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6 17:16:3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

篇1

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34~68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两组均做到以下宣教内容,如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控制方法、用药指导、运动疗法、胰岛素注射方法、并发症防治、心理指导等教育。健康教育形式,对照组采用口头讲解、回答提问、发放文字图册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需要、兴趣、已有的疾病知识和掌握的技能,针对每个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健康情况进行个体指导,分段进行健康教育。给患者提供反馈的机会,在交流中,允许患者有足够的时间自我陈述,审慎了解到患者的需求后,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和训练方法。

评价方法:半年后通过定期回院复查的方式,统计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和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效果为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饮食控制、用药方法的掌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 果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效果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讨 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利于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了更多的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和防治知识。护理人员从单纯灌输式的单向交流变为有计划、有实施、有评价的双向交流,形成了护患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新型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残疾。糖尿病教育是治疗的关键[1]需要护理人员持续强化教育以及对患者的长期监测和指导。通过复诊和回访,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持续性、动态性、重复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主动采纳健康行为积极进行自我护理,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干预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涉及多层次多方面对象和内容的系统活动[2]。由于对照组接受传统的群体健康教育,一般只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但是由于文化水平、职业、病程及对知识理解程度等诸方面的差异,能否由掌握的知识改变态度进而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差别也很大。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职业、理解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及时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已成为趋势。这种方法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满足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患者的需求。

篇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2010年调查的中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应用WHO 1999 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6.5% 作为诊断标准,则DM患病率为11.6%[1]。糖尿病会引发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以及肾脏疾病等诸多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中医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更好的提高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疗效[2,3]和满意度[4]。提高糖尿病的中医护理质量,能进一步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更好地控制病情,促进康复。因此,本研究的搜集近年来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法与进展,为提高糖尿病中医护理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饮食护理

健康饮食、适当运动、保持适宜体重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5]。在饮食上,糖尿病患者往往有“三多一少”的表现,即患者常常感到饥饿、尿液过多、口渴。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基本病因为素体阴虚,五脏虚弱 ;饮食不节,形体肥胖;精神刺激,情志失调;外感六,毒邪侵害;久服丹药,化燥伤津;长期饮酒,房劳过度。护理人员嘱咐患者饮食以低糖、低脂肪、高纤维为基准,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之品[6]。楚丽英[7]认为糖尿病患者应遵循控制总热量;定时定量,少量多餐;适量进食高纤维食物;减少高脂高胆固醇摄入;尽量避免进食高粮份食物。李超[8]认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机能等方面的原因,必须要保持每日摄取最低的热量的摄入,一定要分配适当蛋白质、脂肪和糖,另外还要防止糖尿病患者饮食习惯因素的影响,所摄入的食用油、咸菜等副食品也比较多,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不足。薛云丽[9]长期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全面的膳食营养状态评估和饮食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造成的风险,并能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

2 情志护理

中医学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均可致病。因糖尿病属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故大多数患者往往担心预后不佳,忧郁、焦虑,使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多种疾病乘虚而入,血糖波动,加重病情。《灵枢・五变篇》谓:“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陈少兰、徐胜珍[10]发现,情志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及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及早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石瑞梅[11]通过良好情绪状态,合理饮食,适当功能锻炼,不仅可使糖尿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而且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廖S[12]研究发现,中医情志护理可显著减轻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失眠的程度,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李春莲等[13]研究表明中医情志干预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的抑郁情绪及血糖的控制。传统中医治疗独具特色,

可融入常规西医诊疗计划,具有临床推广的现实意义[14]。

3 运动护理

适当的运动减轻患者体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之一,是每位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基础[15]。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记载:消渴病人“光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陈德明等[16]研究后建议DM患者运动之前测试其最大摄氧量与三餐后的血糖值,发现不同强度下对应心率与餐后血糖的波动规律,从而帮受试者合理安排有效运动。在制定运动降糖方案时,要综合考虑三个重要因素: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起始运动时间,在某一个因素固定的前提下,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需找到另外两个变量的有效组合,方能达到理想的降糖疗效。李素英[17]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愿意配合并能坚持长期运动疗法的进入观察组,不能长期坚持运动疗法的为对照组,结果发现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糖尿病运动疗法是一项经济、方便无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孟秀焕[18]临床对比后发现,社区2型糖尿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个体化、特征性的运动疗法有助于血糖控制,调节血脂水平。谭琪敏等[19]临床对比后认为加强社区综合干预,给予有效、合理的运动疗法,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病情,值得在社区中推广应用。

4 药物理疗护理

中医药治疗针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辨证施治,具有整体调节、疗效较好的特点。何乔等[20]临床研究发现,采用中药足浴护理治疗糖尿病足部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该技术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推广应用。李爱霞、缪亚琴[21]将糖足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控制血糖、扩张血管、抗凝、降脂、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方泡脚和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优于对照组(64.52%),具有临床意义。常乐美[22]临床研究发现,足浴配合足部穴位按摩,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足部创面愈合、预防创面复发,还能有效地激活脑干网状系统,通过神经反射调整代谢,在糖尿病足预防和护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 展望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并会引发以血管并发症为中心的一系列并发症。病程中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不是单单的药物就能解决的,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稳定的情绪,提高中医护理品质,对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预防、治疗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03:26-89.

[2]杨莉.糖尿病的中医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5,06:2.

[3]王新.中医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5,03:49-50.

[4]李兰,刘晶,朱惠琴.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的效果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5,02:161-162.

[5]沈蕾,裴育,巴建明.2014ADA糖尿病指南要点解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5,01:1-4.

[6]严丽.中医护理用于糖尿病药物治疗60例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13,06:123-124.

[7]楚丽英.糖尿病的饮食护理与指导[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01:178-179.

[8]李超.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5:528-529.

[9]薛云丽.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及饮食护理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4,08:760-761.

[10]陈少兰,徐胜珍.情志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4,05:760-761.

[11]石瑞梅.情志创伤对骨折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及康复护理[J].光明中医,2013,8:1754-1755.

[12]廖S.情志护理对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3,03:231-233.

[13]李春莲,孙建萍,郑秀利,等.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情志干预研究[J].全科护理,2014,08:673-674.

[14]朱章志,傅妤,王Z霖,等.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治疗进展[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厦门市人民政府.第十五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厦门市人民政府.2014:9.

[15]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S1-S36.

[16]陈德明,赵霞,李彦龙,等.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的个案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22-25.

[17]徐国琴,林文|,杜晓燕,等.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03:284-286,277.

[18]孟秀焕.糖尿病患者社区运动干预方案效果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2014,04:310-311.

