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编班工作方案

编班工作方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0-02 02:01: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编班工作方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编班工作方案

篇1

一、加强守法诚信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和诚信观念

紧紧围绕我市2013年依法治市工作主题,积极开展“守纪律、讲诚信”主题实践活动,突出工作重点,抓住薄弱环节,严格依法办事,切实加强守法机关和诚信机关建设,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在本单位得到全面、正确的实施。切实加强机关干部职工的守法诚信教育,通过举办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法制园地等多种形式,引导他们增强法治观念和诚信意识,在全机关营造尊重法律、崇尚法治、自觉守信、扶持诚信的浓厚氛围。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事业单位依法登记的自觉性

进一步加强对事业单位依法登记工作的指导,全面推行“阳光登记”,充分利用事业单位年度检验、实地核查、网上登记、日常变更等时机,通过告知、解答等方式,为事业单位解疑释惑,提高登记工作质量与登记效率,提升登记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全力维护《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权威性。通过事业单位在线网站,使事业单位通过网上公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网上登记信息全面了解事业单位登记工作,提高事业单位依法登记的自觉性。继续做好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加大对事业单位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断推动事业单位依法履行公益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责。

三、以网上登记为突破口,全面规范事业单位登记工作

篇2

会上,自治区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编制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5部门联合印发了《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通铺”攻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从2015年起,要用6年时间,即到2020年,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实现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班额达到国家标准(小学45人以内、初中50人以内);全面消除寄宿制学校“大通铺”,实现所有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据介绍,目前,全区共缺学生宿舍388万平方米,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超标学生达66.5万人,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0.6%。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方案》列出了各年份消除“大班额”“大通铺”的具体工作目标(详见文末“时间表”)。

秦斌在讲话中强调,各地要按照《方案》的部署和要求,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打赢这场攻坚战。为此,他提出了“加减乘除”4种“战法”。

“加”即加快标准化建设,有效增“加”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统筹用好建设资金,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完善学校布局规划,要严格落实新建城镇小区配套建设学校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政策,严格规范撤并学校的程序和行为,坚持先建后撤,保证平稳过渡,避免盲目撤并学校导致“大班额”“大通铺”。各地要统筹用好“全面改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中央奖补专项等项目资金,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大班额”“大通铺”问题;积极向当地主要领导汇报,争取前期工作经费,落实项目建设土地、配套资金,切实按照项目进度要求实现开工竣工。

“减”即规范学校管理,切实“减”轻学校压力,通过全面实现阳光招生,科学均衡编班,严把转学入口关等方式缓解择校问题。坚持就近入学,禁止跨区域招生,严格控制入学年龄,加强寄宿生资格管理,逐步提高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定向招生名额分配到辖区初中的比例;按照“学生均衡编班、教师均衡搭配、先学生编班后配教师”的原则,对起始年级所有学生进行均衡编班;同年级教师均衡搭配,随机确定教学班级,禁止举办重点班、特长班;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实施办法》,加强学生学籍管理,坚持“一生一籍、籍随人走”,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无正当理由不能转学的规定,严格规范转学的条件和程序,坚决遏制借转学变相择校的行为。

“乘”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乘”数效应,通过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化。要科学划分学区,促进学区学校管理一体化,构建学区教学研究和评价共同体,逐步实现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差异互补。加强区域特色资源库建设,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动城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组织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强校本资源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认真落实新课标,确保国家课程开齐开足;探索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鼓励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除”即均衡配置教师,逐步消“除”教师资源差距,通过落实教师编制政策,大力补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促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和加强教师培训等方式均衡配置教师资源。要优先落实保障义务教育所需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清理规范教职工编制,千方百计解决教师编制不足问题。通过实施特岗计划、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和民族双语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和中小学支教走教计划,研究制定农村教师的招聘、福利待遇等方面倾斜政策,逐步缓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因师资不足引发的“大班额”问题。抓紧制定完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政策,进一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逐步引导城镇骨干教师和校长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超编学校教师向缺编学校流动。积极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深化教师培训模式改革,采取送教下乡、送培上门、对口支援等多种培训方式,为农村教师提供针对性培训;推动置换脱产研修,将院校集中培训、优质中小学“影子教师”实践和师范生(城镇教师)顶岗实习支教相结合,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培养骨干教师,逐步提升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教学水平,逐步化解因“择师”“择校”引发的“大班额”问题。

篇3

本刊讯 服务在津外来务工人员群体,为其子女构建包括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中教育在内的普惠教育体系……前不久,《中国教育报》报道了天津市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打通教育通道、提供优质公平教育的做法和经验。据报道,天津市把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作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来抓,在市教委的领导下,各区县政府和教育部门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并努力向非义务教育延伸,做到了义务教育全面保障、职业教育率先放开、高中教育有序推进。

目前在津接受义务教育的随迁子女共有14.77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的18.98%。为保障他们在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天津市制定政策,让所有随迁子女都能进入公办中小学就读,并在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考试竞赛、毕业颁证等方面与天津市学生一视同仁。在2012年的初中招生工作中,天津市教委又进一步明确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享有同等的待遇,要求全市各学校不得将随迁子女单独编班,要平等对待随迁子女,关注他们的生活和个体差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在充分保障随迁子女在津接受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天津市在全国较早开放了中等职业教育,实现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流入地继续接受高级中等教育,使一大批随迁子女享有了与天津市学生一样的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权利。近年来,每年都有百余名随迁子女进入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学习。

本着“认真贯彻,积极推进,有条件准入”的基本思路,天津市还进一步加快了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津参加升学考试的工作步伐。天津市教委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会同市公安部门、发展改革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随迁子女及其家庭情况进行全面调研,摸清底数,界定服务对象,在综合考虑天津的城市资源,特别是教育资源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逐步打开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津参加升学考试的大门,既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提供考试升学的机会,同时又注意遏制高考移民的滋生蔓延。 (责任编辑 邓 蕙)

篇4

学校党支部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经常研究、布置、检查实际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并定期向上级报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分工,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定期研究推进措施,定期督促检查,对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及时提醒纠正。加强实际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将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规定有效融入到行政管理制度中,健全完善实际职责范围内的管理制度。切实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定期组织全体党员学习,有计划、有记录。

二、常规工作

1、积极推进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分解行政执法职权;学校有专兼职机构、人员;坚持依法治校。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施方案;并召开专项会议安排部署;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对标研判,且依标整改。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学校配合教育局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专项治理。学校安排部分教师进行支教。职称考核方案中把在农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作为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的必要条件。

2、学校实行阳光均衡编班,录入、使用软件随机编班。招生录取情况向社会公示。班容量标准按照省厅规定执行。课程开设符合国家规定。能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规定。坚持义务教育入学新生就近免试入学,每学期开展一次质量监测。制定了科学的学科质量评估方案并能认真实施。按照上级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按省定目录征订教材教辅。

3、经费管理及使用。公用经费学校每年190余万元,培训经费达公用经费的5%以上,为10余万元。教育装备经费达到公用经费15%,为30余万元。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到位,结对帮扶工作有安排、有措施、有效果。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凡每笔经费支出都必须经过理财小组审核同意并签字,根据财政局下发文件,超过3000元的支出视为重大支出,需要校委会中层领导再审核并签字,最后由校长签字方可去国库支付中心报账。

4、教研活动有方案,实施有序,效果较好。学校教研工作做到“两定四有”——定时间、定地点;有主题,有措施、有记录、有成效。特别是年级学科备课组,积极开展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实行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资源共享,凝聚教学合力。近几年,共培养省级教学能手5人,市级教学能手10人。共计60余篇案例、设计、论文,及课件等成果在省、市、县级获奖,连续多年教学成绩均位居全县前列。

英语组课题研究项目大数据下的科学素养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师培训参训率达95%以上,国培、省培项目按分配指标参训达到100%以上。教研活动"有活动方案,实施有序,晒课率达100%以上。2018年我校多次派教师外出培训,3月份我校派出初三各科骨干教师到太原参加中考培训;5月份派我校李柱老师去天津参加足球训练培训;8月份派出语文、历史、思想品德三科骨干教师去临汾参加新教材培训;8月23日-26日我校一行19人去运城康杰中学学习高效课堂模式;10月份派出我校体育教师马晓孟到河南大学参加国培学习;11月份派出英语、思品、数学、历史、语文、物理、化学、生物每科骨干教师到太原参加新时代下的山西省初中课堂教学观摩学习。

