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红色文化论文

大学生红色文化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7 18:09: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红色文化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红色文化论文

篇1

全面推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推动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紧密结合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紧密围绕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理论困惑和实践难题,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切实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二、活动对象

全日制在校学生

三、参考选题

1、调研报告:十以来老百姓民生方面幸福感提升调研报告

2、调研报告:十以来我眼中的变化(某一方面)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大修订:白山黑水十四年-----寻访东北抗联

4、调研黑龙江省兴十四村,《暴风骤雨》小说原型:尚志市元宝村

5、东北老工业基地调研

6、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寻根之路,龙江丝路带实践行

7、从生产关系看黑龙江林权体制改革的意义

8、从辩证法的角度理解“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9、关于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

10、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

11、关于中国梦实现进程中中国人幸福指数调查

12、平凡中的辉煌——身边的优秀老党员调查

13、关于所居住社区服务问题调查

14、现阶段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调查

15、关于大学生考证情况及成本效益调查

16、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与满意度调查

17、关于农村留守人员的调查研究

18、关于大学生网络阅读习惯调查

四、时间安排

申报阶段:7月20日至7月25日。

审批阶段:7月26日至7月30日。

实践阶段:7月31日至8月20日

总结阶段:8月20日至9月1日。

评比表彰:9月2日至9月10日。

五、活动要求与活动内容

1. 积极参与。各社会实践小组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设计社会实践题目,邀请带队教师、辅导员参与组织实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2. 创新形式。围绕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认真确定实践主题和形式,力求通过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了解国情、深化认识、增长才干,并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思政课学习收获。

篇2

[论文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实效性

一、实效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现在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促使大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大学生如何正确地处理与他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找到一条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而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最为根本的价值取向。

1.实效性是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主要衡量标准。认为,理论要结合实践,所以大学生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必须要充分地结合到日常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把理论转化为成果。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样,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他学生指明正确的发展道路,帮助他们培养健全的人格。所以在高校中对大学生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放在实践中去检验其成果。只有用实践来检验过之后,才能够使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促进其更为全面发展。

2.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内在要求。在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以人为本是一种基本的教育理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要努力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转变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学习,把塑造健全人格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作为最主要的目标。把培养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团体意识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鼓励大学生的创新和独立人格的发展。积极引导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使大学生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

3.实效性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长久发展的永恒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指的是,学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是否能够达到当初的教学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大学生能够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放在实践当中去检验。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顺应时展趋势,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改进,扩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薄弱的原因

1.大学生思想逐步解放,外来思想的影响,社会的变革,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有极大的困难。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使西方一些思想对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些思想影响了大学生的判断能力,扭曲了他们的价值取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比较落后,导致大学生所遇到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加以指导和解决。学校的学习压力和进入社会后的工作压力,以及家庭方面的压力都使大学生的心理存在着巨大的负担,如何采用有效方式缓解自身压力,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当中使大学生不至于迷失自我,成为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出现集体意识淡薄、道德品质下降等问题。所以高校的政治教育需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与时俱进,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转换自身的教育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去,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位,促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效开展。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现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存在着较为薄弱的环节。首先,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还是需要进一步深化。其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缺乏连续性的培养过程,高校对大学生缺乏针对性的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采用统一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没有针对性。第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存在脱节现象,教育的方式也是以课堂说教为主,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四,高校思想政治专业课老师或辅导员的素质差异较大,不能满足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第五,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生活结合不够紧密,不能够有效地调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机制也需要健全。第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从而不能够很好地对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进行有效指导,高校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随着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完善,高校在思想教育课程上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在改革的过程当中,许多高校都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把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贴近大学生的实际,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把构建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首要的目的,在课程管理上不断地进行创新,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成效。想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1.强化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要分层次管理。高校在学生的管理方面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行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要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把思想政治理论更好地与实际相联系,使大学生乐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前发展。 "

高校在大学生日常管理方面应当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立足于高校的实际情况,安排每一个人员到位。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阶段,有针对性地安排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例如,针对大学一年级的同学,可以重点培养其对人生目标的规划,以及对自己学习的计划,使他们能够明确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对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可以对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合理引导,开拓他们的思维和眼界,促进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安排其进行职业培训,使其能够在实践中磨炼自己,培养他们的就业意识与能力。

2.高校要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组织保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保证高校思想教育质量和实效性的基础。高校在教师的聘任过程当中,应当采取考核机制,安排阅历丰富的老师给学生传授思想政治课程。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要充分地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给辅导员更大的发展平台,提升高校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要加强对各年级学生的辅导工作,要采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辅导员也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自身素质和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当中,激发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团队意识和服务精神。高校应该组织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能够不断进取,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在集体性的活动当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使其在高校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能够充分运用到日常的社会生活当中去。另外,学校要不断开拓创新,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大学生投入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高校开展的活动当中,可以组织红色创联活动,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进行奖励。这样既能够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成绩得到提升,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能够推进学校的党建工作,在学生当中营造思想政治学习的氛围。也可以定期开展优秀学风班级评选活动,这样既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够形成良好的学风。其余的活动例如文明校园、文明寝室的评选等活动,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从而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篇3

近年来,关于信息检索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文章不少,对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探讨文章也日益增多,但把两者关联起来分析的论述很少,本文力图在信息检索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与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结合方面进行探索。

 

一、信息检索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课程受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国内信息检索课程内容大多是讲授数据库利用方面的内容和方法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较少涉及,不够重视,表明了我国高校信息课程改革还停留在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层面。[1]

 

信息检索课程地位不高,学校不够重视,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课程建设远远落在时代的发展的后面。

 

目前大部分高校信息检索课是作为公选课开设的,课程随意性比较大,上课时间经常放到周六、周日,会受到学生因要参加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各种考试的影响,上课出勤率无法保障。[2]

 

(二)教学模式单一,课程设计存在严重缺陷

 

教师课堂讲授仍是主要的教学模式,学生接受知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信息检索课一般以公共选修课形式开课,学生选修率低,学生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也就是说,大学各个阶段的学生都能选修这门课程。由于学生学业层次不同、专业不同,他们对信息检索的需求也会不同,这给任课教师在课程设计上、课程教学带来了不少压力,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完全一样,很难做到分类指导,因需施教。[2]造成了在教学方式上只重共性,不重个性。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到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中,而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强调论文、课题、经费的现状,不少教师在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方面花费精力较少,影响了教学质量提高。

 

(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意识淡薄

 

学生自觉利用信息的意识比较薄弱,学习热情不高,对自己专业的学术动态关注不够,存在比较严重的拿学分思想,对于信息检索课程,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不能体会这门课程对提高自己综合素质有多大的帮助; 现代网络环境下成长的这一代孩子,不少具有一定的检索技能,觉得这门课程是多余的,信息检索自己就可以学会。[2]

 

(四)教材存在的问题

 

教学内容和教材相对陈旧,专业针对性不强。根据读秀学术搜索统计,按“文献检索”书名一词检得中文图书831种,按“信息检索”书名一词检得中文图书1076种。教材众多,但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材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教材主要是介绍检索理论和基本检索技巧,课程教学与学生专业联系不够紧密,学科针对性不强。[3]

 

(五)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考试方法很多是笔试,考题侧重于检索基础理论和检索技巧的考核, 题型有填空、判断、简答、论述等项目,只要背熟课本及课堂笔记就容易获得高分,对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考查不出来。[4]

 

(六)专业师资队伍缺乏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信息检索课程开设有两种情况,大部分由图书馆的图书馆员负责开设,部分由院系的专业教师负责开设。目前国内图书馆员没有像医生那样严格从医资格准入制度和严格的从业标准,缺乏具有较深学科背景和良好信息检索能力的人才。[5]

 

二、信息检索课程服务学科建设改革的对策

 

学科服务是图书馆界的一种先进的办馆理念和全新服务模式。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成为国内最先引进学科馆员制度的图书馆,2006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开始实施“融入一线、嵌入过程”的新型学科服务。此后,不少图书馆也陆续开展了学科服务,学科服务的发展势头很猛,然而目前国内学科服务尚未成熟,服务水平、质量参差不齐,最主要的原因是图书馆缺乏具有学科背景和文献检索能力相结合的人才,地方高校这方面的人才尤其缺乏,有必要寻找更为有效的途径解决学科服务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应对信息检索课程进行改革,寻找服务于学校的学科建设的契合点,见图1。

 

(一)更新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贯彻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改变教学内容,以课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通过课题导向来构建人才培养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问题,主动围绕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实现研究与教学的统一,逐步形成基于课题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6]

 

改变教学内容,以课题为导向 。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几大知识模块,见表1,以课题为抓手,促成同学带着问题去实践。

 

改变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于知识授受,而大学参与性教学提倡的是学生在参与探究中获得知识、发展情感以期得到全面的发展。有三类比较适合学生参与的大学教学方式,即讨论参与模式、研究参与模式和实践参与模式。[7]泛信息环境下,当前的教学方式应该由教师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以一定任务来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5]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提问题为主,注意互动讨论。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学时尽量举一些学生身边的例子说明各个知识点,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课题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践课教学在图书馆、QQ群讲授与演练。实践教学部分还采用编写检索题目,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所学的手段解决问题,提交检索报告,随时根据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

 

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本课程的讲义和课件放在QQ群上,要求学生通过远程下载的方式来学习相关内容,平时的作业要求做成电子版,并用 E-mail、ftp、微信等方式进行提交,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和获取资源的能力。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方法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获取知识的重要性下降,学生通过网络利用慕课、精品课程、公开课、专题论坛等丰富资源,按自身的需求自主学习、阅读。教师利用 QQ群、微信、飞信、微博等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分享信息资料,增强师生的互动和学生彼此间的协作。 [3]

 

改变课程考核方式。采取调研报告或文献综述作为考核方式,见图2。

 

将学科特色融入信息素质教育。把同学根据课题、问题或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每组成员最多5人,少则3人,分组后每人提出1-3个本人关注的与信息素养有关的生活、学习问题,之后分组认领并讨论,然后派代表回答,没有认领的问题师生共同关注讨论。要求全体同学真名加入QQ群,方便课后学习讨论。每个同学独自完成1份PPT作业,内容包含:个人简介、家乡风土人情、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学习的心得体会,毕业班学生结合毕业论文选题,提高检索能力和运用信息解决问题能力,写下自我信息素养提高的总结。每组成员根据专业特点选择课题,完成所选课题的检索报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能力选题,独立完成课题报告,也可以自愿组成小组,共同查找资料、汇总与整理资料、以小组团队的形式合作完成课题报告。

 

通过课题报告的形式,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对专业领域的研究兴趣,大大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获得了信息检索、信息利用等技巧,为今后的科研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小组团体合作方式让学生增强了分工协作精神,锻炼了自己在团队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利于创新能力的养成。[8]

 

(二)整理课题,建设学科专业数据库

 

依托互联网,通过信息课程对学校有特色的学科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利用学科平台将收集起来的资料进行资源梳理、集中整合、规范共享。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根据课题内容进行分类,逐步建设学科专业数据库,既提升学生自主的专业学习和科研能力,又促进学科建设。

 

龙岩学院图书馆利用购买的LDSP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围绕学校最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品牌,广泛收集这两方面的资料,帮助用户利用好各类电子资源,以专业的素养面向用户开展多样的个性化服务。前几年开设信息检索课时,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专业来收集有地方特色的资料,一方面通过学生更广泛搜集到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方面的材料。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研究兴趣,经整理,按课题整理成学科专业数据库取得一定成效。

 

目前龙岩学院图书馆得到中央财政项目支持,正在建设客家文化数据库,通过政协、文史办及热心的同志多方努力,收集了相当数量的客家文化资料,其中不少资料很多是非正式出版物,也比较珍贵。利用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客家文化特色库管理平台,将225000页的客家文化书刊、报纸数字化,这项工作已经完成,对客家文化的研究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就龙岩学院图书馆来说,客家文化数据库建设解决了平台问题,有了良好的开端,今后还要解决的问题有:

 

