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公路建设论文

公路建设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7 18:10: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公路建设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公路建设论文

篇1

所谓的模拟计算法就是针对建设地实际情况以及公路建设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合理规划公路建设的相关指标和具体数据,在选择公路建设方案时选取与模拟结果最为接近的方案。容耀华(2006)在对某高填方软土路基特殊路段处治方案进行比选时,借助于数值模拟手段,对路堤与江堤并行特殊路段的处治方案进行模拟,重点研究了路堤施工过程路基的变形及其对江堤安全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设计方案计算结果的分析,从安全可行及经济的角度进行了方案的比选,从而确定了最终设计方案。通过模拟计算能够有效分析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简化了设计的难度,保证建设质量。

1.2优缺点对比分析方式

不同的环境下不同设计方案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优缺点对比分析法就是针对特定的环境下不同方案所产生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选择优点较多的设计方案。康华刚(2007)在研究西康高速公路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消防设计方案比选时,采用优缺点列举对比分析法对灭火设施组合、消防干管布置、消防水源选择等关键性方案进行了比选。

1.3价值工程法

针对公路建设方案应该建立相应的价值评定指标体系,从而判断各个方案的工程价值,确定方案选择。而价值工程法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通过结合实际条件客观的评价不同工程的机制,通过分析指标权重来选择公路设计方案。秦志斌(2011)在研究山区公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多目标评价时,首先构建了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AHP)和客观赋权法(熵值法)结合起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大小来确定其对于目标的重要性和对实际问题(山区公路路线对环境的影响)的作用大小。

2对不同公路线路设计方案比选方式的评析

在公路线路设计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比选方式会对设计方案有较大影响,上文所介绍的四种设计方案对比方式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是比较常用的,但是不同的对比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缺陷,接下来就对这四种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在实际公路建设过程中可以选择更适合的方式来进行方案对比分析,提高公路建设质量。

2.1五种对比方式优点

五种对比方式都有其不同的优点,比如多指标综合比选法通过分析公路建设方案的不同指标来判断线路方案是否适合当地的公路建设,这种方式可以利用指标来衡量建设方案质量,更加直观。而模拟计算方式可以通过模拟还原实际建设状况,使建设方案更加贴近建设环境,符合建设需要。在设计方案差别较小,而且方案较多的情况下优缺点对比分析方式可以更加客观的反映各种方案的优势和缺陷,从而根据实际需要引导建设者选择更为适当的方法。通过衡量方案价值确定选择何种公路建设线路,价值工程法能够更精确的判定线路的价值,从而全面反映不同方案的价值,为线路选择提供必要的帮助。

2.2五种对比方式缺点

不同的对比方式除了各具优势以外还存在不同的问题和缺陷。多指标综合比选法的却缺点是过分偏重于指标衡量,虽然涉及的指标较多但是仍然缺乏实践性,不能够反映方案是否真正符合实际建设需要。而模拟计算方式虽然可以通过模拟计算实际环境来确定方案的实效性,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当的指标仍然存在问题,特别是计算过程中由于计算较为复杂,所以经常存在计算错误。优缺点对比方法能够直观的反映各种方案的优缺点,但是仅仅局限在现有的方案之中,不能通过对比判断实际建设所需要的具体方案,从而影响建设质量。通过衡量方案价值尽管能够确定方案的价值,但是并没有规定何种价值的方案更符合各地建设需要,不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仍然具有局限性。

篇2

公路的建设单位多是地方政府部门或是村委会组建,由于资金有限,常以牺牲建设的规模、加快工期等为前提,要求施工单位使用某些指定的材料,或者要求施工单位缩短工期等等。另一些原因是建设单位的组织机构不够合理,不能建立临时性的组织机构,只注重表面现象,甚至一些公路的建设单位就是村民自己组成的队伍,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

1.2设计的原因

设计图纸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由于公路的等级较低,设计经费较少,一些设计人员对于图纸设计不是很重视。在一些公路中,出现了图纸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因为设计人员没有对现场进行详细的踏勘,没有了解到现场的实际情况,造成了与实际的脱轨。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较多,设计人员的水平层次不齐,设计任务量大以及较差的设计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计的质量。

1.3施工的原因

施工的原因很多,材料的采购和质量,施工的技术水平,施工人员的管理,各项试验等等,都将影响着施工的质量。只有提早预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1.4检查监督的原因

