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15: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化工行业发展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目前,我国工业资本回报率已超过日本,并逼近美国制造业回报率的水平。不可否认,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生产和配置效率明显提升,劳动生产率增长以及资本运营效率改善对工业资本回报率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但值得关注的是,2003年以来工业资本回报率上升与工业资本产出效率趋降形成明显的反向走势,显示存在产出分配过度向资本倾斜的现象。当前要素市场不健全导致要素价格存在扭曲,资金、土地等要素成本受到一定程度低估,资源环境外部负效应未充分内部化,显性资本回报率可能由于存在隐性补贴而被高估。如果部分不合理的成本收益得到纠偏,势必会降低现实的工业资本回报率水平,工业资本增速以及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度也将随之降低。另一方面,储蓄率持续上升为工业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本供给。近年来受扶养比下降及其他相关因素影响,我国总储蓄率持续增长。1998—2011年期间,由38.2%上升至52.7%,期间储蓄率增长与工业资本增长也同样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显示了高资本积累对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作用。储蓄率高低无公认的标准可以做出准确判断,但未来继续增长的确面临压力。当前,我国总储蓄率在世界所有国家中遥遥领先,2011年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3.4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高22.6个百分点。当前,居民储蓄约占总储蓄的50%,企业和政府储蓄分别约占40%和10%。根据国际经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将有所提高而储蓄率会随之下降;如果我国工业投资的隐性补贴减少、国企分红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则企业和国家的储蓄率也将随之下降。
二、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趋于弱化,结构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低成本劳动力资源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并且随着工业资本深化、人力资本素质改善及技术进步,工业劳动生产率也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和大规模下岗分流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度,尤其是1996年到2001年间,工业从业人员出现连续下降。但“减员增效”改革却带来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升。1991年到2001年,工业从业人员数量年均下降1.2%,占全部经济活动人口比重由15.1%下降至11.5%;而相应工业劳动生产率(不变价)则年均增长高达14.7%。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开放条件下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不断发挥,工业就业人员恢复增长态势;尽管资本深化、技术进步等因素仍然驱动劳动生产率继续提升,但由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趋缓,劳动生产率增速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02年到2011年,工业就业年均增长4.2%,工业就业占经济活动人口比重由11.5%上升到16.4%;而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仅增长7%,增速比之前10年下降了一半还多。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导致工业增长对劳动力数量增长的依赖程度有所提高。我国工业就业数量增加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供给总量增长,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转移。2000年到2011年,非农领域就业增加与全国劳动供给增量和农业劳动力转移之和基本相当。这一时期,估计转移到非农领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一半左右成为工业就业人员。未来上述两个方面均发生重要变化。一方面,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增长空间已十分有限。我国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2010年见顶后将持续下降,预计劳动人口绝对量也将在2015年见顶后下降,到2020年将降至2011年前后的水平。
目前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2000年到2011年我国劳动参与率由83.2%下降至78.4%,仍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在就业门槛提高、社会保障提升等因素影响下仍有继续下降的可能。劳动人口和劳动参与率下降将共同导致劳动力供给总量在2015年之前见顶趋降。这样,工业劳动力数量增加将主要依靠非工业部门尤其是农业就业向工业转移。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和成本正不断提高。截止到2011年,我国农业就业人数仍有2.6亿人左右,占全部就业人数的34.8%。目前,发达国家农业就业比重普遍在10%以下,如果未来农业就业占比下降到20%以下,将最多有1亿人左右可以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而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老龄化程度已经很高,可供转移的年轻劳动力已较为有限。2011年,40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占农业从业人员的63.8%。近年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正在降低。1998年到2007年,外出农民工总量均每年新增900万人左右;2007年到2011年,外出农民工总量平均每年新增仅600万人左右,年均新增量比前十年减少了约300万人。而且,转移劳动力的成本也不断提高。2007年到2011年,外出农民工月工资年均增长16.4%,增速比2003年到2006年大幅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综合判断,未来十年工业劳动力供给数量增速将比之前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同时,劳动力结构性供需矛盾也日渐突出。一是年轻劳动力供给更趋紧张。2011年,20—39岁的年轻就业人员占制造业就业的60.3%,而20—39岁的年轻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重仅为44.8%;年轻劳动人口数量已经在2010年见顶,未来将会以快于劳动人口的速度下降,预计到2015年和2020年年轻劳动人口数量将分别减少1200万人和2500万人。二是劳动力技能错配现象也有所加剧。过去十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增加了6倍多,但同期职业技术学校年毕业生人数却小幅增长1.3倍。教育体系与人才需求间错配产生了低端和技能型劳动力短缺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提高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无疑将有益于劳动力素质的长期提升,但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制约了潜在人力资源向现实人力资本的有效转化,弱化了人力资本质量提升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加剧了劳动力供需矛盾。
三、技术进步难度和风险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明显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工业间接利用国外技术的重要途径。1997年到2011年,我国对外支付知识产权费用年均增长27%,占世界的比重由0.9%大幅提高到6.9%,成为直接技术引进大国。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占我国GDP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2011年比1993年的最高点下降了3个百分点。随着工业发展水平的继续提升,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正趋减弱。随着引进数量的增加,技术引进步伐开始趋缓,2002年到2011年我国对外支付知识产权费用年均增速(5年移动平均)已由40%以上下降至20%以下;同时,对外支付知识产权费用相当于GDP的比率由2005年的0.24%降至2011年的0.2%。显示随着我国技术位势提高,进一步直接引进技术的成本和难度有所加大。当前,工业企业的外部直接技术来源呈现由国际主导向多元化转换趋势,技术进步方式由跟随引进向自主创新转换将加大技术进步的难度和风险。2000年到2012年,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引进费用与购买国内技术之比由9.3倍下降至2倍,与国内消化吸收费用之比由13.5倍下降至2.5倍。
当前我国工业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动力明显不足。近年来工业企业研发强度增长明显慢于全社会增长,且与发达国家差距的缩小也并不十分明显。考虑到全社会R&D支出还包括其他支出,工业企业研发支出更能直接反映工业研发投入和技术水平。1996年到2012年,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由0.57%提高到1.98%,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2008年为2.14%);但同期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由0.5%提高0.93%。201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强度相当于美国和日本2008年水平的比重已分别达到71.1%和57.5%,但我国制造业研发强度仍仅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25.4%和24.8%。企业研发强度增长严重滞后,一方面,反映了全社会研发资源被较多地分配到非产业领域,对企业获取研发资源形成一定挤出效应;另一方面,反映产学研存在明显脱节,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间存在突出矛盾,技术创新资源潜力未能有效转化为产业实际创新能力。同时,尽管我国高技术产值和出口快速增长,但技术水平存在显著高估,出口产品中的劳动力要素仍然以非熟练工人为主。根据测算,我国制造业出口中所包含的非熟练工人是熟练工人的40倍以上。由于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主体,多数国内企业在产业纵向分工中主要承担较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
四、工业增长的资源环境成本增大,资源环境后发劣势正在凸显
近年来,我国工业快速发展带动能源资源和环境成本不断增加。1990年到2011年,工业能耗总量年均增长6.4%,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分别年均增长9.5%和8.5%,均低于同期工业增速,显示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耗和污染排放强度有所降低。但是,近十年来由于工业结构呈现明显重型化趋势,带动工业能耗和污染增长明显加快。2001年到2011年,工业能耗年均增长8.4%,比前10年上升了3.8个百分点;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增长分别比前10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9.2个百分点和9.8个百分点,尤其是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增速显著高于同期工业增速,显示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强度有所攀升。当前工业成为我国主要能源资源消耗部门和污染物排放源,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国的70%左右,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分别占全国的85%和40%左右。能源资源和环境损耗使我国工业增长付出了高昂的代价。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成本出现明显上升趋势。2000年到2011年,我国资源环境损耗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5.3%上升到8.4%,其中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曾一度达到10%以上。据估算,工业资源环境损耗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9.4%提高15%左右。显然,能源资源损耗和环境损失对我国工业高速增长起到重要助推作用。资源环境成本偏高助推工业增长一定程度偏离了理性规模,资源环境约束成为我国相比先行工业化国家的显著后发劣势。我国工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度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
目前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分别是美国、日本和韩国的1.5倍、2.7倍和1.6倍;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强度相当于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5倍左右。我国资源环境损耗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仅远高于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已完成工业化的国家,甚至也明显高于巴西、印度、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当前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已相当可观,未来继续增长的压力不断加大。我国煤炭、铁矿石和铝土矿等资源消费量已分别占全球的48%、55%和40%,大宗资源性产品进口量持续增加,原油、铝土矿对外依存度超过50%,铁矿石、铜精矿超过60%。而且工业污染导致的环境风险逐渐增大,水体、土壤和大气的累积性环境污染不断显现,近年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对资源环境高损耗型的工业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未来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生活环境要求将越来越高,国际上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是大势所趋。在能源资源约束日渐增强的条件下,尽力降低能耗污染强度成为未来工业发展面临的必然选择,具体需要依靠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两种途径。结构调整要求降低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而这些产业往往具有较高的收入增长弹性;技术进步则要求企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无疑将会因提高成本而降低回报。无论哪种途径都难免会对工业增长产生很大抑制作用。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发展;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传统,它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思想信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总和。它的实质是企业员工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现代社会已进入“文化制度”的时代。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现代市场竞争已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拥有先进文化的企业得到生存和发展,拥有落后文化的企业被淘汰出局。用先进文化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领企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持续健康发展,这是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
