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护理质量管理论文

护理质量管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7 18:09: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护理质量管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护理质量管理论文

篇1

①口腔医疗操作是在充满微生物的口腔内进行,与患者的唾液、血液及黏膜组织直接接触,且治疗过程中涉及的操作多、所需的卫生耗材品种性质各异,医护人员的手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各种公用材料和物品,交叉感染的隐患多;

②治疗时使用的仪器、器械及其配件小巧且精细、贵重,需要进行特殊的保养维护和消毒处理;

③老年患者吞咽反射能力下降,治疗过程中误吞误吸、急症处理等突发事件呈增多趋势,而口腔门诊护士由于长期从事专科操作,其应对突发事件和急救的能力相对欠缺;

④工作模式已逐步从1名护士配合2~4名医生的巡回方式转变为一医一护的四手操作模式,护理人员普遍缺乏相关的培训。可见,科室的护理管理者压力较大。我院现有护理质量控制按照护理部-科室两级管理模式。科室质量管理参照护理部质量管理委员会形式,建立了科内护理质量管理组,即护士长下设5个护理管理组,分别为基础护理操作组(修复专业各种材料的调拌技术)、四手操作组、急救组、医院感染控制组、文明服务组,负责相应工作的培训和考核。组长由具有较丰富临床经验、工作责任心强、素质好的护士经选拔后担任,成员由本诊疗区域内的4~6名护士组成。本方法自2011年7月开始实施,实施3个月后发现组长的工作仍以日常护理配合为主,对分管的质量管理工作执行不佳,分析原因可能主要有:

①个别小组的质量管理标准不够细化,如四手操作技术无相关考核标准;

②组长管理知识和经验缺乏,年轻组长检查年长护士时有顾虑;

③科室护理人员多,组长一人难以负责全科护士的培训,培训时间、效果及可操作性较差;

④护士参与管理的热情不高,认为该工作更倾向于管理层,而非一线护士(组长不认为自己是科室护理管理者);

⑤激励机制不足,组长工作积极性不高。

2改进措施

2.1细化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及内容

借我院护理部修订《护理质量管理检查标准》内容的契机,修订修复科护理质量管理标准。改进措施包括:

①基础操作组修订了符合修复专业特点的《常用材料调拌技术标准》,及时跟进治疗中的新技术新材料;

②结合材料性能,观察不同护士的操作手法特点,总结规范了多种材料的调拌方法并用便于记忆的名称命名,如粘接用玻璃离子水门汀调拌技术——2/3两步加压研磨调拌法等,以保证粘接材料的调拌质量;

③四手操作组对四手操作技术的基本要求如护士坐姿、器械物品传递方法等进行集中培训外,还根据口腔修复的治疗操作规范了符合本专业护理特点的强、弱吸管及三用枪的使用、放置,强调注意事项;

④组织护士对所配合医生的个性化操作特点进行文字性归纳总结,便于替班及轮岗护士了解以提高医护配合默契度;

⑤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椅旁健康宣教,如护士之间相互交流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宣教时机的把握及有针对性的宣教内容;设计定制便签架,各椅位将各种固定及活动义齿戴牙须知、《医患沟通手册》等宣教材料统一集中放置,方便配合护士及时进行椅旁健康宣教;

⑥文明服务组加强就诊安全管理,特别强调协助老年患者进入诊室时,要及时疏通诊疗通道、疏散不必要的停留人员、观察地面有无湿滑情况及工作用仪器设备的管线或放置有其他物品等,提醒患者就坐和起身时留意脚下牙椅手机的尾管管线,避免意外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⑦新增器械设备和材料物品管理的质量标准,小到器械,大到仪器设备都有专人负责,并在仪器上贴有责任人的标签;

⑧将修复专业常用的几百种耗材与信息中心协调实现信息化管理,特别是细化了种植体等高值耗材的管理;

⑨完成了《修复科护理手册》的编写,内容包括科室简介、各护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常见疾病的护理配合流程、口腔门诊急救护理及应急预案、医院感染控制、常用设备操作流程及护理辅助工作等。科室护士人手一册,使大家工作中有章可循,根据临床工作定期修订手册。

2.2明确组长职责

要求组长根据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制订相关质量控制内容的培训计划,并广泛征求全体护士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培训内容更贴近临床工作的实际需求。护士长组织组长对完善后的各项管理标准和培训计划进行讨论,制定《护理质量管理组长手册》,包括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培训计划及检查记录单等。明确组长职责,负责协调完成日常工作,参与修改完善本科室的相关制度、工作标准、护理常规与流程等。按计划进行培训、考核并记录。及时对护理工作进行自查、反馈、改进及记录,实现护理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2.3从两个层面开展培训,转变管理理念