5、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好“三优”工程评选活动,按照市、县局要求,我校在2018年全面开展了争创“优秀班主任、优质高效课、优秀教研团队”活动。本次活动将评选产生位优秀班主任、节优质高效课、个优秀教研团队。第一阶段重点开展“学”“比”活动,旨在不断提升广大教师业务素养。第二阶段重点是“争”“创”活动,主要是选拔优秀,树立学校典型。第三阶段重点是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全校广大教师和教研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促进教育教学内涵发展。活动通过广泛、深入的学比争创活动,我校教师姚颖、肖双丽、张国君的课被评为县优质高效课;杨海丽老师的课被评为市级优质高效课;张艳老师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我校教研室被评为县级优秀教研团队。本次活动达到预期目的真正形成全员参与、重在过程,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良好局面。

三、重点工作

1、“三基建设”有方案、有计划、有安排;有提升个人能力学习、考试、安排。“一目录三手册一流程图”装订成册并能及时更新。

2、学校德育工作特色鲜明、扎实有效。由各班组成文明监督岗,现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值日学生披着红色礼仪带,提醒大家文明用语、注意安全,经常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好评。在文明监督岗的有效管理下,学生们自主管理意识明显增强,课间追逐打闹的少了,见到纸屑主动捡起的多了,礼貌谦让随处可见,校园里呈现出一片健康、活泼、文明的景象。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时代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学期学校新建心理咨询室2个,拓宽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使我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健康、系统、全面、有效地展开展。通过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在心理教师引导下,学生讨论学习生活中相关的案例、进行心理小测试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从而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知道调节心理的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

环保主题活动开展有方案,有活动有效果。阳光体育活动得到充分保障、每学年组织一次学生体检。学校与教职工签定教师职业道德自律承诺书,没有教师有到民办学校代课、乱办班、乱定学习资料、乱补课、体罚学生等违规行为。学校安全制度、责任体系健全并落实到位,;层层建立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安全隐患排查实行台账式闭环管理。落实学校安全教育进课堂,提高“临汾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和“山西省中小学安全知识网络竞赛”的参与率。认真落实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校园欺凌与暴力的防控、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及上下学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实施方案健全、制度完善、台账健全。加大平安校园创建力度,制定工作方案,各项制度健全并落实到位;宣传形式多样,发动到位;认真进行线索摸排,建立台账,并及时移交处理。学校有宽带网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实现网络学习空间(师生)人人通,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

四、教育教学工作情况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做了以下几点:

1、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坚持教育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要求教师分年级、分学科集体办公、集体备课、方便教师随时进行教学方面的交流;要求所有教师参加网上继续教育学习、定期安排教师“请进来,送出去”加强教师培训。

2、加强教师常规管理

我校教育教学工作重过程、重细节、重检查。教导处对备、讲、批、辅、考、评等教学环节要求明确检查结果公布、表扬与批评并重。(1)要求精心设计教案。对教师备课有明确的规定,要求过程清晰、重点突出、科学实用。每学期检查4次、有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在例会上通报。(2)要求教师带随堂教案上课、尽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容量、调动学生积极性。校领导推门听课与教研室安排听课交叉进行。要求授课目标明确、内容充实、结构紧凑、教法恰当,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发现存在问题在例会上指出并要求改正。(3)要求作业设计有针对性、巩固性、有效性。坚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每学期教导处定期检查4次,有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在例会上通报并要求改正。

4)课外辅导主要是对“学困生”帮扶。学期初有计划、有措施,帮扶过程有效果,学期末有总结。(5)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校严格执行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范围的期末考试,平时学科单元检测由年级组安排、统一进度、统一命题、统一阅卷,不占用学生双休日。考试结束后教师认真进行质量分析,多层次、多角度发现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各年级组召开质量分析会,提出教学改进意见。对学生成绩不公布、不排名,换算成等级,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一起作为学生评价的结果。

篇5

1、坚持“划片招生、相对就近、免试入学”原则,所有公办小学、初中实行划片就近入学,初步实现域内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具有一所相对就近的公办学校就读;

2、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原则,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使其享受同等义务教育的权利;

3、坚持“公正、公开、公平”原则,实行阳光招生,均衡编班,加强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程序、招生方式、录取结果等信息全面公开工作,接受社会监督。

二、招生对象

(一)就读城区小学的条件为:

1、年龄条件:年满6周岁(20**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儿童。

2、居住条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即可。

(1)监护人具有浠水城区户籍;

(2)监护人在浠水城区有固定房产;

(3)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二)就读城区初中的条件为: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20**年的小学毕业生即可。

(1)监护人具有浠水城区户籍;

(2)监护人在浠水城区有固定房产;

(3)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三、招生计划

实验小学: 450人;

师范附小: 3**人;

实验二小: 3**人;

实验三小: 360人;

实验中学:750人;

思源学校:小学225人,初中550人;

望城中学:400人;

麻桥中学:300人。

四、施教区划分

1、小学施教区:

实验小学:浠水河以北、四桥北路以东、新华正街以西、车站路以南部分,其中不含文化路以东、清泉路以北部分。涵盖在该地理区域内的宪司坳、莲花池、环城、白果树等社区的适龄儿童。

师范附小:丽文路老转盘至金谷园路段以东、车站路老转盘至疾控中心路口以北、文化路民福大厦路口至疾控中心路口以东、清泉路老清泉镇政府路口至民福大厦路口以北、新华正街以东、浠水河以北、红烛路金谷园至人民医院路段以南、红烛路人民医院至闻一多纪念馆路段以西。涵盖在该地理区域内的关帝庙、四口塘、凤栖山、环城、莲花池等社区的适龄儿童。

实验二小:浠水河以南、闻一多大道以北、安时大道以东、双桥路以西。涵盖在该地理区域内的云路口、翟港、青云、道人桥、南岳庙等社区的适龄儿童,以及浠水河以南、双桥路以东的云路口、道人桥社区的适龄儿童。

思源学校:安时大道体育中心至铁路桥路段以东、闻一多大道以南、双桥路以西、安时大道铁路桥路段至丁司垱镇路段以北,其中不含丁司垱镇行政区划部分。涵盖在该地理区域内的南岳庙、云路口、洪山、马铺、人形地、长形地、姚家岭等社区(村)的适龄儿童,以及闻一多大道以南、双桥路以东的南岳庙、云路口等社区的适龄儿童。

实验三小:浠水河以北,与实验小学的施教区以四桥北路、车站路为分界线,与师范附小的施教区以红烛路、丽文路为分界线,涵盖在该地理区域内的胡家坪、十月、白果树等社区和北城新区的适龄儿童。

2、初中施教区:

实验中学:浠水河以北,安时大道以东、红烛路以南、红烛路人民医院至闻一多纪念馆路段以西,涵盖在该地理区域内的宪司坳、莲花池、环城、关帝庙、四口塘、凤栖山、白果树等社区的适龄少年。

思源学校:浠水河以南、安时大道三桥至铁路桥路段以东、双桥路以西、安时大道铁路桥路段至丁司垱镇路段以北,其中不含丁司垱镇行政区划部分。涵盖在该地理区域内的南岳庙、云路口、翟港、青云、道人桥、洪山、马铺、人形地、长形地、姚家岭等社区(村)的适龄少年;以及浠水河以南、双桥路以东的云路口、南岳庙、道人桥等社区的适龄少年。

五、招生办法

(一)施教区招生

1、小学招生:

(1)招生对象分两类:第一类为房产和户籍均在施教区内的年满6周岁的儿童;第二类为施教区内房产、户籍两项条件有其一且年满6周岁的儿童。

(2)招生分直接派位、摇号派位、调剂派位三种,按照先派位第一类、再派位第二类的顺序进行。第一类招生对象属直接派位对象,第二类招生对象视招生学校空余计划情况选择派位方式。

第一类招生对象:由县教育局直接安排到所属招生学校。

第二类招生对象:第一类招生对象派位结束后,若招生学校没有空余招生计划,则第二类招生对象由县教育局调剂派位;若招生学校有空余招生计划,且第二类招生对象的登记人数不超过招生学校空余招生计划,则由县教育局直接安排到所属招生学校;若第二类招生对象的登记人数超过招生学校空余招生计划,则通过公开摇号确定入学对象,通过摇号没有入围的,由县教育局调剂派位到有空余学位的学校。