1.企业文化能形成先进企业理念。先进企业文化在提炼核心价值观时,应该以企业发展的现实阶段为背景,以企业发展的目标为根据,努力使企业的价值观切合企业实际,显现企业个性,反映企业特色。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它的灵魂,是一种理念力。这种力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成败,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决定着企业的品位、品格和文明程度。
2.企业文化能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俗话说“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人才,百年企业靠文化”。一个企业独特而先进的文化,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有人把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概括为七大要素:真实稳健的财务状况,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真实诚信的服务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公平、公正善待员工,激励员工开拓创新,这七大要素无一不与先进的企业文化直接相关。
3.企业文化具有更强的渗透力。先进的企业文化强调把文化渗透到企业各个环节,把先进理念渗透到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之中,渗透到企业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经营策略之中,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之中,企业文化“力”的作用才会真正显现出来。
4.企业文化能提高企业制度的生命力。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制度建设,企业精神的提炼、培育乃至倡导、发扬,需要企业制度的全面支持。在企业精神与价值观的熏陶下,通过树立典型人物与先进事迹,使企业具有了生命力。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围绕企业目标建立健全乃至创新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严密的制度体系,使员工的各种活动、相互关系的协调以及行为效果的评价等都有章可循。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可以把广大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员工明确目的、步调一致。从根本上来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事业目标。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来自于企业根本目标的正确选择,如果企业的事业目标既符合企业的利益,又符合绝大多数员工个人的利益,即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那么说明这个企业凝聚力产生的利益基础就具备了;否则,无论采取哪种策略,企业凝聚力的形成都只能是一种幻想。其次,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导向作用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
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精神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与重要方法,从而把企业与个人的意志统一起来,使企业更快、更好、更稳定地生存与发展。第三,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提高下属机构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经营能力及活力,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第四,企业文化具有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包含规范管理的相关内容,而且管理本身也体现着企业文化。在企业行为中哪些不该做、不能做,正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发挥的“软”约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免疫功能。约束力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性要素,而在企业实际运作中,文化纽带、精神纽带、道德纽带、产权纽带、物质纽带、利益纽带则对形成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无疑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三、按照现代企业要求建设企业文化
1.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泰勒管理模式的特点是“物本管理”,即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大机器,企业员工则是这一机器中的零部件,把人当成物来管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理论出现了“人本管理”思想,认为人不单纯是创造财富的工具,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资源和财富。这对于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思想,开发人力资源和人力价值,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今,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发挥员工的创造力,成为企业的首要工作。重视员工再教育,加大提升人的能力方面的投入,重视人的资源性管理,解放被管理者,是营造“人本管理”的文化与环境氛围的必然要求。
2.创新知本经营文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事实证明,企业只有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打造出一支用知识武装起来的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员工个体与团队的整体效应,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来掌握新科技、适应新变化,加强跨文化管理,促进跨国家、跨地区以及跨行业企业文化的融合和重塑,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积极战略。
3.着力营造百年企业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将是学习力的竞争,或者说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应该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世界500强企业发展的历程表明,思想比资本更重要,领先时代的经营思想是企业繁荣的先决条件,而思想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学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将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善于开发智力、开发智慧。比竞争对手学得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能保持的企业竞争优势。这正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塑造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更好地开发、利用和共享知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建立学习型组织,充分发挥企业员工个体与团队的整体效应,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来掌握新科技、适应新变化,加强跨文化管理,促进跨国家、跨地区以及跨行业企业文化的融合和重塑,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积极战略。在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只有通过培育整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的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才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4.要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承接。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来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着眼于以规范引导人们的日常行为,其精髓是“诚为本,和为贵,信为先”。这种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中国的民族文化具有与时俱进和兼容并蓄的特征,这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有着现实指导意义,能够为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肥沃的土壤。因此,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根植其中,吸取其精华。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有益的先进经验,不能生搬硬套,还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先进的文化,创造出适合我们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和力争世界领先的企业文化。
5.要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锤炼企业的根本在市场,打造企业的关键则在体制创新。在发展市场经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企业文化的提升和转型,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用这种文化确立公平竞争原则,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构建企业技术、管理和体制创新的机制。
6.要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相融合。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在这种背景下,不同企业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越来越频繁,成为决定企业发展命运的无形之手。所以,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融入经济一体化潮流,了解国外企业的运作方式,特别是要注重吸收国外优秀企业的先进文化,取长补短,扬优避劣,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四、要围绕市场竞争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1.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经营哲学、员工思想道德、心理状态等各方面的有机结合。一种价值观被企业的全体员工所接受,并转变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就成为企业精神的重要构成。这样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在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竞争力和开拓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塑造创新理念增强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创新。由于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差别化战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创新是知识和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企业文化经营活动中的主导文化。
论文关键词:新型;工业化;贵州;意义;问题
一、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自十六大以来,我国各省市都在推行新型工业化,很多的学者和专家都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湖南四川云南等各省市都在实践中寻找符合本省的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学者李毅中(2008)认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党和国家在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肩负着实施这一战略决策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要求,努力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途径。学者李泊溪(2003)认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特色,要善于利用当代的信息,实现跨越式的国家发展战略,完成工业化。
根据十六大报告的精神,我国要实现工业化的新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兼顾和统一。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标志和落脚点。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但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技术手段和重要标志。要从我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点和必须注意的问题。新的要求和新的技术基础,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撑力。
二、贵州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在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很多省份已经将地方产业集群战略作为其区域或产业组织政策的重要内容。我国国内很多学者都已经研究探讨了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和战略意义及我国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并对实施新型工业化提供很大的参考价值和比照价值。在2007年4月召开的贵州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省委提出了实施“环境立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要求在考虑经济发展的同时,谋求环境生态效益的协调。如何在享受产业集群带来的产业经济效率的同时,又能实现较高的环境生态效益就成为了关键。而循环产业集群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课题将探讨通过发展循环产业集群模式以突破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障碍。作为后进与后发优势省份,重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建设制造业体系与重化工业基础是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对能源等战略资源消费影响最大的时期。如何在能源等资源供应日益紧张,以及生态环境约束下实现重工业化、并向新兴工业化转型,是贵州省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转贴于
