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社会实际论文

社会实际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6 17:16:4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社会实际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社会实际论文

篇1

二、在教学中突出创新性课程的实践环节,构建阶梯状实践教学体系

阶梯状实践教学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根据学生特点逐步增加学习内容的强度和难度,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接纳新知识。高职院校为三年制学习,针对广告专业课程特点,教学体系具体分为:在大一阶段设置基础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大二学年设置更高层次的教学内容,以便让学生将大一阶段的基础知识应用到具体的设计实践中,让学生学有所成,有成就感,进而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课程、各类广告设计专业的创意竞赛活动,以及假期本专业的社会实习和导师研究的科研项目等社会实践;最后是学生做综合设计的阶段,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便是考核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法,与此同时,教师应采用各种办法激励学生,大胆创新,使学生向广告行业专业人才转变。

三、教师探索多元化教学技巧和形式,引导学生“兴趣学习”

教师授课的方式和技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接受程度,所以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教学尝试:一是有效开展模拟广告公司教学,这能让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高;二是将社会实践实例引入课堂。如,可以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将广告公司正在运作的项目引进课堂,也可以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广告大赛等,引导学生“兴趣学习”。

四、多渠道吸收社会课题,成立行业专家指导小组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吸收社会课题,如各种设计比赛和设计招标,并开展专业知识讲座、网络课堂学习等活动,丰富课堂学习内容和形式。成立专门的行业专家教授指导小组,成员由具有广告行业实际岗位工作经验和高级职务的设计人员或管理人员组成。社会实践人员与教师共同开发专业特色课程并制订课程培养方案和计划,指导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定期参与专业教研室活动,探讨教学改革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等。

五、逐步建设广告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推动专业整体水平发展与提高

建设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内容资源库,在方便学生和教师查阅的同时,提高本专业的整体水平。建设内容包括国内外教学资源、自学与搜集资源、社会实践操作资源、参观展览资源、广告专业设计竞赛资源等。专有教学资源库是学生将所学技能、知识与本行业职位工作对接的直接纽带,有利于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整体广告设计水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对整个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日后学生进入社会开辟有效途径。

篇2

关键词:城乡、宽带、发展、模式、前景

调查方式:此次社会实践调查,走访了当地政府科局,获得相关统计资料,并以设计调查问卷为思想主线,对当地不同层次居民进行实地访谈。

调查目的:通过此次调查,深入了解城镇的的宽带普及以及使用情况,以及对当地科技的传播和市场的扩展的影响。

在宜城的十二天里,我们开展了宣传绿色上网、问卷调查、电脑义务维修等活动。这些活动得到了当地市政府、市团委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当地居民的高度赞扬。我们还参观采访了燕京啤酒(襄樊)有限公司、电信局、交通局、市团委、市政府。通过对他们的参观采访,进一步了解到电脑以及网络宽带对企业办公带来的巨大便利。正因为有了这些技术,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

通过为期十二天的社会实践调查,我们也对当地的网络宽带普情况及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我们了解到网络宽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宽带业务的开通让人们徜徉于网络的世界,也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大的改变。网络不仅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以前需要在大量的书籍中查找资料,现在你只要在搜索引擎里轻轻地敲入几个字,就能迅速地找到你所需要的资料,而且只需要几秒的时间;以前要从电视、报刊、收音机这些传播媒体上得知一些国家大事、新闻动态等,现在你只要在网上搜索就可以快速获取最新最快的消息,包括文字、图片或者是视频新闻;以前,相隔两地的朋友要通过写信的方式来保持联系,现在,不仅可以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还可以用QQ、MSN等聊天工具进行实时的在线聊天,相距千里却又近在咫尺,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例还有很多,而这一切的便利“宽带”可谓是功不可没。

经过我们的统计人员的统计,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宜城上网人数占总人数的50%左右而全国上网人数是10%,可见宜城的网络普及工作是比较全面的。

由于中国电信具有固话网的资源优势,因此在宽带接入方面主推XDSL接入方式,而ADSL方式是当前的主流。2002年中国电信(ChinaNet)新增宽带用户近100万,其中ADSL接入方式90万,其他方式10万。用户总数接近200万户而宜城市使用电信的比例也与全国比例相符比较准确的反映了电信占有广泛的市场。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由于无线上网的市场价格较为昂贵并且设施不够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全国还是宜城大都使用拨号上网而无线上网及其他方式较少,我国在这方面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及市场。

就总体情况而言宜城在网络宽带建设与普及方面相对较好担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总结

短暂的十二天过去了,但却在我们每个队员心里留下了永久的记忆。这十二天里,我们共同面对困难,吃住在一起,真正体会到了团队的意义。

互相照顾,有困难一同解决,虽然彼此可能有过争吵,但都是为了团队利益考虑。虽然在实践过程中,有过被人误解的尴尬,但我们仍然满怀激情的进行余下的实践活动,不抱怨,努力做好每个细节工作,为此次活动的圆满举行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此次实践活动还彻底改变了我对“暑期社会实践”的看法,起初以为就是简单的到一个地方玩玩而已。可后来,我才发现,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它不仅可以锻炼我们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还能教会我们以后如何在社会上面对各个阶层的人,如何与他们进行交谈。在于他们的交谈中,我们也从中受益不少,了解了在他们眼中我们所肩负的重任。

篇3

出纳员拿了一些资料让我看,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到这里来,应该先熟悉一下出纳工作流程。我拿着这叠厚厚的资料,真不知道从哪里看起,没办法从第一业开始吧。从看这些资料可以看出出纳工作流程真不简单。有许多步骤.

这许许多多的步骤,看得我头都晕了。心想这份工作到底要怎么做的啊,这么多要求,出纳员看见我皱着眉头,就笑着对我说:“是不是觉得这份工作十分麻烦啊?”我笑着点了点头。

经过与出纳员的谈话,我才知道自己以前的见解是那么的肤浅,以前别人一提起出纳就想到是跑银行的。其实跑银行只是出纳的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和出纳聊天的时候得知原来跑银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熟知每项业务要怎么和银行打交道以外还要有吃苦的精神。想想寒冷的冬天或者是酷暑,谁不想呆在办公室舒舒服服的,可出纳就要每隔一两天就往银行跑,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除了跑银行出纳还负责日常的现金库,日常现金的保管与开支,以及开支票和操作税控机。说起税控机还是近几年推广会计电算化的成果,什么都要电脑化了。税控机就是打印出发票联,金额和税额分开两栏,是要一起整理在原始凭证里的。其实它的操作也并不难,只要稍微懂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就很容易掌握它了。可是其中的原理要完全掌握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于是我便在闲余时间与出纳聊聊税控机的使用,学会了基本的操作,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不会无所适从,因为在学校学的课本上根本就没提过这种新的机器。

实践的第一天虽然没有做什么工作,但我了解到一家公司经营是有许多业务要处理的,要分成许多不同的部门,就像是出纳员的工作等等。这一天对出纳员的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一些工作流程,如何做好出纳员的工作,有了一些收获,使我知道要做好这份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实践的第二天,我依然很早来到公司,心想着这一天应该有一些任务给我做吧。心情有点兴奋,又期待。出纳员来了,他跟我说今天就帮着他按照收入和支出的单据,收入和支出现金。虽然这样的工作是很简单,但一不小心就会犯错误。出纳员告诉我,对于这些数据,虽然简单,但你看漏一眼,看多一个零或看少一个零就惨拉。这些钱如果追不回来,就要自己补上去了。原来是这样的,工作虽然简单,但一点都不可以马虎,必须认真对待。

