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审计研究生论文

审计研究生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6 17:17: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审计研究生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审计研究生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76-03

学位论文盲审,就是在论文通篇中隐去学校名称、导师姓名及研究生姓名,并将论文送往相同专业高校的同行专家评阅,并就论文是否达到答辩要求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在返回给学生的评阅意见中,将专家的相关信息隐去。目前,专家普遍认为学位论文“盲审”有助于排除人情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客观公正的评阅,评阅成绩相对比较客观、公正、真实。

一、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实施

我院自2010年开始从各专业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抽取部分学位论文进行盲审。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学院根据校学位办论文盲审实施办法制定了《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盲审实施办法》。

1.论文送审要求。送审的硕士学位论文封面及扉页需隐去作者姓名、导师姓名等个人信息。由学院研究生办公室送2位校外具有相应硕士点单位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评阅。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盲审效果,学院在统一收取参加盲审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后,报院学术委员会,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论文的格式和内容是否涉及作者个人信息等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合格,且通过“学术不端行为系统检测”,检测结果在30%以内的论文方可送审。

2.合理选择盲审学校和盲审专家。由于我校的工科背景较强,我院硕士毕业论文的领域既有化工理论基础研究,也有化工应用研究,所以在硕士毕业论文送审的学校和送审专家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学校层次的一致性、学科专业的相近性和研究领域的相关性。

3.合理利用评阅结果,形成激励机制。对于评阅结果,导师和学生往往只重视评价不合格的论文。一旦评审专家认为论文已达到要求,同意答辩,往往学院、导师和研究生本人不再重视评阅专家的其他意见和建议,只有没通过的论文,导师和学生才会认真修改。

为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对盲审评阅意见中的评分和评语做进一步的细化分类处理,以促进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形成了补充意见《关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盲审结果处理办法的补充说明》。在《补充说明》中规定:“毕业论文经由两位盲审专家进行评阅,结果均为合格但论文评分都低于65分,该论文必须在3个月内修改完成,并经院学术委员会增聘同行专家复审,根据复审结果决定是否受理其答辩申请,未通过复审者应当延期一年答辩。”

二、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成效

1.学位论文质量有较大提高。通过实施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增强了研究生的“论文危机”意识。绝大部分研究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撰写学位论文,论文质量有了较大提高。2010年,我院首次进行学院盲审制度时,对25位参加盲审的学位论文进行了形式审查,发现90%以上的论文存在撰写格式、图表规范等问题。2011年和2012年学位论文盲审时,同样的格式和规范等写作问题则要少得多。表1所示为我院2010-2012年研究生盲审结果为优良的比例。如图所示,2010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50份,其中30份结果为优良,优良率为60%;2011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46份,其中31份结果为优良,优良率为67%;2012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58份,其中51份结果为优良,优良率为87%。

2.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近年来,受社会环境中“急功近利”风气的影响,一些研究生缺乏科研进取精神,不能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搞研究;部分研究生忙于考博、找工作,不愿承担导师的科研任务,忽视论文研究和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实施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真正目的就是使导师和学生高度重视学位论文质量,从而加强过程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水平,真正从源头上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最终达到学位论文盲审制度的真正成效。

表2所示为我院2010年-2012年参加盲审的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由表2可知,我院自实施盲审制度以来,参加盲审的学生不仅人均数量逐年增加,论文质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现行盲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评阅专家与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之间有误差。学院送审的学位论文都是通过相关院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选择专家,而不是导师选择,因此在评审专家的选择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是涉及交叉学科的论文,在评阅专家的选择上更容易出现误差。

2.评阅专家工作量增加以及“手下留情”导致评审质量受考验,盲审成效打折扣。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行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制度,需要评审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而大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答辩都集中在同一时间段,所以增加了送审部门及评审专家的工作量,评审质量经受考验。另一方面盲审聘请的多为国内有关院校的同行专家,有些专家在打分时也会有意无意地就高不就低、“手下留情”,由此导致论文盲审制度的成效大打折扣。

3.学位论文传递过程资源浪费,经济成本增加。盲审的费用加上管理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纸本论文和评阅意见书的传递也是一种时间和经济资源的浪费,随着毕业生基数的递增,这一费用势必逐年加大。

四、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探索性建议

1.扩展论文送审的学科领域。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已成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高校越来越提倡将学生的培养模式由单一学科转为在交叉学科的平台基地上加以培养。扩大论文送审的学科领域,增加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教师对学位论文进行评阅,听取他们的评阅意见,一方面有利于研究生和导师从不同的侧面获取更多有用信息和创新思路,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情因素,提高评阅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

2.聘请国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参与论文评阅。为促进学科发展和对外学术交流,近年来学院聘请了一批在化学化工领域有影响力的国外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学院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学位论文送予这些专家评阅,将有利于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3.建立论文免审制度,给予导师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一定的推荐免审的权利。为提高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可以建立论文免审制度。如对于在权威期刊或者影响因子大于一定数值的国际期刊上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数量达到一定要求之后,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同意后,可以向学校学位部门提出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免审的申请。

参考文献:

[1]马玲.博士学位论文同行评议的实证分析及探索性建议[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2(6):44-47.

