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自主探究论文

自主探究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6 17:15:1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自主探究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自主探究论文

篇1

2必须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审美情趣

教师要联系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正确的教育,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教师还可以利用优秀的艺术作品,比如经典名著,影视节目,歌曲绘画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这些积淀了人类精神文明的作品既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认识水平,还能陶冶情操,有益身心发展。只有当学生获取了辨别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和情感时,他们才能自觉规范自身的言行,学生自主管理才能行之有效。

3布置任务,分小组学习,学生自我约束,促进学生自主管理

教师先提出要达到的目标,布置任务。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组时,每个小组有好、中、差搭配,小组内的同学都承担不同的角色,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确定分工。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观察,了解学生的动向情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可以在小组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约束自己,互相监督,互相协作,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只有通过自我学习、自我管理,才能完成任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4教师要有好的人格魅力,有好的情趣、好的心态、好的习惯,使其影响学生

只有教师以身作则,管理好自己,学生才会听教师的,做到自己管理好自己。假如说教师都在学生面前抽烟、赌博,又教育学生不要抽烟、赌博,这样学生会听你的吗?会自己管理好自己吗?只有知行统一、教书育人有方的老师才能使学生愿意与其亲近,听从其教诲,积极改正老师指出的缺点。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5把学生放到行业中去实践,增强自主管理能力

学生到了行业,要自觉遵守行业纪律,自己生活,自己学习,自己工作,如何与行业的领导职工相处等,一切都必须依靠自己。因此,到行业中去实践是增强学生主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6努力形成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激励学生自主管理的主动性

在给学生的评价反馈中要让学生觉得分数固然重要,但大家更看中他是否对自己的言行有要求,是否能对自己进行有效的自我实践和教育,是否注重自己能力的提高。当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估时,要本着平等、尊重、理解、鼓励、民主原则,还有,也要形成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公正体系,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

7教师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给学生更多的主体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只有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亲自参以活动,亲自体验,才能够让学生不断从做中学,从做中提高能力,从做中发展自己。通过开展活动,学生有了自主发展和创新的空间,学生通过合作交流,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进入社会的各种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手段和途径。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是学生锻炼能力,施展才华的舞台。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是学校培养的最终的目标。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要不断的探索,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真正让学生从做中体验、从做中管理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适应社会的人。参考文献

[1]陈琦.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心理学》.