出纳员每接到一张单据,都要认真看,看单据上是否有证明人签名,总经理签名,是否进行实报实销,是否有审核员签名,确认无误后才给现金,最后都要在单据上面盖章。

当一天的单据差不多没有了,接下来就要结帐,每一张单据都要算一次,每日也要结一次,所谓月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结帐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机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

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机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竟然也算少一个零了,真是很大一个错误,怪不得怎么算数据也不对。

数目算好后,就要填写现金日记帐。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我先用铅笔写数据,否则真不知道要把现金日记帐本涂改成什么样子。

这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完成了,真不容易啊,还要再接再厉。

实践的第三天,我依然帮着出纳员按照收入和支出的单据,收入和支出现金。结帐,填写现金日记帐本等等工作。还跟着出纳员跑银行,人真多啊,还带着这么多现金,真危险。到了银行还要排队,真的很麻烦。我这时真的体会到在这么热的天气下跑银行真的很辛苦。

接下来的每一天,虽然我都重复着一样的工作,但我并没有马虎对待,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锻炼我的好机会。就这样一个多星期过去了,我的实践也要结束了,但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这次实践,让我体会到做好一份工作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是再简单的工作都不能马虎对待。

篇4

    一、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自我保障的观念淡薄,大多数的农民还指望家庭和土地养老,年轻力壮时挣点钱浪费在埋葬老人、给儿子娶媳妇等事情上,遇到天灾人祸或者自己老了生活却没有办法。

    (二)城市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二元化,农社村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城乡经济和社会的二元结构,决定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也必然是二元性的。从总体上来看,城镇已初步建立起水平较高且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金已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建立了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模式,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女职工生育保险,都在原有的制度上进行了改革和逐步完善。而在广大的农村,仍然是以国家救济和乡村集体办福利事业为主的社会保障,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以外,其他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无论是优抚、“五保”,还是救灾、救济,者提以特定的农民为对象的,数量也很少,大多数农民并没有享受社会保障。这种非均衡的二元保障政策,直接造成城镇居民与农村人口在社会保障资源享用与权利分配过程中的不平等,农民往往在医疗、教育和就业保障方面遭遇排斥和挤压,无法分享到应有待遇,致使农村社会保障的发生体系不健全,保障水平低层次。

    (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缓慢,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严重依赖于土地。据统计,目前我国有2610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668元,4977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924元,他们处于绝对贫困线与相对贫困线水平。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特困群体的救助主要是采取季节性救助,各地也根据实际,开展了农村特困群体定期定量补助及临时困难补助等办法,使得部分农村特困群体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但由于补助面不宽,补助金额有限,对特别困难的农村家庭只能是杯水车薪。1994年开始,民政部在山东、广东、江苏、上海、广西、山西等地进行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的试点工作,然而由于农民实际收人难以确定,在试点工作中遇到种种问题,致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缓慢。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只得依赖土地获得最低生活保障,而这种土地保障只能发挥低水平的保障功能。

    (四)农村养老保障的社会互济性低、保障能力弱。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采取以农民个人缴纳为主、集体为辅、国家投入为补充的形式。这使国家和集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过小,不仅造成了资金来源的不足,降低了保障标准,而且也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同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以交费的方式筹集资金,并且由农民根据自己的缴费能力和保障需求自主选择缴费标准,在实际开办过程中,大部分农民由于采纳了最低标准,受益期时领取的养老金过低,不能有效地保障老年生活。而自由交费原则,使养老保障制度缺乏约束力和强制力,农户参保行为上普遍存在逆向选择。许多农户出于自利的动机而选择不交费,导致基金规模和覆盖人群无法扩大。人均领取年养老金极少,投保农民受益很少,很难起到养老保障作用。

    (五)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行,使农民看病可以报销,增强了农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但是随着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后医疗需求的释放和增长,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合作医疗的筹资标淮低,不能有效减轻农民的疾病负担。国家规定的合作医疗标准是,中央财政补10元,地方财政补10元,个人交10元,每人年筹资30元。由于筹资水平过低,基金有限,受益面大,补助额度小。目前的合作医疗能够为病人提供部分资金帮助,但还远远不能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合作医疗资金的相又妇意定性与群众不断增加的医疗服务需求呈现出不适应性。从各试点县看,在资金总额不变、住院人次和费用不断增加的情形下,要保持补偿标准的稳定性、连续性,必然面临资金透支的风险。要规避风险唯有降低补偿标准,这又势必造成补偿强度大起大落的问题。基层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薄弱,无法应对和满足农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同时推行医疗合作各部门政策存在矛盾。比如,对于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来源,各职能部门的观点不一,民政部规定,为了建立合作医疗制度,地方政府可以向农民收取一定的费用。然而,在农业部等五部委颁布的《减轻农民负担条例》中,“合作医疗”项目被视为“交费”项目,列为“农民负担”不应当征收。这一政策与中央政府支持发展合作医疗的政策相冲突,致使许多地方放弃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建。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

    从当前的情况看,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当前在农村社会保障各项制度建设中,应重点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一)增强社会保障意识。突破思想障碍,统一思想认识,更新观念,增强广大农村干部与居民的社会保障意识是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条件。

    通过宜传教育,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既是社会主义优越j险的体现,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需求。认识到由低层次的家庭自我保障进而转变为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在今后将主要不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而是按权利与义务对等、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由社区积累和个人投保为主来筹集保障资金,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增强自我保障意识。具体宣传发动时,可以从以下三点做到:一抓住典型并以多种方式宣传农民受益事例。二要通过补偿公示来宣传,特别在村一级要定期向农民公布补偿兑现情况。三要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医保政策(如:参保办法、参保人的权利义务、审核结算流程等)。通过宣传能够使医保各项规定家喻户晓,提高农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打消各种顾虑,提高参加新农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篇5

1.前言

近几年,中国视音频通信市场逐渐成熟起来,但由于价格和网络原因,视音频会议,尤其是视频会议的应用曾一度集中在政府、金融、国有大型企业等用户。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的无限量扩大、交通工具的便捷和互联网技术的充分应用导致了行业间竞争的全球化,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必须具备更灵敏的神经、更扁平化的管理、更快速的反应和决策、更贴切的市场宣传和服务。

视频会议可以跨越空间距离,提供灵活多样的面对面的交互,适应现代社会的方便、快捷、高效的要求。那么,如何根据企业自身业务的需要,量身定制,选择一套合理的视频会议系统,做到既能满足业务需求,又能节省资金?这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2.视频会议系统介绍

视频会议系统是指通过现有的各种电气通讯传输媒体,将人物的静态/动态图像、语音、文字、图片等多种信息分送给各个用户,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共聚一处,通过图像、声音等多种方式交流信息,增加双方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2.1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

一套完整的视频会议系统通常由视频会议终端、多点控制单元(MCU)、传输网络、网络管理软件以及相关附件五大部分构成。由于用户已有的网络状况、硬件设施各有特色,所以对视频会议系统中的终端、MCU、网络管理软件等部分的要求,也各不一样。

