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6 17:14:3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军事理论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篇1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大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以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技能训练主要形式的国防军事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与此同时,新时期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层次越来越高。国防军事教育作为大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应顺应新形势,逐步更新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改善培养方式,有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校国防军事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历史经验证明: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目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重视大学生国防军事教育,不仅对实现国防现代化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对于提升大学生自我养成、思想政治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期高校国防军事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文化的高度自觉

所谓自觉”,一是指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二是指自己感觉到或自己有所察觉。

1..运用对比法,加强国防意识教育,培养大学生对国防意识的认同与自觉。近代中国屡遭外国列强侵略,山河破碎,老百姓处在水生火热之中。如今,苦难屈辱成为过去,我国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我们必须牢记屈辱,居安思危,在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中通过历史影片、五四画展、革命英雄报告会等多种形式,通过对比新旧两个时代,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时代变化,从而树立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这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报国热情。

2.军事理论内容与学生特点、专业相结合,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

在军事理论教学中,要把握大学生对新生事物充满兴趣和好奇的特点。一方面,介绍军事科技的进步催生了一大批新式武器,结合学生知识背景,向学生展示最先进军用技术,介绍最新的武器装备,最流行的作战理论和方式,培养他们潜心开展科学研究的自觉意识。另一方面,将军事理论课按照专业的不同设置,突出军事理论与专业相结合的特点,如向机械制造专业学生介绍目前世界军事领域的新材料等。在军事理论课程中体现专业差异,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的积极性。

3.军事技能训练培养大学生行为自觉

入学军训主题之一是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军训要求整齐划一、令行禁止、高度统一。高强度的训练让他们逐步熟悉大学生活,避免入学就松散的行为习惯。同时,在日常行为中严格规范,使学生始终保持饱满的斗志,也让每个学生在进入大学生活后很快形成良好的行为自觉。

三、新时期高校军训提升当代大学生自信品质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自信,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1.丰富国防军事教育形式,增强大学生制度自信

在军事训练之余,用视频、电影等方法,观摩建国后历次阅兵,向大学生展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崭新形象,通过介绍我军自主研发的各种新式武器,展示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的自信。

2.加强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

向大学生介绍中国现存最早兵书《孙子兵法》,最大部头兵书《武备志》,第一部研究军制专著《历代兵制》,最早出现的军事巨著《左传》等经典军事著作;介绍中国古代官渡之战等十大经典战役的过程及结果,分析古代军事家谋略思想;介绍世界十大军事著作,世界十大战争等,拓展学生的国际思维宽度,培养学生关注军事领域的发展动向,让大学生体会到自信,不忘根本,吸收外来、不断创新、着眼未来。

3.增强国防军事教肓实效,改善大学生自信品质

“90”后是现在大学生的主体,大家普遍认为“90后”大学生有“独立追求,抵触约束,个性张扬,挑战新鲜事物,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等特点。根据“90后”大学生特点,军事教育应与时俱进,在军事理论教育内容安排时将世界热点、太空安全、海洋安全、中国周边安全等问题涉猎其中,培养大学生运用科学理论、统领谋略的思想。在军事技能训练中除基本军姿、步伐、军体拳、打靶等内容外,还可以增加抗震、防灾、反恐、防爆等内容,增强学生面对火灾、地震、劫持等灾难自救能力的同时,培养团结拼搏、敢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四、新时期国防军事教育锤炼当代大学生自强的品质

“自强”,是指个体努力向上,勉励图强,也指国家自力图强。

1.军事理论与形势政策相结合,引导大学生爱国精神

大力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军事教育,引导学生正视历史,自觉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尊严,真正做到“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使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胜信念和决心。

2.加大应征入伍力度,引导大学生主动投身祖国

投身现代化国防建设事业是符合入伍条件的每位学生应有的职责和使命。在高校军训期间和结束后,通过校园网、广播、橱窗、海报、标语等渠道,采用国防教育理论课、国防法知识普及和知识竞赛等方式,持续宣传大学生应征入伍的国家政策,让更多高学历、高技能的大学生或毕业生自愿应征入伍,投身国防建设事业,增强国防现代化水平。

