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7:16: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现代设计理论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传统色彩观的运用
色彩是商品包装设计中极具表现力的一个要素,它一方面可以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直接引起人们的注意与情感上的反应;另一方面还可以深刻揭示形象的个性特征,强化感知力度,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并在传递信息时给人以美的享受。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色调要符合设计主题的表达,要能引起目标消费群的关注,以此来引起群体的反响。由于生活经历、年龄层次、文化程度、教育背景、风俗习惯、生理反应等各方面的差异,人们总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些因素便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他们对色彩的感觉。所以,在包装设计中,合理巧妙地运用色彩感情的规律、色彩的联想能强烈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引起广泛的兴趣和心理上的共鸣。当然,我们还应考虑色彩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所以,在包装设计中,必须考虑到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人们对色彩的心理习惯,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色彩设计,以使包装及产品更容易被人们认同和接受。包装是各国各民族文化内涵、民俗民情的一种艺术体现形式,它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节日中以千姿百态传递情感,点缀气氛。在有关庆典、婚礼、团聚等传统习俗的礼品包装中,我们常常可以强烈的感受到由民族文化内涵的不同所呈现的礼品包装在色彩、图案、结构、装饰风格等方面的差异表现。中国人崇尚红色,对黄色、橙色等暖色都有一种偏爱。结婚的喜饼还有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的礼品包装多以红色调、黄色调或橙色调等饱和度高的暖色调为主,以此来体现喜气洋洋、暖意融融的喜庆气氛。
3传统节日礼品包装设计中的造型把握
我们所说的造型既包含平面的合理安排,也包括商品本身的立体造型及包装盒立体造型的雕塑。在视觉空间中,设计中的层次明暗关系,色彩的进退感觉及商品包装的立体效果都能给产品带来特别的市场效应。另外,色彩也是造就空间感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容器包装设计上,如酒和香水的包装。酒是中国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首选礼品。就我们的观察来看,酒的包装,尤其是高档酒的包装,无论是从外面包装盒的设计,还是里面的内容,即酒瓶自身的设计,都体现出了设计师匠心独运的设计思维。春节、元宵节和中秋节是我国典型的传统节日,酒作为这些节日中代表性馈赠礼品,它的包装设计也将民族特色融入到现代设计中。谈到宫廷,也许我们会想到英国的皇室场景,中国古代帝王的豪华皇宫。现代设计中,酒的包装似乎总能让人想起豪华、优雅、金碧辉煌的宫廷礼仪文化,而这也正是酒的包装所要体现的文化特色。就酒的外盒包装来看,现代酒盒的设计在图形和色彩上仍是以古典的插图和中国的传统色为主,但在包装的开启上大有研究,显得更有深度及便捷性,同时将饮食质量安全因素考虑进去。在酒瓶的造型设计上,也将皇室的威严体现在精雕细琢的效果之中,使酒瓶造型更具多样性与立体性。糖果也是春节中常吃到的食品,所以糖果盒的造型也会体现设计师独具匠心的一面,比如将糖果盒的外部包装做成独具中国古典韵味的旗袍装的形式,将包装盒的开启形式与旗袍的盘扣相结合,以盘扣作为包装盒的一大特色,在配上传统的吉祥图案或花纹加以装饰,使整体包装别具中国古典风味。
4传统节日礼品包装设计中的图文编排
设计中图形、文字和色彩的运用表现出了空间的性质。需要注意的是图形和文字不可能不分轻重的布满画面,或是全部都一同堆在一个位置,有时我们需要恰当的保留空白的地方,并根据内容的主次来精心安排位置。另外图形、文字和空间之间有时存在着相互衬托关系。所以在画面上给图形、文字以恰当的位置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整体设计,才能使图形和文字达到主次分明、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商品包装中的空间把握,主要是造型的整体空间,而这种整体的空间所遵循的原则是功能的需求。我们根据商品的功能与性质设计出商品独特的造型,商品的包装中图形、文字、色彩因对比与衬托而带动商品的空间变化。表现传统文化的礼品包装中,传统吉祥图案的运用似乎总要与文字产生关联性。我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多以对称式来体现其独特的美感。在包装设计中,传统吉祥图案同样也遵循着这样的原则,即便与字体相结合,我们通常也能感受到那种中心式对称构图带给人稳定的美感。
5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在奢侈的现代生活中眼花缭乱,浩瀚的传统文化也在随之远离我们的生活。在礼品包装中运用传统元素,让传统文化在人与人的交际中得以复苏,这是值得我们借鉴与提倡的。但对传统文化的提倡与运用,并不是说我们要将各种传统的文化、元素及观念照搬到当今社会之中。而是要根据现今的社会发展,将传统文化合理的引用到现代的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及生活的其他各个领域。对传统设计思维的认识,对传统图案的准确把握和巧妙地运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设计思维、设计能力的提高,而且也能使我们的设计素质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设计师在设计的同时,以及将设计的产品推向市场上,这其中也传递着某些信息。所以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设计,也就是对那些正在逝去的信息的追忆。当今世界上有很多民族将自己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表现在各类艺术设计之中,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们的成功表现在他们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很好吸收,并巧妙的运用在现代设计中。所以我们在对传统艺术承袭的同时,也要把握当今时代的脉搏,将传统艺术很好地运用发扬。
在原始社会合伙农业社会,产品制作虽然缺乏人性的思考,但每一件物品,每一个造物过程都在无意识地探寻人性的根本。工业社会平民化设计思想的出现,功能主义的设计思想又为人性化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现代主义的反思,从“形式追随功能”到“形式追随情感”又进一步促进了人性化四设计思想的发展。人类功效学的发展又使人性化设计更加科学。在后工业社会,形式的非物质化和功能的超级化,使得设计的重点能不再是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越来越关注关系、注重人机对话的关系、产品和服务的关系。
建立在物理层次关怀,心理层次关怀,人群细化关怀基础上的人性化设计又表现为人情化设计,个性化设计和人文化设计的思想。
人情化的设计力图将“人与物”的关系转化为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设计应满足使用者的情感需求。人情化设计建立在产品功能的满足和对人体物理层次关怀的基础之上,人情化设计还可以通过怀旧中国风格的产品而实现,或通过体验的形式而获得满足。人情化设计应满足人类最善意的情感需求。
个性化的设计思想是需求通过产品的个性化而实现对不同消费群体或个体的个性需求。个性化既可指品牌的个性化和产品的个性化,前者是指个性风格品牌及其背后包含的消费者年龄、文化层次和社会地位的细分。后者则指为具体的个别的人制定的个性化产品,消费者参与设计的人性化设计。
人文化设计是在生活方式文化与艺术文化日渐融会,大众文化与艺术文化日益沟通的前提下,作为创造生活方式的家具设计也越来越与艺术联姻。体现文化特色与与蕴涵人文精神的产品则是人文化设计的具体表现。
在工业社会由于过分强调人的生存与需求,而忽略了自然界的生存与保护,因而导致了全球范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因此在提倡以人为本的同时还应强调以自然为本。要关心自然,爱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在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要维护地球基本生态过程。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经济发展会过量消耗自然资源,过量排放废弃物,可能损害再生资源的持续性和环境的持续性。
经济的可持续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也需要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为支撑,即要以长远的观点和整体性的观点来看作发展。
家具设计不仅是设计产品,更是设计生活方式,设计消费方式,同时也是策划家具企业战略,谋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也是从事家具设计的基础理论。
Abstract
Throughbriefanalysisoftheprocessesofassembly,disassemblyandrecycleofindustrialproducts,thesignificanceforthetechniques,cost,maintenanceandrecycleareintroducedwhenDFA&Dwasutilizedatthebeginningofindustrialdesign.Inaddition,thepresentsituationofDFA&Dfurnitureandsomemisunderstandingaboutitarealsoreferred.Attheend,improvingtheabilityofcompetitionthoughDFA&Ddesignisofferedformodernfurniture.