[19]谭琪敏,尹小丽,雷小艳.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社区干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11:7-8,10.

篇3

【中图分类号】R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329-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周边地区非住院及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湿性坏疽患者8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24例,年龄为42~81岁,平均58岁;所有患者糖尿病史均在5年以上,诊断均采用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50例,对照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1]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糖尿病湿性坏疽诊断。临床表现为:均有糖尿病史及足部坏疽,初始阶段表现为溃疡,然后侵入肌层,造成骨质破坏、肌腱断裂,并出现脓腔。所有患者病程最长40个月,最短1个月,创作面积最大7.9×12.8 cm2,最小0.1×1.3cm2。根据患者的病变严重程度对其进行分级,其中,研究组中Ⅱ组20例,Ⅲ组16例,Ⅴ组14例;对照组中Ⅱ级14例,Ⅲ级11例,Ⅴ级5例。

1.2 排除标准

本组80例均排除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2]:①因血管闭塞引发的混合性或干性坏疽者;②同时患有肾、心严重性慢性并发症者;③由妊娠、感染等引发的坏疽者。

1.3 方法

对照组:对本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糖尿病治疗,对患处进行常规的创伤处理,并给予红外线照射并采用庆大霉素治疗,利用纱布将患处进行包扎处理,1次/d。

研究组:本组患者在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常规处理创伤的同时,于患者患处涂抹我院自制的祛瘀生肌膏治疗,方用麝香20g、珍珠粉20g、血竭20g、桃仁20g、蛇蜕20g、蜂房20g、黄芪20g、玄参20g、当归20g、黄柏20g、白芷20g、轻粉20g、紫草20g、黄蜡60g及麻油500ml。采用中药外用膏剂制工艺制成。开始时1次/d,之后视伤口的恢复情况可逐渐延长换药间隔时间至2~5日。此外,本组患者的护理方法如下所述:

⑴足部护理 保持患者患肢抬高,以防止患处受压。卧床休息时应让患者勤翻身,冬季时注意足部的保暖,严禁采用取暖器或热水袋进行直接取暖,病情严重患者可给予使用支被架。注意对健康足的保护,每天对患者双足进行检查,仔细观察足部皮肤是否完好,是否出现异常颜色。每天采用38~40℃的温水泡洗双脚,泡完后用干毛巾认真擦拭双脚,确保趾间皮肤干燥、清洁,应选择舒适的鞋袜,并且袜子以浅色或白色为佳,以防足部皮肤颜色受袜子染色的影响,而影响对足部皮肤颜色的观察,不能赤脚行走或直接穿鞋。足部皮肤一旦出现红、破溃、水疱等情况时,应及时向医师报告。

⑵饮食护理 糖尿病湿性坏疽主要是因为糖尿病引发肢体血管发生神经性病变,并继发感染造成的,因此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可有效改善病变症状,同时还应给予降血压、降血脂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并结合其饮食习惯,制定出一套科学的饮食计划,以控制总热摄取量,同时确保饮食平衡。

⑶禁烟 吸烟是诱发糖尿病患者发生足湿性坏疽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劝导患者戒烟,如可向患者讲述吸烟的害处及对本病的影响,可让患者观看有关吸烟有害的资料片等。

1.4 疗效观察方法 用药后,对患者创面处的分泌物进行实验室细菌培养,观察并记录细菌种类是否减少、消失或增多,观察并记录患处筋膜的修复情况及肉芽的生长情况。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

1.5 疗效标准[3]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0级患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I级以上患者创面痂皮脱落,完全愈合平复;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好转,0级患者皮肤颜色明显改善,I级以上患者创面2/3以上愈合;有效:临床症状好转,0级患者皮肤颜色改善,I级以上患者创面1/2以上愈合;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者。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四大血管合并症之一,1995年10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第一届全国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定义:糖尿病足是由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起下肢异常改变的总称,因合并感染引起肢端坏疽者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

糖尿病湿性坏疽可引发严重性感染、微循环栓塞、筋膜坏死等继发症,在目前对其进行临床治疗依然有一定难度。我院从中医辨证理论出发,深入研究了糖尿病足湿性坏疽的发病机制,自行研制了祛瘀生肌膏,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湿性坏疽效果显著,且该法具有简便易行、治疗费用低、治疗痛苦小等优点,患者极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常规处理患者创伤后,并外用祛瘀生肌膏,可起到消炎止痛、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从而加快了溃疡创面的愈合速度,再加以采用科学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

参考文献: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2例,男47例,女25例;年龄28~62岁,平均(45.12±14.13)岁;透析龄3个月~4年,平均(4.11±1.30)年;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高血压肾病22例,糖尿病肾病12例。透析方法为常规碳酸氢盐透析,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 h,血流量200~250 mL/min,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72例患者均意识清醒,有正常的认知功能,能正确表达,按自愿参与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透析年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同伴教育方法 对照组给予MHD患者发放书面资料、随机教育、集中讲解授课3种形式在患者心理、内瘘自我护理、饮食、运动、透析并发症预防等多方面进行健康指导,形成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框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同伴教育。

1.2.1 组长评选与培训 观察组根据原发疾病分为3个小组,每个小组8~16个人。从不同小组中各选择1名治疗依从性好、维持良好治疗效果、透析时间不低于1年,理解领悟能力较好并为人热情的患者作为同伴教育小组长。由专科医护人员进行为期2周共6次的统一培训。有研究表明心血管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37.23%),脑血管病为其次(31.91%)[6-7]。糖尿病、高龄、低蛋白血症是影响MHD患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者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因此由肾病专科、糖尿病专科、心血管专科医生和专科护士组成的工作团队对3名组长进行培训,共6次,每次约30~45 min。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同伴教育与自我健康管理的意义,如何带动小组共同进步,血液透析依从性的重要性,维持性血液透析基本知识(用药、自我监测的原则和方法),透析并发症预防,同理心,生活指导(饮食、运动),动静脉内瘘护理等。培训方式主要采取集体培训和单独辅导,采用幻灯、健康教育小册子、图片等形式。培训效果有效性主要由专科医护人员通过提问、系统基本理论考核、查看执行效果等形式检查各小组组长是否正确掌握培训的内容,保证组长成为合格的同伴教育者。

1.2.2 同伴教育组员准备 同伴教育组员需将联系电话提供给同伴小组组长,由小组长集中全体组员的电话号码后印发给每一位组员,同时组长建立微信群,提供多种随时咨询、交流的通讯途径。另外,要求组员定期参加同伴教育。

