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15: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耕作制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耕地轮作休耕的背景与意义
7月4日,中农办、发改委等部门《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目前,我国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也在下降,耕地退化日益严重,基础地力不足,污染问题突出,这些问题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突出的耕地问题以及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要求我国必须逐步推广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现阶段,由于我国实行粮食托市收购制度,导致国内外市场粮食粮价倒挂明显。粮价倒挂导致了现阶段我国粮食仓储量过剩,但充足的粮食储备也为我国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提供了契机。从耕地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来看,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意义重大[1]。一是提升耕地地力和粮食产能。旱作物轮换一般是以禾谷类为主或者是禾谷类作物、经济作物与豆类作物的轮换,或与绿肥作物的轮换,有的水稻田实行水稻与旱作物轮换种植的水旱轮作,轮作可以调节土壤性状,改良土壤生态;休耕可以让耕地休养生息,实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保护和提升地力,为增加粮食产能做准备。二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长期以来,耕地地力消耗过大,农药化肥使用过量,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土壤肥力和有机质下降,而且某些化肥所含有的重金属还会威胁人体健康。耕地轮作休耕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投入,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品种结构,以提高农产品供给的有效性。耕地轮作休耕可以提高粮食质量,调整农业结构,同时可以提高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从而满足更加多元化的粮食需求,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3]。
二、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确权问题
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意味着要对耕地上种植的粮食或作物品种以及选择哪部分耕地进行耕种、哪部分耕地进行休耕作出统一安排和规划。显然,耕地确权就是完成这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部分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耕地还没有确权,在分配补贴问题上,农民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然而,对于已经确权的地区来说,承包权和经营权已经分开,耕地使用变得更加复杂,耕地统一规划的难度却会增加。因此,如何把握和细化耕地确权问题将是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一大挑战。
(二)轮作休耕时的作物和时间选择问题
在耕地轮作时为了保证农民收益,必须要考虑地区农业环境的特殊性,考虑选用哪些作物进行轮作才能真正实现提高地力和农民经济效益的目标;在耕地休耕时,必须考虑休养多长时间才能使土地地力恢复,若时间太长,农民对这一制度会产生抵触心理,若时间太短,地力恢复不完全,休耕的目的也没有达到。此类具体问题都需要政府作出科学有效的规划才能解决[4]。
(三)休耕面积和补贴价格的确定问题
如何确定当年休耕的耕地面积,同时,又该如何确定国家给予休耕农民的补贴数目,都是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必须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怎样确定休耕耕地面积的问题,由于耕地多少和粮食产量直接挂钩,如果休耕耕地过多,可能就会影响当年的粮食产量,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如何确定合理的休耕耕地面积至关重要;另一个就是补贴问题,由于不同作物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同,政府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合理的耕地补贴价格,如果补贴过高,可能会导致下一年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降低,如果补贴价格过低,农民就不愿意实施轮作休耕制度。另外,如何保证补贴发放到位、足额发放是重点,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确保补贴及时、足额发放也是保障农民权益的基本问题之一。
(四)轮作休耕和农民生计问题
轮作休耕制度的实施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农民种田收益有限,如果休耕时农民离开土地外出务工就很难再回来,同时,耕地荒废也会影响整个农田生态,难以保证这些耕地将来还适宜种粮。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耕地,让一部分农民休耕意味着休耕期间农民的收入将大幅减少,所以要考虑的一点是,如何留住农民,在休耕时怎样鼓励农民从事其他事业获得收入,从而使他们在耕地休耕时也不会大量离开农村;另外需要考虑的一点是,农民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有限,如何在耕种的土地上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对于农民而言很困难,怎样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关键。
(五)不同区域的耕地轮作休耕问题
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农业环境不同,同时,不同地区适合种植的作物也有所不同。总体来说,南方耕地相对于北方耕地更加贫瘠和分散,南方水田较多而北方旱地较多,那么如何在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化的轮作休耕制度十分重要。此外需要考虑的一点是,不同地区农民的收入不同,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除粮食收入外很难从其他来源获得收入,那耕地对于这部分农民来说尤为重要,所以在此类地区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是否会存在更大的阻力也是需要思考的[5]。
三、政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对耕地轮作休耕的意识
由于知识和文化水平的局限性,很多农民认为轮作休耕打乱了自己的耕种计划,减少了自己的收入,于是对这一制度的实施产生抵触情绪。国家可以在基层政府建立耕地轮作休耕项目部门,专门负责该制度在农村的推行,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展示已经实施轮作休耕的国家或者地区的农业经济成果,让农民更加了解这一制度的优势所在。农民看到了耕地轮作休耕的优势和长远收益,会更加愿意配合政府推行这一制度,政府也可以制定出统一的轮作休耕计划。
(二)确立科学的轮作和休耕计划
根据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轮作作物和不同的休耕时间,同时也要根据每亩土地的预计粮食产量和国家安全粮食产量来合理确定休耕耕地的面积,具体事宜安排都需要政府进行大量调研和数据分析才能得出,政府应该组织专业人员来进行制度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要将保护自然环境和保障农民经济利益相结合,确定实施轮作休耕制度的耕地的具体面积,选取轮作的作物品种,设计休耕的时限,最终制定出符合国家和农民利益的合理方案。
(三)确立合理的耕地补贴价格,和农民签署协议,保障农民利益
补助标准则是“确保农民收入不减少、生活有保障”,政府确立的补贴价格要保证农民的基本收入,保证农民在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后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同时,政府要制定详细的补贴标准和补贴发放的具体操作方式,保证农民可以获得合理的休耕补贴。此外,要让农民配合政府实施轮作休耕制度,政府必须和农民签署协议,使补贴正规化,有据可查,确保农民能够及时、足额地拿到补贴。为了保障农民利益,政府应该实行专项拨款,建立补贴资金问责制度;同时也要公示补贴的资金数目和流向,保证补贴信息透明化,以便公众进行监督。
(四)政府要给予农民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对于如何轮作和休耕,农民并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要保证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顺利实施,就需要政府派遣相关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指导,增加农民的农业知识,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同时,对于休耕的农民,政府也可以派遣专业人员指导他们从事其他事业,如从事副业、林业、畜牧业等等,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防止由于农民大量离开农村而荒废耕地的现象发生。
(五)因地制宜,发展差异化的耕地轮作休耕制度
不同地区的情况不同,所以政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差异化措施。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环境选择不同的轮作作物和休耕时间,同时根据不同地区农民以往种植作物的收入确定不同的补贴标准。只有因地制宜,才能保障不同地区农民的经济利益,让农民更加容易接受这一制度,提高粮食质量,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六)推行农业规模化和机械化,提高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
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前提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那就必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是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国家需要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实施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我国将初步建立耕地轮作休耕组织体系[N].中国农资,2016(26)
[2]婧蓝.耕地轮作休耕是生态环境前进的一大步[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6(7)
[3]邵海鹏.“十三五”轮作休耕背后的战略考量[J].农村・农业・农民,2016(4):8―10
