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金融工程学论文

金融工程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7 18:09:3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金融工程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金融工程学论文

篇1

关键词:

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地方财经类院校

一、引言

金融工程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是一门新兴综合叉学科。金融工程一出现,就受到理论界、实务界、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被称为“金融业中的高科技”,并且正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最早提出金融工程学科概念的学者之一是JohnFinnerty,其在1988年认为,“金融工程包括新型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国际金融工程师学会常务理事JohnF.Mar-shall在1992年对金融工程的研究范围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新型和创造性有三个层次的涵义:指金融领域中思想的跃进,其创新程度最高;是对已有的观念做重新的理解与运用;是对已有的金融产品和手段进行分解和组合”。目前层出不穷的新金融工具的创造,大多建立在这种组合分解的基础上。英国学者洛伦兹•格立茨(Law-renceGalitz,1998)认为,金融工程是“运用金融工具重新构造现有的金融状况,使之具有所期望的特性(即收益/风险组合特性)”。金融学和金融工程学跟力学和建筑工程学有一定的类比性,力学是规律,而建筑工程学是用力学解决工程的问题,同样,金融学是研究金融学中的现象和本质,是规律性学科,而金融工程是借助于计算机手段、金融模型来解决金融问题,综合性、实践性更强。金融工程学科的涵义,在于综合采用各种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方法(如机械工程用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方面的技术,金融工程用到信息处理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创造出各种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并创造出为设计、开发和实施这些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技术方法。

金融工程的快速发展是与金融创新有关,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和对外开放,金融创新发展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股指期货、ETF期权、国债期货、利率互换、融资融券等创新衍生工具持续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避险和套利工具,但金融工程方面的人才队伍相对缺乏,影响了机构投资者金融创新发展的步伐。目前国内开设金融工程专业和课程的学校比较多,各有特色,随着应用实践型金融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对原有的介绍和传授西方金融工程知识体系改革显得非常重要。传统的金融工程课程教学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实践环节,更为重要的是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比较缺乏。大多金融工程教材内容偏重于数学推理,比较抽象,案例分析比较少,结合现实的可操作性更是缺乏,对金融工程战术方法重视不足,操作性不强。特别是目前地方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金融工程教学很难适应社会对金融工程类人才的需求。一般财经院校在金融工程专业发展上侧重于对理论金融和宏观金融问题,而对微观金融、财务管理等重视不够,财经类院校强调的宏观金融与金融工程的微观实践特性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这加大了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难度。金融工程本科生教学与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案例分析、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应用技能、职业素养、就业选择等,本文结合笔者自身近几年在地方财经类大学讲授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课程的经历,结合金融工程专业的特点,从培养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的视野,谈一点改革和创新金融工程课程和专业教育方法与手段的体会和思路,同时进行一些心得交流和探讨,侧重金融工程人才的专业能力培养和案例分析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进而提出改革金融工程学生培养模式和提升培养质量的几点建议和看法,以为金融工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地方财经类金融工程本科生培养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应侧重应用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非常关键。日本是一个创新性国家,受到“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的高度重视,特别强调实践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强调产学合作。与传统金融学相比,金融工程具有实践性、创造性、数理性和交叉性等独特的学科特点,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也应当体现这种特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我国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不仅侧重前沿性的学术研究,地方性院校更要关注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目前教育部把大学教育分为学术研究性、应用研究性和职业应用技能性,地方财经类院校培养的金融工程人才不同于985和211工程大学培养的学术性金融工程人才,而是以培养应用型技能性人才为主,诸如金融工程产品设计师、期货交易员、基金分析师等。实际上我们知道,专业学术型人才并不是靠培养出来的,而是靠合适的土壤自然发展的,但应用型人才可以通过多种训练来培养,因此,对于地方财经类院校的金融工程本科生培养来讲,选择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可能更为适宜。在培养中,把知识的运用、培养专业技能、胜任金融领域的技术岗位工作作为主要目标,因此学生应掌握金融交易技术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金融市场分析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应多元化,提升有特色的选修专业课比重金融工程学本科生求学目标不大一致,有的是对金融工程比较感兴趣,有的是为了在金融机构就职,有的是为了将来深造从事金融工程学术研究。因此,金融工程学生培养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课程设置多元化。根据金融工程实务和理论,在考虑中国特色的基础上,重点设置2-3门专业必修课,包含主要金融工程基础理论和知识,提升数量统计方面的课程比重,加大专业选修课程比重,专业选修课体现了学校培养特色、学生的兴趣意愿及其特长,以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为其发展自身爱好及专长提供广阔空间,如将来有从事投资方面的,可以多选修证券投资、固定收益投资方面的课程,将来从事风险管理的,可以选修风险方面的课程,如此可以提高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操作能力,以锻炼其未来就业的适应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基础课程强调的是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知识及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课程,是培养合格金融工程本科人才的基础,如这方面的选修课包括金融时间序列分析、Matlab、C语言程序设计及数据分析等难度较大的课程,这为金融工程人才打下良好的数理基础,有兴趣的、高素质学生可选择这些课程。金融工程是一门交叉性比较强的学科,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兼顾科学性和系统性,地方财经类院校在课程设置、专业建设等方面要处理好金融工程与金融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课程的关系,处理好金融工程各课程之间的协调性和存在的冲突,重点突出、有的放矢,相应知识点不错漏,也不过多重复,特别是要加大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

(三)加强应用型金融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教学的力度金融工程实验室是金融工程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和支撑,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金融工程人才的必要手段和基础手段。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专业训练,需要相应的符合自身特征的金融工程实验室支撑。国内有一批特色的高校金融工程实验室,如“中信清华金融工程实验室”、“国泰安金融实验室”等,这对提升金融工程教学与学科建设水平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金融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可以提供金融计算和建模方面的数据库,这些实验室主要为学生筹建模拟银行、模拟证券交易中心等实验操作平台,通过基本技能模块可以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金融产品操作技术。国家重点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实验室在风险预测、建模、仿真模拟及决策优化等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相对重点院校,地方财经类院校由于资金比较困难,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金融工程实验教学环节相对比较缺乏,在实验室建设上严重滞后,增强实验教学内容是财经院校推进金融工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符合培养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的需求,要为学生创造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环境。考虑到诸多地方经济欠发达的院校在金融工程实验室的建设上并不尽如人意,条件相对比较差,需要多方筹集资金,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分步骤建设金融工程实验室,加强金融工程实验教学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配套建设。可见,地方财经类院校应以实验室为平台,加强和实业界的横向联系,服务社会。实践教学中,在实验室模拟实验是关键,应增加实验课的数量,如数据分析应用软件、期货交易及期权交易等实验课程,使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在金融实验室中进行外汇行情交易模拟、期货模拟交易等,并进行计量数值分析、仿真模拟等,为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金融工程问题打下基础。

