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14:0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商品学概论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19-02
医药产业在按照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公认的贸易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1],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医药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近些年,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很快,但存在企业规模小、利润低、原创药物少、营销与研发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而作为我国医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突破国际制药企业新药研发技术壁垒的重要途径。为了加强对中药现代化工作的指导,加快中药产业发展,2000年,国务院由国家科技部等八部委起草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产业的重要性。制药企业在中医药领域的竞争已经展开,其中包括在国际医药市场上的众多知名制药企业,如强生、辉瑞、阿斯利康等等。如果一个企业缺乏市场营销人员或营销人员素质不高,该企业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2]。因此,无论是本土制药企业还是国际大型制药企业,在抢滩中医药市场的同时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中医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目前,中医药营销应用型人才比较缺乏,然而由于我国中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设立时间不长,在人才培养上还存在很多不足,所培养的市场营销人才无论“质”还是“量”都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以下仅从三个主要方面对中医药营销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全国11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各学校培养目标大同小异,基本核心内容是:“培养适应我国中医药行业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中医药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营销和管理方面问题的实践能力,能在医药企业、管理部门从事市场营销策划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表面看来面面俱到,却没有充分考虑目前人才市场的实际情况。由于目前国内市场医药产品的同质化,导致医药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而是营销能力的竞争。而市场营销最注重的是实践能力,因此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重点录取的是应用型人才,要求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入职后能尽快投入实际营销工作。所以中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一定要把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着力点[3]。
二、改革课程体系
目前,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如何建设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营销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的活动,因此营销人员所具备的知识应以“有效应用”作为评价标准,学校培养的人才也应该突出“应用型”,以适应市场对中医药营销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
1.课程设置。为了培养该专业学生适应市场的相应能力,应采用模块式教学、强调特色,突出素质,模块内所设课程“有机组合、合理配合、适度整合”。设置通识教育模块,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思想道德、政治素质、外语及计算机能力等基本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与思想道德”、“外语”、“计算机”等课程,这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与素质。设置中医药基础教育模块,加强学生对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培养,包括“中医药学基础”、“本草概论”、“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等,使学生对中医药领域具有宏观的认识;设置营销基础教育模块,加强对学生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培养,包括“社交礼仪学”、“演讲与口才”、“商贸谈判学”、“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使学生在人际沟通、市场分析、营销活动、贸易行为规则能有较好的掌握;设置专业课程教学模块,加强学生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培养,包括“消费者行为心理学”、“国际医药贸易”、“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培养学生营销专业知识、技能与能力;设置特色教育模块,加强学生中医药特色的营销与中医药专业知识,包括“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中医药营销策划”、“中医药产品物流管理概论”、“中医药营销渠道管理”、“中成药学”、“药事管理学”、“中药商品学”等课程,培养学生在中医药营销领域应具备的特色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区别于一般营销专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紧密适应中医药市场营销领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课程内容改革。根据中医药营销的特点,教学内容应该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就业为导向,改变在教学内容上过分注重学科系统性的取向,使教学内容与形式更加贴合中医药营销实际与学生职业选择,从而更具有针对性。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及特色教育之间的关系,使各内容之间互相渗透,形成有机整体。删除与培养目标不适应或可有可无的部分通识教育课程或教学内容,加大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通过不断改革与实践将中医药内容与营销类课程有机融合使之形成“个性鲜明”的特色课程,如“商品学”改革为“中药商品学”、“国际贸易”改革为“国际医药贸易”、“营销策划”改革为“中医药营销策划”等,通过这一举措,在不增加学时的情况下,使学生中医药知识与营销知识都能得到加强。
三、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保障,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型高级营销人才的必由之路[4]。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教学、见习教学、实习教学、第二课堂等其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中医药营销人才必须改革并强化以上各个实践教学环节。
1.改革实验教学。目前,全国的中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实验环节都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应设置而未设置、学时不足、实验条件”等方面。很多课程应当设置实验课程而未设置,比如“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调研”、“社交礼仪”等,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对实验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首先需要深刻理解实验教学对深化课程理论、提高理论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将实验课单独设置为一门课程,提高实验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对于一些重要的实验课程还要适当增加学时,不断加大投入,大力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实际上相比于其他自然科学类实验室,市场营销类实验室的投入还是比较小的,之所以投入不足,还是对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山东中医药大学将以上课程在内的15门课程全部设置实验课,并设置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并建立专门的实验室,加大主干实验课程的课时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2.改革见习与实习教学。见习与实习教学使学生亲身体验营销活动,是实践教学的最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见习的主要形式是理论课程结束后,学生到营销企业或企业的营销部门对相关营销活动设计课程教学的部分进行观摩、了解,往往是走马观花很难取得较好效果,山东中医药大学近些年来对见习教学进行改革,将几门紧密联系课程的见习课程进行整合,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营销环节,这样一方面通过一次见习就可以将几门课程的任务完成,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往返成本,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对见习内容的融会贯通。
实习教学作为学生参加工作前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有效深化过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所需要的各种综合能力与素质。但是随着各高校扩招,毕业生逐年增多,实习教学管理难度非常大,很多学校市场营销实习教学流于形式,成了“放羊式”实习。针对这种情况,山东中医药大学通过认真调研并仔细研究,对实习教学进行了改革。一是实行“双导师制”,即实习单位和学校各出一名导师,实习单位实习教师对学生从事中医药营销活动进行引导,学校导师根据学生实习内容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二是制定实习单位目录,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审核实习单位资质,符合的进入实习单位目录,所有实习单位都与中医药营销相关,学生必须从实习单位目录中进行选择,保证了实习的效果。
四、结语
中医药市场要求市场营销人员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中医药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要在围绕中医药特色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各方面的配合,强化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具备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中医药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司建平.复合型医药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4):98-101.
作者简介:黎建新(1966-),男,湖南华容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教授;叶泽(1962-),男,湖北仙桃人,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湖南长沙41011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电力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研究”、200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创新与特色案例开发”、2008年湖南省特色专业(市场营销)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40-02
高等学校的特色专业是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获得持续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是特色的提炼和培育,本文结合长沙理工大学的特点,探讨了理工院校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和做法。
一、市场营销专业需要特色
所谓“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色彩、风格等”。“特色”有三层基本涵义:一是“人无我有”,即独特性;二是“人有我优”,即杰出性;三是“人优我新”,即创新性。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创建的独具特色的富有个性风貌的专业。特色专业应当具有独特性、杰出性或创新性的特征。
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讲,是否应该具有特色,笔者曾经有过怀疑,认为市场营销是一个通用性很强的专业,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大,从培养单位的角度来看没有必要突出其特色。但从近些年办学实践和毕业生的就业来看,证明当初的想法是有问题的。一是不少技术性较强的行业在招聘营销人才时,应届毕业生不受青睐;二是长沙理工大学传统就业的几个行业,如交通、电力、轻工等,对营销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有停滞倾向;三是一些非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应聘了营销岗位,从事了营销工作。这就提出了两个问题:是市场营销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竞争力不强,还是我们培养的毕业生的优势不明显?