监理和监督单位对质量不够重视,没有严格按照质量的要求进行检测和监督,很容易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甚至有个别的监理或者监督单位,,至工程质量与事故于不顾,这最容易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2全面的公路建设质量控制与管理

2.1建设单位方面

为了避免公路的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建设单位一般是地方的建设部门或者村委会,他们应该加强自身的管理,从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水平、风险预测等方面加强对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单位应该建立健全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科学的管理公路的施工质量,明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自的职责,加强整个项目的管理,只有加强了管理,才能有效提高施工的质量,保证整个公路的质量。

2)加强路面和桥梁的连接管理。各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加强路面和桥梁的连接管理。施工人员在桥梁台背填土过程中应该挑选压实性和排水性较好的施工材料,有效地减少台背填土的沉降,并且加强回填的管理,认真检测密实度,以达到施工的要求。

3)建立完善的风险预测机制。建设单位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预测机制,加强公路施工过程的管理,才能保证公路的质量,降低工程的风险。

2.2设计方面

设计是工程的灵魂,是工程质量的龙头,工程质量首选取决于设计的质量。公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很复杂,周期较长,只有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管理,严格把握图纸的质量,明确校核、审核制度,对方案进行多方论证,如现场的地物、地貌是否与结构的功能相匹配,确定最优的方案;对于公路沿途需要拆迁的房屋,占用的耕地、林地等都要多方讨论,降低对耕地的占用,减少房屋的拆迁,从而减少工程的造价。对于设计人员,要求有很强的责任心,并且对于校核、审核人员,要求具有更加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使整个设计过程符合实际,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

2.3施工方面

1)施工单位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对于原材料,特别是混凝土、砂、石子的管理,要确保材料符合相应的规范标准。施工单位在采购材料时,必须严格把握质量关,通过加强材料的管理,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开裂,提高公路的质量。

2)施工单位加强对现场的施工管理。在施工现场,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严格要求带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特殊的技术人员应该带证上岗。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现场的安全防护,配备安全员;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对于设备,应该定期进行检修、维护,加强对设备的管理。

3)施工单位加强对资料的管理。对于各种验收的报告、材料的质量报告、进出材料的量等等各种资料,都应该加强管理,定期整理,不应该推到一定的时候再去补,这样既容易导致数据的不准确而且不科学。资料员应该坚守岗位,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资料的各方面的工作都很熟悉,才能加强对资料的管理和质量的控制。

4)监理和监督管理方面。公路虽然等级较低,但是也应该有监理单位对其进行监工,并且应该有地方政府或者村委会的监督,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各项隐蔽工程应该检查,确定没问题签字后方可让施工单位进行下一道工序。监理单位应该加强人员的管理,配备技术水平较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社会和政府监督部门应该定期对工程的情况进行检查,加强检测设备、检测手段、技术力量,对工程的质量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

篇3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2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对照上述定义,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1.3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1.4公路环保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纳如下:

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1.5公路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现结合国家目前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

1.5.1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5.1.1生态环保

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1.5.1.2噪声防治

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1.5.1.3大气污染防护

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1.5.1.4水污染防治

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

公路建设设环保工作重点内容:

设计阶段:环保总体方案应在针对性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路段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特点,使环保方案既经济、又可靠,并重视以下方面:

周边山区公路越岭方案应充分比较隧道与展线方案对环保的优劣。深挖高填和地质不良路段防护工程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

自然保护区、风景点、区应特别注重自然景观、珍稀野生动植物地带的环保措施。

设计说明应对环境保护工程作尽量详细的说明,标明敏感点。

综合考虑沿途公众对拟建公路了解程度,交通现状满意程度,对搬迁、移民的态度,对当地民俗的不利影响,对公路走向,对出行、交往的要求,对当地养、植业的影响等方面意见和建议。

施工阶段。严格控制红线内砍伐森林植被,珍稀植物宜采取移植措施。

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工程招标。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制订环保工作条款,结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环保工程项目、地点、内容、标准等实际,对不同标段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责任条款。

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环保工程施工要求,工艺设计应包含环保工作和质量控制标准。开工前应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和环保工程技术交底,完善环保管理工作制度,设置环保工作专(兼)职人员,对主体工程防护区、取土场防护区、弃碴场防护区、临时用地防护区防水土流失,水环境、防扬尘土污染动态检查监控,特别是雨季防水土流失措施。