1.2.3 同伴教育的实施 由医院血透室提供同伴教育活动室,同伴教育时间安排在星期二、五下午4点,每星期活动1次,每次30~45 min,要求所有的组员尽可能参加,活动内容主要血液透析依从性的重要性,维持性血液透析基本知识(用药、自我监测的原则和方法),透析并发症预防,同理心,生活指导(饮食、运动),动静脉内瘘护理。活动由血透室医护人员主持,活动现场有1~2名专科医护人员负责现场监督和提供咨询。具体活动内容首先由同伴小组长从中选择1个主题内容进行,大约时间20~30 min。其次,鼓励患者讲述自己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体会,或因MHD造成的生活困惑以及心理活动过程等。活动结束前,主持人适当给予小礼物等鼓励表扬活动中的积极分子,对同伴教育中不恰当的方法和观念予以纠正,推广对治疗有益的经验。同时要求同伴教育组长不定期、不定形式(电话、微信、见面等)与组内成员联络,交流饮食、运动锻炼、体重控制、内瘘护理等自我照护的经验和教训,同时随时解答组员提出的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疑惑。如有组长不能确定的问题时与血透室医护人员联系,获取专业的帮助。

1.3 观察指标 观察开展同伴教育1年后两组患者回归社会就业、生活自理、营养状况及负性情绪、依从性等情况。负性情绪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营养状况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法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同伴教育1年后,观察组各观察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3.1 自我健康管理现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主要来自血液透析治疗与护理的复杂化,以及病情评判的局限性与进展、预后的无法预测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多处于中等水平以上[5-9]。有学者对MHD患者在自我效能、抑郁及社会支持研究方面证实该类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且社会支持利用度不高[9-10]。多种因素综合起来致使MHD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目标。

3.2 同伴教育 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和经历、文化和社会地位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11-12]。同伴教育作为一种行为干预的策略和教育形式,它以患者能力提高为中心,以病友间经验分享为主体,具有 文化适宜性(即能提供符合某一人群文化特征的信息)、可接受性(即同伴间容易沟通,交流更为自然)和经济性(即花费少而提供服务有效)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社会支持形式[13-14]。

本研究中同伴教育者与受教育的组员有类似或同样的诊疗经历,在同病相怜的感情基础上使受教育组员更乐于接受来自于同伴的情感支持和言语劝说而不是单纯接受医护人员的说教,组员的良好治疗效果以及逐步掌握MHD系统的知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而组员当中的自信、乐观和病情的稳定性会在组内起到积极向上的渲染作用,即暗示作用和榜样作用。表1结果显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同伴教育的方法可以促使患者对血透知识掌握程度有所提高,在MHD患者回归社会就业、完成家务劳动、保证营养状况及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同伴教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育促使组员在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产生正性的改变,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效果,明显的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本研究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如主持人对同伴教育活动的掌控能力不足,患者家属未能参与其中。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克服及纠正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充分发挥同伴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洁,赵红,汪彬,等.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185-187.

篇5

1糖尿病足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1 神经病变: 感觉神经异常使患者下肢麻木、疼痛或丧失知觉,失去自我保护机制而导致受伤,而且在外伤时,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自主神经病变使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导致组织缺血,引起皮肤干燥、皲裂,而伤口感染,局部压力增大的区域发生胼胝及溃疡。运动神经病变使内收肌肉萎缩,趾骨畸形,导致爪型趾、高足压,使局部压力增高常,导致溃疡发生[5]。

1.2 血管病变: 糖尿病并发的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严重影响了组织的血液循环,使局部组织缺血和坏疽。

1.3 感染因素: 高血糖状态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此时极易受到感染。20%的糖尿病足患者感染有骨髓炎,处理变得愈加复杂[6]。

1.4 外因: 轻度外伤(机械性)、冲击、溃疡、冻伤、热烫伤、热灼伤、化学物质伤、足部不正确处理、职业伤等。

1.5 其它因素:足部结构异常、关节活动受限、肾病、高龄、糖尿病的病程、 既往溃疡史、吸烟、糖尿病知识缺乏、心理因素、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差等[7]。

2糖尿病足病的护理现状

2.1 糖尿病足病的预防: 糖尿病足病是可以预防的,由于85%的截肢起源于足溃疡,因此主要目标是预防溃疡的发生[3]。预防为主的观念逐渐深入,但难以在医院内和门诊贯彻落实。正如英国安德鲁・博尔顿教授(Dr. Andrew Bolton)所说,只要做到让糖尿病足病患者脱下鞋袜,糖尿病专科医生或护士认真用眼看和手去触摸,就可以及时发现绝大多数的足病问题并得到解决,但真正能够这么做的临床医师和护士不多[8]。

2.2 糖尿病足病的健康教育: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患者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差异较大。糖尿病足病的治疗与防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控程度。李明子[7] 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高达85.1%的糖尿病患者有足部压力感觉和(或)振动感觉减退或丧失,且患者自我管理状况较差,足部的自我护理状况令人担忧。要加大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糖尿病足以及糖尿病预防护理教育强度,让患者和家人也了解到相关的医学知识,学会辨别控制糖尿病足诱发的高危要素。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积极度呈正相关,积极度越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越好。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时应评估患者所处的积极水平,根据其所处的积极程度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以达到控制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的目的[9]。糖尿病足预防护理五步曲,即坚持每日温水洗足 - 检查 - 涂搽润肤霜 - 足部按摩 - 下肢运动,使糖尿病足的预防具体形象化[10]。要求患者每日检查其足部有无溃疡、水泡、红肿和动脉搏动等情况,并教会患者如何观察。

2.3 糖尿病足病的饮食护理: 在治疗糖尿病足病过程中饮食护理起着积极的作用。感染有糖尿病足的患者其消耗大,因此要确保三大营养物能在总热量比例中适当搭配。一方面限制摄入的总热量,另一方面确保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可适当增加11% ~21%比例热量[11]。杨小平[12] 等人的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饮食的依从性与代谢指标密切相关。对于糖尿病病程较短,体质较好,尤其是以糖尿病足为首次发现,且创面多为湿性坏疽的患者来说,需严格控制饮食的摄入。但对于有些病程较长、身体瘦弱、抵抗力低下的患者,我们一方面鼓励其进食,如多肉、鱼汤等富含精蛋白和胶原蛋白的食物,另一方面应加强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使血糖维持在5~8mmol/ L之间,确保患者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13]。低蛋白并有浮肿明显者应按医嘱输注静脉白蛋白,以防外渗组织液,足部加重肿胀,难以愈合局部溃疡;少刺激、忌辛辣饮食,给予高维生素、丰富的含锌饮食,吸烟会引起血管局部收缩进一步加重发生足溃疡,劝服患者戒烟。