3.强化报国之志,引导大学生主动投身中国特色

篇2

作者:江铁

军事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手段,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央2001[48]号文件明确规定将军事理论课列为高校必修课,而2007年教育部制定的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更是对此强调指出,普通高校本、专科的军事理论课为必修课,教学时间为36学时[1]。总体上而言,当前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逐步步入正轨,在教学理念、课程定位、课程设置、人员配置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在众多成绩面前,我们必须意识到,教学效果始终是军事理论课程追求的终极目标,如何实现好的教学效果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密切相关,多年来我们在军事理论课教学领域不断追求创新,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从未间断。近些年有关军事理论教学创新研究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笔者做了粗略统计,以军事理论教学创新为研究专题的学术论文有百余篇,其中还包括数篇硕士学位论文,另有专著若干。基于该领域学术史的梳理,本文从综合考察的视角,对近年来军事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的动态与趋势进行述评,略述如下。

一、有关军事理论教学创新的总体探讨

这类文章数目较多,特别侧重基于工作实际情况的宏观理论探析。尚玉海从优化教学内容、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开设军事类选修课等四个方面探讨构建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新模式[2];强军锋提出军事理论教学创新需要针对学校环境、学生专业等情况调整授课内容,要注重延展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模式[3];宋贵元则认为军事理论教学要抓“三点”:结合点、侧重点与热点,同时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新教学手段。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考核评价体系一起构建军事理论教学创新体系[4];白国仁对军事理论教学创新提出要突出内容创新,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科技含量,教学形式多样化,最终实现军事理论教学效果的提升[5];杨晨则从考察军事理论课程内容的角度认为军事理论课教学需要做到综合性、基础性、刚柔统一等三个层次[6]。徐敏根据军事理论的特点,提出要精简和优化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模式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改革军事理论课考试环节[7];陈世利认为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更新、充实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改进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方式方法,使军事理论课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改进军事理论课考试的内容及形式,通过考试促进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8];钞群英则提出构建“立体化”教学新模式来创新军事理论教学[9]。总之,有关军事理论教学创新总论文章很多,不尽数列举,其主要探讨点集中于军事理论教学理念更新、内容分析,模式探讨等领域,学理性日渐明显,但实证性有待加强。

二、军事理论教学理念的创新研究

军事理论教学的理念既有普通高校教育理念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色,许多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元春引用长尾理论概念,认为长尾理论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观念,已在各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其基本原理对学生军训军事理论课的拓展教学也有诸多启示。如重视各种拓展课程的建设,尤其是要从拓展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上想对策[10]。王小敏根据美国学者构建的ARCS模型提出要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运用ARCS模型,就是要增设特殊情景,增强学生的注意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课堂的贴切性;课堂问题难易适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突现军事知识的地位,提高学生的满足感[11]。黄海等人则关注军事理论教学的最终效果评价——考试效果,以中山大学军事理论课成功进行的跨校区、大规模在线考试为实例,从在线课程建设、在线考试需求分析到考前准备、考试实施和考试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介绍,总结了经验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高校实施在线考试的“321”模式,即3层组织架构、2类技术保障队伍和1种考试平台,为高校开展规模化在线考试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12]。总之,从近年军事理论教学理念的创新来看,理念创新逐步跳出传统的经验感知,教育界注重从西方先进理论中提炼新的理念,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军事理论教学的发展。当然,理论中提炼理念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更值得注意的是任何理论或理念都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特别是要适应中国教育实际情况,否则任何硬性的嫁接只会产生苦果。

