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一年级教育论文

一年级教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6 17:18:1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一年级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年级教育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10-01

语文是充满人文性的学科。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利用语文学科充满人文情趣的特点,在语文课堂中以“爱的教育”为突破口,开展了一系列感恩教育。

一、感恩从爱父母开始

父母给了孩子生命,感恩首先应从爱父母开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发现文本中“孝顺父母”的“好榜样”,引导学生感谢父母,并且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晚上,爸爸在看报,妈妈在看电视。我给他们送上水果,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习作《在家里》)在学习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拓展了一段情境,触发学生内心对父母的爱。我带着羡慕的表情对学生说:“如果曾老师是那位妈妈该是多么幸福啊!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我的孩子会给我送上(水果);当我口渴的时候,我的孩子会给我(端一杯茶);当我在学校忙碌了一天,跨进家门的时候,我的孩子会(递给我一双拖鞋);当我累了的时候,我的孩子会帮我(捏捏肩膀捶捶腰)……”一年级的学生纯真而又率直,不一会儿工夫,他们就加入了这场帮父母的大讨论中。我趁热打铁:“孩子们,说到就要做到。从今天开始,看谁能坚持每天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个月后的家长会上,家长们纷纷向我汇报:这一个月孩子每天在家里争着为爸爸妈妈端茶、送水。多好啊!爱自己的父母,为家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们已经跨出了爱的第一步。

二、感恩从爱同伴开始

伙伴是一种相知,一种相契,一种相思,一种相辉。感谢伙伴,感谢他们用帮助和安慰,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友爱。同伴之间的友谊也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的主旋律。在语文课堂上,我利用友谊为主题的课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同伴的好”,对学生进行“爱同伴”的感恩教育。“小黄鸡,小黑鸡,欢欢喜喜在一起。刨刨土,捉捉虫,青草地上做游戏。”(《在一起》)这篇儿歌很有画面感。两个小伙伴(小黄鸡、小黑鸡)一起劳动(刨土),一起学习(捉虫),一起玩耍的场景非常生动。这样的场景简直就是我们小学一年级孩子们真实生活的写照,也是感恩同伴的好文本。于是,我创设情境丰富了小黄鸡和小黑鸡共同劳动的场面。“孩子们,你就是那只小黄鸡,或者那只小黑鸡,你们是怎样刨土的?”一个学生说:“我们不停地用爪子抓开地上的草。”“累不?”我顺势一问。“不累。我们一起合作,我刨一下,他刨一下。”另一个学生说。“对,我们在进行刨土比赛,看谁刨得快!”旁边的学生抢着说。“那你们捉到虫子了吗?”“捉到了,我捉到了一条大青虫。”一个学生笑着说。“你吃了吗?”我转头问抢答的学生。“吃了,我们分着吃了。”他边说还边咂吧咂吧嘴巴,似乎,他就是那只享受了大餐的小鸡。“小黄鸡、小黑鸡,看得出来你们非常高兴。可是小黄鸡,今天只有你自己在草地上,你还是干同样的事情:刨土、捉虫。说说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吧!”我转了话锋。“我有点不高兴了,没有伙伴,一个人很无聊的。”一个学生皱着眉头说。“小黑鸡,你呢?”我又问另一个孩子。“我也不高兴,多闷啊!”“孩子们,你们说得多真实啊!还是有个伴好啊!你们在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游戏)!一个人的快乐变成(两个)人的了,一个人的辛苦被两个人分担就减少了一半。”看着孩子们似懂非懂的表情,我又说:“要珍惜这份难得的友谊啊!”在此后的学习生活中,我注意到孩子们在交往中经常会使用“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孩子们变得大方、懂事多了,同学之间发生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少了。

三、感恩从爱花草树木开始

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校环境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因此,教师要引导小学一年级学生观察学校的自然环境,认同学校环境,并且让他们融入环境,珍惜周围的一草一木,这也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里也有这个主题的课文。“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你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 (《轻轻地》)可以看出,作者对小草的疼爱之情溢于言表。而学生们在朗朗上口地朗读儿歌的同时,心中也沐浴着爱的阳光。我问学生们:“孩子们,如果你就是那棵被呵护、被疼爱的小草,你想说什么?”很多学生会很自然地说:“谢谢你,小兔!”“谢谢你,小狗!”有一个学生还学着课文的语气对我们班的“小冒失”小K说:“小K,小K,你慢慢走。要是你弄疼了葡萄,我就不跟你好。” 小K同学的脸刷地红了,他轻轻地接过话题:“谢谢你,小J,我保证以后不摘葡萄,只远远地看。”我表扬了模仿课文说话的学生,也肯定了小K同学知错能改的积极态度。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又目的明确地对他们进行了一次爱护环境的主题教育。

四、结束语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在小学低年级,感恩教育可以与语文学习同行。感恩教育从“爱”开始,用语文课本中的“爱”点燃学生心中的“爱”;用语文课堂中“爱的榜样”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爱父母、爱同学,爱身边的一花一草,爱大自然的一切。一个懂得爱的学生,才会珍惜外界的存在;一个会表达爱的学生,才能很好地践行感恩。总之,小学低年级感恩教育要从语文课堂开始,从爱开始。

篇2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

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三、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

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

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篇3

小学教育是与幼儿教育相互衔接的教育,他们彼此联系,但也相互区别。一年级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重要阶段,所以,本文结合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对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进行分析,并提供建议。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没有定性,喜欢有趣的东西,因此,老师要把自己的语文课堂变得具有趣味性,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人教版一年级的语文教材,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识字与拼音方面,旨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阅读并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一、教材安排

1.汉语拼音

人教版一年级的教材中,关于“汉语拼音”一共有十三个小节。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可以掌握汉语拼音,并且能够准确地区分并读出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另外,学生也要能够准确、规范地写出这些汉语拼音。

2.识字、写字

关于“识字”方面的内容,在教材中主要涉及八个小节。人教版教材会在书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第一个生字表是要求学生全部认识的汉字,第二个生字表是总结要求学生会写的汉字。整体来说,在人教版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要求学生认识四百个汉字,其中有一百个汉字学生应该会写。另外,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这些汉字的书写笔画。

3.阅读

人教版要求一年级的小学生能够使用学习的汉字与拼音,学会使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本中的文章。人教版为了增加语文教材的趣味性,在课本中加入了一些十分生动的图画,老师可以利用这些图画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口语交际