事实上,随着高校扩招和大学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各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同构性、趋同性也十分明显。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据统计,目前开设此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在500所左右,还有上千所高职院校也开设了该专业。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无疑已经是买方市场。同时,由于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趋同化,用人单位又普遍感到难以招聘到合适的毕业生。
因此,在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上,确立特色是必要的。专业特色就是一种差异化和卓越性,就是一种竞争优势,就是一种持续竞争力。作为理工大学培养的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与“985”综合性大学相比,有何不同?与财经院校相比,又有何差异?与高职院校相比有何优势?
二、市场营销专业如何体现办学特色
市场营销专业的特色有两重含义,一是专业之间的特色,即市场营销专业相较与其他相近专业的差异;二是同一专业校际之间的特色,即市场营销专业各培养单位之间的差异,也就是办学特色。
1.专业办学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个专业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上。培养过程主要涉及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素质、硬件设施、教学管理等专业建设的主要要素上,培养结果就是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一个专业的特色可以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等培养过程要素中,但最终应该是体现在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上。
从市场营销专业来看,体现专业办学特色大致有两条思路,一是行业营销人才培养特色,二是职能营销人才培养特色。行业营销人才培养特色主要是从行业需求出发,采取“行业知识+营销知识”的培养思路和模式。如医药市场营销、电力市场营销、体育市场营销、零售营销等。职能营销人才培养特色主要从岗位需求特点出发,培养通用性的营销人才。如销售管理、市场研究、营销策划、网络营销。
2.专业办学特色应植根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因此,一个专业的办学特色自然离不开所在学校的办学特色、历史与传承、办学优势、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等。目前开办市场营销专业的高校主要有三类,即财经院校、综合性院校和理工院校,可以发现,由于高校的特点不同,其人才培养特点亦有所不同。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多科性理工科大学,多年来积累了交通、电力、水利、轻工行业办学的经验与资源,形成了鲜明的行业办学与人才培养特色。基于学校的特点和市场营销专业的特性,将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描述为:具有理工科知识背景的行业(电力、交通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与综合性院校相比,强调的是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应用性,与高职院校相比,突出的是毕业生的战略思维和发展持续性。
3.专业办学特色应得到社会的认可
大学的功能主要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单从一个专业的角度来看,专业办学特色即是人才培养特色,这种特色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才是有价值的,这样的特色专业也才具有生命力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长沙理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多次走访用人单位包括行业企业以及毕业校友,听取多方意见,我们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得到了认可,并得以逐步完善。据统计,市场营销专业在近10年的办学历程中,每年都有将近40%的毕业生被招聘到电力、交通等行业的企业从事营销工作。
三、如何培育和巩固市场营销专业的办学特色
特色专业的生命力在于其办学特色。巩固和培育特色专业的办学特色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巩固和培育特色专业的特色,应该围绕其特色生成要素下功夫。
长沙理工大学市场营销特色专业肇始于1994年,2008年被省教育厅确立为湖南省特色专业。长沙理工大学主要通过以下几点培育和巩固市场营销专业的办学特色。
1.在设置课程中体现理工特色
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社会适应性强”的原则,培养方案按照“基础+专业+职业”三个模块设置课程。“基础”即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等,专业基础涉及“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财务管理”、“金融学”等课程。“专业”即专业课程模块,主要是指专业核心课程,如“营销管理”、“市场调研”、“消费者行为学”、“销售管理”、“产品与品牌管理”、“广告策划与管理”、“商品学”等课程。“职业”即与就业领域有关的课程模块,如“电力市场营销”、“交通运输市场营销”、“服务市场营销”、“组织市场营销”。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为必修课,而职业类课程为选修课。按照“基础+专业+职业”三个模块设置课程,一方面强调了基本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又尊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兼顾了就业选择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立足理工类大学特有的多学科资源,在培养计划中开设了“商品学”(化学类课程),“大学物理”、“电工学”、“电力生产概论”、“电力工程概论”(工程类课程)以及其他理工类选修、必修课程。在培养计划中规定学生必须修满一定理工类课程的学分才可毕业。
2.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继承理工类大学培养工程师的历史和传统,长沙理工大学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计划中,构建了从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学年论文(商业计划书)、课程实习、毕业实习到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了理论教学中的实验或实训教学的比重,还重点独立设置了12项实验或实训课程,如市场营销认知实习(2周)、市场调研课程设计(1周)、推销与谈判实训(1周)、销售管理课程设计(1周)。实践环节所占教学时数的比重达到35%左右。
此外,市场营销专业对学生第二课堂也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积极组队参加省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学院举行的商业计划与营销策划大赛、ERP沙盘对抗赛、演讲比赛、素质拓展节等活动,规定对获得院级以上奖励的学生可以记一定学分。还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撰写调研报告。
3.加强特色课程、教材与师资建设
特色课程、教材和师资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条件。在行业特色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市场营销专业逐渐形成和培育了一些特色课程,如“电力市场营销”、“电力企业管理”、“电力生产概论”、“工程/项目概预算”、“招投标管理”、“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
由长沙理工大学教师任主编、邀请行业部门业务骨干参与,组织完成了或正在编写系列特色教材,如《电力市场营销》、《供电服务管理》、《电价学》、《电力市场概论》、《电力需求侧管理》。
特色专业建设中,专业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增强专业教师对行业的了解,我们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策略,一方面在寒暑假安排年轻的博士到行业企业去见习和考察,另一方面也定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来校开展交流。还组织和鼓励教师积极与行业企业联系,主动承担和开展联合课题研究。近五年,专业教师接受电力、交通企业委托的咨询项目将近30个,合同金额累计超过500万。较典型的项目有:省域电网电力交易机构建设方案研究(湖南省电力公司委托),湖南省级电力市场建设方案研究(湖南省电力公司委托),江西省工业用电同价方案研究(江西省电力公司委托),湖南省电力公司实施“一强三优”发展战略的研究(湖南省电力公司委托),湖南省电力市场顾客满意度研究(湖南省电力公司委托)。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专业教师增强了对行业情况的了解,加强了与行业企业的联系。
二、选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会计类专业课程体系
设置会计类专业课程的基本原则是:结合培养目标,按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提高素质的要求,兼顾当前和未来的需要,设置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
(一)普通基础课
设置普通基础课程应加大基础课比重,培养学生通过积累各类学科知识,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掌握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和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的辩证思维方法,在智能发展上进一步走向成熟;能够理解并使用相互关联的抽象概念,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经过抽象逻辑过程来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应将电子商务列入必修课程,增加应用基础课、人文素质课等课程。
(二)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包括:基础会计学、商品学、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税法、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概论、审计学概论、计算机会计概论。
(三)专业课程
根据夯实基础的要求,专业课程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预算会计、非赢利组织会计、会计制度设计等;根据知识经济时展的情况,应增加专业选修课,如责任会计、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
(四)论文和实习课程
此类课程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校内模拟实习、校外顶岗实习与调查等。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是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教学环节,应从严要求、注重实效、认真组织、科学评价。校内模拟实习要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大中型企业会计模拟系统,结合初级会计、中级会计等课程的教学进度,有选择地对相应内容进行模拟操作,并结合各种相关知识进行财务分析。校外顶岗实习与调查可通过校企联合或建立实习基地等方式,将顶岗实习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既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会计知识的能力。
三、结合会计改革编写新的会计教材
新的会计教材是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和核心环节,教材是学习、掌握知识的桥梁,没有结合会计改革的新教材,很难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优秀学生。新的会计教材如何更好地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如何既兼顾国际惯例又体现中国特点,如何适应知识经济对知识的学习、更新和积累的需要,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四、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一)课堂讲授要以启发、引导为主,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在知识经济时代,不仅需要人们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会学知识。教师应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使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师要了解本学科改革特别是近年改革、发展、完善的前沿知识等内容,从知识的整体结构上,教会学生把握所学知识的内在本质联系,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寓指导会学知识于教学活动过程中,从而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方法,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