三、军事理论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这类研究集中于探讨几类教学法的运用,比如案例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范艳红有别于传统研究思路,特别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容易出现的误区,如军事理论学教材中案例的编写不足、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不够、学生对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等,也提出了实现案例教学良好效果的若干原则,如目标性原则、时效性原则与典型性原则等[13]。冯井红提出了实现案例教学的若干办法,如书本中已有的案例,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案例,通过新闻、广播、电视等媒体收集案例,教师自己编写等[14];欧阳长安指出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的教学组织和实施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要具有针对性、典型性、时效性、趣味性[15]。张小平等从解读战例的角度出发,认为实施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应该关注以下四个环节:科学筛选中外战例、搞好课程设置的衔接、加强战例教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与手段[16];李瑾从情感教学法角度认为加强对教学进程中情感因素的协调掌控,充分发挥情感教学法强大的情感动力功能、情感强化功能、情感迁移功能、情感感染功能和情感调节功能,将使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活动达到情理交融、引人入胜的效果[17]。夏侃关注了交互式教学法在军事理论课上的应用,指出它强调师生互动,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授课的有效性。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运用交互式教学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18];周艳玲认为启发式教学法在军事理论教学中能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并指出了启发式教学法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19]。综上所述,有关军事理论课教学法的研究已经成为军事理论教学创新的核心,只有实现了教学法的创新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创新,当前的教学法理论及实践已经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状态,如何选用正确合适的教学法实现军事理论教学课的教学实效,需要对教师自身素养,学生群体知识基础,软硬件等多种条件作出适当的评估,开发选用合适的教学研究法决不能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要做出实效。

四、有关军事理论教学手段的创新研究

教学手段是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近年来对于军事理论教学手段的创新特别集中于探讨新技术手段运用与较高层次的教学艺术领域。张荣指出多媒体技术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客观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带来教学便利的同时,亦存在课件简单,忽视师生互动交流与忽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等不足,提出了若干解决途径[20]。朱智、刘杭军则关注授课艺术问题,他们认为课堂讲授是军事理论课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员的授课艺术对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该文还细致分析了各类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期提高教学艺术[21]。对于教学设计的关注日益重视,李伟认为在进行军事理论教学设计时,应以国防教育为主线,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采取合理的考核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22]。李元春认为学生军事理论课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对教学设计也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其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师特点、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是搞好教学设计的关键因素,需要认真加以把握[23]。从近年军事理论教学手段研究来看,研究手段由理论探讨开始向技术手段倾斜,在注重传统教育手段的同时,逐渐加大技术元素在教学手段中比重,在传统与现代的视野下实现教学手段创新。

篇3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1-0054-05

引言

中山大学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从2002年开始建设,在数字化校园“统一数据库、统一标准、统一开发平台、统一用户管理和统一门户”的“五个统一”建设理念的指导下,目前已拥有本科生、研究生和远程教育在线课程近2000门,师生用户数为4.5万人。随着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深入建设,教师一方面精心制作优质在线课程,不断积累和丰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越来越多地依托数字化学习平台积极探索各类信息化教学应用,除了引导学生利用平台开展多种课堂延伸学习外,还有效尝试了将平台题库和在线考试功能引入教学评价环节,从而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率,保证了教学成果。

据系统管理日志记录,从2009年开始,我校教师用户就将数字化学习平台的题库功能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取代了传统的纸质考试手段,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经多次小规模在线考试实践后,2011年7月,我校又成功策划并组织实施了跨校区、大规模的在线考试。本文以中山大学军事理论课成功进行的跨校区、大规模在线考试为实例,从需求分析、组织架构到考前准备、考试实施和考试控制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介绍,总结经验并进行反思,提出了高校实施在线考试的“321”模式,以期为高校开展规模化在线考试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中山大学军事理论课在线课程建设与在线考试需求分析

1.在线课程建设历程

为落实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7]1号)和《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教体艺[2007]7号)的文件精神,中山大学从2008年开始进行军事理论课网上教学试点。2009年9月,学校实行“三学期制”后,为节省课堂教学的课时数,教务处将军事课授课调整到第三学期,在此情况下,只有把军事课的部分内容进行网络教学,才能避免与其它课程的冲突。

我校军事课在线课程的建设共经历了3个阶段。2009年4月,军事课教研室的老师参加了由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举办的中山大学教育技术培训,学习了基于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在线课程建设综合知识并完成了考核作品;2010年7月,军事教研室的老师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军训生提供了重点和难点内容在线辅助学习材料和交流空间,全面实施网络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011年7月,军事教研室决定使用数字化学习平台的考试功能进行在线考试,取代传统的纸质考试和试卷人工批改。此次军事理论课的在线考核以人机对话的形式进行,开了广东高校军训的首例。

