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0: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改进设计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院校常规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施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以及检验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教育部办公厅于2004年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这进一步指明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江苏省高职院校人才水平评估工作中,也将毕业设计(论文)列为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不仅组织了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而且对高职毕业论文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考核。面对高职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的日益突出,而别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毕业论文的质量日趋低下,甚至很多高职院校得出取消高职毕业论文。其实,我们需要反思高职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出应对的措施。结合我执教国际贸易专业以来多年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的经历,试着对此进行分析。
一、高职国际贸易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偏离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国际贸易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应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涉外实践应用型人才。而目前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还是沿袭学科本位下的“学术性”的论文模式,“学科本位”观根深蒂固。近年来,部分高职教育老师认识到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差异,并在相关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不少重大成果,如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定位、高职教育的课程观、教学方法等。然而,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目标、选题、撰写要求等方而,仍然采用传统“学科本位”的论文标准,强调毕业论文对学生学术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训练功能,强调毕业论文的学术性、理论性、创新性。这与高职教育以实用性、应用性为目标的要求背道而驰。
2.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不合理
通过对我校及周边四所高职院校近五年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的查阅发现,目前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学术性”影响根深蒂固,近五年四所学校的论文选题中绝大部分都是理论性的,平均选题理论研究型占比达到86%;而实践研究型、调查报告以创业计划书,这些反应高职教育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方面的选题占比都不过10%,具体见下表1。而且在查阅四所学校国际贸易专业论文时发现,很多选题连年选用,选题固守没有创新。
3.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方面存在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大多(83.8%)为扩招后普通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而普通院校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和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基本模式与高职生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相同,很多论文指导老师当年本科毕业论文或研究生学位论文就是这么东拼西凑“写”出来的。由此看来,高职国际贸易毕业设计(论文)的重学术轻实践应用是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一种延续。另外,有国际贸易专业青年教师参加工作后一周两三门、20多节课的教学任务已使他们难以招架,很少有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对学生论文所涉及的问题知之甚少,其结果必然导致毕业论文指导成了师生间“空对空”的文字和思维游戏。更何况,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师生比逐渐拉大,教师指导毕业生论文写作的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外聘指导老师又受资源所限,管理者不得不“赶鸭子上架”,让那些并不具备论文指导能力的青年教师去指导。
4.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方面存在问题
毕业设计(论文)在绝大部分院校都是放在大三的下学期,即第六学期。而这段时间内学生需要顶岗实习、准备就业。这就使得学生为了实习和找工作,花在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就相对少了很多;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在实习和工作时,与论文指导老师缺少面对面的指导,这都影响最终毕业设计的质量。在与应届毕业生的交流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与自己的实习内容甚至学校所学关联性不大;也有学生把这段时间内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视为一种无意义的负担。
二、高职国际贸易毕业设计(论文)的改进
对于类型和层次不同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应有区别对待,这便是教育界一直推行的“因材施教”。“应用性”人材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目标,高职国际贸业专业的教学特点决定了,高职学生不可能、也不应该写成“学科本位”意义上的高质量毕业设计(论文)。因此,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应从:学生岗位实习或社会调查等实践中遇到的与本专业相关的问题着手,以贴近“实用生”和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方面来选题。毕业设计(论文)可以是调查报告(综合性的或专题的)、以顶岗实习单位经营管理分析、创业计划书的设计等等。
2.合理安排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时间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大都安排在第六学期,由于学生需要进行顶岗实习和找工作,这样的安排使得学生对毕业设计与论文的写作与生活中的其他工作安排相冲突。因此,建议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时间适当前移:从第4学期开始,对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应用文写作课,同时指导学生开展文献检索、社会调查、数据统计等写作准备性技能;第5学期指导学生选题(选题可以结合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及实习岗位),并确定写作进度,并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准备;第六学期学生进行论文的撰写,并定期与指导老师联系、商量论文写作。
3.强化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的师资
由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应重“实践性”轻“理论研究”所以,在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的选择上应该选择懂高职教育理念又具备国际贸易实践经验的老师进行。在具体论文指导时可以形成: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及企业兼职专业老师为辅的论文指导团队进行。突出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选用教材一般采用国家规划教材,教材的编写人员主要由从事此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组成,普遍不在公司一线工作,技能和技术上已经到不到目前公司的要求。另外,从开始编写教材到印刷出版,再到学生使用,往往已经过了好几年。由于WEB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再加上网站设计开发工作的特殊性,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往往都是前几年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公司对于网站设计人员的要求。
1.2教学内容方面
一本教材中前面章节的教学内容往往以知识点为主,后面章节加上几个WEB系统设计与实现,知识点非常分散,没有完整的围绕一条主线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教学内容没有紧紧围绕一条主线进行,学生学完之后总感觉学了很多东西,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用。
1.3教学方法方面
传统教学都是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没有从实际工作需要入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学生根据教师的讲授一步一步去完成,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4教学条件方面
