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14:2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路基工程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挖方边坡防护
测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岩层破碎、自然边坡高陡、物源丰富,傍山路基应尽量避免深挖方削坡,在结合自然边坡坡面情况、水文地质条件、考虑环境保护因素等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理。路堑挖方边坡视其高度、岩土界面、裂隙发育程度、稳定情况进行防护。①对于高度≤20m的泥岩、砂质泥岩、块(砾)石土路段挖方边坡,一般按高度8~10m分级,并设置不小于1.5m宽的边坡平台,采用放缓边坡或用护面墙对坡面进行防护。②对于高度为20~30m的泥岩、砂泥岩互层、砂岩、板岩等路段挖方边坡,一般按高度8~10m分级,并设置不小于1.5m宽的边坡平台,放缓、整平坡面,设置锚杆框架、挂网喷浆、路堑墙或依照实际岩层风化程度直接处理。③对于高度<30m的岩性风化程度较低、岩质较坚硬的厚层完整基岩路段挖方边坡,设计坡比一般采用1∶0.5~1∶1.0,局部1∶0.3,一般按高度10~15m进行分级,并设置不小于1.5m宽的边坡平台,边坡坡面一般不防护。④对于高度>30m的泥岩、砂泥岩互层等路段挖方边坡,需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结合地质情况对边坡进行特殊设计,同时后期可对边坡进行绿化美化。⑤对于块(砾)石土或低液限黏土被挖穿的挖方路段,须收缩坡口以确保边坡外侧建筑物稳定的挖方路段,则设置仰斜式路堑墙(包括格宾石笼)进行防护;对于坡积层较厚的深挖路堑边坡,需根据地质、水文情况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确定处治方案,如抗滑桩、抗滑挡墙等。⑥因路线与乡村道路或机耕道交叉、平行而引起的改(移)线工程,为确保改(移)线道路边坡的稳定,则设置仰斜式路堑墙进行防护。
3沿河路段路基防护
路基水毁集中体现在对冲岸地段对路基边坡或挡墙基础的冲刷、掏空,局部严重路段使得路基或挡墙坍塌,对行车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原路所有路段标高均高于洪水位,涵洞进出水口标高也均高于洪水位。临河路基应根据原路边坡、河道、河流冲刷等实际情况采用浸水挡土墙、实体护+护坡护脚、格宾挡墙、铅丝石笼等多种工程措施进行治理。浸水挡土墙一般用于路基宽度不够、河道狭窄、河流冲刷严重路段;实体护+坡脚一般用于宽浅河滩及原临河路基边坡较缓路段,采用M10砂浆砌片卵石护坡及护脚,护坡基础基底应置于一般冲刷线0.5~1.0m以下。在离路基主体相对较远的路段,以避免沟谷下切,河流冲刷淘蚀危及岸坡稳定,一般均加设铅丝石笼加强防护,铅丝石笼应选择水稳性好、抗风化能力较强的石料,粒径应不小于铅丝网孔径。在河流对路基出现顶冲路段,除设计浸水挡土墙外,还在浸水挡墙起止点河流顶冲段设置了防冲刷侧墙、丁坝等设施,以加强对边坡的保护,确保路基稳定。
4挡土墙设计
本路段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了多种挡土墙形式。在临河路段采用了仰斜式浸水路肩墙、路堤墙,在非浸水路段采用了一般衡重式路肩墙、路堤墙、仰斜式路肩墙,在易坍塌的挖方路段采用了仰斜式路堑墙。挡土墙根据填料性质、地层参数、浸水与否、墙身材料等进行分类组合后计算设计。对设浸水挡土墙的路段根据现场调查收集的基础资料,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工点实测水流流速、形态断面及水深,计算其冲刷深度,为挡土墙的布置图提供依据。经计算,本项目各典型河流冲刷深度为2.0~3.0m,在河弯顶冲段应取高限值。
5斜坡路堤防护
为确保斜坡路堤的稳定,在开挖向内倾斜的台阶后,必须由下到上逐层填筑,并根据斜坡的陡缓结合横向台阶的开挖,分别在路堤顶部铺设三层土工格栅,以达到填筑土与地基土的紧密结合。对于原路改建段新旧路基结合的部位应加大台阶开挖,选择级配较好的填料填筑,设置土工格栅等措施,防止新旧路基结合部分在建成后发生不均匀沉降等破坏。路堤顶部所采用土工格栅技术指标:单向拉伸抗拉强度≥80kN/m,断裂(屈服)延伸率≤5%,可采用单幅宽度较高的产品以降低格栅用量。
6路基边坡植物防护
路基边坡植物防护设计理念是以植物防护为主,兼顾整体景观,能够充分体现区域的自然植被特点。设计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的方式对路基边坡进行植物防护;尽量采取当地乡土物种,保证绿化栽植存活率,同时保证项目区的生态安全,使建成后边坡尽量恢复到未建设之前的景象,并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施工时应对既有的原生植被进行保护,避免破坏;坡面喷播草籽时应注意保护好已长出的乔灌木幼苗,尽量减少对幼苗的损伤;施工后应加强对坡面植被的养护管理,必要时对坡面植物进行养护修剪,以保证灌木的存活和正常生长。
(一)试桩试桩分三种
设计试桩、施工前试桩和施工结束后试桩。这里主要说的是施工前的试桩。试桩是整个工程开始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工程成功的最关键一步,试桩是为了保证桩基灌注的质量能够满足规定的标准,是在正式施工之前进行的桩基钻孔和灌注试验只有当灌注桩达到了预定的标准,灌注试验成功后,才能进行正式的开工。
(二)放线施工放线是对铁路工程定位放样进行事先的检测
保证铁路工程能够按照审批的结果进行合理的、顺利的施工。放线的工作是在试桩结束后,需要对钻孔的位置进行放线的工作,在放线的过程中,需要精确的保证满足孔位的位置和大小的确定,不能够在误差范围外的偏离,否则会造成后续工作的失败。
(三)桩机固定确定桩孔的位置之后
就需要对桩机进行就位工作,桩机在使用之前,应该保证施工场地的平整,符合基本的要求,这样桩机才能够进场。在对桩机进行安装的时候,要保证桩机的垂直和牢固,因为在钻孔的途中,桩基承受的压力过大,如果不将桩机固定牢固,就会造成钻孔的失误或者偏离。
(四)钻孔钻孔是在桩基上进行钻孔工作
钻孔要保证先慢后快,慢是在钻破地表的时候,这时为了保证整个桩基的稳定,需要匀速的缓慢的钻孔,在钻进地层之后,就可以加快速度,但是必须保证钻孔的顺畅和稳定。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就要对孔深、孔径、孔位、孔状进行一系列的检测,确定以上系数都满足标准,并且经过了验收员的检验之后,才能够进行后续的工作。
(五)灌注混凝土是对混凝土的灌注
混凝土的规格有严格的限制,严禁用不达标的混凝土进行灌注。混凝土灌注在水下,使用平顺的孔洞进行灌注,在灌注之前,需要进行检测,确定其密闭和抗压性能良好。灌注混凝土时要注意匀速,避免混凝土因为速度的原因造成不均匀的情况。
(六)清理并转移桩机清理即灌注完混凝土后
需要进行清理的工作,对灌注管进行清理,保持其整洁。清孔根据钻机的种类不同,各有各的清孔方法,具体的清孔方法还要根据钻机的种类来进行,但不论采取哪种办法进行清孔,在清孔排渣时必须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在清理完成之后,需要将桩机拆除,再进行下一个位置的钻孔工作,循环以上流程。
二、对铁路工程路基施工中桩基施工的质量监理
(一)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铁路桩基施工
质量监理体系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铁路桩基施工质量监理体系,更加有利于铁路桩基施工的完善工作的开展,是后续工作的开展的根本保证。这就需要不同的部门各司其职,进行不同的分工合作,各自负起各自的责任,以此来加强对铁路工程中路基施工中桩基施工的监理体系的建立。这样才能提高铁路的安全效益,提高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水平,确保我国的经济得到更大的提高。这就要求,作为监理人员,要重视质量监理工作,并且对于在运用中的桩基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采取解决措施,才能使铁路质量达到合理水平,造福于社会和人民。
(二)人员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的确保
