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6 17:13:5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城乡义务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

篇1

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根据随迁与否,我们一般将农民工子女分为两大类:随父母进城就读的称为流动儿童,与进城父母分离而滞留农村户籍地的称为留守儿童。实地调查发现,另有一类介于二者之间、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子女——集聚县城的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户籍学生,长期未能进入教育决策者和教育研究者的视野,至少迄今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下面,结合江西的案例,就集聚县城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略作分析。

一、问题提出

近些年来,在乡镇及以下农村中小学生源日渐减少的同时,县城学校的学生却日益爆满。农民工输出人数越多的地方,这一现象便越突出。从而使我们将这一现象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联系起来思考。

对于当代中国年轻父母来说,子女教育问题就是他们“天大的问题”,也是促使他们努力打拼、辛苦创业的巨大动力。即使身处社会底层的农民工同样不例外。对于这样一部分农民工——他们在务工城市尚立足未稳而又有一定的积蓄,或是一人在外而没有办法将孩子接到身边来照顾——来说,他们为孩子寻求良好教育途径的目光就会自然而然地转向当地县城学校。根据我们的调查,农民工子女集聚县城学校借读的方式主要有:一是由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祖辈陪伴,在县城租房(手头富裕的就干脆在县城单独或合伙购房居住)借读,这是最主要的方式;二是将孩子寄养在县城亲戚朋友家中借读,有的甚至想方设法把孩子的户口也挂在县城亲朋名下以取得入学就读资格。对于当地政府来说,鉴于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为当地带来了滚滚财源,同时大量的农民工子女到县城学校借读,也有利于加速当地的城镇化进程,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因此,对农民工子女集聚县城学校就读问题大多取支持态度,不少地方政府甚至要求所有县城学校不得设置任何“门槛”,大开门户接纳所有愿意进城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一些农村中小学几百平米的校舍中往往只坐着几十名学生,浪费严重,而县城中小学的班额则迅速膨胀,接受进城农民工子女借读人数较多的县城中小学校平均班额大都达到60-70人甚至更高。根据江西省吉安市的调查,随着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增加,近些年该市县城学校的班额一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小学阶段,2005年全市县城学校平均班额为63.99人,2007年达65.2人,增加1.21人;初中阶段,2005年全市县城学校平均班额为60.33人,2007年达61.5人,增加1.17人。我们曾在一所设计容量为1000名以内学生而实际招收近3000名学生、严重“超载”的县城小学看到这样的场景:即使分年级做课间操,学生的手臂仍然无法完全伸展开来。其拥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可以说,农民工子女集聚当地县城中小学就读,是中西部农民工输出地区一个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这些孩子“进城流动”不过是其父母为寻求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作出的另一种“留守”安排,与留守原居住地的孩子一样,他们同样远离父母而由祖辈或亲朋代管、监护。

二、调查与分析

(一)集聚县城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基本情况

根据我们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99个县(市、区)的调查统计,到2007年6月,全省集聚县城的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为280882人,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5825064人)的4.84%,占全省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1527265人)的18.39%。从性别结构分,集聚县城的农民工子女中男孩为162380人,占总数的57.81%;女孩为118502人,占总数的42.19%,男孩相对多于女孩。从年龄结构分,6~11岁儿童为152880人,占总数的54.43%;12~15岁儿童为128002人,占总数的45.57%。从分学段情况看,小学生为176068人,占集聚县城农民工子女总数的62.68%,占全省小学在校生总数(3999286人)的4.40%,占全省县镇小学在校生总数(859530人)的20.48%;初中学生为104814人,占集聚县城农民工子女总数的37.32%,占全省初中在校生总数(1807153人)的5.80%,占全省县镇初中在校生总数(667735人)的15.70%。从集聚县城农民工子女绝对数看,小学生显著多于初中学生,但小学与初中阶段分年级人数都相对接近。从入读方式分,交借读费就读的为62329人,占总数的22.19%;不交借读费就读的为218553人,占总数的77.81%。从地区分布情况看,与浙西接壤的上饶市人数最多,为56046人,占总数的19.95%;毗邻粤北的赣州市其次,为52551人,占总数的18.71%;第三是处于江西中部的抚州市,为36120人,占总数的12.86%。3市合计超过全省总数的一半。从集聚县城农民工子女县均人数看,全省85县(市)(不含11个设区市所在地14个中心城区)平均为3304.49人;上饶市县均人数最高,为5095.09人;其次是南昌市,为4970.2人;第三是新余市,为4562人。(调查统计结果详见表1)

(二)集聚县城农民工子女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全省集聚县城就读的农民工子女规模较大,占全省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近两成(其中小学阶段已超过两成);且小学生显著多于初中学生,提示越年轻的农民工父母对子女教育越重视,对为孩子寻求优质教育资源的热情越高。

集聚县城的大多数农民工子女能够不交纳借读费就读,意味着多数劳务输出地政府为鼓励农民工外出务工而主动采取了县城学校“不设防”措施。

从集聚县城农民工子女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情况可以看出,外出务工农民越多的地方,同时经济、教育越发达的地方,集聚县城的农民工子女人数相应更多。

进一步的深入调查发现,农民工子女县城集聚现象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从农民工子女大量集聚县城中小学的动机看,多数农村中小学生主要是为选择更好的教育而设法进入县城学校借读的。目前,在中西部地区,县域范围内基础教育的差距仍然较大,所差关键并不在校舍建设与教学设施等硬件,而在管理尤其是师资等软件。在江西,长期以来形成一个不成文的惯例,每年不断补充进来的新手教师基本上都安排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县城学校所需教师则直接从农村学校选调。由此形成农村小学与教学点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不断被选调到乡镇学校,乡镇学校的优秀教师又不断被选调到县城学校的怪圈。而留在这个怪圈最底端的农村小学与教学点的,则永远是刚招聘来、极不安心的新手教师和一些只会使用粉笔和黑板、一心等着退休的“爷爷奶奶”辈转编的民办教师。

农民工子女大量集聚县城学校导致的根本问题是,使乡村与县城中小学校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走向与均衡发展的方向南辕北辙。一方面,为接受逐年增多的进城就读的农村中小学生,县域范围内教育资源将再度向县城学校集中。近几年,由于教育经费更多地投向了办学条件极其薄弱的农村小学与教学点,县城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的步子有所放慢,加之县城学校原有设计规模偏小,面对不断涌入的农村中小学生,在已有学校扩容困难的情况下,许多地方不得不在县城大规模改扩建和新建学校。调查中,许多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表示,即使3年建一所学校也难以满足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需要。毫无疑问,县城大规模改扩建与新建学校必然迫使各地纷纷将原本不足的教育经费大量向县城学校倾斜,与此同时,也必然大量从农村中小学选调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来填补县城改扩建和新建学校的教师缺额。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由于生源逐年减少造成校舍等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又由于教育经费的投入重点转向县城学校而使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难以及时改善;特别是,由于将再度面临大量优秀教师的流失而必然使农村中小学愈加薄弱。三、思考与建议

(一)农民工子女集聚县城就读的性质

透过上述对集聚县城中小学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的调查与简要分析,我们可以对这类大规模借读行为的性质做一个简单的概括:首先,应该承认,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核心,就是帮助农民工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换言之,为子女寻求更好的、优良的教育,这是广大农民工及其适龄子女合理的教育诉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逐步满足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这一愿望与要求。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农民工子女无序进城、集聚县城学校就读的现象本身,不仅违背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就近入学”的法律规定,同时严重影响着县域范围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因而是一种不宜放任的择校行为。

(二)引导农民工子女县域范围内就近入学

那么,在现行教育法律与政策框架内,应该如何来满足农民工及其适龄子女希望得到更好教育的合理要求呢?唯一也是根本的办法就是全面推进县域范围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当前,从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从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角度,必须对农民工子女大量无序涌入并集聚县城的现象进行疏导。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作出统一的政策规定:既无县城户籍、也非县城就业务工农民的随迁子女,原则上不得安排在县城中小学就读,促使农民工子女在县域范围内实现就近入学、有序流动。提出这一政策建议是基于:任何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从大局出发,顾及整体和大多数人的利益。就一个县而言,相对于仍然就读于乡镇中小学的学生来说,集聚县城中小学的农民工子女只是少数;若任这少数人享有更好的教育,势必使大多数继续留守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得到的教育越来越差。从受教育者角度看,这种造成新的教育不公的现象就是不合理的,也是必须尽快得到纠偏的。

因此,推进县域范围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必须在学校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按“就近入学”原则稳定每所学校的生源,除农民工随迁进城就读子女外,一般不允许跨学区择校就读。

(三)办好县城学校不等于办好每一所农村学校

要使所有的农村孩子,无论家庭条件好坏都能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于当地学校就读,各地就必须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认真办好每一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当前,在许多地方都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与做法:即在农村义务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包括生源在内的各类教育资源都逐步向县城以及乡镇学校集中,从而认为,只要办好了县城和乡镇学校,就是办好了全县的教育,也就是办好了整个的农村教育,由此导致大量的农村小学与教学点被严重忽视,其办学条件日益恶化,教育管理水平与教学质量大幅度滑坡。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一认识和做法是十分狭隘和不可取的。

篇2

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蒙桂生.从了解价值入手,让学生爱上音乐课[J].基础教育研究.2011(14)

[2]马婧.浅谈音乐课实施创新教学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06)

[3]范子泉.河南温县司马懿得胜鼓调查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4]何宇鹏.河南新乡“中州大鼓”的调查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5]韩晓娜.唐宋曲子词的音乐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6]朱亚楠.河南项城“官会响锣”的考察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7]刘沛着.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8]曹理,何工着.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扎西娜姆.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6)

[10]程红红.让教师在音乐中作为,让学生在音乐中有所为--重返音乐课堂教学引发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1(30)

[11]李向峰.引趣、激趣、增趣--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三步曲[J].黄河之声.2011(02)

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付娜.儿童二胡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4

[2]王扬扬.唐代教坊考述[D].河南师范大学2013

[3]王珣.邓州罗卷戏的历史与现状[D].河南师范大学2011

[4]汪怡帆.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分析及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D].中央音乐学院2014

[5]张倩.两汉魏晋太常音乐机构考辨[D].河南师范大学2011

[6]杜化丽.《全唐诗》中琵琶史料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

[7]刘欢.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及教学现状探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4

[8]李建荣.姜夔自度曲的音乐创作风格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9]桑玉婷.少年儿童手风琴启蒙教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石惟正着.声乐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李法桢.马克·贝雷依访谈录[J].歌唱艺术.2012(11)

[3]满新颖.“抠查”前进一小步,中国声乐就能迈出一大步吗?--谈我所认识的艺术指导这个行当[J].歌唱艺术.2011(11)

[4]张晋伟,邓江.针对性的元音练习对歌唱的意义[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5]王德才.面罩唱法在歌唱中的运用[J].民族音乐.2011(03)