东北优质大豆品种黑河44号,原代号:黑交01-1778,审定编号:黑审豆200701,审定时间:2007年,由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育成。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0cm左右,无分枝,紫花,长叶,灰色茸毛,荚长形,成熟时呈灰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浅黄色,有光泽,百粒重18g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39.31%,脂肪含量21.09%。接种鉴定中抗或感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期92d左右,需要≥10℃活动积温1 750℃左右。适应区域为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2005~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 891.9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0.4%,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 962.1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0.6%。近年来在东北地区表现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繁育技术介绍如下。
1 轮作与耕作制度
采取麦—豆或玉—豆的轮作制,尽量避免重茬。采用根茬底土混层犁进行土壤秸秆还田,建立以底土培肥为主的耕作体系统。播种前将氟乐灵(防阔叶杂草)1.5~2.5kg/hm2对水400~600kg和灭草猛混赛克律1.5kg/hm2+水400~600 kg施入土壤中深耕,以防除杂草。伏秋垄底超深耕45cm,3~4年深耕1次,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活化底土层,形成鼠洞层,消除板结层,建立上松中实下虚、左右虚实相间海绵层。
2 合理施肥
大豆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矿物质营养。据资料介绍,每生产100kg大豆籽实,需要氮5.3~10.1kg,磷1.0~3.6kg,钾1.3~9.8kg,同时还需要微量元素钙、镁、硫、硼、锰、铜等。尤其是大豆原种,如果所需要的养分不能满足,大豆幼苗生育不正常,植株矮小、籽实不饱且产量低,影响原种产量。秋季开始对扩繁基地所有地块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在秋翻地前施入地表,然后翻到20cm深的土层。播种同时,深施磷酸二铵66kg/hm2,或磷素含量相当的大豆专用肥,混拌磷素活化剂15kg/hm2、生产钾肥15kg/hm2,杨复成活力素颗粒肥15 kg/hm2,深施到种下4~5cm。在施入底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种肥磷酸二铵150kg/hm2,然后起垄。
3 种植方式
主要采取2种方式:一是大豆垄三栽培,在垄上实行双条精量播种,垄体分层深施肥。种植密度为22~25万株/hm2;二是大豆窄行密植栽培,实施97.5cm大豆4行或130cm宽台上播种6行,种植密度35~45万株/hm2。各种种植方式的最佳播种期为5月10~15日。起垄镇压后播深3~5cm。采用圆盘开沟穴播器机械播种,实行130cm垄上3行穴播,垄上行距40cm,穴距23cm,每穴3~4株。控制播深,覆土镇压后,种子埋深2~3cm。大豆拱土露头时,垄沟原层深耕35cm,3~4年进行1次。大豆真叶至第1片复叶期,用小拖牵引旋转锄,6档作业,破除苗带板结土壤,活土晒根,增加根瘤生长量。间隔3d,作业2遍,除草80%~90%。最后一遍中耕,加大分土板角度,将土推到苗根,培埋根茎4~5cm,诱发不定根,增加大豆植株养分和水分的供应量。
4 灌溉
大豆对水分非常敏感,尤其在大豆开花至结荚期干旱,易造成落花落荚,降低原种产量。本着既要满足大豆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又要节约用水的原则,灌溉应根据降雨、土壤墒情和大豆生育情况决定,生育的适宜土壤湿度为:幼苗期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65%,分枝期为65%~70%,开花结荚期为70%~80%,鼓粒期为70%~80%。
5 病虫草害防治
由于采用抗性品种、合理轮作以及翻、松、耙结合的耕作制度,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优化,作物病虫害发生频率降低。对于蚜虫发生的年份,采用苦参碱(0.36水剂)1 000倍液进行防治。根腐病等地下病害选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制的818生防菌剂和农垦研制的大豆根菌拌种进行防治。除草采用人工除草和机械中耕除草相结合。一般在大豆真叶期至第1叶片前,进行2次人工除草,始花期进行第3次人工除草,秋后再拿1次大草。大豆生长期间中耕除草3次,第1次机械趟深15cm,第2次在分枝期前,机械趟深10~12cm,第3次在封垄前,机械趟深10cm,培土深度以达到子叶处为宜。
6 适时收获
于叶片全部落净、籽粒归圆时进行收获。收获要求割茬低,不留底荚。人工收割损失率小于2%,机械联合收割损失率小于3%。
参考文献
[1] 刘影.淮北地区大豆良种繁育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163.
[2] 鲁卉,魏明星.无(低)病毒大豆种子的繁育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7(1):7.
[3] 吴楠,刘增金,梁旭东.浅谈大豆优良品种繁育技术[J].大豆通报,2002(4):15.
正阳县耕地面积12万公顷,其中花生种植面积10万公顷,是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复种指数增加和旱地轮作年限的缩短,造成土壤内花生青枯病病残体大量累积,致使花生青枯病成为正阳县花生生产上最重要的土传病害之一。该病害从苗期一直到荚果充实期均可发生,但以花期发病最高,重发年份一般田块病株率10%~30%,有的高达50%以上,严重制约着花生产业的发展。该病造成的损失与发病早晚有关,结荚前发病绝收,结荚期发病损失30%左右。
1菌源及发病症状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典型细菌性病害,细菌(Peudomonassolanacearum Smith)呈革兰氏阴性,具好气性,生长温度范围10~41℃,最适合生长范围28~33℃,生长酸碱度为pH值6~8,最适pH值6.6。该细菌致病性很强,寄主范围很广,最常见的寄主植物有花生、烟草、茄子、辣椒等;禾本科植物和甘薯、西瓜、大豆、绿豆、豇豆等对青枯病免疫。花生从幼苗期至荚果充实期均可发生,但以花期发病最重。感病初期顶梢第2片叶首先表现失水萎蔫,早晨延迟开展,午后提前闭合,白天虽现凋萎,晚上还能恢复。以后病株叶片自上而下急速凋萎下垂,叶片变为灰绿,病株拔起可见主根尖端变褐湿腐,根瘤呈墨绿色,根部横切面可见环状排列的浅褐色至黑色小点,根部纵切面可见维管束变为淡褐色至黑色,湿润时用手挤压可见菌脓流出。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2.1传播途径
花生青枯病种子不带菌,其病菌主要在土中越冬,一般存活3~5年,病土的迁移、深翻、耙地、地下水均造成该病的扩散和传播,病菌从寄主根部的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至维管束,由维管束向上蔓延,从而引起青枯死亡。病害发生严重田块,常可见到病情沿流水方向扩展的迹象。
2.2发病条件
一是品种和耕作制度。花生品种 间对青枯病的抗性差异明显,一般珍珠豆型和龙生型品种比普通型品种抗病;蔓生型品种比直立型品种抗病。耕作制度直接影响花生青枯病的发生,连作花生的田块发病重,病害严重的田块病株率可达50%以上,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与品质;水旱轮作2年以上、旱地轮作4年以上的田块基本可根除该病害。二是气候条件。花生青枯病的病菌是一种喜高温的细菌,发病盛期在花生盛花期前。通常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0℃以上,5cm深处地温稳定在25℃以上开始发病;旬平均气温稳定在25℃以上,5cm地温稳定在30℃以上进入发病盛期。一般干旱年份发病重,风调雨顺的年份发病轻。在花生生长季节,阴雨之后,尤其是暴雨骤晴天气易暴发流行该病,这是由于暴雨初晴或久旱暴雨时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剧烈变化,地上的蒸腾和地下的吸收失去平衡所致。三是地势和土质。花生青枯病病菌是一种好气型细菌,对土壤中的空气有较强的依赖性。试验表明,随着土壤含沙量增高,土壤中的空气含量逐渐增高,发病率也相应增大。因此,粗砂土内充足的空气,为青枯病提供了优良的生态条件,利于病菌生存,病菌遇到适宜寄主立即侵入为害,发病重;黏土、有机质含量高的田块发病轻。四是土壤肥力及种植密度。有机质含量少,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花生青枯病发生较重;有机质含量高,种植密度适宜,配方施肥,尤其是接种花生根瘤菌的花生田块,花生长势强,发病轻。
3防治措施
3.1选用抗病高产品种
目前适宜正阳县种植的花生品种大都是直立型品种。通过近几年的花生种植实践证明,远杂9102、远杂9307等花生品种高抗青枯病,而白沙系列次之。
3.2避免花生连作种植
新垦地种植花生,青枯病极少发生,但随着连作年限的延续,附近病土的扩散和流水的传播,土壤病原菌逐年积累,发病也逐年增加。一般连作2~3年便会点片发生,而且病害每年增长的速度为10%~30%,3~4年便会普遍发生。轮作地块花生青枯病发生较轻,一般应与玉米、红薯、西瓜、绿豆、大豆、豇豆、水稻轮作。尤其是与水稻轮作,可有效控制花生青枯病的发生。青枯病发生严重田块,要求水旱轮作2年以上,旱地轮作4年以上,花生青枯病基本可以得到根除。
3.3配方施肥,培育壮苗,提高花生的抗病性
带有病菌的土杂粪也是该病的初侵染源,故土壤增施土杂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消灭病菌。同时增施氮磷钾多元肥,具体方法是施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N、P2O5、K2O各15%)300kg/hm2,尿素75kg/hm2,硫酸钙15~30kg/hm2,培育壮苗,增强花生根系的抵抗力,从而减轻病害。
3.4切实搞好花生根瘤菌接种,提高花生的抗病能力
每15kg花生种子拌花生根瘤菌水剂50~60mL,拌匀晾干播种。注意根瘤菌接种的花生种子不能直接放在阳光下曝晒,要放在阴凉处晾干,拌种时不需要加水;接种了花生根瘤菌的花生种子要当天播完,存放不能超过12h。
3.5及时拔除病株
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尖眼点病。分布范围广,几乎遍及世界各温带小麦种植区。在我国,此病虽早有发生,但危害较轻。随着本地区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及耕作制度的改变,小麦纹枯病已成为本地区小麦田主要病害之一。一般病田病株率为10%-20%,重病田块可达60%-80%以上,特别严重田块的枯白穗率可高达20%以上。病株于抽穗前就可能有部分茎蘖死亡,未及死亡的病蘖也会因输导组织被破坏,养分和水分运输受阻而影响麦株正常生长发育,导致麦穗的穗粒减少,籽粒灌浆不足,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时高达30%-40%以上,严重地影响了小麦的高产、稳产。
1.症状
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均可受害,主要危害植株基部的叶鞘和茎秆。小麦发芽后,芽鞘可受病菌侵染变褐最后腐烂枯死。小麦3-4叶期时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发展成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向内发展延及茎秆,基部茎节腐烂,幼苗不抽新叶,猝倒而死亡。
2.病原
致病菌为禾谷丝核菌 Rhizoctonia cerealis Vander Hoeven 和立枯丝核菌 R.. Solani Kuhn。该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传播,以菌核在土壤中或附近的病残体上越夏和越冬。菌株生长适温20-25,13以下生长缓慢,5以下完全停止生长,30以上生长明显受至抑制。小麦纹枯病菌除危害小麦外,还可侵染大麦、水稻、玉米、大豆,但对棉花无致病力。