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这也是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每一组“识字”或者是课文后面,都会安排一个“语文园地”,这个部分的编写主要是为了训练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主要针对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教学建议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汉语拼音比较抽象,记忆这些符号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刚入学的儿童,他们生性好动,而且善于形象思维,无法长期集中注意力等,这些儿童的特点都为学习符号增加了一定的困难。老师要深入剖析语文教材,挖掘书本中的趣味因素,并且可以制作一些教学工具,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汉语拼音。比如,老师可以利用拐杖,在拐杖朝下的时候,演示“t”,在拐杖朝上的时候,让学生看到“f”,然后再示范这两个拼音的读法以及写法。再如,在讲到b和p;d和t;g、k和h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嘴巴旁边放一张白纸,通过发音时,是否呼出气体进行区分。另外,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贪玩,注意力也比较分散,老师可以把这些汉语拼音的发音特点编成一些儿歌、口诀等帮助学生记忆。

识字、写字的教学一直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一年级的学生,如果对一个事物没有学习兴趣,他们就不会认真对待这项学习活动。要想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学好识字、好写字,就必须要激活他们识字、写字的兴趣。比如,老师可以把汉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中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根青菜,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请问这是什么东西?”有的学生会回答:“青菜。”随后,老师可以出示“青”字的拼音以及书写顺序。因为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青菜,也经常吃到青菜,所以这样的教学就会让学生感觉非常亲切,也非常有趣。通过这个步骤的教学,老师就可以引出“晴”“清”等相似词语的教学。

篇4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从学前班上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无拘无束。他们对新环境感到新鲜,对新老师感到好奇。在课堂上,有时他们还要玩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说一些自己忽然想起的话。假如我们用强制的手段限制学生的“动”,强制他们听课,到头来,他们的行为是控制住了,但思维却被束缚了。我在学习新课程标准之后,对课堂结构的安排有了新的认识,并进行了突破性的创新。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课标要求,设计了新的教学结构模式。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得轻松了,老师教得也轻松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刚从学前班上来的学生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他们爱看动画片,喜欢小动物,爱听故事。上课时,讲个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境,让他们扮演其中—个角色,为故事里的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那兴奋之情真是溢于言表。例如,在教学《小马过河》时,我利用图片、音乐,把小朋友们带到这样的故事情境中:小马要帮妈妈把半袋麦子送到磨房去。去磨房得经过一条小河,小马该怎么办呢?牛伯伯说河水很浅,小松鼠说河水很深,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小马到底该相信谁呢?小马非常着急。小朋友们,请你们帮帮忙,帮小马解决这些难题,可以吗?孩子们可高兴了,谁都想帮助小马。整节课,小朋友都把自己当成了大英雄,每解决一个难题,就感觉成功一次。就这样,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掌握了课文内容。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相互学习、相互勉励、共同成长的文化氛围,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给予每个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让他们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例如,在学习一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五第一项字词句的训练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一年有几个季节人手,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喜欢的季节,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分成四组,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一种和谐氛围,从而主动地学习。接着,我抓住时机,出示一幅黑白风景画,让他们仔细观察,说出自己的感受,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孩子们没有束缚,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根据自己喜欢的季节来自由组合、讨论:春、夏、秋、冬四季各是什么颜色?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学们经历了对四季的认识、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但他们没有感到学习的沉重与压力,他们和老师一起经历了欢乐、思考和收获,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对探究学习有了信心。实践证明,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概括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获得深刻的理解,也便于今后应用。

三、游戏活动,发展能力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和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而且是很有效的教学手段,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用游戏的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比如,在教学识字的过程中,我设计了“苹果熟了”的游戏:画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上面挂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苹果上面写着生字,学生念对了就奖给他。这样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地喜欢语文,使学生自主地学习语文。

四、激励斗志,增强信心

篇5

“明确一个理念”是指向年级教师明确“咱的年级咱的班”理念,明确地告诉年级中的每一位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年级里的管理者,在一个年级里,各位教师之间要统一标准、步调一致,要优势互补,为年级的进步与发展献策出力。

“做好一份计划”是指每学期初,年级所有教师都会在上级和学校总体安排的基础上,在广泛听取家长意见的基础上,集中研讨,确定学期工作重点与目标,制定每月、每周的工作活动计划,使年级发展有规划可依,有步骤可循。同时努力形成初中三年发展整体序列,使学校教育形成既连贯又阶段特色鲜明的整体。

“执行一个标准”是指年级对教师、学生各项管理要求提出统一标准,宽严度减少差别,有效防止教师教育管理过程中标准不统一、学生攀比等现象的发生。

“丰富三个文化”是指丰富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个人文化。努力丰富以“尊重”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使“尊重”意识深植每一位师生心中,尤其要使师生间形成良性互动,“坚信,坚定地相信,每位学生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同时,努力打造“和而不同”班级文化和个人文化,班级文化班班都搞,个人文化人人都搞,这是“和”;重点要求创新,尊重学生不同的志趣和追求,这是“不同”,使学生既懂得维护群体又学会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开好三个会议”是指开好每周一的班主任会、每周末的年级教师会、每周各班的主题班会。每周一,年级主任、班主任要坐在一起,结合学校的目标与要求,对本周的任务和措施进行讨论,研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提出要采取的措施,确定哪些标准等等,达成统一的认识后不打折扣的执行。

二、“年级一体化”的精神内核

从字面去理解“管理”两个字,我们把“管”理解为“约束、控制”,把“理”理解为“捋顺、疏通”。管理不仅仅是限制、规范,更多的是沟通、理解、疏导、激发。

“年级一体化”从表面措施看侧重于“管”,但是要顺利实施必须侧重于“理”。以“尊重”为根本,以“正心诚意”为出发点,以“向上向善”为激励目标的精神内核,才是“一体化”顺利实施的保证。

“尊重”体现在尊重人的天性与个性、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师生成长规律三个方面。只有兼顾这三个方面,才能实现学生健康、快乐、自然的成长,才能使教师获得更好的专业化发展。“一体化”管理绝不是“压制”,而是“放飞”。它外在要求师生举止有礼、进退有度,内在核心却是让师生心平气顺、向上向善。

“正心诚意”由《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概括而来,强调了做人做事应采取的态度。从结果来看,“心正”才会“意诚”,“意诚”能证“心正”。教育是浸润,是爱,是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与交融,出于“心正”,方法就会多一份科学与理性;出于“意诚”,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和理解。