(3)具有施教区房产、户籍两项条件之一且已完成三年学前教育但年龄未满6周岁的儿童,要求入小学的,按照《湖北省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收义务教育权利九项规定》,由县教育局统筹安排到有空余学位的学校。户籍和房产都不在施教区的城区幼儿园毕业生,原则上回户籍所在地小学申请学位。

(4)继续实施城区小学招生整体联动机制,实验小学、师范附小与实验三小结对,实验二小与清泉镇河东街小学结对,思源学校与清泉镇云路小学结对,加强教师交流,强化联校教研,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5)登记需提供材料:学生法定监护人的房产证、户口簿、身份证、水电气等生活费用发票(近三个月)、学生的儿童出生医学证明、幼儿园离园证、儿童预防接种证等。

2、初中招生

(1)招生对象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房产和户籍均在施教区内的20**年毕业的小学生;第二类为施教区内房产、户籍两项条件有其一的20**年毕业的小学生。

(2)招生分直接派位、摇号派位、调剂派位三种,按照先派位第一类、再派位第二类的顺序进行。第一类招生对象属直接派位对象,第二类招生对象视招生学校空余计划情况选择派位方式。

第一类招生对象:由县教育局直接安排到所属招生学校。

第二类招生对象:第一类招生对象派位结束后,若招生学校没有空余招生计划,则第二类招生对象由县教育局调剂派位;若招生学校有空余招生计划,且第二类招生对象的登记人数不超过招生学校空余招生计划,则由县教育局直接安排到所属招生学校;若第二类招生对象的登记人数超过招生学校空余招生计划,则通过公开摇号确定入学对象,通过摇号没有入围的,由县教育局调剂派位到有空余学位的学校。

(3)户籍和房产都不在施教区的城区小学毕业生,原则上回户籍所在地初中申请学位。为缓解城区初中就学压力,清泉镇望城中学、麻桥中学在保障各自片区内适龄少年入学的前提下,在尊重家长意愿的基础上,面向城区小学招生。

(4)登记需提供材料:学生法定监护人的房产证、户口簿、身份证、水电气等生活费用发票(近三个月)、学生的学籍号等。

(二)城区学校原则上不招收转插生,确因特殊情况转入的,按《浠水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按《浠水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管理办法》执行。

(四)城区雨露、创新等民办学校实行自主按计划招生,招生过程必须接受县教育局监督检查,招生方案与结果报县教育局备案。

六、招生程序

(一)申请登记(8月上中旬)

1、登记:县教育局在各学校设立入学申请登记核查窗口,学生监护人持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到居住地所在招生学校进行入学登记。登记时间为:初中和小学均为8月1日——5日。

2、初审:学校登记人员应当场审验学生监护人提供的所有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并如实填写《20**年秋季城区学校新生学位申请登记表》,并和学生监护人共同签字确认。审验结束后,各种入学证明材料的原件当场退还,复印件留存,与申请登记表一起装订,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新生入学材料档案。

3、汇总、统计:登记人员对所有登记的招生对象进行分类汇总与统计,并填写《20**年秋季城区学校新生入学申请登记汇总表》和《20**年秋季城区学校新生入学申请登记统计表》。

4、复核: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班逐一审核登记人员汇总的新生信息,对学生实际居住地的认定按照《浠水县城区学校新生入学实际居住地认定暂行办法》执行,对学生的户口、房产、年龄等重要信息,会同公安局、房产局等职能部门进行细致核查和深入社区、深入居民户实地调查核实。

5、上报:学校上报通过复核的招生对象名单。

(二)派位分班(8月中下旬)

1、审核派位。县教育局审核各学校上报的招生对象信息,并根据各学校招生计划情况,对招生对象采取直接、摇号、调剂等方式派位,确定新生名单,同时下发《20**年秋季城区学校新生派位登记表》。公开摇号由县教育局监督,各招生学校具体组织实施。

2、新生分班。收到县教育局核定的新生名单后,各学校及时做好编班工作。做到学生随机电脑编班,班主任随机抽班,不得举办重点班、实验班,班额严格控制在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

3、公示招生结果、发放通知书。县教育局和各学校通过适当形式向社会公示新生详细信息和分班结果,同时发放义务教育新生入学通知书。

(三)报到注册(9月份)

9月1日,学生持入学通知书到校报到,9月25日前,各学校完成新生学籍注册工作。

七、工作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领导,县教育局成立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招生工作仲裁小组(具体成员名单附后)。城区各学校和清泉镇教育总支也要成立相应的招生工作领导机构。招生工作领导机构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20**年秋季招生工作平稳顺利。

2、加大宣传力度。要完善、落实招生工作咨询制度、公示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县教育局将通过电视公告和“浠水教育网”专栏,及时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相关信息,同时设立招生工作咨询电话:0713——4269857,0713——4269797,接受广大群众咨询。各招生学校要通过校园网、宣传栏、张榜公告、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社会宣传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程序、招生结果等信息,做到信息公开透明,程序公平公正,将整个招生工作置于阳光下,让学生了解、家长明白、社会知晓,严禁封锁信息,杜绝虚假宣传。

3、严明工作纪律。严禁学校单独或和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严禁组织考试进行招生;严禁跨服务区招生;严禁收取与入学挂钩的各项费用;严禁拒收县教育局按政策规定统筹安排的学生;严禁超计划超班额招生,严格招生资格审查,杜绝徇私,对伪造、使用虚伪造的证件申请入学的,由县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县教育局把城区学校招生工作与“三化三改”推进、履职尽责检查、年终绩效考核、公用经费拨付等工作相结合,对违反招生纪律的学校和个人,将严厉问责追责。

学校招生工作方案二:区教师进修学校,各中心小学、区直属小学,松涛、附小,特教学校,龙岩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基一〔20xx〕7号)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闽教基〔20**〕2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招生原则

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坚持“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优先录取的原则。

3、坚持“划片招生、定点登记、就近入学”的原则。

二、招生对象

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20**年8月31日以前出生尚未入学适龄儿童均须登记入学。若因疾病或特殊情况,需要缓、免入学者,监护人提出申请,医院出具证明,户口所在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核,教育局批准。

三、招生计划和范围

1、城区(东城、南城、中城、西城、北城、西陂和曹溪,下同)小学招生计划和范围,详见附表一。

2、农村小学根据生源等情况,招生本辖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适龄子女和区教育局统筹安排的适龄儿童。

3、龙岩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民办学校)招生工作按区教育局的招生计划自主招生。

四、招生办法

(一)城区小学

城区小学招生按下列批次录取:

第一批:持有招生范围内房产证和户籍证且实际入住,或符合政策性照顾对象的适龄儿童;

第二批:持有招生范围内房产证且实际入住的适龄儿童;

第三批:持有招生范围内户籍证的适龄儿童;

第四批:暂住在招生范围内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区户籍的适龄儿童除外,下同)。

录取过程中,遇某一批次学位不足时,则该批次采用电脑派位的办法,派满为止(派位时间另行通知)。参加电脑派位未被录取的适龄儿童,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到相对就近有剩余学位的学校入学。(统筹安排学校详见附表三)

户籍要求:户籍迁入截止至20**年12月31日,要求其户籍与父母或其中一方在同一户口簿上。户籍迁入时间在20**年12月31日之后的,回原户籍所在地学校或该片区定点学校登记建档。

房产要求:房产证须住宅用途。房产证登记时间截止日期至本方案发文之日。房屋产权人应是儿童父母,且房产面积应大于50平方米,若是唯一住房则不受面积限制,共有商品套房产权者,其个人产权应大于50%。“三代”同户同住(同一家庭户口簿,有祖辈房产证,“三代”共同居住生活且父母在城区没有住房)可视同片内生。

(二)农村小学

农村小学适龄儿童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到辖区内小学登记建档,填写《新罗区20**年小学新生资格审核登记表》。

(三)民办学校

龙岩北大附属实验学校于20**年7月20日前完成招生工作,并将预录取学生花名册录入招生系统软件,已被录取的适龄儿童将不在我区其他小学登记建档。对于未在我区公办学校登记建档的适龄儿童,可适当放宽报送时间至8月20日。

(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父母双方均应在新罗城区暂住一年以上,合法从业,并且持有公安部门提供的户口簿、《暂住证》(暂住证办证截止时间20**年6月30日)(本区户籍除外)及《福建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就业失业登记证办证截止时间20**年6月30日)。凡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持相关材料到暂住片区定点学校登记建档(见附表二)。《暂住证》或《福建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时间不符合规定的,到龙门开明小学、铁山外洋小学或回户籍所在地小学报名登记建档。