(1)护士长对组长集中培训通过聘请外院老师传授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工具的使用,并选派优秀的组长外出学习,提高组长护理管理参与度和积极性。护士长定期结合工作中的实例传授管理经验,提高组长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技巧,如运用二八定律找准关键工作,执行关键制度、训练关键人员、关注关键患者、抓住关键时间,培训方法应以操作演练和情景模拟为主,注重护士的参与性,激发了护士的学习兴趣。要求每位组长能够运用简单的管理评价工具,如PDCA法。管理过程中的特殊情况或个别护士,由护士长协调解决处理。

(2)全员培训,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护理质量标准,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熟练掌握本组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并协助组长培训科室其他护士。如针对口腔门诊护士相对薄弱的急救护理,由组长对本组的几名组员先进行急救护理操作的训练,包括单人或多人CPR技术、口腔门诊误吞误吸的预防和应对措施、门诊急救呼叫流程演练等,经护士长和组长考核合格后,再由急救组组员每人具体负责4~5名护士的培训。急救组组员是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的双重角色,达到相互学习、监督,共同提高的目的,还解决了组长一人难以负责全科护士培训的问题。

2.4进行全过程护理质量管理

每天诊疗结束后,组长召集组员,将当天工作情况、医护配合问题、接诊的特殊患者等作简短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组长每周按质量控制的标准抽查护理工作,及时记录并向被查护士当面反馈,下一周针对问题及时追踪反馈。每周全体护士例会前召开管理小组讨论会,组长提出存在问题与不足,护士长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规范。护士长必须对质量管理效果及时作出评价和指引,发现运作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方法有偏差,要及时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使之围绕质量管理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并参与共性问题的追踪检查,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护士长还广泛征求医生对护理配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医护座谈会。

2.5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激发各组长工作积极性

护理质量管理组长的工作首先要得到科室领导的重视和认可,组长经过考核和选拔产生,名单在全科朝会上宣布,并在科室的信息园地进行公示。每季度评选一次优秀组长和星级护士,照片张贴在信息园地。各种学习培训优先安排组长,评优评先组长有加分,并与年终绩效挂钩等。

3结果

3.1护理质量

修复科护理质量稳中有升,全年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包括门诊四手操作技术、文明服务、医院感染及急救等方面的内容。2012年护理质量总分为98.88分,2013年护理质量总分为99.5分。

3.2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口腔门诊配合护士主动性及医护的默契程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效率,因此了解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意见建议是我科每年的常规工作,已坚持6年,经医护反馈这一方法可有效促进护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根据临床工作以及医生重点关注内容自设调查表,共包括9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级别,请参评医生就全年科室护理工作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价。2012年底对科室年出诊率超过80%的医生共24名发放问卷,2013年底对同一批共24名医生发放同样问卷。2012年和2013年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4讨论

4.1科内质量管理组的实施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口腔科门诊护士的主要职责是配合、协助医生完成口腔治疗,因此许多护士更关注与医生的配合,忽视患者的感受,影响护理质量,加之现代牙科建筑要求相邻的两个牙科治疗单位设有隔断墙,避免飞沫及气溶胶的污染,这种布局易造成护士相对独立的工作氛围,不利于科室整体的团结协作。建立科内质量管理组,小组之间可通过榜样的正能量作用,带动其他护理人员积极效仿。例如小组中护士对患者恰当亲切的称呼与患者有效的沟通等可以促使周围护理人员学习。成立护理管理小组增加了护士之间的相互交流,组长在检查护士操作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借鉴他人工作中的小技巧,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2科内质量管理组利于提高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修复科门诊技术和材料更新快,设立科内护理质量管理组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如对于口腔修复新材料新技术应用频繁的特点,采取“短平快”的学习形式,实时更新,使低年资护理人员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促进了全科护理操作水平的提高。表1可见,两个年度比较,医生对护理工作9个方面的评价“很满意”率均升高,“一般”率均下降,“很满意”程度增加最为明显的分别是护理操作、整体评价、护患沟通和工作主动性,说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得到了医生的认可。

篇2

1.2医院感染控制方法:对所有护理人员都进行医院感染控制,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手部卫生知识的普及与宣教、行为教育与培训,2次/周,10min/次。要对每个护理人员按照标准洗手要求进行考核;病区护士长和科内质量控制组加强检查与监督,督促护理人员培养正确的洗手行为并有身边榜样可参照。其次是积极提供小容量包装便携式的手消毒剂,以便在连续操作中使用,并且积极进行监督。

1.3观察指标:收集干预前后的医医院感染染率资料,以了解护理人员手部卫生状况改善后医医院感染染率的变化。医医院感染染标准:依照卫生部2001年版的《医医院感染染诊断标准(试行)》执行。本次调查中所有护理人员都积极纳入调查,调查有效率为100.0%。

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医医院感染染率对比应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护理人员的医医院感染染率为6.7%,干预后护理人员的医医院感染染率为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护理人员的医医院感染染率对比时间点例数医医院感染染情况[例(%)]干预前1208(6.7)干预后1200P值<0.05