“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有“向上向善”的教师群体,才会激励学生也“向上向善”,朝更高的理想迈进。而教师的“向上向善”,根于学校对教师付出、成果的尊重和认可,成于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群体的“正心诚意”。

三、年级一体化的成效及反思

实施“年级一体化”管理以来,在教师层面,教师在合作中专业化获得极大发展,大大提升了业务素质与能力;在学生层面,不仅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能力,培养了习惯,真正获得了自然、健康、快乐的生长。

篇6

2. 文中没有错误的标点符号,注意半角和全角符号使用;

3. 注意行间距,采用单倍行距;

4. 段落首行缩进;

5. 摘要是全文内容的精炼总结;

6. 段落内容左右对齐;

7. 不能从文献和其它资料上直接拷贝和粘贴图表;

8. 表格要有表序号和表题;

9. 图要有图序号和图题;

10. 注意文章的各项字体大小和字体类型。

具体要求如下:

一、论文版式、格式

1、字数:5000~7000字

2、论文开本

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

可以交打印稿或手写稿

3、标题:论文分三级标题

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段前、段后间距为0.5行

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段前、段后间距为0.5行

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段前、段后间距为0.5行

4、正文字体:正文采用小四号(文中采用宋体。英文、罗马字符采用Time New Roman);行间距为单倍行距;图、表标题采用五号宋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小五号宋体。

5、文中表格均采用三线表。

6、表格的表题和图的图题只用中文。

二、论文的格式样式如下:

-------------------------------------------------------------------------------------------------

中文标题

作者

( 班级 学号)

摘要:XXX 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 XXXX XXX XX XXXXX XXX XXXX XX XX

关键词: (四个关键词,分号分隔)

0引言

……

1 XXX

……

1.1 XXX

……

1.2 XXX

……

2. XXX

……

2.1 XXX

……

2.2 XXX

……

3结论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顺序编码,即按文中引用的顺序编码。作者姓名写至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 al.”。

连续出版物:序号 作者. 文题. 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译)著:序号 作者. 书名(,译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如何撰写综述性论文

第一部分 什么是综述?

综述,其中综是综合,述,更多的不是叙述,而是评述和述评。只评述还不够,还要就观点、材料和方法进行综述。“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

第二部分 综述的类型

文献综述有两种,一种是“大综述”,就一个领域的文献的总结。另一种是“小综述”。这个综述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向其他人介绍前沿,而是为了推出自己的论述和模型,是以述带论,就是说明现有的研究状况如何,缺在哪里,我准备做的贡献是什么。所以,这种综述并不强求非常全面细致,而应该侧重介绍与自己的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

第三部分 综述的写作过程和方法

怎样写文献综述?形式可大可小,看8-10篇与科研课题相关的文献,进行高度的总和、概述、分析,从概念到理论,不要出现摘要堆积;在内容上,与科研课题结合起来。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具体研究数据,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经验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写作技巧:

1 题目

2 摘要常用句型

归纳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指出了…及其…研究的主要进展

讨论了…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3 关键词 指能代表整篇综述意义的3~5个词语。

4 前言 4.1 内容:

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

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4.2 常用句式

…是…的重要研究内容

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

(深度上)…

(广度上)…

(有争论的问题)…

鉴于…的工作将对今后…研究意义以及…的现实应用意义

作者就…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5 正文

5.1 综述材料来源广泛,因此段落结构格式非常重要,举例如下表; 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第四句 第五句 第六句

主题句 陈述理论1 研究支持1 陈述理论2 研究支持2 ,等。

主题句 研究支持1 研究支持2 研究支持3,等。例外情况

研究意义 主题句 研究支持1 说明理论1,等。主题句

5.2 纵横结合式写法

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

5.3 相关研究不必全部列举,每一个主题举2-5个有代表意义的研究。

5.4 常用句式

了解…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对认识…有重要的意义

…的特征可用…来描述,其中常用的有…

由于…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研究者通过…来描述各因素对…的影响 影响…的因素很多,下面就…进行论述

…不仅取决于…,而且受到…的制约

…与…有关

…是…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研究表明…

篇7

作文教学是我国中学语文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作文育人是中华文化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作文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个人的独特观点,彰显文学的艺术魅力。在教师指导和训练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对作文教学是这样定义的:“作文教学是按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使学生形成写作能力、养成写作习惯的教学活动。”学生在作文教学中,能够培养表达能力,促进智力发展,融合各类知识,发展良好个性,陶冶审美情趣。

这里讲的中学语文教材,特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它的编写充分明确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达到的作文知识程度,必需掌握的作文训练能力和能够具备的作文文化素养。我们可以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具体探究中学作文教学的实施与运用,发掘中学作文教学的改革与策略。以下是立足于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关于作文教学在训练系统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系统中的体现,通过分析作文教学体现的特点,进一步探究作文教学的劣势与不足,提出有关作文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体现

语文教材是作文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参照,结合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材,有关作文教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还有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通过具体地分析和探究,作文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写作内容上,经过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作文教学应突出“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作文教学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作文思想。结合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材,围绕“以学生为本”的作文教育观主要体现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学生可以在学习专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和写作。例如,在人与自我、人与语文、人与自然、人与科学、人与家庭、人与想象、人与成长、人与国家、人与名人、人与艺术、人与探险、人与动物的主题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创意写作,有感而发。正如语文新课改的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因此,在语文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作文教学训练,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创造,感性抒发和理性思考,例如,情景作文,写出特点;命题作文,写出启示;自拟作文,写出情感;想象作文,写出特点;观察作文,写出新意。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活动,力图能够在写作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培养人文素质能力,树立完整人格形象。

在写作形式上,有关作文教学训练的方式花样众多,主要体现在语文教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基本突出有以下各种形式。例如,启发作文,以课堂学习内容为前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写作;活动作文,以观察、搜集和整理资料为主,指导学生开展写作探究;情境作文,以课文蓝本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人文写作;想象作文,以课堂学习目标为出发,指导学生进行联想写作;改写作文,以课文范例为参照,指导学生进行改写写作;仿写作文,以课文范例为参照,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根据这些多种多样的写作训练形式,学生可以自主写作,研究写作,创意写作。同时,在文章的立意,情感的抒发,意识的创新,取材的范围,思维的培养上,写作教学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由统一化趋向弹性化,主要将教材内容灵活处理,增加具有自由性和多元性的写作训练方式;由工具化趋向人文化,重点在作文教学中弘扬民族化,本土化,培养传统优秀伦理道德,塑造人本内涵精神品格;由模仿化趋向创造化,注重在作文训练中突出想象开发、思维发散和创造培养,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

