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艺术舞蹈论文

艺术舞蹈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6 17:16:2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艺术舞蹈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艺术舞蹈论文

篇1

【论文关键字】舞蹈艺术鉴赏论文 艺术 舞蹈

我们来了解一下编舞的步骤。

首先是选材。怎样的题材才是比较适合的,这很关键。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群众文化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包括演员的水平不能按专业演员来要求,所以有很多作品不适合他们表演,同样,很多题材也就不适合。比如,首先古典舞对于他们就有很多局限了。我们三明地处山区,有大量的劳动题材作品可供参考。而且我们还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作品可挖掘的深度还有很多。

选好题材,接下来就是“构思”了。“构思”是所有编舞工作的基础。“构思”有时很具体,有时仅是一种感觉。它就像一个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启动开头一样在我们这些愿意创作的人身上起作用。对于“构思”我是这样界定的:它不是类似剧情的故事梗概,不仅仅受戏剧主题的支配。它更属于情感、感觉和思想世界。对世界人、事、物产生疑问或感受、印象,“构思”必然地会显现出来,最终迫使自己像马达那样投入创作。

构思,在我的感觉中,它来自这一或那一瞬间感受到的激动:听一段音乐,看一幅画,领略一片风光、日常生活的情景。我常以劳动为例来阐明怎样观察能够促进我们进入创作:“……看吧,人们怎样劳动……男人、女人…力量…创造……

这样就有了节奏、方向、活力、各种表现力……

这个例子向我们挑明了我们的创造力取决于我们对世界的敏感性。世间万物千象中蕴含着无数的暗示和信息。懂得如何去听、去看、去感觉、去触摸,用你的身体和心去倾听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一切:领悟了!于是就可顺着许多条路自由自在的地进入创造!

其次就是舞蹈的即兴。

“构思”有了,怎样把这个“构思”发展成舞蹈呢?光有灵感是不够的,第二阶段就在于面对“构思”的各个方面进行思考和通过身体的研究找到相对应的素材。

素材包括元素动作和组合。

这时的元素动作在选材时就应该已经同时想清楚了,它可能包括部分选材前采风得来的动作,这些动作可能来源于劳动时动作的艺术化,也可能来自于想象中,或者来自于已经存在的动作组合。

对于这一阶段来说,即兴舞蹈的运用是最重要的,它能使“构思”呈现出来,并赋予其活力。通过即兴舞蹈,人们能看到“构思”找到它身体动作的载体和估计出这一构思的潜力。这时的舞蹈直接把动作连接起来,成为一个一个段落或直接成为一个舞蹈作品的雏形。

对我来说,我把即兴舞蹈视为最主要的、必须的创作手段。因为它给舞蹈者完全的自由。他们能无节制、无限止地舞蹈,他们的动作经常超出他们的意识之外,就如人们所说:“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一些动作。”

根据即兴舞蹈的特性,即兴舞蹈通过游戏激发自发性。它包括运动性的和情景性的瞬间不品,在没有任何方式方法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根据编舞者的建议,舞蹈者遵循各种引导启发地他探索的指令,用身体去寻求。最初的“构思”作为主题,所有的建议都服务于这个主题。我们就这样从技术性和情感性的各个不同的方面涉足将来的舞蹈。每个建议都为阐明主题服务,帮助接近我们最初所选择的主题。即兴舞蹈练习是为舞蹈作品找到有用的素材,而不打算就此把它作为已经编成的舞蹈。

用身体探索,即兴舞蹈能由编舞者自己练,或由编舞者引导一批舞蹈演员进行。在大量的练习和齐心协力的研究中,编舞者和舞蹈演员之间会形成一种默契。

想象展开了,动作就会自发地产生。但不是所有的动作都有同样的价值,同样的用途。有些将很快被忘掉。相反,有些则明显地表现出来。编舞的材料有了,但舞蹈还不存在。为了使它取得形式,应该在各种素材中确认出能够用于作品的成分, 发及将它们有机地纵使起来。

需要提示的是,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我们编排的作品是要面对怎样水平的演员,并根据这些演员的水平和条件来合理设计动作。

在舞蹈编排工作中,还有道具和布景的运用,道具和布景能帮助涉及“构思”。这是一种能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给他们充当参照物的有功效的物质性装置。它将编导的意图最直接地体现出来,它使“构思”具体化。

道具和布景可能是各种属性的:木质、皮质、金属、织物等等。它们或是实用的或是不实用的,或是大型的,或是小型的:椅子、石块、一种塑料模型……。运用道具或布景的舞蹈作品的特征,体现在编舞者所设计的舞者与这些物品的接触形式上。比如秧歌中大量使用到扇子或手绢花,古典舞中大量使用到的长绸或剑等,这样的作品包括《东北秧歌》、《红绸舞》、《弈》等。

根据物体的性质、形式、大小挑选出来的道具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物品了。舞蹈创作在于将改变它的用途,达到超越这一物体的生活原型的目的。艺术的语言赋予所展现的艺术行为以普遍的价值。比如,不再感兴趣于舞蹈者(作品中的人物)仅仅坐在椅子上,而致力于表现他的疲劳和产生这种疲劳的原因。

以上我们陈述了有关编舞的主要因素。显然,创作不仅是各种不同因素拼凑在一起的“烹饪”。创造性的一个方面取决于完全无法检验的品质。然而,编舞的最系统的知识能获得行为的自由,能帮助克服在确定特征和创造中必然碰到的困难。

最后才是组织编排。

以上工作都完成后,开始进行作品和音乐的完整合成。最后这一阶段在于选择。在挑选中有所取舍。在即兴舞蹈中出现的这些素材是否都将被运用、加工和进一步开发呢?

这是困难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对于很多人来说,靠能力发挥作用。一个明智的方法,就是在选择中编制舞蹈:选择动作,选择舞者之间、舞伴之间的联系,把这一切置于空间,然后整体平衡,规定舞段的长度……。杰出的、决定性的做法就是应避免“我不知道做什么”的盲目性,使舞蹈作品不只是表现一个简单运动系列。

群众文化的舞蹈作品通常都大量地使用群舞形式,也就是常说的“人海战术”,这一方法虽然存在不少缺点,但同时也可以避免了水平差异带来的一些作品缺陷。所以,在合成作品时,多考虑队形变化及音乐的协调配合非常重要。

同时,可以考虑编排意境强的舞蹈,这样的作品适合演员多的作品。舞蹈作品的意境,从字面上解释,意是指作品所表现感情和思想,境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客观环境。舞蹈作品的意境,就是舞蹈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篇2

(2)舞蹈艺术创作与音乐在视觉和听觉上的诉求关系。好的乐感能帮助舞者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在思想,提高自身的表现能力,通过舞感增加舞蹈的韵律美。乐感不好的人抓不住音乐上本质的东西,当然舞也肯定跳不好,往往表现为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进不到更深层次,以至于扣不准节奏,形似而非神似,或者动作上不够灵巧。这就要求舞者必须热爱音乐,学习音乐,懂得音乐语言的表现方式和基本规律,并学会从内心去理解、感受音乐。这样,音乐与舞蹈的通感就一定奏效,也可以感受到其情感发展脉络。在音乐进行的每个细节下想象与之对应的舞蹈形象,进而展开想象,运用肢体语言准确地把握作品的精髓。

