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学德育教学管理论文

小学德育教学管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6 17:17: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德育教学管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小学德育教学管理论文

篇1

据新华网北京5月17日报道,我国已成为全球信息通信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1.44亿,其中宽带上网用户9700万户。由此可见,互联网在我国各地、各领域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发展,各门学科争相占据这一互动交往平台。网络所涉及的内容除了科学技术外,人文科学领域的知识也逐步地丰富了起来,蕴涵于其中的价值思想也是多种多样。网络内容呈现出多样复杂性特征,对于普通的网络使用者来说,由于时间和地理的跨度,以及内容的信息符号化,网络交往的确是具有虚拟隐蔽性。而从网络使用者的年龄分布来看,18岁以下的用户2000年1月仅占2.4%,到2002年7月就达到了16.3%,到2006年学生用户已经达到了40%,这体现了互联网生力军年轻化的国际性趋势。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们由于生理上的缺陷而形成的特殊性格、心理往往使他们脱离集体,自我封闭,这使得他们更加愿意通过网络来倾诉自己的烦恼,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网络成为他们表达内心世界的最好渠道。但是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理性分辨是非的能力差,而信息量巨大,内容丰富,方式多样的网络使得特教学校对学生德育管理的难度与日俱增。特别是多样复杂的内容,多元的价值,虚拟隐蔽的交往将使特教学校的德育在网络时代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网络化时代,特教学校德育管理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网络时代的德育管理者必须对网络影响德育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了解,不是一味简单地拒绝、抵制,而是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网络进行充分地开发利用。我们特教学校德育管理者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按照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适时地调整学校德育方法手段,发挥学校德育管理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应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一致的前提下,遵循导、督、防、诲四项原则。

一、因势利导原则

由于特教学校学生理性思维发展不成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较差,思想免疫力不强,学生主体行为容易失范。因此,要求教师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发挥德育管理的主导功能,优化网络环境利用网络开展多样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实现自我教育和管理。而引导的关键所在是,使学生进行目的性学习、娱乐活动,提供有益的网络活动场所。为此,学校应给学生介绍一些有益学习的网站,并自觉建设形式灵活多样、轻松活泼的校园网站,满足学生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因势利导”,把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放纵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流向非法网页或沉迷于游戏等,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思想品德。也不是一味的禁止,导致学生的逆反,或落后于时展的步伐。

为此,网络时代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基础。首先要有网络德育意识。在网络时代,增强教师网络德育意识是搞好德育管理的关键。在网络多元文化的价值冲突中,我们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技术对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桥梁纽带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按照党和国家既定的教育方针政策进行德育管理,保证德育管理的方向的可靠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其次,是网络主体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互联网得以完整体现。为此,教师必须改变工作作风,认识到学生自主性对德育管理的意义,以“人本”关怀学生方能适应网络背景下的德育。第三,教师应有一定的网络资源意识。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只要能主动获得信息和利用信息,就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选择信息提供指导。

二、勤查严督原则

目前,学生的网络技术水平普遍比较高,教师除了过硬的思想素质外,同时,还必须具有娴熟的现代教育技术,因此,提高广大教师计算机技术和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已是当务之急。熟练地操纵网络、驾御网络能及时地处理网络中所产生的问题,比如说,制作网页,设置防火墙,服务器等等。不仅保证了德育的方向性,还使德育工作更加生动形象,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也只有在教师熟练地掌握了网络的技能和技巧后,教师才能真正在网络时代起到德育管理过程中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随意性,互联网有使学生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的一面,但是,残疾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往往会形成与健全孩子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他们把握道德认知能力较差、政治方向的能力和思想抵御能力不强,因此,在积极引导,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勤查严督。经常性地检查浏览历史记录,对于合理的予以鼓励;对于非法地行为应及时地教育、制止。学校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使用网络的主动性也较强,易于操控。较难的是,社会中的“网吧”和家庭网络的使用控制。因此除了学校外,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对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负起责任来,加强德育网络的有机联系。这样才能对学生网络使用真正的“勤查严督”。

三、防微杜渐原则

“防微杜渐”原则,不是禁止学生使用互联网,而是针对学生个体多样性、差异性的客观存在而作出必要且适当的反应。在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的情形下,构建相关的监控机制,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控制,或运用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控制信息源也是必要的。

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这要更多地依赖于社会网络技术。特教学校德育工作者的网络技术是比较有限,而目前的特教学校学生的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有时也是有心无力,对学生的说教如“过耳之风”难见成效。有人说,新时代的文盲是不识电脑网络者。因此,不仅学校教师要普及网络应用知识,家长们也要对此问题加于重视。如今,不少家长还是“电脑盲”,对孩子的思想品德的管理乏力。

就如此情况而言,有关技术部门应承担起在思想价值等方面保护特教学校生的义务和责任。通过编写一定的程序限制学生登录不良网站浏览不良的信息,并为他们引入科学、健康的信息软件,搭建健康有益的网络信息平台。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借助行政手段加强对社会上网吧的监控和管理,取缔非法网吧。尽可能从源头上减少黑、黄、赌、毒等信息垃圾的传播。贯彻“防微杜渐”原则,真正做到德育内容上纯洁性,增强学校德育效果。

四、谆谆教诲原则

一些学生“道听途说”,或使用搜索引擎时获得的某些网站极具蛊惑性和诱惑性的信息,只要思想上稍微懈怠就容易误入歧途。为了特教学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贯彻“谆谆教诲”原则。正如孔子所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1]在这里,贯彻“谆谆教诲”原则,应以鼓励先进为主,批评教育为辅,树立榜样模范积极引导,逐步规范网络德育。

首先,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积极抵制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吸收网络文化,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道德判断能力,这也确实是网络德育的任务之一。并且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杜绝不文明的网上行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自觉规范网上行为,杜绝网上破坏的发生。与此同时,还要对学生通过网络取得的成绩予与鼓励和表彰,以模范榜样典型促进学生健康使用网络。其次,学校也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咨询,及时地对非正常心理行为进行疏导、纠偏,以解决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隐患。长时间的上网,对学生的心理有很大的影响,很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建立网络心理咨询站,借助网络的匿名性,隐蔽性,在自身努力及老师的帮助下,可以使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求得心理平衡,达到医治心理疾病的效果。最后,还应提及的是,对学生的监督教育也绝不是学校一方的事情,也要求家长和社会共同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要给特教学校德育营建一个良好的小环境,而且还要给特教学校德育营建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篇2