以上就是作文教学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材的训练系统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系统中的呈现。结合作文教学的教育体现特点,我们可以发掘和探究有关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中的劣势。

二、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劣势

目前,为响应轰轰烈烈的语文课程改革,作文教学作为重中之重,一直被教育界视为改革的领头军。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整合改革,表面上风风光光,形式上热热闹闹,但究其教学本质,还是处于“学科无地位”“教材无重点”“教育无突破”的“三无”状态。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语文教育,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虽然国内的教育者没有间断对作文教学的研究,但最终没有形成完整的有效的作文教学体系。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我们可以探究作文教学的存在问题,具体有以下劣势。

1.作文教学地位不突出,缺乏专业性编排

纵观现代语文教材,它是作文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的重要参照,但教材仅仅是个例子,还严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受地方文化、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有的内容未必符合本地区学生实际的作文需要。同时,教材改革比较滞后,多年反复地训练同样的题材或内容,与现实社会脱节,使作文教学缺乏了创新的个性。

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教材不能明显地突出作文教学的地位。翻翻中学语文教材,有关作文教学的专题内容基本围绕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系统中,在这些花样众多的训练学习拼盘内,写作不过是一道毫不起眼的小菜,为装点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充当门面。学生可以在所谓的面面俱到中进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但是,学生真正可以掌握到的写作专业知识又有几成呢?

通过对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编排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每一个主题单元中,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活动所占篇幅比重较大,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实践内容较多。只有在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于“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重点表现出作文教学专项训练。这说明,写作活动还只是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附属,写作活动还不能作为单独专题训练而成立,教材主要突出口语交际训练和综合性学习训练,因此,学生在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的比重远远大于动笔写作,教材几乎将听说读做整合编排完,最后,才煞有介事地把写作介绍出来,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是不能充分突出作文教学地位,明确写作专业知识构造的。

再结合教材的课文内容,我们的作文教学只能是依附于课后的研讨与联系,作为一种呼应课文精神而延伸的所谓作文教学训练。试想,作文教学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主体,如何实现独立式教学训练?怎样成为专项式知识指导?所以,有关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不过是被动地写作训练,隐性地写作教育。

2.作文教学环境受限制,偏隅课堂教学指导

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多数教师除了利用教学计划的课时外,很少把作文教学拓展到课外,更缺乏在生活中指导作文,有关生活化作文训练也等于形同虚设,空摆架子。其实,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没有生活也就缺少了素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积累,边生活边写作,这是作文教学的最佳途径。要让学生建立生活与写作的联系,就要先明确写作目的,然后指向生活,再由生活回归写作。

结合中学语文教材,有关作文教学的生活化指导也确有一二,例如,活动作文里面就有相关生活观察和体验的教学指导,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里面也有有关生活气息的作文指导。但是,这些作文生活化教学过于纸上谈兵、好高骛远,容易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中,作文教学指导要求“学生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辨别这些声音,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请问,生活在高楼大厦里的城市学生,如何能够接触到虫鸣鸟啼呢?这就是不考虑学生的真实情况而夸张了生活化作文的误区。

因此,作文教学需要真正走近学生的生活,作文训练应该真切符合学生的实际。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确实要努力建构适应人性化的“大语文”教育环境,树立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真实典范。通过确立生活本源观,能够旗帜鲜明地摒弃那种苍白贫血的应试作文,力图还学生作文以原汁原味,注重作文教学回归生活,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其人生经历和体验。

3.作文教学训练单一,拘泥命题写作指导

现在的作文教学仍然没有摆脱老框架,仍旧强调作文的写作技巧,讲究语言的表达方法,交待文章的结构布局。我们认为作文章法是重要的,但对作文教学来说,不是最重要的。作文教学要适合学生的作文心理,符合学生的语言的发展规律。作文就是表达,作文内容应该反映的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态度。受传统的思想意识的制约,要求学生作文必须反映积极的并有一定的价值取向的内容,或者我们总用成人的思想去量度学生的意识,那么也就在某种程度作文真的成了“作”文了,过于为文造情、为文造势,这样就显得矫揉造作,本末倒置。

看看我们的作文教学,还是侧重命题作文训练,自主性和实用性的作文表达能力训练还没能有效的走进课堂。我们应该反思现代的作文教学模式,考虑作文教学的实效性。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方法都是来应对应试教学,忽略了学生对自主表达能力的训练,致使有些学生只会机械地写作而不会自觉地创作。我们要全面发展学生语言知识表达能力,要从单一的书面命题作文中走出来,训练方法多样化,培养形式开阔化,改变学生对作文的因袭,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提高作文的含金量。

同时,作文教学仍旧强调模仿,一味地遵照教材的教学设计要求,指导学生照本宣科的套写作文,生搬硬套的模仿范文。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理想》中,作文教学是这样设计的:“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试模仿第一段也写几句”。学生在模仿作文中,虽然可以强化和巩固写作知识,但是这样的作文,是没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是没有独特生命力的作品。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世界是天真浪漫的,他们对事物往往是感性的认识,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思想意识,指导他们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畅写个人的奇思妙想,表达内心的创造热情,突出创新作文的有效运用。“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不是要训练写作的仿制者,而是要培养写作的创造者。

三、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对策

结合作文教学的实施过程,有关作文教学的主体还是比较模糊,教材不能明显地体现作文价值体系,教师难以突出地体现作文教学过程,学生缺乏有效地落实作文教学目标。如何在中学语文新课改中促进作文教学的运用与发展,真正体现出作文教学的核心和本质,这是值得教育者作出的思考和探究,针对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材改革中的劣势,具体有以下对策。

1.在编排上,加强作文教学主体化地位

面对语文新课改,我们的作文教学应以主体性姿态,在语文教材中突出其重要地位,组织其系统编排,呈现其专业特点。根据教育家列伏夫的研究,运用什么方式可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作文?列伏夫认为,通过叙述让学生掌握语言的范例,而提出作文让这些范例得到运用。他认为激发动机是掌握书面语言的主要条件,他所建议的发展书面语言的作文,再现了书面语言的一个功能———转换空间的创作。由此可见,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上,课文范例的选用就是很好的作文教学动机,结合课文文本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再现作文的实施和创作。