一是资料收集困难问题。这些资料散落在研究团体、机构和民间上,需要不少人力去搜集。对策:多与这些团体、机构联系,加强合作;利用热心的师生多留意帮忙收集。二是专职建库人员少问题。对策:通过信息课程把具有一定学科背景的学生组织起来,参与建库工作。三是图书馆与院系合作,构建学科平台建设与院系共同建设专门学科资源,整合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数字资源的整合,主要是做好学科资源导航工作,在学科网页上体现学科的学术动态、研究热点,提供学科资源的使用指南,收集设置学科博客、微博的链接。

 

加强与院系合作,信息课程实施嵌入式教学,让具有一定学科专业知识的学生选好课题参与到信息课程教学中,选题既要紧密结合实际,突出地域的特点;还要紧密结合学科专业兴趣,突出学术性。[6]红色文化是龙岩中心城市文化的灵魂,龙岩学院图书馆要加强与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合作,在旅游专业开设信息课程,课程内容要把龙岩的红色旅游结合进来,让学生按课题完成报告,经整理逐步建设红色文化数据库。与生命科学学院加强合作,跟专业老师合作,让学生在信息课程中参与省级重点学科——兽医学的学科导航、学科百科、学科博客、学科动态等建设中。

 

建立信息共享空间,开展学科服务。借鉴学习上海交大图书馆首创的IC2 创新服务模式,促使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科服务得到有效的融合。上海交大图书馆提出了“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与“创新社区”(Innovation community)两种理念的职能互补和整体优化,将信息素养教育当作学科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导向,倡导信息素养教育要有多层次、多维度的拓展与创新。[8]

 

三、结束语

 

篇4

本文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为研究对象。在高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本文简称“概论”课)的教学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一、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概论”课教学的主线之一

当前,我们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之一的“概论”课,从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求,集中体现了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本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职大学生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概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和“概论”课教学的主线之一。因此,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改革、“概论”课教学与相关改革都应遵循此主线。高职“概论”课教学与相关改革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和指引,必须引导高职大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高职师生形成一定的价值共识,让高职师生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的根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育高职大学生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层面为明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提供了根本价值遵循,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改革、“概论”课教学与相关改革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导向。“概论”课教学与相关改革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才能符合党纪国法,才能为高职师生提供科学的理想信念,才能为他们提供根本的、先进的价值导向。

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利于更充分地反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以利于高职自身进一步明确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高职大学生的重大问题;以利于高职大学生进一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利于帮助和引导高职大学生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正确认识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如何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直接进“概论”课课堂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直接进高职“概论”课课堂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概论”课的部分教学内容中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来说有:

在高职“概论”课第六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教学中,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途径”等内容的教学中。例如,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梦的实现途径”等内容的教学中,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的实现、中国力量的凝聚依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提升。因此,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要正确引导高职大学生践行他们的职业梦、个人梦,必须正确引导他们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他们的力量。

在高职“概论”课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教学中,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第八章,具体来说:

应该在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帮助和引导高职大学生深入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直接进高职“概论”课课堂,使高职大学生深入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引领作用,使高职大学生进一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2014年12月提出的“四个全面”中再次明确了法治的重要性,中国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高职大学生不仅要深刻理解和认知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战略布局的重要性,而且要以法治的标准,坚持实践法治思维,坚持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他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他们在未来工作生活中才能做得更好。

应该在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帮助和引导高职大学生深入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高职大学生深入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指导意义。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了朴实、深刻的精神资源与精神内涵,独具特色和优势,是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极其宝贵的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培育高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基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直接进高职“概论”课课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可以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独特特色和优势,又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杰出成果,为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基石。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

在对高职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开展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向实践学习,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具体做法有:

第一,尽可能利用高职院校所在地的资源,例如高职院校所在地的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和街道、公司、红色文化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等资源,使他们广泛参与高职所在地的社会实践,从而增强和培育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念,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他们营造核心价值教育氛围。

第二,丰富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方式,可以采取社会调研、生产劳动、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方式进行;强调“概论”课实践性教学与专业教育、职业素质教育有效衔接,对高职大学生的“概论”课实践进行引导,在他们走出校门了解社会的同时,深入基层群众,深入开展专业实践,进一步加大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力度,不断突破困扰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各种局限,提升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的水平,使高职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为社会服务。(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注:该论文是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编号:14G580)、黄冈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教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黄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应用”(编号:2013C204111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统筹城乡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张祖荣(1966-),男,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程华

(1971-),女,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重庆402160)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实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加强大学生素质教

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027-03

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实质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了严峻的挑战。新农村建设需要掌握改造、创新农业、农村经济

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为现代化社会的一元的才能和实践技能的、具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品质的现代高技

结构。而解决好‘三农’问题就是要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为重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各地高校要切实承担统筹城乡改革发展

点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认真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的智力、人才资源库的任务,急需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为发展农

政策,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新农村建设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长效机制。统筹城乡改革发展,需要经济杠杠对工农业产值的干得好”的大学毕业生。

调节,需要政府对工农业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需要政策对农业一、地方本科院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统筹城乡改革

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倾斜,以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强有力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所在地方的最高学由于受传统精英教育模式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

府,集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于一身,理应承养模式上倾向于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只注重学生的基础

担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智力、人才资源库地位和作用。理论学习,忽视实践能力训练;强调理论型人才培养,忽视实践

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现实,向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观提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师注重知识传承,忽视创业精神和创新

能力训练;注重专业素质提高,忽视综合素质形成①。忽视生源

知识能力差异,忽视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立体考察即忽视大学

生个体知识结构受社会需求、岗位变化的影响,忽视对大学生个

体之间知识结构的错位培养和特色发展,构建与学术型、研究型

大学一样的课程结构体系,统一采用“推荐教材”进

“规划教材”,

而造成大学生知识结构与外部社会环境系统的严重偏离,造成

大学生个体之间知识结构的高度重叠。

地方本科院校的这种传统做法导致其在人才培养规格、人

才培养类型、人才培养层次等方面存在与老牌本科院校严重同

质化问题,导致其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适应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导致毕业生就业期望

的严重同质化问题。毕业生蜂拥而至大城市寻找学术性、研究

性工作且不说他们将以理想的就业单位、工资水平、福利标准和

工作舒适度等作为择业标准。他们看不起也根本不能适应基

层一线的岗位。调查显示当前大学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往往盯住

大城市的公务员和高薪白领等职位,“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

成为就业首选……而去农村的仅占

4.0%,学校培养的人才在大

城市明显过剩②。由此可见高校要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培养“下

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为其提供强大的人才和

智力支持还十分困难。

二、以服务重庆城乡统筹为目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

标,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重庆文理学院是经历了由升本之初简单模仿传统本科院校

的人才培养模式,到艰难探寻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终

于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培养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08年学校接受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

项目《实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以此为契

机,以学校办学理念“教育即服务学生即顾客质量即生命”为指

导,确定了以推动项目试点进展为抓手,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服务重庆城乡统筹为指导,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提升学

校内涵,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办学思路。

1.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选择了与成熟本科院校

进行错位发展的创新之路,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

任务,以提高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和重庆城乡统筹的能力和水

平。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

练,培养其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

在某一领域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具有各种专门职业技术的实践工作者,如

技术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技术师、教师、律师和管理干部等简称

“师化”人才。理工类专业毕业生可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装

配、维修保养、质量检验与控制、营销、管理中从事多环节工作。

这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才,强调的

是实践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革新专业申报制度。学校传统是一个师范专科学校,

教师教育类专业是学校的主要专业,这不利于学校进行应用型

人才培养,不利于学校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重庆城

乡统筹的能力。针对此学校改革新专业申报制度,按照“需求导

向、新兴交叉、应用优先、结构优化”原则,积极推进新专业申报

工作,鼓励交叉学科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重庆高新技术

产业专业……进行新专业申报;按照“停、拓、限”原则对传统专

业进行改造,严格控制传统的、在全市乃至全国布点较多的专业

进行新专业申报,有效降低了师范类专业比重,逐步增大了应用

型专业比例。近三年,学校成功申报的

13个新专业中工学占了

8个,理学

1个,约占成功申报总数的

70%。专业类型结构发生

明显变化,改变了过去以文学、理学、教育学为主的局面,这从专

业类型上根本改变了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见图能力训练;注重专业素质提高,忽视综合素质形成①。忽视生源

知识能力差异,忽视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立体考察即忽视大学

生个体知识结构受社会需求、岗位变化的影响,忽视对大学生个

体之间知识结构的错位培养和特色发展,构建与学术型、研究型

大学一样的课程结构体系,统一采用“推荐教材”进

“规划教材”,

而造成大学生知识结构与外部社会环境系统的严重偏离,造成

大学生个体之间知识结构的高度重叠。

地方本科院校的这种传统做法导致其在人才培养规格、人

才培养类型、人才培养层次等方面存在与老牌本科院校严重同

质化问题,导致其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适应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导致毕业生就业期望

的严重同质化问题。毕业生蜂拥而至大城市寻找学术性、研究

性工作且不说他们将以理想的就业单位、工资水平、福利标准和

工作舒适度等作为择业标准。他们看不起也根本不能适应基

层一线的岗位。调查显示当前大学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往往盯住

大城市的公务员和高薪白领等职位,“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

成为就业首选……而去农村的仅占

4.0%,学校培养的人才在大

城市明显过剩②。由此可见高校要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培养“下

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为其提供强大的人才和

智力支持还十分困难。

二、以服务重庆城乡统筹为目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

标,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重庆文理学院是经历了由升本之初简单模仿传统本科院校

的人才培养模式,到艰难探寻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终

于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培养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08年学校接受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

项目《实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以此为契

机,以学校办学理念“教育即服务学生即顾客质量即生命”为指

导,确定了以推动项目试点进展为抓手,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服务重庆城乡统筹为指导,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提升学

校内涵,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办学思路。

1.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选择了与成熟本科院校

进行错位发展的创新之路,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

任务,以提高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和重庆城乡统筹的能力和水

平。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

练,培养其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

在某一领域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具有各种专门职业技术的实践工作者,如

技术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技术师、教师、律师和管理干部等简称

“师化”人才。理工类专业毕业生可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装

配、维修保养、质量检验与控制、营销、管理中从事多环节工作。

这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才,强调的

是实践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革新专业申报制度。学校传统是一个师范专科学校,

教师教育类专业是学校的主要专业,这不利于学校进行应用型

人才培养,不利于学校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重庆城

乡统筹的能力。针对此学校改革新专业申报制度,按照“需求导

向、新兴交叉、应用优先、结构优化”原则,积极推进新专业申报

工作,鼓励交叉学科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重庆高新技术

产业专业……进行新专业申报;按照“停、拓、限”原则对传统专

业进行改造,严格控制传统的、在全市乃至全国布点较多的专业

进行新专业申报,有效降低了师范类专业比重,逐步增大了应用

型专业比例。近三年,学校成功申报的

13个新专业中工学占了

8个,理学

1个,约占成功申报总数的

70%。专业类型结构发生

明显变化,改变了过去以文学、理学、教育学为主的局面,这从专

业类型上根本改变了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见图1、图2)。

3.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重新制订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新人才培养方案的

目标是重点强化“实践教育”分类,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形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体系。

制订新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两个“往回找”思路,一是坚持从

毕业生的出口往回找,从用人单位对需求人才的要求返回来制

订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坚持从行业岗位、城乡统筹发展所需人才

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返回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因此,每个专

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前要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

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关注区域经

济社会和本专业领域科技的发展趋势;要根据各行各业的职业

标准和实际需求确定能力标准,再根据能力标准确定课程模

块,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应用科学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

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突出实践教育的地位,以“应用为导向”加

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实践教育,形成技能过硬、实践能力

强、综合素质良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新的人才培养方

案充分体现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的办学定位。该方案中课程结构得到显著优化,实践教育得到

明显强化,实践教学比例上升至

38.11%;选修课比例达到

18%。这大大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学生

综合素质的发展。

4.推行“五大”教学改革。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

才,就必须实施应用性本科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

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与技术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推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本科教学向应用

