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14:4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对已发表期刊论文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是了解经济学研究全貌或某一学科或领域研究现状和趋势的基本方法。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从未停止过。比如在研究领域方面,黄泰岩和张培丽(2008、2014)通过对 CSSCI 来源期刊经济类排名前 20左右期刊的专题性分类统计,对历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问题进行追踪和分析。储凤玲(2013)通过对 20062012 年《经济研究》发表的 963 篇论文的 JEL 编码分析,对经济学研究热点领域进行研究。姜春林和杜维滨(2010)利用 19982007 年 SSCI 影响因子排名前十位的期刊,对国际经济学界的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方面,成九雁和秦建华(2005)对 19792004 年间《经济研究》刊载的 3902 篇论文中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肖金川等(2014)基于 20012012 年五大英文顶级经济学期刊,对国际顶级英文期刊应用的计量方法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统计分析。此外,刘俊婉等(2004)对 19982002 年间经济学领域重要期刊、机构、论著和作者的影响力等方面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从研究方法来看,现有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种:第一是采用词频分析法、共线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年载文量、著者、研究领域、文献来源、文献被引频次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李颖,2005);第二是选定特定数量的相关领域期刊或权威期刊,对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作者以及引文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这种方法问题针对性较强,但是样本信息汇总的工作量较大。
以上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现有研究存在三个不足:首先,大多是针对研究领域或研究方法等单一信息的分析,而综合信息研究文献较少,尤其是对近期文献成果的研究更为少见。其次,在样本选择上,选择单一期刊或多种期刊,选择方法缺乏统一的标准,没有考虑单一期刊发文导向对样本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期刊样本的可比性问题。最后,研究领域的确定上也较为随意,不具备系统性和可比性。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经济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以下方面出发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突破:首先在样本选取上,选择国内公认的经济学领域权威期刊,增加样本容量的同时,增强样本的可比性。其次,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分类上,采用国际上通用的 JEL 文献分类方法对研究领域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对研究领域、应用研究方法和研究队伍构成三个方面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基本涵盖了现有研究中关注的基本问题。
二、样本选择
目前,人文社科类期刊被普遍认可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系统(简称 CSSCI),二是北京大学的人文社科期刊排名。一般认为,《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分别作为两大系统中经济学、管理学和综合性社科期刊中排名第一的期刊,具有极高的权威性。《经济学(季刊)》作为综合性经济学科中除《经济研究》以外排名最高的期刊,也是大多数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的 A 类或重点期刊。因此,本文选取《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组成四大期刊进行统计研究。
分析显示,这四大刊物是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等国内经济学类学术奖获奖论文的重要来源期刊。国内经济学领域的长江学者、杰出人才、优秀博士论文得主、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几乎都在此四刊上发表过论文。2012 年,这四刊全部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印证报告(2012)》(简称 CAJ-IJCR)2012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科期刊),其中,《经济研究》复合影响因子 11.555,是人文社科期刊中复合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经济学(季刊)》国际他引影响因子 0.253,是人文社科期刊中国际他是影响作用最高的期刊。因此,这四刊的选题取向、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对中国经济学研究起着重要的导向或引领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中国经济学发展取向。
三、研究队伍结构和布局
对四大刊物的作者信息汇总分析凸显了经济研究的方式和队伍构成的一些新的取向和特点。首先,多人或多机构合作研究已成为应对重大问题的重要科研方式。本文的作者信息按发表文章的作者人次和机构计算,对于跨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按照其所属学校或机构的原则进行计算。统计结果为,作者人次总数为 2640 人次,平均每篇文章作者为 2.35 人次。其中 2012 年每篇文章作者为四人次及以上的数目为36 篇,占当年总数 9.8%,;2013 年 40 篇,占当年总数 10.5%,;2014 年 47 篇,占当年文章总数 12.4%,。这表明,经济学领域的合作研究和团队化研究正在不断增强。
毕业设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完成以下基本能力的培养:
l、资料、信息的获取及分析、综合的能力;
2、方案论证、分析比较的能力;
3、实验、建模和动手的能力;
4、使用网络和计算机(包括索取信息、计算机绘图、数据处理、基本软件应用等)的能力;