[2]王健,张华.由盲审结果分析我校机械类各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差异[J].科技广场,2009,8:240-261.

篇2

②董立人,郭林涛.提高政务微信质量,提升应急管理水平[J]决策探索2013(8):34-35

③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31

④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31

⑤朱友红. 刍议政务微信的功能与定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13(9)43-44

参考文献:

[1]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全民移动互联时代来临.访问日期2014.7.8

[2]董立人,郭林涛.提高政务微信质量,提升应急管理水平[J]决策探索2013(8):34-35

篇3

下面,我将从: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论文的优缺点以及写作论文的体会四个方面作具体地介绍,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我写这篇毕业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繁盛的市场经济推动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利益主体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当今,权益投资者与中介机构、债权人、治理层和管理层、雇员、顾客、政府及相关监管机关、注册会计师等都主要依据有业务往来的企业的详尽的财务报表,判断这些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前景,并据以做出各种各样的决策。而财务报告是一种非常专业的信息披露方式,一般的投资者面对深奥的、专业的财务报告有时如坠雾中不知所云,所以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地、相比较的分析。

由于受财务分析主体利益的制约,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不同的。但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数据有很多,唯有正确使用财务比率才能从中挑选出对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财务报表的分析不仅是评价财务状况、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挖掘潜力、改进工作、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投资者合理实施投资决策的重要步骤。

其次,我想谈谈我这篇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本文首先在文章开头简单阐述了对上市公司报表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在目的中,我谈到: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不同的。在文中,我通过投资大师巴菲特的几句话主要介绍了财务分析对投资者的重要性。

接着我便以2008和2009中国企业500强之首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做出具体的财务分析。在做具体的案例分析之前,我先从宏观方面综述了2008年世界和中国的石化工业状况,并简要介绍了中石化在2008年的经营概况。我之所以要对这部分做介绍,是因为金融危机对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 、筹资活动有着不同程度的财务影响。面对金融危机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要减少库存 、降低人工成本、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在投资活动中要减少投资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抓住投资机会提高权益性投资;在筹资活动中要提高借款比重、充分利用应付账款。通过对这些宏观背景的介绍,可以得出一些后面对三大报表的分析中具体项目变化的原因。

开展财务分析需要依据一定的财务数据和其他信息,这些数据和信息除了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外,还包括财务报表附注、管理层的解释和讨论、审计师意见、其他公告、社会责任报告、媒体和专家评论,以及监督部门处理公告等。由于分析的主体不同,获得信息的数量和难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搜集可能获得的各种信息,防止片面性。

财务报表是财务分析最直接、最主要的依据。财务报表最主要的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正因为如此,我对中石化07、08年三大报表做出具体分析,对于资产负债表,我选取的是中石化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而不是集团公司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作分析,因为这部分的内容基本一致,除了在股东权益部分分了归属于母公司和少数股东的权益。而其他两张报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我则是分析的集团公司的”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分析报表后,我还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具体的变动原因,并做出对投资者的建议。在分析原因和得出结论时,我主要结合国内外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公司内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充分利用了财务报表的附注进行分析。

在进行三大报表分析时,我充分利用了财务分析方法中的趋势分析法,也就是:通过对比中石化07、08两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中石化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趋势。其中,我具体主要运用有两种方式:财务报表的比较和财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

接着,我对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主要的财务指标进行了分析。具体做法是将08年与07年的各个相应指标做出对比,并分析引起指标变动的具体原因。财务指标有很多,因此,在选取指标时,我只选取了部分有代表意义和对我分析有利得指标。在进行各项财务指标分析时,我充分利用了财务分析方法中的比率分析法,也就是: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指标来确定经济活动的变动程序,有构成比率,有效率比率,也有相关比率。

对中石化进行财务分析时,我也选用了一定的评价标准与之对比,以便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评价。这其中有历史标准、行业标准、也有经验标准。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论述现行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及其产生原因以及相关弥补措施,对于这部分,我主要是通过阅读几本报表分析的电子书对这部分的介绍,综合它们的观点,并结合一定的实际,分析而得出的观点,所以,更偏向于“文献综述”。同时我对财务分析面临的挑战及财务分析的发展方向做了一定的介绍。虽然这部分参考价值并不大,且很多方面已体现出来或已开始改革,但由于并未完全变革,所以,我也就顺便提了一下。

再次,我想谈谈我这篇论文的优缺点。

优点:

1:结构

2:格式

3:分析

4:重点

。。。。。

缺陷:

1.删除、剪切内容不完全:从初稿的56页到最终定稿时的47页,这篇论文在最后阶段进行了大量的“瘦身”,但在瘦身过程中,存在一些删除不完全的内容,比如:第5页的表头。而有些地方应该有的,在截图时又截掉了,比如:第22页合并资产负债表的非流动负债的部分项目以及第24页股东权益的部分项目。

2.还存在一定的错别字或语句不是很通顺的地方。

3.对某些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比如因素分析法和某些比率计算

4.分析三大报表的具体变动原因还不够透彻、全面,多数地方只做了客观的分析,对投资者的主观建议偏少,对其他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建议也不够突出、具体。