2音乐作用于舞蹈艺术创作

舞蹈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音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舞蹈表演艺术中,优美的音乐配合,可以帮助舞蹈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个性,烘托气氛,从而塑造完美的舞蹈形象。另一方面,音乐有助于舞蹈元素、舞蹈短句、舞蹈组合以及各种舞蹈语汇之间的连贯和流畅,增强舞蹈艺术的表现力,这是音乐对舞蹈所产生的主体作用。从这个意义来讲,决定了舞蹈创作本身是离不开音乐的,这就是舞蹈艺术中舞蹈对声音本能的需要。就表现形式而言,在舞蹈的创作表演过程中,舞蹈所表现的肢体动作绝对从属于舞蹈音乐。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加强舞蹈音乐的作用只可能对舞蹈艺术产生积极后果。一部优秀的舞蹈或舞剧作品,必须要有好的音乐来与之配型,只有真正把握好这个前提,才能引起观赏者的共鸣,才能被观众所认可。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从事舞蹈艺术创作、表演时,或者是站在鉴赏者的角度,都必须去更深入地学习和认识音乐,因为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永远是舞蹈的最佳搭档。

3在舞蹈艺术创作中音乐与舞蹈的契合关系

音乐和舞蹈是一对相互配合的统一体,一曲好的音乐能够使舞蹈语汇凝练、集中并富于情感,能够提示舞蹈动作及情感的内涵,使舞蹈的思想性和动作性更加丰富。舞蹈音乐不仅能给舞蹈以长度、节奏和速度,也能给舞蹈以情感的提示,音乐与舞蹈的有机结合才能塑造出完整的舞蹈形象。所以说在舞蹈作品中,舞蹈和音乐共同担负着表现思想内容、刻画人物形象的任务。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音乐的内涵和思想更加活跃起来,给人以音乐形象的流动美之感。其次,在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作品中,音乐起着辅助的作用,音乐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舞蹈的主题和氛围,一个舞蹈要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内容或者情绪,就应该运用什么样的音乐。在舞蹈中音乐是为动作而存在的,而不是动作为了音乐。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一方面在舞蹈创作编排时,编导可以先构思作品,做好立意,确定舞蹈本身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然后再构思结构和编排具体的舞蹈细节,最后才是为舞蹈编曲和选曲,在这个环节上要把握好舞蹈作品的内容、情绪,构思创作舞蹈契合的舞蹈音乐作品;另一方面,舞蹈编导可在事前先选定一个契合度相对不错的舞蹈音乐,提前感受一下音乐的感染力,并在此基础上创作编排出完整、优秀的舞蹈作品。要达到这个效果和高度,我们的创作人就需要一定的专业水平了,就是要很好地把握住音乐的风格,发挥想象,运用编创技法,表现音乐所提示的内容、情节以及感情。在舞蹈创作中,舞蹈与音乐共同担负着表达思想情感、叙述情节内容、刻画人物形象的任务,所以说舞蹈与音乐两者只有真正找到一个平衡的契合关系,才能够塑造出完美的舞蹈艺术形象。俗话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实践证明,舞蹈和音乐这两个艺术表现形式不一的艺术,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但作为独立的艺术类别,它们是永远分不开的。

篇3

1舞蹈资源考核性普及

所谓舞蹈资源,是指以各种舞种为载体的舞蹈技术技能、舞蹈理论知识、舞蹈艺术研究与相关的音乐和服装等元素。在不同的舞种考级中,其考核标准的不同直接推动着舞蹈资源的强制性和自觉性普及。首先,标准统一的强制性资源普及。为了达成考级和升级的目标,无论是校外的培训机构和学校的专门教育教学,都会严格按照考级的要求去教学。这些资源会按照不同级别的标准,既有单项技能动作的强制教学与高标准掌握,也有系统技能动作的熟练掌握;既有既定舞蹈剧目的学习与表演,也有其他即兴的创作要求。通过这种强制性意味的普及,不仅强化儿童的考级意识、学习意识与努力意识,更让儿童们把这些作为自己理想和成长必备的素质内化,对他们未来的舞蹈发展、艺术修养、兴趣发展和个人高雅志趣的培养奠定扎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其次,个人追求的自主性资源普及。舞蹈作为一种充满灵性的行为艺术,儿童舞蹈的学习既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引导,也需要儿童自己对其充满天赋性的喜爱,并且把其树立为自己发展的某种理想,甚至是长远的人生理想等。除了他们接受培训机构和学校老师的系统教育教学外,他们还运用家庭的有利条件以及学校的相关条件,开展自主的学习和练习,如对学习技能的巩固练习、对其他兴趣舞蹈种类的模仿性学习等,使自己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得以增长,最终实现舞蹈资源的自主性普及。

2提升儿童艺术素质

舞蹈作为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艺术,不仅舞蹈种类多、舞蹈道具多、舞蹈服装要求多与舞蹈音乐类型多,其蕴含的艺术素质也非常丰富,对儿童而言,舞蹈考级能从两个方面提升他们的艺术素质:一是,提升儿童的舞蹈艺术素质。是指舞蹈艺术内的造型艺术、姿态艺术、表情神态艺术、团队协作艺术与气息控制艺术等,随着儿童舞蹈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他们的艺术素养会越来越高,且逐渐内化为他们的个性,被以更多样性的个性特色表现出来。特别是随着儿童年龄、学识和舞蹈技能的提升,他们会逐渐地以更多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表现出来,使自己的舞蹈和个人形象更加美观。二是,提升儿童的舞蹈关联性艺术素质。是指与舞蹈密切相关的其他艺术,如音乐艺术、服装艺术、道具艺术、色彩艺术、化妆艺术、灯光艺术与舞美艺术等,这些对儿童的舞蹈起到了必不可少的辅作用,且会对他们的舞蹈艺术效果起到助长的作用,彼此之间相得益彰,锦上添花。这些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能有效地培养儿童舞蹈训练和表演的适应性,包括对场地、音响、舞蹈氛围和其他方面等的适应。

篇4

二、数字舞蹈艺术的特点及应用

(一)数字舞蹈艺术的特点。数字舞蹈艺术表现形式突破了传统舞蹈的表现和传播方式,传统的舞蹈主要通过剧场舞台的形式展示,观众需要亲临现场才能欣赏到舞蹈的内容;数字舞蹈大大地扩大了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观众可以通过网络、光盘等形式获得舞蹈表演的资料,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数字化舞蹈的大范围广泛传播,网络成为数字舞蹈传播的重要途径,舞蹈的制作者只需将舞蹈资源在网站上,观众就可通过网络点击获取舞蹈资源,较传统舞蹈的传播方式便捷。数字舞蹈最鲜明的特色集中于其制作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必须依靠计算机技术得以实现。