跟踪监控拌和站防空气、噪音污染,夜间施工防噪音、弃渣污染,深挖高填地段边坡防护工程施工质量。环保工程施工质量自检与监理质量控制,制定图表,随时作好记录与签认,并与主体工程等同,由监理检验签证、计量支付。

竣工图绘制。绘制距路中线100米范围上简略地形图,标明水系、防护工程、排水系统、敏感点、居民地与公路的位置关系、土地使用现状等内容,作为施工档案资料,以备今后查证。

篇4

近十多年来,武夷山市加快了以公路建设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建成的高星公路、度假区0#公路、石雄至洋庄战备公路,由于重视环保,加强了公路的绿化美化,为武夷山增添了亮丽的风景和勃勃生机。

武夷山市有首批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旅游度假区,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更重要的是武夷山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在1999年12月获得成功,拥有了世界级的旅游经营品牌。良好的生态和独特的资源是武夷山发展的优势,也是最大的资本。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生态环境在武夷山市具有“一票否决权”。即再好的投资项目,只要污染环境,绝对禁止。

1、环境保护在武夷山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是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保护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的总称。武夷山的生态环境不只是祖宗的遗产,更是子孙的财富。在公路建设中,我们只有保护建设环境的责任,不能也无权恣意消费。环境出形象、也出效益;环境出吸引力、也出生产力。

1.1、是武夷山市中心工作的需要

旅游业是武夷山市的支柱产业,“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是武夷山市的总体定位目标。良好的生态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是武夷山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在公路建设中要重视沿线的环境保护,优先考虑公路建设可能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采取相应对策,尽可能避免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遭到破坏。将武夷山的公路建成一条条贯穿全市的绿色长廊,让一条路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使之带地动全市的生态环境,旅游环境及改善投资环境。

1.2、是公路建设自身的需要

公路建设时大量占用土地,大面积的挖方、填方,对植被的砍伐和破坏导致地质结构的改变,水土流失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变等问题,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引起公路的严重毁坏、中断。在公路建设中,注意节约用地、填挖平衡、保护水利设施等措施,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边坡防护和绿化,可以有效地保护水土流失。减少公路的水毁,保证公路的安全。

2、公路建设中的环保对策

武夷山市的领导认为,武夷山已是世界双遗产地,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环境。“舍易求难、宁可多花钱、不可一片风景”在修建入闽通道福汾线(石雄~洋庄段)时,为了保住一棵千年古樟树,不惜多花费了30万元。

公路建设中要把环保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统筹规划,认真实施,做到公路与环境同行。公路建到哪里,环保工作就跟到哪里,建设不忘环保,环保促进建设,珍惜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及人文景观,不因公路建设而忽视环保问题,甚至以牺牲对公路沿线环境的破坏,造成生态资源的损失和新的环境污染。

武夷山市已建好的公路项目和在建的公路工程项目主要采取以下的环保对策。

2.1、在路基施工中加强防护工作,不让开挖爆破的土石落入河流农田耕地中。武夷山市公路不少是沿河谷布线的,施工中大量土石容易滚落河谷、农田耕地中,阻塞河道,毁坏农田耕地。因此,施工中要在河流岸边、农田耕地村庄上修筑挡墙,控制爆破等,不让土石掉落溪谷农田里。已落入溪谷里或农田里的要及时清理运走,还河谷农田耕地的本面目。

2.2、处理好公路建设中的废弃土石。武夷山境内山岭重叠,溪谷纵横。公路多数在崇山峻岭间蜿蜒前行,开挖土石方量大,除部分用于填筑路基外,大部分废弃土方要进行妥善处理,不能就地乱堆乱放造成新的环境破坏。最好的做法就是选择农田耕地少,不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山洼作弃土场,把废弃的土运往填土场统一堆放,用压路机分层碾压达到一定压实度,然后进行植树、种草、绿化美化,恢复生态环境。

2.3加强边坡的防护。武夷山是山区,公路边坡一般都很高,由于公路建设边坡开挖使原有的生态遭到破坏,改变了地质结构,破坏了地表植被,极易形成滑坍、泥石流,危害公路及附近农田。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采取工程治理、生物治理或工程治理与生物治理相结合办法进行环境处理。

2.4加强施工中的环保监督,加强对公路建设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在施工中自觉做好环保工作。按规定,不乱砍乱伐花草树木,确保生态环境不遭人为破坏。施工承包方与业主签订承包合同时,都要有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条款。并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按这些条款进行监督、检查。