[6]朱敬修.中西文化交融的新尝试--中国河南版《爱的甘醇》观后[J].人民音乐.2011(01)

[7]唐琳编着.声乐教学泛论[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8]马晶晶.对河北省理工科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9

[9]李佳烜.音乐教育三位一体合力发展模式[D].上海音乐学院2009

[10]丁允笛.传统声乐艺术中“善歌者”的人文阐述及当代反思[D].河南师范大学2014

[11]吕佳音.欧洲歌剧中女中音角色创作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D].河南师范大学2014

[12]张玉.怀梆唱腔艺术及其流派的考察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建设“教育强县”和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契机,在局党组的的正确领导及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的正确指导下,以“强管理、抓质量、保均衡、促发展”为主线,狠抓学校内部管理、质量提高和学前教育建设,促进我县基础教育健康、均衡、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学前教育:实施学前教育XX年度建设计划,改扩建好武源、万水、土地、水东中心幼儿园等4所乡镇中心幼儿园、30所村级附属幼儿园,确保适龄幼儿接受三年学前教育率达65%,接受一年学前教育率达99%以上。指导创建4所县级示范性幼儿园和1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

2、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达100%,辍学率控制在0.5%以下;初中入学率100%,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推动建好特殊学校,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城镇达到75%,农村达到60%。

3、高中教育:高一招收新生1400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达3000人;推动普通高中向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确保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年检合格以上。

4、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小学生100%、中学生达99%,学生犯罪率为零。

5、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体质健康合格率城镇中学生98%,农村中学生96%,城镇小学生96%,农村中心小学93%,村级小学92%。

6、教育质量:小学合格率98%,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一次性合格率95%,7a人数达到1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次性合格率90%以上,高考本科上线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狠抓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按规定开齐所有课程,力争体艺活动参加市级竞赛参赛项目和获奖人次有所增加。

三、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紧抓机遇,促进各级教育均衡发展

1、学前教育要有新举措

一是搞好中心幼儿园建设。实施学前教育XX年度建设计划。做强公办幼儿园,力争改建好武源、万水、土地、水东中心幼儿园和禾鱼完小附属幼儿园等31所村级附属幼儿园,努力提高学前三年普及率。召开学前教育现场会,全面推动学前教育发展。学习资兴、苏仙安仁县、宜章县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中好的经验,创建4所县级示范性幼儿园、1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二是规范幼儿园日常管理。推进标准化幼儿园建设,按照《湖南省幼儿园办园标准》和《湖南省简易幼儿园基本条件》等要求,建立幼儿园建设和管理指导、检查、考核与评估机制。加强师德建设,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保教水平。对民办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乡镇小学附设的幼儿班分别进行量化评估检查。对于办园、办班不合格的幼儿园、幼儿班进行整顿,限期整改到位,以达到端正办园思想,规范办园行为,改善办园条件的目的。建立幼儿教师用书及教育教学资源审查制度,全县所有学前教育机构都要使用省教育厅推荐的幼儿教材。充分利用郴州市幼儿园网上管理系统构建覆盖全市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办事效率。尝试幼儿园划片招生,杜绝恶性竞争。入园年龄不低于3岁,民办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小学以及今年改扩建的村级附属幼儿园逐步取消附设的学前班。三是积极扶持与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努力争取资金用于扶持和奖励民办幼儿园,着力提高硬件设施好的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性学前教育机构,力争新批规范化民办幼儿园4所。四是促进学前教育向前延伸。探索0—1岁以医为主、教支援医,1—3岁以教为主、医支援教的医教结合新模式,尝试构建3周岁以下散居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成立县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中心和县婴幼儿保健指导中心,为婴幼儿早期教养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早教指导站可依托幼儿园成立,保健指导站可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

2、义务教育要有大发展

一是进一步理顺义务教育办学体制、完善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突出解决农村学校资源配套问题,积极推动城乡骨干教师均衡配置,因地制宜,区域推进,逐步提高;优先扶持薄弱学校,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二是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残疾少年儿童受教育权益;探索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其入学保障和教育管理;探索进城务工和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三是巩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成果,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认真学习外地课改经验,努力培养课改样板校,打造有效课堂。四是推进中考制度、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考试评价导向作用,不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五是加强学籍管理,启动学籍管理系统,严格控制学生非正常流动,加快缓解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进一步探索通过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优化城区教育资源配置,调整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启动扩容提质工程,努力增加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学位,实行划片招生,确保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就学权利。严格控制城区学校班额,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严格把关学生入学年龄,不准留级,确保不浪费义务教育资源。六是努力建成覆盖面广使用便捷的管理服务平台,通过现代化信息手段促进基础教育的全面管理。

6、开展“6.26”禁毒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7、组织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毕业证验证;

8、召开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会议;

9、组织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工作;

10、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

11、参加“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市级征文和演讲比赛。

七月

1、组织参加郴州市第十四届中小学幼儿园(英东杯)艺术节和艺术教育科学论文评选;

2、组织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补考工作;

3、组织参加市举办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班;

4、开展农村骨干体育教师和健康教育教师培训;

5、幼儿园改扩建建设督查。

八月

1、初中毕业考试生、地补考(上报组考方案);

2、组织参加郴州市第18届中小学生(英东杯)第一阶段运动会篮球、举重、健美操比赛;

3、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秋季招生工作;

4、开展国防教育,组织高中新生军训;

5、指导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秋季招生工作。

6、开展全县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科学论文评审活动;

7、督促学平险理赔。

九月

1、组织收看“开学第一课”;

2、开展中小学生“爱牙日”活动;

3、开展防近宣传周活动;

4、安全隐患排查;

5、开展XX年秋季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情况检查,做好开学情况数据汇总上报工作;

6、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7、组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学业考试生、地补考;

8、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和饮用水专项检查;

9、开展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

10、征订家长读本,长学校;

11、迎接省项目园建设督查。

十月

1、组队参加郴州市第18届(英东杯)中小学、中职生运动会第二阶段(田径、健美操、乒乓球)比赛;

2、组织学习、贯彻幼儿园日常管理常规和教学常规,开展幼儿教育教学送教下乡活动;

3、开展学校体育、艺术、卫生专项工作督查;

4、开展示范性家长学校评估验收工作和优秀家庭教育论文及百名优秀家长评选、推广工作;

5、举办xx县第28届中小学生运动会;

6、开展庆祝“建队节”活动及少先队辅导员培训;

7、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8、组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查;

9、开展中小学学校管理视导。

十一月

1、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以及体卫艺与国防教育年终总结、报表上报等工作;

2、组织学前教育年终专项检查,开展农村示范性中心幼儿园评审工作;

3、组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查;

4、指导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德育特色示范校、优秀德育案例评选;

5、迎接市级示范家长学校验收。

十二月

1、总结XX年度工作,拟定XX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开展年终考评;

2、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3、组织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

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测试上报考核(9.1-12.31)。

基础教育的工作计划二

教育时刻需要不断的变化,适应不断的形势的变化,在不断的前进中,我们有了更多的方向,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努力的目标,这些都是我们认为最好的。基础教育的改革实在必行,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大踏步前进的动力。国家近年来一直在深化教育改革,一直在不断的提倡素质教育,希望国家教育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我们基础教育办公室已经就201X年的工作做好了准备。

一、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魂”,坚持“自主创新”,启动并实施以“百堂新课改探索课”、“百项特色校本教研活动”为重要载体的“携手行动计划”,注重聚焦课堂,重视常态课建设、课程建设、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改革的积极效应,合力打造上虞课改品牌,积极推进我市课改健康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类培训、二次评比、三项研究、四大建设。

1、一类培训

做好面向教师的学科培训,面向教研组长的主题教研培训。

2、二次评比

(1)以“科学地教、有效地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上下半年分二期开展“上虞市中小学百堂新课改探索课评比活动”。

(2)坚持“以校为本 以效为本”的教研理念,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百项特色校本教研评比活动”

3、三项研究

(1)认真做好对课改实验的调查研究工作。对全市不同层面学校课改实验进展工作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和评估,及时总结、培育和推广成功经验;对出现的问公文频道题及时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

(2)课堂教学策略和基本规范的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探索课评选的方式,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样式进行探讨,为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提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3)继续开展对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探索全面提高教师“常态课”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

4、四大建设

(1)课程建设。合理应用好地方专题课程教材,着力完善教材建设。有效地引导学校合理地进行校本课程建设。

(2)制度建设。重点是推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通过“推进校本教研”主题征文、主题论坛等活动,推行10大措施做实校本教研,改变教研和培训的工作方式,以朴实的方式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3)队伍建设。通过培育、挖掘、宣传等方式,及时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提高上虞教育在绍兴市乃至浙江省的影响力。

(4)资源建设。合理规划,积极组织开发对教师有实际价值的课程资源,加强“课改在线”网站建设和利用,高质量地编印《上虞课改》。探索和研究促进城乡课改和谐发展的有效策略。

三、工作安排

一月:中小学第三届师徒结对满师及第四届师徒结对启动仪式

二月:《上虞课改》09年通讯员工作会议

三月: 分段进行新课程主题式调研;

四月: 省06规划课题《农村完、村小新课程实施策略》部分成果共享

五月:“科学地教 有效地学”——中、小学新课程各学科探索课评比(一)

六月:“推进校本教研”主题征文

七月:“推进校本教研”主题论坛

八月:“网上教研”的工作规律和模式探索

九月: 有效备课行动研究——各学科利用学区学科教研基地开展

十月:“科学地教 有效地学”——中、小学新课程各学科探索课评比(二)

篇4

关键词:教育教育歧视公平

一、教育歧视的概念

1、教育歧视的概念

教育歧视是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后天努力无关的个人特征的评价。根据这个定义,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要看他后天的努力程度,而不是他的天赋,家庭出身,民族,性别,身体上的先天特征,国籍或所在地区等因素。如果这些与后天努力无关的因素在教育过程中得到了正的或负的价值,就可以说发生了教育歧视。

2、教育歧视的表现形式

(1)学校歧视

从小学开始,便按成绩的好坏,被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差生,而“优等生”则理所当然地加入少先队,当学生干部,“差生”则几乎与这些“荣誉”无缘。到了中学,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将学生按考试成绩分成快班和慢班,考试分数高地学生进入快班,考试分数低的学生进入慢班。学校对快慢班的教育,教学管理侧重点不同,对快班是抓学习成绩,培养优等生;对慢班是抓纪律保证学生在校不出事,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学校安排任课老师优先考虑的是快班,快班的任课老师往往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相对较高,而慢班任课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2)教师歧视

