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应用统计硕士论文

应用统计硕士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7 18:09:3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应用统计硕士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应用统计硕士论文

篇1

上述两种研究,一种是定性的,一种是定量的,在图书馆学研究中都很常见。华薇娜曾抽样统计中美图书馆学情报学部分论文的研究方法并进行比较,发现美国学者定量研究方法的使用超过定性方法,而国内学者则以使用定性研究方法居多。

本文则把两者结合起来,既有定量统计,又有定性分析。

1.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对2006—2010年间CNKI中优秀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我国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新颖,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深度〔4〕,样本量不大不小,适合作为统计分析的对象。本文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即词频分析、共词分析、网络图谱分析。研究路线如图1所示。

2.数据采集

2.1数据库选择和样本采集

选择2006—2010年CNKI中的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CNKI的信息内容经过深度加工、编辑、整合,有明确的来源、出处,具有相当的可靠性其次,据CNKI优秀学位论文库显示,全国设置图书馆硕士学位点的院校和研究机构一共有64家,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一定的保证。最后,文献信息都具有半衰期,图书约为5年,期刊约为3年,因图书馆学发展的速度较其他信息科学缓慢了一些,邱均平教授认为图书馆学研究文献半衰期定为5年较合适,故本文选择2006—2010的五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2.2样本采集

对CNKI优秀学位论文库中“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类的硕士学位论文进行检索,得到64所院校、研究机构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共2903篇(截止到2011年3月),其中前15名见表1。

从表1可见,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15所院校的优秀硕士论文数都超过60篇,总计为2130篇,占到全部论文的73.37%,基本上与文献信息分散的“二八定律”吻合,说明数据在概率分布上是有效的。经过年限二次检索,得到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共计1993篇,占到收录论文总数的68.65%。这其中还要进行交叉领域的进一步选择。图中:丄属图情交叉主题的论文;U属图档交叉主题的论文;W属情挡交叉主题的论文;IV属图情档交叉主题的论文

从图2中可以看出,2006—2010年的优秀硕士论文中既有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单独学科主题的论文,也有两两交叉甚至三者交叉的论文。我们把纯情报学、纯档案学和属于I的范围的论文予以剔除。共得到图书馆学主题的硕士论文820篇,占2006—2010年图情档优秀硕士论文总数的41.14%,见表2所示。

据表2可以得出2006—2010年间图书馆学优秀硕士论文的增长率,并得出2006—2010年间图书馆学优秀硕士论文占图情档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比例。

3样本初步统计分析

3.1样本统计

论文集选定后,从820篇学位论文中提取出每篇的题目及关键词,然后利用WPS表格软件进行统计,得到未经过处理的原始关键词共1887个,出现总次数为3462次,即平均每篇论文约有4至5个关键词。其中出现次数超过10次(包含10次)的关键词共有38个(占总个数的2.01%),总计出现783次(占总次数的22.62%)。所有关键词中频次超过10次的初步统计如下:

                                          

因关键词是非受控语言,在选取的时候有一定的随意性,所以在统计时需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关键词用不同语言进行标记,如“博客”与“Blog,,、“图书馆2.0”与“Library2.0”等;二是关键词的语义相同而字面却不一致,如“高校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语义网”与“语义网络”、“公共图书馆”与“省图书馆”等;三是有些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没有实际意义,需要剔除,如“图书馆”、“服务”及“模式”等。

第一类问题比较简单,直接将英文的关键词替换为汉语的关键词,再进行统计即可;第二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则是根据关键词及文章的标题选择合适的关键词或重新拟定关键词,而后将所有的关键词用统一的关键词代替进行统计;第三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是直接将关键词剔除。经过分析、替换和剔除后出现次数超过15次(包含15次)的关键词共有22个(见表4),总计出现903次(占总次数的26.08%)。

                                         

3. 2初步分析

处理后这22个关键词共出现了903次,占全部关键词出现总次数的26.08%,符合集中分散的“二八定律”,表明这22个关键词属于高频关键词,能够说明2006—2010这5年间我国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

观察表5,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开放存取、语义网、信息检索和知识服务均占到关键词总频次的1%以上,尤其是“信息资源”和“高校图书馆”出现频次达到总频次的3%左右,表明有关“信息资源”和“高校图书馆”的研究属于我国图书馆学硕士选题的热点。在列的有些关键词排名不是特别靠前,如Web2.0、图书馆2.0等,但这些词也表明了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的某种新动向。而一些关键词,如用户、网络环境等,仅从字面上观察无从判断其研究的确切方向,但在后面通过共词分析和组配后可发掘其中隐藏的信息。

4.多元统计和我国图书馆学硕士论文选题分析

通过初步统计分析得到一些简单、明显的结论,这还不够,因为每个关键词都是孤立的、分散的,不能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运用共词分析法可以将关键词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获得论文的主题方向。这里有以下四个步骤:一是抽取代表图书馆学研究主题或研究方向的高频关键词,也就是表6中所列关键词;二是统计关键词在论文中两两出现的累计次数,组成共词矩阵;三是绘制代表关键词间关系的点线图,揭示高频关键词间的联系;四是对绘制的点线图作进一步分析。

4. 1建立共词矩阵

通过先前的建立“标题一关键词组数据库”,对820篇学位论文中出现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词间的两两统计,得到一个共词矩阵(部分数据如表5所示)。共词矩阵为一对称矩阵,两关键词相交的数字代表其一同出现的论文的篇数,如“高校图书馆”与“用户”相交的12,表明有12篇论文同时使用了“高校图书馆”和“用户”这两个关键词。

4.2高频关键词的图谱分析

高频关键词的图谱分析是共词分析的关键所在,对图谱中“点”、“线”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得到我国图书馆学硕士论文研究的热点及各研究主题之间的微观关联。

4.2.1绘制高频关键词间的“点线图”

高频词间的点线图原型来源于陈超美博士的“QteSpace信息可视化,,〔,根据共词分析得到的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关系矩阵,用大小不同的点来代表出现次数不同的高频关键词,用粗细不同的线来代表关键词之间的紧密程度,这样就形成一个高频关键词之间关系的网络图谱(见图3)。

图中:1信息资源;2高校图书馆;3用户;4知识管理;5数字图书馆;6评价方法;7本体;8信息服务;9公共图书馆;10个性化服务;11开放存取;12语义网;13信息检索;14知识服务;15知识产权;16Web2.0;17网络环境;18数字36422点线图分析可以看出图中较大的点为信息资源、高校图书参考咨询;19知识组织;20危机管理;21图书馆2.0;22图书馆员。馆、数字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与信息资源关联紧密的有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与高校图书馆关联紧密的有用户、信息服务;与数字图书馆关联紧密的有知识产权;与公共图书馆关联紧密的为信息服务、个性化服务;与图书馆20关联紧密的有Web2.0和信息服务。从个别情况来看,信息资源的点最大,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高校图书馆,二者之间具有最强的联系,表明有关信息资源的研究最主要是关于高校图书馆方面的;信息资源和高校图书馆虽然出现的频率最高,但是二者所联系的其他关键词并不是最多的,说明有关二者的研究在主题的散布上并不是最广泛的。也有个别关键词比如危机管理,与其他关键词发生极少关联,表明所代表的选题比较专门,研究领域狭小。

5.我国图书馆学硕士论文的选题方向分析

通过对CNKI中图书馆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中关键词的词频分析、高频关键词的共词矩阵和图谱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图书馆学硕士论文选题取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领域:

一是知识管理下的图书馆学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管理成为研究热潮,图书馆学研究顺应了这个潮流。硕士研究生们也在思考如下问题: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深层挖掘,参考咨询及知识服务,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和服务创新,以及馆员知识共享,等等。

二是高校图书馆研究。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读者量一直是稳中有升,它承担着整个图书馆界新管理理念的引入、新技术应用、新服务方式试验等的重任,因此,有关高校图书馆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这也在图书馆学硕士论文中体现出来。

三是和谐诉求下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时下,和谐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诉求,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也不例外。和谐社会讲究以人为本,公共图书馆对外服务则提倡读者第一、读者至上,对内管理则应以馆员为本。只有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让公众满意,只有其内部管理让大多数馆员满意,图书馆建设才能谈得上和谐。而如何让公众满意,如何让馆员满意,如何让图书馆成为社会的公共知识管理与服务中心这些重要议题,仍然将吸引众多学子的研究目光。