视频会议终端主要有三种:桌面型、机顶盒型、会议室型。

多点控制单元也叫多点会议控制器,英文名为MultiControlUnit,简称MCU。MCU是多点视频会议系统的关键设备,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交换机,它将来自各会场的信息流,经过同步分离后,抽取出音频、视频、数据等信息和信令,再将各会场的信息和信令,送入同一种处理模块,完成相应的音频混合或切换、视频混合或切换、数据广播和路由选择、定时和会议控制等过程,最后将各会场所需的各种信息重新组合起来,送往各相应终端设备。

传输网络即宽带连接方式,通常有LAN接入、ADSL接入、cablemodem接入方式和无线接入等四种方式。

一套视频会议系统需要哪些附属设备需要看具体应用需求,通常用到的附属设备包括投影仪、监视器/电视机、大型扩音器、麦克风、大型摄像机、DVD播放机、录像机、外部遥控器、写字板、中央控制器、记忆卡、放映机、等离子屏等。

2.2视频会议系统的体系

视频会议系统根据网络架构体系分为H.320视频会议和H.323视频会议。H.320视频会议标准是基于电路交换的,而H.323视频会议标准是基于分组交换的。H.320和H.323协议均是协议族,主要由视频压缩编码协议、音频压缩编码协议、控制信令协议、数据应用协议等组成。目前视频压缩编码协议主要采用H.261、H.263图像压缩编码算法,音频压缩编码协议主要采用G.711、G.722、G.728等音频压缩编码算法。近几年来,MPEG系列的视音频编解码方式也应用于视讯会议技术中,替代传统的视讯会议视音频编解码方式。

3.视频会议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多个学科,包括网络环境分析、MCU的选型、会议终端的选型等。在一个企业建设自己的视频会议系统前,必须要针对自己的业务特点作充分的需求分析,尽可能做到各种设备的功能、性能的有机配合,使设备的配置科学化、梯次化,做到既不浪费设备功能、性能,各设备之间又不出现瓶颈。

3.1视频会议系统的规划

3.1.1具备良好的网络适应性

从目前来看,国内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比较薄弱,除了一些大型企业拥有基于专线的内联网(Intranet)外,大多中小型企业分支机构间的信息通信均基于互联网(Internet),接入方式通常采用ADSL。而基于ADSL接入和Internet传输的通信网本身存在很多局限性,比如网络带宽比较低、QoS保障能力差、公网IP地址缺乏等。因此,在这种条件下进行视频会议系统的部署时,必须在规划阶段就对视频会议设备提出相应要求。

3.1.2支持丰富的功能

根据企业特点,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异地沟通的应用方式主要有远程会议(包括点对点会议和多方会议)、远程培训、异地招聘、异地贸易及合作等,结合这些应用,系统应能通过丰富的功能特性保证实际效果。3.2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

3.2.1MCU的选择

MCU的投资占整个视频会议系统的比例较大,这也是决策者最为头痛的事情。国外品牌注重设备的稳定性,近年来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特点,在功能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国内产品牌性价比较高,功能灵活,服务周到,可以针对项目需求进行设备优化,是中小型用户的良好选择。应该注意的是,MCU的选择要与视频会议终端一并考虑,要与视频会议终端的功能相匹配,能满足视频会议终端的最高要求,让终端的性能发挥到极致,又要摈弃一些不必要的功能以节约经费投资;而且,设备的选型应以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为主,同时应考虑产品的可扩展性、先进性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没有升级空间等。

3.2.2网络的选择

实际视频会议系统需要的带宽到底有多大呢?沿用H.320系统的习惯,H.323系统开会的带宽一般也是64k的整数倍。这个带宽是指召开视频会议所采用的带宽。视频会议系统中带宽占用主要由4部分构成:图像、声音、数据和信令,数据、信令占用的带宽比较小,尤其是会议召开之后,可以忽略不计。声音占用带宽也不大,64k就足够,声音带宽在整个会议中基本保持恒定不变。而视频占用带宽最大,变化也最大。造成整个视频会议的带宽在会议过程中是变化的,而且会因图像运动量的多少而变化,甚至会超过召开会议时所限定的带宽。所以,一般来讲,要多留出10%左右的带宽作保证。

3.2.3终端的选择

随着多媒体技术,尤其是图像、语音编解码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选择的视频会议产品也越来越多,有高清晰度产品、普通机顶盒、PC架构终端、桌面系统、软件视频等等,纷繁复杂的产品对网络有什么要求?用户又应该如何做选择呢?

篇6

1.2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中心理健康状况有16项条目,教师根据自身状况评价,统计结果发现(见表4),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平均值在6.11~6.84之间,柯尔克孜族教师最低6.11,汉族教师最高6.84,依次为维吾尔族6.68,塔吉克族6.35.根据心理健康评估的综合判断,不同民族中小学教师的心里健康状况均处在向负向情绪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精神紧张、精力不集中、记忆力减弱、心情、情绪不高、自信心差、安全感、幸福感不足、思考或处理问题的能力下降等.

1.3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的社会适应状况调查问卷中社会适应状况有13项条目,教师根据自身状况评价,统计结果发现(见表4),被调查教师社会适应状况的平均值在6.31~6.86之间,柯尔克孜族教师最低6.31,汉族教师最高6.86,依次为维吾尔族6.83,塔吉克族6.71.根据健康评估社会适应综合判断,不同民族中小学教师均有社会适应困难的趋势.主要表现在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新问题的能力减弱,与亲戚、好友联系减少,参加社会、集体活动减少,妥善地处理事情的能力下降等.

1.4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的总体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中总体健康状况有4项条目,教师根据自身状况评价,统计结果发现(见表4),被调查教师总体健康状况的平均值在6.48~6.88之间,维吾尔族教师最低6.48,塔吉克族教师最高6.88,依次为汉族6.59,柯尔克孜族6.52.不同民族中小学教师的总体健康状况也均处在亚健康状态.四个民族中小学教师总体健康状况平均值之间的差异与不同民族教师的工作、生活地域、环境,民族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学校教师的民族构成及学校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1.5南疆四地州中小学男、女教师的健康状况从表5明显反映出不同民族男、女教师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及总体健康状况的平均值存在着差异,各民族男教师的各项平均值都大于女教师.男教师总体健康状况平均最高值是6.98,最低值是6.71,女教师最高值是6.51,最低值是6.02.说明各民族男教师的健康状都略好于女教师.这与女教师在社会、学校和家庭所处的地位、角色和承担的工作(劳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1.6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从表6可以看出,不同民族中、小学教师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及总体健康状况的平均值也存在着差异,小学教师的各项平均值都大于中学教师.小学教师总体健康状况平均最高值是7.49,最低值是6.53,中学教师最高值是7.06,最低值是6.17.说明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均好于中学教师.这与中、小学对教师的总体工作要求、工作压力不同有着直接的关系.

1.7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情况我们从教师在学校的正常工作时间、周课时量、课外用于备课批改作业等加班时间三个方面调查了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情况.

1.7.1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长从表7中可以看出,教师在学校的工作时间较长(除中午休息时间外),8小时以下的仅占5.7%,8~9小时占43.6%,9~10小时的占45.9%,10小时的占4.8%.在学校工作时间10小时以上教师比例最高的是中学教师,占20.1%.这与中考、高考和中学工作量大尤其是高中部的教师工作量大有直接的关系.

