化地介绍一些著名酿酒企业的历史传承和现代生产状况;创造机会让同学们到各个酿酒企业参观学习,聆听酿酒专家和企业骨干的现场讲解,切身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企业参与教学环节,拉近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易懂、易记、易用,也让同学们获得了强烈的职业感性认识。
(3)将大学生科研训练、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为了保证教学内容不脱离企业和社会实际,我们将大学生科研训练、创新创业训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与酿酒企业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选题。近年来,不少同学参与了本研究室与习酒、水井坊等企业的合作科研项目中,如“习酒窖池微生态研究”、“丢糟降解液无蒸煮乙醇发酵抑菌方式的研究”、“固定化酵母发酵丢糟、秸秆水解液生产酒精”等本科毕业论文都密切联系企业生产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多次获得四川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奖励。此外,我们还通过多种渠道安排学生到酿酒企业进行实习。贵州习酒公司是我校的实习基地,几乎每年都接受一定数量的我校学生实习;此外,四川的水井坊、剑南春、五粮液和丰谷等酿酒企业也多次接受我校学生的实习和参观。通过实习活动,增进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1
酿酒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源远流长和内涵丰富的酒文化,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到目前为止,国内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中,在酿酒方面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为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该研究室于2001开始,率先在四川大学进行了中国酒及酒文化系列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实践,从课程开设以来到目前为止,累计选课人数已达数千人,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在拓展加深学生的专业知识、促进就业以及为酿酒行业培养人才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提高教学水平和结合行业实际需求,我们积极联合省内外酿酒企业参与教学实践,在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 酿酒行业背景、专业教学状况和合作企业介绍
酿酒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酿酒行业获得了迅猛发展。2011年我国的白酒产量已突破一千万吨,啤酒产量接近五千万吨,其他各酒种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此同时,酿酒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迅速增加,尤其是白酒等传统酒类的生产,历来以经验操作为主,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本课程组所依托的四川大学生态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室,长期以来与省内外许多有影响的酿酒企业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如茅台集团的浓香白酒酿造基地习酒公司、拥有“沱牌曲酒”和“舍得”等名酒品牌、在全国首开“生态酿酒”先河的沱牌公司,以及拥有“水井街酒坊遗址”文物和“水井坊”品牌的水井坊公司;此外,一些其他酒类的知名品牌如“金威啤酒”等也在成都建有大型生产基地。各具特色的代表性酿酒企业,为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2 校企联合培养酿酒专业人才的意义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让企业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实现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企业生产的互动和无缝链接。对于酿酒专业方向的教学来说,实施校企联合有助于专业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不仅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书本知识能够很好地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产学研结合、采用现代科学阐释酿酒企业的传统操作经验,可以使企业实际生产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得到分析、总结和提高。此外,对于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实力,以及建立起学生和用人企业之间的联络渠道等各方面都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3 校企联合培养酿酒专业人才的探索
为提高我校酿酒专业方向的教学水平,我们在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校企联合的尝试。
(1)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置教学课程体系。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在参考了企业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中国酒文化基础》、《配制酒入门》、《中国酒工艺学》,和《中国酒工艺学实验》等在内的中国酒和酒文化系列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涵盖了中国酒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并兼顾了普及性和专业性。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在课程建设上广泛听取并吸收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与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和骨干一起探讨,使课程内容体系尽可能接近实际需求,并结合产业的发展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同时依托企业的行业地位,随时掌握行业发展的动态与需求,并将其体现到教学实践中。