3.发生规律
调查研究表明,小麦纹枯病在本地区田间发生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病株越冬期、病情回升期、发病高峰期和枯白穗显症期。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夏越冬,小麦3叶期前后越夏的病菌侵染麦苗,引起苗黄,甚至死苗。麦苗进入越冬阶段,病害发展趋于停止。小麦返青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土壤和病苗上的病菌向上扩展,继而不断进行再侵染。发病高峰期一般发生在4月上中旬-5月上中旬的拔节后期至孕穗期,随着植株基部节间的伸长与病菌的蔓延发展,由表及里侵染茎秆,破坏输导组织,使水分和养料不能及时运往穗部,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此外,麦株病部常可产生大量白色菌丝体,向四周扩展进行再次侵染。
4.发病因素
4.1气候因素
小麦纹枯病菌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需要一定的土壤温、湿度,所以病害发生轻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其中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秋、冬温暖,春季低温寒冷、多雨潮湿的天气,有利于发病。
4.2栽培措施
冬麦播种过早、过密,施用氮肥过多,冬前麦苗生长过旺或麦田草害严重,土壤或田间湿度过大,以及水、肥管理不合理,病田常年连作,发病均较严重。施用带病残株而未经腐熟的粪肥等,也有利于发病。
4.3品种的抗病性
一般来说,生产上现有推广品种对小麦纹枯病的抗病力都较差,大多容易感病。例如宿9908、周麦16、周麦18、周麦22等。论文大全。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纹枯病逐年加重的主要原因。论文大全。但是,品种之间的抗病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有些改良品种发病后比较耐病,病势扩展慢,对产量影响小。论文大全。例如百农矮抗58、燕农19、邯单6172、齐麦22等抗病品种。
5.小麦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应采用选育抗性品系,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除草,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尽可能的选择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具有抗小麦纹枯病的小麦品种,如
1)药剂处理麦种:在小麦播种前采用三唑类内吸性杀菌(如三唑酮、三唑醇以种子重量0.03%的药量(有效成分))进行拌种,可以压低冬前发病基数,减轻危害,达到控病目的。
2)适期播种:避免过早播种,特别是发病田块,应因地制宜地在适期范围内播种,以减少冬前病菌侵染麦苗的机会。
控制密度:根据田块肥力水平,合理掌握播种量,尽量采用宽窄行的种植方式,造不利于病菌生长发育的条件。
3)防除草害:选择适应本地区麦田的化学除草剂,做好杂草化学防除工作,或配合人工除草,不仅解决了麦田杂草的危害,而且促进了麦苗的健壮生长,同时利于田间通风,减轻了纹枯病的发生。
4)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平衡施用磷、钾肥,特别是重病田要增施钾肥,以增强麦株的抗病能力。带病残体的粪肥要经高温腐熟后再施用。
5)麦田管理:提高整地质量,培育壮苗和加强麦田排灌系统的建设,做到沟渠配套、排灌畅通,以降低田间湿度。提但是早春中耕,促进麦苗健壮。春季有寒潮时,要看天灌水,尽量减轻低温、寒害的影响。
论文摘要阐述了棉叶螨的危害特点与发生规律,分析了其发生重的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棉叶螨又名棉花红蜘蛛,发生早、传播途径广、蔓延速度快,在防治过程中方法措施稍有不当,对棉花生产便可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损失。由于新疆气候干燥、风多雨量少,棉花叶内汁液浓缩,有利于给叶螨提供营养,所以棉叶螨常年发生且严重。因此,了解棉叶螨的发生规律,做好防治工作,是夺取棉花稳产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
1危害特点与发生规律
我场主要以土耳其斯坦叶螨为优势种群,以成螨和若螨在寄主背面结网,在网下刺吸寄主汁液。被害叶片正面初呈黄白色斑点,逐渐变为红色,蔓延到全叶,叶背面布满丝网,严重者造成棉株叶片变红脱落,使棉株生长停滞和延缓生长,造成大量减产,严重者甚至绝产。棉叶螨在我垦区1年发生9~11代,以雌成螨在寄主附近的土缝、枯枝败叶、杂草根部、铃壳、树缝等处吐丝结网,群集越冬。翌年早春,当平均气温达5~6℃时,越冬成螨便开始在萌芽较早田旋花、苦苣菜、独行草、小蓟等杂草上活动,进行孤雌生殖并产卵。气温达10℃以上时,卵相继孵化,在田边路旁的杂草上可见,当棉苗出土后,棉花叶螨便由邻近棉田边缘上的寄主转入棉田,在棉叶背面吐丝结网,并大量产卵繁殖。
棉叶螨的发生蔓延和繁殖速度与温、湿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土耳其斯坦叶螨是高温活动型,高温干燥对其发生有利。在15~30℃的条件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发育速度加快,而发育历期缩短。当气温升高到30℃以上时,产卵量就下降,升高到34℃时就停止产卵。当气温在23.0~27.5℃时,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生长、繁殖最有利。5月中下旬至6月初,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繁殖速度随之加快,并集中开始危害棉花,棉叶上很快出现红斑,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繁殖和传播蔓延速度最快,于是6月中旬至7月初便出现第1个危害高峰期,7月中下旬会出现第2个高峰期。这2个时期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到8月下旬会使棉田呈现一片红,对棉花生产造成严重损失。9月份以后,随气温下降,棉株开始衰老,棉叶螨逐渐转移到杂草上为害,并准备进行越冬。土耳其斯坦叶螨要求的湿度范围在40%~65%最有利,当湿度超过78%以上时,对其繁殖不利。因此,大的降雨可以抑制棉叶螨的发生数量,如果连续下1~2场大雨或暴雨,可以抑制棉叶螨10~15d。
2发生原因
(1)气候因素变化。近年来,冬季气温逐年升高,给棉叶螨安全越冬提供了很好的温度条件,使越冬死亡率低,越冬基数大。
(2)种植结构单一,棉花连作年限长,棉田叶螨的基数逐年增大。
(3)耕作制度的变化。随着节水滴灌技术的应用,干播湿出滴水出苗的面积增大,从而秋冬灌面积减少,给棉叶螨生存的环境提供了便利,增加了棉叶螨防治的难度。
(4)管理因素的影响。棉花水肥不足,长势弱,营养条件差,使棉叶渗透压小,受害严重。
(5)人为因素的影响。由于棉花管理定额增大,调查不及时,插标记不仔细,部分职工不注意选择农药和施药方法,盲目用药,大量杀伤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叶螨的发生。
(6)天敌因素的影响。棉叶螨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是瓢虫类、食螨蓟马类、小花蝽、草蛉、食螨瘿蚊、食螨盲蝽、捕食性蜘蛛等,各种天敌在棉田有一定数量时,对棉叶螨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盲目用药,天敌数量减少,叶螨易暴发。
3防治措施
3.1农业防治
主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它可以减少虫源,恶化害虫的生活环境,压低虫口基数,以减轻发生程度。土壤耕作层是叶螨越冬的主要场所之一,通过秋耕冬灌,破坏其栖息环境,减少越冬基数。轮作倒茬,合理布局,做好清洁田园,清除田间、地边杂草等工作。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并进行有机肥结合微肥的叶面施肥,增强棉株的抗性,以减轻为害。早春做好田边地头周围杂草上害螨的调查及时喷打保护带。3.2生物防治
唐代稻作的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围绕着稻麦复种、育秧移栽问题,学者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
关于稻麦复种技术。李伯重在《我国稻麦复种制产生于唐代长江流域考》一文中,主要借助对史料的梳理,通过《蛮书》中关于南诏境内稻麦复种制的记述、《吴郡图经续记》中有关北宋苏州实行稻麦复种的明确记载、唐诗中的有关诗句、唐代关于官员替代时职田收获的处理办法的变化和两税法的实行等五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结论为:我国稻麦复种大约在高宗武后时期的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方已出现;作为一种较为普遍实行的种植制度大约形成于盛唐中唐时代,实行的区域主要在长江三角洲、成都平原和长江沿岸地带。到晚唐以后,更加进一步扩大。(1)林立平则从技术层面分析了唐代稻麦复种制产生的原因。他指出,在水稻栽培移栽以及耕作技术和养地程度都有显著提高的基础上,稻麦复种制产生和发展起来。(2)而蓝勇和韩茂莉则从气候的变化和差异入手,分析唐代稻麦两熟制出现和推广的原因,并认为江南实行稻麦两熟耕作方式可能要比云南滞后些。(3)(4)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的观点则是稻麦两熟制初现于唐代,盛于宋代(5)。持唐代已出现稻麦复种制观点的论著和论文还有:吴存浩《中国农业史》(6)、周立三《中国农业地理》(7)、孙声如《试论我国古代耕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8)、周尚兵《唐代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形式及自然灾害原因》(9)。李根蟠则不同意唐代已出现了稻麦复种制的观点。他通过对李伯重所提出的五点论据(见上文)的逐一分析,认为稻麦复种制产生于唐代的根据尚不充分;长江下游稻麦复种到宋代,尤其是南宋才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形成一种有相当广泛性的比较稳定的耕作制度,而长江三角洲在这一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10)。鲁西奇在《唐宋时期汉水流域粮食作物及其地理分布》一文中更进一步指出,稻麦复种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不仅唐代甚至宋代均未得到全面推广;唐中期到宋元时期,汉水流域已开始出现稻麦轮作复种制度,但不普遍,只是在少数地方实施,绝大数地区还是实行稻或者麦(或者其它杂粮)一熟连作制(11)。郑学檬也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一书中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唐五代太湖地区实行稻麦连作两熟制或早晚稻连续栽种,而闽、赣地区稻麦轮作或早晚稻轮作制亦有可能五代宋初存在(12)。
关于育秧移栽技术。林立平《唐代主粮生产的轮作复种制》中认为,至迟在唐中期南方已采用育秧移栽技术(2)。日本学者西山鸟定生亦持此观点(13)。另一日本学者大泽正昭从农具和耕地、整地技术的提高说明唐代中叶插秧法已经普及(14)。齐涛在其主编的《中国古代经济史》中阐明唐代南方水稻移植已渐普遍(15)。夏如冰《中国古代稻作节水栽培技术》一文中认为:育秧移栽技术至迟出现在汉代,隋唐时期,育秧技术在南方已很普遍(16)。曾雄生认为,江南地区的水稻移栽是在唐宋以后发展起来的(17)。韩茂莉也赞同水稻育秧移栽技术最早出现在唐代的观点(4)。桂慕文援引已故北京农大王毓瑚教授的观点,从唐代诗人提到了插秧可以推知移栽法已在唐代许多地方实行,一年两熟的做法一定也在逐渐推广(18)。综合起来,唐代已经出现了育秧移栽技术这一观点学界基本上取得了共识。
二.种植区域