此外,在设计阶段应避免大挖方、高填方,公路定线远离村镇,有效保护自然的山体和植被,加强路基范围内的排水、防护工程,设置足够多桥涵工程,确保水流畅通。

3、对武夷山市公路环保工作的建议

武夷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要因地制宜、师法自然、做出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风格。

3.1、公路绿化在总体上要表现为自然野生的形态。不要盲目的引进异地的花草树种,公路绿化过程中不要忽略了对当地的乡土植物的利用和保护。本土植物水土最服、也最经济,行道树要多种武夷山市的市树樟树,要种出规模、种出特色。

3.2、大力宣传公路环保工作。要把环保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利用各种宣传活动如每年的“六?五”环境日,大力宣传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提高人们对公路环境保护的意识,共建文明通道,爱护公路一草一木,共同维护来自不易的交通局面。

环境保护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全世界关注的主题,保护环境是我们的神圣义务。公路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是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保护生态资源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一,我们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南平市委提出的“建设用高科技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思想,自觉实践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全力推进武夷山的交通事业,使武夷山市尽快发展壮大,真正走向全国,迈向世界。

篇5

加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篇6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规定内容进行施工,不能一味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必须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负责,科学施工,向发包方提交一个合格的工程建设项目。当前施工单位普遍存在着以下不合理问题:企业工程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施工人员积极性不高,奖励惩罚制度不够明确,工程施工原材料采购不及时,工程施工人员流动性大,施工工序安排不科学,现场指挥工作不及时,不能够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很多施工企业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施工技术装备跟不上形势。以上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拖延施工进度,对施工企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对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实现预期效益。

2、施工现场管理不合理

公路工程施工包括多方面,施工现场工作类型复杂,存在着较大的管理漏洞。结合近些年来出现的质量事故和施工现场管理可以看出,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施工资源配置不合理,各个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施工原材料采购不及时,工程施工造价预计和现实存在差距。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力度,偷工减料时间时有发生。没有指定一些可能会出现的应急方案,面对一些突发的施工事故,现场应对能力存在着严重缺陷;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不合理,把关不到位,各个施工工序之间的衔接不到位,间接影响了整个项目工程施工进度;除此之外,在处理施工人员日常生活问题方面准备不够充分,不能对一些日常工作进行合理安排,不但会影响施工进度,对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节奏也带来一定影响。

3、不按照施工机械正确使用方法进行使用

在工程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施工机械,可以有效减少人力和物力,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不按照施工设备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施工,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出现人员安全事故。有的施工单位利用一些老化的施工设备,这都严重影响了施工工期。一些先进的施工设备不能够得到及时保养和维护,设备性能不能够得到定期检查,导致经常出现机械设备故障,由于缺乏明确的奖罚制度,设备管理人员对施工设备管理不当,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4、公路工程施工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

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人员管理不到位,岗位人多效率低下现象屡见不鲜;第二:工程施工原材料管理工作不到位。在原材料使用和领用方面管理存在严重漏洞,原材料领用去向不明确,材料消耗量居高不下,材料浪费现象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缺乏有效的材料领用制度,人为占有原材料现象时有发生;第三: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着严重的安全管理漏洞。很多施工单位施工人员不按照工程要求进行规范施工,缺乏对整个工程施工项目的操控能力,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安全事故屡禁不止。第四:新型节能环保材料使用不及时,在原材料的采购运输方面,没有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一些贵重材料得不到有效保护。5管理人员结构层次不齐由于工程项目建设涉及方面广,有的工程项目有着特殊要求,所以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当前施工单位中,绝大多数的重要部门的管理人员都是行政出身,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导致懂得技术的管理人才严重匮乏,这就使得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和技术问题相关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导致工程严重拖期。尤其是在公路工程建设方面,针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给与足够重视,运用扎实的技术专业能力,结合现场状况,制定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如果单纯的按照行政管理的思维模式来解决技术问题,这对工程质量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改善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1、必须改善公路养护管理机制。针对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公路发展要求,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制定新的公路养护机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的原则,保证其得到有效利用。必须建立养护工程竞争机制,适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

2、必须规范原材料招投标程序,加强原材料管理力度。必须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原材料招投标管理体系,杜绝人为原因对原材料采购造成的影响,提高采购人员素质水平,保证原材料质量达到施工要求。必须建立完善原材料领用制度,使得原材料应用去向和消耗量公开透明,最大程度降低施工成本。

