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林业专业性论文

林业专业性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6 17:17:0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林业专业性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林业专业性论文

篇1

2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体系

2.1园林专业培养目标园林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植物学、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知识体系和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工程监理、园林工程招投标、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各类景观绿地的养护管理及风景区、森林公园、各组团绿地、城市相关管理部门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同时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2.2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设置植物类课程是园林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引导学生从中学的应试教育到大学素质教育的专业入门课程,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形成专业概念。主要涉及植物学、园林生态学、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学、园林苗圃学、草坪学以及园林植物病虫防治等。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主干课程与后继课程的设置逻辑性好,每门课程之间既有各自的独特作用,又有紧密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相互深化,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可以说,植物类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3.1改变实践教学模式

3.1.1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植物类课程是季节性很强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目的,可针对不同季节,采取分散、分段教学,分别在春、秋季学期(夏、冬)安排2~3周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己现场观察、记录、总结和完成实验报告。可以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即走出课堂将现场问题再带回课堂加以讨论,让学生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在不同时期观察植物的不同季相表现。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也让学生避免了“反季节”的枯燥,在过程中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针对不同课程、不同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单一的课程实习为综合实习,把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栽培学等相关课程的实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接受完整的分类学和生产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全面训练,熟悉园林工程的整个流程。结合植物标本、多媒体课件、图文结合的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实验教学和实习效果得到很大提高。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理论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实践能力。

3.1.2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是感知性很强的课程,需要经常去现场认知和领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改变学生遇到不懂的习惯问老师获得答案的做法,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接受客体真正转变成了实践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园林植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因植物季相变化而呈现的美景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中,无论是室内实验还是课外实习,当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外植物认知、植物生产管理等比赛,通过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熟悉的校园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3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相结合。将课程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研究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充分应用起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科研训练,有效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诚实的研究作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园林专业是一个多学科综合化的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应立足社会并给予各相关企业做一些技术指导。可以利用学生不同阶段的生产实习,帮助生产单位完成调查、设计或生产任务,培养学生的现场认知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高年级学生也可分层次培养。

3.2灵活培养师资队伍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应与市场接轨,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应当顺应时代的变化,适应就业的需求。近年来,园林行业飞速发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走进课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不断吸收新鲜资讯更新知识。培养应用型人才,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走出去”就是让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园林公司一线进行实践锻炼,通过为社会服务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鼓励教师考取园林专业相关职业资格等级证书,通过考证的严格训练提高其职业技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及时了解领域内最新发展动态,开阔视野,提高其学术水平。“请进来”就是可聘请园林企事业单位实践经验丰富的资深工程师走进课堂讲授新技术、新设备与新的管理方法。也可以聘请植物学、生态学、植物保护、环境科学等专业的教师指导实践教学。既可以解决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又充分做到人才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发挥了不同导师的知识长处和智慧,做到导师知识的互补。从多角度给学生以全面、系统的指导,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学到第一手的实践经验,学到导师的思维方法和解决技术难题的创新点,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3.3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是实现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根本保证,实践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只有根据课程实践教学的要求,建立结构合理、功能配套齐全的实践教学基地,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得以实现和实施。实践基地包括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大类。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应建设一定规模的植物苗圃、温室大棚、苗木基地等,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校内实习基地的管理。根据课程需要,每组学生5~10m2试验地,2~3个品种,从采种做起,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全部由学生负责,教师指导学生不但从实践环节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而且通过实践教学增强了劳动观念和团结协作理念。另外一方面,亦可要求学生参与大学校园的绿化和养护管理,在其熟悉的周边环境观察校园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特点,并参与日常管理,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其管理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协作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纽带,要与校外实力较强的园林单位建立教学与实习的友好协作关系,安排师生走出校门,到相关单位学习、实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协助生产单位进行科技攻关,解决生产单位的某些技术难题。亦可联系不同高校相关专业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共建大型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真正走出“产、学、研”、“教、学、练”相结合的好路子,丰富学生实践训练内容,促进人才培养与生产的有机结合,使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实际操作能力强,而且能够很快适应工作。

篇2

2培养方式与实践

2.1突出临床能力,强化“三基三严”训练

美国国家医学考试委员会认为,临床能力包括如下9方面:①病史采集;②体格检查;③应用诊断性辅助检查;④临床诊断;⑤医疗决策;⑥执行医疗决策;⑦继续治疗护理;⑧正确处理医患关系;⑨职业态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本质是职业型学位,临床能力训练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的核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三基三严”培训是改善医务人员基本素养,加强基本技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是临床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即严格要求、严肃作风、严谨态度。把“三基三严”贯穿到培训始终,建立研究生“三基三严”培训档案,可以帮助研究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各种技能操作。

2.2制定全面、规范的考核制度

临床专业型研究生考核制度是培养过程中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质量的保证。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单位采取多种考核方法,如自我总结,理论考试,带教教师、导师组评论,专家考评意见等。评分有百分制法,主观判断法(优、良、中、差)等。主要采取如下考核内容:①研究生阶段理论考试。成绩以百分制,大于或等于70分为合格,若1门低于70分,可申请下一年补考,若2门不及格延缓毕业或退学处理。②临床能力评价。每个轮转科室结束后,科研处统一时间,统一地点举行考试,内容包括:理论基础(笔试)、临床操作、辅助检查、病例书写及分析。考试小组专家成员一般3-5人,提供一份本学科常见病例的现成病史资料,或准备一位常见病病人(研究生未参加治疗),由研究生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分析资料、作出诊断、鉴别诊断、提出处理意见。在此过程中,考试小组提问,研究生答辩。考试小组提问应注意了解研究生对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有关基础知识和临床诊疗知识的掌握程度,注意考察其临床分析及思维能力,以及对学科发展动向和新知识、新方法的掌握与应用情况。诊断治疗技术操作考试,内科系统主要考辅助诊断方法或有关特殊检查,如心电图检查、骨穿、胸穿、腰穿、骨髓涂片、X线读片等。外科系统各专业,主要考手术操作,无菌操作规范。医疗技术学科及专业(如影像、核医学)则以考有关仪器的使用、操作和诊断为主。③阶段考核。研究生应认真填写《临床硕士研究生培养手册》及《临床能力训练手册》,如实作好平时收治病人记录,如门、急诊就诊病人数、病房分管床位数、所进行的诊疗操作、手术类型、术后并发症、病例讨论及参加学术活动次数等。轮转结束时认真填写统一制订的轮转小结表,对照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自我小结,业绩记录,然后由病房负责带教的主治医师审核研究生的自我小结,根据研究生在该科室的学习、工作情况,写出评语,并由科室考核小组,进行临床考核、评分。④毕业论文答辩。第六学期,培养科室及科研处组织学生统一答辩。

2.3培养临床思维与创新型思维能力

临床思维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在临床上认真对学生进行临床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临床思维是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得来的,因此,在临床训练中,如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基本操作、病例分析等,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主动分析解决问题,具备较强的分析、综合、判断、鉴别等临床思维能力,这是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正确诊疗的根本保证。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曾说过:一流人才与三流人才之间的分水岭在于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创新型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关键,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需具有创新思维。创新型思维需在广泛积累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逐渐养成的。由于研究生整天忙碌临床琐碎的工作,凭借个人经验,机械地接受上级医生意见,依葫芦画瓢,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临床思维,更谈不上创新思维,这样使得其思维变的狭隘、固化,难以达到高层次人才要求。在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更应引导学生从被动中接受变为主动求索的学习方式,在掌握相关疾病诊治的同时加强临床思维锻炼。