唐代稻作的种植区域是学者们聚焦的另一个问题。涉及这一问题的文章相对较多。张泽咸将汉唐间的水稻种植分为华北地区和江淮地区。在华北地区,又具体为长期种植和某些种植的地区。前者如长安、关中地区、洛阳地区、黄河以北的河南北部地区、黄河以南的河南地区。(南阳盆地除外),后者如山东、河北、山西、西北地区。江淮以南地区,著名的稻作区有汉中、巴蜀地区、南阳盆地、湘鄂赣地区、淮南地区(19)。游修龄认为,汉唐时期北方水稻分布区主要有关中地区、伊洛河流域、河北地区(即河南省黄河以北部分及河北省南部)、黄淮平原、幽蓟地区(即今北京地区及河北涿县、新城一带),另有零星种植,如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并且特别指出,黄河流域西起河西走廊,北抵河套燕山南麓、南至秦岭、淮河,东至于海,普遍开发了稻田。该区域水稻种植特点是:没有连续性,时废时兴。同时西北地区的水稻分布处于微不足道的状态,东北地区水稻的开拓同不同时期的朝鲜人有关,该区稻作最初是渤海国时代(公元698-926年)由高句丽人所开拓的(20)。华林甫在《唐代水稻生产的地理布局及其变迁初探》一文中,依据文献记载,探讨了唐一代水稻生产的地理布局状况、布局变迁形成的原因,认为:水稻生产大致分布在幽州-并州-绛州-同州-京兆府-陇州-渭州-兰州一线以南地区,主要分布区则在长江流域,尤其集中在太湖、鄱阳湖、洞庭湖地区、汉水流域和成都平原,具有多而集中的特点;黄河流域则只有稀疏种植,集中在关中平原、伊洛河流域、相卫怀和汴陈许地区,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此外,岭南、福建某些地方也有零星分布。而在安史之乱后,南方水稻生产则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种植区域日趋扩大(21)。周立三从分析初唐水利发展入手,论述了由于唐展了引黄、引汾灌溉,促进了关中、伊洛河内、河套和蓟州等地的水稻生产,并引相关古代著述,认为伊州和渤海都有水稻生产,从而推论出水稻生产已向北推移并发展到了新疆、东北地区(7)。王双怀在对开元时期农业发展状况分析后指出:江淮岭南的水稻经营十分普遍,北方地区也有水稻生产,河北、河东、陇右亦有少量栽培,只是不占比重而已。开元时期稻作主要分布在秦淮以南包括汉中、四川在内的南方地区(22)。齐涛则认为,隋唐时代,北方水稻的种植面积有了扩展,如长安、河南道、洛阳等地。而水稻栽培仍以南方为最主要区域(15)。综合学者们对稻作种植区域的认识,长江流域,尤其是太湖、洞庭湖、鄱阳湖、巴蜀地区、汉水流域及江淮地区,水稻种植区域面积广大;北方之关中地区、伊洛河流域、黄淮平原等均有相当面积水稻的栽种,而西北、东北地区几乎没有水稻种植或种植区域相对狭小。在这一点上,学者们的观点是大致是一致的。
三.品种类型
研究唐代稻作品种的专著、专论并不多见,可谓凤毛麟角,仅能从一些论著、论文的某一章节获取点滴信息。游修龄的《中国稻作史》通过对唐诗中有关描写水稻的诗句的分析,认定唐代的水稻品种有白稻、香稻(或香粳)、红莲、黄稻、獐牙稻、长枪、珠稻、霜稻、罢亚。游氏在文中注释中还说:“赵丰翻检了全唐诗,又摘得海稻、五月稻、青粳稻、青龙稻、水上稻、节米(乌节米)、黄陆米、三破糯、高公米、御田谷米、折粳米等十几余个品种,合计约二十余个品种。”(20)这是所见及的论述唐代稻作品种最详细的内容。梁家勉主编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23)和范楚玉、董恺忱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均采纳了游修龄的研究成果(24)。赵滕芳的《香稻的考察和开发》则针对香稻的历史渊源、品种的调查,做了具体的阐述,在此基础上,预见了香稻未来的开发(25)。中国农业科学院主编的《中国稻作学》列举了一些水稻的品种,但未明确标明哪些是唐代的稻作品种(26)。日本学者西山鸟定生的观点独树一帜。他认为,在江南稻作农业中,南北朝以前水稻品种的名称从唐代以后就几乎消失了,在宋代又出现了两百种以上的新品种(13)。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丁颖的《丁颖稻作论文集》。在这本论文集中,丁颖从理论上阐述了我国稻作品种多样性的原因,虽未涉及唐代具体的稻作品种,但对探究唐代稻作品种多样性提供了理论依据(27)。另外,《农业考古》开设有“稻作起源研究”专栏,虽然主要讨论的是中国稻作起源时间、地点等问题,但为研究唐代稻作品种提供了信息渊源。与唐代稻作研究的其他内容相比,该部分显然相对薄弱。而对唐代稻作品种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会对今天有关地区的稻业生产及优良品种的开发提供历史资料上的支持,或启发一种思路,因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对唐代稻作品种的研究有必要加强。
四.区域稻作
区域稻作是指以一个具体地区或相对独立的地理单位为研究范围,以稻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课题,它的研究和区域经济开发密切相连。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国家重视区域经济开发,全国出现许多经济开发区,因而区域经济研究勃兴。在区域经济研究中,农业经济往往是学者们着重谈论的问题之一。正是在谈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唐代区域稻作研究逐渐深入。唐启淮的《唐五代时期湖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讨论了唐五代时期插秧技术和稻麦复种轮作制度对湖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28)。杜文玉的《唐五代时期江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水稻生产中普遍采用移栽技术、稻麦复种制和早、晚稻两熟制的推广作为江西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29)。方亚光则通过揭示江东犁和唐代江苏地区稻作农业的关系,认为江东犁的诞生和运用,是江苏乃至江南地区稻作农业发展的产物(30)。张剑光、邹国慰的《略论唐代环太湖地区经济的发展》一文认为,环太湖地区是唐代最重要的产稻区,该区稻田成片,水稻大规模推广,成为农民主粮,并特别提到了“红稻”和“红莲”这两个稻作品种(31)。李伯重通过分析唐代江南稻种、稻麦复种制、稻桑苎麻亩产量等问题,考察了该区农业的发展及其特点,从而总体评价了唐代江南地区的农业(32)。李敬洵在《唐代四川经济》一书中,以成都平原的自然条件为据,认为该平原是四川最适宜种植水稻的地区,入唐以后,范围扩大到绵州、眉州及沱江、嘉陵江、长江等河流所形成的冲积平原上。另外,四川水稻栽培以育秧移栽技术普及最为重要,水旱轮作制已在四川水田稻作区有不同程度的普及,两熟制成为较完善的耕作制度(33)。卢华语《从杜甫的夔州诗看唐代夔州经济》一文分析杜甫在夔州生活时留下的诗句后指出,唐代夔州虽有水稻种植,但规模不大,且有高质量的水稻品种(34)。马雪芹对中原地区稻作做了专门研究。她的《古代河南的水稻种植》对包括唐代在内的古代河南的水稻种植做了细致考证,认为豫北、豫东、豫西、南阳、豫南都有水稻种植(35)。而宁志新则推究了河北的水稻生产。他通过对河北地区水稻种植分布的三个中心即以邺县为中心的漳水流域(河北南部)、以定州为中心的河北中部、以幽州、涿州为中心的河北北部的考察,结论出河北地区的水稻种植沿着由南向北的方向传播且始终含有用水改造低洼盐碱地的主观意图,同时直至隋唐时期,河北地区的水稻种植基本上还是政府行为的观点(36)。邹逸麟从环境因素入手,考察了唐代黄河流域的水稻地域分布,得出和游修龄类似的观点:西起河西走廊,北抵河套、燕山南麓,南至秦岭、淮河,东至于海(37)。于德源以农业人口为据,推考唐代幽、檀、妫三州农田开发水平,结论出在三州水源充足的地带也有比较集中的稻作区(38)。鲁西奇引用唐诗中的诗句分析了汉水流域水稻种植概况,得出唐代汉水流域的水稻种植非常普遍的观点(11)。
除上述所列论著、论文外,魏晋南北朝学会《古代长江上游经济开发》(39)、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和江苏省社科院《古代长江下游的经济开发》(40)、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搞》(41)、洪焕椿、罗仑主编《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史研究》(42)、黄惠贤、李文澜主编《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43)、史念海《论唐代扬州和长江下游的经济地区》(44)、李伯重《唐代长江流域地区农业副业生产的发展》(45)、郑学檬《唐五代太湖地区经济试探》(46)、林立平《唐代江南地区的开发》(47)、颜亚玉《唐中后期淮南农业经济的发展》(48)、牟松友《唐代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和社会》(49)、张学恕《中国长江下游经济发展史》(50)、秦明君《试论唐代江南粮食生产发展的原因》(51)、游修龄《稻作史论集》(52)、田静茹《试论唐代长江下游地区农田水利和农业生产发展的特点》(53)、鲁西奇《历史时期汉江流域农业经济区的形成和演变》(54)、陈红《四川水稻发展小史》(55)等论著和论文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均涉及唐代稻作的有关内容。纵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唐代区域稻作研究,可谓星罗棋布、星光灿烂。这既丰富了唐代稻作研究的内容,又给唐代稻作研究开辟了新的拓展空间。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朝代。在农业为最重要的生产部门的封建社会,水稻又是农作物的一个极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因而研究唐代稻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在当今国家开发区域农业经济如火如荼的情况下,作物的种植技术、品种类型和区域栽培概况等的研究有助于对今天的农业开发提供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经验,因此研究唐代稻作又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基于此认识,不少学者关注唐代稻作研究,无疑是极其有益的。这也是唐代稻作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主要原因。在肯定研究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首先,研究的依据主要是历史文献资料,对文献以外的其他资料如考古资料重视不够。其次,区域稻作的研究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其他地区的研究相对不够充分。再次,区域稻作研究相对独立,其间之相互关系和影响的探讨有待深入。另外,唐代稻作研究属于农史研究的范围,而农史属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因而要注意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最后还要注意区域稻作特色品种的研究和探索。
注释:
(1)李伯重. 我国稻麦复种制产生于唐代长江流域考[J].农业考古,1982(2)。
(2)林立平.唐代主粮生产轮作复种制[J].暨南学报,1984(1)。
(3)蓝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1)。
(4)韩茂莉.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制度略论[J].中国农史,2000(3)。
(5)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M]农作物卷.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1。
(6)吴存浩.中国农业史[M].北京:警官学校出版社,1996。
(7)周立三.中国农业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8)孙声如.试论我国古代耕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J]中国农史,1984(1)。
(9)周尚兵.唐代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形成及自然灾害原因[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5)。
(10)李根蟠.长江下游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J].历史研究,2002(5)。