三、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应着重培养金融工程人才的潜在能力和素质,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众所周知,金融工程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全方位素质,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更应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应是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以往我们对本科生乃至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在授课环节,认为学生只要学好相关知识即可,其实知识是学不完的,现在我们处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特别是金融创新的大环境下,金融知识更新更快,学校课堂所学习的知识只是一个基础,很难解决学生将来所需的知识,因此,关键是要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思路,要会举一反三,质疑现有答案,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非常关键,会学习是最重要的能力,终身学习可能是金融工程人才将来面临的现实。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理性思维及辨别分析能力更是关键之中的关键,对于现有的知识和理论,学生更应该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在众多的观点中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认识,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辩解是否的能力。可见,培养金融工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是本科阶段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二)加大对金融工程人才数理金融建模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训练现代金融就是一个金融信息、数据处理加工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培养金融工程人才的整合金融信息的能力,在认识金融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对各种金融信息能力加以识别、处理、整合和加工,剔除冗余信息,得到有效信息和数据,为金融投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方案支撑。我们知道,金融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包括数量计量经济模型分析、预测决策分析、数据处理加工、模拟、应用编程、案例分析等方法,这些方法和工具使得金融工程学具有了科学性和严谨性。对于金融市场的预测,不仅要关注金融数学建模,也要关注投资者的心理行为。正是由于金融工程学涉及复杂的数学建模和数据处理,需要加大对金融工程人才数理建模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教育,这方面的课程可以加强,或通过专题讲座,或聘请校外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充分运用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促使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进而使金融工程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金融分析、数学建模、编程应用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三)把握好应用金融工程人才的质量关的核心是提升其案例分析和产品设计以及操作能力案例分析和金融产品设计是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环节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可以说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实际上是看学生案例分析的能力,产品设计的创新能力,以及相关实务的操作能力,案例分析和产品设计体现了对金融工程专业理论应用的认识能力和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产品设计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验证了产品设计是否成功和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在这方面导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可给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具体个别指导。要提高学生金融工程产品设计的质量,关键是要选好产品素材,是何种结构性产品,固定收益类或权益类,一般来说,导师理论视野相对比较开阔,对国内金融产品发展动态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可以为其明确选题方向,同时在设计思想、定价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这样可以提升其学习能力,锻炼其多元化的思维能力。另外,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一种可能性是来自专业导师的课题,一种是来自导师的交流和学术思想启发,也有是来自多方交流而产生的火花,当然这需要专业导师在平时多与学生交流,多做一些研究,参加相关方面的训练,有利于学生顺利成长。学校和学院可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出台相应激励政策,特别是在高年级阶段,学校可让学生独立选题,然后汇总,在其中优选一些课题进行资助,即“金融工程论文案例设计卓越优先项目”,也可与毕业论文挂钩,挖掘具有应用技术潜力的金融工程人才。当然,学生在学习期间,可有一些高标准严要求,例如参加校内外专题研讨会、鼓励学生进行专题调查等,鼓励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模拟炒股炒汇大赛”、“金融案例大赛”、“模拟期货交易大赛”等与金融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科技竞赛活动,从多角度来提升应用技术能力,以促使学生案例设计和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可见,完善以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评价培养机制,以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是推动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金融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关键。案例教学中,可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给定案例情境,让学生模拟股票投资、期权期货交易等,从而使学生把知识运用到于实践中,可邀请校外金融机构专业人员参与活动。笔者在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专业讲授金融工程课程时,对金融工程专业班的学生进行了股指期货模拟大赛,给予学生500万初始投资,在一个月时间里进行实时行情模拟操作,结果在53位参加者里,最终资产在500万以上的有23位,最高的为582.769万元,收益率为16.55%,而亏损的高达30位学生,最高的亏损率72.83%。我们让参赛的各位同学在模拟操作后写一个报告,由3位老师打分平均得到报告分,再根据模拟收益率换算成操作成绩,按照报告60%和操作成绩40%权重平均,得到每个学生的综合评分,只有一个同学在90分以上,85分以上的也只有5个。可见,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与我们的预期有一定的差距,实践操作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这样的模拟大赛应该多举办,才能教学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应发挥专业导师和授课老师的引导作用,我们知道,人才成长更主要的并不是其所学的知识,而是取决于专业素质和品德修养。因此,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应用技能培养,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科学学风,培养学生具有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金融诚信。可见,由于专业导师与学生接触较多,不仅传授专业知识,也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做到言传身教,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思想品质,影响、启发和勉励学生在道德和专业技能方面都得到提升。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是,金融工程人才应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人际交往方面具有亲和力,善于同客户、监管部门交往,因此培养学生的人际协调与合作能力也非常关键,这需要专业导师的言传身教,亦师亦友。

(四)提高金融工程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核心在于加强与实践部门的联合,促使产学研一体化金融工程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其对金融市场敏锐的观察能力、系统的分析能力、较强的操作能力和领悟能力等,可见对于金融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关键是要培养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与定价,可鼓励学生多到银行业务部门实习,以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技能。当然,在课堂教育方面,应采取开放式办学模式,灵活调整课程设置,聘请金融界专家开设专题讲座,或部分应用课程让金融行业内专家授课,注重务实创新,密切结合前沿理论和金融实务,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也增强了其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和思想处于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前沿。也可要求金融工程专业学生围绕金融工程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如理财产品的问卷调查,并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和案例设计进行专题考察和调研,参加相关专题会议。可见,在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改革中,应强调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金融工程人才,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根据学生兴趣和职业生涯要求到银行、保险、信托、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或其他部门调研和实习,并交流相关社会实践体会,如喜欢权益投资职业的学生可到基金公司实习,喜欢做信贷的学生可到银行部门实习。由于高校老师相对封闭,对金融机构缺乏了解,使得高校教师不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教师教学与金融实际工作相对脱节,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前途。因此,需要一方面聘请金融部门的相关人士担任“实践导师”,另一方面也可鼓励老师与金融机构的联合课题研究,也可建立实习基地等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强化校外金融工程培训,在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中,校外金融工程培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加强校外金融工程实习基地建设,应以金融机构为依托,尽可能地与各类金融机构及企业联合,建立企业、学校“双向互动”的实习基地,多渠道和多路径培养金融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

四、结论

基于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个性化需求,对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创造良好的教学学习氛围环境,促使课程体系改革,加大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而不仅是传授知识,加强案例设计、模拟操作和应用环节的培养,发挥专业导师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到金融部门实习和调研,培养市场导向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按照“知识+能力+品德”的目标,探索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育人模式,从多元化的视野提升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在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子尧.金融工程实验教学探析[J].时代经贸,2014,(3):160-161.

〔2〕李志生.财经院校金融工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5):86-87.

〔3〕王晋忠.不同层次金融工程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培养模式[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4):46-48.

〔4〕史永东,陈日清.财经院校金融工程本科专业设置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4):85-87.

篇2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天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5781

国内刊号:12-1141/O1

邮发代号:6-9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SA 科学文摘(英)(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篇3

二、研究领域

庄新田教授近年主要从事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的研究工作,涉及证券市场投资与管理、结构化金融产品设计、行为金融、资本市场复杂网络、供应链金融优化等领域。

三、研究成果

庄新田教授近年在中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10篇,SSCI检索2篇,EI检索25篇,CSSCI检索80篇;主持国际学术会议一次,率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三次,特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辽宁省软科学计划重点项目1项、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计划项目1项,企业横向课题9项;出版专著7部,主编教材6部,翻译教材3部;东北大学精品课《金融工程学》负责人、辽宁省精品课《金融工程学》负责人;东北大学优秀教师、东北大学教学名师。

四、主要论著

1、金融工程――预测、优化与控制(合著),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商务与管理统计(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3、证券市场分形结构及其复杂性(合著),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

4、投资管理(21世纪高等院校专业课系列教材)(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5、金融工程学(新编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6、证券投资分析(新编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专业课系列)(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7、商务与经济统计(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8、金融工程学――原理、工具与应用(新编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

9、金融与精算数学(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10、证券投资学(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11、我国股票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研究(合著),东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

12、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习题集(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13、金融企业激励与风险管理(合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

14、基于多重分形的金融市场复杂特性分析及应用(合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

15、复杂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创新合作与创新扩散(合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

16、金融市场投资激励机制(合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

17、基于动态知识互补的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演化研究,科学研究,2001年第10期。

18、基于心理契约的基金经理激励机制分类设计,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第3期。

19、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domestic mutual investment of China based on the cross-share-

holding networks of the listed companies,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11(4).