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室+机房来保障教学,虽然能满足教学条件要求,但是学生在学校感受不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学习没有动力。
1.5教学团队方面
教师往往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但是大部分教师没有相应的工作经验,直接从学校毕业就来到职业院校当老师,不了解社会上对于本门课程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和企业对于本门课程的人才需求。
2《网站设计开发》课程设计改革
2.1课程设计思路
依托各个网站设计公司及软件公司,开展校企合作进行课程联合开发建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依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基于网站架构设计师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过程设计来进行课程教学体系。在课程设计中通过“真实产品开发、项目载体、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将完整的项目开发过程贯穿在整个项目开发中,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将网站设计开发知识和技能贯通于实践项目,以真实项目为核心整合网站设计人员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内容的选取上坚持够用、实用、新颖的原则,减少理论知识的讲解,理论基础知识以够用为准。同时,增加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知识,加强知识的实用性。密切结合行业需求,相关课程需要,注重知识连贯性和实效性。
2.2课程内容改革
《网站设计开发》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以培养WEB应用开发程序员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岗位和前后课程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本课程基于一个真实的完整的项目----新闻系统开发的工作过程,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在WEB应用开发程序员岗位上每一工作环节的专项职业能力。(1)课程内容设计将实际项目转换为教学内容确定学习内容。以往的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非常非常松散,没有明确主线,因此我们选取真实的项目“新闻系统开发开发过程”为教学内容,根据开发流程将工作领域分成9个典型的工作情境,分别为搭建新闻系统项目开发环境、撰写新闻系统项目系统文档、新闻系统数据库设计、新闻系统数据库访问层设计与实现、新闻系统后台用户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新闻系统后台栏目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新闻系统后台文章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新闻系统前台页面显示模块设计与实现、新闻系统安全控制与部署。(2)教学内容(表1)
2.3教学方法改进
2.3.1逆向式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摒弃原来那种先讲后练习的方式,而采用先简单给学生说明具体任务完成的思路和步骤,学生对照任务的思路和步骤自行完成,学生在任务过程中出现问题后,由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讲解任务的实现过程,并进行理论的提升。2.3.2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将一个大型项目拆分成一个个小任务,通过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个个小任务,最终实现一个大型项目。在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小任务中,教师只是辅助指导,真正做到了讲、学、练一体化。通过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3.3项目实训教学方法:在综合练习之后,结合所学知识,给同学分组进行项目实训。通过具体的项目,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软件开发研究的经历,充分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加强了学生在工作别需要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为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很快进入与实际工作衔接的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2.3.4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BT(Problem-BasedTeaching)[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在课堂上设计问题情景,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主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
2.4教学条件改进
2.4.1以现有的多媒体教室或机房建立仿真教学环境,由教师扮演企业代表,学生扮演软件开发团队成员,完成客户与项目组的交互过程。教师提出需求,学生完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调试、提交作品”的各个过程,模拟企业项目的完整开发过程。2.4.2在学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工作室,由学生从校外接一些真实项目开发的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参加到真实项目的制作开发工作中去,这样,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很快就能成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2.5教学团队改进
2.5.1走出去,给一线教师提供到网站设计公司挂职和下企业实践的机会。2.5.2请进来,邀请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网站开发人员,在本课程中担任外聘教师,负责带领学生开发具体项目、综合实训指导等工作。
1.1 设计现状
高速公路包含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房建、机电、安全设施、绿化等工程,设计上一般采用联合体中标分专业各自设计的原则,并没有建立起相互沟通的联合设计机制,这样不但容易造成重复设计,并且由于设计标准的不一致,导致机电工程不能正常实施。
1.2 改进措施
由于机电设计质量至关重要,提高设计质量是做好机电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的首要。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划清各专业的设计范围。从项目整体出发,并结合工程实施时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划分各单位工程设计范围,例如隧道工程中就不需要设计洞内机电设施预埋,在机电工程中进行统一设计。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了土建预埋与设备安装之间矛盾。二是机电工程由于涉及预埋较多,设计必须前置且与相关单位工程进行联合设计。在桥梁中央带内缘防撞护栏内需要预埋过桥管线托架,预埋形式、间距需要同机电相结合;房建工程中需要同机电工程结合主要有以下内容:(1)各收费站设备机房室内平面布置、使用面积、室内环境、设备专用电源和防雷接地要求,以及电缆引入室内人井,电缆爬架、专用配电箱位置、各机房间线缆连接所需沟、槽、管、洞尺寸和材料等详细要求;(2)机电设计单位应提供机电工程场区管道通用示意图。通用示意图必须明确从收费广场边井到机房大楼局前井、广场边井到配电房及局前井到配电房的管孔数量、规格和材料要求,并明确人手孔的几何尺寸、防水和设置要求,管道具体路由及人手孔设置的位置和数量;(3)收费广场土建工程的收费岛上预埋管道及设备基础、收费亭以及收费广场下横穿管道和人手孔等收费土建工程。
2 合理安排机电工程招标工作
机电工程一般做法是待施工单位进场后,要会同区域联网中心、运营单位、设计单位进行联合设计,其目的性是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施工图设计。因此就需要机电施工单位及早进场,抓紧时间进行联合设计,对发生变更之处,结合相关单位及时进行修改。
机电工程工期一般较短,根据工程实际规模,大约在三至五个月左右。施工的重点虽然为设备的规模化购置与后期的安装调试,但通信管道工程敷设等前期土建工程施工进度对机电设备安装能否按期展开,或能否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留有合理的施工周期影响很大。实际上,这种影响在以往的高速公路项目中几乎都存在。因此,为了实现土建工程与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有效衔接,必须严格控制通信管道工程敷设等前期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考虑到上述因素,机电工程招投标时间最好安排路基、房建工程已实施过半情况下进行,待招标结束施工单位进场后,可以有充足时间进行联合设计,同时与主体、房建工程提早结合,准备通信管道工程敷设等前期土建工程。如果招标安排过早,受政策变化因素影响容易产生不必要的合同纠纷;如果安排过晚,通信管道工程敷设等前期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就不能得到保证,同时联合设计也会很仓促,不能起到完善设计的作用。
3 施工前期阶段
3.1 依据公路项目实施整体安排,编制机电工程施工计划
由于路基工程、房建工程中涉及机电土建内容,如中央分隔带管道、结构物中央分隔带桥架及过路横管、房建工程中的通信设备室及监控室的设置及线路的布设等。应在项目开工前,就站在整个项目实施和实现项目总工期目标的高度,依据土建和机电紧密衔接的原则,结合机电工程的特点,及时编制机电工程施工计划。合理划分机电与土建和房建工程的界面很有必要。根据机电系统的规模,机电系统实际的安装调试工期一般为三个月左右,但前提是所有的预留预埋件和施工界面都能够为机电系统及时提供。因此,机电工程的顺利施工离不开主体、房建等工程为其提供良好的施工界面和路由的前提。