5.计算有部分错误,在计算指标时,出现了一定的错误。例如:第9页净利润的计算,第16页的发展能力指标的部分计算。

6.没有进行综合分析,本来是打算利用改进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进行综合分析的,但由于在最终定稿时,内容过多,有56页的内容,且由于改进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图做的不够好,所以在X老师的建议下进行了删除,回避了这部分我认为相对重要的部分。

篇4

一、科技项目经费预算与决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经费预算管理制度

科技项目的经费预算需要完善的预算编制理论,同时需要配套的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标准和严格的审批制度,从而避免预算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而在我国,许多科研人员在对科技项目经费进行预算时,由于自身缺乏预算相关知识,往往只是针对项目内容简单的计算和估算,缺乏预算的总体概念和标准,也没有财务方面专业的人员和专门的机构进行指导和审核,致使预算科学性和可行性大大降低,随意性较大,造成预算大多只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同时由于我国科技项目经费是按照项目类别来划分经费标准的,这样一刀切的方式致使经费预算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很多科研人员在进行预算时只考虑将划拨的经费用完即可,对项目难度大小、项目质量缺乏合理的分析,这样缺乏标准和审核的预算要么造成经费不够用而影响项目质量,要么产生经费用不完而浪费资源。

(二)缺乏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监督体制

对科技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就是要在项目立项、使用和决算环节都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保证经费的科学合理使用。我国很多科研人员都是只重视科技项目的立项,而忽略对科技项目经费的管理。虽然实施科技项目负责人制,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只是对负责人进行管理,对于科技项目活动本身,以及项目经费的具体使用情况,都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更缺乏监督体制。项目负责人只要签字,相关凭据真实,都能够进行费用的报销,相关审计部门只是对财务部门的记账、报账情况进行审核,不会对经费使用情况是否合理进行查证,这样就造成了科技项目的经费在预算和决算过程中没有合理有效的监督措施。

(三)缺乏经费决算时的责任追究制

我国科技项目经费的管理和财务监督主要是由项目负责人所在的单位负责,当在进行科技项目经费的决算时,如果出现了经费的违规、违法利用行为,负责人单位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会出现包庇、隐瞒的状况。同时负责科技项目经费审计的主要是我国的科技相关部门,它主要进行的是事后审计,涉及财务的报表审计和合规性审计,这些审计并不能够真正发现经费的违规使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科技项目经费领域的职务犯罪。由于我国缺乏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相应的处罚也很少,由此更加滋生了此类违法违规使用科技项目经费的行为。

二、实现科技项目经费预算与决算相统一的对策

(一)理清预算与决算的关系

理清预算与决算的关系是科技项目经费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两者之间具有重要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科技项目经费的预算是经费支出的依据,决算是经费预算执行的结果,预算时为决算提供预见性和可控性,决算督促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两者科技项目经费的管理过程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强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的科学性,需要不断的强调预算与决算的统一性,建立预算与决算相互协调的工作规范,统一科技项目过程中的费用科目,使预算与决算在内容上保持一致。同时消除两者之间的不对等事项,保证决算的结果和预算的结果相一致。

(二)提高预算与决算的工作水平

首先应该完善科技项目经费的预算管理制度,聘请专业的人员和机构对项目的经费进行全面预算,设置预算项目内容和预算标准,对科研经费所涉及的各个环节都进行预算,严格控制好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经费的支出符合相关规定,而且还必须明确经费收入的时间与进度、收入方式与要求,以及资金的垫付与补偿。预算编制完成以后要严格按照预算的内容来进行,将预算落到实处。同时可以与财务合作设立监督机构,监督项目经费是否按照预算进行,监督科研人员是否有违规使用经费的情况,明确规定项目负责人的管理职责,促使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监督经费的支出是否符合规定以及跟进项目的进展情况,确保预算的执行和项目的顺利完成。在决算时要提高经费决算的效力,保证决算的结果能够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并建立起相应的惩处机制。

(三)完善经费管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科技项目经费的管理需要引入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对项目立项前要有评估考核,确保项目的投入产出比,同时也重视项目进行中的绩效考核,确保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益,这能保证科研项目成果的质量,避免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在进行绩效考核同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避免短视行为,结合科技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保证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和公开性。

总之,在进行科技项目经费的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预算编制体制,提高经费决算的效力,实现预算与决算的统一,是保护科研资产,防止科研资产流失,提高我国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思强.科技项目经费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8

篇5

近几年,军工科研单位的科研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日益增多,项目审计力度也不断加大。在应对外部审计之前,一般都要先进行内部审计的预审,来减少外审可能发现的问题。内部审计部门在收集和准备资料过程中,笔者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原始数据和资料来源多样且分散。来源于外部的,如国防科工局、集团公司的相关文件(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等),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环境评测报告等。来源于内部的,如本单位相关文件、会计账簿、出入库单据,以及各类合同等。这些大量的数据资料以各种形式分散在财务、科技、建设、设备、档案等部门以及项目课题组,收集汇总起来费时费力。