2.4增加人文素质和医德医风教育

医学教育,德育为先。要将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列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当前,患者对自身权利意识逐渐增强,对医生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生的服务对象是人,直接面对患者及家属,在利益与道德选择上难免不会受到环境影响,稍有不慎便容易引发医患纠纷。因此,医学生不但要注重医技水平的提高,同时要加强人文素养及医德医风培养。除在本科阶段接触医学伦理学、思想品德教育外,在研究生阶段很少把人文学科纳入培训计划内,形成一种重知识、技能,而偏废人文素质教育。吴孟超曾说过:“医德比医术更重要,医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做人先立德,只有德才兼备的医生才能尽心尽责为病人服务,才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技水平。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加设伦理学、医疗法规、心理学等人文学科,把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成临床过硬,沟通能力强,具有高尚医德、较强人格魅力的合格医生。启发学生设身处地替病人着想,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一切为病人。只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才能赢得病人的信赖,获得第一手临床资料,做出符合病人实际情况的诊断,制订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角色,是培养高质量专业型研究生的关键。一支优秀的德才兼备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在研究生培养诸多因素中,导师是最基本的,最具有能动作用的因素,始终起着引路、督促、指导作用。导师的人生态度、学术作风以及思维方式,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考虑如下几点:①研究生导师遴选与考核。研究生导师不仅要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较强科研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道德境界,对自己品行严格要求,恪守学术道德和教育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生。一但成为研究生导师并不是一劳永逸,还应加强考核,如:科研项目、学术水平、论文质量、研究生实践与培养情况,对于责任心不强,自身素质差的导师,相关部门应给予停招或取消资格等处理。②培养研究生导师后备力量。把优秀青年教师吸纳入研究生导师后备队伍中,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从而形成较强研究生导师人才梯队,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型研究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4加强培养过程中的日常管理

4.1关心研究生身心健康

如今就业压力大,学习科研任务重,研究生内心脆弱,人生目标不明确、人际关系不协调等问题仍较突出。研究生导师及科研处工作人员应在研究生入学后全面了解其思想政治、身心健康等状况,每学期应与研究生直面交流,对其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及个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生活上应给予关心和照顾,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4.2规范培养过程中的管理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强化院级对培养环节、教学环节的监控及规范化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医学专业型研究生除其导师直接管理外,每个轮转科室应配有教学秘书并与科研处相关人员共同执行培养计划、监督,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①做好考勤、考核登记管理制度。认真填写临床培训手册及训练手册。研究生入学后根据培养计划进入各个临床学习,教学秘书应对研究生认真做好考勤、考核工作,如实登记,并监督研究生。②加强轮转管理及阶段检查。据研究生培养计划有12-18个月轮转时间,须严格按照轮转培养要求进行,加强轮转期间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顺利完成培养计划。

篇3

主管单位:湖北省林业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绿色委员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5-569X

国内刊号:42-1365/S

邮发代号:38-19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6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篇4

林下经济资源利用课程是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在全国各大院校开设植物资源学课程基础上,适应林业行业“发展林下经济”而开设的具有林业行业特色的本科生课程。林下经济资源利用是一门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发展林下种植业、采集业、森林旅游业等的课程。林下,主要指树林中林冠以下的相对有限的空间。林业行业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是发展林下林菌、林药的种植业。广义的林下经济资源利用,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1-5]。林下经济资源利用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理论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进行总结,为基于课程学习中心和翻转课堂的东北林业大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林下经济资源利用》的混合式教学提供参考。

1林下经济资源利用分类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1.1林下经济资源利用分类教学设计的依据

2017年,全国首个“林下经济”博士点学科在东北林业大学成立,主要研究方向分为林下动植物资源高效培育、食用菌资源抚育及利用、林下资源活性成分及深加工利用,依据林下经济资源利用定义以及相关博士点研究方向,林下经济资源利用主要是发展林下林菌、林药的种植及其利用,涉及较多的是非木质林产品,非木质林产品、经济植物学的含义[6-14]如表1所示。表1可为林下经济资源利用的非木质林产品种类等提供参考。

1.2林下经济资源利用分类的教学实践

依据林下经济资源利用的定义和表1,林下经济资源利用分为林药、林农药、林果、林菜、林菌、林精油、林油脂、林树脂、林树胶、林纤维、林色素、林淀粉、林鞣料、林草、林花等15类,每一类细化为林下、林中、林上等3小类。主要参考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编写的《中国植物志》讲授资源植物的植物学名、科、属、主要利用部位形态特征、资源分布与生境等,吉林农业大学杨利民主编的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植物资源学》的植物资源分类、张以山等的《林下经济概论》讲授,如林药资源利用、林果资源利用等。

2课程论文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2.1课程论文教学设计的依据

林下经济资源利用课程第4学期开课,第5学期学生将接触到更多专业课,专业性和实践性增强。第4学期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利用自己4学期所学知识申请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来提高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需要写申请项目的申请书,设计实验方案等。林下经济资源利用学科归属植物资源学(经济植物学)学科,所以课程教学可以参考植物资源学和经济植物学课程教学。北京林业大学经济植物学课程采用了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15]。林下经济资源利用课程应用性较强,比较适合锻炼学生写课程论文,来增强自己实践能力。第4学期,学生具备了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实验能力,依据课程内容锻炼学生撰写课程论文,是比较合适时机。能力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锻炼过程,学生需要在文字表达、方案设计方面加强练习。第4学期依据课程内容锻炼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增加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对学生大四撰写本科毕业论文也是一个很好的铺垫。

2.2课程论文教学实践

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工具查阅文献,撰写课程论文,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国际视野、沟通、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课程论文,不占用教学学时,单独组织。题目自拟,以林药、林果、林菜等一种资源植物为例,综述林下经济资源利用研究,结合植物资源的特点以及林学专业特点(如森林植物资源等),谈谈你对林下经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建议(林下经济资源利用,如林药种植模式案例分析等或科研项目综合性实验方案设计等)。

3理论联系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教学设计与实践

3.1开放实验及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能力培养的依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资源学课程在森林旅游、林学、林产化工等林学院、创新学院、农学院相关专业开设。将最新的学科动态及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中,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先进性[16]。开放实践性教学在其他大学植物资源学课程均有体现[17-19]。

3.2开放实验及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

通过开放实验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实验等(不占用教学学时,单独组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能够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实验仪器获取数据,提取信息,具有林特产品加工利用等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开放实验主要是设计综合性实验,锻炼学生利用自己学的理论知识去设计解决实践中的科研实验项目问题,为生产实践服务。自己设计,自己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到实验室验证,可以预约,老师给予指导。验证性实验,已经在课程学习中心都有,课程学习中心有实验关键步骤的微视频(1-3min)、学生开放实验照片,供学生网上在线学习。分层次教学,感兴趣的学生就看一下,不做硬性要求,愿意实践一下就预约去实验室体验一下。开放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学生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每个人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依据理论课程,增加学生设计综合性实验能力,以一种合适的方式,考核学生设计科研项目能力,还有网络在线学习能力,可以在闭卷考试体现,加强这方面的应用题。理论课也一样能培养学生能力,现在互联网发达,学生可以多渠道获得知识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累积实践经验。开放实验等给学生提供一个利用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尤其是综合性科研项目设计中的一个体验机会,闭卷考试时侧重原理应用和方案设计。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大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板书辅助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讲解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结合案例分析、课程论文、开放实验等教学环节共同实施。线上、线下、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每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其特点和优势,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相结合,百花齐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适合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以山,曹建华.林下经济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全国林下经济实践百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3]李荣和,于景华.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新模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4]王海英.课程学习中心网络资源的混合式教学研究[J].广东化工,2016,43(24):162-163.

[5]王海英.课程学习中心在线学习教学实践[J].广东化工,2016,43(13):282-284.

[6]胡延杰.非木质林产品认证[J].森林与人类,2016(3):136.

[7]WickensGE,王维荣.什么是经济植物学[J].世界科学,1991(7):18-21.

[8]杨利民.植物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9]杨雨晴,万志芳.黑龙江省发展林下经济影响因素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6(6):17-21.

[10]王孟生.浅谈如何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J].中国林业产业,2017(1):119.

[11]梁珍海.新时期发展林下经济的模式研究[J].绿色科技,2017(1):83-84.

[12]张玉柱.黑龙江省林下经济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探讨[J].防护林科技,2015(12):101-102,104.

[13]黑龙江省院士工作办公室.2013年院士龙江行暨林下经济发展咨询会在伊举行[J].中国国情国力,2013(9):2.

[14]李娅,陈波.我国林下经济发展主要模式探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3(3):36-38.