2.在线考试需求分析

军事课是高校一门公共必修课程,人数庞大,以中山大学为例,三个校区一年级新生人数在8000人左右。在考评阶段,课程出题、试卷印刷和组织人工改卷、成绩统计等都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何能提高工作效率”一直是教研室老师们思考和尝试寻求改变的问题。为此军事教研室决定尝试新的在线考试模式,即2010级学生的军事理论课考试分两天在三个校区同时进行,同批次、不同校区的考生同时参加,共计有38个学院的7973名学生,分27个批次进行在线考试。

二、采用“321”模式开展大规模在线考试

利用考试平台开展大规模在线考试是信息化技术手段渗透教学的一种新方式和新尝试。因涉及的考生人数众多,对跨部门的组织和协调、对校园网络硬件和考试系统软件的技术要求是一次大检验,对师生适应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能力也是一次考验。我们认为,“321”模式,即成立3层组织结构,建立2类技术支持保障队伍,基于1种在线考试平台,是目前行之有效的大规模在线考试模式。

1.成立3层组织架构

在线考试要涉及多个部门,领导力和协调力是关键。要由需求主体,即军事教研室,确定考试环境,如联系考试机房等;技术支持中心,即学校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负责网络保障和考试平台的技术支持等。因此,在线考试的实施需要成立组织架构(如表2所示)来领导并协调各项工作,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

2.建立2类技术保障队伍

在线考试的开展,需要从网络和考试平台层面建立2类技术支持和保障队伍,继而再细分为各校区现场支持小组和后台远程保障小组(如图1所示),形成以前端支持为主、后台远程统一保障为辅的模式,使得在线考试能够平稳运行。各小组应在职责范围内快速处理突发事件,若遇到无法处理的事件,则要及时上报上一级处理。同时,开展在线考试又是有风险的,而影响“在线考试”的诸多因素中,包含了客观的和主观的、全局的和局部的、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因素。问题的层级可分为用户端级、网络级(机房-校区-全校)、系统级(应用和数据库);影响度也可分为高(影响多个校区)、中(影响一个校区)、低(影响个人)等。因此,为了以防万一,还应考虑纸质试卷预案以作备用。

3.基于1种考试平台

基于考试需求,我们考虑使用学校的数字化学习平台进行在线考试。我校数字化学习平台当前的系统架构为双机模式,由1台应用服务器和1台数据库服务器构建,使用了SunFire E6900作为数据库服务器连接中山大学数据中心DELLEMC CX600存储阵列,分配了1TB的存储空间;平台安装版本是Blackboard7.3,使用了课程模块和门户模块,通过课程模块实现题库和考试功能,客户端的使用是基于B/S模式。

三、“321”模式下大规模在线考试的准备和实施过程

我们紧紧围绕为师生提供在线考试服务这一共同的目标进行部署,以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在线考试使用流程,提供全方位的运维保障服务。

1.考试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学科层面,我们遵循保密原则,按题库标准格式提供试题内容,收集学生名单;在考试机房层面,我们检查机房电脑,确保操作系统正常运行并能顺畅上网;在网络技术支持层面,我们进场测试网络和防火墙的设置,如只允许访问考试平台等,以保障校园网络和各校区网络之间连接的顺畅。在考试平台层面,我们对学科老师提出的在线考试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考试平台的应对策略,如表3所示。

根据本次考试需求,我们按教学平台的建设标准,以校区/团为单位在平台上创建对应的课程,如表4所示。

在课程建设层面,通过教师角色或助教角色进行题库创建,分别创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个题库,如表5所示;并按导入格式整理试题内容,保存为Unieode文本格式,