同时,列伏夫的作文教学把掌握连贯的书面语言,看成是先学词语、再学造句、最后才学写文章的多级的过程。按照列伏夫的意见,在书面语言的结构中包含着下述操作成分:(1)理解作文题目;(2)选择与题目有关的材料;(3)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材料;(4)根据规范语言的标准和表达的需要用词造句;(5)修改文章。通过列伏夫的作文教学启示,语文教材的编排应该紧扣作文教学的主体要求,突出课文文本与写作材料的有效联系。

具体来看,围绕中学语文教材,我们可以开设有关作文教学专栏,将作文文体知识融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突出作文修改过程,将作文写作技能活用到教学实践环境;我们可以运用作文评价标准,将作文教学反馈贯彻到教学互动成果;我们可以选择有关作家写作的课文例子,将作文训练指导渗透到课本的阅读学习;我们还可以增加课外文本浏览,将作文文章典范充实到课后的学习拓展等等,这些有关作文教学的对策,是需要将我们的语文教材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才能实现作文教学的主体地位,突出作文教学的专业构造。

2.在教学上,加强作文教学生活化特色

语文教育界泰山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新课标》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学生作文反映出他们在思想认识、生活经验、表达能力、人格素养等多方面的情况。这表明,自由写作、个性表达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策略。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提倡生活化写作、个性化写作。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爱写的内容。让学生在放松的生活状态下心灵松绑,无拘无束的发散和驰骋创作思维。

值得指出的是,将生活化作文内容虚假、夸大是作文教学中的常见病。教材在设置作文训练的环节,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的过程,为了吸引学生的目光,就把作文生活化内容神奇化、虚假化、浮夸化,以博得学生的青睐,显得不切实际,生搬硬套。作文是需要夸张,也需要适理的创造,但不能过分的浮夸事情的本质,更不能子虚乌有的生成文字。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素质成长,与作文教学的生活教育脱离了关系。写人就要写实实在在的人,写景就要写目所能及的景物,写事就要写真真切切的事实,抒情就要抒发内心深处的感情。教师在指导作文时务必强调所写内容要与现实生活相符,这样作文才能“活”起来,是真实、真切、真情的生活化作文。

因此,在新课改中,加强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理念特点是使学生在求真、立诚、平等、尊重、无压力的轻松氛围中受到启迪,在生活的怀抱里浮想联翩,在心灵的世界中坦诚相待,将教条、死板、逼迫的作文教学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实践证明,这些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能够充分实现自由写作,丰富表达,提高素质,优化内涵。更重要的是,我们学生的文章清新自然,真情流露,个性纷呈,擅于表达。

3.在训练上,加强作文教学创新化架构

目前,我国中学课程改革掀起一股创新作文热潮,它要求在以不断挖掘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下,一方面学习和继承传统作文教学的精华,另一方面更注重冲破旧的作文观念及思想的束缚,选取新的视角,开拓新的意蕴,不断变革进取,从而达到自主创新的写作活动。

但面对写作教学的现状是,教学框架性严重束缚学生的个性,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改变作文教学尴尬的处境,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提高作文能力,张扬写作个性,提倡自主创新,这应该是我国作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加强丰富多彩的作文模式架构,从而突出学生自主探究、创新写作的地位。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提出要进行创新写作,就是要摒除传统的教条主义,突出作文教学训练在作文拟题、作文形式、作文内容和作文评价上的创新。在作文拟题上,教学训练要注重让学生自主命题,尽量考虑拟题角度是否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激发学生的独特感受;在作文形式上,教学训练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创造表达,尽量采用多种多样的文体体裁和形式指导学生或启发、或活动、或情境、或想象,提供丰富多彩的创作平台;在作文内容上,教学训练要提高学生的思想发展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在实际生活的观察、感悟和体验,进行正确而大胆地创造,从而充分而准确地提炼作文的奇特内涵;在作文评价上,教学训练要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加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作意识。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评价,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迸发出个性创造的激情。

篇8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力军,是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的重要力量,是高校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他们有着青年人独特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正确认识青年教师这一重要群体在新形势下的思想动态,把握青年教师的需求特征,并据此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相应的激励机制,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健康发展,是各个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急需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比失衡,教师的工作量与收入不成正比

据我国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显示:近几年,与普通高校学生规模近一倍的增长速度相比,教师总量只增长3l%。这样全国高校生师比达到18.2:1,个别高校甚至高达35:1。由于生师比过高,导致班级规模越来越大,这样势必给任课教师造成一定的心理负荷和工作压力,而收入的增长与教师的实际工作量不成正比,过分的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而忽略了教师的物质需求,尤其是青年教师,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这个阶段经济实力还是相对薄弱的,在物质方面的需求量也还比较高,但却不能得到相应的满足,长此以往,就容易造成青年教师重教学过程而轻教学目的,重教学工作量而轻教学质量的结果。

(二)重使用、轻培养,教师自身发展空间不大

近几年由于扩招,许多高校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放电多、充电少”,外出学习进修、开阔眼界的机会很少。只要教师上了岗,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工作下去,很少有机会接受再教育。由于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和工作压力,教师本人很少有精力进行知识更新。等到原有的积累挖掘的差不多,又没有新的内容充实的时候,青年教师本身会有一种危机感。有了危机感,又没有时间去更新、提高自己,就容易产生厌倦和烦躁情绪,会有孤独感,青年教师的安全需要就得不到满足,工作积极性也就会下降,导致整个团队士气下降。

(三)学术风气不够纯正,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受阻

如今高校的浮躁之风盛行,急功近利的行为越来越突出。在职称评定或聘任过程中,往往把教学看成软指标,而把申报多少项目和发表多少论文当作硬指标,于是教师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跑项目”、“发论文”。此种情况,不仅社会成果转化性差,而且助长了教师的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学术氛围不纯正,青年教师必然会受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和科研。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跑项目”、“发论文”方面花下大的精力,那么花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精力必然就不多,更有甚者,由于评审制度的不完善,真正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突出的教师,却因为交流沟通不过,而影响了自身的发展,那么对于纯正的学者来说,自我价值的实现就受到了阻碍,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得不到满足,如此往返,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最后导致整体学术水平下降,华而不实。

