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14:0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城镇化进程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农村教育社会环境的“去农化”城镇化是一个“向城”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农村的“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泼出,农村理应在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城镇化”与“农村个性化”的关系。从“城镇化”层面而言,农村教育自身发展和其功能都需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国家和政府在农村教育内容、师资、经费等方面确保“城乡一体化”,并且使向城镇转移的人口与本地城镇人口在住房、医疗、就业、社保等方面“同城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些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入学、就业、社会福利方面没有得到平等的制度保障,造成“一城两个世界”或所谓的城市“贫民窟”现象。从“农村个性化”层面而言,农业、农村、农民将长期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存在,这就得考虑农村现代化发展如何平衡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居住环境、农民素质的现代化与农村文化个性的保存问题。而对这些问题,当下农村教育表现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向城化”和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经济化”,整个农村教育发展包裹在“以城盖农”的社会环境中,其价值明显倾向于以城市文化为导向。
二、误区所带来的危机
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误区可以看出,农村教育与城镇化发展过程并非是“完美无缺”的,二者的实践运行并不能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因为这当中存在着不少“本末倒置”的发展所潜藏的危机。
1.农村教育“发展”中的“败退”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村教育似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到乡镇中小学就学,学生不再为学费、生活费而担忧,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不断优化。然而,这些只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可视化形象”,并不能代表农村教育质的改观,农村教育质量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等来衡量的。而这些方面,农村教育表现出的是只有“发展”而无“改革进步”,较为凸显的是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频发、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紧张、农村社会成员对教育的信心和热情降低。此外,相对隐蔽却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教育陷入工具化泥淖中而不能自拔,整体的办学倾向于“升学考试”而没有“以人为本”,大部分农村学生成为“升学考试”的陪衬品。总之,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发展”中“败退”的危机。这种危机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不断远离了教育的本质和人的精神品性的提升。
2.农村经济“增长”中的“虚无”农村经济增长并非等同于农村经济“量”的增长,农村经济“量”的增长是“数字化”的,“量”的增长背后的动力结构可能是非均衡的,也就是说,贡献农村经济总量的可能仅仅是由某一或部分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然而全体农村成员很难共同分享到经济总量增长所带来的益处。此外,还存在着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依靠什么样的生产力的问题。如果农村经济增长主要是建立在通过劳务输出、低效益的农业劳作的基础上,那就使得经济增长没有质量的保证。所以,农村教育经济价值在于把经济的增长转移到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来,然而现实中的农村教育也常常简化了农村教育的内涵,把农村教育的功利性当成了其全部,而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培养,把人变成一种单向度思维的“功利人”和单向度技能的“工具人”。这样的农村教育受众自然无法保障后续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活力,使得农村经济虽有增长却显得后劲不足。
3.农村文化“繁荣”中的“颓废”城镇化发展中文化的“繁荣”指的是来自于城市的主流文化在农村中的“生长”,各种现代的歌舞节目不断被农村社会成员所“翻版”,农村文化展现出“歌舞升平”的景象,城市的各种“广场舞或T台秀”之风吹遍农村大地。然而,我们不得不追问的是农村自身的文化个性在什么地方?基于农村土壤生长起来的文化事项及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如何继承?这是不得不思考的。如果农村文化丧失了自我个性也就意味着农村的消亡,未来不断拓展的城镇化只会是一个有形的“城中村”。因此,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必须承担起保存和发扬农村文化个性的重任,让农村社会成员自觉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为传统文化背后凝聚着人们的价值心理和思维,传统文化的消退乃至消失将导致农村社会成员价值精神的无所依托,特别是未来的城镇化发展很难达成“城乡一体化”,相反会使乡村文明退出历史舞台。假使如此,农村文化或以农村文化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只能在梦里寻求。
三、误区的消解策略
城镇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时展趋势,要使其良性而非畸形化地发展,其中重要的方面是农村教育须要摆脱发展中的“倒错”误区,回归真正的教育之道。
1.回归“以人为本”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极其丰富的概念。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人的发展包括了以物欲满足为目的之物质生命、以人性善的彰显为导向的精神生命和以美的自觉为宗旨的艺术生命的统一,如果把作为手段的教学技术当成教育目的,把经济、物质的追求当成生命的终极价值,教育就不再具有“育人性”。因此,农村教育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确立起“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通过培养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相统一的健全的农村社会成员主体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其内涵在于即使农村社会成员具有适应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谋生技能,同时又能够具备反思生活、生命的自觉意识,以及与时俱进的维持终身学习的动力,如此,农村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2.确立“主体需求”的农村教育服务体系农村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不能追求大一统的“实体化”目标,而应表现为对“个性化”的丰富追求,要基于不同农村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主体需求”而设计农村教育实践服务体系,这种实践服务体系具有“多元一体”功能,以人的发展为基础积极促进农村城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和谐发展。当然,这里所说的农村教育服务体系主要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村社会成员而言的。比如农村教育应该在类型上涵盖所有的农村社会成员,包括农村幼儿教育、中小学生教育、分流的青少年职业教育、从事生产的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并且每一类型教育实施过程中在凸显其主要目的的同时,需要尽可能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就要求农村教育内容和方法必须是“专业+通识+实践”的统一,而不能仅仅关注于一个方面。只有如此,农村教育才能成为全体农村人的教育,才能将教育变成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或存在方式,而非变成“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农村学校教育独尊的局面。总之,只有农村教育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有利于人们解决生产、生活和生命中的矛盾,人们自然会重视教育、热爱教育。
2模型建立和数据处理
2.1模型建立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生产函数模型如下:为了计量资源的限制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Nordhaus(1992)在理论上假设在长期资源的数量不受限制,单位劳动力平均资源量不变,即能源、土地、水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一致,上述假设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上述假设下,分别计算劳动增长率为n时的能源、土地、水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单位劳动力平均产出增长率。
2.2数据来源文中1985—2012年数据主要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2013》、《辉煌山东60年》、《山东省国土年鉴》、山东省情网.产出Y换算成2000年的可比价格;能源数量R采用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土地数量T的计算是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和建成区面积之和;水资源数量W采用用水总量;环境污染量P由SO2排放量代替;劳动L采用年底就业人数;资本K依照永续盘存法Kt=It+(1-δ)Kt-1计算,其中It使用每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投资指数,换算成2000年的可比价格(1990年以前假设指数不变),K2000以张军等计算的2000年资本存量为基础计算,并通过推算定折旧率δ为7%.