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常常有失公平,对“差生”有歧视现象。一是座位安排上的歧视。有些教师不是根据学生的身高,视力等因素,而是依据学生的考试名次。第一名首先挑选座位,第二名次之,依次下去直至最后一名。二是课堂提问上歧视,由于“差生”往往对老师的课堂提问不能较好地回答,甚至连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有些教师认为提问“差生”是浪费时间,索性就不提问或少提问“差生”。三是在作业批改上地歧视,有些教师在批改他们的作业时往往不像批改其他学生的作业那样认真,有时为了节省时间,干脆就不批改。四是教师在对犯错误学生的处理上的歧视,老师对“优等生”往往“手下留情”,而对“差生”却严格“依法办事”,甚至“从重处理”

(3)同学歧视

由于“优等生”倍受老师青睐,常常受到表扬,有很强的优越感,觉得比别人高出一等;“差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感到抬不起头。目前大中小学教育仍是竞争式和淘汰式的,所以“优等生”往往很不情愿将知识讲给别人,不愿和“差生”做朋友,怕耽误时间。另外值得关注的就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看不起家庭条件差的学生。

二、教育歧视产生的原因

造成歧视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部分教师的素质不高。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办法简单是造成歧视的主要原因。一所学校的办学成绩好坏,只看学校的学生升学率。一些教师缺乏教学工作研究的积极性,特别是当前农村教师待遇低下,工作量大,以及下岗的压力,使教师缺乏忠于职守的动力,少数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明显减少。

1、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

在应试教育的管理体制下,有的学校实行快慢班制度,大多是无奈的选择;在应试教育的管理体制下,因为老师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才出现对“差生”的种种歧视;也正是学校,老师及家长对“学生成绩就是一切”,因此才会出现“优等生”瞧不起“差生”的现象。

2、经济地位差异以及城乡文化差异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一个人的经济实力,成为其能力的标志,也一定程度的影响着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时也因为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的不同,城乡孩子在生活习惯,知识结构,思想观念上都会存在极大的差异。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低收入的家庭,他们在贫困中挣扎,这些家庭的孩子因生活贫困,自尊心常常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伤害。另外,来自农村的学生经常会受到城市同学的排斥和老师,学校的不公正的待遇。

3、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工作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职业压力更大,这就造成了中小学教师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不久前,中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这一工具,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实行的检测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另外,焦虑水平偏高等也是较突出问题。过大的压力和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疾病很容易使教师的言行过激,做出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不理智的行为。

三、防治教育歧视的措施

1、完善教育制度,实现教学民主

(1)树立正确的教育民主思想:

现阶段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德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德,对人才层次德要求也是多层次的。这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校教育来适应。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的教育目的观应抓住时代需要和可能去培养多层次的,适应力强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这些思想将有助于教师正确认识教育,认识学生,做好教学中的针对性。

教学民主思想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地师生关系,做到教学相长。教师在对待学生方面,要以乐观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更要把学生当成发展的主体来对待。在教学中坚持发展性,启发性原则,采用诱导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潜力,要相信个体的可发展性。

(2)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是规范,这是法治社会提出的必然要求。教育法,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一规定实质上是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和学生作为公民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不能因为是师生关系就能改变这种关系。

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是平等,自由地参与,只有这样教学才有高地效率。主要体现在教学互动上,不仅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要求师生围绕教学内容、方法的互动,另外教师的引发诱导行为,然后由学生反应,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应予以评价。互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发展。

(3)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

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必须不断追求轻松愉快的心境,昂扬振奋的精神,平静幽默的情绪,豁达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更良好的心理素质,使自身的人格丰满。政府,社会和学校也应当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大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增长教师知识和提高教师能力的力度,为教师职业素质和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适应时代的发展,探索新时期教育教学规律

今天的时代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实际上也是学习的时代,任何一个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在开放的时代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教育已经不再是唯一途径,教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已有的书本知识上,但在其他领域,教师的优势则不是很突出,在某些方面,学生可能具有超越教师的优势。学生向教师学习,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应提倡教师向学生学习。

另外,素质教育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固定的模式,因而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教育教学方法,都应该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激励和自主为动力,以培养不健全的人格和全面的素质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歧视性教育的发生。

3、采用法律手段

篇5

目前,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推进教育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而美国教育学家伊万伊里奇认为,教育的核心在于惊醒个人自由抉择而完成个人的目标,教育中的自由、尊重与公平精神的发扬有助于破除社会知识的垄断与阶级利益的操纵而促进社会正义的实现,《非学校化社会》思想对解决目前的教育公平有借鉴作用。

一、《非学校化社会》主要观点

伊里奇认为的理想教育模式是自由参与的学习,而且知识的学习来源不局限于学校,他认为人类大部分的学习并不是来自于学校而是生活。伊里奇认为学习必须从生活中自由地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对象,惟有自由地学习才能确保学习者的自发性、独立性和责任感。所谓“非学校化社会”理论主张只有使整个社会都充满学习机会,使教育回复原有的精神与效果,采用非正式学习方式,人们才能全心全意投入学习活动,获得与真实生活世界不断适应与学习的结果。

伊里奇所倡导的“非学校化社会”绝非简单地指废除学校教育,而是提出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建立新型的“技能中心”,向所有希望学习的人提供其一生中任何时候皆可利用的资源,使所有希望与人分享知识的人都能找到有效的沟通渠道,同时为公众提供相应的提出问题的机会与交流平台。

二、义务教育公平的思考与《非学校化社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文本围绕公平明确提出,要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的教育的机会,形成惠及全民的公民的公平教育:一是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惠普性,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三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依法接受较好质量的义务教育;四是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五是扶助困难群体,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为什么平等的教育机会没有产生同样的教育结果,真正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伊里奇认为现代教育的功能发挥中,学校教育所能做的十分有限,现代教育不能仅仅通过学校教育而得以完成,社会大众对学校教育的期待远超过国家所能提供的,这必然导致教育出现不平等现象。对此伊里奇进行了深刻反思,指出“向贫困开战”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学校不仅不能消除贫困,而且在不断地两极分化。“学校费用的增加只能强化其破坏作用,导致穷人的更多依赖,使得他们不仅丧失了控制自己学习的勇气与能力,而且还丧失了利用自己经验与社区资源来组织自己生活的能力。”补偿教育计划的结果是“这些处境不利的儿童在学习方面并未见有任何显著进展”,学校教育,即使是义务教育都在制造着社会的两极分化。所以,在伊里奇看来,学校是无能的,应该废除学校。人们逐渐认识到,学校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带来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相反激化了社会矛盾,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于是,几乎整个社会都对教育产生了强烈的不满。贫困者谴责学校没有保证他们的孩子成功;中产阶级埋怨教育过分强调组织化、理智化,而忽视学生选择教育的自由;纳税人和家长对学校开支开始有看法,要求学校对每一笔开支都要做出解释等。总之,人们对学校的态度开始转变,认为学校不再是一个有价值的机构。他说:“多少代以来,我们企图通过提供越来越多的教育,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可是迄今为止,这种努力失败了”。

学校看似是一个正义、公平、合法、自由的地方,何以看来平等的教育经费、设施通过学校教育会产生不平等的结果。学校对教育的垄断,学校对知识的垄断,伊里奇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商品社会。在这个消费社会里,不仅物质是商品,文化、价值和所谓的“福利”也已成为商品,每一种商品都有相应的官僚集团给予控制。知识是诸商品中的一种,知识的垄断者是学校,教育专业工作是官僚机构的成员,是知识的推销者。他们通过文凭规定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和知识的价值是什么,把知识的价值制度化。学生是知识的消费者,他们对知识没有选择的权力,一切听从学校的安排,是消极的消费者。学校排斥其他机构来承担教育任务,独自占用着供教育使用的资金、人力和其他赞助,控制着对知识、课程与教育过程的根本观念,不断做出许诺以推销自己。 转贴于

三、全面改革学校教育

伊里奇认为“隐蔽课程”不会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以及生产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变化。美国自60年代开始出现了改造学校运动,对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过改革:改造课程、改变学制、废除学生在教师权威下进行学习模式、创办自由学校(Free-Schoo1),但这些都未从根本上触及到“隐蔽课程”。为摆脱困境,伊里奇指出,只有建立新型学校,才能把学生从这种课程中解放出来,这种新型学校就是非学校化社会。这种主张取消学校教育的做法,无论如何是十分偏激的,他只看到学校教育成为社会控制的工具和手段,但没有认识到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间的密切关系,没有看到学校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制约的性质,没有看到任何时代的学校教育都会自觉不自觉、有意无意地打上统治阶级烙印。

另外,伊里奇认为学校教育存在的危机,如教育不能培养受教育者真实可靠的才能,不能培养学生自我批判的精神,教育中存在的权力支配关系、强迫学习者学习等都必须通过取消学校来决定。这种因噎废食的想法,无疑是不切实际的。要想系统地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拥有立于社会的技能、技巧,完善自己的人格、走向自我实现就不得不经由学校或类似学校的场所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虽然学校不是唯一的教育机构,但它毕竟是最便利、最有效的机构。全面改革学校教育,在伊里奇看来非学校化社会的建立应基于这样三方面的考虑:向所有希望学习的人提供其一生中任何时候皆可利用的资源;使所有分享知识的人都能找到有效的沟通渠道;同时为公众提供相应的提出问题的机会与交流平台。为实现这些目的,伊里奇提出了“机会网络”(opportunity web)的设想,这种网络组织使学生可以通过4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来获得教育资源:①建立参考服务中心(Reference Services to Education Objects),即把正规教育所使用的图书、仪器设备提供给学习上需要的人。这些东西可以保存在图书馆、出租站、实验室或放在类似博物馆和剧院的陈列室那样的地方。有些可以放在商店、工厂、农场或飞机场等人们经常去的地方,总的原则是要便于专门学习的人或业余自学的人使用;②建立技能交换(Skill Exchanges),学习者把自己的姓名、地址和技能登记下来,并说明他们愿意在什么条件下教给希望学习的人,以促进学与教的互动;③建立同伴联络站(Peer Matching),这是为了同伴之间分享新的技能而建立的网络,想利用这种网络的人,只要在中心登记自己的住址、姓名以及期望分享的技能,电脑能帮助找到如愿同伴并建立联系,共同交流进步;④建立职业教育家咨询(Professional Educators)。伊里奇认为,在非学校化社会里,兼有“保护人”、“道德家”、“医生”三职能的教师已经消失,学校已经消失,但作为承担某种教育功能的专职仍然存在,这种教育专职包括:设计和经营学习网络的教育管理专职:在网络的利用方面指导和劝告儿童或家长的教育咨询;在学习的内容上能够起引导作用的教育指导等。总之,新的教育应该能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美]伊万伊里奇著.非学校化社会(吴康宁译)[M].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

2 漆玲玲.伊里奇“非学校化”思想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4(10)

3 聂志成.“非学校化”思想揭示的矛盾及启示[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5)