3.2 中央分隔带内通信管道预埋一般做法
通信管道主要为路基中央分隔带内通信硅芯管。一般路面结构层厚度为72CM左右,为防止通信硅管受冻和绿化植物影响,埋置深度不小于80CM,这样就需要将通信硅管路床范围之内。为确保路基工程刚度路床均为灰土,一般情况下都是做完路基灰土后机电施工单位再用小型挖掘机开挖通信硅管,由于灰土强度高挖掘进度非常慢,而且容易破坏已做好的灰土层。
3.3 紧急电话和监控横穿线路预埋一般做法
机电工程中在路基边缘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紧急电话和监控设备,需在设备与中央分隔带之间横穿路基预埋通信硅管,一般情况下由机电施工单位待路面刚性基层完成后进行开挖基层再预埋,由于基层强度较高开挖时很费力,而且对路面整体质量带来一定的隐患。有的工程直接变更为顶管方法,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工程费用。
3.4 改进措施
为解决一般做法中的存在的问题,结合长深公路(承唐界至南小营段)高速公路做法,笔者提出在路床施工时,提前直接预埋中央分隔带内通信硅管。这样可以避免二次开挖灰土层,同时也加快了工程进度;同时在路面摊铺基层前先行完成横穿管道的铺设,这样做不但不会路面工程整体质量和进展,而且能够节约预埋成本,加快机电工程的施工进度。只有通过这样的精细化管理,才能实现土建工程与机电工程的无缝衔接。
3.5 提前考虑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和收费站的外电接入问题
及时提供有效电源,是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的前提和基础,以往的许多高速公路项目都因供电不及时而造成机电设备和系统加电调试不及时,甚至有的根本来不及进行系统联调就仓促开通,留下不少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工程设计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初始阶段,无论从水利事业,还是从发展大计上考虑,都应该加强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应该在完善水利工程设计的监督机制、招投标制度等基础环节上下功夫,抓住水利工程设计前期准备和质量控制这两个关键,将水利工程设计工作更好、更全面地开展。
一、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前期勘测结果不准确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由于很多设计单位的人员数量不足,设计任务繁重,并且时间较紧张,还有的设计单位从资金方面考虑,简化了工程前勘测流程,并没有亲自到实地进行勘探。因此,布点数量与最初的工程预想产生偏差,钻探的深度也不达标,只是单一的采取钻探的方式,并没有采取其他先进的勘测手段,勘测结果不够准确。有些工程设计甚至会简化勘测这个环节,根本不对工程的实际地质环境进行勘测,直接利用已有的地形图、地质资料进行工程设计。无论是勘测结果不准确,还是无实际勘测,都会影响到工程设计方案。例如方案中的坝址确定、施工导流方案的设计,工程重要的构件布局的合理性也会受到影响。
(二)设计方案可执行性差
近些年,水利工程的数量急剧增加,涌现出了大量的新型材料、创新工艺,这些创新的因素被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可以节约工程投入成本,节省人力与物力,缩短了工程工期。但是,在新材料的使用与新工艺的运用上,存在很多差强人意的地方。一些工程设计者过分推崇这些新技术,提倡在工程中牵强使用这些新技术,使工程建设变得十分复杂,脱离了工程项目实际,最终适得其反,没有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除此之外,很多先进的技术应用于水利工作中,后期投入运行后,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较高,使站的资金运转增加了压力。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时,不应只考虑工程中技术含量的多少,应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工程方案的设计,提高工程方案的可实施性。
(三)工程设计人员之间沟通不足
整个水利工程是一个主体,它的整个工程设计也是不可分割的。完整、科学的工程设计包括多个方面共同的努力,例如水利设计、电力设计、金属结构设计、电气设备的安装等。这些方案的设计必须都是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既要保证每个单一方案的科学性,也要保证整体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例如,如果水利工程中各个专业的设计存在问题,就会出现很多重复的工序,既浪费人力,也浪费财力。一些预埋件、预留孔、预留线路没有预留,后期的施工就会破坏前期施工的混凝土,影响工程进度与质量,并且还会埋下安全隐患。
二、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要点
(一)水利工程设计要注重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在进行工程设计之前,工程的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必须对工程所处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保证在设计的时候可以通过相应的方法策略解决好工程与环境协调这一问题,保障资源利用的合理性。设计人员必须摒除传统世俗的审美及评判标准,避免病态空间的构建和问题的发生,在减少视觉污染的同时,使整个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得到有效提升。
(二)水利工程设计应加强对生态及美学因素的强调
水利工程的实际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对水资源的控制和利用方面,其结构的外在美观性也也同样影响着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水利工程设计要对各种生态环境理论和相应的生态技术进行充分的考虑与运用,以便于实现对水量和水质科学配置的同步化,将工程设计与生态环境设计进行有效结合。
为了能更好地、更持久地为人们服务,按照工程力学等相关水利工程理论的要求,生态水利工程必须保证安全,达到抗损耗能力强等建设标准,要做到在实际中能够抵御各种严酷气候条件,还要按照相关原理确保工程符合自然生态特征和规律,避免因违背客观规律而造成的过度消耗。如此,则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方案的筛选过程中务必进行多项指标比对,反复考量利弊,坚持选择具备水利和生态两者最佳衔接点的设计方案。
(三)水利工程设计要凸显文化品味和文化内涵
不同于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现代水利工程从某一角度上看已经成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其文化品味与城市的品味结合在一起,水利工程设计的文化品味和文化内涵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文化气息。因此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城市的人文风俗、自然文化等进行相对深入的了解和感知,以便于通过相应的建筑设计、景观和水域等的布局与规划,使整个水利工程的文化品味与城市的文化气息融合在一起。
(四)水利工程应从景观设计的角度上进行优化
以上也已经提及,现代水利工程设计不仅仅要对安全和质量问题进行考虑,同时还必须从生态、美学以及文化等方面加以考虑。而景观设计作为凸显工程生态性、美学品味和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影响着工程设计的最终效果。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对景观设计问题进行相应的斟酌和优化。
三、加强水利工程设计的措施
(一)注重水利工程的前期设计
要建立水利工程设计的指导体系和规范标准,确保水利工程设计的质量,满足水利工程立项的基本要求。要全面展望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性资料,使水利工程设计更为丰满和科学。要在水利工程设计之间对地理、生态和人文印象进行考察,避免盲目水利工程设计的出现。
(二)完善水利工程设计监理体制
首先,要继续完善水利工程设计监理体制,为监理工作找到一个规范的执行与保障体系,从根本上确保水利工程设计监理的有效性。其次,在实际的水利工程设计监理过程中,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全面而动态的监理,将监理融入到水利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消除在初始状态。最后,要在水利工程设计监理中,建立质量和效率意识,以监理提质量,以质量保效率,推进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向深入发展。
(三)加强水利工程设计招投标制度
招投标制度应该坚持“三公”原则。要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实行水利工程信息的公开化,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建立起规范、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标制度,进而推进水利工程设计招标工作正规化的实现,在提高水利工程设计招投标透明度的基础上,实现水利工程资源共享和监控有效。水利工程设计单位在招标中,坚持兼顾工程质量和施工价格的原则,遵循平等竞争、公开公正、诚实守信的原则,促进招标行为的规范化,形成科学的招标程序和招标制度,保证水利工程设计的质量。
(四)加强水利工程设计的质量管理
要想有效地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在设计时,要强化质量管理,确保整个设计质量水平。设计时要紧紧围绕工程质量和顾客的需求来设计,不断提高项目设计质量,通过全方位质量控制来推动发展。设计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具体详尽,进而提高水利工程设计水平。
结束语
水利工程设计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设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影响工程设计质量的前提。工程设计人员的思想认识、工程设计人员的管理等,也是影响工程设计的因素之一。此外,各级各部门更要加大工程设计审查力度,加强自身的责任心,最终促使工程设计部门拿一套功能完备、与工程实际相符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raised a few questions in this common with everyoneencourage each other.