型教学的转变,学校围绕本科教学的几大要素——课程教学内

容、教学方式、公共课教学、课程考核方式、毕业论文(设计)等,

展开了全校范围内的“五大教学改革”。

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组织全校教师根据培养方案和

职业能力要求重组课程单元、重新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根据应

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在各专业中大力增加实践(实训)课程和课时

量;广泛采用探究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

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目的,努力提高学生在城乡统筹发展

中所需的素质和能力。

改革公共课教学。公共课程教学是一条培养学生人文与科

学素养、批判与独立思考能力,加强学生的价值观、道德、情操的

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公共课教学改革。思政课改革采取讲座、

红色文化体验、周末思想政治教育课等教学形式,提高思政课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服务城乡统筹、服务家乡的素质提

升。大学英语采取分类分层教学,努力提高各类各层次学生的

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体育采取大学体育俱乐部制,在提高

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项目某方面的体育

特长和“终身体育”意识。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引导课程考核方式向多元化转变,考

核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转变,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通

过考核方式改革,建立一套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各专业

特点的考核体系,注重过程考核,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

用能力。通过增强考核的自主性、过程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体

现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造性。建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

知识与技能考核并重的考核模式。采取操作、项目训练、口试等

重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操作技能。

改革毕业论文(设计)。学校鼓励各教学单位根据专业特

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创新。鼓励学生以问

题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把毕业论文(设计)做到社会组织和企

事业中去,强化毕业论文(设计)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毕业论文

(设计)不仅能真正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能真正

接触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问题。

5.搭建特色人才培养平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充分认识到

只有通过办学特色建设,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和发展

方式,发挥自身优势,主动顺应不同社会需要,通过局部率先突

破,才能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增强办学实力,扩大社会影响,实

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设置特色学院。学校设置了服务外包学院、文化遗产

学院等特色学院,搭建特色人才培养平台,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培养特色人才。服务外包学院瞄准了重庆三大服务外包园区以

及学校毗邻的永川服务外包园区对软件工程(英语、日语)、英语

(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外包)、计算机动画(服务外包)等服务外

包人才的需求,本着“开放性、国际化”的办学思想和“来源于产

业、根植于产业、服务于产业”的教育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紧密结合产业需求行业标准,不断引进企业教育资源和工程实

践资源,实行嵌入式教学。文化遗产学院以植根地方为发展战

略,致力于对本土文化遗产的发掘、传承、转化的研究、实践与人

才培养。在研究对象上,立足重庆,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为

研究重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以教育传承为自身特色;

在自然遗产范畴,以四面山生物多样性为研究支点,突出自身

地域特色。在人才培养方面,致力于构建核心课程、专业方向、

实践教育、创新教育四个层级的合作教育模式。几年来,文化遗

产学院已完成了对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状况的田野调

查,获取了大量第一手研究资料,并在调查、整理的基础上初步

完成了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简明图集的编撰,提出了重

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带的划分及其与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

梳理;通过对重庆的分析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经济理论。

第二,设立特色人才辅修项目。学校设立特色人才辅修项

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培养现

有专业不能满足需要而社会又急需的、在相关行业中具有驾驭

能力的领军人才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特色

人才辅修项目坚持培养社会紧缺人才、学生个性发展、理论与实

践一体化、特色办学、交叉复合、鼓励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原

则。目前已开设了礼仪(礼宾)、服饰形象设计与表演、非物质文

化遗产管理教育传承、数字摄影师、导游技术与艺术等八个项

目,其教学实践促成了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为学生跨学

科跨专业修读辅修课程、拓展就业空间搭建了新的平台。

三、结语

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城乡统筹

为指导,通过发展应用型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五大”

教学改革、进行特色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扎实、系统的举措,开展

应用型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提高学生服务统筹城乡协调发

展所需的实践、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和基础,

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城乡统筹需

求,增设了一批面向地方支柱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型专业(方向),如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

工程与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

程与工艺、金属材料工程、会展经济与管理、物流管理方向、酒店

管理方向、财务管理、生物技术(检验检疫方向)、社会体育(保健

康复方向),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探索了以

辅修项目教学为支撑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交叉专业为方

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学与工业园区互动的服务外包人

才培养模式等。

[注释]

篇6

思想政治理论课复合型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机统一,将实践教学融进课堂教学,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而且还可以明显提升教学质量。近几年,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部分学校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积累了相关经验,但总体来说,仍然缺乏系统性。现阶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创新,是一个富有有挑战性的课题。

一、强化实践教学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1.加强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时展的客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任务就是让大学生逐步社会化。通过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可以使大学生对社情、党情、国情、民情等感同身受,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而言,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大学生对理论教育,进而让其树立起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实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让理论学习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升华。如今的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当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及获取各类知识的途径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在社会上,形式不同的道德观、价值观、政治观等内容及不同群体的是非观、利益观都会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产生重大影响。为应对这些变化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要直面现实,着重关注实践教学,以提高大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必然要求。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关于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明确强调,高校要把科学发展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这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相吻合的。通过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实际,投身社会生活,既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重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和完善自我,又能让大学生利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个人素质以及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1.领导和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内涵认识不足。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重要环节,对其进行完善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实践教学是一项由学校领导主管、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而如今的状况是,上述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仍然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从学校的角度来讲,部分领导将学校的就业率、考研率作为评判学校质量的标准,认为没必要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从而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质量大打折扣。从教师的角度来讲,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上好课,学生考高分才是正道,没有必要大费周折去开展实践教学,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质量。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很多大学生缺乏社会阅历,思想过于理想化,导致很多学生认为只有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才是学校的教育,结果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对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很少主动参加。

2.缺乏专项经费和实践基地的有效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涉及到的课程门数和学生人数比较多,因此需要投入的资金就比较多,比如校外实践、校内的活动等都需要费用。但是,目前不少高校还没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合理的资金预算,资金的缺乏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始终难以正常有效开展。同时,实践基地的不完善和缺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又一个难题。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涉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和重大事件,或者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因此,其实践教学难以在狭小的实验室和实习工厂里进行,而只能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大课堂里进行。由于经费紧张,实习、实践基地缺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不少高校还没有作为一种必要的经常性的教学环节长期坚持下去,而是断断续续。教师有经费支持,或者有实践场所,就开展甚至大搞特搞;反之,就不开展或者小搞少搞,在时间上缺乏连续性和经常性。

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不完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评的问题上,一些高校对此带有较大随意性和主观性,没有能够制定出科学的考评制度及方式。有的学校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对实践教学的考评,学生的成绩只用一份体会、调查报告或论文来决定,这与课堂教学考评没有什么区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教师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缺乏应有的监控,活动之后又不能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对于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真正学到了什么无从真正了解。由于实践教学的评估标准、评估方法、评估时间安排都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主观随意性明显,简单而又不严格,评估的反馈机制也不完善,教师对实践活动的效果和意义模糊,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开展,结果在一些学校的实施只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而已。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策略创新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地位。一是从学校角度而言,要对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有足够的认识,要将教育部的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并结合现阶段大学生特点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和组织,努力为实践教学创造条件,实行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拟定相关制度、规章,在经费投入,物质保障上给予保证。二是从教师角度而言,要充分落实学以致用思想,切实转变只注重理论、不重实践的固有思维模式。积极完善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法、更新知识储备,确保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面的相关课题,通过对课题的深入研究,推动教学良性发展,从而促进教学提高。三是从学生角度而言,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对其学习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学习和把握,更重要的是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的结合。

2.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资源,建立稳定而又灵活的多层次实践基地。一是学校应多方融资,综合协调,按照上级要求全额拨付思想政治教育资金,同时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财源。用于校外实践和校内活动等费用,保证专款专用。但是,实践教学成本巨大,单靠学校下拨经费,难以维系。为缓解经费紧张,节省开支,可以充分运用学校及周边的实践教学资源,就近安排实践活动。同时,对于实践教学活动中涉及到的费用,相关部门要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的问题,可以利用高校原有的教学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等教学资源开展实践,也可以选择在空间上与学校比较近的工厂、农村、机关、社区作为实践教学基地,还可以在校友集中的地区或校企合作单位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并将这些实践基地打通使用、共享资源、合作共建,这样不仅解决了实践基地的落实,而且也避免了实践过程中的专业指导和行政管理脱节的问题。在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的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及周边的红色文化资源或反映改革开放最新情况的前沿地带等对大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有促进意义的地方来进行实践教学,建立灵活的多层次实践基地。

作者:赵书策 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其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1).

[2]安克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困境及创新路径[J].科技信息,2010(32).

[3]宋成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4]龚桂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

[5]程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2.

篇7

【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97-02

目前,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教育部并于2008年2月22日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是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独立学院的重要举措,对引导和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新的形势下,独立学院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独立学院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优化办学特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并实施符合办学定位的发展规划,培养有理论、懂管理、实践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应用人才。校园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活的主旋律,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主体空间,它和每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否得以提高休戚相关,同时其建设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的发展。

1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一种在大学社区中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行为与精神上的体现。它反映了独立学院整体的精神面貌、办学方针、教育和管理水平,反映了师生员工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普遍的工作、学习、生活状况,也反映了学校对每一位成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精神及其在物质和意识形态上具体化了的文化氛围,是独立学院对外传递办学信息,不断提高独立学院的公众形象,对社会产生影响力的主要手段;对内是提高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综合素质、产生良好的学风、校风,形成自己的办学和管理特色,促进学生早日成才的重要手段。具体表现为:

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向社会公众传递办学理念、特色和影响力的重要内容。独立学院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较短,其办学理念、特色和影响力等都还没有完全形成,有的即使形成了,也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对于独立学院的发展是不利的。借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播,能够很好地向社会公众宣传学院的办学理念、特色和影响力,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②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吸引社会投资者对学院进行投资的重要方法。独立学院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资本的大量投入。独立学院的办学体制可以充分发挥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与民间资本的双重优势,这样借助于这一时机,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宣传学院的优势和吸引力,从而不断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者向学院注入资本,为学院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③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加强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完整、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播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是规范和约束学生行为的重要手段。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更能不断激发起学生投身于学院建设的巨大热情,激发起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热情,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2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独立学院经过数年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问题。简略地看,独立学院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困难在于:

(1)办学时间短,校园文化缺乏积淀。独立学院作为近几年来出现的新兴办学实体,很多学院是由基础较为薄弱的学校改建的,有的学院甚至是完全新建的,缺乏厚重的文化底子。同时,由于在对学校发展的定位、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着不确定性,导致学校的办学理念难以在短时期内形成,这也是造成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长久性规划和积淀的主要因素。

(2)重硬件建设,轻软环境建设,认识上存在误区。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一方面,能够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步到位,配套设施都比较齐全,这就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载体。但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在不惜巨资进行硬件建设的同时,却忽视了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此外,有些独立学院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把校园文化仅等同于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人为地缩小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片面追求学生课余文化活动形式的丰富多彩,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出现功利主义倾向。

(3)过度依赖母体学校文化,缺乏自身特色。作为新建院校,独立学院往往套用母体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将母体学校作为校园文化源头。这往往使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拘泥于母体学校的文化传承,只注重弘扬母体文化传统,而缺乏自身特色,即校园文化创建过程中缺乏具有品牌特色的内容影响力和辐射力。

(4)办学模式制约着校园文化内容的形成。与公办高校相比,独立学院仍存在社会地位、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现实差距,这造成了独立学院不少学生出现丧失信心、心理压力较大、对于学校的归属感不强等许多问题,影响到了学风建设。同时,由于独立学院存在着教师结构不合理,即离退休返聘的老教师较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较多、能够肩负重担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较少、专兼职比例不当等现实问题,导致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力度不大,主导作用难以充分体现和发挥。

3 加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里仁学院针对目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3.1 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是一种“物质文化”,它是师生赖以学习、生活、工作的外部条件,对师生的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里仁学院在美化育人环境的过程中,以青春的活力与美的享受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刻苦求学、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如:1020亩的校园,漂亮的教学楼和实验楼,清洁的道路,优美的雕塑,美丽的花坛,建筑风格独特、设施先进的大学生活动中心,现代化的体育场馆等一流的校园环境,

3.2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里仁学院根据自己的办学风格、特点对各项制度进行改革,不断完善,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从而使整个校园内的活动有序化。制度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