二是,审计需要的数据重复提供率较高,且时间跨度较大。比如项目涉及多个年度的财务报表,以及固定资产台账、折旧和费用摊销数据等。相关人员每次都要重新从财务系统和ERP系统内导出历年的明细账、台账,并重新汇总统计,工作效率不高,影响审计的进度。

三是,各部门原始数据与审计所需的数据不匹配。审计要求按照提供的模板填制相关的各类财务决算表、盘点表、交付资产表等作为审计底稿的基础数据。对此,需要转化、加工后才能满足审计的需要。

这些问题往往牵制了内部审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效率低下,审计质量难以提高。

笔者认为,建立审计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DW)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审计,是解决以上问题和提高审计效率的有效途径。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功能。简单说,数据仓库就是为了保证数据查询和分析的效率,按照主题将所有的数据分门别类进行存储,需要的时候,可以按主题提取数据并作进一步的分析处理。这和面向业务操作程序、高度结构化、动态的、适合日常操作计算的传统数据库有很大不同。

一、确定审计数据仓库需要的数据内容

建立审计数据仓库,可以先建立各个部门或主题的审计数据集市(Data Mart),以后再用几个数据集市组成一个完整的数据仓库。数据集市是用来分析相关专门业务问题或功能目标而做的专项的数据集合。业务人员按照各部门特定的需求复制、处理、加工数据,最终统一展现为有部门特点的数据集合。(1)本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本单位组织结构、人员构成、经营业务范围规模、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单位在行业中的地位、优势、特色,以及取得的各种荣誉和奖励等。(2)本单位目前执行的各种法规制度和内控制度。(3)历年财务数据,包括会计科目余额汇总表、明细科目、全年每张凭证的明细内容;还可能包括基建账目的会计科目余额汇总表和序时账,以及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大修理基金的汇总表,分摊到各个科研项目设备费的分摊明细数据和分摊依据说明;每年的管理费用分摊表及其明细表,以及对分摊依据进行说明,等等。(4)被审计项目的文件资料。(5)有关基础数据。如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表、原材料出入库汇总表和入库单、领料单明细表、固定资产采购合同、进口设备结算单、施工合同、施工图、工程预结算书、设计变更、工程洽商及现场鉴证资料、单项工程质量评定材料、竣工验收文件,中介机构提供的工程结算审核报告、客户名录、招投标数据库、各类合同,等等。(6)接受外部检查的资料。如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和专项审核报告等以及税务、财政、社保、环保、消防安全机构、质量体系、集团公司等对单位各项检查结果检查的结论性意见。(7)内部审计的资料。(8)所属子公司和附属单位的数据资料。总之,满足审计需要的数据,众多且庞杂。

二、建立和管理审计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的建设是以现有业务系统的积累为基础。数据仓库建设是一个工程,是一个过程。数据仓库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成不变的,需要平时不断地收集和整理。根据数据仓库的特点,数据内容是历史的、存档的、归纳的、计算的数据。在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传统操作型数据库中的数据要抽取、净化和转换成“干净”数据后才能进入数据仓库。源数据可能有很多与审计无关的信息,经过净化和转换的数据才是审计有用的数据。

2.数据仓库的数据特性是历史的、静态的、定时添加的,数据仓库内已经存在的数据不会改变,要定期持续对有关内容进行维护,产生的新数据要及时添加补充,单位若有新的规章制度也需添加进去。

3.数据仓库里的数据和资料,一般可按年度来建立,跨年度的被审计项目数据就可以方便地从各个年度数据仓库中提取。

4.数据仓库里的数据是有时效性的,而被审计项目往往跨越几个年度,不同时期所遵循实施的标准和管理规定也不尽相同。在数据仓库中要合理划分不同时间区段。

5.遇审计项目内容的,只提供给有保密资质的外审人员,并签署保密协议;若外部审计单位没有审计资质,则需要删除数据仓库中的信息后转化为非密版本,即可按和非准备两套版本,根据不同需要提供不同的版本。

6.建立数据仓库需要各个部门的大力沟通配合共同建设。建立数据仓库之后,审计部门将所有收集来的审计相关信息存放在一个唯一的地方――数据仓库。仓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从而使得审计信息容易存取并且有使用价值,从而大大提高审计效率。

三、数据分析应用于数据仓库

数据的组织与管理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基础,有效的数据分析是审计效率与质量的保证。有效利用数据仓库,把所需的审计信息及时挖掘出来,加以整理归纳和重组,信息才能发挥作用,也是数据仓库的根本任务。

访问数据仓库常用手段有数据查询和报表工具、在线分析(OLAP)工具、数据挖掘(Data Mining)工具等。源数据通过数据抽取、转换、装载(ETL-Extract/ Transformation/Load),完成数据仓库的查询、决策分析和知识挖掘等操作。

1.在审前调查中,从数据仓库中分析单位和项目的历史数据,利用趋势分析、结构分析等办法获取重大财务信息变化情况,也可利用审计项目历史档案,分析带有普遍性、规律性问题作为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的依据。

2.填写工作底稿、审计报告、自查报告时,内审人员可以直接在数据仓库中提取有关数据。

3.向外部审计及时提供所需的各类数据。

4.建立数据集市的部门可以方便利用自己的数据,经过授权后,还可以跨部门查询数据仓库中其他数据,充分利用数据共享,协同工作。

5.单位所属子公司建立各自的局部数据仓库后,在对子公司的监管时可以先对其数据仓库进行分析,对有异常情况的数据重点加以关注和审核。

建立审计数据仓库是加强内部审计基础工作的一部分,是审计信息化的深入应用。面对日益复杂的审计环境,充分利用好数据仓库,发挥数据仓库方便快捷的优势,有利于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提升内部审计效率。

(作者为会计师)

参考文献

[1] 赵宝华,阮文惠.高校财务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J].上海:计算机工程,2008(34).