(2)企业参与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在课程教学方面,我们通过途径和方式邀请水井坊、习酒和沱牌等著名酿酒企业专家、管理人员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和座谈,为同学们介绍和传授知识技能。为实现课程教材与企业的 “无缝链接”,我们邀请了泸州老窖、沱牌曲酒、水井坊、宜府春酒业等企业的10多名酿酒权威专家参与《中国酒及酒文化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和《中国酒概述》(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教材的编写,保证了教材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除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之外,还采用视频录像等方式形象化地介绍一些著名酿酒企业的历史传承和现代生产状况;创造机会让同学们到各个酿酒企业参观学习,聆听酿酒专家和企业骨干的现场讲解,切身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企业参与教学环节,拉近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易懂、易记、易用,也让同学们获得了强烈的职业感性认识。
(3)将大学生科研训练、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为了保证教学内容不脱离企业和社会实际,我们将大学生科研训练、创新创业训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与酿酒企业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选题。近年来,不少同学参与了本研究室与习酒、水井坊等企业的合作科研项目中,如“习酒窖池微生态研究”、“丢糟降解液无蒸煮乙醇发酵抑菌方式的研究”、“固定化酵母发酵丢糟、秸秆水解液生产酒精”等本科毕业论文都密切联系企业生产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多次获得四川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奖励。此外,我们还通过多种渠道安排学生到酿酒企业进行实习。贵州习酒公司是我校的实习基地,几乎每年都接受一定数量的我校学生实习;此外,四川的水井坊、剑南春、五粮液和丰谷等酿酒企业也多次接受我校学生的实习和参观。通过实习活动,增进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4 校企联合促进教学的成效
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在我校酿酒专业方向的教学实践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成效。近年来,我校在酿酒专业方向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中国酒及酒文化系列课程的建设和实践得了四川大学教学成果奖;另一方面,也为省内外酿酒产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为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早在19世纪末,我国的红酒工艺就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我国的红酒市场在经历了一次井喷式的增长以后,其红酒工业就开始得到了更加迅猛的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08年亚洲的红酒销售量突破了13亿瓶,其中我国的红酒消费增长量为世界第一。目前,我国红酒产品的品质和档次也在不断提高,其品牌形象也逐渐的向着国际一些知名品牌看齐。其中红酒会所作为当前红酒销售的主要途径之一,它不仅是一种社会潮流,还是一项新型的社会消费文化的表现。
一、我国红酒会所的发展现状
就当前我国红酒会所的发展趋势而言,我国的红酒会所产业模式还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和国外的一些红酒会所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由于我国国内的对高档红酒的市场需求量大,也使得我国的红酒会所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高档红酒每年呈50%的增长趋势进行增长,而在酒庄中其年均增长量也已超过了原来的一倍,因此在我国国内市场中运作红酒会所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如今在我国一线以及二线城市,红酒文化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会潮流和消费文化。因此在红酒产业发展过程中,人们所看重的不仅仅是红酒所带来产业消费,还是一种新型的产业文化。和我国的白酒文化一样,如果一个酒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特定的文化内涵,那么这个产业就永远达不到最佳的发展状态。而在红酒会所中存在的时尚风气和消费文化,也正是我们当前想要的一种新型的发展契机。
二、我国红酒会所的营销策略
目前,在市场上所存在的红酒会所的种类有很多,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其红酒会所都具有高端化的消费群体,这也说明了红酒会所在运营发展过程中,其消费目标锁定在高消费的人群当中。红酒会所在当前的发展过程当中,其经营模式主要表现在会员消费、口碑传播以及长期合作当中。其主要的营销模式主要有:特色活动营销、会员制营销以及网络营销这三种。
1.特色活动营销模式。所谓的活动营销也就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红酒会所通过较大的社会活动迅速的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从而有效的促进自身产品的销售。而特色的活动营销则是利用产品本身具有的特色,通过相关的活动主题对其进行设计,进而凸显出红酒产品的特色,并且通过相关的营销方法,让社会活动和产品品牌之间的关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2.会员营销模式。目前红酒会所运营的过程中,会员制的营销模式是一种常见的营销手段,主要不仅提高了红酒会所的档次,促进了经济消防,还有效的避免了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而红酒会所在运营过程中会员营销模式主要是由目标会员数据库和会员制度这两个方面组成的。
(1)建立目标会员数据库。在目标会员数据库建立的过程中,红酒会所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以及电话质询的方法对会所的目标人群进行定位,并且尽可能的收集高端群去的基本信息,然后通过DM服务和手机短信服务方式,对目标全体进行产品信息的传播,进而有效的提高产品的销售量。