(二)加强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和理论分析能力
课堂讨论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为学生提供群体思考的机会,学生在群体思考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有益于摆脱自我中心,增长才智。课堂讨论法可以促进学生的交往,促进他们掌握各种社会技能,如参与倾听、表达、协作、竞争等。广泛地开展问题讨论,能比较好地弥补过多强调讲授和作业的状况,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成绩考核时应将学生的参与程度及讨论结果作为考核依据,有利于推动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讨论,提高教学水平。
(三)加强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如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课程均可采用此种教学形式。案例分析的关键在于案例设计,要求案例来自实践,同时又要经过加工提炼。案例应尽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包括直接和间接、确定和不确定的资料,且答案应是多元的。案例教学既可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既可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能大力发展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案例教学能使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性、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面向本世纪的财会教育,要求我们在做好传统讲授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尝试案例教学。
(四)建立校外顶岗实习和校内模拟实习相结合的实践环节,以便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校外顶岗实习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跟班或顶班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外顶岗实习属于岗前练兵,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涉及广,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税收、金融等诸方面的业务。校外顶岗实习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锻炼和培养。校内模拟实习是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的,以一个企业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以及前期的有关资料为基础,通过一整套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模拟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内模拟实习的关键是实习资料的仿真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对模拟实习的指导和考核。从模拟实习的内容上看,不仅包括会计核算,还应包括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从实习手段上看,既要进行手工模拟实习,又要进行电算会计模拟实习,一般先进行手工模拟实习,后进行电算会计模拟实习。校内模拟实习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根据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实务操作的适应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五)建立小组作业、书面习题和电脑习题相结合的作业环节,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电脑的能力。
目前在高职教育试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将专业培养目标订得过高,这不利于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突出职业性、行业性,面向地方或行业经济的特征,明确高职教育就是为学生从业服务的,就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专门人才为主要教学目的。由此,我们认为,高职教育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对外贸易专业知识与技能,适应新的企业环境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对外贸易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理论技能,独立开展涉外经贸业务及对外经贸管理工作。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不难得出结论,突出国际贸易技能教学是完成该专业培养目标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国际贸易专业技能教学,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离职教育中国际斑易专业技能体系
三年的国际贸易专业学习,要完成sa多门的课程,这些课程中,哪些课程与技能教学有关呢?这还要从什么是技能谈起。这里所说的技能,是指涵盖完成某一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任务的必播的一切技术和应用能力,是指把专业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岗位工作中去的能力。国际贸易专业技能体系包括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含岗位技能)。
基本技能包括:演讲与口才;英语听、说、读、写、译;中英文录人;计算机应用;公关礼仪。专业技能包括四个方面:谈判前的准备阶段:包括国际市场调研、与国外客户建立贸易关系;交易磋商与合同的签订阶段:包括成本核算预报价、商务洽谈、外贸合同的拟定;合同的履行与善后处理阶段:包括单证业务、储运保险、报关报验、国际仲裁;进出口业务全程仿真模拟训练。
二、国际贸易专业各项技能训练的目的和相关的苍础课程
〔一)基本技能训练。其目的是:通过对有关基本技能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本专业将来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素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拥有专业技能,胜任基本工作打好基础。其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在兰年的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下列基本技能课程的训练。(见表)
基本技能训练必须有组织与考进行,最后还要考核。应由专职教师结合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相关项目的教学、实训,实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现场观摩模拟操作、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最终达到考核要求。考核方法可通过现场操作和综合打分等形式进行,其中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能熟练攀握计算机办公室自动化软件及其他外贸应用软件,并达到浙江省高校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级。英语要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并达到CET--4或英语应用能力A级,三校生英语应达到应用能力A级或CET-3。
(二)专业技能训练。国际贸易专业技能训练项目是围绕进出口业务的开展进行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谈判前的准备阶段。这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国际市场调研。企业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就必须研究国际市场的变化规律。该项技能训练的目的就是使广大学生掌握如何在国际市场商搜集商品信息和做好商品定位、市场细分等国市场营销的基本技能。相关的课程主要包括“进出口业务”、“外贸英文函电”、“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其次是与国际客户建立业务关系。该项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寻找海外客户的能力。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客户关系外贸英文函电的处理,寻找海外客户的各种途径。相关的课程主要有“外贸英文函电”、“进出口业务”、“国际经贸地理”等。
第二阶段:交易的磋商与合同期签订阶段。包括:(1)成本核算与报价:这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产品的成本核算,外贸商品报价技能,不同的贸易术语(主要是FOB.CFR,CIF)的报价转换,不同报价货币的报价转换,相关的课程主要有“进出口实务”、“国际结算”、“国际金融”等。(2)国际商务谈判。这旨在培养学生国际商务谈判的组织能力,国际商务谈判的策略和技巧,以及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基本礼仪,相关的课程主要有“英语听说”、“公关礼仪”、“国际商务洽谈”、“国际商法”、“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贸易实务“等。(3)外贸合同拟定训练,包括商品的品质、数量、包装、价格等合同条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对外贸易合同中各条款拟定应注意的间题。相关的课程主要有“进出口实务”、“国际商法”,"WTO概论”等。
第三阶段:合同的履行与善后处理阶段。包括:(1)单证业务技能训练。单证业务包括开证、审证训练和单据制作和修改等方面。通过单证业务的技能训练.使学生熟悉进口商申请开立信用证的业务流程(模拟进口商)掌握进口业务开证的相关技能,通过单据的制作的修改训练,使学生拳握发票、汇票BlL等专业单据的制作,具备单证员的业务能力,相关专业课程有“单证业务”、“外贸英文函电”、“国际结算”、“国际金融”、“进出口实务”。{2)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训练,使学生掌握货物储存、运输、保险等实际业务操作能力,使学生能胜任货代员的工作。相关的课程有“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进出口业务”、“外贸商品学”等(3)报关报脸技能训练。该项训练目的使学生掌握商品报关、商品检验、商品检疫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胜任报关员、报检员的工作,涉及的相关课程有“进出口实务”、“报关实务”等。(4)国际仲裁训练。这是使学生掌握进出口业务中出现纠纷后进行国际仲裁应具备的应对能力,涉及的相关课程有“国际商法”、"WTO概论”、“进出口业务”等。
第四阶段:进出口业务全程仿真模拟实训。该阶段的技能训练是通过完成一笔进口(或出口)业务的综合模拟训练,使学生掌握掌综合外贸业务能力,并具备一般国际贸易业务人员的综合能力。涉及的相关课程有“进出口业务”、“外贸英文函电”、“单证业务”等。
三、专业技能教学应该特别注惫的若干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231-01
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衔接培养模式是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高层次化发展需求的一种新型教育,完成从中专到本科的过渡,是完善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我们课题组,初步构建一个应用型本科院校园艺专业“3+4”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现总结如下: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组织教师到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等单位进行调研,增强学生就业、创新和创业能力。同时教师还可查阅相关研究资料,明确应用型本科园艺专业“3+4”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人才要求、人才特色、人才规格,培养出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优秀专业人才。
二、加强园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完善