20xx年起,将逐步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在新罗城区居住、务工、缴交社保等年限情况进行量化,实施积分入学招生办法。

五、有关事项

(一)登记建档时间

1、城区户籍、房产的适龄儿童:7月25~26日。

2、农村适龄儿童:7月25~26日。

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7月28~29日。

(二)提交材料(原件及其复印件)

1、城区户籍适龄儿童:(1)户口簿;(2)房产证;(3)父母双方身份证;(4)“三代”同户同住的还须提供祖辈身份证;⑸儿童预防接种证。

2、农村适龄儿童:⑴户口簿;(2)儿童预防接种证。

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户口簿;(2)父母一方的《福建省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工商营业执照》;(3)父母双方的《暂住证》;(4)儿童预防接种证。(新罗区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只提供(1)、(2)、(4)项材料)

(三)其它说明

1、符合招生条件的适龄儿童按规定时间,携带相关报名材料到辖区内小学登记建档, 填写《新罗区20**年小学新生资格审核登记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填写登记表时应写明是否服从教育局统筹安排,未填写或不愿服从统筹安排者,将不再安排学位,返回户籍所在地小学就读。

2、持“二手房”房产证入学者,此住房必须无该校在校生记录。

3、适龄儿童只限报一所学校(含民办学校),重复登记建档者,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学校入学。

六、政策性照顾

(一)照顾对象

1、招商引资。根据龙岩市政府《关于修改部分优惠扶持规范性文件的通知》(龙政综〔20**〕582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政策性照顾对象为:

(1)被授予20**~20**年度“新罗区重点企业”的企业法人代表子女及其所聘三年以上的非新罗区户籍高级技术人员的子女;

(2)新罗辖区内的生产性企业,近三年年纳税均达**0万元以上,个人注册资金达30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子女及其所聘三年以上的非新罗区户籍的总经理、高级技术人员子女。

2、拥军优属。新罗辖区部队现役军人子女。

(二)提交材料(原件及其复印件)

1、企业类:⑴企业营业执照;⑵企业验资报告;⑶近三年完税票据;⑷户口簿;⑸父母双方身份证。其中受聘总经理、高级技术人员还须提供三年以上的《职工养老保险手册》。受聘高级技术人员还须提供省人事部门颁发的《高级技术资格证书》及资格确认文件。

2、现役军人:⑴军官证;⑵结婚证;⑶家属户口簿;(4)双拥办(或军分区)有关证明。

(三)登记建档

1、登记时间:7月21~22日。

2、建档方式:申请政策性照顾入学者,按所申请照顾小学隶属关系,分别到市教育局初等学前教育科、区教育局初教股送审有关材料,填写《新罗区小学招生政策性照顾入学申请表》。

经初步审核符合政策性照顾入学条件者,按规定时间到照顾入学的学校登记建档,填写《新罗区20**年小学新生资格审核登记表》。

七、招生纪律

篇6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省义务教育条例》和省市教育部门关于做好中小学招生工作相关要求,严格保障学生入学权利,认真做好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

二、初中、小学招生

(一)招生入学原则

对县内的小学毕业生按监护人住址“相对就近”划入初中学校就读;小学坚持“划片招生、免试入学、小班就读”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二)招生入学对象

1.县直属学校和各教管中心正式在册有学籍的毕业生。

2.外地回本县就读初中的小学毕业生。

3.小学招收年满6周岁(2014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

(三)招生入学细则

1.农村学校招生范围、办法

农村中小学原则上按行政区域和招生责任范围招生。农村中小学按家长意愿及相对就近入学原则,接收辖区内的适龄儿童,对辖区内适龄儿童不按时入学的要配合当地政府部门督促其家长送子女入学,小学适龄儿童因病因残需免学或缓学的,应督促其家长办理免学或缓学手续,其他正常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必须达到100%,农村所有六年级毕业生升入本乡镇初级中学就读。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毕业生直接升入本校初中就读。

2.城区学校招生范围、办法

(1)城区小学毕业生家庭在县内有固定住房的,按照“相对就近”原则进行划片。具体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学生本人或父母在县内有固定住房的(有房产证,且必须是第一产权人),按照学生本人或父母名下的房产地址进行划片,就近入学。(需要提供房产证,户口簿和出生医学证明)。

二是学生及父母的户口与祖父母同在一起,且学生父母在城区无固定住房的情况,按祖父母名下的房产地址划片,需要提供祖父母名下的房产证,县房产管理部门出具其父母无房证明(证明父母双方名下均没有房产)及户口簿(证明三代人的关系)。

持有公证书的,可于6月底前办理产权证,并以产权证为准登记相关信息。

(2)县城户籍的小学毕业生,其父母或者本人在县城内无固定住房(暂住证、居住证、租房合同以及私下购房合同等情况均视为无固定住房)的,按其暂住证地址,可根据“相对就近”的原则,在就近学校的学位有空缺的情况下进行适度调剂。

(3)非县城户籍的小学毕业生,且学生本人或父母在县城无固定住房的,在主城区相关学校学位已满的情况下,调剂到六中和八中两所公办学校就读,学生可根据临时居住地址,交通等情况自主选择其中一所学校就读。

(4)对现役军人子女,按照相关文件精神,由学生家长提出申请,提供相关证明,结合划片实际予以照顾。

(5)对外地回的小学毕业生或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需在我县初中起始年级就读的,由家长持学生小学毕业生档案、学籍档案、学生户口簿及家庭住址证明材料(房产证或居住证等)到县教育局办理登记,分类统计,安排入学,登记时间为7月10日前。

(6)对外来务工、经商等人员随迁子女需在我县小学起始年级就读的,由家长持学生户口簿及相关证明材料(经商人员要有合法稳定经营场所和住所,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且依法经营满1年,按规定通过验定或年检;外来务工人员要有与用工单位签订的经人社局确认并参加社会保险满1年的劳动合同或就业证明)到招生片区学校登记。学校按照先片内学生、再手续齐全的外来学生的顺序依次接收,对外来生源过多难以容纳的,学校可以安排到有空额的联盟学校或采取适当提高入学条件、电脑派位、随机抽签等办法招收。最终未被招收的及时到教育局登记,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到八中等有空额学位的学校就读。

3.适龄儿童应足龄入学

根据全国中小学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及儿童身心发育的特点和规律,儿童应年满六周岁后再入学。各小学要引导家长从儿童的长远发展着眼,防止揠苗助长。针对少部分与规定入学日期相差较小的儿童家长的入学要求,各小学要进行耐心地解释和说明后果(无法注册学籍),取得家长的理解和认同。一年级新生注册时家长需提供儿童的户口簿及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

各小学严禁招收2014年8月3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

(四)招生限额

1.农村及城区中小学可根据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总数和学校容量自主设置班级,班额不超过限额(小学45人,初中50人)。

2.将城区外来务工、经商等人员随迁子女纳入招生计划,在招生计划限额内招生。

(五)转学和新生学籍管理

1、起始年级未在本片区就读,中途要求转回的,可凭房产证、户口簿、转学证明等到片区内学校提出申请,在片区学校班级未达到班额上限的前提下,可安排入学,若已满额,则到相对较近的其他未满额的学校就读。各学校、特别是城区学校校长必须对本校学籍学生总数及平均班额数做到心中有数,

2、非起始年级外来务工、经商等人员随迁子女携带有关证明资料到相关就读学校申请就读,学校根据班额实际情况,在不超额的情况下予以审定接受。

3、严格学籍管理,禁止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现象,即学生学籍与就读的学校分离、与就读年级分离。

三、工作要求

(一)积极做好政策方案制定和宣传

各教管中心和学校要根据本方案制定学校招生工作方案,对招生的时间、范围、条件、工作流程、责任分解、审核监督等予以明确。学校招生方案和招生公告应及时向社会公开,同时公开招生咨询电话、监督电话,安排专门人员认真、耐心解答学生家长的咨询和投诉,让广大学生家长知晓招生政策,确保所有片内适龄儿童都能按时报名入学。农村小学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宣传动员,稳定生源。

(二)妥善做好入学动员和服务

学校要对片区内适龄儿童进行认真摸排,对未按时入学的要依法动员入学,如学校动员有困难的,要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教育局报告,依法强制动员,保证适龄儿童少年100%入学。各教管中心和学校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热情接待家长和学生。对不符合本校入学条件的,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家长的沟通和疏导工作。