分别导入平台题库。

在创建试卷层面,我们按照组卷策略进行设置,由两部分的随机单元功能组成一套试卷,试卷名称为校区考试批次,如表6所示。

在课程栏目的设计与层面,课程的一级栏目设置由考试通知、考前需知、在线考试,讨论交流区和成绩等组成。其中,在“在线考试”栏目,按对应批次设置选择,自动呈现或隐藏包括校区、批次、考试时间和考试地点等在内的考试信息。

在考前,我们还组织了多次小范围的模拟测试,并召开了技术支持保障小组联席会议,提前熟悉过程,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讨论影响在线考试顺利进行的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调整并提出应对之策。我们认为在线考试的运维保障需要考虑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机房的电脑总数量,二是平台系统架构能支持最多同时在线的人数。根据学科的考试需求,我们统计出本次最大同时在线人数为900人;而在当前系统双机架构下,同时在线人数最多为500人,二者需要达到一个平衡,因此需要适当错开时间进行考试,以保障整个考试过程的顺利进行。

2.大规模在线考试的实施

在线考试过程中,考试的控制环节非常重要。我们以时间为“控制轴线”,通过“考试密码”的来精确控制考试,使其按统一规定时间进行。“现场支持小组”则时刻与后台总部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在考试过程中,我们碰到了诸如电脑故障无法使用、操作系统蓝屏、忘记账号密码、浏览器出错、甚至平台故障等考前已经预测到的问题,我们按预案进行了处理。在考试答题过程中,我们经常提醒考生要进行批量保存,以此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以便使考生重新登录考试平台后,能在之前保存的基础上继续答题,从而减轻考试风险。

考试结束后,我们使用考试平台的“成绩簿”功能进行大规模在线考试统计,如图4所示。部分提交不成功的考核,可辅以人工批改后再进行确定。学校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还及时对此次大规模在线考试进行了宣传报道,以期为下一步的推广使用工作打下基础。

四、采用“321”模式开展大规模在线考试的体会与展望

我们认为,“321”模式是高校开展大规模在线考试行之有效的模式之一。它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以下3方面的基础条件:(1)环境基础:具备相当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运行稳定,故障率低,出现问题后网络恢复能力强;(2)应用基础:有一定数字化学习使用基础,教师熟悉使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并已经把其作为教学中常用的辅助工具;广大学生也认同并使用数字化学习平台进行课程学习;(3)人员基础:要有一批肯积极尝试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教师队伍以及一支技术够硬、充分挖掘信息化应用的技术队伍。其中,网络环境是基础设施,要首先得到有力保障;而教师用户是实施主体,也是最核心的要素,主体愿意实施,加之得到相应的技术支持,就可以开展大规模在线考试。

1.在线考试的优势

在线考试是基于成熟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来实现的,它有着很大的优势,包括题目更新和题库的积累与共享,可以随机抽题,并且在考后能马上获取考生成绩,能极大地缩短试卷批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自动获取答题并分析统计数据等,所有这些优势都是吸引教师尝试变革的主要因素所在。譬如,此次军事理论课考试所使用的学习平台就具有以下两点优势:(1)在课程层面的控制上,学科老师可通过“选择”轻松驾驭;(2)在题库管理上,提升了出题和维护题库的便利性和自主性,而随机抽题的实现也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大规模在线考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平台教与学的使用率,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在线考试存在的问题

影响在线考试的因素很多,它受多个条件的制约:(1)实施在线考试牵涉面大,多个部门的协同度是一个首要的问题,要有组织力和实施力,还需要得到网络甚至电力方面的绝对保障,不容有失。(2)在试题保密性方面,若是保密级别很高的考试,需要物理上断网进行隔绝,这是网络安全技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黑客有可能通过技术非法盗取信息内容。因此,要充分考虑在线考试的安全因素。(3)根据实际网络架构和考试系统支持能力的不同,考试平台对同时在线考试的人数均有所限制。(4)师生对技术支持的依赖性比较强,一部分师生对在线考试有一种难以克服的“不安全”心理。(5)存在考生相互抄袭、代考等问题。深入分析这些制约因素有助于我们研究对策加以应对。