[15]贺康宁,赵云杰.进行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水土保持经济植物学”教学改革尝试[J].中国林业教育,2000,18(1):48-49.

[16]蔡靖,张文辉.“植物资源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3,31(4):73-76.

[17]任玉锋,魏玉清,周立彪.“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应用于植物资源学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5(16):194-195.

篇5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是较早设置的专业,为国家的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浙江农林大学具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老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96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3年被评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批准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对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其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密切结合,全方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突出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最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涵盖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管理类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长期以来,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都加强经济学课程,轻视管理学课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农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本专业在专业选修课中,设置了农林企业管理模块,安排1周时间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但总体来看,课程设置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综合实习的执行存在较大的难度,效果不理想。为此,需要增加涉农企业管理类课程,并较好地落实综合实习,努力提高实习效果。

农林经济管理硕士论文范文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摘 要: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06、07级115名学生的调查,笔者从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课程设置、导师制度建设及学生主观就业认知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毕业生 就业 影响因素

随着国家林业经济的兴起,以林业经济活动作为学科落脚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理应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然而,据统计2009年14名获得林业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的毕业生中, 除去1名转为攻读博士学位,2名出国外, 另11名硕士毕业生无一人在林业领域就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专业就业实况与培养目标有脱节,值得对专业的就业作进一步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诸多对林业人才就业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林业人才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2)调整专业设置以促进林业人才就业;(3)林业人才就业途径。但众多研究缺少对林业类人才就业状况的实地调查,而且对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集中在定性分析和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上,去不能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学生高考报考本专业的动机、本科期间学习兴趣、学习状况、学科发展状况等影响林业类人才就业的校园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因此,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利用访谈法、抽样调查、二手资料搜集等调研方法,在询问学校就业服务中心和经济管理学院老师的基础上设计问卷,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06、07级115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来分析影响林经类人才就业问题的因素。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5份,有效

1.专业兴趣及课程体系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了解一个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感兴趣对于了解学生在本科期间学习本专业的认真程度、学习成绩的好坏以及对于本专业的忠实度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115名被调查者的调查发现71%的学生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并不是凭个人兴趣选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成为考生高考报考志愿时所谓冷门专业。

进一步的调查可知,76%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本科毕业后的选择不会与农林有关。而这些被调查者欲进入的行业大多涉及到企业管理、新闻媒体、财务、金融、营销等当今社会上所谓的热门行业。当问及他们为什么放弃农林行业时,50%的被调查者选择对此行业无兴趣42%的是因为此专业不是热门专业,与时代不符仅有9%的被调查者转移到其他行业的原因是自己的能力所限。

同时,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农林+经济+管理三管齐下的学科,学习课程多样化。但通过调查发现,115名被调查者中43%的反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所学课程覆盖面太广,所学知识不扎实、不系统,33%的选择不能很好地与自己以后的选择相结合, 18%的被调查者认为专业特色课程太少,不能满足自己本科阶段对本专业的学习,仅7%的学生认为富有特色,为自己以后的选择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本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广泛,虽利于拓宽该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但是课程的多、杂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对本专业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而对知识不能有效的把握和综合利用。

专业学习兴趣低和课程学习不扎实、不系统等降低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每届的考研率。据统计,近几年本专业每届的考研率仅为3%。由于农林作为一个传统经济部门,较冷门, 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降低,有的学生想通过转专业考研的途径达到跳出林门的目的,据调查,考研的同学中30%的表示考研时要重选专业。转专业考研无疑又加大了考研的难度,使此专业学生不能继续深造,加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

2.导师制度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学生三年级时开始设置导师,通过调查本专业导师制度的建设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2.1学生普遍期望设置导师提前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49%的认为大二开始设置导师的优势较明显。

2.2 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较高

通过被调查者对导师满意度打分(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1分)知:导师平均得分为8.427,同时90%的被调查者在710分之间,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较高。同时为了分析导师满意度是否有性别差异,进行了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得t=0.9563以上两个方面说明导师制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学生教育、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可是,经过深入调查发现,82%的被调查者表示导师主要在思想、学术上给予指导,只有5%的说导师在生活、就业方面给予的帮助最大,更有部分被调查者抱怨:课余时间与导师见面机会少,平时除了课程学习、课题研究之外,导师很少给予就业方面的指导。

笔者经过分析认为存在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

第一、导师精力有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注重学术研究,导师自身科研和教学任务较多。平时专注于教学和科研的导师时间和精力不足,对学生就业信息关注较少。再加上带的学生越来越多,导师对每个学生指导的时间和力度也势必相对减少和削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导师与本科生交流的时间和质量,导师也就不能给学生包括就业在内的全面指导。

第二、本科生缺乏主动性,师生关系生疏。本科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决定了他们与导师接触的程度。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不强,影响其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与导师沟通的主动性。

3.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各个高校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学校主要是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二年级时8个课时的公共课),收集、就业信息、举办就业讲座、开展校园招聘会、提供政策咨询和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等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和帮助、促进学生就业。经调查可知,学校网站及招聘会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

传统意义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本应该直接面向的就业单位是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林业系统的政府部门。可是,学校进行的就业指导工作通常是面向全校学生,并没有突出专业特色,不能给各个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和建议。通过对通过校内招聘信息您对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了解程度如何?的调查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不能从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中全面的了解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信息。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校针对本专业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信息较少,不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了解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人才数量、能力要求,从而限制了林业管理人才向此方向流动的可能性。

4.学生就业认知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在调查中,75%的被调查者认为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相比,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比其他专业就业难。经过调查,就主观因素来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4.1就业地区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从毕业生流向的地域来看, 北京、上海及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吸引了三分之二的毕业生, 中部及省会城市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东中部学生去西部工作的意愿却极低。为了探究学生的生源地与工作地点的选择是否具有关联性,本论文采用了交叉列联表分析方法,即通过?状2(卡方检验)= 其中Eij=nijnij=ninj/n i=1,2,3 j=1,2,3,4 临界值为?状2[(i-1)(j-1)]。

按上述原理计算得?状2=2.641 10-11选择就业地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全面的就业,从而出现有业不就,地区拥挤的不良现象。

4.2 注重非林业系统的精英岗位,期望工资偏高

篇6

高等教育如何面向21世纪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各级教育部门所关心的重点当前正值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对此,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新时期对高等农林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专门人才,各高等院校纷纷进行了教学改革。“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一)“森林培育学”课程简介

“森林培育学”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林学、森林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主要讲述造林树种的良种生产、壮苗培育、人工林营建、森林抚育的理论与技术。其内容涉及从林木种子和苗木培育、植树造林到幼林抚育、森林经营的森林培育全过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常用造林树种的良种、壮苗生产及人工林营建和抚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并能独立进行苗圃规划、苗木繁殖、种子生产、种子检验、苗木质量检验、苗圃管理、造林规划、植树造林、幼林抚育、森林采伐等林业生产环节。

随着林业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林业生产中,各地涌现出许多新的育苗和造林技术,新技术在规模化生产中作用突出。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反映学科新发展、新技术,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动态,培养实用创新型林业科技人才,“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森林培育学”教学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森林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宝贵的再生资源,担负着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多重责任。森林培育学(Silvicult-ure)是研究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的学科,内容涵盖森林培育的基本原理、人工林培育技术、森林抚育管理技术等,不仅包含人工林营建的理论与技术,而且也涉及到天然林培育。“森林培育学”课程与植物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树木学、林木育种学、森林生态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实践性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在介绍森林培育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讲授森林培育的理论与技术,使学生明确我国造林工作的方针,系统掌握森林培育的原理与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的教学在强调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同时,尤其要充分考虑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并利用计算机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森林培育学”教学的实施