四是法治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在数字化浪潮中,几乎所有图书馆都无法回避资源的数字化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问题,包括:特色资源的优先数字化,所需关键数字资源的外部采购;数字图书馆如何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如何处理知识产权保护和免费使用的关系问题;如何组织数字信息资源,以便于检索利用,等等。

篇2

 

引言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中,很多观测信号可以看成是不可见的源信号的混合,这意味着源信号和传输信道都是未知的,仅仅由观测信号对未知的传输信道和源信号进行估计的问题称为盲源分离(Blind Signal Separation,BSS),所谓“盲”是指(1)源信号不可观测;(2)混合方式未知。硕士论文,自然梯度算法。BSS技术是当前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军事雷达技术、通信信号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3]。硕士论文,自然梯度算法。

在Amari[4]的自然梯度算法中,步长的选择对算法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步长越大,算法的收敛速度就越快,但同时会引起算法的稳态失调;步长越小,算法的稳态误差就越小,但同时收敛速度变慢。本文算法在迭代过程中,适时对步长进行优化,使得算法在保证稳态误差的情况下收敛速度大幅提高。

1 线性混叠盲源分离模型

假设有n个相互统计独立的未知源信号,经过未知的传输信道后获得m个观测信号,写成矩阵形式为:

(1)

即,该模型称为盲源分离的线性混叠模型,称为混叠矩阵或者传输信道,t为时间指标。硕士论文,自然梯度算法。盲源分离的任务就是在源信号和传输矩阵A均为未知的情况下,仅仅由对源信号作出估计,通过学习,寻找一个满秩的分离矩阵W使得各分量之间尽可能的独立,依此作为对源信号的一个估计。若全局矩阵[5]的各行各列只有一个元素接近于1,其余的元素皆接近于0,此时估计信号是源信号的一个拷贝。硕士论文,自然梯度算法。

2、Iformax[6](information maximization)盲源分离算法

Informax算法采用信息传输极大准则,通过调整分离矩阵使得非线性输出与网络输入之间的互信息最大:

图1 Informax 算法原理图

由信息论知识:

(2)

边缘熵: (3)

微分熵: (4)

得到代价函数:(5)

与分离矩阵无关,优化代价函数为:

(6)

即算法通过调整通过调整分离矩阵,使得(5)式极大。

采用自然梯度算法搜索代价函数(5)的极值点:

(7)其中: (8)

第个分量:(9)

称为激活函数,是对源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的近似估计。硕士论文,自然梯度算法。

3、改进的自适应步长算法

在信号分离的初始阶段,由于信号之间的强相关性,算法需要使用较大学习速率,以加速信号的分离,到了算法的后期,需要跟踪分离出来的信号,同时还需要捕捉未分离出来的信号,此时较小的步长可以满足需求,以分离出剩余的信号。硕士论文,自然梯度算法。算法收敛时满足:

(10)

计算过程的迭代式为[4]:

(11)

当(9)式成立时,算法的迭代式满足:

(12)

由(11)式可以看出,当[7]取值较大时,则信号分离情况较差,需要较大的步长,算法趋于收敛时,取值趋于0。所以可以依据取值大小调整步长。现有定义如下:

(13) (为源信号个数)(14)

(15)

综合(10)(11)(12)(13)(15),本文的自适应步长算法可以描述为:

(16)

令,设置小的正数,当时算法收敛。

4、计算机仿真

随机选取混合矩阵,两个语音信号为:

图2:源声音信号图

Fig2:Sourcespeech signal

混合后的信号图像为:

图3:混合声音信号

Fig3:Mixture speech signal

还原后的信号图像为:

图4: 还原声音信号

Fig4: Recovery speech signal

串音误差曲线图[8]为:

图5:串音误差曲线图

Fig5: Crosstalk error

5总结:

本文在对自然梯度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算法迭代过程中步长适时调整的依据,在加快算法收敛速度的同时兼顾稳态误差,通过计算机仿真,本文算法的收敛速度明显优于原算法,且稳态误差较小。

参考文献:

[1]张贤达,保铮.盲信号分离.[J]电子学报,2001,29(12):1766一77.

[2]CardosoJF.Blindsignalseparation:statisticalprinciples.ProceedingofIEEE.[J],86(10):2009-2025,1998.

[3]E.OjaThenonlinearpcalearningruleinindependentcomponentanalysis.[J].NeuroComputing,17(1):25-46,1997.

[4]SAmari.NaturalGradientWorksEfficientlyinLearning.[J].NauralComputation,10,251-276,1998.

[5]CardosoJF.Blindsignalseparation:statisticalprinciples.ProceedingofIEEE.[J],86(10):2009-2025,1998.

[6]RLinsker.Self-organizationinaperceptualnetwork.Computer,[J].21:105-117,1988.

[7]一种改进的步长自适应EASI算法。[J].舰船电子工程,2006,(2),P137

篇3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

(一)问卷设计

本问卷主要围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监控和论文把关展开,过程监控包括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导师队伍配备、导师指导情况、教师实践基础,论文把关包括论文选题、论文形式、论文撰写、论文答辩、论文审核。

(二)问卷调研与基本信息统计

本次调查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为针对学生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抽样调查,定性为针对专任教师和导师的专家深度访谈;调查对象为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专任教师以及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导师;调查时间为2015年10月7日至11月5号,历时30天,回收有效问卷539份。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定量分析

(一)总体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与全日制学术性硕士在教育方向定位上有明确的的区别,但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仍然有329人认为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与全日制学术性硕士并无区别,这个比例占到了总人数的61%。

(二)过程监控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过程监控对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至关重要,但从满意度调查来看,满意程度偏低。从图1中得以得出,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导师队伍配备、导师指导情况、教师实践基础的不满意比重(包括不满意与很不满意)分别占59%、28%、54%、26%、31%、48%。

(三)论文把关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最后关口,是研究生的代表性学习结果,是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志。从调查结果来看(图2),论文选题、论文形式、论文撰写、论文答辩、论文审核的不满意比重(包括不满意与很不满意)分别占36%、39%、16%、9%、43%,其中论文选题、论文形式和论文审核不满意程度较高。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定性分析

(一)应用性目标被弱化,未与学术型硕士区分开来

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培养目标来看,培养过程中要把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向专门化、职业化和应用性方向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专门化、职业化和应用性的目标并没有得到落实,培养单位实际执行过程中,模仿学术型硕士人才培养方式,偏离和模糊了培养目标,弱化了应用型目标。其中培养方案的设置是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学位点设置具有鲜明的学科性,偏重理论研究和科学探索,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基本相同,唯一的差别就是要求宽松些。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等环节仍然存在“偏理论,轻应用”的情况。

(二)双导师制形同虚设,教学实践未落实

师资队伍作为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部分,其作用毋庸置疑。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采用双导师制度,校内导师主要沿用已有学术型导师,校外导师主要聘任专业领域相关工作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沿用的学术型导师队伍长期居于理论研究前沿,在指导过程中还是注重理论研究,远离实践。

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内容,国家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要求实践教学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但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实践只是流于形式。

(三)论文选题实践性不足,缺乏论文审核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时间短,不少学生选题准备时间仓促,并且很多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还是按照学术型模式进行,导致他们学位论文仍然较大程度上地遵循学术型研究生的传统形式,毕业设计内容及方法难以体现应有的实践能力。

此外,在论文审核上也缺乏区别于学术性硕士的论文审核体系。学生无法精确获取专业型硕士论文的具体要求,教育部也无相应的规范,只能沿用W术性硕士论文的模式,这导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无法体现出应该具备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提升的建议

(一)制订实践诉求的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制订中既要考虑与学术性学位之间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标准的显著差异,又要结合其全日制教学方式的特点,突出其多元参与性与实践性,尤其要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科研训练、专业实践、论文撰写的时间比例与内容衔接。

(二)培养实践型师资队伍,加大实践教学投入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在教师队伍,这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导师遴选标准,使得校内导师具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校外导师能够充分深入学校指导学生实践。为了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性,加强实践课程建设势在必行高校应制定适用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业考核标准,稳打稳抓学生的实践学习,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创新,将学生的学业考核焦点应放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培养过程上,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三)提倡论文形式多样化,健全论文审核机制

高校应倡导专业学位的论文以应用为导向,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专业实践或者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研究成果要有明显的实际应用价值,论文的选题与在学期间的实践学习相结合,并且在校内导师和校外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定题。针对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论文标准尚不明确的问题,相关部分应制定详细的专业型硕士论文审核标准,使得导师在指导论文时有据可依,放心大胆的将专业型硕士论文往实践性和职业性方向引导。

参考文献:

[1]王健,曲鲁平.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0).