(二)数字舞蹈艺术的应用前景。数字舞蹈自身的特质决定了其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数字舞蹈了带来了舞蹈剧场表演的新的繁荣。数字舞蹈连接了现实中的剧场艺术和虚拟化的剧场表演,丰富了剧场演出的表现形式。其次,数字舞蹈给舞蹈教学带来了便利。由数字技术制作出的舞蹈视频或光碟更为便捷地应用于舞蹈的教学中,更方便地使更多的人接触到舞蹈艺术。最后,数字舞蹈艺术推进了舞蹈艺术的传播。计算机网络的传播以及光碟等传播媒介降低了舞蹈艺术传播的成本,随着数字舞蹈制作技术的成熟,更多优质的舞蹈资源将会更好地被复制,将会有更多的观众欣赏到舞蹈艺术,快速便捷地推动了舞蹈艺术的传播。

篇5

二、信仰的追随

他们为了信仰的追随,把崇敬融入他们的舞蹈里,天地、太阳、白云、大山、树木、水都是信仰的感化物。例如羌族尚白,以白为善,崇拜白石,传统服饰是白色麻制百褶裙,头缠白色包布。羌族舞蹈“沙朗”是在喜庆、节日等重要的盛况下,衣着白色调的传统服饰,围绕着白石跳的锅庄舞。白石在羌族人民心中已成为信仰的象征,如同他们的生命一般不可亵渎。在轻快、热烈的锅庄舞中,表达的是羌族对于信仰的追随与崇拜。

三、祭祖的崇敬

安徽花鼓灯,在淮河流域的秧田间飘来的“系鼓互歌”,兼容南北文化之长,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展出的舞蹈风格和风韵,表达的是安徽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的生命情调。他们有些是为了祭祖,为了疾病,为了生死,用花鼓灯他们最为熟悉、质朴的表达方式迎生、送死。莲花村的赵氏花鼓灯艺人离开世界时,全村的人轮流跳了7天7夜的花鼓灯,来表达他们最高的礼节。在村民的眼中,他们早把花鼓灯视为生命的象征,一个生命的逝去留下来的是花鼓灯起舞的身姿。又如海洋秧歌的齐眉扇,起初海洋秧歌的中心为祖先像,在围绕时突显的离心和向心的关系,是山东人民对祖先尊敬最质朴的表现。

四、情感的交流

情感在民间舞中,就是“心声”通过肢体和表情的流露。“情之所至,舞之蹈之”,一笑一颦、一举一动之间,民间舞中情感自然流荡。这种情感的交流,交流于村与村、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这也是舞蹈最广泛的目的。花鼓灯中丑婆“丑”蕴含着善良、坚强,她与傻小子之间的动作交流是一个喜中带哭的情感传达。东北秧歌鬼扯腿男女面对面,男女间的动作,女生的羞涩神态是异于言语表达的直接,但全然将情愫娓娓道尽。

五、心中之竹的自我认识

每个人的心中之竹都不同,比如高美兰心中的傣族女人是柔美恬静的,充满这水性感;杨丽萍表现出的傣族是婀娜多姿的。“心中之竹”自我认识的差异往往是出于对情感的把握。

六、文化传承

我们对于“心中之竹”的情感把握首先来自于对文化的传承,一个民族的人文情感是形成民间舞风格特色的重要因素,它好比植物的“根”,如果失去了人文的养料就无法真正地吸收民间舞的精华。比如纳西族是简单、大气的;而汉族在文化、社会的影响下形成了复杂、全面、丰富的特点。采风是把握民间舞“根”很好的方式,在采风的过程中,我们最有感的是环境,环境带给我们力度和空间纵深感的强烈感受。例如舞蹈在蒙古的大草原上,辽阔带来的空旷、大气的感觉是完全不同于在教室中的学习的。同样也深入地了解蒙古族人舞蹈的体态为什么会表现的那么大气与圆润,引导我们向蒙古族人的形象气质和风格上靠近。由此可见,把握住文化根的来源对于一个舞种的诠释是非常重要的。

七、身体继承

其次,“心中之竹”的情感在身体的继承中体现。民间舞从起舞于田间地头发展到走进了专业的教室,学院派与原生态相比,在身体的继承上或多或少作出了调整。从田野气息浓厚、不讲究修饰的动作转变为表演性较强的舞台化民间舞,动作变得复杂、美观,组合不断追求花样翻新,同时增加了体力与技巧的训练。例如,海洋秧歌中齐眉扇这个舞姿,在民间的表演中舞姿几乎都是流动的,很少有停顿的时间。而在如今教学中,这个舞姿被灌注了情感,它可以出现在课堂提沉的组合中,在静止的舞姿上训练呼吸。在教师的教学中,老师的“心中之竹”也不相同,他们把各自心中感受到的东西审美化、形象化,所以在动作选择、要求和解释上都不同,律动自然有轻重缓急。

八、手中之竹的艺术个性

1.艺术再创造手中之竹来源对生活的感悟

并体现在艺术的再创造上。经过亲眼所见、心中所理解,到了“手中之竹”,对艺术的整体把握更具个性。民间集体舞与个体的民间艺人带来的感受不径相同。在海洋秧歌的集体舞蹈中可以感受集体舞的气势和激情,民间舞把个人凝聚成共呼吸、同肢体的集体,联同他们像是串在一条线上的心劲儿。我想,正是民间艺人们拥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共同的艺术信仰,他们舞蹈透露出的气势才能那么打动人。而每个民间艺人的个性风格又十分鲜明,花鼓灯的老艺人陈敬芝“不疯魔,不成活”的艺术态度、艺人冯国佩的言行中可以思考人的艺术心态。田露老师从村落采风回来后,民族的不同特性让她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教育的圆润性,包括怎样更好地处理集体动作与独舞动作,在给学生动作讲解上更考究、更生动。

2.素材运用“手中之竹”体现在作品

语言的素材运用中,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要在所见“眼中之竹”的基础上,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实质和风格,从中提炼出素材,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服务。田露老师编创的海洋作品《翠狐》的民间原型是王大娘,而作品取材于蒲松龄著作中的狐狸精——小翠。小翠善良与人物的虚实结合与王大娘一惊一乍的特点相符合,田露老师将两个人物巧妙结合,作品的人物风格一下子丰满起来。运用海洋不正常的节奏特点,经过艺术化的处理,以节奏的强弱、顿错变化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情感意愿,突出人物的鲜明性格。

3.创作手段最后,“手中之竹”表现

在创作手段的艺术个性上。如创作由塔尼克民族舞蹈为元素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创作过程,“化形留意”“化形造意”“留律存质”都是创作舞蹈作品的手段。编导在继承和把握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同时给舞蹈作品注入了表演性、感染力的元素。红色大摆裙子的运用使整个舞蹈作品更加绚丽、夺目,也让舞者扩宽了动作的表达空间,舞台气场变得更加强大。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可以借鉴到艺术家创作手段需要创新,灯光服装、道具、舞台布景等都可以成为应用的手段,并从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出发,用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段赋予作品更多的感染力。

篇6

二、情感的交流情感

在民间舞中,就是“心声”通过肢体和表情的流露。“情之所至,舞之蹈之”,一笑一颦、一举一动之间,民间舞中情感自然流荡。这种情感的交流,交流于村与村、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这也是舞蹈最广泛的目的。花鼓灯中丑婆“丑”蕴含着善良、坚强,她与傻小子之间的动作交流是一个喜中带哭的情感传达。东北秧歌鬼扯腿男女面对面,男女间的动作,女生的羞涩神态是异于言语表达的直接,但全然将情愫娓娓道尽。