关键词:家具;拆卸;装配;设计;回收
KeyWords:Furniture;Disassembly;Assembly;Design;Reclaim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的废弃产品数量在不断增加,根据统计的结果,全世界制造业每年大约生产55亿吨无害废物和7亿吨有害废物[1]。图1是德国每年的汽车、家庭器具、消费电器、控制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废弃物数量分布情况。工业产品废弃物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而有效的回收利用率却不是很高,这些废弃物不仅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对地球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危害。要使废弃产品的零部件经过修配或其它处理以后可以再次利用,那么这些零部件就应该能够被方便地拆卸下来。可见产品的拆卸性能是产品能够再生的重要前提,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可回收和再利用的程度。面向拆卸的设计就成为解决产品回收和再利用的有效设计方法。同时,这种设计方法也是生态设计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代的工业制造中,装配工作量大约要占整个产品生产工作量的20%,装配费用占制造总费用的20~30%,在装配中若发现了问题,费用就会增加50%[1]。法国对355家公司的调查结果表明,通常产品设计是面向功能而不是面向装配的,结果导致产品的装配难度很大,生产周期长,产品成本高,装配质量难以保证,从而使产品的装配性成为制约生产的瓶颈。解决的办法通常是增加装配工人,增加装配机械和检测设备。而这些方法无疑都会导致产品成本的上升。
在目前的产品设计过程中,人们普遍对产品的可制造性关注较多,而对产品的可装配性和拆卸性则考虑的相对较少。因而经常出现设计出来的产品结构不完善或可拆装性能差,从而导致制造出来的零件无法进行安装或拆装难度大,需重新返工的情况。因此,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采用拆卸和装配设计,对提高拆装零部件的效率,降低拆装费用和提高产品的回收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拆卸设计与装配设计概述
装配与拆卸设计(DesignforAssemblyandDisassembly,DFA&DFD)的基本含义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同时考虑到产品的可装配性能和可拆卸性能,从装配和拆卸的观点提供一套理论和方法,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如建模、分析、评价、规划、仿真等,充分考虑产品的装配与拆卸环节以及其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以便在保证产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产品装配与拆卸的成本最低。
1.1DFA与DFD之间的关系
拆卸与装配正好是相反的两个过程,所以装配设计(DFA)与拆卸设计(DFD)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它们的实质不同:装配的实质是建立零件之间的某种约束关系;拆卸则是解除这些关系。目的不同:DFA针对的是产品的装配阶段,通过简化产品的设计达到减少产品装配费用的目的;DFD则主要是针对产品的维修、报废处理阶段,使产品能够方便地拆卸、循环利用和安全地进行报废处理。而它们的相同点就在于:DFA与DFD可以共享相同的产品设计模型,运用相似的分析和评价方法。
单纯依照装配设计(DFA)设计原则设计出来的产品不一定便于拆卸,反之,依照拆卸设计(DFD)原则设计出来的产品也不一定便于装配,二者之间的不同点使得它们的结合(集成)很必要,而那些共同点使得它们之间的集成也具有可行性。可见,产品的拆卸过程与装配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在产品设计的初级阶段同时进行装配设计和拆卸设计,特别有助于产品设计的集成和产品综合质量的提高。
1.2实施装配与拆卸设计的意义
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施装配与拆卸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与拆装环节自身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有关资料表明[1],产品总成本的70%是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决定的,而设计开发的费用在产品的总成本中只占5%,运用DFA&DFD方法对产品的整个结构进行优化,可以使错误在早期得到改善,避免后续环节中可能产生的不便,从而提高了整个产品的开发效率和成本;
(2)同时研究DFA&DFD,有利于产品设计集成和综合质量的提高,同时对产品进行DFA&DFD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协调产品对可装配性能和可拆卸性能的要求,从而系统的提高产设计的综合质量;
(3)DFA&DFD中对可拆卸性能的研究,能够方便产品的维修和回收处理,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产的品可拆卸性是产品维修和回收利用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可拆卸性将方便产品的维修,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从而推迟新的废弃物产生的时间;另外,良好的可拆卸性能还方便废弃物的处理,既可节约资源又有益于环境保护。
家具制造业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近年来家具产业迅速发展,根据意大利米兰CSIL工业研究中心调查,世界家具业目前的年产量是2000亿美元[10],每年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家具产品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住宅条件的不断改善,淘汰率大幅增长。目前西方国家的富裕阶层每年要扔掉数百万张写字台、椅子、餐桌、橱柜、床垫等家具。但是目前废旧家具的回收利用率很低,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设计产品时没有考虑其拆卸回收性能,零部件和材料缺乏必要的标识,结果使有用的和无用的材料及零部件难以拆卸分离,使很多可重复利用的零部件无法有效地再利用,即使有些产品能够拆卸回收,但花费的代价已使其失去了回收利用的价值。
在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任务的时代,这些被扔掉的东西不能再被看成是个人的私有财产,而应该看成是人类共有的有限的自然资源。有关研究表明,产品设计中良好的装配设计,可以减少20-40%的制造费用,同时可以提高100-200%的生产率[1]。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拆装设计对于提高家具产品的拆装性能、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增强家具的循环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拆装家具的发展与主要问题分析
人们一般将用各种连接件或插接结构将零部件组装而成的、可以反复拆卸和安装的家具称为拆装家具(ReadyToAssembly,RTA)。拆装家具在设计上应用工业设计的原理,把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放在首位,进而简化了产品零部件的规格、数量,从而也相应地简化了设计工作;在生产上,由于简化了零部件的规格数,便于质量控制,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生产率,相应地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在包装贮运上,可采用标准规格的包装,以便堆放,这样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空间,还减少了搬运工作的麻烦和可能对产品造成的损坏;在销售上,通过产品说明书使消费者参与到设计中来,真正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1拆装家具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家具制造业早在1900年就出现了拆装设计的雏形,当时德国的一家家具公司利用几种基本的板块设计书架,并方便地组装成顾客所需的书架,开辟了家具模块化设计的先河[2]。二战以后,重建欧洲迫在眉睫,各个工业领域都在寻求快速和创新的方式来满足需求,同样,家具业为能在短时间内给重建家园的人们提供充足的家居设施,也十分需要生产效率高、标准化、系列化、便于装配且具有良好结合性能的家具结构,在这种情况下,32mm系统应运而生。20世纪70年代,欧洲又开发出了32mm系统的专用设备,从生产工艺方面保证了32mm系统的有效实施。32mm系统的逐步成熟与生产设备、五金件及原材料生产的模数化、系统化使拆卸设计在板式家具生产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拆装设计已不仅仅限于在板式家具中应用,实木、金属等材料的家具也开始采用这种设计方法。如设计师大卫·奎克(DavodKawecki)设计的“迷题“扶手椅,就是将椅子分成七个部件,通过在部件上设置精确的接口进行连接,这些不连续的部件可以用激光切割工具从一块平板上切割下来,再由消费者亲自组装。
2.2拆装家具的优点
拆装家具不仅在设计、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安装等方面有许多适应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优点,而且从生态设计的角度讲,它对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传统框式家具难以相比的优点:
(1)产品结构模块化、统一化,使产品有较大的可预测性;
(2)减少了可回收零部件和材料再次使用所需的工作量;
(3)拆卸分离简单快捷;
(4)拆下的零部件易于手工或自动化处理;
(5)回收材料及残余废弃物易于分类和处理。
拆装家具是家具工业进步的反映。它要求有高精度加工手段的支持,要求有成熟应用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的支持,还要有发达的零部件及接口所用配件工业的支持。拆装设计的目标就是用最简单的工具快速拆装符合质量要求的成品家具。意大利设计师马士莫·莫罗兹(MassimoMorozzi)设计的“干燥“椅,只用一个简单的翼形螺栓就将椅子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体,可以自由的拆装而不需胶粘。
2.3现代家具拆装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设计一种易于装配又易于拆卸的产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解决材料选择、易分离性、模块化设计以及连接件等诸多问题。目前无论从制造商、设计者还是消费者的角度来讲,都更强调对时尚和精神需求的追求,追求DIY的自由随意,而对其中蕴涵的环保理念很少顾及,也因此对有关装配性因素的考虑多于对拆卸性因素的考虑。而从生态设计的角度来看,家具能够拆卸是其回收再生的前提,要想使废弃家具的零部件或材料经过维修或其它处理方法后被重新利用,就必须使其零部件能够被方便地拆卸;否则,不仅会造成大量可重复利用材料的浪费,而且因废弃物不好处置,还会严重污染环境。可见,家具的拆卸性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回收性,进而影响到产品生命周期评估的效果,所以,在拆装家具的设计中,拆卸设计具有更重要的社会意义,要想使拆装家具真正的具有环保性能,成为生态产品,就必须将家具的拆卸设计放到与装配设计同等重要的位置。
2.4拆装家具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拆装家具都是生态家具