“3+4”专业衔接中,要加强园艺课程体系设置的完善。根据宽基础、重实践的总体原则,合理、适度设置课程体系。可设置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课程,注意能力与素质相协调。突出设置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等园艺专业知识课程以及园艺商品学、园艺植物病理及昆虫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同时还要增设与就业相关专业知识,例如无土栽培技术学、作物栽培学概论等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三、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一)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
针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人才的要求,需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在理论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内容上,理论与实践教学应各占总课时的50%,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
(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园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包括试验设计、调查、管理、科研训练等。学生可通过专业技能训练、实验、实习、职业技能证书、科研小组、毕业论文等形式丰富实践内容。既使学生对园艺专业加深理解和提高,更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适应广”的高素质园艺人才。
四、拓展“3+4”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工学交替培养方式,拓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资源的拓展包括了专业实验平台、实践教学基地、重点实验室等,在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时,应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可以直接把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人才“请进门”来学校开展讲座、授课和亲自指导实践教学。这样的院校与企业联盟办学使学生得到了专业实习与职业体验,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二)利用第二课堂,全面实施素质及创新教育
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即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文体活动以及科技创新活动,利用非课堂途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例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倡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等各项竞赛活动,使学生在创新中增进才能、提高素质。
五、健全“3+4”人才培养的保障系统
(一)培养应用型、双师型、兼职型的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具有应用型、双师、兼职型素质的教师队伍,可采取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等完善的用人机制。在授课的青年教师中,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教师下场锻炼,并给予适当激励机制,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专业素质。学校还可外聘请高级水平的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加强深入应用型人才培养。
(二)加大实训基地建设
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还需要不断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只有在实训基地才能掌握最新的实用技术和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以体现应用型人才的特色。所以,学校必须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建立功能较全、运行良好的校外产学研一体化园艺专业实训基地,既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和教学条件,也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园艺专业人才。
(三)完善教学管理系统
应用型本科园艺专业“3+4”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保障。可建立弹性学制,加强学分制管理,完善学分计算,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建立岗位职责负责人制度,加强教学管理。同时,还需强化学习制度改革,改变以往一考定级的成绩评定方式。完善毕业设计、科研技能训练、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的指导、考核工作,使教学各环节落到实处。
服装设计是综合性的美学设计,它的基本构成要素与穿着关系着人的心态、心理、品味等,以及服装的外形、色彩、材料、工艺甚至是社会文化、经济等潮流。服装设计既具有审美性,又具有实用性、经济性、独创性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它属于设计美学的范畴。
从古至今,服装就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装饰品,也是人们扮演角色的重要工具,同时还是一种流通的商品。特别是后者的壮大,使服装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成为重要的一部分。
在新的世纪里,服装市场不断壮大发展,服装企业必须对市场作出快速的反应,缩短商品周期,降低库存,环保意识的增强。在这复杂的环境中,设计师要以清醒的头脑,镇定的姿态,敏锐的目光,为企业产品导航。正因如此,设计师这一职位的竞争日益激烈,服装企业对设计师的要求更加严格,服装设计教育则成了重要的后备力量。而如何培养一个迅速适应市场的设计人才,是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的主要课题。
一
在服装设计专业教育中,各门课程的设置关系到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理解、掌握,以及毕业之后适应市场的能力。大学的课时基本上是固定的,在这固定的课时内怎么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是我们要考虑的。
首先是基础知识的把握。服装设计专业应该掌握中外服装发展历程、服装人体工程学、服装结构学、服装工艺学服装材料学、服装色彩的搭配及摄影基础等基本知识。例如,在服装发展史中,把握各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特点;在服装的结构中,了解人体结构特征,线条的运用;在服装材料中,了解不同面料的缩水、缩热、保暖、吸湿等性能;在色彩中,掌握服装色彩的搭配方法,不同区域人们对色彩的尊崇和厌恶,等等。只有这些知识丰富了,才能够充分表现设计灵感。手头能力的练习也是基础知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工艺课开设和绘画课开设加强了对学生手头能力的锻炼。
其次是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在第二个阶段课程设置时,在基础知识的层次上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像服装结构变换应用中分割线和省道的处理、服装面料中面料再造艺术等方面的内容,而这样的内容要结合立体裁剪这样创造空间比较大的课程进行,使学生将基础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想法进行加工,自然地延伸,完成设计。
再次,在后期教育阶段应该在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市场化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能力的优缺点,市场对于设计师的要求和对于设计师产品的标准。如服装商品学、服装心理学、服装卫生学、服装人体工程学、服装企业管理学及服装各种软件等课程的内容。
最后,在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设计师是一种相对比较独立的职业,也是一种责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设计师的水平对于企业有决定作用,而设计师的素养对其作品又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从学生阶段就应该抓起,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知识和素养,如政治、历史、哲学等学科,看起来和服装设计的关联并不大,但它们是几乎所有文化表象的底蕴和本源。服装设计作为文化的载体,本身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设计师除了掌握服装方面的设计理论知识,还要对艺术史论、美学、中外服装史、艺术概念,甚至包括非本专业领域的其他艺术或设计内容,如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文学等知识有所了解有所涉及。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门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是相同的,可以相互启发借鉴”。[1]
二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指大学生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社会、研究社会、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建设的能力。它服从于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总体期望和要求,具有未来指向性,即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形成过程,是他们为未来工作、学习和社会做准备的过程”。[2]
着眼于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以及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其综合能力的锻炼。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并提供最新服装专业知识信息和服装市场信息,面对众多竞争对手,让学生有对知识和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还要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就是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交往能力也是学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过程中,要遵循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支持者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必须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的作用,做好向导和助手。不仅要指导他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而且要让学生从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发现自己的价值。
三
作为教师,欲正人,先正己。教师这一角色甚至可以决定学生是否有能力适应社会;而学生的表现也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行得通。特别是现在很多艺术专业中,教师是刚毕业的“80后”,学生也在“80后”到“90后”的阶段,年龄相差甚少。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有限,现在学生性格多样性,年轻人与年轻人的碰撞,问题自然多。
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基本上都是小课,每个班的学生不是很多,老师应该尽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习惯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有些性格怪癖的学生,要耐心地进行沟通,和学生一起学习,并在此过程中给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既丰富了自己,积累了经验,又把学生带领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四
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和服装企业是现代服装产业链上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在服装企业纷纷走品牌道路的今天,现代服装产业特征之一是服装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运作都围绕提升品牌价值进行,服装企业是服装品牌运作的执行者,院校是提供维系服装产业运转人才的制造者。