在全国新型工业化高速发展的形势下,贵州要迎头赶上,必须超常规地实现跨越式发展。要补初期工业化的课,循序渐进地发展基础产业和某些一般加工工业,特别是贵州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为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同时,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贵州目前发展新型工业化应该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资源及优质轻工产品基地,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以促进工业集群式布局,有序发展产业园区。贵州省环境脆弱,可耕地资源稀缺,山区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土地贫瘠,生存条件差,长期实践反复证明,靠发展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没有出路的。对于农业人口占全省70%的贵州来说,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省内无法就地转移,农村扶贫和农民增收无法根本解决,必须依赖于发展壮大工业,聚集城市人口,提高城镇就业能力,扩大服务业整体规模和服务领域,通过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三次产业加速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互动发展。
三、贵州省发展新型工业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本世纪初,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展,但是西部地区的进展明显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贵州的发展水平就更为低下。目前贵州的工业化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贵州要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必须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发展。
(二)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贵州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突破目前新型工业化的障碍,使贵州在不以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前提下,顺利推进乃至实现贵州的新型工业化。
(三)我国发展新型工业化应该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贵州省的工业科技含量不高,且贵州省信息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且没有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贵州省发展新型工业化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一、自动化控制现状
自动化控制是整个化工行业发展中在技术应用方面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化工自动化建设,不断提高化工行业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是我国化工行业适应世界化工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趋势,同世界化工行业技术与市场接轨的重要措施。实现化工自动化控制,不但有利于提高我国化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有利于化工企业降低能耗及生产成本,提高化工产品的品质,为化工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近几年来,化学工业企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采用范围越来越广,再加上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实践及业界对自动化控制技术重视程度的提高,化工行业的自动化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化工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趋势一是自动化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二是化工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化工自动化控制的发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化工企业发展的大局,不断适应化工企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化工自动化控制水平。
二、脱溴加氢工艺
1.工艺原料
本脱溴加氢工艺主要原料是以缓冲液(缓冲液由吡啶、醋酸铵、乙醇和水配制)、乙醇、上溴物等为原料,在催化剂活性镍的作用下,通入氢气进行反应,得到产品。
2.工艺控制流程
2.1将乙醇导入脱溴反应罐,开搅拌投入上溴物,加热升温至30℃,加冰醋酸5升,停搅拌。
2.2抽真空至反应液有气泡产生,冲入氮气至常压,如此三次后加活性镍(活性镍与空气接触会发生氧化反应,甚至自然,在反应中杜绝与空气接触), 投完活性镍用乙醇冲淋后关上投料口。
2.3开真空,在真空度≥-0.08MPa抽气5分钟,关真空通氢气使罐内压力≥0MPa后,关氢气开真空在真空度≥-0.08MPa抽气5分钟,如此重复三次后,继续通氢气,当罐压为0.12MPa后调小氢气流量,调小氢气流量。
2.4开搅拌,开始滴加缓冲液(缓冲液由吡啶、醋酸铵、乙醇和水配制),罐内温度控制在40-46℃,罐内压力≤0.10MPa、2-2.5小时滴加完毕,继续通氢气保温,反应温度控制在40-46℃,时间2-2.5小时,结束后停通氢气。
2.5按氢气置换方法进行三次氮气置换,放空至罐内压力为0 MPa,水浴升温至70℃,停搅拌静置30分钟,通入氮气,将上清液压入浓缩罐中,放空至罐内压力为0 MPa开罐盖,用甲醇淋洗脱溴罐罐顶、罐壁、搅拌及其它罐内附属物,然后开抽滤器底阀抽滤洗液,并继续用甲醇冲洗罐顶、罐壁、罐底、搅拌及其它罐内附属物,将活性镍完全洗入压滤器中。再用少量(5~10L)水重复上述冲洗,关抽滤器底阀和脱溴罐底阀,打开压滤器盖,收住滤袋口提出活性镍放入水槽。
三、工艺中的危险性
本工艺中,存在危险性较大的危险化学品:氢气、乙醇、镍
1.氢气(加氢工艺2009年6月12日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必须安装自动化):
a.反应物料具有燃爆危险性,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5%,具有高燃爆危险特性;
b.加氢为强烈的放热反应,氢气在高温高压下与钢材接触,钢材内的碳分子易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碳氢化合物,使钢制设备强度降低,发生氢脆;
c.催化剂再生和活化过程中易引发爆炸;
d.加氢反应尾气中有未完全反应的氢气和其他杂质在排放时易引发着火或爆炸。
2.乙醇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3.镍
危险特性:其粉体化学活性较高,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氧化反应,甚至自燃。遇强酸反应,放出氢气。粉尘可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四、自动化安装
本工艺中主要考虑控制氢气的浓度(氢气爆炸极限比较宽,容易发生爆炸),反应温度(本反应是放热反应,热量控制不好,容易引起反应釜发生爆炸),将脱溴加氢反应釜内温度、压力与釜内搅拌电流、氢气流量、加氢反应釜夹套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关系,设立紧急停车系统。当加氢反应釜内温度或压力超标或搅拌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停止加氢,泄压,并进入紧急状态、安全泄放系统。
1.温度的报警和联锁
在加氢反应釜内的PT100(0~100℃)铂电阻,检测、显示反应温度。当反应温度达到或超过设定限时,即给出一个信号自动报警(现场以及控制室),当反应温度达到或者超过设定上限时,给出一个通、断信号到夹套控制阀以及冷却水控制阀,关蒸汽开冷却水;当反应温度降到设定上限值以下,再关闭控制阀切断冷却水,从而正确控制反应温度。当反应温度达到或超过设定上限时,给出一个通、断信号给氢气管道上的氢气控制阀,关闭氢气。
2.压力的报警和联锁
通过安装在加氢反应釜上的压力变送器,检测、显示釜内压力。当压力达到或超过设定值时,给出一个信号自动报警(现场以及控制室),当压力达到或者超过设定上限值时,给出一个通、断信号到氢气管道上的氢气切断阀,关闭阀门,切断氢气。脱溴加氢釜压力达到或超过设定上限值时,给出一个通、断信号到脱溴加氢釡主动放空切断阀,打开阀门,脱溴加氢釡高空泄放。
3.紧急冷却系统
当反应温度达到或者超过设定上限时,给出一个通、断信号到夹套控制阀以及冷却水控制阀,关蒸汽开冷却水;当反应温度降到设定上限值以下,再关闭控制阀切断冷却水,从而正确控制反应温度。
4.搅拌的稳定控制系统
通过检测搅拌电机上的电流,检验脱溴加氢釡的搅拌稳定性,若搅拌出现异常则产生相应的联锁动作,并且产生报警,让操作人员去检查现场。
5.氢气紧急切断系统
当反应温度达到或超过设定上限时,给出一个通、断信号给氢气管道上的氢气控制阀,关闭氢气;当压力达到或者超过设定上限值时,给出一个通、断信号到氢气管道上的氢气切断阀,关闭阀门,切断氢气。
五、论文小结
脱溴加氢工艺通过安装自动化控制系统,将反应釜内温度、压力与釜内搅拌电流、氢气流量、加氢反应釜夹套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可以提高工艺的安全性,迅速减少事故发生,避免工人操作失误。工艺中对反应釜内空气的浓度,并未精确的数据,虽然通过向反应釜内通入氮气,控制反应釜内的空气浓度,但仍然有安全隐患,值得继续研究,寻找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朱开宏.化工过程流程模拟[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3:64-66.
[2]盛晓敏,邓朝晖.先进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9-32.
[3]盛定高.现代制造技术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178-183.
[4]琚燕.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发展概况[M],2007:87-88.
[6]李笑枫.仪器仪表与化工生产的自动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7]郑纯智,文颖频,张春勇.化工原理教学改革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现代意义上的技术经济情报是对科技情报的发展与延伸,同时也是科技情报体系中最关键的构成要素之一。从化工行业的发展角度上来说,对技术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对商情情报专题调研的开展、以及对市场经销情报的综合分析,以上工作均需要以化工技术经济情报作为依托。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不断完善的背景条件下,有关化工技术经济情报源以及检索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化工企业各级领导、经管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对化工技术经济情报的需求也更加的密切。本文结合以上分析,针对化工技术经济情报及其在检索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化工技术经济情报
化工技术经济情报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题研究情报;(2)科技查新情报;(3)专利分析情报;(4)市场预测情报;(5)竞争情报;(6)行业服务情报。现就以上各类化工技术经济情报的主要特点及其情报目的做详细分析与阐述:
首先,对于课题研究情报而言,多是以重大化学工业科技项目的开展作为重点依据,以化工企业编制规划为目标,以相关化工技术经济情报文献信息为支撑,确保化工企业有关产品调研、竞争力分析、以及行业现状研究在内的各项工作均能够有效且稳定的开展。
其次,对于科技查新情报而言,主要负责完成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工作。针对化工企业所开展的相关科研项目在立项、成果、引进的方面的工作进行查新。在科技查新过程当中,可以依照委托方所提出的科技查新具体需求,对相关科学技术内容进行全面的检索与查证。此过程当中,可以现行《科技查新规范》为标准进行操作,并对出相应的查新结果,生成书面性的科技查新报告。
再次,对于市场预测情报而言,可通过操作市场预测情报的方式,对国内外化工行业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化工产品的原料市场以及产品价格进行合理评估,研究行业内产品市场价格的发展走向。与此同时,可以对化工产品下游的需求情况、以及产品开况进行综合分析,配合对数据分析模型的合理应用,使化工企业能够对相关产品在中长发展阶段内的市场趋势进行系统研究与判断。
再次,对于竞争情报而言,竞争情报的获取需要建立在遵循职业伦理的基础之上开展,对化工企业所面向市场的竞争环境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以及竞争策略信息进行整体收集,基于对客观事实的整理分析,获取具有可操作性的竞争情报,提供给化工企业的决策方。通过所获取的竞争情报,能够使化工企业各项行为决策的制定更加准确与可靠。还值得注意的是:所获取的竞争情报还可辅助用于对企业所处市场竞争环境的监测工作。并提供市场预警。
最后,对于行业服务情报而言,可以以行业服务情报为依据,开展对化工项目的技术引进、开发、咨询、培训以及服务工作。特别是对于中小规模企业而言,可以通过提供科技情报信息服务的方式,为其自主创新工作的开展添砖加瓦,配合完成对化工企业行业发展、社会资源的调研服务工作。
二、化工技术经济情报检索
化工技术经济情报对于化工企业的发展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化工技术经济情报的表现形式包括期刊、数据库、会议录、以及科技报告等,检索的对象还可按照中文期刊、外文期刊进行划分。除常规情报以外,还涉及到工具书、以及化工藏书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之下,化工技术经济情报的检索更是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从现刊检索的角度上来说,需要对每期刊物后附关键词进行充分利用,作为检索依据。同时,需要注意实现关键词检索的多渠道性。以对“纯碱”关键词的检索为例,可以实现检索的途径包括以下:“Soda ash”、“Sodium Carbo nate”、“Tyna”等。同时,为了避免关键词在检索过程当中出现遗漏等问题,需要分别从俗名、化学名、以及商品名等多个角度入手,实现对关键词检索的全面性;其次,从过刊检索的角度上来说,所选取的索引方式多以年度为标准。此种检索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检索得到全年度内,与产品及课题相关的化工技术经济情报信息,较常规意义上的检索方式而言,以年度检索方式进行过刊检索能够在节约检索时间的同时,确保检索进度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三、结束语
对于我国而言,化工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体系中的重要性是极为突出的。为了进一步促进化工企业的全面发展,就需要加大对于情报信息的研究与应用力度。在对化工技术经济情报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确保化工企业能够始终处于化工国际市场的前言,进而配合对相关措施的采纳,将化工技术经济情报信息在科技兴化事业中的意义与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总而言之,本文针对化工技术经济情报及其在检索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谢虹霞,敖翔.浅谈基于经济情报的区域信息资源配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18):85-87.