(三)严格执行招生限令

各学校要严格控制班额,小学不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城区各小学应严格按照所划招生区域招生,不得擅自招收不属于招生辖区内的儿童或未适龄儿童。

(四)严格把好登记审查关

城区学校要组织政治素质好、招生业务熟的人员做好登记报名和材料把关、审验工作,对申请人提供的户口、房产等信息要仔细、认真进行核实,对有争议的要通过上门明察、周边暗访等形式予以核实。初审结束后将申请人信息登记造册,符合条件的予以接收登记入学,对确有争议的交由校务监督委员会审核议定。同时组织由行风监督员、责任督学及纪检监察等人员参加的监督队伍,对招生过程进行严格监督检查。

(五)严格规范办学行为

所有义务教育段学校严禁分重点班、快慢班、层次班等,严禁举办所谓“实验班”、“重点班”等。要阳光分班,均衡编班,均衡配置师资,要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区学生一视同仁,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收费,保障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

(六)严肃招生工作纪律

各义务教育段学校要精心组织、规范操作,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切实维护招生秩序,热心服务人民群众,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通过伪造房屋产权、户籍等虚假材料或其他违规方式进入的学生,一经查实立即予以清退,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七)材征订

各义务教育段学校必须严格按照省教育厅核定的教材及教辅目录,通过新华书店主渠道进行征订,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推荐或搭售省定目录以外的任何教辅材料,各学校严禁统一代购、指定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省定目录之外任何品种的教辅材料或读本,对违反管理规定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篇7

1.实行“按户口分区划片、相对就近、均衡录取、免试入学”的新生入学管理原则。

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原则。

3.照顾现役军人、烈士子女就读原则。

4.严格学籍管理制度。坚持“一人一籍,籍随人走”原则。

5.严肃新生入学工作纪律原则。

1.具有__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

2.符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条件的适龄儿童。

适龄儿童入学年龄必须年满6周岁,即2009年8月31日(含)以前出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小学入学须年满6周岁,未满6周岁的儿童一律不得入学。各小学要确保户口在学校服务范围内的儿童入学,发现有年满6周岁儿童未到学校报名的,学校要协助社区居委会督促其父母带孩子到学校报名入学。

1.__科教文体局于6月26日前公布《2015年__中小学服务范围划分方案》、《2015年__茂林镇各小学新生入学工作简章》和《2015年__小学教育集团招生简章》。各小学最迟于2015年6月29日在学校公布相关简章。

2.接受适龄儿童入学报名。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2015年7月1日—15日期间,报读__小学教育集团(__小学、石棠校区、泉塘校区3所学校)采取网上报名(报名网址:__); 报读__小学茂林镇各小学由家长持家庭户口本和有关证明到校报名。各小学审核、公示等时间原则上保持一致,详情见附件:1.《2015年__市__茂林镇各小学新生入学工作简章》;2.《2015年__市__小学教育集团招生简章》。

(1)户口符合学校服务范围的适龄儿童。按照“按户口所在地分片划区、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各小学要根据__科教文体局划分服务范围,接受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报名并安排入学。材料审核时,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须提供适龄儿童的户口本(如监护人与适龄儿童不在同一户口本,须加验监护人的户口本或儿童出生证明以便证明儿童与监护人的关系)原件及复印件。

(2)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随迁子女家长网上报名或到居住所在范围学校申请报名,带上家长的书面申请书(书面申请要写清楚子女要求在报读学校就读的理由)。须提供以下证件的复印件和原件:①适龄儿童户口本(如监护人父母与适龄儿童不在同一户口本,须加验监护人的户口本或儿童出生证明以便证明儿童与监护人的关系); ②住房证明(父母的《房屋所有权证》或购房合同及发票或住满一年及以上的房屋租赁证明);③合法务工、经商证明(劳动合同或经商许可证明)或居委会出具在房产地实际居住生活(一年以上)的证明;④居住证(到报名时满一年,__户口的适龄儿童不需居住证);⑤户口地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村(居)委会出具其在户口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等“五证”。

3.做好材料审核、录入工作。适龄儿童报名后,由学校对家长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负责审核材料的老师须在材料复印件上签名,并报__科教文体局备案。学校对报名的适龄儿童进行录入,排出优先顺序,根据空余学位的情况,参照办学标准和学校实际进行安排,录满即止。如安排不下,由__科教文体局调整安排就读,同时,适龄儿童按照有关政策安排,也可以返回其户口所在地就读。

4.各学校于2015年7月30日—31日公布新生名单。

5.适龄儿童因为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户口所在地相关小学提出书面申请,学校提出意见报__科教文体局批准备案,方能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如延缓入学期满,应即入学。

各小学要严格按照所划定的服务范围招收新生,保证本辖区的适龄儿童按时入学,使每位适龄儿童(包括残疾儿童)都能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如出现有生源多于学校学位的,由科教文体局根据招生情况调整安排就读,并报__中小学新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所有学校都必须服从生源服务范围划分和调剂。小学不得以未入本校学前班为由,拒绝接收符合规定服务范围内适龄儿童入学。

如有以下四种情况之一,学校不能保证提供新生学位:①未在规定时间内到学校或在网上报名申请入学的;②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的;③已经注册小学就读或留级的;④适龄儿童不到户口所在地的服务学校报名,而是到其他学校入学就读,由于各种原因要求转回的。有上述情况之一的,将不再视为户口所在地学校规定的入学服务对象,不能保证提供学位就近入学。

严格控制借读,严格控制班额。公办学校不得随意招收借读生,符合以下借读条件的方可借读。

1.父母工作调动的适龄儿童。父母工作调动到__辖区内单位,适龄儿童、父母户口尚未来得及迁入的。需要提交的材料:适龄儿童的家庭户口本、父母身份证、调动证明的复印件和原件。审查原件。

2.父母都在外地工作的世居适龄儿童。家庭世居__,父母都在外地单位(国家机关)工作,跟随其他亲属在本辖区生活,需要到其他亲属户口所在地段的学校借读。需要提交的材料:适龄儿童家庭户口本、父母身份证、父母单位工作证明、世居地村(居)委会证明、委托其他亲属临时监护证明、其他亲属户口证明的复印件和原件。审查原件。

3.父母从事地质勘探等野外工作的适龄儿童。父母都长期在外地从事地质勘探等野外工作,跟随其他亲属在本辖区生活,或委托在__的监护人照顾,需要到其他亲属(或监护人)户口所在地学校借读的。需要提交的材料:适龄儿童家庭户口本、父母身份证及单位证明、受委托其他亲属(或监护人)临时监护证明、其他亲属户口证明的复印件

和原件。审查原件。4.父母患重病或严重残疾而失去监护能力的适龄儿童。父母均长期患重病或是失去监护子女能力的残疾人,委托在__的监护人照顾,要求到受委托监护人户口所在地学校借读的。需要提交的材料:适龄儿童家庭户口本、父母身份证、受委托监护人身份证和户口本、民政局、残联或县级以上医院危重病证明的复印件和原件。审查原件。

5.父母已购(建)房屋的适龄儿童。家庭已建有房屋(或已购买房屋),房屋划分在学校服务范围内,户口尚未迁入的,需要在房屋划分学校借读且符合该学校招生简章要求的,需要提交的材料:适龄儿童的家庭户口本、父母身份证、房屋所有权证(或购买房屋的合同、发票等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和原件。审查原件。

6.属孤儿、弃儿的适龄儿童。户口不在学校服务范围,由其他人抚养或领养的孤儿、弃儿,需要在抚养(领养)人户口所在地学校借读的学生。需要提交的材料:抚养、领养人身份证和户口本,县级民政部门抚养或领养的合法证明复印件和原件。审查原件。

7.现役军人、革命烈士的子女。父(母)是现役军人或革命烈士,需要提交的材料:适龄儿童的家庭户口本、军官证、部队师级或县民政局以上单位证明及其他有关证明的复印件和原件(涉及军事秘密的只看不收)。审查原件。

8.有其他特殊原因的适龄儿童。有其他特殊原因的适龄儿童需要借读的,需要提交的材料:适龄儿童家庭户口本、父母的身份证和其他有关证明的复印件和原件。审查原件。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__成立中小学新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各学校要成立新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新生入学工作方案,落实人员,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对本校新生入学进行审批。