[2] 郭和伟.基于数据仓库的军事后勤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北京: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25).

篇6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074-03

盈余管理是在法律和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管理层利用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控制或调整企业对外财务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以达到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ST公司(Listed Company under Special Treatment)是中国资本市场所持有的现象,是指证券交易所对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给予的特别处理。按照证券法及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对其股票暂停上市,在限期之内没有能够消除的,将对其股票终止上市;如果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的运营正常,且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则企业将被撤销特别处理。因此,ST公司出于为避免被暂停上市或退市的目的,会有较强的盈余管理行为。通过对其ST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方式的研究达到帮助各个报表信息使用者减少盈余管理对决策的影响,和帮助政策制定者完善制度减少盈余管理的空间。

一、ST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方式

在获取筹集资金的机会、得到高额管理报酬、避免证券监管部门的惩罚等动机的驱动下,ST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不仅利用现行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而且还利用关联企业、股东以及政府的扶持进行盈余管理。

(一)不恰当地确认收入和费用

由于现行中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会计政策具有一定的选择权,在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基础上,一些交易和事项的相关收入与费用的确认,往往需要依靠管理人员的主观判断,这就给ST公司利用会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通过人为地改变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以及改变交易确认的时点来调节盈余,以达到平滑收益、虚增收益或转移收益的目的。不恰当的确认收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未满足确认条件下确认收入;二是虚构收入。不恰当的确认费用体现在以下方面:加大企业的投资、筹资费用,预提或者少提各种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如加大企业的大修理费用,提前大额提取折旧或者加速企业的折旧还对企业各种基金的提取等等。

(二)关联交易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2006)》的规定,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关联方之间进行的交易即为关联方交易。如果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是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则不会对交易结果产生异常影响。然而许多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并不是采取市场价格,而是内部制定价格,这就造成一方或者两方对自己的盈余能够进行操控的空间,由此虚增或者虚减企业的利润,当然还可以达到企业避税的目的。关联交易的行为体现在关联方之间进行的购销商品与提供劳务、资产的托管经营、资产转让和置换等交易行为。

(三)政府补贴

为了保护国民经济的发展,维持国民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合理性,政府部门被允许能够给予某些行业、公司必要的扶持补贴。另外,公司利用上市募集到的资金对于推动当地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些当地政府为了保留当地企业的上市资格,常常会给予企业行政支持。常见的方式有财政补贴的政府扶持、税收优惠、利息减免和政府暗中给予的补贴。例如对企业所得税的返还,上市公司先按照税法规定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然后地方政府给予10%的返还,由此实际仅仅支付了15%的所得税。

(四)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即在债务问题上债权人做出债务上的让步。会计准则上规定债务重组中被豁免的金额可以计作企业的营业外收入,上市公司利用这一准则规定,采用债务重组方式调增企业利润。

(五)合理规划合并报表范围

根据相关规定,集团公司应确认合并报告编制范围,以此编制合并报表。因纳入合并报表编制范围的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会直接影响合并会计报表的结果,所以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就成为了编制合并报表的重要问题。因为合并报表的范围可以变更,所以上市公司就可以通过改变合并报表范围来调整公司的利润额。通常做法为选择盈利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剥离掉一些亏损或盈利能力差的子公司。

二、ST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方式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择深市证交所A股和沪市证交所A股,在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由于连续两年亏损而被特别处理且当年度实现扭亏为盈的上市公司即ST公司共89家作为研究样本。

(二)研究假设

已有学者对于ST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验证,证实了ST公司在扭亏为盈年度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由于进行盈余管理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会和公司的成本以及其他一些关联,因此提出本文的假设:ST公司在扭亏为盈年度的盈余管理行为方式上存在偏好。

(三)模型建立

结合所要研究的内容和上节对于盈余管理行为各种方式的介绍,将构建一个线性回归方程对ST公司进行检验,见公式1。

=b1+b2+b3+b4+b5(1)

其中,ΔNPt表示第t年净利润与第t-1年的净利润之差;ΔMBPt表示第t年主营业务利润与第t-1年的主营业务利润之差;ΔNNOt表示第t年营业外收支净额与第t-1年的营业外收支净额之差;ΔIIt表示第t年投资收益与第t-1年的投资收益之差;ΔSIt表示第t年补贴收入与第t-1年的补贴收入之差;At-1表示第t-1年的总资产,将其作为分母是为了有效的消除样本公司经营规模变化对模型检验的影响。