[2]付慧姝.试述为税收目的而促进银行情报交换——以OECD两个研究报告为例[J].企业经济,2007(5):157-159.
长期以来,我院化工专业坚持以服务地方精细化工行业、石油化工行业、煤化工行业发展为宗旨,凝聚优势科技资源,积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升级、成果转化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充分发挥和依靠化工研究所的智力资源,与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校企合作工作站,与西安户县地区小企业紧密合作,完善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服务体系,健全以技术应用为特色的科研机制,以校内外技术骨干、技术专家为研发人员,共同研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广泛开展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重点进行化工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成效———以化工专业为例
建设期间,通过整合化工专业优势资源,以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工作站为平台,与西安户县地区小企业加强合作,全面完成了建设目标。
(一)强化服务意识,开展科研服务工作。
骨干院校建设期间,学院科研部门不断提升服务意识、营造科研氛围、出台激励措施,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教师科研工作积极性。教师坚持“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目标,把理论用于实践,进行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积极开展科研服务工作,创新思路,科研工作取得了优秀成绩,扩大了我院技术服务的范围、提高了技术服务的质量。建设期内,化工专业教科研立项30余项,其中省科技厅火炬计划2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省职教学会教学改革课题3项。公开共发表学术论文66篇。出版教材13本,授权专利11项。获学院、中国兵工学会、中国创造学会等学术团体等科研成果奖励4项。
(二)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加强产教结合。
为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加强学院与社会、生产、科研的紧密结合,建立学院与社会双向参与、双向受益的机制,促进化工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使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区域经济建设对人才结构的客观需求,成立了化工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较高造诣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编制产教结合工作计划与方案。构建校企合作工作组织,建设化工专业校外实习基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依靠公共服务实训平台,开展技能培训。
建设期间,通过整合、扩建形成了由基础实验中心、专业实验中心、分析检测中心、军工特种化工技术实训基地、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和仿真车间组成的“三中心、两基地、一车间”的多功能化工公共服务实训平台。依靠实训平台,化工专业共面向社会开展了分析检验工、油品化验工、化工工艺试验工、化工总控工等4种工种的技能培训,接受培训人员1,293人,获得中级工证书的1,074人。
(四)组建“陕西联合新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推动校企合作。
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应更好的合作,互相支持,共同促进。校企合作共建研发中心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共同研究制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具体计划,开发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材,充分运用企业技术、设备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操作技能以及课题攻关有机结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紧密有效的校企合作。学校按计划为企业提供员工技术培训、继续教育,优先解决合作企业的用工需求;将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学校的科研项目紧密结合起来,依靠学校教师的优势智力资源进行联合科研攻关,有效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为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提供帮助。通过学院牵头,以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陕西联合新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协作开展《高温转相乳化制备零VOC排放包装用胶粘剂》、《脂肪酸加氢工艺研究》、《UV光固化涂料在石油管道中的应用》、《水性热反射隔热涂料》、《高固体份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等课题研究,推动校企双方长期合作发展。
(五)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推进技术服务。
学院先后与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共建了“校企合作工作站”,在校企合作工作站下设企业联络部、技术研发部、化工技术培训部、职工培训部、教师培训部、学生培训部,共同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江苏大和氯碱化工有限公司、渭南海泰新型电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初步建立了学院与合作企业“互利共赢”的运行机制。学院教师组建技术服务与创新团队,开展项目研发,主动服务行业企业。建设期内,完成了西安奕元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委托的“聚烯烃薄膜表面粘合剂”研发等企业技术咨询与开发服务项目5项;将“一种油田钻井堵漏用高吸水材料的制备方法”、“一种接枝了螺噁嗪基团的硝化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转让”等5项专利技术分别转让与西安凯洁精细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完成技术成果转让(转化)项目5项。
三、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思考
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是要在教学和科研中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要研究新技术、开发新课程、传播新技能,为社会、为企业提供广泛、及时、实用、超前的服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理应肩负辐射示范的神圣职责。我院的技术服务建设项目顺利地完成了建设任务。但从整体看来,还存在各专业服务能力和示范作用发挥不平衡,相应的机制建设还有待完成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展示后示范效应,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还尚待加强:
(一)加快理念创新。
将为企业、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在全体教职员工中贯彻落实,将技术服务工作作为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之一来完成,在为企业、为社会进行技术服务的过程中加强师生的技能培养。
(二)整合优势资源。
努力为企业免费提供研发场所、实验室,吸引企业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建在学校,使学院优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作为国内最高水平的化学研究基地之一,化学系一贯重视产学研结合,通过与企业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为促进我国化工行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十年来,化学系在推动产学研结合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在一系列强有力举措的推动下,化学系科研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1999年来化学系已建立校企联合研发中心16个,项目研究经费超过8000万元:重大横向课题68项,累计合同金额16亿元;获得市级以上荣誉20余项,应用相关专利授权282项。
以化工行业发展为导向,构筑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室是化学系产学研研究的目标,在此指导下,化学系开展了以下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充分依托学校产业化资源,促进基础研究的开展
产业化的成功实现离不开基础研究的支撑,化学系在基础理科研究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为大量高新技术的产业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复旦大学丰富的产业化资源也为基础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与支持。在复旦大学产业化与校产管理办公室的直接帮助下,化学系在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方面均获得了良好的发展。2009年举办的复旦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论坛――化学专场为化学系与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已有多项技术通过此次论坛获得企业青睐并形成合作,《文汇报》、《上海科技报》等多家媒体均进行了报道。
举全系之力,扎实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
化学系科研成果产业化坚持以优势项目为突破口,集全系的力量促进重大项目的成果转化,同时,也强调以大项目带动小课题的发展,并通过资源整合的形式推动具有独创性的高新技术的迅速转移,切实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如化学系陈芬儿教授的d-生物素不对称合成技术,成功填补我国该技术领域的空白,打破国外垄断,在成功实现成果转化后,三年内已创造产值5亿余元,奠定了我国在该项技术上的国际领先地位。
基础与应用并重,坚持对产学研人才培养的投入
产学研人才的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的基本要素,化学系始终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并重,在两类人才队伍的培养上均给予了大量投入。应用化学所的成立正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启动也将为产学研课题的开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化学系已经形成了一批基础与应用兼修,重点各有不同的综合型研究队伍,为保障和促进化学系科研成果开发与产业化转化创造了良好的人才环境。
加强与地方政府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7C-0016-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十一五”期间,化工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对化工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如何培养适应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于2010年8月立项为国家级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获得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建设资金支持,开展建设工作。依托专业建设理事会搭建的平台,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赴各地开展调研工作,科学定位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整合校企教学资源,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开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积累经验。
一、 社会调研
(一)调研背景
1. 行业发展背景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进入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新阶段。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行业节约安全清洁发展,实施“质量兴业”战略,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健全“行业自律、企业主体、社会监督”的质量工作体系,建立行业产品质量监测预警网络平台,形成行业产品质量发展合力推进机制。这为我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背景条件。
2. 人才需求情况
2010年,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对全区32家化工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量约为化工类专业的30%。我专业每年的毕业生约为100人,为满足区域产业快速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工业分析与检验专门人才甚为紧迫。
3. 专业背景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是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工业分析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是级教学团队。几年来,已经为化工行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化工人才,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上升,也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二)调研内容
内容包括:1.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调研。2.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调研。3.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的调研。4.关于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
(三)调研的方式及调研对象
1. 调研方式
调研人员亲赴企业生产一线,走访企业管理人员、分析检验技术人员、分析车间班组长、分析操作工并发放关于企业对高职生素质要求调查问卷、关于企业员工的调查问卷、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分析类岗位设置情况的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并做数据分析。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领导、业务管理层和往届毕业生分别座谈。
