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城市道路绿化论文

城市道路绿化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6 17:14:5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城市道路绿化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城市道路绿化论文

篇1

一、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与作用

生态系统的功能,指生态系统基于自身属性的内在固有能力;生态系统的作用,或称生态系统的效应,指生态系统内在固有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对人或自然界它部所产生的影响,其正(有益)作用称为效益,负(有害)作用称为危害。作为一种特征鲜明、意义独特的人工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与作用,是城市道路绿地系统研究的重点之一。谢怀建将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归纳为生态保护功能、优化景观功能、辅助交通功能和城市文化隐喻功能4大类。

1.生态功能与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功能与作用是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与作用研究的热点,已有的报告主要集中于环境温湿度、尘埃、有毒物质、噪声及病菌等5个方面。

城市道路绿化的温湿度效应,受林荫规模、结构、作用季节、植被覆盖率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绿地之间地表温度和气温的对比观测结果显示,林荫结构的绿地类型降温效果最佳,且成片林地降温效果高于条带状行道林荫;北方城市夏季各街道的降温、遮光幅度百分比、增湿幅度均高于春季;行道树的降温幅度大于绿化带的降温幅度;绿化带的增湿幅度大于行道树的增湿幅度。同一条街道上,复层配置的绿化带降温增湿效果大于单行行道树。增湿幅度基本是夏季>春季>秋季;秋季绿化带有升温效应。道路绿化的滞尘效应,受植物种类、季节影响明显。同一采样地点大部分道路绿化树种滞尘量的季节动态规律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冬季达到一年的最大值。不同类别的树木滞尘量(包括单位面积滞尘量、单叶滞尘量、干重滞尘量)以灌木最大,常绿乔木次之,落叶乔木最小。同类树木,不同树种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异。

不同的绿化结构及植物种类降低噪声效果不同。枝叶茂密浓郁、层次错落有致的树冠减噪、隔声效应明显。阔叶树吸音能力比针叶树强,乔、灌及地被构成结构多层的稀疏林比单层林带在吸音、隔音效果上更为显著。

道路绿化树种的次生代谢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由树种决定。有的树种能分泌杀菌或促进人体健康的物质,如南方红豆杉;有的树种则分泌不利于人体健康甚至有损于人的身体健康的物质,如乌桕等。

2.辅助交通功能与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的辅助交通功能主要体现在美化环境、减轻视觉疲劳、交通组织等几个方面。从减轻视觉疲劳来说,道路的绿化可以振奋其精神,提高其注意力,减小交通隐患。从道路标识作用来说,绿化设计上实施的“一道一景”等规划设计手法。从交通的组织作用来说,道路绿化利用树木花草诱导视线、阻隔人流和车流,起到引导、控制人流和车流的作用。

3.景观、文化隐喻功能与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的景观功能与作用,国内的论文迄今都还只是定性的描(论)述,尚缺少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影响的定量研究。城市道路绿化的文化隐喻的研究也多是一些情境的描述,较为深刻的分析有谢怀建对重庆城区不同路域植物选择中的文化意义表达、植物色彩中的城市性格表达和植物造型中的文化隐喻表达的分析]等,但也还没有对于景观文化要素的定量研究成果报告。

二、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评价

1.植物种结构特征的量化分析

量化描述城市街道绿化树种结构特征,是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也是科学规划和管理的重要依据。相对密度、出现频度、相对优势度、相对盖度等指标被经常来衡量道路绿化带物种多样性及丰富度。此外,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等现代生态学研究方法也开始有所应用。

2.景观科学评价

与其它风景资源评价一样,道路绿化景观的科学评价都可溯源于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和经验学派等四大理论,区别只在于是单一理论的应用与还多理论的综合运用。张锦利用从成都市街道拍摄的58张现状照片,采用心理物理模式的SBE(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法,测定受测者对行道树景观的偏好,用多元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偏好与行道树景观属性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行道树景观美景度的预测模型。

三、城市道路绿化建设

1.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目前的控制性指标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2个。随着人们生态城市理念的广泛建立,仅依据这2个指标显然不能满足反映绿地植物构成的合理性的需要。杨英书等认为,将绿量和绿视率引入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代表着今后发展的方向。这方面的实践,如吴立蕾通过对城市道路绿视率的实证调查,从道路绿地的视景空间和视景序列两方面入手,完成了张家港市城西新区道路绿地体系规划,提出了人行道景观模式游步道拓绿型、多排行道树增绿型、布局变化扩绿型等几种模式。此外,通过植物种类、色彩、构图或造型等三个方面来表达城市道路绿化的文化隐喻,谢怀建认为可能通过植物选择中的文化意义表达、植物色彩中的城市性格表达和植物造型中的文化隐喻表达实现。这些努力,深化了城市道路绿化的规划设计。

2.城市道路绿化的树种选择

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是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目前,AHP法是适用树种研究中的应用最多的综合评价方法。姚泽等通过对武威市105种园林绿化树种的适应性情况的评价分析证明,综合评价体系准则层权重值的大小,是树种选择必须着重考虑的影响因子。在北方地区,马金艳从抗逆性能、生长性能、观赏性能3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行道树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保定市目前应用的 39种行道树树种进行了综合评判与分级。胡文强从抗寒性、抗旱性、抗天牛性、吸硫能力、滞尘能力、抗污染能力、增氧能力、生长势、观赏性和养护费用10个方面,利用综合指数法和最短欧式距离法进行综合评价,对包头市现有的80种行道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总结出了适合包头市道路环境的69种主要和常用行道树。张莉通过从耐修剪能力、耐瘠薄能力、耐寒能力、吸收 SO2能力、吸收Cl2能力、滞尘量及冠形、树皮、叶形叶色的观赏性9个因子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南京道路绿化树种主要配置方式。

结语

道路绿地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着城市绿地的网络化,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城市环境及环境建设的质量。以城市道路绿地建设为契机,改善城市形象、完善绿地结构、提升沿线用地价值以及城市品位等已成为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手段。综合国内城市道路绿化的科研情况,虽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报告,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在理论研究方面,泛述类论文多,采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深入研究的论文少。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引起全行业的重视,切深化进研究工作,为推动城市道路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有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撑,同时,不断丰富园林一级学科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简.雅各布斯(JacobsJ.)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第二版)[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篇2

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还兼具绿化美化、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等作用。对城市中的人们而言,一个城市总体印象主要来源于其在道路上的感受,这种感受不只是生硬的混凝土外表,也包括道路旁的绿地植物,所以说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是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城市面貌和环境质量。在这样情况下,有必要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中引入“生态”观念,探索以生态为导向的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思路和方法,这对生态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1 城市道路绿化及其生态意义

城市道路绿化是指在道路两旁及分隔带内栽植树木、花草以及护路林等,以达到隔绝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的,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景观元素在道路上的排列具有方向性,人们沿着不同的交通路线活动,所看到的景观序列也不同。随着城市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绿化日益受到重视,不仅能遮荫、防尘、防护、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环境,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中最宝贵的绿地资源,有着巨大的生态意义。①城市道路两旁多是绿色植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碳氧平衡;②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空气中有很多危害人身体健康的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而城市道路绿化对这些有害气体有很强的吸收和净化能力;③防尘。诸多事实证明城市道路绿化对粉尘有明显的过滤和吸附作用,尤其高大树木;④杀菌。例如,景天科植物的汁液能消灭流行感冒一类的病毒,松树放出的臭氧能抑制结核菌,等等;⑤衰减噪音。城市道路两旁的林带能防治噪音,原理是声能投射到树叶上被反射到各个方向,利用树叶振动来消减噪音。

2 城市道路绿化生态规划设计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大量的建筑物、道路等建设使城市硬化地面面积日益提高,城市绿地空间日益缩小。过多的硬化地面积为城市带来了以下危害:①硬化地面渗水性差,导致地面雨水径流过大,倘若城市排水设施的输送能力低的话,一旦下暴雨,雨水无法及时排出;②城市道路材料主要是混凝土,这种材料会吸收和反射太阳的热,增加城市的热效应,从而影响着城市的生态环境;④大量的城市道路建设虽然缓解了交通压力,却造成城市生态环境失衡,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产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城市道路绿化生态规划。

时代在变迁、思想在进步,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大浪潮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我们接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更要保护自然,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特别是在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的当下,更要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防护措施。而城市道路绿化可以强化城市中的自然体系,通过植物的生态作用消除硬化地面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设生态型城市。所以,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建设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平衡的有效方法,是顺应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无论对城市发展还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都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3 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设计