二、德育管理的基本环节

德育管理是现代小学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德育管理的科学化、最优化是建立系统化、层次化、网络化的教育工作体制,促进德育工作更加顺利、有效地实施的重要保证。小学德育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四个基本环节。

(一)制定计划

1.制定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小学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缺少它就象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的船只一样,一切德育活动将无处着手。小学德育工作目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结构,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总的要求,也反映了一定时期人才培养的总的方向和总的趋势。德育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同时,为了便于实际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把总目标进行分解,制定出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

2.制定德育工作的内容及实施步骤

德育工作内容应根据小学的德育目标来确定,使内容符合于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当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及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等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还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接受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确定实施步骤,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二)安排实施

1.建立小学德育管理系统

学校应建立在校长领导下的,由校长、党支部(总支)书记、部分师生员工、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等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是组织校内外各方面的力量,协调校内各组织、各职能机构以及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关系,宏观指挥并指导德育工作的进行,监督检查各方面的工作,做好德育质量的评定以及总结等工作,这是进行德育工作的组织保证。

2.运用多种方法

在新的形势下,以往的仅通过思想品德课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单一途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要求,因此,开辟德育工作的多种渠道和多种途径已是大势所趋。学校除了上好思想品德课外,还应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和全体教职工的作用,把德育寓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寓于课外和校外活动之中,寓于社会实践和劳动中,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学生不应仅仅从教师那里获得德育知识,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家庭、社会(包括各种媒体)、集体等也是对他们进行德育的重要力量和媒介。

(三)评估效果

1.制定标准

质量标准是衡量工作及成果的尺度,没有它,就失去了参照度,也就无法做出科学的评价。制定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标准应根据小学德育的目标及国家颁布的相关规定,如《小学德育纲要》中的德育目标、《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好学生标准》及学校制订的《文明礼貌常规》等。另外,小学教育的总任务、小学生年龄特征也是制定标准的依据。德育的质量标准可采用阶段性指标和综合指标来衡量。其中前者指的是德育教育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德育工作与成果的考核标准。德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标准化工作,因此,一定要符合小学的实际。

2.评估效果

它是对小学德育工作与德育成果作出评价,并以德育质量为依据来衡量德育目标达成度的一项工作。科学的评定可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与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学生的发展。要防止片面地以开展教育活动的次数多少和活动的热闹程度等表面现象来评定德育质量的倾向。

三、思考总结

一个时期的德育计划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总结,总结要以德育工作计划为依据,用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发扬工作中的成绩,寻找差距。因此,总结可以积累德育工作经验,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它不仅仅是为了回顾和总结前一段工作的实施情况,最为重要的是依据以往的经验,结合下一阶段的实际,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更加完美的德育工作计划。因此,总结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又是促进德育管理科学化的一条基本途径。

四、开展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一)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工作职责要求教师把崇高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一般来说,小学生都是崇敬老师的,并且是喜欢模仿老师的言行的,作为一名教师,要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需要,就得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这样,才能成为孩子眼中美好品德的化身和仿效的榜样,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一名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有对学生的爱护之心,怜悯之心,同情之心。当学生失意时,能倾听他们的诉说;当学生无助时,能向他们伸出热情的双手;当学生无望时,能用最亲切、最感人的话语去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才愿意和教师沟通、交流,也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会取得实效。

(二)抓好课堂教学

1.利用教材资源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师要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又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充分利用好各学科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以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语文、品德、社会等学科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中国近代史和基本国情教育;数学、自然等学科,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音、体、美等学科也要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2.利用网络资源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课也在各校普及,它具有获取信息快、直观性强的特点。网上世界的精彩丰富和网络文化的简单快捷,对青少年具有极大吸引力,因而也极易使之沉迷上“瘾”。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上网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障碍而禁止或阻止青少年上网。相反,应积极让已掌握计算机技术的青少年上网。但对因上网而导致心理障碍的青少年应积极疏导。首先,是防患于未然,应在青少年上网前就向青少年传播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以及防止心理障碍产生的方法,使青少年尽量避免上瘾。其次是对已患上上网心理障碍的青少年进行矫治。如适当控制上网时间,要求青少年在上网的同时不要忽视与同学、家长、教师的人际交往,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引导家长正确指导孩子上网等。要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抵制不健康的网站和信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3.利用本土资源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利用当地和学校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多样化的认识环境和空间。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家乡、学校的德育资源,用鲜活的事实教育学生,使他们增强自豪感、自信心;用典型的事例感召学生,使他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说教,使德育更具有实效性。茅以升事迹陈列馆是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座落在优美洁净的茅以升实验学校内,馆内陈列着反映茅以升先生事迹的部分文化生活用品以及反映茅老先生在桥梁事业方面的成就的文字与图片等。馆内立有茅老雕像,并有多媒体设备滚动播放纪录片《架桥人——茅以升》,以大量生动的事实,展现茅老奋斗进取、无私奉献的一生。为贯彻落实杭州市委、市政府《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行动计划》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推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提升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生活品质,2008年1月,茅以升事迹陈列馆作为首批列入“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场馆名录”的71座场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借此契机,学校依托少先队和德育干部的力量,围绕展馆建设和宣传,精心设计并实施了以“桥”为主题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积极做好场馆的内部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认真组织开放,在做好迎接广大青少年、市民参观的各项工作之余,也形成了自己的德育工作特色,吹响了德育的“集结号”。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对小学生而言,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小学德育工作既要有内容,还要有载体,有趣味,而有意义的活动是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因此,要经常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以活动促德育。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结合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在德育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班级活动或召开主题班级会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的程度,有层次地安排活动。如低年级可以安排一些使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健康、家庭负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活动;中年级可安排一些培养对他人负责的精神,培养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孝敬父母、与人友好相处、诚实守信等品质方面的活动;高年级要侧重从培养学生对社会负责的精神的角度安排活动,即培养学生对学校、对社会、对环境、对人类负责的精神,使之关心班级、热爱集体、遵守社会公德、热爱大自然、热爱家长、热爱祖国、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热爱全人类。

2.结合社会实践

开展的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兴趣、意愿,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如搞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可提出一个总目标,具体的地点、活动的方式、采取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选择,这样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在活动中能力得到了培养,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3.结合家庭教育

人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家长在德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提出教育学生的明确目标,教师要与家长加强联系,互通信息,交流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创建良好的环境