在供大于求的今天,学生毕业所面对的问题太多。服装业还处在一个不太成熟的时期,服装企业从节约成本出发,多选择偏僻的地方落址,规模也不太大。学生刚毕业时多憧憬着去大公司就职,现实和理想的差距给他们第一个落差。对于新手,服装公司总是先安排做一些打杂、剪样板之类的事情,这些小事淹没了学生要做设计师的愿望,这是第二落差;千元左右的工资,除去每月开销基本就没有剩余,有的企业工资要拖后几个月才发,这和每年万余元学费之间的巨大差距形成第三落差。
这样,在一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理作用下,一些学生不愿从最基本的小事做起,总期待着有朝一日会到大公司就职;而平日安逸的环境让一些学生养成了自私的性格,不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要求完成的项目中,缺乏自我牺牲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付出与得到之间不能平衡,付出就认为自己吃亏,别人占便宜。一些学生觉得企业档次不高、条件苛刻、薪水太低,去一次就不想再去。这些使得企业形成了对服装院校学生的一种偏见,觉得现在的大学生眼界高、资格硬,而学生设计的东西又不理想,在接纳了第一批新人之后就不愿再接纳。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教师应不断更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避免一本备课笔记讲到老的情况出现。
总之,老师不仅要安排好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而且要注重自身的修养,给学生正确的指导,才能有效地培养出实用型的服装设计人才。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Fostering Innovative Personnel of Art Design
GONG Yao-hong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2020年,我国将进入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意义重大而迫切。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三大特质。创新型人才一般都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人文精神浓郁、治学方略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艺术设计是实用领域的设计,设计是其本质核心。艺术设计也是一门人类生产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本身就是创新活动。因此,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更突出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艺术设计作为应用型专业,本科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应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素质高、创新精神突出”的要求进行。这是针对专业而言的通识教育,也是为终身教育打基础的教育。艺术设计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要突出自己的重点和特色。例如,将艺术设计作为一种高度复合型的交叉学科来组织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能动性发挥,采取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着眼点落在学生的拓展思维和联想能力培养上,设计出既符合大众审美观念,又具有一定前沿性和创新性的作品。
一、构建和完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
创新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根据艺术设计本科创新人才要求,要在多学科的基础上,提供一个营养丰富的知识土壤。要构建和完善以提供宽厚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为目标的理论课程体系。必须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构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宽厚的知识基础,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大学课程综合化是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世界性趋势之一。在基础课内部,要注意思政课、文化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相互协调与整合。低年级尽量按大专业平台组合课程。高年级进行宽口径的专业学习。除了必修课外,应设置大量公共选修课程。要坚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及时补充现代的最新成果。基础课程应摆脱以美术课程为重点,以手工画为指导的教育思想。在专业基础必修课中,除素描、色彩以外,还应设置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外设计史、设计原理、应用美术等课程。要允许学生跨校、跨系、跨学科选修课程,让他们涉猎策划、营销、广告、公共关系学、商品学、传播学、美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此外,在课程改革和优化中,要坚持集思广益,实现教师、社会专家和学校领导相结合,发挥各方面智慧,使课程体系得到更好优化。
二、加强实践教学
正确的认识与理论需要通过实践去加深理解,学会运用。同样重要的是,许多创新思维火花需要在实践中“擦出”。实践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思维、创新技能、锻练意志、浓厚兴趣、培养品德和情操。通过社会实践,艺术设计学生还可更清楚地了解各种流行元素、设计风格,把握时代潮流,增强创新设计的主动性和时代性。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实用性。毫无疑问,艺术设计本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并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抓科研实践,又抓教学实践;既重视一门课程的实践,又要重视一类课程的实践,更要重视整套课程的实践。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以及课程综合性,构建具有阶段性、连续性、整体性的实践教学模块。在这个模块设计中,要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践,要建立学生尽早进入实践的基本制度与运用机制。在具体安排上,除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外的实践环节应不少于20%。
在实践教学中,必须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步骤和相关措施,力争形成较为科学和完善,且切实可行而效果好的实践教学体系。要紧密依托行业和当地政府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重视校企联合,签订产学研合作教育协议。要重视建立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要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建设一批开放式艺术设计综合实验室、艺术设计工作室。要充实和整合资源,实行资源共享。
要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安排学生到有关公司实习、实训,跟随设计师做一些辅助工作。也可从公司承接一些简单项目,进行设计训练。除了校内外稳定的实践基地外,学校还要积极安排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既动脑又动手。艺术设计是文化,社会就是其宝库。从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出发,还要注重安排参与社会调查和其他有关社会活动,体察民情,学习外界设计文化,了解市场,了解千变万化的艺术设计潮流,增强责任心、创新设计激情和思维能力,并增强信息获得和利用能力。走出课堂、直接参与社会,是艺术设计专业信息获取的最佳途径之一。信息的获得与利用,对学生的设计思想和创意思维影响很大。要努力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创造创新氛围。在校内外举办和参加各种艺术设计作品比赛,艺术设计作品展览,艺术设计论文比赛等,均能激发学生创作激情,提高创新能力,浓厚创新气氛。
此外,还要形成良好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每届学生的实践教学,都要先制订实践大纲,规定实践的方式、内容、时间、要求和成绩考核办法,并向学生公布。认真按实践大纲进行实践教学,将实践活动纳入学生日常和毕业考评范围。要积极探索实施“双证书”制模式,将其纳入教学计划,使学生毕业时即可获职业资格证书。还要认真提高
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三、增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艺术是一种创造。艺术设计创新人才除了学会设计技术,掌握现代设计工具和手段外,还要掌握创造性设计的思维方法,具有很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以新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能力和意识越强,设计思想就越丰富。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设计创意思想定位的评价能力。注意学生设计元素的联想、选择、修改、组织等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注意学生创造境界与创造目的相关知识面及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当采用“头脑风暴法”和“逆向思维法”调动学生思维能力。要把设计创新思想作为学生的重要评价指标。
创造性思维包括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求同思维有方向和范围,运用逻辑方法解决问题,在验证假设中有重要作用。求异思维则是从多方面思考,提出许多新假设和答案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是一种打破旧框框,解放思想的思维方式。在创造性思维中,它与求同思维是互为关联的。在训练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同时,要更多地训练求异思维。因此,“研究式”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式”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方式改革的方向之一,其特点是问题在前、研究探索、动态思维,以科学问题为先导,以解决问题的设想和试验为途径,从实验结果一步步地推出结论。这种方式包括了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训练,突出了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策划过程,给予学生更多自主研究的机会。随着研究的深入,问题的不断出现而诱导发现新的研究兴趣点。要注重“以需引想、以疑促思、
以趣诱思和以难激思”,激励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增强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志和自信力。
四、结 语
创新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创新型艺术设计本科人才的培养,要大力抓好基础理论与知识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等三个重点,并使这三个重点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科学的教学体系。诚然,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是在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实现的,但这并不妨碍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将其作为一个重点予以实施。在教学过程和方式的安排上,要将创新思维能力作为主要出发点,因为艺术设计是一个创造性专业、对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要求特别高。当然,艺术设计也是应用性和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其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产品,是大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上既要照顾广宽的专业面,也要注意课程完善,协调和优化。任务也很重大。协调和优化基础教学、实践教学,培养创新思维三者的关系,形成科学合理和有效的体系,则是更加繁重和关键的课题。在创新人才培养中,还要注重艺术设计的本质与特点,突出和有效实施有关措施。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要创新教育理念。要强调学生个体为本,推动学生自主发展,获得发展能力。教育方式和教育过程强调个性化。强调教育过程的实践性和创新。创新人才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这些都应在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认真体现。
参考文献:
[1] 王谦.艺术设计与职业技能接轨的教学策略构想[J].长江大学学报,2007,(3).