所谓的生态规划是指在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不作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受破坏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土地的利用。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一方面受制于城市环境的影响,一方面要利用其生态价值去改善城市环境。城市道路绿化生态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遵守城市生态特性原则和物种多样性原则,对树木、植被等植物物种的选择、种植面积、种植数量要有严密规划,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最大程度地发挥生态效应。

3.1 遵守的规划原则

3.1.1 城市生态特性原则

(1)物理特性。城市道路的土壤肥力低、水分不足、透水性差,加之空气质量不高,在这样恶劣的物理体性下,要做好乔木、灌木、地表植被的选择。乔木主要作为行道树,有美化街道、遮荫等作用,宜种植生命力强盛、病虫害少的树种,如雪松、法桐、国槐、合欢、垂柳等。灌木主要应用于分车带和人行道绿带,有衰减噪音、遮挡视线等作用,易种植紫荆、连翘、金叶女贞、大叶黄杨等。

(2)生物特性。病虫害是威胁植物旺盛生长的主要因素,从生态学角度看,易选择本地生态系统中有其病虫害天敌的树种,以确保旺盛生长。例如,东北地区易种植樟子松、侩柏、黑松、梓树、山杏等树种,抗病性强,便于管理。

(3)社会特性。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风貌的一部分,树种的选择要与城市文化、周围建筑等相协调,构建赏心悦目的人文景观。所以,对城市道路绿化进行生态规划时要尊重传统文化和街道独有的色彩,与街道背景和城市文化结合造景,才是适宜的生态设计。

3.1.2 物种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的树木能改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单调性,营建多重结构的食物链,有效防护病虫害,茂盛生长。

(1)城市道路绿化系统是城市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载体,规划布局合理的道路绿化才能确保物种的多样性。

(2)城市道路绿化在规划设计前,要对树种生态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综合考虑它们的生物特性和生长习性来合理配置乔木、灌木等植物,形成多样性的植物生态系统。

(3)绿化植物茎叶所占的空间体积是衡量城市绿化生态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样面积内种植的树木越多,复层指数越高,所以选择树木时要考虑种植面积及种植数量,以提高复层指数。

3.2 具体的生态规划与设计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城市景观的灵魂。城市道路绿化的布局和物种选择要密切配合,与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相适应,做到景观和环境的相对统一。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要结合整体规划结构布局,讲究层次美、季相美、整体美,注意乔灌花、乔灌草的搭配,以及竖向空间的分隔等,力求形成点线面组合的多样空间形式,以达到最佳的生态作用。

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应按照生态规划原则和国家道路绿化条例的要求进行设计,具体如下:

(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设置隔离绿化带,人行道路一侧也要设置路侧绿化带,用于衰减噪音、防尘、净化空气之用。在树种选择上,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根据土壤肥力、养护管理等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最好是具有抗污染性强、观赏价值和长势好的,能满足防尘、遮阳降温等需求。

(2)在树木种植上面建议采用立体栽植设计,尽量种植多样的树木。为了充分发挥道路绿化的生态作用,规划设计不要过于强调景观效应,一味引进美、奇、新的植物,否则会降低生态作用。

(3)道路绿化带的宽度要高于7m,只有在足够宽度的土壤上才能种出种类搭配适宜、密度适当的绿化带,维持正常的生态循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密度大的城市干道可能没有较大面积的绿化带,在这种情况下要尽量创作一些土壤、地理等条件符合要求的多孔性小空间。

(4)用长远的眼光看城市道路绿化规划问题,不易经常更换树种、植被,以免影响本地生态循环系统。出于生态安全性考虑,对引进的外来树种要相当谨慎,只有经过三年以上的生态安全性即生长适应性观测的树种才能种植,以维持生态平衡。

(5)对城市道路绿化进行生态规划设计时,要考虑行车、行人的进度和视线条件,确保视野开阔,避免遮挡行车、行人的视线,发生交通安全事故。除了规划设计要着重考虑这一点,养护中要注重修剪,既可以避免遮挡视线又可以美化市容市貌。例如,道路交叉口不种植高大、茂盛的树木,以低矮灌木为主,保持视野开阔。

(6)在交通量、人流小的路段,车行道和人行道之间要预先留出一条不铺装的种植带,种植乔木、灌木、草坪等植物,宽度要适宜,便于行车、行人停靠。在交通量大、人流大二人行道窄的路段,易设计树池式绿带,一般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易种植花草等。注意树池要低于路面,便于雨水渗透,确保土壤的渗透性、多孔性良好,以便植物生长。

(7)除了城市道路绿化种植外还要考虑养护管理问题,如果重种植、轻养护,绿化、生态效果会降低,因为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地理条件差,不易于生长,要特别注重人工养护管理。例如,及时补充水分、养分,除病虫害,修建等,使树木长势旺盛,所以要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计划。

4 结束语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不仅美化了城市面貌,也改善着城市生态环境,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一些中小城市为寻求经济繁荣,忽视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道路来绿化上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其生态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城市发展要坚持经济与环境并重原则,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以要做好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设计工作,合理配置道路两旁的植物,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人们营建舒适、绿色的生活家园。

参考文献

[1]张一奇,应君,蒋建松.人性化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初探――以海宁市钱江路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2]王卓琦,顾蔚文,施拥军.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J].山西建筑,2010年33期.

[3]姜多,贾文婷.浅谈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绿化形式[J].林业科技情报,2010年03期.

[4]王睿.城市道路功能与景观结合性设计初探――以营口市东部新城渤海大街东段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王亚茜.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年5期.

篇3

1 道路绿化的种类及作用

珠三角道路绿化一般分为三类: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和人行道绿地。它们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行道树是城市道路绿化重点,不但能美化城市,还有防风和调节温湿度的作用。另外,还具有降低噪音的功能。分车绿带可以为驾驶员和乘客提高视觉质量,减轻用路者的视觉疲劳。人行道绿地可以减少道路行车的尾气、噪声对居住环境的影响。道路绿化的总体功能有:

1.1 改善道路上的环境,减少污染 随着初始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上汽车的尾气噪音及烟尘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道路沿线两侧的乔灌木、花卉、地被营造园林景点,不仅能吸收尘埃、有毒气体,杀灭细菌,减小噪音,美化公路通道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稳固路基、遮荫路面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城市道路绿化空间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和降低气温。

1.2 美化街道景观 将植物材料进行搭配种植后,花开花落、树影婆娑,与成立体图形的建筑物产生静与动的统一。道路的景观是体现城市风貌最直接的一面。

1.3 改善道路上的环境,减少污染 随着初始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上汽车的尾气噪音及烟尘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道路沿线两侧的乔灌木、花卉、地被营造园林景点,不仅能吸收尘埃、有毒气体,杀灭细菌,减小噪音,美化公路通道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稳固路基、遮荫路面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城市道路绿化空间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和降低气温。

2 珠三角道路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片面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 行道上栽植树型不紧凑的灌木,影响步行或骑车,在较窄的分车带上密植大量的乔灌木,阻挡了行车视线。

2.2 道树是城市道路绿化重点,除了美化城市,还有防风和调节温湿度的作用 但不少管理单位以为行道树只需在建植当年浇水施肥,长势稳定后就可以粗放管理,不需要再浇水施肥;新种植的行道树不需要修剪,任其自然生长、自然整枝,到树冠很大,下垂枝很多时才开始修剪;另外还存在病虫害不及时治理的问题。

2.3 绿化工程资金投入不到位,道路绿地率偏低 对道路绿化的重要性重视不足,在设计时往往只是把道路绿化作为道路工程中的一个附属工程,因此考虑不足。加上城市道路在规划建设时由于用地紧张,往往挤占绿地。按照城市规划的标准,道路中绿化用地通常要达30%以上。而绿化建设资金就大多数城市而言,往往只占整条道路建设资金的5%~10%,投入规模显然较少。

2.4 道路绿地 一是设计与施工的不合理。

植物品种选择不当,配叠不合理;地形设计未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施工时没有考虑竣工后的管理,未铺设给水设施等。二是绿化养护不规范,水肥管理不当,没有满足植株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植株生长不健壮,地面板结,杂草丛生;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未对症下药或反复使用同种药物,使病虫产生抗性。三是人为破坏比较严重,有的地段成了“人行通道”。

2.5 规划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经常可以见到某一条道路完成后,绿化带频繁重建。有的同一条道路上有了几种种植方式,景观也比较凌乱;有的因设计不科学,只有有限的停车位,而人和车流量很大,结果造成人为破坏严重,树木根本无法存活;有的又因为在道路两侧扩建公交站台等设施,破坏或者缩减绿化带等,规划都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