篇3

二

学生自主时间的增多,活动空间的扩大,确使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参加学科兴趣小组或课外技能兴趣小组的活动,发掘了自身的潜力,发展了自己的个性特长,提高了自身素质,初步实现了素质教育。然而,由于教育的滞后和不力,疏于管理或管理工作的漏洞等原因,有那么一些同学都在这些空档时间里,在校内,外却干起了违法乱纪、损害学校形象的行为。其主要表现:

第一、一些同学利用空档时间,到电子游戏机室打机,为了讨机币钱,他们干起了盗窃、抢夺、勒索、变相勒索、诈骗等非法侵占公、私财物的行为。例如:近年来,在一些中小学校里,由于一些学生利用空档时间经常到机室打机,迷上了电子游戏机,他们为了讨机币钱而诱发了盗窃、销脏自行车,勒索和变相勒索同学财物、甚至抢夺同学的财物等违法乱纪的行为。这类案件占学生在空档时间违法乱纪案件总数的26.9%(下简称为“这类案件约占百分之几”)。这类案件往往发生在寒暑假期间及寒假后的新学期,受害者通常敢怒不敢言,因而容易被学校忽视。

第二、一些同学在空档时间到录像室看了黄色录像后,经受不了刺激而诱发流氓行为。例如:某中学初二有位校足球兴趣小组的成员,在多个星期六晚上分别伙同不同的队友到录像室看了黄色录像后,由于受影响较深,除了回校后把“”上的关于的种种招法一一画在作业本里传给本班的其他队友和同学看外,还在课室走廊或在女同学必经的通道故意设置路障,趁机占女同学的“便宜”的流氓行为。这类案件约占21.7%。

第三、一些同学由于受不良影视作品的影响,受个体书摊销售的不健康和黄色书报的腐蚀,他们十分羡慕和欣赏作品中的主人翁谈情说爱的浪漫情调,诱发早恋,甚至由早恋发展到“私奔”。例如:某中学有两位美术兴趣小组的男、女同学,由于经常出入录像室和个体书摊摊,看了台湾某作家的恋爱小说和《龙虎炮》等不健康和黄色书刊,开始他俩相互暗恋,后来发展到早恋,当他俩的行为被老师和父母发现后,她竟经常以美术小组外出活动为由,欺骗班主任,躲开父母的监视,最后,他俩竟“私奔”近一周,同食同居。这类案件约占14.8%。

第四、有些兴趣小组的同学,经常先以兴趣小组活动为由向班主任请假,后又对兴趣小组辅导教师谎称班主任不同意其参加兴趣小组活动,长期游离于班集体和学校之中,伺机干侵占师生和学校财物和损害同学友情的违法乱纪行为。例如:某中学初一有位舞蹈队的同学,他经常以舞蹈队排练为由向班主任请假后,又以班主任不同意其参加舞蹈队为借口,欺骗班主任和舞蹈队辅导老师,钻空子,先以借同学自行车偷配锁匙为手段变卖同学的自行车,后发展到明目张胆以借同学的自行车直接变卖和拧学校的水龙头、偷捡学校的教学设备去卖的地步,既违法违纪,又损害了学校、同学利益,破坏了同学之间的友情。这类案件约占7.6%。

第五、有些同学由于空档时间多,精力过剩,好奇心又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胡思乱想,在不正当的好奇心驱驶下,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理,竟干起了“恶作剧”。例如:某学生为了满足其亲眼看到消防队叔叔怎样救火的好奇心,竟然两次纵火烧摩托车。这类案件约占3.8%。

此外,学生中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还诱发了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群殴,赌博、变相赌博等违法乱纪行为。

三

常言道:蚁穴虽小,足以毁千里之堤。那一些同学在空档时间里的所作所为,其负面影响也是较深刻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值得我们深思。针对学生在空档时间里的所作所为,我们应如何改革德育的教育内容,加强学生空档时间的管理,把问题降至最低点。依我之见:

一、改革德育教育内容,从培养学生的明是非观念、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和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着眼,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恰当的教学内容,才能使人留得住,听得进,才能引起人们的思索和共鸣。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教育内容给人一种“空而大”的感觉,可望而不可及,缺乏针对性,严重地影响了教育效果。学生空档时间的所作所为是在教师和同学的直接监督和约束力减弱,甚至消失的情况下,由学生面对现实被动地或主动地作出抉择的。为此,我们应从培养学生的明是非观念,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着眼,对他们施以如下的教育内容:

第一、公民意识教育.对学生进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并与《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权利和义务、纪律和自由、道德、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和人生观等具体内容的教育,以使学生明确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应该做,哪些行为一定要做,哪些行为不能做,培养学生的明是非能力。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从而形成公德心和公民的责任心,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第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教育的永恒主题,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知我中华,培养爱国之情;爱我中华,树立报国之志;建我中华,实践效国之愿。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英雄人民事迹教育,祖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教育,学校、家乡的历史教育,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的热情,建起他们为班争光、为校争光的精神支柱,达到为了学校、班级的荣誉和利益,而努力遵纪守法,努力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目的。

第三、心理素质教育

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挫折感、困惑感、失落感等教育,预防他们的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碍;对他们进行生理知识和青春期心理知识教育及性知识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早恋的危害性等,使学生形成健康的道理心理品质及道德评价能力,克服或减少逆反和对抗心理,增强他们抵制不良思想影响和侵蚀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增强自控能力。

第四、科学的学习态度教育

增强学习的自觉性。随着“普九”的实现和“普高”(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的大步迈进,学生的起点素质势必呈下降趋势,如何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进呢?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名人名家的成功史,身边优秀学生的学习心得体会和学习方法的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精神。只有学生有兴趣、有信心和决心读书,才能把他们过剩的精力引导到学习上,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得到满足;只要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正确的引导,得到合理的满足,才能有效地预防他们“搞恶作剧”。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使教学内容更有效地施行,我们必须坚持动态和静态教育有机结合的形式,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地开展德育教育。

1.说理性教育方式。可以通过校会、班会、演讲会、辩论会、团队生活会、法制讲座等主渠道,采用灌输性教育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2.渗透性教育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小组的活动,校园文化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开启和诱导,让他们懂得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

3.养成性教育方式。学校可以把《守则》、《规范》的要求,作为德育量化管理的内容,通过实施班级德育量化管理,运用奖惩和德育考核加扣分的杠杆,调节学生的行为,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榜样性教育方式。教师通过经常性采用讲名人名家故事,组织踏名人名家成长的轨迹活动,召开身边先进人物经验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激励他们进取和拼搏。