[2]万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3]李秀坤,李琪,高明生,孙凤义,宋瑞琳.影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因素及对策研究――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电子通信工程学科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5).

篇4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22-02

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以保障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为目标,依靠必要的组织机构,把各个组成要素的质量评价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1]。与容易使用定量的评价方式对其成果进行评估的自然科学硕士论文相比,人文社会硕士论文科学成果因广泛、复杂则较难评价。这不但使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也会影响到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的整体发展。所以,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成为我们亟须完成的任务。

一、对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进行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法

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层次结构分析法、文献计量法、个别访谈法和专家评审等方法。理论研究部分,充分利用图书资料和网络文献数据库,搜集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相关资料,深入理解和综合分析文献内容,一方面详尽地了解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特点,另一方面明确国内外人文科学成果评价已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实证研究部分,主要运用层次结构分析法、个别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确立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形成相应的论文类成果和应用对策类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获取实证研究样本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以验证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和不足,以明确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方向。另外,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加强与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创新,将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弥补认识上的不足。

(二)样本收集

确定研究对象:具备研究生培养的石油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国内顶级院校、地域差异的院校、省内有代表性的院校。收集数据方法:通过电话访谈,相关大学网站收集相关资料以及通过相关的期刊或研究报告等资料获取相关数据。除此之外,我们重点选取了二十余位学术评价领域的理论学者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实践专家,以面访、邮件、电话方式进行了访谈和书面反馈。

(三)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统计分析

通过选取,最终有21所高校被列为研究的对象。一方面研究这些高校研究生学位评价体系的细化分类,另一方面探析各类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内部的权重分配,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关系,从而发现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分配的规律。

以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三所石油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为蓝本,结合其他18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的分类方法,将21所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统计结果:一级评价指标的论文选题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学校统计数量21个;要求选题前沿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3个;要求选题新颖性的学校统计数量3个。一级指标论文水平主要包括七个二级指标:要求研究方法的学校统计数量19个;要求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水平的学校统计数量16个,要求文献综述的客观性与全面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5个,要求写作的逻辑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2个,要求论文研究难度与工作量的学校统计数量8个,要求材料的充分性与可靠性的学校统计数量7个,要求观点鲜明、立论正确的学校统计数量2个。一级指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新观点与新见解的学校统计数量19个;要求潜在的社会效益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获奖或的学校统计数量4个。一级指标写作能力主要包括五个二级指标:要求文字表达能力的学校统计数量16个;要求书写的规范化的学校统计数量10个;要求设计图形、图表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学风严谨性的学校统计数量5个;要求摘要表述简洁规范反应核心内容的学校统计数量2个。一级指标答辩情况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回答问题水平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报告重点及阐述情的学校统计数量7个,要求着装及态度情况的学校统计数量3个。

(四)制定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的原则

从评价需求、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和评价持续等维度看,应关注以下六项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即分类方案在评价过程中要具有可操作性。分类不能过于复杂,分类颗粒度切分要恰当,以保证分类框架清晰简明,并在最大程度上能够与评价主体的常识判断保持基本一致,使评价主体较容易把握,从而提高评价操作的效率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原则,即分类方案的评价结果要具有可比性。只有同类比较才可以实现同一指标下的度量,评价结果也才具可比性、可信度,这就要求分类标准明确和界线清晰。可扩展性原则,即分类方案要具有一定的扩展张力。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日益交融和加速推进,专业学科也随之细分、交叉、融合。因此,保持评价分类体系具有较广的范围适应性和较强的功能扩展性,有利于评价结果的持续性比较和评价工作的一致性开展。可靠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计不仅要考虑评估对象的特征,同时也要考虑指标的实际可操作性,指标的内容应明确,数量需适当,同时,同一参评项目中不同研究成果的各项指标间应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相互之间不会产生矛盾。客观性原则。保证评价指标的客观性,使评价指标及其评价结果符合研究成果的实际质量和水平,所设计的评价指标才具有现实意义。独立性原则。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某一指标被修改或调整时,其他指标应具有适当的独立性,不会因某一指标的修改和调整而使评价指标或评价结果之间相互矛盾。

二、确立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着重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20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

重新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20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

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答辩用)

三、评价体系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篇5

(一)调查方法

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层次结构分析法、文献计量法、个别访谈法和专家评审等方法。理论研究部分,充分利用图书资料和网络文献数据库,搜集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相关资料,深入理解和综合分析文献内容,一方面详尽地了解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特点,另一方面明确国内外人文科学成果评价已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实证研究部分,主要运用层次结构分析法、个别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确立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形成相应的论文类成果和应用对策类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获取实证研究样本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以验证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和不足,以明确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方向。另外,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加强与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创新,将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弥补认识上的不足。

(二)样本收集

确定研究对象:具备研究生培养的石油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国内顶级院校、地域差异的院校、省内有代表性的院校。收集数据方法:通过电话访谈,相关大学网站收集相关资料以及通过相关的期刊或研究报告等资料获取相关数据。除此之外,我们重点选取了二十余位学术评价领域的理论学者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实践专家,以面访、邮件、电话方式进行了访谈和书面反馈。

(三)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统计分析

通过选取,最终有21所高校被列为研究的对象。一方面研究这些高校研究生学位评价体系的细化分类,另一方面探析各类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内部的权重分配,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关系,从而发现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分配的规律。

以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三所石油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为蓝本,结合其他18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的分类方法,将21所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统计结果:一级评价指标的论文选题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学校统计数量21个;要求选题前沿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3个;要求选题新颖性的学校统计数量3个。一级指标论文水平主要包括七个二级指标:要求研究方法的学校统计数量19个;要求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水平的学校统计数量16个,要求文献综述的客观性与全面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5个,要求写作的逻辑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2个,要求论文研究难度与工作量的学校统计数量8个,要求材料的充分性与可靠性的学校统计数量7个,要求观点鲜明、立论正确的学校统计数量2个。一级指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新观点与新见解的学校统计数量19个;要求潜在的社会效益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获奖或的学校统计数量4个。一级指标写作能力主要包括五个二级指标:要求文字表达能力的学校统计数量16个;要求书写的规范化的学校统计数量10个;要求设计图形、图表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学风严谨性的学校统计数量5个;要求摘要表述简洁规范反应核心内容的学校统计数量2个。一级指标答辩情况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回答问题水平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报告重点及阐述情的学校统计数量7个,要求着装及态度情况的学校统计数量3个。

(四)制定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的原则

从评价需求、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和评价持续等维度看,应关注以下六项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即分类方案在评价过程中要具有可操作性。分类不能过于复杂,分类颗粒度切分要恰当,以保证分类框架清晰简明,并在最大程度上能够与评价主体的常识判断保持基本一致,使评价主体较容易把握,从而提高评价操作的效率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原则,即分类方案的评价结果要具有可比性。只有同类比较才可以实现同一指标下的度量,评价结果也才具可比性、可信度,这就要求分类标准明确和界线清晰。可扩展性原则,即分类方案要具有一定的扩展张力。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日益交融和加速推进,专业学科也随之细分、交叉、融合。因此,保持评价分类体系具有较广的范围适应性和较强的功能扩展性,有利于评价结果的持续性比较和评价工作的一致性开展。可靠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计不仅要考虑评估对象的特征,同时也要考虑指标的实际可操作性,指标的内容应明确,数量需适当,同时,同一参评项目中不同研究成果的各项指标间应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相互之间不会产生矛盾。客观性原则。保证评价指标的客观性,使评价指标及其评价结果符合研究成果的实际质量和水平,所设计的评价指标才具有现实意义。独立性原则。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某一指标被修改或调整时,其他指标应具有适当的独立性,不会因某一指标的修改和调整而使评价指标或评价结果之间相互矛盾。

二、确立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着重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20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

重新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20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

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答辩用)