5、撰写报告(论文)的能力。
全文初拟主要目录
第一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回顾和实证述评
1.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提出
1.2 国外研究综述
1.3 国内学者对中国问题研究现状分析
1.4 实证检验方法述评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
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五种可能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
2.3 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需求拉动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经济改革与金融发展演进和现状
3.1我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联系纽带
3.2中国经济改革与金融发展三阶段
3.3 我国的金融化进程
3.4中国金融监管的国际比较
第四章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检验
[1]刘晖.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2]卢永艳.基于面板数据的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D].东北财经大学2012
[3]张红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机制: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与政府行为选择[J].管理世界.2004(04)
[4]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2004(04)
[5]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06)
[6]仇立平.社会阶层理论:马克思和韦伯[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5)
[7]李雪松,詹姆斯·赫克曼.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04)
[8]蔡增正.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证依据[J].经济研究.1999(02)
[9]彭玉琨,张捷,贾大光.教育平等理论内涵分析与促进教育平等进程策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1998(06)
小学科技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文帅.关于暗物质与暗能量统一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2]梁周昌.怒江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合作学习教学的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3]张云.focusonform对中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赵婧.乌海市高中英语课堂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反思[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5]赵瑶瑶.复数的历史与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
[6]潘婧.高中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2010
[7]赵瑶瑶.复数的历史与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
[8]祝露.高中写作教学设计探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3
小学科技论文参考文献:
[1]都阳,JohnGiles.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冲击对家庭教育决策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6(04)
[2]薛海平.义务教育学校和家庭联合生产机制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3(06)
[3]魏下海,余玲铮.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只是线性关系吗[J].财经科学.2009(10)
汽车美容论文参考文献:
[1]姚时俊.汽车美容与装饰[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熊靓.黄金产业汽车美容养护[J].中国科技财富.
[3]朱为国.我国汽车服务业的发展和现状[J].北京汽车.
[4]耿莉敏,我国汽车美容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技术经济,2006.3.
[5]姚时俊,闫彬,汽车美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
[6]赵伟,浅谈我国汽车美容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科学时代,2010.6.
[7]王永茂,中国后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汽车美容论文参考文献:
[1]孔晓敏.6S管理探索与思考.现代商贸工业,2010.
[2]韩典.连锁超市品类优化管理特征及关键点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1.
[3]张明泉,李超.6S现场精细化管理评价体系的研究.理论纵横,2011.
[4]魏仁干.基于顾客满意的多项目排队问题研究.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11-04.
[5]陈俊宁.社区便利店营销策略分析.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6]周勇.中国便利店的当下困境与发展潜力,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
[7]胡艳英.美陈展示—超市的新营销策略.商场现代化,2008,4.
[8]周越.浅析大型超市的卖场布局和商品陈列设计科学化.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
汽车美容论文参考文献:
[1]林文立.浅析汽车美容装饰现状与发展.《大众汽车》,2014年1期.
[2]薛振刚.浅谈汽车美容装饰的发展趋势.《中外企业家》,2012年17期.
[3]晏承平.浅谈亮洁汽车美容店服务营销优化策略.《农家科技(下旬刊)》,2013年9期.