二、改革和完善德育管理机制,强化管理,增强德育工作效应,以适应素质教育需要。

素质教育条件下,我们应坚持和发挥过去德育管理机制优势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学生在空档时间因管理而出现的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强化学生的管理。

第一、针对课外活动小组辅导教师与班主任在管理上的不够协调,学校应建立素质教育领导小组。这个小组应由政教的副校长为组长,教导处负责课外活动小组管理工作的副主任和校团委书记为副组长;课外活动辅导教师代表和班主任代表为组员。负责研究学生在空档时间,尤其在课外活动中的思想新动向,协调各方关系,及时制订和实施教育和防范措施,强化各个课外活动小组的管理(例如可采用“四有”措施,即有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检查记录、有活动汇报和总结)。明确辅导教师的管理和育人责任,通过建立和实施严格的考勤和严明的奖惩制度等,尽最大限度地堵塞管理漏洞。

第二、建立一支流动的校风监察队。从管理的角度看,一些学生在空档时间的所作所为源于教师和同学的直接监督和约束力减弱,甚至消失。其所作所为又没及时被教师和同学发现诱发了饶幸心理,认为自己犯案手段高明,神不知鬼不觉,进而放纵自己。为此,学校务必要建立一支流动的校风监察队。这支队应由教师和学生联合组成,即学校在教师中挑选一些热心学校德育工作,有较强的教书育人责任感的教师加入这支队伍;学校还应在各班、各层次学生中挑选一批教师信得过的学生组成这支队伍。这支队伍应采用分合无常、定点与不定点、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完成两种职责:1.及时发现、反映学生在校内、校外活动的新动向,报告学生的违法乱纪行为;2.及时制止和处理学生中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多年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证明,这支队伍在遏制学生在校外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发挥了很大作用。

第三、依靠社会力量,加强社会文化管理,堵塞污染源。当前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场所主要有:1.电子游戏机室;2.录像和投影室;3.卡拉OK营业性舞厅;4.桌球室;5.个体书报摊。为此,学校必须:

第一、要研究掌握有关政策法规,运用政策法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例如:多年的学校德育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电子游戏机室已是毒化学生身心,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诱发青少年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的场所。省教厅已明文规定:学校200米范围内不得开电子游戏机室。若我们研究掌握了这个《规定》,我们就会心中有数,才能运用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篇4

二、强调德育的全方位观念。学校强调每位员工都要参与德育管理,并能自觉地落实在行动上,学校发挥每位教职工的作用,无论在教室、操场、图书馆微机房、音乐室、美术室,只要有学生活动,必须有教师负责管理,包括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落实有效的常规措施;此外,我们还应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德育,通过启发、讨论、探究等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置必要的空间,让学生多思、多想、多问,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教育真正进入学生的成长过程。

三、设置合理的德育课程。加强各门学科的德育功能的开发,使其自然地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因素,发挥德育的辐射功能,如发挥中学思想政治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发挥地理和历史学科的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等教育资源优势,同时学校德育还应切入学校的教育过程和课程设计,根据学校实际、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品质养成和素质发展不同,设置相关的德育课程,把德育教育作为学生的一种能力来培养,在实践中提炼。形成特色、开发校本课程。

篇5

2当前技工学校德育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德育教育工作在技工学校中的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高

技工学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实用性和职业性,导致德育工作往往成为其中教育的“形式品”。德育通常只是挂在嘴边,真正做起来却流于形式,例如很多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课程较少,被削弱很多,同时学生也对德育课程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导致德育教育工作的地位被削弱。

2.2技工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色彩过于浓厚

德育工作的开展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而很多德育工作者把德育活动作为应付上级领导视察的应付工作来进行,为了获取一定的名誉利益而开展,最终导致德育工作在学生中失去信誉,过程流于形式,具有极浓厚的功利色彩。

2.3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缺乏整体性,各自为政

多数技工学校的管理机制和领导机制不健全,德育工作的开展和领导易出现“灰色区域”,即由于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出现问题导致有些工作无人顾及,造成资源浪费,德育工作缺乏整体领导,各自为政的情况时有发生。

2.4技工学校的德育教育目标定位缺乏层次性,过于理想化

当下技工学校的德育教育目标定位完全偏离学生的实际情况,过于理想化,没有阶段性和个性化。在德育教育活动中开展内容空泛无趣,不切实际,达不到德育工作的根本需求。同时,很多德育课程层次定位失败,教学内容无法实践,不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和实际行动。

2.5技工学校德育教育中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形式缺乏平衡

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才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更好地开展。而大多数技工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往往过于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导致隐形教育缺乏,学生们缺少自我教育的能力,在文化、学科等多渠道德育功能上工作效果低下。

3对构建技工学校有效德育教育工作管理模式的探究

3.1确立适合技工学校学生的德育教育目标

根据各技工学校的不同状况和学生的水平情况要开展不同的教育目标,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多种教育模式共存,展开分层次管理。首先,应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梯度的德育目标;其次,按性别不同设定有特点的德育目标;最后,依据专业不同实施有针对性的德育目标。

3.2建立全员参与同时各有侧重的德育教育体制

建立全员参与同时各有侧重的德育教育体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同时建立健全的学生德育工作制度,强化学生信息制度。其次要构建一个和谐的德育教育环境和氛围,构造全员参与的开放德育教育体系。

3.3利用隐形德育教育资源实现德育教育的功效性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当下教育的主要特征,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意识,通过情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和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等来实现教育的延伸和德育工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性。

3.4保障德育教育工作者的管理积极性

技工学校在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团队建设的同时,要对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成果予以肯定、支持和信任,以此来保证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管理精力。同时赋予德育工作者必要的权利,增强他们的威信度,让他们能够以乐观、积极、热情的态度来引导教育学生。

篇6

高校学分制改革既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积极意义,又会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冲击,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着手变革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主动调整工作目标与策略,融入新的学生工作理念,走出一条适应学分制改革需要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途径。本文拟结合工作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我国社会经济的开展,对高校人才培育形式提出了新的请求。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开端实行学分制变革。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能够自主选课、自主选时,自主选师,自主选学,促进了学生全面开展,对教育教学管理变革具有积极的理想意义。但是,学分制弹性、灵敏性和自在化的特性,突破了传统教学行政班级的学生管理形式,给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了了宏大的应战。因而,如何树立与学分制相顺应的学生管理机制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急需处理的问题。