目前,全国通用的森林培育学教材是由北京林业大学组织编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森林培育学》(沈国舫,2001年,中国林业出版社)。该教材与原来的教材《造林学》(孙时轩,1992年第二版,中国林业出版社)相比,在体系上变动较大,在内容上也有较大的修改和补充。虽然课程的总体内容还是以林木种苗生产、人工林营建、森林抚育与更新为主,但是在理论部分增加了能反映最新研究进展与成就的内容,删减了具体操作技术的细节。例如,增加了“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与森林培育”的内容,补充了农林复合经营、森林立地、封山育林等内容,使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随着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各林业院校在“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计划与实施等方面略有不同,但课时数普遍压缩较多。为了确保“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和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对“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环节进行了总结,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在教学计划与教学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应保证先学习树木学、森林生态学课程,再学习“森林培育学”课程;(2)由于该课程中的“森林抚育采伐与更新”部分与森林经营学、森林经理学课程中的内容存在雷同,所以在开设森林经理学、森林经营学课程的院校,可将该课程中的“森林抚育采伐与更新”内容删减:(3)教学场所强调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生产和科研现场相结合:(4)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成立课程兴趣小组,布置课程小论文,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调查、科研试验,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实践技能。

(四)“森林培育学”课程改革的内容

1.修订教学计划

根据我校原有的教学计划,“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时数为70学时,课程教学实习为1周。鉴于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笔者建议教学时数增加到80~90学时(包括实验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70学时,实验14~20学时。教学实习由原来的集中实习改为分散实习,总计2~周,由任课教师根据育苗生产环节和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和地点,采取参观、实地调查、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尽量使学生多接触、多了解各个生产环节,掌握主要的技术环节。通过边上课边实习,使学生在实习中及时“消化、吸收”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知识。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不可忽略的几个重点实习环节是:苗圃规划、母树调查与产量调查、采种、播种育苗过程、扦插育苗过程、苗木施肥、间苗、移植、苗木截根、起苗、分级、产量统计;造林规划与设计、造林整地、立地调查、密度效应调查、农林复合经营调查与设计、混交林调查与设计、直播造林、植苗造林等。

2.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林业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常规技术已经在生产中普及。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应增加种子休眠解除理论与技术、设施育苗理论与技术、容器育苗理论与技术、组培育苗、苗木施肥技术、植物激素在森林培育中的应用、现代林业技术动态、径流林业、生态林业、抗旱造林技术等,以丰富教学内容,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另外,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对章节安排顺序进行调整,按照林木种子和苗木培育、人工林营建、幼林抚育的序列进行讲授。

3.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信息时代。目前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科研中,也为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机遇。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已经编制发行了许多幼儿、中小学课程的教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辅助教学取得了瞩目成绩。但是,由于大中专学校的许多课程专业性强,所以有关专业课的教学多媒体软件还不多。

篇7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8-0115-02

《森林防火》是森林防火战线上的重要宣传手段和科技推广的重要工具,它于1983年创刊,经过几代编辑人的努力,从一本不起眼的杂志,发展成为图文并茂,印刷精美,集可读性、科技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发行辐射全国的期刊,期刊于2004年度被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评为自然科学类期刊一级期刊。2006年《森林防火》期刊编辑部被了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评为“2004~2006年度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森林防火》创刊已27年,形成了自己的优势,赢得了行业的认可,笔者现对《森林防火》的办刊实践进行总结,为更好的发展期刊,促进森林防火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服务森林防火事业为己任

(一)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

《森林防火》创刊伊始就确立“宣传森林防火方针政策,普及森林防火知识,交流森林防火管理经验,推广先进的防扑火技术、介绍国内外森林防火管理技术”的办刊宗旨。这个宗旨明晰了刊物的市场定位,期刊编辑部始终认真贯彻落实面向全国、面向基层、面向森林防火第一线的办刊方针,刊发了森林消防专业队建设、生物防火工程建设、扑救森林火灾技战术和国外林火管理等一系列针对性强、与国家林业局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工作重心相一致的论文和经验性文章。

(二)坚持以宣传党的森林防火政策为重要任务

国家十分重视森林防火工作,每年的春季、秋季,国家林业局都会召开全国性的森林防火工作,部署森林防火工作,时间与《森林防火》第一期与第三期的编辑出版时间相吻合,《森林防火》大力宣传会议精神,使全国森林防火工作者明明白白了解当前形势下,国家对森林防火工作的要求。2009年1月4日,我国新的《森林防火条例》开始实行,国家林业局把“认真实施新《条例》”,作为2009 年森林防火工作重点之一,《森林防火》2009年第一期全文刊登了《森林防火条例》,使森林防火工作者可以及时了解森林防火法规、政策。

(三)坚持以服务于森林防火工作者为中心

《森林防火》是一本行业期刊,与其他行业期刊一样,发行对象为特定行业人群中有特定特征的读者。它的核心读者群是全国各地的森林防火工作者,读者对象比较明确,读者群也相对比较集中和稳定。《森林防火》从期刊的内容编排上考虑到读者大多是基层森林防火者,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很强,理论水平不高的问题,所以期刊尽可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读者读懂看懂;发行方面,有些地方偏远,在寄送杂志过程中难免会有遗漏现象,我们有专职人员负责杂志的发行工作,尽可能及时补寄,也为每年的杂志征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些读者收到杂志,看到某篇文章有新颖观点想与作者联系,杂志社也是热心帮忙,特别是新的《森林防火条例》实施后,有些读者对新《条例》有些条文存在疑议,《森林防火》借助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法律教研室给予解释答疑,使读者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二、用心经营期刊,拓展期刊的生存空间

(一)开展广告业务,为企业做宣传,扩大期刊知名度

近年来,期刊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特别是林业期刊, 各家期刊社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森林防火》在抓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努力探索增收的渠道。随着国家林业建设的发展,对森林防火的日益重视,与森林防火相关的一些产品也应运而生,如防火服、防火监测系统、防火工具等厂家也开始增多。《森林防火》一行人,开始积极与这些厂家接触,通过电话联系和走访,将刊物介绍给这些厂家,吸引他们到《森林防火》上做广告。《森林防火》经历了从无广告,到刊登一两个广告,并逐年增多的过程,现已发展到有20多家企业与《森林防火》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期刊通过广告,既宣传了企业,也扩大了期刊的知名度。2010年11月,森林消防产品展销会在北京召开,《森林防火》期刊编辑部领导参加了展销会,借此机会向更多的厂家宣传杂志,吸引其在《森林防火》做广告。

(二)借鉴杂志社优势,做好增刊和相关论文集的编辑工作

“盛世兴林,防火为先”,这是原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提出来的,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与森林防火相关的科研也开始受到国家的重视并开展起来。航空护林以其机动灵活性和“发现早,行动快,灭在小“的优势,在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中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森林防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的服务森林防火工作,各航空护林单位进行了从机型到航空防火机具的探索。《森林防火》及时组织稿件,2003年形成“航空护林”专刊,扩大对航空护林的宣传力度,获得了航空护林单位的认可。各地森林防火工作者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办公室要求对这些宝贵经验进行宣传,《森林防火》主动请缨,2004年形成增刊。

此外,从2006年起,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办公室每年对我国发生的重、特大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进行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森林防火》对各地送来的材料进行梳理,编辑,形成森林火灾扑救案例分析,至此已编辑了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的森林火灾扑救案例分析。《森林防火》对我国森林火灾扑救战术的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通过增刊和相关森林防火论文集的编撰,使《森林防火》编辑工作者增加了掌握森林防火新动态的途径,也是向主管部门展现实力的有利机会。获得主管部门的认可,同样是期刊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举办各种森林防火培训班

随着森林防火事业的发展,森林防火工作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我国基层森林防火工作者有一部分是从其他单位转行过来的,可以说是“门外汉”,还有很多森林防火工作者相关知识已陈旧,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急需进行森林防火知识的学习、补充,鉴于此,《森林防火》开始举办森林防火培训班,借助杂志广泛的人力资源,邀请森林防火专家进行现场讲课,并及时进行调研,对课程进行修改,力求与森林防火工作者的需求相吻合。通过培训班,加强了与读者的联系,并在培训班上,免费发送杂志,很多参加培训班的森林防火工作者由读者转变为作者,扩大了作者队伍,同时也使《森林防火》为基层服务这一办刊宗旨落实到实处。