Keywords: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problems;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繁重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适用、经济和合理性,但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常常发生建筑结构设计的种种概念和方法上的差错,这些差错的产生,有的是由于设计人员没有对一般住宅尤其是多层住宅设计引起高度重视,盲目参照或套用其他的设计的结果;有的则是由于设计对设计规范和设计方法缺乏理解;还有的是由于设计者的力学概念模糊,不能建立正确的计算模式,对结构电算结果也缺乏判断正确与否的经验。
一、建筑结构设计中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1取大舍小的原则
“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等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理念,结构由构件组成,每个构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按照重要性划分也有应所区别。一旦有不可预测的破坏力产生,每个构件之间应具备协作抵抗的能力,以保护结构免受摧毁或者延长被摧毁的时间,做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若设计中让构件处于平均用力的位置,那么会发生“玉石俱焚”的场面,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因此,在建筑结构中,为避免“房倒屋塌,人财两失”的恶果,设计中分清主次,做到取大舍小。
2刚柔并济
“刚柔并济”是每一个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应遵循的原则之一。结构刚度大的构件变形能力就差,当承受巨大的偶然荷载时,建筑结构刚度大的构件承受的外力大,产生的内部应力就较大,容易造成局部严重受损而导致整体破坏;若结构太柔,虽然能够助于消减外力,但是容易引发大幅度的变形而最终整体倾覆。因此,虽然建筑结构究竟是刚好还是柔好,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界定,但是刚柔并济是当前设计者坚持的原则。
3多道防线
在一个安全的建筑结构体系中,应该是按照多道防线设防的。当灾难带来的外力作用时,建筑中每一个构件都应共同抵抗外力。若将保障建筑安全的希望寄托在某一个单独的构件上,那是非常危险的。单片墙不如多肢墙,纯框架不如框架剪力墙等,这都是多道防线设计思路的表现形式。
4打通关节
在建筑结构体系中,由于结构体系是一种变化的统一,因此关节无处不在。从以往的灾害中可以看出,相当大比例的建筑破坏是从节点开始的。所以,合理的建筑结构中应该是浑然一体、没有任何关节的,这样有助于外力迅速地传递并消减。基于对此的分析,设计者应考虑将建筑结构中的关节“打通”,让力量在关节处的疏散畅通无阻。
在结构设计中涉及到的四个原则,其中“取大舍小”、“刚柔并济”以及“多道防线”是设计理念中的战略问题,但是实现这些战略思想的根本保证则是“打通关节”这一原则。结构设计的最终操作,全部归于“打通关节”的落实与实施。在设计的原则中,若想打通关节,首先要解决的是外力在结构体系中重新分配,以确保力量根据各构件的刚度情况而合理分配,避免集中用力,最终目标则是静态的平衡。打通关节而保持平衡的最终目的就是原始静态的永恒,若力量无法畅通疏散,各构件之间的静态平衡就会被破坏,导致结构的变化。
二、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1选择建筑基础的问题
现代建筑越来越趋向于高层化,因此高层建筑应该选择整体性能好、能承受一定压力、允许一定程度的变形且能够调节不均匀沉降,以达到经济与安全双合理的目的。一般有筏板基础、调叉梁基础及箱形基础等,应按照上部结构的类型、荷载力、地基承载力等选择相应的基础形式。
2地下室设计中常见问题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的强度、厚度等,均要根据建筑现场的条件、地下水位状况、上部结构承载力等,与地下室的层数、埋深、水平荷载大小等进行综合考虑。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外墙厚度不能小于250mm,其混凝土强度应选择等级较低的,若混凝土强度的等级过高,会大量使用水泥造成收缩裂缝。地下室外墙配筋的选择,主要考虑其受到垂直于墙面的水平荷载力的控制,这种水平荷载力包括室外地面荷载发生的侧压力、地下水压力等。
3关于回弹再压缩的问题
当开始挖掘基坑时,处于摩擦角范围内的坑边的基底土会受到约束而不反弹,坑中心的地基土则会反弹,其回弹主要以弹性为主,回弹部分由人工清理。若基础比较小,坑底受到的约束就会大,若是独立基础,可以忽略回弹现象,在计算其沉降时,要按照基底附加的应力来计算;若基坑很大,受到的约束较小,在计算其沉降时应按照基底的压力来计算,将坑边土被约束的部分作为安全储备,这就是计算沉降常常大于实际情况的重要原因。
4连梁超筋的问题
在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中,连梁超筋也是一种常见问题。某一段剪力墙的各墙肢通过连梁的方式形成了整体,成为壁式框架或者连肢墙,增强该墙段的抗侧刚度,此现象的基础则是倚靠连梁的约束弯矩。连梁超筋问题实际是计算剪力无法满足剪压比的要求。一般连梁超筋的位置在剪力墙结构中,竖向在总楼层的约1/3左右高度,平面中则是较长墙段的中间部位易发生连梁超筋,若某个墙段中墙肢截面高度的大小悬殊不均,那么在大墙肢上的连梁容易超筋。
三、改进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的措施
1注意收集资料
注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利于准确确定计算参数。由于建筑工程受到所处地理位置的制约,在设计中需涉及一些特殊性的参数。例如基本雪压、基本风压、场地图类别以及抗地震烈度等参数的选择,可根据《全国基本雪压分布图》、《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以及该工程的地质报告来最终确定参数。
另外,墙体围护的主材料会因地区差异而有所区别,因此要根据实际选用的材料来确定墙体荷载情况。而且一些特殊的重要建筑结构,还要根据类似工程的经验来确定如何取值各种参数。在设计开始之前,要充分收集在设计中所需的各种规范、资料等,根据不同的地区、工程类型等确保计算参数的准确度,以此避免由参数不合理等问题造成的资源浪费或者返工。
2熟悉结构设计辅助软件
在进行结构建模这一环节时,需对每一个参数的含义都有所了解,修改参数要有依据,不能随意而行。要注意参数适用的范围,同一个参数会有其自身的适用性,在砖混结构中适用的准确参数,但是未必能应用到框架结构中;在多层结构中适用的准确参数,在高层结构中却无法应用,这种参数的适用性在软件计算时要有所考虑,每一种计算的理论都有本身的假定条件,软件的编制一般均符合这一种特定的技术,所以在软件使用前要对其技术条件有充分的了解,否则无法解决结构设计中的实际问题,还会带来错误的判断。因此,有些时候设计辅助软件也需手算来复核,不能完全依赖软件计算的结果,尤其是带转换的构件。
3加强与其他专业的沟通与配合
首先,拿到提资图后不要盲目开始建模计算与上机绘图,要先开展全面的分析,同时与建筑设计人员及时沟通,对工程的各种情况如选型、功能等充分了解,对建筑图的意图及平立剖的关系要有透彻的理解。必要时要组织各专业之间开展协调会议,明确每个专业之间需要配合并注意的地方,统一标准及做法,确定出原则性的解决方案,让各专业的条件图发挥真正作用,避免已经出图后还需返工调整方案,推迟工期。
4做好建模前的处理工作
在开始建模计算前要做好处理工作。例如对荷载能力要准确计算、不能估算,要根据建筑做法或者使用要求来输入悬挑构件和转换层构件能否考虑施工活荷载的不利而影响到楼梯洞口的输入局部开涧的处理,以及飘窗部位倚载处理等,一些比较难处理的复杂地方,要运用力学的知识来简化,进行等效处理,以减少用于计算的工作时间。
5注重结构的优化
在计算时,既要考虑满足技术条件,又要顾及经济性。不能“少动脑筋,多加钢筋”,盲目加大配筋量或构件截面,导致粗梁、胖柱、深基础,一些设计人员计算不准,加钢筋及层层附加保险性“,而造成超筋梁柱,将延性构件设计成脆性构件。在设计中,要始终遵循“强柱弱梁、强压弱拉、强剪弱弯”的原则,同时注意构件延性的性能,关注薄弱部位,关注钢筋的锚固长度尤其是直线段锚固,考虑到温度应力产生的影响。
5.1 从结构计算角度,看结构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避免荷载计算的错误。诸如漏算或少算荷载、活荷载折减不当、建筑物用料与实际计算不符,基础底板上多算或少算土重。
底框砌体结构验算时就应注意:底部剪力法仅适用于刚度比较均匀的多层结构,对具有薄弱层的底层框架混合结构,应考虑塑性变形集中的影响,通常对底层地震剪力乘以1.2-1.5的增大系数;底层框架混合结构的剪力分配不能简单地按框架抗震墙的方法。因为底框架结构中只有底层框架抗震墙,应采用双保险的方法,抗震墙承担全部剪力,框架按刚度比例承担剪力。刚度计算时,框架不折减,抗震墙折减到弹性刚度的20%-30%;应考虑底层框架柱中地震作用产生倾覆力矩所引起的附加轴力。
避免楼板计算中不正确方法。连续板计算不能简单地用单向板计算方法代替;双向板查表计算时,不能忽略材料泊松比的影响,否则,由于跨中弯矩未进行调整,将使计算值偏小。
对电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正确评价。目前结构计算大多采用结构设计计算程序进行计算,如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必须根据工程设计的经验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其正确与否,决定能否作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5.2 从构造角度看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构件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的限值。尤其是在抗震设计中既要保证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具有一定的延性,又必须满足最小配筋的要求。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保证钢筋在各个部位所需满足的锚固、延伸和搭接长度,材料选用也必须满足强度要求。
为了防止屋面温度应力引起的墙体开裂,必须采取有效的通风散热措施。
按抗震构造要求设置的构造柱,应在整个建筑物高度内上下对准贯通,上至女儿墙压顶,下伸入基础圈梁,或伸入室外地面以下500毫米,构造柱与圈梁、楼板和墙体的拉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另外,还要注意按照对称、均匀、规整的原则来考虑平面及立面的布置,综合考虑多道防线抗震等,以避免薄弱层的存在。这些都可作为设计理念来重视。在优化设计中,从结构的选型、分析计算、布置到截面设计等细节的处理,在整个设计环节中均要考虑到各方面的综合因素,最终达成合理分析、科学处理,力求经济合理的最优化设计方案。
四、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作为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的工作,需要设计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本功及灵活创新的思维与能力,同时还需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设计人员在工作中应做到反复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保障建筑的实用性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1