1.7.2中、小学教师周课时量大教师的周课时量普遍较大,10节课以下的占10.1%,10~15节课的占63%,16节课以上的占26.8%.在统计调查数据中发现,中学教师10~15节课的比例最高,占77.9%,小学教师16节课的比例最高,占38%.这与我们教师座谈会、访谈了解的情况基本相符.这些与师生比差较大、学生人数多、教室容量有限、教师严重缺编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1.7.3中、小学教师课外加班时间多中、小学教师除了正常的上课、辅导以外,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制作课件、教研组活动、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学生思想工作、家访、在职进修、职称论文、优质课评选、基本功大赛等,这些工作基本上需要利用业余时间来完成.加班时间在0.5小时的教师比例占5%,0.5~1小时的占26.5%,1~1.5小时的占30.8%,1.5~2小时的是占37.8%.中学教师1.5~2小时的比例最高,占47%,小学教师占31.6%.

2影响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健康的主要原因

2.1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强度高、心理负担重从社会对中小学教师的期望来看,教育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基础教育受到各民族家长的高度关注.面对着社会竞争、人才培养需要而赋予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有渊博的学术知识,精深的专业修养,高超的教学技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教师们承受着来自于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从中小学内部管理来看,每年的“中考”、“高考”已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许多学校将学生的升学率与教师的考评挂钩,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职务晋升、职称评审及经济收入等切身利益,学生的成绩排名、班级排名、年级排名,都是变相的对教师施压.迫使教师陪着学生起早贪黑,有53.7%的中学教师、38.6%的小学教师每天要工作9~10小时以上,工作的时间远远超过其它行业.教师们除了正常的上课、辅导、学生思想工作以外,业余时间要按时完成批改作业、备课等多项工作,还要应付各种培训、考试.从教师的工作强度来讲,一是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滞后,造成中小学教师严重缺编.二是按教育部对教师工作量(师生比)的规定,普通中学为1:13.5,小学为1:19.我们调查的城市中小学的师生比均在1:20以上,县乡中小学师生比均在1:25以上,这无疑就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从心理学角度说,有的教师抗焦虑程度低,不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有的教师人际关系不和谐,适应环境能力不强,不能接受新事物等,使自己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身心健康受到影响,长期积压的心理压力,正吞噬着教师们的健康.

2.2南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地域环境特殊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疆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高速发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拉大,尤其是新疆南、北部的发展差距也开始拉大,区域性的不平衡在新疆境内加速显现.占新疆面积1/3、人口42%以上的新疆南疆四地州,其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南疆四地州地处天山以南,呈“C”字型环绕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西部、北部和南部,跨越了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脉三大山系,绵延数千公里,属典型的大陆干旱气候,水份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天然植物稀少,并处在严酷的干早环境中,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风、沙(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因此,在经济相对落后、工资待遇滞后、自然环境恶劣、工作、生活条件较差的影响下,使南疆四地州中小学各族教师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损害.

2.3中小学教师的饮食时间、质量得不到保证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南疆少数民族人口占80%以上,本次调研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占调查教师的77%.民以食为天,营养是确保身体健康的基础和重要因素.维吾尔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基本相似,多年生活在南疆地区的汉族教师也基本习惯了少数民族的饮食.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鸡蛋,饮茯茶(砖茶),蔬菜品种较少,水果(干果)丰富.以上所述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从营养学来说,各种营养素都不缺乏.但是,被调查的中小学教师因工作时间、性质、压力和家务负担等因素的影响,根本保证不了一日做三餐的时间,饮食结构和质量就无从谈起.在座谈和访谈中多数教师反映,为了完成学校安排和要求的各项工作任务,几乎没有时间在家做饭,多数情况下是在饭店或学校食堂吃快餐.根据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工作情况调查显示,教师在学校的工作时间较长(出中午休息时间外),8小时以下的仅占5.7%,8~9小时占43.6%,9~10小时的占45.9%,10小时的占4.8%.在学校工作时间10小时以上教师比例最高的是中学教师,占20.1%.加班时间在0.5~1小时的占教师比例的26.5%,1~1.5小时的占30.8%,1.5~2小时的是占37.8%.中学教师每天加班1.5~2小时的比例最高,占47%,小学教师占31.6%.

2.4中小学教师的保健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健身运动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们都有很强的上进心和责任心,希望自己有所作为,常常是勤勤恳恳,忘我地工作,使教师们要比别人付出的更多.一是自身缺乏保健意识和基本的保健措施,膳食不合理,生活没有规律,经常加班熬夜,过度工作,过度透支,缺乏(睡眠)休息,缺乏运动和体力活动,不善于调节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二是缺乏锻炼意识和有效的健身运动,多因忙于工作、家务没时间运动,由于工作累而不想锻炼,部分教师不知道如何运动,也不知道如何选择运动项目、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尤其是少数民族女教师基本没有锻炼的意识和行为,致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3提高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3.1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要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政府各有关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目前南疆四地州中小学教师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和教师健康状况的严重性,把关心中小学教师身心健康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舒适、宽松、愉快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逐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要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调整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更有效地引导教师注重提高教学效率.要把教师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考核项目和继续教育的内容,在中小学校开辟教师心理咨询室,开通教师健康保健咨询热线,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要严格按照《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坚持1~2年定期为教师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联合社会有关机构开展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营造有利于确保教师健康的内部、外部环境.要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加强教职工体育、娱乐场地与设施建设.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方法,积极推行人性化“弹性”管理,保证中小学教师自由支配时间,努力为教师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

3.2中小学校领导应以教师为本,进行民主管理中小学校领导应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要发扬民主作风,尊重、信任教师,确立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为教师创造展现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条件.要加强与教师的情感交流,建立起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教师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要科学地制定和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的竞争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校竞争环境,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教师.同时,要创设和谐宽松的校园心理氛围,帮助教师将心理压力转化为激励性动力,增强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3重视教师身体健康,强化健身意识,提供健身条件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缩短教师在校工作时间,尽可能不占用教师的下班时间,切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对教师进行身体锻炼和保健类知识的讲座及培训,不断强化教师的自我保健和锻炼意识.学校要为教师创造和提供身体锻炼、健身娱乐场所和必要的运动器材,方便教师随时健身,以供教师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娱乐.要逐步健全教师健身的机制,明确固定的健身时间,开展健身竞赛活动,为教师展示健身成果和特长搭建平台,增加教师健身的成就感和荣誉感,逐步形成教师自觉健身的良好习惯.要有计划、经常性地组织教师开展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为教师提供锻炼身体的机会和条件.

3.4重视教师心理健康,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教师心理健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校领导要高度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要深入了解教师,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教师在政治、学习、职称、体现自我价值、生活等的需要.学校要以人为本,促进教师身心健康.作为教育的直接管理者,各中小学校要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学校任何制度的制定、任何改革措施的出台,都必须考虑到“教师健康”这一问题,考虑到教师也会出现“心理危机”这一现实,并且把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作为底线.