3 珠三角城市道路绿化养护问题的对策

3.1 适地适树地选择树种,并做好调研和外来品种的引进工作 树种选择要行使本地自然条件,根据栽植地的小气候、地下环境、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对局部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加以改良。同时按照城市道路绿化的需要调集科研人员搞好定向育苗,有计划地开发新品种,培养多品种大规格的苗木,并使用新方法搞好苗木储存,保证反季节施工,做到四季植树。对于引进的新品种,则要做好驯化工作,使新品种适应城市道路绿化的新环境,做到品种多样化。

3.2 严把设计与施工关 绿化设计要与现有的养护水平相协调,养护单位应该参与设计论证会。设计单位在设计时要充分听取意见,如行道树要选择病虫害少,抗性强,易于成活的树种,相邻街道的行道树选择不同的品种,避免病虫害的蔓延等。养护单位应该参与从施工开始到验收的全过程管理,从绿化树种的选择,隐蔽工程的验收,水电管道的铺设到回填土质量、定植后的维护等等。

3.3 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后期管理 确保道路绿化建设资金到位是有效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但绿化资金不能仅限于施工这一方面,对于后期管理经费的投人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对道路绿化区,应实行机械养护和科学管理。水肥管理是树木管理的核心,重视整形修剪、杂草清除,对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简言之,后期管理跟上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道路绿化带的反复建设。

篇4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种植工程施工项目众多、量大、工期紧,道路绿化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Project 2007在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景观绿化工程案例的实际运用中,体现出了较好的实用性和适应性,从而使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景观绿化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与控制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园林施工企业要想提升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研究城市道路绿化工程进度的合理控制,提高目前园林施工企业的进度管理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

1、道路绿化工程项目特点

道路绿化施工技术含量不高但是涉及学科多,具有规模小、分项多、工程量分散和不便监督管理等缺点,同时施工对象多,且受到季节人文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出现施工缺陷。主要是由于植物的生命性,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形状姿态,人工整形与修剪形式均不同,导致所营造出来的景观也不同,因此施工技术养护要求以及工程营造均有所不同,在施工时要求不严格会出现观赏效果的瑕疵,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确保施工进度也是我们施工管理人员要关注的地方。

2、进度控制软件介绍

Microsoft Project 2007 软件操作简单,操作界面跟 Word、Excel 相似,容易掌握,工程项目进度在其上可以形象、直观的图标表示,进 度控制显得更加及时、 科学,再加上大型园林建设工程在施工工艺方面与其它大型建设工程相比相对简单些,在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景观绿化工程案例的实际运用中,体现出了较好的实用性和适应性,从而使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景观绿化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与控制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因此作者认为运用 Microsoft Project 2007 软件对城市道路绿化工程进行进度管理完全能满足要求。

3、工程概况

宁波市鄞州区自2010年开始打造城市森林生态文化——“森林鄞州”建设,两年来共开展植树造林活动1200余次、新栽树木200余万株,募集绿色碳基金7600多万元,营造碳汇林3600亩。宁波市鄞州区福庆路景观绿化工程是“森林鄞州”建设内容之一,全长约9100米,施工内容为苗木种植、养护、种植土回填、砌筑排水沟等。其中福庆路景观绿化工程Ⅱ标段总工程量约1900万元,施工工期80日历天,工程量大,工期紧。因此建设单位对工期要求特别严,2012年11月20日必须完工,所以如期完成工程对于我公司压力极大。

4、园林景观绿化工程进度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福庆路景观绿化工程Ⅱ标段工期目标顺利实现,必须靠一流的施工策划与运作、一流的管理与协调、一流的技术与工艺、一流的设备与材料、一流的承包商与劳动力素质等来实现一流的管理和控制,从而确保福庆路景观绿化工程Ⅱ标段达到工程精品,满足业主对工期、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对本工程拟订保证措施如下:

4.1 施工组织保障措施

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其工程量一般都比较大,内容庞杂,技术复杂,其工程内容涉及地形改造,叠山理水,植物种植,灯光照明,建亭筑榭,地面铺装等。为了保证福庆路景观绿化工程Ⅱ标段顺利完成,调集组织公司各生产要素,做好施工前的所有技术准备和物质准备。着手一切开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劳务分包的选择、机械设备的投入、施工安排、市场的调研、施工组织和技术方案和优选等,组织人员前往工地现场,并着手开始进行劳动力和机械设备的进场、各种施工证件的办理、施工进度的安排等。

4.2 工程进度计划编制

本项目实行工程计划控制,制定阶段性工期目标,对福庆路景观绿化工程Ⅱ标段工期进行动态管理,确定阶段目标得以完成。公司管理层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图纸自审、会审,确认无误后,根据福庆路景观绿化工程Ⅱ标段施工图对建立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景观绿化工程进行工程结构分解,做出施工任务清单,根据施工顺序,做出紧前和紧后施工工序,并做出施工图预算,并计算出每道工序的工期。

根据福庆路景观绿化工程Ⅱ标段施工图任务清单、施工顺序及确定的工期,运用Project2007软件做出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景观绿化工程甘特图,并将画好的甘特图设置为比较基准,根据施工中出现的影响工期的关键因素,以便与实际进度计划进行对比分析,找到解决办法,并及时将计划进行调整,再按照调整后进度计划组织实施,始终能够对工期进行纠正及控制。

4.3 沟通协调方面

福庆路景观绿化工程Ⅱ标段采取的沟通方式和方法主要有:面对面的,电话交谈的,会议形式的,报告、报表形式的,电子邮件形式的。施工期间,加强各施工工种、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力争为工程施工创造条件。为尽量避免装修与园林其他专业相互交叉的影响。

一切从大局出发,互谅互让,密切配合,装修要为各园林、机电专业创造条件,各专业要注意对成品及半成品的保护。合理安排各专业施工,作好园林、机电专业与装修和园林、机电工程能密切配合,为竣工赢得时间。

4.4 材料采购

本标段中包括大量的土建工程、装修装饰、园林材料,认真作好本工程中材料预订、预制、预拼工作。精确、精美排版,提前订货。严格执行公司物资管理程序,杜绝因材料物资问题对工期造成不良影响。

4.5 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

2012 年 9月 31 日,对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工程施工进度进行例行检查。利用 Project 2007 提供的进度跟踪功能,得到 2012 年 10月 20 日的实际施工进度如图:

图中红色的折线为当前进度线,根据进度线与检查日期的相对位置可知,9月31日监测发现:福庆路景观绿化工程Ⅱ标段分部中的银杏C(嫁接)和夹竹桃比计划进度分别提前了 3天、4 天,D300砼涵管及窨井工程比计划进度分别提前了 6 天、4 天。10月 20 日福庆路景观绿化工程Ⅱ标段分部中的银杏B(实生)比计划进度落后了 3 天,绿化种植分部中的矮生美人蕉、大滨卉种植和红枫灌木种植与原计划进度相比滞后了 3 天。

4.6 纠偏

经现场了解及开会分析,福庆路景观绿化工程Ⅱ标段进度落后的原因主要是工人人数不足导致的,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项目管理部及时派管理人员与福庆路景观绿化工程Ⅱ标段施工队长沟通,要求其尽快解决内部矛盾,否则将根据分包合同对其进行处罚,临时抽调其部分工人加入到福庆路景观绿化工程Ⅱ标段,把落后的进度追赶过来。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建立了福庆路景观绿化工程Ⅱ标段施工进度计划,利用 Project 2007 软件以及组建高效的项目管理部,对城市道路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动态跟踪,加强各施工工种、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优化进度管理,分析进度执行情况,力争为工程施工创造条件,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使施工在经常变化的资源投入及不可见因素的动态影响下,始终能够对工期进行纠正及控制。

参考文献:

篇5

1城市道路绿化系统构建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中部地区的崛起,作为江西的省会城市—南昌,近年来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南昌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形象的建设,作为城市景观的组成——城市道路,是人们进入一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倍受关注,以道路为主题的各种城市景观设计、绿化设计成为城市重要元素,但道路的绿化不能只单纯地强调植物的配置或只追求提高绿量,更需要从城市整体绿化系统规划出发,因此构建具有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的绿化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南昌市红谷新区规划及绿化现状 

南昌市红谷新区地处南昌市“昌西区域”、“昌北区域”部分,东与南昌市老城区隔江相望,与江南名楼滕王阁遥相呼应,尽显江南水城特色,西与新建县相接。目前由红谷滩中心区、凤凰洲、红角洲、九龙湖4片区组成,区城面积达80余km2,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40余km2,现今人口超过60万。到目前为止,红谷滩新区累计完成绿化面积825hm2,其中城市道路绿化面积192hm2,公共绿化面积315hm2,单位居民区绿化面积318hm2,初步展现了花园城、生态城、滨江城和环保城市的风采和魅力。 