二、道德意识的发展对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探索的启示

以道德的善恶观念为主要内涵的道德意识,不是一个单向的、静止的东西,而是处于错综复杂的变化发展之中。这个发展遵循意识发展的一般规律,表现为感性形式向理性形式的过渡。在道德主体自身的自我意识中表现出一个“自发一自觉一自由”的发展过程。

(一)道德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1.自发阶段

这是道德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人作为主体,一开始就是一个充满各种欲望的存在。当他和社会及他人发生联系时,总带着实现自我欲望的冲动。可经验又使他能自觉地意识到在他实现欲望时有一个他人和社会的“可以”和“不可以”的回答,以及随之而来的相应的对行为结果的善恶评价。这样一个“可以”和“不可以”的经验积累,再加之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就必然导致主体意识认知内省的出现。这个基于经验和直观基础上的认知内省便是一种自发的道德自我意识。

2.自觉阶段

这是道德自我意识的“知情冲突”阶段。在自觉阶段,由于道德主体通过不断知觉内省,从而对道德规范及其客观必然性有了较多的和较全面的认识,道德自我意识开始摆脱了自发和无知的状态。和自发阶段主要表现为情感的作用不同,道德自我意识在自觉阶段主要表现为意志的作用。

3.自由阶段

这是道德自我意识的“自律”阶段。这样一个自由阶段无疑是道德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里道德主体不仅对道德规范的必然性有了正确的认识,而且无须或很少借助意志就能自愿地接受道德必然性的约束。道德规范作为一种“必然之则”已转化为主体自身的“当然之则”了。显然,由于道德主体不再把道德规范消极地视为异己的、外在的东西而强制自己遵循,而是自觉自愿地把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心的一种信念。因而,道德主体凭借这种内心信念就能很自然地使自己一言一行都合乎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我们理解,道德自我意识只有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才可以认为获得了真正完整意义上的自由。在这个境界里,不仅外在的道德规范变成了内在的道德要求,而且单纯被动地遵循道德规范变成了根据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带有创造性地去实践道德规范的过程。

(二)成熟的道德意识

道德自我意识的成熟无疑是指道德意识中的自由和自律境界。因而如何拥有成熟的道德意识的问题,实质上便可归结为如何早就自己道德意识的自由境界。

从道德意识发展过程的考察中可以发现,达到道德的自由意识境界是通过如下两个途径实现的:1.使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稳定化和系统化;2.使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走向高度的统一。 道德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使得我们明白,只有当主体的意识达到自由的境界,主体才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同样,在我们构建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其充分发挥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我们必须是从主体内部着手,全面分析主体的多样性,以主体的需求为出发点,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使主体能够自然而然地全力以赴为整体谋发展。

三、构建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

(一)建立合理的津贴分配制度,提高青年教师的满意度

通过工作所带来的物质回馈,如薪资的提高、职位和职称的晋升等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青年教师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要有效引导青年教师的行为,使之朝着有利于学校实现整体目标的方向发展,就要针对他们的付出和需求给予合理的报酬。要想使报酬产生必要的激励作用,就要打破平均主义,建立公平合理的津贴分配制度。要以绩效考核为依据确定薪酬,提高教师的公平感;要破除论资排辈的陋习,鼓励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要破除只看数量不看质量的观点和做法,重视奖励在教学一线成绩突出、积极创新的青年教师。

(二)重视激励因素,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

20世纪50年代,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了著名的“双因素理论”。他把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赫茨伯格认为,保健因素,如工资刺激、舒适的工作环境等即使达到最佳程度,也不会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只有配合激励因素,如成就、认可、工作本身等因素,才能对人的行为产生更大的激励作用。通过“双因素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能够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不仅是工资、奖金、福利等“保健因素”,而且还有工作的成就感、事业发展等“激励因素”。教师作为学识修养较高的一个群体,其事业心和成就感都比较强烈,对精神需要的满足和受尊重的渴望也比其他社会群体要高。高校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者应抓住这个特点,从下面几个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情感激励:首先,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具体生活困难,尽快地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其次,对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要多赞扬、多肯定、多鼓励,积极引导;最后,关心青年教师的自身成长,为青年教师提供必要的成才帮助,提供进修和提升的机会,在一些人才培养、课题申报方面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帮助。

(三)引导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对青年教师进行目标激励

在人的整个行动过程中,一个期望的目标具有不断的驱动作用,是激励的重要环节。青年教师具有强烈的实现自我意识,他们初涉社会,渴望取得一定的成绩以期得到社会的认同。因此,在管理中应结合青年教师的实际,确立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具有凝聚性又具竞争性的目标。同时,要让他们充分意识到目标的实现将与事业的追求和个人的前途息息相关,使之成为引导其行为的航标。要满足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第一,根据青年教师所处的不同职业阶段,帮助青年教师确定明确的阶段目标;第二,根据青年教师的专业、爱好、特长配备导师,帮助青年教师确定中长期发展方向;第三,针对青年教师学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欠缺,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

篇9

在现代文拓展阅读方面规划并实施“万字时文阅读”三年行动计划,意在通过对有鲜明思想性和时代感时文阅读,一方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一方面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积淀思想、提升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理性,帮助学生以现代的、理性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本学期已为全年级学生推荐阅读时文13篇文章;在文言诗文的教学中,在抓好语文教材教学的同时,还利用学生的成语习得有计划地实施上海高考“300文言实词”的理解和记忆,我们还打算从高一下学期开始渗入古诗词的鉴赏,以期提升学生的高考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学、文化等人文素养。

本年度主要担任预高、高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所任教的高一(12)班属于xx内高班的学生,汉语基础相当薄弱,尤其是他们的古诗文学习几乎就是从零开始,经过预告一年的汉语学习,学生的汉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进入高一年级之后,已经能够跟上整个年级的学习进度。尽管因为语言积淀、语言应用等方面的原因,他们的应试阅读仍然存在很多障碍,但学生任然在慢慢地进步。

本年度我结合内高班学生的学情,确立一个区级重点课题:《汉语成语习得在内高班汉语学习中的作用》;

本年度共有四篇论文先后获奖:

《xx》在“黄埔杯”长三角城市群“新观念,好实践”征文评选中获三等奖;

篇10

二、工作要点与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

1、利用业余学习时间,继续组织组内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教育论著,每位教师每周必读教育家的教学理论,研究作业的有效设计和管理,并定期开展研讨活动,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思想。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观摩活动,认真做好记载,活动后及时进行反思。