1 学分制的内涵及特性

学分制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由19世纪美国哈弗大学首创,因其利于学生开展,契合教育开展的规律,在各国高等院校中已得到普遍实行。学分制以选课为中心,学生自主选课后,得到教员的指导,经过学习取得相应的学分和绩点,以此来权衡学生学业成果。其特性有以下几方面。

1.1 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敏化

学分制施行后,学校依据学生兴味、学习需求和未来开展的方向,设计出相对弹性和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因人而异配置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培育形式。经过选课这个平台,学生学习的时间变得灵敏和弹性,学习内容也能够自在选择,学生不再受教育年限和授课时间、授课课程的约束,在满足学生个性开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全面开展。

1.2 课程考核的变通性和自主化

学分制下,学生的学习效果经过学分的数量和绩点来权衡。在预选课程后,学生停止试听,在试听中假如发现本人对所选择的课程不感兴味,能够停止退改组,对曾经完毕试听的课程也能够停止小范围的补选,这为学生的个性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学期末,关于学生选修的课程,呈现考试不及格,均能够重修重考,直至获得等值的学分为止。

1.3 课程过程的指导性和个别化

学分制是选课制、学分制和导师制三位一体的。固然学生的兴味喜好很重要,但由于学生本身才能的限制,他们很难独立设计一套契合本身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学习体系,还需求导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性给予个别化的协助。不只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味,也促进教员的竞争认识。

2 学分制的施行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冲击与应战

学分制下学生自主选课、自主学习,同一班级、同一宿舍的同窗可能不在一同上课,同窗之间没有统一的时间,传统的行政班级被突破了,班级中很难布置集体活动;由于学生上课时间相对分散,教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也不容易确立,严重影响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展开,给日常班级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宏大的艰难。详细表如今:

2.1 学分制给高校传统学生教育管理价值观带来宏大的冲击

高校传统学生管理,以行政班级为单位,分班级、分年级、分专业停止管理。其工作价值观取向是社会本位的,注重的是学生共性教育,即强调的是学生的整体性。无视了学生个性开展和自我价值的完成。在科技高速开展的当代,学生更愿意依据本人的需求和兴味来自在支配本人的学习和课余时间,因而,我们必需改动这一观念,突出学生个性开展,到达个人与社会开展相谐和。

2.2 学分制给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带来新的应战

(1)学分制下更需求思想政治教育

学分制下的学生自主性强,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大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常常缺乏独立性和自律性,进入大学后,遇到学分制的学习环境,极易放松本人的学习,降低本人恪守纪律的请求,学华诞常管理弱化趋向严重,因而,学分制下更需求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来增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2)学分制下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途径需求转变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学分制下,班级组织的作用逐步弱化,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时机减少,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也无法到位。这些问题的产生无疑向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发出了新的应战,学生管理工作的途径和办法急需转变。

(3)学分制下需求调整学生教育管理队伍构成

传统学生管理,以班级为抓手,表现校院两级条块管理特征。学分制下,很难把学生召集起来停止统一管理,仅仅依托辅导员+班主任的学生教育管理队伍曾经满足不了新形势下学生管理的请求,需求不时丰厚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构成,到达高效管理的目的。

3 学分制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研讨

学分制下,传统学生教育管理机制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应战,无论是管理理念、工作机制,还是工作途径、工作方式等方面都曾经不能顺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对高校人才培育提出的请求,针对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呈现的新问题,笔者经过剖析研讨,提出合适学分制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倡议。

3.1 尽快转变传统落后的管理观念

科学的管理观念是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传统的管理观念,重管理、轻教育,管理过程中突出的是管理者的位置和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学生必需对管理者提出的观念和规章制度绝对服从,无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客观能动性,是非常传统和落后的,曾经不能顺应现代的教育教学管理形式,应尽快停止抛弃和转变。学分制条件下,尊重学生个性差别、倡导学生个性开展、注重学生自我价值的完成,充沛表现了“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是非常科学和可取的。当今,国度需求的是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教育管理也应该从硬性管理向引导性管理、效劳性管理、教育性管理转变,突出学生个体开展与社会开展相顺应的价值取向,运用科学的管理观、学生观和人才观,培育更多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校复合型人才。

3.2 树立丰厚多元的管理机制

不可承认,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形式,曾经在过去的学生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培育了大量的人才。但是今非昔比,传统的形式在如今的学生管理中很难有效展开工作。对原有的机制停止变革势在必行,变革是一个长期探究的过程,能够思索从以下几方面动手。

(1)树立以学生宿舍为阵地的日常学生管理机制。学分制下,传统的班级管理阵地这一方式曾经消亡,学生宿舍成了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最多,也是最固定的场所,所以必需牢牢抓住学生宿舍这个阵地,停止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把做人、做事和学习严密的分离起来。树立校、院、班、宿舍四级学生教育管理机制。

(2)充沛发挥学生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学分制下,拓宽学生视野,进步学生综合素质成为人才培育的重要目的。在学分制背景下,应该充沛发挥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效劳的管理功用,为学生教育管理奉献应有的力气。

(3)在原有的根底上拓宽行政班级的管理功用

行政班级是学生管理中最根底的单位,学分制下,其作用名存实亡。但是,无论怎样强调学生个性的塑造,其生长成才照旧离不开社会品德的培育。班级作为组织学生活动的主要单元,在新的教育教学体制下,依然是学生集体生活的重要载体。因而,我们必需在原有的根底上充沛开掘行政班级的功用,实行院校两级的条块管理。

3.3 调整和健全学生教育管理队伍体系

学分制下,学生教育管理队伍既要保证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德育开展需求,又要处理学生在学分制下学习和社会交往的问题,光靠辅导员+班主任的队伍曾经难以胜任。除不时增强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外,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一支全员参与的管理队伍体系。所谓全员,其含义就是“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员+导师+学生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做好思政教育、日常管理,任课教员做好学生学业管理,导师做好思想引导的学业辅助,学生干部配合教师做好信息搜集和传达工作,五类人员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才把学生教育管理落到实处。

3.4 实行灵敏多样的管理途径和办法

大学生是自我认识较强和相对独立的一个社会群体,承受学问的才能极强,但自我约束才能相对较弱。要想科学的管理好大学生,必需充沛控制大学生心里开展特性,不时创新学生教育管理的途径与办法,才干被大学生所承受,到达教育管理的目的。

(1)努力营造调和育人的管理环境

大学生的开展离不开调和的育人环境。从硬件上,需求创立美妙的校园环境、图书、宿舍、教学设备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还要努力营造高尚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增强校园文化建立。

(2)管理途径灵敏多样

篇7

一、参赛对象

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

二、征文内容

1.围绕生活中的科学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究所获得的发现、解释。

2.对自然事物、现象的观察分析报告,

3.小发明、小制作,自己设计的小实验.