三、评价体系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篇6

(一) 研究样本的选择

由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在教育、社会学、计算机与互联网等领域均有涉及。因此,国内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文献量非常大,刊登该研究领域成果的期刊种类也较多,且比较分散。为尽可能保证数据分析的全面性,本研究使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CAJ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获得相关文献的信息与全文。

(二) 研究文献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方法

Community 的中文译法通常有“社会”、“共同体”、“社区”、“社群”等,最常见的是“共同体”和“社区”的译法,同时与 community 有关的复合词汇也有多种不同的译法,如本研究关注的“learn-ing community”就有学习型社区、学习共同体两种不同的译法。因此,本研究在检索时,使用以下控制条件“期刊年限 (2001~2011) + 来源类别 (核心期刊),内容检索条件为:主题 (学习共同体) 或者包含 (学习型社区)”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文献检索,获得期刊文献 725 篇 (检索时间为2011 年 10 月 15 日)。同时使用控制条件“期刊年限 (2001- 2011),内容检索条件为:主题 (学习共同体) 或者包含 (学习型社区)”对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到博士论文 66 篇,对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得到硕士论文 628篇。最后,依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文献信息依次进行文献信息采集。在文献数据信息处理方面,本研究主要采用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系开发的数目共现分析系统 Bi-comb v1.0[3][4],以及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研发的信息可视化统计软件 CiteSpace 3.0.R2[5][6]两款数据统计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中,CiteSp ace 软件可有效探索学科知识领域的演进与研究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使得文献计量学分析易于实现历时性的动态化[7],该软件内嵌了国内学者刘盛博编制的 CNKI(RefWork) 格式转换程序,具备将CNKI 数据转换为可处理的格式的功能。但受 CNKI数据采集选项和中文文本处理功能的限制,CiteS-p ace 仅可有效处理 CNKI 数据的专业术语和关键词分析。因此,笔者同时选用 Bicomb 软件、UCINET软件,甚至人工统计的方法对文献信息进行补充处理与分析。最后,依据统计结果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进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评判。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成果产出分析

笔者按年度对 2001 至 2011 年间的国内期刊论文和国内硕博论文进行了检索和统计 (2011 年截止到笔者检索日期 10 月 15 日),国内各年份的论文刊发与学位论文数量情况如图 1 所示。由图分析可知,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的数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2011 年仅能检索到 10 月份),特别是近三年来,期刊论文数量一直保持在 100 篇以上,硕士论文也从2007 年开始保持在 85 篇以上,这可能与国内教育界对建构主义、学习的社会性等与学习共同体相关理论的关注力度加大有关,从而引发更多的国内学者对该领域进行研究。如果单从博士论文数量上看,则相对比较稳定,近三年来一直保持在十篇左右。总体上看,国内学者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趋于上升趋势,有更多的学者开展该领域研究。

(二) 载文期刊与研究机构分布

用 Bicomb 软件对 2001~2011 年间关于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的、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献进行载文期刊分布进行统计,载文量大于等于 10 篇的期刊有 21家,结果见表 1 和图 2。其中载文数量在前 10 位的期刊的载文量占到了全部文献的 41.89%。仅就载文期刊关注领域来看,学习共同体研究还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为有效反映研究论文的机构来源,本研究使用Bicomb 软件对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的研究单位或授予学位单位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 2 所示。无论从期刊论文数量还是硕博论文数量上来看,华东师范大学均是学习共同体研究的一个重镇。如仅从期刊载文量来看,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也对学习共同体研究做了较突出贡献。但若仅从硕士论文上讲,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学校的学位论文数量较多。为此,我们对各单位不同类型的发文量进行对比(图3),发现了一个现象,即:有些单位核心期刊研究论文较多却少有相关的硕博学位论文,但有些单位核心期刊发文量较低却有特别多的硕士学位论文出现。前者还比较容易理解和解释,即该校有相关研究,且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没有引领研究生跟进该领域的研究。但后者所反映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即研究还没有得到业内广泛认可(表现为没有在该领域的核心期刊或较少),却指导了非常多的硕士论文研究。

(三) 学习共同体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1.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通过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与分析,可以挖掘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使用 CiteSpace 3.0.R2,以关键词为节点,时间分区为 1 年,阀值为 50Top per slice,采用最小成树算法,利用国内期刊文献绘制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共得到节点 366 个,连线 294 个,结果见图 4 和表 3。而对国内硕博论文绘制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得到节点 321 个,连线 315个,结果见图 5 和表 4。根据陈超美的介绍[8],分析由 CiteSpaceII 生成的期刊热点知识图谱 (图 4) 的关键节点分布可知,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热点可以确定为: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社区教育、共同体、学习型社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终身学习、网络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等。而根据硕博论文热点知识图谱 (图 5)的关键节点分布可确定学习共同体研究热点领域为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虚拟社区、协作学习、网络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知识建构等。由表 3 可知,期刊高频关键词频次排序中,学习共同体最高,因此其节点年环明显最大。从节点的中介中心度看,学习共同体的中心度同样最大,因此其节点的紫色年环最大,即中心度最高,占核心地位,紧随其后的是社区教育、共同体、学习型社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等。若从硕博论文高频关键词中心度和频次统计角度分析 (见表 4),对策的研究频次最高,专业发展排其次。但教师专业发展、虚拟学习社区、协作学习、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等的中心度相比前两者更高,占较为重要的核心地位。

由以上分析可知,从期刊论文来看,关于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的研究最广泛,而社区教育、共同体、学习型社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等是相对突出的研究热点。从硕博论文分析,学习共同体隐去了其中心位置,教师专业发展、虚拟学习社区、网络学习共同体等主题凸显出来。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的研究频次最高是易于理解的,但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硕博论文都显示与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相关研究热度较高,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对学习共同体,人们不仅研究它的概念、内涵、基本理论和形成机制,更关注它的具体应用。教师专业发展在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然而强调教师知识提升的理智取向的专业发展范式,虽经多年研究与实践,成效却不尽如人意。学习共同体所提倡的学习的社会文化观和分布式认识观适应了人们对学习观的转变,特别是它强调的知识建构的社会性、文化场域依存性、多元主体互动性等适应了当今人们对学习的理解,正好适应了教师专业发展观的实践 - 反思取向(教师主要不是通过“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反思”以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理解实践,并实现专业发展)[9]、生态取向 (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并不能全然依靠自己,而应将其置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中,有效利用各种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实现专业发展;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提升到教师教研合作能力和教师群体整体专业发展水平的高度)[10]。学习共同体所倡导的理念、实践形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先导和实践指导。因此,在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被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研究现状,本研究以“主题(学习共同体)并含 (教师专业发展)”为检索条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2001~2011 年间国内学习共同体领域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研究文献呈快速增长趋势 (见图 6)。2003 年,顾小清在 《教师专业发展:在线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一文中对学习共同体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如何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构建教师在场的学习共同体以及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随后,这一领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逐年增多而以“主题 (网络学习共同体) 或含 (网络学习社区) 或含 (网络学习型社区)”为检索条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 (图 7),国内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是在近年来才逐渐被广泛关注的,这一转变与 Web2.0 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恰好契合。Web2.0 的六度分割理论、利用集体智慧与学习共同体理念相似,同时,Web2.0 及其相关技术为组建学习共同体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网络共同体及其相关问题逐渐成为该研究范畴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对研究热点分布做进一步的时间线图分析,结果见图 8 和图 9。从图 8 来看,现有的研究热点主要出现于2005 年之前。2005~2010 年间,虽有新的研究热点出现,但研究频次和中心度相对不大。而从图 9来看,形式也基本一样,知识热点和出现时间稍有区别,最为突出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出现时间和关注程度稍有差别。从二者的整体时间分布情况来分析,2005 年以后,新的研究热点出现较少,主要是对以前研究热点的继续深化。总体看来,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各研究方向逐渐成熟化,呈现静态稳定趋势。

2. 研究前沿分析

CiteSp ace 软件选择突变专业术语类型 (b urs tterm),利用其词频探测技术进行研究前沿术语分析。期刊论文得到突变专业术语 366 个,硕博学位论文得到 321 个,分别对视图布局进行精简合并,形成结果见图 10 和图 11。综合分析这两个图,显著的索引专业术语主要有: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共同体、社区教育、学习型社会、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学习社区、协作学习、对策、Web2.0、学习环境、知识建构、网络课程、建构主义、教师培训等。对这些词语进入深入分析,可将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概括为以下三类。