3、实行严格的工程监理制度。加大工程监理力度,建立完整的建立体系,可以有效提升监理队伍素质水平,保障工程建设达到预期质量指标。

4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管理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能力,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完善管理体系,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增强自身素质。加强施工人员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力度,有效保证公路项目建设顺利开展。

篇7

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招投标阶段中,有多个子阶段,包括招标准备阶段、招标阶段以及最终的评标、定标和签订合同阶段,每个子阶段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投资控制。

1、招投标阶段投资控制的目标

建设单位在这个阶段的投资控制包括:准备阶段的编制标底、选择合同类型;招标阶段的方式选择;评标的方法和合同价的选定。而这一阶段投资控制的目标就是编制科学的标底、选择有利的合同类型、选择有效的招标方式、选择科学的评标方法和合同价。(1)编制科学的标底和选择有利的合同类型。标底是指由招标单位编制或委托专门的机构编制的,并通过审批的招标工程的预期价格。其组成内容主要包括:标底编制说明、带有价格的工程量清单等测算明细。一个合理编制的标底能够有效衡量投标者的报价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竞争力,同时能控制工程造价,抑制低价抢标,核实投资规模,并有助于招标方了解投标人是否有串通投标、故意哄抬报价等不道德行为。因此,标底的合理编制对于该阶段的投资控制尤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标底的设置存在许多人为因素,应严格避免由此引发的有失公平、公正的情况发生。施工合同主要有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三类。这三类合同都各有利弊,招标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当的合同类型。其中,总价合同是指工程总价确定的合同,承包方应完成项目的所有内容,风险由承包方承担,但是适用于小规模、短工期的工程,并且要求工程外部环境因素良好。相反,成本加酬金合同是指规定建设单位支付实际成本加酬金的合同,风险由招标方承担,适用于大规模、长工期的工程,项目的外部环境因素恶劣。而单价合同则处于两者之间,风险由双方共同承担,适用于中规模的工程,项目的外部环境因素一般。不同的合同类型,风险承担方不同,承担的程度也不同。因此,投资控制者应根据自身项目情况,选择合适的合同类型,使自身承担风险最小,并且效果最优。(2)选择有效的招标方法。常见的招标方法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其中,公开招标是指招标方在报纸、电视等媒体发出招标广告,凡是对该工程有兴趣的承包单位都可以前来参与投标。这种招标方式给所有承包单位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促使他们为了中标而提出尽可能合理的报价以及高质量的施工方案,而招标方也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但是这样大大增加了资格审查和评标的工作量,同时会增加投标人恶意压价等投机行为。因此,在这种方式下,投资控制方要做的是加强相关资格审查,并且在之后的评标过程中,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评标、定标。邀请招标则是招标方凭借自身的经验和对一些知名承包商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发出招标邀请。这种方式保证了投标人的资质,他们或有此类项目的施工经验,或信誉较高,完全有能力完成此项目。但是,由于个人经验的局限性,往往会忽略了一些由于刚刚起步而信誉不高但却颇有潜力的单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控制方的任务即是丰富自己的认识,关注各方消息资料,尽可能地邀请资质优异的承包商前来投标。(3)选择科学的评标方法和合同价。评标是指由招标人按照法律的规定,挑选符合条件的人员组成评标委员会,负责对各投标文件的评审工作。评标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包括综合评估法、最低评标价法、有限低价中标法和最优评标价法。由于投标人可能出现不平衡报价等不道德行为甚至违法行为,在这个阶段,招标人应重视评标方法的选择,避免损失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合同价可分为固定合同价、可调合同价和成本加酬金确定的合同价。固定合同价是指合同价格不会因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可调合同价则是在合同期间,合同价格会随着价格的变动而作出相应调整;成本加酬金确定的合同价是指合同价由成本和酬金两部分组成,而酬金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根据最终综合效益来确定的,两者的激励效果不同。这三种合同价类型中,第三类由于其对于招标方和投标方的风险都不是太大,而应用最多。