篇2

一、引导创新出彩的能力,才是课堂管理的最美智慧

兴趣是最好的燃烧机,引导是创新的航标器,激励与竞争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强大动力。我们应建立学生是学习者,更是实践者、探索者的基本概念,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使自主探究成为乐趣,融入学生课内外生活中,使学生自主设疑,自主激趣,自主创新,不断提升发展学生主动探求的愿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这才是自主探究课堂的立体动感的最美智慧。如讲授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课时,对于第一、二、三、四节最后一句“祖国啊”,如何把感情的基调和语调读出来时,同学们读的是五花八门。老师启发:你们班有谁能发明一种既形象又准确还好理解的方法,为大家演绎出来。大家议论纷纷,激情澎湃。下课了,大家的发明创新的心却不平静,都陷入苦思冥想之中。周五放学后,老师又启发大家,回家可以用网络查询,可以拜师求艺,也可以结合课文的赏析点拨,独创一种自己的方法,星期一课堂上展示竞优。星期一的展示活动别开生面,各具千秋,亮点出彩的真不少。但寇某、黄某、韦某三名同学的“四声发明法”最终夺冠。她们三人用电脑制作了三个“心”字形“祖”、“国”、“啊”的模具闪亮登场。读第一节时,他们用“祖”、“国”、“啊”摆了一个“\”的造型,每人朗读一字,声音又浑然一体,既形象又赋予美感,像音乐舞剧。黄某说“第一节的五组意象,描绘的是贫穷落后的祖国,诗人感情沉重压抑,语气声调逐渐下沉,到最后几乎无声了,因此像四声调下沉,表情应该是悲哀状。”大家的眼睛一亮。读第二节时,他们用“祖”、“国”、“啊”摆了一个“V”,寇某解释说:“第二节的感情基调先悲痛后希望,声调先低后升,很像三声调,表情是先悲后喜。”大家的眼睛瞪得更大。读第三节时,他们摆了“一”字型,韦某解释说“看到‘胚芽’、‘起跑线’、‘黎明’,心情欣喜酝酿,绽放激动地欣喜,同时轻声呼唤祖国啊,酷似一声调,表情是笑成了一朵花。”同学们惊叹了。读第四节时,她们摆了一个“/”字型,黄某说“这节的感情基调是深情激烈,语调不断高昂起来,形成舒婷的最高音,表情是狂喜不已。”同学们惊呼赞叹。之后她们带着感情基调、声调、表情等又完美地演绎了一遍。老师带头报以热烈的掌声。全班同学以她们的造型完美齐读了四节中“祖国啊”,声音表情,和谐合理,情调自然,真是一种既形象又准确还好理解的演读方法。我万万没想到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四声发明”朗读法,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横空出世了。在听政治课公开课《构建安全、和谐的校园》一课时,老师用课件出示校园踩踏事故视频及近年来校园踩踏事故数字统计,使学生明白踩踏事故的危害及严重性,接下来让学生自己查找校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回顾校园内发生过的不安全事故,再讨论交流预防措施。因为和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同学们在讨论交流中积极思考,探讨,不仅找出了一些校园安全事故的预防、自救、自护方法,而且深入地掌握了一定安全事故的应变措施与能力。在知识拓展环节时,最大的亮点就是安全知识和安全标识的竞赛闯关,不但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探求知识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所有文科课堂教学,就应该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引导的竞赛激励,课堂课外启迪自主探究,活学、活用、自主、创新相得益彰,就能成就一段段美丽的课堂传奇。在自主探究中,学生将文本的激荡交流内化到自己的脑海里,把古板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通过引导移情体验,以自己的生命激情唤醒、盘活复苏文本中的沉睡生命,在复活的意象中使课本情蕴获得新的闪现。这样的情趣盎然的创新,就是建立在学生完全自主思考、探究创新之中,使中小学的智慧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开发解疑释惑的品质,才是课堂管理的最美境界

解疑释惑是思维活跃的开端、智慧迸发的窗口,是开启学生新思维的金钥匙。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把孩子的主动性、能动性引导到知识的领会上,把孩子的认知感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拓展思维能力有机融合,把孩子领会知识、活学活用知识的品质作为最高培养目标。如在讲小说《心声》一课时,在课外拓展环节时,我的问题是: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我要求大家不准讨论,不准参考资料,根据课文的理解和现实中的教育现象,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挖掘符合题意的答案。我给了5分钟思考的时间,时间到后同学自愿举手回答,其他的同学凝神倾听,认真做好记录。“渴望亲情,因为自己家庭不和睦!”“渴望友谊,因为想念儿时的玩伴妮妮!”“渴望读自己喜欢课文,表现自己的心声。”“因为自己嗓子有缺陷,希望老师给一次公平的机会。”有4种答案后同学们似乎已经没有其他的答案而沉默了。老师说:“主观答案不止一个,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再思考,开通脑筋,想出更多的答案来。”同学们又开始静静思考,在笔记上列举着。同学的思维又活跃起来:“老师,我又想到了!”“老师,我再补充一点”。同学们争先恐后又说出了12个答案,好像答案又穷尽了。老师再启发道:“你们只局限到学生、老师的角度和范围,能不能针对教育部门、政府、家庭、社会、国家等更大的视野和角度来思考。”同学们思维奔涌、灵感喷薄,又说出了38种答案。“同学们,你们太厉害了,自己动脑,自主探寻,50多种答案合在一起,天下无敌了!这样遇到阅读理解题,你们几乎人人满分啊!”这种开发解疑释惑的品质培养,就能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发散思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的探究方法,对语文阅读理解确实富有成效。对于数理化课堂,这种举一反三触动灵感,触类旁通盘活思维的方法,同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我们“抛砖引玉”,积极引导,创设情境,激趣导思,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主探寻,联系现实,走向人文、自主、开放、活跃,达到“思维坚冰击破,情感思想交辉共鸣,知识升华千帆竞发”的最美境界,往往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美感和神效。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我们的课堂管理,只有“授人以渔”地教给学生找到课堂这个能动的“支点”,才能撬动各学科课堂千千万万个“地球”,这个支点就是智慧的引导和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课堂管理中,倡导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加强文章理解方法的引导与渗透,将大千世界的感受传递给学生,尊重人格,尊重差异,个性解放,思想自由,自主发展,勇于探索,[2]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塑造学生的主体个性,就能开发学生天赋无限潜能,激发个性材质极限能量,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生命的课堂蓬勃发展。强化课堂的自主探究的管理意识,就能唤醒沉睡的生命活力与智慧的创造力,从而丰富学科生命内涵与真谛,提升人生智慧与境界,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把课堂教学全面引向明媚簇新的春天,才能更多培养出自主探究能力超强的王者。