篇4

2.吉林财经大学物流产业经济与智能物流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117)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时代特征的必然产物,而本土化是国际化的内在需求。从财经类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托学科优势与国际项目,提出国际化与本土化和谐发展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突显财经类高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具有国际竞争力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水平。

关键词 国际化;本土化;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s inevitable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In additional, localization is the internal dema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local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ies, a novel talent nurturing mode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advantages of disciplines advantages and international project. Our aim is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universities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improve training level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Internationalization; Localization; Financial information; Talent nurturing mode

0引言

“全球化”时代特征促进世界物质、经济活动的同时,日益扩展为推动知识、技术的流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全球化的时代产物,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率先掀起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浪潮[1],为了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发达国家竞相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推进课程设置综合化与国际化;转变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改革人才培养途径和制度。其中,美国拥有许多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教育理念在国际上享有很好的声誉。2012年7月到2013年5月,笔者在美国学习期间分别走访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对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人才培养模式初步了解。美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取向是间接的,主要表现为外国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等,他们关注的不是美国是否是第一大留学生接收国,而是这些留学生对美国产生的国际化影响。

与美国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起步较晚,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仿日、学美、效法、学苏几个阶段的变迁。今天,中国已经进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经济全球化必然要使教育国际化,如何在国内教育大众化、教育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特色发展,持续发展,跨越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作为一名高等教育者,值得深入思考。本论文以财经类高校发展为视角,从国际合作办学实际出发,分别论述国际化办学理念构建;国际化办学实践;国际化办学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内容。

1国际化办学理念的构建

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维是开展国际化办学的重要前提[2]。一个学校的灵魂在于它的办学理念,国际化的办学理念要求学校的管理人员不能采用“固有式思维”,而应该打破常规,走出具有独具特色的兴校之路。本论文依据“高教强省”战略理念,从地方财经类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实际出发,依托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并进行本土化改造,构建地方财经类高校金融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1.1必要性

实践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瓶颈,仍是人才的匮乏尤其是具备国际化素质人才的短缺。尽管从全国角度看,我国的人力资源总量很大,但是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资源总量的5.5%左右,其中具有专业特色国际化素质与能力的人才则更少。就计算机专业而言,也存在严重的供需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社会需求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不能达到企业用人标准,真正的实现人才的供需平衡亟待解决。因而,高等院校的办校理念已不是“人有我有”,应该“”,“独具特色”。

1.2发展目标

财经类院校不是专门培养计算机科学研究人才的学府,我们的优势在经济方面,所以,应该尝试走一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3],以国际化与本土化和谐发展作为专业发展目标,具体体现在:1)国际化:将本专业与国际信息化接轨,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紧密联系实际,从学校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学生成才要求出发,对财经类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2)本土化: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设定“和而不同”的人才培养计划,将计算机专业和经济有机结合,将计算机专业设定具体研究方向,即金融信息化。

2国际化与本土化和谐发展办学实践

2.1国际化发展策略

为了加快专业发展步伐,提高学生国际化专业技能,2013年9月11日,吉林财经大学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正式签署了国际交换生合作项目协议,其中包括3.5+2项目(三年半国内本科学习加两年国外硕士学习)以及本科生短期交换项目。

3.5+2合作模式:该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要求学生在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习三年半课程,满足特拉华州立大学注册要求再赴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学习两年。学生修满美方计算机信息科学硕士课程所要求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达标必需环节,在项目第五年将由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在第四学年后由吉林财经大学授予学士学位。

短期交换生:短期交换生项目针对我校全体本科生,学生在每年的秋季或春季进入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进行与国内同年级的课程学习。在本学期课程结束后,获得美方成绩单及项目认证书,所修学分与吉林财经大学本学期课程学分相匹配。

此外,两所高校就深度合作达成一致,认同以下为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合作教育和科研活动交流;教师科研和讲座交流;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交流;交换学术资源和出版物交流;联合主办国际会议。

2.2本土化发展策略

确定特色专业方向—金融信息化。依托我校优势学科,注重计算机科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的交叉与融合,将计算机智能理论用于金融、税收等领域,借鉴生物进化的宏观和微观机理进一步挖掘其“进化”潜力,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用于解决经济、管理等领域较难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为其建立最优化投资方案和决策依据,也为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更宽广的平台。目前已经形成了计算机理论数理化、模型技术智能化和经济、管理分析对策化,体现了计算机智能理论研究及其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性研究层次深广、研究方法独特、应用领域宽泛的特征,成为本学科方向鲜明的学术研究特色。

具体体现其课程设置,首先核心主干课程以计算机专业理论素质培养和金融信息工程相关知识教学为主,选修课程侧重与企业所需知识的训练和培养。如,核心主干课程中除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专业必修课程,还包括金融工程学、金融信息工程概论、现代商业银行IT系统、金融数据分析与挖掘、银行卡业务与技术等则侧重金融信息工程领域相关知识的学习与训练。选修课程中的高级程序设计、软件测试方法等课程主要面向软件开发企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主要面向金融机构;管理模型与方法、网络营销等课程则主要面向企业的管理人才需求。

3国际化办学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角度看,国际化合作办学存在国际化的维度单一,即缺乏多样化形态;国际认证体系相对滞后,国际认证发展速度偏慢、参与面窄等滞后性等问题[4]。本论文主要从微观角度论述国际化办学实践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按照国际化与本土化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7月,学校向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输送首批短期交换学生,2015年1月,该批学生顺利返校,经过深入面对面交流,归纳总结以下存在问题:

3.1语言障碍

此次派出的学生从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不等,尽管英语水平均已达到国家六级,但出国后,语言障碍仍不可避免。对此学校提出解决方案,对有意向出国的同学配以外教跟踪培训,规避语言困难。

3.2专业课程衔接问题

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导致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存在差异。前期的专业先修课程不一致,加之语言障碍使得学习事倍功半。对此,中方与美方应共同协调专业课程的选择,有效实现课程衔接。此外,确定赴美的最佳时间点,使得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3.3前期准备不够充分

包括出国前期准备,如出国申请、签证办理、国内驾照证明、体检注射疫苗,银行卡办理细节;强化赴美学生的心理准备,组织有出国经历的老师和学生做经验交流,使得学生坚强面对某些困境或者心理落差,认识到异国求学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也是一种收获及财富;弱化完美主义,不要把美国想象的过于完美化,学会独立,凡事不能过多依赖他人。

3.4教材问题

美国纸质教材通常价格较高,如果逐一购买势必增加其经济负担。其应对措施可多采用扫描方式积累教材,利用已赴美学生及兄弟院校资源实现教材的共享。

3.5缺乏实践课程建设

加强实践课程建设,将国际合作与校企合作相融合,利用美方实践课程,使赴美学生入住美方企业,尝试与外国的金融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尽快适应美国文化,还能学习到先进、及时的管理经验和实战模式。

4总结

教育全球化、国际化是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也是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路径。“国际化”微观上讲是一所大学不可或缺的生存方式,宏观上来看,更是衡量一国高等教育全球地位的重要标尺。本论文从地方财经类高校国际化办学实践出发,分别论述国际化办学理念,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及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内容,旨在促进国际合作化办学顺利实施,培养既精通信息技术,又具有财经管理基础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小梅,杨亚军.论新形势下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2]许悦.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发展之路[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8(3).

篇5

[1]张勇.文化、制度与发展——制度与文化比较视角的发展分析[J].经济学家,2008(5).

[2]曾小华.关于文化的定义[J].学习时报,2004(2).

[3]葛蓓.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历程与任务[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0(3).

[4]李玉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回顾与评价[J].会计研究,2001(9).

[5]蔡静.我国会计文化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2012(8).

参考文献:

1.冯虹.我国政府会计的相关问题与改革建议[J].财政监督,2011(14)

2.陈均平.中国政府会计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

3.杨亚军.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4.李定清.论政府会计准则理论结构[J].商业研究,2002(23)

【参考文献】

[1]阎华红: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改进[J].会计之友,2009(1).