3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环境“尾效”计算与分析
3.1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环境“尾效”计算用1985—2012年数据对(2)式进行回归,得到各系数的取值:α=0.13,β=0.01,γ=0.15,θ=0.41,η=0.46.劳动的增长率n根据公式a×(1+n)t=b计算得出,其中a代表起始年的年底就业人数,b代表截止年的年底就业人数,t代表经过的年数.通过计算可得1985—2012年27年间劳动的增长率为2.29%,1985—2002年17年间劳动的增长率为2.62%,2003—2012年10年间劳动的增长率为1.55%.根据山东省公布的城镇化率数据,计算各个时段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的尾效.通过计算可得1985—2012年城镇化对单位劳动力平均GDP产出的弹性值λ为13.10%,1985—2002年λ为12.10%,2003—2012年λ为18.77%.计算1985—2012年,1985—2002年,2003—2012年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能源、土地、水资源、环境污染尾效和城镇化尾效(见表1).从计算结果来看,1985—2012年山东省城镇化的速度因能源、土地、水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污染每年降低20.46%,分时段来看1985—2002年每年降低34.02%,2003—2012年每年增长1.20%.
3.2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尾效”分析从前文可知,1985—2012年山东省城镇化的进程因能源、土地、水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每年分别降低0.14%、2.96%、8.21%、9.15%,综合起来山东省的城镇化进程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每年降低20.46%.刘耀彬(2007)[9]对中国1979—2005年的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是能源、土地和水资源消耗对城市化进程的尾效分别为10.61%、0.36%、19.14%,对城市化进程的总尾效为30.10%.相比较而言,山东省在1985年以来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受资源环境的约束相对于全国水平较低[17],其中受水资源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环境污染和土地的约束;在1985—2002年期间城镇化进程受资源环境的约束较大,达到34.02%,其中受水资源的约束城镇化进程每年降低24.11%;近10年来资源环境对山东省城镇化进程的约束作用减小,表现为资源环境的消耗在总体上促进了山东省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3.2.1环境污染对城镇化的约束环境污染对城镇化的约束体现在原有大城市不合理的工业企业布局和结构及新兴小城镇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两方面.2012年山东省单位GDP废水、SO2、烟(粉)尘、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为9.58t/万元、34.97t/亿元、13.90t/亿元、0.37t/万元,从低到高分列31个省市自治区第6、14、11、10位.从山东省内部来看,2012年单位GDP各污染物排放量基本均呈中西高东低的格局,因此,山东省现行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与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相比尚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3.2.2土地对城镇化的约束山东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的约束作用体现在供需矛盾、集约利用水平低、质量下降等方面[19].首先,2012年山东省人均农用地约1194m2,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从山东内部来看,2012年人均农用地呈东北高西南低的格局,土地的供需矛盾突出.其次,2000—2012年山东省单位GDP地耗从18.85km2/亿元逐年下降至3.14km2/亿元,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有所提高;但2012年与其他沿海省份相比,山东省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单位GDP地耗高于江苏省的1.97km2/亿元,浙江省的3.04km2/亿元和广东省的3.15km2/亿元;从山东内部来看,2012年单位GDP地耗呈西高东低的格局,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尚处在较低水平.此外,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水污染严重、耕地污染和退化4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山东省土地质量的降低.
3.2.3水资源对城镇化的约束水资源的约束作用主要体现在供需矛盾和水污染两方面.2012年山东省人均水资源量为283.9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99%;单位GDP水耗为44.35m3/万元,为全国水平的41.63%.近年来山东省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从尾效计算结果也可看出,合理利用水资源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进程,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逐步得到了解决.从山东省内部来看,2012年人均水资源总量分布格局可以形容为沿河海地区水平较高,这是由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决定的,但是单位GDP水耗呈明显的西高东低的格局,与城镇化率东高西低的格局相对应,说明生产性水资源的分布导致的供需矛盾是约束城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的水污染,导致可用淡水资源减少,有限的地表水环境容量不能负担快速城镇化发展的模式.2012年山东省河流劣V类水质占28.8%,比值仍旧过高.
3.2.4能源对城镇化的约束分析以石油和煤炭为主的能源构成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同时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即能源的约束作用主要体现在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两方面.首先,山东省石油、煤炭储量分别占全国10.59%、3.43%,2012年生产总值占全国9.69%,低于能源储量比值;从2000—2012年,山东省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所消耗的能源为1770.20万吨标准煤,可供消费的能源总量和一次能源消费量均上涨了两倍,能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具有有限性,相比消费量的增长终将受到约束.其次,能源生产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和能源生产设备的更新将是降低能源环境污染的主要手段.从山东省内部来看,2012年万元GDP能耗呈西高东低的格局.
4结论与对策
资源环境的约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进程中面临的约束之一.能源、土地、水资源和环境污染的约束导致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产生了尾效,山东省的城镇化进程因此每年降低20.46%.集约节约资源,打造良好人居环境,解除资源环境的约束作用,是实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引导资源环境系统和人口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降低资源环境的约束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进行优化.
(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推行资源集约节约的城镇化之路,推进因地制宜的区域差异城镇化道路、因时制宜的城镇化资源替代战略.以人文资源替代自然资源,以可更新资源替代耗竭性资源,以丰富的资源替代稀缺资源,以洁净型资源替代污染性资源,推进人地关系和谐的资源节约型城镇化道路.
(2)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型城镇,建立城镇化相应的资源环境安全预警机制,完善城镇化相应的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健全城镇化相应的资源环境绿色管理体系.淘汰工业生产中高耗能的工艺和设备,支持节能低耗技术的研发和相关产业的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引导绿色消费,推进环境友好型、生产清洁型和消费低碳型城镇化道路.
(3)完善科技体制改革,加强节约型城乡建设的区域集成和技术综合运用,完备以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技术支撑体系,以低碳技术构建城镇化低碳经济网络,以循环技术疏通城镇化生态价值流,以科技创新搭建城镇化服务平台,推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城镇化道路.