一 中国经济在本世纪20年代必将驶入拐点
(一) 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庞大的人口红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发达国家普遍增长乏力、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的表现近乎灾难、多数发展中国家进步缓慢的情况下,在一个市场体系还没有很好建立的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实现了近10%的较长期的年均增长率。中国经济增长的表面原因很容易统计、分析出来,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投入增加、外资和对外贸易、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等是其中较明显的因素。论文参考。但重要的是这些表面原因背后的内在动因。中外学者对此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其中比较典型的包括分别强调制度变革、渐进式改革、后发展利益,或者其中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等。
(二)国际分工角色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更离不开自身在世界市场中所占有的特有优势。论文参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优势造就了“世界工厂”,然而,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原因在于,我国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有关研究表明,中国的劳动力每创造一元钱,将给西方国家带去9元钱的好处。如果不改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最低端的命运,仅靠提高劳动效率,我国是无法与西方国家竞争的。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优势的逐步消失,西方国家已经将产业链向发展水平更低的地区转移。这使得我国的价格优势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
二 经济拐点到来的形式及面临的前景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每个经济体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告诉发展过后都会经历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甚至出现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的阶段。中国在经济发展快车道上行驶了近三十年,随着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的逐渐消失,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在21世纪20年代出现拐点具有现实的可能。只是这种拐点的出现是像金融危机那种爆发式的?还是另一种通过政府政策的逐步调整而逐步实现的温和式的形式出现?这个问题很显然没有答案,但是我们可以预想不同的实现形式带来的截然不同的后果。假使我们仍然按照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那么经济拐点的出现,无疑会使我国经济增长陷入困境,到时,走出困境的时间和代价都是难以想象的。另外一个方面,如果我们预见到经济拐点的到来,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未雨绸缪的提出改革措施,逐步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找到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动力源泉,以期在拐点来临时,能够迅速启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三 主动改革,努力实现经济转型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里,我们结合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这个目标、阻碍我国实现现代目标的因素,以及如何为我国经济转型创造有利的环境给出一些对策和建议。论文参考。
1. 加大我国的教育投入,加快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为新型经济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增长,我们只是发挥了人口量的优势,而由于我国现行的产业结构,和我国教育制度的欠发达,使得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而想要彻底的改变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现状,改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低端的地位,我国必须增加对教育和基础研究的投入,为实现经济转型提供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
2. 调整经济结构 实现绿色转型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是付出了惨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的,面对现在日益稀缺的资源和能源。我国应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通过环评条例的贯彻落实,深化项目环评发展,对于有利用民生和经济转型的项目加快环评进度,对于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发展的项目应从严把关,从而加快解决我国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应该更新健全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以引领技术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为实现经济的绿色转型保驾护航。
3.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经济转型提供金融支持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好坏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有着很大的关系,金融作为当代经济的核心,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加快自身建设以期为经济转型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如:通过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的加强;完善金融机构的各项职能,拓宽对非国有经济的金融服务的范围;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相关制度,增强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4. 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国际化趋势在国际化过程中,虽然说我国的资源与劳动力的优势逐渐消失,但不代表国际化对我国没有意义了。我们应该在国际化趋势中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同时注意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加快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同时我国还可以加快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合作,以解决我国国内能源不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 克 蒋 力.对我国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反思及未来的发展建议 .中州学刊
【2】朱新方 . 制约“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大学《市场经济学》理论教学中无法回避问题的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
【3】内需驱动经济转轨.中国经济信息2009-06
一、专业名称、代码:政治经济学,020101