十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的高度重视。谈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认为领导重视、加强队伍建设、群众广泛参与是繁荣发展群众文化的基础和保障。
一、目前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近年来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群众文化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居民的认可,但是在工作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还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改进。
(一)对群众文化不够重视,经费投入不足。活动经费还没有列入财政预算,一些群众文化活动还缺乏经费保障。各级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对文化建设虽有所投入,但还满足不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需求。目前还有一些基层单位尚未建立文化室,一些活动室与会议室合用,活动设备也较单一,尤其地势偏僻的行政村和一些先建社区,没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以及文艺器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文艺演出没有音响和灯光,演员没服装的现象亟待解决。
(二)群众文化队伍人员不足。基层单位普遍文化从业人员少,街道(乡镇)文化中心的主任(文化站长)大多还是兼职,他们缺少专业知识,对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多是门外汉,由于他们不懂文化所以对文化工作也不感兴趣,基本上是插不上腿说不上话,连基本民族乐器的名称、作用都说不上来,连最起码的文艺常识都闹不懂,致使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不得力,上拨文艺器材管理不善,出现损坏、丢失的现象,这些严重制约了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
(三)重城市轻农村。多年来,文化部门在组织开展群众活动方面,在设备配给,资金运用上,都是侧重社区忽略乡村。客观上讲社区文化有组织、有人才容易搞。农村交通限制,人才匮乏、素质低不好组织。使全区文化工作造成严重城乡失衡现象。
二、进一步繁荣群众文化的建议与对策
为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激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群众的文化质量,提升城乡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不断增强社会正能量,真正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一)领导重视是繁荣发展群众文化的基本保证。前几年,由于我们存在重经济、轻文化,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特别是由于放松了群众文化活动,缺少先进文化的引导,社会一些不良风气不断蔓延和滋长,严重影响了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党的十提出了在我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目标、措施和任务。其中,用了很大篇幅阐述了文化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对文化工作的认识,加大经费投入,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文化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责任。明确了各级党委要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日程,要把繁荣发展群众文化摆上重要位置,彻底扭转光抓经济忽略文化的现象,让先进的文化引导教化广大人民群众。
(二)加强文化队伍和设施建设是繁荣发展群众文化的基础。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人才队伍和文化设施是基础,是根本。首先,我们建立了以文化馆为网头,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共同参与的三级文化网络。其次,拔事业心强有文艺专长的任文化中心主任,社区让文艺能人充当群众文化组织的负责人,从上到下建立一支专业性的文化队伍。另外,我们还建立文艺人才培养机制,文化馆免费对外开放,不定期举办舞蹈、声乐、器乐、创作培训班。最后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打好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2006年,我国旅游收入占到GDP的4%左右,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以其关联性、综合性、带动性和先导性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然而,与旅游业迅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旅行社行业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严重障碍。本章在分析旅行社行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分的基础之上,从行业管理角度提出了解决旅行社行业管理问题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一、旅行社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旅行社在规范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些旅行社存在着只顾眼前经济利益,为了在行业竞争中生存,迫切为了蝇头小利与竞争者在同一线路、同一客户群、同样的服务上瓜分市场,而不管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获利。旅行社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一个最好的体现就是以削价竞争为主的旅行社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大多数旅行社盲目的为争夺游客而疯狂降价,甚至出现了“零团费”、“负团费”的状况。旅行社的降价导致了各项服务标准降低,导游按30%的行规收取导购回扣,旅行社通过拆分价格的“策略”将签证费等必要的费用排除在团费报价之外,最终导致游客与旅行社的关系紧张,不但不会刺激产品质量的改进,反而使服务质量被忽视,无法保证质量或无力保证质量,使旅行社卷入另一种形式的恶性循环。旅游局曾联合工商、税务等部门出台了关于海南旅游最低限价政策,但效果不佳,滥价竞争现象仍普遍存在。
(二)旅行社在经营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旅行社的市场准入己完全放开,申请设立旅行社的门槛很低。旅行社已由过去国有旅行社占主体变为民营旅行社占主体。国内许多旅行社是在过去国有大型旅行社,如中旅、国旅、青旅、教育、康辉旅行社等基础之上通过转让、承包、重组等方式形成个体经营旅行社或股份制旅行社。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过去大型国有旅行社的总社与其在各、市的分支旅行社虽表面上具有部分相同的名称,但他们之间并没有任何业务联系及组织关系,仅有相互股份持有关系,同级各分支旅行社之间无任何联系。任何人只要一次2万元所谓的承包费即可获得这些知名国有旅行社的命名权,他们通常不对外挂牌,业务一方面靠个人关系获得,一方面靠在报纸上打小广告获得。具有政府背景的旅行社如教育旅行社,也很少对外挂牌,很少经营散客旅游业务,主要靠承办教育部门的各种会议或靠业主个人关系拉拢团体客户获得业务量。旅行社的这种“以包代管”的管理模式使得很多旅行社虽然名称相同,但实际上各自为政,经营规模很小,没能实现规模经济。
(三)旅行社在产品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
旅行社普遍不重视市场营销,从产品设计到销售及售后服务各个环节均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1.产品雷同,差异性小。目前旅行社向游客提供的旅行社产品几乎全部集中于“团体、包价、观光、标准”的产品,即散客游产品比例很小;包价旅游产品以全包价为主,灵活包价和单项服务的比例很小;消费档次上以标准等为主,豪华等和经济等比例很小;旅游以观光为主,其他形式的旅游所占比例很少,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除了产品类别单一外,各社推出的线路、服务内容更是雷同。2.产品初级化,质量不高。旅行社提供的观光产品还处于初级开发水平,观光旅游产品尚缺乏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和享受性;而度假旅游产品、商务旅游产品等其他旅游产品开发的水平同国外相比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旅行社恶性价格竞争更导致了旅游产品质量低,如购物时间长、景点不具有代表性、服务标准低等现象。
二、完善旅行社行业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目前,我国尚无一部针对旅行社的法律,行政法规也只有3部,对旅行社的管理主要就是靠地方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旅游局行业管理处对旅行社的行业管理采取的放任自流的态度,也是造成旅行社行业“散、小、乱、差”局面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旅行社行业管理,规范旅行社行业秩序,引导旅行社健康发展显得十分必要。
(一)完善旅行社行业管理制度
1.制定行业技术标准、评定等级
旅行社业的产品是服务,而服务的质量很难像有形产品那样获得检验,因此,旅行社管理机构可以通过制定业务技术标准进行事前检验。可以从旅行社的资质、业务人员执业技术规范、操作规范、产品标准等方面制定详细的技术标准,在全行业中推广。
2.加强对旅行社经营行为的监督力度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应对旅行社“零团费”、“负团费”的价格营销以“低于成本的反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违规旅行社经理要严惩不怠,在媒体及国家旅游局的行政办公网上公布损害旅游消费者利益等违规旅行社及其经理人员的名单。对于违法进行承包经营和不对外挂牌的黑旅行社一经发现要严厉处罚。
3.进一步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旅游局的政务信息网站做的还很不完善,网站只是行政管理部门用来政务信息的窗口,而关于旅游各行业的动态信息几乎没有。因此,旅游行政管理机关应将提供旅游消费信息作为一项工作,逐步构筑本地区各景点的消费水平、各种通达交通费与各档次饭店住宿花费的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公布于众。倡导“优质优价”、“质价相符”的消费观念,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二)促进大旅行社集团化,中小旅行社专业化