4.小学生的奇思妙想。

三、注意事项

1.学生自愿参加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竞赛。由老师集中组织进行电子投稿,清老师将所有参赛作品按中年级和高年级两个组分类,将学生姓名、作品名称、初评结果制作成“小论文竞赛初评表”(在表后注明指导教师姓名、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手机号码和电子信箱),和小论文一起发到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竞赛投稿邮箱xxslw@126.com(如果教师本人参加教师论文或案例竞赛,请与学生论文一起打包发到该邮箱)。

2.科学小论文必须是小学生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家长不要加工。抄袭者一律取消评奖资格。

四、评选办法

1.分中年级和高年级两个组进行评比、设奖,按比例每类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2.本次竞赛设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

组织奖。对各学校、县以上的教研部门或学会设组织奖,根据该地组织参加小论文竞赛的学生数量和获奖情况评定。

优秀指导教师奖。对组织小论文30篇以上,且小论文质量较高的指导老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3.对获奖的优秀科学小论文,在时机成熟时,将择优汇集成书,正式出版。

五、活动安排

1.本次科学小论文竞赛的起止日期为2015年3月10日至201 5年11月30日+以收到邮件的时问为准。

篇8

他们认为,人的成长阶段不同,对做人的要求也不同。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这就决定了初中阶段要进行的是社会上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教育。据此他们设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学做“文明人、现代人、爱国的人”。

二、内容安排贴紧学生生活

首先制定了学生在校一日生活的行为准则,包括自行车排放、出勤、自习、早操、眼保健操、教室、责任区卫生、校园礼仪、公物保护等18个项目。其次,针对学生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展所遇到的一系列道德困惑进行教育,例如,“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如何发展与同学的友谊”;如何与异往”等。他们及时抓住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掌握人与人相处时的道德准则。他们还注意把道德教育贯穿在学生参与的每一项活动之中,做到事事有教育,时时有教育。

三、外在规范管理与心灵塑造教育相结合

有关研究证明:初中年龄段学生的道德行为主要是出于外部压力与自我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那么对这一年龄段学生的教育就要将外在规范管理与心灵塑造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们在外在规范管理上抓住两点:

一是严格训练。每年重点在初一开展行为习惯的训练,由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育中,领悟和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并通过反复训练准确而熟练地去执行行为规范。

二是加强管理。在管理中突出“严”“新”“恒”。“严”体现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奖惩制度,使学生感到学校的规章制度必须遵守,不得违反。“新”体现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出新点子想新办法,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接受状态。等“恒”体现在管理过程中,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总结一环紧扣一环,善始善终,一轮管理过程结束后,新的一轮管理紧跟上,使学生在这种常抓不懈、循环往复的管理中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变为经常性的道德习惯。心灵塑造教育方面制定了一套从初一到初三的系列教育行动方案,这个方案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做人的最基本道德,例如,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2)根据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和思想道德的发展,由浅人深、由低到高分层次地安排德育内容,这种安排不仅适应学生心理、思想道德不断发展的状况,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的功能。(3)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看电影、讲故事。

讨论会使学生认识道德准则,激发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道德情感;通过军训、义务劳动、家务劳动、春游、参观体育比赛等活动使学生体验道德准则。此外,他们还开辟了心理素质教育的新领域。主要工作有①举办心理素质教育讲座,介绍心理健康的有关常识,②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脆弱,不能承受挫折”、“考试焦虑”等普遍问题设计教案,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辅导。③建心理咨询室,对个别心理问题进行辅导。

四、正确把握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他们认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关键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首先要把学生看成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从这个观点出发、就能够制定出适合其年龄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案;其次,要把学生看成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从这个观点出发,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判断、选择、实践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主体的能动性,使道德规范顺利向学生主体转化。再次,要看到学生是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的人。从此观点出发,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上,使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以后也能够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教师只有在全面客观地认识学生的基础上,围绕发展学生主体性潜能组织德育活动,才能使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基于选择的认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改进班会,强调改变教师一言堂、表演式、表决心式班会,提倡主体参与式班会,并为班主任提供主体参与班会范例。

篇9

一、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内涵

高校进行各项管理事务的基础就是做好学生工作。从本质上讲,依法治校的过程就是高校在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内正确处理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一个动态过程,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在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学生管理工作占着重要的地位,在依法治校的大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学生管理的法治化成为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指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相关法律进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活动,从而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进而消除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人治现象和管理的随意性弊端,最终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努力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目标。

二、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前提背景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和依法治国方略日益深人人心,人们的权利意识日渐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主动选择并努力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与时俱进的明智选择。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所追求的是对学生管理行为的规范和对学生的合法权益尊重、保护,当务之急就是要确立学校权力与学生权利的理性化制度,进一步理顺并明确教育事业的基本主体―学校与学生二者相互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这对于保护学校和学生的权利,调动学校办学的主动性、提高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以及依法治教的深入开展,学生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高校学生管理实施法治化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符合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规律,必将成为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实施依法治教的重要措施之一。教育法治化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强调将社会中各种关系纳人“法治”的范围,由“人治单元”组成的“法治社会”是不可想像的。同时法治社会也必然对其构成因子产生此种客观要求,此二者存在互动关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动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在相应的体制变革中,学校与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必然要求学校确立依法治校的理念。因此国家教育部正式提出实施依法治校,依法治校,从主体上讲,是指学校作为直接的管理者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规范性文件管理学校。依法治校所依之“法”,主要是指有关学校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规范性文件,是指依专门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规范学校教育事项。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学生管理行为,往往只是注重对实体性法律规范的遵守,追求实体公正,却很少考虑对程序性法律规范的遵守,往往造成了高校学生管理行为有时合理但不合法。因此,要保证高校学生管理行为合理合法,就需要在学生管理中遵循法治精神,也就是要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