一、十二五背景下的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城镇化也可叫做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逐渐转变为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的历史过程。
中国城镇化经历了两大阶段,分别是传统模式下的城镇化和新型的城镇化。我国在总结国外发展城镇化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将新型城镇化界定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的城镇化;是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①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是我国历史上最有重要意义的发展阶段,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必须以坚定的意志推进城镇化。
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要注意到生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农村城镇化的副产品,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科学地处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够较好的进行新农村建设这个关键议题。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土地污染。随着人口的飞速增加以及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土地作为人类生存的必备资源在近些年来承受着极大的压力。由于近年来乡镇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加上其布局比较分散、经营方式粗放,导致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居高不下,加上农用化学药品以及开发矿藏造成的污染,导致了大面积的农田土壤质量下降,土壤污染问题严重。
第二,水污染。水污染具体表现在: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流失进入水体,工业的废水、废料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有些甚至未经处理就直接流入河道或就地处置,再加上水产养殖等活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等现象。这些均是导致水体污染的直接原因。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工业废水、废料的排放达标率也一直在逐年提高,水体净化科技的资金投入也大幅增加,但任务依然艰巨。
第三,生活垃圾随处堆放。近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增加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其成分也愈来愈复杂,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垃圾的随意倾倒,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的经济与社会的持续性的发展。相当多的村庄中并没有设立垃圾的存放点和回收处,村民习惯于把垃圾随意地丢弃在门前屋后以及废弃的沟渠中,这不但影响了村容村貌,还会导致一些恶性疾病的传播,对农村居民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
第四,工矿企业的污染。在农村,民众普遍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够,对矿产资源进行野蛮式开发,破坏资源、浪费资源的现象依然存在,分布在农村周边的小化工厂、小造纸厂、小水泥厂在环境保护、污染物净化方面资金投入不够,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力度、治理资金投入较低,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第五,禽畜粪便以及水产养殖污染。禽畜养殖是农民赚取收入的一个普遍方式。伴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禽畜粪便70 %未经处理直接向外排放,养殖业粪便处理不当引起的恶臭也对农村的空气环境影响较大。在农村,也存在着部分庭院式的小规模养殖,人畜共处,人畜粪便的处理即是简单的在房屋旁、道路上晾晒或堆肥,这为蚊虫、细菌的快速繁殖和恶性疾病的传播埋下了隐患。
总的来看,农村城镇化面临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三、环境伦理与生态学理论支持
根据生态学的观点,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也同时出现。对于生态危机的原因,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奥康纳指出“自然界本身的节奏和周期是根本不同于资本运作的节奏和周期的”。②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环境的尖锐矛盾是资本主义各种矛盾中的一种具体表现,生态学把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作为其研究的重点。
持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的学者认为,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非人的一切存在物皆没有内在价值。究其根本,是主客二分的机械论的自然观一直支持着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大自然和非人自然物也有内在价值,从而也有道德资格。环境正义要求公平地分配环境资源和环保责任,生态正义要求人类尊重非人物种的生存权利。其实,在我国,“天人合一”的命题很早就已经从本体论的角度上论证了人与自然万物同质同源;也从价值论的角度上论证了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的价值目标和人生境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理念占据主导的结果,大自然有其外在的价值和内在的价值,也有其生存的权利。我们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局限性,走向一种更加文明的倡导环境正义和生态正义的生态文明。
生态学也探索了一条走出生态危机的道路。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反自然和反生态的,资本主义本质上就是追求利润,这种无限的扩张必然会造成与自然界本身的有限性的矛盾。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必须要走生态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与生态学是互补的,社会主义需要生态学,因为后者强调地方特色和交互性,并且还赋予了自然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以特别重要的地位。生态学需要社会主义,因为后者强调民主计划以及人类相互之间的社会交换的关键作用”。③
四、结语
生态危机对人类来说,是一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危机,这是毋庸置疑的。倘若解决适时,则人类繁荣昌盛,反之,则会危及自身的生存。然而,在当代城镇化进程中,人们对此的认识是不足的。以教育宣传为例,百分之八十的小学生仍然认为现在地球“病了”,我们要“保护”它。而事实是,地球经过几亿年的时间,经历数次大的物种灭绝,每次经过大的劫难之后,它都会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恢复过来,以其自我恢复的功能,他已经强大到我们无法保护,也没有资格保护的地步。人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人,有没有这种复苏的能力?当生态环境糟糕到人类灭绝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是自身的存亡危急,而不是地球的存亡问题。所以,在中国城镇化程度日益提高,生活水平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关注生态问题,就要从思维方式上改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树立一种更加合理的生态文明观。
注释:
① 吴殿廷:《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及其推进策略》,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6页.
② 詹姆斯・奥康纳 自然的理由―生态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③ 同上
参考文献:
[1] 吴殿廷.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及其推进策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2] 詹姆斯・奥康纳 自然的理由―生态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军.高度重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保护的建议[N].齐鲁网,2014.