3南昌市红谷新区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3.1植物配置品种不够丰富,植物群落景观缺乏 

目前新区道路绿化乔木骨干树大多数是樟树、部分柚子树、杜英,灌木主要有黄扬、红花檵木、海桐,地被植物以草类为主,植物种类不够丰富,少见成片的自然树林,难以形成丰富的自然植物群落景观。 

3.2道路绿化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缺乏观赏性 

随着城市人流、车流的增多,目前新区中红谷滩中心、红角洲、凤凰洲区域道路绿化植物的一些基本功能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改变空间、改善环境、调节小气候、科普教育等功能没得到充分发挥,有些道路虽有上中下层次,但树种、树形较单一,其中的灌木几乎是修剪成圆形、方形、棱形几种规则式的图案,过于刻板,流线形、花瓣形、刺绣花坛、立体造型等活泼的形式少之又少,地被植物品种缺乏开花类的,只是在重点片段或沿路边点辍一些草花,只注重增加绿量,缺乏季节变化和美感,色彩构成不够丰富,观赏性不高。 

3.3绿化带过宽,阻碍交通 

近年来,南昌城镇化不断发展,带来道路交通的堵塞,引起市民不满,新区也不例外,走进新区,感受到了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以及宽大的绿化带,这些宽大的绿化带已成为制约新区交通顺畅因子,有些主干道中间的绿化带乔木太高,且密植不通透,影响司机视线,不利于交通畅通,如丰和大道,有的道绿化带比交通道路还要宽,用密植的矮灌木,修剪整齐,在冬季市民甚至在绿化带上晾晒衣服,影响市容,如凤凰大道。 

3.4绿化立面构图不够丰富,地形过于平坦 

新区内的道路虽然进行了乔、灌、草的层次配置,但是无论是植物的品种、造型,还是色彩都不够丰富,加上地形平坦,缺乏优美的林冠线、林缘线,缺乏植物立面造型,如绿墙、棚架、植物雕塑等造形。 

4改进措施与建议 

4.1形成稳定的生态环境,注重培育植物群落 

目前新区绿化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绿量和生境。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城市绿化有了更高的要求,迫切向往自然清新的环境,因此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时,首要考虑稳定的自然环境的形成,植物配置必需考虑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阔叶与针叶、乔灌草相结合,以乡土树种为主结合外来树种,形成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关系,植物配置做得较好的如名门世家、联泰香域滨江小区,值得借鉴。 

4.2尽量做到生物多样化,体现不同的季相景观 

近年来,城市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脆弱,为了修复和美化环境,城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应从多样性出发结合美学思想,不同的道路可选择不同的特色主干树,如有香味的桂花大街、有色彩变化的银杏大道、有硕果累累的果树行道路等,结合灌木、藤本、草类,采用不同的配置手法,形成特色街景,做到四季更替,常年有花开,同时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如表1)、质地(如表2)的差异,创造丰富的景观空间。 

4.3功能与园林艺术相结合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既要满足划分区域、组织交通,达到移步换景效果,也需遵从艺术构图规律,如均衡与对比、主次分明、韵律节奏、层次设计、季相更替,增强艺术与自然美感。 

现代文明越发达,对美的追求越高,十几年前的绿化技法,不能满足现代都市文明的需要,现代人们对城市道路树种的选配和造景手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较宽的主干道(如丰和大道)中间绿化带可采用中间高两边低的“双面观花径”式,但中间的乔木不能太高,以免阻档视线,一般2~3m高的观叶或观花的小乔木,或采用灌木与草花的流线形式,地形整理成中间高两边低,波浪式地形,点辍造型树、石块,形成有起伏变化的道路景观,避免产生视觉疲劳;人行道一则可采用“单面观花径式”,作背景的乔木可用高大些的常绿针、阔叶树种,在围墙、栏杆下可使用植物与假山搭配;或在路头,拐弯处做些立体花坛、花坛群、带状花坛、模纹花坛等形式。在重点地方、道路相交等重点部位,结合人文、地方文化,利用点景、小品的形式进行布置,结合沿街的广告牌、电话亭、公共汽车站台等城市公用设施,协调多方面园林要素关系,形成和谐的道路景观。 

4.4道路空间构图要有层次感 

目前的道路绿化虽然有一定的乔灌草结合,但空间层次感不够丰富,针对一些弊端,要进行适当的改良。建筑师是用砖、石、木料等建造房屋,而在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景观设计师则是使用单株或丛植的园林植物来创造绿墙、棚架、拱门和拥有茂密繁花的植被地面来构筑空间,同时与其它要素(建筑、山石、水体)结合,引起空间的变化。如较宽的路(如丰和大道、凤凰大道),可在中间绿化带布置些植物雕塑,也可结合置石配置些色叶、繁花、奇枝等造型树,或在两边的人行道一侧布置些景墙、栅架、绿廊、假山等立面绿化,达到整齐美观、协调统一的景观效果。另外,可利用植物随季节变化所表现出来的物侯特征和叶枝的疏密,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如低视平面灌木有:南天竹、紫薇,中视平的如桂花树与石榴,含笑与紫薇,高视角的空间有银杏、枫树、落羽杉,也可采取常绿与落叶、阔叶与针叶混栽,如香樟与银杏、柏树与落羽杉,做到错落有致,疏密有间,多姿多彩的空间构图。 

4.5做到低碳环保 

近年机动车不断增加,建筑密度加大,街道拥堵,废气不易扩散,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因此,对城市街道的植物选择与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有的树种能分泌促进人体健康的物质,如香樟、南方红豆杉、桂花、白玉兰、广玉兰、含笑树、栀子花、月季等,有的树种分泌有害于人身体健康的物质,如夹竹桃,有的能吸收和分解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表3),同时结合高低层次的植物配置方式,充分发挥园林植物净化环境的功能,还市民一个洁净、清新的生活工作空间。 

4.6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城市独特的地城文化特征 

篇6

中图分类号:J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体现文化内涵。道路绿化的主体是植物,合理选择,科学、艺术的配置是实现道路绿化美化功能的关键措施。

1.东营地区土壤的现状

海滨潮盐土,含盐量在0.3%左右,地下水位高,给绿化栽植造成很大难度,不换土栽种植物很难成活,换种植土栽植成本较高。

1.1选择抗性强的树种

如刺槐、白蜡、冬青、毛白杨、法桐等

1.2选择浅根性树种

如刺槐、白蜡、合欢等都是横根浅根系树种。

2.道路绿化的现状

2.1树种不丰富,长寿珍贵的树种较少。

我国大多数道路绿化,树种单一,种类不够丰富,一些长寿珍贵树种如杜仲、银杏、马褂木、玉兰等应用较少,有些树种在色彩、形态方面不能达到美化的作用,只能起到绿化的效果。

2.2灌木、花草及藤本应用较少。

多数道路绿化只考虑到高大的乔木,如法桐、国槐、毛白杨、白蜡、柳树、苦楝、栾树等,而灌木、花草及藤本应用较少,高大的乔木只注重遮阴,造成了单调的景观,不能形成道路空间的丰富多彩。

2.3植物配置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艺术性。

目前,道路绿化比较简单,植物品种比较单一,甚至只是等间距的,对称的种植传统树种,没有选择乔、灌、花、草及藤本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在植物配置上缺乏灵活性、艺术性,植物种类比较单一,不能创造丰富的景观。

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3.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

3.1整体考虑统一布局,多种搭配,构成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

城市道路绿化应从城市的整体布局出发,要考虑力求因路而异,各具特色,行程变化多样与整体统一的道路景观、单株或者多行的行道树环境的影响力度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在城市街道两侧加宽绿化带,采取双行、多行或乔灌草花及藤本植物复合式的配置混交模式,在可能的条件下发展片林种植,建立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

3.2创造丰富多彩的城市道路景观。

道路植物的配置,不仅要有实用功能展现绿的效果,还要给人的视觉、听觉、嗅觉上创造美的感受,将形态各异的乔灌花草及藤本植物进行艺术组合,形成不同的景观,发挥植物“美”的魅力。