三、心中之竹的自我认识

每个人的心中之竹都不同,比如高美兰心中的傣族女人是柔美恬静的,充满这水性感;杨丽萍表现出的傣族是婀娜多姿的。“心中之竹”自我认识的差异往往是出于对情感的把握。六、文化传承我们对于“心中之竹”的情感把握首先来自于对文化的传承,一个民族的人文情感是形成民间舞风格特色的重要因素,它好比植物的“根”,如果失去了人文的养料就无法真正地吸收民间舞的精华。比如纳西族是简单、大气的;而汉族在文化、社会的影响下形成了复杂、全面、丰富的特点。采风是把握民间舞“根”很好的方式,在采风的过程中,我们最有感的是环境,环境带给我们力度和空间纵深感的强烈感受。例如舞蹈在蒙古的大草原上,辽阔带来的空旷、大气的感觉是完全不同于在教室中的学习的。同样也深入地了解蒙古族人舞蹈的体态为什么会表现的那么大气与圆润,引导我们向蒙古族人的形象气质和风格上靠近。由此可见,把握住文化根的来源对于一个舞种的诠释是非常重要的。

四、身体继承其次,“心中之竹”的情感

在身体的继承中体现。民间舞从起舞于田间地头发展到走进了专业的教室,学院派与原生态相比,在身体的继承上或多或少作出了调整。从田野气息浓厚、不讲究修饰的动作转变为表演性较强的舞台化民间舞,动作变得复杂、美观,组合不断追求花样翻新,同时增加了体力与技巧的训练。例如,海洋秧歌中齐眉扇这个舞姿,在民间的表演中舞姿几乎都是流动的,很少有停顿的时间。而在如今教学中,这个舞姿被灌注了情感,它可以出现在课堂提沉的组合中,在静止的舞姿上训练呼吸。在教师的教学中,老师的“心中之竹”也不相同,他们把各自心中感受到的东西审美化、形象化,所以在动作选择、要求和解释上都不同,律动自然有轻重缓急。

五、手中之竹的艺术个性

1.艺术再创造手中之竹来源

对生活的感悟,并体现在艺术的再创造上。经过亲眼所见、心中所理解,到了“手中之竹”,对艺术的整体把握更具个性。民间集体舞与个体的民间艺人带来的感受不径相同。在海洋秧歌的集体舞蹈中可以感受集体舞的气势和激情,民间舞把个人凝聚成共呼吸、同肢体的集体,联同他们像是串在一条线上的心劲儿。我想,正是民间艺人们拥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共同的艺术信仰,他们舞蹈透露出的气势才能那么打动人。而每个民间艺人的个性风格又十分鲜明,花鼓灯的老艺人陈敬芝“不疯魔,不成活”的艺术态度、艺人冯国佩的言行中可以思考人的艺术心态。田露老师从村落采风回来后,民族的不同特性让她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教育的圆润性,包括怎样更好地处理集体动作与独舞动作,在给学生动作讲解上更考究、更生动。

2.素材运用“手中之竹”体现

在作品语言的素材运用中,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要在所见“眼中之竹”的基础上,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实质和风格,从中提炼出素材,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服务。田露老师编创的海洋作品《翠狐》的民间原型是王大娘,而作品取材于蒲松龄著作中的狐狸精——小翠。小翠善良与人物的虚实结合与王大娘一惊一乍的特点相符合,田露老师将两个人物巧妙结合,作品的人物风格一下子丰满起来。运用海洋不正常的节奏特点,经过艺术化的处理,以节奏的强弱、顿错变化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情感意愿,突出人物的鲜明性格。

3.创作手段最后,“手中之竹”表现

在创作手段的艺术个性上。如创作由塔尼克民族舞蹈为元素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创作过程,“化形留意”“化形造意”“留律存质”都是创作舞蹈作品的手段。编导在继承和把握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同时给舞蹈作品注入了表演性、感染力的元素。红色大摆裙子的运用使整个舞蹈作品更加绚丽、夺目,也让舞者扩宽了动作的表达空间,舞台气场变得更加强大。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可以借鉴到艺术家创作手段需要创新,灯光服装、道具、舞台布景等都可以成为应用的手段,并从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出发,用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段赋予作品更多的感染力。

篇7

首先,中国舞蹈艺术前所未有地探触当代中国人的时代精神,以动感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极其丰富的社会精神风貌,以舞蹈艺术之美勾勒着中国社会精神生活之旅。1989年问世的《黄河一方土》以鲜明的个性勾勒出黄河人的内在情愫,虽然仅仅是婚姻生活的幅幅画面,却极力地将艺术的目光聚焦在人的内心深处。随后,1991年问世的大型舞蹈晚会《献给俺爹娘》,更是整个90年代舞蹈创作的先导。其中对于民族情感、民族性格、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的艺术表达,得到了众口一词的高度称赞。它深刻影响了后来的舞蹈创作发展,也几乎可以被看作是自延安新秧歌运动以后中华民族精神在舞蹈领域的又一次昭彰。《俺从黄河来》、《黄土黄》等作品或用大群舞构图中充满渴求力量的身影,或用浓烈的鼓声和奋跃的舞蹈姿态,积极反映了中国开放初期人民群众从闭守心理到张望远方的急切目光和冲动心理。《东方红》、《阿莫惹妞》等一系列作品则比较深入地探索了华夏民族不屈不挠的坚韧性格和容纳百川汇成大海的胸襟与气魄。

另一方面,为了更深刻地揭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90年代的舞蹈创作不得不打破原有舞蹈艺术的样式和风格,采用新鲜的手法,大胆探索新的表现理念和表达方式。《长城》、《绿》、《地平线》等作品,也都将艺术创新写在了自己的艺术旗帜上。2001年创作演出的《我们看见了河岸》、《我要飞》等现代舞作品,更是将中国人大胆吸取外来艺术,创造全新自我的时代风貌勾画得生龙活虎。演出中那紧握拳头的速写,让每一个观舞者都深切地感受了历史前进的巨大冲动和力量!