[4] 刘菁.奥康纳“生态学”思想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
二、新型城镇化金融需求分析
金融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核心支持因素,是协调人、业、地、生态等要素的中枢环节。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之中,城镇化将引发巨大的潜在投融资需求。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金融需求结构上表现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融资需求占比将大幅提升,在金融需求量上呈现出资金数量大、周期长、低成本等特点,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需求。
相较于农村地区,城市和城镇的重要特征就是拥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根据世界银行定义,基础设施可以分为经济基础设施与社会基础设施。其中,经济基础设施是指长期使用的工程构筑、设备、设施及其为经济生产和家庭所提供的服务,具体包括电力、通信、自来水、管道煤气、排污等公共设施,水利、道路等公共工程,以及铁路、交通、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社会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教育、卫生保健等公共服务设施。据测算,每转移一个农村人口需要增加城建费用约6万元,那么仅仅当前转移就业的2亿农村户籍的城镇人口就将产生12万亿元的建设资金需求。随着未来人口的自然增长以及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需求将继续扩大。
(二)人口城镇化的金融需求。
人口城镇化主要是部分农业人口选择从事非农业劳动,转而进入城镇生活,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换。农民进入城市生活,在住房、教育及医疗、社会保障和个体经营方面,需要一定的金融支持。
(三)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金融需求。
新型城镇化的加快,必然伴随着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转换。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的金融资源来支持新型城镇各类产业的调整以及集约型、低碳型产业的发展,推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小微企业的发展,为新进人口提供就业机会,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强农惠农仍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巨大。综上,根据新型城镇化规划,2020年常住人口的城镇化比率要达到60%左右,未来人口城镇化比率将以每年接近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每年将有大约1300万人进入城市。按照201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2012年的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增城镇人口每增加一人,财政支出平均需要8万元,那么未来每年城镇化需要的新增财政支出就将达到10400亿元。财政资金的配套是解决城镇化金融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剩余部分资金缺口仍然要通过其他制度设计予以安排。
三、新型城镇化金融供给分析
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资金供给存在不同的特点。1986-1990年期间,以财政投入为主、银行信贷为辅,1991-1997年期间,以土地资源收益为主、银行信贷为辅,1998至今,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渠道有政府财政资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政府融资平台、地方债等五个方面。
(一)政府财政资金。
包括中央政府的专项补助、国债资金、地方政府预算内的城建资金以及土地出让金收入等等,而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地方财政支持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重要甚至主要来源。近年来,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30%以上,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0%左右。
(二)政策性金融投入。
它是介于财政投资和商业银行贷款之间的融资来源,在我国主要是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要求,向新型城镇化中的基础设施等提供融资。
(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借入。
主要是设立城司,通过土地或用财政等政府信用作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或者发行建设债券,国家审计署的公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88.65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9256.49亿元,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有87%投向了市政建设、土地收储、交通运输、保障性住房等基础性、公益性领域。
(四)地方政府债券。
2011年和2012年两年中央政府在确定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内,本着自愿原则,选择经济基础较好、债务负担较轻、资本市场发育成熟的上海、浙江、广东、深圳作为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债券的试点省(市),其余地区仍由中央财政发行。今年国家又批准了京沪苏浙等十个地方政府自行发债。
(五)商业金融支持。
商业金融体系有着较强的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的能力,各地在城镇化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商业银行、丰富信贷产品,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推动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协调发展。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现有金融体制难以有效匹配城镇化建设资金供求双方,与城镇化旺盛的金融需求相比,金融供给总量明显不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财政收入难以长期支持城镇化,尤其是土地财政不可持续。二是政策性金融提供资金及服务能力有限。三是平台融资额度有限且容易累积风险。四是通过资本市场获得的融资有限,大量的社会资本未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五是农村金融服务存在金融抑制现象,难以满足城镇化建设需要。
四、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供给问题,核心是理顺城府和市场功能边界问题。在城镇化建设中,政府与市场功能边界划分存在以下影响因素。
1.资金规模与投入周期。
投资规模大、建设与回收周期长的城镇化建设项目,普遍具有外部性,存在商业效益较低或投资风险较大的问题,呈现明显的公共产品特征,难以通过完全的市场商业性渠道获得金融支持。然而政府资金规模有限,如何调动市场力量,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区域差异与金融发展水平。
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发展阶段不同,其金融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以东中西部固定资产资金来源结构为例,根据2013年统计年鉴,西部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国家预算内资金投入占比达12.8%,城镇化建设对财政资金依赖度大大高于东部地区的3.5%与中部地区的4.2%;国内银行信贷仍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西部地区金融市场不发达,资金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国内贷款投入比例为16.0%,中部与东部地区则分别为8.6%和14.2%;自筹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企事业单位贷款、发行债券等,西部地区地方与市场力量较弱,自筹资金比例仅为59.3%,中部与东部地区则分别为76.2%和61.2%。
3.信息透明度。
对于村镇、中西部地区以及部分建设项目,信息透明度相对较低,信息不对称致使商业性金融机构难以发展业务。各级政府需要对这些领域进行合理规划,搭建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实现市场与政府信息共享,提升信息透明度,健全相关保障机制,保证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4.风险收益水平。
在城镇化建设中,部分项目具有公共物品特征与公益性质,如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难以产生现金流,需要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等政策予以支持,保证还款来源。此外,一些行业、项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较高,担保不易落实,还款来源有限,商业性金融机构无力承担,也需要政府介入保障。因此,为解决城镇化建设资金供需的矛盾,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创新融资模式,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功能定位,处理好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关系,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构建差异化、个性化的长效金融支持体系。
(一)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建立透明的收费制度加强项目现金流建设,推进公私合营PPP项目的选择,以责权利对等的合约规范各种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吸引社会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财政资金主要支持无现金流、无收益的纯公益性项目,并通过建立财政资金引导基金,全方位吸纳社会各类资金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政府要积极推进信息透明度、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二)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融合发展。
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农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方面的作用,拓宽低成本、长周期、安全性高的融资来源渠道;发挥商业性金融在促进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方面的优势,加强对城镇化建设中能产生现金流的经营性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强对重点产业及中小城市、中小企业的金融供给,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产城融合发展。
(三)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赋予更多地方政府自主举债权,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市场债等融资工具;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资产证券化,建立产业链投资基金,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支持,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
二、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方略
1.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给予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性的金融支持,它具备产业扶持及救济的性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具有商业性的金融机构信用中介的职能,它执行有偿借贷,不过它的业务对象指向明确,一般只针对农业、经济的开发等方面,有明显的政策性倾向。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且农村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因为基础设施的投资具有回收周期长、公共性质、报酬率低等因素容易造成金融资金供应不足,所以这些农村建设需要有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来添补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资金供应短缺。