(1) 理论深化类

以“题名 (学习共同体) 或含 (学习型社区)”为条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再检索,将数据导入Bicomb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人工鉴别发现,随着学习共同体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关于对原有概念和理论不断反思、修正和深化的研究内容相对较多。同时,人们不再停留在早期的学习共同体概念界定、阐释和区别上,而是从不同视角对学习共同体理论进行丰富、充实。这种深化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表现在对学习共同体理论内涵的深化,即:更深入地研究学习共同体的基础理论、哲学基础、文化基础,主要表现在从生态哲学、后现代哲学等视角研究学习共同体,同时还表现在从社会建构观、分布认知理论、知识论、学习的实践论等角度对学习共同体的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与挖掘。第二个层面表现在对学习共同体外延的研究,该方面的研究表现在对学习共同体不同实践形式的理论深化,包括对网络学习共同体、课堂学习共同体、学校共同体、专业学习共同体、课程学习共同体等领域的深入研究。

(2) 具体应用与组织形式类

该方向致力于将学习共同体的思想、理论及其方式与具体的实践领域相结合,发挥其优势,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领域愈久弥新的问题,学习共同体的出现不仅为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开启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还提供了新的实践范式。学校、课堂与课程是教育的主阵地,然而这些主阵地却历来备受诟病,甚至把“只具有工具的理性,而缺少价值的关怀[11]”的现代人所具有的共性特征也归结为教育问题。改变现状、促进人类发展是每一个教育研究者的理想。因此,与学校、课堂和课程等相关的学习共同体组织形式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包括现实社会、网络社会等) 等非正式场合教育,可见,与社区、实践、网络虚拟世界等领域联系的网络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等组织形式也将成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3) 构建策略类

学校共同体、课堂共同体、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策略研究是一个必然趋势。时至今日,网络已在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与网络相关的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构建必然成为学习共同体研究的又一趋势。Web2.0 作为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的网络组织形式,正吸引更多人选择数字化、网络化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迎接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全民织网时代。如何利用Web 2.0 及其相关技术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或虚拟学习共同体必然成为该研究领域的又一增长点。

(四) 研究学者合作网络与机构合作网络

1. 研究学者合作网络

将采集数据导入 Bicomb 软件,以作者为关键字段进行提取、统计后,选取频次≥2 的 86 名研究学者 (频次累计百分比为 9.5861%) 数据,生成 Excel类型共现矩阵文件。将 Excel 文件输入 UCINET 软件,输出 ##h 类型的数据集。然后,导入 UCINET集成软件[12]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合作网络去除非主成分并进行布局优化,生成结果见图 12。从图 12 可以看出,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学者合作较松散。为进一步研究各位研究者在本领域的重要性,我们引入了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度数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 (如果一个点处于许多其他点对的捷径上,我们就认为该点具有较高的中间中心度) 概念 (见表 5)。在权衡以上两者的基础上,我们对作者研究情况进行人工文献阅读与排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 3 个合作密切的研究群:钟启泉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学者,主要关注学校共同体、课堂共同体以及知识社会与文化催生等;王陆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者,从网络交互、教师专业发展等角度对网络学习共同体进行了研究;时长江则更多地关注了课堂学习共同体和教师专业发展。从中间中心度上看,佐藤学、时长江、郝志峰在合作网络中的影响程度较高,是合作网络中的重要人物。

2.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

篇7

一、国外资源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研究进展

环境代价评估的发展是以人类社会发展及对环境价值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经济发达国家对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以及环境影响的代价意识较中国早。

新古典经济学派代表马歇尔首次在其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外部性”的具体概念,庇古在其1920年的《福利经济学》中提出了“外部不经济”的概念与内容,并指出市场机制自身无法消除外部性,应该实行政府干预促使外部性内部化,进一步完善了外部性问题。庇古理论的实质是通过国家的力量促使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互持平,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随后帕累托、卡尔多、希克斯、西多夫斯基等人也相继提出了系列性观点,并与庇古形成了外部性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成为环境代价的评估的理论基础。国外早在20世纪初就已开展了环境代价的定量化评估研究和实践,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初美国政府委托相关的研究机构就建设项目带来的环境经济影响开展了定量化的评估和计量工作。并已将由马歇尔、庇古等人形成的一系列外部性理论应用到了水、大气污染代价定量评估中。

自产业革命开始后,由资源开发所带来的不仅是环境污染,而且还有比之更为严重的生态系统损害,这逐渐成为人们的研究和关注热点,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在福利经济学思想的影响下,发达国家政府提出了要求环境破坏者补偿由此带来的环境代价。在这一背景环境下,对大气、水、土壤的污染损失的评估计量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与之带来的是有关的环境质量与公共物品经济学理论得以滋长生根。而公共物品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又为评估环境的非使用价值或者说是不可直接计量的非使用价值(如存在、选择价值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学界逐渐完善了环境代价的评估体系。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是,学术界还开展了重要污染物剂量―反应关系的研究,形成了以市场价值法为代表的一系列环境代价评估方法。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综合环境经济核算研究在不同层面逐渐开展,挪威、法国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展将环境资源核算纳入国民核算体系(SNA)的研究工作,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组织力量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制定核算办法。提出进行环境经济核算,建立环境卫星帐户,对国民经济帐户进行调整,把环境数据和经济数据统一起来,在各种案例性研究成果基础上逐步形成有关综合环境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原则、概念、方法,并提供了包括SEEA―1993、SEEA―2000、SEEA―2003在内的三个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手册。而作为环境成本核算的核心―――环境代价评估在计算对象的内容上,从微观层次上升到全球系统层次,从环境资源核算扩展环境服务核算,从经济效益核算扩展到人类福利核算。形成了以替代市场法和假想市场法为代表的新一代环境代价评估技术。

虽然不同的环境代价评估方法的得到了应用,但它们的研究对象多是发达国家针对水资源开发、森林资源开发、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代价进行的估算,研究方面理论方法比较成熟、案例分析较多。而将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代价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这是因为国际上在注重环境代价核算时的这一、二十年来,世界矿产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不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的开发一般都没有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研究及其政府管制。因此,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研究在国际上研究成果不多,研究的深度也不够。随着世界各国环境意识的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核算正在成为研究热点。

与此同时,在发达国家,控制环境代价的制度问题一般被假设由市场机制所包容,并放在环境与资源框架内分析,缺乏对资源环境空间负外部性的各种现象进行科学研究和系统分析,明显不适用于市场机制不完善、监测和量化资源开发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因而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二、国内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研究进展

开发和利用非再生资源,不仅会消耗资源,而且还会带来生态破坏,产生环境损失,国内有学者已开始对资源自身价值和生态环境损失的补偿进行定量研究。雷明围绕资源―经济―环境一体化核算这一主题,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理论,从投入―产出核算出发,提出一套绿色投入―产出核算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应用问题如绿色GDP核算、绿色税费、资源―能源―经济―环境综合核算进行了深入分析。王广成对此一体化核算体系还进行了实证。这些成果总的来讲仍是理论太强,可操作性太低,而且对矿产资源与环境资产价格的确定、矿产资源和环境资源价值帐户的设置以及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连接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徐篙龄认为中国环境价值损失评估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对环境经济损失计量的目的和用途没有进一步的认识;以及这种计量缺乏充分而完备的可计算性。同时,他还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进行环境损失评价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曹凤中对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研究方法上,为了对污染损失的价值进行货币化,一般采用了基于成本的方法如恢复费用法、人力资本法、旅行成本法等评估生态破坏和环境损失的程度。他认为这样基于成本的方法对支付意愿的估计偏低;二是计算环境污染损失必须确定环境污染程度与健康损害间的剂量―反映关系,但我国却缺乏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源,因而使环境价值的评估缺乏真实性;三是存在重复计算问题。因而他主张加强中国环境法律估算的方法学和综合研究。

此外,张金屯、黄广宇、青卫平、张坤民、陈妙江等则从区域或者城市的角度对其环境污染损失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估。这些研究虽然考察了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区域内生态和环境损害,但没有考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价值折耗和补偿问题,更没有考察跨区域的环境损失以及补偿问题,以致没有形成对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代价的全面核算。