[2] 韩伏彬.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J].衡水学院学报, 2007, (2).
[3] 彭晓燕,乔京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6,(3).
[4] 张立今.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J].宿州学院学报,2007,(3).
[5] 刘军.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研究[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 2005, (4).
[6] 于洋,孙一文.再论本科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51).
[7] 田建国.关于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英才高职论坛,2007,(1).
[8] 王延松,刘君玲.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模式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4).
[9] 尹福玖.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3).
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的市场需求相脱节
由于企业需要的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良好沟通、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希望毕业生踏入工作岗位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进行独立操作,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多数的毕业生虽然掌握一定的贸易理论和基本知识,但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比较欠缺,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二)课程设置泛而不精
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大都是遵循教育部所制定的课程体系而衍生出来的课程,差别不大,且过于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设置上求全求多,通识课的比例过大挤占了专业课程的空间。其次,通过分析对比国际贸易教科书,可以发现有许多知识点内容重复交叉。例如,《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国际商法》与《国际贸易实务》在贸易术语以及货运、保险及惯例方面有重复的地方;《国际结算》与《国际贸易实务》中的结算方式有交叉的内容等等。另外,目前一些高校的国际贸易课程安排存在先后顺序不合理的问题。如《国际贸易实务》与《外贸单证实务》、《外贸函电》同时开设,章节的进度却不一致,这既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也会造成重复讲解,这不符合教学规律,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众多学校的铺开,实践教学环节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但是,受客观环境的限制,“加强实践教学”成为一句空口号。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包含实验室实训和社会实践。虽然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室,购买了教学模拟软件,但是在实训室中,学生只能通过数据库之间数据与表格的登录和转换完成贸易的流程的模拟,基本不设计具体产品的生产、营销、跟单等内容,与贸易业务实际存在较大的差距[1]。而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就更加单薄。一方面,学生多、基地少,实习效果不佳。一个实训基地安排的学生太多,为实习单位带来许多不便,使其接收热情不高,导致实习过程流于形式,实习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实习基地无法配备实践指导教师,实践评价体系不健全。由于存在商业机密等问题,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多数从事一些打扫卫生、端茶倒水、跑腿等工作,无法接触实质性业务。由于实践基地缺乏实践指导教师,学生只能靠观察了解一些表面现象。学校缺乏健全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很难对实习单位的实习指导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对学生的实习效果也很难给予科学评价。
(四)教学过程与国际接轨不够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自身的特点,要求本专业的课程具有“国际性”。大部分高校设置了很多带“国”字头的课程,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课程缺乏国际视野,仅局限于强调学生对基本经济贸易知识的掌握,而对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关注甚少。另外,多数高校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到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编制等都很少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多数停留在国内高校的横向借鉴和比较。最终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不相符,因此,必须以整体的知识观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对国际贸易专业进行课程整合,从而可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三、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的目标
跨国公司在进行员工招聘时,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考察应聘人员是否具备所要从事岗位能力的模式:K(Knowl-edge,知识)表示对某一特定工作领域的基本情况和原则的理解;S(Skill,技能)表示对通过正式培训和实践经验发展基本能力所获得知识的运用;A(Ability,能力)指发展一项具体的、特定的技能所需的一般能力:O(OtherCharacteristies,其他特质)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对工作业绩会产生影响的品质,比如注意细节、守时、个人组织能力、视野等。KSAO模式反映了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能力。因此,国际贸易专业可以按照KSAO模式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2]。图1构建了基于KSAO模式的国际贸易课程整合目标。KSAO模式下国际贸易专业目标岗位的职业能力分解为K、A、S、O四个模块,其中K是基础,A是核心,S是落脚点,O是重要影响因素。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要以巩固K为出发点,加强A为关键,提高S为目标,同时培养学生O所代表的各种特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教学要求方面,对知识与素养(K)的要求是了解,是通识性教育;对职业技能(S)的要求是熟练掌握,是专业性教育;对一般能力(A)的要求是掌握,是延伸性教育;对其他特质(O)的培养是性格教育。
四、课程整合的步骤
(一)优化课程体系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夯实基础、重视实用、提高能力、选择灵活”为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1.K模块课程设置。K模块主要涉及基础教育,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主要由工具类(诸如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和素质类课程(诸如政治、体育等)组成[3]。目前多数高校对素质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本文认为应该更多地设置美术、音乐、书法等艺术类,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类和物理学、机械、信息科学等自然科学类的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主要是宏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基础、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等。由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学存在一部分内容教材重复,因此可将国际经济学课程取消,将相关内容分解到国际贸易和西方经济学等课程中讲授。
2.A模块课程设置。设置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礼仪、外贸口语、经济论文写作、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
工商管理学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也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国内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中存在许多不尽合理之处,主要是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性课时偏少,没有充分体现该专业应用性的特点;特别是地方性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既有企业管理方面的课程,也有财务管理方面的课程,有宏观的课程,也有微观的课程,涉及的课程面广、量大,课程交叉的内容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上使学生懂管理、懂经济、知识面宽,但与社会对复合性、应用性人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课程设置总体思路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合理划分教学模块,科学安排课程体系。教学模块大体上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课五个模块,各模块设置相应的课程,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各学期课程设置中,一年级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二年级学习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三、四年级学习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课则分布在各个学期中。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专业的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的关系,应统筹兼顾,选择最优的基础课程。此外,要大量开设选修课,实行主辅修制增强学生的适应面,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在市场导向下,可以尝试与企业集团联合办学模式,即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达成协议,根据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短期设置相关专业选修课,定向为用人单位培养实用性人才,使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用人单位相应岗位工作,简化用人单位的培训任务。
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具有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等;而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上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目标,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主要是在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经济学、运筹学、管理会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物流管理、质量管理、电子商务、管理沟通、金融学、财务会计等。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学校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构建结构优化,基础宽厚,专业应用性强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要按照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原则,适当减少基础课课时比例,完善专业课结构。理论课实行案例教学,在多数课程中增加一定比例的实践或实验学时,把实践教学融入到理论课程中,培养其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切实增强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调整专业课程结构
专业课程是学生选择就业方向的参考依据,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前景,以尽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指导思想。为此,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体系性和目的性,应避免杂乱无章地设置课程。首先,在对专业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专业核心课。其次,对专业基础课的内容进行分解,按照专业基础课服务于专业核心课的原则,根据两者之间在内容上的对应关系,调整专业基础课内容,确保其为专业核心课服务,增强专业基础课的实用性。第三,专业选修课程可按照不同的就业方向设置不同的模块,实行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如浙江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管理为导向,开设了创业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创业风险管理、创业领导、创业融资与投资管理、综合创业设计、创业管理研究专题等特色课程。
专业选修课应该设计为就业导向的课程模块。在设置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前,首先应该调查有利于学生就业的方向,然后选择一个或者若干个就业导向的课程模块。如开设“质量管理”、“酒店管理”等模块。在当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开设模块化的专业选修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细化专业和就业方向,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辅以细化的就业方向教育,更能体现出大类培养的优势。如深圳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就设立了工商方向和旅游与服务方向,其中旅游与服务方向开设了旅游与休闲活动概论、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商品学、国际商务、会展管理、旅游资源学、旅游法规、服务营销、餐饮管理、旅游规划等特色专业选修课。
四、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是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践教学也就成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关键。实践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能力,不仅仅是掌握工作所需的技能。为此,应该给学生创造多层次,多环节的实践教学环境,切实从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能力的要求出发,设计一套具有实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中应坚持以能力为本原则,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基本上由军训、社会实践、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组成,构建了基本、专业、综合素质提高三大实践教学模块。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全过程、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都开设了ERP实验,但也有部分高校结合人才培养方向来开设特色实验,如浙江大学开设了创业实践,深圳大学开设了旅游管理综合实验等。此外,各高校还积极联系校外资源,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杨慧慧,王喜刚.本科层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浅议,.河南教育,2008(12):32-33.