篇6

论文摘要:均衡发展已成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农村基础教育“撤点并校”应运而生,这一措施对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实施中也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借鉴美国合并学校运动,给我国“撤点并校”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布局调整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第13条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适当合并。全国各地自此开始了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等为目标的大规模的学校合并工作。

一、“撤点并校”取得的成效

1.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当规模小的学校和一些教学点被撤并以后,各地就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使用,从而避免了过去分散办学时普遍存在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接受调查的县乡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县教育局局长中,这一比例高达100%。尽管在调查中学校校长、中层管理人员、教师及其他人员(教辅和工勤人员),对这一问题的认同比例呈递减趋势,但在各项选择中都居首位。由此可见,尽管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不完全一致,但大多数人都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2.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调查发现,在受访人员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员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提高了学校的规模效益。而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前与布局调整后的学校规模比较中,能够明显看到各级学校的校均在校学生人数都有显著增长,高中的规模增长极为明显,这是由于高校扩招后对普通高中产生了极为显著的拉动作用。

3.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实地调查中我们看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后,一些基础设施较好、教学质量较高的农村中心校,由于投入加大、资源集中,其办学条件在当地农村达到一流水平,其基础设施、师资、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水平等也朝着与城镇水平差距缩小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学龄儿童可就近接受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从长远来看,对缩小区域内、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推进区域内、城乡间的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撤点并校”可以说是整合教育资源的一个创举,但在执行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国情、地域、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结构等多方面的问题的复杂性也产生了很多问题。

二、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引发的问题

农村的“撤点并校”这一政策推行9年以来,使得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地整合,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促进了办学的规范化、科学化,许多家长和老师为此叫好。然而,“撤点并校”带来欣喜的同时,也带来不少烦恼。教育界人士分析认为,农村小学在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都产生了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学校撤并之后,家长负担增加。撤并学校带来了上学成本的压力,终将落到家长的身上。并校之后许多原来就近上学的学生因寄宿产生了住宿费、伙食费、生活费、交通费等合计每年数千元的开销;学生年龄太小,异地就学家长不放心,不少家长选择了陪读,这样又增加了租房费等开支。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由于家里负担不起学费而导致新的辍学率反弹的现象。

2.安全隐患增多。由于乡村地势比较宽阔,部分村屯相隔较远,一旦并校,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问题。现在许多学校都采用校车固定接送的方法,但并不意味着这样就可以彻底解决孩子的上学、放学问题。遇到雨雪天气,道路泥泞湿滑,或车辆超载,学生安全存在潜在隐患。此外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也可能对学生造成危害,这些隐性的危害应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

3.学校发展受限。学校撤并后,许多“新学校”并没有相应地扩建,导致许多地方出现“巨班”现象;而扩建校舍的学校所消耗的教育投资要远远超过并校前的投资费用,闲置的校产如不扩建将无异于废墟,便造成了新的资源浪费,与教育资源的集约使用和优化配置的目的南辕北辙。况且新学校的师资大都来自撤并的学校,教学质量也并没有相应提高,限制了“新学校”的发展。

4.大批师资力量闲置。我国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存在着区域数量过盛、学科结构失衡、年龄分布不均和学历层次偏低等诸多结构性问题。并校数量多,导致“新学校”将面临着极大的管理问题。资源整合后,由于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严重制约着师资力量的调整,有部分教师被调至新学校工作,同时也造成大批师资力量闲置。因此,剩余教师的下岗安顿问题成为该政策能否得到社会各方支持的关键。

5.学生在并校后的磨合期容易出现因不适应而产生违纪行为。撤点并校带来的不仅仅是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等显性后果,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期,受学校、家庭环境影响较大。由于孩子们过早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难以适应新学校的生活,身心受到了不良影响,这是更严重的隐性危机。有些孩子因不适应食堂饭菜而食欲不振,造成营养不良;有些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适当的疏导,造成性格上的偏执,可能出现逃课、打仗、违反课堂秩序等问题,学习受到严重影响。

撤点并校并不是中国首创,很多国家的教育发展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的便是美国的做法。

三、美国农村学校合并运动的启示

美国的农村学校合并运动其实是以城市标准化的教育模式为参照系的,它试图解决因城市化而导致的逐渐衰退的“美国农村教育问题”,追求教育效益与平等,以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美国一百多年来的学校合并历程及围绕合并而展开的争论、研究和探索,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空间。

1.理性看待农村学校合并所涉及的利益调整。我国农村学校合并中的利益调整涉及地方政府、教师、村民及其子女。就政府而言,学校合并提高了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减轻了地方财政负担,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管理。对村民而言,其获得的益处可能是教育质量的提高,但在当前我国学校布局调整补偿机制远未完善之前,由此带来的损失包括家庭经济负担增加、对孩子上学不便的担心以及失去学校这一农村文化标志物的情感失落。对学生而言,学校合并可使他们在更好的环境接受更多元化的教育,但由此也产生了生活、交通的不便及安全隐患等。因而,在农村学校的合并中,示范式或强制与示范相结合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模式更为理想,可减少利益主体的冲突。此外,公平应优先于效益,对处境不利者的补偿应该是公平教育的应有之义。建立与完善对在农村中小学合并过程中利益受损者的补偿机制,对实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提高教育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农村学校合并应遵循渐进与逐步完善的原则。一个多世纪来,伴随着美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及教育水平的发展,美国农村教育目标经历了由实现农村教育城市化、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到实现教育公平和农村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发展历程。同样,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与经济及教育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也必将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完善的过程,且需要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进行制度创新。为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这一行为,坚持协调、公平、均衡、可持续的农村学校布局与发展模式,为未来的教育发展预留空间。

3.应关注农村学校的文化重地作用。农村学校布局是城乡教育中非常关键的问题,从现象看是学校布局问题,从实质看是财政支持体制、管理体制问题以及文化的问题。目前,在学校合并的状况下,撤销小规模学校对传统文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应得到适当的关注。无论农村目前有多落后、贫困与守旧,农村都不应该成为城市的“跟班”。农村需要有自身的价值取向,农村教育也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农村学校合并应在充分考虑这种价值取向之下而为之。

4.农村学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完善。学校后勤体系是否完善,关系到农村学校发展的全局。一是农村学校食堂建设问题。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有效保障学生的餐饮健康。二是学生的住宿与安全问题。农村学校合并后,边远地区的中小学生大部分住进了学校,学生的住宿条件、安全问题与管理问题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需要做到细致周到。三是学生的交通问题。农村学校的合并,打破了以往在儿童步行距离区域内设点的基本原则,意味着儿童将要步行更远的距离去就读。因此,为农村合并学校建立一个高效、安全与免费的交通服务体系,应成为农村“学校合并”的基本条件之一。

总之,对农村学校而言,规模大并不能绝对保证办学的成功,不同规模的学校都有成功的例证。在不具备学校合并条件的地区,盲目进行一刀切的校点撤并,可能会导致辍学率、失学率上升以及教育质量的下降。稳妥地推进农村集中资源办学,循序渐进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是发展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李鹤,王舒怀.教育天平上的寄宿制学校[N].人民日报,2009-04-l4.

[2] 杨东平.2009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 杨孔炽,徐宜安.美国公立中学发展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4] 廖英丽.20世纪以来美国农村学校合并历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09,(3).

篇7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但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教师资源配置并不均衡,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教师资源匮乏,这无疑扩大了教育的不公平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代偿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当教师。”①只有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合理有效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才能缓解农村地区教师短缺和各种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进而保证教师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不管是哪一个国家都面临过农村教师师资短缺的问题,先是出现数量的短缺,在数量达到或者基本满足要求时又会面临质量上的提升问题。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补充机制不仅是数量的补充,更要从质量的角度出发,将优秀教师补充进来,带动和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另外,还要让补充进来的教师愿意并能够在农村教育岗位上长期留任,以达到区域间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一.创新和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公平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首先要求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对公平,其中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成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投入,并特别针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补充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但是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底子还比较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还比较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数量上流失严重、补充不足;在质量上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和社会公平发展的瓶颈。因此,作为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手段之一,建立合理有效地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就成为必然。

(一)是推进区域间师资均衡配置的需要

《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指出,在教师数量的横向对比上,农村教师中有70.3%的乡镇、农村教师集中在小学教育阶段,仅29.7%的教师服务于初中教育。从教师的稳定性来看,城市教师的稳定性要高于县城及农村地区。②农村学校流出的教师难以及时得到补充,造成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农村教师学历层次提升不够,难以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由此可见,创新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对弥补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欠缺,缩小城乡差异有重要意义。

(二)是拓展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空间的需要

教师专业发展除了自身的追求和努力之外,还受到一定的社会、学校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制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师资缺乏的薄弱学校,一些教师超负荷工作,大部分精力都在于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很难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去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进修的时间和机会都非常少,一些学校规定的业务学习任务多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师资数量和结构不合理的学校,难以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条件和氛围。在教师角色从“职业化”向“专业化”转变的背景下,通过教师补充,可以促使教师的工作量趋于合理,优化教师的工作环境和专业发展意识,为农村地区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是保证农村地区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农村地区师资的缺乏严重影响义务教育的发展规模,使农村地区得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减少,不能享受到充足的教师资源。农村学校一些课程无法正常开设,有的地方和学校则通过加大班额、增加教师工作量等方式勉强维持教学。③其次,骨干教师纷纷从农村地区或者薄弱学校流向城区,使流出学校的师资质量下降,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大打折扣,学生得不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初衷。只有通过创新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使教师资源在城乡、学校之间的配置上保持基本均衡,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是促使毕业生顺利进入农村教育岗位的需要

当前不可忽视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包括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也不易找到对口的工作。与此对应,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教师却仍然紧缺,毕业生缺乏顺畅的渠道进入农村学校从教,同时从事农村教育事业的意愿也并不强烈。“教师供需状况由供不应求变为结构性过剩,不少农村学校甚至出现了教师超编与代课教师共存的现象”。④这些情况说明,农村教师队伍呈现出的新陈代谢缓慢的状态迫切需要我们从优化教师结构,调整教师资源出发,创新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使优秀的教师补充进来并能够在农村教学岗位上真正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创新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对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区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我国实行的几项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及其成效

(一)省级招聘和市县招聘

教育部曾于2009年做出《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强调,从2009年开始,各地中小学新任教师补充应全部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同时要调整和使用本地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及时满足教师补充需求。⑤这一政策的出台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招聘过程中的公正性,以及保证教师入职的基本标准,并且实现县域内同类义务教育学校岗位结构比例在城乡之间大体平衡,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率先实现均衡配置。

(二)特岗计划

为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2006 年我国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特岗计划”以合同管理方式绕开编制紧张的障碍,采取省级统筹、公开招聘的办法,严格用人标准和程序。此项政策不仅为农村地区的学校补充了大批师资,对地方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积极示范效应,而且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时面向基层,拓宽其就业渠道。

(三)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

教育部于 2004年启动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在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大学中,选拔部分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学校培养和实践锻炼,为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培养教育硕士师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师范生免费教育