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花叶、树形的搭配,随便栽上几株,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景观大为逊色;另一方面,园林花卉植物花色丰富,有的花卉品种在一年中仅一次特别有观赏价值或者开花期或者结果期。如银杏,仅在秋季叶子黄色时十分显眼;紫荆在春季不仅枝条,而且连树干在叶芽开放前为紫色花所覆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种类一年中产生多次观赏效果,如七叶树的春花和秋季黄色的树冠均富有观赏性;忍冬初夏具大量黄色花,秋季有橙红色果,还有实际上具有常年开花效果云杉、桧柏等常绿针叶树,因此应从不同园林植物特有的观赏性考虑园林植物的长效观赏风景。

4.植物配置时,总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4.1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枫,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变黄叶的银杏、白蜡等均很漂亮美观,和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草坪;浅绿色的梧桐;深绿色的香樟;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更好。东营市府大街上有整条街道,都是应用红叶李和桧柏,春天来时满街粉白的花,香气袭人,平时还可看到红叶李紫红的叶。还有用合欢布置的整条街,六月以来,红色的绒花,煞是喜人。

4.2注意层次,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艺术的重要方式。

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配置,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如1米高的黄杨球、米高的红叶李、5米高的桧柏和10米高的枫树进行配置,由低到高,四层排列,构成绿、红、黄等多层树丛,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可使观赏期延长。

4.3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

形成春季花满枝头,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夜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游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及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棣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季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赏的海棠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总体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冬季苍翠不萧条“的设计原则。在林木配置中,常绿的比例占1/3-1/4较合适,枝叶茂密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多样种植比纯林种植效果好,另外,也可选用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使游人来到林木葱郁,花草繁茂的绿地或漫步在林荫道上,感觉满目青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5.植物配置原理

5.1变化与统一的美学原理

按照变化与统一的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可以使道路整体有序,景观各异,把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树木花卉甚至是地被植物有机结合在一起 形成多层次变化的植物,如:一条道路以某种植物为主景植物,间植其它植物;或者一条道路分段配置不同的植物,使之富于变化,但在一段中不宜过多,过杂在丰富多彩中要力求变化保持统一。比如东营的街道,有合欢道、白蜡道、国槐道、法桐道、石榴与桧柏穿插布置的道路等等,南二路的道路绿化色彩和层次都比较丰富,衬托了骨干树种,乔灌草花的配置,还有地形起伏,注重了变化和统一的美学原理。

5.2韵律和节奏的美学原理

道路植物配置形态、色彩等有变化的重复,大小灌木的交替来体现韵律和节奏感;通过花卉或灌木的造型组成优美的图案来体现强烈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高大的乔木和修剪成型的灌木一大一小等距离相间栽植,树木下设树池,树池内种植耐阴花草,如:麦冬、扶芳藤等,形成一种交替的节奏感;或者在位置上采用凹进凸出的办法交替定植树木,使行道树的设计多种多样,避免在直线的建筑立面背景之前再形成一个直线的绿色立面。还可以通过地形起伏,形成多变的层次和韵律。

5.3对比与调和的美学原理

在等距离绿化树木中间种植彩色植物就会使道路的景观丰富多彩,其间再种植各色的花卉,调和绿色与其它色彩的搭配与变化,不仅能丰富道路景观,也会促成城市的花园效果。如:将色彩、质感对比较强的花灌木组成图案片植,直线几何形严谨大方,曲线纹理流畅富有动感,均能体现强烈的时代气息。另外我国造园艺术中的对比手法常使用绿丛中一点红来突出主题烘托气氛,如流线型种植乔木,在乔木前可丛植月季等。

总之,道路绿化不应过于简洁化、程序化、模式化,应以丰富多彩的植物及多种形式的配置方式,将道路用绿荫覆盖,花草装饰,使道路段景变处处美观,形成“一街一特色”,一街一景观“的效果。

篇7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本次研究以建成区(朝阳区、宽城区、二道区、南关区、绿园区)三级以上的110条街路为对象,道路总长度243.18k m,绿化总面积140.18ha。并根据景观外貌特征划分出样地215个(采用典型样方长50m的样方)进行跟踪调查。对样地进行科学记录。

观叶、观花、观干、观果类植物的构成特点

(一)观叶类植物的构成特点

植物的叶色是植物最主要的色彩表现形式,大多数植物叶片呈绿色,但色彩的明暗度又有着区别,表现出深绿、浅绿等不同。有些植物的叶色常年均呈现异色,不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常色叶类,这些植物近年来多被应用于图案的构成的基础色,产生强大的视觉效果;而有些树木叶片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色彩,如火炬树、小叶丁香等,与常色叶搭配种植形成对比产生丰富的景观,这类植物在春季、秋季色彩表现最为明显,所以又被划分称为春色叶植物和秋色叶植物。

在此次调查中,乔木层有落叶阔叶树26种、落叶针叶树1种、常绿针叶树6种,个体数目分别占乔木总株数的84%、0.2%、15.8%。可见长春市落叶乔木树种较多,个体数目也占绝对优势。灌木也以落叶植物为主,常绿植物极为少。由此可见,作为北方城市,应再适当进一步调整常绿树种比例,来解决冬季景观萧条的现象。

在调查的样地中,以观叶效果为主的植物共27种,占所有植物种类的52%。应用频率方面,在调查的110条主要路段中应用观叶植物的有86条,所占比例为78.1%。观叶类植物应用频率最高的为秋色叶树种青杨,由于其数量特征明显,营造的秋季景观显著,但由于其他观叶树种所占比例比较小,两级分化严重,因此景观又具有单调性。

(二)观花类植物的构成特点

花是植物观赏价值中重要的一部分。花的色泽、开放的季节、持续时间、花序的形状都是其观赏价值的组成部分。不同的花色则可以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在道路绿地中的成功配置可以丰富植物景观、突出四季变化,体现自然的巨大魅力。

在本次调查的道路绿地中,观花较显著的植物有9种,占总种数的18%,其中以观花为主的乔木2种,灌木有7种,为紫丁香、榆叶梅、红王子锦带等。可以看出,长春市道路绿地中主要以灌木配置体现观花效果。

在观花植物应用频率方面,在调查的110条主要路段中应用观花效果显著植物的有45条,所占比例为40.9%。不难得出,长春市的道路绿地植物配置中对观花植物的运用还是较为重视的,追求花色的搭配成为灌木配置的基本原则。

(三)观干类植物的构成特点

观干植物是北方城市冬季最重要的色彩表现形式。其利用树皮的颜色与景观搭配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科学合理的搭配树干的形态及颜色可以丰富冬季的景观效果。

在本次调查中,观干效果显著的只有京桃、红瑞木、分别占乔木0.7%,灌木的6%。颜色都为红色。应用频率分别为1%, 13.2%。可见,京桃在乔木层中应用并不广泛,而红瑞木应用率较高,说明其作为观干效果显著的树种已得到普遍认同。

(四)观果类植物的构成特点

果实是植物成熟的一个标志,就大多数植物而言,果实均在秋季成熟,因此观果类植物可以丰富秋季植物景观效果。其观赏特性较为丰富,或形状奇特、或色彩艳丽美观,根据可观赏植物的座果其及挂果期的不同,合理搭配在给人以收获喜悦的同时更有利于城市物种的繁殖。

本调查中果实较显著的植物有6种,总量占调查物种量的12%,其中乔木以山梨、山丁子、李子为主分别占乔木数量的0.7%、0.9%、0.9%,灌木为接骨木、长白忍冬、荚迷,分别占灌木总量的3% 、4% 、2.5%。

与观干植物不同,长春市道路绿化中虽然观果植物种类相对丰富但所占比例非常少。可见,对于观果显著的植物品种,在实际配置中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二、不同季相长春市道路绿化植物景观色彩构成模式

长春市鉴于其地理、物候特征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因此不同的季节道路绿化植物景观应具备不同的色彩构成模式。

(一)春季景观色彩构成模式

对于长春市地区而言,经过漫长的冬季,春季的色彩显的尤为重要,但在本次调查中,除植物复苏吐新绿之外,连翘、榆叶梅、京桃、山杏在此时竞相开放。色彩构成以黄色、浅粉为主。

在研究范围内,上述四种春色效果显著的植物数量合计为771株,占调查乔、灌数目比例的5.6%。在应用频率上,榆叶梅的应用频率最高,为28.1%,其他都较低。可见,长春市虽然有较好的春季色彩植物但配置比例不合理,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二)夏季景观色彩构成模式

通过此次调查,长春市夏季景观最为丰富,植物季相色彩最为突出。杨树作为主调树种支撑起了长春市大片绿量背景,成为主色调,搭配不同灌木色彩,成为长春市夏季主要色彩构成模式。如表4-2。