目前,人们对生态家具的认识还很模糊,有的企业甚至在广告中将拆装家具直呼为生态家具,但是拆装家具就一定是生态家具吗?认为拆装设计就是生态设计、拆装家具就是绿色家具的观点是狭隘的和片面的。生态设计是针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设计,它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要将环境保护作为设计目标,所以必须从系统的高度对产品的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包装运输、销售管理、使用及回收处理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在有序的状态下,使产品达到整体的“生态化“。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如果只有一个环节符合生态设计的要求,或者只有一个环节不属于生态设计的要求,这种产品都不是生态产品。所以说,拆装设计只是生态设计的一个环节,拆装家具也未必是生态产品,具体的评价要根据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评估而定。
误区二:拆装家具一定能100%的回收
在强调拆装设计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一种产品要做到100%的回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生态设计也只是在设计中寻求技术与艺术、功能与形式、环境与经济、环境与社会等联系中的最佳平衡状态,回收利用的目的是最大可能的利用这种回收资源,尽量减少产品的剩余量和污染。所以部分回收可能是最好的办法。宝马公司生产的Z1型和BMW3251型汽车,许多零部件都是由可回收利用的塑料制成的,在拆卸时,公司首先将注意力放在适合重新使用的、最有价值的零部件的拆卸上,从而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较好的拆卸效果。
3.加强拆装设计增强产品竞争力
拆装家具因为设计精巧、款式多样、规格类别齐全、搬运方便、拆装简易等优点,广受消费者们的青睐,且有经久不衰的发展趋势。多年来一直行销世界的瑞典IKEA家具奉行的就是“模块化设计“的理念,经营的产品大部分是可拆装的,这种方法使顾客在DIY(自己动手做)的过程中获得了对生活的享受和心理的满足,并同时亲自创建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空间。家具拆装式设计不仅有利于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追求个性的现代人提供了挖掘自我潜力的机会,因而已成为一种时尚。
另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消费已经悄然兴起,消费者宁愿花多一些的钱来购买生态产品。有专家预言:生态产品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品,拆装家具因为具有较多的生态特征也将成为世界家具设计和制造的主流。拆装式家具目前在美国和欧洲的市场分额占到15%,而且每年以8%的比率增长,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10]。目前家具行业在32mm系统设计、加工设备、等拆装设计配套技术方面日趋完善。家具五金的发展,包括隐形连接系统的问世无疑又为拆装家具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所以有条件的家具企业要尽量利用这些条件,并按照生态设计的要求进行产品开发,将产品逐步过渡到拆装家具上,提高产品的生态性能,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争取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向青,面向装配与拆卸的设计理论方法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1
2刘志峰,刘光复,绿色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胡景初,戴向东,家具设计概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4许柏鸣,家具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5张帝树,现代家具工业几项深有影响技术的开拓与发展,林产工业,第26卷第1
期,P14~16,1999
6胡景初,开发生态家具促进绿色消费,家具与室内装饰,第6期,P12~14,2000
7胡景初,家具产业的发展与绿色思维,林产工业,第28卷第2期,P3~5,2001
1.1现代化机械生产模式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符合批量生产的规模
现代化生产模式由于受到诸多的市场刚需影响,机械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而生产周期不断缩减。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机械生产模式,对于传统的机械生产更是一种挑战。因此,在外界的压力之下,机械生产方式以及机械的设计理念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改,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那么,在生产方式方面,机械生产采用了自动化远程控制生产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来实现一种现代化的机械生产模式。
1.2现代化机械生产模式引入新技术,从而实现全新的机械制造业
单一的技术发展完全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各个领域的技术进行结合发展,才能够实现对一个产业的变革与市场顺应度。机械制造业领域,要想实现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实现产业的整合与技术的结合应用。从传统的机械生产模式,就可以发现传统机械模式存在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在:大量的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错误,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现象时有发生。车间是传统的机械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生产车间的人工操作太多。一般的工件都需要进行反复打磨,才能够符合产品需求。由于避免不了人工的主观误差,在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工件报废的现象。不仅造成了原料的浪费,又增加了生产成本与时间成本。车间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要,经常性安全问题无法避免。传统的生产车间都是人工对着一台机床进行操作,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出现一些危险问题,从而影响其生产质量。在进行工件加工的过程中,人员受伤的现象一直无法真正避免,对于人身安全是一种伤害,而对于生产流程,也常常会出现脱节和拖工的现象,造成整体的产品质量下降。机械产品的检测流程不科学,常常出现漏检问题。传统的机械产品同样需要质量检测,检测合格之后的产品才能投放市场。但是由于机械的检测一般都是人工进行的,不仅检测结果没有科学性,检测的流程也较慢,容易造成漏检的现象。因此,对于机械检测而言,传统的检测方法也存在较大的问题。那么,在原有的生产模式的基础上,机械生产模式开始了全新的改革,在人工操作上,现代化的机械生产采用全自动的流水线式生产模式,并且引人了大量的现代化远程控制生产设备,从而最大化的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部分,精简了工作人员。这样做不仅减少了机械生产的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错误和安全等问题。此外,在检测方面,现代化机械生产模式引人了计算机技术,从而让检测技术更加科学有效,最为重要的是检测效率大幅度增加,并且能够达到检测的科学性,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有效,提高市场的用户信誉度。
2现代化机械生产模式下机械设计的合理性分析
针对上文中,对于现代化机械生产模式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机械设计的刚需。在机械制造业领域中,都比较认可机械设计的重要地位。但是,在现代化机械生产模式下,机械设计是否更加重要呢?所谓的机械设计的合理性又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实现呢?
2.1现代化机械生产的机械设计理念分析
与传统的机械生产模式相比,现代化机械生产的机械设计相对更加重要,并且其准确性和完善性要求更高。之所以这样进行分析,原因在于现代化机械生产的效率很高。但是,生产的效率只是体现在制造的效率上,在设计方面虽然有了提高,但是一旦设计出现问题,那么造成的返工以及损失就会非常巨大。实际上,通过与传统的机械生产模式相对比,就可以非常明显的显示出其明显性。传统机械生产由于产量较低,而且生产的流程化不足,会有生产滞缓的现象出现。但是,如果机械设计出现问题,却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并且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现代化的机械生产模式由于生产效率较高,容易出现高效生产的技术脱节。因此,现代化的机械生产模式反而对机械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在生产模式进行改良的情况下,机械设计当然也会随之进行改变,并且实现一定的技术对接。目前,机械设计通过了很多现代化手段,从而在技术层面有了非常大的改革与更新。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一定意义上强化了机械设计的功能与效率,从而实现了高效的设计方式,以适应现代化的机械生产模式。
2.2现代化机械设计的合理性分析
如何能够保证在高速率的生产环境下,实现机械设计的合理性呢?实际上,机械设计是两个部分的衔接部分。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用户的需求之后,进行机械产品的初期设计。设计方案通过后,开始进行批量生产。因此,机械设计的合理性就在于如何能将两点进行有效衔接。那么,通过衔接的切合方式,就可以体现出机械设计的合理性。首先,保证机械设计理念的合理性。机械设计的理念必须是合理的,正确的,需要满足在不同条件下的机械产品的适应性,满足市场的需求,满足客户的用户体验。其次,保证机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机械设计不只是一种对机械产品的设计,实际上在生产期间的工期以及检测标准等,都是通过机械设计的方案来完成的。因此,机械设计一定还要同时满足方案的合理性。最后,保证机械设计实现利益最大化。实际上利益最大化才是现代化机械生产模式下的机械设计的合理性所在。任何一个行业或者是产业,都是需要保证产品的合理性为前提的,而机械设计就做到了这一点。
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建设的需求,为工程机械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设备管理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科学使用、及时保养、适时维修,降低设备故障发生,提高机械设备的有效利用率,是对工程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要求,下面我就当前矿山企业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工程机械管理的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仍缺乏完整、严格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工程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使用,不能明确工程机械管理和使用的责任主体。
2、舍不得智力投资