[2]陈兵:论研究性教学的本质、特征与要素[J].教育与职业,2009(3).

[3]杨任尔、曾兴斌、黄青年:毕业论文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1).

[4]徐建邦: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4).

参考文献:

[1]费文星.西方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2]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

[3]李守明等.对管理会计在我国会计实践中应用前景的若干思考[J].中国经济评论,2003(5).

[4]刘爱东,蔡建平.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07,(2):117-120.

[5]刘运国等.管理会计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林万祥.中国管理会计的历史演进、现状与未来[J].当代财经,2008,(9):112-117.

[7]孟焰.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8]毛付根.管理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潘飞.中国管理会计研究如何走向世界[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9):8-15.

[10]潘飞,王悦,沈红波.管理会计经验研究方法述评:比较与借鉴[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7,(2):112-136.

[11]孙茂竹.管理会计理论思考与架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篇6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

一、金融消费者

(一)定义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构成消费者需具备的三个要素:自然人;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劳务。

我们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对个人办理金融业务的行为进行判断:第一,个人办理金融业务,符合“自然人”的标准。第二,从个人的银行存取款业务,信用卡业务、购买保险、基金、股票等行为,都是为了改善目前的生活,实现个人或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这些财富归根结底还是用于个人消费。因此,符合“为生活需要”这一标准。第三,金融业属于服务行业,个人办理金融业务符合“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的标准。综上所述,“金融消费者”是消费者概念在金融领域的扩展和延伸,对金融消费者的界定理应遵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的规定。

(二)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1.理论基础

(1)消费者与经营者理论。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最早提出了“消费者”的思想,指在经济活动中,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在市场上购买所需的产品。随着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大生产的兴起,生产者的规模越来越大,并以一种有组织的形式出现,有能力采取多种方式让消费者按照自己的品种、价格、质量来购买商品,形成了经营者。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均衡的市场才是有效的市场,只有消费者利益和生产者利益都得到实现才能保证市场的效率。然而,在现代经济金融环境下,垄断造成的卖方市场,使得经营者处于强势地位,消费者无实质的,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侵害,严重的损害了市场充分、有效的发展。

(2)信息不对称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拥有信息的一方可能会滥用其优势地位侵害另一方的利益,而不拥有信息的一方可能因为处于信息的弱势而做出非理性的判断。在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显著,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提供的信息不充分;信息收集成本高;消费者理解能力差。

(3)弱者保护理论弱者保护理念是指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弱者享有特权,使之与前者交易中拥有同等的条件,维护自身的权益,以达到实质的公平。按照弱者保护理念,金融消费者的弱者地位显而易见:第一,结构弱。金融消费者是分散的,势单力薄。第二,实力弱。单个金融消费者的经济实力是无法与金融机构相匹敌的,即使是金融消费者团结起来也很难达到金融机构的综合实力。第三,手段弱。金融消费者缺乏保护自己的手段。

无论对于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是基于何种理论,金融消费者遭受侵害的现象已成为共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刻不容缓。

2.现实意义

(1)有利于维护金融消费者个体的根本利益。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的血液,普通群众越来越多的参与金融交易,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共享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

(2)保护金融消费者有利于金融机构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加深,金融产品多样化,金融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极大的影响着金融产品的设计。

二、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范围:金融消费者群体

(一)普通金融消费者

根据个人参与金融业务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普通金融消费者简单的划分为:

(二)个人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或者说自然人投资者包含于“金融消费者”,其合法权益应纳入到金融消费保护的范围之内。人投资者无论是购买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还是购买股票、期货等具有明显投资色彩的金融产品,其交易行为本身都具有消费和投资的双重性质。

(三)不包括机构投资者

消费者保护理念本身是为了保护自然人,即便延伸到金融领域也是同样的道理。关于金融消费者界定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自然人。其次,在与金融机构的博弈中,机构投资者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利益,甚至获得垄断利益,不处于绝对的劣势,机构投资者理应将其高额收益的一部分作为保护自身权益、防范侵害、弥补信息与专业劣势的成本。

三、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核心:金融消费者权益

(一)基础性权益

1.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指金融消费者有权获得所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的相关知识;有权获得政府及金融机构提供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有权明晰保护自身权益的知识与途径。无论是现实的金融消费者还是潜在的金融消费者,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是他们维护自身权益、提高金融行为能力的重要手段。

2.受尊重权。受尊重权是指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时依法享有姓名、名誉、肖像、人格尊严、风俗习惯等受尊重的权利。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破坏金融消费者的形象、侮辱金融消费者的人格。

3.隐私权。隐私权指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账户信息、交易信息等依法受到保护的权利。金融机构不得过度收集、不当储存、私自披露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更不能以此谋取利益;其次,金融消费者享有私人生活安宁的权益,金融机构未经金融消费者允许,不得私自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向其推销其它金融产品。

4.监督权。金融消费者依法享有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价格、类型、服务态度等涉及自身权益的相关情况进行监督;依法对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有权对不恰当的保护工作做出批评。

(二)发展性权益

1.安全权。安全权是金融消费者享有的首要发展性权利,它包括生命安全安全、健康安全、财产安全。其中财产安全包括金融消费者购买、使用金融产品时本身财产安全;实际财产利益安全;可预期财产利益安全等。

2.知情权。金融消费者享有的知情权是其能否顺利行使自由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的前提条件。指金融消费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全部、真实、准确信息。金融机构有义务披露所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帮助金融消费者作出理性的选择。

3.自主选择权。金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包括自主鉴别金融产品或服务;自主选择金融机构;自主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的种类。金融机构不得实施强买强卖、捆绑销售等行为,侵害金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4.公平交易权。公平交易权包括公平的交易条件,如准确的计量、合理的价格;对金融消费者一视同仁,不得歧视金融消费者或用不同的标准将金融消费者区别对待;金融机构不得利用自身优势免除自己的责任,推脱自己的义务。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本论文是下面校级项目的阶段性论文

校级项目:《中小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项目编号:2015FSSK06

参考文献:

[1] 张为华.美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

篇7

一、金融工程是金融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0世纪50年代以前,金融学基本处于对事物的定性分析,即描述性阶段。它由描述阶段向定量分析阶段的转变始于马柯维茨的风险投资组合理论,该理论奠定了现代金融定量分析的基础。1952年,马科维茨(Markowitz)在结合奥斯本(Osbeme)的股票价格遵循随机游走的期望收益率分布的基础上,在《金融杂志》上发表了资产组合选择一文,把投资的收益或回报定义为其可能结果的期望值,把风险定义为平均值的方差,这种均值—方差模型使数理统计方法可以应用到资产组合选择的研究中。法玛(Fama)在奥斯本(Osbeme)通过理性无偏的方式设定投资者主观概率的基础上,建构并形成了有效市场假设(EMH),并进一步细分了三种有效市场,从而说明了价格反映所有的公开信息,已知的信息对获利没有价值的结论。随后的夏普(sharp)、利特纳(Litner)和莫辛(Mossin)将EMH和马科维茨的资产选择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个以一般均衡框架中的理性预期为基础的投资者行为模型CAPM,说明了市场上的超额回报率是由于承担更大的风险才形成的结论。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等人进一步相继拓展了上述研究,提出了套利定价模型(APT)、期权定价模型(OPT)等。至此,20世纪70年代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支撑的标准金融理论确立了其在金融经济领域的正统定位,成为当代金融理论的主流和范式。80年代末期,动态套期保值策略组合保险的创始人里兰得(H·Leland)和国际著名期权理论学者鲁宾斯泰(J·Rubinstein)开始提出“金融工程”的概念。1988年,金融学家芬纳迪(D·Finnerty)则基于公司财务对金融工程作出了较为完整的解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价格波动频繁,风险与日俱增。为求生存和发展,金融机构不断地进行更深层次的金融创新。20世纪80年代风起云涌的金融创新浪潮成为了西方金融领域最为活跃和突出的变化之一,伴随着金融创新,发达国家公司理财、银行业和投资业得到了迅速的扩张和发展,金融工程作为金融创新活动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很快便渗透到了商业银行等金融实务部门。可以说,金融工程的产生顺应了国际金融经济竞争与发展的潮流。