目前,环境经济学家已开发出了不少对环境损害进行货币化评价的方法,新的文献仍在不断出现,并且其中的一些评估结果已被决策部门作为其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和进行绿色GDP核算的依据。虽然这些环境价值评估方法都根植于传统经济学,但它们又都包含了环境经济学家的创新。在核算环境损害价值的过程中,传统上主要有三种核算技术:即总量假设估算法、结构分析法和综合总量分析法。这一思路虽然有用,但由于它省略了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利益相关者群体的中间规模层次,无法解决物质稀缺性与经济稀缺性不一致的矛盾,再加之,它存在不能贯彻“穷尽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等问题,因而,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最近有学者还提出了新的环境价值估算思路,目的是对己有研究思路进行完善。新的研究思路主要有由于江涛(1998)从宏观层次上提出的环境价值估算的索洛方程法和赵景柱等人(2004)从利益相关者群体等中观层次提出的环境产品和服务经济价值的评估体系。张云(2007)对非再生资源开发中的资源价值和环境损害价值补偿进行了研究。余振国、冯春涛、赵冉(2007)对煤炭开发的环境代价进行了研究。可以说,我国明确尚没有出现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和核算制度方面的系统、全面、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现有资源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研究评述与展望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从国内外环境价值评估的实践看,常用的进行环境损害评估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基于市场价格来确定环境价值的生产率法、人力资本法(包括改进的人力资本法)、重置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基于替代物的市场价格来衡量没有市场价格的环境物品价值的旅行费用法以及基于假设的市场来衡量环境质量及其变动价值的意愿调查法(CVM)等。虽然这些基本方法对准确评估环境损害价值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这些基本方法在进行具体评估时需要大量的数据、经费及时间等,因此,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基于上述相关方法衡量的环境损害价值评估的研究成果估计类似环境影响的货币化价值的方法―成果参照法或称转移效益法((transferbenefit method)在环境价值评估中也被广泛使用,这在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表现的最为明显。

在对我国的资源环境代价进行经济评价的过程中,国内外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计算结果均不全面。如世界银行(1997)在研究我国环境损害经济价值时,都是围绕环境污染造成的环境损害进行评估,而没有对生态退化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而且它计算的主要是大气污染的经济损失,而对其他污染基本没有计算。美国东西方中心(1990)在计算中也一直强调由于数据和信息缺乏,其计算结果是高度保守的;二是从研究对象来看,国内外的环境代价核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染造成损失,而对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价值损害没有综合的予以考虑;三是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和生产力的破坏在研究中占重要地位。但从研究结果看,国内外研究的结果差距很大。这主要是因为对污染引起早死的经济损失计量方法不同。国外主要采用WTP,而国内则主要采用人力资本法;四是对生态破坏的损失进行了初步测算并且由于统计数据的缺乏,评估的主要内容又是围绕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害进行的,对生态服务价值或生态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的研究相对较少。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2000―2002年会同国家测绘局、国家统计局、各省人民政府、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院、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等开展的西部和中东部生态环境调查显示,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西部和中东部分别相当于其GDP的13%、5%~

12%。因此,从己有的研究结果看,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相当于全部GDP的7%~20%。

近一两年,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的学者对1949―2004年间的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的环境代价进行了核算,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虽然我国针对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有了一些尝试和研究基础,但到目前为止,对于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核算仍处于探索阶段。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3006800);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 00811044)。)

【参考文献】

[1]徐嵩龄:中国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计量[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2]叶兆木:环境损失与环境成本评估研究进展、问题及展望[J].四川环境,2007(1).

[3]李宏:环境经济损失评估方法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1.

[4]郝红彬:生态公路建设环境损失经济评价的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5]李红莉:十年经济发展对环境空气和地表水体质量的影响[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

[6]姜涛:山东省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评估[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

[7]陈葵容:煤炭企业资本补偿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

[8]郑文莉:我国农业环境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8.

[9]田华:高速公路环境损益后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10]刘文明:山东省沂蒙山区土壤侵蚀经济损失评估及恢复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11]李瑞俊:山东沂沐泗流域土壤侵蚀经济损失评估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篇8

近十年来,物流行业虽然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生产率的准确测度就是其中极为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物流在国内起步较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评价指标,其生产率和发展水平难以得到客观而全面的测评,而生产率的准确测评关系到物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如何准确有效地测评国内物流业的生产率成为近年来学者关注的一个焦点。他们通过不懈努力,从多方面展开研究,涌现出了一批研究成果。

测评企业选择

在物流业生产率测评上,国内学者近年来对与物流联系密切的交通运输、港口、电子商务企业及上市物流企业进行了分析,其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国内物流业生产率现状,也为今后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交通运输企业

东北财经大学的郭明伟博士(2010)对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及生产率进行了研究。他分析了要素投入对交通运输业产出的拉动作用和中间投入的分布特征,用单要素生产率、传统索洛余值方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法以及数据包络分析(DEA)等多种方法对交通运输业及其细分行业的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分析和比较,分析了交通运输业发展过程中生产率的变化规律以及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等因素的作用特征。重庆大学的邓蕾博士(2010)对我国跟港口集装箱相关的企业的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她采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对我国集装箱港口发展规模进行预测,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数据包络方法测度了我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企业的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化以及区域性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进行了探讨,找出了影响技术效率的外生性因素。

(二)电子商务企业

北京交通大学刘蓉(2011)对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网络绩效进行了评价。她针对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网络的特性,从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化水平、综合竞争力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运用网络分析法(ANP,Analytic Network Process)与数据包络分析法综合的主观和客观、整体效果和效率两个角度对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网络进行了评价。这两种分析方法的结合运用,可以在结果评价上相互补充、相互检验,更加客观、全面地找出电子商务企业提高自身物流网络绩效的途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毅、陈圻(2011)应用NEW-COST-DEA模型对17家上市物流公司2007-2009年的成本效率进行了研究,以此探讨了物流公司改善成本的有效路径。

测评方法选择

单要素生产率、索洛余值法等较为原始的测评方法由于自身缺点,现在已经甚少被使用。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研究物流业生产率;也有学者把DEA模型与其他模型结合起来对物流业生产率进行测评,两种方法取长补短,结果更加准确;还有一些学者采用随即前沿(SFA)方法测评物流业生产率。

(一)DEA模型

中南大学覃波(2007)应用DEA模型对我国物流企业经营效率进行评价分析,探讨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综合经营效率以及输出指标对经营效率的影响。厦门大学艾小辉(2008)运用DEA模型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状况。杨杰和宋马林(2011)应用DEA模型对我国物流业的静态效率和TFP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雷勋平、Robin Qiu和刘思峰(2012)运用DEA的CCR模型和“超效率”模型对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物流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超效率DEA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田刚(2010)通过构建基于非径向和非角度的SBM超效率-DEA方法的物流业技术效率测度模型测算了我国29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物流业技术效率,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政府行为、政府干预、开放程度及产业结构等环境因素对物流业的技术效率有很大影响,该模型特点是精确度高、区分力强。

(三)DEA -AHP方法

大连理工大学裴金英(2010)应用DEA -AHP方法对物流企业绩效进行了评价。这种研究方法充分体现了决策者偏好,具有很好的客观性,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浙江大学王柳根(2011)应用DEA和AHP方法对大型物流企业绩效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不同类型企业管理绩效非有效的主要原因,对企业建立符合自己特点的竞争战略有实际指导价值。

(四)随机前沿函数法

大连理工大学房卓(2006)应用随机前沿函数(SFA)模型和DEA模型对物流企业综合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江苏大学田刚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南(2011)应用SFA方法共同研究了我国各地区物流业技术效率的差异。华南理工大学景保峰、周霞、胡爱媛(2012)应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上市物流公司技术效率进行了动态测度,分析了影响因素,提出了政策建议。

影响因素分析

测评物流业生产率,难点之一就是评价指标的建立,而这需要依靠仔细分析物流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来确定。国内学者在其研究中找出了一些影响物流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

湖南大学林剑(2010)使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工业化程度、人力资本存量、专业人员数、市场化程度、地区经济增长五个因素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

首都经贸大学窦坦磊(2011)运用DEA方法分析了我国综合服务型、仓储型和运输型物流企业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报酬,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找出了资产总额、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的业务集中度和管理水平这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重庆大学于乐(2011)应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2家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分析,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规模、企业成立年数、企业种类、企业子公司数目等环境因素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效率有显著影响。