(11)鲁西奇.唐宋时期汉水流域粮食作物及其地理分布[J].中国农史,2001(3)。
(12)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1996。
(13)(日本)西定生.中国经济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14)(日本)大泽正昭.唐宋变革时期农业社会史研究[M].东京:汲古书院,1996。
(15)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16)夏如冰.中国古代稻作节水栽培技术[J].中国农史, 2001(2)。
(17)曾雄生.江南稻作文化中的若干问题略论[J].农业考古,1998(3)。
(18)桂慕文.中国水稻育秧发展史[J].农业考古,1988(2)。
(19)张泽咸.试论汉唐间的水稻生产[J].文史,第18辑。
(20)游修龄.中国稻作史[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21)华林甫.唐代水稻生产的地理布局及其变迁初探[J].中国农史,1992(2)。
(22)王双怀.试论开元时期农业的发展[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4)。
(23)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24)范楚玉,董恺忱.中国科学技术史[M]农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5)赵滕芳.香稻的考察和开发[J].农业考古,1985(2)。
(26)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稻作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27)丁颖.丁颖稻作论文集[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28)唐启淮.唐五代时期湖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4)。
(29)杜文玉.唐五代时期江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1989(4)。
(30)方亚光.论唐代江苏地区的经济实力[J].中国史研究,1993(1)。
(31)张剑光,邹国慰.略论唐代环太湖地区经济的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1999(3)。
(32)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33)李敬洵.唐代四川经济[M].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34)卢华语.从杜甫的夔州诗看唐代夔州经济[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6)。
(35)马雪芹.古代河南的水稻种植[J].农业考古,1998(3)。
(36)宁志新.汉唐时期河北地区的水稻生产[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4)。
(37)邹逸麟.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地域分布和环境制约[J]复旦大学学报,1985(3)。
(38)于德源.唐代幽、妫、檀州农田与作物分布蠡测[J].中国农史,1992(2)。
(39)魏晋南北朝学会.古代长江上游经济开发[C].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0)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江苏省社科院.古代长江下游的经济开发[C]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
(41)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
(42)洪焕椿,罗仑主编.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史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1985。
(43)黄惠贤,李文澜.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M].武汉:武汉出版社,1988年版。
(44))史念海.论唐代扬州和长江下游的经济地区[J].扬州师院学报,1982(2)
(45)李伯重.唐代长江流域地区农业副业生产的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1982(4)。
(46)郑学檬.唐五代太湖地区经济试探[J].学术月刊,1983(2)。
(47)林立平.唐代江南地区的开发[J].史学集刊,1984(2)。
(48)颜亚玉.唐中后期淮南农业经济的发展[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4)。
(49)牟松友.唐代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和社会[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50)张学恕.中国长江下游经济发展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51)秦明君.试论唐代江南粮食生产发展的原因[J].湖北大学学报,1993(5)。
(52)游修龄.稻作史论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蔬菜种类多,栽培制度复杂,作物营养条件好,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据调查,黄山区10种主栽蔬菜中有40余种主要病虫害,绝大多数病虫害为害造成蔬菜减产5%以上,一般年份损失10%~30%,流行年份减产50%~70%。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化学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的。
1农业防治
1.1选用抗病、专用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办法。不同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差异很大,根据不同的气候重点防治对象,有针对性地引进良种。由于抗性品种的表现因地而异,应用时需对其抗性和丰产性能综合评价,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同时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性,充分发挥其抗性和丰产的综合性能。并注意品种的抗性变化,一旦抗性丧失,要及时更新品种。
1.2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
一是苗棚内应避免混栽,防止原有病虫侵染幼苗。二是更新传统育苗方法。应用育苗盘育苗,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提高秧苗素质。三是做好种子消毒。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种子消毒方式。温汤浸种有消毒、增加种皮透性和加速种子吸胀的作用,早春茄果类和瓜类育苗采用此方法较好。化学消毒: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5min,捞出洗净,有钝化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在反季节辣椒、茄子、番茄和迟熟辣椒上使用,能明显抑制病毒病发生;白菜类育苗常用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0.3%。四是苗床消毒。在育苗床土上用敌克松或苗菌敌等消毒以防止立枯病的发生。五是加强苗期管理,注意增光、保温和通风降湿,及时间苗定位,保证幼苗齐、匀、壮。六是发现病虫,及时拔除病苗并进行处理。
1.3针对栽培特点,配套良好的耕作制度
定植前铲除田边杂草,在蔬菜生长季节要结合整枝及时拔除病株,摘掉病叶;蔬菜收获后,清理田间残株、败叶和杂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不给病虫生活的寄主,这些都是防止病虫害传播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病原菌和昆虫在土壤中的残留与寄居,使得蔬菜作物在连作条件下的病虫害发生更加严重。因此,可根据不同病原菌和昆虫对寄主作物种类的选择性,通过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有效控制病虫害,如在不同科、属作物之间进行轮作。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不仅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且可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恶化害虫的食料条件,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一项基本措施,或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佳。同时利用作物之间的化学他感作用原理,进行间作和套作,对于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可改善蔬菜生态条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1.4强根固本,增强蔬菜机体抗性
根是作物之本,只有根生长健康,才能吸收更多更全面的营养,使植株生长强壮,整个蔬菜机体抗性增强。要想根生长健康,必须创造适合蔬菜根系生长发育的环境。一是消灭土壤病原菌和虫卵。菜地大田土壤和苗床床土,常常会因病原菌和虫卵的残留而成为病虫害潜伏的场所,特别是对于土壤传播性病害更是如此。对土壤进行处理,杀死部分病原菌和虫卵是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方法为深翻与晒土,可促进病残株、虫原物如菌核、卵蛹、落叶在土下腐烂,并能使潜伏在病残体或土中的病虫原物加速死亡,减少田间病源和虫口基数。二是清沟沥水,降低地下水位。蔬菜根系对水分要求较严,特别是大棚蔬菜生产,高的地下水位,不仅土壤湿度大,而且影响大棚湿度的控制,冬天还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极易引发各种病害。三是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土壤耕作层不能少于30cm,否则不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长;要增施有机肥,如马来大壮有机无机肥、农丰田有机肥,这2种肥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还有多种微生物菌,对调节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非常有利,最终使植株生长快、长势强、病虫害少、产量高、不易早衰。但农家肥和有机肥必须腐熟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病菌带入农田。