2007 年,国家开始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以鼓励师范生毕业生扎根农村、长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师范生免费政策是国家提升农村教师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师范生免费教育通过公共财政干预机制来调控师范教育的发展,吸引优秀学生报考教师教育专业并到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学校任教。⑥这项举措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源非常具有吸引力,同时能够从源头上保证农村教师素质。

(五)轮岗与顶岗支教

轮岗和支教制度相对于上述几种制度来说,是相对短效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但是灵活性和时效性较强,也易于在更小的范围,例如在同一个学区内实行。

教师轮岗制度的初衷在于使城镇教师走入农村基层,以带动当地教学质量的提高,缩小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市和农村教育水平之间的差距。

综上所述,这几项政策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和结构性短缺的矛盾,提升了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吸引了高学历人才从事农村基础教育,改善农村薄弱学校面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有力地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四.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政策的实施颇具成效,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偏差和有待执行的问题:

(一)教师招聘和编制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

省级县级招聘在某些省区的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考试科目的统一性导致教师补充中的学科短缺问题;二是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尤其是专业精神与知识的测评。另外,招聘权限的上移虽然加强了公正性和基本标准,但是没有照顾到学校具体的用人需求,出现学科性过剩或者短缺的问题。

另外,教育部提出 “特岗计划” 要 “严格掌握用人标准,以应届本科生为主”。但从实施情况看,一些偏远艰苦地区,本科生不愿意应聘,专科生又不能够招聘,实际需要并没有得到满足。再次,部分特岗教师专业不能对口,所任科目繁多。这些教师分配到农村中小学后,成为“通科教师”,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加重了特岗教师的工作负担。

(二)教师利益难保障,教师待遇缺乏吸引力

有研究表明,有不少地方特岗教师的工资不能及时到位,拖欠现象严重;有些地方绩效工资和福利保险等也没有落实。有些地方招聘时的承诺难以兑现,使部分教师生活面临窘境,严重影响了这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特岗教师期满留任之后,地方的安置能力面临重大考验。不少县级财政原本十分薄弱,特岗教师岗位有关支出结转以后将形成巨大的刚性压力。

另外从对首届免费师范生的调查来看,多数人从教育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出发,认为以优异成绩考入部属院校然后回农村教书十年违背了当初高考以期跳出农门的初衷,认为农村教师的待遇对他们缺乏吸引力。对农村教师直接投入不足,无法创造使教师安心从教的物质环境;入职后的各项管理制度的缺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缺失等种种现实因素使教师没有意愿长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

(三)免费师范生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毕业生缺乏从事农村教育工作意愿

一是从培养机构层面,许多省属师范类院校并没有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这些院校的生源多来自于本省或者周边省市的农村地区,免费师范生政策并没有加大对与这些学生的倾斜力度。二是从政策实施效果层面,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四年来培养了万余名教师。有调查表明,在这万余名免费师范生中,下基层的愿望并不强烈,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比例非常低。⑦这对于农村教师紧缺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实际的需要并未得到有效满足。这些毕业生留在城市不能解决岗位和编制,却缺乏或农村生源地执教的决心和勇气。

(四)轮岗与顶岗支教制度实施缺乏灵活性

有研究者指出,“扎根于乡村的教育现场会发现,轮岗制度的实施遇到许多困境。”⑧例别如出于职称评定的考虑,教师被动参与到轮岗制度中来;城市教育理念和农村教育理念存在隔膜;农村学生受到背景知识和学习硬件的限制,难收实效;另外轮岗教师的实际生活所需也成为了农村薄弱学校的负担等等。需要从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增加轮岗制度专用经费等方面入手,提高轮岗制度的实际效果。

三.创新的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的对策

国内有学者建议本着公开、公平和公正和区域协调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补充机制,在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国家充分考虑对农村教师资源主体的维护责任。要从政府,人才市场、培养机构、学校和教师本身这几个层面入手来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

(一)完善教师招聘政策与教师编制管理政策。就省级县级招聘而言,要充分考虑到区域内学校的实际需求,在考试科目上做出适当调整,注重对考生的综合素质的考试。在编制上,可以适当对特岗教师有所倾斜,使这些教师能够留在农村教学岗位继续从教。另外要从医疗、保险、住房等方面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保证他们能享受到当地教师的同等待遇。

(二)优化资金配置。将对教育的投入部分转化为对农村教师的直接投入,包括对农村教师物质生活和专业发展的投入等;要逐步提高教师待遇,与当地相比要达到中上水平;建立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应达到一定的金额和力度。经费列入每年的中央和省级财政预算,并专项列支管理,保证其专款专用,并严格执行年终审计监督制度。⑨

(三)完善培养机构的招生和培养方式。将师范院校或者大学师范类专业的招生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在录取时对学生做出毕业后必须服务于农村地区教育的限制;师范类院校可招收农村地区定向、订单式学生。培养方案的设定应与其他师范生有所差别,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其中专业教育课程应与“订单”相结合等。⑩

(四)学校要灵活实施教师轮岗制度。在轮岗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时间和地域条件,制定详尽的政策实施计划和考核评价制度。要根据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综合考虑教师的本人意愿,家庭背景等基础上,将教师选派到农村地区的薄弱学校进行轮岗;要考虑到农村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将教师进行轮岗前的培训;加大对区域内农村地区学校的投入,增添基本的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提高教育硬件水平,使得教学活动正常开展。

(五)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教师个人从教意愿。教师个人从事农村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蔡明兰认为,教师流动对农村地区师资的补充牵涉到均衡发展乃至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道义化身”的教师需要遵从社会的规范和政府政策的调控。特别是对于特岗教师,农村教育硕士和免费师范生来说,要加强对这些教师和准教师的人文关怀,在认识上提升他们的使命感和职业幸福感,增强荣誉感,才可缓解农村教师补充难和补充后又流失而出现的“断链”现象。

[注释]

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0年7月29日

②参见”全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项目组.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J].教育研究,2011,(3)。本项目对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各级各类中小学专任教师11190人进行调查,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③赖秀龙.区域性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政策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2011级博士学位论文,2011

④王红霞. 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J].教育发展研究,2010,(6)

⑤《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通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http:///article/xwzx/fzxw/200903/20090300130278.shtml,2009年3月31日

⑥王红霞. 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J].教育发展研究,2010,(6)

⑦记者调查万余毕业生去向 首届免费师范生去了哪.新华网http:///edu/2011-09/28/c_122097191.htm,2011年9月28日

⑧刘伟,朱成科.农村教育”教师轮岗制度”实施困境及其出路[J]. 现代教育论丛,2010(6)

篇8

虽然当下中学美术教育由于各种原因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美术课是我国目前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在普通中学的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审美教育作用:《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可以提高教育质量,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通过美术手段,有机实施培养受教育者形成对美术的整体性认识与创造能力的一种社会化行为;美术教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术教育可以提高思维能力。 

中学生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形成良好地思想品德,并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中学生加强美术技能的训练,对将来参加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也是极为有益的。 

二、初中美术教育的问题 

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通过美术手段,有机实施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美术的整体性认识与创造能力的一种社会化行为。当前,初中美术教育在整体的教育框架下越来越受到更充分的重视,相当多的学校在普及美术课堂教学的同时,也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课程。当前我国中学美术教育现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1]。 

(一)学校主观认识不够 

当今学校教育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特长爱好等发展。美术课不是重点考试科目,绝大部分学生的美术教育就成为学校教育的陪衬和摆设,有些学校根本就不开设美术课,或者美术课只是起着点缀的作用,可有可无,存在着被其它文化课兼并的危机,美术教育根本没有它的地位,不被重视,更不能实现它应有的价值。一些学校虽然开设美术课,但是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大部分都是由其它专业的教师替代,如果遇见考试等一些情况美术课往往都是先被停掉或者不上,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学校美术教育体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上也存在认识偏差。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学生,对学生的教育是教师价值的体现,对学生状况的研究是专业中能比别人有更高的起点以便于在竞争中能考入上一级的院校而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高昂的经济成本。他们所学习的辅导班都是以考入艺术院校的美术和与美术相关的专业为最终目标的。 

(二)教师与教育影响的缺乏 

由于经济条件、就业和环境等多种原因,缺乏专门教师和教学设备落后和供应缺乏的情况非常严重。尤其在农村就表现的更加明显,农村美术教育的专业教师很少,根本不能满足农村中学美术教育正规的美术教学需求。中学美术教师队伍是中学实施美术教育的根本。教师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学美术教育质量的好坏。目前,初中美术教师队伍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首先,艺术教师数量严重不足。镇级中学真正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很少,乡、村所属的学校专业艺术教师几乎是零。其次,现任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也困扰着学校。许多学校艺术课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再次,艺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三)教育发展不均衡 

当前教育投入的不均衡制约了总体教育的发展,在这种大的环境下,中学美术教育也不能幸免,教育的合理投入是让全民受到均等教育的前提,也是解决目前中学美术教育不良现状的重要保障。但是当今教育情况并不乐观。地区发展不平衡,学科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不同步,教育改革力度和执行情况各地均有差异。这也是当今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初中美术教育的改进 

初中美术教育的问题在当前是比较突出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美术教学效果。对于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加以解决[2]。 

首先,学校应该做到最基本的几点:中学美术课一定要开设;一定要在学生中普遍的开设;合理调配中学美术教师资源,提高中学美术教师素质是改善当前中学美术教育不良现况的必要手段;同时,学校教育要改进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让美术课堂真正发挥作用。 

其次,从教师方面来说,美术学科是一个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的学科,这个特点就决定着这个学科的知识的更新程度要比其它多数学科快得多,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美术教师,要能够面对这种快速的知识更新并且要善于在这种更新的浪潮中完善自己。可见,建立高素质的中学美术教师队伍不仅仅是要解决落后地区的中学美术教师队伍问题,它也对所有的中学美术教师提出了要求: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 

再次,从大方面来说,教育需要合理投入缩小地域差异。面对目前我国城乡教育投入的差异,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缩小城乡差别已经是刻不容缓。首先,城市学校的现有教育设施已经基本能够满足现有的教育教学需求,有的学校己经超过甚至达到奢华的程度。面对这样的情况,要加大乡镇和边远地区学校的经费投入,这样才能逐步缩小城乡的差别。第二,加大对乡镇和边远地区的经费投入也是为全民都受到均等教育而需要采取的必要措施[3]。 

最后,合理投入改善美术教学环境促进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目前,中学美术教育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来保证教育教学得以顺利实施。多年以来,中学美术教育一直延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它使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很多环节无法实施。当加大对中学美术学科的投入是实现中学美术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 

综上,初中美术教育现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该认清初中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亟需改善的现状[4]。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美术教育必须要确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学校,教师,学生应该共同重视初中美术信息的学习,改善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伴随教育改革的大潮流,让学校教育在各个方面得到更大提升。 