作者:刘文胜

篇3

2锻炼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以便有效的提升自学水平

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教师不仅要掌握数学知识的特性,还要积极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活动,并分析教材研究内容,从而延伸并拓宽学生所要讨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在教师在教学二倍角公式的运用一章时,首先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已知函数为y=sin2x+2sinxcosx+3cos2x,求(1)函数的最小周期;(2)函数的单调区间;(3)函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以及所取得的x的集合。”接着,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结合所学的知识经过详细的分析讨论之后,发现该题其实是在考查学生三角函数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能力,通常在解答该题的时采用“先化解后求值”的方法进行。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的进行点拨,尤其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化解已知的条件,这样才能有效的解答后面的问题。最后,学生在解答完毕之后,教师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再一次向学生布置一道具有巩固性的探究题:“已知扇形AOB的半径为1,其圆心角为60°,四边形QRPS是扇形的一个内接矩形,如下图,那么点P在什么位置的时候,矩形QRPS的面积是最大?并将最大值求出来。”给出问题之后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探究,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该堂课所学的知识,还能提升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3在探究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探究的要领以提升探究的水平

篇4

2自主探究,升华情感。自主探究是小学语文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理解文本的一种方法。教师必须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重视学生对文本理解的过程,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教师要很好地引领,抓住课文中关键性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有层次地进行剖析和点拨,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如:学习《丑小鸭》一课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品词想象,很好地体会丑小鸭“被欺负”的情景,教师给学生布置自学任务: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丑小鸭被欺负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丑小鸭当时的心情如何?小组汇报。学生说:“咬、啄、讨厌是描写丑小鸭被欺负的。”一个学生补充:“孤单、钻出、离开也是描写丑小鸭被欺负的词语。”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教师及时表扬他们很会找关键词:“丑小鸭的哥哥姐姐们也咬它,公鸡也啄它,养鸭姑娘也讨厌她,这时为什么呢?请大家看图。”学生说图意,沟通文本与作者之间的情感。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画面:“一群美丽的白天鹅在空中翩翩起舞,丑小鸭看到了,它会怎么想?它想:如果我也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那该多漂亮啊!”文中用“又惊奇,又羡慕”这些词语表达了丑小鸭的羡慕之情。用羡慕的语气读这一段,学生摇头晃脑、如醉如痴,尽兴品读。

篇5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很少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起来,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才能让学生有兴趣主动学习高中数学呢?教师可以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提出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从而对高中数学产生兴趣,主动学习数学.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时,教师要尽可能地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相结合,从学生熟悉的事情入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发散思维进行思考,从而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二、联系已学知识,引导探究新的知识

高中数学的难度相对于小学和初中来说,其难度有了不少的提升,特别是高中数学中的理论知识较多,这让不少学生在一开始接触数学的时候就望而生畏,再加上理论知识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如果教师不能针对学生学习进程中的这些问题,巧于设计,将新学知识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必然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传授新知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石,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而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数学中的大部分理论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推理而来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并将新旧知识进行类比,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新知识.