在铁路工程的建设中,施工人员的素质是直接影响到整个铁路工程质量的成败的关键,是铁路质量合格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需要对施工的素质进行全面的提升,加大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建立施工团队的时候,应该严格筛选,录取专业知识过硬,技术能力较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人员,并且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检测,确保其不断进步,以适应施工质量的发展,并且还要不断加强其责任心和公德心的建设,使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断的提高,从而保证铁路施工质量的提高。
1.1填料运输
砂料选用附近河流用吸砂机吸上的砂,砂质为极细砂,最大干密度1.67g/cm3,最佳含水量13.4%。从路面铺筑情况来看,砂料满足路基施工要求,能够提高路基压实度。砂料运输用20t自卸车进行,可在初压后的砂层上载重行驶,还能对砂层起到一定的压实作用。对出现车辙,用推土机及时整平,为碾压施工做好准备。
1.2摊铺整平
为确保摊铺顺利进行,提高施工效果,砂料摊铺用TY140型号推土机进行,松铺厚度为30cm,摊铺宽度通常比设计宽度多50cm。因为压路机不能靠边压实,增加摊铺宽度有利于压实安全顺利进行。对路基边缘压路机不能碾压的地方,可用履带式推土机补压。为了确保雨后排水顺利完成,防止表面积水,填砂路基施工横坡度控制在1.5%左右。摊铺完成后用推土机整平,并保证平整度,为接下来碾压施工提供便利。
1.3洒水施工
通过适当洒水,不仅有利于现场碾压施工顺利完成,还能提高压实度,确保路基压实质量。洒水应该及时进行,并保证洒水均匀、适量。通常运用分格方式洒水,有利于避免漏洒、过洒情况发生,为碾压施工提供方便,也有利于提高填砂路基压实度。
1.4路基压实
填料铺筑完成后进行碾压施工,初压用20t以上的自卸车和推土机进行,对砂层初步预压,并对压实度进行检测,在砂料天然含水量为5%时,其压实度约86%,碾压运用高频率、低振幅的方法,遵循先慢后快原则,每层压实厚度为30cm。从路基两边向中间碾压,速度控制在2~4km/h为宜,每次碾压重叠压实度宽度不小于1/3轮宽,并确保碾压均匀、密实,避免出现遗漏现象。初压之后进行复压,静压2~3遍,振压3遍以上,压实度可达94%以上。为保证压实效果,使填砂含水量均匀,复压后可适当补水5%~10%,用重型压路机进行终压,直至压实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为止。
1.5压实度检测
在压实度检测时,部位不同,检测方法不尽相同。路基包边砂砾与上路床砂砾填筑用沉降法检测压实度,在碾压完成的砂砾上用白灰或小块钢板布点,测量该点标高。再用18t以上的重型压路机碾压2遍后,测量同一点位标高。两次测量同一点位相对高差小于2mm,则判定为压实度合格。另外在沉降检测中,还可运用DNA03型数字式水准仪,检测精度可达0.001mm,有利于提高检测水平,能够为压实度控制提供依据。填砂路基用灌砂法测定压实度,由于路基表面松散,当上一层路基压实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层压实度检测。
2填砂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中为确保填砂路基压实度,提高工程质量,除了重视施工试验,遵循施工工艺流程之外,还采取以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避免砂土混填
填料来源不同,砂料性质也不一样。导致填料性质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施工质量控制,难以确保压实度,给压实度检测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尽量避免砂土混填,有利于提高路基压实度。
2.2重视填料含泥量检测
为确保填料质量,施工中注重对填料含泥量的检测,严格将含泥量控制在5%以内,保证填料质量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通常运用抽样试验室检测和施工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填料含泥量的有效控制,进而确保路面压实度合格。
2.3重视结合部质量控制
注重路基包边砂砾和填砂结合部质量控制,做好碾压施工,提高结合部碾压质量。在这两部分施工时,填料应该同步填筑,结合部应该多碾压2~3遍,确保碾压效果。同时重视相邻路段接头处理工作,确保碾压到位,不留下任何遗漏的地方,提高路基压实度。
3填砂路基施工效果
在上述填砂路基施工过程中,根据该路段实际情况,做好施工试验工作,严格遵循施工工艺流程,并采取质量控制措施。不仅顺利完成施工任务,还确保了填砂路基压实度,提高路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施工完成后,由有资质的检测部门对路基压实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压实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满足路基验收标准,整个路基质量评定等级为合格。目前该公路工程已经运行了两年,路基质量良好,没有出现质量问题,为车辆顺利通行创造有利条件。
2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教材内容陈旧。新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未能在教材中得以体现,课堂教学与实际脱节,未注重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授课方式单一。采用“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内容枯燥,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课经常存在围绕知识不断探讨、不做任务的现象。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上课讲,下课练”“先学后做”“讲一半、练一半”“以讲为主,以练为辅”“师讲生做,害怕出错,不善示范”的形式。受学校教学条件限制,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工程性很强的课程,需要配套足够大的室外实训场及室内实训室,实践教学环所需的实验设备较多,而且要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学生分配到企业去锻炼实习,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目前这门课程的实践环节多以教材讲授、课件图片、视频录像等方式实现。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学生反馈及社会用人单位需求调查发现,路基路面工程填鸭式的课程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的问题,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3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学会“工作”作为课程的培养目标。以企业调研为基础,确定工作任务,明确课程目标,制定课程设计的标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系统化课程设计。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课程的开发和设计。通过多家企业的调研,对道桥与市政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路基路面的工作任务,明确培养学生路基路面设计、施工能力的目标,制定路基路面工程的课程标准(包括教材编写、实训项目、课件制作、教学实施、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课程评价等内容)。以实际工程过程安排课程的教学顺序。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课程教学,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搭建教学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4课程改革的内容