(2)对会员数据库进行科学管理。当红酒会所的会员数据库建立以后,人们还要对会员数据库进行科学性的管理。其管理内容主要为:定期对会员数据信息进行核实,保障其会员信息的准确性,如果在核实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错误或者不规范的信息资料,就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更改;定期的向会员提供相关的DM服务,告知其近期内所设置的优惠服务。不过在对会员数据库进行科学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将所有的会员同日而语,要根据其不同的身份来对其红酒产品的品牌以及会所的服务质量进行不同的演绎。
(3)会员制度和会员关系的维护。在红酒会所运营过程中,对会员制度的确定和会员关系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会所的经济效益,还能保障红酒会所的持续发展。在会员关系维护方面来讲,人们在会所中应该设立专门的会员服务机构,让会员在会所消防的过程中清楚的感受到和普通消费者不同待遇,这样不仅体现出了身为会员的价值,还加深了会员和会所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会所在运营的过程中还要定期的举办相应的特色活动,以便于对会员信息和要求的了解,为会所和会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而在对会员制度进行设立的时候,会所要以会员为中心,为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让会员在消费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会员消费的不同之处。
三、网络营销模式
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络为媒体,以新的万式、万法和理念,通过一系列魅力网络营销策划,制定和实施营销活动,更有效的促成个人和组织交易活动实现的新型营销模式。会所须积极有效地利用网络营销的手段,提高网络营销的效率。以此来延伸其产品的营销市场,拓展会所的服务空间。会所的网络营销方式应该包括:
1.网络广告营销。作为网络营销模式中较为传统的一种营销手段,网络广告营销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通过在国内主要的精英门户网站上投放会所广告,能够第一时间将会所的宣传信息传递给潜在客户/会员。这种营销手段特别适用于会所成立之初的宣传与推广。
2.网络口碑营销。建立网络口碑营销,用最低的成本获取对精准客户/会员最大化的传播效果,开辟会所独有的名人资源,建立网络名人博客群,上传各类名人与品牌的渊源及故事的图片、文字或视频,并将其内容转发到各门户网站和酒类网站的相关栏目。
3.网络论坛营销。在完成了初期的宣传与推广之后,会所应该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注重会所(以及企业)在文化、内涵、品质方面的推广与宣传。对此,网络论坛可谓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营销手段。通过在国内外主要的精英网络论坛上发帖、跟帖、转帖,达到与潜在会员/客户交流、互动的目的,进而迅速拉进与潜在会员的距离,提升会所(及企业)的声望与口碑。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红酒会所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它不仅是一种高品质的表现,还是一种社会潮流。相信在未来我国的红酒产业在红酒会所的引导下,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经济全球化使国内行业竞争扩展到国际市场,面对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的竞争对手,我国行业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一定地位,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寻找合适的路径,提升技术能力,进行技术创新。
1 行业技术创新路径概念界定
技术创新路径就是创新主体通过掌握自身的知识分布,判断对内源知识和外源知识的需求,选择正确的组合方式,并在选择后对创新进行管理。行业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是从行业的角度,从相对宏观的视角,基于行业的特色,分析行业现况,挖掘、寻找内源知识和外源知识,并对其进行有效组合管理。
关于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国内外有很多研究。魏江认为不同企业可采用三种不同的创新途径:“技术引进”途径、“完全自主创新”途径、“技术合作”途径。韩辉认为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技术创新的因素,合理定位,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路径。翁华强等,针对我国创新战略中的失误,对其中的创新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上大都以企业为研究对象,而本文借鉴上述思想从行业角度,选择适合行业初始条件和长远利益的技术创新路径。国外多西从技术轨道角度对企业、产业和国家的技术创新路径进行了研究。凯斯帕维特等学者分析了不同行业技术变革来源和方向的差异并对不同行业的创新路径做出了客观的定位。本文将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我国行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并对酒行业技术创新路径进行选择。
2 影响行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
我国国内的各种类型的技术创新路径,以我国特有的国情为背景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行业可根据自身的性质和条件来选择。影响我国行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分为行业内部因素和行业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行业目标、行业内企业家精神、行业的技术创新资源、行业文化、市场实现、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市场结构和技术发展水平等,而外部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国家政策、社会服务环境等。对行业而言最为显着的影响因素为:
行业目标。行业目标包括附加值更大化、持久成长两个方面。附加值更大化指具有明显产业链分工的行业,如汽车、家用电器等,它们的成品需要许多零部件来完成,从而形成分工明显的产业链,而使最后的集成者获得最多的附加值。持久成长指行业目标是否可保持可持续性增长。