90年代以来,舞蹈艺术不仅是时代的号角,吹响着当代中国进步的主旋律,还用舞蹈艺术特有的心理刻画力量揭示着人类内心的丰富世界。换句话说,如何深入开掘人类内心世界,是这一时期当代舞蹈艺术发展历程上最重大的课题之一。舞蹈艺术创作积极探索了多种社会层面的丰富社会心理,以及不同性别者的精神之旅。《暗战》用双人舞的形式表现了生活中普遍发生着的对抗、冲突及其复杂。在国际上获得很高声誉的《也许是要飞翔》、《和梦一起上岸》则表现了人在现实中所遭遇的暂时挫折以及那不可放弃的永恒追求。也许是舞蹈艺术语言富于优美动感的缘故吧,许多优秀作品都将视觉焦点集中在女性心理的刻画上。《天边的红云》以中国工农伟大中的女性战士为表现对象,用浓重的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艰苦绝地上的牺牲之于女性战士所潜藏的解脱意味,以及正是在牺牲中所蕴藏的精神之壮烈、追求之高尚!杨丽萍的名字,自80年代开始响亮起来,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它不仅证明着一种舞蹈艺术被普遍认可的社会现象,还证明着让舞蹈艺术走进千家万户的艺术理想。这在当代青年舞蹈家中并不多见,也是新时代以前中国舞蹈界所梦寐以求的事情。如果我们深究其理的话,除去杨丽萍所创造的特殊舞蹈形态美之外,我们不得不承认她非常善于创造具有独特心理色彩而又非常富于民族性的舞蹈艺术形象,舞台上时有即兴发挥部分而至自由状态,能够触及人心和生命底蕴。她的《雀之灵》、《两颗树》等,都可以当作女性心理的独白去细细解读。

篇8

二、舞蹈所呈现的感染力和绝佳舞蹈技术

舞蹈意境的美,需要舞者纯熟的舞蹈技术来打造。舞者的技艺,是多年扎实的基本功和刻苦的训练才能达到的。高难度的演绎会使观众叹为观止,并且能更快地吸引人进入舞蹈的意境之中,高难度的演绎,本身就是一种美的释放与表达。其次,好的艺术舞蹈作品应该具备强大的感染力,有一种独特的渲染力去带动人的灵魂,表演扣人心弦,有最别具一格的风格。舞蹈是人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优美、狂野的方式,它是人内在情感的迸发点。舞蹈意境的蕴含思想,也是人的某种精神高度所需要的物质。通过这种意境的展现,人们也获得了某种达不到,求不得的,是一种心灵的满足感。这就是舞蹈作品所呈现感染力所给予的。

三、意境的创造来源

(一)来源与自然的生活。舞蹈的所有动作,都是来自于生活的种种,千般变化,万般无常,皆是以生活为基本,以生活中的动作来修改、加工,形成全新的舞蹈动作。当然,舞者也必须以全情的姿态投入舞蹈中,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对于舞蹈动作的琢磨,也一定占据你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生活中的情感丰富,古往今来,只要化身为人,都具有七情六欲,有满胸的喜怒哀乐。倘若把其他事物做拟人看待,它也被赋予人所有的一切特征,有情有意,生活中的,无不是都是舞蹈创作的来源。

篇9

二.以经典的作品为教学内容

目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舞蹈共计111项。根据舞蹈类型教学内容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选取例如《京西大鼓》、《土家族摆手舞》、《花鼓灯》等具有典型地方文化特征和民族审美传统的,并被现代人广泛熟知,能够代表国家形象的经典之作;第二阶段的学习重点是以本地区具有代表性,历史价值和存活价值较高的省级或实际“非遗”舞蹈作品为主。例如江苏省高校可选取例如《东坝大马灯》、《跳马伕》、《睢宁落子舞》和《麻雀蹦》等作品,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选为教学内容。

三.以多样化呈现为教学形式

1.讲授与欣赏结合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课程相关知识、思想理念,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4由于语言是传递经验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故讲授法是“非遗”舞蹈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运用其他方法,都需要配合一定的讲授。“非遗”舞蹈课程所讲授的内容与现代生活距离较远,对于年青一代来说尤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图、音、像、文结合起来,对“非遗”舞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表达,使之形象化、具体化、序列化。

2.讲座与研讨结合讲座主要是邀请专家、艺人、传承人及有关人员进行专题性讲述。相比课堂讲授,讲座的内容可以更加的宽泛和自由,组织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围绕“非遗”舞蹈课程的核心内容,主讲人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所长和研究方向自定主题,内容可以是阐释定义、罗列现象、或者分析案例。与此同时,主讲人可以根据现场听众的实际接受度增加互动环节。通过对话、提问、研讨、现场示范等方式,与学生直接交流,解答难点。

3.观摩与实践结合走出校园,近距离的接触“非遗”舞蹈。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口传心授、耳濡目染、亲身体验的行为方式来传承的,具有很强的实践参与性。因此,要让学生深入的了解“非遗”舞蹈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自觉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责任,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实践、亲身体验。正如上文所述,“非遗”舞蹈的民间性和草根性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中很容易“上手”。“师傅带徒弟”,在传统的传授方式中,学生们跟随模仿,反复练习,虚心请教,直至能够掌握重点难点,熟练演示为止。在参与中了解“非遗”,在了解中获得启迪,在启迪中传承创新。

四.以多元形式选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教学载体,是知识传授者与知识接受者必不可少的教学用具,是传播文化知识的纽带,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重要的要素之一。但是由于“非遗”舞蹈千姿百态,种类繁多,文化溯源多种多样,并不是单靠某一本教材能够详尽说明的。因此对于教材的选择应以材与“活选”教材相结合。材即由国家教育部或政府部门规定,众多专家聚集共同研商教材内容,相关部门编订成册,供某些教育机构或教学场所统一使用的教学材料。“非遗”舞蹈艺术课程使用的材,须由国家文化教育部批准,研究“非遗”的专家、学者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合作撰写。其教材内容可以筛选国家级或省级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优秀“非遗”舞蹈作品,从传统文化的缘由、发展、特性及技艺等方面予以介绍和阐释。编著成册,由相关部门出版发行,供教育机构或教学场所教学统一使用。所谓“活选”教材,指的是教师根据当时地方区域的特点,教学对象的不同,空间场所的不同,气候或季节的不同等现实状况,灵活选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知识,其教材内容具备一定的随机性。其教学形式、教学场所可能也会随“活选”教材内容的特色发生变化。二者有机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可能。

五.以双重途径配备课程教师

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是“非遗”艺术课程难以系统走入高校课堂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非遗”舞蹈艺术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应结合舞蹈艺术的专业性和“非遗”文化的综合性,将形式应是专职与兼职、专任与兼任相结合。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引进具有专业学习背景的舞蹈人才作为师资培养对象。通过向著名专家、艺人求教,学习其精湛的技巧,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非遗”舞蹈的技能培训。同时,要求培养对象进一步提高自身理论素质,深入学习相关文化知识,研究课程教学的精髓,全面提升教学实力。另一方面也要聘请一些适合高校教学需要的的各类“非遗”舞蹈研究学者和“传承人”作为兼职学者进行教育传承。这样,通过双重途径、交叉渗透的教师队伍建设,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推进“非遗”舞蹈艺术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六.以综合形式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非遗”舞蹈课程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主要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表演两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篇10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身体语言艺术,具有悠久的传统。从其产生看,其产生在尚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是伴随先民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早期舞蹈往往在祭祀性场合表演,成为先民祭告神灵、传达神意、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现存各民族民间舞蹈中,有许多舞蹈就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极强的仪式性特点,这是各民族早期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在舞蹈中的遗存。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舞蹈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成为一种具有极强审美价值的欣赏性艺术,具有娱乐、表演、抒情等多种艺术特性,但是这些特性都是从舞蹈最早存在的仪式性中渐渐衍生出来的。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舞蹈的根本属性是仪式性。