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教: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线,链接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训。学:通过路基及路面的设计和施工规范,分析路基、路面结构形式的确定方法;完成路面无机结合料及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做:边学边做,在制作过程中不断深入学习路基路面的设计、施工工艺流程及基本的理论知识。
4.1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采取“以任务为核心驱动、以项目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利用项目和任务教学,即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引入的情境布置项目或任务,让学生在做任务的过程中独立思考以寻求完成任务的方法。通过完成任务学习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主导,在课堂上边学边做,课程尽量全在实训室上课,大班改成小班,让学生都参与进来。将若干个子项目串成一个大项目,将整门课的内容形成很好的衔接。本门课以路基工程设计、路面工程设计两个项目为导向,将项目分解为:路基横断面设计、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路基边坡防护与地基加固设计、路面结构层设计、路面基(垫)层设计、沥青路面设计7个子项目。各子项目进行工作任务的设计,设计任务的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依照认知顺序,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要求,系统化设计任务,创设工作情境。
4.2多种方式结合,突出工程性
除了校内的课程实训、实践,学校还应建立校企合作基地,让学生真正感受企业的氛围,参与道路放线、设计、施工、检测的工艺流程,这对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熟悉路基路面的新工艺、新技术非常有益。同时,可以邀请校内外的专家、教学名师、一线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开展讲座,结合他们经历的重要案例和当前的国内外形式,介绍本学科在工程领域的成就和重要性,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社会上对建筑行业各种注册工程师需求量旺盛,根据道桥与市政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的要求,课堂中融入一些考试知识点,增加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4.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想把学生培养好,学校首先必须具备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仅要求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也要有丰富的实践技能。因此,学校应鼓励教师去施工一线企业培训,学习企业先进的技术和施工工艺,应增加教师到兄弟院校进修和交流的机会,加快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4.4重新修订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也应结合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方案做修改,制定出符合道桥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新大纲修订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能力。
4.5更新教材
目前,道路与桥梁工程中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新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应及时更新教材,对于新规范、新标准、新材料、新技术应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更新。
4.6课程考核方案
改变原有的理论考核模式,引入小组过程性自评(各组成员对阶段性成果自评,填写自评表)、小组过程性互评(各组成员对阶段性成果互评,填写互评表,后将各表取平均值,即为该组互评成绩)、教师过程性评价(教师根据每组成员的阶段性完成成果和答辩情况填写教师评价表)、小组总结性自评(各组成员对项目最后的总成果自评,填写自评表)、小组总结性互评(各组成员对项目最后的总成果互评,填写互评表,后将各表取平均值,即为该组互评成绩)、教师总结性评价体系(教师根据每组成员的项目最后的总成果和答辩情况填写教师评价表)。
2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施工工序及质量要求
2.1路基施工工序
首先,要重视路基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其次,在地下按照先浅后深的要求进行埋设管线,路基土方施工时建立小型结构物,对路基的石方、土方进行施工。最后,对路基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看是否达到道路建设的标准。通过以上这些工序,再结合相应的技术手段,才能保证路基工程的顺利完成。
2.2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保持路基结构的稳定。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必须确保路基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这样才能达到道路建设的要求。由于路基支撑着路面,路基稳定则路面稳定,二者互相作用着。因此,在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要加大施工力度,精密的进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避免路基出现严重的变形,影响道路的使用。路基要具有强大的承载能力。由于现在交通流量比较大,对城市道路的负载强度要求增大。所以,在道路路基施工时,要加强路基的承载力,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完善修改,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巩固路基结构。保持地上、地下的水温平衡。在路基施工中,受地上、地下水的作用,给路基的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冰冻多发区,水温的急剧下降,地面出现冰冻现象,导致路基的强度减少,容易发生道路病害。所以,在特殊的区域进行路基施工时,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路基施工材料严格挑选,维持地上、地下水温的平衡,这样才能保证路基施工的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3路基工程施工工艺主要包括
3.1填土施工工艺
进行路基填土施工时,对原来的地面进行挖除和清理,当路堤的填土高度高于80cm的时候,首先将路堤的基底摊平处理,然后再进行碾压式的填土;当路堤的填土高度小于80cm的时候,在平整压实填土前,将原来地面进行挖除和清理,再将表层的土翻松到30cm高。在将土摊平前,在保证路基的顺利排水疏通的基础上,对地面土层要进行均匀填充,保证各个土层均匀受力。为了提高路基周边填土的压实度,在均匀填土的时候,要大于对应的标准高度进行填土。最后在完成填土平整后,用振动压路机对填土进行适当的碾压,提高路基的强度。