第一,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其次加强常规管理,完善校园管理制度。第三加强师德建设和管理干部工作作风建设。

3.3 重视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一种观念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更是一种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它是校园文化的内核与灵魂,也是校园文化的关键层次。

(1)确定学校的目标与奋斗理想。一所学校所确定的奋斗目标,反映了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所承担的社会与历史责任的认识和态度,体现了学校对办学方向的选择,是师生员工价值观念与取向的集中表现。里仁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构建了“2+1+1”的教学平台,体现了“宽基础、强能力、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特点。

(2)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校风、学风建设是衡量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主要标志,优良的校风、学风一旦形成,便会对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广泛的影响,起到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奋发学习的作用。

①切实有效地抓好校风建设。学院要求各班根据校风建设的整体规划,制订出本班的实施办法,如:考核早晚自习出勤率、个人成绩提升情况、考研率等方面的量化办法,使全班同学明确班风建设的长远目标、近期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明确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使每个班级都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从而促进了全院校风的建设。

②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学风体现一个学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精神面貌。里仁学院加强学习目的和意义的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教育,并作为校园文明和学风、校风建设的切入点。并且在半军事化管理的基础上,倡导诚信考试,培养学生勤奋好学、求实进取的学风。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要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要把这几方面的教育落到实处,在做好第一课堂的教学外,还必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切实加强文化活动的建设。

①举办高层次讲座,开展学术性活动,提高校园文化层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等学校,在学生中也应提倡刻苦的学习和研究精神,使他们尽早接受学术的熏陶。因此,里仁学院积极开展学术及科技创新方面的活动,如:聘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开展学术性的社团活动,开展学生学术论文、科研成果评奖活动及每年一次的车模设计制作大赛,并制定了《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学生参加校外比赛活动的奖励办法》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校园文化的层次。

②组织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里仁学院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内涵的校园文化品牌,如:“青春旋律圆弧大厅周末音乐会”、“里仁文化广场”、月刊《华年》、“里仁学院大学生合唱团”等品牌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使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4)加强社会实践,拓宽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社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可以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里仁学院以节假日为契机,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志愿者服务队、各类社会调查、开展红色之旅等,让学生认识和感受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增加与社会的联系,主动与社会主导文化相融合,吸收其健康的、积极的因素。

我相信,在今后独立学院的发展中,校园文化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独立学院需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从多方面入手,在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校园文化的层次和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出适合独立学院发展的特色文化,创立自己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篇8

实现“中国梦”,迫切需要培养大量创新人才,高等教育责无旁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本科教育随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到今天,无论是理论界、学术界,还是各高等院校,导师制的研究、实施都呈现出一派蔚为壮观的景象。从目前实施情况看,本科生导师制成效显著,但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高校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导师制的真正作用。究其原因,除了学校特别是一些新升本院校的教师(导师)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了解不够;教师(导师)缺乏责任心,师生之间的交流少等来自教师本身的因素外,还有一些更深层的原因。

一、导师制实施流于形式,源于对导师制的生存与发展文化脉络理解的匮乏。

就渊源而言,导师制是绅士文化下孕育的独特产物,它与公司文化是不相兼容的。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高等教育在迅速市场化――尽管它的市场化发育程度还不高,公司文化正日益渗透到我国高校中,功利主义不断占据大学生的心灵,商业色彩不断填充大学生的头脑。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化环境下,导师制很难发挥出真正的效用。除个别坚持精英主义教育理念的高校尚可维持导师制外,其他各层次、各类型院校实施导师制是存在问题的。马丁・特罗在论述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时指出,大众化阶段的教学方式将会发生质变,精英阶段的导师制只能存在仍坚守精英理念的大学中。由此可见,导师制的失效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附生的现象,根源在于文化的不适,而不单纯是导师的懈怠。这要求学校根据校情大力改造导师制,重新确定导师制的工作性质和目标,不能一味照搬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目前,有些高校正在朝这个方向前进,但尚需努力。

二、对导师角色的认识仍停留在过去。

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书院的影响,更兼近代中国大学以前的辉煌,现代学子对导师有一种过高得近乎不切实际、刻板的良好印象和无限期待。导师往往被描述或想象成真理的化身、道德的榜样和社会的良知。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曾有这样一段话:古之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孟子曰:“‘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间尝思之,游之时义大矣哉。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流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在梅贻琦看来,导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种和谐的“从游”关系。钱穆先生在《中国学术通论》中提出,中国的学术传统由三大系统组成:第一系统是“人统”,其系统中心是人,即中国人所说的“学者所以学做人也”。第二系统是“事统”,即以事业为其学问系统之中心者。第三系统是“学统”,即以学问本身为系统者,“为学问而学问”也。实际上,钱先生的这一见解不仅是传统中国人对导师角色的认识,而且与绅士文化下的导师制不谋而合。可以这么说,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做人”、“为学问而学问”,正是英国绅士文化下导师制的精髓所在。正是这个原因,部分学者倾向于拿英国的导师制和中国的书院制做比较。换言之,我们对导师的理解仍停留在绅士文化下对导师制的认识。然而现实情况是,在公司文化的浸染下,导师日益成为“知识工作者”和“专业生产雇员”。理想与现实产生巨大反差,必然引起人心理的失衡和不满。这种失衡和不满,自然而然会引来对导师的指责与诟骂。然而,文化变迁给导师制带来的变迁是导师不能承受之重。因此,重新定义导师角色的时机渐趋成熟,应该把导师从圣坛上解放下来。

三、对导师制精髓的理解与吸取不够。

在许多高校,无论是学生还是导师,都简单地把导师理解为生活指导、论文指导、就业指导等,往往单方面注重学生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实际上,导师制的精髓在于导师的引导能力,导师不仅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更要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如牛津大学教授David Palfrey・man编写的《牛津导师制》一书的副标题为“谢谢,你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因此,真正领会英国导师制的精神与实质,跳出当前狭隘、刻板的认识,并创建适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中国导师制”,才是当务之急。那种忽视文化变迁、割断历史、依样画葫芦的做法,无疑是不可取的。

我在接触本科生教育教学工作后,开始被安排担任学生的导师。至今还记得当时给我们安排工作的系副主任说的一句话:“导师制,就是要求导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他特别强调师生的共同成长,我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认同感。2012年6月,有幸聆听了浙江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宗杰教授的讲座,在听了吴教授关于英国高校“本科导师制下的精英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做法的介绍之后,我更感受到在中国、特别在西部地区一些新升本的院校中实施的“导师制”实在有些“四不像”:导师的责任意识和素质水平有待考虑;学生很多时候感受不到来自导师的气息,有同学甚至说一个学期过去了,还没有跟自己的导师见过面,只知道有一个叫什么什么的导师,但这个导师长什么样却不知道。而学校或系(部、学院)似乎没有更好、更有效的管理、考核、评估办法。所以,我们有必要看看别国高等教育中本科生导师制的理念和做法。

吴教授在关于英国高等教育中的本科生教育文化(模式)即“本科导师制下的精英教学”的介绍中,总结了这种教学的基本理念如下:1.导师制的灵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保持尊严、施展能力的同时形成履行社会职责所需的知识、修养、表达能力、性格、风度及各种相当均衡和成熟的品质”。2.选择最好的老师做导师(师生兴趣一致),3.课堂只是一种见面制度,课堂的核心是学生汇报,4.要求导师和学生制订共同的研究性学习计划(学生兴趣引导),5.强调教师的作用是“诊断”和阅读引导,6.强调提问甚于答案(即提问更多的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思考和争鸣,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指出,课堂结束时,学生不是带着知识,而是带着需要研读的问题走出去(他们会去向哪里呢?哪里才能帮他们解决头脑中的疑问或困惑呢?图书馆。)。

最好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呢?好像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最好的老师”应该有一些共同特征要求。用最简单的话概括,就是“德才兼备”,用现代心理学理论理解,是不是“智商+情商”呢?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一个人成就的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才”相对于“智商”,“德”相对于“情商”。这里的“德”不仅指一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还包括“情绪情感、态度和意志品质”等。在现代教育理论中,如果说“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指的是教师职业道德品质中的“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话,那么“情绪情感、态度和意志品质”就应该对应于教师职业道德品质中的“热爱教师职业和热爱学生”。最好的老师应该除了具备教师应该具备的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素质”之外,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情绪情感、态度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当然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高校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执著的爱(意志品质良好),应该是一种理性的爱(师生人际关系协调),应该是一种充满期待的爱(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充满期待)。这是我理解的最好老师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兰英,周克勇.本科生导师制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7).

[2]杨晓玲.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与思考[J].高教论坛,2010(9).

篇9

近年来,为适应高校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国内不少高校开始建设新校区或分校。新校区的建设,不仅需要配置现代化的大楼,更需要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新校区的建设也应该是建设优质校园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2011年4月,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时明确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校的第四大职能,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提到了新的高度。

高校图书馆是为师生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基地,是师生从事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更是学校的文化中心。图书馆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在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图书馆应处于引领地位,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在学校两次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图书馆文化建设实践,总结了图书馆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并为进一步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1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高等学校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它以生活在校园内的大学生、教师和干部为主要群体。一般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在各高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精神氛围。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色、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这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的根本要求。

自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大幅度持续扩招,出现了学校校舍、设备和师资力量等严重短缺的现象。在这一背景下,全国许多高校纷纷设置新校区或分校。新校区通常是在地理位置偏远,相对陌生的地区拔地而起。作为承担“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大学,在新校区建设中本应充分融入自身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积淀的校园文化。然而现实情况是,相当多的高校在新校区建设中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文化建设,出现了“屋新树不古”的校园文化危机。

究其原因,一是对校园文化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有些高校认为校园文化只能靠积淀形成,既没有主动去传承老校区的文化,也没有积极去设计和营造新校区的文化,只是任其自然生长;也有部分高校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生搞的文体活动,没有认识到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提高学校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二是校园文化传承受阻。主要是师生间交流互动减少,代表学校文化传承的标识不足。三是校园“文化生态”失衡。例如: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缺乏互动。由于新校区位置偏远,学校周围缺少自然的社会生态,阻碍了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的互动。四是一些学校本身文化基础薄弱,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不够协调。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不仅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在于文化的熏陶哺育。面对新校区位置偏远、成立时间短、文化积淀薄弱的现实问题,着手研究对策以加强新校区文化建设是高校的当务之急。图书馆是高校的文化中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责任,因此,加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是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2高校图书馆在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资源中心、文化中心和公共活动的重要社区,不仅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窗口。图书馆文化体现着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师生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习惯、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等。图书馆在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2.1图书馆是学校物质文化的标志载体

物质文化是指校园的物质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等。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及物质基础,校园文化发展初始阶段往往直接通过不同的物质层面表现出来。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化中心,在校园物质文化方面,是学校文化景观的重要体现,是师生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一方面,图书馆建筑本身是校园文化的巨大载体。图书馆建筑不仅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也是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物质载体。一般情况下,大学图书馆都处在学校校园的中心位置或者是醒目位置,图书馆的建筑风格和特色以及内部环境的装饰,代表着学校的物质文化特色,是学校物质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体现。

另一方面,图书馆内的报告厅、会议室、读者服务中心、多媒体音像室、阅览室、培训中心等区域和空间,是师生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人们常说大学“非大楼也,而在大师”。但是,一所现代化大学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也很难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创建健康、高雅的学校物质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

校园文化育人就是“要让校园里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走进一座设计高雅、环境优美的高校图书馆,感受着泛舟书海的乐趣,这本身就是对大学生很好的教育和熏陶。