三、课后扩展延伸,鼓励学生巩固探究

篇6

二、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1.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们投入到积极主动的思考与讨论当中去。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氛围,同时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探究热情,并通过问题探究来锻炼相关的思维与意识,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地理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用地理知识来指导地理实践。

2.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可以不断拓展学生的地理思维意识与能力,让他们的地理知识变得更为开阔,还可以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地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它可以有效改善初中地理教学效果。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基本上都是那种填鸭式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可以从根本上转变这种局限性的教学方法,转而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辅导和帮助。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动力所在,积极主动的探究地理知识,从而切实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

三、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从生活中选择教学素材。这就是说,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该选取一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素材,这样,学生才可以真正感受到亲切,有利于调动起学生的探究热情,也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只有地理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才可以真正有效参与到学习实践当中去,才可以直接解决与地理学科相关的问题。

2.选择难易适中的教学材料。初中地理教学中采取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就必须满足这样一个条件,即教学材料具有一定的深度与难度。那么,地理教师就要综合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分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在地理课堂上设置一些合适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学习的快乐,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在经过一定程度的努力之后取得成果,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与探究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获得学习成功的。

篇7

我国学者庞维国[2]主张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界定自主学习:从横向角度是指从学习的各个方面或维度来综合界定自主学习,即如果学生本人对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能自觉地做出选择和控制,其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从纵向角度是指学习的整个过程来阐释自主学习的实质: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已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

综合上述观点,自主学习应具备以下特征:①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②选择性:强调自主学习首先体现在学生自主选择权上;③独立性:自主学习并非绝对的独立学习,而是尽可能摆脱对教师或他人的依赖;④能动性:即自主学习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为前提;⑤有效性:一般来说,学习的自主水平越高,学习的过程也就越优化,学习效果也就越好;⑥相对性:自主学习不是绝对的,绝对自主学习和绝对不自主学习都比较少,学生的学多是介于两者之间。

2自主学习在儿科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2.1树立互敬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中专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严重,自我认同紊乱,常常依赖外界的评判。目前在社会上,护理专业上有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是最底层,因此他们心理压力大,既有没能上大学的失落感,又要面对就业困难的社会现实,同时又怕被别人忽视和看不起。一些研究发现,许多中专生心情压抑、消沉、沮丧、自暴自弃、学习兴趣低下。因此,老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应注意运用肯定和鼓励的情感诱导功能,真诚与学生沟通和相互理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情境,让学生感受尊重、享受学习的快乐、克服心理障碍、勇敢面对现实,激发起自主学习的强烈愿望。

2.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营造一个既严肃又活泼的课堂气氛,给学生自由发挥和独立思索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或愿意在课堂发言。但实际的情况是积极主动发言的情况很少,很多时候需要教师点名,这似乎是矛盾的。其实不然,很多学生往往是碍于情面或担心自己出错而放弃了主动发言的机会。因此,不但要寻找真正让学生感兴趣的讨论主题,适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之间和谐互动的空间,让学生在这种自由探索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增强对课程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讲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一课时,教师首先引导性帮助学生复习人体维生素D的来源、维生素D在体内的代谢及其生理作用,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以后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①什么原因可导致维生素D的缺乏?②本病的发病率你认为在哪一季节较高?南方和北方有区别吗?城乡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③本病应该怎样预防?④你怎么指导家长正确地给小儿晒太阳?⑤用自己的语言或肢体表演描述一下本病的症状和体征。学生在这些问题的讨论中,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常常超越课本原有的内容让知识的认知更形象、更具体,掌握得更全面、更牢固。同时,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师生能够相互交流,学生真正被放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只有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并且在教学进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时,教师才可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如果教师只相信自己的“一言堂”,从不敢轻易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势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临床学科中,儿科护理学比较起内、外科而言似乎是“小科”,教材的内容较少,在护理专业的统考中仅仅只占了50分的分值,再加上学生往往存在“小儿就是成人的缩影”这一不正确的观念,因此造成了学生对儿科护理学重视程度较差、缺乏兴趣。所以在我在教学别注意多利用模型,教学挂图、多媒体等教具来创设一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这种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如讲授《小儿腹泻》时,先播放一段多媒体动画:“穆罕,男,1岁零4个月,因呕吐、腹泻两天入院,嗜睡不易唤醒,双眼干燥无泪,眼窝深陷,口唇极度干燥,腹壁皮肤弹性完全消失。”这是一个典型的重度脱水的案例。看过动画,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应因势利导地提出以下问题:小儿腹泻和成人腹泻完全相同吗?危险性在哪里?为什么会发生这些表现呢?学生开始讨论、发言,教师适当引导、及时激励,顺理成章地推出小儿腹泻的临床特征和护理要点。这样的理论学习强调了对疾病的理解,学生有着较浓的兴趣和较大的自,也使学生有了更多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在探寻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2.4妥善处理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关系