[2]张旭辉,王宇.地方性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商场现代化,2006(8):6-7.
1问题的提出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曾经指出:“课程选择决定于目标设定”。这就是说,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经贸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国际市场趋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岗位群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③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呢?让我们转向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会通过它所决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影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而且最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
首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对准岗位设课程”是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而要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为此,我们考察了三百多家进出口企业的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最后将外贸岗位群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确定为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WTO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合同商订等共14种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但是,这些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将需要强有力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关联知识技能作为支撑。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外贸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约有83%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还有二分之一的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说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外语知识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寻求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等课程的支撑。
其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学生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对对1400多名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91.3%的学生认为他(她)们来高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教给学生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5年内有37%的社会成员改变职业,而不是简单地调换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最近的研究预测表明,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将会达到6—7次之多。就业的经常变动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的选择,这就向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课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职业入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关注明日择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仅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准备,而且应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甚至向更高层次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与能力,以增强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基于这些考虑,适当扩展该专业学生的语言、写作、数理、心理等基础学科知识技能和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将十分必要。
再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并且呈现技术走向综合化、精确化等特征。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必定会直接影响社会职业岗位的变迁。工作现场技术的持续更新会不断地促使传统低技术岗位的消亡,高新技术岗位的增加。而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与精确化特征又必然促使职业知识技术含量普遍上升,要求技术型人才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国际贸易的方式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外贸岗位技能的变化,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然促使外贸单证无纸化,外贸经营网络化,外贸管理信息化,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外贸岗位实践能力的形成日益需要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尤其是高技能岗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高技能理论基础上的。因此,课程设置上必须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跨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第三产业持续迅速发展(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的缓慢增长或停滞不前),并逐步取代工业的地位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产业中心。商业、贸易、金融、证券、保险、旅游、房地产和咨询等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会引起该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如2001年以来美国纽约的全部就业者中,90%从事第三产业,而且会引起该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化会使得社会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又会有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增加。如美国近5年有7000多个职业岗位消失了,但又新增了8000多个职业岗位。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社会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第三产业持续稳步上升。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1,738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总和),居全球第三位。2007年的中国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8%),同比增加19.5%,首次超过美国的11,63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上升为世界第二位。这标志我国对外贸易已迈上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国外贸行业的岗位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岗位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外向型生产企业进出口自营化,外贸岗位群出现了综合化与细分化双重趋势。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设计符合各类企业的多重需要。
3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思路
根据上述三种需要,结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特点及相关课程的内在联系,我们构建了“一根主线、”“两个强调、”“三个突破”、“四个加强”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所谓“一根主线、”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体,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的结构必须优化,打通三大课程模块的内在联系,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课程应以语言、写作、数理、计算机和哲学等基础知识技能为重点,基础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应适当加强,特别是应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应以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为重点,并应当适度拓宽其口径,应选择关联性、针对性与应用性较强的,淘汰较弱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口径不宜过窄,应针对外贸业务岗位群而不应针对某种外贸岗位设置,经济学、贸易学和计量学等专业基础必须夯实,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口径可适当放宽,并增设一些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择业机会;二是强调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把职业道德、态度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实践技能的课程设置之中,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德、智、能、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合格的国际贸易高级应用型人才。“三个突破”:一是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观,树立厚基础、重实践的新型课程观。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专业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二是突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观,树立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三是突破理论知识课程与实践知识课程相互分割的教学观,树立两者相互融合的教学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同培养。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我们对原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取舍。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我们适当提高了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和哲学的授课学时;在关联课程中,舍弃了《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课程,增设了《投资理论与实务》,并把《会计学》、《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和《金融学》等课程重构为《会计原理与实务》、《管理知识与实务》和《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我们对《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中的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取舍整合,避免了教学中的简单重复,并把《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整合到《国际贸易学》中,将《WTO概论》重构为《WTO规则及其应用》,增设了《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含前沿理论、前沿政策和前沿实践)和《反倾销知识》等课程,以支撑该专业学生把握国际贸易前沿动态和应对反倾销的实际需要;在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中,我们增设了《商品学》、《商务心理学》、《社交礼仪学》、《国际经贸地理》、《经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增加了《通关实务》、《外贸单证操作》、《国际物流与保险》、《国际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必修课程的授课学时;在选修课中,我们增设了《中外文化比较》、《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等人文知识课程和《创新方法论》、《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在此基础上,精心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业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国际贸易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全新整合课程体系(参见图1)。同以往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比较,该整合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整合课程体系设有基础、关联和专门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三个模块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4∶3∶3优化为3.6∶3.1∶3.3。每个模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它与其它模块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体现在各个模块之中;
(2)整合课程体系不是针对国际贸易业务的某个具体职业岗位,而是面向国际贸易这个专门的行业岗位群,课程的导向具有更宽泛的就业范围;
(3)整合课程体系设有理论知识课程、应用知识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各层次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5∶4∶1优化为4∶3∶3,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渐次提高各种能力;
(4)整合课程体系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兼顾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每个课程模块中,都有实践技能的训练。在基础课程模块中,有英语交流、计算机应用、公关协调和计算机应用等技能的训练,学生必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获得相关证书;在关联课程模块中,有会计实务、管理实务、金融实务、投资实务等技能训练;在专门课程模块中,有进出口业务、国际电子商务和国际市营销等技能训练,而且每种类型的专业技能训练又设有若干技能实训项目,如进出口业务技能又分为国际商务流程模拟操作、通关实务操作和外贸单证操作等技能实训。整个课程系统的专业技能实训都与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并与相关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实践能力实现对接。