2.2图书馆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

精神文化主要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等。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归根到底决定并制约着学校文化系统的取向和性质。图书馆的理念、馆风、馆训、馆藏以及知名度和影响力等,都体现了所在大学的精神价值追求。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资源中心,是广大师生汲取知识营养的供应站。图书馆“收藏什么”,影响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修养。图书馆文献的整理排序方式也会“自己说话”,体现了所在学校的历史和特色。以特藏为例,特藏是体现图书馆及所在高校文化传统和特色的重要指标。按北京大学图书馆对特藏的定义:特藏是指按照一定的主题,遵循一定的收藏原则,经长期积累而形成或者经购买等渠道收集的比较完整的或具有相当数量的藏书,这些藏书在相关学科领域内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特藏的概念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善本古籍。学校的硕博论文、教职工论著、各学科专业历届考题、专题电子数据库等也成了具有某种重要性的特殊收藏。这些收藏记录了学校的文化发展历史,体现了学校的学科特色。例如中国计量学院图书馆所独有的“质量检验特色文献数据库”就通过浙江省数字图书馆平台,面向全省高校提供服务,既彰显了学校的计量办学特色,又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2.3图书馆是学校制度文化的组成部分

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一系列校纪校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校园文化主题长期以来对学校某项制度甚至整体制度的价值判断以及在制度环境中的行为方式,是高校文化价值观的形式化和固定化。主要由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干部管理等各项制度因素构成。图书馆的系列制度是学校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新校区建设是在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实施的,建设完善过程也是一个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现代大学制度要为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四大职能服务。作为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机构,高校图书馆员是学校“三育人”工作中“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主体,图书馆的制度文化也生动体现了所在学校的制度文化。

2.4图书馆是学校行为文化的支撑力量

行为文化是指全体师生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社团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主要包括:学术文化、艺术文化、科技文化、网络文化等。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空间,为学校行为文化提供了支撑力量。

图书馆作为活动空间,提供了师生学习、讨论的重要场所,师生们在图书馆中的行为习惯和方式展示了所在学校的校园行为文化。图书馆作为校园文献情报信息中心,为学校的大量文化活动,包括政治性、学术性、娱乐性等活动,提供了信息资源支持。图书馆宽敞的大厅、报告厅、阅览室等,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空间支持。图书馆组织开展的“读书节”等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和繁荣了校园文化。

总之,图书馆本身既是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代表,同时又以自己的文献资源、文化设施和馆员本身去支持和推进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加强图书馆及图书馆文化建设是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3加强新校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措施

图书馆文化是指图书馆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由广大馆员和读者共同创造、认同,并自觉效仿和奉行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它通常包括图书馆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提高文化自觉,充分认识图书馆文化在新校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对自身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提高图书馆文化自觉,关键是要全面认识图书馆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中心。文化传承与创新应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责所在。高校教育工作者不仅把图书馆当作搜索文献信息情报的工具,而且把图书馆当作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文化育人的重要场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文化创新的领航者。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图书馆发展以后,又会以自身文献的搜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的独特方式反作用于它所属的文化,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例如,我国古代藏书楼,已不仅是一幢建筑物,而且还积淀着独特的文化,蕴藏着浓厚的人文精神,体现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高校图书馆产生于所在学校的文化环境,并参与和塑造了校园文化,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者。例如,和五四前后由革命先驱任主任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在传播新文化思想,宣传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当时的图书馆不仅是相关文献资源的传播地,也是教师学生参与运动的重要场所。

现代高校图书馆应担当起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以其高雅的环境设计、浓厚的学术氛围、周到的互动服务、系统的资料索引、生动的文化活动带给师生员工深刻的审美体验、求知乐趣,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成为校园文化的中心。

3.2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新校区图书馆的整体文化设计

新校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优势在于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构建符合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高品位的图书馆文化,应当高起点谋划,全方位运作,并且由校园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共同设计、共同构建。

3.2.1坚持以人为本,构建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符合师生员工需求的环境文化

标志性的建筑是形成图书馆文化品味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内部设计、区域分割、通风照明、色彩基调、家具布局、饰品摆设、提示标语等,烘托和强化着图书馆的文化品位。

首先,图书馆建筑本身应该是校园里位置最中心、外观最气派、体量最庞大、设计最用心的标志性建筑。通过建筑来传递高校“以生为本、崇尚学术”的理念,讲述学校办学历史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绩。近年来落成的高校图书馆中不乏这样的作品,例如: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图书馆以一本翻开巨著的形状寓意“书山有路勤为径”,深圳大学城图书馆造型像一艘即将远行的豪华邮轮,重庆大学图书馆像一架红色的钢琴,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图书馆恰似座落在一幅水墨画中,这些建筑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时刻熏陶和感染着校园师生。

其次,图书馆的内部格局、空间设计、家具布置等都要体现“以人为本”。对于大学图书馆来说,方便师生对图书馆的使用应是第一位。因此,在设计上要符合读者使用文献和馆员管理工作的需要,符合使用者基本生理、心理、行为和文化特质的需求,同时,设计中要有超前的眼光,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种种迹象表明,在新世纪第二个10年,大学图书馆将发生第三次革命,逐渐进入到“数字资源海量的科技和艺术体验美妙的学研空间”的新阶段。其特征是:书架将大量地退回到密集书库,留下更多的空间供学生使用家具、电子设备,完成学习、研究和小组讨论。因此,大学图书馆要设计更多的活动空间,在馆内的装修、家具、色调等都要体现大学的文化品味,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情报需求、教育需求、沟通需求、审美需求和休闲娱乐需求,使其成为存储文化和传播文化的中心,成为终身教育和文化娱乐的中心。

第三,图书馆的环境要高雅肃然,给读者以心灵上的安抚和激励。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在教室、寝室以外驻留最多的场所,这里的一物一景,应在美感中体现教育意义。因此,走廊墙壁上的壁画、阅读桌上的温馨提示,每一个细节都应结合学校的特色加以精心的设计。例如:中国计量学院邵逸夫图书馆一楼大厅设置了人文长卷浮雕,以浮雕的形式表现了中国的悠久计量文化和人文渊源,沉稳、厚重地展现一种历史文化韵味,与图书馆的文化属性和氛围相契合。为纪念邵逸夫先生为我校图书馆建设项目捐资之善举,图书馆大厅还立着刻有邵逸夫先生头像的玻雕立屏。整个玻雕立屏背景为一棵桃树,上面共结了111颗桃子,象征“桃李满天下”与硕果累累,意寓学校办学与邵老助学的丰硕成果。

3.2.2精心设计图书馆文化活动,形成图书馆文化活动品牌,引领校园文化活动

在大学校园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也充斥着一些简单化、娱乐化、媚俗化的活动。高校的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校园文化活动不能简单地娱乐化,还要体现出知识的高雅性、学术的生动性。“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应该树立自己的文化活动特色和品牌,引领校园里高雅深刻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图书馆的文化活动中来。例如,近年来许多高校图书馆开展的“4.23读书节”活动已逐渐形成品牌。以我校为例,搬迁至新校区后,图书馆联系团委和各二级学院共同开展以“推进大学生阅读,浓厚校园学习文化”为目的的读书节活动,坚持多年,影响广泛。活动从开始时单一的活动陆续发展到“图书漂流”、“读书报告会”、“专家讲座”、“读书征文大赛”、“学业规划大赛”、“诵读经典”等系列活动,吸引了师生广泛参与,营造了愉快阅读的良好氛围,带动和丰富了新校区校园文化。

3.3适应时代要求,提高服务水平

办好图书馆等于办好学校的一半。图书馆对于大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所图书馆的好坏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在服务上。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还要有“人性化”的服务。

3.3.1以丰富的图书资源,建一个知识的宝库

纵观国内外知名的大学图书馆,我们不难发现具有庞大的藏书量是衡量图书馆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在现今的信息化网络社会,图书馆除了要不断扩充丰富自身的文献资源外,还必须与外界接轨,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所有可以使用的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数量不断增大的师生队伍的需要,才能将图书馆的文化力量更好地辐射到整个校园甚至社会。

多年来,我校图书馆除了加强书刊资源的采集和特色文献的选订外,还积极开展高水平数据库的引进与试用,并被成功列为CALIS虚拟参考咨询示范馆建设单位,使我校图书馆在参与全国高校文献保障平台上取得重大突破。此外,我校图书馆还大力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推进信息资源共享,积极参与了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ZADL)项目,继续开通了ZADL文献传递系统,推进全省高校数字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3.3.2以多样性的服务,提升服务层次和服务成效

有了充足的资源、丰富的馆藏后,如何使这些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就必须依靠不断提升的“人性化”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真正活起来。北京大学图书馆王波先生在接受《大学生》杂志记者采访时说,“大学图书馆将向着自身越来越复杂,使用越来越简单的方向发展,由‘矿山型’向‘智慧型’转变”。“未来的图书馆,资源只会更庞大、服务只会更精细、功能只会更广泛、岗位只会更繁多,将实现艺术无死角、科技无死角,是集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教育技术馆为一体的校园核心建筑。”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要借助先进科技开发更精细的服务功能。我校图书馆近年来就推出系列个性化导读服务,设立“导读专柜”。重点推荐经典图书和学生喜爱的图书并定期更新,并通过QQ、电话、馆长服务信箱、微博等回复解答读者资源建设与服务的问题。图书馆还定期举办毕业生读者沟通座谈会、师生图书现来活动,让师生直接参与文献采集,激发读者的阅读需求。

此外,我校图书馆还开通了网上图书预约和图书续借,扩大图书到期手机提醒业务,本部和东校区间开通图书通还,延长阅览室开放时间等。通过这些举措,扩大了图书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3.4重视发挥馆员的主体作用,建立图书馆“学习型”团队

作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图书馆员每天面向读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师生产生影响。图书馆员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也代表了图书馆的文化品位。因此,“人”始终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和支点。

目前,高校图书馆员队伍中既有事业单位编制的专业馆员,也有非事业编制的聘用馆员。图书馆员队伍的整体结构、业务能力、知识水平及综合素质等距离新时期图书馆业务的高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新校区,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直接服务师生的图书馆员中,聘用人员所占的比例较高。图书馆要发挥馆员的主体作用,可以吸收学习型组织的有关方法,建立图书馆“学习型”团队。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阐述了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团队学习、共同愿景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称它们为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作者还就团队做了详细论述,提出“团队是最佳的学习单位”,“团队智慧应大于个人智慧的平均值”等观点。引入到图书馆团队建设中,可以借鉴以下方法:

3.4.1建立共同愿景,进行目标激励

图书馆员在高校中是平凡、普通却必不可少的岗位。馆员如果缺少目标,容易产生职业厌倦,影响个人能力提升和图书馆形象塑造。要让图书馆员意识到,每一个成功人士成长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图书馆员的陪伴。馆员每天服务和影响的师生是社会的栋梁,图书馆工作看似简单的借书、理书的背后,承担的是一份光荣且重要的育人工作。

3.4.2强化团队意识,鼓励不断学习

高校图书馆是以服务师生教学、科研为导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师生对图书馆的服务需求也趋于多元。图书馆不仅为文献收藏机构,而且要作为信息咨询机构,图书馆员要成为网络导航员、信息专家和信息素养教师。于是,学习能力成为图书馆员的一个基本能力。

篇10

乡村旅游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是发达国家发展农村地区经济的重要手段,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关注[1]。中国乡村旅游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目前,已建成的两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旅游产业的发展参与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促进城乡和谐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丰县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丰县隶属江苏省徐州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结合部,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带。地形上为黄泛冲积平原,地势高亢、平坦,地面高程一般34.5-48.2米之间,西南略高于东北。以大沙河为界,东有郑集南北支流,流向自西向东;西有复新河水系,流向自南向北;废黄河经过治理,引入长江水,形成了大沙河带状水库。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典型,农业生产的条件优越。丰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中,应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别、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一)优势(Strengths)

1.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丰县古称秦台、凤城,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享有“先有徐州后有轩,惟有丰县不纪年”之美誉。因汉高祖刘邦诞生于此,被称为“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众多的两汉文化旅游古迹、名胜景点散落于乡村地区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见表1)。丰县盛产许多“名、特、优、新、稀”农产品,是全国果蔬生产十强县,全县果园50万亩,是江苏最大的连片果园,被誉为“红富士之乡”、“ 苏北果都”,集中分布于百里生态旅游观光带沿线。丰县还是著名的特种蔬菜之乡,牛蒡、芦笋、山药、黄皮洋葱、白蒜等特种蔬菜畅销海内外,是全国最大的芦笋生产基地。丰富的土特产品提供了充足的旅游商品,每年举行隆重的梨花节、红富士苹果节和伏羊节。吃农家饭,体验果农生活,赏花、摘果、购生态绿色食品成为丰县乡村旅游的品牌和本土特色,吸引着大批的海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2.区位条件优越