3.反思及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在线考试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6点改进建议:(1)需要学校主管部门加大计算机中心机房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2)需要继续加强传统的监考手段,如考场禁止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禁用U盘和屏蔽无线网等:(3)需要在硬件层面进行投入和升级,改善设施,提高校园网络稳定性,进行系统负载均衡架构层面的升级,支持更多同时在线考试的人数,设置允许参加在线考试的IP段,在线考试带宽要配套专用;(4)需要在软件方面进行版本升级及开发更多功能插件或研发更加专业和专用的考试平台系统;(5)制订必要的在线考试实施规范和标准;(6)进行更大范围的应用推广和普及,克服在线考试可能带来的不利心理影响。这其中,离不开教学主管部门对信息化教学的大力支持。

我们建议,在当前阶段,特别是刚开始信息化考试的阶段,可采用“考试要求简单且相对影响面不大的考试策略”,如开卷考试或全部为客观题题型的考试,像军事课考试、各类知识竞赛、健康教育普及测验、期中考试等类别。从小规模简单题型的考试逐步过渡到更大规模和更多题型(包括主观题及多媒体类型题)的考试。我们认为,信息化考试手段更合适的定位是用于学生的自主测试,用于检验自我知识能力的掌握,可以支持学生随时随地,甚至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的在线测验和学习。

4.对开展大规模在线考试的展望

开展在线考试,可谓希望、压力和困难并存,对于组织实施者来说,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信息化考试是推动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它的有效实施将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产生实质性的推动,同时也将对考试模式改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和更多学科共同挖掘教学需求,在在线考试应用实施层面、系统运维支持层面和教学需求深度研发等更多层面进行积极探索,充分整合利用高校现有资源,打造一种新型的无纸化考试平台,逐步构建高校的“在线考试中心”,提供更专业和专用的在线考试服务,使之常态化,从而让更多师生受益,使信息化教学落到实处,并形成规模效应。

篇4

21世纪最成功的组织应该是学习型组织,学习是全面提升基层连队质量,锻造优秀战士人才的阶梯。针对胡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党以才兴,国以才立,军以才强。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关键靠人才和部队担负的任务,我们从抓学习型组织入手,采取多种形式培养战士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战士的综合素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基层连队工作要求和战士队伍现状

1.1基层连队工作的要求

我连是负责所属地区执勤保障工作任务,执勤工作是警备纠察连的重要工作任务,也是连队的重中之重,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执勤保障工作开展的。能否在执勤任务工作中,做到了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执勤管理能力和技能,特别是在执勤标准要高,形象要好,并注意文明礼貌的严格要求下,注意维护好连队形象,认真履行管理哨兵职责和哨位纪律至关重要。

1.2连队战士队伍现状

履行职责提高全连责任意识。连队现有战士中较为年轻且新同志多,大专以上学历为数不多,而军事活动的每一环节都要是以“人”为中心,人才已成为战斗力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目前现状与信息化条件下打赢现代战争对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

2.打造学习型组织的做法

打造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促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关键环节。针对基层连队工作的要求与战士总体素质不高的矛盾,我们采取以下方式开展战士学习与培训。

2.1统一认识,制定目标

通过召开骨干会议和全体战士会议,把脉会诊,针对基层连队的队伍现状与担负任务的突出矛盾,统一思想认识,将打造学习型组织,把提升战士能力素质作为连队人才建设的突破口,制定了短期与长期学习目标,即:①逐步提高战士的学历和实际学识水平;②通过开展多元化知识和技能培训,在2~3年内,使所有战士均能熟练掌握相关工作任务技能。用目标细化促进层次升华,在时间上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在对象上坚持执行任务与基层落实共同实施,在类别上坚持干部与战士共同学习,通过丰富履历、多岗执勤、任务历练、实现人才信息化素质与战斗力生成发展的要求。③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战士,拟到2012年底前,培养1~2名军事技术尖子,3~5名学习标兵。我们将目标公布,并制定了明晰的实施方案,使战士人人心中有目标,个个身上有动力,连队迅速掀起了学习的。