三、高标准、严要求抓好《森林防火》编辑出版环节

(一)做好《森林防火》选题策划工作

《森林防火》是森林防火战线的重要宣传窗口,有着广泛的受众群,做好选题策划,对有针对性的开展杂志的编辑出版十分重要。每年的12月份,编辑部领导根据自己的调研,读者的反馈,防火战线上的森林防火专家、领导意见,经过充分论证研究确定第二年的工作计划,做到全年目标明确,期期有看点。并把工作计划下放到编辑部个人,使编辑人员可以及时组织稿件,做到有的放矢。在计划中又穿插着一些变化,保持捕捉森林防火领域里新事物的灵敏度。

比如,2006年我国开始在一些省份试点森林火灾保险制度,我们及时与试点省份福建省进行联系,及时报道,并关注试点的后续情况。森林火灾保险制度的实施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只有火灾发生后,才能进行补偿。但我们一直没有忘记这个新生事物,与福建省保持密切联系,2009年刊载《顺昌县森林火灾保险机制的探讨》一文,对各地开展森林火灾保险提供了参考。

(二)耐心细致的做好编校工作

在编校流程中,《森林防火》严格按照三审制的要求,实行责任编辑负责制,作者的来稿责任编辑在3个月内给与答复,保证了稿件的时效性。在校对环节中实行责任编辑一校,二校、三校交叉校对,编辑部主任统校,主编总把关,另外还聘请有校对经验的专家外校把关。这些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森林防火》的差错率。编校工作的顺利进行,与责任编辑的责任心、编校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为了提高本刊编辑人员的编辑水平,《森林防火》编辑部领导十分重视编辑人员的继续教育,每年派相关人员参加江苏省新闻出版局举办的编辑培训班,这对提高编辑水平,向优秀期刊编辑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森林防火》还订阅了很多林业类核心期刊及编辑类期刊,在编辑过程中遇到相关问题,我们就查阅相关期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按时完成出版,准时完成《森林防火》的寄送工作

期刊的要求就是按期按时出版。我刊为准时完成出版,订立了详细的日程安排表,并坚决执行。为了不误期,我刊总是提前交稿,校稿,提前10天印刷,印刷后及时对新刊进行检查,确保正确无误后将《森林防火》寄送到全国各地的读者手中。

篇8

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并根据社会需要确定的人才培养的总体样式,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其他教育内容、课程及内容的组织及实践中的方式方法的总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一级学科,重点解决农林领域的管理活动,目前已在我国54所本科院校开设。近二十年专业改革仅限于内部框架调整,并未依据市场需求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模式。为适应市场需要,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目标和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梳理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对专业建设的建议。

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1.1 教学模式

1.1.1 理论教学

王雅鹏(2004)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依据社会需求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利用现代技术提升专业层次和水平,开拓区域经济学、农林产品比较优势等研究领域。奚祥华等(2007)提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创新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策略,建议增加基础学科课程,删减重复过时的课程,开设生态环境科学、现代农林技术等课程以及热点问题的专业讲座及发展动态课程。柯水发等(2011)对北京林业大学240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进行“课程设置”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农林类课程较少,建议压缩基础专业课程,增设农林经济地理学、专业论文写作等课程。

彭艳等(2008)以29名学生4年所学部分课程成绩为原始数据,①基于因子分析得出农林经济类相关课程对学生专业素质影响较大,建议加强“宽专业”教育,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颜华(2009)具体提出农林院校可采取主修与辅修制度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罗攀柱等(2008)依据我国农林业生产特殊性及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划分为5个模块,②建议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生态和环境意识较强的人才。刘强等(2009)依据市场需求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平衡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比例,增加实务类课程,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务”的教学效果。李红(2008)进一步提出各高校应结合实际准确定位,突出学科特色,力争与其他同类院校有所区别。

徐辉等(2010)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案例选取难,缺乏专业的案例编辑,导致理论教学与讨论教学学时分配困难,学生自主性难以调动。建议教师通过业内交流、校际交流、发动学生调查编写等方式增加案例讨论环节,避免单一的理论教学。

综上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核心课程较少,缺乏时代感;(2)重复性课程较多,学生知识面普遍较窄;(3)授课方式单一,讨论教学欠缺。在未来课程设置上,应重点培养新学科,增设农林经济学课程,以专业讲座带动课程教学,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

1.1.2 实践教学

赵锦域(2002)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改革为例,提出全面调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的实验项目,完善实验室建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使专业课的实验学时达到总学时的30%。

黎东升等(2002)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提高教学实践现代化程度,建立以多媒体为中心的现代电子教学系统和以农林经济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为中心的教学研究系统。其后研究发现传统办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存在缺陷,建议开展专业知识准备性教学、随堂性实践教学、阶段性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通过参观和专业生产劳动等方式深化人才能力培养。颜华等(2011)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实践比例过低,建议形成以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重点,社会实践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郑炎成等(2007)结合教学经验发现,实习经费难以落实阻碍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开展的首要因素,此外,实践对象及接收单位选择也是影响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据此并结合先生社会学理论提出“就近选点,解剖麻雀”的实践方式,建议在院校周边选择行政村,开展具体连续性调查,节省经费和时间同时保证实践效果显著。

综上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实验室现代化建设不完善;(2)实践教学比例较低,与理论教学及社会需求结合度不高;(3)实践经费及对象落实困难。在未来实践教学建设上,应重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外基地建设,选择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实习单位。

1.2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推动我国农林产业建设快速发展,扭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社会认同度较低的现状。

转贴于

杨根宝等(2005)结合21世纪我国农林经济背景及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提出开发学生潜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厚基础与宽发展兼顾。郭翔宇等(2009)借鉴部分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经验,提出学校应设计个性化发展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和职业发展需求。

徐辉等(2010)总结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敢于创新的精神、付诸创新行动等素质,提出“创立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创新教学内容体系”、“创议探究式教学”、“创新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和“专业认知—实景模拟—见习顶岗”等五种实践模式。王玉芳等(2011)通过对东北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原创能力的调查发现,学生知识陈旧、缺乏课题研究能力是制约原创能力培养的内在因素,提出重视学生原创能力培养、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务实基础知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议。

杨香合等(2010)基于河北省农业发展,提出构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高地,从教育管理、办学机制、教育结构、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创新,以学术带头人为引导,培养本科学术创新人才。胡云等(2010)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立足于应用型高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阶梯状培养模式,构建了“一个中心、③三个层次、④三种形式⑤”的实践教学模型。

刘惠琴(2007)运用访谈研究、模型构建、量表设计、实证研究等方法对86个高校学科团队进行调研,总结出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创新氛围浓厚是提高中国高校学科团队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结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题研究较多的特点,应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先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创新型科研团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进入科研领域铺设平台。

综上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重在机制的构建,农林院校应打破传统的理论教育,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尊重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开发原创思维能力并付诸实践,上述激励措施比教师单方向从事科研更具有效率。

2 结论与建议

学科建设状况从根本上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建设目标应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支撑区域农林产业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目前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进度较慢,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未来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应集中于如何塑造创新型人才、如何突出学科特色、如何提升社会认同度等方面。农林院校应结合实际,将理论转化为行动,突出专业的比较优势。针对该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笔者建议如下:

(1)创建以本科生为主,教师队伍为辅的初级科研平台。以基础项目为资源,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学生思考、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科研热情,为培养后续人才奠定基础。

(2)鼓励学生参与学科建设。学生视角能真实反映学科发展中的缺陷,建议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科研讨会,依据学生的意见合理改革,使学科发展更符合学生要求。

(3)建立院校间学科交流平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缓慢反映了学科建设理念的局限,校际间交流平台能够为学科建设提供新思路。建议定期举办农林院校学科研讨会,互通先进理念。例如,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种类较多、细化程度高、相关实习及科研项目丰富,这为其他农林院校提供借鉴。

(4)适当增加与农林类相关的专业课程,减少关联度较低的课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通过课程设置突出学科特色,将经济、管理与技术三者结合,注重实用性,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避免出现“宽而不精”的学习效果。