表4-2 长春市道路绿化夏季景观观赏特征

如表所示,长春市夏季景观主要以观赏灌木花色为主,黄色有1种,为黄刺枚;白色2种,山梅花、珍珠梅;紫色3种,紫叶李、紫丁香、暴马丁香;粉色1种,榆叶梅;红色1种,为红王子锦带。观赏期以5月最佳,由于气候原因也相对比较集中。

(三)秋季景观色彩构成模式

秋季在园林中是季相表现最明显的季节,因此在植物的搭配与运用中秋季景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面。在长春市的城市道路绿化中,以杨柳科杨树叶色变黄形成城市主要色彩构成,由于其比重大,叶片丰富均匀,因此秋季表现最为突出。

在此基础上,有进一步秋季景观搭配考量的有33条。而其中以红色系为主,以茶条槭、小叶丁香为主。 就此形成了长春市秋季黄色为主,红色点缀的色彩构成模式。

(四)冬季景观色彩构成模式

在本次调查中,长春市冬季彩表现最为落寞。由于落叶与常绿栽植欠佳,导致冬季长春市道路绿地色彩构成中基调色彩缺失。而在冬季色彩表现较好的宿存观果类植物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观干效果较好的且应用频率较高的红瑞木由于冬雪的积压,色彩效果也不够突出。

三、总结

通过对长春市道路绿地植物色彩构成的分析,探讨长春市道路绿化中观花、观果、观叶、观干植物的配置及运用,指出长春市道路绿地春、夏、秋、冬四季色彩构成基本模式。

首先,从观赏部位来讲,观叶类植物主要以秋色叶树种为主,观花类植物主要集中在灌木层,花期主要在夏季,颜色相对丰富;但观果类植物及观干类植物的应用率较低,可见在这些方面仍有待提高。

其次,在季节色彩构成上看,长春市夏季及秋季景观表现较为丰富,色彩层次丰富,视觉冲击力强,春季和冬季景观萧条,这主要是由于落叶与常绿植物搭配比例欠缺、具备优良色彩表现类植物应用频率较低造成的。

参考文献:

[1]马琳,赵兰勇,赵红霞.济南植物园植物配置评价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7,(1).

[2]杨芸.南京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00,(9).

篇8

中图分类号:TU984;TV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195-02

一 海绵城市的相关概述与相关概念

1. 海绵城市概念

城市扩张过程中,路面面积不断增加,导致城市综合径流系数增大,城市洪涝灾害与地表径流污染日益严重。海绵城市的出现,为解决这种突出的城市问题带来了不错的方案。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2. 海绵城市措施

低影响开发(LID)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LID/GSI典型措施有:雨水花园 (生物滞留)、屋顶绿化、植被浅沟、渗透铺装、雨水塘/雨水湿地、植被缓冲带、多功能调蓄设施等。在道路设计中有推广低影响开发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理念的巨大潜力,可以根据城市道路空间条件、横断面形式以及道路纵横坡度等合理选择和布置一些 LID 措施,如植被浅沟、生物滞留设施、低势绿地、雨水塘/湿地等,在不影响道路交通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滞留净化雨水,削减峰流量,提高汇水区域的综合排水能力。

(一) 研究内容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鉴于传统城市普遍存在的暴雨积涝灾害和道路排水问题,而国内的海绵城市和 LID 发展和研究较为薄弱,因此,对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进行规划设计研究很有必要。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与分析,探讨海绵城市与 LID、海绵城市道路与 LID 的关系,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系统地对城市道路进行了 LID 设施的选择。目的是建立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其具体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意义是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对解决城市洪涝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①研究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分析其与 LID 的关系及对 LID 设施的组合设计。②构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完整体系,从路网规划和道路设计两个层面进行具体研究。其中,道路设计重点研究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的LID 设施组合设计,道路与用地衔接设计。

一、 海绵城市道路规划

(一) 海绵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框架

论文构建了海绵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体系,基本框架如图所示,其中包含海绵城市路网规划和海绵城市道路设计两个层面:在路网规划层面,主要研究其规划思路和规划原则;在道路设计层面,分为城市道路设计和道路用地衔接两个部分研究,道路设计的研究对象包括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等,道路用地衔接的研究对象包括与建筑衔接、与绿地衔接、与水系衔接。(见图1)

(二) 规划思路与方法

1. 规划思路:

论文认为海绵城市路网的规划思路应该是:在满足城市道路交通通达和交通安全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总规、城市排水防洪、城市水系、城市绿地等专项规划,采用一般城市路网规划方法,合理选择路网结构模式,确定道路功能,并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建设应从城市规划的源头着手,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城市各层级规划中,涉及到规划、园林、水利、市政、道路等多部门、多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运作。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新型城市规划方法对设计人员的要求已远远超过了传统城市规划专业,主要体现在它需要多规合一,即强调不同专业和部门的协调运作;区域规划,即强调城乡统筹和流域综合治理;新型城市化,即强调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生态文明,即强调绿色理念、科学技术和路径。与营造城市空间的传统规划不同,海绵城市规划关注的是城市与生态环境尤其与水的关系,这就需要打破城市规划、园林、道路、市政等专业的被动配合与有限交互局面,解决不同专业技术协调性的困顿。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见图2: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8]

2.规划原则:第一,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第二,满足城市功能布局的要求。第三,与相关规划相协调。第四,与城市用地性质相协调。第五,与城市水系相协调。第六,与城市绿地系统相协调。

二、 海绵城市道路设计

(一) 海绵城市道路设计思路

海绵城市道路设计的原理是让城市道路生态排水,即雨水先流入道路绿化带中,经截污设施处理后,流入绿地中设置的LID设施,消纳多余的道路雨水径流。海绵城市道路的设计思路是在满通功能和安全的基础上,结合道路的纵坡和路拱横坡,利用道路车行道、人行道、停车场和绿化带设置透水铺装、植草沟、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等 LID 设施,经过渗透、净化、调蓄,生态排水,实现城市道路的“海绵”功能。

海绵城市道路与LID设施

1.LID设施

透水路面在海绵城市道路中有着大量的应用,效果也是非常的明显。透水铺装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采用透水铺装路面时,为避免雨水浸入路基,影响道路强度,在路面结构的基层与级配层间采用土工布或粘土封水,在上面层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雨水进入透水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的内部,从不透水顶面沿横坡排至盲沟或路侧分隔带中,若与人行道相接时,在基层埋设排水管,纵向收集雨水,每隔一段距离排至雨水检查井内。

透水沥青路面面层材料一般采用多孔沥青混合料,由高粘度的改性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和添加剂组成。透水基层材料可选用级配碎石,或者选用多孔水泥稳定碎石等材料。垫层材料可选用开级配集料,除了隔离地基和基层,同时可以传递荷载、扩散应力。路基材料应该选用砂性土,如果是粘性土应该换填。除了上述典型路面结构形式,透水路面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引入土工布等材料做隔离层,结构类型更加多样。

2.LID路缘石

路缘石作为城市道路边缘排水设施,平缘石的标高与周围地表齐平,雨水径流通过地表漫流分散地流入绿地或集中流入雨水口,如图 所示;立缘石的标高大于周围地表,雨水一般通过漫流集中流向雨水口。立缘石既够有效地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分隔开,但不能使路面雨水快速进入绿化带。

3.LID绿化带

LID绿化设施可以使路面雨水径流进入绿化带内储存,并且入渗能力强,有雨水净化功能。分车绿带受城市道路空间大小的约束,可以采用的LID设施有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花园等;行道树绿带可以采用生态树池。

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 mm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下沉式绿地对于径流污染严重、设施底部渗透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层小于1 m及距离建筑物基础小于3 m(水平距离)的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结语:通过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力争做到城市像海绵体一样,遇雨吸水、蓄水,需要时“释放”利用,实现雨水资源化、涵养地下水、降低面源污染、减轻城市洪涝和排水系统压力、改善和修复城市水环境,使得“逢雨必涝,雨停即旱”的状况将得到有效改善。从长远意义上看,保护城市水文环境、减少市政雨水设施规模建设,有利于雨水管网的长期运行,其节约的资金和提供舒适的城市环境意义重大,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成本。

参考文献

[1]申丽勤,车伍,李海燕,等.我国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状况及控制措施.中国给水排水,2009,25(4):23~27

[2]吕放放.杭州城区雨洪控制利用及道路应用研究:[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

[3]唐邵杰,瞿艳云,容义平.深圳市光明新区门户区―――市政道路低冲击开发设计实践.建设科技,2010,13:47~55

篇9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of the city Shenyang .It proposed the Shenyyang overall concept to speed up the renovation of young street on both sides of the city. . But the road landscape is relatively lagging.The vehicle is still dominant, lack of pedestrian ca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actors for street landscape control requirements, integration, promotion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he road landscape, to create a beautiful environment, comfortable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vel, can show the image of Shenyang city landmark landscape avenue.