1.5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的田间管理能创造一种适合于作物生长发育且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是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改善菜田内小气候,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如控制温度、湿度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期、改善田间小气候和设施内的环境调节措施,创造一种既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又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繁衍的环境。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调整播种期可以使作物的发病盛期与病虫原物侵染的高发期错开,达到避开病虫为害的目的。如为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秋延茄果类蔬菜育苗不能早于7月15日;又如白菜苔软腐病的危害程度与播种期有显着关系,适当迟播可减轻危害程度。茄子、番茄适当的稀植,可以使植株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还能提高品质。田间管理得当不仅可改善作物的生长状况,而且还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及受害后的补偿能力。推广深沟窄畦、高畦,雨停畦干,避免田间积水,可减轻病害发生。合理密植辣椒,在高温季节到来前封行,避免土壤曝晒,利于根系发育,病毒病明显减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提早定植适龄番茄,可提前番茄生育期,减轻病毒病、青枯病为害。通过以上农业措施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2物理机械防治
利用物理因子和机械作用对病虫的生长发育等进行干扰,减轻或避免其对作物的危害。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一是高温闷棚。夏季高温,利用7~8月的高温对土壤深翻闷棚,每隔10~15d翻耕1次,可有效地杀灭病原菌和虫卵。每年在越山蔬菜基地大力推广春菜结束后,进行高温闷棚。二是利用银灰膜防治蚜虫和病毒病。三是机械阻隔。大棚覆盖不仅用于高效的蔬菜生产,还可用于5~8月的小白菜生产,可减少雨水的冲刷,减轻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发生,有效解决伏缺问题。
3生物防治
蔬菜种类多,栽培制度复杂,作物营养条件好,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据调查,黄山区10种主栽蔬菜中有40余种主要病虫害,绝大多数病虫害为害造成蔬菜减产5%以上,一般年份损失10%~30%,流行年份减产50%~70%。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化学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的。
1农业防治
1.1选用抗病、专用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办法。不同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差异很大,根据不同的气候重点防治对象,有针对性地引进良种。由于抗性品种的表现因地而异,应用时需对其抗性和丰产性能综合评价,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同时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性,充分发挥其抗性和丰产的综合性能。并注意品种的抗性变化,一旦抗性丧失,要及时更新品种。
1.2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
一是苗棚内应避免混栽,防止原有病虫侵染幼苗。二是更新传统育苗方法。应用育苗盘育苗,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提高秧苗素质。三是做好种子消毒。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种子消毒方式。温汤浸种有消毒、增加种皮透性和加速种子吸胀的作用,早春茄果类和瓜类育苗采用此方法较好。化学消毒: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5 min,捞出洗净,有钝化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在反季节辣椒、茄子、番茄和迟熟辣椒上使用,能明显抑制病毒病发生;白菜类育苗常用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0.3%。四是苗床消毒。在育苗床土上用敌克松或苗菌敌等消毒以防止立枯病的发生。五是加强苗期管理,注意增光、保温和通风降湿,及时间苗定位,保证幼苗齐、匀、壮。六是发现病虫,及时拔除病苗并进行处理。
1.3针对栽培特点,配套良好的耕作制度
定植前铲除田边杂草,在蔬菜生长季节要结合整枝及时拔除病株,摘掉病叶;蔬菜收获后,清理田间残株、败叶和杂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不给病虫生活的寄主,这些都是防止病虫害传播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病原菌和昆虫在土壤中的残留与寄居,使得蔬菜作物在连作条件下的病虫害发生更加严重。因此,可根据不同病原菌和昆虫对寄主作物种类的选择性,通过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有效控制病虫害,如在不同科、属作物之间进行轮作。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不仅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且可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恶化害虫的食料条件,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一项基本措施,或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佳。同时利用作物之间的化学他感作用原理,进行间作和套作,对于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可改善蔬菜生态条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1.4强根固本,增强蔬菜机体抗性
根是作物之本,只有根生长健康,才能吸收更多更全面的营养,使植株生长强壮,整个蔬菜机体抗性增强。要想根生长健康,必须创造适合蔬菜根系生长发育的环境。一是消灭土壤病原菌和虫卵。菜地大田土壤和苗床床土,常常会因病原菌和虫卵的残留而成为病虫害潜伏的场所,特别是对于土壤传播性病害更是如此。对土壤进行处理,杀死部分病原菌和虫卵是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方法为深翻与晒土,可促进病残株、虫原物如菌核、卵蛹、落叶在土下腐烂,并能使潜伏在病残体或土中的病虫原物加速死亡,减少田间病源和虫口基数。二是清沟沥水,降低地下水位。蔬菜根系对水分要求较严,特别是大棚蔬菜生产,高的地下水位,不仅土壤湿度大,而且影响大棚湿度的控制,冬天还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极易引发各种病害。三是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土壤耕作层不能少于30cm,否则不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长;要增施有机肥,如马来大壮有机无机肥、农丰田有机肥,这2种肥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还有多种微生物菌,对调节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非常有利,最终使植株生长快、长势强、病虫害少、产量高、不易早衰。但农家肥和有机肥必须腐熟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病菌带入农田。 转贴于
1.5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的田间管理能创造一种适合于作物生长发育且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是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改善菜田内小气候,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如控制温度、湿度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期、改善田间小气候和设施内的环境调节措施,创造一种既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又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繁衍的环境。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调整播种期可以使作物的发病盛期与病虫原物侵染的高发期错开,达到避开病虫为害的目的。如为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秋延茄果类蔬菜育苗不能早于7月15日;又如白菜苔软腐病的危害程度与播种期有显着关系,适当迟播可减轻危害程度。茄子、番茄适当的稀植,可以使植株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还能提高品质。田间管理得当不仅可改善作物的生长状况,而且还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及受害后的补偿能力。推广深沟窄畦、高畦,雨停畦干,避免田间积水,可减轻病害发生。合理密植辣椒,在高温季节到来前封行,避免土壤曝晒,利于根系发育,病毒病明显减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提早定植适龄番茄,可提前番茄生育期,减轻病毒病、青枯病为害。通过以上农业措施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2物理机械防治
利用物理因子和机械作用对病虫的生长发育等进行干扰,减轻或避免其对作物的危害。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一是高温闷棚。夏季高温,利用7~8月的高温对土壤深翻闷棚,每隔10~15d翻耕1次,可有效地杀灭病原菌和虫卵。每年在越山蔬菜基地大力推广春菜结束后,进行高温闷棚。二是利用银灰膜防治蚜虫和病毒病。三是机械阻隔。大棚覆盖不仅用于高效的蔬菜生产,还可用于5~8月的小白菜生产,可减少雨水的冲刷,减轻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发生,有效解决伏缺问题。
3生物防治
青海省的气候条件很适合甘蓝型优质油菜的生产。生产的油菜产量高,平均产量可达3750kg/hm2,最高产量达到5250kg/hm2;产值高,每生产1kg油菜籽的产值,比生产1kg春小麦的产值高2~3倍;品质优,需用量大。
甘蓝型油菜生产全机械化技术包括整地、播种、育苗移栽、植保、收获、秸秆还田、脱粒等环节,核心内容是机械化播种、育苗移栽和收获。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油菜生产技术装备,是提高油菜生产技术水平,实现甘蓝型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必由之路。
1栽培技术要求
油菜直播通常采用条播和点播,要求下种均匀,无明显断条,行距相同,行向笔直,播种深度2~3cm,播量5.25kg/hm2,行距25~35cm。
2整地技术要求
耕地深度应在20cm左右,深浅一致,翻垡良好,地表植物残株覆盖严密;整地平整,土壤松碎,墒性好,上虚下实,底肥覆盖严密。
3机械化育苗移栽技术要求
一般采用育苗装置,将种子播入营养钵内,在一定条件下集中育苗,然后将育好的钵苗用移栽机移栽到大田。育苗移栽的种子必须进行精选,经过包衣处理,制钵机制取营养钵时,需按要求配制好营养土。根据不同品种和耕作制度,按一定的株距和行距,移栽油菜小苗,用土压实,不产生萎根、伤苗现象。
4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要求
播种前3d喷施除草剂,播种机进行播量、行距调整。播种量按5.25~6.00kg/hm2,与22.5kg/hm2尿素、5.25kg/hm2二铵和37.5kg/hm23911颗粒剂混合调匀,使总播量达到97.5~105.0kg/hm2。其调整方法可按不同类型播种机的调整要求进行。
5农艺管理措施