通过前面的叙述,ST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时往往并不只采用一种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的混合,公式(1)中并没有包含公司所有的非经常性损益方式,比如关联交易、税收减免与返还和减免利息、预计负债的转回等。因为这些指标的测量非常复杂,在企业中不容易区分,即这些指标对于净利润的影响数值很难从中分离出来。在公式中没有单独设置关联交易、税收减免与返还、资产重组相应的这些变量指标,而是通过把这些变量指标分散在每个变量中来体现。

对公式(1)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中如果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的参数估计显著为正,即变量系数显著为正,则代表该变量对公司的净利润的变化起到了正相关的作用;如果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的参数估计显著为负,即变量的系数显著为负,则代表该变量对公司的净利润的变化起到了负相关的作用。同时,我们可以根据参数值的大小来估计该变量对公司利润影响程度的大小,即通过参数值的估计大小来判断公司管理当局更加偏向于利用哪种方式进行盈余管理的操纵。

(四)检验与研究结果分析

对89个样本数据进行回归检验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方程回归系数检验结果

资料来源:运用SPSS18.0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

本方程的拟合度调整的R2=0.71704,说明回归方程较好的解释了样本数据;在显著水平0.05下,F的检验值15.616,大于F临界值,说明该线性方程在95%的置信水平内显著成立。

从模型的系数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模型自变量系数的T检验值分别为5.170121、6.411288、3.703130、2.165312,大于在显著水平0.05下,T检验临界值。所以各自变量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在各自变量系数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各自变量系数为正,说明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补贴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对ST公司在扭亏为盈年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依各个自变量系数的大小进行排序,分别为投资收益(2.103210)、营业外收支(1.512301)、主营业务利润(1.435212)、补贴收入(0.513219)。因此,我们可以看出,ST公司在扭亏为盈年度,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对净利润的作用大于主营业务利润。且投资收益对ST公司的扭亏为盈起主要作用,即是ST公司进行盈余管理较偏好的盈余管理行为。

通过证明,假设得到验证,受到特别处理的ST公司在扭亏为盈年度利用调增盈余的会计行为方式选择上存在偏好。盈余管理偏好顺序为: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补贴收入。

三、政策性建议

为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上市公司保证盈余管理方式的合法合理性,继而也就保障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对于稳定市场经济秩序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健全和完善会计准则机制

ST公司在利用手段进行盈余管理行为时,其目标动机是为了避免被特别处理和被退市,即为了摆脱ST帽子,这些行为之所以会发生就其原因是企业的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使得ST公司可以就此钻了会计准则的空子。虽然中国证监会已经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已经和逐步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防范,但采取的力度还不够大和范围还不够广,因此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措施来建立一个高质量的会计制度,健全会计准则和完善会计机制的建立。一是明确会计准则制定人员的范围;二是建立会计准则评估机制和完善会计理论、方法。

(二)健全ST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内部一系列制度措施对公司进行管理控制的过程。相关研究已表明,如果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力度较为薄弱,则这样的公司会更加容易进行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如何健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形成抑制盈余管理的内部约束机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建立和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二是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三)加强对ST公司的监管和审计

为了对ST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应该强化对ST公司的外部制约机制,即从监管和审计两个方面入手实施控制。一是完善证监部门监管,也需从强化市场监管力度和稽查力度和改进ST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标准两个方面出发;二是加强和完善审计监督,从增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和建立完善的审计职业规范体系两个方面体现。

参考文献:

[1] 戴娜.ST公司的资产重组和盈余管理[N].证券市场报,2001-01.

[2] 杨微,王伶.关于ST公司扭亏的分析[J].财政研究,2002,(4).

[3] 卢冶飞.ST公司上市公司操纵资产减值准备探析[J].浙江统计,2005,(12).

[4] 李艳玲,钱锐.新会计准则对ST公司摘帽方式的影响[J].会计之友,2008,(3).

篇7

一、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已经高度分离,企业所有者可能并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而是由管理层人员掌握经营管理大权,他们才是企业真正的控制者。由于他们参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程度不同,所掌握的信息就不对称,企业管理当局所了解的生产经营信息远多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即使是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管理当局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往往又并不完全一致,他们之间会产生一些利益冲突,管理当局就会在各种不同的动机下,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为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实施盈余管理行为。

(一)树立上市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

对上市公司而言,吸引投资者的投资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这种社会形象一般通过逐步增长的经营业绩表现出来,即向投资者传递公司健康有序发展的信号,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上市公司常以资产减值为手段调整利润,使其盈利能力呈平缓上升的现象。比如,企业某一年度的业绩增幅较高,又预测下一年度业绩将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对某些资产以较高的比例计提减值准备,从而隐藏这部分业绩。并且本年度计提了足够的减值准备,下一年度即可少计提甚至不计提,即为下年的轻装上阵做好了铺垫。另外,上市公司还可以利用资产减值冲回这一手段,下一年盈利减少时将本年度多计提的减值准备冲回,使得企业的盈利能力稳步上升,以达到稳定股价、降低市场风险的目的。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这种平滑利润的方式达到避税的目的。