二、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经济学科(门类)”所属“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类)中的基础性专业,也是经济学科各专业共同的理论基础,还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在我国,有时特指的政治经济学。河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是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授权的硕士学位点之一。河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既有在《资本论》与经济学方面传统的鲜明特色与突出优势,又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崭新特征与现实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专业一直是河南省连续多年的省级重点学科。该专业名师辈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有所成和富有成就的优秀硕士毕业生,成为高校、政府与经济职能部门的高级精英人才。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品学兼优的高级专门人才。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熟悉经济史、经济学说史、西方经济学和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对于国内外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有较清楚的了解;具有能够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和计算手段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从事经济类专业适合的相关工作。
1.掌握扎实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应用外语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
四、修业年限
本专业硕士生学制一般为3年,在校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对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学位论文符合申请答辩要求的研究生,按一定标准、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
五、研究方向
1. 经济体制转型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
2.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研究
3. 现代企业制度与人力资本发展研究
4. 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
六、课程设置
(一)课程类型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类型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补修课7 大类(其中公共必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为学位课程)。
(二)课程体系
类别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时
学
分
开课学期
任职
教师
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第一外国语
考试
54
54
2
4
1、2
公共基础课
1)中级微观经济学
Advanced Microeconomics
2)中级宏观经济学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3) 中级计量经济学
Advanced Econometrics
考试
考试
考试
54
54
54
2
2
2
1
1
2
院定
专业基础课
1)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研究
Advanced Political Economy
2)《资本论》研究
Research On
考试
考试
36
36
2
2
2
2
导师组
专业必修课
1)经济理论
MarxismEconomics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Socialism Economics
3)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
考试
考试
考试
36
36
36
2
2
2
2
2
2
导师组
学术活动
参加研究生学术论坛、听取学术会议报告, 1 学分
1
1
实践环节
进行实践能力训练, 1 学分
1
4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1)中外经济学名著选读
Selected Materials of Marxism Works on Economics
2)政治经济学前沿
3)经济思想史
考查
考查
考查
36
36
36
2
2
1
2
2
2
院定
院定
院定
补修课程
(跨专业研究生)
考试
54
≤4
1
公共选修课
1 )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 全校性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类的课程,不计学分。
考查
36
1
3
七、学分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分分为课程学分和论文学分两部分。总学分50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原则上32学分, 其中必修课22学分,选修课8学分,学术活动与实践环节2学分。论文研究18学分。
硕
士
学
位
课
程
学
分
公共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选修课
学术活动
实践环节
32学分
论
文
研
究
开题报告 2学分
18 学分
中期考核 2 学分
预答辩 2 学分
学位论文 12 学分
八、培养方式与方法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既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又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互动教学方式。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1、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以导师指导和本学科老师集体培养相结合为原则,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
2、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根据课程特点灵活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等的训练和培养。
3、研究生应博览群书,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认真学习基础理论和钻研原著,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4、培养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严谨治学和勇于创新相结合的精神和能力,使研究生具有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
九、学位论文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修完全部学位课程和修满所要求的总学分后,要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
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应具有高起点、新视角和前沿性,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第3学期完成开题报告。硕士生开题由院系组织集中进行开题,由若干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教授或副教授参加,以学术报告方式集中进行。
此外,最新公布其他经济数据没有缓解中国经济预期被下调的结果。五月份汇丰银行公布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9.2,低于四月份的50.4,甚至回落到近8个月以来的最低点。生产者物价指数连续15个月负增长加重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悲观预期。《华尔街见闻》评论这是“中国经济的黑色5月”。
有学者指出指出,中国式金融抑制是导致中国经济下滑的根本原因之一。
从2010年3月至今,我国的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在这期间的阶段性放松只发生在2012上半年。从去年下半年的高存款准备金率和高利息,导致中国经济持续恶化。也由此说明,中国经济仍旧持续受到金融抑制的冲击。
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麦金农和爱德华・s・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1973年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论断,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落后由于金融抑制的市场现状。发展中国家金融系统的发展受到抑制是由于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的干预,而滞后的金融体系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两位教授认为,金融自由化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利率价格反映出中国市场的金融抑制非常严重:非正规金融市场民间短期借贷的利率价格是20%-30%,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利率价格为14%-15%,金融衍生理财产品的利率价格位于5%-7%,此外,信托的利率价格为7%-10%。