2.2形式活泼,开展学习

2.2.1鼓励战士参加学习提高学历层次

我们采取促进学习提高战士学历,大专以上战士以及参加大专以上学习者给予时间的照顾,上级遴选优秀士兵优先推荐大专以上战士等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战士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2.2.2举办战士业校

积极开办战士业余学校,通过晚间开展多种学习讲座、计算机理论及网络学习与考试、随机抽考等形式进行学习。聘请有一定资历和学历的干部、大学生士官、高年资战士授课,定期进行考试,战士可根据不同年资与学历抽取难度系数不同的考题,通过学习与考试,不仅提高了战士的专业理论水平,也提高了大家的应试能力、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几年来,连队战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战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陶冶了战士的情操,展示了战士的才华,培育了战士们学习、竞争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2.2.3开办各种形势和内容的学习

为了提高战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们先后开展了计算机理论与应用、基本英语口语、Powerpoint制作、军事理论论文选题与写作、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成功学等学习班,通过学习,使战士的综合能力和军事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全连战士都能熟练的应用计算机、Powerpoint等开展各项工作。近年来,我们尝试利用Powerpoint进行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内容分给每个战士制作成Powerpoint动漫课件,由每个战士轮流上课。这些健康教育课,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深受战士的欢迎,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通过讲课,也提高了战士的Powerpoint课件制作水平和授课能力。我们通过Powerpoint课件展示军事技术训练要领等适时动态照片,战士普遍反映这种教学方式非常好,可以使军事科目的学习与观察直观化、形象化,便于理解、记忆和掌握。

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09-02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从无到有,建设层次也在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国防教育已经逐步从课程建设中走出,开始向更高层次的学科建设迈进。但是,回顾国防教育建设历程就会发现,科学研究与其他方面想比较,始终是一个“软肋”,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间专业学术成果展现、交流平台缺乏是一个常被忽视的因素。很多国防教育者在进行科研时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即自己的学术成果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展现,且大家的学术成果也比较分散,缺少一个长期固定的、可以集中交流的文字媒介。久而久之,从业者投身科研的积极性降低,科研水平难以提升也就逐步成为国防教育体系建设的“短板”。因此,无论是现实还是长远地看,国防教育都需要创办一个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因为这既有助于解决科研人员在工作当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又有助于行业学术成果的交流和科研学术水平的提升,还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建设。那么,打造国防教育专业学术交流平台,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正确认识专业学术交流平台对学科建设、发展的积极作用

首先,创办专业期刊,打造学术交流平台,是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课程建设向学科建设跃升的必然结果。根据教育学理论,从课程建设转向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是一种质的飞跃,相应地对学科从业者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亦然。通常,“学科建设(disciplinary development)”就是“指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1}学科建设的内容涉及广泛,主要包括:学科布局调整、学科组织完善、学科制度建立、学科建设方向确立、学科基地建设、学科的学术成果建设、学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学术环境建设,等等。{2}可见,与科学研究相关内容的建设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相应地,对于科研成果的展现也比课程建设时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建设时期强调的是科研的孕育、生长,而学科建设时期则要求对科研做整体规划布局,成果的展现是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其他成熟学科拥有的众多专业学刊就是例证。国防教育要想“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3},即成为“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4},专业学术交流平台显然不可或缺。

其次,创办专业学术交流平台(有可能的话,出现多个),不仅能帮助科研人员解决工作当中面临的学术成果展现和交流的难题,而且还会从整体上激励和提高全国国防教育科研的水平,进而推动和完善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2006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要求国防教育者投身科研,“积极参加……学术研究……开创教学科研工作新局面”{5},努力成为教学与科研的双优人才。但是,在实践中,国防教育者不约而同地发现自己处在发文章难和难以交流的窘境当中,要么不少期刊编辑部不认可国防教育学科科研成果,要么已有的成果分散、凌乱,最终国防教育者不得不各自为战,交流沟通的渠道偏少,这些都制约了学科科研水平的提升。而专业学术交流平台一旦创办成功,并且出现多份,显然有助于国防教育者走出当前窘境,调动和激发后者的科研积极性;反过来,国防教育科研成果通过专业期刊等平台集中展示,使从业者在了解整体学科成果和水平的同时,还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可以就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如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当中遇到的问题展开专题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实现共同进步。显然,此举有助于国防教育行业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无疑对当下的学科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鼓励有条件的国防教育集体单独或联合创办国防教育专业期刊,打造学术交流的平台