2.4 糖尿病足病的用药护理: 在糖尿病足病的治疗过程中,抗生素和降糖药物的联合应用非常重要。一定要用足量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并严格掌握口服降糖药物、降压药物等的剂量和服药时间,定时监测血糖和血压,根据医嘱及时调整剂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医生适时加减或更改处方。同时督促患者按时服药,不能随意中断,以防血糖升高,影响治疗效果[13]。

2.5 糖尿病足病的局部伤口护理: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足部溃疡,首先应观察判断是否感染,如果发生感染,应合理使用抗生素。然后需要全面评估伤口,作为伤口治疗和评估病情进展的依据,并针对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选择合适的敷料。蒋琪霞[14] 等人的研究显示,选择恰当的清创方法需根据患者的适应症、耐受性及其主管意愿、清创方法的优缺点及其作用来综合考虑。对于湿性坏疽,要保持足部引流通畅,且不宜过分冲洗,以防细菌蔓延;对于干性坏疽,局部清创采用蚕蚀法,即分期分次清除坏死组织,保持创口和切口引流通畅。此时,清创既要大胆又要谨慎,因为坏死组织清除不及时可使感染迁延不愈;一次清除过多,会造成正常组织受损,可使感染蔓延。必要时做单个足趾的截除[15]。胡晓红[16] 等研究显示,臭氧加中药药膜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率达91.2%。局部伤口标准清创后连续透皮吸收纯氧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有效性可达86%[17]。

2.6 心理护理: 胡晓红[18] 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16.4%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或(和)焦虑。而抑郁、焦虑情绪与疾病本身的问题又可能会影响到对自身的照料,使血糖控制不良,使情绪进一步恶化,造成病情的恶性循环,使得生活质量降低[19]。因饱受慢性病的长期折磨,大多数患者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对治疗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另外,在心理上易产生无用及孤独感,导致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甚至拒绝治疗和护理。

在我国,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往往回避心理或精神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不但要重视患者本人,还要引起其家庭、单位以及社会的关注和配合。要在专科医护人员的正确教导下,形成四位一体的相互依靠的支柱群体,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要求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医学水平和心理素质,能耐心地倾听患者的陈述,从患者身上获得有用的信息,准确找出患者心理障碍的症结所在,并赢得其信任。医护人员不能取笑或无视患者的感受,这是决定实施心理治疗及护理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和环节[18] 。

3 对糖尿病足病的护理展望

我国的糖尿病足病已经越来越受到了从医务人员到患者的重视,有关论文的发表数量也在明显的增加。护患双方都要充分重视足部的问题,开展糖尿病足部护理的健康教育,可以避免足部溃疡以及49 %~85 %的截肢可能[20]。

临床工作的深入和临床研究质量的提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在糖尿病足病的治疗和护理上,中医药是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军。但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病同样需要建立在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之上[8]。

要拓展治疗途径和方法,例如已发表的文献:臭氧加中药药膜治疗糖尿病足的观察[16],糖尿病足的护理进展[20],高锰酸钾溶液足浴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21],蛆虫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22],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护理[23],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护理与预防的体会[24],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体会[25], 糖尿病足溃疡内科治疗进展[26] 等,我们都看到了不断的创新和提高。相信,新方法、新手段、新器材、新药材将会不断涌现,给患者带来福音。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我们要把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高到一个医学管理的层面,这包括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控制的全面达标,对糖尿病足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足病的自我护理与保护、危险信号识别等等。希望糖尿病足病的发病率会有所降低,治疗费用有所降低,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心怡,方朝晖.糖尿病足中医临床治疗与研究进展.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2):185-186

[2] Diabetes Public Health Resourc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eb site. http://cdc.gov/diabetes/Updated November 3,2010. Accessed September 12,2000.

[3] 王玉珍,许樟荣. 糖尿病足病的检查与诊断分级.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7): 489-492.

[4] 张辉. 糖尿病足病的临床研究现状. 中国全科医学, 2006,9(4): 267-268.

[5] Anderson CA, Roukis TS. The Diabetic Foot. Surg Clin North Am. 2007, 87(5):1149-1177.

[6] Berendt AR, Peters EJ, Bakker K, et al. Diabetic Foot Osteomyelitis: A Progress Report on Diagnosis and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reatment.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08, 24 (Supplement 1): S145-161.

[7] 李明子,徐靖. 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及其足部护理状况调查. 中华护理杂志,2007, 42(10): 879-881.

[8] 许樟荣. 我国糖尿病足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7,15(11): 641-642.

[9] 石桂莲,吴艳平,张丽芳.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积极度的相关性研究. 护理学杂志,2010,25(5):10-12.

[10] 张小群,范丽凤,等. 糖尿病足预防护理五步曲的教育实施与效果评价.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21(9): 10-12.

[11] 陈道蓉. 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探讨. 中国社区医师,2012,14(299): 307

[12] 杨小平,李翔,许樟荣等.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与代谢控制关系的调查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2010,45(7) : 624-625.

[13] 于素萍,马岚.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现状. 齐鲁护理杂志,2008, 14(17): 51-52.

[14] 蒋琪霞,李晓华. 清创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 1045-1047.

[15] 王威,杨玉萍,石长,等. 12例三级糖尿病足病人的伤口护理体会.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 351-352.

[16] 胡晓红. 臭氧加中药药膜治疗糖尿病足的观察.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2):213-214

[17] Donald G. Kemp, M.D., Michel H.E. Hermans, M. D. The Journal of Diabetic Foot Complications, 2011, Volume 3, Issue 1; No.2: 6-12.

[18] 胡晓红,黄德芳,陈里茜等. 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况的调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3): 91-92.

[19] Donald G. Kemp, M.D., Michel H.E. Hermans, M. D. The Journal of Diabetic Foot Complications, 2011, Volume 3, Issue 1; No.2: 6-12.

[20] 文静,刘敏. 糖尿病足的护理进展. 护理研究(中旬版),2006,20 (12): 3199-3202.

[21] 胡艳红,袁高少芬. 高锰酸钾溶液足浴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10.11: 231.

[22] 蒋克春,王爱萍,王伟,等. 蛆虫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 实用糖尿病杂志,2009,5(6) : 49-50.

[23] 吕玉娣,黄远红,袁梅玲.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护理.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0) : 9-10.