3讨论

篇3

选择于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XXX省XXX市XXX医院骨科住院的208例患者,其中,男性146例,占70.19%,女性62例,占29.81%;年龄16~79岁,平均年龄(49.71±8.63)。

1.2方法

1.2.1成立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进行科室总动员,号召大家积极参与

2009年11月11日卫生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护理工作讨论会,会上医政司护理管理处郭燕红处长强调当前抓好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而后连续《“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下发,并在南京召开了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院领导组织护理部管理者讨论并且分析当前的形势,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由护理部主任牵头,科室护士长统一管理,让全科护士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指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的意义,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能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落实党和政府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可很好的为广大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1.2.2正确认识基础护理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召开骨科专题会议,让护士尤其是新护士对基础护理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有正确的认识:基础护理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护理,让住院病人清洁,也让病人舒适,而且是落实整体护理、提高临床护理专业水平的重要基础。基础护理工作在护士和患者之间有良好的沟通起桥梁作用,能够在第一时间为患者解决一些迫切需要的问题,为患者提供全面、耐心、主动、细致的护理服务。通过每周二次小讲课、不定时晨间提问,每月一次护理查房,讲授基础护理理论及实践,强化护士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知。

1.2.3领悟优质服务理念精髓,转变护士服务理念

护士作为医院基础护理的具体操作者,在基础护理工作中不断强化护士的主动服务、按需服务、不依赖家属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让护士真正领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意义,理解其内涵。先后开展了“假如我是病人”的换位思考活动,要求全体护士在为病人进行临床护理之前进行换位思考,站在病人和病人家属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采取人性化的护理行动,让病人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感动。反复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贯输和活动的开展,有效转变护士的服务心态和行为,使她们自觉地给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举动,使病人满意和感动。

1.2.4组织护士学习与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

在科室内利用授课、小组讨论等形式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创优工程”相关文件和知识,使全体护理人员掌握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做法,领悟其精髓。争取得到医院护理部和其他领导的大力支持,派护士长和护理骨干参加区内、市内的“创优”专题培训班。

1.2.5建立护理层级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基础护理实施到位

根据护士的护龄、职称、技术等能力建立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组成的基础护理三级质量控制体系。护士长每周抽查,月底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而责任护士在上午、下午下班前都要检查各组基础护理工作落实情况。采用全面检查、随机检查和定期检查三种检查方案相结合的方法,使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确保各项基础护理实施到位。同时,要求护士长、责任护士、指导和管理护士。

1.2.6绩效考核,实施护士奖金分配

改变以往的奖金分配制度,根据护士护理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护理患者的数量、护理的质量、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绩效考核,重点倾向于临床一线的护士,提高夜班补贴,做到客观公平。

1.2.7责任护士对骨科患者推出人性化举措

骨科患者由于肢体创伤、骨折、瘫痪等因素大部份需卧床休息,基础护理工作相对繁重。而责任护理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期间患者的舒适度、安全等密切相关,责任护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提高其护理工作的质量:(1)骨科内设立“创优”服务意见征集本,责任护士除护理治疗外,其他时间也到骨科患者床边征求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记录在册,并根据患者的意见进行护理服务的不断改进。(2)责任护士做到微笑服务,在工作中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不将生活或者工作中自己的不良情绪带给骨科患者。对每一位新入院患者做到笑脸相迎,进入每个病房,微笑与患者打招呼,微笑回答患者的疑问等。(3)认真落实基础、生活护理,待患者如亲人,使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4)责任护士为开通绿色生命通道。急患者所急,断指、断肢患者入院时在第一时间为其做好术前准备,尽快送上手术,再协助办理入院手续,为患者的断指断肢的再植成功赢得时间,减少患者伤残率。(5)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全程康复护理。在患者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由骨科责任护士负责患者康复指导和锻炼工作,有效促进了患者功能的早日康复。

1.3效果观察

基础护理合格率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测评,患者满意度由患者在出院时对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填写。

2.结果

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前,基础护理合格率为81.76%;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到84.59%;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0.87%;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到92.79%,实现了护理零投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2检验发现,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4

二、ISO质量管理体系在我院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市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医院必然更新和重建自己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然而,医院护理管理中如何进行护理管理模式创新。如何进行护理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如何提高护理质量、打造护理文化的问题是医院发展中着力解决的问题。我院应及时掌握国内外护理管理的信息和发展动态,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大胆实践,创新,构建护理管理的新模式,促进我院护理管理与国际接轨。由于妇产科仪器设备多,各管理规范条款众多,要将平时的工作有机地纳入管理体系之中,是一个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因此成立妇产科“ISO9000”运作小组就显得很有必要,她的主要任务是保证领导作用和妇产科护理管理体系的全过程性、全员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才能落实各项工作职能,提供资源,促进全员参与,检查绩效,组织实施与改进,通过其领导作用及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发挥每一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在我院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十分必要,因此妇产科专门成立实施小组,研究其对妇产科临床工作的影响。