创办国防教育专业期刊,打造学术交流的平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千头万绪。考虑到刊号的审批、编辑人员、资金等一系列切实问题,创办的难度不小,这是远非一般国防教育集体所能承担的重任。担当重任的单位必须有多年的国防教育经验,雄厚的科研基础和较高的科研水平,相当的人员的编制,充沛的资金保障,以及顺畅、广泛的行政和学术关系,等等。即便如此,在创办过程中,考虑到工作的难度,这些单位在自身努力的同时,还需要积极争取相关方面的大力协助。那么,创办专业期刊,打造学术交流平台具体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具体工作的落实。首先,如前所述,基层单位要意识到创办专业期刊,打造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性,以及对促进学科发展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共识,并且还要尽可能地扩大这种共识,最终促成行业共识,以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推动学术平台创建工作。其次,创办专业学术期刊面临许多现实的问题,如前文提到的刊号的审批、内容编审、人员的选拔与编制问题、资金的保障等,这就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合作。具体操作中,承办单位要克服困难,努力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解决工作的外在条件需求,其间既有政策方面的支持,也有资金、人员配备方面的保障;同时,内部更应积极行动起来,统筹各方面的具体工作,调动和激发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落实各方面的工作。只有内外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术交流平台创办工作的顺利推进。

2.内容设置。首先,在专业学术交流平台内容设置问题上,要贴近和服务于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在内的各项工作。在国防教育学科建设范畴内,宏观上,可以将学科布局调整、学科组织完善、学科制度建立、学科建设方向确立、学科基地建设、学科的学术成果建设、学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学术环境建设等众多学科建设的内容涉及其间;微观上,以教学内容为例,国防教育分为军事理论教学与军事技能训练两部分,因此内容设置最起码应顾全两个方面。其次,主编应及时把握各时段的学术热点或突出问题,以卷首语征文等方式,引导国防教育者认真思考,并以论文的形式阐述各自见解,以期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再次,设置一个固定的交流、辩论平台,为大家就某一问题发表不同见解提供空间,以期在交流甚至辩论中提升整体的学术研究水平。最后,预留其他内容的空间。

3.严把质量关、科研风气关。首先,严把质量关是任何一个学术平台生存、发展的关键,国防教育专业期刊也不例外。期刊的质量关观念必须从一开始就坚定的树立,并且要一直抓下去,时刻不得松懈。期刊上刊登的文章一定要高水准,必须经过专家的认真评审,该修改就修改,严格要求,并且始终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确保将最优秀的论文呈现在读者面前,进而促使国防教育科学研究在较高的起点上扎实推进。“高标准,严要求”,既关系到期刊的长期发展,也影响到整体学术水平的提升,各方必须加以重视。其次,树立科学严谨的科研风气,培育良好的学术氛围。科研风气和学术氛围必须从学术平台创立伊始就要树立和培育,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要不断地强化。“科学严谨”是对任何一个科研工作者、机构最起码的要求,学刊也不例外,后者要勇于与破坏学术规范的行为作斗争,引导、监督集体和个人科学研究工作的正常、有序和健康进行,着力营造、维护和保持科学严谨的学术风气与氛围,并使其成为一种集体的规范,进而配合学科建设,将科学研究规范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进。

综上所述,在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正确认识,并适时引导有条件的国防教育集体创办专业期刊,打造学术交流平台,既可以解决本学科科研工作中的部分现实难题,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国防教育整体科研水平,消除学科建设当中的潜在“短板”,且源源不断结出的理论硕果又会服务于学科建设。

注释:

{1}罗云.论大学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5(7)45-50

{2}李铁君.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11

{3}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34

{4}辞海(中)[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