三、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建设对策

(一)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加强法治教育。

教育者要主动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提高自身法律素养。一是高校要定期对学生管理者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拓宽其法律知识面,以帮助他们有效地运用法律法规解决问题。同时,管理者应该有创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改变思想观念,树立法治精神,切实实现学生管理法治化,使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二是高校学生管理者要养成严格执行法律及依法管理的自觉性。要遵照法治要求,按坚持严格管理与积极引导学生遵纪守法相结合的原则办事,防止滥用权力的行为发生,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不损害学生的合法权益。高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法治素质教育,引导其学习法律基础知识,做到学法、守法、懂法和用法,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除了开设《法律基础知识》的课程外,还可以依托法律类社团,定期举办法庭模拟大赛,充分调动学生学法的积极性,扩大法律在校园的影响力。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如,设置法律知识普及宣传栏,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庭对抗赛,制作法律案例宣传板报等,鼓励和带动学生学法的热情。除此,高校还要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让他们学会自我维权,这样更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管理者依法管理。

(二)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学生权益的保障

随着国内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权益意念得以提升。故而在教育领域中就要求,确立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学生权益的保障。在高校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理念中,学校与学生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学校的教育管理仅仅体现了管理者单方的意愿,而学生则处在被管理、被教育的环境中。从高校教育管理者的视角上来看,学生要“统一服从”的传统理念根深蒂固,在高校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并没能与学生平等相处,且其常常居高临下。随着国内高校向“大众化”教育模式的转变,一些社会力量逐渐融入到高校的教育管理中,学校与学生开始以平等的民事法律的关系面向社会。这种法律关系就要求高校要转变原有的教育管理理念,建立起以学生权益为管理核心的工作系统,这个工作系统中囊括了行为管理、素养提升、价值引导等管理机构,同时也包含有学生个性发展、学习指导、科研创新等教育服务机构。另外,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保障和重视学生的基本权益,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社会公民,其双重性质的身份就使得其具有双重权益的要求。高校学生既拥有《中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规定的受教育权利,同时还拥有《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所以说,在时展的今天,高校要想真正实现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首先要做到确立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学生权益的保障。

(三)建立健全合法的高校内部的规章制度。

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当遵循合法合理、民主公开等原则,同时要规范制定程序,严格执行过程。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不能随意改动,要确保学生享有一定的知情权、申辩权、申诉权。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通过民主参与来实现对规章制度的监督。学校可以设立相关的法律咨询机构,负责建立相关规章制度,也可以聘请法律顾问,成立相关法律服务机构。 (四)完善教育法制监督

教育法制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遵循一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的实施情况方面的监管。进行积极主动地教育法制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学生管理朝着法治化的方向健康发展,能够切实地减少“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不良情景的出现。当今,我们国家的教育法制监督主要涉及到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和党的监督。首先,立法上应营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法制监督系统,给予教育法制监督相应的执法根据。通过建立健全教育法制监督体系,一方面增强教育法制监督措施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加强了教育法制监督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能够有效地防止监督的随意性和无目的性。其次,发挥法院的法律监督作用,司法审查就是法律监督的一种主要途径。最后,社会监督应该涉及到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三方面的监督。充分发挥以上的各种监督的重要作用,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建设。

(五)营造依法治校的环境氛围。

高等学校作为教育机构,育人是其根本任务。高校与学生之间除了法律上明确规定的权利、义务之外,更多是一种充满关爱的教育关系,学校对学生饱含爱护,学生对学校充满尊敬,两者相辅相成。“对于高校纠纷和诉讼,无论是法院、律师、当事人,还是新闻媒体,都应该抱着依法解决纠纷、保护合法权益、推进教育健康发展的平和心态,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良好局面,在未诉诸法律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解的办法处置,媒体舆论方面尤其要避免不负责任的、为了所谓的‘轰动效应’所做的人为炒作。”要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法律素养,营建依法治校优良环境,让整个学校生活具有公民生活和公民教育的性质,让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民主、公正、人道、受尊重、鼓励理性参与的教育环境里,增强法律理性,准确了解各自的法律责任,提高守法和理性解决纠纷的品质。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构则应及时研究处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对突发事件依法、及时处置,对违法者依法惩处,为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篇10

 

校长是受党和国家委托,领导和管理学校,全面主持学校行政工作的负责人,是一所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这充分说明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只有高素质的校长才能带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办好一所学校。校长要真正成为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一面旗帜,一所学校的灵魂,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校长专业化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称《刚要》]要求“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农村中小学校长重任在肩,因此加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培养,提升他们的办学本领应该是校长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就其培训模式作肤浅的思考。

一、农村中小学校长基本现状调查。

某县中小学校长基本情况抽样调查,从全县24个乡镇抽取了13个乡镇,共30所中小学作为样本,基本情况如下:1.学历层次较高,绝对高于教师队伍学历,但多为后续学历。中小学校长达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81.6%,专科学历占15.6%,中专学历仅占2.8%,但绝大部分是中师生通过进修和二次进修而取得的;2.职称层次较高,中学,具有高级职称的校长占69%,中级职称的占31%,没有初级职称;小学,具有小学高级以上职称的占93.8%,中级职称的占6.2%;3.年龄结构偏大,男女比例失调。30-40岁占26.5%,40-50岁占56.7%,50岁以上占16.8%,女校长比例不到10%;4.大多数校长参加岗位培训,具备任职任职资格,具有一线教学经历和中层干部管理经历,对新理论、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教育管理论文,但职前准备不够充分,缺乏管理知识深度。 二、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基本要求

在《刚要》中,“校长”这个词共出现过20次,对校长的素质和校长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促进校长专业化,提高校长管理水平。推行校长职级制”①,“那就是校长要成为教育家”,“不仅理论研究要有成果,更要是个教育实践家”,实现教育家办学,要求校长首先“应当是政治家”,“还应当促进专业化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因此校长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就是“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出名师,育英才”②。因此可见校长的行政性在淡化,长官化在消减,不再是纯粹的法定代表人,更不是“大当家”,而是专业化专家化的人才。农村中小学校长目前是校长队伍中最大的群体,《刚要》的要求自然是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追求,是适应当地教育且引领当地教育发展的专家。