旅行社业未来的行业结构发展趋势是旅行社根据自身的规模、实力、内部结构、市场需求及竞争状况,通过专业分工、规模经营、协作与联合等途径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形成专业化分工体系。
1.大旅行社转变为旅行社集团、旅游批发商
大型旅行社可依据自愿、平等、互利互惠、鼓励竞争和稳定联合相结合的一般原则,以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坚持公平竞争、禁止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的总体要求,采取市场力量为主,通过合并、兼并或其他方式重新组合,形成一定数量以资本为纽带的紧密型旅行社集团。旅行社集团的构架可承袭现行一些大社采用的总社和各热点地区分支社的形式,采用集团企业的管理方式。大旅行社在实现集团化时,其业务重点可放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和旅游接待三个方面,而销售业务可外包出去,以使得旅行社集团能够集中精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产生规模经济效应,避免分散的重复劳动和相应的不规模竞争而减少资源消耗。
2.中型旅行社专业化经营
中型旅行社应调整其经营方向,在充分认识自身情况和对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之上,避开其在经营标准化产品方面的相对劣势,实现某些产品的深度开发,开展特色产品和优质服务,实现专业化经营。中型旅行社实行的专业化经营在行业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旅游批发商进行产品专项分销的终点,又是旅行社门市部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个性化采购的起点。
3.小旅行社通过实现网络化
小旅行社可借鉴欧美国家小旅行社的发展经验,通过内部改造或增设的方式,改制为社,在内实现各家旅行社紧密联系的网络化经营。社不从事产品开发,也基本不拥有太多的接待设施,其业务是专门从事旅游产品的销售。社凭借其地域优势和优质的服务,包括航空、饭店、汽车租赁及旅游经营商的产品,从被商那里获得销售佣金。
国家建设部出台的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维修基金管理办法中,规定了用于物业共用部位、公共设施维修、大中修、更新等的维修管理基金,应当由购房者按照房屋价格的一定比例在购房时同时缴纳,而有的地方政府规定该基金由承担建造的开发商和业主共同承担。近年来建造的商品房除了预留的公共维修基金以外,一般都在每月的物业费用中收取了一定数额的公共维修补充经费,收取额度较少且对车库、仓库等小区设施并没有收取。而因为没有相应的法规说明,由于时常缴纳了物业管理费用,居民业主认为小区所有设施(包括业主室内设施)都归责于物业管理公司维修维护。并且由于对维修维护经费的需求数额不甚了解,业主时常交纳小量的公共维修金在小区新投入使用的头几年还够用,随着年岁的增加,公共设施设备的维修费用也就日益增多,而公共维修经费的收取标准还维持十几年前的水平,就出现公共维修金收不够支的情况。
经费收取困难
物业管理维护维修的费用收取涉及到开发商、业主住户、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等多方面的利益,各方意见见解都处在各自立场之上,对于小区设备维护维修以及更新换代的问题,小区维护维修经费的筹集收取问题,都难免出现观点冲突。当一些缺少维修经费的小区公共设施例如电梯,或者高低配电设备等出现老化而需要更新时,征求各方同意和进行设备更新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首先可能要对设备是否更换进行投票,征求各方意见;如果获得通过还需要表决换几个设备,换什么价格的设备,换什么品牌的设备等等。即使通过之后对维修费用的收取也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如此对小区公共设施进行更新经常会耗费多达1-2年的时间。对于一些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隐蔽设施,例如水、电、气等,过长的维修表决时间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针对经费收取的困难,物业管理中应当和小区业主委员会以及物业住户积极沟通,力争解决以下的问题:
(一)经费如何收取
1.应当对国家规定收取维修基金给及政策上明确的定义。对于商品房,明确规定从售房款从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额作为维修基金,并且要将具体的数额公之于众。而对于共有住房,则从职工所在单位自己按照规定收取和缴纳。并且在收取维修基金时,要按照房屋的材料结构类型(钢结构、砖木结构)以及其维修维护的难度,和普通住宅、别墅、高层商住楼等不同的房屋类型,按照建安造价分类分标准征收,以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
2.对于部分建造于国家法规颁布以前老旧小区,更是缺乏公共设备维修基金这一项经费来源,且平时每月向业主征收公共维修金的收费标准与新建小区一样(0.2-0.3元/m2),而旧小区公共设施设备的维修量多、日常公共维修金往往收不够支。造成每次要维修就要按法定程序表决、收费、才能维修。这不但使得公共设施设备大修无法及时,给广大用户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还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所以应该建立一定数量的“公共维修周转金”,“公共维修周转金”一旦使用就应该及时征收补上。这方面的规范需要政策法规上对于新旧小区进行界定,并对收取经费的标准予以区分,对于公共维修资金的补充收取办法和额度做出合理的规定。并且在制定收费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根据公共设施老化速度,以及根据社会物价的波动而实行的动态调整维修维护经费策略,以保障公共设施日常维护费用的充足。
对于那些使用年限已到,无法维修使用的公共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费,可以进行公告公示后大多数无异议情况下,强制分摊收取(所有情况都要等经成百上千户业主表决并经半数以上业主通过再分摊收取是很困难的);对长期拒不缴纳公共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分摊费用的业主要有具体的约束手段,避免形成交钱与否都可以享受同样的公共设施设备,例如对电梯维修的不缴费用户不发放电梯乘坐卡等;对那些使用年限已经到期并容易产生巨大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政府要强制限时更新改造,小区公共维修金不足时应采取应采取先由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垫资更新改造,再强制分滩收取费用的方法,以免进行表决的时间过长而造成设备的安全隐患对居民生命财产造成威。
现今,公共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培养读者信息素养的物质基础。在当今知识更新速度迅速、文献信息数量激增的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应持续提高馆藏质量、优化文献资源建设,与时俱进地跟上信息时展的步伐,做好信息资源的配置工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及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对这些问题解决也是为现阶段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信息保障。这些问题同时也是现阶段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因此,为了让现阶段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进步,解决公共图书馆面临的问题是当今公共图书馆的主要任务。
一、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存在的意义
众所周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品提高,人们以从物质生活的需求逐步转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因为人们在只有精神生活上获得满足后才能算真正的满足。于是,公共图书馆便成为了广大人们获得精神生活上满足主要的地方。
或许有的人会说:“现如今信息化迅速发展,电脑已经成为大部分青年人主要的信息来源,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是可有可无的。”然而,根据现实生活需求来看,对有些信息的利用电脑却永远不如图书馆好。
例如: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商家开始从物质基础、设备、技术进入图书馆领域,传统的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由于服务对象、重点不一样,对图书馆的影响不是很大 ,而现在现代化信息服务机构不一样,可以说是全面进入了图书馆领域,商家开始与图书馆争夺读者(客户)资源,图书馆成为商家的中间桥梁,他们希望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传统图书馆业务为基础来拓展自己的业务空间,吸引更多的客户。他们不仅开展传统图书馆业务中对文献信息的加工整理,还进行传统图书馆馆藏的数字化转换、大型数字化资源的引进、网络信息资源的挖掘和组织、信息资源的整合。他们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来提高信息利用率,缩短用户的响应时间,便利快捷的信息利用方式节约用户时间。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图书馆在信息量,以及运用方式等方面,比图书馆要好得多。可是,商业等方面没有图书馆是不行的。
事实上,公共图书馆服务更多的是儿童、和中老年人。为了其身心的健康,公共图书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为了让公共图书馆更好的服务人们,对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建设是当今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当代图书馆面临的形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公共图书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对于书本纸张上的信息的优劣和过时且不谈,我们必须承认:对于网页浏览、百度、搜狐、SOSO、电子书的推出……,已经成为社会大部分人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相对于书本纸张作为主要信息载体的公共图书馆,不管是在获得信息的速度上,还是获得的信息量上都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方便快捷”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然而,公共图书馆与电脑相比,一个是“隔空取物”,而一个形如“大海捞针”虽说“大海捞针”一说法或许有些夸张。然而,却更能从另一个发面来反映二者获得的信息的速度相差很多。由此,可见当代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同时这也是当代图书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信息量”也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在这个竞争的社会里,获得的信息量的多少,关系到个人的多方面的发展问题。例如:某公司应聘,为了做好充分应聘准备,应聘者应该对该公司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解。这便关乎到信息量的问题了,对即将应聘的公司了解的彻不彻底将会与应聘的成功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对一个公司的了解的多少与其相关的信息量有很大关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纸张上的信息量却永远的都不急电脑。由此可见,图书馆的信息量是当代图书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二。