丰县地处徐州的两汉文化旅游圈内,是淮海经济区内的主要旅游节点地之一、徐州都市圈乡村旅游的核心,也是徐州都市圈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吴必虎[2]先生的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理论,丰县仅距徐州主城区75千米的距离,坐车一个多小时即可到达,非常适宜徐州市区居民到乡村体闲的需要。丰县历来有“四省通衡”之称。南靠陇海铁路,北依孔孟之乡,东傍京杭运河与京沪、京福干线,西近京九铁路。以县城为中心,有八条一、二级公路通向全国各地,为丰县乡村旅游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市场开发潜力大

对客源市场的分析和预测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前提。丰县地处我国我国人口稠密地区,作为沟通南北、东引西移的商品集散中心和省级苏鲁豫皖边界贸易市场中心,为重要的一级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徐州都市圈中心城市――徐州,是丰县乡村旅游重要的二级客源市场之一。徐州为较大城市拥有中国矿业大学等11所普通高校,7万多名在校大学生。成人高校在校学生近3.7万人,各类科研机构31所,在淮海经济区位居第一,学生也是乡村旅游重要的客源。周边城市如济宁、商丘等是重要的三级客源市场,并且每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06年,接待海内外游客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亿元;其中,梨花节期间接待游客人数就达11.2万人次,收入2500万元。

(二)弱势(Weaknesses)

1.乡村旅游开发的质量不高、特色不足

丰县是江苏省重点扶贫地区,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比重的80% ,城市化水平低,县乡财政难以抽出大量的财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民间集资和招商引资的难度较大,难以筹集到大量资金供给乡村旅游开发。由于丰县乡村旅游开发的地点多处于农村地区,虽然乡村旅游景点类型多样,数量繁多,但是大多规模较小,分布零散、结构单一、档次偏低、经营比较分散,难以形成链式或网式旅游,不能很好的满足游客的视觉欲望。整体缺乏大规模、深层次、多品种、高品位的知名旅游品牌。缺少让人耳目一新的特色,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类型同质化严重且成熟度高的旅游产品尚未开发成功。民俗观光村、民俗农庄开发较少,耕作、栽培、牧羊、赛马游船等农事活动以及民俗资源开发不够,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

2.专业人才缺乏,经营能力弱

丰县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许多乡村旅游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或当地农民担,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学历偏低、真正学旅游专业的人寥寥无几,对现有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也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对乡村旅游没有进行积极的有目的地旅游营销宣传,缺少高效的营销手段和渠道、资金投入比例较小、分散宣传营销、没有形成合力;县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但力度还不够,旅游活动的开展只限于行政命令,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行业管理滞后、机制不灵活,使旅游规划难以得到有效地实施,乡村旅游发展处于粗放经营阶段。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休闲度假需求上升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城市居民都期望能有一种“价廉”的、大众化的休闲旅游方式,以满足其回归自然、康体娱乐、修养身心、的休闲旅游需求。乡村旅游很好地适应大部分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和休闲旅游需求,成为城市居民的一种经常性消费和一种新的时尚[3]。据国际旅游组织统计表明,当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2006年,丰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67.94亿元,人均GDP为6026元,丰县城镇以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530元;徐州地区人均GDP为13160元。

2.国家政策调整及苏北振兴的发展机遇

江苏提出了加快振兴苏北,推动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对于丰县以至徐州都市圈、淮海经济区甚至整个苏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是新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丰县要抓住苏北的崛起和振兴的机遇,充分利用当地农业旅游资源与徐州都市圈、淮海经济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互补的优势,承东接西、南联北进,加大旅游市场的拓展力度,提升旅游品牌,促进丰县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2006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国乡村游”到2007年的“中国和谐城乡游”的旅游主题。各地都在围绕“中国乡村游”主题重新定位和开发[4]。丰县要抓住“果都大观园”2005年进入全国第二批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百里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带”列入江苏省“第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重点实施项目的契机,大沙河农业生态乡村旅游带又作为丰县的 “拳头”旅游景点品牌和徐州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节点成为江苏省观光农业重点建设的六大休闲观光农业区之一的机遇。争取专项旅游建设资金扶持,做好农业生态乡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加大资金引导和扶持力度,发挥好市场服务业引导资金、农业专项资金等重点用于乡村旅游点道路和公共设施配套。要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扩大农村经济发展商机,共同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四)挑战(Threats)

丰县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周边旅游目的地的挑战,相邻县市旅游开发的意识和力度大大提高,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推出了富有特色的一系列乡村旅游线路(见表2)。在市场的需求和政策的促动作用下,乡村旅游在徐州都市圈甚至淮海经济区的周边地区迅速发展,竞争还将急剧增加。若不在管理和营销方面调整策略,将影响丰县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其所占的乡村旅游市场份额有可能下降。丰县如何结合自身的特色,联合其他周边地区推出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开发乡村旅游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政府指导、统一规划

乡村旅游业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管理。它作为农村地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的良好切入点,是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渠道,各级政府及相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引导,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5]。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县政府应制定开发政策,土地和水资源管理计划,提供人力和财力,并建立一个跨部门联动的权威性管理机构,组成一个超越各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直接对政府负责的“丰县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另外在再组织成立“丰县旅游行业协会”来管理和指导支持乡村旅游的开发。科学规划是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开发的基础,是破解开发乡村旅游难题的金钥匙[6]。按照“合理布局,重点开发,适度有序”的原则,在时空上对乡村旅游开发活动进行有序的周密安排,力求景区布局的协调、合理,形成有机整体。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乡村旅游潜在的环境和经济、社会效益,减少浪费,把可能发生的环境破坏降低到最小限度,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有序、稳定发展[7]。丰县的乡村旅游规划要树立大沙河景区的旅游品牌形象。以农业生态环境为中心,以大沙河景区为重点,以两汉文化背景为主线,以红色旅游为辅助,发展果都观光游,全面突出丰县乡村旅游这一“刘邦故里,中华果都”的旅游整体形象。使乡村旅游的产品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以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二)生态优先、和谐共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人们之所以选择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是因为美丽的田园风光,清新幽静的乡村环境,淳朴的乡风民俗和乡村生活,可以体验到不同于城市风格的生活情调。所以乡村环境、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景观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一旦吸引物受到破坏,乡村旅游也就难以为继。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过程中,既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式来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又要保证完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的可持续性与和谐共生的氛围,真正把乡村旅游发展成为一种不以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生态优先的旅游产业。坚决抛弃“只取不还”、“只用不护”的掠夺式开发方式,将开发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爱护自然环境、保护丰县乡村旅游资源,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开发观,使开发与保护并重,对旅游资源开发规模进行科学的功能规划,使旅游业的发展与生态优化相协调,防止“建设性”的破坏,促进乡村旅游正常健康发展。

(三)突出优势、强调特色

地域特色和个性,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乡村旅游地的最大特色是有别于都市风貌的“乡村性”。只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才能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竞争力,才能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充满活力。丰县乡村旅游首先要突出大沙河自然的风光、百里农业生态观光带的田园景色、众多的农业示范园和果园景观等优势,充分利用农业特色资源,培育特色旅游产品,借助乡村旅游开发的的平台,提升旅游和农产品的品牌价值,注重游客的参与。其次,突出丰县两汉历史文化的优势,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土工艺产品,提升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品位,使游客获得高层次的精神体验。展示和再现本土特色的农村民俗文化,增强丰县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让旅游者既能获得深度体验又能领略当地特色文化的经典品牌。

(四)宣传促销、拓展市场

在现代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旅游市场需求决定了旅游供给。宣传促销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有效的乡村旅游宣传不仅能扩大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开拓客源市场,吸引更多的旅游者,而且更能吸引投资者前来投资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进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由政府牵头,形成统一的促销队伍,整体促销,联合促销,滚动促销;努力打造丰县乡村旅游整体旅游形象,提高其知名度,让“刘邦故里,中华果都”的旅游整体形象真正深入游客心中,产生出游行为。要针对性地采用多种促销方式,同时注重商务旅游、会议旅游、节庆假日旅游、博览盛会旅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度假休闲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的开发,加大宣传,扩大影响,稳定第一级客源,吸引第二、第三级客源。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促进乡村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拓展融资渠道、注重人才培养

资金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资金缺乏制约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从而影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6]。丰县乡村旅游开发可通过以下三条渠道筹集资金:一是,政府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由政府部门统筹、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批拨扶贫资金等措施来开发乡村旅游。二是,政府还应搭建平台,制定开发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兴办乡村旅游,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广泛参与,给乡村旅游业的开发注入新鲜血液。三是,鼓励村民参与出资合股联营,这有助于增强村民的责任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工作中去 [7]。

人才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关键,需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特点,遵循“培引”结合原则,以培养当地人才为主,引进人才为辅。通过加强经营管理者、从业人员、村民等相关人员的旅游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从而提高服务接待水平[6]。一方面,实施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定期举办旅游技能训和教育,对旅游从业管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岗前教育、岗上进修、离岗深造等培训提高乡村旅游整体的接待服务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要组织相关经营人员到乡村旅游开发成功的景区实地参观取经,用来指导和帮助乡村旅游经营人员,提高旅游经营和服务接待能力。

参考文献:

[1]龚友国.试论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4):43-57.

[2]吴必虎等.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 2004,24(6):757-762.

[3]陶卓民,南京市农业旅游市场需求分析与市场定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3, 17(1):12-15.

[4]张松婷.基于SWOT分析的皖西北农业生态旅游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23(5):101-104.

[5]周玲强.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经济地理, 2004,24(4):572-573

[6]龙茂兴,张河清.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旅游学刊,2006, 21 (9):75-79.

[7]张河清,方世敏.实施区域协作是湘西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05-107.

篇11

然而,通过调研数据的分析,发现笔者所在学校思想品德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主要依靠个别教师(如各教研组组长)而没有发动教师团队的作用;二是仍局限在应试考试的范围内;三是忽视学生、家长资源。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缺乏开发的兴趣和积极性,对《思想品德》地方课程资源缺乏整合和筛选,同时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缺乏领导与统筹规划。

因此,我们要利用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并联系《思想品德》课教学,努力探索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初中《思想品德》地方课程资源开发路径。

关键词:思想品德;地方课程资源;课程改革;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54

一、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特点

1. 《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内容

对于课程资源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但从教师便于理解和掌握的角度,可将其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及信息化课程资源。(注:《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第十章第一节)

2. 校内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是指在学校范围内的各种可以利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教师、学生、学校文化、教材、设施设备及各种软、硬件环境等。

(1)从创造性地拓展教材内容来开发教材资源

教材是教师最常用、最为熟悉的课程资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无法取代的,所以要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好教材这一课程资源。但我们教师不能把教材作为“圣经”不加任何开发加工,而应当把它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与其他课程资源一起共同支撑新课程。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活的文本,教师要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做到走进教材,又大胆地超越教材。

【案例一】

例如:在讲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爱在屋檐下》第一框《我知我家》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分别让学生谈谈英文字母“家”和甲骨文中“家”所代表的内涵;接着,让学生通过:感性理解“家”并“遐想家”;“话”家并“画”家;展示我们的全家福;话“恩情”夸夸我的“家”等活动把教材知识转变成一个个有趣的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通过创造性地拓展教材来促进教学。

(2)从教师本身的条件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教师要发展、充实自己,是自己在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社会知识等方面都有所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主体,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要扬长避短,扬自己所长,避自己所短,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出发,对教材进行再开发,设计适应的方案。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既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也是学生的朋友。教师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挖掘自身的课程资源,从教学目的出发,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案例二】