参考文献: 

[1]隋成龙.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与未来[D].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篇9

教育政策是党和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为教育工作制定的基本要求和行动准则。随着政策科学的兴起,教育政策研究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之一。[1]教育政策问题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人们除了从政策学角度分析教育政策外,广大的学者还运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来分析教育政策,伦理学视角是近几年来人们分析教育政策问题采用的视角之一。

一、教育政策公正的内涵

公正是伦理学的重大问题之—,这个概念涉及的范围很广,它既是法学概念、政治学概念又是伦理学概念。在伦理学中,公正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办事公平正直、坚持真理、合乎情理、不存私心。它反映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体现人们的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2]所谓教育政策公正,就是指教育政策要保证在现实社会条件下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可能的教育平等,保证受教育者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也就是说,教育政策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保证公正:受教育者的发展权利与发展机会的分配、受教育者的发展条件的分配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和资格的认定。

(一)受教育者的发展权利与发展机会

教育是促进人发展的一项社会活动,并且国家规定适龄儿童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政策作为国家为教育事业制定的行为规则,应该保障受教育者的入学权利。受教育者的发展权利和发展机会的公正也就是教育起点公平问题。具体来讲,教育政策要保证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入学机会和发展权利。

(二)受教育者的发展条件

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一种手段,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受教育者作为平等的发展个体,理应享有相同的发展条件。受教育者的发展条件的公正也就是教育过程公平问题。具体来讲,教育政策要保证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公正性,让每个受教育者在受教过程中都享有公正的发展条件。

(三)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和资格的认定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最终的培养质量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加以评定。在评定中,每个个体都应该接受相同的评定标准。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和资格认定的公正也就是教育结果的公平。具体来讲,教育政策要保证受教育者获得相应的发展水平,在同一标准下获得资格的认定。

教育政策的公正涉及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方面。公正的教育政策要保证受教育者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利益,让受教育者获得同等的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满足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需要和实现受教育者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教育政策公正的实现途径

教育政策是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制定的关于教育事务的行为准则。为了实现教育政策的公正,我们首先要保证政策制定参与者的参与公正,其次要保证政策内容的公正。

(一)参与主体的参与公正

政策的制定是一项繁复的工作,目前,中国的政策制定比较关注民主性,强调多元主体参与政策的制定。教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其发展状况将直接决定国家的未来。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政策利益相关人员的参与,只有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参加政策制定过程,政策的出台才能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

人都是会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考虑问题,为了保证教育政策的公正,教育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必须保持一颗公正之心,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从多方面考虑问题,争取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合理的参照意见。

(二)政策内容的公正

教育政策是人们进行教育活动的行动指南,公正的教育政策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公正。为了保证教育政策内容的公正,政策制定者必须遵循平等原则和补偿原则。

1、平等原则

平等一直以来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同质的平等,认为人人生而平等。这种同质的平等观是与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相对的。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平等的观念也日益有了更为广泛的内涵。现在,差异的平等观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差异的平等观承认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只要个体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发展就是真正的平等。这种差异的平等观让人们对平等的认识向前迈了一大步。

教育政策的制定要遵循平等原则,以便实现政策目标,发挥政策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政策的制定要按照同质平等观的要求,保证受教育者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政策的制定要按照差异平等观的要求,保证受教育者获得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条件和结果。

2、补偿原则

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它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教育政策为了实现公正,必须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助推器,是社会和谐的安全阀。教育政策应该以公平作为自己的目标,保证教育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阶层之间的相对公平。[3]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教育政策应该考虑这些不平衡的现实,遵循补偿原则。补偿政策是政府对处境不利人群(弱势群体)实施的特殊政策,其目的是使其在原则上享受与别人同样的教育权。[4]

(1)城乡之间

城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明显快于乡村的教育事业,有的城市正向教育现代化大力迈进,而一些乡村地区连基本的入学率都不能保证,更不用说教育的大力发展了。我国的教育政策长期以来以城市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没有考虑广大农村的现状,让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雪上加霜。

为了保证教育政策的公正,教育政策在内容上必须体现对农村的关注,补偿农村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让农村的孩子们获得同样的教育发展机会。补偿原则的遵循可以用政策来弥补自然存在的差异,这也是政策的作用之一。

(2)区域之间

我国的经济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快于西部内陆地区,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就相应地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东部地区的教育事业经费充足,可以吸引优质的师资力量,其教育质量明显优于西部地区。教育政策在制定中总是“一刀切”,有些政策对东部地区有利,对西部地区就是揠苗助长。

为了保证教育政策的公正,教育政策在内容上必须考虑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体现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适当地补偿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这种补偿是为了教育的公平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方式,应当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3)阶层之间

阶层是社会人群的一种人为划分的结构,它反映社会人群的社会地位、资本状况等。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内部因为收入、财富、权力差异等原因而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等,这种不均等会加大教育的不公平阶层之间的教育。有些人竟然利用权或者钱在教育领域进行交易,谋求教育资源的最大化。

为了教育的公平,教育政策在内容上必须考虑阶层之间的差异,补偿社会弱势群体。高校中关于贫困生的一些政策可以说是补偿原则的表现,这些政策让贫困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保障了他们的学习权利。

公正是教育政策的伦理诉求,只有公正的教育政策才可以真正地发挥政策应该具有的作用,才可以促进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实现教育政策的公正,教育政策的参与主体应该保持公正的意识,力求制定公正的教育政策。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政策分析与当前教育政策热点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1(1):29-32.

篇10

在中国,乡城迁移人员目前已经成为城市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个群体通常被政府和学者们称为“农民工”、“流动人口”、或“外来人口”等等,种种称谓多将他们区别于拥有本地城市户口的居民。与此同时,城市管理者及研究者们也多将乡城迁移者对城市适应的困难归结为这个群体及其个人的素质、能力的问题,而较少从城市政府和城市社会的责任这一角度来思考问题。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的研究将乡城迁移人员的问题设定为农民向市民转变过程中的问题,试图探讨在“市民化”框架内城市政府和城市社会如何调动城市的公共教育资源、帮助乡城迁移者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社会。

公共教育和乡城迁移者城市适应的关系

1、公共教育应该为乡城迁移人员的社会适应负责

一般说来,“适应行为”是“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个人通过社会化,明了自己的社会权利和义务,形成了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性格,就会在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行动。反之,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就会陷入困惑之中。人的一生是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1]“适应”和“社会化”关系密切,是一个事物从两个方面的不同表述。而美国社会学家高斯席德(Golds cheider.G)认为:“移民的适应可以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做出反应。从农村到城市常常包括了这三个方面的变化。”[2]高斯席德强调变化和过程,倾向于把适应理解为行为本身,即在变化的环境中移民们所做出的一种不断的行为调整。根据这些解释,我们可以把乡城迁移人员的城市适应,理解为这一群体的社会化或在新的环境下的继续社会化,实质上就是乡城迁移人员由农民而市民化的过程。

迁移人员在城市的适应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3]。第一阶段是震惊或抗拒。农村劳动力来到一个城市,初始的反应往往是极大的兴奋和欣喜,对城市各种现象表现出巨大的震撼或者一种抵触或抗拒等明显不适应的状态,因为他们面临完全不同的现实世界、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一系列的工作和生活难题。19世纪20年代,就有社会学家曾指出:城市与乡村在当代文明中代表着相互对立的两极,城与乡各有特定的利益、兴趣、社会组织和人性。第二阶段是学习和模仿。在城市中就业的乡城迁移者,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其中的一大部分人会在情愿或不情愿、自觉或不自觉中,模仿或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接受城市元素,有选择地吸收或采借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元素,比如,职业技能,生活方式等等。第三阶段为吸收和整合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或模仿之后,迁移者会选择性地吸收或采借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城市社会的元素,但接着也会对自己原居地的元素有所保留,当二者达到比较和谐的状态时,这就叫整合。而整合达到完美程度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迁移者完全适应了所在城市。

这三个阶段是城市适应的理想模式,在现实中,有的迁移者未必能完成对城市要素的吸收和整合的过程,也可能会产生分化或边缘化的情况。分化是主观上不愿意接受城市主流元素,而且有意回避与任何城市元素交往;而边缘化是有意接近主流元素,但却无法发展出接近主流元素的技能和关系网络。

在整个过程中,迁移者是否具备或者是在城市中发展了新的关系和生存技能是他们适应城市的关键。乡城迁移人员由于经济资源的稀缺,难以在社会关系上做较多投入,新的关系发展难,主要关系网络是由具有相同背景的同事、老乡组成。所以他们在城市的社会交往上显示出内倾性和表层性两个特点。内倾性是指他们交往的对象指向为家人、同乡和从其它地区来的农村人。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如果出现问题,更多的是找家人和同乡帮忙。内倾性造成的结果是社会关系网络的同质化,而在其中得到的信息重复性高②,使异质性高的信息难以发生,所以他们的职业往往呈现出低水平的流动,难有向上的流动。

此外,从我们的访谈调查情况来看,一般乡城迁移人员很少有机会获得政府、社会团体或单位出资提供的一些有关技术、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学习机会。比如在工地上,所谓的职业培训一般都是通过传帮带的形式,除非是一些特种工。因为培训需要成本,乡城迁移人员就业相对不稳定,包工头不愿意对他们进行培训。而乡城迁移人员自己又没有能力去承担这样的培训。此外,各地方的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是向拥有本地户口的市民开放。我们在劳动局、社保中心以及再就业服务中心了解到,必须是本市城镇户籍的失业人员和协保人员、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人员和企业富足人员才有资格申请培训费补贴。到目前为止,专门为乡城迁移人员开设的职业学校很少,大多数是私营性质、以营利为目的的。所以他们的职业培训基本上都是在就业过程中完成的。鉴于新关系形成的困难、技术和技能的缺乏等情况,使得乡城迁移人员在适应城市的生活、就业等方面出现较多不适应。

在对上述现象,即“农民工适应难”到底是一个社会的问题,还是他们自身的问题的解释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主要是城市没有为其提供提高适应能力的公共教育资源;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农民工”的个体素质(观念、品质、文化、技能)问题。实质上这两种观点的基本分歧就在于是否应该把乡城外来人员作为城市的一部分,为其承担公共教育的责任。笔者认为,城市政府、城市社会在乡城迁移人员适应城市生活过程中应负有责任,从而把城市政府和城市社会如何调动城市公共教育资源,以帮助乡城迁移人员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社会作为主要的着眼点。