篇6

0引言

全科护理,主要是患者为中心,针对患者所实施的一系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康复训练、预防疾病、护理方法,有助于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1]。现阶段,临床中,全科护理的应用较为广泛,且实施成效也非常的不错。本文就医院护理中的全科护理应用价值进行分析[2]。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签署同意知情书。排除标准:意识障碍者、无法交流沟通者。将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50例。研究组中22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年龄40~75岁,平均(57.12±3.15)岁;常规组中例24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年龄41~78岁,平均(57.9±3.64)岁。经过比较发现两组的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组护理方法。常规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患者专科护理干预,比如呼吸内科患者,给予祛痰、呼吸道管理护理;普外科患者给予伤口感染护理;消化科患者则给予抑酸剂、泵抑制剂、胃粘膜保护等药物护理干预。针对不同患病的患者,给予专业护理。

1.2.2研究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全科护理模式。注重培训护理人员相关知识,进而为培养护理人才奠定基础。按照医院护理特征,护理人员熟悉各个科室的护理技术以及理论,比如急救护理、社会护理医学、心理护理、医患交流等,并将其应用于护理工作中,重视不同护理的结合应用,比如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除了专科护理之外,还应当实施心理护理、急救护理、医患交流等护理干预。针对全科护理,健全奖惩机制,鼓励表现良好的护理人员,提升护理人员的全科护理质量及其水平,警告表现较差的护理人员。以患者为护理中心,根据患者所需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按实际需求出发,给予心理护理、个体差异化护理、疾病预防、日常保健等护理措施,重视护患交流,尽量满足患者所需,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确保护理质量的同时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注重护理实践,给予护理人员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全科护理中,大多数护理人员只有较强的护理理论知识,缺乏相应的实践技能,而护理实际工作对护理人员的具有较高的要求,基于此,应当为护理人员给予更多的实践机会,让护理人员深入了解各个科室的临床护理技能以及护理知识,促进护理人员对不同疾病护理技术的掌握,除此之外,还需要熟悉不同保健措施,促进自身保健指导能力提升,在护理中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护理服务。注重全科思想的应用。在实际护理中,要注意应用全科思想,判断患者疾病,进一步提升诊断的全面性,有助于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早日促进患者康复。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护理满意率、护理质量、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成效。护理质量评价以及满意率评价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症状消失,出院后无需再次就诊则视为显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出院后半年内需再次复诊一次,则视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出院半年内复诊两次以上则视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χ—±s),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检验χ2。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费用、护理满意率、护理质量、治疗时间对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护理质量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治疗时间比常规组更短,治疗费用也比常规组更低,差异明显(P<0.05)

2.2护理成效对比。研究组患者护理成效显著由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全科护理模式,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护理措施,从整体上而言,将各种不同护理知识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以患者为护理中心,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患者所需、疾病预防,治疗疾病时给予预防控制、保健指导,有利于医院护理质量水平提升。对患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有关研究表明,全科护理在满足患者基本所需之时,还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展示了出来,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次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表明全科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护理工作质[4]。全科护理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除了专科护理之外,从不同角度、不同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常规组,治疗时间方面,研究组患者更短[5]。表明全科护理模式从多个不同角度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防止护理死角,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研究组患者护理成效、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表明全科护理模式从本质上,得到了有效提升,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且有利于医患良好的沟通交流,取得患者信任,进而提升护理满意率,对医院纠纷的避免,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及意义。综上所述,全科护理模式在医院护理中,应用价值较高,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成效,降低并发生发生率、治疗费用,缩短治疗时间,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率。

参考文献

[1]高杨,梁爽.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细节管理的应用价值分析[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2月研讨会综合刊[C],2015:2.

[2]王银,沈桂英.门诊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分析[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2月研讨会综合刊[C],2015:2.

[3]李珍兰.肛肠病手术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2.

篇7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69-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忙于工作和生活,大多数人对健康意识认知薄弱,从而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特别是老年人,抵抗能力下降,对健康的认识不够,因此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在健康意识中已经是核心部分。

带状疱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毒,他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较少发生于儿童,12岁后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递增,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可达7‰。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下降,所以当潜伏病毒被激活,就容易发病[1]。病毒初次感染人体后在体内大量增殖,形成病毒血症,散布全身,导致人体发生水痘。水痘愈后病毒可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至成年后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及理化因素刺激,潜伏病毒被激活,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再活动的病毒可沿神经轴突至支配的皮肤细胞增殖,于是此神经节支配的皮区出现一串带状的疱疹,所以称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中医称“蛇盘疮”“蜘蛛疮”,以皮肤出现集簇疱疹,呈带片状。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最容易感染。此病症状不典型,容易延误病情,产生并发症[2]。

1 护理措施

1.1 疼痛的观察:老年人往往有多种疾病并存,在观察疼痛时要认真仔细,注意疼痛的部位、时间、程度、性质及有无伴随症状,特别要注意和老年人其它常见疾病的疼痛相鉴别,如心绞痛、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要熟悉有关疾病的疼痛特点,如心绞痛是心前区压榨、闷胀痛,急性胆囊炎是右上腹部持续胀痛,急性胰腺炎是上腹部隐胀痛,观察时要认真聆听病人对疼痛程度、性质、时间的表述,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全身反应,如面色、表情、态度、声调、姿势等以判断疼痛程度,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还应了解辅助检查的变化,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漏诊。

1.2 疼痛的护理

(1)局部皮肤的处理:水疱未破溃者用生理盐水清洁局部皮肤,予75%乙醇溶液消毒,用无菌注射器抽吸疱液;水疱已破溃者用生理盐水清洁疱疹部位破损皮肤,周围用75%乙醇溶液消毒。在疱疹皮损部位根据疱疹面积采取无菌方纱并用黄五酊溶液局部湿敷,可缓解疼痛,溶液以湿透方纱层且不滴水为好,保持湿润和清洁,每4h换药1次,连续7天为1个疗程,保持局部周围皮肤清洁干燥。用药后注意观察药效及局部疱疹变化。

(2)药物治疗止痛: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注射液100ml加入注射用阿昔洛韦025g静滴,30gtt/min,Q8h,及时给予止痛剂如颅痛定和消炎痛及神经营养药,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2,疼痛影响睡眠者用镇静催眠药如安定片5mg口服,以保证患者睡眠,促进受损的神经组织的修复。在给予镇痛药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有无副作用,防止成瘾和意外。

(3)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老年人带状疱疹病程较长,疼痛突出,常有犹如电击样疼痛,痛痒难忍,缠绵不休,往往难以入睡,患者非常痛苦,护理人员应主动安抚患者,告知患者本病产生疼痛是由于病毒侵犯神经所致,可出现在疱疹出现之前,也可与疱疹同时出现,并可持续到疱疹消退以后。但疼痛大部分是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及各人痛感耐受差异,加之病人对疾病不了解,护士应加强与病人沟通,把疾病知识、病情发展及治疗结果等告诉病人,使病人对该病有一个认识,消除各种顾虑,提高对疼痛耐受力,疼痛会随之缓解[3]。