2、加强教研学习,紧紧围绕校长室、教导处制定的工作目标,切实订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扎扎实实开展教学工作。要求语文教师积极参加作业设计、论文评比等各种竞赛活动,争取获得好成绩。

(二)完善常规工作,构建和谐课堂

1、改革备课形式,尝试电子备课,同级段教师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并针对本班实际进行修改,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调整,写好教学后记。全体语文老师以集体电子备课为突破口,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的具体落实。课堂教学倡导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风格。

2、加强课题研究,要做到:在平时处处实践自己的研究,勤于动笔记录自己的点滴收获,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规范教研组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2、要夯实一年级新生的拼音教学,做到每个学生都要进行过关测试。扎实做好低年级的识字、阅读教学,注重情趣性、启发性、互动性、自主性。要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自主识字的兴趣、相互交流的习惯。加强低年级学生课堂常规的训练,从而使每位学生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积极探索低年级写话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二年级学生尝试写每日一句,每周一段。鼓励中高年级学生每天写成长日记。 开辟作文写作的源泉,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3、进一步强化写字教学和朗读教学,加大写字教学和朗读教学的研究力度,不断提高写字和朗读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端端正正地写字。

4、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要将语文教学质量追求分解到每一课每一单元的评价上,减少或消除错误积累。特别重视提优补差工作。教研组将配合教导处在期中时进行随机质量调测,及时分析反馈调控。同时加强各类素质竞赛,一、二、三年级学生每个月一个主题开展活动:10月份一年级学生的借助拼音识字比赛;11月份二年级学生词语接龙比赛;12月份三年级学生趣味词语竞赛。以此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坚持不定期的作业、备课检查。严格把握作业的质量,控制数量、及时批改、及时调控教学。

5、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全体语文老师要通力配合,高度重视抓好这项工作。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指导学生利用早读课、阅读课、下午放学时间及双休日广泛开展阅读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从读书中收获知识、明白事理、陶冶情操。让读书成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行为,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xx最新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

6、期末做好教研组工作总结,做好组内档案资料积累工作,教学资料、教学论文、教研组计划、教研活动记录、教研组总结、教学成绩统计等都要认真做好记载,健全档案。

三、活动安排:

九月份:1、校教研组长会议,商讨电子备课如何操作。

2、教研组制定教研计划。

3、参加市教研组长培训。

4、校教研组成员会议。

5、全体语文教师参加区域“作业设计与实施”培训活动。

十月份:1、学习沙龙“作业设计与实施”。

2、组内教师开展作业设计竞赛活动。

3、一年级拼音教学研讨活动。(教导处、教研组)

4、四年级段教师“同课异构”活动。

十一月份:1、五年级段教师“同课异构”活动。

2、二年级学生词语接龙比赛。

3、集体探讨:如何有效设计与实施课堂作业。

4、中青年教师参加市优质课评比。

十二月份:1、六年级段教师“同课异构”活动。

2、三年级学生趣味词语竞赛。

3、课题探讨活动。

4、校内论文、案例评比。

一月份:1、常规检查、总结。

篇11

一、优化育人队伍、提升育人实效

1、 构建德育工作网络

本学期为了加强德育工作领导力量,校长室组建政教处,增派两位同志担任政教处副主任,同时在原有团委、学生会负责同志的基础上,选派两位同志担任干事,极大地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力量。目前学校有完整的德网育工作网络。

2、培训班主任群体 3、展示团委、学生会风采 4、彰显家校合力代表谈对孩子的殷切希望以及子女谈如何实现对家长的期望。到会学生和家长无不激动落泪,整个活动内容充实,意义深远,极大地提高了家长和学生的认识水平。以本次活动为纽带,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心连结得更加紧密。

二、落实一月一事、实现系统育人月170页;2012年一月节约主题教育月142页。活动要点如下: (1)9月6日于体育馆组织法制报告会,组织法制报告听后感评比。初一(6)施澍芃等42名同学获得优秀法制报告听后感评比等级奖。

(2)9月7日班级组织以“学常规”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初一年级班主任重点讲解《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中学一日常规》,强调靠右走路的要求;初二年级重点讨论形成或讲解班规班约;初三年级强调教室卫生、寝室卫生纪律要求及其他规范。 (4)初二年级举行班级班规班约展示。初二(1)班、初二(2)班、初二(3)班、初二(4)班、初二(6)班、初二(8)班、初二(9)班、初二(10)班被评为班规班约优秀班级。

(5)全校举行“最美班级评比”, 初一(6)班、初一(7)班、初二(1)班、初二(6)班、初二(7)班、初三(4)班被评为最美班级;另初三年级举行“最卫生班级评比”, 初三(1)班、初三(5)班被评为“最卫生班级”。

(6)全校举行《江海人文·规则篇》读后感评比,初三(2)班许清飏等65名学生获得等级奖。

2、2009年10月份: (2)初一年级由学生会举行“祖国献你一首诗”主题朗诵比赛;初二年级各班由团委组织举行“爱校一策”活动,重点是发动学生为××中学发展献计献策。

(3)举行电影《爱的延续》观后感评比,初一(2)班张彦玲等53人获得等级奖。 (5)进行“国旗下讲话”征文评比结果:初一(2)班顾青云等45人获得等级奖。 3、2009年11月份: (2)表彰初一(1)班蔡迎香等320人为××中学期中学习标兵。

(3)表彰 “十佳文明标兵”: “十佳艺体学生标兵”: “十佳优秀学生干部”: (4)表彰初一1班葛旭等200名学生分别为班级最勤奋学生、最乐于助人学生、最佳课代表、最佳组长、最爱劳动学生、最佳室长、最守纪律学生、最卫生学生。

(5)11月9日,各班举行以“奋斗”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6)初一年级各班举行“立志达标”活动,引导学生确立终身职业目标、高考录取大学目标、中考录取高中目标、期末考试目标等。发统一表格认真填表,并有家长意见确认。 (8)11月23日下午第四课初一年级举行“为理想而学习”演讲比赛,初一7班施成威、初一10班王艺楠获一等奖。