二、金融工程的理论架构和技术基础

金融工程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地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包括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分解与组合等)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其成果金融产品既包括原生和衍生的金融商品,也包括金融服务和解决金融问题的手段和策略。其创新和创造性既意味着金融领域思想和思维的飞跃,即一种革命性的全新金融产品问世时所具有的创造性,也意味着对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与运用,以及对现有产品进行的分解与组合。

金融工程的应用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是应用已有的各种基本的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对社会金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控制风险和进行资本经营。二是开发、设计金融创新产品来创造性地解决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问题,实现预先设定的金融目标。金融工程的核心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估价理论、资产选择理论、资产定价均衡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有效市场的均衡理论、汇率与利率理论等,但是这些理论的应用只有借助于技术方法的支持,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操作工具。因此,金融工程更注重于综合采用决策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等当代前沿的科学技术方法展开实证分析,通过从基本的代数知识、微积分、线性代数到微分方程,运筹学和优化技术,乃至模糊数学、博弈论(包括微分对策)、概率论、随机过程和其他随机分析理论方法(包括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应用,设计优化算法或建立仿真模型,对金融活动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近年来,随着金融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和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各种自然科学的前沿理论和最新工程技术(如混沌理论、小波理论、遗传算法、复杂系统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包括知识工程、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模拟退火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等)已经或正在成为金融工程重要的技术基础与实践工具。

三、建立和发展我国的金融工程科学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177-02

一、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是大势所趋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为主,是以应用为目的的专业性通才教育。它既关注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储备,即科学家素质的塑造,也为学生未来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更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是为学生就业或创业做准备的教育。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突出表现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快、创新意识高、综合素质好。

现代金融业不仅需要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更需要那些具备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面对当前的金融形势以及社会对这类金融人才的需求,现有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提高对金融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分为三个层次: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金融本科教育强调的是“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教学上,在多样性、可选择性课程设置以及专业之间的融合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而实践教学恰恰是其薄弱环节。

二、强化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要求

实践教学是理论知识和实验活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传授知识与训练才能相结合的过程。它能培养学生敏锐的直觉能力、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其成功的主要秘诀在于对学生实行创新能力的强化训练。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以及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金融业务操作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实践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习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

三、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原则

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需要考虑两个重要因素:一是金融学发展的趋势;二是社会对金融人才的实际要求。

金融学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1]:一是金融研究内容从宏观视角向微观视角转变。随着以直接融资模式为主的资本市场的兴起,市场对关于公司金融、资产评估、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人才需求变得非常强烈。二是数量化方法在金融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金融业是一个充分运用高科技的产业,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推动了金融业技术含量的提高,也深刻地改变了金融的运行方式。传统方式进行的融资和支付业务,被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现代金融工具取代。三是金融学已逐渐变为一门由数学、统计学、工程学、心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紧密联系的交叉性学科,如金融工程学、法和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等。微观金融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应用性和操作性使得在教学中更应强调实践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今天,金融学本科教育应放弃已被证明脱离现实状况的“培养相关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应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满足社会各种金融组织不同层次需要的实践型专门人才,并为更高阶段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具体体现就是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金融通才。

(二)应用型金融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包括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构建和实践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见表1。

1.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目前金融专业开展的实践教学项目形式单一,内容简单,时间较短且时有重叠,实验课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程,基本没有涉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尚未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的实践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层面:专项实践、综合实践和社会实践。

专项实践是针对金融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开展的实验类课程实践,主要包括针对金融基础理论开展的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针对金融技术开展的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针对金融专业技能开展的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和创新性实验。此类型的大部分实践可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校内金融实验室的全方位仿真模拟软件完成,如股票模拟交易系统、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系统、国际结算模拟系统、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模拟系统等软件等。

综合实践是整合金融专业知识,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具体包括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论文写作是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专业实习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专业实习,可加深学生理解所学的金融理论知识,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主动调整学习目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社会实践[2]是学生接触社会、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实践环节,而社会调查是让学生深入思考社会实践的重要方法和途径。通过鼓励学生参与金融行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金融行业的情况、金融行业的价值观与行业操守等。

2.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师资的建设是完成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目前担任专业课的任课教师90%以上具有研究生和博士生学历,[3]高学历人才虽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加之高校长期以来对实践教学的研究不足,对实践教学的师资培养不够,使得实践教学长期处于一种辅助地位。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的评定,更多注重理论教学学时和科研水平,教师缺乏进行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不佳,导致了实践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低水平循环的局面。

为此,应该将学生培养和教师培养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派出教师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参观访问、学术交流、教学研讨等,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可以要求教师定期到金融机构业务部门工作和进修,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金融部门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领导及专家作兼职教授,定期对教师开设讲座,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还可以录用一些有一定金融从业经历的人员组建专职的金融实验教师队伍。

3.实践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学校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应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体系,使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保持连续性、系统性、协调性和衔接性,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首先必须制订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课程大纲。实践课程大纲应包括实践教学目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实践教学地点、实践资料来源、实践教学内容与步骤、考核要点及学生实践必要说明等内容。其次应注重实践教学过程的评价。目前的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很大程度上沿用理论教学的方法,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流于形式化。特别是对于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学生分布分散,管理难度很大。因此,应建立以过程评价为主体、结合结果评价的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对实践效果的评价不仅要看结果文件,更重要的是看过程文件,如实验设计、实验模拟情况、社会调查过程等。考核内容既包括对学生实践的考核,还包括对老师指导的考核,形成完善评价与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篇9

06999 毕业论文 10月9日8点开始 山大东区新校综合科研楼B座638室 0531-88364595

020207 市场营销 专 01 山东大学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20208 市场营销 本 01 山东大学 06999 毕业论文 10月9日8点开始 山大东区新校综合科研楼B座638室 0531-88364595

020211 饭店管理 专 01 山东大学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6998 毕业实习 10月9日8点开始 山大东区新校综合科研楼B座638室 0531-88364595

030106 法律 本  01 山东大学 06999 毕业论文 9月17日辅导,10月15-16日答辩(8点开始) 山大老校逸夫法学楼 0531-88375620

030302 行政管理学 本 01 山东大学 06999 毕业论文 9月18日辅导,10月16日答辩(8点开始) 山大东区老校1号楼 0531-88377327

050207 英语 专 01 山东大学 00593 《听力》 9月17日上午报到,下午1:30考试 山大外语学院 0531-88377500

00594 《口语》

050201 英语 本  01 山东大学 00602 口译与听力 9月3日上午报到,4日上午考试 山大外语学院 0531-88377500

06999 本科毕业考核 9月3日报到,4日下午辅导。10月15日答辩

050305 新闻学 本 01 山东大学 06999 毕业论文 10月9日答辩 山大东区新校文史楼 0531-88361267

050308 新闻学 专 01 山东大学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80306 机电一体化工程 专 01 山东大学 02184 机械制图(一) 9月24、25日 山大南区西配楼102室 0531-88392873

02231 机械制造

02235 电子技术基础(一)

02206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02196 数控技术及应用

02233 电工技术基础

09946 综合作业

080307 机电一体化工程 本 01 山东大学 06999 本科毕业考核 9月24、25日 山大南区西配楼102室 0531-88392873

00421 物理(工)