结论及展望

从现有研究看,物流业生产率测评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涌现出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由于物流业与各个行业联系紧密,哪个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物流,这也造成了物流业生产率测评的复杂性。

由于目前我国整个物流业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还不够统一,很难准确全面选取物流业生产率测评的有效评价指标,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数据收集的方便选择测评指标的情况比较突出。该情况会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行业标准和统计体系及规范的完善而得到改善,这也是整个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现有研究中,学者大多是对国内不同地域的物流业生产率进行测评,很少将国内效率低下的物流业与欧美发达国家高效率的物流业结合到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未来应多进行一些国内外物流业生产率的对比分析,找出国内物流业发展与欧美国家的差距及差距产生的原因,明确影响物流业生产率的关键因素,学习国外经验,使国内物流业少走弯路,更好更快地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现有研究,影响物流业生产率的因素可以概括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资产总额、市场化程度、工业化程度几个方面。内部因素主要为企业规模、企业成立年数、企业种类、企业子公司数目、人力资本存量、专业人员数、企业的业务集中度及管理水平等。这些影响因素都是进行物流业生产率评价时需着重考虑的方面,它们关系着最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但进行评价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问题在因素指标选择上应有所差异。

研究方法上,现有研究以DEA方法和随机前沿模型两种方法为主。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很难分出孰优孰劣。就DEA方法来说,DEA的评价结果不会被人为因素影响,不需要对参数进行预先估计,不需要考虑量纲影响,可以有效避免主观因素影响而具有很强客观性。该方法有助于简化计算、减少误差等,但同时这也体现了该方法的局限性。因为其计算完全依赖客观数据,以致无法考虑决策者偏好,造成很多与实际情形不符的情况。而且,该模型存在一个不可避免的缺陷:该模型只能得出效率值为1的决策单元,而不能直接比较有效决策单元之间效率的高低。为了弥补上述缺陷,Andersen和Petersen1993年提出了DEA超效率模型。超效率DEA模型最大的贡献就是可以区分有效决策单元效率的高低,但还是存在无法考虑决策者偏好的弊端。所以,有学者开始把DEA模型与其他方法模型如AHP结合,使测评方法能得以互补。将AHP方法与DEA结合在一起进行评价,通过求出各层指标权重,然后再分别对每层指标下的因素使用DEA模型求出各企业的相对效率值,最后将各指标权重和相对效率值结合求出各物流企业的整体效率值并排序。通过AHP法和DEA模型在主观性和客观上各自优势进行有效互补,使得评价结果更全面更符合实际。在应用DEA模型解决问题时,有些学者发现随机前沿模型在很多具体问题上更加合适。在采用面板数据时,应用SFA模型能够得到比DEA方法更好的估计效果,但同时也发现SFA模型在评价多种产出指标上存在很强局限性。在研究方法上,依旧还有很多需要进行研究的方面。研究物流业生产率测评时可将一些方法模型结合在一起进行对比,然后将研究结果与实际对照,从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上判断不同情况下哪种方法的测度更加准确有效。在研究方法上,今后还要进行更多尝试,找出更准确的测评方法。

参考文献:

1.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0

2.邓蕾.中国集装箱港口企业生产率测度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10

3.刘蓉.基于ANP-DEA方法的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网络绩效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1

4.张毅,陈圻.基于NEW-COST-DEA模型的中国上市物流公司成本效率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4)

5.覃波.基于DEA模型的我国物流企业经营效率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6.艾小辉.基于DEA的第三方物流产业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8

7.杨杰,宋马林.中国物流业静态效率测算与 TFP 动态变化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24(3)

8.雷勋平,Robin Qiu,刘思峰.基于DEA的物流产业效率测度实证研究―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投入产出数据[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7)

9.田刚.中国物流业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其地区差异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论文,2010

10.裴金英.基于DEA-AHP及其改进方法的物流企业绩效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11.王柳根.基于DEA和AHP的大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和影响因素研究―以x公司为例[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1

12.房卓.基于DEA和SFA的物流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

13.田刚,李南.中国物流业技术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11,32(7)

14.景保峰,周霞,胡爱媛.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上市物流公司技术效率评价[J].工业工程,2012,15(2)

篇9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045-02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确立及重要意义

1904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正式确立大学的三大职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此后,世界各国大学开始重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逐步调整办学理念,适应社会发展需要。1908年,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开创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的先河,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正式成为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单纯地强调理论知识和科研,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时刻把握社会发展需求,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迅速地被全世界所认识和认同、接纳。我国专业学位的设置始于1990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制经历20余年的发展和完善,日趋成熟,无论从培养目标到人才培养再到考核评价过程,处处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体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为本且带有职业属性的独有特色。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拥有“化学工程”、“材料工程”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及“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学术型学位授权点。本文通过对比与分析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和培养情况,论述现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情况对比与分析

根据学院的招生统计数据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由2009年至2014年增长25倍,但一直不被学生认可,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比例远远高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4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数的40%。这说明,学生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身份和专业学位存在一定的质疑和误解,反映出专业学位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这就需要相应政府管理机构、高校招生部门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广泛宣传,提高专业学位的社会和企业认知度,平等看待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时,高校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帮助扶持专业学位成长,使其早日实现教育部关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研究生录取比达到1∶1的规划目标。

(二)培养方案的设置对比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设置中,修读学分情况差别不太明显,课程学习期限一致均为1.5学期,即课程修读要求几乎相同。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多半年,使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完成综合环节和学位论文的时间相对紧张。如果要求硕士在读期间,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来说,更难以完成,这容易导致学生不愿攻读专业学位,导师不愿接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造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偏低的冷淡局面。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虽然采用双导师制,但由于企业导师缺乏指导经验,企业在时间和空间、业绩上没有给予企业导师相应的支持鼓励,企业导师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工作中。校内导师拥有多年的指导经验,长期与学生接触,掌握他们的思想脉搏,能够更好地沟通,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位论文。这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为主的原因。但校内导师缺乏实践经验,因此企业导师在实践培养中的作用是校内导师无法替代的,比校内导师的作用更加突出。学院经过不懈的努力,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积极与企业单位建立联系,争取聘请专业领域内有丰富实践经验、个人指导能力和专业具有较高水平的资深人士担任企业导师,至今正式受聘的企业导师为21人。

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理论课程和综合环节,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相比,涉及面广泛,增加工程领域技术课程、工程实践、新技术讲座等内容。但能否真正接触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沿,满足就业需求,体现职业特性,需要通过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就业反馈的信息和就业单位反馈的情况来检验,不断改进、完善课程设置,明确实践研究方向。反馈信息的调查、收集和整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学校和学院应建立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评价反馈机构与制度,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真正与社会需求接轨,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篇10

    医学的任务在于认识疾病,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寻找防治疾病的有效措施,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医学科学论文是医学工作者在医学科学实验或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一、医学论文的性质、特征和要求 

    科学论文的特征是由科学研究的性质所决定。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创造和无止境地探索未知的过程。 

    它的显着特征是 ①系统性 ②客观性 ③继承和创造性 

    医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问题的提出 — 假说的形成 — 假说的验证 — 现象事实资料的收集分析 — 结论的得出 — 形成科学论文 

    论文的形成也是科学研究基本程序的描述、概括和反映。 

    论文的特征是:1、高度的科学性 

    2、严密的逻辑性 

    3、语言文字的准确、客观、概括性 

    4、理论性(由感性上升至理性) 

    5、规范性 

    二、医学论文的类别 

    1、按专业性质分: 

    医学论文:A、基础医学论文(方法、结果、讨论(结论)) 

    B、临床医学论文(临床经验体会、临床总结报告、专题研究总结、新技术新方法报道、病例分析、病例报告、病案讨论) 

    2、按研究性质分:A、探索性研究 

    B、发展性研究 

    3、按科研手段分:A、调查性研究课题 

    B、观察性研究课题 

    C、实验性研究课题 

    D、总结经验性研究课题 

    E、整理资料性研究课题 

    4、按功用分:A、学术论文 

    B、学位论文:学士论文 5000~10000字,反映作者学识水平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硕士论文 1~5万字 

    博士论文 >5万字 

    硕士论文的要求: 

    ①反映着者专一专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②反映着者已能独立从事该专业的研究工作 

    ③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新见解 

    ④对该专业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博士论文的要求: 