4、2009年12月份: (2)初一年级开展了“为父母洗脚或洗头”的活动,初一(6)班陆渝宁、潘施祺等同学撰写了优秀感悟随笔或日记。

(3)初二年级开展了 “算算亲情帐”活动, 初二(1)班施焱龄、盛妍妍等同学撰写了优秀感悟。 (5)12月25日初三年级举行了“孩子,我想对你说”的家长报告会,初三(1)黄苏冰家长、初三(2)刘亦成家长、初三(3)夏沁家长、初三(4)宋彬烨家长、初三(5)邱雨桐家长作了精彩发言。

(6)2012年1月9日,初二年级举行了“学会学习,共同成长”为主题的“两代人的心灵碰撞”交直流活动。 (8)举行家庭教育论文、“教子有方”故事评比结果,初一(2)茅好好家长黄艳等23名家长撰写的文章获得等级奖。

5、2012年1月份:

(1)1月11日前各班完成节约为主题的黑板报,学校组织评比。

(2)初一年级各班每位学生反思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写了反思文章,学会节约粮食。年级组统一设计了《节约粮食调查问卷》,每班进行了调查问卷,并写好了整改建议。

(3)初二年级各班开展了“少吃零食、不吃路边摊点食物倡议”活动,每位学生记录了10天(1月4日—1月13日)在零食上的花费,各班进

行了认真统计并写好了反思文章,对班级提出节俭建议。

(4)初三年级各班举行学生穿衣习惯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由年级组统一设计,各班汇总了调查结果并撰写了关于穿衣习惯的分析报告。

(5)学生会汇总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的调查数据,写了一份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并提出了具体的节约建议要求,该调查报告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并已发往《××教育周刊》。

(6) 1月11日下午第四课各班举行“节约”主题班会。

三、建设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位

1、完善制度文化

和谐校园需要人本科学、和谐民主的制度保障。 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它要求学校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借以建立起良好的校风,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同时还要搞好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得以贯彻。在新的“五严”形势下,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已经不符合“五严”要求,政教处系统整理了学校以前的各项规章制度,废止了一些重复的、落后的制度,完善修改了一些新的制度,并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制订了一些新的规章制度。具体分类为:

班级建设、评比制度:

《××市××中学班主任常规工作条例》、《××市××中学班主任一日工作常规》、《××中学学生一日常规》、《××市××中学学生十项礼仪常规》、《××市××中学教室规范化管理条例》、《××市××中学班集体达标创优考核评比条例》、《××中学文明中学生评比条例》、《××中学课程全优生、特优生评比条例》、《××中学优秀共青团员评比条例》、《××中学优秀学生干部评比条例》、《××中学“十佳文明标兵”、 “十佳艺体学生标兵”、 “十佳优秀学生干部”评比标准》、《××中学升国旗礼仪规范》等。

学校宿舍管理制度:

《关于寄宿生管理与考核的有关规定》、《××市××中学寝室管理制度》(包括××市××中学宿舍管理条例,住校生管理制度,文明寝室评选标准,寝室长职责,××中学值日轮流表,寝室物品摆放标准,学生宿舍管理内务、卫生、纪律扣分处理意见)、《寄宿生须知》、《寄宿生家长须知》、《××中学文明寝室评选标准》、《××中学学生“星级宿舍”评比有关规定》、《××中学新生入校承诺书》、《生活指导老师安全工作规范》、《生活指导教师职责》、《生活指导教师一日工作流程》、《生活指导教师工作考核办法》等。

2、提升环境文化

这里所说的学校环境文化,具体指的是学校建筑文化的创设。我校建筑物以欧式建筑为主,本学期随着300米操场和××报告厅的投入使用,学校又增添了两道靓丽的风景线。首先,政教处确保了学校环境的洁净和靓丽。开学初划分好卫生清洁区和公共教室包干明细表,实行各班一日三扫制度,一周一大扫制度;加强值周班的检查力度,值周班实施了一日四查制度(早晨、中午、晚会、不定期抽查一次)。响应南通市和××市爱卫会关于开展冬春季灭鼠工作的号召,切实加强冬春季除四害工作,有效改善环境卫生。积极开展“洁净家园、有序市容” 冬春专项行动,为美化城市卫生环境,优化交通秩序,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其次,政教处坚持以“文化品位、现代信息、人文精神”为理念,着眼于环境文化氛围建设对师生的熏陶和感染。政教处向全校师生征集教育箴言,择优张贴,还通过教室美化布置、墙报、网站、校训、校歌、荣誉室、阅览室、体育场等,展示各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再次,政教处努力管理学校学生公寓,为全体寄宿生营造一个家的氛围。“安全为基础,温馨为目标”一直是宿舍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基本理念。政教处着力使环境成为校本课程的载体,成为德育美育的载体,成为文化育人的载体。

2、 丰富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现在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价值体系和育人取向之中。首先,政教处始终贯彻××中学的育人取向:基础扎实,习惯优秀,能力见长,发展持续。学校的一台文艺节目或一个文化艺术节,所追求的立意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学校的一个科技讲座或一次制作活动,想达到的目的就是奠定学生终身热爱科学的精神。其次,政教处继续做大做强校刊《江海人文》,成立了由毛校长率领的10位乐于德育探索的教师参与的《江海人文》工作室,本学期起《江海人文》坚持一月一主题,与学校主题教育月相呼应,同时建设副刊《人文苑》,使《江海人文》成为××学子的精神家园,成为学校进行润物无声教育的第二课堂。再次,政教处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学生时时刻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同时,政教处两位同志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以自身言行为标杆,引导教师珍视和热爱手中的教育权力,使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价值取向等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促使学校价值与教职工价值共同实现而获得双赢,进而让校园人文氛围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水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平台和阶梯。

四、德育硕果累累、冷静反思不足

1.喜获累累硕果

本学期,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支持努力下,德育工作由务虚走向务实,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硕果。学校校刊《江海人文》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校刊校报评比中获得“最佳教科研刊一等奖”,主编宋军老师被评为“最佳编辑”; 2009年11月获得南通市“我爱我祖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先进集体;学校公寓被评为“南通市文明宿舍”;初二(3)班团支部被评为南通市红旗支部;陈冬霞老师的《香溢校园 阅读伴成长》在“南通市第三届中小学优秀班会课预赛××赛区方案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在××市第四届“家庭教育日” “家庭教育论文”、“教子有方故事”征文活动中,初一(6)施澍芃家长李静《我的信,我的心》荣获一等奖;初二(8)李路遥家长陆袁燕的《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初三(3)邢睿凌家长杨晶的《家有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