1、成立实施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

成立ISO质量管理体系小组之后,接下来的便是如何实施的问题,我院妇产科是由院长亲自指派1名副院长具体指导实施,从医院的中层干部内挑选精力旺盛、有较丰富管理经验、外语好,又有较丰富临床医疗经验、懂得并能熟练使用医护人员组成实施小组,并指定小组负责人,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工作。

2.工作计划内容

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的中心是建立一个符合ISO9000族标准的医院管理模式,并使此模式在医院内实施,由此,制定工作计划应包括以下方面:①学习与培训计划;②体系文件编制计划;③质量体系实施计划;④内部质量审核计划;⑤组织并接待认证计划。在指定工作计划时应重点突出,阶段目标明确,合理安排工作顺序,既防止以次充主,又要保证整体工作效率。

3.妇产科ISO9000《质量标准》的编写

《质量手册》是描述医院质量方针与质量体系的最高文件,ISO9000族质量体系是一个规范的文件式管理体系,文件体系部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质量手册》为其三层文件的最高层,其作用为体现医院的管理方针,描述医院的质量体系并使其有效地运行,为医院的质量活动提供最基本的运行标准,并保证在情况出现变化时,质量体系自身及质量活动的要求保持连续性。因此,编写包括以下内容:①医院妇产科的简介;②医院妇产科的资源状况;③妇产科自身的管理说明;④医院妇产科的质量方针;⑤医院妇产科的管理机构;⑥妇产科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的分别描述。

4.质量体系的运行与实施

在整个妇产科医疗工作过程中,ISO9000系列标准是系统性的工程,它的贯彻与实施过程中重要一环是培训。妇产科人员的培训其范围是全面的,其内容包括:①ISO9000的管理观念的接受;②对ISO9000管理体系的认识;③各个工作岗位职责与权限的界定;④业务技术的规范操作等。经过内审可以了解体系运行的真实状况,并提出纠正与预防措施,为医院管理层进行管理评审提供真实可信的信息。

5.组织协调

在ISO9000体系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相互配合,以期彻底杜绝扯皮、推诿现象,这样就会使ISO9000质量体系能够在医院妇产科持续运行。

三、妇产科ISO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及意义

“ISO9000”以系统的方式将护理经验纳入到其文件化的质量体系之中,该文件化质量体系可作为培训和教育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工作业绩的依据和手段,为使护理人员一次就做好工作提供了方法,文件的持续改进性也为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提供了教材。ISO9000在我院妇产科质量管理体系中卓有成效,其具体表现为:

1.树立了新的护理理念

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思想,树立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护理理念。在医院病区护理中,要以病人以及相关方为关注焦点,以持续改进为终极追求。我们提供的护理服务,不仅满足病人生理上的护理需求,还要满足心理需求,而且最终让以病人以及相关方满意。

2.强化了护理过程管理

“以过程管理为基本方法”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其目的在于强化过程管理。因此,它要求医院护理的每个工作模块都要按照“P—D—C—A循环模式”进行科学的管理。必须对护理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全部因素的控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系统化的管理保证与评价机制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保证。

3.提高了护理人员素质

ISO900质量标准指出:“任何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是该组织中每一个成员。”人力资源的管理,首先是激励每个人员的积极性;其次是人员的培训和发展。因此,推行标准有利于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落实,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4.提高了护理管理效益

篇5

目前,社区医院由于人员配置不足,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多是从在社区医院选出来的优秀的护士,这些人员在学校及工作后很少接受系统管理知识的培训,从而欠缺科学严谨的管理知识。社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多以自己经验作为标准,造成一些弊端和误差。

1.2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缺少合理的考核考评体系:

目前,大多数社区护理主要由各个医院或者本地的卫生单位负责,尽管卫生系统了发展社区护理的相关文件,但并未明确制定规章制度及评价指标。卫生机构或者医院领导均把临床摆在第一位,而轻视了社区护理,导致社区护理质量评价处于杂乱无章,均是自发形成的考核考评体系。

1.3考核过程中忽略了社区医院服务的社区居民的重要性:

与国外发达地区相比,我国的社区护理人员还没有真正从以疾病为中心调整到以患者为中心。指标与质量评定及指标的制定缺乏务实性,违背了现代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忽略了以医院内护理调整到以社区家庭护理,因此目前社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体制来看,在制定指标时未以社区居民为核心,仅强调“患者适应社区医院制度,而社区医院未适应患者需求”。在评价护理质量中忽略了社区居民对护理质量的诉求及感受,脱离了实际与群众。

1.4社区护理人员对质量管理疲于应付:

大多数社区医院护理质量评审多采用事后查,考核内容多为护士记录来评定护理质量,因此在考核时,很多护士为了应付检查,补写记录,甚至篡改记录,护士把考核看做包袱,疲于应对;同时,由于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对社区医院物力投入较少,投入到社区护理上的资金更少,导致社区护理人员绩效奖励制度未有相应的财政支持,绩效难以准确执行,很难调动社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因此社区护理人员很难重视护理质量的管理,不能起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