篇9

当前,中国正面临的是一个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快速变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速度与程度不断提升的社会。对此,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在教学领域中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第一强调就是“树立人才培养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3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的思想”。为满足社会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高等林业院校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农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工作者,在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层面上的改革作了许多有益探索。这些研究大多是将农林业作为一个产业看待,多侧重于微观管理方面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进行探讨。尽管有的考虑了农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将农林业作为一个公益事业部门的角度来考虑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改革,但没有将农林业自身的特点、农业与林业的差异从理论上加以澄清;有的没有将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有的没有将所提出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置;有的则将农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相关的课程作为一般的选修课程加以设置,没有能够突出农林业在改善和优化环境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本研究试从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性这一角度,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作些粗浅的探讨。

1改革的依据

1.1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

伴随着《物权法》的出台,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主体的林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人,中国林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时期,围绕着农林业生产经营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林业经营格局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具体而言:首先,在林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开放的和实现产供销、林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尽管还不普及和不成熟,但已略显端倪。其次,林业经营的资源和要素的配置组合部分地实现了市场调节,仍带有很强计划经济色彩的林地和林木这2个主要的生产要素正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人将向以市场调节为主转变,具有一定规模的微观林业经济组织的形成正方兴未艾。第三,无论是林业物质性产品,还是林业公益性产品,尽管都还是供应短缺条件下的数量型林业,但社会对公益性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第四,林业生产结构仍然是以木材产品为主,非木材产品的比重不大。尽管在现行经济核算体系下,森林的多功能价值许多还难以得到补偿,但国家对其价值再现的投人逐年增加。第五,林业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土地、气候等自然力、劳力、资金等物质要素为主,技术和信息等现代物质要素的贡献偏低。第六,林业发展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但是,越来越受到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约束和挑战,市场竞争将愈趋激烈。第七,林业从为工业作贡献转向工业反哺林业,物质技术装备和资本有机构成逐步提高,林业综合实力将不断加强。

林业微观经济组织的大量涌现及其规模化经营将是今后林业经济变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的主要方向。具体而言:首先,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型国有林业企业将转制于民营、私营及合作经营等。其次,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户自主经营意识的提高和各种社会力量对林业经营的参人,他们根据各自拥有的生产要素及资源优势、个人特长及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与寻求适合自己的主导产业及经营门路,从而使原来基本类同的生产经营农户或其他从业者,逐渐发生了从业分离,专业分化,形成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化或各有侧重的户营经济或小型风险企业。诸如造林大户、果园大户、苗木大王、花卉大王、药材大王、食用菌大王乃至各类养殖大户、森林人家、木材加工大户、木材及林产品流通大户、服务大户等各种类型专业大户的出现,同时又带动了其他农户的从业分化。把在这一形势下涌现出来的下乡创业者或规模经营的职业经理人、中介组织的经营者(经纪人)、林产品的流通业者等专业性人才称之为新型林业经营者。他们与以家庭承包责任地和自留地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承包地的劳动产品及其劳动力的输出为主要收人,以传统经验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以简单再生产维持家庭生活为主要经营目标等传统的林业经营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再者,随着石化资源等非再生性资源的锐减和生物科学技术的突破,以植物性资源为主的绿色产品、可再生资源的规模性生产和产业化开发与利用将成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这一新兴领域的风险企业将迫切需要具有生物知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及意识的企业管理者和创业者。这些新型行业的经营者将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培养对象之一。

1. 2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特征的客观要求

与工业等其它行业相比,农林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实际使用的技术含量不高,受自然力的影响和空间条件的约束,生产的可控制程度不高,限制了农林业的大规模集中决策、集中生产和集中交易,难以形成生产的标准化、规格化和定量化,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也不高,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和营林业不可能像工业一样做到精确的企业化的管理。在现实中,农林复合经营仍是农户经营的主流,微观经济组织的管理是以承包或租赁经营为主要手段而展开的。因此,对农林业的经营组织的管理应该主要是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实行宏观调控。一般而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基础经济理论和专业经济理论方面的课程为主,侧重于经济知识方面的学习。

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和林业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作为高等林业院校和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其原因:一是林业的生产周期比农业更长。农作物一年可产出2 —3茬,甚至可连续产出,投人能及时得到回报;而林木生长最短也要五六年,有的长达四五十年,付出的劳动一般要几年或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得到收益。农地的收获主要反映投人的劳动,而林地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地租。二是与农业相比,林业在资源使用和产权交易上具有更强的经济外部性。在国民经济部门中,农业和林业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最为密切。与农业相同,林业的生产过程中生态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森林是陆地上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基础,森林的生态功能是农作物所远不能及的。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森林生态效益基本上不能实现内部化。三是由于森林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致使林业生产经营上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按现行的国家政策,流转后的农地可以在大农业的范畴内进行多用途变换,受限制的程度相对较小;而商品林地却只能进行林(竹)木的培育,林地的性质不能改变;至于生态公益林还有更为严格的林种和树种限制,在采伐上也只允许抚育性采伐和更新性采伐。四是与农业相比,林业生产更需要一定的生产经营面积以达到适度规模经营。林业生产活动也是通过利用有构造的生命自然力进而利用其他自然力的活动,在森林培育上需要形成一定面积以构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环境,一方面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另一方面有利于森林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在采伐利用上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形成。这既有经济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林业生产经营特性上的需要。五是森林的可逆性低。即破坏容易,恢复难,农作物1茬失败可在第2茬恢复,而林木则要花一个轮伐期的时间,而且难于看护管理,如果立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造成林地的石漠化或沙化,则林地森林植被难以恢复或永久不能恢复,这就要求高等林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设置资源与环境方面的课程。另外,在目前农林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农户的农林复合经营这一状况不可能有较大的改变。但是,林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仅仅是为改善其自身生活为主的行为,而非其主业。对此,与高等农业院校相比,高等林业院校的林业经济课程更侧重于森林资源培育、利用、保护和林业产业发展的问题,而农业经济课程应侧重于农户经济和农户经营管理上。

2培养目标的确定及课程体系的设置

2.1培养目标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的生产经营结构和社会对林业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对此,社会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需要应该是: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和上述的新型林业经营者等3种人才。具体而言: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的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熟知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林业行业管理的专门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主要是指熟练掌握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了解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林业经济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的专门型人才。新型林业经营者主要是指掌握经济基本理论和企业管理知识,了解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农林业关联企业管理的专门型人才和农林业关联企业的创业者。

因此,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设定为:以森林培育专业为依托,着重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经济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接受调查、规划、技术经济分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农林企业、工商企业、非营利组织、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政策研究、区域发展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 2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做一个粗略的划分,即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内容分为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和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模块。其中,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和企业经营这3大模块是与所培养的3类人才相对应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模块。具体而言: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模块包括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财政与信贷,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心理学,博弈论,经济法等。农林业经济理论模块课程包括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政策学及农林业政策,农户经济学等;资源与环境模块包括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与管理学,环境经济与管理学,生态系统管理,林业与环境法学等;企业经营模块包括创业学,财务管理,农户经营学,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等。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模块包括农林学概论,森林经理学,财经应用文写作,社会经济调查,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调查实习,专业课程实习和综合实习等。

篇10

中图分类号:F30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首要前提,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林业经济的发展,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在林业建设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林业档案是人们了解林业经济发展信息的关键性文件。在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档案材料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内容不断增多,对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林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推动信息化职能从运维保障向建设主导转变,信息化项目从局部突破向全面推进转变,信息化地位从服务保障向引领改革转变。为了适应新时代林业信息化的要求,必须要加快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化建设,用科学技术武装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化建设在各个行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只是在林业领域。

林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有效地减少档案归档的工作量。在传统的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管理人员往往都是依靠手工劳作,不论是档案收集、整理,还是档案查找、存储等,都需要依靠专门的管理人员才能实现。而且档案归档的工作量极大,需要管理人员付出更多的精力才能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其工作压力可想而知。超负荷的工作量,不仅会导致档案工作的质量和完整性受到严重的影响,致使档案的可利用价值降低,还会降低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在传统的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大多都是纸质档案,要对这些档案进行存储管理,需要专门的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室,随着档案文件的增多,而存储空间有限,就必须要定期对多年以前的档案进行清理,这难免会导致一些重要的档案被损毁,这种毁损是无法修复的。其二,提高了查找档案的效率和质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林业档案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软件对档案进行准确的分类和整理,如果有人需要使用某种档案,只需要在客户端人机互动界面直接搜索、查询即可,计算机能够在短短的几十秒钟以内就调出档案,以供相关人员使用。