2、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公共教育是以提供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为目标的教育,具有鲜明的特征,即免费性、平等性和全民性[4];但是在中国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下,目前乡城迁移人员的公共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法律、政策层面。户籍制度的存在以及对乡城迁移人员的不平等政策待遇,对乡城迁移人员的公民意识的形成具有妨碍作用。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管理延伸为城镇内部的二元社会管理,相对于就业制度的变化,这种二元式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严重滞后。目前乡城迁移人员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市民待遇,在居住、就业、社会保障、子女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等方面,受到种种歧视和排斥,所有这些都妨碍了乡城迁移人员的权利实现,从而直接影响到其权利、义务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形成。公民意识的核心是权利意识。有人抱怨乡城迁移人员素质差,强调加强对他们的公民教育,但城市如何给乡城迁移人员支付起码的权利,从而让他们获得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则必须从法律、政策的层面加以落实。

第二是观念层面。本地人的偏见和歧视是乡城迁移人员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妨碍其适应城市的一个软环境,也是公共教育忽视在本地居民中开展反歧视教育的结果。在日常生活及社会交往中遭受的偏见、歧视,直接阻碍了乡城迁移人员的城市适应。如某建筑工地的一位油漆工认为,“上海人不是那么好的,对我们外地打工的不屑一顾。我们下班的时候穿着工作服走过来,他们看到你就像避瘟神一样,我又不是带病毒的。”象类似的叙述很多,被访者始终觉得进入不了城里人的圈子,“他们觉得我们是外地人,打工的,对我们没有安全感”。这种状况造成了他们对城市生活的消极对应。在H村调查的时候,我们发现除了房租便宜外,吸引来自各地的外来务工者到这里居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家都是外来者,彼此不会看不起对方。城市人的排斥使乡城迁移人员程度不同地放弃了融入城市的努力。他们普遍对城市以及居住社区缺乏认同感,而倾向于将自己的城市生活设定为一种短期行为。有些矛盾冲突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他们对于不公待遇的一种不计后果的极端行为,是他们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的客观表现。

此外,目前城市政府对公共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问题之一是政府尚未完全从传统的思想观念中转变过来,他们仍然倾向于把乡城迁移人员看作是城市秩序中的不安定因素,对他们采取防范式管理和教育。这些方式都带有鲜明的“灌输”特性,表现为施教者自上而下向受教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者则永远处于被动地接受教育的位置。政府对乡城迁移人员的态度更多地是立足于管理,而不是服务和保障。基层社区有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劳动、公安、城建、计划生育等部门也都设专人管理外来人员,其管理内容主要一是办证、收费,二是查证、罚款,三是一旦整顿社会秩序,往往把矛头对着乡城迁移人员。具体的操作大多从如何管理的角度出发,而缺少关心其生存环境、生活状况和需求。这种管理模式的问题在于,首先由于目前人们的经济活动日益表现出多样化,由此带来的社会流动和观念更新使得社会成员的存在方式已经溢出了传统的单一模式,因而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经很少有说服力和实际效果。之二是政府以本地和外地两个群体来区分、隔离公共教育,造成了城市居民和乡城迁移人员互动的匮乏,加强了城市人和农村人的社会属性的差异。

第三是具体操作层面:人力物力不够,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层内部的认同感问题,实际造成了二元分割的公共教育现象。乡城迁移人员的流动性大,现有的户籍制度遏制了他们的定居倾向,所以要在乡城迁移人员中实行公共教育,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因为往往一个项目实行到中途,其人员结构就发生了变化。此外乡城迁移人员面临更多的是生存问题;他们的收入并不高,除去日常开支,很少有别的钱或时间去享受精神生活。这些客观原因的确增大了在乡城迁移人员中开展公民教育的难度。

此外,城市公共教育的二元分割,依然是主要的问题。目前城市的公共教育系统主要还是以本地居民为覆盖对象,街道和居委工作人员对乡城迁移人员的教育与管理与本地居民实质上是分开的。在我们调查的乡城迁移人员集中居住的社区,基本上没有类似于本地居民享受的公共教育服务,被访者反映说,居委工作人员只是偶尔来管一下卫生,什么公共教育之类的根本没有听说过。

第四是公民社会的发育不全,社区社会化管理尚未实现,是乡城迁移人员公共教育不能深入开展的又一原因。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越来越多的上级单位开始对下级单位“断奶”,不同级别与种类的单位都开始改变“企业办社会”的状况,剥离原来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但是单位社会责任的释放,并不意味着“社会”的成长。现阶段,政府在政策和体制上给单位“减负”的同时,自己压力却越来越大。社区社会化管理尚不成熟已经成了一个明显的问题。除了行政这一块,可以承担乡城迁移人员公共教育任务的一些社会团体、志愿者队伍还没有发育起来,因而无法建立起乡城迁移人员的公共教育长效机制及其网络。

公共教育转变的方向

1、尊重并落实乡城迁移人员的基本权利,是公共教育的前提。要求外来人员履行公民道德义务,在制度范围内应尽可能地考虑并落实他们的权利,这就需要各级行政人员尊重外来人员的人格和权利,杜绝侵害外来人员的行为发生,还需要教育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规范执法。执法者严格执法与公民守法是相辅相成的。 转贴于

2、转变政府工作的理念,变管理为服务,是提高乡城迁移人员城市适应能力的公共教育的保障。推进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把对农民工管理的重点转到合法权益的保护和服务上来。改变传统的思想教育的工作模式,从重“灌输”转变为教与学的互动。我们不能否认,乡城迁移者的大量涌入给城市管理、城市治安等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然而更多的是今天数百万乡城迁移人员正活跃在城市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从市民身边的早点摊到集贸市场、从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到城市环卫无不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可以说,城市的今天不单单是城市人自己努力的结果,更少不了乡城迁移人员的贡献。城市政府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乡城迁移人员已经是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帮助他们适应城市生活,是城市自身的责任。

3、在本地居民中开展反歧视教育,改善乡城迁移人员城市适应的软环境。在对本地居民的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中,应该加入有关尊重外来人员、帮助外来人员的教育。外来人员对社区的认同和与本地居民的社会交往,有赖于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员的观念改变,“城里人”对“外地人”、“民工”的偏见和歧视是造成外迁人员难于认同社区以及心理压抑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必要将反歧视作为公民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对城市居民的公民教育中,应该将公民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列为重要的内容。城市政府和城市社会应该致力于消除对外来人员的偏见、歧视、侵权等现象。

4、建构起媒体、职场、学校教育与社区乡城迁移人员社会教育的互动模式,组成乡城迁移人员公共教育网络,提高乡城迁移人员城市适应的能力。在制度改革的层面上,改革公共教育制度,实现公共教育的免费性、平等性和全民性原则,这些不仅必要,而且紧迫。首先,教育是培养社会公德、消除社会不公平的重要机制。但是,城市以往的一些公共教育体制(对外来人员不提供制度供给而加以歧视、限制)继续延用的后果是,在城市中会形成两种具有不同心理、情感和价值观的、彼此隔阂很深的社会群体;彼此之间具有难以融合的社会距离,蕴藏着较大的社会张力,从而潜藏着各种社会冲突、威胁社会的稳定。[5]同时,教育是改变和防止乡城迁移人员的城市生活出现恶性循环累积的有效方法。其次,根据同化理论,迁移者最终融入迁入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往往需要一代甚至于几代人的努力。就我国目前的国情看,迁移人员完全地适应和融入城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可能会延续到他们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但是以提供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为目标,是体现免费性、平等性和全民性的公共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即乡城迁移人员的子女的九年义务教育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是以受教育者户口所在地就近入学为原则的。对于迁移人员及其子女来说,他们的户口并没有随着他们的迁移而迁移,因此他们想要在居住地城市接受平等的学校教育仍有种种困难。城市应该尽可能地放宽乡城迁移人员子女进入公立学校借读的政策限制,降低经济门槛,同时把现有“乡城迁移人员子弟学校”、“窝棚学校“等列入本地教育管理体系中,使其规范有序地发展,使乡城迁移人员的子女在城市中享有真正免费的、公平的、全民的义务教育。不仅如此,迁移人员特别是第二代迁移人员在城市的文化适应不仅需要正规的学校教育,而且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和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年轻一代乡城迁移人员接受各方面信息的渠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包括家庭中父母行为的示范、大众传播媒体对公共事务的报导、政界人物言行举止的影响、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经验、职场的培训等等。

为此,亟需构建起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媒体、职场和社区乡城迁移人员社会教育为补充的互动模式,组成乡城迁移人员公共教育的互动模式和联系网络,整合公共教育的资源。比如在M区政府网页上已经建构了媒体公共教育平台。对于年轻一代的乡城外来人员而言,传统的宣传形式已经不能适应他们的需求,将宣传与网络公共教育相结合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年轻一代乡城外来人员的公民意识的形成、适应城市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又如社区可以作为政府投入乡城迁移人员公共教育的一个载体,使公共教育逐步走向系统化、制度化。其具体的做法,可以建立以乡城迁移人员为主的社区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广开筹资渠道,解决办学资金短缺问题;建立以公立学校为主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把闲置的学校资源用于外来人员的教育事业;建立针对性强的乡城外来人员成人继续教育体制,开创职业培训、城市生活导向等社会教育的新模式,以成为提高和增强成年乡城迁移人员适应城市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注释:

① 本文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流动人员的公共教育及其权利保障研究”的学术小结之一。本项目得到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重大项目“大都市社会结构的变迁与重构-以新社会群体为例”的支助, 项目批准号:04JJDZH004。

② 格兰若维特在论述关系和求职的时候认为,强关系所得到的信息重复很高,道理很简单,群体内部相似性较高的个体所了解的事物、事件往往是相同的,所以可以传递的信息往往也是雷同的,这就是强关系为什么“弱”的根据。

参考文献

[1] Goldscheider.G.Urban migrants in developing nations. Westview Press,1983

[2] 王康主编. 社会学词典.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352

篇11

把特殊教育作为教育发展任务之一,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为我国特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提供了良好发展的机遇。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质量是《纲要》的创新和亮点之处。近年来,国家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的教育政策,残疾人受教育状况越来越成为衡量教育公平实现程度的重要方面和内容,不仅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数量显着增加,残疾学生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也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国际社会对处境不利儿童(包括残疾儿童)的教育日益关注和重视,如下理念已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价值:教育不是少数人的特权,是所有人的基本人权;让所有的人包括残疾儿童都能够平等地接受适合其独特需要的高质量的教育;隔离就是不平等(全纳教育)残疾儿童教育“零拒绝”即“不能拒绝”(所有残疾儿童都应该接受免费的、适宜的义务教育)[1。以上理念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尽管中国特殊教育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无论是与国外特殊教育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我国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相比,特殊教育的发展都还明显滞后。当前,我国特殊教育面临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偏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尤为薄弱;投入不足,保障能力有待加强;理念、内容和方法不适应时代要求等问题和挑战。面对日益发展的中国经济、日益提升的中国国际地位、国际特殊教育新理念带来的新要求、新挑战和国内残疾儿童日益多样化的特殊教育需求,中国特殊教育要想真正的得到健康发展必须完成六大变革或转变。

 