2、招投标阶段投资控制的关键点

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通过各投标方之间的竞争、招标方与投标方之间的合理谈判,从而选出理想承包商,并确定合同价,签订施工合同。可以说,开展招投标是实现总体投资控制的重要举措。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在招投标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将这些问题有效解决,则是做好招投标阶段投资控制的关键点。现存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招投标责任不明确。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方通过招标选择理想的承包商,并以合理最低的报价进行投资。但是,在招标方中,各部门或者个人的责任不明确,以至于出现道德风险,敷衍了事甚至滋生。第二,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不够严格。该问题主要出现在进行公开招标的招投标过程中。由于公开招标,凡是对该项目感兴趣的施工单位均可以参加投标,各个施工单位实力参差不齐,从而增加了资质审查的工作量。一些单位因审查过程不严格,而使不合格的施工单位进场投标,影响最终合同价格。第三,评标过程不够规范。评标定标是招投标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关系到最终施工单位的选择和承包合同价的确定。目前,一些建设单位存在评标过程违规行为,经常出现违法选择施工单位的情况,这对于整个项目的实施危害甚重。针对上述分析,认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投资控制分析的关键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执行招投标集体责任制。为避免一人权利过大或者部分参与人无责任意识的情况,提倡采用集体责任制,即参与招投标工作的全体工作人员达成一致协定,对自己在招投标过程中的工作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有利于招标人员明确自身职责,从而认真、踏实地进行工作,确保招投标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的开展。第二,严格开展相关检查工作,包括准备阶段对招标文件等资料的检查,招标阶段对投标方资格的审查和定标阶段对评标程序的检查,务必确保各阶段的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并且科学合理。第三,建立招标人员的奖惩制度。建立相关奖惩制度,有利于促使招标人员尽心尽责地投入工作,从而提高招投标阶段投资控制效率。奖惩制度的建立有多种形式,主要有:建立薪酬、福利和津贴政策;晋升和解职威胁;赋予权力等。第四,准确识别投标人的报价策略,见招拆招,以选择理想的承包商,获得合理的工程合同价,使项目的最终综合效益达到最优。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的报价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所提出的工期、质量保证以及自身社会信誉也应是招标人在选择承包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而投标人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刺探招标人的标底以及其他投标人的报价,从而给出最有利于自己的报价。

二、招投标阶段投资控制的途径和方法

招投标阶段中各个子阶段都需要进行适当的投资控制分析,而涉及到的方法主要有:准备阶段编制标底时投资控制的方法;招标阶段选择招标方式时的投资控制方法和最后评标定标时评标方法。

1、准备阶段编制标底时投资控制的方法

标底的编制方法与设计阶段的概预算编制方法类似,是招标人心中的预期价格,作为招标过程中的参考。为使标底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即控制工程造价、抑制低价抢标等,招标人应重视标底的合理编制。设置标底时应留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一般标底比投标人的平均报价高出3~5个百分点为理想状态。在编制标底时,应尽量保持与市场水平一致,并且充分考虑人工、材料、机械单价的变化情况,并注意不可预见费的考虑。

篇8

引入工程监理,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成熟的工艺,减少在施工阶段重大设计变更和方案性变化的发生,对有效地控制造价将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关专家称:如果工程监理在设计阶段就介入的话,一般可排除、纠正80%的错误,但进入施工阶段后工程监理才参与,充其量也只能节约20%的投资。据资料介绍,德国一家大学实验楼,原设计是三层并有地下室,项目管理公司在满足委托者的面积要求和功能条件下,提出增加一层,缩短两个轴接,取消地下室。而且缩短了人流的疏散距离(符合规定标准),这样修改设计后不但减少了造价,还在功能上得到了改进,获得了市政府的嘉奖和好评。目前,我国对于在设计阶段引入工程监理这一做法还很少见,我们应该借鉴国外成熟先进的制度,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市场。提倡加强设计阶段的监理,从造价控制管理的意义上讲,事前控制,预防为主,这也是科学合理的。因此,加强设计阶段的监理来控制造价是很有必要的。

二、施工阶段的监理

众所周知,国内外建设市场均是一个业主占支配地位的买方市场,施工企业间的竞争十分残酷。为了中标,投标人倾向于以近乎零利润乃至低于成本价投标,而业主又往往采用低价中标的方式。虽然投标人承诺恪守合同文件的规定,但一旦得到合同,他们不甘心最终没有利润或亏本,于是,往往以劣质材料、不按规范施工、贿赂或层层转包的手段来赢利。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理机制,受害的只能是业主。