Keywords: city renewal, road landscap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culture, ecology

TU972+.12

1、金廊发展建设概况

金廊自2003年启动建设以来,吸引了诸如华润置地、香港嘉里、恒基兆业、恒隆国际、新世界等知名企业投资建设。

2、金廊环境景观主要存在问题

2.1城市功能方面

目前,金廊主体即青年大街定位为城市主干道,多数时间承担的是城市快速路功能,这与现在及未来的多元化的城市功能不相匹配。

2.2道路绿化景观方面

沿线的道路绿化仍延续作为城市快速路的防护绿化功能,与两侧城市建筑空间缺乏渗透、互动,缺少市民庇荫、停驻、休闲空间。

2.3街道设施方面:

街路现有设施多围绕公交候车亭附近分布,,数量少且多数破旧,和金廊现代、简约的城市风格不相匹配;

2.4交通通行方面:

现有交通体系仍是以机动车为主导,部分路段仍存在人及自行车混行。随着地铁二号线的通车运行,这使得路面的通行变得更为复杂,不能满足现在及未来发展的需求。

3、金廊环境景观设计导则的编制

3.1设计总则

3.1.1总述

(1)本导则作为城市道路环境景观设计的基本规定,针对现状的实际问题对金廊沿线环境景观的主要内容和要素的规划与设计要提出控制要求,以引导道路景观向着舒适、安全、美观、有序并富有特色的方向发展。

(2)金廊作为沈阳市最重要景观道路应体现城市地域特色、发展历程、及时代特征,全面考虑道路环境景观中的各项要素,实现功能多元化、景观多样化、设施人性化,能够充分展示城市形象的地标性景观大道的设计目标。

3.1.2整体框架控制

(1)城市开放空间、视线及节奏控制

结合北陵公园、北运河、市府广场、青年公园、科普公园、浑河滩地等开敞空间与紧密界面相互交替,相互衬托,以达到空间明确的市氛围。

控制视线通廊,并结合道路交叉、广场、水系、公园等开放空间,绿化体系也应统一中又富有各区域的景观特色,增强个性。

(2)景观分区

依据金廊两侧组团的城市功能及金廊绿化景观规划的要求,在形成统一的道路景观景观体系前提下,结合各功能组团突出各段的景观特色。

省政府段(泰山路—崇山路),道路景观整体以规则式为主,体现庄严、肃穆的风格特点,烘托历史风貌街区的特色。

省公安厅段(崇山路—长大铁路),作为历史风貌街区的延伸区域,在在规则式基调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景观设施及色叶树木,烘托地区生活氛围。

市府广场段(长大铁路—中山路),并突出小尺度与精致性,体现简洁、明快、稳重、大方的办公环境特色。

市委段(中山路—十三纬路),道路景观布置树阵、花坛、露天茶座等休闲空间,突出商业氛围。

青年公园段(十三纬路—文萃路),结合青年公园、水系与展览馆广场绿化景观规划,注重开敞空间的营造与变化,并突出浓厚的艺术、文化气息。

五里河段(文萃路—南二环路),整体以大尺度风格为主,烘托本区域城市入口的空间标志性。

3.2设计分则

3.2.1街路元素总体要求

(1)综合考虑步行空间景观环境及各类设施的布置,形成统一、协调的道路整体景观体系,结合不同区段可结合区段功能街路元素可适当变化,丰富街景;

(2)街路景观应体现季节、气候、景

观变迁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对街道景观元素的色彩、风格、造型等方面与地方文化、历史文脉及城市发展相协调,体现自然、历史与现代感。

(3)应突出市政空间(红线内)的公共性,明确与项目开发单位各自用地空间,开发项目临街空间也应突出市民共用的特征。

(4)街路景观的精细性是地域文化内涵意义的具体体现,通过对街路各要素的精心塑造和设计,使道路景观跟丰富怡人、自然和谐,提升街路魅力。

3.2.2沿线绿化控制导则

(1)应从城市的整体出发,金廊沿线绿化景观要形成大气、壮丽的景观特征,构建统一、连续的城市景观绿廊,体现和展示沈阳的形象和个性,且具有时代感。

(2)植物种植应以高大乔木为主体,重点地段可加强点缀,通过各色花草与树种的搭配,营造层次丰富、对比协调的观赏性景观,并注重加强与两侧建筑的联系与渗透。

(3)对于地下管线埋深较浅区域,可结合花坛、树池等景观形式增加覆土深度,满足大树种植需求。

(4)全线绿化要体现生态性,注重立体绿化的打造,多配置对减少汽车尾气、噪音有利的树种,营造环境舒适的街道空间。

3.2.4沿线硬质铺装控制导则

(1)硬质铺装应采用不同的材质、色彩及图案使人们能清晰辨明各种不同的使用空间(自行车通行空间、人行交通空间、停留休息空间)和相应设施,对交通形成引导。

(2)应采用结实、耐磨且易透水的先进材料,注重材质的生态环保性能,使人和车辆能安全、有效、舒适地通行。

(3)充分考虑慢通的重要性,通过铺装的材质及色彩的变化使街路空间更具舒适性与趣味性,同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2.5沿线街道家具控制导则

(1)街道家具应结合道路景观整体氛围进行统一设计,融合城市地方文化特色,体现金廊的 “现代、简约”的风格特点。

(2)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应根据人流量、使用频率、服务半径确定合理间距。

(3)色彩应统一采用中度色彩(宜采用灰色或驼黄色),色彩不应过多,避免形成杂乱的效果。

(4)材质的选择应注重生态环保性,同时注重街道家具的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并应适当体现沈阳作为现代化工业城市的文化内涵。

4、结语

道路是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间环境,与城市居民生活、文化、经济密切相关。道路环境景观具有复杂性,涉及我们在道路空间中视线所及的各种物体,即需要物质空间环境的需要,又依赖于各部门及规章制度的配合。本文试图从城市街路环境景观构成要素入手,从道路景观的整体性出发,对街路环境景观提出控制及指导性的规定,为道路景观的设计、审批及实施建设提供依据,提高城市道路环境景观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

2、《城市街路、广场景观设计导则》 DB21/T1171-2000

3、[美]凯文林奇.著.城市意象[M].方宜萍,何小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

4、吕正华,马青.街道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

5、王浩.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

6、郭雅洁.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导则编制研究.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7、吴志强.浦东世纪大道城市设计

篇10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化运动的产物,是一种具有中央隔离带、多车道、控制进出口、全立体式交叉的道路,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目的一种城市交通干道类型,是解决城市区域间交通的有效手段,其在发挥交通作用的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城市生物绿色廊道[1]。城市进程化加快,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便捷和益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热岛效应、生物链断接、气候变化幅度过大等。

城市快速路作为城市绿色廊道,在维护城市安全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快速路中的立交区更是重中之重,既是城市网络中的汇,也是城市网络中的源,同时还担当了交通廊道的结点[2]和小尺度景观格局中的“斑块” [3]角色。因此,有效利用好城市快速路立交区的价值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快速路立交区人流量大、车流量大、车速快、交通路线复杂等问题的出现,为立交区景观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考虑美学因素[4],又要考虑生态效应,同时解决交通问题。如何做出适合立交区的景观模式值得探讨。

1 扩建后昆明主城二环系统立交区景观研究现状

近年来,有学者对于景观模式已作相关的研究,如孙大江等针对成都市三环路与人民南路沿线立交区为例,探讨城市快速路立交区绿化模式及相关问题;亦有学者针对景观模式进行相关的生态研究[5],并已得出相应的应用性结果。对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或者相关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已达一定水平,尤其国外,在这方面做得很成熟。对于环城路之类的立体系统景观设计结合群落生态应用研究,在国外,如日本,做得很有特色,生态设计技术也很成熟;从国内来看,也有很多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并在部分城市已试用相应的生态技术手段进行道路景观设计,如上海静安南京路,在2000年就有人对其进行“景观引导制度与城市景观环境形成”研究。至2009年10月,昆明道路景观设计成功运用生态技术手段的代表是江东花园北路――雨水资源化生态路。从相关报道中,可以得出:昆明二环路改造中,已经在考虑此类问题,部分立交地段也做得有效果,如小坝立交、小庄立交、福德立交和石虎关立交看到了生态最大化的体现,但是建成之后,各类景观模式是否真正达到设计目标的生态效应应用研究方面无人进行。因此,对于昆明主城二环系统立交区景观模式与生态效应应用研究很有必要。