就中国经济市场现状分析,财政政策是无法采取扩张政策的。此外,货币供应量M2已经突破100万亿的界限,货币若是继续大量投放是不明智的,所以货币扩张政策也无法实行。而且,过高的实际利率制约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进而限制了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而与此同时,居民收入限制了居民消费,因为居民的消费与中国居民的收入是成正比的,没有显著增长的居民收入导致中国居民消费难有起色。在这样的显示情况下,我们只能期待股市的乐观的未来预期可带动经济增长。股市可带动消费和投资的积极性,而若未来股市低迷,经济下滑会更加严重。
此外,解除金融抑制而努力实行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流动性陷阱是不存在的。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在一定时期内,利率水平降低到最低的水平时,人们将会预期利率将会上升而债券价格则会下降,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而利率将不会再下降。发生流动性陷阱时,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而就中国经济现状而言,虽然货币发行量指标M2突破了100万亿,但这只是表面上的规模,因为央行将其中很大一部分进行了冻结处理,导致银行的储蓄中有20%的存款准备金率,而且还有不足于20%的资金运转于房地产市场之中。有学者直接表明,中国正处于十年以来货币政策最为紧要的使其。一方面,中国的100万亿的储蓄总额和3.5万亿的外汇储备使得中国拥有大量的资金储备;但另一方面,在中国市场上由此产生的成本也是非常巨大的。
就目前而言,稳定我国经济是金融有效改革的一个必要的宗旨,中国需要解除金融抑制。有学者提出要取消信贷规模。笔者认为这一政策近期内无法实现,但是扩大非正规金融信贷规模是可行的。在全部的金融体系中,占85%以上的是商业银行,占50%以上的是四大银行,金融市场严重不协调(田东山,2011)。这说明,在中国间接融资市场占绝对优势。并且,考虑到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政府主导的特性决定了非正规金融在经济中无法逾越的地位。非正规金融的成本优势就是具有一定的可发展环境,且难以压制(吕奕飞,2013)。以长期的角度分析,可以预期中国中小型企业所需要的金融融资来自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部门的共同支持。因此,政府应该鼓励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并扩大非正规金融信贷规模,发挥其能动性。
参考文献
[1]. 罗纳・T・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M],卢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 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邵伏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
[3]. 李朝民 《市场利率及其风险控制研究》[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4]. 陈飞翔 《非正规金融的利率研究》[D],CNKI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
[5]. 田东山 《经济转型期:民族贫困地区金融信贷投放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统计研究》,2011(10)
[6]. 吕奕飞 《金融抑制、信贷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剖析》[J],《行业时代》,2013(9)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彦,梁晓琳.走出客户关系管理的误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3).
[2]佟婷,翁钢民.国内外客户关系管理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6(10).
[3]叶开.如何有效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战略[J].销售与管理,2005(2).
[4]周丽丽.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现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7).
[5]曾洪.CRM在物业管理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02(1).
[6]王伟琳,杨悰佁.浅谈物业管理部门的客户关系管理[J].活力,2009(3).
[7]荆宁宁.客户的分类与管理[J].中国质量,2002(8).
[8]季新梅.客户关系管理的价值及实施要点[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5).
[9]苏朝晖.客户关系的建立与维护[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0]董金祥,陈刚,尹建伟.客户关系管理CRM[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11]张学军,吴潇,刘翠响.CRM实施宝典[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12]罗纳德.S.史威福特.客户关系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908
[13]周学武,魏永平(2004).政府危机管理中的指挥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6:41.
[14]王晓成(2004).公共关系原则与政府危机管理互动性探析[J].学术月刊.5:37.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君如(2003).国家与政府的危机管理[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2]许文惠,张成福(1998).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徐伟新(2003).国家与政府的危机管理[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4]陈秋玲(2010).社会风险危机预警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5]蔡哲远(2011).预警中国[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6](2008).公共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J].党建研究.6:63.
[7]王仕龙(2008).公共危机预警系统初探[J].中国商界.6:190.
[8]顾湘(2009).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论公共危机预警系统[J].资源与人居环境.22:67.
[9]朱建明(2008).完善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的思考[J].江海纵横.2:24.
[10]王勇(2010).治理语义的公共危机管理:主体及其角色[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5:32.
[11]刘鹏(2010).城市公共危机预警研究[M],北京沖央编译出版社.
[12]张成福,唐钧,谢一帆(2009).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凤凰网(2011).和田恐怖事件细节披露:恐怖分子悬挂圣战旗帜.20110721.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维平(2006).危机管理的民众技能[J].中国减灾.6:32.
[2]李君如(2003).国家与政府的危机管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3]于嘉,陈平(2011).公共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建设探讨[J].大江周刊:论坛.2:31.
[4]温志强(2009).社会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管理预防准备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5]赵路平(2007).公共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和公众关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6]钟明(2007).我国城市政府预警机制的构建与运行[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7]张翼飞(2006).中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N].人民日报,2006,1(9).