2对策

2.1加大对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培训:

现任的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因为欠缺护理管理知识,致使在管理过程中会出现盲目性与偏差。因而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很有必要,管理素质培训后进行必要的考核,考核通过者允许上岗,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

2.2建立健全社区护理质量管理考核考评体系:

社区医院的健康发展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保证。随着城镇居民的医保的建立,相关部门应考虑怎样能够和社区医院充分结合,充分利用社区医院的医疗资源为居民服务,让每个居民都能得到快速、便捷、高水平的社区卫生服务,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持续发展。因此,卫生部应促进有关部门增强对社区护理的管理,建立科学严谨的质量考核考评体系。

2.3以社区居民为中心,将重视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心理需求纳入考核指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往单一的护理技术服务已经不适应现代社区医院的发展。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应以人为根本,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中心,在重视社区居民的生理疾病的同时,应给以居民足够的尊重和爱护,能够和居民深入交谈,关注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心理需求。在社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应该把管理决策、制度和患者紧密联系起来,管理者应该充分重视护理人员在服务的过程中是否使社区居民满意,而不应该仅关注护理人员工作是否完成。社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应坚持“以人为本”,制定护理质量的考核标准。

篇6

选取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这一年期间在我院临床和住院部进行医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这100例患者来自全院6个门诊科室、手术室和住院部。这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39.5岁。随机挑选100例患者为对照组,男女各50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39.6岁,两组患者不存在临床差别。

1.2调查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填写好问卷调查表,并进行数据分析。满意度调查表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基本涵盖医院护理工作中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常见问题。满意度调查表3个满意程度,分别为:“好”、“一般”和“不满意”。其中,“好”和“一般”为“满意”。问卷调查的填写方式为不记名填写,由相关负责人统一发放、收回。

2结果

统计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后发现,68例患者选择“好”,32例患者选择“一般”,整体满意度较好,为100.0%。而进行常规护理工作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3.1医院护理工作中现存的一些问题:

①医院护理工作并没有放在医院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医院护理工作没有得到重视,首先的责任在于医院领导本身对于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医院领导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如何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公众形象,这两点确实重要,但是只片面的强调医疗水平提高而忽视护理工作的提高是不科学的。很多领导干部没有意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将科学的医院护理模式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价值,觉得只要把基础工作安排好就妥当了。②医院护理工作管理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护理工作还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在管理体系上还是每个医院按照各自的思路去制定管理规章制度,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医院并没有相关的督导小组对医院的日常护理进行监督,很多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比较混乱,甚至有些医院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护理管理工作,而是依附在相应的科室,指派零散的几位工作人员进行护理管理工作。③医院护理工作管理质量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由于现阶段许多医院对于护理工作质量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得很多医院护理人员进行工作时,没有一套严格的工作质量准则进行督促,致使工作质量不高。在患者档案管理、卫生管理、接待患者、病历档案书写、物件遗失管理、技术操作、法律意识教育、后勤管理等方面没有相应的细则进行规范,经常出现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院护理工作不够满意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医院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而这些情况的长久发展,会使得医院形象大大受损,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对于医院的口碑建设也是无益的。

篇7

护理管理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医院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给护理管理提出新的挑战,赋予了新的内容。

笔者运用质量管理的技术、方法对护理管理的一些实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力求探讨具有较强实用性、操作性的管理方法,从而使护理管理的每项工作都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最终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实例分析如下。

一、利用直方图判定考试内容的难度及信度

以A医院外科《护理技能》考试为例,统计该次考试成绩,计算均值x=78.62,标准差s=10.51;并绘制图1。根据统计原则,由直方图及样本参数(x和s)可见,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从数理统计的观点看,该次考试内容难度适宜。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利用χ2检验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二、利用分层法和排列图

找出护理质量的薄弱环节B医院03年对护理工作差错的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绘制。

根据巴列特分类原则“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认为“累计频率在80%左右以内的因素为主要因素”。本例中的发错药和打错针是影响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因为它是“极重要的少数”,如果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将把护理质量提高一大步。

三、利用质量控制图监测护理交班报告的不合格率

C医院对2003年护理交班报告每月随机抽样检查一次,并绘制不合格率控制,计算出均值,标准差,警戒上界(P+2Sp),警戒下界(P-2Sp)。护理交班报告合格率在上、下警戒线之间,超过上、下警戒线应究其原因。超过上警戒线,其原因可能是对护理交班报告的重视程度、病房的压力(如危重病人的多少、护理工作的繁忙程度等)、有的护士尚不懂正确书写护理交班报告、综合素质较差等有关。超过下警戒线,注意追究是否有造假行为,如无则是最理想的护理质量。且结合分析知,护理交班报告不合格率与护理差错率成正相关,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四、利用因果图分析造成护理差错的主要因素