篇7

2012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本课程的探究对象是人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帮助学生形成对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视野,增强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课标规定可以看出,作为社会科教师必须具备历史、地理和相关人文学科知识,并能有效综合。但是,调查发现社会科教师的专业背景是单一的。以宁波市某区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社会科教师专业组成中,约63%为历史专业背景,12%为地理专业背景,25%为其他学科。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综合学科的教学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所以,社会科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应具备一定的全面性,课程设置除了通识类的相关教育理论课程,主要应围绕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拓展和提升展开。首先,要更新相关史学观点和拓展历史知识。当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史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导教学的不再是单一的唯物史观、阶级史观、革命史观,而是融合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特别是史学研究不断有新发现、新进展,社会科教师迫切需要补充历史新知识、更新史学旧观念,才能与时代脉搏相呼应,与教学改革相适应。其次,要补充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从社会科教师的组成来看,绝大部分教师是非地理专业背景,所以与历史知识的拓展相比,地理知识的补充和地理技能的提升更为迫切,特别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力的提升,如地理三要素、读图、画图、析图能力等,在此基础上再补充相关地理学科的前沿知识。第三,要重建综合思维,关注学科整合。社会科与单科历史、地理相比,其最大特征为综合性,所以,在夯实历史和地理学科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必须突出综合。综合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综合,更在于学科能力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视角的综合,所以,在社会科教师培训中必须突出社会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特色。只有既重基础,又重综合,才能真正实现历史与社会课程目标,打造真正的综合课程。

二、立足学员,力求培训形式多样性

培训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训者的参与度。教师培训作为成人教育,必须从学员实际出发,尊重成人教育的特点,如果培训形式单一,再精彩的课程内容也会因乏味而低效,甚至无效。所以,为了激发学员在培训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90学时的培训中必须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首先,要重视实践。重视实践是指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注重相关实践活动,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通过实践印证理论。例如,在90学时的培训中,一般都会安排“课程标准解读”学习,但这种文本学习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是不够的,必须相应地安排“依标施教”的课堂教学观摩,以及“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等,同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这样,才真正做到“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螺旋式上升。实践不仅仅是观摩、研讨,还重在亲自操刀历练,如参与课堂教学、试题命制、现场说课、专题论坛等。对于社会科教师,实践另有一番含义,那就是深入社会,从现实社会中体验,所以,在90学时的培训中,还可以安排如历史文化遗址考察、地质地貌考察等现场活动。此外,重视实践这一做法本身可以启发教师从多视角研究和感悟社会课程,提高课程意识。其次,要重视互动。传统的培训往往是专家向学员单项讲授,重输送,轻反馈。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以及激发学员参与学习的热情,培训中要注重专家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在每次讲课中安排足够时间进行专家与学员之间的问答,内容可以是讲座中的疑惑,也可是实践中的思考;另外,要注重学员之间的互动,参训者之间进行学习的交流,可以促进思维的火花,增厚培训内容,也增进了培训者和参训者之间的感情。要充分认识到,培训者和参训者及其他们之间的互动都是培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重视反思。反思是培训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往往容易被忽视。反思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参训者的反思,通过学习,反思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把握,了解自己的薄弱之处和今后努力及改进的方向;另一方面是培训组织者和管理者的反思,反思课程设置的针对性、课程实施的策略的科学性、培训目标的达成度等。只有重视反思,才能使培训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才能使培训不再流于形式。

三、拓展资源,强化培训保障的有效性

将理想课程转化为实际课程,需要现实的资源保障,否则,再好的设计也是空中楼阁,所以,要努力拓展相关资源,为培训提供有力保障。首要,要创建师资库,丰富和拓展培训者资源。一支优秀的培训专家队伍是优质培训的有力保障。作为90学时的培训,课程多样,更需要有一支优质全面的培训队伍。根据社会科课程的特征以及90学时的需求,培训师资的组成应该是多元化、多层次的,主要由一线教师、各级教研员以及高校教师组成。一线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案例鲜活,可操作性强;高校教师有深厚的理论积淀,能引领学科前沿;教研员们介于两者之间,是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当然,这里的一线教师不仅仅局限于初中社会科教师,还可以是高中历史、地理学科的教师,因为高中教师在专业知识和能力拓展方面恰好符合初中社会科教师的“最近发展区”。除了以上三大力量之外,还可以有教育界外人士,如法律、地质等其他领域人士作为补充。丰富的培训资源为开设多样的培训课程奠定基础,同时能确保培训的质量和高效。其次,要拓展实践基地,打造培训特色。教师培训的空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培训地点也不一定局限于培训机构或某一固定学习场所。90学时的培训要求教师参加实践活动的课时不少于50%。要确保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必须拓展实践基地。社会科教师培训的实践基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关学校,首选在课堂教学、校本研修、社团活动等方面有鲜明特色的学校,通过观摩、研讨等活动深入学习学校特色的打造和凝练;另一类是与社会科教学相关的场所,如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特色地质地貌等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建设应以学校为主,使实践活动立足教学,但也要积极开发社会实践基地作为有益补充。

篇8

2.社会实践基地可以增强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社会实践基地是高校科研的重要孵化基地,教师通过社会实践基地这一平台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教师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研究方向缺少市场检验,导致研究领域与市场脱节,成果无法及时转化成生产力。即使研究成果成熟,也缺乏市场认证的平台,导致成果转化率较低,研究的动力不足,自身的水平也难以提高。当前高校中,特别是青年教师,从高校到高校,缺乏实际企业的锻炼,对企业了解较少。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实践这个环节,跟实践基地的能工巧匠们多接触,参与企业的生产、培训和管理,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让更多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为生产技术和畅销产品。

3.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旅游管理专业内在性的必然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要,必须在进行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强调实践教学,让学生能有效地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服务社会,将产学有机结合起来的效果。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实行产学结合是必不可少的,是整个教学中应渗透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情况,2013年7月份针对辽宁、安徽、广东等三省选择了9所高职院校进行调研,下面将调查了解到的高职院校社会实践基地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表格数据显示:社会实践基地主要集中在企业独资方面,依托社会资源力量做好实践环节,培养出社会、企业满意的技能型复合人才。

三、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存在的问题

1.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制度不健全首先,旅游业发展迅速,导致专业人才紧缺。学术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学校、企业关于实践基地建设理论方面借鉴的资源少,主要成果引进与国外借鉴、吸收、转化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目前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形成完善的社会实践基地。学生在实践基地时,校方为了完成任务,依靠电话、QQ、邮箱等方式远程监控,学生的真正困难无法解决,学生落实实践教学的任务无法核实,实践教学仅是一个环节,失去了技能人才培养的意义。其次,学校方面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社会实践基地的负责人对待实践学生的方式和管理上,将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使用,技术层面上学生无法学习到想学习的内容,实践教学的课程标准更加难以落实。再次,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工作更多的是体力劳动,周而复始的内容,很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对于本行业的初步认识就浅显很多。

2.社会实践基地缺乏稳定的资金保障旅游管理在很多院校都是新专业,经费都投入在硬件提升和热门专业上面,资金的缺乏是社会实践基地难以正常运转的因素之一。旅游专业的社会实践基地一般都是和酒店、景区相关,物质性很强,需要一定的资金,才能保证学生在本专业的实践课程学习的质量。加大对社会实践基地的物质投入,可以改善学生在实践基地学习的软、硬件条件,从而保障实践基地课程的顺利进行。社会实践基地有很多部门的负责人,在实践教学方面经验丰富,都可以作为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加以聘用,建立正常的聘用制度,给予物质奖励调动其积极性,进而实践课程质量的落实才能有所保障。

3.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实践目标不统一高职院校课程设计上要求实践在整体课程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才能够学以致用、保证学生具备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希望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让其了解旅游行业的特征,掌握操作技能、培养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应对复杂的困难;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合适的工作中,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他们更多的是想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管理当中,从高强度的体力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所学知识反馈企业,他们看重的是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目标是利润,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实践管理制度。在对待实习学生时,仅仅是当做廉价劳动力,岗位的分配具有随意性,没有因人而异,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从而对整个行业产生不好的价值观。对学校、企业、学生本人而言都是损失。