    ①对某学科某领域有深入广博的学识 

    ②能对某学科提出创造性的见解 

    ③对该学科的研究水平有重大突破和重要推动作用 

    ④能独立选择具有创造力的研究方向,并能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三、医学科学论文的体裁 

    1、论着性 

    2、学术讨论性 

    3、综述性 

    4、交流性 

    5、评论性 

    四、医学科学论文的评估 

    1、内容的独创性 

    2、资料的正确性 

    3、结果的确证性 创新、求是、达理 

    4、成果的应用性 

    5、文章的可读性 

    五、医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和规范要求 

    ㈠标题(题目) 

    要求:1、能揭示论文精髓(研究目的、对象、指标、效果) 

    2、简明、醒目、新颖、准确、生动、富有吸引力 

    3、<20个字,尽量不设副标题,需要时用破折号分开 

    4、缩写和原形不宜同时出现。10以下用汉字,11以上用阿拉伯数字(十二指肠除外) 

    ㈡署名 

    作用:1、成果的归属 

    2、文责的归属 

    要求:1、单位左侧,姓名右侧 

    2、个人成果属个人姓名,集体成果按贡献大小排序 

    3、着者工作单位一般只列出单一作者,余可作脚注 

    4、确认他人帮助可用致谢 

    ㈢目录:对长篇论文而言,起提供作用,供读者了解论文内容梗概及各论点之间的联系。

    ㈣提要(摘要) 

    要求:1、字数250~500字左右 

    2、内容包括:本课题的研究原由、目的、范围和重要性;研究内容和方法;突出成果和成果的价值和意义;阐明结论(结论的提出有三次:提要、前言、讨论)通过阅读提要可获得本文的概念、论点、准确数据和基本结论 

    3、文字简明扼要,独立完整 

    4、忠实原文,不加评论,不与其它研究工作对比关键词:不超过5个,列于摘要之后 

    ㈤引言(前言、导言、序论)是论文的开头、总纲,扼要点破论文的主要内容

    要求:1、内容包括:论文的主题、目的和范围、课题研究的背景和起点,阐明本课题希望解决的问题及意义 

    2、防止“夜郎自大”和“过度谦虚” 

    ㈥材料与方法是论文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说明试验和观察所使用的材料方法、研究过程、测试方法,以便重复验证和估计其可靠性。 

    要求:内容包括: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实验和观察所用的材料和研究的基本过程,可借助图表、实物照片来表示。 

    ㈦结果——主要陈述实验和观察到的事实结果 

    要求:1、客观、可靠、准确 

    2、不要主观臆测,任意取舍 

    3、主要是摆事实,不必分析评论、评价 

    4、必要是用统计图表、实物照片帮助陈述事实结果 

    ㈧讨论—根据“结果”提供的事实,探讨主题的一种研究方式 

    内容要求:1、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估计结果的正确性,评价其意义,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2、与前人的工作联系起来,比较其异同,解释其因果关系或提出自己观点和建议。 

    3、指出结果的理论意义及大小,应用价值如何 

    4、实验过程有何经验教训,尚待解决的问题及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 

    5、引用文献要注明出处,避免与自己的结果混为一谈。 

    6、避免主观臆测,自圆其说。对结果进行深入广泛的分析和综合,提高对结果的认识,为结论提供理论依据。 

    ㈨结论(小结)说明论文阐述的主要发现所能说明的理论认识,是全文的概括和总结。 

    要求:1、同研究目的保持一致与前面提出的问题前后呼应 

篇11

关键词:妇女基督徒;教职人员;海外华人基督徒;现状研究;述评

在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妇女基督徒、教职人员群体以及海外华人基督徒,或者处于传统的弱势地位而为人所忽略,或者处于政治性敏感地位而为人顾忌,或者居于海外而为人难以触及,他们成了一群特殊的基督徒群体。本文试图对此三类中国式特殊基督徒群体十年来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评述,还望方家批评指正。

一、妇女基督徒现状研究

目前,中国大陆未见有妇女基督徒现状研究的专著。不过,相关的博士、硕士论文倒有数篇值得称道。陈玉英的博士论文《基督教信仰对妇女婚姻满意感之影响》(华东师范大学,2011)采用问卷调查的量化研究与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了妇女基督徒的婚姻满意感,发现:基督徒妇女信教年数越长婚姻满意感越高,基督教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婚姻满意感越低,基督徒妇女婚姻满意感显著高于非基督徒妇女,基督徒妇女婚姻满意感最低的相关因素是冲突处理、休闲娱乐和性关系。信教10年以上的基督徒妇女婚姻满意感却在六个维度上显著提高,包括男女角色、子女教养、姻亲关系、金钱管理、冲突处理和感受关爱,原因是妇女信教后在认知层面发生改变,或者深层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婚姻满意感提高。

王邦虎的硕士论文《乡村妇女的“天堂之路”》(安徽大学,2010)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安徽怀远新河地区的妇女基督徒进行了田野调查,认为妇女归信的直接诱因是疾病与家庭苦难,信教妇女在仪式中释放压力得到解脱,同时在祖先崇拜、丧葬仪式中坚持不跪拜的基督教原则,但最后又不得不参与其中,表现了基督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与折中。刘延飞的硕士论文《一个农村女性的基督教信仰研究》(中南大学,2011)通过对一个农村妇女基督徒的生活进行长期的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发现农村妇女选择基督信仰深受农村重男轻女的社会文化影响。同时,信教以后的农村妇女有着向亲戚、朋友、邻居甚至陌生人传教的相当热情,这成为农村基督教迅速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李瑾瑾的硕士论文《女性宗教认同研究》(郑州大学,2007)对郑州市佛教女信徒与基督教女信徒在宗教认同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许春燕的硕士论文《基督徒心理幸福感、宗教性、压力知觉及社会支持的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1)通过心理学的专业测量,发现男女基督徒在心理幸福感、社会支持、压力知觉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基督徒的心理幸福感、社会支持、内倾宗教性得分显著高于男性,而男性基督徒的压力知觉、外倾宗教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基督徒。常薇的硕士论文《中国基督教宗教性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8)发现在基督徒和慕道友中,女性的宗教性总分显著高于男性,且女性在宗教性上比较趋同,而男性的个体差异较大。另外,也有学者对农村妇女信徒总体情况、某一地区的妇女基督徒的调查、残疾妇女基督徒见证叙事以及基督教关于妇女的观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花传国,易水霞,2011;赵银侠,2000;张蓬,尹宏,1988;林连华,2009;王晓春,1991;王美秀,1995)。

二、教职人员现状研究

李峰的《乡村基督教教职人员的社会阶层分析――以浙南Y县X镇基督教为个案》(晋阳学刊,2006年第3期)以浙南X镇为个案,参照陆学艺教授关于中国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阶层划分的成果,考察并发现了该地教职人员的阶层分布:基本遍及乡村社会的各阶层,尤以家庭小工厂主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农民知识分子、雇工以及私营企业管理者此五阶层为最,作者认为乡村教会存在着形式开放性和实质封闭性等特征。

刘建忠的硕士论文《论宗教教职人员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功能与作用》(新疆师范大学,2011)将教职人员与和谐社会建设联系起来,认为宗教教职人员是沟通人神及党和政府与信教群众关系的“双重桥梁”。他们不仅支撑着宗教的生存与发展,而且通过日常的讲解经活动和自身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周围的信教群众,从而对信教群众的思想言行、各宗教间以及同一宗教内部不同教派的关系发生影响。宗教教职人员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天然优势,协助党和政府开展基层工作、倡导并先行对陈旧落后的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教义教规进行改革,尤其是在协助解决涉及民族宗教方面的问题时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同时宗教教职人员在带领信教群众发展经济、开展国际民间交往从而扩大我国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海外华人基督徒现状研究

关于海外华人基督徒的现状研究,至今大陆还未见有专著出现,仅见美籍华人杨凤岗的《皈信・同化・叠合身份认同-北美华人基督徒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一书。该书通过对华盛顿特区的一个华人教堂的田野考察,发现,美国华人基督徒既没有放弃族群认同被动地接受同化,也没有拒绝融合而简单地固守其族群认同,而是同时圆润地建构和重构美国人认同、华人认同和宗教认同(叠合认同)。在叠合认同模式之外,杨凤岗还发现另外两种不成功的或适应不良的认同模式:碎片融和、融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