2.加强学籍管理。从 2013 年起,全国已实行全国联网的电子学籍管理,严格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的政策。各小学要建立好新生学籍。在新生入学后,各校要及时办理新生学籍入籍手续,做好新生学籍信息采集、上传工作,坚持“一人一籍、籍随人走”原则。新生学籍必须依据__中小学新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录取名单办理,未经审批录取,__科教文体局不予办理学籍。

篇8

立足甘肃实际,借鉴先期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和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帮助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结构、内容和教学要求,增强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性和责任感;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体例特征、结构特征及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了解和掌握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的情况,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逐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指导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完善高中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体系,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支撑和保障,为各普通高中学校顺利实施高中新课程提供师资保障。

二、培训内容与对象

(一)培训学科: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13门学科。

(二)培训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总体情况及各学科课程方案的介绍;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介绍;各学科有关重要内容的解读;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培训;有关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方法的辅导;教学评价方法的指导;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教研活动特别是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等。

(三)培训对象:2010年我省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各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民办高中,下同)起始年级学科教师、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分学科参加)、省市县高中学科教研员,共计约1.5万人。

三、培训时间

(一)准备阶段:6月5日—7月20日,各市(州)完成各学科班级组织工作,组织对班主任、辅导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培训,配发课程资源,组织学员做好学习前各项准备。

(二)培训阶段:7月28日—8月6日,组织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13个学科教师学习。每天5学时,共计50学时。其中学习视频课程2小时,在线学习、交流和研讨时间不少于3小时。

(三)总结阶段:8月7日—8月17日。各市(州)培训主管部门将本地区培训工作总结报告(电子版)报送至“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邮箱。

四、培训组织与管理

(一)本次远程培训工作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省教育厅专门成立项目管理小组,由分管副厅长担任小组组长,成员由省教育厅基教处、师范处、财务处、民教处、督导室,省教科所、省电教中心负责人以及十四个市(州)教育局负责人。省教育厅成立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以下简称项目执行办公室),执行办公室设在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项目执行办公室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和省项目管理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我省培训实施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协调多方力量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主要包括研究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组织新课程省级骨干培训,组织培训者培训,加强与教育部相关部门和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的沟通、联系。省教育厅成立巡视督查组,对各地培训工作进行巡视、指导与督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二)网络培训服务平台的主要职责。“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挂靠在中央电教馆)负责项目组织实施的具体协调工作。通过招标机制遴选有关专门网培训机构提供远程培训的服务和技术支持工作,具体任务分配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负责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学科;北京今日园丁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负责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负责思想政治、信息技术学科。

网络平台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参与培训课程资源开发和培训光盘制作,协助专家团队进行教学,组织专家在线辅导、远程答疑,提供教务管理服务,制作操作指南,配合培训者培训的实施,组织在线研讨和提供培训信息交流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

(三)各市(州)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分解、细化我省的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制定本地区针对培训工作的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市直高中的培训工作;成立检查小组,对各县(市区)培训工作的准备、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向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和省教育厅上报本辖区辅导教师、班主任、联络员、参训学员编班情况等信息;审核各县、区呈报的学员培训成绩报表;为本辖区远程培训项目的实施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并对本地区培训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四)各县(市区)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根据上级主管部门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本县(市区)学校、教师分布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县(市区)集中学习点(以下称为“学习中心”);做好本县(市区)各“学习中心”班主任、指导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遴选工作;及时向所在市(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上报本县(市区)班主任、指导教师、联络员、学员编班情况等信息;制定本县(市区)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的相关措施和应急预案,对培训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做好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选派辅导教师的接待和在各学习中心的分配工作;做好本县(市区)普通高中教师参与培训的相关信息的收集、存档、上报工作。

(五)普通高中的校长、“学习中心”配备的班主任和指导教师是培训的具体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对顺利实施和完成本次远程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的主要职责是:担任“学习中心”的主任,全面负责该中心培训期间的组织和管理、协调工作;对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按时参加培训,保证培训质量。

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和管理本班学习活动,了解本班学员学习进度,记录学员学习活动参与情况,对跟进不足的学员进行督促,检查审核作业。辅导教师的主要职责:负责本班学习指导,组织并引领学员研讨,点评并推荐优秀作业,编辑并提交学习简报。各地要选择富有经验和责任心的骨干教师和教研员担任班主任和辅导教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聘请已进入实验省区的高中课改优秀教师承担辅导工作。同时,要切实发挥教研部门的力量,要求各市(州)教研部门积极总结和利用在“甘肃省基础教育网络教研教师教学远程研修”平台中开展的两次研修经验,保证本次培训的顺利实施。

(六)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网络技术人员,其职责是:密切配合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开展工作,协助行政部门、班主任、辅导教师进行管理与辅导,解决学员在注册及学习中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做好本地的技术保障工作。

五、培训原则及方式

(一)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对进入新课程的高中一年级各学科教师进行系统的全员岗前培训,原则上各学科任教教师都必须接受不低于50学时的系统岗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

(二)组织方式:采取班级化组织管理。组班方式以县为单位,分学科组班(网上虚拟班级)。每个班不超过100人,设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各1名。各市(州)、县(市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组织学员以县(市区)为单位按学科集中参训。各市(州)、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若干“学习中心”,组织学员集中培训。

各市(州)、县(市区)高中学科教研员、各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按相应学科组班进行学习。

(三)学习方式:由市(州)、县(市区)集中安排学员在“学习中心”学习。其学习形式主要包括:通过多媒体投影在线或离线(dvd光盘播放)集体收看专家主讲的视频课程;辅导教师组织学员针对专家授课内容结合各自教学实践开展网下的研讨和交流;学员个人借助可上网的计算机自学网上的拓展性课程资源和相关学习资料,参与网上的案例研讨和专题讨论,提出问题或咨询,接受专家的问题解答和教学指导;按要求完成相关作业等。

(四)辅导方式:本地研讨、在线交流与专家答疑相结合。本地研讨应在班主任与辅导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展。在线交流应在本地研讨的基础上,在课程专家团队的主持和指导下,组织学员进行学习交流和专题讨论。针对各地学员学习研讨和交流中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由课程专家集中答疑指导。

六、培训实施及流程

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工作从2010年6月启动,分阶段、分学科逐步推进。具体实施步骤为:

(一)6月10日前,各市(州)应负责将参加本次培训的不同学科的教师人数(含高中学科教研员、各高中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设施设备的数量及技术状况以电子文本的形式上报“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邮箱。另外,各市(州)对各县(市区)学校上报的上述信息数据进行认真审核,按照参训学员的数量和分布状况,设立和确定“学习中心”。(注:“学习中心”在冠名时可以其所在学校为基础,冠以“xx高级中学学习中心”、“xx学校学习中心”等),确定学习中心负责人与技术保障人员。指定“学习中心”所在学校的一名校长和两名副校长担任“学习中心”的主任和副主任,负责培训期间该“学习中心”培训的具体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二)6月11日,省教育厅将通过视频会议方式,组织进行对管理者进行培训,一是部署我省“国培计划——2010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工作;二是对各市(州)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学习中心”负责人、技术保障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培训流程,各级培训管理者的职责任务和工作要求。

(三)6月20日前,各市(州)按附件2的信息上报要求(相关表格请在省科所网站下载:),完成统计参加培训相关信息:

1.将各县(市区)应接受培训的教师按学科进行编班,原则上每个学科为一个班,并确定每个培训班级培训期间所在的“学习中心”。对于学员人数超出50人以上的较大班级,可再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学习组,便于组织网下的交流、研讨。

2.为每个培训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和培训辅导教师,对人数较少的小学科,可二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

3.各市(州)指定一名同志作为联络员,负责与“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和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的沟通、联系、接洽工作。

(四)7月1日前,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将帐号分配到我省;7月10日前,完成辅导教师、班主任的注册报名工作;7月20日前完成学员注册报名工作,以便学员及早体验网络平台操作。7月22日班主任在各学校校长的配合下完成审核确认工作,7月24日之前,“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将确认信息(线下)上报给平台,7月25日完成用户调整工作。

(五)7月 15日前,省教育厅将组织全省培训者培训,届时邀请国家学科课程专家及网络平台教学管理和技术人员对我省班主任与指导教师进行培训。

培训者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介绍培训组织流程、培训辅导者工作职责、课程主要内容、讲解课程特点、组织交流研讨与辅导答疑的方法和技巧、教学教务管理与技术操作办法与流程、学习简报内容与编制、与课程专家组交流沟通及信息反馈形式与办法。期间,组织学员做好学习前准备。