近几年,致力于经济所学术梯队的培育和建设,同时把研究方向转向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到目前,经济所已大致形成了价、税、财、金、企业、宏观经济等六个方面的分析预测专家队伍,先后组织了四场经济分析会,发表了十篇分析文章,为新华社、湖北日报多家媒体采用。
主要学术成果。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和宏观经济管理研究,就湖北经济改革和发展问题撰写了大量理论文章及政策建议,先后发表学术专著多部,论文180余篇。
1、学术专著
(1)《民工潮的起落》,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2)《现代经理革命》,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国国情与中国农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4)《横向经济联合》,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
(5)《政府经济学》(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6)《经济计算辞典》(主编),经济管理出版,1988年。
2、学术论文
(1)《时间上顺序递进与空间上跳跃发展──论技术发展规律》,《科育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7年第6期。
(2)《商品经济社会主义论》,《学习与探索》,1988年第2期。
(3)《改革的边际效果递减与中国社会的进步方向》,《福建论坛》,1989年第3期。
(4)《城市抽吸农村:成因透视与改革出路》,国务院《农村问题论坛》,1989年第7期。
(5)《第三种贫困》,《上海社会科学季刊》,1991年第4期。
(6)《新型生产力泛论》,《科技进步与对策》,1991年第4期。
(7)《现代农场制度:农村后续改革的新思路》,《学习与探索》,1991年第6期。
(8)《农村后续改革论》,《江汉论坛》,1991年第9期。
(9)《世纪末回首:中国革命与中国农业》,《学习与探索》,1992年第6期。
(10)《中国式现代农场制改革方案》,《管理世界》,1993年第5期。
(11)《经济学伦理论纲》,《中洲学刊》,1996年第9期。
(12)《假若滞胀来临》,《南方论坛》,1996年第12期。
(13)《资本营运:作为经济革命的理论分析》,《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2期。
(14)《论特色经济》,《江汉论坛》,1999年第1期;《光明日报》,1999年第12、24期。
(15)《经理革命论》,《江汉论坛》,2000年第12期。
(16)《现代企业制度的实现障碍及其消除》,《经济学家》,2000年第3期。
(17)《西部大开发的理论模型及其政策选择》,《人文杂志》,
2001年第4期。
(18)《管理创新的成功实践》,《求是》(与人合作),2000年第21期。
(19)《品牌制度论》,《计划与市场》,2001年第8期。
(20)《新型工业化:湖北路在何方?》,《湖北日报》理论版,2003年1月9日。
(21)《政府职能转换中的利益沾滞与路径依赖》,《江汉论坛》,2003第10期。
(22)《以农业、农村为主线的大国发展问题》,《中国地质学报》,2003年第3期。
我国互联网的建立开始于1994年,也就是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PAC)的开通,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中国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1996年底已经覆盖到3000个县级以上的城市和乡镇。我们可以将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6.6-1993.3是研究试验阶段。
在此期间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Internet联网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而且仅为少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提供电子邮件服务。
第二阶段为1994.4至1996年,是起步阶段。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实现和Internet的TCP/IP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务。至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互联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1996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互联网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长阶段。
国内互联网用户数在1997年以后基本保持没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我国共有上网计算机约1002万台,上网用户约2650万人。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半年共计新增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图1为从2009年开始到2013年,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的数据显示:
图1 中国网民规模与互联网普及率
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最直接并且最大的影响就是它给世界提供了一个全球性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了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以及人们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的全球化进程,网络俨然已经从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着网络应用的加深,我们对于网络的内在研究和外在研究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网络语言的应运而生,作为网络研究大范畴的一个分支部分,让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去思考,网络语言的出现以及应用的神奇力量。