1.由特殊教育政策、条例向特殊教育法规、法律方面转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特殊教育法制建设工作迅速发展,与特殊教育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等相继颁布。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国家和政府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残疾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确立了国家和政府对残疾人教育的政府责任。为保障宪法规定的实施,国家又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0年制订,2008年4月修订)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专项法律法规,再次宣布了“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毫无疑问,我国现行的特殊教育政策法规在推动特殊教育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我国经济发展和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相比,与特殊教育的发展要求相比,与残疾人的教育需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巨大改善与提高的空间。表现在:

 

(1)现有法律条款缺乏强制性的条款。现有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法律责任,对违法主体的制裁缺乏法律依据,对被侵权者缺乏相关的救济措施和手段[3]。由于法律条文规定不具体,造成相关部门互相推倭责任,执法部门难以操作。

 

(2)特殊教育立法尚不完善。现有的法规级别不高,权威性不强,缺乏核心的《特殊教育法》。一些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周边的国家与地区都已经制定了专门的特殊教育法。如比利时的《特殊教育法》,美国的《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案》、韩国的《特殊教育促进法》,我国的台湾地区也于1984年颁布了《特殊教育法》。

 

(3)现有法律条款可操作性不强。目前已有的特殊教育法律条款原则性表述多,宣誓性的语言过多,部分条款用词空泛,可操作性不强[2]。如2008年4月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第24条规定,“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捐资助学”。这样的条款很难起到大的作用。

 

如果不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中国特殊教育很难得到更大的发展。因此,首先需要不断完善和修订现有法律法规中不适宜的条款,去掉空泛的宣誓性的用词,增加强迫性条款,制订《残疾人保障法》的司法解释细则,以便减少相关部门互相推倭责任,增强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的能力。其次,逐步完成我国《特殊教育法》的立法工作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周边的国家与地区《特殊教育法》的经验,以便解决现有的专项特殊教育法规级别不高,权威性不强,缺乏核心大法的困境。只有如此,才能使中国特殊教育真正走到依法治教的轨道上。

 

2.由三类残疾儿童教育向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转变

 

我国特殊教育主要包括两种教育形式,一种是特殊学校教育,另一种是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就特殊学校类别而言,目前主要有盲、聋、弱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主要招收盲、聋、弱智儿童中那些生活能够自理、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入学。就普通学校而言,目前也仅能招收部分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的残疾儿童入学,其中以轻度为主。换句话说,尽管所有残疾儿童都有权利接受义务教育,但并不一定都有机会。因此,严格意义上讲,我们国家目前仅能为一部分残疾儿童提供教育服务。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过去的特殊教育主要是针对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的教育,我们国家也仅为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设立了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可以去特殊学校上学,一些轻度的残疾儿童可以去普通学校去学习,其他类别的残疾儿童,像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学习障碍儿童、肢体残疾儿童、多重残疾儿童等怎么办?该去什么样的学校儿童不是普通儿童没有能力接受普通学校的教育学校没有额外的经费和师资力量教育他们;即使校长禁不住家长的哀求,出于同情和怜悯接收了这样的孩子入学,由于得不到特殊教育资源的支持,也只能是把所有责任和负担转给班主任教师,可想而知,班主任教师和残疾孩子会面临怎样的困境,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尽管近几年有关特殊教育政策法规也指出,要为这些残疾儿童提供义务教育,但责任不明确,大多停留在文件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国际组织和特殊教育先进的国家,都早已将残疾儿童的概念扩展成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为所有有特殊需求的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特殊需要儿童不仅包括视觉、听觉、智力、肢体等类别的缺陷儿童,也包括超常儿童、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学习困难儿童等。美国法定的特殊需要儿童有14种残疾类别,邻国日本法定的残疾类别有9种,韩国也有8类,我国台湾地区也规定12种法定的身心障碍类别JLM。因此,我国的特殊教育需要将残疾儿童的概念扩展,制订政策要求特殊教育学校招收其他类别的残疾儿童,包括多重残疾儿童,解决一些特殊需要儿童(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学习困难儿童、多重残疾儿童等)无法接受义务教育的困境。如果在教育部建立特殊教育司,各省能设立专门特殊教育管理机构,则会更加有利于特殊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管理。

 

3.由特殊学校教育形式逐渐向融合教育形式的转变

 

(1)我国传统的特殊教育形式是将被鉴定为盲、聋、弱智的三类残疾学生安置在专门为他们设立的特殊学校内。为了解决残疾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的问题,我国开始尝试在普通学校安置残疾儿童接受教育,也即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近十几年来,我国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人数不断增加,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在校生数占在校残疾学生总数的比例一直都稳定在60%以上,2001年还达到了?.86%[4]。可以说,从“九五”以来,残疾儿童在校学生中,近六成以上残疾儿童少年是在普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我们国家并未把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放在与特殊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给予关注,表现在:随班就读的政策法规不完善。在我国已有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或政策中都只强调了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学习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都强调了要全面推行随班就读工作,但对于接受残疾儿童入学的普通学校经费如何拨付、残疾儿童如何管理、随班就读教师如何培训等却少有涉及。即便是1994年教育部颁布有关随班就读的专项行政法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提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逐步增加对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经费投入”,但仅凭教育部颁布的一纸规定能对各级人民政府有多大约束力是可想而知的。

 

(2)随班就读的管理不到位。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管理与特殊学校的管理完全不一样,特殊学校一个省也就十几所,多的近百所,残疾儿童相对集中,比较容易管理,而随班就读的学校比较多,但每所学校也就几个或十几个残疾儿童,比较分散,管理起来会比较困难。目前在国家教育部的层面上仅在基础教育司设立了特殊教育处负责基础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管理职能,上下对应,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中也只是在基础教育处(科)中有一人兼管特殊教育,县以下教育行政部门基本就很少有专职特教干部了,在这种特殊教育管理体制下,根本就没有能力和精力管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尽管有些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教学研究部门设有1名专职或兼职特教教研员,但也杯水车薪,因此,很多地方的随班就读工作平时几乎很少有人问津。况且,按行政管理的范畴,特殊教育处只负责三类特殊学校(盲、聋、弱智)的教育行政管理,基教司的义务教育处则负责普通学校义务教育的行政管理。如果普通学校拒绝接受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学习障碍儿童、肢体残疾儿童等残疾儿童入学,特殊教育处也难以管理。

 

(4)随班就读教师职前和职后培训培养滞后。从对随班就读现状的研究和调查结果来看,随班就读师资质量令人忧虑。教育部特教处2007年组织专家组对随班就读师资状况的调研结果表明,只有37.80%的随班就读的师资经过特殊教育培训,而有62.20%随班就读教师没有经过培训[7。即使经过培训,能够由特殊教育机构集中培训、或学校送出接受培训占的比例也很小,大多是学校自己组织座谈、研讨等,培训质量可想而知。如此现状说明,随班就读教师职前和职后培训培养滞后已严重影响了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

 

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仍然是国家特殊教育发展的主体,是我国解决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必然之路,但如何真正做到占在校残疾学生总数比例60%以上的随班就读残疾儿童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迫切需要国家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法规。因此,建议:借鉴我国某些地区随班就读的经验,根据残疾类别,分别制订不同类型残疾儿童少年“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国家标准;实施在普通师范院校加开一年特殊教育课程以弥补和改善随班就读教师不懂特殊教育的困境;政府从财政上给予经费:国外特殊教育发展,实施残疾学生教育5随班就读学校最基本的发展需要。

 

4.由过份重视特殊教育硬件投入向满足残疾儿童需求的转变

 

我国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即方投入总和)从1998年的8.52亿元增〕30.14亿元,净增近24亿元;预算内特殊总量也由1998年的5.96亿元增加到:亿元,净增19多亿元[8]。不能说我们国不重视特殊教育的投入,问题是投入的^近十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士都在加紧翻新扩建、征地新建,大兴土7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打造成校舍、硬件设^至是全世界第一,似乎只需要把特殊学世界一流,那么特殊教育的质量也就变J至于校舍建设是否适合盲生或其他残S学校是否有足够的残疾儿童在校学习(愿意招生,居然每两年就招一届六、七个买的现代设备是否能够有效使用(有些少使用或从来不用,作为窗口设备供来1都被放置在次要的地位了。一方面,特现代奢华,并配备有特殊教育领域一流的设备,但另一方面似乎学校的办公经费非常短缺,甚至购买一些为残疾儿童课堂教学的简单教具都没有经费支持,更不用说派遣特教教师外出参加培训了。

 

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资金建立特殊学校学校对促进特殊教育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一定数量和条件良好的特殊教育学校,高质量的残疾儿童教育根本就无从说起,但问题是是否城市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都需要扩建或新建,需要建成什么规格的特殊教育学校?我们特殊学校的盲生,仍然使用着早被发达国家盲生淘汰的盲板、盲笔,扎写着每天的作业,为什么不能从建豪华大楼的经费中节省一部分,为盲生提供又省力、速度更快的盲文打字机或盲人计算机等学习用具,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呢?

 

如果不改变一谈到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就是要投入多少多少钱用于建大楼或购买设备,似乎特殊教育只有大楼和设备这些硬件,那么特殊教育的质量就永远不可能得到提高,残疾儿童的教育需求不可能得到满足。对于城市和发达地区,特殊学校建设已基本完成,应该逐渐完成向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转变。在特殊教育学校建立残疾儿童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让每个残疾儿童都学有所得。

 

5.由城市发达地区特殊教育=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的转变

 

中国的特殊教育是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大量的特殊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的格局,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在残疾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尽管特殊教育学校从1988年446所[9]增加到2008年的1640所[10],但他们殊教育学校分布来看,以2007年为例,各地分布非常不均,东、中、西部地区差异非常大。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四省都各有上百所特殊教育学校,而西部地区省份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偏少,尤其是青海、新疆、宁夏和西藏各省(自治区),特殊教育学校都不及10所。一方面是,发达城市的特殊学校的校舍越来越豪华,设备越来越先进,另一方面是,有些几十万人口的地区,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都没有。即使残疾儿童可以去普通学大多集中在城繊达地区(见一。从目前中国特校随班就读'但整个地区都没有几个懂特殊教育的特殊教师存在,很难想像,该地区的残疾儿童教育还能够健康良好的发展。国家制订的《“^^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008年一2010年)指出[11],2006年除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和西藏外,全国现有326个地级市(州、盟),尚有74个未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其中中西部65个,占未建特殊教育学校地级市总数的88%。全国现有县(市、旗)934个(不含市辖区)人口在30万以上的1246个,尚有493个未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其中中西部405个,占30万人口以上未建特殊教育学校县总数的82%。由此看出,中西部地区特殊学校建设仍然是未来中国特殊教育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完成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变,可以极大的促进中西部地区残疾儿童的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

 

6.由专门的特殊高校师资培养向普通大学开设特教专业培养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