02239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

0220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2242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02201 现代设计方法

02244 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02247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专 01 山东大学 04731 电子技术基础(三) 8月27日考核 山大中心校区综合科研楼D座 3层计算中心(山大南路27号) 0531-88364658 0531-88362820

02317 计算机应用技术

00343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3 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02121 数据库及其应用

080702 计算机及应用 本 01 山东大学 06999 本科毕业考核 10月15日论文答辩 山大中心校区综合科研楼D座 3层计算中心(山大南路27号) 0531-88362820  0531-88364658

04738 C++程序设计 8月27日考核

02332 数据结构

04736 数据库系统原理

02327 操作系统

04748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2334 软件工程

080709 计算机网络 本  01 山东大学 06999 毕业设计(论文) 9月25日下午答辩 山大东区新校综合科研楼B座812室 0531-88361769

02332 数据结构 9月24日下午考核

04748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6 数据库系统原理

03143 互连网及其应用

082207 计算机信息管理 专 01 山东大学 02317 计算机应用技术 8月27日考核 山大中心校区综合科研楼D座 3层计算中心(山大南路27号) 0531-88364658 0531-88362820

00343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55 计算机网络技术

02121 数据库及其应用

02383 管理信息系统

09946 综合作业

082208 计算机信息管理 本  01 山东大学 06999 毕业设计(论文) 9月25日答辩 山大东区新校综合科研楼B座812室 0531-88361769

04738 C++程序设计 9月24日考核

04736 数据库系统原理

03174 软件开发工具

02377 信息系统开发

100701 护理学 专 01 山东大学 06854 临床实习考核 9月17日 山大西区护理学院 0531-88382527

02900 生理学 9月18日 山大西区医学院教学楼一层 0531-88382369

02902 病理学

02904 药理学(一)

03180 生物化学(三)

100705 社区护理学 本 01 山东大学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6998 毕业实习 9月9日辅导,9月23日答辩 山大西区护理学院 0531-88382527

06999 毕业论文

100703 中医护理学 专 01 山东大学 11386 中医护理临床实习及考核 9月18日 山大西区护理学院 0531-88382527

02900 生理学 9月19日 山大西区医学院 0531-88382369

100801 药学 专 01 山东大学 06998 专科毕业考核(生产实习) 9月19日8:00报到 山大西区药学院综合楼211号药学院办公室 0531-88382017

02069 人体解剖生理学

02176 分析化学(一)

03028 植物化学

03025 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技术

03030 药剂学

03032 药物分析

100901 卫生事业管理 专 01 山东大学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6998 毕业实习 9月10日前将写好的毕业论文邮寄到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继续教育办公室 0531-88382130

081310 营养食品与健康 专 01 山东大学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5736 医学基础总论 9月30日上午9:00至11:00 山大西校区综合楼225房间公共卫生学院继续教育办公室 0531-88382130

05738 基础化学

05740 生物化学(四)

05742 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

020155 文化产业 本 02 山东师范大学 04126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 9月3日报到,4日考核 山师文学院 0531-86180394

04128 文化市场与营销

06999 毕业论文 9月4日辅导,25日答辩

020210 旅游管理 本 02 山东师范大学 0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6999 毕业论文 9月4日辅导,25日答辩 山师商学院 fengzhi1568@sina.com

030108 律师 本 02 山东师范大学 06999 毕业论文 9月4日辅导,25日答辩 山师政法学院 0531-86180641

030203 社会工作与管理 本 02 山东师范大学 06999 毕业论文 9月4日辅导,25日答辩 山师历史文化学院 13011741263

030301 行政管理 专 02 山东师范大学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40101 学前教育 专 02 山东师范大学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0857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9月3日报到,4日考核 山师教育科学学院 0531-86182650

00858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06998 毕业实习

00414 现代教育技术 9月3日报到,4日考核 山师信息技术中心 0531-86180372

040102 学前教育 本 02 山东师范大学 06999 毕业论文 9月4日辅导,25日答辩 山师教育科学学院 0531-86182650

040103 小学教育 专 02 山东师范大学 00414 现代教育技术 9月3日报到,4日考核 山师信息技术中心 0531-86180372

06998 毕业实习

040110 心理健康教育 本 02 山东师范大学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6999 毕业论文 9月4日辅导,25日答辩 山师心理学院 0531-86180179

050102 秘书 专 02 山东师范大学 00347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9月3日报到,4日考核 山师信息技术中心 0531-86180372

050102 秘书 专 15 曲阜师范大学 00347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9月16日下午报到,9月17日考核 曲师文学院 0537-4456372

050104 秘书学 本 02 山东师范大学 06999 毕业论文 9月4日辅导,25日答辩 山师文学院 0531-86180394

050104 秘书学 本 15 曲阜师范大学 06999 毕业论文 9月16日下午报到,9月17日考核 曲师文学院 0537-4456372

050105 汉语言文学 本 02 山东师范大学 06999 毕业论文 9月4日辅导,25日答辩 山师文学院 0531-86180394

050208 日语 专 02 山东师范大学 00490 日语听说 9月3日报到,4日考核 山师继续教育学院 0531-86180270

050211 朝鲜语 专 02 山东师范大学 00629 朝鲜语会话及听力 9月3日报到,4日考核 山师继续教育学院 0531-86180270

050407 音乐教育 专 02 山东师范大学 00722 视唱练耳 9月3日报到,4日考核 山师音乐学院 0531-86180610

00992 声乐(一)

00724 键盘与和声(一)

00725 键盘与和声(二)

00726 合唱与指挥基础

06998 毕业实习

050408 音乐教育 本 02 山东师范大学 00723 声乐 9月3日报到,4日考核 山师音乐学院 0531-86180610

00729 键盘

00731 伴奏

06999 毕业论文 9月4日辅导,25日答辩

020103 财税 专 03 山东经济学院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8月17日、18日辅导,8月19日考核 山东经济学院成教学院 0531-88583115 web.sdie.edu.cn/cjxy/index.asp

020104 财税 本 03 山东经济学院 0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8月20日、21日两天辅导,8月22日考核 山东经济学院成教学院 0531-88583115 web.sdie.edu.cn/cjxy/index.asp

06999 毕业论文 9月10日辅导;10月16日答辩

020105 金融 专 03 山东经济学院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20106 金融 本 03 山东经济学院 0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6999 毕业论文 9月10日辅导;10月16日答辩 山东经济学院成教学院 0531-88583115 web.sdie.edu.cn/cjxy/index.asp

020110 国际贸易 本 03 山东经济学院 0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6999 本科毕业考核 9月10日辅导;10月16日答辩 山东经济学院成教学院 0531-88583115 web.sdie.edu.cn/cjxy/index.asp

020121 调查与分析 本 03 山东经济学院 0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6999 毕业设计(论文) 9月10日辅导;10月16日答辩 山东经济学院成教学院 88583115 web.sdie.edu.cn/cjxy/index.asp

020203 会计 专 03 山东经济学院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20204 会计 本 03 山东经济学院 0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6999 毕业论文 9月10日辅导;10月16日答辩 山东经济学院成教学院 88583115 web.sdie.edu.cn/cjxy/index.asp

020222 物业管理 本 03 山东经济学院 0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6999 毕业论文 9月10日辅导;10月16日答辩 山东经济学院成教学院 0531-88583115 web.sdie.edu.cn/cjxy/index.asp

020258 企业管理 专 03 山东经济学院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20259 企业管理 本 03 山东经济学院 0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6999 毕业论文 9月10日辅导;10月16日答辩 山东经济学院成教学院 0531-88583115 web.sdie.edu.cn/cjxy/index.asp

100803 中药学 专 04 山东中医药大学 03039 中药化学 7月1日报到,7月2日考核 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清新校区 0531-89628108