用排列图找到主要原因后,可用因果图寻找主要矛盾产生的根源。如为进一步查找造成“服药差错”的各种可能原因,召集若干有关人员,进行因果分析。

五、利用加权综合评价法

对相关对象进行综合评价图3C医院2003年护理交班报告不合格率控制图

5.1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评价指标的权重是根据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所赋予该指标的系数。重要程度愈大,权重系数愈大,所有评价指标权重系数之和等于1。例:“护士长综合素质考核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如下。邀请有关专家(根据需要,也可以是不同层次的相关人员)召开会议,对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发表意见,汇总整理,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见表2。表2护士长综合素质考核指标体系表(略)根据表2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为:W=∑mi=1wym(j=1,2,…n)W1=0.1+0.12+0.13= 0.1;同理可得:W2=0.18,W3=0.18,W4=0.16,W5=0.15,W6=0.09,W7=0.08,W8=0.06 (W1+W2+W3+W4+W5+W6+W7+W8=1)。

5.2综合评价将评价项目的原始分乘以该项目的权重系数,即该项目的综合分。据此可用于评价不同对象之间的优劣。如个人综合素质、科室护理质量等。见表3。例: 护理质量加权综合分(F):F神经内科=∑4i=1w1f1=0.17×100+0.47×94+0.13×93+0.23× 99=96.0。

六、护理管理

“PDCA”循环护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包含“三全”,即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全程性是“PDCA”循环的全过程,其基本工作程序是:PD计划(PLAN),DD执行(DO),CD检查(CHECK),AD处理(ACTION),并总结分析把信息反馈到下一个循环中去。这种循环往复进行的科学管理方法,形成互相促进的有机联系,总结阶段是“PDCA”循环能否前进的关键,每转动一圈就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找出护理工作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后,制定对策表(见表4),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反馈实施进度和改进效果,作为指导下一个“PDCA”循环的依据。

总结经验与继续探讨实施护理措施后,质控小组对计划落实的情况采用不定期抽查法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有环节质量(即每位护士是否严格执行了各项护理措施)和终末质量,并将检查的结果做好记录,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不断通过“PDCA”循环解决护理问题,其最终结果就是促进护理质量阶梯式提高,值得同仁们探讨。

篇8

关键词:细则;容量控制;利益相关者

0前言

2004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了新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和评定》标准。在新的标准中增加了5A级景区的评定条件。新增的5A景区的划分与评定主要从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经营管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旅游资源吸引力、市场吸引力以及接待海内外游客、游客抽样满意率等十二个方面做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标准同时出台的是服务质量与环境评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其中,服务质量与环境评分细则共计1000分,分为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和环境保护项,并且规定了5A级旅游区(点)需达到950分。在标准的第八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中提到了要科学管理容量,但是在评分细则中却无相应规定。经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委派的评定小组现场验收,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的云台山风景区成为全国首批66家达到5A级标准的景区之一。但是,据笔者了解,该景区的日均游人接待量,特别是五一、十一黄金周的游人接待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最大游客容量,这直接导致了游客的感受质量下降,5A景区的声誉受损。本文将就此问题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1资源和环境的评分细则介绍

在新的标准中,对于景区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评定,分别从空气、噪声质量、地面水环境质量、污水排放、保护手段、科学管理游客容量等九个小点进行了规定,与此相应,在评分细则中依次给出了评定参考细则。例如:对于空气质量和噪声质量就分别从参照国家一级和二级标准给出了相应的评分参考。对于其他的六项也都给出了不同等级的评分参考。但是,科学管理容量这一点并没有在评分细则中有所体现。另一方面,对一个景区的游客容量进行严格控制是至关重要的,这关系着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游客以及当地社区和居民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2科学管理容量、实行可持续发展

每个旅游景区都有其特定的承载力,即游客容量,这指的是旅游地开发和发展辣油在不影响后代对旅游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旅游地环境和生态、旅游地社会和经济能力、旅游地居民和旅游者心理等方面所能承受的最大游人量。旅游环境承载力有两个核心,即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旅游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心理承载力。本文只讨论前者。可持续性指的是将环境的容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能超过极限),使环境得以再生的性能。不同内省的旅游景区,其性质不一样,每单位空间所能容纳的最大游人量也不一样。在此,我们只讨论山水风光型旅游景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山岳性旅游胜地中的观景点,游人的人均占用面积应达8平方米(湖南南岳管理局)。

每个景区都应测出其最大环境容量,在旅游高峰期采用不同的手段,控制游客数量。在有些景区存在着危险游览地段,必须加以严格控制,以防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我们已以下公式来测算景区的最大容量:

式中:C——极限容量;T——每日开放时间;Ta——人均每次利用时间;A——旅游目的地空间规模;Aa——每人最低空间标准。

3云台山景区概况及其核心景区最大容量探究

河南焦作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景区面积196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十大景点。其中核心景区是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这三个地方是游客参观云台山时的必游景点。红石峡是一处峡谷景观,景区内秀幽雄险,集泉、瀑、溪、潭于一谷,素来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峡谷南北长约1公里,宽3-10余米,两岸峭壁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而成一巨大盆景,又好象名山大川浓缩后的精华,园林专家称之为“自然山水精品廊”。此景点是一个单行线景点,景区全长2000米,游览时间约一个半小时。想要游览此景点,必须先从山上下到峡谷底,然后再上山,整条路上的风景虽美,但是,一路险象环生,路面均宽仅为1、2米,并且上下山的道路非常陡峭,在游客过多时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笔者曾经在2006年五一节期间游览过此景区,当时在下山口排起了100多米的长队,下峡谷时几乎要1分钟才能移动一步,由于此景点是单行线,游客一旦进入景区入口,便毫无选择只能前进,游客在这种情况下抱怨频频,有些游客气愤得当场就给旅游局打电话投诉,更谈不上观看美丽的自然风光了。平时游览得稍微快点只需要四十分钟的景区,最后花了四个多小时才走了出来。这种游客超载的情况对云台山风景区的声誉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现在来利用前面所列的公式(C=T/Ta*A/a)来计算云台山景区红石峡的极限环境容量。

云台山在旅游旺季的开放时间为早上7点到晚上8点,一共为13个小时,平均每个人的游览时间约为1个小时,人均最低空间标准为5平方米,红石峡的游览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则根据公式我们可以得出红石峡的极限时点容量为500人次,极限日容量为6500人次。事实上每年的旅游旺季,这里的日均接待量已到到五万人次左右,据报道,去年的十一黄金周,云台山的日均接待量达到了1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但是,与此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以及心理承受能力超载。

据报道,云台山风景区开创国内先河,成为全国首批建设部批准的18家实行数字化监控的景区之一,此工程耗资1.5亿,从2006年2月起开始实施。这个系统可以对景区内各个地方进行实时监控,对对游客数量进行监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先进的技术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但是景区的超载问题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

4对新标准以及细则的一些探讨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应兼顾到政府、旅游者、旅游景区、民间非政府组织团体、当地社区、居民各方的利益。评定标准与细则也应该试着去考虑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只有平衡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旅游业才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5结语

科学管理与控制游客容量在评定景区的等级时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不仅关系到旅游景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倘若一个旅游区的人数长期饱和,主要景点总是超载,到处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就会大大下降,久而久之,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甚至衰退。所以,我们要从评定标准与细则上严把质量关,以等级评定来促进景区以及旅游业的发展。

篇9

1当前疗养医疗质量管理面临的形势

1.1疗养医疗质量标准不断提高疗养院因为服务对象和服务要求的特殊性,长期以来有着一套不同于医院的医疗质量标准,往往是重服务而轻质量。随着联勤后编制体制改革和疗养保障任务的多样化,对疗养医疗质量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提供给疗养员百分百的优质服务,还要努力实现医疗质量的“零缺陷”和“零差错”,尤其是担负特勤疗养保障的疗养院,在疗养期间要完成特勤人员的健康鉴定和各项生理、体能训练,这些将直接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维护和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诊断正确、定位精确、治疗有效。

1.2疗养医疗质量内涵不断丰富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医疗服务需求层次发生的变化,疗养院的功能从单纯的服务保障向综合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领域延伸和拓展,与之相适应的疗养医疗质量管理也从传统的疗养医疗指标逐步转向全面质量管理[1]。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不仅强调终末质量,更要注重基础质量和环节质量,这就要求把以“疗养员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疗养医疗的各个环节中去。

1.3疗养院发展内在需求迫切联勤前,各家疗养院主要担负上级交付的疗养保障任务,少数疗养院开展了对外有偿服务。联勤后,随着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疗养院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陆续开展起对外有偿服务,医疗规模不断扩大,疗养环境不断美化,医疗设备不断更新,以适应新形势、新体制下的发展需求。然而,如何加强质量建设,如何促进内涵发展,如何实现从规模扩充到质量效益的转变,如何实现军事、社会、经济效益并重,这些成了疗养院发展过程中须迫切解决的问题。

2影响疗养院医疗质量的主要因素

2.1全面质量管理意识较差 少数人员缺乏责任感,医疗法制观念淡漠,医疗质量意识较差。有的认为疗养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就行了,对业务水平要求不高;有的觉得疗养院多年来从没发生医疗事故,所以风险意识不强,工作中表现出懈怠、不敏感。发生质量问题时不能积极查找原因、及时补救,多存侥幸心理,消极应付,结果常常导致矛盾激化。