我们对于网络语言的定义,可以依据于湖南师范大学吴传飞的《中国网络语言研究概况》的解释:“网络语言的概念经过了两个阶段,有两个义项: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而现在一般认为是指后者——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主要用于网络论坛、网络留言板、虚拟聊天室等。”③而我们主要研究的对象也是后者,即在网络交流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而网络语言的主体语言仍然为本民族语言,但其是在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语言变异现象,因其源自于本民族语言而又有别于本民族语言,网络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网络语言也是本民族语言的一种分化现象,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的,“社会中的人群由于性别、年龄和社会分工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言语社团。在社团内部,由于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密切,交际频繁,因而在语言的使用上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其他社团的特点。这样,各种言语社团就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②网络语言这种言语社团是由网民们自发形成的一个团体,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特点,形成了一个简明的语言分支,因此,我们说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
二、网络语言研究现状
自从1994年中国正式加入互联网以来,我国网民迅猛增长,截至2013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而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语言形式,是在标准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方言,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一种语言的变异。网络语言以其简单快捷、形象生动、诙谐幽默的特点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并对日常语言产生了一定影响,引起了语言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我国,网络语言是新兴物,我国学者对于它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也有人称之为三次冲击波。
目前我国已经正式出版了两本关于网络语言的词典。易文安编著的《网络时尚词典》是中国第一本网络语言词典(海南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这本词典按网络用语的类型对词语进行重新组合,分为网络时代的暗语、俗语、专业术语、机构与公司、数字语言等几个大类。第二本词典是由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这是由语言学界编写的第一本网络语言词典,共收录网络词语1305条,主要收集网络一般词语,聊天室、BBS上常用词语和一些外来语及缩写。此外,还有一本非正式出版的网络词典《金山鸟语通》,它是2003年由众多不知名网友对两三年内网络语言中创新的部分作了整理归纳,收集了千余个网络聊天专用词汇,它的形式是以开放的网络文本为载体,通过超链接成为了各论坛中的热点,并提供给广大网虫在转贴中不断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这本词典是一本动态词典,可看作是网络语言的使用者编写的第一本网络用语词典。
另外还有两本正式出版的研究网络语言的专著。一本是于根元的《网络语言概说》(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这是我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第一本专著。该书主要探讨的内容有:互联网的历史和网络语言的发展,网络语体,网络语言、词汇的特点,网络语言的优缺点及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网络语言规范等问题。该书内容详尽,特色之一是对比研究了大陆和港澳台的网络用语。另一本是刘海燕编著的《网络语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该书主要探讨网络语言的性质、语境、语体、风格、规范化等内容。
论文方面,在CNKI数字图书馆中关于网络语言的文章数量不少。例如:张璐《从语用角度试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规范化》(2008),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2002),周敏《汉语网络语言的认知研究》(2010),吴希斌《近十年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综论》(2010),金志茹、薛顶柱、李宝红《国内外网络语言规范对比研究》(2009),刘晴《网络语言的文化研究》(2006),张丽杰《网络语言的词汇学研究》(2004),张理华《浅议网络语言》(2010),黄海波《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规范问题探析》(2011),张云辉《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特征》(2007)等。这些论文讨论的内容主要有:网络语言的性质及特点,社会各界对网络语言的认知及态度,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多数文章都认为网络语言是受网络与网民影响的一种社会方言的变体。
三、小结
由于网络语言的词汇特征最为明显。比起语音、语法,研究者对网络语言的词汇变异更受人关注。许多论文的内容都涉及到了网络语言的构词特点。除此之外,一些文章还从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及规范化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但总的来说,我们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发现。
参考文献:
[1]吴传飞.中国网络语言研究概况[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11(32):6.