在此期间网络服务平台应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1.相关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将向市(州)教育局送达各学科网络视频课程的dvd光盘,各市(州)教育局根据县区上报的“学习中心(学校)”数向各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送,最终逐级配送给辖区内各“学习中心”的培训点。

2.完成计算机网络检测、dvd光盘播放测试、学员网上注册、分班、预览相关课程资源等工作。

(六)7月28日至8月6日,培训工作正式实施。在此期间,各“学习中心”负责人(校长、副校长)、班主任,应认真组织本中心的教师按照网络远程培训课程表的安排到指定的培训点集中进行培训;班主任负责对参训学员集中培训的考勤和日常管理。辅导教师在业务上具体指导参训学员的网上学习和组织网下集体研讨、交流等活动。

(七)网上远程培训工作结束10天内,辅导教师应根据有关规定,综合评定出学员的培训成绩并交给班主任;班主任经审核无疑义后应将学员培训课程、课时、成绩等信息呈交县(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归档保存,作为学员进行继续教育登记和颁发结业合格证书的凭据。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学习中心”对培训工作做出认真的总结,对培训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要纳入本年度“教师培训年”评选表彰活动中。

七、培训考核与发证

对成绩合格的学员,省教育厅颁发由教育部监制的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合格证书,同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为了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省教育厅成立了项目管理小组,并在省教科所成立了项目执行办公室,由省教科所负责组织实施。各地也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统筹协调当地的培训工作。各相关部门和组织管理、辅导人员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责,确保远程培训各个环节落实到位。各普通高中校长要特别重视本次培训工作,保证每位教师完整参加培训全过程,并严格实行持证上岗。

(二)质量保障。培训期间,省教育厅将组织人员分赴各地检查、督促培训工作。省教科所要组织省级专家团队深入培训现场指导培训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培训结束时要提交高质量的评估报告。

(三)应急保障。各地要认真做好培训的准备工作,对突况要做到快速有效应对。对黑客、病毒攻击等导致培训无法进行的情况,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尽快恢复正常;对培训过程中出现停电、设备故障及其他突况等,要有应急措施,确保培训的顺利实施。

(四)经费保障。

本次活动经费采用分级负担:

1.本次培训的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组织、网络平台支持服务及管理等费用由教育部安排专项经费;

2.省教育厅负担本次培训中管理者培训费用,班主任与指导教师培训费用(不含交通费),督查指导工作、省级管理组织费用以及班主任与指导教师的工作补助等费用;对于在培训中获得优秀的班主任与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3.各市(州)承担本次活动中各县(市区)班主任与指导教师的集中培训费用,市级管理组织以及督查指导工作等费用;

4.各县(市区)及各校承担本次活动中对各“学习中心”班主任与指导教师集中培训费用,县级管理组织以及督查指导,场地、设备使用维护及其它费用(上网费、电费等)。

本次活动不向培训教师收取任何费用。

九、其他

本实施方案的解释权归省教育厅“甘肃省普通高中课改试验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如需咨询相关问题请与办公室联系。

篇9

1、管理混乱。在乡镇一线,幼儿园管理相对混乱一些,管理松散,缺少较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上以经验型为主,特别是一些民办幼儿园,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不愿投入,逐渐使一些设施不符合规范,甚至出现安全隐患。在教学上存在有大量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口味,在课程设置上以语文、数学为主,幼儿教育呈现明显的“小学化”倾向,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挫伤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2、活力不足。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幼儿园教师的作用没有全面发挥出来,没有做到人尽其才。同时,由于考核机制缺乏力度,工资待遇是大平均小差额,没有与业绩、与现实表现挂勾,干好干坏区别不大。激励机制的引入不够。有些教师在乡镇呆不住,就想着走出山外,造成教师工作积极性不是很高,活力不足,有些甚至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人浮于事,工作责任心不强。

3、人才难留。不少乡镇往往是集中办一所中心幼儿园,且办学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缺少活动场地,基本的设施设备不足。由于条件限制,导致大部分幼儿特别是大量的留守儿童无法入园,而入园幼儿则编班不合理,大、中、小三个学龄段的儿童在同一个班级中进行教学,致使部分幼儿入园三年,变化不明显,被老百姓称为“托儿所”。在人才的引进之后,没有相对的制度、待遇保障,缺乏引力。尤其是一些优秀教师,都是在自己熟悉的行业或领域有一定影响或建树的人,大部分都在创业中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经验,但是待遇非常差,发展空间不大[1],既没有职称待遇也没有工作动力,人才难留成为了当前新形式下乡镇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的主要表现。

二、剖析新形势下乡镇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的原因

1、投入资金少。在广东一些偏远山区,经济基础薄弱,乡镇领导忙于抓经济建设,对幼儿教育工作认识不足,加之经费紧张,往往视幼儿教育为一种累赘,投入力度不大,甚至不愿投入。造成乡镇民办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上思想认识程度不高,在教学手段、艺术效果应用、资源共享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2、过分追求效益。在广东一些乡镇,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工资全靠财政收入,教师不愿意留在偏远山区,因为没有其它经费来源,幼儿园仅靠收取幼儿学费度日,这样,园长就把效益放在了第一位,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关注的效益往往是短期效应。在办园过程中该投入的不投入,也不愿意在教师培训上花钱,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园的发展。

三、探讨应对乡镇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的措施

1、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印发《广东乡镇幼儿教育发展目标》、《广东省乡镇幼儿园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幼儿园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措施,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内部到外部,均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园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各乡镇政府也都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建章立制,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构建激励机制。在乡镇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中,通过建立知识、技术等各方面的需求体系,形成激励制度的有效管理,重点在构建激励机制上下功夫。可以采取目标激励法、物质激励法、情感激励法等多种有效的激励方式,给每一个教师设置不同的目标,在目标要求上,可高可低,依据不同的人才要素而定,将每一个人才的内在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同时,推行物质激励与政治激励相结合,包括有工资、奖金、福利、设施等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创造发展的良好空间。做好“资格与岗位挂钩,岗位与薪酬挂钩”的工资制度,实行特殊工薪制或者高薪制,以科学合理的激励保障机制,激发优秀乡镇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热情。

篇10

一、开学时间安排及主要任务

1. 8月21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后勤人员全部上班,彻底清扫校园卫生。当天上午,召开班子会,分析上学期学校工作中的得失,进一步统一思想。

2.8月22日讨论制定本学期的工作思路,学校各处室谋划本学期工作重点。

3.8月24日上午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安排部署新学期开学报到各项工作。

4.8月25日全天接待学生报名,各班级由班主任负责在本班教室报到注册。教导处负责转入学生的资格审查和编班。

5.8月26日早教导处负责发放学生书作、教师用书;政教处负责住宿生住宿安排;总务处负责发放清洁工具、办公用品和学生饭卡。下午2点半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宣布本学期教职工分工情况。会上,校长郑社宏同志就本期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教导处、政教处、教研室、总务处分别明确了本学习的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一并安排了第一周工作。会后召开全体住宿学生会议,安排学生住宿,全体班子成员、班主任及政教工作人员按照分工安排进入学生宿舍检查指导学生住宿。

6.8月27日,各级各班均正式按课表上课,各包级包组领导赴年级组、教研组、各班级指导检查工作。

二、师生到位情况

1.教师到岗情况:全校现有教职工162人(其中包括借调出1人,赴良平学区支教10人,盘克初中支教1人,焦村学区支教1人,产假1人),其余人员全部到岗到位,全力以赴,已投入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2.学生到校情况:本学期截至8月28中午12点前,我校共计报到学生+++++人,其中七年级报到494人,八年级报到+++++人,九年级报到+++++人。住宿学生+++++人。

三、教育教学工作

1.为了抓好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学校领导班子潜心研究,悉心讨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校工作计划。各处室精心筹划,以学校工作计划为蓝图,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教研工作计划、学科发展计划、德育工作计划、安全工作计划、后勤计划等。学校在8月27日前已将各科教案、听课笔记、学习笔记、教辅材料、办公用品按时发放到每位教师的手中。各班教室“三表”上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自习辅导表)。我校按国家规定开足开齐课程,并严格按课表上课。所有教师均制定好所代学科教学计划,备课也能紧跟教学进度超前备课。

2.我校始终秉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切实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全校七至九年级40个教学班,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落实义务教育学校作息时间,改进教学方法、减负提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严格控制学生课业负担。