(二)摆脱政策性约束

1.首发股票。我国证监会颁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中规定,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持续盈利;证监会公布了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该条件指出,公司必须最近2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 000万元,且持续增长。由此可见,公司能否发行股票取决于持续盈利能力及过去几年的经营业绩,因此,一些公司就会选择通过资产减值等手段进行财务包装,以获取资本市场宝贵的“壳”资源,达到成功上市的目的。

2.配股。配股是上市公司根据公司发展需要,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和相应的程序,向原股东进一步发行新股、筹集资金的行为。它是上市公司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对上市公司后续资金的投入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公司法》及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的配股资格有着严格的规定,最为硬性的就是要求企业“最近三年内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为了达到配股资格线,上市公司会积极利用盈余管理来调整净资产收益率。另外,配股价格的高低关系到上市公司的融资金额,而配股价格又决定于公司的经营业绩,因此上市公司积极对会计盈余进行管理,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3.维持上市资格避免退市。由于上市能使企业筹资的机会增多,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且上市的额度有限,所以上市公司成为一种非常珍贵的资源。根据《公司法》及证监会关于亏损上市公司的相关法规政策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就要暂停上市,如果之后的6个月仍继续亏损就要面临退市处理。当上市公司出现经营不力产生亏损时,公司管理层就会绞尽脑汁保住公司来之不易的上市资格。如果公司经营业绩仍不景气且短期内很难调整过来,这时就会诱发盈余管理行为。比如,上市公司会选择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或是转回资产减值准备来提高当期会计利润,实现扭亏为盈,维持上市资格。

二、新资产减值准则下盈余管理的空间透视

新资产减值准则与旧会计准则相比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大约束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但是并不能完全抑制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仍然给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留下一定的空间。

(一)新会计准则仍留有较大的人为操纵空间

首先,资产减值准则第四条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并在第五条中描述了发生减值的迹象,但这些描述主要是定性的判断标准,缺乏对减值迹象的量化规定,会计人员要判断是否发生减值迹象,需要利用自己所具备的判断能力,并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来执行操作。上市公司仍可以利用资产减值迹象认定的主观性,达到预期盈余的要求。

其次,资产减值准则第六条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并较为明确的规定了减值迹象的判断标准和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但减值的计提标准和计提基数的规定仍然不够系统,例如,可收回金额按“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较高者”确定,其中“资产的公允价值”、“处置费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都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还需要预计估算未来一定期间的现金流入量和贴现率,更具不确定性,使计提缺乏衡量标准和制约手段。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来设定,为其盈余管理提供一定空间。

第三,新资产减值准则不包括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存货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等,这更使得资产减值测试的指标不充分,会计人员主观判断的难度因此而增加,也同样为上市公司通过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二)“资产一经减值,不得转回”的规定仍留有盈余操纵空间

新会计准则规定的“资产减值准备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该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堵住了资产减值转回这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通道,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保证。但其只适用于长期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而将存货、应收账款、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等排除在外,这些资产在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大,企业仍可以通过大量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实现盈余操纵。

(三)资产组的认定和划分存在盈余管理空间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主要是考虑到企业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计量,因此要求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确认。但是,对于资产组的引入,也存在一些操作上的难度。在对资产组的减值测试中,预测现金流量是不可或缺的步骤。然而,我国企业的会计和管理人员对现金流量的估计和测试缺乏经验,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较低,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并且,对资产组的划分缺乏明确的标准,进而影响到资产减值的计提数额,这里就存在盈余管理空间。尤其是我国目前对上市资格限制仍存在财务类硬性指标,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随意扩大或缩小资产组的可能性很大。

三、解决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问题的建议

(一)完善资产减值准则,约束盈余管理行为

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比旧准则更加明确、清晰,在一定程度上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但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准则实际操作中仍需要会计人员较多的估计和经验判断,仍存在多种选择权。由于这里包含了很多主观判断因素,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也缺乏客观的标准,这样就给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留有了余地。我们希望在未来准则的制定和修改中,应尽可能明确资产减值政策的选择权,尽可能缩小会计人员人为估计和判断的范围,避免企业执行会计政策的主观随意性,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减少资产减值规定中的人为因素,抑制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规定进行盈余管理。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职业判断力

从现行准则规定的具体事项来看,要有效地实施还需要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达到一定的程度。从准确适时判断资产减值迹象的发生,到准确合理确定减值的金额,再到披露减值信息,都离不开会计人员的综合分析和职业判断。为了适应资产减值会计的要求,首先,应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进行强化和指导,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使其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减值规定;其次,加快引进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从而能够准确把握规定中所包含的职业判断,进行恰当的减值处理;再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自律性管理,从道德角度约束会计人员滥用资产减值政策的行为,确保减值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三)加强监管力度,抑制盈余管理

首先,由于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为了保证计提数值和比例能够公允反映经营业绩,上市公司应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管,做到随时跟踪、随时监督,及时发现内部问题,及时控制。

其次,加强外部审计,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审查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应该披露而未披露的资产减值信息,对于披露资产减值信息的不恰当做法应当予以纠正。

第三,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选择权的监管力度,强制上市公司披露有关资产减值的原因、计提办法及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从而提高资产减值信息披露的透明度。Z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C-0036-02