(1)虽然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都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立了机务管理部门,但由于机构、人员更迭较为频繁,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接受专业教育时间短,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的整体认识尚较模糊,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2)而有些企业只是片面注重眼前利益,宁愿花耗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先进设备,但在管理人才培训等智力投资方面却显得过分吝惜,舍不得花钱。这样,就算有再先进的设备,但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低劣,是很难适应机械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程度高的设备管理的需要。
3、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相互脱节
(1)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产量、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此外,不少项目负责人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从长远打算,短期行为严重,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其结果是该工程项目完工后,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而调运到新工程又需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费用进行整修,造成施工工期贻误,项目部之间在维修费用上互相推诿,固定资产无形流失。
4、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滞后”,浪费严重
(1)由于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够重视,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也就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
(2)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个别维修人员为了贪图方便,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加以修复利用,任凭其主观随意地报废,更有甚者,不考虑其它设备的整体性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得过且过,只要机械能动就交差了事,结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二、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方法
1、在使用方面,设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使用。任何设备都有规定的使用范围、条件及操作程序,只有正确的使用设备,才能保证安全生产。而设备使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水平的高低。
所以在使用中,一是教育操作人员正确的使用和操作各种工程机械,不能在超过机械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下进行工作,尽量保证机械负荷的均匀加减,使机械处于较为平缓的负荷变动,具体地说,就是要较为均匀地加减油门,防止发动机、工作装置动作的大起大落。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素质,使操作人员做到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从源头上减少和防止人为失误引起的机械故障。三是坚持实行包机责任制,责任到人,将个人经济利益与责任机械的维修费、燃油费相结合进行考核,奖罚并举,加强管理设备的责任心,调动爱护设备的积极性。
2、在保养方面,对设备实行定期保养是保持机械良好技术状况的基础。对于工程机械,保养工作中的重中之中就是保证对机械的合理。零件工作面的磨损、零件表面的腐蚀和材料的老化是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机械零部件的3种主要失效形式,而零件工作面的磨损所引起的失效所占的比例最大。也就是说,机械的磨损是使其各种零部件走向极限技术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解决机械零部件的磨损问题,除了采用优良的材料、选择先进的制造工艺、设计合理的机械结构外,在使用过程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保证对机械的合理。
据统计,工程机械的故障有一半以上是由不良引起的。由于工程机械各零部件配合的精密性,良好的可以使其保持正常的工作间隙和合适的工作温度,从而降低零件的磨损程度,减少机械故障。正常合理的是减少机械故障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一是要合理选用剂,要根据机械的种类和应用结构的不同选用正常的剂类别,根据机械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质量等级,根据机械的工作环境和不同的季节选择合适的剂牌号。二是经常检查剂的数量和质量。数量不足要及时补充,质量不佳要及时更换。三是根据保养周期、设备技术状况、工作环境等因素,制定强制保养计划,到时间必须停机保养。
3、维修方面
所谓语意(Semantic)顾名思义,即语言的含义、意义;语意学(Semantics)即探索、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产品语意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借用语言学的一个名词,它产生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符号学理论,但它的产生,却具有社会、历史、哲学的背景,工业设计史上关于产品语意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一战之后,全世界物质匮乏,现代主义提倡的功能主义顺应历史条件,满足并推动了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当时产品设计考虑的重点是“物理机能”,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是工业设计的理论支点,在1920—1950年间,功能主义设计是人类设计史上的重要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时代的来临,社会财富的增加,使得人们对产品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六十年代的过度开采开发造成了地球环境的危机,生态设计被提出并在设计的各个层面予以实践。这一时期,人们开始注重环境机能,注重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开始强调“沟通、对话”,设计界也引进了各种新学科: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行为学、语言学、信息理论等,同时,电子产品的出现使得造型与机能失去了必然的密切的联系,导致单一的“黑箱”现象的泛滥,商品同质化的出现呼唤更迎合使用者内心的产品,现代主义对于“功能”的过分强调和对于“形式”过分的漠视导致工业产品的粗糙、冷漠、僵硬,有人形容那是一个“大量生产、大量购买、大量消费、还大规模的毒害数不清的环境”的时代,后现代主义在此时出现,它重主体精神、重文脉、重符号语意,对产品语意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83年克里彭多夫(KlausKrippendorf)和郎诺何(R.Butter)夫妇正式提出“产品语意学”(Productsemantics)的概念,并定义为“产品语意学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态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征特性,并将此运用于设计中”;1984年克里彭多夫对产品语意学下了进一步的定义,他认为产品语意学是对旧有事物的新觉醒,产品不仅要具备物理机能,还应该能够向使用者揭示或暗示出如何操作使用,同时产品应该具有象征意义,能够构成人们生活当中的象征环境。
产品语意理论的基本构架来自于语言符号系统。符号学理论提倡用符号的观点来研究一切学科和现象。符号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说“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他认为每种符号都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一是能指(又叫意符,Signifier)指物体呈现出的符号形式;二是所指(又叫意涵、符指Signified)指物体潜藏在符号背后的意义,即思想观念、文化内涵、象征意义。
克里彭多夫关于产品语意的概念正是基于索绪尔的符号观念,他将使用者对产品的理解划分为四个阶段。A、产品辨明阶段:使用者通过相应的视觉线索来区分产品类型;B、自我验证阶段:使用者实际操作物品(或其控制器)然后观察这些运行不同程度的成败反馈;C、发现新形式阶段:使用者在使用中熟悉其工作原理,或许还能发现新的使用方式;D、解读符号语意:使用者依据自身类型、个人理解、社会特征及美学价值,通过与其相关产品的比较来解读产品内涵。从以上四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者通过对产品形态的视觉印象在心中对产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是什么产品),随着自我验证实验即实际操作物品过程的进行,会逐步全面、深入地扩大对产品的了解,同时对最初的视觉印象予以更新、强化或反感、排斥。所有对产品形态或语意符号的初期预想,在自我验证阶段得到是或不是的检验,如果设计师的初衷和使用者验证后的感官体验达成一致,则证明该产品的形态成功的表达了它的内涵,也正因为有此一致性,使用者才有继续深入的操作和研究,才有发现新形式的可能。最后,使用者会给产品一个客观的评价,当然,这个评价是受到使用者自身的审美情趣、文化修养、性格特征的影响的,同时又受到社会约定俗成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推进及信息化的发展,影响产品设计的地域性、文化性限制会越来越小。但弘扬民族文化是每一个设计师都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在此方面北欧和日本的工业设计做得很好。
优秀的工业设计在对产品语意的把握上经过系统、全面的分析,充分运用设计符号使产品的功能与形式达到高度统一。不仅体现出产品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还体现出设计对人—使用者的关怀。美国设计师丽萨·克诺(LisaKrohn)和图克尔·维美斯特(TucherViemeister)1987年设计的电话应答器是运用“产品语意学”的经典范例。这是一个听筒和应答器合二为一的产品,被设计成电话簿的样子,通过新技术,综合了录音、播放、复印信件的功能,保留了人们对传统电话的一些认知功能,但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可以翻页使用,并在翻页时切换不同的内容,按键通过页的标准孔穿插而通用,简练、新颖、动感、而层次丰富,给人以亲切熟悉的感觉,吸引者使用者掌握新技术。2002年IBM公司推出的”ThinkPadTransNote”笔记本电脑获得了德国IF设计金奖。这款产品在造型上采用文件夹的特点,将笔记本电脑和电子纸笔书写器组合起来,用户可以方便的书写、绘图,处理、存储、发送文件。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心理,造型简洁,语意明确。意大利设计师马西姆·约萨·吉尼(MassimoIosaGhini)设计的“妈妈”扶手沙发外形朴实、敦厚,色彩温和,象征着妈妈的慈祥、宽容,给孩子温暖,为身心俱疲的现代人提供一个恢复精力的避乱所。