一次外出公开课讲首都师范大学版七年级思品第八课《我是谁》,为了让学生知道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有时也需要他人的眼睛来做镜子。笔者从自己认识自己的经历说起,上课中笔者有一环节是这样设计的:“老师结合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总结(我刚才也照了魔法镜:我看到我人到中年,身材矮胖,皮肤蜡黄,说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形象值为负。有人也常说我:“生活中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但在工作中总能精益求精、严谨治学;有人说我很‘二’,我的学生有的直接称呼我为‘二姐’,但我总能带给他们欢乐和知识。因为我的不拘小节,与世无争我的同事们觉得我很好相处;因为我的‘二’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他们可以跟我无话不谈,做知心朋友;因为我的治学严谨,我得到了家长和领导的认可。这时我才知道我的魅力并没有与我形象成正比,相反还很高耶!所以我甘愿把“二”进行到底!)――内在美比外在美更有魅力!“这样从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教育学生,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也充分体现了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在上述案例中,笔者就是充分利用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既走进了教材又超越了教材。运用自己的事例来比喻举例子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3)从学生现状来开发课程资源

学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在信息时代,由于活动空间的增大,学生知道的东西远远超过教师所能想象的。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这一资源,丰富思想品德课程。而且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也可以互为课程资源。

【案例三】

有一天早晨笔者急匆匆地往学校走,途经一户外早餐摊,摊位上上早班的矿工们都在讨论一件事:“人生下来就是等死的”。笔者没有时间逗留也没有与他们一起讨论的兴趣。但是笔者第一节上课的内容正好是九年级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的第一框《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其中有一个知识点就是认识到“理想总是指向未来,变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如果缺乏理想,就会使人缺少一种稳定、持久的内在激励,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如果缺乏理想,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就会缺少前进的动力,甚至会迷失方向。”笔者的预设是运用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让学生感悟。但是笔者听到矿工们的那句话的时候决定改变这一环节的预设。(笔者带的学生就是矿工的孩子,如果家长是这样的态度,那么我们的学生的理想会有多远大呢?所以笔者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就必须起到自己的教育作用,帮助他们端正态度,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课堂上,笔者引入本课后,就说:“今天老师在路上听到一句话:‘人活着就是等死的’,你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的举手。”全班共38人,调查结果是:赞同的17票(均为男生),不赞同的19票(女生居多,有个别男生),中立的两票(也是男生)。也就是基本是一半一半。为了弘扬正能量,在阐述理由的过程中,发言的同学大多控制在持反对态度的同学中。通过激烈的辩论,笔者帮助孩子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这一节课,笔者从学生的现状出发,有效地开发、挖掘学生的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及时对学生需求的一种满足,也是对学生心理健康、道德发展的一种关注。“让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生活,让思想教育的内容充分融入生活,让一种以知识教育为主的道德教育走向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的,并以感受体验为基础的道德教育”。学生生活丰富多姿,他们的加入,思想品德课内容才更丰富。

(4)从学校的特色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学校的特色也就是学校的资源优势,这种优势既可以是精神文化等软件方面的,也可以是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每所学校的办学历史、设施条件等实际情况不同,必须从学校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出发,开发课程资源。对于一些文化积淀很深、人才辈出、名声显赫的百年老校,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应结合思想品德教学所需,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各种文字、图片、影像以及校友们的讲述,让学生了解学校辉煌的历史,从而被这种多年形成的文化所熏陶和感染。我们孝义市新阳煤矿学校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内容是丰富的。

【案例四】

在讲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第三课第一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教学时,是这样导课的:“为了解多彩的生命,让我们先从熟悉的校园环境开始寻找。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的校园里都有哪些生命吗?”(学生回答)

“课前,一个小组的同学专门对我们校园里有关生命的信息进行了收集管理,我们请他们给大家展示一下,好吗?”(展示学生成果)

“看来,我们校园里的生命还真不少。要是走进广袤的大自然,那生命就更加丰富多彩了。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我们的世界因为各种生命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生动和精彩。”

在本节课中,笔者从学校的自身特色出发,挖掘学校的特色资源,让学生关注学校,关注生活,关注生命。类似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在这里就不给大家一一列举了。

3. 校外资源

校外的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的课程资源,主要有家庭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

(1)家庭资源

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是他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教师。家庭也是他们情感的栖息地,是他们物质生活的后盾、安全健康保障,还是他们的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所以,我们开发家庭资源是非常必要的,这个资源也是学生谈起来最有话题,最想说、最容易开发的。

【案例五】

在讲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爱在屋檐下》第二框《我爱我家》时,笔者让学生课前分别用智能手机摄一段“爸爸/妈妈日常生活中对自己关爱的瞬间,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录一段视频”每组的视频交由组长整理并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这样让学生在观看与比较中感悟反思父母对自己的爱,更好地理解如水的母爱和如山的父爱。并且更好地激发每一位同学的爱家情感,更好地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

本节课笔者从家中父母对孩子点滴瞬间的视频入手来挖掘资源,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每一天的平凡的付出是那样的珍贵,并激发他们的爱家情感,通过表白父母更加地明确自己的家庭责任感。既培养了孩子们发现美的眼睛,学会感恩,也为我们家庭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2)社会资源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蕴涵着丰富的人力、物力等教育资源。资源的品种类型繁多,资源量的深度和广度均远远大于学校所能提供的,能拓宽学生各方面的视野。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的课程资源中,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社会蕴涵的课程资源为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案例六】

在讲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第一框《走进法律》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

“有一个父亲,因为离婚而把怨气发泄到儿子身上,动不动就打骂孩子,有时还不让孩子去学校学习。记者采访他时,他竟然理直气壮地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结果,他因滥用监护权而被依法剥夺了监护权。”

“孩子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这位父亲不懂法。有相当一部分犯罪分子就是因为不懂法才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我们共同走进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的第一节《走近法律》”

接着情景表演 “如此下棋”――学生课前“利用平时楼下一位老悔棋的老王的事例”排练了一段情景剧,课堂上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

并因此设问:为什么“老王”再也找不到棋友了呢?生:因为他老悔棋,不讲游戏规则师:是的可见我们生活中离不开规则。那么我们谁能归纳一下我们“为什么生活中离不开规则呢?(踊跃抢答)

这节课中笔者从课程资源中选取典型事例,围绕教学目的,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导入新课,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3)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立国之本,也是促进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自然资源教育是指将教育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利用、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基于资源保护战略下的中国义务教育教学发展,增强资源与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使自然资源教学体系的研究进一步促进教学,使教学的发展更深入地研究保护自然资源。

【案例七】

在讲人教版初中思品七上第三课《珍爱生命》第二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时,学生课前去山上、去公园、小区搜集了多种不同的树叶,就是同一种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有的拍的校园中几株侧柏松对比它们的不同形状得出一个结论来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

在后来有的同学还把自己搜集的各种动物的独特性:“比如鸟的翅膀可以使它飞上蓝天;鱼的腮鳍,可以使它遨游海洋;马的利足,可以使它驰骋草原;蜘蛛的丝,可以织出大大的网……而人恰恰能运用和模仿他们的特性来为我们所用,所以我们人是最聪明的,最有智慧的”

这些例子无一不是来源于大自然,自然资源教育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中,为资源的保护发挥积极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开展自然资源教育,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将教学从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文化教育转变为更贴近于生活的文化与思想冲击教育,引导国民关注生活,关注未来,一方面丰富了教育教学的内容,使教育教学进一步结合生活,另一方面使自然资源的可贵进一步深入人心,未来的教育更显魅力。

4. 信息化课程资源

信息化资源突破了传统的时空划分,打破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界限,给课程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信息技术有利于情境的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生成,可以在短时间内呈现数倍于以前的课程内容。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是教师对学生实现不同步教学的有利平台。所以,要利用各种信息化课程资源,把他们整合到思想品德学科课程中去,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案例八】

例如在讲人教版初中思品七上第五课《自我新期待》第一框《日新又新我常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白认识自我的重要性。笔者引用了《武林外传》中的一段视频《吕秀才说死姬无命》让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电视情节来感知;在讲八上第八课《竞争合作求双赢》第一框《竞争?合作?》笔者引用了《熊出没》中《黄包车》那一段,通过熊大、熊二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导致害人害己的后果让学生感受我们在竞争中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遵守竞争规则的重要性;在讲九年级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第三框《实施可持续战略》笔者引用了大型公益视频《大自然的语言》通过“蒋雯丽――大自然母亲,姜文――海洋,陈建斌――土地,周迅――水,汤唯――花”一个8分钟的视频感受到我们资源的匮乏以及人们依然无知盲目浪费破坏自然资源的现实,激发学生保护资源,尊重自然的意识;在讲九年级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笔者引用了一段《公务员向宪法宣誓》的视频让学生明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类似上述的教学手段和行为数不胜数,尤其在当今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我们学生的视野更开阔,学校的硬件资源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我们要想开发信息化资源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了。

二、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的特点

孝义市新阳煤矿初中《思想品德》地方课程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内容密切相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整个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既是实体性的,也是观念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反映和体现这些复杂联系,并借助这些联系,才能客观地阐述问题,从而帮助人有效认识、改造自我与社会。具体来讲孝义市初中《思想品德》地方课程资源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自然资源丰富

孝义市新阳煤矿位于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吕梁,山西吕梁,山西省孝义市高阳镇,群山环绕,依山傍水。对学生积极投身大自然及了解红色文化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初中《思想品德》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革命先辈的故事无疑给青少年树立了榜样。既可以利用所处的地理位置推动学生们积极参加社会时间教育也可以利用我们当地的革命资源对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本地文化博大精深

孝义市新阳煤矿建矿42年虽然没有其他源远流长的文化,但是矿区地处孝义市,矿区居民大多来自五湖四海。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孝义当地的悠久传统文化和开发各地方人们的当地文化。

孝义市玉泉山雷音寺,孝义皮影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孝义木偶戏流传在山西省吕梁孝义市及周边市县,是扎根于民间,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地方特色剧种之一。孝义木偶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传承了孝义的民情风俗、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文化元素,起到了增强民族团结、激励民族斗志的社会作用。

例如在讲到九年级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时既可以利用我们当地的资源让学生以小见大感受到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又可以利用我们当地的革命历史和矿工们自强不息的奋斗历史让学生树立“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与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三、孝义市新阳煤矿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 从教育主题来看,孝义市新阳煤矿学校初中《思想品德》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依靠个别人员而没有充分发动教师团队的作用

走访调查了孝义市新阳煤矿周边的几所初中和类似的两家厂矿学校,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依靠本校的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等个别研究人员,而没有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能动性。

在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教师团队开发具有强大的优势。教师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己的潜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可以学习其他教师好的教学经验,分享他人的教学成果,做到取长补短和精益求精。最后教师还要注意发挥群体的合力。只有全体教师团结合作,共同参与,才能有地方课程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才能有鲜明的学校特色。

即使用到地方课程资源也是个别教师结合教材的需要而穿插其中,更谈不上去整合、利用周围的地方课程资源,而且没有形成开发的团队。

2. 从开发的内容来看,孝义市新阳煤矿学校初中《思想品德》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仍局限在应试考试的范围内

从调查问卷中发现,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依然为应试的需要。如有些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根据中考内容的需要,仍然按照习惯的教学思路和模式,把需要考试的内容作为地方课程资源,更多的是关注教材本身。这实际上就是缺乏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仅仅关注教材这一传统的课程资源,把教材上的内容讲给学生听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周围大量鲜活的资源进不了他的视野,难以成为新课程实施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走访调查中,政治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的确取决于考试这根指挥棒,如果考试需要,教师会有意识地去挖掘,如果考试不涉及,教师一般不会去花时间,也不会引导学生去了解。

3. 从开发的对象开看,《思想品德》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不能忽视学生资源

学生是课程资源,根本原因是学生是课程主体之一。一方面学生的存在是课程资源存在的依据;另一方面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具有能动作用,学生创造着课程。从理论上看,课程本身具有“过程”和“发展”的含义,课程学习就是学生通过课程来实现建构课程的意义。从表层看,课程由特定的社会成员即教育专家、课程专家或教师设计,但从深层看,课程是由学生创造的。课程实施并不完全按照设计者预定的发展路径,不同的课程实施者和学习者会产生不同的实施过程。

学生不是完全按照成人的意图和对成人生活方式的复制来成长,他们与课程接触时,时时刻刻都在用少年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去体验课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经验,这些鲜活的经验又会给课程带来新鲜血液,成为课程极为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不应该把学生看成课程和教材等毫无保留的接受者,应该积极发挥学生对课程的建构能力和鉴别能力,使学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和课程实施的主角。因此,我们在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时,要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调查中的众多教师中发现,有大约66.7%的教师认为《思想品德》地方课程资源是地方的德育资源,忽视了学生这一群体。学生是地方资源的生成者,一方面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地方资源,另一方面学生是地方资源开发的主要探索者搜集者,例如:笔者在讲九年级思品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第一框《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这一框时设计了一下对话来搜集利用学生资源:

【案例九】

我:“孩子们:我们今天是几月几号了?”