[2]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
张明海的心情却没有这么轻快,他正试图艰难地跟上宋先生的思路。宋先生吸烟,上课时也常常右手擎烟,左手托着代替烟灰缸的烟盒,讲课的思路也像烟雾一样散开。他常常提到一种理论,给出一些精辟的评判,又瞬间去讲另一个似乎并不相关的经济学家,也并不完全按照教科书的顺序和范围。
宋先生根据前沿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经济的现状,给研究生开出多门专题讨论课,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激进经济学和通货膨胀。讨论课的地点也时常变化,张军就曾在自己的寝室等过前来授课的宋先生。宋先生带着手写的讲义,上面是各种颜色密密麻麻的批注。同学们围坐在桌子旁边,宋先生讲到得意处,还会敲敲桌子,示意学生看讲义。
在武大和南开求学的日子
青神,属四川眉山,以祭祀蚕从氏“青衣而教民农桑,民皆神之”得名。山民多植桑养蚕,宋承先即出生在这里。他的父亲是位数学老师,母亲和姐姐则打理着家里20余庙山田,植桑养蚕的收入帮助宋先生完成了学业。
1941年,宋先生考入了国立武汉大学法学院经济学系。时局动荡,生活艰辛,师生大多极清贫,但教学和研究工作仍有条不紊地进行,不仅如此,武大还积极延请愿意来华的外国学者来武大讲学。宋先生也就是在这里完成了自己的大学教育,并在毕业后进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三年后获得了当时国内所能授予的最高学位,硕士学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在上世纪30年代初汇聚了众多从国外名牌大学得到学位回国的学者,有博士学位者占老师的一半以上。其教学中,即要求深入学习西方经济理论,也极重视考察中国经济实况,鼓励师生进行社会调研。抗战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唯有经济研究所因创始人何廉在重庆政府任职的缘故在重庆重建。老师虽有流失,但何廉(耶鲁博士)仍任所长,方显廷(耶鲁博士)、李卓敏(加利福尼亚博士)、陈振汉(哈佛博士)等老师也仍旧授课。
根据资料记载,宋先生就读研究生的第一年主要接受基础学科训练,包括近代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高级统计学、社会科学方法等。第二年则从事专门学科研究,并开始撰写论文。宋先生为何选择《经济进步与经济恐慌》为硕士论文题目,我们已经不可得知。但这两年无疑为宋先生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潜心学术
宋承先在早年经济思想史扎实的学习中,将马克思经济思想置于整个西方经济学脉络中考察,这帮助宋先生深入了解马克思经济思想产生的前提条件和之后西方经济学的分化。复旦大学在1977年到1983年间出版了一套《资本论提要》,前三卷由资本论专家张薰华与洪远朋老师写作,关于剩余价值学说史的第四卷则由宋先生执笔。
上世纪50~60年代,宋先生专注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引入,写作了数部评价西方经济学的著作,包括《马尔萨斯经济理论批判》《论重农主义》《资产阶级经济危机理论批判》等。
改革开放之后,他开始系统介绍西方经济学中可以借鉴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学说和方法,先后出版了《增长经济学》《当代外国经济学说》《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等著作,同时还在积极翻译外国经济学著作。
《现代西方经济学》上册1988年出版,这是宋先生倾注极大心血编写的一本教科书。宋老师自道“本书如有任何特点的话,是在适当的地方,用对比分析的形式,陈述了我学习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些心得体会。”这一年,宋先生已经68岁了,年岁日增,身体抱恙,但他希望尽快写就《现代西方经济学》下册,完成包括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系统论著的心情更加急切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张明海常常下班后夜晚到宋老师在复旦第七宿舍的家中拜访。他记得宋老师书桌上总是摊开一大堆稿子,桌子玻璃下还压着纸条,简单地记着国外某个经济学家的生卒年月。
在女儿宋慧毅的记忆中,父亲总是在那一方靠北的斗室中伏案写作,每次回家,映入眼帘的总是背影。在这种高强度的思考和写作中,宋先生一直保持着一种规律的生活,晚上九点钟入睡,早上七点钟开始写作,每到饭点,夫人做好饭摆上桌,宋先生的思考告一段落了,就出来吃一点东西,然后返回去继续工作。
1994年,《西方经济学》(下册)出版了,规模比上册更添10万字。三年后,77岁的宋先生再次对书作了修订,添加了公共选择理论、信息经济学等前沿内容。《现代西方经济学》初版发行后20年间已经累计售出近一百万套,帮助了大批希望学习现代经济学的学子。
在学术上,宋先生是自信的。上世纪80年代,急剧变动的社会经济环境每时每刻都在给经济学家提出新的问题。宋先生也开始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来对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有效的对策。他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现状和政策发表了大量论文,其中相当部分关注通货膨胀这一重要问题,宋先生坚定反对通货膨胀是由于需求膨胀、投资饥渴和货币超量发行造成的,是“需求拉上”型的,对经济发展有害;认为中国并不是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所说的短缺经济,而是潜在生产力逐渐释放后的结果,是为了发展经济必须付出的代价。此外,他还强调价格改革在整个经济改革中的先导作用,主张应当允许一定的财政赤字。这些论文中的28篇后来作为专著《过渡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在书中,宋先生回顾十年前写的论文,自述“现实的发展证明我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