产品语意学的运用还表现在对产品的细节处理上。如佳能C.BIO型照相机,它的有机形态几乎与人体合二为一,不仅在外形上给人以细腻精致,亲切的感觉,在功能上也有着让人叹服的便利性。菲利浦公司1996年推出的“philishavereflexaction”剃须刀,整体造型时尚、大气,它的侧面与男性头颈部的侧面有着完美的一致性,调节开关的按钮(Power)正在男人的喉节处,按钮上有增加摩擦、便于推动的突起,明确的指示了产品的操作方式。以下是菲利浦公司1990-1998年推出的部分产品的“脸”—界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操作系统对于使用者的明确的指示符号。
作为视觉艺术形式存在的色彩设计活动,涉及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审美知觉与一般知觉的关系以及视觉与知觉的联系等等,在寻求“生理”与“精神”上的互动变化、建构合理色彩设计形态的途径中,仅凭传统的造型与色彩再现观念是不全面的。从众多大师、前辈们的造型及施色经验中分析,在设计色彩基础教学领域中,不能完全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事物的表象,而必须加以改造,融入意象色彩新思维,从而产生更为广阔的现代设计色彩空间。
一、以造型观念的突破推动意象色彩的发展
任何色彩的表现,不可能完全脱离形而独立存在,意象色彩同样依附和借助一定的形来表达,但这种“形”并非指向科学性“型”的含义,更多地指向于点、线、面、光色、肌理、笔触、材料、有机形和无机形等具有强烈抽象意识的内涵。全新认知物象,以表达情感意识为主体。形象建立在似像非像的“神似”状态,努力摆脱写实形的思维趋势,抛弃平面与立体的恒常性束缚,创造纯粹的风格特征,这种“纯粹”将使作品进入到更加抽象化、更加具有本质性特征的意象色彩空间。
现代生活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开拓着我们的视野,这使得我们更客观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显然,现代艺术不仅符合一切现代的进步,而且是在艺术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代艺术大师们的造型及色彩观念更直接地表达着艺术的本质内容。学师的艺术思维方式,明确独立的艺术个性,鼓励主观感受的强化表达,引导学生在大师把客观事物真实的影像进行抽象变形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中,探索多种造型方式的可能性,并在研究色彩美、形式美规律的同时,提高并发展个人造型抽象化、色彩意象化能力。按自己的审美意趣重新构成画面色彩语汇,利用客观事物的多种再现过程,形成一个更为突出自由的抽象化意象色彩写生过程。
二、以拓展工具材料的表现促进意象色彩的表达
艺术设计是当今社会中艺术与文化的结合体现,它一直都在被新的观念、材料、科技等因素所引导着向前发展。材料的独立价值意义在艺术发展进程中已经呈现出不可或缺的位置。现代视觉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材料与表达技法的多样丰富性。在意象色彩表现过程中介入各种材料语言技法的拓展运用,会极大地加强表现力度和表达语言内涵。
在实践操作中,由于个人的常识、能力、修养及经验的差异,应多以鼓励的态度和试验的形式出现。主张大胆尝试新材料、新工具的使用可能性,树立个人艺术表现自信心,排斥生搬硬抄、重复描摹。提倡个人的学习主动性,在“试验”新工具、新材料中敢于犯错,善于吸取经验、总结教训,反对呆板灌输式的教条现象。在艺术创造中没有“对”与“错”的概念,而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道理,没有“应该”与“不应该”的模式,只存在“也许如何会更好”的引导。新材料、工具的运用过程,就是一个手工劳作的过程,一个不断观察、不断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在工具和材料选择上,应该尽可能地放宽视野,寻求可能利用的工具材料,做尽可能的尝试利用。为了寻求更为丰富的视觉语言,表现更为独特的色彩艺术魅力,必须拓展突破传统工具材料的局限,寻求一切能产生痕迹的物质当做工具,寻求一切能承载痕迹的当做材料。举凡铅笔、炭笔、木炭条、炭精条、毛笔、油画笔、竹棍、刮刀、各种颜料、色粉笔、彩铅、油画棒、火柴、蜡烛、水墨、宣纸、皮纸、有色纸、卡纸、油画纸、三夹板、玻璃……一切均可能利用。只有合理而大胆地运用,才会感知到由新工具材料而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视觉色彩语言。
在依靠新工具材料进行意象色彩表达过程中,会有许多物理性的如轻与重、软与硬、粗糙与光滑等感觉,也会有许多生理、心理性的冷与暖、脆弱与强悍、明朗与缥缈、热情与压抑、酸甜与苦辣等感受,都应合理地利用与改变它们。审视、接触、运用各种物质材料,强调在意象色彩表现中的实验性,提倡训练中的主动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以超越工具材料本身的实用价值范畴,纳入到合理的色彩意象表达意识中。:
过度的包装材料使用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高档纸板和合成木材是常看到的包装材料,对我国来说,木材和能源的消耗用在这些方面实在可惜。过度的包装还增加了制作、运输和储存的物资、能源和人力成本,对节能减排很是不利。而过度包装也造成片面追求外观,有时采用的包装材料并不符合健康环保的要求,甚至背离了保护商品的初衷,例如一些月饼包装、茶叶包装等,一些商家和设计者为了牟取暴利,把包装做得越来越奢侈,体积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繁复,导致在商品单价中,包装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商品本身。减少包装材料消耗,包装容器的再充填使用,包装材料的回收循环使用及包装材料具有可降解性,但如何将其基本思想贯彻到常规的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以便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绿色包装设计过程的整体格局,则是绿色包装设计得以普遍接受与应用的关键,规范绿色包装产品设计过程主要有以下方法:第一、从功能上考虑绿色包装设计,主要是为了使产品的使用目的更加合理,其基本的思想是详细地分析产品的功能以确定什么是最基本的功能特性,进一步评估这些功能的实现是否消耗了比较少的材料和能源,对环境造成了最小的负荷。第二、从产品的形态结构上分析绿色包装设计,主要是为了使包装结构更加科学实用、美观。在这个层面上,首先认真确定基本的产品属性概念,并在其构架下考虑如何改进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既要分析产品的功能结构,也要分析产品的材料结构。第三、从包装产品的循环周期上考虑绿色产品设计,便于在整个产品循环周期内对资源消耗、环境负荷作总体描述。第四、评价产品的构成要素及社会生态要素是绿色包装设计主要评价指标体系。
二、运用包装广告倡导环保理念
包装赋予了产品外在的视觉形象,而这种视觉形象的成功打造具有优越的视觉传播效应。在这个商业超级繁荣的时代里,商业空间环境的建设是人类活动空间中最复杂最多元的类别之一,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商业环境里承载着各种各样的商业广告,商品包装广告也属于其中,而包装广告的更新换代,商业品牌形象的重复设计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材料,由此,我们看到,商业包装很少去联系低碳环保设计理念来展开设计,而如今资源环境的浪费与破坏让人们越来越关注着一个重要的事件,那就是节能环保,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节能减排的队伍,他们更愿意为环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购买过度包装产品有悖于倡导环保消费,那相反,如果我们在设计产品包装以及产品本身时将环保理念融入其中,这会不会成为一个好的推广行为呢?答案是肯定的。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入商业包装设计中,也许能够更加顺应人们对低碳环保生活的诉求,也顺应了商家扩大自身知名度的愿望实现。品牌视觉形象系统、品牌文化传播、商业环境的设计等系列行为,从而构成一个对品牌完整的塑造体系,品牌是商标、名称、商业包装价格、历史、声誉、符号、包装风格的无形总和,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现代商业包装是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它是一个无声的销售员,商品的商标、标志性图案、独特的视觉语言使消费者易于产生联想,使他们产生重复购买的冲动。利用包装广告去倡导环保理念可能是一种双赢的选择。包装广告要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点,比较同类产品找出异同点,设计的人群具有针对性,有些商品定位在活泼、开朗、喜欢追求时尚的青年一族;有些商品定位在沉着、理性、高雅的高收入群体;有的商品定位在民族、文化、历史的层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绝大多数的商品都可以都可以走倡导环保的路线,从包装设计的元素上、色彩上、表现上、风格上、形式上、材料上等强化环保设计理念,必定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另外,商品包装所具有节能、环保功能也是利用包装广告倡导环保理念的有效方式,包装是商品的外衣,在使用材料上要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保的需求,节能的包装设计,即满足了商品的保护和审美功能,又达到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反,一些高资源消费的商品,产生了严重过度包装的效果,商品使用后的包装盒还不能有效地回收利用,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在某些月饼包装行业就出现了过度包装的现象,求大、求奢华、求多工艺,资源大都耗费在包装盒上,造成巨大浪费,这是值得消费者和生产者思考的问题。
三、绿色设计的环保材料选择
节能环保的功能具体体现在:材料的节约;材料的可回收率,再生率的提高,提倡对材料的多次利用,再生性材料;材料在销毁上的便易,不破坏环境。
1、抛弃有污染材料,倡导可再生材料与利用
有些商品的外包装采用了有污染的化学材料和原料,尤其是食品包装或日用品包装材料或印刷油墨等,对人身体造成了巨大伤害,这些都是非环保的包装。绿色包装材料应选用低能耗,低成本、少污染的材料,同时所选用的材料是易于加工的,在加工中无污染或少污染。设计同类包装产品时尽量利用同一的包装材料,便于回收。充分考虑材料的再生利用,这不仅节约了原材料,也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设计时应考虑材料的降解性。设计生产可周转重复使用的包装用品。包装应易于重复利用或易于回收再生,通过多次重复使用,或通过回收废弃物,生产再生制品、焚烧利用热能、堆肥化改善土壤等措施,达到再利用的目的。既不污染环境,又可充分利用资源。包装废弃物可以降解腐化。为了不形成永久的垃圾,不可回收利用的包装废弃物要能分解腐化,进而达到改善土壤的目的。包装材料对人体和生物应无毒无害。包装材料中不应含有有毒物质或有毒物质的含量应控制在有关标准以下。在包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均不应对环境产生污染或造成公害。即包装制品从原材料采集、材料加工、制造产品、产品使用、废弃物回收再生,直至最终处理的生命全过程均不应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公害。
2、原始材料的回归