03041 中药鉴定学 7月3日考核

03043 中药炮制学 7月4日考核

03045 中药药剂学 7月5日考核

06998 毕业实习 7月6日考核

020231 劳动与社会保障 专 05 山东轻工业学院 03321 劳动和社会保险业务案例分析 9月3日8:00报到选题,10月9日8:30答辩 山轻工长清校区3#教学楼B座101室 0531-89631368

020232 劳动和社会保障 本 05 山东轻工业学院 0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6999 毕业论文 9月3日8:00报到选题,10月9日8:30答辩 山轻工长清校区3#教学楼B座101室 0531-89631368

050302 广告学 本 05 山东轻工业学院 09557 综合作业 9月3日8:00报到选题,10月9日8:30答辩 山轻工长清校区3#教学楼B座101室 0531-89631368

06999 毕业论文

050405 室内设计 专 05 山东轻工业学院 07999 毕业设计  9月3日8:00报到选题, 10月9日8:30答辩 山轻工长清校区3#教学楼B座101室 0531-89631368

00675 构成 8月26日08:20—12:00 青岛、烟台、威海、日照考生在青岛商务学校(青岛市贵州路1号),其它地市的考生在山东轻工业学院长清校区公教楼 0531-89631368

00706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8月26日13:50—17:30

00707 建筑设计基础 8月27日08:20—12:00

00692 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 8月27日13:50—17:30

00705 表现图技法 8月28日08:20—12:00

00711 展示设计 8月28日13:50—17:30

050406 视觉传达设计 专 05 山东轻工业学院 06998 毕业实习 9月3日8:00报到选题,10月9日8:30答辩 山轻工长清校区3#教学楼B座101室 0531-89631368

07999 毕业设计

00675 构成 8月26日08:20—12:00 青岛、烟台、威海、日照考生在青岛商务学校(青岛市贵州路1号),其它地市的考生在山东轻工业学院长清校区公教楼 0531-89631368

00850 广告设计基础 8月26日13:50—17:30

04698 装帧设计 8月27日08:20—12:00

00692 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 8月27日13:50—17:30

00715 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 8月28日08:20—12:00

00711 展示设计 8月28日13:50—17:30

050432 室内设计 本 05 山东轻工业学院 06999 毕业设计 9月3日8:00报到选题, 10月9日8:30答辩 山轻工长清校区3#教学楼B座101室 0531-89631368

05975 展示设计(二) 8月26日08:20—12:00 青岛、烟台、威海、日照考生在青岛商务学校(青岛市贵州路1号),其它地市的考生在山东轻工业学院长清校区公教楼 0531-89631368

05423 装饰设计 8月26日13:50—17:30

07075 计算机辅助设计 8月27日08:20—12:00

01150 效果图表现技法 8月27日13:50—17:30

050433 视觉传达设计 本 05 山东轻工业学院 06999 毕业设计 9月3日8:00报到选题, 10月9日8:30答辩 山轻工长清校区3#教学楼B座101室 0531-89631368

05975 展示设计(二) 8月26日08:20—12:00 青岛、烟台、威海、日照考生在青岛商务学校(青岛市贵州路1号),其它地市的考生在山东轻工业学院长清校区公教楼 0531-89631368

05423 装饰设计 8月26日13:50—17:30

07075 计算机辅助设计 8月27日08:20—12:00

01575 图形设计 8月27日13:50—17:30

050450 电脑艺术设计 本 05 山东轻工业学院 06999 毕业设计 9月3日8:00报到选题, 10月9日8:30答辩 山轻工长清校区3#教学楼B座101室 0531-89631368

05975 展示设计(二) 8月26日08:20—12:00 青岛考生在青岛商务学校(青岛市贵州路1号),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以外地市的考生在山东轻工业学院长清校区公教楼 0531-89631368

05423 装饰设计 8月26日13:50—17:30

07075 计算机辅助设计 8月27日08:20—12:00

04488 3DS MAX 8月27日13:50—17:30

04693 网页设计 8月28日08:20—12:00

050450 电脑艺术设计 本 25 青岛科技大学 06999 毕业设计 论文答辩考生7月15日前联系青科大成教学院自考办。 青岛、烟台、威海、日照考生在青岛科技大学(四方校区)青岛市四方区郑州路53号;请及时查看青岛科技大学成教高职学院网站cj.qust.edu.cn/ 0532-84022960

05975 展示设计(二) 8月26日08:20—12:00

05423 装饰设计 8月26日13:50—17:30

07075 计算机辅助设计 8月27日08:20—12:00

04488 3DS MAX 8月27日13:50—17:30

04693 网页设计 8月28日08:20—12:00

040106 教育管理 专 07 齐鲁师范学院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40107 教育管理 本 07 齐鲁师范学院 06999 毕业论文 9月17日辅导,10月16日答辩 齐鲁师范学院老校区(历山路36号) 0531-86401378

020201 工商企业管理 专 08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20216 电子商务 本 10 青岛大学 03143 互联网及其应用 论文答辩考生7月10日前与学院联系安排辅导,9月17日报到,18日上机考核、答辩。 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宁夏路308号青岛大学西院博知楼513房间) 0532-85952834

00897 电子商务概论

11290 电子商务实践

06999 毕业设计(论文)

020218 人力资源管理 本 10 青岛大学 0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6999 本科毕业考核 9月4日上午9:00辅导;10月16日上午8:00答辩 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市场学系(青岛大学中心校区东1教202) 0532-85953185

020228 物流管理 专 10 青岛大学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20229 物流管理 本 10 青岛大学 01574 物流管理软件操作 7月17日以后见mse.qdu.edu.cn 的通知 青岛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青岛大学东院第一教学楼三楼312室) 0532-85955256

06999 毕业论文

030107 经济法学 本 10 青岛大学 06999 毕业论文 7月2日辅导,10月15日上午8:00答辩 青岛大学法学系(东一教5楼自考办) 0532-85955985

050202 日语 本  10 青岛大学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6999 毕业论文 7月16日辅导;10月16日答辩 青岛大学日语系 0532-85953527

050223 韩国语 本 10 青岛大学 01116 口译与听力(韩) 7月16日辅导,17日考试 青岛大学博文楼110室(济南、青岛、日照考生) 0532-85950050

06999 毕业论文 7月16日辅导,10月15日答辩

080806 建筑工程 本  11 青岛理工大学 06999 本科毕业考核 8月26号上午报到,8月26(下午)、27、28日考核 青岛理工大学成教学院 0532-85071582

00421 物理(工)

02441 混凝土结构设计

02443 钢结构

02276 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05721 流体力学

02449 建筑结构试验

050223 韩国语 本 12 烟台大学 01116 口译与听力(韩) 10月16日考核 烟台大学外语学院339室(烟台、威海考生) 0535-6902101 0535-6902796

06999 毕业论文 7月2日上午8:30辅导,10月15日上午8:30答辩

020109 国际贸易 专 12 烟台大学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9月24日考核 烟台大学计算机学院 0535-6707648

020119 餐饮管理 本 12 烟台大学 0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0991 宴会设计 10月16日考核 烟台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0535-6903457 0535-6902553

06999 毕业论文 7月17日辅导,10月16日答辩

050303 公共关系 专 13 鲁东大学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100702 护理学 本  14 潍坊医学院 06999 毕业论文 7月16日济南、德州、东营、威海、淄博、日照、菏泽、莱芜、油田考生辅导, 7月17日青岛、潍坊、滨州、聊城、济宁、临沂、泰安、烟台、枣庄考生辅导 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 0536-8462405

18999 临床实习考核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7月15日报到,7月16日考试 潍坊医学院新校区计算机教研室 0536-2602738