3.2挖土施工工艺
在选择挖土材料的时候,要注意根据严格的技术标准进行挖土施工,避免出现少挖或者多挖,造成返工或者浪费现象的发生。挖土边缘的坡度要和填土的边缘坡度类似。如果在施工时出现土质的变化,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从而设计出合理的方案,保证路基施工的有序进行。在路基挖土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排水疏通的正常运行,注意路基结构的稳定,选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行挖土。根据当地的土质状况,提高防渗意识,保证排水合理安排。在地形比较复杂情形下,可以进行人工挖土施工,提高施工质量。
3.3路基防护工艺
创建挡土墙进行防护。在地基比较好、石料丰富和墙低的场地一般采用石头砌成的重力式挡土墙,该挡土墙对路基有很好的防护作用。当路基施工完成后,要加强对路基的湿养护工作。在养护的时候可以用土或者布进行覆盖,在覆盖物上撒上少量的水,这样既加强了路基边角缝隙的养护,又避免路基表面的材料被冲走。由于路基的表面容易出现干旱,如果一直没有水分的滋养,就会造成表面出现分裂现象,所以要在路基建成一周内都要保持表面的潮湿。
4路基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1达到路基压实的要求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如果采用的施工方法不准确,就会让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施工设计的标准,这样容易造成路面的破坏,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经过研究,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措施主要体现在:在路基填土的时候,要对不同土质进行抗击打实验,得到精确的数据,保证对不同的土质实行相对的填土方法,提高路基的压实度;路基施工中,要反复的进行坡度的检验,确保各个土层的均与受力;采用铺筑的方法进行试验,获得对应的参数指引路基施工,保证达到路基压实的标准。
4.2保持软土地区路基的牢固
在一些水田、河流以及水塘等软土地区,由于受雨水的冲击,长久以来保持潮湿的情况,在路基施工时,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路基的塌陷,破坏道路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设计路基施工方案时,要注意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取稳定牢固的填土、排水疏干以及用石块来处理淤泥等方法,提高路基结构的稳固性,保证道路的质量。
4.3防止路基施工采用不合格的填土
由于在道路路基填土施工时,对土质的选择不够重视,将一些带有杂草的土、腐蚀强的土和表层土等填入道路路基中,路基结构不能均匀受力,产生的承载强度不同,不能满足路基设计的相关标准,甚至是出现路基塌陷、损坏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道路的质量,给交通和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阻碍。因此,在路基施工前,应该对填入路基的土质进行严格的筛选,防止采用不合格的土,造成对路基的破坏。
在某些特殊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会使用到软土。软土材料本身是一种含水量很多的建筑材料,它不能够抗压和荷载过大。因此使用软土材料后,路面会在出现很多的问题。
1.2水泥路面裂痕重重
水泥路面在乡镇中是一种使用较多的路面,它的广泛使用,使得许多的施工单位只是单一模仿,没有对其施工的工艺和过程足够重视,导致使用后,裂痕重重的现象。
2目前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因素
在桥梁的施工工程中,墩台的作用最为显著,墩台在施工工程中一旦发现滑动,.施工人员就必须及时的更正一次,滑升过程中的偏差要及时调查了解,并采取解决的办法。最为常用解决办法就是利用千斤顶将已经出现偏扭的抬高。操作幅度要小,一定不能出现明显弯曲的现象,平台水平度的施工,不仅是滑模施工的关键,而且也是整个桥梁施工工程质量的控制性因素。如果出现倾斜,就将导致扭转平台,进而导致其滑升困难。
3路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办法
3.1路基填土的控制措施
公路路一般是由当地的自然土建造的,所以在填筑之前就要及时对当地自然土进行分析,及时确定它的物理力学性质,这样就有利于施工单位进行实际选取。根据研究表明土质颗粒如果越细,那么它相应的回弹模量就会更低,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在挑选土场的时候,一般都是选择那些塑性指标较小的土进行施工操作。
3.2压实强度的控制
在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中,压实强度可以快速高效的反应路基的每一层压实状态,而且,弯度值完全可以反应出路基上面的整体轻度。当压实强度和弯曲度都达到要求的时候,道路基底的整体性的耐久和强度才会达到目前规定的条件,目前的路面地基建设中,技术要求不高,而且施工建设也不是很复杂,但是要保证建造的质量,就必须要按照实际的操作要求进行,从设计到施工,整个单位都要认真负责,做好检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建造出真正的好作品。
3.3平整度控制措施
施工的同时,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好地基的平整度,不同的地质基层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做不同程度的处理,要切实满足施工的要求。就拿石灰来说,如果要此作为底基层,要进行平整,应该使用平地机进行刮平处理,这样就能保证地基能够使用。水泥相对石灰来说,其在平整度上的操作比石灰土困难更多,操作要求也比石灰高。如果要选用水泥类的材料,就一定要在压实时间上进行较好的控制,因为时间控制不好,可能会导致整个路面的抗压强度发生改变,这样就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加入缓凝减水剂,压实方法采用振动的方式,这样操作下的压实效果最好,而且可以经过长时间的考验。
3.4混合路面的平整度控制措施
沥青混凝土作为较好的材料,使用较为广泛,但是对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影响因素也较多,例如有温度、基层的平整度和施工接缝技术等等。因为基层的平整度关乎着地基层面的发展,对面层影响较大。层面的厚度和压实度也将影响着整个路面的使用,所以,要对基层平整度进行全面控制,铺设沥青混凝土时的碾压中,首先要对温度进行精心的设计,因为温度过高,就可能会导致路面产生裂缝,甚至会发生推移,就严重影响了整个路基的使用寿命和平整度,温度控制的比较低的话,沥青混凝土的混合料做不到充分的压实,所以,混合路面的压实,就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和选择合适的压实方法才行。
3.5水破坏作用
水对公路有着很大冲击性,使公路的使用性能降低,不仅降低了路基的整体强度,而且水温较高的情况下,能够使沥青路面出现剥落的现象,对于沥青路面,这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如果为了单一的进行防水,就会改变整体的结构设计,所以要在结构稳定,设计简便的基础上,使用较强的粘合剂,防止沥青路面脱落。
4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办法