2. 调研对象
深入化工企业与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质检中心主任、技术员等座谈和填写调查问卷;与已就业的毕业生座谈并填写调查问卷。
(四) 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调研
1.人才需求量调研
全区化工类企业约有12000家,我专业近3年毕业生仅有338人,所以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
2.从业人员人才质量调研
根据调研数据统计,61.98%的从业人员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具有高级工证的仅占9.86%,说明从业人员中,高技能人才比例偏低,分析操作工的技能水平普遍偏低,有85.7%的用人单位“重视”或“比较重视”应聘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对人才具有的职业能力有较高的诉求。
数据显示,12.68%的从业人员具有技术职称。从学历结构上看,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仅占15.03%,专科学历员工占员工总数的42.72%。从调研结果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专业毕业生,懂知识,有技术,已经成为工业分析与检验岗位的中坚力量。招聘员工中有42.25%具有高中学历,可以获知企业用工需求量很大。与需要进行培训的非专业员工相比,高职分析专业毕业生更具有竞争力,就业前景良好。
调查从业人员年龄组成,年龄大于40岁,占4.7 %;30~40岁占15.96%; 20~30岁占79.34 %。从统计数据看出:分析检验人员年龄偏小。这些企业发展迅猛,人才需求增长较快,企业需要的是已经具备专业核心能力、动手能力强、经过短期适应性培训就可以胜任岗位的分析测试人员,这也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 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调研
与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技术部门负责人、一线员工座谈,开展针对企业工业分析与检验岗位的设置和岗位能力需求的调研。
(1)工业分析与检验岗位设置调研
从工业分析与检验工作工种来分类有煤质分析、油品分析、水质分析和其他化学品分析。从岗位管理上主要分为中控分析、原材料分析、成品分析、溶液分析等。中控分析主要负责中间控制分析岗位日常工作,负责完成技术员布置的各项工作;原材料分析主要负责所有进厂原材料质量检验、溶液配制及小组日常管理;成品分析主要负责成品分析岗位日常工作;溶液分析主要负责溶液配制岗位的日常工作。
(2)职业岗位对专业能力要求调研
根据对行业企业调研和对分析检验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准确定位分析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化工、煤炭、石油、医药、轻工、环保及其相关行业,从事分析检验工作和实验室(化验室)的组织管理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4. 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的调研
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今后的定位应是知识型、技能型和实用型的一线员工。对一线员工的要求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驾驭设备的能力,同时还应注意拓展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上手快、发展潜力大。企业要求学生从进厂学员学起,经过副操、主操、副班长、班长、技术员等阶段,通过企业内部的题库理论和实操考试逐步发展成“多能工”型人才。主要建议:(1)学校应加大实验实训教学的比例,强化操作基本功的训练。(2)建议学校改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互穿插,分段式培养应该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建议为在校学生提供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的平台,如分析工、化学检验工等,为其以后就业提供更多便利。
5. 关于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凸显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高职毕业生离岗率较高。高离岗率导致企业在员工培训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后往往得不到相应的效益。与此同时,频繁换岗影响了毕业生的成长发展。通过调研分析,毕业生离岗原因主要有工作枯燥、劳动强度大、工资报酬低。另外,行业发展较快,人才需求量大,在不同企业之间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员工离职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帮助其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
(一)坚持校企合作,人才共育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重视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随时跟踪就业市场信息,以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最新要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学校教学不断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二)以服务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分析专业人才培养除让学生有能力就业,还应让学生有能力发展。在教学中需要加强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素质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
开展教学改革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过程,实践过程反作用于理论的深入,科学设计,层层深入,逐渐加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1.以专业核心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为核心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分解成一般化的分析检测工作步骤,即溶液配制-实施检测-分析报告。结合工作过程和教育教学规律,设计项目化教学一般流程,通过项目布置-资料收集整理-制定检测方案-实施检测过程-提交检测报告-项目汇报―结果评价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2.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一方面将行业规范、职业标准融入专业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序化,强化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另一方面密切追踪行业发展状况,将行业发展对职业标准及技能人才的新要求不断反馈,及时将标准纳入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更新教学内容,贴近行业发展实际,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3.要加强实践教学
事实证明,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检验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学生接触、了解社会实际,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强学习和修养,以及缩短学生毕业后对社会的适应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应该大力加强。要加强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行业的联系,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增加学生实习的时间,并保证实习质量。
(四) 建立制度保障,拓宽校企合作领域
树立服务意识和合作意识,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理事会会议,梳理合作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创新合作教学模式,逐渐提高专业建设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和融入度。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聘请企业、行业人士担任实训课程、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邀请行业内专家作各种讲座、报告,定期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等,大力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五) 加快双师素质教师引进和培养,为学院进一步发展积累人才
教师要走出去,如经常下企业调研、学习,同时还要请进来,请企业的专家和能工巧匠来学校给老师和学生上课。双师素质教师,体现高职特色;双师教师的素质,决定高职院校的生存能力和发展空间。
三、结束语
所谓环境影响评估(英文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即EIA)是指在一些规划项目进行建设施工后,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以及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以预防、减轻环境危害的有效对策与措施,同时还包括跟踪监测的具体制度和方法。简而言之,环境影响评估就是分析建设项目施工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之后提出预防和治理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是分析和预测环境质量变化的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我国是最早实施该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并于2003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此给予了法律保障。
1.化工建设项目的特点
化工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关键,但化工建设项目本身存在着许多客观的不安全因素,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环境危害和环境风险较大。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有超过六百万种的化学物品,其中70%以上有剧毒和腐蚀性。例如硫化氢、甲醛、苯以及氨苯化合物等,具有致癌、致畸或者致基因突变的危险。据医学证明,在目前所知的致癌因素中,环境因素约占百分之八十,其中有毒的化学物质占八成以上。尽管化工建设项目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此也带了严重的环境危害和环境风险。
1.2产品及原辅材料品种复杂,“三废”多且处理难度较大。现代化工建设项目所需要的产品及原辅材料品种比较复杂,其中很大一部分具有毒害性,较之于其他行业而言,化工建设存在着较大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此外,化工建设项目所排放的“三废”物质成分比较复杂,处理起来难度很大。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难降解的有机废水以及大量的工业污染物,成为产生环境危害和环境风险的主要因素。
1.3生产工艺连续性强,技术不稳定。与其他行业不同,化工行业属于生产连续型行业,具有流程性特点,生产工艺一般较为复杂,这就决定了其生产工艺的连续性。一旦进入到生产状态,就只能进行周期性停止,否则就会产生安全事故或者环境污染;就目前我国化工建设技术水平来说,许多企业仍处于起跑阶段,客观条件制约着工艺设计水平和设备质量。在这种生产状况下,使得工艺与设备事故频发,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环境危害。
2.化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要点
基于化工生产行业的自身特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2.1对化工建设项目进行定性。这一评估要点只要把握住两个方面即可:首先要看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这是全面分析环境影响程度的基础;其次要做“物料平衡”分析,整合各个环节的物料输入与输出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2.2污染的防御与治理措施。化工生产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三废”物质,但关键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防御和治理。因此,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也成为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要点之一。
2.3环境风险评价机制。对于化工建设项目而言,环境风险评价机制主要包括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分析、环境风险预测、环境风险管理以及环境防范措施与应急计划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基本上涵盖了整个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因此,环境风险评价机制是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要点中的重点。
2.4化工建设项目的规划与选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化工建设项目必须满足施工地区的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环境功能区划的总体要求,否则就会造成很大的安全和环境隐患;化工企业的建设选址也很关键,必须在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否则也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危害。
2.5国家产业政策。国家产业政策对化工建设项目的实施具有引导作用,它包括鼓励发展性政策和限制淘汰性政策。前者主要是针对一些高新技术化工产业而言的,它鼓励那些节能降耗、污染少的新兴企业的发展;后者则对那些投资多、见效少、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进行禁止和加速淘汰。因此,化工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也是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要点之一。
结语:总而言之,化工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潜在风险,因此,在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当前我国化工产业特点进行正确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估体系,才能保障现代化工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钰.提高环境评价质量 强化建设项目环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解读[J].环境保护,2011(14).