三、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1、信息化意识整体不高

众所周知,在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投入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尽管近年来,林业有关主管部门和机构对林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普遍有所提高,但总体来看,对高速发展的信息化还是缺乏相应的敏感性。在国内部分地区的林业发展中,很多领导仍将林业种植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对于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当地林业的信息化发展速度。

2、信息化实践缺乏深度

现阶段,很多实际案例已经证明:我国很多地方的林业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技术应用缺乏深度、信息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许多地方的林业部门及林业工作者在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上缺乏针对性,只是一味盲目地追求信息化技术的先进性,却往往忽略了其实际应用效果。

3、精准预测、监测技术急需强化

目前,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等信息技术,以及各类生物技术与新材料技术等在林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基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与此同时,在林业的经营与管理中,精准预测、监测技术等应用不足的问题却依旧长期存在,特别是在森林灾害预测、生态系统监测、森林培育、森林养分信息管理等方面,需要依托的是对各类信息的精准预测、检测,这方面还远远达不到国际标准,今后需要重点强化。

4、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信息化建设是资金密集型工程,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就林业行业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在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方面,明显不足。当然,其中的原因是各方面的。包括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流动机制等等。今后还需要灵活采取多种机制,考虑广泛运用社会资本参与林业信息化建设。

5、专业技术培训短缺

专业化是任何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林业信息化建设也是如此,加强对林业管理及工作人员的信息化专业技术培训是必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事关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质量及效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显然,在资金缺乏等现实面前,专业技术培训目前还十分短缺。

四、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加大对林业信息化意识和资金的投入

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加强林业内部人员的创新意识,使其认识到林业信息化对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制定统一的信息规划,制定好每个地区、单位的林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并且,要从各个方面筹备林业信息化建设资金,结合财政收入、林业自筹资金和招商引资三方面的资金,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资金投入,来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的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电子设备、软件购买和开发、网络平台建设、网络信息维护、网络信息采集等资金的投入,从而促进信息化向着更加完善、科学、现代、高效的方向发展。

2、加大对人才队伍的投入

建立完善的林业信息化体系,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具备计算机技术与林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队伍,所以在人才的培养中,要注重对人才的定向培养,并且对林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多层次的信息化培训,使林业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以建立一支具有综合性、高效性、专业性的林业信息化技术人才队伍。同时,也要加强对林农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增强林农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培养具有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创新型林农。

3、加大对贫困林场的投入

一些国有林场由于基础条件设施比较落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林场一直处于贫困的状态,无法提升其信息化水平。对这种情况的国有农场,要增加对资金的投入,努力改善其林业生产条件和林场中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林场中的各项设备的情况得到良好的改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带动林场中每个商户的全面发展,以促进国有林场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更好的实行林业信息化建设。

4、加大对国有林场外部环境的管理

首先,要对国有林场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当发现不法人员非法盗取林业资源时或者对森林资源进行破坏时,要坚决的对其进行打击,决不能放任这种入侵国有林场、损坏国家森林资源的行为。其次,要注重对国有林场周围植被的保护,防止林场周围的山场被不法分子蚕食,防止违法人士对国有土地的占有和破坏。

5、加大对职工队伍的建设

高素质的林业工作人员,是林业信息化得以顺利建设的关键。所以,各林业单位应加强对企业中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的建设,将先进的市场经营理念渗透到职工队伍和领导班子中,有意识的培养一批勇于创新、专业技术过硬的优秀干部和骨干,并且,要使林业单位的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强烈的责任心来投入到林业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当中,促进林业信息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设和运营,并且促进我国林业向着高效性、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林业部门的所有职工也要以林业信息化的发展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和职责,履行自身在林业信息化发展中的责任和义务,以确保林业信息化的长远发展和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五、结束语

从实践出发对当前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措施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和研究。综上分析,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和科学的方法,促进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篇11

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研究方面,已有一些学者开展过相关研究。文献检索结果表明,张建国[1]、张於倩等[2]、罗必良等[3]、罗攀柱等[4]、季莉娅等[5]、雷庆勇等[6]、李红[7]等学者都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开展过一些相关的研究,这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例如,张建国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作为一级学科,在设置本科阶段的专业时,考虑到暂时还无法进行农林整合,所以可以将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与林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分列,但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只要在教学过程、学时安排上各自有所侧重即可[1]。张於倩等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合理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组织编写专业主干课程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要体现前沿性、科学性、实用性,要少而精,实现整体优化;要扩大专业选修课的备选范围,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取向选择课程模块;要不断改进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2]。罗攀柱等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基础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以及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模块;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应该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加大实习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4]。季莉娅等以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为例,分析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更新课程内容、适当增加深度、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完善实习制度等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同时,建议采取科学地安排教学环节、举办专题讲座、开设选修课、抓好毕业设计环节等具体的措施,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

雷庆勇等根据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实践,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具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建议[6]。李红在阐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必要性和分析现行课程体系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的途径,将课程分为8个模块,即公共必修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学科共同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选择性专业课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素质拓展模块[7]。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但是,前人的研究主要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研究逻辑,而缺乏基于学生视角的“自下而上”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从了解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本科生对课程设置的想法、态度和需求出发,开展了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研究,以期为下一步的教学计划修订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设置情况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原来分为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和林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1998年调整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才将这2个本科专业调整为1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全国共有54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全面照搬前苏联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断进行调整,目前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以经济管理理论和知识为主体,专业课程结合农林学科的特点设置,农林2方面的知识都会涉及。但是,由于农科类院校与林科类院校的特点和教学资源各有不同,所以通常农业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等)构建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而林业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则偏重于林业经济管理[2]。目前,在开设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院校较多。袁振国在《当代教育学》中对“课程设置”作了如下定义:“课程设置即教学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

它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8]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结构属典型的“三层楼”构架,即最底层为公共课,中间层是专业基础课,最上层是专业课。公共课也称公共必修课,是指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主要有政治理论课、德育课、外语课、体育课等。专业基础课是指高等学校开设的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联系的基础必修课程,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是指高等学校为某一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修习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是根据国家对某一种专门人才的业务要求设置的,是专业教学计划的中心组成部分[9]。根据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使用的2007版教学大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情况详见表1所示。

三、基于学生视角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情况调查

(一)调查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旨在了解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满意度、看法和建议;调查对象为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5~2008级在校本科生;调查时间为2009年5月。调查问卷的总卷包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总体认知情况的综合调查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2部分内容。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又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调查3个部分。大学1~4年级的调查问卷在个别题目上略有差异。本次调查向4个年级学生(共计250余名)发放问卷240份,每个年级各发放问卷60份,调查覆盖率达96%;成功收回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为83%。

(二)调查分析

1.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认知情况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中,对专业课程设置情况“非常了解”的学生有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比较了解”和“一般了解”的学生分别为66人和7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9%和43%;而“不太了解”和“一点也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3%和2%。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详见图1),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教学大纲了解程度的高低与学生所在年级的高低呈正相关关系;其中,2006级本科生对教学大纲“不太了解”的比例略大于2007级,这与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修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大纲后对2007级学生加大了这方面的宣传力度有关。图1各年级学生对教学大纲的了解程度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专业的课程设置在了解和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但从整体上讲,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认识程度高于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同时,1、2年级的本科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明显低于3、4年级学生,对课程设置的了解程度略低于3、4年级学生,这说明大学新生在刚入学时没有系统地对所学专业的情况进行了解。这种情况可能引起本科生在专业认知方面存在偏差,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从而导致到了高年级才对当初的行为和选择后悔。因此,为了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专业和专业课程设置的认知程度,引导学生朝着专业培养目标发展,在本科生入学之初,就应该对其进行系统的专业概论方面的知识传授,让学生正确认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了解专业课程的设置状况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发展观。