2.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在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中,商业性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网点。为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农业银行通过实践探索和总结出新时期服务“三农”的方法,已经在一些地区开展了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试点工作。目前邮储银行的定位是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广大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依靠邮政的网络优势,不断丰富金融产品,积极地拓宽营销渠道,加速完善服务功能。农村商业银行是由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大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定位于服务“三农”、扶持农村中小企业及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农村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合作制的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是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上具有合作性质的正规的金融机构,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自成立之初就以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是支持“三农”发展的主力军。其分支机构差不多遍布所有的农村和乡镇,分支机构的数量众多,农村信用社如此庞大的经营机构网络为农村的金融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农村其他金融机构及小贷公司的的支持。近几年来,国家提倡放开农村金融市场,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更好服农、助农,在此背景下,村镇银行、小贷公司、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村的劳动就业率,提高农村落后地区的劳动生产力水平,符合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经济战略方针。
(二)发挥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优势和先锋先导作用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来看,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客观性和必然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现象。在推动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银、政、企多方合作的过程中,国家开发银行引导建立“三个专项(专项债券、专项基金、专项贷款)”资金来源,创新以“四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评级、统一评审、统一授信)”为基础的项目开发评审模式。尝试环境治理与一级土地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的模式、“统借统还”和“预授信+核准”模式、企业间BT和委托代建模式、收益差项目捆绑商业配套设施增强收益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二、生态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的实践
政策性银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经济社会政策目标的不同需要和侧重点,通过政策性金融活动,充当政府对经济与社会调节管理的工具,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城镇化需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共事业建设,但长期以来该领域由于融资成本高、风险大、操作难等问题,面临严重的融资瓶颈制约。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风险集中以及社会性和公益性较强等特征,需要有长期、大额、稳定的融资支持。城镇化过程中除了财政拨款外,开发性金融支持是解决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国家开发银行通过探索和创新金融服务,对“巢湖治理”和“淮南市采煤塌陷区治理利用规划”进行项目试点,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导向作用,探索和创新有利于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应的投融资模式,助力解决公共财政难题、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一)“巢湖治理”模式———创新新型城镇化市场融资主体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规划引领、政策支持和积极参与。在国家开发银行以金融创新探索和推动“巢湖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过程中,运用了“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融资发展模式。同时,要求开发性金融必须遵循项目自身的战略必要性、整体业务的财务可平衡性与机构发展的可持续性三个原则。一是项目自身的战略必要性。开发性金融整体制度设计本身便决定了其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巢湖治理是国家治理“三河三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开发银行与安徽省“五大领域”合作中的重点项目。国家开发银行与合肥市政府按照流域治理、国土整治的思路,将水利建设、生态保护、土地整理和城市开发有机结合,全面推进巢湖周边入湖河流治理、移民安置、湿地建设、乡镇污水厂建设、村庄整治等项目实施,使巢湖治理成为合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整体业务的财务可平衡性。必须加强经济核算,做好项目的综合效益分析。三是机构发展的可持续性。开发性金融不是直接按照国家战略进行资金分配的预算财政部门,也不是单纯负责帮扶救助的社会福利机构。
(二)“淮南市采煤塌陷区治理利用规划”———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应的城镇化建设一是全方位策划项目。淮南淮北市是华东重要煤炭资源地,煤炭开采后形成的塌陷不断吞噬有限的耕地,塌陷区的居民搬迁司空见惯,缺少长远规划和安排。安徽省政府、淮南市政府打破传统做法,把淮南塌陷区治理统筹规划,与淮南山南新区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国家开发银行总行会同分行多次与淮南市政府座谈,全方位策划该项目。第一,塌陷区治理宜水则水,宜耕则还耕,水面整治与周边绿化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带动养殖业和旅游业发展;第二,环境治理与宅基地复垦、用地指标流转结合起来;第三,居民搬迁与保障房建设、山南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第四,新区规划建设注重生活设施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医院、学校、文化场馆、社区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建设淮南矿业配套产业园区为搬迁居民提供就业选择。二是构造项目实施主体和投融资主体。淮南市政府和淮南矿业各出10亿注册资金,成立完全市场化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公司,负债经营开发塌陷区治理、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承担其他项目市场化运作的建设委托。金融机构承担融资顾问和主力银行角色。对淮南新城投(暂定名)评级、“一揽子”项目统一评审、统一授信、分项签订借款合同。尝试将塌陷区治理与一级土地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的模式、“统借统还”和“预授信+核准”模式、企业间BT和委托代建模式、收益差项目捆绑商业配套设施增强收益模式(如医院、学校、文化项目,或受限于现金流不足,或受限于项目社会属性不能资产抵质押,需要现金流更为充裕的商业配套设施项目作为平衡)。尝试山南新区的医院、学校建设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三是因地制宜,开发优势与利用潜力。淮南市的采煤塌陷区治理宜水则水,宜耕则还耕,水面整治与周边绿化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带动养殖业和旅游业发展;环境治理与宅基地复垦、用地指标流转结合起来;居民搬迁与保障房建设、山南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新区规划建设注重生活设施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医院、学校、文化场馆、社区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建设淮南矿业配套产业园区为搬迁居民提供就业选择。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50-01
农村城镇化是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由农民的身份逐步过渡到城镇居民身份的过程。良好的人文素质是农村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没有人文素质的提升,人类社会就不可能进步。因此,提升农民的人文素质是农村城镇化的题中之义,必须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各类文化和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农民的人文素质。
一、农民人文素质的提升是城镇化进程的题中之义
城镇化是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必经过程,也是我国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城镇化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统一,其中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文化的影响、凝聚、规范人们行为习惯的功能和振奋人们精神的作用是其他要素无法替代的。可以说,文化建设的好差直接影响着城镇新居民人文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首先,农村城镇化需要高素质的城镇新居民。城镇化不简单是城镇人口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不仅是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城镇化,而是建设有较高素质居民的精神家园和生态优美的生活家园。什么才是高素质的城镇新居民?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2)有较高的文明意识;(3)受到一定层次的教育;(4)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5)有一定文化消费能力;(6)能主动参与社区群众文化活动。
其次,农村城镇化需要新居民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城镇进程中,农民变为城镇居民,文化素质、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都有一个和旧习俗决裂和告别的适应过程。农民和居民在生活方式、生活目标和价值观等领域有一些共性的地方,也有差异。必须注意到这个差距,做好城镇新居民的素质提升工作,这是一项长期任务。居民素质提升了能够反过来促进他们的就业、生存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城镇化的品质。
再次,新居民人文素质影响着城镇“软环境”的形成。一个城镇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虽有历史、投入、管理等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与居民的文明素质紧密相关。建设一个良好的“软环境”,需要居民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相适应。一个地方城镇居民的人文素质提升了,就能促进人与城镇、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和改善一个城镇的“软环境”。
二、当今条件下的农民人文素质与城镇化进程存在较大距离
农村城镇化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城镇的发展还难以吸纳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经济增长将有一个缓慢的周期。同时,农民变居民也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转型期,特别是当今条件下,新居民的人文素质难以跟上城镇化的要求,因此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在所难免。
第一,农民变为居民后居住条件改善了,但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严重短缺,环境脏、乱、差表现得更明显、更突出。有的地方农民有了集中居住的小区,有的甚至是高层建筑,但由于公共服务设施还没有完全配套,物业管理也没有及时到位,农民虽然变成了城镇新居民,但他们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还停留在过去分散居住的水平上,乱抛乱扔、乱搭乱建、毁坏绿化的的现象时有发生,既影响城镇市容,也影响了城镇的对外形象和人居环境治理。