行业文化。行业文化是指整个行业内呈现出的对技术创新路径的认可程度。比如黄酒是我们国家的自有品牌,黄酒酿造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黄酒行业的技术创新就是立足于自有技术,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而葡萄酒本来就是舶来之品,外加历史原因限制了其发展,现在葡萄酒酿制技术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技术,其创新的固有路径就是引进吸收再创新。
市场进入壁垒。所谓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指行业中现有企业对潜在进入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地位,进入壁垒的高低表现为新进入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风险大小。如果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较低,新进入企业便会选择创新难度相对小的创新模式进入该市场,同样我国国内的企业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进而提高整个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相反,新进入企业适宜通过选择原始创新模式进行产品技术开发,开辟新的市场。
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它直接决定了行业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行业技术发展随时间的发展而表现出S型的演化规律,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出现和缓慢增长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和技术极限阶段。不同行业技术发展阶段,企业面临的技术发展平台是不同的,创新风险也是不同的,选择的创新路径也因此而有差异。 转贴于
3 酒行业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 1 白酒行业 1.1 行业特色
我国有着悠久的酿酒文化,白酒也是世界着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通过独特工艺酿制的白酒色、香、味备受各界人士的青睐,尤其是名酒,风格独特,有着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酒曲是我国在酿酒技术上的重大发明,更是世界上最早的复合酶制剂。欧洲人直到19世纪末,才了解到酒曲的作用,将其称之为淀粉发酵法。白酒在人民日常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同时白酒的历史文化氛围极其浓郁。白酒按香型可以分为浓香型、酱香型、米香型、清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种。在目前市场上,每种香型的白酒都有其传统的标志性的品牌。 1.2 技术创新路径——品类创新
白酒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技术相对成熟。曾有日本学者提出,酒曲一旦离开其原有的地理环境,便无法酿造出原来品质的白酒,这证明了白酒技术的不可模仿性。我国大力扶植白酒行业,在资源投入上是毫不吝啬的,在国家政策上也是开放的。外加上白酒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度,所以白酒行业的创新是很有必要的。白酒对历史文化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尤其是高档酒,而历史是不可创造的,同时其酿造技术具有很强的地理依赖性,这导致白酒行业的创新必须充分挖掘自我成分,侧重于选择自主创新路径。傅家骥在《技术创新学》一书中归纳出了自主
创新的三个特点:技术突破的内生性;知识与能力支持的内在性;技术与市场的率先性。而在白酒行业进行自主创新最简单的路径便是品类创新,这也是市场所证明了的,比如保健酒的发展。
保健酒的代表—劲酒,从一个区域品牌脱颖而出,发展成为行业领导品牌。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公布数据说明,劲酒的认知度以及提及率在全国保健酒品牌中长期占据着第一的位置。劲酒依托“本草养生”文化,将传统本草创新与现代酿造科技相结合,创新保健酒品类并异军突起。劲酒制定了以“健康饮酒”为核心的整合营销模式。一句“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的口号,从消费者健康的立场来审视饮酒文化,体现了人情味,并抓住了人们对健康的诉求。劲酒所推崇的健康饮酒养生理念,丰富了中国的饮酒文化,提升了自身品牌的美誉度。同时劲酒也使保健酒从原来的白酒行业中脱颖而出,带动了一个行业的兴起。 2 啤酒行业 2.1 行业特色
啤酒在世界上历史悠久,而我国在1903年才由德国酿造师在青岛建立了第一家现代化啤酒厂。此后,1915年才在北京出现第一家由中国人出资建立的啤酒厂。我国啤酒工业起步较晚,却发展迅速,至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啤酒生产大国。我国啤酒厂数量很大,但设备、规模参差不齐。最近几年啤酒行业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向着规模化、效益化发展。 2.2 技术创新路径——合并
从如上啤酒行业特色分析中可以看到啤酒的生产技术也相对成熟,而且生产方式趋于标准化,所以在啤酒行业要想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比较困难。而目前我国啤酒行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我国啤酒厂品牌杂乱,不具有规模优势。所以我国啤酒行业可以从组织创新的角度来寻找创新路径,采取企业合并的方式,通过多个企业组织制度上的联合创新,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事实上我国啤酒行业通过兼并寻求技术创新的案例已经为数不少。青岛啤酒集团耗资约4亿元完成对分散于国内各地的8家啤酒厂的收购,其中对上海嘉士伯75%股权的收购,以及对美国亚洲战略投资公司在“五星”62.46%的股权和在“三环”54%的股权的收购,使青岛啤酒集团的生产能力达到180万吨,同时也为青岛啤酒赢得了全国市场上的“啤老大”的称号。自2003年以来,中国啤酒市场上并购事件不断涌现:世界第三大啤酒酿造商比利时英特布鲁收购浙江开开集团旗下啤酒业务70%的股权,丹麦啤酒集团嘉士伯收购云南大理啤酒,全球第二大啤酒集团SABMiller收购哈尔滨啤酒等。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我国啤酒行业通过兼并实现组织创新,扩大自身规模,抢占国际市场,这一发展趋势是符合世界趋势的。
[1]魏江.企业购并战略新思维.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购并和整合管理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韩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J].辽宁经济,2005,(9):60-61.