四、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考

篇9

族群关系:元朝是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社会,萧启庆(清华大学台湾新竹)的《元代多族士人网络中的师生关系》以师生关系为主干,论述了蒙古、色目族群中士人群体的形成及其与汉族士人在文化上频繁的互动关系。饭山知保(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用地域史的研究方法,结合大量石刻资料,探讨了金末元初蒙古统治在华北确立过程中汉地精英层的变化以及他们和蒙古的关系,指出这一阶段不同地区历史变迁的不同面貌(《蒙元统治与汉地地方精英层的变动——以山西忻州定襄县的事例为中心》)。洪丽珠(清华大学台湾新竹)以《至顺镇江志》为主要资料,通过统计的方法分析了镇江路及其所辖州县的长官、佐贰官的族群组成,论述了元朝在江南地区进行统治的特点(蒙元镇江路官员的族群分析刍议——地方基层统治文化的讨论)。张沛之(天津师范大学)的《元代汪古马氏的汉化问题》通过社会交往、诗文作品、礼俗、信仰等方面分析了汪古马氏的汉化倾向。

社会阶层与社会组织:刁培俊(南开大学)在《试论元代乡村精英与社会控制——兼与宋代的比较研究》中从元朝乡、都等乡村行政管理体系、乡村家族与宗族、乡村中的游离分子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国家与民众之间的过渡阶层,指出这些社会群体对于社会控制的重要意义。许守泯(成功大学台湾?)从士人网络的角度对元代浦江郑氏的经营发展做了详细的研究(《江南第一家:元代浦江郑氏的发展及其士人网络》)。吴小红(江西师范大学)注意到江西抚州地方势力在进入元代之后所发生的变化,指出当地政府中有大量官员出自平民,这可以从元代官制、抚州的地方性来进行解释(《元代布衣阶层的兴起——以抚州路为中心的探讨》)。

社会经济:孟繁清(河北师范大学)的《元代的契本》将文献记载与黑城出土的元代契本残件相结合,论述了元代的商业税收制度及其社会影响。赵华富(安徽大学)集中讨论了明抄本《婺源茶院朱氏家谱》中的元代契尾,对它的标题、年代、文字做了说明(《〈元代契尾翻印件的发现〉三点说明》)。王秀丽(华南师范大学)的《元代文人笔下的江南贾客》一文利用大量元人诗文集、笔记的资料对元代江南地区商人的活动及其日见增长的社会地位做了论述,颇有新意。

社会生活:吴海涛(安徽阜阳师范学院)注意到自然灾害对社会生活造成的重要影响,指出元代黄河水患造成皖北地区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秘密宗教的流行(《元代河患与皖北社会》)。周萍萍(南京晓庄学院)利用来华外国人的记载,讨论了元代的酒文化(《蒙元时期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饮料——酒》)。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王风雷研究了元朝政府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元代野生动物保护法再探》)。

婚姻与妇女问题是社会生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王晓清(武汉电视台)的《元代赘婿婚制述论》讨论了元代比较常见的赘婿婚制,对出舍女婿、养老女婿等类别进行了研究。马彩霞(河北师范大学)论述了元代和尚娶妻的现象,从教义、物质生活等方面分析了原因(《试论元代和尚娶妻现象普遍的原因》)。谭晓玲(首都博物馆)的《元代列女人数之分析》指出《元史列女传》中列女数量的提升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修史者的观念、元代的社会变乱和妇女的从众心理等等。

二 元代文化史研究

通贯的文化问题:陈高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元代出版史略论》中指出元代的书籍出版比较自由,没有严格的管制。蒙古国时期的编修所、经籍所不是元代出版事业的开端。该文对《元史艺文志》、《元史艺文志辑本》的优缺点做了评论。白翠琴、杜倩萍(中国社会科学院)从蒙古习俗与汉地传统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元朝的皇家建筑,讨论了藏传佛教、中亚和西亚文化对元朝居住文化的影响(《论蒙古统治者居住理念的演变及元朝建筑特点》)。杨硌堂(南开大学)提出对于元代文人绘画中体现的“士气”不应仅从“书法入画”的技术范畴来理解,而要从画家心理层面的精神追求来把握(《元代文人画士气精神论略》)。

儒学与士人的研究:王建军(华南师范大学)的《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分析了至元前期设置国子监的经过,指出汉族官僚集团坚持设置国子监是为了坚守汉法文治的政治方向。沈仁国(江苏教育学院)用丰富的史料对元延祐年间的进士做了考证,并对钱大昕《元进士考》的性质做了新的说明(《元延祐进士再探》)。元代儒士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周鑫(南开大学)以抚州儒士为主,分析了仁孝思想得以发展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原因(《出处进退必有道——宋元之际抚州儒士研究》)。士人中的“隐士”引起了学界较多关注,本次会议有两篇论文讨论这个问题。许佳君(河海大学)《元朝前期北方的汉族隐士》、申万里(武汉大学)《元代江南隐士考述》分别研究了元代北方、南方的隐士问题。申万里从隐士特征、谋生手段、心态、社会活动、社会地位等方面对江南隐士做了深入研究。高荣盛(南京大学)则注意到元代士人积极入世的方面,他通过对元代“游士”北上自荐,求取功名的分析,揭示了元代文化史另一个复杂侧面(《元代“游士”论》)。张斐怡(清华大学台湾新竹)从《录鬼薄》、《青楼集》入手,论述了元杂剧的创作群体和消费群体,分析了元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创作活动(《创作与消费——元代杂剧文化中的士人生活》)。

部分会议论文研究了元代儒学的重要人物。刘晓(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金遗民张本事迹考》考证了金末儒士张本的生平和寄予遗民思想的作品。张帆(北京大学)从刘因《退斋记》入手,考证了刘因对许衡的抨击确为事实,指出两人思想上的深刻矛盾可以从人生经历、性格、思想和政治背景等方面找到原因(《〈退斋记〉与许衡、刘因的出处进退——元代儒士境遇心态之一斑》)。王梅堂(国家图书馆)通过对赵孟頫与西域籍大臣的文化交往探索了当时以儒学为核心的文化交流(《元人赵孟頫与朝中西域籍大臣》)。

元代宗教:宗教史的研究是本次会议的热点之一。在佛教方面,陈育宁、汤晓芳(?)研究了蒙古统一战争前后西夏的藏传佛教(《13世纪蒙古统一战争与藏传佛教》)。乙坂智子(日本横滨市立大学)的《西藏佛教与元代汉族社会》也对元代藏传佛教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杨琏真加掘毁宋朝帝陵的事件及其对汉人的影响。马明达(暨南大学)从诗文、佛道关系等方面研究了元初少林寺长老性英(《金末元初的少林寺长老性英粹中》)。王頲(暨南大学)的《清凉着奇——五台山与元代的佛教崇奉》以五台山为中心,论述了五台山在元代宗教活动和生活生活中的影响。

在伊斯兰教方面,姚大力(复旦大学)对元代泉州清净寺碑碑了比勘和复原(《元代泉州清净寺碑的文本复原》)。杨晓春(南京大学)指出河北定州清真寺的所谓元碑《重建礼拜寺记》实际上是明人所作,时间下限是正德十六年(《河北定州清真寺所谓元碑〈重建礼拜寺记〉为明人所作再考》)。马娟(南开大学)用三通元代清真寺石刻资料对当时的伊斯兰教信仰、经典翻译、文化认同做了分析(《试析元代汉人对伊斯兰教的“解读”——以清真寺碑刻资料为例》)。刘迎胜(南京大学)从元代回回人的称谓、分类、语言文字、谋生手段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元代回回人的文化面貌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关元代回回人语言问题》)。