2 昆明主城二环系统立交区改扩建后景观研究重要性

2.1 景观模式量化研究直接影响着环境的改善

据生态场理论研究表明,植物群落作为一个开放的生物系统,系统内部自然会产生相应的“生态流”。这个生态流动过程会受植物叶面积指数的影响,也会受绿地斑块的大小、几何形状、植物类型、生长密度与高度及周边地理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6-9]。要真正达到降低气温、减噪、减少空气污染(主要是对汽车尾气的净化处理)等生态效应,植物景观配置模式起着主要作用。周一凡等认为绿地的生态效应中片林较大,灌木林次之,草坪最小[10]。因此,笔者认为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作为重要的绿地斑块,必须进行相应的量化研究,才能为立交区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同时,运用相关植物群落效应、绿地场宽效应、绿量等方面研究成果[10],结合昆明二环路立交区具体情况对景观配置模式进行探讨,可以为立交区景观模式应用找出模式与生态效应的关联性,为更好的立交区景观设计作参考。

2.2 景观模式合理应用代表着城市道路建设水平,影响城市形象

通过相关研究资料及体验感受,立交区景观设计最关键问题应该是在于植物景观配置模式。而对于植物景观配置模式来说,最关键的是景观植物种类合理应用。因此,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有利于景观模式的表达和实际景观效果,也代表着城市道路建设水平,影响城市形象。

2.3 景观模式合理应用直接影响道路安全视距

安全视距,对于任何一个道路系统来说都是必须考虑的设计因子,安全视距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尤其是转弯处和分道口段。对于车行道景观设计来说,应该满足最大观赏视觉速度的同时,要有一定的绿色手法警示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是利用最佳植物景观设计模式结合路段进行安全视距的确认。昆明二环路共有16座立交节点,每个立交节点区基本都涉及到变道、转弯与景观植物的穿插,减少交通事故,安全视距的控制是重中之重。

如何处理好安全视距?这不仅仅是道路设计要考虑和处理的问题,景观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根据立交区的组成――主体和附属地带,立交区景观模式应相应地进行分类应用,如指示配植、缓冲配植、禁止配植区等,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交通安全。

3 结束语

近几年来,各城市发展较快,对景观环境建设也越来越重视。立交区是城市道路系统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在城市发展的速度与城区的扩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京都涝遇”等事件让我们再次反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作为立交区景观建设对于排水等设施建设有着“软环境”用途,对于立交区景观模式与生态效应进行研究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且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收稿:2012-09-10)

参考文献:

[1]孙大江,王自勇,刘光立.城市快速路立交区绿化模式探讨[J] 四川林勘设计.2004(1):25~27

[2]黄良美,黄玉源,黎桦等.城市不同绿地生境小气候的时空变异规律分析[J].华东公路.2007,20(1):29~34

[3] 谈君.立交美学的影响因素分析[J].华东公路.2009,178(4):32~34

[4] 陈飞,王政梅.道路景观要素浅析[J].山西建筑.2009,1

[5]宋义红,顾光辉.浅析城市道路景观的组成要素[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5

[6]张静.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硕士研究论文].2004

[7]陈燕燕,张志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地景观设计方法概述[J] .交通标准化.2010,19

[8]富伟,刘世梁,崔保山,张兆苓.基于景观格局与过程的云南省典型地区道路网络生态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9,8

[9]林岸.试论城市道路绿化生态种植设计――福州市金山大道绿地设计[J]. 福建建筑。2003,1

篇11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今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的进步使得汽车等交通工具迅速推广普及,如今汽车已经成为城市人们生活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尽管汽车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是汽车的尾气排放加重了城市的污染,给城市人们的生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现象。为了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旨在通过道路两旁以及分隔带内通过栽植树木和花草等措施吸收有害尾气和降低颗粒型粉尘、汽车噪音污染和光污染。已达到改善城市道路景观,降低污染等目的。道路的绿化景观园林设计在城市市政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可以为城市的居民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绿色安全的城市生活环境,这也是当代创建文明城市的需要。

1.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园林的设计

1.1设计的原则分析

在现代城市市政建设中道路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道路绿化建设也是道路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美化公路还能够提升道路的品质安全和城市形象。当前国家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也随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好的城市生活环境可以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环境问题一直都是城市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问题,此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如何改善城市生活环境需要对道路的绿化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良好的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可以既起到交通线路隔离的目的也能够对汽车排放的尾气和产生的粉尘进行精华,同时也增加了道路的景观效果,这种景观效果可以改善城市的面貌。随着生态化社会的建立的提出,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也向着生态的方向发展,针对交通道路的实况,道路绿化需要减少因道路施工所给沿线的地域地貌造成破坏,对于交通地段所在的区域要进行适当保护和改善,绿化景观也要根据道路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选种,以保证所栽植的绿化景观真正起到作用,使之能够给司乘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以能够降低驾驶者的疲劳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1.2绿化景观园林的层次分布

在对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进行设计时,需要采用立体的绿化构建结构,即从地面到地上依次采用栽植地被植物、灌木植物和乔木类植物,这种三层结构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和环境状况。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采用单体与群体的结合,竖面与横面的拓宽,高层乔木与底层灌木地被植物的结合,充分利用道路的绿化空间,使之结构丰富建设成为立体化的绿化效果。在功能上需要满足符合行车视线与行车的净空等要求,市内绿化树木与城市市政建设设施统筹安排,保障树木的立体的生长环境。对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园林的设计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人文特点选择合适的树木,并结合道路的具体状况,对选则的树种植被能够在具体的路况中得以生存成长。对于土壤的要求也要注意,对于道路不适合植被生长的地方需要在施工时适当改善土壤的质量,在道路的整修中也要对具有一定价值的树木予以保护。道路的绿化景观园林设计也需要一定的后期养护,包括浇灌和修建等等。

2.市政道路绿化园林的施工设计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园林的施工分为地形的改造、场地的铺设、工程设施的构建、栽植绿化植被等几个步骤内容。绿化景观的设计施工需要结合实际的道路情况,满足道路交通行驶的安全是最基本的保证。所以不管是在道路绿化景观园林的设计阶段还是在施工阶段都需要保证交通行车的安全。比如,在道路的交叉口段,其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以及弯道内侧的一定范围是禁止栽种绿化植被以避免影响驾驶者的行车视线;同时在弯道的外侧树木也必须沿边缘不间断栽种,用以提醒驾驶员行车视线;与此同时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需要满足行车的净空要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准则要求绿化植被不能影响到车辆的运行空间,交通部门提供了准确的范围数据,在具体的设计施工中应当予以参考。

此外,应当根据道路的实际特点进行绿化景观的设计施工等工作。道路一般车流量较大,污染较为严重,路线一般比较长,管理较为粗放,随意对绿化景观的植物选择应当选取耐旱、抗污水、抗逆性强、病虫害较少、便于管理的一些植被,并保证这些选取的植被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不易给附近的农作物传播病虫害。还需要植被的根系较为庞大,萌蘖性强、容易成活、耐修剪。较常选用的有以乡土树种为主,也可引进符合规定的树种,但必须保证不能影响本地的生态圈,不危机其他物种的存在,树种的选择应该短时间能达到美化的效果。

我国幅员辽阔,大陆贯穿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等不同的气候分布,所以在道路植被的选择上应当根据实际的地域分布为主,使所选择的植被能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道路绿化景观园林按地势可分为自然式、平板式、台阶式以及混合式,不同环境情况下不同的选择有助于丰富造园要素,能够使得道路绿化景观园林更加具有层次感和艺术性。在实际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自然地形,以体现自然地貌景观,再结合道路实际的地形气候前提下做到顺应自然、就地取材等要求。在具体的施工也应当考虑到绿环景观园林后期的养护工作,尽可能多地为今后的养护工作打下些基础,比如预设浇灌用的水管线等。一些情况下道路绿化景观园林的地方面积不打大,这时需要对景观园林的设计采用以小见大的形式进行设计和施工。人为增加地形的高低变化和比例大小外观设计能够丰富绿地的景观特征,从水平和垂直两位空间进行绿化景观园林的设计,植被的选择栽种等,可以大大创造出良好的景观层次和空间感。

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现阶段城市成为人类人口的主要聚集地,各项生产生活活动都在城市进行使得城市的环境质量一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市内交通特别是机动车辆的增多给市内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今城市交通尾气、粉尘污染已经成为市内的主要污染来源,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园林可以较好的绿化城市景观、净化城市空气,因此我们需要对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施工进行必要的探讨。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