目前中国的白酒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且品牌众多,品质上高度同质化, 加剧了市场的竞争,给各白酒品牌带来了很多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各品牌在广告、包装、赠品、价格等方面费尽心机,尤其是包装设计,在白酒生产销售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企业文化的有效传播,如何争取消费者对产品的第一印象,都要靠包装,可以说包装已经成为与对手竞争的一种利器。在这样的前提下,本文探讨在当代社会状况下,白酒的包装容器材料应如何选择才能给酒增光添彩,达到销售的目的。
1 中国的白酒文化历史
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斗酒诗百篇;王维送友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从古至今,在人们日常的接风洗尘与送别壮行的各种宴席中,总是离不开酒,似乎没有酒,就没有一种浓郁热烈的氛围。所以,一直有“无酒不成席”之说。
白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占据了很高的地位。我国的酒文化,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汉代以后更是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酒文化指的是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文化现象的总和。既有酒的自身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例如水井坊,作为“中国白酒第一坊”,始于元朝,为历史上最古老的白酒作坊,其史学价值堪与“秦始皇兵马俑”相媲美。水井坊之所以能成为中国高档白酒的典范,从众多高档白酒中独树一帜,不仅仅因为它卓越、无与伦比的“色、香、味、格”,更主要是因为水井坊酒所蕴涵的典雅文化与高雅品位。
2 白酒定位与包装材料的选择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每一种酒都有它特定的文化、精神象征,面对消费者的各种不同需求,酒包装也有不同的市场定位。通过包装把酒的文化、主题、定位表现出来,酒容器的材料选择是关键。酒包装是商品,不是纯艺术品,它具有文化内涵,是艺术的载体。
材料对于包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表现商品设计主题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的材料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例如,纱、丝缎这样比较轻软的面料,体现着女性柔美的特质,金属材料则体现着男性的刚强。包装的材料多不胜数,只有挑选出合适的材料,才能设计出符合商品特性和能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的包装。要提高商品的销售量,这就需要充分把握商品本身的特性和所针对的消费群体,以及选择恰当的包装材料进行辅助设计。
酒的包装容器的首要功能是保护功能,保护酒不渗漏、不挥发、不受污染、不易变质。常见的酒容器材料主要有陶器、瓷器、玻璃、塑料等,辅助材料有纸、布、塑料、皮等。
(1)、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它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古朴之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黄永玉先生设计的第一代酒鬼酒包装,采用形似捆口麻袋的紫砂陶瓷瓶包装。酒鬼酒产于湖南吉首,属于混合香型白酒,复活湘西民族传统工艺,采用两次复合发酵,精心酿造而得。其最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吸收了大曲酒中的酱香工艺,将大曲酒的酿造技术精华有机融合到小曲酒的生产当中,这种独特的工艺创新,丰满、浓郁的芳香,可以说是独创了中国白酒五大型之外的第六大香型,“浓中带酱,酱不露头”的“湘酒鬼香型”,“馥郁香型第一酒”,举世无双。酒鬼酒把湘西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与现代酿酒工艺和现代文化有机融合。