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关系,双方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的指导和教学服务要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为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学生的自学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形式,不仅不能排除教师的指导,还必须加大对其能量的吸收。教师的指导应是有所侧重的、有针对性的、有一定高度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在自主学习中产生师生之间的互动效应。

总之,自主学习以观念上的与时俱进、方法上的灵活多样、过程上的开放互动及质量要求上的层次递进,得到了教育者的普遍肯定。此外,当我们的学生离开学校,走向护理岗位时,自主学习能力也是他们应对知识技术的更新、日益增加的健康需求的必备素质。但是,由于中专卫校教学资源有限、课程繁多、生源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再由于专业特殊性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自主学习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和应用受到限制。但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终身学习观念的树立,相信自主学习会在护理教育的探索和改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8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103-01

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习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以“师问生”、“生问师”、“生问生”、“生自问”等多种提问和探究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或指导学生自学,使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贯穿于教与学全过程的主线,能够引导学生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体验、获得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沟通和合作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认识和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主导是对主体的导,而主体是主导下的主体。师生之间只有保持心灵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才会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问题引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双主性,即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引领”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让教师成为学生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自主探究”就是要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性,把问题解决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学生有解释和评价自己思维结果的权利,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激活状态,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一、课前预习

预习是自主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初步了解要学习的新的知识,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可以学习到差不多20%的新知识内容,这部分内容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掌握住。在传统课堂中,教师讲解这部分知识,实际上是浪费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所以在自主、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在课后自己学习这部分知识。这样就节约了课堂的时间。当然,为了让学生的预习更加有效果,教师应该配合学生的自学知识,给学生一张预习学案,学案要求不仅有知识,还要有能力的提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通过学案,了解那些课本上基本知识及衍生知识或需要更加深入了解的知识。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教师的预习学案,自己思考一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学案对学生理解新知识、认识新知识的框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在学案的帮助下进行的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的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了学生主动的思考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习的效果及状态不言而喻。这也是新课堂模式下的教学精神的精髓。

二、自主探究

学生通过预习,对所学的知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认识;配合教师的预习学案,进一步了解了新学知识点,并形成了自己认知的知识体系。教师通过批阅预习学案,了解学生知识学习的不足以及知识认识的错误,给出相应的结论。课堂上,学生可以进行讨论式自主探究,在研究学习小组中,把一个组的成员根据学习的能力分成A、B、C 三个层次,开始让同一层次的同学相互讨论,探究;因为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差不一样,所以所碰到的问题也差不多,只是认识的角度不同,这样更能提出同一层次的问题,然后根据他们所学的知识,给出他们认为是正确的解释,在课堂教学中,这一讨论应该占有比较长的时间,这也是学生认识知识、努力思考的一阶段,如果学生能投入进去,他们的思维会飞速的运转。等分层次探讨结束,下一段时间是小组探究,小组探究实际上就是学习能力高的学生给学习能力低的学生讲解他们的思路,由于是学生之间的讲解,所以他们的思维模式更加接近,更符合他们认知的规律。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讲解他们对知识的认识,学习能力差一些的学生会不断的纠正自己认识上的错误,同时不停的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就像有很多教师,在给学生一对一上课。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更加细致的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也就是教学相长。因为学生在不停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没有了以前我们教师所无法克服的学生上课开小差、厌学等问题。课堂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