通过对这两点的分析,让我们更为客观的看清当今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三、为了应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公共图书馆的改进对策
公共图书馆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以积极有为的姿态,迎接挑战,争取发展的主动权,开创新时期图书馆发展的新局面。
综观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投入问题是制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图书馆的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导。政府作为公益事业的建设者,其投入取向主要看某一公益事业的投资价值,即社会需求的广泛度、强烈度、长远效益。因此,要求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对图书馆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又要树立有为才能有位的思想 ,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塑造崭新的服务形象,赢得各级党委、政府、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近几年来,一些城市把图书馆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来抓,领导直接参与图书馆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其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全国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互联网络建设,推动我国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这方面高校图书馆系统走在前面,公共图书馆较为滞后。实现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跃上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举措,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最后,加紧素质提升。面对公共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型,面对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数字图书馆建设等新课题,加紧提高新时期图书馆领导和图书馆员的素质,刻不容缓。新时期,图书馆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直接决定图书馆的办馆水平与办馆效益,是新时期图书馆应对挑战,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关键因素。
四、总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C-0032-02
教材建设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高专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内容安排等环节还存在诸多问题,可供教师进行选择的英语教材不尽如人意。从整体上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质量进行改善,需从教材做起。本文试对高职高专英语教材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尝试提出改进措施。
一、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问题
长期以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从教学特点出发,对于教材使用情况一直比较重视,通过不断摸索与实践,经过对比研究,编写和选用了一批质量较高的英语教材。但是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具体情况的了解,以及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教材使用情况来看,在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符合高职高专教学要求的教材相对不足
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基本要求是简单、易懂而且具有实用性,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基本要求。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来源,主要还是借用普通高校本科英语教材,不仅在内容设置方面比较复杂、词汇量和难度偏大,而且实用性不足,不仅给教师授课带来困难,而且没有考虑到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普遍英语基础偏差的情况,学生听课较为吃力。另外,一些院校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偏差的情况,采用一些基础教材。当然,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使用这类教材可使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得到补充,有些学生还可以满足从头学起的需要,但由于对英语的使用、交往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忽略了英语教学的实践指导意义,也难以达到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从整体情况看,适合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需要的教材相对不足。
(二)现行教材编写理念相对落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高校教学内容也应与时俱进,英语作为国际交往的基本工具,更需不断更新内容,使之符合现代语言环境的要求和实际交流的需要。然而,长期以来,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注重阅读和单词量的掌握,实践环节设置比较少,更新速度比较缓慢。这与现行教材的编写理念更新较慢有关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此类问题虽已逐渐缓解,但整体上仍处于落后状态。
(三)实践性教材严重不足
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体现时代特色,具有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等特点。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也应顺应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特点,体现出可操作、可实践的特点,如加大听力、对话等内容,且词汇、课文选择更符合现代国际交流的需要。目前来看,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还存在实践性严重不足的现象,亟待改进。
(四)对学生具体情况考虑不足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水平整体偏低,生源质量不统一,甚至存在部分学生英语“零起点”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对学生整体水平进行平衡,教学过程中甚至需要进行分层次教学。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对这方面考虑不足,教材难度整体偏高,涉及的英语知识、课文及单词要求均超出学生英语水平,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学生跟不上进度、感觉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
二、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改进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对于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当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向有了了解,在此基础上,笔者针对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情况及教材使用情况,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可为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建设提供参考。
(一)提高认识,改进教材编写理念
教材作为教学的基础、教师授课的主要工具和参考范本,是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是教学思想的严格体现,不仅融合了编写者的教学方法,也体现了编写者的教学理念。因此,改进教材,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编写者的教学理念,只有编写者提高认识,才能使所编写教材更符合时代变化,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整合信息,与时俱进