一、研究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背景

教育部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总体目标是巩固并提高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位置,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到2020年,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实现工学融合、达到产教结合、深化中高职衔接、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为实现规划目标,要求分为两步走:在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截止到2020年的量化目标,中职在校人数比2012年增加236万,增长率为11.16%,高职在校学生比2012年增加516万,增长率为53.53%。

发展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基础,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公共服务体系输送操作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深造,重点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基地。这就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打通人才培养通道,侧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得基础文化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融合,达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二)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层次性差异

中职教育课程体系起步早,发展时间长,体系比较完备。会计专业设置具有统一要求,能够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进行规范设置。高等职业教育是从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展,没有明确的教学指导方案,很多高职院校是中职院校合并升格设立,课程体系甚至直接参照沿用中职教育方案。以“3+2”五年制高职为例,中职制定教学计划忽视了与合作院校的衔接,独自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导致中高职课程重复设置,在教学内容方面60%重复。中职学生升学后,学习热情低落,学习动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社会认可度不高。

2.技能培养训练缺乏重点性差异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都存在技能培养重点不突出的问题,会计技能培养仅限于会计电算化,会计最基础的手工记账越来越被淡化。但小微企业使用手工记账比例达到62%,脱离社会工作的实践导向使得毕业生难以迅速上岗。仍以“3+2”为例:中职会计专业突出训练学生技能侧重于计算技术、点钞、小键盘录入等记账方法的应用,凭证、账簿的识别与应用等。高职学生侧重于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应用财务分析方法评价经营活动和财务成果等。所以技能培养应成为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方向。

3.学习方法缺乏多样性差异

中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是以职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教师教学上因材施教,侧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杜绝单一传统的面授教学法,教师一味讲,学生的接受效果较差,不能亲身实践,掌握程度较低。中职学生年龄偏小,仍然保持初高中的被动学习方法,以完成老师的要求和课堂作业为主,缺少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由于中职学生社会阅历较少,对会计缺乏理解和兴趣,高职阶段因为具有专业基础,老师通过问题设计、案例设计,软件系统等方法手段,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完成手工业务和电算化业务处理,学习的主动性不够。教学中以系统讲授为主,通过作业训练,巩固知识和技能要求。

二、实施措施

(一)重置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能力素质为设置基础,学生来源以初中生为主,学习能力较弱,文化课基础薄弱,在加强文化课程的同时,也要注重专业课基础课程的学习,加大实践教学和技能操作的学时,并加大考核分值,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高职院校针对中职升学的学生,应当设置不同于高中生的课程体系,高中生的文化基础扎实,但没有专业课基础;中职生有一定的专业课基础,但文化课成绩较差。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减少基础专业课程设置,加深专业理论知识,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场所和平台,做好实践指导,达到直接上岗操作的工作要求。

(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加强学生实践教学培养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具有实践教学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实践教学专业能力的素质。到2020年教育部要求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60%以上,为了实现既定目标,高职院校应提倡专业课教师社会兼职,加强专业技术职称的考评,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可从社会专业领域聘请兼职教师,将社会工作的实际问题和前沿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从而能够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实践。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杜绝教学与工作的脱轨,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职业教育学习的目标、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都应该变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应当以启发式教学代替注入式教学,以教师主导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生自我钻研,自我实践,自我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会自主学习,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以我院会计专业为例的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完善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

本方案采取标准化设计思路,在专业指导委员会、行业专家、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认真、细致研讨的基础上,构建“理实一体”整体框架,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育人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对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进行科学性、标准性规定,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方案从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证书三个维度开展育人工作,通过职业素质模块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职业能力模块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通过职业证书模块课程增强学生的职业资格考证能力;通过订单培养模块课程增强岗位就业能力,以达到培养能力过硬、素质优良、知识够用的职业人才的目的。

(二)教师的实践培训和社会兼职

定期为专职教师提供专业学习和企业兼职机会,建立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教师培养模式。教学技能和知识的培训主要包括,微课的设置与应用,计算机技能的提升和应用,用友、网中网等会计软件的企业培训。聘请行业专家到我院教学,同兄弟院校研讨交流,到合作企业进行岗位轮训,倡导教师走出校门,在会计师事务所、中小企业兼职,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三)鼓励学生参与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为学生设置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将手工账套与电算化相结合,掌握会计原理的同时,掌握不同记账方式。为了促进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与会计技能竞赛,组织选拔参赛学生,并进行集中培训,从而促进学生掌握的熟练程度,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衔接。

(四)发挥职教集团的优势

我校整合职教资源,组建职教集团,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企业是学校办学质量的最终裁判。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在学校实验室中培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让学生在企业生产第一线,承担工作任务,体验工作环境,才能学到过硬的岗位技术,练就职业技能。在职教集团中引入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以及中小型企业,为会计实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高职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实践机会。从原始凭证的获得,到会计记账,编制报表,审计查账等一系列工作,为学生提供了会计流程的各个岗位,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能够很快适应会计工作所有岗位要求。只有真正发挥职教集团的优势,才能为学校向企业输送人才搭建好桥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