第二,农民居住虽然相对集中了,但相应的社区组织还没有建立起来,对新居民的管理还处于空白状态。过去居住虽然分散,但还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对农民进行社会化的管理,集中居住后,由于居民来自不同的村居,而居住小区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社区组织,居民基本上处无政府状态,不但户籍管理混乱,其他社会管理也无从下手,尤其是对于提升居民的人文素质更是找不到的路径。
第三,城镇虽然有了一定规模,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新居民根本无法分享城镇化的给他们带来的文化成果,下班以后照样过着以前的农民生活,喜欢小来来的人很快就能凑到一起玩牌赌博钱,有些封建迷信活动也很快就在小区漫延,新居民既缺少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雨露,也缺少大众文化的各种活动设施,还处在城镇文化的边缘。
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农民变成居民后仅仅是居住地点发生了变化,人文素质并没有得到提高和改善,无疑给加快城镇化进程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必须正视这些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三、必须把提升人文素质作为加速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农村城镇化是对现有生产生活的一次质的提升,这迫切需要“新居民”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素养等方面与产业相适应、与环境相协调、与发展相同步。要实现“新居民”人文素质的提升,基层政府和文化部门要精心组织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帮助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掌握生产技能、提升科学人文素质,为实现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奠定基础。
一是要加强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规划。镇政府在做城镇规划设计时,首先要将文化建设作为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化预留出发展的空间,要规划出居民文化生活的场地。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强文化市场的培育和文化产业的开发,满足城镇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二是加强对城镇和本地的文化传承。没有考虑到文化传承的城镇化,一定会出现和乡土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断裂。一个城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不断积累、沉淀形成一套属于本区域的、完整的文化价值体系,它们不仅为当地提供生活规范、德行操守,支撑起社会的伦理关系,而且深刻影响着当地政治、经济制度的建设和政策的施行。这种文化价值理念是城镇居民的精神家园,千百年来在心灵稳定、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做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就是延续城镇的文脉,延续地域文化精神。
前言
当下,我们国家人们有钱了,都想去好一点的地方,这就会造成本来就不多的资源的快速被用掉,造成一系列的环境不好的现象,好多大一点的地方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想发展的更好和快,就必须解决掉这些现象带来的问题。这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城镇化关系我国现代化发展,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剖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找出具体的对策,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1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居民垃圾污染问题严重。
很多大一点地方都没有处理生活不要的水的大能力,这样非常非常多的不要的水就会被排入到海里或者河里,会对某些地方的影响很大,这些影响包括土的质量。庄稼的收成等。有的城市会产生很多不要的东西,但是他们出路这些不用的东西的能力有限,所有生活垃圾只是简单堆集,没有经过专业化设备的无害化处理,以至于造成了二次或多次污染,严重损害了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另外,农药和化肥的过度或不合理使用以及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给小城镇环境污染雪上加霜。以上情形都严重污染了空气、 土壤及地下水资源,进而使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很难取得长远协同效果。
(二)城镇工业的污染问题严重。
很多地方的单位都没有相关的想法来进行好的管理,他们都是那样很古老的方式进行生产,同时没有多大进行生产的地方,都想多赚钱然后不去管产生的不要的水。一批中小企业没有过多的资金投入到工业污染的治理之中,从而产生大量 “三废”(废水、 废气、废物)。 2013 年全国大面积出现的雾霾,经剖析就是因为空气中充溢着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雾霾天数的不断增加,PM2.5数据不容乐观,这主要就是因为工业生产及城镇居民排放出的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及其他污染物影响了空气质量。产生的废物严重对人们的身体有害,超过范围就会更严重,将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甚至会导致癌症或死亡。这说明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工业污染问题将会影响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
(三)城镇水土资源流失问题严重。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在进行这个进程中,都需要很多的土地和水,而且量会非常大,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一些问题。很多地方的大楼是盖好了,但是会让本地的地变得不好,地上的土变少了,下完雨后的水就不会沉下去,容易引起内涝。 2011 年的夏季,长沙等地在强降雨中出现严重内涝,主要原因就是地面硬化。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多搞政绩,大搞形象工程,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多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尽可能多占土地,扩大建筑面积,单纯追求 GDP,监管不力,造成植被覆盖率的急剧下降。由于水土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再生的,如果规划和建设不当,将会造成水土资源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大量流失,这会影响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和步伐。
2.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城镇化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将持续加大。
现在,我们国家处于这种进程中间以及后面的阶段,我们的其他方面进行的也很快,这二者一结合,就会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甚至破坏。我们应该不用“先污染,后治理”。中国的城镇化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都将带来新的环境压力。城镇人口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新增加的废水、 废气、 废物的排放都将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二)城镇化发展与城镇生态环境是一对矛盾统一体。
我们都知道,快速的发展和市里的环境是对着的,一定方面很快的发展会对这种情况有好的作用,如西欧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较高,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也是相当到位的;但是也反过来说市里的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对城镇化发展具有反作用。当城镇生态环境的发展滞构可以根据转移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互保、 应收账款、 专利商标等灵活有效的抵押担保方式发放贷款。针对产业转移的发展周期、 发展前景和风险预期,制定细化不同的信贷准入政策和风险控制措施。
3.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现在我们建立一个很快速的发展与市里的环境相适宜的这样一种状态,就是尽最大努力建立一个“金融生态环境”,具体的就是要通过很多好的发展、控制等,不断的实现经济与好的城市发展的平衡。我们是要发展经济,但是必须与环境相适应的发展。实现经济系统与金融系统之间资金信息的科学流动,促进经济与金融协调、有效地发展。要创造条件吸引京津地区金融机构落户河北,深化与京津地区的交流合作,防范金融风险,维护正常金融秩序,推动金融环境的不断改善。目前,我国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规,这些法规是环境管理的重要保证,也是生态治理的重要基础,但专门针对城镇化的法规缺乏, 已有的部分环境治理法规也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时修正和完善,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应将环境法规与政治、经济政策结合起来形成生态治理方案,公开向民众和决策部门征求意见和建议综合运用政府和市场的调节手段,形成“ 覆盖城乡、分工明确、责权明晰、执行有力”的生态环境管治体系。人、社会、生态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人是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建设者和管理者;社会是人与生态连接的纽带;生态为人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撑。保护生态是社会和人发展的基本前提, 社会和人的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目的。应在全社会范围内针对所有公民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普及生态哲学、 生态美学、 生态伦理学等知识, 塑造公民的生态价值意识、 生态审美意识、生态安全意识、生态责 任意识、生态道德意识、生态法制意识, 促使公民自觉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理念的精髓, 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思想基础。
4.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大致了解了一些相关的内容,我们要建立一个各方面的好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比如有好的计划、好的指导、最重要的就是要参考当下的情况好好发展,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实现这个想法。在进行作业之前要看看我们的生态环境能容纳多少,在这之内积极调整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和宜居生态工程建设, 健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功能,使人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城市经济活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居民身心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城市建设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 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和巩固。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城市建设是生态思想和生态实践的高度融合, 二者辩证统一于新型城镇化的整个过程。
参考文献
2.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应用——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
3.长江经济带沿江小城镇建设研究——基于湖北省沿江城镇调查数据的分析
4.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率的空间分异研究
5.青海省2000-2008年间城镇建设用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6.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非协调性的动态演变研究
7.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益研究
8.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析