一、何谓仪式

郭于华在其《仪式与社会变迁》一书中说:“仪式,通常是指具有象征性、表演性特征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过度(社会类别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1]纪兰慰认为“仪式就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点、对象、形式再现社会习俗(生活)的一个过程;通过岁岁重复、交替的程式化、制度化的仪式行为,实现某一时刻仪式所意味着的一切。”[2]前者主要从仪式的社会功能角度对其进行定义的,后者主要从仪式的过程性角度定义的。虽然侧重点不同,但皆揭示了仪式的基本内涵,即仪式的程式化、制度性和象征性。《说文》曰:“仪,度也。从人,义声。”墨子·天志》:“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又《说文》曰:“式,法也,从工,弋声。”《诗·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毛传:“式,法也。”可见,“仪”和“式”的本义皆是法度、准则、规矩的意思。中国古代“礼仪”连称,其实就是指各种礼俗仪式,这是古代早期仪式的主要内涵。仪式行为者往往通过姿势、舞蹈、吟唱、演奏等表演性活动和对象、场景等实物性安排营造一个有意义的仪式情境,并从这种情境中重温和体验这些意义带给他们的心灵慰藉和精神需求。因此,一个仪式,就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是一个用感性手段作为意义符号的象征体系。所以,象征人类学家特纳认为,和动物的仪式化相比,人类仪式的原理是象征性的,仪式中的象征符号具有组合和重组的类似语言的能力,仪式就是“一个符号的聚合体。”仪式符号大致有:(1)语言形式的符号,如颂辞、诗文、韵白、咒语以及歌词等;(2)物件形式的符号,如道具、服饰、用品、绘画、塑像、乐器等;(3)行为形式的符号,如行动、姿势、手势、舞蹈、歌唱行为、演奏行为以及仪式角色的扮演等;(4)声音形式的符号,如呼叫声、呐喊声、吟诵声、歌唱声、响器敲击声、舞蹈节奏声、音乐演奏声等。[3]可见,舞蹈是仪式符号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它既可充当行为形式符号,还可充当声音形式的符号。

二、先秦仪式的文化内涵与社会生活

中国上古时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以礼俗仪式为核心展开的。“礼”之本义乃指祭神之器,而后引用为祭神的宗教仪式,再而后才泛指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仪式。《说文解字·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所谓“豊”,《说文》曰:“行礼之器,从豆,象形。”可见,礼是渊源于上古巫祝事神活动的。孔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引)可见,礼俗仪式在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历代王朝建国之初最重大的文化举措莫过于制礼作乐,也说明礼乐在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说,礼是为了从自我约束的层面让人们去自觉遵守社会道德,从制度的层面来维护社会等级。而礼的外在形式则是仪式,即通过各种仪式行为和过程规范社会的各种秩序,再现礼的精神内核。祭天祭祖、岁时祭典和其他政治仪式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秩序;礼仪中的等级规则决定了集体内部的交往秩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仪式及其他各种人生礼仪和节日庆典仪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秩序;春祈秋报及其相关节候性祭典与各类生产仪式,构成了农业社会中的经济秩序。由此可见,仪式是上古时期生产生活各领域的中介环节,也是社会秩序的表征性符号和文化事项的联结点。它表征着上古时期整个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节奏。仪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一方面,体现为仪式使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有秩序地开展;另一方面,仪式还承载着集体意识如生命观、死亡观、伦理观、禁忌观等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内涵。

三、中国早期的仪式及其类型

意大利学者维柯《新科学》认为每个民族的诞生和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互为衔接的三个时代,即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4]我国早期先民的认知观念和仪式活动也可从维柯所分的这三个时代进行分析。

所谓神的时代即人类的史前社会。从现存文献记载和考古学成果证明,中国早期的仪式活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已经有鬼魂崇拜观念和与此相关的丧葬巫术仪式,新石器的仰韶时代已经有社祭的考古遗存,龙山时代已经有祭祖的考古遗存。[5]夏朝之前的颛顼、尧、舜、禹等方国时期,从大量而成套的祭祀仪器的出土可见,此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祭祀礼仪。这些礼仪是原始宗教的产物,是在先民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原始的支配下进行的。早期先民对这些看不见的力量或以臣服与膜拜的方式进行祭祀,或借助某种神力进行干预、制服以达到目的,于是产生了巫术思维和巫术仪式。

所谓英雄时代即夏商时期。这时候的祭祀仪式是围绕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进行的。夏禹治理水患当为中华民族英雄崇拜观念最早的表现。他死后被奉为社神,人们制礼作乐歌颂其功德,《大夏》乐舞就是为祭祀夏禹而作的。当然,大禹还具有祖灵的性质。商代祖先崇拜观念占据主导,现存甲骨卜辞中有相当数量是商人祭祀鬼神的记录。《礼记·表记》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所尊之神,除自然神、英雄神以外,还主要是祖先神。甲骨文中“帝”、“上帝”等字样,不是后来抽象意义上的帝,而与“祖”的意义是相同的。《大濩》乐舞就是表彰商汤灭夏之功的祭祀仪式乐舞。

所谓人的时代,即西周及以后的祖神分离和以德配天的祭祀仪式。西周重人事而轻神事。其宗族崇拜观念强调道德教化和政治秩序,倾向于人事和伦理的经营。其祭祀仪式无论祭祖还是祭天,都有意识突出礼仪制度的性质,其《大武》、《大象》乐舞,是这种观念在意识音乐中的体现。

以上勾勒了中国古代早期仪式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下文对中国早期的仪式类型作简要勾勒。

1、巫术仪式

巫术是人类童年时期,对人自身和人以外的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状态时对神秘的异己力量有所感受和体验的时候,自然产生的言辞和行为,并使其固定化的结果。原始时代的人们相信人与自然存在着的某些神秘联系的观念,幻想人可以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影响自然和他人,于是产生了巫术。巫术仪式一般包括巫术行为和与此相关的一整套巫术观念。通常形式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来利用和操纵某种对象影响人类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满足一定的目的。巫术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种据认为赋有巫术魔力的实物和咒语。中国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氏族社会图腾崇拜的出现,也出现了相关的神话和巫术。中国早期巫术涉及古人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除个体巫术外,还有公共巫术,如禳灾巫术有《山海经》中的驱旱魃巫术,《吕氏春秋》中的汤祷桑林的止旱求雨巫术;顺祝巫术有《吕氏春秋》祈求农业丰收的“葛天氏之乐”;诅咒巫术有《尚书·牧誓》中的克敌巫术等。2、占卜仪式

占卜仪式起源于原始范畴中的前兆迷信。史前的先民们相信事物发展的趋势与一些特定的事象诸如气候、天象、梦境、卜兆等出现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样便产生了根据特定事象推知事情结果的占卜仪式。主要有龟卜、筮占、谣占、梦占等仪式。《史记·龟策列传》曰:“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礼记·表记》曰:“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无非卜筮之用。”西南各少数民族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古老而原始的占卜仪式。如藏族、云南羌族、四川彝族、贵州苗族、湘西土家族等皆有各种占卜仪式。