2.2落实质量管理不够严格疗养院的质量管理标准大多不太规范,普遍存在主观考核、扣分、罚奖金等代替标准化质量管理的现象。质量管理部门对制度落实追踪督查不力,规章制度往往是写在纸上、讲在嘴上、贴在墙上,却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实际工作中发生的医疗服务质量问题大多与执行制度不严有关。

2.3医疗技术特色不够明显疗养院因学科条件限制和缺乏创新的动力,存在特色不“特”、专科不“专”的情况。有些特勤疗养院的特勤疗养特色保障项目已开展不起来,和普通干部疗养已没有什么区别。科室仅满足于常规医疗技术的开展,忽视创新技术成果的引进、开发和应用,临床技术竞争实力弱。

2.4质量控制体系不够健全疗养院的质控科人员少,任务重,联勤后编制体制改革,人员缺编更加严重,导致整个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相应的工作职能也就简化、弱化,检查、督导落实不力。另外由于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相对滞后,在指导解决医疗质量管理问题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不强。

3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策略

3.1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制订、修改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制定适合疗养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护理操作规程,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疗案的质量实行全面管理,对科室的医护质量随时指导、考核,引导科室主动参与质量管理,激发科室的内在管理动力。建立部门―科室―人员的三级质控体系,全程、全方位进行医疗质量管理。实行“四全”监控机制,即全员监控、全岗监控、全项监控、全日制监控,确保质量管理无盲区、无断点。

3.2切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医疗质量建设的根本,拥有一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名医和名家,医疗质量建设也就有了可靠的人才保证。一是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医务处管理人员关于现代医院管理理论的学习和培训,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开展质量年活动。二是积极开展继续教育活动,鼓励医务人员撰写论文,参加院外学术交流和各类培训班,不断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医疗质量不断改进。三是鼓励自学深造,提高疗养院整体学历水平,特别是疗养院的一些特色重点专科科室人才队伍建设,要给予政策倾斜和大力扶持,把重点专科做大做强。四是要开展科室骨干培训和工作人员岗前教育,增强科主任、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一般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五是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分类培训,按岗施训和个性化培训,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3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医疗活动的最基本原则,也是医疗环节质量产生的基础[2]。因此首先要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必须按照国家、军队的新法规和新要求,修订和完善疗养院的各类规章制度,做到质量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其次要做好质量意识教育。意识是行动的先导,疗养院现阶段存在的种种质量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均与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淡漠或错误意识观点密不可分。须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加强各类制度的宣传教育,强化医务人员对规章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遵章守规的自觉性,树立“以人为本”的质量观念和服务理念。再次要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要认真落实质量检查,做到环节质量与终末质量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质量检查与考核评价相结合,使质量检查制度化、标准化、经常化。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务部、科室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质量分析讲评,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杜绝由于制度落实不到位而引发的系列质量问题,确保医疗行为的规范和安全。

3.4加强服务保障规范化建设 一是规范医疗文书书写。疗案作为一种有法律效应的证据,在医疗事故争议处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疗案书写质量不但能真实地反映疗养院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及医疗质量,也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与责任

心[3]。对此我们制定《疗案书写规范》、《处方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每月不定期评选出优劣疗案,定期进行讲评,并把疗案质量与奖金紧密挂钩,奖罚分明[4]。二是规范三级查房制度。规定每批疗养必须有一次主任查房、一次业务副院长查房,经管医生必须每天查房一次以上,查房情况详细写入疗程记录。三是加强医技质量管理。注重加强临床、医技协作,重视医技质量管理,建立临床、医技科室质量反馈制度。医技科室要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按照质控标准,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和时限性,重要诊断必须由上级医师审核签字。四是加强病案管理工作,特别是住院及重要资料的保管,严格执行疗案借阅、查阅、复印制度,各科室出院疗案必须经科主任审签后上交,疗案室将对出院疗案进行筛查、登记,合格后方能归档,有缺陷疗案通知责任人及时补充完善。五是规范疗养服务流程。从疗养保障的规范化入手,抓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改进流程,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制度规范、流程规范、服务规范,提高服务保障的质量。

3.5深化特色技术能力建设要结合疗养院的自身特点,积极追踪医学科技发展的前沿,找到适合疗养院引进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要加大重点特色专科、专病中心的建设,把具有良好技术经济效益的专科夯实建大,由点及线,形成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成为疗养院可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撑;要进一步明确促进身心健康、提升作业能力和加强战伤后全面功能康复的特勤疗养技术发展方向。

总之,疗养院的质量建设,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又要在行动上积极落实医疗质量管理的各项措施;既要继承以前疗养院优质服务的光荣传统,又要重视医疗质量的提升和医疗技术创新。双管齐下,将疗养医疗质量抓好抓实,疗养院的质量建设才会取得实效,疗养院的发展才能顺利提速。

参考文献

1徐迪雄,吴昊,郭继卫,等.医疗质量管理面临的形势和对策[J].重庆医学,2007,36(2):97

2张洪彬,魏福云.全面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思考.现代医院管理,2007,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