甘蓝型油菜种植区的气候特点表现为苗期气温低、蕾薹期干旱、花期以后气温升高,进入雨季。往往造成苗期生长缓慢、营养积累量小;蕾薹期以前花芽分化水平低,无效枝和无效果多;花期以后,枝叶徒长,打乱生殖生长过程,造成落花落果、秕粒率高、千粒重小。应根据高原气候影响状况,用农艺措施调节和控制。
早期开始争取获得较多的田间生长时间,增加油菜对外界水、肥、气、热资源的吸收量,播种、松土、间苗、定苗、防治病虫害、追肥、浇水要提前,实行秋耕、秋施肥和冬灌栽培措施。
重点促根、促叶,前期增水、肥,中期控制水、肥和中耕,减缓生长速度,延长花期分化发育时间,保证后期落花落果少,无效果比率降低,角粒数增加,无倒伏,实现丰产丰收。
6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
6.1病害防治要求
选用抗病品种,采用休闲轮作制,同时注意种植密度适宜,灌溉恰当,施肥量科学合理。
6.2虫害防治要求
甘蓝型春油菜的苗期害虫主要是黄条跳甲成虫和茎龟象幼虫。一般用22.5kg/hm23911拌种或进行毒土处理,能防治上述2种害虫。若处理效果不好,可在盛花期前用药剂喷杀。
6.3草害防治要求
甘蓝型春油菜的苗期草荒治理,主要是针对野燕麦、香薷、微孔草、灰绿黎、荠草等杂草,一般用48%的氟乐灵乳剂2250~2550mL/hm2,以尿素或砂土为稀释剂,进行混合拌匀,于播种前撒于土壤表面,立即用圆盘耙或旋耕机将药剂带翻入表土下6~8cm处可以基本防治苗期草害。7油菜收获技术要求
7.1分段收获
在油菜80%角果呈黄色时,用割晒机收割铺放田间,边割边捆,即时堆垛,以防裂角落粒。放置7~15d,待油菜后熟干燥后,再用联合收割机或脱粒机脱粒。用收割机拣拾时,应将联合收割机割刀部分换成拣拾器,同时更换凹板网筛,调低清选风扇的风速,调小脱粒滚筒与凹板之间的间隙,拣拾脱粒。
7.2联合收获
论文摘要 阐述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论述该项技术的优势,并介绍推广该项技术的措施,以指导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简约栽培于一体的先进适用技术,通过少、免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体现了发展优质、高产、节本、高效以及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内涵,是农业部“十一五”期间重大推广技术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
(1)高原风沙区。推广一年一作小杂粮技术体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盖、轮作倒茬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该区域要在改善耕地质量的过程中,实现控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丘陵山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技术体系,普及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中耕除草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在重点实现培肥地力、稳产高产的同时,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条件的目标。
(3)盆地周围山区。推广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化学除草、深松浅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重点解决好治旱改土、保护生态、提高粮食品质。
(4)平川盆地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水、旱地技术体系。在水、旱地上普及应用免耕播种、多种形式秸秆覆盖、浅松、深松、化学除草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措施。立足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旱地水地并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5)丘陵盆地区。推广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推广普及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等技术,以达到蓄水保水、治旱改土,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优势
(1)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风蚀,改善了生态环境。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小麦免耕栽培试验区试验表明,试验区地表径流量比传统裸露耕作减少51.2%,土壤蓄水能力比传统耕作提高11%~17%;寿阳玉米免耕试验区,地表径流量减少55%,土壤流失量减少95%,土壤蓄水能力提高9%~15%。根据初步估算,如果山西的440万公顷耕地全部实施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可达9 520万吨,占全省水土流失量最大值的70%,这就能解决山西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农田不再进行耕翻、耙耱等作业,实施作物残茬覆盖和留茬固土,能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可有效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有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都能获得增产,而且越旱的年份增产幅度越大。2002年全省19.27万公顷示范面积,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9万吨,平均产量5 138.1kg/hm2,比对照田增加19.57%,比2001年增加25.24%。尧都区是山西中澳项目试验区,也是国家级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0年在全区降雨量仅为328.1mm的特大干旱情况下,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区小麦产量达到2 340kg/hm2,而传统耕作的只有1 110kg/hm2,增产幅度达到110%;2003年项目区小麦产量达3 600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20%。潞城市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2年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8 874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13.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据我们对7个重点示范基地的调查,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比传统耕作作业次数减少1~7次,且减少了人畜作业量,农业生产成本比传统耕作减少11.4%~28.3%,粮食产量增加15%~18%。由于产量增加和成本降低,粮食生产的效益显著提高,平均纯收入比传统对照区提高1 350~3 000元/hm2,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能够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减少天然降雨冲刷和土壤的流失量。寿阳试验区玉米试验表明,玉米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0.046%,比传统耕作区增加35.74%,水解氮增加6.55%,速效磷增加16.4%,速效钾增加10.17%;尧都区小麦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达到0.06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措施
(1)从实际出发,在引进国外先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具有不同耕作制度、自然条件和种植作物建立长期稳定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机理、技术体系、生产成本和应用效果作长期的试验研究,逐步形成和确立适合本地不同地区的一年一作玉米、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和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模式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2)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抓好典型示范,由于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农业与传统耕作农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让农民通过试验区的效果认识和掌握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
(3)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农艺技术,是靠农业机械实施到位的,因此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机具必须满足农艺技术要求,重点是在有作物残茬覆盖的情况下,保证播种质量和不翻耕的情况下如何除草。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不同于传统耕作技术的新的耕作方式,要研究新的农艺规范,使农机与农艺互相适应,互相促进,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4)坚持连年实施,避免短期行为。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径流、提高土壤肥力,但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必须连续坚持数年,不得间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预期效果。据临汾市尧都区连续9年对采用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的小麦地调查,土壤有机质含量1992年为0.895%,2000年达到1.37%,这是一个逐步的量变过程。
(5)强化培训,普及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知识。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集成组装的综合性技术,需要综合运用秸秆还田、化学灭草、合理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种和免耕播种等技术。多年来,示范区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发展速度与质量。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短期培训会议、讲座,对项目区的主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从技术原理、操作规范、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技术培训,并安排实施项目区农户、农机手、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
参考文献
[1]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7(7):5-9.
[2] 许继光.保护性耕作的定位思辨和总体构想[J].当代农机,2007(6):34-36.