桥梁的安全性问题取决于它的承重结构,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作为承重结构。除了在材料上进行考察外,建造队伍的操作水平也是影响主体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钢筋混凝土的浇筑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对模板安装过程进行把关。模板在安装之前,一定要对模板的表面浮灰认真的清理干净。而且要在的模板表面均匀的涂抹脱模油,这样是防止在拆模时发生混凝土的粘皮现象。模板与模块之间的缝隙也要控制,要保证它的严密性,防止出现漏浆现象。(2)严格控制钢筋的制作与安装过程。钢筋在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保护层的厚度将严重影响构件持久性,通过控制钢筋骨架的轴线位置来控制保护层厚度。而且在钢筋与模板间要放置设置垫块,垫块还要和钢筋扎紧,错开放置。(3)严格控制混凝土浇注的操作质量。混凝土浇筑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构件的好坏。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用较好的混凝土原材料;一定要准确把握时间和温度;工艺一定要精确等等。(4)严格控制路面的裂缝。裂缝随着施工的进行中,是无法避免。而裂缝的出现对桥梁的耐久性来说是致命的,所以如果要保证桥梁耐久性,就必须要控制裂缝的出现。要尽可能采取有效方法来控制裂缝的发生。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其它物质,来增大强度,要切实保证这一点。在工期可以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增加混凝土浇铸的保养时间。
2六沾铁路工程特点难点分析
2.1岩溶以及岩溶水问题六沾铁路平行于六盘水市钟山大道,溶蚀峰丛地貌,傍山而行,地形起伏较大,广泛出露包括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以及三叠系在内的多种碳酸盐层地层。出露碳酸盐层地层所占范围达到了六沾铁路全线总长的60%以上比例,岩溶呈现出特别发育趋势。同时,本工程所处区域前期地质勘查资料显示,本区域内地表岩溶类型齐全且完善,形态表现有明显差异性。本区地下分布有大量的岩溶洞穴,整体规模较大,具有岩溶以及岩溶水典型发育的特点,预测可能对六沾铁路的区域性施工产生影响。
2.2煤层瓦斯以及天然气问题结合前期设计资料来看,六沾铁路所处区域以及线路走向区域内发育有四组煤系地层,同时,线路敷设区域内,有多座长达隧道穿越煤系地层,故施工过程当中可能遭遇有毒有害气体,对施工人员,乃至周边区域社会大众的身体健康产生极为不良的威胁。若不及时发现或加以处理,可能会导致施工现场发生燃烧或者是爆炸方面的问题,诱发严重的施工安全事故。
2.3高地应力问题六沾铁路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当中,相当大天一部分比例的长大隧道工程埋设深度均在500.0m单位以上,且隧道埋设区域的地质构造条件比较复杂。从施工的角度上来说,可能在高地应力工作面施工期间产生硬质岩体结构岩爆以及软质岩体结构变形方面的不良问题。
2.4断层破碎带问题本次施工过程当中,由于六沾铁路建设期间部分长大隧道工程需要穿越规模性的大断裂构造带。故而在穿越断裂构造带的过程当中,项目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及施工质量的保障都不同程度上的受到了断裂破碎带性质、破碎程度、位置、规模、富水性、以及导水性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与干预。
2.5高地温问题本次施工中,六沾铁路眼线多座隧道埋设深度较大,施工期间可能受到相关技术实施的因素影响,导致隧道洞身原岩温度取值较高,高地温的特点导致施工安全受到极为不良的影响。
2.6不良地质问题六沾铁路施工区域内局部夹少量炭质页岩碎石、块石。粒径巨大,局部保持原岩层理结构,岩质软硬不均,结构破碎,易胶结,易垮塌。现场施工中,多个工点发育有危岩落实、岩堆、滑坡、以及顺层等方面的问题,施工作业难度较大,施工期间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3六沾铁路锚杆框架梁施工要点分析
六沾铁路工程所辖双水至六盘水南区间内路基锚杆框架梁护坡位于YD1K237+109.2-YD1K237+350,全长240.8米,锚杆采用单根Φ32HRB335螺纹钢筋制作,锚杆沿线路方向间距4m,竖向间距3m,锚杆长8m,框架内采用喷混植生防护。根据前期所总结的在六沾铁路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施工难点与问题,确定的施工方法为:路基锚杆框架梁采用C30钢筋砼现浇,锚杆采用单根准32HRB335螺纹钢筋制作,锚孔直径采用准91mm钻孔,锚杆设置在框架梁的节点上,垂直坡面施作,孔内灌注M30水泥砂浆,注浆压力不小于0.4MPa。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可靠与结构稳固,施工期间要求将对锚杆框架梁质量的控制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3.1钻孔阶段的质量控制钻孔是锚杆施工中工期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实际作业中需要严格参照设计规范,落实包括孔位、孔径、孔长、以及倾斜度在内的相关参数。钻孔作业前还需要由专人对钻机的具体性能参数进行调整。在钻孔钻进0.5m深度以后,需要立即检查钻进角度的精确性,若出现允许限值以外的偏差,则要求及时对钻进参数进行调整。现场施工中,可以利用50.0mm截面直径脚手架杆搭设操作平台,使用锚杆与坡面对搭设平台进行固定,使用三角支架将钻机提升至操作平台上。本工程中,钻机孔径设置标准为110.0mm,设计孔深为8.0m。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钻进作业开展期间或者是在钻孔结束后的吹孔中,可能出现孔内渗水方面的问题。针对此问题,需要及时排除钻具并通过压力珠江的方式来加以解决。
3.2注浆阶段的质量控制本工程中,锚杆注浆使用水泥浆为M30等级纯水泥浆,在与水拌合均匀后,经过滤网过滤后倒入储浆桶内部,期间需要保持低速状态的搅拌,避免水泥浆体发生离析方面。压浆过程中使用设备为柱塞式砂浆泵,结合重力式与压力式灌浆操作方法,要求注浆期间一次性完成有压注浆,中途非特殊原因最好不做停浆处理,确保孔内注浆密实且饱满。若需要进行二次补浆,要求在注浆材料发生初凝反应前实施。
3.3框架梁阶段的质量控制在本工程进行框架梁施工之前,要求对锚杆进行抗拔实验。抗拔试验的主要质量控制标准为:抽检对象为3.0%*锚杆数量,确保每个坡面所对应的抽检量≥3.0根。抗拔实验结果要求土层作用力≥80.0kN,岩层作用力≥160.0kN。同时,在框架梁开挖前,需要预先进行坡面修正工作,借助于风镐对坡面平整度进行控制,遵循自上而下的基本原则进行坡面开挖工作,同时要求开挖工作面与装运工作面相互错开,防治两项作业发生相互影响的问题。进而,在钢筋制作与安装的过程当中,要求钢筋骨架,先行预制,并有足够刚度,绑扎定位牢固,保证其在模型中的正确位置。
二、过程教学管理的机制与原则
平时成绩标准化、具体化是过程教学管理的法宝,但是正确贯彻执行、及时随时公布平时成绩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互相监督是过程教学管理公正、公平的前提保证。平时成绩扣分情况随时及时公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止学生不认账,谁都改不了、谁都不能改,让那些对平时成绩抱有侥幸或幻想的学生,彻底打消改平时成绩的念头,使学生安心踏实学习,不及格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没办法。要做好以上工作,要把握好“严格、激励、灵活、及时”的方针,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是目的根本。严格就是要严格执行过程教学管理的内容与程序,比如,检查出勤情况时,必须严格确认实际情况,是旷课,还是请假,是病假,还是事假,旷课的原因等情况必须搞清楚。激励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对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对表现差的学生要及时了解什么原因。灵活就是强调在执行过程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太死板,对后进学生不能歧视,相信学生本质是积极向上的。但本身自我控制能力差,比如,现在比较严重的玩手机现象,要多提醒、多督促,采取多提问的方法,效果就很好,不能跟学生对立,起冲突。及时就是要及时记载总结过程教学管理各环节的平时成绩,随时随地公布学生的扣分情况,对优秀的提出表扬,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防微杜渐,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期末考试。