2.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针对“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查,问卷设计了“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和“课程考核方式”等7项内容,将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调查结果详见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调查的7项内容并不是非常满意;尤其是对“课程结构体系”“开课时间”和“学时安排”等3项内容,不满意率相对较高。为了进一步分析影响“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因素,调查假设性别、年级和毕业打算是影响“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方差分析的实质是在多个正态总体等方差的假设下检验各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问题。所谓单因素,就是指所要分析的问题中只有一个变量(因素),如方案、决策等。在本文中,这个变量就是“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而这些不同的“满意程度取值”又称为“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程度”这个因素的不同水平。本文将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课程考核方式”等7项内容的满意程度按照不同的性别、年级和毕业打算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详见表3所示。

根据表3所示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性别的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课程考核方式”7项内容的满意程度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不同性别的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没有明显差异,即性别因素对“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没有显著的影响。

(2)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课程考核方式”的满意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的满意程度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这说明年级因素对“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样本均值(详见表4所示)可以看出,整体上2005级和2006级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项内容更为满意,而2007级和2008级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相对偏低。

(3)毕业去向打算不同的学生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课程考核方式”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课程涉及的内容”“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毕业去向打算不同的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的满意程度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这说明毕业去向因素对“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样本均值(详见表5所示)可以看出,毕业后打算深造的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内容更为满意;而毕业后打算就业的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更为满意,对“课程涉及的内容”“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较低。

3.学生对公共基础课设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英语、数学类、计算机类、体育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在“学生对加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力度的看法”的调查中,几乎出现了一边倒的状况,详见图2所示。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认为,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是最需要加强教学力度的;其次是计算机类和数学类课程。而认为体育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最需要加强教学力度的学生数较少。因此,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今后的课程设置改革中,应适当考虑加强英语、计算机类和数学类课程的教学力度,尤其是对英语课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力度应当予以重视,以切实加强学生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培养适应新世纪需求的人才打好基础。针对学生关注度最高的公共基础课程———英语课,项目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英语课应该在6个学期都开设的学生人数较多,占被调查人数的43%;认为英语课程应在4个学期开设的学生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38%;其余1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其他”选项,包括有的被调查者不清楚英语课程合理的开设时间。此外,有的被调查者提出前4个学期开设英语必修课程,第5学期开设英语选修课程,以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选择是否继续英语课程的学习。同时,对“大学英语4级考试应该放在哪个学期”的调查,有47%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放在大学1年级上学期,有3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放在大学1年级下学期;而认为应该放在大学2年级上学期和大学2年级下学期的被调查者分别为10%和5%,所占比例非常小。

这相对于实际情况———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大学英语4级考试放在大学2年级下学期而言,与学生自身的需求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因此,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应适当考虑将大学英语4级考试放在大学1年级进行,或者可以允许同年级学生有梯度地自愿选择参加大学英语4、6级考试的时间。在对计算机类课程的调查中,9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加强此类课程的设置,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其中,被调查者对计算机应用软件、数据库、统计分析软件、办公自动化等课程的期待较高。而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所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较少,仅有1门必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1门专业选修课“办公自动化”,这与当代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略有脱节。因此,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计算机软件应用等操作类课程;并根据经济类课程的需要,增加一些经济分析软件类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对经济管理类软件有一定的了解。在有关“数学课程难度”的调查中,认为数学课程“很难”“较难”的被调查者分别有42人和79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21%和38%;认为数学课程难度“一般”的占31%;而认为数学课程“较易”和“太容易”的比例较少,仅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0%。这说明有近60%的学生认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的数学课程难度较高。因此,建议可以略微降低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数学课程的难度,以适应更多学生的要求。

4.学生对专业基础课设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等课程。本次问卷调查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开设的6门专业基础课的开设时间进行了调查,详见表6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希望开设专业基础课的时间集中在本科阶段的前3个学期,其中认为管理学、经济法、微观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应在第1学期开设的被调查者所占比例较大。而实际上,在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2007版教学大纲中,这3门课的开设学期分别为第1学期、第1学期、第2学期。可见,管理学和经济法这2门课程的设置时间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期望,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时间(第2学期)与大多数学生的要求(43%的学生要求第1学期开设)略有偏差,但总体而言也是可以接受的(要求在第2学期开设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生比例为37%)。同时,认为宏观经济学和基础会计课程应该在第2学期开设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这比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际开设时间均提前了1个学期。由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理论上有一定的联系,是构成西方经济学的2大部分内容,所以应在连续的2个学期分先后开设;而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科的基础,学习该课程前需要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的铺垫,因此教学大纲规定这2门课程在第3学期开设是有其道理的。此外,认为统计学课程应该在第3学期开设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与教学大纲规定的在第5学期开设有一定的差距,建议在今后的调整中予以适当考虑。

尽管个别课程的设置时间与学生的看法和要求有差距,但从整体上看,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安排与学生的期望趋于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专业基础课程循序渐进式的课程设置能够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从学生对专业基础课授课内容的期望来看(详见图3所示),学生最希望授课内容有使用价值,其次是希望授课内容生动有趣。调查发现,许多学生认为课程的讲授者是何种级别并不那么重要,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才是最关键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孰轻孰重”这一问题上,认为专业基础课应该更注重理论讲解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8%,认为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占39%,认为应该理论讲授与实践都兼顾的占43%,认为应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来确定理论讲授与实践的重要程度的占10%。此外,调查结果显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认为专业基础课可以采取的课程考核方式包括闭卷测试、开卷测试、撰写小组论文或研究报告、撰写个人论文或研究报告;而且选择这4种课程考核方式的学生比例均在25%左右,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差别。

5.学生对专业课设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课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2大类。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林学概论、森工概论、林业统计学、环境经济学、林业政策学、自然资源经济学等。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学、项目管理、组织行为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办公自动化、交流与沟通、财政与金融、企业会计学、国民经济管理学、保险学、发展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合同法等。

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所开设专业课程的难度的判断,6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难度一般”,2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较难”,4%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很难”;而认为“较易”和“很容易”的学生分别仅占9%和1%。由此可见,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课难度适中,能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在“专业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孰轻孰重”这一问题上,认为专业课应该更注重理论讲解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5%,认为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占44%,认为应该理论讲授与实践都兼顾的占43%,认为应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来确定理论讲授与实践的重要程度的占8%。相比较而言,认为专业课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学生比例比认为专业基础课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学生比例略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学生认为专业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相比,前者更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对“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是否能满足学生需求”这一问题,表示目前的课程设置“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学生占5%,认为“基本满足”的占32%;而认为“不是很满足”和“完全不能满足”的共占63%,所占比例较高。同时,从不同年级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认为专业课“不是很满足”和“完全不满足”自己需求的比例从大学1年级到大学4年级逐级上升,而认为专业课“可以满足”和“基本满足”自己需求的比例则逐级下降(详见图4所示)。这可能与低年级学生接触专业课较少、尚未对专业课有清晰和正确的认识有关。而高年级学生接触专业课较多,并且面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范围相对较窄等就业压力,所以高年级尤其是大学4年级学生认为专业课无法满足自己需求的比例相对较大。

图4各年级学生对专业课满足需求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应加强哪方面课程的设置”这一问题,被调查学生关注度最高的是实践类课程,其次是农林类课程和经济类课程;认为应该加强管理类课程的学生人数最少。这可能与目前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所开设的实践类课程和有关农业、林业知识的课程相对较少而学生又希望获得更多的这方面知识有关。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应该考虑加大实践类和农林类课程的教学力度,以适应农林经济管理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的要求。

四、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看法和需求与目前实际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一些不一致性。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在今后的课程调整和完善过程中,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入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

(一)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部分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对专业性质和专业基本情况的总体认识不清;不少学生不清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处于迷茫状态,不熟悉自己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同时又对当前的课程体系存有看法,有着较迫切的课程改革需求。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应进一步重视专业概论课程的设置与教学。例如,增加专业概论课程的学时;由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授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讲述专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沿问题等;由院系领导为学生开设专业讲座,讲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将来的科研方向和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有一个宏观、正确的认识,才能消除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偏见。此外,还应在新生入学之初,开设“大学学习学”等学习指导类课程。这不但对学生学习专业有所帮助,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和个人发展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考虑学生的需求,科学地安排公共基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