绿色设计理念不但注重新型环保材料的运用,同时也倡导对传统自然包装材料的再认识与回归研究,这不但能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继承并发扬下去,也能体现出包装设计中回归自然的环保理念。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开始直接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对他们的劳动和生活所使用的东西进行了包装,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绿色包装品质内涵和民族包装风格,其着纯朴的自然价值和环保意蕴至今仍然不失其夺目的光彩。具体有植物叶片包装很有反朴归真的原始气息,这些材料包括竹叶、荷叶、苇叶等;草纤维包装,这是我国云南地区特有的包装形式,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长期种植稻米和饲养家禽,过着原始的民居生活,原始的植物叶片作为现代食品包装使长期生活在喧嚣都市中的人们有一种再回自然的感觉,这样的利用既环保又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都市人品味到古老的民族情结;竹编包装,我们的祖先在世代劳动生活中与竹木结成了不解之缘,以竹篓作为包装器具至今为人们所沿用。篓是由韧性很强且结实的竹条简洁编织,上面无多余的琐碎细节,除自然材料特有的质朴美感,各类食品放置其中,细竹条的间隙通透、自然,食品不易变质。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应该深入、细致地了解并掌握具有环保功能又回归自然的包装材料,并应用于绿色包装设计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保持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生态平衡,也推进包装产业对地球资源的使用由消耗型向循环再生型的转化。
“标志”的内涵在其发展过程中由古代广义的“标志”定义向现代的“企业形象”核心演变。《说文解字》中记载:标:木秒末也。树的最细小部分,即最小的表征;志:记,即记号。以上可以理解为广义上的标志概念。在设计范畴中,标志是一种特定的视觉符号,作为企业精神、文化的综合体,是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部分,也是集合所有企业形象视觉要素的核心。在设计创意方面,要求我们不仅要把握标志的视觉效果,更要将其内在涵义向体现企业精神层面深入,不仅起到强化商品形象的作用更要将企业理念展现在受众面前。
1.2现代标志设计的新形式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但使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步提高,同样提升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我们已经不能满足于单纯的图形符号与平面的视觉效果,我们的眼球需要一种跳跃的空间感和更多层次的冲击力。对于代表了国家、社会、企业、团体以及个人精神、文化的标志设计,需要用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来加以表达。现代标志设计也确实正在突破传统模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首先在色彩上,标志摆脱了以往纯色填充的约束,出现了更多的炫目色彩,这些色彩的运用不但增加了标志的识别性,更加凸显了企业的行业特征及其经营理念;其次在质感上,现代科技为标志设计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材质和肌理,使我们看到的形象不仅拥有视觉效果还增加了“触感”;再次在空间上,现代标志不再只存在于二维空间中,而是向着多维度延展。立体化与多重空间的造型为我们传达更强的视觉信息、带来更多的视觉享受。
1.3数字时代标志设计的新手段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标志设计打破了原有的局限性,为新型标志设计的产生提供了更多的新方法新手段。设计师想法的实现、创意的表达,通过新兴的现代软件技术找到了更广阔的设计空间。我们利用计算机可以编辑图形、合成图像,还可以使用三维建模技术来实现以往不易完成的立体效果,甚至可以制造仿佛触手可及的质感与纹理,以假乱真。无论是多维度的立体化效果,还是虚拟现实的动态演示,都能在高科技软件中得以实现。
2标志设计立体化的实现
2.1利用光影效果表现标志空间
2.1.1为标志添加光与影
光是地球生命的来源之一,是人类生活的依据,也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与媒介。通过光我们能感知形体的外貌,有光和形态存在即会有“影”,进而产生视觉上的空间感。
2.1.2为标志增加质感及纹理
光与影的配合除了形成事物的体积感,同时也能实现质感及纹理效果。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不同质感及肌理的物质表面,其光与影的表现是不同的。如光滑的表面,光、影及纹理是细腻、均匀的;粗糙的表面,光、影及纹理是按照其肌理不均匀分布的,不同的表现会给人们呈现不同的视觉和触感。
2.2利用色彩变化产生标志空间
色彩是物体最基本的构成元素之一,也是最先被人眼感知的视觉要素之一。色彩有色相、明度、纯度三属性,还有远近、虚实、冷暖之感。
2.2.1标志色彩属性的变化
色相是色彩的相貌。为了区别众多色彩,人们为不同色彩命名,这个称呼就是色相。直接使用不同色相的色彩就可以简单明了地组成标志的立体效果;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高的颜色有靠近感,明度低的颜色有后退感;纯度指色彩的鲜浊度,也称饱和度。纯度高的颜色有靠近感,且较“实”,纯度低的颜色有后退感,且较“虚”。此外,色彩的渐变、过渡也会使标志图形产生视觉上的空间感。
2.2.2标志色彩的冷暖变化
色彩的冷暖感是人体的经验赋予我们的一种感受,不能用温度来衡量。在色彩学中,颜色分为暖色、冷色和中性色:从红、橙、黄到黄绿色为暖色,橙色最暖;从青绿、青、蓝、青紫色为冷色,青色最冷;紫色、绿色是中性色。暖色有亲近感、冷颜色有远离感,冷色调有远离感,暖色调有近在感。利用色彩这种视觉感受也可以构成标志设计中的空间。
2.2.3标志色彩的虚实变化
色彩的变化可以产生视觉上虚实的效果,进而表现出空间感。一般来说,色彩纯度较高、对比度较强的形体会较“实”,这样的“实”物体靠前;相反“虚”物体会靠后;并且,虚实的过渡同样会产生空间效果。
2.3利用形态特征构成标志空间
2.3.1形体的点、线、面
造型艺术语言中,点、线、面是平面空间的最基本元素。①点,《辞海》的解释是:细小的痕迹。通过疏与密的排列而形成空间中图形的表现需要,会产生层次细腻的空间感。改变点在同一画面中的大小、疏密、位置变化都能形成视觉上的空间感。②线,点运动的轨迹,又是面运动的起点。线有宽度、有方向甚至有色彩和肌理,我们通过改变线的长短、粗细、曲折、方向、疏密等,在画面中都会产生强烈的空间效果。③扩大的点形成了面,一根封闭的线造成了面,密集的点和线同样也能形成面。面是“形象”的呈现,可以由面成“体”,由此面可以代表不同的空间。
2.3.2形态的大小变化
使物体呈现空间感最主要的条件是物体形态的前后距离关系。在视觉范围内,相同形态的物体因距离远近的不同,大小也发生变化:较大的形体看起来较为靠前,较小的形态看起来置后。这种利用大小变化形成空间效果的手法比较容易把握,但应用中要注意物体形与形之间大小的尺度,不能脱离其常规的关系,否则不但无法形成空间感,还会扰乱视觉效果。
2.3.3形态的视觉关系
现代标志设计中的空间感,并非真实的三维空间,而是二维空间中的视错觉,其本质还是平面的。我们利用人眼的视觉成像特征,改变形态之间的视觉关系,就可以营造平面空间中的视觉层感。①“共用形”是新的空间感受的一种特殊构造方式。形态间利用它们的相似性,互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形成共用的有机整体。②“视觉错视”是利用视错觉和形象的巧遇配置,让形态间发生关联、转换,使现实中原有的空间形态转变为想象中的新空间的形态。③“矛盾空间”有悖正常空间的形态组合,产生矛盾的空间印象,从而新的形态与观念也随之产生。这些是利用视觉差异创造新空间的手法,是创造具有空间感标志图形的有效方法之一。具体实施可以是通过明暗、透叠、位置、凸凹等变化,有意识地将平面与立体、二维与三维进行空间过度、转换甚至重合,并产生视幻效果和心理冲击。这类视觉效果以简单的几何形象最易表现,因为几何形象单纯和简化,更便于实现视觉上的转化。
一、激励机制与企业文化的内在统一性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是管理者依据法律法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等,对管理对象之行为从物质、精神等方面进行激发和鼓励以使其行为继续发展的机制。而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是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理念和工作作风。它包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管理制度以及企业的形象。成功的企业文化是绝对具有激励作用的,一些具体的文化成果完全可以成为企业制定激励机制的依据、参考、甚至机制形态本身。而激励机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也能够体现一个企业的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是构成、塑造、优化企业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激励制度所围绕的核心问题是员工的精神状态、工作动力、工作满意度和胜任感,而企业文化最终也是要针对员工的这些问题,通过一定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样式,凝聚员工对企业的信心和归属感。从对企业员工的人文关怀而言,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是统一的。
二、激励机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核心主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精神的价值理念系统,是企业与员工交互形成的、渐进式的信仰,是企业个性与员工心理积累的过程,是企业生命与特色内涵的所在,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的精神动力,更是激励全体员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以及能够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精神动力。而面对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以及不断变化的社会资源的整合,要发挥企业文化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就需要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可以说,良性的激励机制是优秀企业文化运行的保障,更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转型的关键。
(一)强调以人为本的良性激励机制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责任,关注生命的意义,倡导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优秀企业文化的终极人文关怀取向。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并成熟以来,现代社会开始关注人的存在价值,无论是社会还是经济实体都充分认识到,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一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受益者。尤其是在以工业化为根基的现代化大生产中,人、资本、物资、技术、信息、管理等资源都是生产力的重要组合要素,但能够起基础性作用的、其基本条件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就是人。因此,良性的以推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激励机制,必然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展开的。以激励机制为基础的企业内部管理也必然是以满足员工的需要为基本的优化依据。采取参与激励的方式,通过参与,充分挖掘企业职工的智力资源、参与管理的能力,形成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维护和保证员工的利益,采取尊重激励的方式,建构相互尊重的上下级关系,它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和谐,有助于企业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现代的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在企业外部,以人为本就是以顾客为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要充分满足顾客的需要,体现人性化和个性化,传递出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忠诚,并牢牢把握市场的脉搏。通过参与,营造团结、向上、健康的组织氛围,激励与凝聚员工的热情与智慧,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同时,认真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关爱社会,回报社会,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信誉度。