[3] 田慧,谭周进,屠乃美,等.少免耕土壤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06(5):10-12.
中图分类号: S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004-2
中国的农村改革从起步到现在已经经历了30多个年头的发展,它使我国的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从现状来看,“三农”问题仍然作为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而存在,它在很大程度上阻挡了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建设。而作为“三农”中的基础,农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同样是至关重要。北方的农产品等作物在我国的农产品总量中占据着很大比例,但我们可以看到,北方大部分较贫困的地区在耕作问题上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精耕细作”耕作方式,这对于我国城乡结合的实现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从北方农业耕作机械化的必要性、运用现代机械的优势耕作机械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把现代机械融入到耕作中所应采取的策略入手进行简单的探讨。
1 北方农业耕作机械化的必要性
农业作为我国的一项基础产业在食品保障、原料提供以及生态保护方面有着多重的作用功能。而耕地作为农业中的后备保障其所起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据2009年我国国土资源部对外的信息来看,我国的耕地现状不容乐观。第一,我国北方的耕地总量较少,而且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北方较其他地区而言,幅员辽阔,但人口较多,可利用的土地有限,特别是作为农业生产的耕地更是贫乏。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是1.4亩,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第二,耕地的质量较差,退化问题较为严重。由于北方大部分地区对于耕地的保护意识淡薄,加之宣传不到位,致使水土流失严重,使得部分耕地变为盐碱地,不利于水土保护,被弃为荒地。第三,耕地的利用率不高。以上三种状况促使了现代机械化在耕作中的推广和运用。
2 运用现代机械的优势
2.1 有效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根据使用农机作用的农民反映,使用现代机械可以大幅度提高耕作的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的成本。除此之外,使用现代化耕作机械对于耕地的抗旱、抗灾的抵御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过去“靠天吃饭”的理念。
2.2 更有利于在耕作技术上引进科技化水准
农业现代机械化可以说是科技的物化,它作为一种载体确保了农业新技术新改革的落实和应用。比如当前耕作中普及的精量播种、化肥深施以及相关的节约资源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还有诸如抢收抢种、产田耕作改造等农业生产运动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3 有利于农民致富。
在耕作中运用机械现代化,可以将机械的增产和增效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此外,运用机械代替原有的劳动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农民体力的消耗,创造了农民的身体财富。
3 耕作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3.1 部分农民的观念没有转变
在耕作中运用机械化是对以往耕作所进行的尝试和改革,而传统的耕作技术已经在农民的耕作理念中根深蒂固,要想替换或者改变非常不易。在现实耕作技术中,我们仍然能看到部分地区运用秸秆焚烧或者按传统的方式进行耕作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大家心中对于这种“精耕细作”的方式形成一种习惯或者说依赖,从而对于机械化保护性耕地的应用视而不见。从中可以看出农民对于耕作的观念没有得到转变,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由于相关部门对于机械保护性耕地的宣传不到位,力度不够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后期的监督管理没有落实到实处。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靠事实说话,通过事实的教育宣传让大家改变传统的观念,使得机械化的耕作技术得以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3.2 地理环境制约了现代机械在耕作中的应用
要想让机械化的耕作技术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要配备一定的现代化农机,而且要建立在适度经营规模的基础上。从北方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一家一户拥有一套机械化的耕作农具是不现实的,因为绝大部分农户还没有脱贫,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购置农机,这只能放在各别的农机大户上实施。除此之外,北方的耕地大多都是依附于高原或者丘陵,进行机械化耕地不方便也不现实。因为机械化的耕地大多应用在连片的土地上效益才会显著。由此看来,地理环境是制约现代机械在耕作中运用的巨大瓶颈。
3.3 相关部门在机械化耕作方面的投入不足
北方相对于其他地方而言,经济比较落后,要想使每家每户购置一套耕作农具不现实。据市场分析调查,一套完整的耕作农具需10万元左右,这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而言可谓是天文数字。假使有的农户家里可以承担起购置的费用,但后期的燃油、维修费用等也需要付出一大笔的投资。根据国家的政策,在购置农机方面国家一次性补贴30%,但这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购机需求。这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农民购置农具的积极性。因此,为了提高农户在运用耕地机械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耕作的效率,相关部门需在补贴方面做出更大的投资,促使机械化在耕作方面的应用。
3.4 农具与市场需求不能相适应
随着国家和相关部门对于购置农具的补贴加大,以及机械化耕作技术的广泛推广,有能力的农户都购买了相关的农具,但随之而来出现了配套机具与需求不相符的状况。比如缺货断档、“大马拉小车”等问题层出不群,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购置农具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机械化耕作技术的推广收到了限制和影响。因此,解决好农具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问题刻不容缓。
3.5 相关的市场机制不完善
由于机械化的耕作技术刚刚起步,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与之相适应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善的建立起来。不可否认的是,机械化耕作在经济、生态方面的效益已经初显成效,它的发展前景也是相当乐观。随着对其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强加大,它所带来的各方面效益也会越加凸显。为了确保对于机械化耕作技术的应用,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化的发展机制。
4 如何把现代机械融入到北方农业的耕作中
4.1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府支持体系
北方地区大多发展的是旱作农业,而机械保护性耕地技术更多的也应用在旱作农业方面。近年来,国家对于保护性耕地技术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并且在旱作农业示范工程方面加快了实施的步伐。除此之外,还通过下发文件、成立专项小组、设立配套资金等措施来推动保护性耕地的健康稳步的实施。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后期的落实和监督也是必不可少,否则整个项目将会落空。据统计调查,如果一个项目政府对其的重视程度高、宣传力度大、投入资金足,其才能得以顺利的实施。因此,要将现代机械化的耕作技术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并且得以长久的巩固,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支持体系,这样才能从政策体系方面对其的发展予以强有力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4.2 加大宣传力度和引导力度
任何一项技术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前期的宣传力度和整个过程中的引导力度。为了推广现代化机械的耕作技术,可以采取加强技术的推广、开展农机下乡、配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实际指导等形式让农民认识和掌握先进的技术理念。一方面因地制宜,确定每个地方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且确保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入田间地头予以指导;另一方面通过“农机下乡”的形式,广泛传播相关的技术;要及时宣传一些典型经验在广大农民中进行运用。除此之外,多渠道的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同。
4.3 完善服务体系的建立
服务体系作为现代机械化耕作的保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区需把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支撑力量得以落实。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进行作业补贴,有针对性地培养部分机械耕作服务大户或者是专业性的合作社。一个优秀的农机手不仅能够带动整个村子的发展,而且可以带活周边的服务市场。第二,在发展专业的合作社方面以农机大户作为整个依托。合作社作为农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以农机大户作为依托将其做大做强,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其中介服务、技术服务、作业服务等功能发挥到极致,从而让机械化耕作技术得以健康快速的发展。第三,在服务体系的建立上坚持以“广范围覆盖,可持续发展”为方针理念来落实。
4.4 落实购置耕作农机的补贴政策
近几年来,中央出台了若干项惠农支农的政策,购置农机的补贴政策也是其中之一。农机部门应该将相关的补贴政策宣传到位,让每一农户都能够认清政策所带来的好处,调动起广大农民购机的热情,从而推广农机在耕作过程中的应用。除此之外,各级部门要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确保国家给予的补贴能够落到实处,争取让补贴的支出公开化、透明化,防止各级部门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从中挪用或者贪污,从而践行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广大的农民朋友真正得到帮助和实惠。
4.5 加强各乡镇的基层组织建设
现代机械化的耕作技术对于提高北方农村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而言意义非凡,这项技术能否得以落实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镇基层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如果基层领导班子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且拥有很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就能以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利益为基点谋划全局,将各个项目落实到实处。因此,必须加强乡镇的基层组织建设,确保现代机械化的耕作技术顺利实施,从而为广大的农民服务。
4.6 推广跨区域作业
跨区域作业是指在操作各种农机时可以跨乡级或者县级以上行政区域。采取跨区域作业不仅可以将各地区在不同农时阶段的农机合理调配问题得到妥善的协调安排,而且可以解决部分地区在耕作过程中农机不足的情况。因此,大力推广跨区域作业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战略,需引起各部门和领导的广泛关注。
综上所述,现代机械化的耕作技术在北方的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了较普遍的应用,它所带来的各项效益也是凸显可见的,这对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建设以及全面落实小康社会来说举足轻重。由于对它的应用尚处在一个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需要解决,因此需要国家和地方投入更多的财力和人力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这个过程是艰巨并且漫长的,需要集大智、尽大力,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落实。
参考文献
[1] 李立军.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
[2] 张永民,赵士洞.近50年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耕地变化及其政策因素分析――以赤峰市为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
[3] 齐成喜.天津耕作制度50年演变规律、2020年发展方向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