9.大力发展城市设计,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10.平谷区城镇建设用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方法
11.基于GIS和DEA的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变化与效益评价
12.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建设
13.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理论与实践分析
14.中国城镇化的质量问题和健康发展
15.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时空分异的实证分析
16.九龙江流域城镇建设用地与河流水质关系研究
17.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成都市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18.天津市“宅基地换房示范小城镇”建设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9.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0.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四态合一”规划建设——以成都崇州市道明镇总体规划为例
21.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22.珠江三角洲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分析
23.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格局演化——基于1993、1998、2003年度夜间灯光数据的分析
24.南通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及模拟
25.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以马鞍山市为例
26.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
27.和谐之城:德国小城镇建设经验与启示
28.基于RS与GIS的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
29.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程度及特征研究
30.基于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的城镇建设用地配置——以海安县为例
31.土地城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3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34.广州市花都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基于MCR面特征提取
35.基于GIS和景观生态学的西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研究——以宝鸡市中心城区为例
36.政府主导型城镇化的发展困境——Y示范区小城镇建设兼与小城镇理论对话
37.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与日本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38.基于DEA模型优化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39.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
40.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山地小城镇建设规划——以重庆柳荫镇为例
41.基于GIS的西安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研究
42.借鉴国外城镇化经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思考
43.贵州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
44.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实证分析
45.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
46.天津小城镇建设的“华明模式”评析
47.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比较借鉴
48.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教训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村镇建设的启示
49.城镇建设用地效率时空分异研究——以青岛为例
50.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研究
51.城镇化建设资金规模及土地财政改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研究评述
52.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点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以武汉市汉南区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
53.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新探——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54.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思考
55.三江平原垦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
56.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研究——以陕西30个重点示范镇建设为例
57.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类型的空间识别及其意义
58.国外小城镇建设模式探究
59.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6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61.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镇建设用地的邻域分析法
62.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
63.国外典型生态型城镇建设模式及政策借鉴
64.广佛都市区道路网络与城镇建设用地间的影响分析
65.新型城镇化与城镇建设税制改革
66.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
67.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释放技术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68.城镇化建设与基层治理体制转型——基于中西部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69.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模式——以重庆市为例
70.以法律引领和推进生态城(镇)建设
71.西南地区新型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72.湖南省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73.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的非协调性研究
74.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与小城镇建设
75.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化率及其影响因素
76.城镇规划导向下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研究
77.地理国情监测框架的探索与实践——以城镇建设进程监测系统为例
78.基于GIS的喀斯特山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特征分析——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例
79.云南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中的特殊因子分析
80.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及其预测——以山西省为例
81.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驱动因子路径分析
82.论边疆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的特点、模式与路径
83.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问题探讨
84.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中国的未来城镇化建设
85.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及其突破
86.生态城镇建设中环境邻避冲突的源头控制——兼论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完善
87.旅游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共生关系研究
88.城镇建设占用耕地与粮食安全
89.利益视角下的乡镇政府行为逻辑分析——以甘肃A镇小城镇建设为例
90.京津冀地区城镇空间扩张模拟与分析
91.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建设用地评价指数探讨
92.苏南地区典型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分异
93.皖江城市带城镇建设用地综合评价与优化对策
94.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差异时空特征及影响机理
95.江西城镇化发展历程、成效、问题及其对策
96.海南特色小城镇建设路径研究——以儋州白马井镇为例
97.54321养老产业模式研究——兼论农区养老主题小城镇建设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商贸流通 服务体系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面临着经济转型发展需求,新型城镇化发展所带动的刺激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加重要。作为服务业的主要部分,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构建,能够涵盖餐饮业、仓储业以及交通运输等与商品流通相关的活动,营造更好的消费环境,充分释放消费需求。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村与城镇的融合性发展,导致城乡差距逐渐减小,促进了城乡消费的提升。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30万亿元,同比增长十分之一。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研究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构建,有助于促进我国流通市场的现代化转型与发展,通过协调城乡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优化与结构升级,最终实现我国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服务发展进程及现状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随着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正式出台,我国首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名单公布,我国正式步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在国家发展政策以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城镇化比例从36.22%上升到56.10%,年均增长率为1.24%。但从我国城镇化的内部发展状况来看,则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在我国东部地区以及一些省会城市,其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整体较高。一些中西部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则较为滞后。城镇化发展的差异性一方面与城镇发展的必然规律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中小城市的基础流通业不发达有关。
根据《2015-2020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大陆人口总量已经超过13亿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了710多万人,其中常住城镇人口将近75000万人,约为总人口的55%。1978-2014年间我国城镇常住居民数量从最初的1.7亿上升到7.5亿,城镇化比率从18%上升到55%。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再次公布第二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具体包括59个城市地区,并主要致力于中小城市的培育与绿色智能城镇发展,以及农民融入城市和产城融合等方面。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一方面符合我国产业升级转型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稳定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商贸流通服务发展现状