三、过程教学管理的成效
(一)促进学风的改善
过程教学管理的核心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促进学风极大改善。首先,教师严格考勤,学生的出勤率较大提高,旷课、缺课的现象明显减少,虽然个别学生出勤出工不出力,但能出现在课堂,就给教师提供了施展能力的机会,一个教师见不到学生,能力无处施展,教学效果就是零。其次,教师课堂提问多了,测验多了,学生重视平时成绩,学习态度明显改观,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按时完成作业,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而且,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气氛活跃,玩手机、睡觉的学生明显减少。课间问教师问题的学生明显增多。学生上课踊跃发言,恐怕自己会的问题教师没有问到自己,经常问教师为什么不提问自己,查看教师的记分手册,自己的平时成绩能得多少分?过程教学管理相当于把一次期末考试定成绩,化解分散成多次考试考核,使学生获得的分数更科学合理,成绩更加真实可靠。
(二)促进教师责任心的加强
过程教学管理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任课教师发挥的作用如何。学生在课堂中的听课状态、学生的笔记、学生的作业,只有教师才能一目了然。如何教学互动,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听懂、听明白,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负责任的教师才能做到。教师的业务素质、道德修养、严谨教风、敬业精神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过程教学管理要求教师认真对待每一个考核环节,比如考勤点名不能马马虎虎,对学生玩手机、课堂说话扣分要有真凭实据,尤其批改作业更要认真负责,批错作业学生就有抵触情绪,每次批阅作业都有等级、有评语、有希望、有要求、有签字、有日期,作业的布置与批阅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认真批阅作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一句评语,一句温暖的话,就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改变学生的一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才能保证过程教学管理达到应有的效果。过程教学管理极大地促使教师的责任心得到增强。
(三)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过程教学管理要求教师必须利用好课堂教学,注重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完善和提高。同时,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首先,精心编写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在课程编排上注意专业特点,结合专业特殊性,利用大量实例使教学内容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想要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课堂上讲到路基边坡防护问题时,从种草的适应条件、草籽选择、土质要求等方面启发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也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丰富、生动、多样。其次,因材施教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平时的课堂表现中,有一部分学生过程能力表现突出,能够积极思考并提出有创新意识的想法。这样的学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加引导,在思想上给予肯定,并给予帮助和指导[3]。比如:在讲到挡土墙设计内容方面,需要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从材料、受力、造型等方面创新上下功夫,让学生完成合理又有创意的设计,通过教师启发引导,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专业基础得到了加强,学生素质得到培养。上述目标的实现,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教学能力,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才能保证过程教学管理达到预期效果,进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显著提高。
1.2试验段施工,规范规定: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填石路堤、土石路堤、拟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路基以及特殊地段路堤,在正式施工前应该进行试验段施工。在进行路基填筑前,试验段应该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等工程特点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长度一般为100m,通过试验段施工取得压实遍数、松铺厚度、机械组合等指标,及时写出试验段总结报告,报监理工程师或者业主审批,按照审批后的总结报告指导后续施工。
2路基填筑
2.1路基用土中,砂性土最优,粘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于不良土质,容易引起路基病害。路基必须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宜超过30cm,当填筑到路床顶面最后,最小的压实厚度不应该小于8cm。含水量应该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含水量太小,很难压实,含水量太大则产生“弹簧”现象,并且还会产生粘轮现象,实践证明:只有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压实效果最好。为了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路基的填筑宽度每侧应比设计宽度宽30cm,最后削坡。填筑路基表面应该具有2%-4%的外向横坡,避免积水毁坏路基,为了防止路基边坡被雨水冲刷,路基施工过程中,要在路基下坡脚外2米处设置临时排水埝等排水设施。路基填筑应该均匀密实,路床顶面横坡要与路拱横坡一致。路基的压实遍数、虚铺厚度以及机械组合都应该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操作。强度小透水性差的材料应该填在下层,强度高透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在上层,不得混乱杂填,不得透水性差的材料覆盖透水性好的材料,避免产生水囊或者滑动面,而造成路基病害。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mm。
2.2良好的碾压能够对填土路基的质量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含水率、土质、压实功能、压实机具和方法以及压实厚度五个方面。在土质路基的碾压过程中,碾压应该在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进行,如果含水量过大,应该采取晾晒或者换料等措施,如果含水量过小,则应该补洒少量水,使之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根据土质和压实机具的性能,使碾压后的路基压实度及平整度等指标达到规范要求。