做到以上环节,不仅需要教材编写者认识的提高,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毕竟教材编写是一个信息的集成过程。在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理念、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整合信息,使所编写教材与时俱进。教育主管部门需从这些方面给予支持,制定和完善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基本目标,组织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信息整合能力的编写队伍。通过这支队伍,对当前英语实际需要、英语发展情况等信息进行整合处理,这样就可以找到目前英语教材中的缺点和不足,促进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催生一大批符合现实要求的英语教材,从而改善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质量。
(三)教材建设要紧紧围绕实践交流环节进行
基于提升学生英语交流和使用能力的需要,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要体现以交流和使用为主要目的, (下转38页)(上接32页)以提升学生英语水平为最终目的,在教材结构设置、细节处理上处处体现出实践性、趣味性,兼具学习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建设要紧紧围绕实践交流环节进行,凸显听力、对话、场景交流,将英语教学功能付诸于实现与人交流,而不应始终停留在读和写的方面,造成“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尴尬局面。
(四)适当提升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编写队伍水平
编写队伍是提高教材编写质量的关键,没有一支高水平的教材编写队伍,就难以达到教材改进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对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进行整体改进的过程中,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材编写队伍,使之从理念认识上符合现代教学环境要求,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相结合,使所编写教材在改进学生知识结构,达到教书育人目的的同时,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学生学习之后可以实现用外语进行交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当前教学实践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及对于当今时代学生知识结构的调整需要来看,对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进行改革刻不容缓。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材建设是做好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的关键因素,这一点无论如何不能忽略。
参考文献:
1、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
1.1、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项目建议书阶段,通常由建设单位向公司投资计划部提出投资估算,内容相当简单往往造成漏项。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编制投资估算,该投资估算经审批后将作为此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但由于本阶段以经济分析和方案为主,工程量不明确,所以设计院本阶段的投资估算,准确性较差,同时由于建设单位通常不是投资估算和造价控制的内行,而且对工艺流程和方案缺乏认真研究;有时建设单位为了所报项目能被批准,要求设计单位在投资估算时有意低估,搞“钓鱼工程”,增加了估算的不准确性。
1.2、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1.2.1、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保证详实、准确
要做好项目的投资预测,需要很多资料,如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大宗材料的采购地以及现有已建类似工程资料,对于做经济评价的项目还要收集更多资料。造价人员要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
1.2.2、认真做好市场研究,是论证项目建设必要性的关键
市场研究就是指对拟建项目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可能性分析。包括国内外市场在项目计算期内对拟建产品的需求状况;类似项目的建设情况;国家对该产业的政策和今后发展趋势等。要做好市场研究,技术经济人员就需要掌握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3、做好方案优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在项目前期方案优化过程中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为80%左右,所以,要真正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就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前期工作上,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遵循"效益至上"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选,通过方案优化,使工艺流程尽量简单,设备选型更加合理,从而节约大量资金。
1.2.4、合理确定评价价格和基准参数是做好经济效益的基础
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下,计算项目范围内的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考察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在财务评价中,评价价格的选用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关键,直接影响评价的质量。
2、项目设计阶段
2.1、项目设计阶段目前存在的问题
2.1.1、技术和经济的结合不够
长期以来,在工程建设领域,工程设计和投资控制工作联系不够紧密是一种普遍现象。一提到设计,大家必然想到那是设计人员的责任;一提到造价控制,想当然的是造价人员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是设计人员根据设计委托进行现场调查,选择方案,进行设计,不同阶段向造价人员提供条件,进行估价或预算。造价人员对工程概况、现场情况了解很少,无法将各种影响因素考虑全面。
2.1.2、设计中成本控制认识不足,影响竞争能力
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一般都比较注重设计产品安全实用,技术先进,强调设计的产值,而对设计产品的经济性不够重视,不抓设计中的经济指标和成本控制工作。
2.1.3、造价控制环节脱节
目前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管理部门都采取分段式的管理方法,与之相适应的估算、概算、预算和结算也是分段编制的。设计单位一般负责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但结算一般都不参与,造成投资控制的脱节。现在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更新,价格不断变化,定额调整滞后,对工程造价的约束力降低,预算和结算差距不断增大,如果设计单位没有机会了解实际发生的工程成本,做不到评价前阶段造价控制质量如何,缺乏信息反馈,无法进行事后分析,积累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同样的问题也就不能有所突破,不能进一步提高造价工作的质量。
2.2、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2.2.1、设计阶段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造成失误和浪费
限额设计是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所确定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为依据,在投资估算限额范围内进行工程设计,以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另外,从业主的角度讲,业主的资金是有限的,他的目的是通过项目建设实现经济效益,设计的任务就是利用业主的有限资金,合理确定工程标准、规模,确保项目的实施完成,保护业主的经济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限额设计更是业主所关心的。
3、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
3.1、招投标、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些建设单位为了减少建设资金,利用"僧多粥少"这一现象,在招标工程中任意压价,导致工程造价严重失真。使得个别施工单位通过低价中标,而在施工过程中想方设法增加现场签证及技术变更,以获得额外收入,或干脆偷工减料,在材料上以次充好来蒙混过关,留下质量隐患。
3.2、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控制
3.2.1、做好工程造价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要做好工程造价资料的收集这里工作,应该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建立造价资料积累制度,实现该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管理系统化。造价人员每负责一个项目,在完成后都要及时将该项目造价资料按统一的格式录入微机管理系统,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信息。
3.2.2、加强工程招投标,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督;二是不断提高标底的编制质量和评标人员的业务素质,切实防止压标或低价抢标;三是严格禁止招标人利用施工企业"找活"心切的特点,人为地要求施工企业压价让利和提出垫资施工等条件;四是标底的确定原则上应使招投标双方都有利可图,达到双赢的目的。
3.2.3、加强施工管理,科学组织施工,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关键施工阶段控制造价的特点是可控制的周期长、控制面广、费用支付划分点多、造价是动态控制等。
4、竣工结算阶段
4、1、目前存在问题
竣工结算、后评估阶段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编制工程结算书普遍存在冒算多算、高套定额单价、高套取费标准等提高工程造价的现象,调查资料显示,对施工单位的结算审查核减率一般在15%~25%。
4、2、改进建议
在竣工阶段,按有关规定编制竣工结算,计算确定整个项目从筹建到全部竣工的实际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