3. 设施设备管理严格到位。教师使用教学仪器都经过严格检查、维修,电教设备运行正常,专人专管,设施设备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并逐步发挥积极作用。

四、控辍保学工作。

1.为保证每个适龄学生能按时入学,我校对于需要办理转入、转出手续的学生严格按教育局规定审查。对于上学期个别流失学生,学校班子成员提前介入,与暑假期间,分赴流失学生家中全面进行劝返工作,历经多天,几经辛苦,目前已有XX名学生与报道之日返校,剩余XX名学生仍处于流失状态,为严格落实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及8月21日全省控辍保学视频会议上张世珍副省长“应返尽返、能保定保”的工作要求,实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零辍学目标,近期学校将组织相关人员继续赴学生家中全力开展劝返工作,争取流失学生全部返校。

2.学校控辍保学档案资料按要求已进行归类整理,学校控辍保学检测系统运行正常。

3.对照7月份质量检测学生名单,对于七年级入学新生严格核查,未报道的学生及时与当地镇政府、村部、家庭联系,搞清楚学生的去向,并登记造册,对疑似辍学学生近期将组织人员很快开展劝返工作。

五、加强了学校的安全工作,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我们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动摇,坚持不懈地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开学前,我们对学校的设施设备进行了一次隐患排查,学校利用班会要求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警钟常鸣,时刻警惕。同时要求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对七年级新生开展入学常规教育,要求学生快速适应初中生活,对初中学法指导进行了全面培训和专题辅导。政教处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科学规范的安全工作方案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六、狠抓环境整治,做好学校卫生工作

报到期间,教室、食堂、厕所、宿舍卫生已彻底打扫。各班级、各办公室整洁有序,图书、仪器等教学设施已经开放。校园卫生区划分明确,卫生整理到位,车辆一律不准进入校园,教师私家车辆在校外统一停放整齐,环境美观。

七、树立后勤服务意识,做到保障有力

后勤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做好了教学服务工作,排查了水、电、网等教学设备、设施,目前已经全部可以正常运转。食堂工作人员与班子成员一样,提前三天到校,目前食堂已经正常运营,全力保障了师生一日三餐。班级卫生用品,教学资料等均已分发到位。

八、严格执行上级文件,严禁各种收费

本学期我校没有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将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开学报到文件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群众监督。

九、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工作整改落实到位

根据县委组织部2019年7月16日对我校党支部上半年党建工作督查反馈清单,对于存在问题进行认真整改。

1. 对党费进行重新核算,将核算补缴的党费在党员会上进行情况说明,并在8月份缴纳党费时一并补缴。

2.本学期开学初依照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新标准对上半年党员积分进行党员大会通报。下半年严格按照新标准执行,并上交支委会初评、党员大会进行公示。

3.设置党课专用会议记录,誊写党课记录。

4.在今后组织生活会个人发言提纲撰写上严格规范,提出明确撰写要求。

5.按照《党建制度》制定责任清单,确定工作内容,明确工作职责。

十、学校管理整治年活动稳步拖进

按照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学校管理整治年活动有计划、有方案、有步骤、有反馈,学校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有条不紊,教育教学稳步实施、有序推进。

十一、作风转变,凸显特色

开学以来,学校所有班子成员能够统筹协作,相互协调,在处理好开学各项工作的同时亲临教学一线指导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服务教学。各位教职工能够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职,踏实做事。到目前为止,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社会反响良好。

十二、近期主要工作

1.教导处查阅教师教案,规范工作纪律流程;查教师候课,保证学生能及时进入学习状态。

2.校办公室一日三查教师到岗情况和集体办公、业务学习情况。

3.政教处组织开好三个会:七年级入学纪律教育会;八年级行为规范会;九年级前途理想教育会。

4.学校安排本周四下午分级召开开学典礼暨八九年级表彰奖励大会。周五下午召开家长会。重点交流本期学校工作和班级工作,指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安全、生活、学习管理工作。

5.召开九年级中考备考动员大会;各教研组召开教研组会。备课组、名师工作室、科任老师按时制定上交各类计划。

十三、工作亮点

1.细化学生日常管理,侧重学生“五个习惯”的培养,以养成教育促学习,以人格教育促成长。优化少年宫辅导员,外聘社会人士担任社团辅导员;整合社团,打造精品团队。加大开放学校教职工活动室时间,提高教职工业余生活品味。

2.教师工作积极性高,开学第一天所有学科科任老师均能提前备课,开好了新学期第一课。侯课制由被动转为主动,课前3分钟各班级均有老师侯课。

篇11

自2010年9月以来,江西省部分优质中职学校接受了内地中职班的办学任务。三年来,自治区、江西省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从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予班多种形式的帮助,为同学们茁壮成长、顺利成才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各中职学校通过全员齐抓共管,全方位周到服务、全时段安全管理,中职班学生各方面均取得不小的进步。生活环境已经适应,思想上较为稳定,学习积极性大幅提高,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升。第一批入学学生已经实现顺利毕业,办学取得较好效果。

一、办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生活环境不适应。中职班学生从入校时到第3个月,是各种疾病易发高发期。由于时差反应以及江西持续高温酷暑、湿度大等气候差异及环境的不适应,学生中常发性疾病有:一是易患部分传染性疾病。如腹膜炎、外耳炎、水痘等疾病。二是易患部分急重症。如阑尾炎、胃穿孔等。三是易患部分气候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晕厥等病症。四是外伤频发。如膝关节损伤等。个别学校学生累计患病率甚至达到15%。五是饮食方面不适应。对当地风味饮食有个适应过程。

(2)教学实施难度大。通过对入学新生调查发现,中职班生源质量不高,文化基础不牢固、特别是语言障碍难以一时攻克,是关系到办班成败的关键问题。尽管班入班学生的入学信息均显示为初中以上学历,但从实际现状看,有的基础教育薄弱,从小未接受汉语教育,不会说甚至听不懂普通话,这给日常管理及教学计划的统一实施带来较大难度。

(3)班级管理难度大。班来自同一地区的同学容易抱成团,有时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同学之间发生矛盾。

(4)实习期间管理难。中职班学生由在校学习转向医院实习后,学生角色和学习环境发生转变,学生应该要有心理和学习方式的适应期,在此期间,容易出现不稳定因素和隐患。

二、内地中职班教育管理对策

(1)加大医疗保障支持力度,加强对学生疾病的预防。尤其要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在食品的花色品种方面适合班同学的口味和习惯。

(2)加大教学支持力度。一是应开设最基础的语言课。由于缺乏语言培训教材及藏语老师,学生难以尽快突破语言关。可根据学生汉语水平的差异,专门编写各级别教材及教学实施大纲。第二年和第三年为专业学习阶段,第四年为实习顶岗阶段。二是教师及班主任的安排。挑选责任心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授课和班级管理。三是延长学制为4年。考虑到学制短,时间紧,基础差,任务重等特点,原定第一学年开设文化及医学基础课程,第二学年开设医学专业课程,第三年到医院临床实习的课程安排,值得重新考虑。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参照汉族班同专业四年学制的安排,因此,中职班学制应由“2+1”延长为“1+2+1”,第一年专门为补习语言的预科阶段。四是实行课程优化设置。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以致用,承办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应适时深入到基层卫生机构,了解医疗服务内容、服务对象需求和卫生类毕业生就业情况,就医疗、就业等进行调研,摸清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等医疗服务项目的特点,并及时修订教学计划,针对性安排教学。

(3)加大安全教育力度。生的安全教育是中职班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要成立专门管理机构。要成立由校级领导、中职班学生管理小组、班主任、寝室辅导员、中职班带队教师等组成的多级管理体系。二是要健全管理制度。举办学校要在参照汉族班学生的管理制度上,制定了《中职班值班老师管理制度》《中职班一日常规》等精细的管理制度,尤其要制定学生外出、请假、安全等管理制度。三是要加强饮食卫生、心理健康以及消防安全等方面知识教育,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效果。四是加强日常养成教育。为促进班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爱国爱校的良好学风,建立良好行为习惯,要开展 “扬正气、树新风”主题集中教育活动。通过分段教育,分层实施,每位学生针对自身思想、学习、生活、守纪等方面进行总结。同学们开始学会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的发展,能自觉地听团课、上党课,遵纪守法意识进一步增强,团结互助的精神进一步得到发扬,班风、学风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