3质量检验
土质路基的质量检验项目主要有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以及边坡坡度八项。其中压实度属于关键项目,评定时必须百分之百合格。公路等级越高,对路基指标的要求也越高。对填方路基进行压实度检测时,一般采用灌砂法,灌砂法取土样的坑应该贯穿整个填筑层,这样才能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有效。施工单位先进行自检,待各个指标都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的频率以及标准检测合格后,填写分项或者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并抽检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公路路基工程和桥梁工程在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第一,地基不匀造成地面沉降与塌陷。在公路路基工程建设中,地基的质量尤为重要。然而,当前我国在公路路基施工中,地基不均匀的现象十分严重,地面发生沉降和塌陷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含水量较高的软土路基地面,由于其延伸性能较低,承重能力较差,抗剪能力不强,地面更加容易发生沉降和塌陷问题。第二,沥青路面极易发生破损。许多沥青路面在工程完工验收后,最早一年,最晚两年,路面就会出现许多较大面积的裂缝,发生破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在早期施工时,施工单位或者施工人员只是片面地强调路面的平整度,没有对路面进行有力地压实和巩固。许多施工材料在进入到施工场地之后容易面临温度较低的情况。在低压下过度碾压公路或者桥梁的路面,会导致路面的基层和路床出现基地负荷能力不足,弯沉程度过大的情况发生。在对路面的基层材料进行收缩时,就会使沥青路面因反射出现裂缝,从而过早地发生路面破损现象。第三,水泥板路面极易开裂和断板。由于许多工程的土基没有均匀性,且强度不足,加上施工人员对路基基层施工技术的忽视,极易导致由混凝土构建的水泥板路面发生开裂和断板的现象。尤其是在春秋两季,白昼与夜晚的温差值较大,混凝土受其温度影响极大,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就容易使水泥板路面在后期使用中,因翘曲应力的增大而导致板体的开裂和折断。
2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2.1关于路基质量的控制
第一,对路基土进行控制。对路基土进行控制就是对整体路基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路基都是由自然土对其进行修筑的,当路基填筑工作完成以后,工作人员要及时进行有关的土壤测试工作和分析工作,确定路基土的物理学性质,并对其含水量以及干容量进行综合测试,方便施工单位的后续作业。当测试出来的路基土,颗粒细小,则说明其能够产生的回弹模量也较低,这种情况下拥有较高回弹模量的就是砂性土。由此可见,砂性土是一种较为良好的修路材料。在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选择合适的土场,其中利用塑性指标较低的自然土进行路基填筑是最优的选择。第二,对路基的强度进行控制。在公路路基的施工中,路面的压实度能够反映出路基各土层的紧实程度。而弯沉值则可以对路基上部的整体厚重程度进行有效的反映。只有路基的压实度和弯沉值均达到合格的要求,整个路基的稳定性能、耐用性能以及强度性能才符合工程的标准条件。
2.2关于路面质量的控制
第一,对路面的平整度进行控制。要想控制好路面的平整度,工作人员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的路面基层区别作业。针对石灰,将稳定土当做底基层进行路面平整度的控制。在该环节中,石灰土被当做底基层,其路面平整度的标准相对较低。针对水泥来说,在碎石选择上有很大的区别,并且用水泥当做底基层的路面,其平整度的控制要比前者困难许多,其标准也更高一些。选择水泥类作为稳定材料的关键在于,需要较好地把握终压时间。如果工作人员没有控制好终压时间,那么整个路面的强度都会发生改变,影响路面的整体平整度。第二,对沥青路面的平整度进行控制。在对沥青混凝土进行碾压时,工作人员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如果温度过高,极易使路面出现裂缝,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年限。如果温度较低,则不能对混合材料进行有效地压实。第三,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断板现象进行控制。在这一环节中,选用良好的路面结构设计,从结构组合方面、排水设计方面综合考虑,提高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保障其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平整度,从而为整个水泥混凝土面板创造良好的基础支撑。对水泥混凝土的各项配比进行严格把控,防止因为水灰比重过大或者混合料比重过大,发生离析现象,导致路面没有充足的强度。对切缝施加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因为混凝土的收缩,而导致断板现象的发生。
2.3关于裂缝的防治工作
第一,采用具有可行性的施工技术。结合路基路面的具体情况,利用薄层浇筑方法、循序推进方法,构建斜坡混凝土,再利用泵送技术,缩短混凝土浇筑工作的间隔时间。第二,对温差进行合理控制。将内外温差值控制在25℃内,拆模时合理控制内外温差的容许差值。第三,对公路路基的路面,加强养护工作。浇筑施工完成以后,工作人员等到热量完全释放,再对路面进行洒水养护,并在路面的表面盖上塑料膜和草袋,保持其湿润度。
3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3.1桥梁工程施工中的预防措施
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桥梁工程中的墩台,在竖直方向上的误差不能超过其高度的0.2%,即误差值要控制在20mm以内。所以,在具体施工中,墩台每向上升高1m,工作人员就要对其进行调整和改正。如果在墩台滑升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工作人员需要及时了解原因,并对其进行调整和校正,其中纠正偏差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扭偏的千斤顶先提高3cm-5cm,然后再对墩台进行纠正。值得注意的是,每次调整的幅度不可过大,防止其发生明显的弯曲。对操作平台进行水平度的控制,是顺利开展滑模施工的重要环节,一旦操作平台发生倾斜,将造成墩台出现扭转困难以及滑升困难。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将操作平台上的材料摆放整齐,并保障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3.2对桥台以及桥墩的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第一,对桥台以及桥墩做好相关测量工作。工作人员要保证放线工作精确无误,桥梁以及桥墩的定位测量工作严格依照设计方案的基本要求,对其进行准确地操作,不能出现任何的误差,这样才可确保桥梁的整体平面位置基本确定,保持统一水平线。第二,对桥台以及桥墩外观的平滑度、美观度进行重视和加强。在具体施工中,工作人员必须重视振捣施工,避免因用力不均匀,而导致桥台或者桥墩外观出现质量缺陷。同时,桥台以及桥墩中每一部位的外形尺寸修建都要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3.3对标高进行合理控制