* 研发设施:为道康宁在中国的科技研发提供支持;
* 中国应用技术服务中心:提供有机硅的应用技术,产品开发和加工技术服务;
* 中国技术信息中心:服务亚洲各地的客户。该中心通过提供应用设计和排故服务、产品数据单、产品推荐、技术知识、文件参考和经销商推举等服务不断增加对亚洲市场及客户的技术支持。
“中国现在是,并且一直都将会是道康宁公司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驱动力,”道康宁公司全球副总裁、亚洲区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柯同德先生(Tom Cook)在松江工厂十周年庆典上说。“道康宁公司来到中国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了,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在中国投资超过四亿七千万美元,用于建造和提高为本地客户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我们在这里的目标就是倾听和理解本地客户需求,用‘中国制造’的产品来服务中国市场,同时确切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个占地12公顷的松江工厂与道康宁公司在张家港的世界级制造基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后者包括了道康宁公司与合作伙伴投资超过六亿美元,共同建造的中国最大的硅氧烷工厂和道康宁公司自己拥有的正在建设中的下游工厂。
“有机硅的潜能几乎是无限的,它可以提高、改善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品质。作为有机硅技术及其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导者,道康宁始终致力于开发、生产和应用奇妙有机硅,造福世界各地每一个人。” 道康宁松江工厂厂长戴思霆(Tim Dyste)介绍说。“道康宁松江工厂生产的有机硅产品可以以乳剂、氨基聚合物、溶剂型涂料、电子级密封剂和粘合剂等多种形态出现,广泛应用于中国的电子、造纸、涂料、美容和个人护理等多个重要行业。”
总的说来,有机硅正在以多种方式引领着电子时代的生活方式。手机、无线电脑以及智能卡的制造均使用到有机硅。采用有机硅技术制成的高性能材料正在走进当今日渐增多的、要求严格的电子及电器领域。有机硅可以密封、保护极为敏感的电路、半导体及设备,使其免遭热量、污染及意外的损坏, 并且有助于确保电力的持续供应。
有机硅也是个人护理和家庭用品中一种重要的功能成分。它可以确保某些产品在购买之后的很长时间仍能保持其品质和效果。有机硅使得我们日常使用的个人护理产品性能增强,从彩色化妆品到防晒霜,从护发产品到止汗剂,无不受益于有机硅。此外,有了有机硅,一些家用产品如洗涤剂、织物柔软剂、厨房及浴室清洁剂、上光剂及上蜡剂也会变得更加柔顺、有效和更具美观。
关于道康宁
道康宁(省略) 提供增强性能的解决方案,满足全球25,000多家客户的不同需求。作为有机硅技术和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导者,道康宁提供7,000多种产品和服务。公司由陶氏化学公司和康宁公司均等持股拥有(各50%)。道康宁一半以上的销售额来自美国以外地区。
创新型营销策略将重整化妆品产业
根据Euromonitor的最新统计报告,2007年美国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销售增长放缓,该趋势反映了消费者对此行业信心的减退以及消费能力的下滑。市场调查公司对于化妆品行业前景持不乐观态度,有预计称随着市场的不断缩减和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对产品利润的挤压带来的巨大价格压力,该行业增长的希望很渺茫。
然而,整体的市场状况还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糟糕。一些走特色路线的产品给行业带来了些许希望。Euromonitor公司介绍说,日晒护理品、婴儿护理品以及男士化妆品市场有望在2008年取得大幅度增长;而男士护肤品市场中,抗衰老功效产品还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目前,普通消费者能够了解到除产品功效外更多的产品信息,并热衷于分享他们的使用感受,这一趋势无疑将影响到人们购买化妆品的习惯。在Sephora和Ulta等化妆品卖场,消费者还可以得到针对个人护理以及化妆建议,这一柜台的经营模式趋于升温。
信息化的时代也使得消费者对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有了进一步要求,谁都希望自己使用的产品更加天然、有机,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于是,诸如Lush和Pangea Organics这样与众不同的化妆品厂商便顺风顺水地坐享了这个潮流带给他们的硕果。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生产商也开始打有机与天然的算盘。
回顾最近发生的一些大型有机化妆品公司并购案,如2007年11月Clorox’s公司并购Burt’s Bees公司,反映了大公司终于看到有机天然产品所具有的持久潜力。当然,“追求有机和天然”也不排除是众多顶尖公司进行并购从而达到扩张目的的一个漂亮的托词。因为在高度饱和的美国市场,为了占据决胜地位,并购行为是不可避免。其别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几年来欧莱雅公司在高增长的美发市场中发起的多次并购,尤其是近期对圣罗兰化妆品的收购。
编译/星晴
2008 FiFi盛典中获奖香水大打设计师明星牌
时装设计师和明星出品的香水在年度评选中大放异彩,这显示出他们对于香水行业持久的影响力。在本次盛典中,最佳高端女用香水奖被授予时尚大师Marc Jacobs的“Daisy”,D&G的“Light Blue Pour Homme”获得了最佳高端男用香水奖。同时,明星品牌“Intimately Beckham”在“最具吸引力”奖中力拔头筹,同时获得了男用和女用香水最佳奖。
Coty公司作为上述获奖的Marc Jacobs的“Daisy”香水、“Intimately Beckham”香水的生产商,获得了“最佳制造商”奖项。Avon公司的“Christian Lacroix Rouge”和“Derek Jeter Driven Black”香水获得了“最佳直销类香水”奖。
对于时装设计师品牌和明星品牌在近几次盛典上的耀眼表现,Fragrance Foundation的执行总裁Mary Ellen Lapsansky评价说,这两类品牌在香水业中越来越显示出其显著地位,而且其影响力还将不断增长。尽管就目前来说,明星香水大受欢迎,但她认为个人品牌的持久力有待观察。因为此类产品的流行很大部分取决于明星自身的人气,因此鲜有明星品牌能够屹立不倒。相比来说,代表了不断发展和变换的时尚符号的时装设计师们更具有号召力。
此次盛典还颁发了杰出宣传广告奖,Lapsansky说这一奖项的设立是为了鼓励各大公司用新鲜的手法再包装原有的产品,刺激其销售量的增加。Chanel的“Coco Mademoiselle”香水电视广告和Hermès的“Kelly Calèche”香水海报广告获得了今年的此项大奖。
今年,除了传统的时尚美容刊物投票方式,FiFi盛典还为消费者投票开辟了在线方式。据Lapsansky介绍,在线投票获得了很好的反映,FiFi盛典在将来也会继续采用Facebook和Myspace这样的网站来收集选票。
编译/星晴
MWV因经营亏损关闭其包材工厂
由于持续的亏损使得MWV包材公司关闭了其位于宾夕法尼亚州Warrington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包材工厂。
近期,MWV包材公司宣布其2008年一季度的持续经营性亏损已达230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亏损2700万美元,相比情况略有好转。尽管MWV在销售方面有大幅增长,但因经营不善所导致的反复亏损使公司得不偿失。为了公司的长期发展考虑,经过多方面权衡,MWV决定关闭位于Warrington的化妆品包材工厂。在美国,个人护理品包材生产已失去竞争力,甚至处于不盈利的状态。
MWV包装公司副总裁Mark S. Cross称,关闭Warrington工厂的决定是经过了对目前经营状况的仔细分析而做出的,这将改善经营状况,使公司在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包装市场上赢得更大的发挥空间。Warrington工厂将于夏末停产。MWV称其对彩妆客户的供应不会受到该工厂关闭的影响,生产任务将移交其它工厂完成。关闭Warrington工厂后,MWV公司还将继续研究其它利于公司发展的方式并尝试革新。
另外MWV公司的西班牙分公司MWV Calmar求新求变,近期推出了高级香水专用的由合成树脂浇注的泵。新上市的Clikit 注射泵即是Melodie Clikit泵的合成树脂升级版,目前该产品市场反应良好。MWV称,由于胶囊和制动器外壳是合成树脂浇注的,各品牌产品外包装可以任意将泵头设计成各种新颖的装饰效果和颜色。
编译/星晴
第十一届全国日用化工学术研讨会
论文征集通知
北京日化协会将于2008年10月中下旬举办第十一届全国日用化工学术研讨会。本届学术研讨会以“技术创新促发展”为主题,紧密围绕日化行业发展前景,研讨当前国内外日化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我国日化工业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现将本届学术研讨会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论文征集内容:
1. 国内外日化科技发展动态与趋势;
2.化妆品、洗涤用品新技术、新原料及香精研制开发与成果;
3.生化、天然活性物以及中草药在日化产品中的应用;
4. 日化产品的安全性与功能性评价;
5.日化工业企业的现代化科学管理;
6.日化工业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7.省略。
4、 论文征集截止日期为 2008年8月30日。
三、 论文征集范围:国内外日化行业内各企业、公司、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科技人员以及业内人士的相关文章。
四、 论文评选:经专家委员会评选,对优秀论文给予表彰奖励,颁发证书。对其中的青年优秀论文推荐上报北京市科协;所有优秀论文登载《中国化妆品》和《北京日化》杂志上;对征集的论文将编辑成册出版论文集。
五、 会议规模及形式:本次会议规模 200-300人,会期2天。大会采取论文交流、专题报告、现场对话和专家建议等形式,丰富学术交流内容,力争把本届学术研讨会办成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会议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六、 收费标准:参加技术讲座的外企及有关单位按30分钟计算,每场收费2000元,团体会员单位不缴费。
七、 论文集广告收费:彩页每页2000元,跨页4000元;黑白页每页1500元;文字每页1000元。
八.交费时间:2008年8月30日前,通过邮局或银行汇至北京日化协会。编辑/胡迎春
拉萨人青睐国产化妆品
在拉萨百益超市、拉萨百货大楼、圣洁医药超市等化妆品主要销售点,有记者采访了许多女性消费者,其中七成以上的人称自己使用的是国产化妆品。