三、小组展示

学生探究学习结束之后,教师要安排学习小组进行学习成果展示,通过展示,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一般教师可以把新学知识点分到各个小组进行全班展示,让小组成员进行讲解。讲解结束后,其它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或者提问,展示的小组可以把补充的知识加入,同时回答同学们提出的新问题,这样就把知识点在全班中以探讨的方式讲解完毕。因为是不停的补充知识,所以全班学生会不断的思考、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全班都打成共识,一般知识点都不会出现错误。如果讲解的同学不能回答的问题,可以放到班级中讨论,畅所欲言,通过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教师的点拨或讲解。教师在把这个问题给学生讲解的时候,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听讲,这样对知识点的理解会有更高的深度。如果知识点深度挖掘得不够,教师也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新的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篇9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五四”以来最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不论记人、叙事、说理、抒情,都如实抒发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的情感性感染了广大读者。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蕴美向来是文学创作的最高追求,这种内在美是通过怎样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的呢?语言的运用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研究朱先生的散文创作,我们不难发现,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突出表现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

一、精选口语入文,体现朴素美

关于散文的语言风格_朱自清强调文章最重自然,他明确提出要用“活的口语”写文章。认为这样的文章才能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

《春》里,他不说春天来临,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而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似的。”

《绿》里,不说梅雨潭的绿美丽纯洁,令人心醉,而以与“绿”谈心的方式说“我舍不得你_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送你一个名字,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朱自清先生为使口语入文,把北京话作为挑选和提炼口语的标准。在他的散文创作过程中,始终恪守这个标准,因而他的散文语言与今天的普通话几乎一样,活跃在中国人的交际生活中。

(一)善于使用富有个性化的北京话口语

《春》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草“偷偷地”“钻出来”,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时从暗处钻出来,充满了孩童情趣。“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一连串动词无不童趣盎然。“两个”、“几脚”、“几趟”、“几回”这些不定量的数量词,表明孩子们在天然的运动场上随意玩耍,直到尽情尽兴为止。“轻悄悄”写出了春草的柔和,“软绵绵”写出了春草的柔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的舒服劲儿表现出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孩子们为春光增添无限生趣,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画面跃然纸上。

(二)善于使用北京话独具特色的简短句式、反问句式

《松堂游记》里。“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面八方来得好。”

论《吃饭》里,“可是法律管不着他们吗?官儿管不着他们吗?干吗要怕任呢?”、“谁怕谁?”,句式简短,充满感情,朴素自然。

风华从朴素中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句句明白如话,平易自然,堪称朴素美的典范。

二、巧用叠词、双声叠韵词语、儿化词、整散句,构成音韵美

(一)叠字叠词的巧妙运用,形成独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叠字叠词,在我国古典诗词歌赋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它造成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或反复回环的抒情气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叠字叠词随处可见。

《威尼斯》里用了“微微”、“茫茫”、“走走”、“来来去去”、“老老实实”、“疏疏落落”等,使语言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荷塘月色》里,一开头就点明题意:“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日”原是时间名词,这里是表示时间的量词,重叠后有浓厚的形容词意味,更显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识的,衬托出“心里颇不宁静”;“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渐渐”,表明夜已深了,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迷迷糊糊”写作者的感受;“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悄悄”表面上是修饰披大衫这个动作的,实际也是写“我”当时的心境。“悄悄”不能只是寂静无声,而多少还带有“忧心忡忡”那种思绪,语意双关,意味深长。