三、提高农村中小学校长素质的策略。《刚要》要求农村中小学校长要成为教育家,教育家不是天生的,“教育家成长的规律是先成才后成名再成家”,由于农村学校的特殊性,大多数学校校长都是教师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校长专业知识训练,因此,科学系统的培训就成了校长专业化的捷径,要抓好培训工作,培训模式非常重要。我们认为,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培训除《纲要》的“校长轮岗交流”“ 海外研修培训”等模式外,目前较为实效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镇为主,县级联动长效培训模式。由于农村中小学分布相对分散,要经常性开展全县大规模集中培训,这很不现实,因此可以以镇(或将全县划分为几个片区)为单位开展经常性培训,县教育主管部门督查。

(二)镇县分层培训模式。县教育主管部门重点培训中小学校长教育思想、理论素质、专业化要求,以专家讲座、外出进修等形式,提高校长的专业水平,乡镇重点培训镇域管理、特色发展等。

(三)校本学习与自我反思模式 ③。目前,教师缺编严重,教学管理人员更是紧缺,农村中学校长都承担一定量的上课任务,走出校门学习的机会很少,因此校本学习与自我反思是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那就是指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的指导下,校长在学校(或家)里进行的一种培训与学习。主要摘要之间的矛盾,培训时间不受限制,培训的方式灵活,通过学习、研究、反思、实践的方式提升校长素养,是校长终生学习很好的模式。

(四)专题式培训模式 校长最关注的是什么?④调研全国第一期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专题研修班的95名校长“校长最关注的问题”,在回答“当前办学中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和压力”时:教师队伍问题居第一,占35.1%教育管理论文,其次是安全问题,占30.8%,第三是办学经费和校园硬件建设,占15.7%,第四是升学率,占12%。这些观点不一定全面,但至少说明校长在这些方面渴求得到很好的解决办法。调查发现,面对当前办学中所遇到的最大困难,95%的校长希望有高人指点,最好是“药到病除”,农村中小学校长除上述“四个关注”外,校长知识深度更是最大的短板,因此,应该进行这些专题培训,让他们立即走出困境。

(五)个性化培训模式。《纲要》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学校要办出特色,校长就必须进行个性化培训,即有针对性的根据学校特色,对校长进行特色方面的进一步提升。

(六)分层分岗的培训模式。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校长年龄结构、知识素养、管理水平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进行分层,比如中学小学、年龄老少、任职长短、学校规模大小等进行分层培训,便于相互间有共同的话题等。

参考文献:

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②《中小学校长》2010.12孙宵兵.《<教育规划刚要>对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③《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年12期《促进农村中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的实践研究》;

篇1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这说明,语文教学改革是全面的、系统的,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面对这种要求,处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对语文教学改革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性与综合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做了研究。对于这三个关系的处理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意义重大。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借口教学改革,只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忽视基础知识的传授,也不能借口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而不顾人文素养的教育。

中国语文教育的工具性特点主要受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的影响。他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授予学生以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深刻而确实的普通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受此影响,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把教学活动的性质限定在“特殊认识活动”的框架之内,把教学目标集中在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上,形成了语文教学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个中心”。这种教育观念忽视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实践中具有局限性。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基本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改变只见文不见人、技术化的倾向。这容易使人们认为语文教学只重视人文性,认为基础知识不重要的错误认识,人为地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对立。

实际上,二者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与训练。学生通过学习必须掌握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基本的语文知识就无法理解和领会语文教学材料中的丰富内涵,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无法发挥。

其次,人文性是工具性的提升和丰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充分说明语文所包含的丰富人文内涵。这种人文内涵是在具备一定语文基础知识后才能获得的,并且是基础知识的深化和提升。

最后,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和谐统一的,二者统一的基础是语文实践。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在语文实践中获得并巩固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在语文实践中不断获得并升华的。二者不但不矛盾,反而是辩证统一的。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二、学科性与综合性的关系

《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新课标》正式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提出来,意义深远。“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是植根于语文学科的、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科性,而且要注重综合性,注重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既不能借口综合性否定学科性,又不能借口学科性忽视综合性,人为地制造学科性与综合性的对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实行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语文课程要增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

首先,“学科性”是综合性的基础。“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科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语文。语文学习本身就带有综合性质。但是,只有具有一定的语文学科知识才能够发现、欣赏生活中的语文学科之美,达到有效综合。没有语文学科做基础,综合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语文“综合性”是服务于语文“学科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综合学习更好地把握语文学科,丰富语文学科学习,而不是掌握其他学科知识。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综合性”只是培养语文探究实践能力的外在手段,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综合性”,但归根结底要体现内在的“学科性”。

最后,综合性和学科性是统一的。不管老师采用的“综合性”有多么“综合”,它毕竟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是离不开“学科性”的。不管“综合性”有多么华丽,它都是植根于“学科性”的。语文老师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同时不要忘了这是语文课,一切都应该建立在“语文学科性”的基础上,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只有“综合”而没有的“语文”的“杂课”。最近,北京多所小学在实施弹性课时中“开展主题课程,上课时间灵活化之后,教师们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课程观,进行跨学科教研,不拘泥于自己单门课的知识了” [1],实现了学科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三、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

《新课标》的实施鼓励广大语文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新,转变教学观念,这是不争的事实。有的教师认为在新的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崭新的,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根本区别。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新课标》不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的扬弃与发展。教学改革要对传统语文教学批判地继承,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继承性与创新性并不矛盾,是统一整体的两个方面。

首先,继承性是创新性的基础和前提。再好的教学改革也要有适合其存在和成长的土壤。我们要在对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的同时,继承好的传统、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比如,熟读精思、质疑问难、整体阅读、整体感悟、诵读品味、以读代讲、背诵积累、边读边想等,这些经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或训练方法,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恰当运用,绝不能“像倒洗澡水一样把孩子也一起倒掉”。因此,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更不会有创新。

其次,创新是继承发展的必然。比如,在传统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对擅长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这样的教学方法情有独钟。《新课标》并没有提到相应内容。因此,一些教师对此感到困惑,不知道语文教学中是不是就不能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实际上,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要义,应该说是一种十分有用的阅读方法。既然有用就可以继承,但问题是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把它作为唯一的方法教学,加上对这种方法的机械套用和不适宜的强化,使阅读教学成为一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在继承的基础上必须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发展和创新都是在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在积极实践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要多一些辩证思考,准确地理解和诠释现代课程理念,使语文教学走进新的境界。

最后,继承性与创新性是统一的。任何改革都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体,教学改革更是如此,这是由教育教学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决定的。比如,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每一次修订都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加以修订的,而修订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在前面实施的课程标准的修改基础上的修订,不是全盘否定。这种修订本身就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