在拉萨,有许多年长的女性一辈子都没有用过进口化妆品,皮肤依旧保养得十分好。从事化妆品经营10余年的于先生有这样的看法:适合什么样的化妆品与自己的皮肤、体质等因素有关,完全不是价格高低所以决定的,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一直以来,进口化妆品以其“品质高价格也高”的“高姿态”让众多爱美的女性望“价”兴叹,但据调查,在百益超市、拉萨百货大楼、圣洁医药超市、拉萨大药房等拉萨市主要化妆品销售点,除了有“小护士”、“羽西”、“大宝”等已经“外嫁”的品牌外,销售的国产化妆品牌有近百种,价格多在百元以下。自治区美容美发保健化妆品协会祝会长统计了一组数据:在拉萨,经营日用化妆品的个体企业有400多家,其中,经营国产化妆品品牌的就有300多家,很多品牌店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祝会长说:“有消费才会有销售,拉萨市有这么多国产化妆品销售店也说明国产品牌是最适合大众消费的。”现在,以中草药提取原料为主的‘汉方’美容品是国产化妆品的一个主攻方向,比如以天然蚕丝为载体的面膜、从芦荟中提取精华而制成的精华素、竹盐制成的美容品等等,都是国产化妆品品牌独树一帜的地方。
莎莎专卖店在京遭冷遇
知名化妆品专卖店莎莎今年4月在京开设首家店后,并没有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店内相对冷清。与莎莎香港店对内地游客的吸引力相比,在京开的首家店存在价格优势较弱、店面规模较小、产品种类有限等问题,成为导致消费者不买账的原因。
莎莎香港店一直以来以低价著称,是不少内地游客在港购买化妆品的首选之地。据莎莎北京店相关负责人反映,因为涉及内地进口关税问题,莎莎在北京店的价钱比香港店和网店要高,但可以保障独家品牌的低价。店内一款葆丽美的乳霜,价格将近500元;但在莎莎网店上查询发现,同样的产品售价在375元,比实体店便宜20%以上;BeautyFormula的洗面奶在店内卖45元,在网店售价10元左右。
莎莎在北京的专卖店开设在晨曦百货店里,店内产品种类很少,许多品牌目前还没有引进,像兰蔻、雅诗兰黛等广大消费者比较熟悉的品牌并没有出现在柜台上。而这里大多数的产品都是一些商场里没有的,价格比较高。消费者表示,许多常用的品牌在这里都找不到,而这里的商品大多数是国外美容院里才用的产品,价格高而且以前没用过,不怎么感兴趣。莎莎店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莎莎在北京店内将引进200多个品牌,但由于许多知名化妆品都有自己在北京专柜的,因此诸如商场里的兰蔻、雅诗兰黛等牌子暂时不会出现在店里,甚至其在香家的伊丽莎白雅顿也无缘出现在北京店内。
24家国际化工企业联合签署“责任关怀”北京宣言
2008年5月29日,由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主办的“携手发展、共担责任:中国化工行业新形象――社会责任媒体圆桌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包括陶氏化学、巴斯夫、杜邦等在内的24家在中国有重大化工投资的AICM跨国会员企业在53家国内外媒体的见证下,共同签署了《责任关怀北京宣言》。
AICM理事会成员们在媒体圆桌会上还表示,让不了解化工行业的百姓了解什么是化工、什么是绿色化工、什么是“责任关怀”,在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十分重要。因此,AICM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社会大众对化工行业的客观认识与理解,更正大众对化工行业的片面解读,树立正面的行业整体形象。为此,AICM将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活动期间由化工公司开放其指定的工厂生产区域,公众和媒体可以有组织地进行参观,并通过互动方式了解化工企业在“责任关怀”及环境保护、健康和安全领域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首站公众开放日将于今年7月中旬在上海化学工业园举行。
陶氏化学提价应对能源成本上升
陶氏化学公司2008年5月29日宣布,自2008年6月1日起全面提升产品价格。价格涨幅按不同产品受能源、原材料和运输成本上涨的影响程度而有所不同,最高涨幅将不超过20%。陶氏公司将就产品提价与所有客户重新讨论各项合约细则。
陶氏化学公司董事长兼CEO利伟诚(Andrew N. Liveris)表示,为设法减轻急剧攀升的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产生的影响,全线提价势所难免。他说:“我们今年一季度的原材料和能源成本较去年同期出现42%的惊人增涨,而且随着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一路攀升,这一势头还在继续,而且碳氢原料和能源成本的上升给整个价值链带来压力,我们不得不和客户重新讨论产品的定价。”
国际男士时尚产业巨头班得瑞进军中国
国际男士时尚产业巨头班得瑞进军中国暨2008新品上市新闻会近期在上海隆重举行。作为全球专业男士个人用品品牌,班得瑞以推动男士品位生活为己任,为中国男士时尚产业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引爆了一场时尚男士生活形态的“大革命”,掀起了一股都市精英生活方式的新浪潮,为众多成功男士营造极致品位生活体验。
2006年底,班得瑞正式进军中国大陆市场。从西方到东方,从风光秀美的瑞士山林到神秘多彩的亚洲大陆,跨越了种族,跨越了地域,跨越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带着对都市男士的深度关注,班得瑞将国际潮流时尚品位传递到中国。
据悉,斑得瑞在中国大陆主要推出商务、运动、时尚三大系列产品,为商界精英、运动爱好者和时尚先生们提供了品味生活的多种体验和选择。
灾后成都市场供应足
文/范用余
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之后,人们心有余悸,甚至开始担心成都市场的商品是否会出现短缺现象。许多人急急忙忙跑到商场、百货商店、超市抢购瓶装水、方便面、糕点、馒头和帐篷等等,市场一时出现供应紧张现象。正在这时,省市主管部门提供及时发出信息,宣布绝对满足市场物资供应,制止了市民的抢购风潮,保证了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
成都人民商场、王府井百货、摩尔百盛、成百大楼、好又多、人人乐、家乐福等大中型商场货源充足,并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坚持正常营业,积极配合政府救灾。目前,这些商场、超市的物流运转正常,食品、蔬菜、百货、纺织服装、洗涤用品、保洁消毒用品等商品供应充足。
目前,汶川、都江堰、北川、绵阳、绵竹、青川等地由于地震原因门店损破严重,有关商业部门为满足灾区人民需要,组织了不少帐篷商店,供应百货、服装、各类中低档化妆品、洗涤用品、保洁用品和卫生纸、消毒用品等。
在市场供应中,也有少数不法商人轰抬物价,获取暴利。由于成都地区余震不断,许多人在空旷地带搭建小型户外帐篷,个别商店就把帐篷价格由原来的一、二百元提高到三、四百元,甚至七、八百元还买不到。抢购中还出现了斗殴现象,有关部门及时对这些不法商人进行了罚款、刑拘等形式的处罚,制止了轰抬物价行为,目前帐篷价位已回落到正常供应水平。
霸王2008年欲开3000家旗舰店
在洗发水市场,以差异化竞争占有一席之地的霸王(广州)有限公司为了达成年销售额翻番的目标,提出在全国开设3000家旗舰店的计划。以每家店平均每月5000元开销计算,这意味着2008年霸王需要投入近2亿元开店。
霸王此举是在其防脱洗发水遭遇发展瓶颈的情况下推出的。据悉,霸王通过购买超市最显眼的货柜来开设旗舰店,并要求超市洗发水第一陈列和特殊陈列都要做到第一,以期垄断终端卖场资源。这些旗舰店依附的超市包括家乐福、沃尔玛、华润万家、易初莲花、好又多等。
业内人士透露,霸王计划于2009年在香港上市,已于今年3、4月间在香港注册公司,为上市做准备。霸王高层在5月的营销会议上表示,要在上市之前扩充产品线,近期将上马牙膏和本草堂化妆品。本草堂化妆品以植物系列为卖点,仍走高端路线,目前样品已经出来,公司高层正在寻找代言人,估计代言费在千万级。
伽蓝集团欲以十年时间打造国际品牌
――自然堂一线品牌战略会在沪召开
伽蓝集团旗下自然堂品牌,日前于上海奉贤华凯华美达大酒店召开“自然堂一线品牌战略会”。作为一个具有明显中国制造特征的本土化妆品品牌,自然堂仅用了短短5年时间,完成了品牌创始和品牌塑造历程,迅速占领全国市场,并收获了高度的市场美誉度。
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在本次会上,用“为什么要打造中国一线品牌”、“如何打造一线品牌”、“为中国品牌加油”三个主题部分,分别对中国化妆品品牌市场现状、中国化妆品消费现状、中国化妆品与国际化妆品品牌的分析对比、自然堂品牌的发展阶段及历程等方面做了细致论述,并充满信心地向全体与会者表示:“2008年,自然堂品牌即将实现中国一线品牌战略目标。从2009年开始,自然堂将实施为期十年的‘国际品牌战略’。第一个五年,自然堂要走向亚洲市场;第二个五年,自然堂要走向欧美市场。”
同时,郑春影还阐述了他的品牌强国梦,他对中国未来的市场充满了信心,称“10年后,世界将流行中国文化,而中国品牌将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崛起于世界市场”。
在本次会上,伽蓝集团与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签署了“伽蓝营销研究中心”及“伽蓝营销创新基金”的合作协议。伽蓝营销研究中心每年将为伽蓝集团提供行业年度分析报告,并根据伽蓝集团的成长历程制作教学案例;而伽蓝营销创新基金将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同时通过创新活动,为伽蓝集团选拔优秀的营销人才。
由北京大学与伽蓝集团联手打造的“中国零售业高级管理研修班”也在本次会上亮相。中国零售业高级管理研修班,是针对国内零售百货业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推出的特色精品课程,该课程能系统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管理创利能力。课程研修完毕,经考察成绩合格后由北京大学颁发“中国零售业高级管理研修班”结业证书。
此外,“伽蓝公益基金”也在本次会上揭幕。“伽蓝公益基金”主要用以支助教育、救灾扶贫等公益事业。截至今日,该基金已完成投入75万元在河南开封县、湖南郴州安仁县、辽宁辽阳灯塔市建设3所希望小学,拨款10万元资助东北财经大学困难大学生及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20.8万元等众多公益事业。
屈臣氏个人护理店抢滩太原
来自山西向阳报道:2008年6月13日位于山西太原华宇购物中心首层的屈臣氏个人护理店盛大开业。据了解,此次店铺开张,为进一步打开山西市场做了必要的准备和尝试。首先,针对太原市民消费特点以及消费趋势,屈臣氏内部高级主管介绍,太原华宇的店面从涉及风格上更偏向女性化,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都非常明亮,能够给消费者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所买售品以女性为主导,搭配男性护理用品,让向来就具有追赶时尚潮流的太原人也能感觉到屈臣氏的存在。此外,另外两家屈臣氏个人护理店也即将抢滩龙城。
320字
直达真皮层的恒润保湿品上市
文/首席记者 华新
以植物萃取精华为原料而著称的娇韵诗近日推出了全新恒润保湿系列, 该新品配方中是娇韵诗独家研制与透明质酸相似的植物复合配方。从小麦中获取的生物同化。,研制出与透明质酸结构相似的配方,该公司创造性地组合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一是高分子量,一是低分子量。据悉这种原料首次运用于美容护肤品,它能实时强化肌肤四个层次的保湿系列产品,于肌肤表面水脂膜、角质层筑起围墙以预防水分流失及蒸发,同时提升表皮层及真皮层的自我储水能力,营造肌肤水漾晶莹剔透。包括保湿精华在内的6个单品宣称可以满足女性肌肤对抗不同环境与空气的挑战,不论是潮湿闷热的曼谷还是长冬严寒的莫斯科,使用恒润保湿产品均能随时释放植物能量,构筑肌肤自己的水循环系统。
《中国科学美容》2008年第7期
肌肤清凉秀――薄、透、露的美肤哲学方程式
真我时代的肌肤质感,在于若有若无的个性魅力。犹如栀子花的清香,在炎夏的午后,尽情展露清透晶莹之美。无论清晨、午后还是迟暮,塑造清凉肌肤,不多一步、不少一步,刚刚好用三步表述――薄、透、露。
阳光国度――非洲SPA探寻
神秘的非洲,茂密的丛林,多样化的民族元素,造就该地区的特别风情,属于非洲的SPA,该是怎样的享受呢?