在道教方面,樱井智美(日本明治大学)用石刻资料研究了上都的早期建设和北方道教中正一教的地位问题(《〈创建开平府祭告济渎记〉考释》)。在基督教方面,佟洵(北京联合大学)研究了元代景教的传播与消亡(《也里可温在蒙元帝国的再次传入以及消亡原因初探》)。

元代科技技术:刘秋果(河北邢台郭守敬纪念馆)通过对元代历法的研究,肯定了王徇对元代科学的贡献(《浅谈王徇对元代科技文化发展的贡献》)。韩志远(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元人邹铉的著作为主,论述了汉族养生保健科学的发展(《邹铉及〈寿亲养老新书〉》)。陈广恩(暨南大学)以泾渠为主,研究了元代的水利建设和相关社会问题(《〈长安志图〉与元代泾渠水利建设》)。尚刚(清华大学)的《蒙元织锦》分别研究了汉地蜀锦和自西域传来的撒答剌欺的织造及匠作机构。杨玲(南开大学)运用大量实物资料研究了元代一种特殊的服装“辫线袄”(《元代的辫线袄》)。

三 元世祖忽必烈研究

陈学霖(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从历史编纂学的角度对《元史》中的忽必烈形象进行了分析,并与历史文献中的唐太宗、金世宗进行了对比(《忽必烈汗的“皇帝”塑形及评价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的舒振邦和河北师范大学的陈志英分别研究了忽必烈中统至元初期的统治政策(《元世祖忽必烈与中统至元之初治》、《元世祖朝转运司沿革及其职能衰落原因考》)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卢明辉和北京联合大学朱耀廷分别从个案分析和宏观视角研究了忽必烈时期的文化取向(《浅谈元世祖忽必烈与帝师八思巴》、《征服与被征服——从忽必烈“治天下”的制度措施看军事政府与经济文化征服的关系》)。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李迪、河北邢台郭守敬纪念馆的胡考尚、谢剑荣研究了忽必烈时期的科学技术状况(《论忽必烈的科技政策》、《从郭守敬的伟大看忽必烈的英明》)。杨德华、石坚军(云南师范大学)以云南行省为例,分析了忽必烈对边远民族地区的政策(《忽必烈与云南行省》)。

郭万平(南京大学)介绍了日本学术界关于忽必烈时期元朝入侵日本的研究情况(《日本的“蒙古袭来”研究》)。中岛乐章、四日市康博(日本早稻田大学)利用日本海出土的元军战船遗物分析进攻日本的元军构成及装备情况(《元朝新附军与海外经略》)。向正树(日本大阪大学)的《忽必烈时代的朝贡与元朝的南海信息》研究了忽必烈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地区广泛的物质文化交流。

四 政治史研究

政治史一直是元史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在政治制度方面,洪金富(中央研究院台北)对元朝皇帝的蒙古语称号究竟是死后的庙号还是生前的尊号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元朝皇帝的蒙古语称号问题》)。舩田善之(日本东京大学)利用石刻资料,研究了元代圣旨的翻译和传递过程(《灵岩寺执照碑碑阳所刻公牍之价值》)。李治安(南开大学)的《元代的官吏贪赃》从蒙汉二元的官僚体制和蒙古旧俗等方面研究了元代官吏的贪赃现象、惩贪政策和有关政策失败的社会原因。屈文军(暨南大学)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元朝君臣关系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整体历史发展走向的影响(《论元代君臣关系的主奴化》)。王敬松(广播电视出版社)研究了元朝频繁出现的大赦和有关原因(《浅谈元代的赦》)。党宝海(北京大学)的《论元朝的站户制度及其性质》通过对站户制度各层面的分析,指出其制度根源是蒙元时期汗权的强大与主奴关系的泛化。特木勒(南京大学)利用明朝和高丽文献,研究了高丽与北元、明朝错综复杂的关系(《高丽在北元明朝之间》)。

在重要的政治人物和家族的研究方面,张金铣(安徽大学)考证了泰定帝的生年与排行(《元泰定帝生年及其他》)。王献军(海南师范学院)的《元文宗图帖睦尔出居南海考》考订了元文宗出居南海的时间、年龄、原因、侍从人员、历史影响等。王晓欣(南开大学)考证了海都之父合失的“太子”身份问题,并对海都政治影响力的来源提出了新的说明(《合失身份问题再考》)。内蒙古大学的瞿大风研究了元代山西蒙古诸王的封地、待遇和社会影响(《有元一带山西地区的蒙古诸王》)。内蒙古师范大学贺咏梅对以木华黎家族为代表的札剌亦儿部的政治地位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不同入世途径对蒙古人的影响(《札剌亦儿部勋臣世胄的仕进情况及其与蒙元政治的关系》)。赵文坦(山东大学)的《大蒙古国时期的顺天张氏》研究了张柔家族在当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事务中发挥的影响。张国旺(南开大学)利用新出墓志对真定史氏的姻亲家族崔氏进行了研究(《元代真定崔氏家族及其与史氏相关的两个问题》)。

篇10

调查方式:此次社会实践调查,走访了当地政府科局,获得相关统计资料,并以设计调查问卷为思想主线,对当地不同层次居民进行实地访谈。

调查目的:通过此次调查,深入了解城镇的的宽带普及以及使用情况,以及对当地科技的传播和市场的扩展的影响。

在宜城的十二天里,我们开展了宣传绿色上网、问卷调查、电脑义务维修等活动。这些活动得到了当地市政府、市团委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当地居民的高度赞扬。我们还参观采访了燕京啤酒(襄樊)有限公司、电信局、交通局、市团委、市政府。通过对他们的参观采访,进一步了解到电脑以及网络宽带对企业办公带来的巨大便利。正因为有了这些技术,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

通过为期十二天的社会实践调查,我们也对当地的网络宽带普情况及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我们了解到网络宽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宽带业务的开通让人们徜徉于网络的世界,也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大的改变。网络不仅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以前需要在大量的书籍中查找资料,现在你只要在搜索引擎里轻轻地敲入几个字,就能迅速地找到你所需要的资料,而且只需要几秒的时间;以前要从电视、报刊、收音机这些传播媒体上得知一些国家大事、新闻动态等,现在你只要在网上搜索就可以快速获取最新最快的消息,包括文字、图片或者是视频新闻;以前,相隔两地的朋友要通过写信的方式来保持联系,现在,不仅可以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还可以用QQ、MSN等聊天工具进行实时的在线聊天,相距千里却又近在咫尺,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例还有很多,而这一切的便利“宽带”可谓是功不可没。

经过我们的统计人员的统计,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宜城上网人数占总人数的50%左右而全国上网人数是10%,可见宜城的网络普及工作是比较全面的。

由于中国电信具有固话网的资源优势,因此在宽带接入方面主推XDSL接入方式,而ADSL方式是当前的主流。2002年中国电信(ChinaNet)新增宽带用户近100万,其中ADSL接入方式90万,其他方式10万。用户总数接近200万户而宜城市使用电信的比例也与全国比例相符比较准确的反映了电信占有广泛的市场。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由于无线上网的市场价格较为昂贵并且设施不够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全国还是宜城大都使用拨号上网而无线上网及其他方式较少,我国在这方面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及市场。