如表1、圖2所示,我国GDP总量和商贸流通服务产业总额均不断攀升,2015年GDP总量是2004年的4.23倍,商贸流通服务产业总额增长接近八倍。从行业发展角度而言,规模以上流通企业数量也在不断提升,增加了66家之多。从增长比例来看,全社会商贸流通服务产业总额的增长比,明显优于GDP总量。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迅速发展,主要受益于宏观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社会对流通业的需求量和需求层次。
如表2所示,在城乡商贸流通额方面,农村商贸流通业总额与城市商贸流通业总额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虽然近年来农村商贸流通业总额不断攀升,但是与城市商贸流通业总额的差距巨大。根据调查了解与文献资料的整理发展,我国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发展,也明显落后于城市地区,需要通过不断构建双向协调发展的城乡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才更有助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商贸流通服务发展的作用机理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将有助于改变居民消费习惯与消费结构,进而为商贸流通业的组织结构带来本质改变,带动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发展与构建。当前居民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与多样化发展需求,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力将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中得到释放,进而促使农村商贸流通市场得到转型升级发展机遇。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的直接性作用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中,透过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需求也将不断提升,对产品的品质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家用电器与耐用品等产品消费环节,城镇居民更加注重产品的售后服务品质,这将有助于推动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此同时,城乡双向商贸流通的互动发展,将有助于整合商贸流通系统的供应链资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商贸流通产业链条及相关产业带来发展动力,有助于推动商贸流通体系的现代化发展。随着人口数量与消费规模的不断增加,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商贸流通的经营模式将获得创新发展,通过流通业态模式的市场化发展,才更有利于加快城镇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方式与消费结构的转变,将带动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多样化发展,迎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170-01
1 前言
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将吸收更多的农村人口到城镇居住,而农村人口的减少将加剧农村宅基地的低效率利用问题1。在 2013年4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要求: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机制。通过农村宅基地整理宅基地变为可以利用的土地。由此可以看出城镇化的加快使得农村宅基地的整理势在必行,城镇化与农村宅基地整理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农村宅基地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当前讨论的热门话题,已有大量关于农村宅基地的专项研究,如宅基地集约节约利用存在问题和原因,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宅基地开发复垦,宅基地立法等,本研究从实际出发,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研究农村宅基地整理与城镇化之间的联系,为农村宅基地整理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 农村宅基地整理对城镇化的影响
郭湘(2011)以湖南丘陵地区的农村宅基地整理为研究对象,认为农村宅基地整理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客观要求,是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4。欧阳安蛟(2010)认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量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量相挂钩的政策是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土地使用管理工作不重视对农村宅基地的利用管理,导致农村宅基地利用管理比较滞后,并且严重与社会实际相脱节,严重影响了农村宅基地整理工作的推进,从而成为制约城镇建设用地增加量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量相挂钩政策落实的障碍5。郭淑红(2011)认为,三亚市土地后备资源稀缺,人地关系相当紧张,而当前农村宅基地因得不到有效利用形成了“空心村”,开发整理的潜力巨大;随着三亚市人地关系的不断紧张,只有通过农村宅基地的开发整理,提高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才能缓解当前人地关系紧张的现状,进而满足三亚市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生态化的需要6。沈兵明(2001)认为通过对“空心村”的改造,对农村宅基地进行整理,充分利用和盘活存量的宅基地。利用农村宅基地整理的手段,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取得用地折抵指标,以达到耕地动态平衡,从而使得异地开发建设成为可能,推动城镇化建设7。
3 城镇化对农村宅基地整理的作用
宋亚亭,黄翔(2010)的研究认为,快速城镇化造成了农村的“空心化”,从而为农村宅基地整理创造了条件。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 大量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引起了农村的“空心化” 现象8。程广超和钱大胜(2010)的研究指出,农村城镇化导致大量农民宅基地的闲置和废弃,为农村宅基地整理创造了前提。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而很多人在搬入小城镇居住以后,由于传统观念和私有财产意识,仍旧保留农村宅基地和房屋,并没有拆除旧房子或改造旧宅基地,造成两栖占地现象9。由于我国“地随房走”的农村宅基地权属规定,在农村房屋没有拆除的情况下,即使房屋的所有人已经在城镇安家和落户,仍享有对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农村宅基地被视为个人私有财产,即使闲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不能收回。大量农村宅基地的闲置为农村宅基地整理创造了条件。
4 城镇化和农村宅基地整理相互作用
陈美球和吴次芳(1999)综合分析了农村宅基地整理与乡村城镇化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对乡村城镇化产生了不利影响。农村宅基地分散、零乱,使得基础设施耗资巨大,并且资金利用效益低下,社会福利投资被分散,使得乡村城镇化相对滞后于非农化,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乡村城镇化进程。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宅基地布局松散,人均面积大,生活基础设施投资高;二是农村宅基地建筑密度大,容积率低,不利于优化农村居民点内部结构;三是农村房屋质量差,结构老化,环境比较恶劣,造成就地城镇化的动力弱化;四是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重合,不利于农村居民点的功能分区。因此,要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活居住环境,促使人口与产业的集中,实现乡村的城镇化,就必须改变农村宅基地的利用现状,对农村宅基地进行整理,以优化土地配置。另一方面,农村宅基地整理是实现乡村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农村宅基地理是促进农村宅基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的基本手段,是实现乡村城镇化的客观要求,主要表现在:第一,农村宅基地整理是增强乡村城镇化内在动力的需要;第二,农村宅基地整理是乡村社区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三,农村宅基地整理是实现集约节约利用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客观需要;第四,农村宅基地整理是减轻中心城镇人口压力和引导乡村城镇化的重要手段;第五,农村宅基地整理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创造了条件10。李宪文等(2004)通过计量模型来测算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宅基地整理之间的相关关系。计量估算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域,农村人口减少量大,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大;因此,东部和中部村庄宅基地整理潜力大,而西部的整理潜力较小11。
5 结语
可以看出,农村宅基地整理已经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学者们对宅基地整理与城镇化的关系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首先,农村宅基地整理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客观要求,是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农村宅基地的开发整理,提高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才能缓解当前人地关系紧张的现状,进而满足农村城镇化的需要。其次,快速城镇化造成了农村的“空心化”,从而促进了农村宅基地整理,大量农村宅基地的闲置为农村宅基地整理创造了条件。最后,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对乡村城镇化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农村宅基地整理是实现乡村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农村宅基地理是促进农村宅基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的基本手段,是实现乡村城镇化的客观要求。城镇化和农村宅基地整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彼此间共同促进,共同发展,不可分离。要想对农村宅基地进行整理或者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研究,
否则很难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梁丹辉.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整理问题研究[D].农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研究生论文,2013:1
[2]费明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综合利用与规划研究――以泗县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8
[3]侯清香.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问题之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04)
[4]郭湘.湖南山丘区农村宅基地整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3
[5]欧阳安蛟.基于城市规划及规划实施的地价动态模拟研究[J].城市规划.2010(04)
[6]郭淑红.三亚市农村居民点整理与农村城镇化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1(01)
[7]沈兵明.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与实践――一以舟山市小沙镇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1(11)
[8]宋亚亭,黄翔.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空心村问题探究[J].山西建筑.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