(5)整合课程系统是开放的,具有专业拓展的灵活性,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技能课程、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基础上,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的不同类别知识技能课程,以适应外贸行业不同岗位就业的需要,或适应向相邻职业岗位升迁的需要。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曾经指出:“课程选择决定于目标设定”。这就是说,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经贸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国际市场趋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岗位群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③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呢?让我们转向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会通过它所决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影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而且最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
首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对准岗位设课程”是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而要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为此,我们考察了三百多家进出口企业的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最后将外贸岗位群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确定为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WTO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合同商订等共14种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但是,这些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将需要强有力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关联知识技能作为支撑。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外贸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约有83%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还有二分之一的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说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外语知识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寻求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等课程的支撑。
其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学生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对对1400多名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91.3%的学生认为他(她)们来高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教给学生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5年内有37%的社会成员改变职业,而不是简单地调换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最近的研究预测表明,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将会达到6—7次之多。就业的经常变动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的选择,这就向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课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职业入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关注明日择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仅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准备,而且应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甚至向更高层次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与能力,以增强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基于这些考虑,适当扩展该专业学生的语言、写作、数理、心理等基础学科知识技能和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将十分必要。
再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并且呈现技术走向综合化、精确化等特征。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必定会直接影响社会职业岗位的变迁。工作现场技术的持续更新会不断地促使传统低技术岗位的消亡,高新技术岗位的增加。而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与精确化特征又必然促使职业知识技术含量普遍上升,要求技术型人才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国际贸易的方式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外贸岗位技能的变化,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然促使外贸单证无纸化,外贸经营网络化,外贸管理信息化,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外贸岗位实践能力的形成日益需要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尤其是高技能岗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高技能理论基础上的。因此,课程设置上必须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跨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第三产业持续迅速发展(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的缓慢增长或停滞不前),并逐步取代工业的地位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产业中心。商业、贸易、金融、证券、保险、旅游、房地产和咨询等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会引起该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如2001年以来美国纽约的全部就业者中,90%从事第三产业,而且会引起该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化会使得社会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又会有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增加。如美国近5年有7000多个职业岗位消失了,但又新增了8000多个职业岗位。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社会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第三产业持续稳步上升。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1,738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总和),居全球第三位。2007年的中国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8%),同比增加19.5%,首次超过美国的11,63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上升为世界第二位。这标志我国对外贸易已迈上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国外贸行业的岗位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岗位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外向型生产企业进出口自营化,外贸岗位群出现了综合化与细分化双重趋势。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设计符合各类企业的多重需要。
3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思路
根据上述三种需要,结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特点及相关课程的内在联系,我们构建了“一根主线、”“两个强调、”“三个突破”、“四个加强”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所谓“一根主线、”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体,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的结构必须优化,打通三大课程模块的内在联系,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课程应以语言、写作、数理、计算机和哲学等基础知识技能为重点,基础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应适当加强,特别是应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应以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为重点,并应当适度拓宽其口径,应选择关联性、针对性与应用性较强的,淘汰较弱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口径不宜过窄,应针对外贸业务岗位群而不应针对某种外贸岗位设置,经济学、贸易学和计量学等专业基础必须夯实,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口径可适当放宽,并增设一些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择业机会;二是强调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把职业道德、态度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实践技能的课程设置之中,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德、智、能、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合格的国际贸易高级应用型人才。“三个突破”:一是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观,树立厚基础、重实践的新型课程观。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专业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二是突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观,树立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三是突破理论知识课程与实践知识课程相互分割的教学观,树立两者相互融合的教学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同培养。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我们对原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取舍。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我们适当提高了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和哲学的授课学时;在关联课程中,舍弃了《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课程,增设了《投资理论与实务》,并把《会计学》、《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和《金融学》等课程重构为《会计原理与实务》、《管理知识与实务》和《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我们对《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中的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取舍整合,避免了教学中的简单重复,并把《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整合到《国际贸易学》中,将《WTO概论》重构为《WTO规则及其应用》,增设了《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含前沿理论、前沿政策和前沿实践)和《反倾销知识》等课程,以支撑该专业学生把握国际贸易前沿动态和应对反倾销的实际需要;在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中,我们增设了《商品学》、《商务心理学》、《社交礼仪学》、《国际经贸地理》、《经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增加了《通关实务》、《外贸单证操作》、《国际物流与保险》、《国际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必修课程的授课学时;在选修课中,我们增设了《中外文化比较》、《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等人文知识课程和《创新方法论》、《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在此基础上,精心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业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国际贸易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全新整合课程体系(参见图1)。同以往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比较,该整合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整合课程体系设有基础、关联和专门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三个模块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4∶3∶3优化为3.6∶3.1∶3.3。每个模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它与其它模块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体现在各个模块之中;
(2)整合课程体系不是针对国际贸易业务的某个具体职业岗位,而是面向国际贸易这个专门的行业岗位群,课程的导向具有更宽泛的就业范围;
(3)整合课程体系设有理论知识课程、应用知识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各层次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5∶4∶1优化为4∶3∶3,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渐次提高各种能力;
(4)整合课程体系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兼顾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每个课程模块中,都有实践技能的训练。在基础课程模块中,有英语交流、计算机应用、公关协调和计算机应用等技能的训练,学生必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获得相关证书;在关联课程模块中,有会计实务、管理实务、金融实务、投资实务等技能训练;在专门课程模块中,有进出口业务、国际电子商务和国际市营销等技能训练,而且每种类型的专业技能训练又设有若干技能实训项目,如进出口业务技能又分为国际商务流程模拟操作、通关实务操作和外贸单证操作等技能实训。整个课程系统的专业技能实训都与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并与相关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实践能力实现对接。
(5)整合课程系统是开放的,具有专业拓展的灵活性,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技能课程、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基础上,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的不同类别知识技能课程,以适应外贸行业不同岗位就业的需要,或适应向相邻职业岗位升迁的需要。
参考文献
[1]Finch,C.R.&Crunkiltion.J.R.(1999)CurriculumDevelopmentin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Planning,ContentandImplementation.Boston.AllynandBa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