就总体情况而言宜城在网络宽带建设与普及方面相对较好担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短暂的十二天过去了,但却在我们每个队员心里留下了永久的记忆。这十二天里,我们共同面对困难,吃住在一起,真正体会到了团队的意义。

互相照顾,有困难一同解决,虽然彼此可能有过争吵,但都是为了团队利益考虑。虽然在实践过程中,有过被人误解的尴尬,但我们仍然满怀激情的进行余下的实践活动,不抱怨,努力做好每个细节工作,为此次活动的圆满举行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此次实践活动还彻底改变了我对“暑期社会实践”的看法,起初以为就是简单的到一个地方玩玩而已。可后来,我才发现,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它不仅可以锻炼我们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还能教会我们以后如何在社会上面对各个阶层的人,如何与他们进行交谈。在于他们的交谈中,我们也从中受益不少,了解了在他们眼中我们所肩负的重任。

篇11

二、《原理》课程实践性教学设计原则

为了提高《原理》的教学水平,为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就必须实施实践性教学设计,使实践性的特点贯穿于整个《原理》课的全过程。在实施教学设计时要把握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实践性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为起点,结合对教学对象的学情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实践性教学方式,最后由教学有效性分析系统评价实践性教学效果,进一步对教学方法作出改进的系统工程。西蒙于1996年提出:不断的设计与改进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途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遵守系统性原则,通过精准分析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通过科学分析体系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最终使实践性教学设计不断得到优化。2.程序性原则教学设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各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前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子系统,而后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子系统。为了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必须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充分考虑子系统之间的制约和依存关系,各子系统在教学设计大系统中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影响。3.可行性原则实践性教学设计要真正成为具有提升学生应用性能力的设计,必须符合可行性原则,具有较强操作性,可以大面积推广和学习。除了考虑学生接受程度教师师资水平外,还应考虑教学条件、地区文化差异、减轻学生负担和时间成本效率等因素。4.反馈性原则实践性教学有效性分析要采用教师、学生、课堂作业、学期考试、后续课程学习情况调查等多维度的反馈信息为基础,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用以改良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其实主要是对实践性教学方法的修正和完善。

三、《原理》课程实践性教学设计步骤及方法

1.认真确定教学内容教学者在知晓《原理》的教学目标之后,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相关教学资料,须合理确定本学期详细的教学内容,包括学时分配、重点难点、案例选定、情景设计、资料阅读、板书设计等方面。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上,关于教师教的时间合理分配问题,有学者通过黄金分割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教师的讲授活动时间占用黄金分割时间为28分钟左右比较适宜。当然由于学科不同、课型不同,讲的时间可以控制在5-28分钟。为了凸显《原理》实践性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教师教的时间也以控制在30分钟内为宜。2.全面分析教学对象做好学生学情分析,要把握学生学习的知识基础、理解新知识的困难和学生之间的差别。学生的知识体系是什么水平,学生有哪些基础知识,对于课本知识有多少的内容学生可以自修,有多少内容需要老师讲解,对理解本章内容要做多少“铺垫”?他们有无兼职的社会经验,性格特点怎样?这些情况的了解会有助于教师更加高效地开展教学设计。3.合理选择或创设教学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多样实施会使知识鲜活,教学方式的准确应用会激活课堂、使冰冷的枯燥的学习变为使学生幸福的元素,教师和学生真正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成为课程的创作者和主体,师生从“貌合神离”到“志同道合”,从而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原理》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大部分知识对初学者来说具有抽象性。对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既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情景教学的适当设计使课堂气氛活跃、创设学生“心理挣扎”的机会,提供了学科现实意义的学习机会。相比直接由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理解得快、记得也牢。4.适时安排课后实训实训可以分为初级、综合和全面三个层次。初级单项训练内容涉及《原理》中单项账户的设置及性质,简单业务的会计处理等内容,旨在锻炼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熟悉和掌握。综合实践项目不仅涉及综合业务的会计处理,还包括会计处理所涉及的凭证制作,尤其原始凭证的制作,还有业务流转中所涉及的会计岗位的职责均要求学生能熟记在心,可以培养学生应有的职业素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实训则是通过要求学生制定企业基本财务制度,比如费用报销制定、原料采购制度、会计凭证保管制度、财务报账制度等来锻炼他们文字书写、专业管理能力;通过ERP沙盘模拟实训培养他们团队合作、口头表达能力和企业相关岗位对接的能力;书写实训报告及总结既是对学生实训思路与收获的梳理,文字能力的锻炼,也是学校准备评估的重要支撑材料。5.全程实施考核评价。为了保证《原理》课程实践性教学的高质量开展,必须制定科学到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考核的内容上,应该摒弃传统的仅对专业素质进行的片面考核,转而对职业道德、专业素养、专业判断和沟通表达能力在内的全面考核;在考核的标准上,要以会计专业初级职称水平的社会职业人为标准,以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能力;在考核的方式上,注重过程和潜能评价,以利于学生后续学习水准,切忌“一锤定音”的结果性评价;在考核手段上则鼓励采用课堂提问、实训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加权评分。另外教师评价时应以肯定性评价为主,即便学生的做法或结果错误,也应积极鼓励,并耐心指出错误的原因,促使改正或补救。还应提倡学生自评与互评,既锻炼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辨别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获取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动机。

四、《原理》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为了了解以上《原理》课程实践性教学设计方案的适宜程度,我们对实施实践性教学的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现随机抽取我院13级会计专业的300名学生、13级实施实践性教学的8名专业教师、以及6家实习单位(被调查学生中有6名业余兼职会计的学生所任职的单位)的有效问卷303份(其中学生290份,教师8份,用人单位5份)调查问卷为样本。统计如下: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填写调查表的学生48.86%认为《原理》课程实践性教学“课堂气氛”为“良”以上,有64.83%的学生认为对实践性教学有较大兴趣,54.14%的学生认为实训难易适宜度为“良”以上,有71.08%的学生认为对“能力培养”起到良好以上作用,有35.89%的学生认为对后续潜力有提升作用。说明实践性教学总体受到学生的欢迎,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了,学生对学习会计知识产生了兴趣,在能力培养、后续潜力培养方面学生认可度也较高,尤其是能力培养方面没有人认为效果差;而后续潜力培养方面,有8.01的学生认为差,反映出实践性教学的薄弱之处,需加以完善。从教师的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对《原理》课程实践性教学设计总体持认可态度,除了“实训适宜程度”8人中有5人认为“中等”,“后续潜力培养”有一人认为“中等”外,其余数据均显示“良”以上。教师们反映上课气氛大为好转,备课是比以前辛苦了,但上课变得轻松了,很有成就感。从实习单位的情况看,5家反馈意见的单位中有4家认为“能力培养”为“良”以上,“后续潜力培养”则是100%认为“优良”。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调查问卷中还涉及有到20%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训内容很有难度,无法独立按时完成,还有学生文字反映教师实践能力较弱,无法很好地引导他们完成实训任务,在有些业务的会计处理上模棱两可,模糊处理。这些都是我们以后要深入思考积极改进的地方。另外用人单位样本数据太少,不具有广泛性,不足以说明实践性教学设计的有效性,随着实践性教学的深入开展,后续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以补充样本数据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