(4) 我们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文化修养,尊敬和爱护老年患者,充分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多与患者沟通,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老年患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老年人带状疱疹的特点,引起疼痛的原因,重视患者的主诉,耐心向其讲解带状疱疹的病因、发病过程、治疗方法,从而消除其思想顾虑及恐惧感,同时教会患者运用放松疗法缓解疼痛,帮助老年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1.3 加强营养:机体抵抗力下降是老年人带状疱疹发病的主要诱因,食欲不振可引起营养不良而致皮肤坏死,愈合时易留下疤痕。因此要反复宣教加强营养的重要性,鼓励患者进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高维生素,高蛋白,以无刺激软质饮食为主,如粥、面、牛奶、鸡蛋、鱼肉、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汤类,避免辛辣刺激燥热食物,如煎炒鸡蛋、油炸排骨、辣椒等食物,忌发物类食物,如鹅肉、酒类等。对于牙齿脱落的患者,食物应切碎、煮烂,并劝患者细嚼慢咽,少量多餐,经常变换饮食种类。合并心绞痛、高血压病者给予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饱餐,合并胆囊炎、胰腺炎疾病者给予低脂低蛋白饮食,合并糖尿病者,按糖尿病饮食进食。

1.4 加强基础护理:老年患者入院后给予卧床休息,测T、P、R、BP并报告当班医生,室温不宜过高,光线稍暗,空气新鲜。修剪指甲,勤洗手,避免皮肤瘙痒时抓伤造成皮肤感染加重病情,保持床单整洁,穿宽大棉质衣服,局部湿敷用药后,药液颜色可污染衣服,不易洗净,多准备清洁旧衣服以准备随时更换,污染的衣服及床单随时更换。同时加床栏,注意安全,下床有人陪同。

1.5 出院指导:带状疱疹结痂脱落,疼痛缓解或消失,病人可出院,指导病人出院后注意饮食,食物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忌辛辣燥热刺激及发物类食物,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感冒,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有不适时及时到医院就诊,出院一周内给予电话随访以了解疾病的恢复情况。

2 结果

本组38例患者有32例痊愈出院,疱疹及全身症状消失,无瘢痕及任何后遗症; 6例好转出院,疱疹全部消失,其中有2例留有少许瘢痕及部分余痛,住院14~28天。

3 护理体会

由于老年人带状疱疹病程较长,部分病程长达6个月到1年,伴神经痛,容易产生悲观、忧郁情绪,应多与其谈心交流,使他们在心理上消除顾虑,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痛苦;老年人缺乏带状疱疹疾病的知识,心理上易产生应激性反应,常出现焦虑,恐惧心理,应加以消除;老年患者生理功能衰退,机体免疫力下降,反应迟钝,易致临床症状不典型而延误病情,产生并发症。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由于情志内伤,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之,湿热内蕴,外感邪毒而发。治疗上给予黄五酊溶液局部湿敷,颅痛定、消炎痛、止痛剂治疗,达到消肿止痛、止疱、结痂的作用。黄五酊溶液局部湿敷可起到直接杀灭病毒,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使上皮细胞组织再造和修复功能,同时增强了机体的抗病能力,使病变得到迅速有效的控制。黄连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热盛火炽引起的痈肿疮毒、疔毒、耳目肿痛等[4]。五倍子性味酸涩寒,有敛肺降火,涩肠敛汗止血等功效,外用可治疮疔肿毒,湿疮流水,溃疡不敛等,两者合用与75%乙醇溶液混合浸泡外用有利于收敛止痛、抗病毒、止疱、结痂。做好疼痛的观察和护理,按医嘱使用止痛剂和神经营养药及镇静催眠药,有助于消除思想顾虑,分散注意力,减轻痛苦,保证患者睡眠。避免辛辣刺激燥热及发物类等易诱发或加重疾病的食物,加强营养可预防老年人带状疱疹疾病的发生,出院后一周内给予电话随访了解恢复情况,增进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蒋华莹.新一代计划免疫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3期

篇8

[3]王晓丽,蔡恒,季淑娟.运用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29 -31.

[4] 王晓丽,董月玲,季淑娟.论科技查新的技术标准与质量控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0):243-246.

[5] 宋成方.查收查引服务质量提高路径及其延伸服务探析[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5(3):47-50.

[6] 汪媛,马瑞敏,肖毅,等.科技查新服务调查与分析研究:基于教育部查新站收费标准的数据[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4(4):61-68.

篇9

尿毒症病人由于肾脏动能严重受损,使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或相对不足,导致肾性贫血。红细胞生成素用量不足。是导致肾性贫血难以纠正的首要因素,但对于有些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欠佳,且随着剂量的增大可导致顽固性高血压等不良反应。为此我科试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2010年在本院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性贫血患者38例,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26例,糖尿病肾病5例,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2例,其他继发性肾损害5例。入选标准:透析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红细胞压积<25% ,除外失血、溶血、感染等因素。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护理论文,治疗组19例,男15例,女l4例,治疗组年龄(50±15.6)岁,对照组19例,男14例,女15例,年龄(49.5±16.1)岁,两组患者每周透析均为2~3次,每次透析时间3~4 h。两组患者在原发病、年龄、性别、透析时间、透析方式、透析剂量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肌酐(SCr)等方面无显著差异。1.2 透析方法 使用瑞典Ganbro,AK90、AK95透析机、日本尼普洛三醋酸膜透析器,碳酸氢盐透析,血流量在200—25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透析时间4—4.5 h,每周3次,透析器重复使用。普通肝素钠抗凝,天津生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论文范文。

1.3治疗方法两组均同时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30~75U/(kg·次),每周2次,皮下注射。治疗组于每次透析结束后将左卡尼丁2 g溶于0.9%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对照组不用左卡尼丁,疗程共l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每2周取血查Hb、Hct,待Hct、Hb分别≥30% 、≥100 g/L后减量,使得Hct、Hb分别维持在>30% 、≥100 g/L。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t和检验,以P<0.05为显著差异。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治疗前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讲解血液透析过程中使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目的护理论文,治疗过程以及可能出现情况。使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2.2 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治疗中密切观察心率,血压,病人有无发热,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低血压等表现。尤其是低血压,如发现反应,应立即通知医生,暂时停止超滤,减慢血流,迅速补液等。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后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异常,有无过敏,血压升高,头痛,流感样症状,血栓形成尤其是动静脉内瘘处血栓形成等副作用。并教会观察门诊病人自我观察。