050218 商务英语 本 15 曲阜师范大学 00602 口译与听力 9月16日下午报到,17日考核 曲师外国语学院 0537-4458590

06999 本科毕业考核

080704 电子技术 专 15 曲阜师范大学 02270 电工原理 9月16日下午报到,17日考核 曲师物理工程学院 0537-4456092

02341 线性电子电路

02343 非线性电子电路

02345 数字电路

02276 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02278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02347 电视技术

080705 电子工程 本 15 曲阜师范大学 06999 毕业论文 9月16日下午报到,17日考核 曲师物理工程学院 0537-4456092

00421 物理(工)

02355 信号与系统

02366 计算机软件基础(二)

02359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02357 数字信号处理

02307 自动控制理论(二)

030401 公安管理 本  20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06999 毕业论文   省公安厅负责实施

020118 餐饮管理 专 23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0979 烹饪工艺学(二) 10月29日考试 济南花园路23号(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洪楼校区继续教育学院) 0531-81902636

00981 烹饪原料学(二)

00983 餐饮服务

020265 采购与供应管理 专 03 山东经济学院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20282 采购与供应管理 本 03 山东经济学院 06999 毕业论文 9月10日辅导;10月16日答辩 山东经济学院成教学院 0531-88583115 web.sdie.edu.cn/cjxy/index.asp

090403 畜牧兽医 本 21 青岛农业大学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见简章第七条备注

06999 毕业论文 7月17日辅导,9月25日答辩 青岛农业大学主楼1311房间 0532-88030207

080301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专 25 青岛科技大学 10722 计算机绘图(CAD) 具体时间学校另行通知。请及时查看青岛科技大学成教高职学院网站cj.qust.edu.cn/ 10722计算机绘图(CAD)考核--视报名情况原则上一个地市设一个考点; 08631求职择业与创业指导考核--以考生所在学校为单位集中办理 0532-84022960 84022840

08631 求职择业与创业指导

080602 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专 25 青岛科技大学 08631 求职择业与创业指导 具体时间学校另行通知。请及时查看青岛科技大学成教高职学院网站cj.qust.edu.cn/ 08631求职择业与创业指导考核--以考生所在学校为单位集中办理 0532-84022960 84022840

080708 计算机通信工程 本 19 北京邮电大学 06999 本科毕业考核 考生与学校联系 山东邮电学校 0531-86053781

00421 物理(工)

02327 操作系统

02332 数据结构

篇10

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期刊为1300多种。SSCI收录报道并标引了2684种(截止到2009年6月9日)社会科学期刊,同时也收录SCIE所收录的期刊当中涉及社会科学研究的论文。SSCI涉及人类学、考古学、地区研究、商业与金融、传播学、犯罪与监狱、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教育学以及特殊教育、环境研究、人类工程学、种族研究、家庭研究、地理学、接待、休闲、运动与旅游、卫生政策、护理、老年医学、健康与康复、药物滥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劳资与劳动、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国际关系、法律、法医学、语言学、管理科学、运筹学、计划与发展、政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伦理学、公共管理、社会学、城市研究、运输、女性研究等。

2.SCI

篇11

一、概述

金融数学,又称分析金融学、数理金融学、数学金融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数学与金融学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金融市场上风险资产的交易,其目的是利用有效的数学工具揭示金融学的本质特征,从而达到对具有潜在风险的各种未定权益的合理定价和选择规避风险的最优策略。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朔到1900 年,法国数学家巴歇里埃的博士论文“投机的理论”。该文中,巴歇里埃首次使用Brown 运动来描述股票价格的变化,这为后来金融学的发展,特别是为现代期权定价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不过他的工作并没有得到金融数学界的重视。直到1952 年马科维茨的博士论文《投资组合选择》提出了均值――方差的模型,建立了证券投资组合理论,从此奠定了金融学的数学理论基础。在马科维茨工作的基础上,1973年布莱克与斯科尔斯得到了著名的期权定价公式,并赢得了1997念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它对于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提供了令人满意的答案,即为欧式看涨期权寻求公平的价格。后两次发现推动了数学研究对金融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金融数学。

金融数学是在两次华尔街革命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数学与金融学相交叉的前沿学科。其核心内容就是研究不确定随机环境下的投资组合的最优选择理论和资产的定价理论。套利、最优与均衡是金融数学的基本经济思想和三大基本概念。在国际上,这门学科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近些年来,在许多专家、学者们的努力下,金融数学中的许多理论得以证明、模拟和完善。金融数学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现代金融市场中金融产品的快 速创新,使得金融交易的范围和层次更加丰富和多样。这门新兴的学科同样与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有紧密的联系,而且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二、金融数学的发展

早在1990年,法国数学家巴歇里,在他的博士论文“投机 的理论”中把股票描述为布朗运动。这也是第一次给Brown运动以严格的数学描述。这一理论为未来金融数学的发展,特别是现在期权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这一工作很长时间并没有引起金融数学界的重视。金融数学这一学科名称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出现。它是马克维姿的证券组合理论(H.Kowitz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和斯科尔斯―――默顿的期权定价理论(M.Scholes-R.Merton.1997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两次华尔街革命的直接产物。国际称其为数理金融学。

金融数学源于20世纪初法国数学家巴歇里埃在他的博士论文《投机的原理》中对股票价格用布朗运动的刻画。虽然1905年爱因斯坦也对此做了研究,但这一新做法当时还是没能引起更多人的注意,直至1950年,萨寥尔通过统计学家萨维奇终于发现了这一作法的巨大意义,并开始对金融数学做全面的研究,由此金融数学终于迎来了发展的全盛时期,现代金融学由此正式掀开了帷幕。

现代金融数学是在两次华尔街革命的背景中成长发展起来的。第一次革命的成果体现在静态投资组合理论的研究上。1952年马尔科维兹提出了基于均值-方差模型的投资组合问题,该理论把投资的风险和回报做了可量化的刻画,从而开创了用数理化方法对金融问题进行研究的先河。然而他的模型中要计算各个风险资产价格的协方差问题,这个计算量很大。第二次华尔街革命从静态决策发展到了动态决策。1970年布雷顿森林协议,浮动汇率取代了固定汇率,许多金融衍生工具比如:期权,期货都随即产生,这些金融衍生工具的引入主要是为进行金融风险的管理,而要对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就需要对衍生工具进行科学的定价。巴歇里埃的布朗运动模型促使了一对双胞胎:连续时间的随机过程数学与连续时间的期权定价的金融工程学的诞生.数学工具的引入主要是为进行金融风险的管理,而要对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就需要对衍生工具进行科学的定价。此后不久,默顿用另一种严格的数学方法推导了该定价公式,并予以推广。期权定价公式给金融交易者及银行家在金融衍生资产品的交易中带来了空前的便利,期权交易的快速发展很快就成了世界金融市场的主要内容。布莱克,休斯,莫顿的这一理论成为近代金融经济学的里程碑人物,直到现在也仍然是现代金融理论探索的重要源泉。

三、金融数学的理论方法

金融数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应用大量的数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金融中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实际应用问题和一些金融创新的定价问题等,由于金融问题的复杂性,所用到的数学知识,除基础知识外,大量的运用现代数学理论和方法(有的运用现 有的数学方法也解决不了)。主要有随机分析,随 机控制,数学规划,微分对策,非线性分析,数理统计,泛函分析,鞅理论等,也有人在证券价格分析中引进了新型的非线性分析工具,如分形几何,混沌学,子波理论,模式识别等,在金融计算方法与仿真技术中也逐渐引入神经网络方法,人工智能方法,模拟退火法和遗传算法等。

金融数学是利用近现代数学的优秀成果来度量和刻画金融、经济、管理等问题的“高科技”工具,其主要的基本理论表现在三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