一些桥梁把摩擦桩作为桩基的基本,把标高控制当作主要的方向。还有一部分桥梁设计提出对标高以及贯入度进行双向控制。以上两种情况均要求工作人员在对标桩高进行规范设置时,必须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将误差控制在100mm以内。所以,现场的工作人员要事先对送桩标注记号,做好核对,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桩标高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
4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可以知道,我国的公路路基工程和桥梁工程在施工中,还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但是这些不是不能解决的。在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方面,工作人员要对路基土的质量和强度进行控制。控制好路面的质量和平整度,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断板情况。此外,还要做好相关的裂缝防治工作。在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方面,需要做好桥梁工程施工中的预防措施,对桥台以及桥墩的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对标高进行合理控制。
作者:孟宪文 单位: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通病及其原因如下:
软弱地基路段预压时间不够,工后沉降过大,路面产生较大的不平整和横向裂缝;路基压实度不够和地基处理不当,引起路面产生较多纵向裂缝(沥青路面)或断板(刚性路面);构造物两端填土压实度不够,引起桥头跳车。
雨水进入面层引起面层网裂、变形和局部松散而形成坑洞;雨水透过面层滞留在基层顶面和基层质量不好引起冲刷唧浆、网裂、变形和坑洞,这种现象较多。
半刚性结构层厚度不足和工艺水平低,使路面产生早期结构性破坏;基层工艺水平不高,平整度差,使沥青面层厚薄相差较大,引起路面平整度较快降低。
面层采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沥青,以及基层材料设计和工艺不合适等原因,使面层横向裂缝过多。
面层粒料级配不佳和沥青用量不稳定,开放交通1~2年,行车道就产生轻重不一的泛油现象,使表面粗糙度显著下降,抗滑性能衰减较快,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不佳,细料和沥青用量偏多,使路面产生严重辙槽(车辆大型化和严重超载也是原因之一)。
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我们要求建设单位有明确的制度、监理单位有明确的目标、施工单位有明确的措施,下面对工程质量通病进行逐一分析,供有关方面参考。
1 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施工因素,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冬施措施不当等,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均会出现此问题,它会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在新旧填土的衔接处,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以避免接茬处超厚,压实不足;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严禁超厚填土;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用适当的小型机具进行补充夯实;冬季施工时应使土在未受冻的情况下回填压实,避免填土压实密度严重不均匀而造成土体下沉;回填几种土时,不能仅用某一种土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作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而应按填土的不同类别,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
2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或一、两年内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其原因主要有:施工控制问题。目前,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忽视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材料配合比不当,基质沥青未达标;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弯沉值过大。另外,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也会引起早期破损。此病害是雨雪水沿道路裂缝渗入路面基层和土基,降低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造成局部变形,扩展成网状裂缝。碾压中产生的细微裂纹及反射裂缝虽初期不影响行车,但在水分侵蚀及阳光照射下,成为促使面层沥青混凝土疲劳开裂的催化剂,大大缩短沥青路面寿命。
预防措施有:不要片面追求个别指标不合理的高水平,要全面考虑基层、面层的综合强度、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施工,防止横向裂缝的产生;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纵横向接缝;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或采用改性沥青。拌制沥青混合料时,防止加热过度,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在特殊潮湿、寒冷、高温地区要使用新型沥青混合料。
3 软土地基超限沉陷
软土具有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低、承载能力低的特性。在软土上修建路基或桥涵构造物基础易出现压缩沉降、滑陷、坍塌等,近年修筑的某工程的一座通道桥,其下部构造为分离式扩大浅基础,上部验收时沉降竟达十余厘米,经约请地质勘察部门及设计人到场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得知,是由于软土地基的超限沉降引起,后采取预压方式至使沉降稳定,再调整纵断,以满足使用要求。对软土地基主要采取以下方法:采用换填渗水性良好的土,对基底进行加固;设置白灰粗砂桩,此法适用于粉砂土质、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软土地基成孔后,筛选生石灰块加水泥、粗砂拌匀后填充,用木棍捣实,当生石灰块遇地下水消解后,填充料体积膨胀,起到挤压土基作用,提高了路基承载力;石灰、水泥稳定碎石法:是用于苇塘、稻田、藕池的沼泽地区路基的处理。排水、清淤、清除草根植被后,将石灰和水泥混合,再将碎石与混合料拌和均匀,然后摊铺压实养护;对路基采取强夯、预压等措施或使用土工织物。 转贴于
4 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
由于灌浆强度低,在孔道内填充不饱满,易产生预应力钢筋的锈蚀,对于通过灌浆握裹钢材来传递预加应力给结构混凝土的作用将有所削弱。如某工程预制T型梁,因波纹管不畅而未引起重视,导致压浆不实,经超声波无损检测后发现孔道内出现空洞,最终废弃,给施工单位造成经济和声誉的损失,给业主造成工期的延误,故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控制:灌浆用的水泥应是新出厂的,标号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灰浆的配合比,必须结合施工季节、使用材料、现场条件等灵活选取,并通过试配试验确定;灌注前应检查灌注通道的管道状态是否通畅,对孔道应在灌注前用压力水冲洗;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压浆应缓慢、均匀、连续进行;每孔道应一次灌成,中途不应停顿。
5路面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