2.3通过观察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Hb、HCT比较,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两组间Hb、H ct比较,P值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b和HCT纠正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2.4 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的变化治疗组于治疗后第4.8、l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分别减少了10% 、16.7%、33.3% ,而对照组用量无明显减少。

2.5 高血压发生率 以治疗后患者舒张压升高≥1.33 KPa (10 mm Hg)为血压升高标准护理论文,治疗组为5.3% ,对照组为31.6% ,治疗组高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贫血是尿毒症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引起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所致。临床上已成功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但对于有些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欠佳,有研究报道,EPO治疗肾性贫血效果不佳与血浆左卡尼丁缺乏有关。左卡尼丁缺乏可引起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正常的红细胞脆性增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左-卡尼汀又名左旋肉碱,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内的特殊氨基酸,为脂肪酸代谢所需。国外文献报道,左卡尼丁可改善蛋白质的代谢,促进白蛋白的合成,提高红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加血细胞比容[1]论文范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合成不足,透析过程中显著的丢失以及EPO在促红细胞生成时可能消耗了大量的左卡尼丁,从而造成了左卡尼丁的缺乏。国内有文献报道,左卡尼丁与EPO联合使用能显著提高Hb和Hct,明显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贫血症状,并能减少EPO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2]。本文研究结果显示,EPO联用左卡尼丁治疗组,Hb和Hct的增高明显优于单用EPO对照组,并且EPO用量明显减少。这可能是由于左卡尼丁减少了红细胞长链酰基肉碱的积聚,改变了红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增加红细胞对不同类型应激的抵抗,降低了红细胞的脆性,最终延长了红细胞寿命[3]。同时左卡尼丁通过对骨髓红系祖细胞的作用,提高了EPO的疗效[4] 。研究还证实护理论文,左卡尼汀能提高Na+/K+—ATP酶的活性,稳定红细胞膜,提高红细胞压积。左卡尼汀还能纠正血液透析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抵抗性,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联合治疗组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上肾性贫血患者使用EPO治疗,血压升高系EPO的主要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与EPO剂量有关,发生机制可能为EPO引起红细胞压积上升、血液粘滞度增加、血管内皮ET-1释放及对外周血管的直接加压作用有关。EPO与左卡尼丁合用减少了EPO的用量,提示治疗组高血压的发生率降低可能与EPO用量减少有关。

通过本文研究表明,EPO与左卡尼丁联用能显著提高尿毒症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减少EPO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减少输血,降低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Debska-Shzien A,Owezarzak A,et a1.Plasma earnitine profileduring chronic renal anemia treatment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Int J Artif Organs,2003,26(1):33-38.

[2]雷建蓉.肾性贫血治疗的现状及展望.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2005,5(3):8.

[3]Nikolans S,George A,et a1.Ren Fail,2000,22(1):73-80.

[4]王英,王梅.补充L一肉碱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观察.中华肾脏病杂志,2003,19(3):183—184

篇10

【关键词】 心内科;护理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106-01

【Abstract】 Objective : Due to the illness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change quickly and complicated, nursing safety problem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particularities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There ar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in the nursing problems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This propose the enhancement work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 organizing business learning, strengthening condition monitoring, further education health measures。these can enhance the nursing safe guard countermeasure, provides safely, the order, high quality nursing for the patients.

【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medicine;Nursing safety;Countermeasures

心内科疾病起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具有高度危险性。在护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中始终存在护理风险,护士若没有风险意识,不能及时发现护理风险,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正常的护理工作[1]。尤其在医疗安全被广泛关注的今天,患者的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提高心内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营造护理安全氛围,减少差错和纠纷,一直是困扰护理人员的难题。现将我科经验报道如下。

1. 心内科护理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仪器设备方面

新技术、新项目的大量引进与发展,护理中技术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服务内容,不仅对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压力,而且可能导致护理中技术方面的风险加大,从而影响护理安全。由于临床护士大多年龄小、年资低,专科知识及经验缺乏,专科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能及时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护理方法,不能熟练使用除颤仪、呼吸机、监护仪等抢救仪器,由于抢救设备使用不当造成延误治疗,很容易造成医患纠纷。

1.2 高风险性方面

心内科病人的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脏骤停均是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常在某些诱因下如情绪刺激、劳累、寒冷、失眠、排便用力时发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一些诊疗措施如溶栓等也存在高风险性,易发生猝死。疾病本身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并发症风险,虽可预料,却无法确切把握何时发生,如果预防措施不到位或告知不到位引起并发症更易引起纠纷。

1.3 护士自身方面

护士是医疗护理活动的直接实施者,也是护理水平与护理质量的集中体现者,护理活动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护士自身素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如果护士责任心不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交接班不认真,工作疏忽大意,巡视病情不及时,对患者病情变化没有及时认识,延误患者病情,就会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护士素质不高,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无法应对心内科病人瞬息万变的病情,无法为病人提供必需的护理,容易导致护理纠纷和投诉。书写护理记录不具体,专科重点不突出,对客观资料不能用量化指标,如病人血压低,尿量少,未描述具体数值,缺乏对护理措施和效果及健康教育的具体描述。由于心内科的患者病情变化快,随时可能突然死亡。诊疗记录,是一个重要的法律依据。

1.4 沟通方面

多数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对于疾病造成的痛苦及病后给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不能正确对待,使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加重,加重了患者的精神紧张,故对护理人员态度不佳,语言偏激、挑衅,甚至有攻击,如果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法律意识欠缺 ,服务观念不到位,不能与病人及家属达成有效沟通,对病情、护理行为没有履行告知义务或告知技巧不当,告知质量不高,就会激化矛盾,恶化医患关系。由于人员的编制不足,对患者的护理日期相对减少。更因为许多护理人员的观念仍停留在功能制护理模式上而不注重与患者交流,导致护患间的沟通不及时,造成护理质量不能保证,患者也易出现违医行为,如未按规定服药、做完治疗擅自外出等。

2.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明确服务对象,感悟工作责任

首先使每一位护士明确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人,珍视重任,尊重人的健康权力和尊严是护士的天职,对护士而言在所实施的全部护理技术操作中,优先考虑的应是患者的安全,倡导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使每个护士能启动自我意识,感悟工作责任和义务,从而营造一个强烈的护理职业安全氛围护。善于观察、体贴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及时发现病人的情绪变化,对患者做解释、安慰和鼓励的工作,使病人没有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消除其恐惧,焦虑情绪,通过交流建立密切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