3、祭祀仪式

史前社会的祭祀仪式种类繁多,说明祭祀仪式在中国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祭祀仪式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当属蜡祭、社祭与祖祭。张光直先生认为:“仰韶时期农村里最要紧的仪式是祈丰收,拜土地;在他们仪式用的器皿上画几个象征繁殖力的女子性器的纹样,正说明我们祖先祭祀时的虔诚,并吐露作为这片诚心之原动力的耕作生活之艰苦。[6]这就是后来的蜡祭。所祭之神有八种,又称八蜡,是在十二月时索求四方百物之神而祭之,以求得农业丰收。社祭是对社神的崇拜仪式,源于史前时期对土地的崇拜,后来演变为人格化的土地神灵崇拜。而且,社神具有自然神、农业神与部族神混合的特征。祭祖仪式最早可能在龙山期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在仰韶村(龙山时期)出土的陶祖,很象一尊男性性器模型,据张光直先生推断,这是中国史上拜“祖”的最早实证。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祖’字,本来是个性器的图画,亦即祖先牌位的原形。[7]

4、傩仪式

“傩”据说产生于黄帝时,傩祭开始时只限于宫廷,谓“大傩”、“国傩”。逐渐遍及于乡村,谓“乡人傩”。殷商时起就可见此宗教仪式,周代举行最为盛大。传说方相氏可以驱鬼逐疫,最迟在汉代,驱傩已与蜡祭发生联系,在蜡祭前一日,宫廷中要举行大傩。《后汉书·礼仪志》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举行傩祭时,巫师就要装扮成方相氏,身上穿着熊皮,头戴留有四只眼睛的面具,一边开路,一边喊:“傩!”率领十二个戴着面具、装扮成各种野兽的人--戴面具所具有的戏剧性已为人们所公认,后跟一百多个扎红头巾、穿黑衣服、手执拨浪鼓的少年儿童,到宫室、房舍、各处跳跃、呼喊,并合唱祭歌《赶鬼歌》以驱逐“疫鬼”,最后,把鬼赶到河里,把火炬丢进水里,表示鬼全部被河水逐走了——人们歌唱、舞蹈、打斗,场面甚为壮观,也极其富于戏剧性。据《论语·乡党》记载,每逢年三十孔子老家举行傩祭仪式时,孔子就“朝服而立阼阶,观乡人傩”。

5、人生仪式

人生是人的一生从一个阶段过度到另一阶段的重要标志,通过仪式强化人生转折时期的标志,表明先民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生命的珍爱。有诞生仪式、冠礼、葬礼等。其中,冠礼最重要。冠礼源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或“入社式”。

以上仅简要罗列了中国早期社会仪式生活的发展演进和最为重要的几类仪式生活。

可见,上述仪式内容已经涉及到早期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体现了先民的生活内容,也反映了先民的思维观念,而这些仪式大多数都要借助乐舞的形式进行。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舞蹈艺术是伴随着早期先民的各种仪式而产生的艺术形式,其直接目的是为先民的仪式活动服务的,也是整套仪式活动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正如张本楠先生所说:“原始宗教仪式的进行过程就是原始舞蹈的创作和表演过程,原始宗教仪式的发展历史就是原始舞蹈的发展历史。无妨说,原始舞蹈就是宗教仪式。”[8]

参考文献:

[1]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纪兰慰:《论民俗舞蹈的仪式》,民族艺术研究1999年版。

[3]薛艺兵:《仪式音乐的符号特征》,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2期。

[4]《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篇11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身体语言艺术,具有悠久的传统。从其产生看,其产生在尚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是伴随先民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早期舞蹈往往在祭祀性场合表演,成为先民祭告神灵、传达神意、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现存各民族民间舞蹈中,有许多舞蹈就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极强的仪式性特点,这是各民族早期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在舞蹈中的遗存。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舞蹈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成为一种具有极强审美价值的欣赏性艺术,具有娱乐、表演、抒情等多种艺术特性,但是这些特性都是从舞蹈最早存在的仪式性中渐渐衍生出来的。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舞蹈的根本属性是仪式性。

一、何谓仪式

郭于华在其《仪式与社会变迁》一书中说:“仪式,通常是指具有象征性、表演性特征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过度(社会类别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纪兰慰认为“仪式就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点、对象、形式再现社会习俗(生活)的一个过程;通过岁岁重复、交替的程式化、制度化的仪式行为,实现某一时刻仪式所意味着的一切。”前者主要从仪式的社会功能角度对其进行定义的,后者主要从仪式的过程性角度定义的。虽然侧重点不同,但皆揭示了仪式的基本内涵,即仪式的程式化、制度性和象征性。《说文》曰:“仪,度也。从人,义声。”墨子·天志》:“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又《说文》曰:“式,法也,从工,弋声。”《诗·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毛传:“式,法也。”可见,“仪”和“式”的本义皆是法度、准则、规矩的意思。中国古代“礼仪”连称,其实就是指各种礼俗仪式,这是古代早期仪式的主要内涵。仪式行为者往往通过姿势、舞蹈、吟唱、演奏等表演性活动和对象、场景等实物性安排营造一个有意义的仪式情境,并从这种情境中重温和体验这些意义带给他们的心灵慰藉和精神需求。因此,一个仪式,就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是一个用感性手段作为意义符号的象征体系。所以,象征人类学家特纳认为,和动物的仪式化相比,人类仪式的原理是象征性的,仪式中的象征符号具有组合和重组的类似语言的能力,仪式就是“一个符号的聚合体。”仪式符号大致有:(1)语言形式的符号,如颂辞、诗文、韵白、咒语以及歌词等;(2)物件形式的符号,如道具、服饰、用品、绘画、塑像、乐器等;(3)行为形式的符号,如行动、姿势、手势、舞蹈、歌唱行为、演奏行为以及仪式角色的扮演等;(4)声音形式的符号,如呼叫声、呐喊声、吟诵声、歌唱声、响器敲击声、舞蹈节奏声、音乐演奏声等。可见,舞蹈是仪式符号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它既可充当行为形式符号,还可充当声音形式的符号。

二、先秦仪式的文化内涵与社会生活

中国上古时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以礼俗仪式为核心展开的。“礼”之本义乃指祭神之器,而后引用为祭神的宗教仪式,再而后才泛指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仪式。《说文解字·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所谓“豊”,《说文》曰:“行礼之器,从豆,象形。”可见,礼是渊源于上古巫祝事神活动的。孔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引)可见,礼俗仪式在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历代王朝建国之初最重大的文化举措莫过于制礼作乐,也说明礼乐在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说,礼是为了从自我约束的层面让人们去自觉遵守社会道德,从制度的层面来维护社会等级。而礼的外在形式则是仪式,即通过各种仪式行为和过程规范社会的各种秩序,再现礼的精神内核。祭天祭祖、岁时祭典和其他政治仪式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秩序;礼仪中的等级规则决定了集体内部的交往秩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仪式及其他各种人生礼仪和节日庆典仪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秩序;春祈秋报及其相关节候性祭典与各类生产仪式,构成了农业社会中的经济秩序。由此可见,仪式是上古时期生产生活各领域的中介环节,也是社会秩序的表征性符号和文化事项的联结点。它表征着上古时期整个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节奏。仪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一方面,体现为仪式使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有秩序地开展;另一方面,仪式还承载着集体意识如生命观、死亡观、伦理观、禁忌观等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内涵。三、中国早期的仪式及其类型