(二)员工个体的认同是企业的激励机制对企业文化形成持久深入影响的单位纽带
从以人为本的意义上来讲,企业的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作用的都是人,而人的视野,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员工上来。因此,无论是企业的激励机制,还是企业文化,都要力求每一个个体员工的认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员工个体认同的实现,是企业激励机制对企业文化内容的可接受性、可操作性和吸引力的影响路径。同样,员工个体的价值认同,也往往能够窥测出企业激励机制融入并内化为企业文化价值核心的过程和痕迹。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代表企业的一种精神和价值观。当个人的价值观念同企业文化距离拉近甚至相互融合的时候,不但可以起到通过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继而提高工作效率的显著效果,还能够为企业形成一种和谐向上、凝聚人心的向心力,使得个人对企业的忠诚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并得到价值取向的统一。首先,只有当企业文化能够使每个员工个人的价值观发生融入,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用员工认可的文化来管理,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其次,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生态系统,代表企业的精神面貌和核心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用一定的文化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机制。最后,要打造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因为只有在这种文化气氛中,员工们有明确的价值观和工作责任,才能在清晰的业绩评估制度下和最大限度的自由空间中去施展自己的才能。
三、激励机制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一)打造企业激励机制的多层次性以融入多层次企业文化形态
文化是多层次的,因而只有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制度体系才能自然的融入其中,成为文化稳定发展的机制根基。因此,企业要将激励机制视为一个永远开放、永远更新的系统,就要顺应时代、市场和各种环境及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革。身居世界五百强的国产王牌企业联想集团,它的激励机制构建企业文化的模式就给现代企业管理带来了很多宝贵的启示,而以多层次激励机制融入多层次企业文化的模式实施,就是联想创造奇迹众多秘方中的一个。这首先表现在联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激励机制,对于80年代第一代联想人,公司主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满足其基本物质生活。而进入9
0年代以后,新一代的联想人对物质要求更为强烈,并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基于此,联想及时调整更新了激励方案,那就是根据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特点设置多条激励通道。例如让有突出业绩的业务人员和销售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比上司还高许多,这样就使他们能安心现有的工作,而不是煞费苦心往领导岗位上发展。他们也不再认为只有晋升才能体现价值,因为做一名成功的设计员和销售员一样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样他们就可以把所有的精力和才华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创造最大的工作效益和业绩。联想集团始终认为,仅有一条激励通道定会拥挤不堪,所以一定要设置多条,这样才能使员工真正安心在最适合他的岗位上工作1。总之,联想采取的激励手段是灵活多样的,是根据不同的工作、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制度,从而达到激励手段和效果的一致性。
(二)打造能够实现员工与企业双赢共荣的激励机制以融入和谐企业文化
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一定是一个能够维系企业和员工各自利益和共同发展目标的,而这种能够妥善处理劳资关系的激励机制往往能够顺利融入企业文化并构建一种和谐的文化类型。首先就是要针对员工个性的成熟度和事业发展规划,给个体员工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平台,因此决策层和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员工在工作中的成长和价值感,使员工感到企业不仅仅是提供高额薪水的工作岗位,而且也是个人价值取实现和个人事业发展的场所;其次是将企业规划与个人发展计划结合起来,树立双赢观念,使组织和个人目标及利益相一致,企业的成长也就意味着个人的成长。
(三)塑造品行优良的企业家以塑造企业文化的领导特色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决策层和领导层,他本人的言行对激励制度的成败来说同样至关重要。首先是企业家要为员工做出榜样,即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技术、管理艺术、办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赢得下属对自己的尊敬,从而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其次是企业家要做到自身廉洁,不要因为自己多拿多占而对员工产生负面影响。要做到公正不偏,任人唯贤。要在企业中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充分尊重支持下属,对员工所做出的成绩要尽量表扬,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总之,企业家要注重与员工的情感交流,并以身作则,使员工真正得到心理的满足和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周忠英,企业文化石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J].商业研究,2004(3)
【2】周正,激励机制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J].现代企业文化,2010(29)
【3】史燕霞,企业文化与激励约束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6)
为了优化农户贷款环境,1999、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制定并颁布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提出农村信用社要适时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借贷。这标志着中央银行决定在正规金融制度框架内开展过去主要由非政府机构或组织实施的贷款方式,并希望通过金融创新的方式改善缺乏抵押和担保能力的中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在中央银行的推动下,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贷活动在2002年得到了较大发展。据中央银行的统计,到2002年底,全国就有30710个农村信用社开办了此贷款项目,占农村信用社总数的92.6%;两种小额贷款余额共近1000亿元,获贷农户5986万户;评定信用村46885个,信用乡镇1736个。农村信用社正以主力军的身份出现在小额信贷的舞台上。但农信社小额信贷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存在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在制度和政策层面上加深对该问题的研究。
一、双赢的信贷方式——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
1.农户小额信贷——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实选择。从市场营销的一般原理看,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是农信社积极开展贷款营销活动的有效途径。市场营销学理论认为,要实现某一机构目标,关键在于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情况,能比竞争者更有效率地更快捷地为消费者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就农村信用社而言,贷款业务是其最主要的盈利来源,农村应该是其最主要的市场,因此能否抓住并赢得一般农户,关系着各家农村信用社今后业务发展与竞争成败。农村市场主体——农民大多数以家庭为作业单位,进行小规模经营,资金需求额度较小,又无有效抵押物作担保品。因而,改变了过去金融机构追求抵押、担保,寻找大户的贷款方式,采取了分散、小额贷款形式,按照农户信用等级或采取联保方式发放的小额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为农村市场提供的最适合的产品。农信社若要不顾自身经营能力、经济实力和公共关系盲目去抢占城市市场,无异于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从农户小额信贷的实施效果看,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促进了农村信用社资产的优化和自身业务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支农实力,形成良性循环。如今的农村信用社已经是商业化了的独立经济主体,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首要目标。因此,如果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不能为其带来任何好处的话,其必然会退出小额信贷市场。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的热情不断高涨。这无疑源于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成功实践。通过部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证明了这一点,其结论为:从风险的角度看,小额农贷的风险低于企业贷款,而对利息收入的贡献却大于企业贷款;从农户小额信贷与企业贷款的成本收益比较来看,如果考虑坏账损失这一风险成本因素在内,农户小额信贷总体收益率反而比企业贷款总体收益率高10.643个百分点。因此,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中坚力量的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不仅是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满足农户贷款需求的一种积极表现,同时也是培育自身新的金融业务点和盈利点的需要。