2.2 结合本科专业特点,有计划组织本科业务学习

不断提高职业素质,才能确保护理安全的共识,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需要护士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对各种仪器及操作规程要认真掌握。护理人员应对各种医疗设备及操作规程全面掌握,熟悉各种常见故障的排除;抢救设备及药品应严格管理,定位、定量并专人负责每日清点;定期进行技术操作考试;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三基培训,在工作中严格要求,不定期抽查考试考核;鼓励中、青年及骨干护士参加高层次学历教育并参加各种学术活动、阅读国内外期刊[2],并鼓励护士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同时加强护士的法律知识学习,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使每名护士都认识到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重要性 ,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切实保护医务人员的利益,最大限度地避免医疗纠纷。

2.3 加强评估,加强病情监测

正确评估患者状况,对每个心脏病患者进行评估是否有猝死的风险,重视合并症的评估及护理,注意评估是否有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糖尿病、高血脂、肺部慢性疾病等合并症。加强心率、心律的监测恶心、呕吐常是心脏患者猝死前的一种症状,出现不明原因恶心、呕吐时应特别引起重视[3]。

2.4 深入扎实的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和家属注重诱发因素的预防及护理,避免病情突发并加重的诱因。采取预防措施,如避免情绪刺激,避免受寒,每日评估排便及睡眠情况并采取干预措施刺激、且告知其后果的严重性。在做健康教育前要认真做好评估,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记忆力、听力、理解力及精神状况,根据评估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指导。理解力有障碍者协助服药并看着其药物服下,而不是仅发药到床头,防止错服、漏服药物。增加书面指导,以便患者和家属随时阅看[4]。

3.小结

安全问题虽然不是医院工作中心,但它却影响工作中心。医疗差错、事故不但造成患者及家属的重大损失,而且使医院在社会上信誉下降,患者的安全感丧失,在医疗过程中与患者交流接触的机会最多,加之护理工作繁忙、琐碎及操作重复性,因而发生护理差错的机会较多,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韩路,房嫒嫒.新时期护理安全相关性探索[J].现代护理,2005.11.

篇11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在第二产程中为避免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或母儿有病理情况、需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的一种手术,近年来有成为常规施用的倾向,其感染率为10%[1],给产妇带来很多痛苦,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同一工作现场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品质管理活动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地原则之下,活用各种统计方法,以全员参加地方式不断进行维持及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2]。为了减轻产妇的痛苦,降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我科于2013年10~12月开展QCC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品管圈活动前即2013年7~9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344例进行数据收集,其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为4.9%。选择2013年10~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在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356例,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观察干预措施对降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的影响。活动前后的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新生儿体质量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 品管圈由7名护理人员自发组成,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2名,由其中1名主管护师担任圈长,护士长任辅导员。

1.2.2选定主题,制定计划 召开品管圈圈员会议,通过头脑风暴法,从问题的紧迫性、上级重视程度、可行性、预期效果、圈能力等方面分别用5分、3分、1分3个等级打分,总分最高者为本次要解决的活动主题[3]。最终确定"促进会阴伤口愈合"为活动主题,并制定了相关的活动计划。

1.2.3现状把握 圈员详尽列出了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2013年7~9月自然分娩344例,发生会阴伤口愈合不良17例,发生率为4.9%,见表1。

1.2.4目标设定 通过品管方法的目标值设定公式[4],对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进行了目标设定。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在主题选定时根据得分及科室实际情况将圈能力设定为79%。从表1可知,阴道炎、助产士缝合技术不过关及无菌观念淡漠、孕期合并症(妊娠合并贫血及糖尿病等)是本次需要改善的重点问题,这三个重点问题所占百分比累计为82%,故本次活动的目标值=4.9%-(4.9%×82%×79%)=1.7%。

1.2.5原因分析 确定目标后,全体圈员对2013年7~9月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会阴伤口愈合的相关因素。①产妇因素:产妇患有阴道炎孕期未及时治疗;产妇孕期合并中度以上贫血及糖尿病等;产妇胎膜早破,产程延长;产妇产后会阴护理不当。②医护人员:年轻助产士缝合技术不过关,缝合时间过长;无菌观念淡漠,消毒不严格;产程中阴道检查次数过多,导致感染等。

1.2.6对策与实施 ①加强产前健康宣教,告知孕妇定期产检,阴道炎及时治疗,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及早纠正贫血。胎膜早破的孕妇保持会阴清洁,减少阴道检查的次数,缩短产程。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强调医护人员手卫生并严密消毒外阴。助产士应掌握会阴侧切指征,降低会阴侧切率,把握会阴侧切时机及切口长度,减少裂伤的发生。缝合前常规更换手套,缝合时按组织解剖关系对合整齐,不留死腔,防止切口缝合过密,影响血液循环,造成切口愈合不良。对复合裂伤的会阴,应由医生及高年资助产士共同参与缝合,避免缝合时间过长,减少切口暴露时间,降低感染。对低年资助产士应加强助产技术的培训,提高其缝合技术。③加强产后会阴护理,嘱产妇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合理营养及足够睡眠。住院期间2次/d消毒会阴,取键侧卧位,向后擦拭大便,便后及时清洗会阴,及时更换会阴垫,保持会阴清洁。会阴水肿者应2次/d行50%硫酸镁湿敷及红外线照射30 min,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使创面干燥,减少渗出,利于组织的再生和修复[5]。如发现有会阴感染者,及时报告医生

并做相应处理。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

2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比较,见表2。

3讨论

3.1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提高了产科质量 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给产妇带来很多痛苦,如:局部疼痛、切口裂开、感染、产后障碍等。因此,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也一直是产房管理的重要内容。我院产科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了每个圈员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积极性。学习使用品管圈常用手法分析会阴伤口愈合不良中存在的问题,拟定对策并实施。通过加强孕产妇围产期保健,阻断产前、产时、产后的感染因素,提高助产士的助产水平等,降低了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减轻了产妇的痛苦,改善了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产科质量。

3.2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促进护士的团队精神 品管圈管理激发起圈员的聪明才智和管理热情,对品管圈工作方法的掌握,不但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同时也是快速提升护理人员科研水平的最佳方法之一[5]。在品管圈活动中,圈员们都积极主动的翻阅教科书,查找文献,收集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知识,共同讨论确定选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然后去解决与改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符合护理科研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得出改善后的数据进行比对的过程,为护理科研和论文的撰写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思维框架[6],提高了护士的科研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护士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董金林.会阴切开缝合的失误问题[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4):169.

[2]钟朝嵩.品管圈实际演绎法[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1-2.

[3]何莉莉,王红艳.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院前急危重症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