“酒鬼”本来是一个极普通、毫无褒扬意味的,甚至在老百姓口中多少还有点戏谑意味的词汇,但是“酒鬼”却是在很多都市人精神之中的一种向往极点。因为“鬼”代表着一种超越自然的力量,诉求着一种自然洒脱的人生境界,昭示着一种人与自然融合的生命状态。湘酒与鬼有着历史的传说。酒鬼酒用古朴的紫砂陶瓷包装,古朴中凸显大方,平淡中更见珍奇,让消费者一看就对来自神秘地方的好酒产生一种奇特的感觉,这种看起来大俗大雅,至俗则至雅的极土的包装是酒鬼酒文化体现。大俗大雅的酒鬼酒从湘西大山走向繁华都市,酒鬼酒瓶展现了一种平易近人的情感,与消费者的心理产生了共鸣,这个设计也让酒鬼酒在市场销售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瓷器,脱胎于陶器,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产生纹理。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瓷瓶釉色可人,高贵典雅。我国国宴上使用的茅台酒包装采用了黄色的瓷瓶,瓷瓶上有龟裂的纹理。茅台酒是中国的国酒,拥有悠久的历史。瓷器包装体现了茅台酒是中国的国酒的地位。
(3)、玻璃,是在3000多年前,由欧洲腓尼基人偶然发明的。它是一种透明、强度及硬度颇高,不透气,容易制作形状、着色的物料。玻璃分不同的档次,制造工艺不一样,成本因为制造工艺的不同有很大的变化,在酒的包装中,使用玻璃瓶为最多。普通玻璃质感较差,色泽不高,成本也低。用高档玻璃制作出来的玻璃瓶透明晶莹、华丽高档,有水晶的质感,属于一种时尚的材料。
白酒“洋河蓝色经典”的包装就是采用玻璃材料的。它的包装有三种: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它的产品文化是:蓝色是开放的象征,是时尚的标志,是现代的感觉,是品位的表现;天之高为蓝,海之深为蓝,梦之遥为蓝,这是对洋河蓝色文化的一种演绎,体现了人们对宽广、博怀的追求。它的产品诉求是:“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最高远的是天空,最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目标群体主要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成功人士招待用酒,同时兼顾高档礼品酒市场。它的包装采用了蓝色的高档透明玻璃瓶,体现了天蓝、海蓝的晶莹剔透,把宽广、梦幻的感觉表现出来,演绎了“洋河蓝色经典”的文化,符合目标人群的心理诉求。
(4)、青铜器,是由青铜制成的各种器具,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各地青铜器中堪称艺术价值最高。中国青铜器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青铜器有古朴典雅、威严、凝重、尊贵的艺术特点。青铜器容器作为酒包装材料,容易被腐蚀,使酒变质,一般只作为容器的辅助材料。
许燎原先生的水井坊世纪典藏包装,在材料上沿用了该产品“中国白酒第一坊”的营销策略,内用磨砂玻璃,外面选择了青铜合金材料包囊镶嵌,直接将中国磅礴的青铜文明展现在人们面前。中国的青铜文化历史久远且做工精美,选择该材料来表现的水井坊酒的时候,就是将人们对青铜的特殊情怀转移到了酒的品质上来,让消费者对水井坊产生了一种信任感,引起了消费者购买心理的变化,达到了商品促销的目的。这款包装充分反映出了水井坊深厚的文化底蕴。
(5)、葫芦,竹筒属于自然材料,带有浓厚的乡土风情,但作为酒容器,对酒的保存效果不好,在一些旅游地区也有用葫芦和竹筒来包装当地的酒,用来体现乡土风情。
(6)、塑料,是现代出现的材料,优点是制造成本低,耐用、防水、质轻,容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状。它的缺点是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分类十分困难,无法被自然分解。用塑料制作的瓶、袋包装酒不能体现酒的档次,一般用于包装低廉的酒。
酒瓶的辅助材料对酒文化体现有也很大的帮助,所以瓶贴,瓶盖材料的选择也不能忽视。
3、结束语
每一种材料都有它的物理和心理属性,每一款酒也有它的文化诉求,只有选择合适的材料才能给酒的包装增光添彩,达到销售的目的。
当然在考虑如何让材料为我们的包装增光添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材料的环保问题。在人类意识逐渐提高的现代,环保已经是社会各个方面都会涉及的问题,设计也不例外。我们应该多利用人们对包装材料的感觉特征来辅助商品销售和公司营销策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