《绿》里,“仿佛一只苍蝇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等,句中“仿佛”是双声,“晶莹”、“温润”是叠韵,这些词的运用,也使作品构成一种音韵美。

(二)富于变化的长短句、整散句的交错运用、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层次,使文章摇曳多姿,鲜活生动。

朱自清写作散文,非常注意句式安排。‘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的安排最难。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个讨厌的字,例如:‘楼上正中一间大会议厅’,‘楼上正中是——’,‘楼上有——’‘——在楼的正中’,但用第一句,盼望给读者整个印象,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再有,不从景物自身而从游人说,例如“天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架风车”。正因朱自清如此精心安排句式,推敲文字,他的散文语言才呈现出一种“语言的音乐旋律”。《匆匆》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吧:哪又是谁呢?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这篇散文巾,大部分句子只五六个字,常常形成排比问而不答,飘忽即过。词语的色调也极婉转,轻盈的燕子,婀娜的杨柳,娇艳的桃花。组成一幅多美的画图。“去——来”、“枯——青”、“谢——开”既有词义上的对比,又有音韵平仄上的变化,再加上以“了”“呢”等的语气词缀在句尾,从语言的音乐性上,赋予他的艺术语言以“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看花》里“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子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候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

作者围绕“花盆——架子——架子——院子——花盆”的顺序清楚地将一般家庭“爱花”的方式列举出来,层次清楚。又使文章回还往复,音韵之美,自然天成,美不胜收。

三、运用缤纷修辞,铺展装饰美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咏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朱自清的散文里,不论是朴素美的“淡妆”,还是装饰性的‘浓抹’,都使语言生动形象至极,尤其是缤纷的修辞,仿佛优美的旋律萦于耳际,久久绕梁。

(一)善于运用多种常见修辞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里。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反问、对比、夸张、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段,把语言装饰起来,以增强语言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则写出雾在深夜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摇曳之态。

《绿》里写梅雨亭“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写出亭子凌空欲飞的气贯长虹之美感。

《匆匆》里“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太阳有“脚”,能“挪移”。这是拟人;“于是一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一组排比句,用具体的事件,细腻独到的笔触,形象地勾勒出时间的逃去如飞;这些修辞手段,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轻灵美。

(二)善于运用常人难以使用的修辞手段

通感常出现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荷塘月色》里,“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清香”飘渺,似有似无的荷之清香,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后一句则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进入诗境一般。

《绿》里,“这里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着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冷人想着所曾触到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作者综合运用博喻、通感、移用的修辞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从视觉、触觉等方面形象地表现出梅雨潭水绿的波状、情致、柔润、清亮,令人叹为观止!

四、慧聚等闲言语,洋溢绮丽美

朱自清亲情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以感情表达的真挚动人取胜,他的每篇亲情散文都是他表露自己感情的艺术品,也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身边琐事”,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将抒情、叙事、描写、议论熔于一炉,委婉缠绵,绮丽动人。

《背影》叙写的是平常生活中一桩桩平凡无奇的事,但一旦将注入“真情”的一件件小事汇总起来,凝聚到“我”身心为之一震的年迈父亲的“背影”上,那种子对父的一往深情便找到了“喷火口”,从而产生了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这种如话家常般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情真味浓,蕴藏着一段深厚的感念之情。作者面对的不是一场单纯的父子别离,而是父与子,子与父的灵魂交流、人格碰撞、伦理顺逆、代沟差异的重新审视与评估,多角度、多层面地洋溢出人性的绮丽光辉。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语文课是一门传统的基础课,积习甚多。过去那一味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传统学习方式,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长期封杀。《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无能力对它作出较为全面具体的解读和评述,只能以一名一线教师的角度,谈几点我自己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何为“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和它相对的是被动地学习,机械地学习,他主地学习。当学生的认识、动机与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时候,这样的学习就是自主性学习了。自主性学习的基本品质是主动性。许多经验和研究结果表明,对未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需要是青少年的普遍特性。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去求知呢?我觉得魏书生老师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学思想值得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反思。我所理解的“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并非目前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所玩弄的那种你问我答,一呼百应,热热闹闹的形式提问和毫无意义的相互争论,而应象魏书生老师那样,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和发展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从而培养学生做学习主人的意识和能力。我在施教过程中,尽量把学生推向能力训练的实践场合,甚至让学生代替教师发挥教学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我打破以往单一化的“一言堂”,趋向多元化的“民主堂”。我知道,学生是个体的,不同的家庭、经历、情趣,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接受是完全不同的。对学生的各种独特的理解要从积极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并从中去寻找合理的内核,提倡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答案,提倡多元的碰撞,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独特的感悟,如此才会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在语文课堂上,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我们要相信学生通过亲自实践,语文能力是会得到提高的。