2.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农户脱贫致富的法宝
首先,农信社小额信贷极大地改善了农户贷款环境,而且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由于村委会成员对本村村民的具体情况比较了解,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业务采取与村委会成员合作组成信用评定小组(有些地区信用社还建立了村信贷协管员制度)对农户进行全面的信用等级评定的方式,并采用“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贷款方式,使农户在规定的信用额度范围内随时可以获得贷款。这种贷款方式对于农户来说,简化了贷款手续,免除了传统商业贷款活动中借款可能发生的公证费、资产评估费、招待费等,也不需要承担国际经典小额贷款模式所涉及的强制储蓄成本、缴纳小组基金的成本、频繁参加小组会议和频繁还款的交通成本及机会成本等;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克服了金融机构与农户贷款博弈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农户获取贷款的可能性。
其次,实践证明,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贷业务,在有效缓解农村金融抑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支持“三农”中坚金融力量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农业发展有了新的要求,中国农业必须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而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无疑为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宜春市农信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成效显著。2006年,全市小额信贷累计投向渔业4000多万元,蔬菜1400多万元,蘑菇700多万元,蛋鸡680万元,鸡场420万元,木业220万元。仅大埠水产养殖区投放贷款达850万元,接近40%农户得到了贷款支持,新增精养渔池400hm2,新增黄颡鱼套养面积333.3hm2,促进了养殖业超常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农业支柱产业的建设。通过调查,在当地通过贷款发展渔业的农户,户平收入增加2000元,人平纯收入达到了3400元,比上年增加400元。
二、三大主要矛盾——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的“拦路虎”
1.日益扩大的信贷资金需求与有限的信贷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从资金供给方面看,截至2002年底,全国信用社不良贷款5147亿元,占总贷款额的37%,已有19542家信用社资不抵债,占机构总数的55%。巨额亏损严重削弱了信用社的资金投放能力。央行为弥补信用社贷款资金的不足,采取了输血型的再贷款,但资金规模远不能满足,而且农户小额信贷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毕竟还是个新事物,处于试行阶段,要其把大部分信贷资金转向小额信贷对于一向具有“城市化偏好”的农村信用社来说确实还需要时间和勇气。
从资金需求方面看,信用社小额信贷的成功运行,是解除我国需求型金融抑制的最佳途径。一方面说明农村信用社的借贷资金不再遥不可及,另一方面,许多由于获得了小额信贷资金支持而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的农户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活广告,在这种示范效应下,需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农户肯定会越来越多。随着该项业务的不断发展,农户的资金需求额也会越来越大。
2.单一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与多元化、多层次贷款需求之间的矛盾
(1)期限。目前的农户小额信贷并未能建立起一种农村信用社向农户提供中长期贷款,满足农户多方面需求的有效机制。由于农信社自身资金实力有限,现阶段农户小额信贷资金主要来自于央行的支农再贷款,而支农再贷款的期限一般较短,为6个月、9个月,最长为一年,并规定不得展期。
(2)利率。小额信贷的利率问题是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借贷双方都比较关注的问题。如果利率过低,小额信用贷款又会再次成为寻租的对象,中低收入农户又会面临再一次被边缘化的可能。如果利率过高,则会加重农户借贷成本,打消向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的念头。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成本和农户的还贷能力实行浮动利率。
(3)金额。由于农产品需求结构多元化,农户的生产也不再局限于粮食生产,还要进行经济作物、特色养殖、花卉种植等,因此农户的贷款需求与以往相比大大增加。但是农村信用社在设定农户小额贷款金额时,非但没能充分考虑到农户的实际贷款需求变化,而且从农村信用社或者信贷人员自身利益出发,为降低信贷风险,存在人为压低贷款额的现象。
3.小额信贷的扶贫性质与农村信用社商业化运作之间的矛盾。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无疑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喜事,它既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了信贷服务,为其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又为农村信用社带来了新的可能的利润增长点。但是,从农村信用社的角度来说,太多的利益外溢,因为其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收益是无法体现在其收益表上的,也就是外部化了,而且在现有体制下又得不到合理补偿,甚至还有可能承担部分社会成本。因为在没有完善的保障制度,特别是农业保险和农业贷款担保制度尚未广泛建立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可能会承担本应通过保险由社会共同承担的风险。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的过程中仍出现严重的“扶富不扶贫”的现象。据报道,80%左右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际上是投向了高收人农户,在对中低收人农户发放贷款时,农村信用社仍然较为谨慎,中低收人农户可获得性仍然没有较大的改观。在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如此,因为发达地区小额信贷资金机会成本会很高,农村信用社有更多的资金投向渠道。我曾对宜春市某农村信用联社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就该信用联社发放农户小额信贷的总量来看,呈现出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2900万增加到2006年的3400万,增长率为1.47%。但从其所占该农村联社当年贷款总额来看,该信用联社2003年的贷款总额为18.294亿元,2006年为19.218亿元,增长率为6.24%,明显高于农户小额贷款的增长速度,而且农户小额贷款所占总贷款的份额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分别只占1.59%和1.74%。
三、三大有效措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的出路
1.探索科学的运行机制——科学设计农户小额信贷的利率、期限和金额。一要本着为农户着想、为农民服务的宗旨,依据风险大小、信用高低和农户的偿还能力,适当控制贷款利率的浮动,实行差别贷款利率;二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使农业生产周期与农业资金周转速度相衔接,坚决克服人为缩短贷款期限和违背农户意愿安排贷款的做法;三要确定符合农户资金实际需求的贷款额。农户小额信贷以“小”为特征,主要解决单个农户的资金需求,防止“垒大户”造成的信贷风险。但小额信贷也不是越小越好,发放的贷款额应至少能维持农户整个生产周期的资金投入量。
2.构建完善的保障制度——建立新型农业保险和农业贷款担保制度。农业的双风险性使我们在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过程中,为保证小额信用贷款的良性循环,应规定农户投资的农业项目向保险公司投保。这是一种将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转嫁给社会的有效途径,并且符合分摊风险的互助原理。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农业保险业务,我国自1992年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以来,在很多地方进行了试点,但由于商业保险机构的商业利润动机和实际政策功能之间的矛盾,使其发展困难重重。实践证明,这种商业化的农业保险模式是不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形势的。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新型农业保险制度。可以建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明确界定农业保险公司的性质,专门办理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确定农业保险的法律地位,确定其主要经营目标不是盈利,其经营目的、方式和规则等与商业保险不同。
3.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给予优惠政策,引入竞争机制,给中低收入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提供贷款,具有社会性,能增加社会福利。西方国家社会实践表明,给穷人贷一美元比给富人贷同等数额的款能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如果农信社的农户小额信贷将服务群体扩大到贫困者或低收入人群,则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商业行为,而且带有公共品性质。按照微观经济学的原理,由于存在搭便车的现象,公共品的供给永远是低于最佳供应水平,即公共品的供给是不足的。因此农村信用社在没有任何外部条件激励的情况下,向贫困者提供小额信贷显然是没有动力的。作为反贫困主体的国家,不能将带有反贫困性质的业务完全推给已商业化的农村信用社,应通过减少税费或资金的优惠来帮助农村信用社发展小额信贷。如在再贷款利率方面给以适当的优惠以降低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成本或调整支农再贷款期限以适应农业生产周期,或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减免小额信贷营业税与所得税,鼓励农村信用社多发放小额贷款。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支持,允许像邮政储蓄等机构进入农村小额信贷市场。这样不仅可以减低因农户业务不断扩大而带来的资金压力,而且通过竞争,不断完善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提高其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增加农业投入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