意大利学者维柯《新科学》认为每个民族的诞生和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互为衔接的三个时代,即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我国早期先民的认知观念和仪式活动也可从维柯所分的这三个时代进行分析。

所谓神的时代即人类的史前社会。从现存文献记载和考古学成果证明,中国早期的仪式活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已经有鬼魂崇拜观念和与此相关的丧葬巫术仪式,新石器的仰韶时代已经有社祭的考古遗存,龙山时代已经有祭祖的考古遗存。夏朝之前的颛顼、尧、舜、禹等方国时期,从大量而成套的祭祀仪器的出土可见,此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祭祀礼仪。这些礼仪是原始宗教的产物,是在先民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原始的支配下进行的。早期先民对这些看不见的力量或以臣服与膜拜的方式进行祭祀,或借助某种神力进行干预、制服以达到目的,于是产生了巫术思维和巫术仪式。

所谓英雄时代即夏商时期。这时候的祭祀仪式是围绕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进行的。夏禹治理水患当为中华民族英雄崇拜观念最早的表现。他死后被奉为社神,人们制礼作乐歌颂其功德,《大夏》乐舞就是为祭祀夏禹而作的。当然,大禹还具有祖灵的性质。商代祖先崇拜观念占据主导,现存甲骨卜辞中有相当数量是商人祭祀鬼神的记录。《礼记·表记》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所尊之神,除自然神、英雄神以外,还主要是祖先神。甲骨文中“帝”、“上帝”等字样,不是后来抽象意义上的帝,而与“祖”的意义是相同的。《大濩》乐舞就是表彰商汤灭夏之功的祭祀仪式乐舞。

所谓人的时代,即西周及以后的祖神分离和以德配天的祭祀仪式。西周重人事而轻神事。其宗族崇拜观念强调道德教化和政治秩序,倾向于人事和伦理的经营。其祭祀仪式无论祭祖还是祭天,都有意识突出礼仪制度的性质,其《大武》、《大象》乐舞,是这种观念在意识音乐中的体现。

以上勾勒了中国古代早期仪式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下文对中国早期的仪式类型作简要勾勒。

1、巫术仪式

巫术是人类童年时期,对人自身和人以外的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状态时对神秘的异己力量有所感受和体验的时候,自然产生的言辞和行为,并使其固定化的结果。原始时代的人们相信人与自然存在着的某些神秘联系的观念,幻想人可以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影响自然和他人,于是产生了巫术。巫术仪式一般包括巫术行为和与此相关的一整套巫术观念。通常形式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来利用和操纵某种对象影响人类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满足一定的目的。巫术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种据认为赋有巫术魔力的实物和咒语。中国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氏族社会图腾崇拜的出现,也出现了相关的神话和巫术。中国早期巫术涉及古人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除个体巫术外,还有公共巫术,如禳灾巫术有《山海经》中的驱旱魃巫术,《吕氏春秋》中的汤祷桑林的止旱求雨巫术;顺祝巫术有《吕氏春秋》祈求农业丰收的“葛天氏之乐”;诅咒巫术有《尚书·牧誓》中的克敌巫术等。2、占卜仪式

占卜仪式起源于原始范畴中的前兆迷信。史前的先民们相信事物发展的趋势与一些特定的事象诸如气候、天象、梦境、卜兆等出现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样便产生了根据特定事象推知事情结果的占卜仪式。主要有龟卜、筮占、谣占、梦占等仪式。《史记·龟策列传》曰:“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礼记·表记》曰:“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无非卜筮之用。”西南各少数民族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古老而原始的占卜仪式。如藏族、云南羌族、四川彝族、贵州苗族、湘西土家族等皆有各种占卜仪式。

3、祭祀仪式

史前社会的祭祀仪式种类繁多,说明祭祀仪式在中国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祭祀仪式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当属蜡祭、社祭与祖祭。张光直先生认为:“仰韶时期农村里最要紧的仪式是祈丰收,拜土地;在他们仪式用的器皿上画几个象征繁殖力的女子性器的纹样,正说明我们祖先祭祀时的虔诚,并吐露作为这片诚心之原动力的耕作生活之艰苦。这就是后来的蜡祭。所祭之神有八种,又称八蜡,是在十二月时索求四方百物之神而祭之,以求得农业丰收。社祭是对社神的崇拜仪式,源于史前时期对土地的崇拜,后来演变为人格化的土地神灵崇拜。而且,社神具有自然神、农业神与部族神混合的特征。祭祖仪式最早可能在龙山期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在仰韶村(龙山时期)出土的陶祖,很象一尊男性性器模型,据张光直先生推断,这是中国史上拜“祖”的最早实证。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祖’字,本来是个性器的图画,亦即祖先牌位的原形。

4、傩仪式

“傩”据说产生于黄帝时,傩祭开始时只限于宫廷,谓“大傩”、“国傩”。逐渐遍及于乡村,谓“乡人傩”。殷商时起就可见此宗教仪式,周代举行最为盛大。传说方相氏可以驱鬼逐疫,最迟在汉代,驱傩已与蜡祭发生联系,在蜡祭前一日,宫廷中要举行大傩。《后汉书·礼仪志》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举行傩祭时,巫师就要装扮成方相氏,身上穿着熊皮,头戴留有四只眼睛的面具,一边开路,一边喊:“傩!”率领十二个戴着面具、装扮成各种野兽的人--戴面具所具有的戏剧性已为人们所公认,后跟一百多个扎红头巾、穿黑衣服、手执拨浪鼓的少年儿童,到宫室、房舍、各处跳跃、呼喊,并合唱祭歌《赶鬼歌》以驱逐“疫鬼”,最后,把鬼赶到河里,把火炬丢进水里,表示鬼全部被河水逐走了——人们歌唱、舞蹈、打斗,场面甚为壮观,也极其富于戏剧性。据《论语·乡党》记载,每逢年三十孔子老家举行傩祭仪式时,孔子就“朝服而立阼阶,观乡人傩”。

5、人生仪式

人生是人的一生从一个阶段过度到另一阶段的重要标志,通过仪式强化人生转折时期的标志,表明先民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生命的珍爱。有诞生仪式、冠礼、葬礼等。其中,冠礼最重要。冠礼源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或“入社式”。

以上仅简要罗列了中国早期社会仪式生活的发展演进和最为重要的几类仪式生活。

可见,上述仪式内容已经涉及到早期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体现了先民的生活内容,也反映了先民的思维观念,而这些仪式大多数都要借助乐舞的形式进行。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舞蹈艺术是伴随着早期先民的各种仪式而产生的艺术形式,其直接目的是为先民的仪式活动服务的,也是整套仪式活动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正如张本楠先生所说:“原始宗教仪式的进行过程就是原始舞蹈的创作和表演过程,原始宗教仪式的发展历史就是原始舞蹈的发展历史。无妨说,原始舞蹈就是宗教仪式。”

参考文献:

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纪兰慰:《论民俗舞蹈的仪式》,民族艺术研究1999年版。

薛艺兵:《仪式音乐的符号特征》,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2期。

《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