生:“2015年12月21日”

我:“那我们离2016年还有几天呢?”

生:“还有十天”

我:“是啊,那么我们有什么话对2016年的自己说呢?”

生1:“我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能够有进一步的提高”(类似的答案还不少)

生2:“我希望在期末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

生3:“我希望能考上理想的高中”(代表了好多同学的心声)

我:“那老师现在给大家30秒时间闭眼幻想一下自己十年后的模样,好吗。”

(……)

生4:“十年以后的我估计是一位志愿者,我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在给山区的孩子们上外语课”

生5:“十年以后的我估计是一位教师,我可以随心所欲的虐我的学生”(学生大笑……之后的内容在这里就不写了)

生6“十年后的我估计还在读书,或许已经是博士后了。“

生7:“我是一位成功的企业老板,拥有很多money”

生8:“我已经和我爱的那个塔结婚了,有了我们可爱的宝宝,一家人其乐融融”(有好多男生响应,他们也是这样的)

生9:没有想……(班内有的男生是这样的)

我:“刚才我们谈到的2016年的愿望我们可以说成是我们的一个心愿,也可以说成是我们近期的一个目标。我们谈到十年后的自己时,有同学说到了自己的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标,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讲的理想。

这样,通过与孩子们简单的对话,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本课,并且为下面讲解有理想和没理想的后果也做了铺垫,利用学生资源来挖掘本课是不是让学生学起来既不是那么枯燥乏味的纯理论讲解也不是感觉这些知识离他们的生活实际很遥远。拉近了学生生活实际与课本知识的距离。这难道不是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吗?

四、孝义市新阳煤矿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教师缺乏对《思想品德》地方课程开发的兴趣和积极性

笔者任教十几年来也会去搜集一些资源。但都是一些碎片,从来没有整理成系统的资料,而且想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还要浪费很多休息时间和大量的精力来完成,所以笔者对地方课程的开发也就在走走停停中毫无进展。现在有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所以才开始着手整理和开发研究。研究过程中才发现确实有很多的困难。

事实上思想品德课教师本身也是重要的地方资源,教师的个人兴趣爱好、知识储备、人文素养决定了地方课程开发具有鲜明的个性倾向,也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与教师素质紧密相连的特点、风格。如果教师在个人素质当中的某些环节有所缺失,比如人文关怀,也往往决定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大打折扣。

2. 教师缺乏对《思想品德》地方课程开发缺乏资源整合和筛选

在调查和实践中可以发现,初中教师对思想品德课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整合和筛选。没有系统的研究,这直接影响到初中《思想品德》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3. 《思想品德》地方课程开发与利用缺乏领导与统筹规划

从目前看来,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缺乏有效的领导和倡导,广大初中思品教师虽然是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力军,但没有组织,大家力量分散,一个学校的政治教师一般会就教学进行集体备课,在教研方面一般是单独作战,没有发挥团队精神

4. 教学设备落后,缺乏开发研究资金

我们孝义市新阳煤矿学校俗称孝义市教育界的“棚户区”,办学条件与城区存在较大的差异,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一方面可以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另一方面确保地方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比如学校电脑短缺,多媒体设备陈旧,图书馆的书目种类也不够多……对于地方资源的发现和引进课程都存在客观困难,

五、孝义市新阳煤矿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探索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必然引发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的变革。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途径,创建特色学校,促进教育决策的民族化我们必须利用与开发一切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地方资源。下面笔者针对上面提到的问题来简单谈谈如何在实践中对地方课程开发利用。

1.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变革教学行为方式。不能仅仅充当课程的实施者,也要主动地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师不能眼睛只看着课堂,看着书本,还要面对课堂以外,面对学生的全部生活;教师要创造性地去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资源,把课程资源当做实现新的课程目标的中介,充分发挥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教育部们要重视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如果政府出面牵头,其他相关的部门如文化局、档案局、博物馆、地方文化研究所,甚至社区等就会全力支持课程资源的开发,学校领导就会更重视,资金就会更有保证,教师就更为积极,研发队伍就更加稳定,开发效率就会更高。

2. 培训教师

大多教师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大多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一方面是课程资源特别是作为课程实施条件的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却是由于课程资源意识的淡薄而导致大量课程资源特别是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程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经过加工和转化后进入实际的中小学课程,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有的教师甚至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概念十分狭隘。也有教师知道地方资源的重要性,但缺乏开发的方法和途径,需要培训引导。所以,培训教师如何开发本地的资源迫在眉睫。

3.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策划者。教师可以制定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一方面,一个学校的思品教师可以形成一个课程开发团队,另一方面,以教师为首带领学生形成一个课程资源开发的团队。

策划者:教师

开发者:教师、学生

目的:课程与地方资源的结合,学以致用

要求:以学科为载体,从兴趣出发,与学科结合,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根据学生的兴趣,涉足学科领域的专题研究。

步骤:(1)调查地方经济政治文化,调查与学生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收集挖掘地方课程资源。(2)建立课程资源数据库,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各种各样《课程资源登记表》,把课程资源的类型、所有者,获取方式、开发动态和使用事项登记造表,分类存档,归口管理,以便查找和使用。

笔者所在学校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近几年准备利用课前五分钟演讲,教师布置好任务,学生搜集相关素材,学生将社会新闻材料与课程内容结合,让学生挖掘地方资源中锻炼能力,教师将学生搜集的资料整理成册,编成校本课程。

4.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从学生及其学生生活的具体环境出发,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地搜集到很多具体的地方经济制度方面的材料。但是相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成长经历、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的学生来说,可提供开发和利用的地方课程资源具有极大的差异。我们矿区学校就是这样一个比较复杂的地方,每一个孩子的出生地、成长经历、生活经历、生活环境都是不同的,很少有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基本都是随父母到这里来的,他们在一起本身就是丰富的资源。他们一个个鲜活的资源会给我们的课程资源开发带来新鲜的血液,成为课程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发挥学生对课程资源的建构能力和鉴别能力,使学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和课程实施的主角。因此,我们在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时,要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

【案例十】

例如,在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第二框《法不可违》时有一位孩子就在课堂上放了自己在回老家乘坐动车时列车长所说的一段录音:“太原客运段担当的动车组列车旅行,我们全体工作人员向您问好!您乘坐的这趟列车为全封闭式列车,全列禁止吸烟。吸烟不仅有害健康,更会触动烟雾报警器报警,有可能会导致列车停车。因此,请您不要在卫生间、车厢内、车厢里等任何区域吸烟,更不能将烟头投入垃圾厢内,在列车上吸烟影响列车正常运行的,民警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扰乱公共交通安全秩序等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或拘留的处罚;在列车上吸烟,导致发生火灾等严重后果,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段录音放完后,他就说我的疑惑是:“为什么有一种是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来处罚的,而有一种是按照《刑法》来处罚的,我对此当时不明白就录下来了”

笔者感觉自己的这位学生特别棒,能够处处留意生活,并把生活中的资源更准确地说是他的困惑带到课堂上来解决,他的困惑当然也帮助我们这节课突破重难点积累了很重要的资源。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利用我们矿区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自不同的省市、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经历和阅历及不同的风俗习惯等特点,不是更方便我们的教学吗?刚才那个资源就是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出发,不是靠教师,也不是靠已有的书本知识,而是学生自身去参与了解自己与他人及社会。如果我们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遇到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内容如:七年级的“心理品质”及八年级的“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内容,我们完全可以以每一单元的题进行探究,将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学生分小组,每小组有各自的任务:如搜集自尊、自信、自强的例子;调查本校未成年人的心理状况及人际交往现状等等;进行板报比赛,演讲比赛,通过学生全员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学生的各种素材整理,学生和教师完成对这一内容的课程开发,师生通过共同活动,达到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要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能力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又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案例十一】

在讲七下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时,先让学生举一些在校园内外发生的侵害学生权利的事件,同时也举了本校门口,经常有社会青年聚集,向学生要钱。“有一学生遭遇那帮人追赶时,无奈从宝宏饭店对面马路的垃圾堆滚下河滩,结果因为地势过高而碰的鼻青脸肿,小腿骨折。”“还有一学生,因要钱未果,被拖到医院后面的僻静处被围攻、殴打”……身边类似的现象很多(2008年之前,现在好多了,但仍有已辍学的学生来校骚扰校内同学的现象),但是面对类似的情况矿派出所觉得是小事不会插手;学校因为是校外的青年不方便管理;孩子的家长苦于每天上班没时间天天接送孩子而无可奈何。笔者让学生开展讨论:“在这些事件中,受伤害的都是我们青少年。面对这些事件的存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讨论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我们的成长需要法律的保护,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要学法、用法,树立法律意识。”最后引导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在这节课中,围绕教学目的,围绕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导入新课,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5. 充分利用矿区的课程资源

在矿区内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课程资源。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敢于并善于挖掘社区课程资源。

(1)利用社区的文化资源

矿区文化资源很丰富,大致可分为四层:矿区的物质文化资源,包括矿区的自然、人文景观等;矿区组织文化资源,包括矿区内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地方性的法律法规、矿民公约及地方的风俗习惯;矿区的精神文化资源,包括矿区成员在长期的矿区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和道德水平;社会活动文化资源,包括矿区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吸纳矿区的文化资源到教学中,这样不仅拓展了课程内容,还加强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还可以撷取矿区文化中的核心或精华,设计一些校本课程,增进学生对矿区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矿区的感情。

(2)利用矿区的人力资源,协助教师教学

在矿区内可供开发和利用的人力资源主要包括矿区内党政机关领导,他们可以为教师教学比如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帮助;企业界的成功人士,可以邀请他们做创业报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矿宣传部或者团委、工会等,他们中有很多学生渊博、受人尊重的人,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智力支持。比如:邀请学校已毕业的高中学生(曾经是笔者所在学校的中考状元);在读的大学生(考入名牌大学,而且在学校发展一直不错);已经找到工作的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成功自主创业);我矿工会主席等来校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请他们向学生普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介绍最新的学术前言的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离退休老干部有丰富的阅历,他们身上保持着中国优良传统,可以请他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新阳矿派出所可以协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新阳矿医院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和防治。新阳矿“出局劳模”“先进矿工劳模”可以给学生讲讲他们身上的顽强拼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事例。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勤劳勇敢、艰苦创业的思想。

(3)利用矿区的物质环境资源,丰富教学形式

矿区内有一些可供学校使用的设施和设备,能解决因学校教学设备和设施不足而给教师教学造成困难。矿区内的环境资源如公园、文化宫、万亩核桃林、洗煤厂、印刷厂、图书馆、街道办、环保科、污水处理站等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基地,给学生提供真实的体验。

对于地方资源的开发由于缺乏方方面面的支持,学生在调查中也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如在调查中遭到一些矿民的嘲笑和不配合等,所以考查的不是很充分,给出的建议也不是那么具有特色和很强的针对性。但是我们至少在这方面做了很努力的尝试,保留了个别难得的资料和视频,这次活动也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掌握了部分环保活动的方法,提高了实践能力。如果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相信我们的活动会更成功。

参考文献:

1. 著作类

[1] 邹尚智.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

[2] 杨九俊.新课程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冯根水.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论文类

[1] 朱小蔓.当前中国中学道德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创新方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4(4).

[2] 王 军,朱宗旭.开发利用地方德育资源的三大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5).

3. 网站类

[1] 百度网.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特点分析;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政治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单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