二、怎么“合作学习”

《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放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主张并非于今日始,中国自古有之。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合群性和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良好品质,使每一个学生在相互交往中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从中可以寻找自我价值、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首先是小组的组建。我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组。一般以5——6人为宜,做到每组优、中、差各类学生比例相当。其目的是为了在合作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实际过程中,我还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定期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小组间竞争的活力,增强小组内部合作的凝聚力。

三、如何“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的兴起,顺应了素质教育的潮流。它有力地冲击着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所带来的诸多弊端,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它的高级形态就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课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它可以且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起步,使接受性学习与其结合,形成互补。现在我们要引起足够的关注,使它与接受性学习相得益彰地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过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准备中,要充分发掘教材内容呈现形式,寻找刺激的新异与变化,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

2、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精髓。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能启迪智慧,带有挑战性,要要求他们有主见、有观点,从而形成善思多问、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思维风格。平时如果碰到有争议的内容,我会及时设计一些内容,让他们去收集资料,提出不同见解,鼓励创新。

3、关注学习过程和把握发展性评价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的关键。在此过程中,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应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中始终于主体地位。其次要提供交互式的平台,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包容的氛围,争取让每一个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真正的动脑、动口、动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有意无意之间”,潜移默化中实现认知、技能、情感、态度、道德的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 漓江出版社

[2]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 新理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语文课程新探[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1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当下中学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两个热门词汇。所谓的“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和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两种教育教学方法的一个显著共同点即对学生主动性的强调。其中“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实践,积极参与到所学知识的搜集、分析和创造活动中去,而“探究学习”则是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对自主学习所得的知识进行研究,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甚至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目标。笔者所提出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即融合两者的共同点,将两者结合成为一个切实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体系。

1以学生兴趣为基础,设计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体现其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和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矛盾重重,“开放有序统一的课堂”很难实现。“自主探究式学习”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以学生为着陆点,把学生兴趣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探究意识。在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常为机械刻板的教学和训练所困,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断降低,最终导致学生学习主体性、能动性不断地消失。

自主探究式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的基础之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培养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炽热的学习热情。这里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并不是要教师完全顺从学生的心理和兴趣放任自流。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在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有效有序地开展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关注观察学生的兴趣热情,并努力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持续保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最佳的展现。

2以有效问题为手段,连缀课堂

关注学生兴趣以设计教学过程是自主探究式学习第一步。第二步即精心设计有效问题,连缀课堂,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主动领会教学内容,展开有效思维活动。学生作为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的主人,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目标,思考探究问题,掌握探究方法,明晰探究思路,交流探究内容,最终总结探究结果。

问题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最佳方式,创造问题情境对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十分重要。传统的阅读教学也为学生设计了很多问题, 但都是在学生还没有进入到阅读状态情况下让学生思考,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是被动的,课堂活动变成了学生在教师暗示下寻找令教师满意答案的非主体性教学,学生结合课文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无从体现。探究式阅读的问题情境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隐性指导中使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深切的体会,从而提升学习能力。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学习内容巧妙地转化成问题情境,用问题连缀好课堂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入自主探究学习的状态,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思维训练和情感体验。

3以思维训练为目的,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