《中国化妆品.时尚》2008年第7期
冷暖冰霜没装备 嬉炫清凉夏日
七月,热情的阳光大声宣告着盛夏的到来,放眼时尚界,本季都以趋向于甜美糖果感的清凉色调为主流,在这个炎炎夏日,用水感娇嫩的色泽为主调再配以亮色高光修饰的妆容,教你温柔暖色与冰霜凉色的完美搭配。
为美妆打造无油美肌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07. 041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7- 0089- 03
现代工业或制造业经历了以蒸汽机为驱动的机械制造、以电力驱动的大规模生产,以及通过电子信息技术驱动实现的自动化制造历程。制造业强国德国将这一工业化过程描述为机器代替人工的工业1.0 时代、流水线生产的工业2.0时代、高度自动化生产的工业3.0时代。近年来,伴随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上述技术对制造业产业形态的深度影响, 德国在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伴随的制造业强国政策上升到国家战略。与此同时,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均提出了适合自身工业制造业发展特征的国家制造业升级战略规划。我国在2015年也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战略,同时围绕制造强国这一战略目标,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相关的重点发展领域。比较与其他国家的制造业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结合我国工业制造业实际,特别强调了要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发展,以及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战略思路。工信部围绕这一国家战略部署,随即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在石化领域将中石化九江石化智能工厂建设作为示范。论文将结合国家战略方向,九江石化示范实践以及中石油炼化企业实际,探讨炼化企业制造升级及智能工厂建设。
1 炼化行业智能工厂的定位和方向
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复苏缓慢和国内经济步入新常态,商品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国际市场动荡和市场竞争加剧。大宗原料价格持续波动,炼化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持续上升,绿色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在炼化行业面临巨大压力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升级发展契机。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煤炭和煤能源化工规划、智能制造等一系列惠及能源化工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陆续出台。国家经济持续发展,需要更多、更好的高质量低成本的能源化工产品,国产能源化工产品供应不足的局面仍将存在。
炼化行业是典型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对设备装备的依赖程度很高,整体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针对国内炼化企业,智能仪表、集散控制系统DCS、先进控制、油品调合、流程模拟、计划、调度优化、MES、ERP等自动化和IT技术均有在炼化企业应用。同时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炼化行业也在积极的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在设备远程巡检、安全管理、企业IT治理等方面进行应用尝试。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国内炼化企业在自动化和信息化应用方面的明显缺项并不多,特别是近几年的大规模信息化建设,部分先进信息系统的部署速度甚至超越了国外同行(例如优化排产)。但是,大家普遍感觉企业的智能化制造能力并没有显著的提升,基层用户应用系统所带来的效益红利不明显等问题时有反映。究其原因,抛开人员素质,本文认为有六个方面的内容有待提升。一是基础仪表自动化方面还有欠账,重点部位仪表、自控的缺失直接影响上层物料平衡、区域优化的应用效果。二是装置级优化操作技术(流程模拟、APC、在线调合、RTO)的长效应用模式和投资维护模式有待改革。三是生产管理类信息系统亟待集成,完整的计划、调度、排产、操作执行、操作监控、平衡分析、绩效考核PDCA管理循环还没有形成,其上的优化基本没有实现。四是现场操作人员操作过程缺乏新技术支持,是炼化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盲点,环保监测有待加强,炼厂无线互联应用需要展开。五是设备装置的运行机理数据采集、分析应用不足,设备装置的检维修、挖潜增效工作难以科学评估。六是自动化信息化投资管理、项目管理各自为政,步调不一致,没有形成相互促进与弥补的螺旋式上升模式,没有形成应用合力,产生“1+1>2”的效果。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国内炼化企业工业4.0或智能工厂建设,需要在深刻分析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建设模式。作为相对弱市场竞争、高危、大规模流程加工行业,炼化企业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炼化行业智能工厂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围绕成熟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完善提升,以及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融合,通过两化融合的过程推动技术和管理的优化进步,达到企业设备智能、管理智能、决策智能,最终实现智能制造。
具体到炼化“两化”融合或者智能制造的标志或特征,可以总结为下面四个方面:
数据:首先要能够最大化利用各类传感器、计量设备、存储设备,实现炼化企业工厂设计数据、产品数据、设备动静数据、研发数据、物料数据、运营数据、销售数据、客户数据的采集和信息化管理。满足对企业“透视”的需求。
互联:要能利用工业以太网/无线网/4G、智能手持或穿戴终端实现设备、人员、通信设施的网络化连接。通过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形成互联,满足人员与设备装置的信息交互和操作交互。
优化:在数据和互联的基础上,在过程控制层实现高自控率,同时结合计划、需求以及效益数据,实现装置、局域的操作优化控制;在生产管理层实现生产管理PDCA闭环,同时结合ERP信息进行全厂计划、调度优化以及设备维护优化;在经营决策层实现供应商原料采购、企业资金资源、产品销售的优化。
创新: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实施过程应该会深刻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是一个创新发展的过程,势必伴随技术、产品、管理模式的创新。如果单纯是强调技术,拼装备,不能对企业的运行模式进行优化提升,也不能代表实现了智能制造。
2 炼化企业两化融合及“智能工厂”重点建设内容
围绕自动化和信息化相关系统完善提升,特别是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炼化企业智能工厂建设的核心思路。炼化智能工厂建设主要内容围绕三条业务主线进行,可以概括为三方面:一是生产管控一体化,对ERP、MES、RTO、APC、PCS等系统进行纵向集成;二是从原油采购、原油加工、原油运输到终端客户服务的供应链一体化,进行横向集成;三是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工厂的项目筹建、项目设计、到建造交付,再到工厂运行与设备维护,直至资产的报废退出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2.1 生产管控一体化
生产管控一体化主要依托MES2.0、APC、流程模拟、油品调合4个项目设计和实现,各项目之间通过数据流的无缝衔接,协同实现生产管控优化目标。
计划调度统计闭环管理:进行MES与APS的集成,实现炼厂生产运行管理的PDCA闭环。
生产运行优化控制:进行APC系统推广应用,同时与流程模拟、调度模块进行模型数据的集成交互。增强操作控制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安全环保质量管理:对能耗、危险源、重点区域视频、环境监测、质量信息进行整合集成。建立完整的企业QHSE管理系统。
2.2 供应链一体化
基于当前总部的APS系统为基础,增加产品价格信息(包括价格和基本趋势等,需要从销售ERP获取数据),生产成本信息(需要从生产ERP处获取),运输成本信息(需要从大区运输部门获取),结合销售需求和产品生产能力等要求,建立合理的线性规划模型,优化企业效益。在示范企业进行罐区自动化系统建设。
在化工业务领域,建立化工产品供应链一体化,实现化工品从客户需求预测、生产计划下达、排产、生产、销售配置、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技术服务全流程一体化。
在推进炼化ERP应用集成的同时,考虑建设中国化工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由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具有特别强的互联网特征,技术、运营、资金是三个核心关键点,网站的成功需要前期大量风险资金的投入进行市场推广,同时需要专业的互联网营销团队进行长期运行维护,并且按照互联网企业“数一数二、不三不四”的生存特点(只有做到行业第一第二才可能生存,排名靠后的企业基本无生存空间)。建议该项目采用中钢网等行业网站的运营模式,通过与第三方公司合资控股共同打造化工品电子商务平台。化工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和长期良好运行,将极大的促进企业化工品销售以及行业需求信息的收集,占领国内化工品市场销售渠道。
2.3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设备长周期运行:围绕设备检维修和运行管理,与ERP进行集成,实现设备检维修业务链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