——从工艺、工序监理控制造价监理工程师不应只关心工程是否能达到要求的质量目标,他注重的应是项目设计的所有目标,在具体运作中,承包商在从事永久性工程施工之前每天必须将进行的各种检查、检测、新的工作内容或工作面、工作量、施工方法、措施,材料的检测和部分工作或工程的分包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承包商只能在批准的范围内工作,未经批准或超越批准的工作不能得到工程师认可。同时工程师的认可又是承包商获得进度款的依据。承包商任何未经工程师认可的投入(人力、材料、设备)都将得不到补偿,也就是说没有工程师的批准,承包商不得自行进入下一道工序或工作面,不得将材料投入工程使用,不得自行分包部分工程或工作。

——从工程项目成本监理控制造价工程监理的项目成本管理目标是工程必须在合同价之内完成而不能出现超预算。在工程监理的严格监控下,由于承包商原因造成超预算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这是因为:工程超预算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劳动力和材料单价的上涨,一是施工过程中工程量的增加,而承包商的标价是承诺,对其有约束力,且承包商无权自行增加项目的工程量,即使有工程师要求承包商加大资源投入来保障项目设计目标的实现,承包商也无权因此得到补偿,因为在投标文件里,承包商往往列举大量的能保障项目顺利完成的人员及机械设备。——从设备费、材料费监理控制造价设备费、材料费在基本建设项目中约占整个造价的70%左右。它是工程直接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材料、设备价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建设费用的大小。因此,在监理过程中,不可忽视这一部分。要引进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条件。业主可以委托监理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直接选定供应商,这样可避免承包商擅自压价,拖欠供应商款项,从而引发供应商以次充好、供货不及时,进而影响工程进度等情况的发生。承包商在编制投标价格时,其中主要材料和设备的价格按业主与供货商签定的价格进行报价,由供应商将主要材料和设备运送到现场,经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商共同签收后,由业主将主要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款直接支付给供应商。

从以上工作程序很容易看出承包商除了对监理工程师唯命是从以外别无选择。这是因为监理工程师拥有约束承包商履约强有力的经济手段,经济手段由项目的支付制度和保证金制度构成,他们是承包商头上的两根“紧箍咒”

项目支付制度:实际上,项目支付制度是把项目的经济风险暂时转移给了承包商。承包商必须为获得经济效益(其投标标价与项目实际成本之差)先行垫付货币或其它资源,就是说:他必须自费购买材料、设备、支付员工工资等费用,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按合同文件所有要求营造工程。承包商只能以完成的工作在监理工程师书面认可并扣除质量保证金后从业主那里获得补偿(工程款)。如果承包商的工作不能令监理工程师满意,他不仅无望获得利润,就连投入的成本也无法收回。

项目保证金制度:按惯例,承包商在签定承包合同之前必须交纳等于合同价10%的履约保证金或保函。承包商在动工前固然可从业主那里获得占合同价10%的预付款,但他必须同时向业主递交等额的保证金或保函。即便承包商已获得项目竣工验收合格证,他也必须留下占合同价5%的保留金。这里的履约保证金和保留金共达项目合同价的15%,远远大于承包商的利润率。承包商的违约能导致保函被没收,而是否违约只有监理工程师来评价。

三、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监理

在前几阶段工作做好的基础上,竣工结算就容易得多了。在工程办理交工验收后即可办理竣工结算。竣工结算值=合同价款值+索赔款+违约金。

篇9

1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

在国家“十一五”建设期间,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超过3.4万公里,继续保持世界第二位置。虽然绝对数量不小,但是按照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我国仅为1344.48公里/万平方公里和10.43公里/万人,而美国为6869.3和253.59,德国为14680.4和65.94,印度为5403.9和21.6,巴西为1885.8和118.4。由此可见,我国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就是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要改变目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状况,必须加快建设速度,加大建设力度。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数量巨大,建设周期长,在建设中面临资金投入需求大而实际投入不足的矛盾,这单靠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自身积累和国家投资,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在对公路交通运输设施的融资政策上,必须进行改革,以增加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投入水平。

2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几种主要模式及其特点

2.1目前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几种主要模式目前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主要有政府直接投资、政府与私人共同投资、政府控制下的投资运用影子受益来吸引民间资本、完全由私人投资、以资产为支持的证券化融资和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项目融资方式等六种。

2.2各种融资模式的特点在我国加入WTO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内部形势下,运输基础设施融资政策的转变必须适应内部和外部的现实条件与要求。建立起政府投资主体和其他投资主体并存的综合投资体制,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投资决策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但必须看到,在各种投资中国家投资仍是交通运输建设投资主渠道,其他多种投融资方式则起着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管理与加大收益的作用,以适应交通运输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目前试行或可选择的融资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类,应根据其各自的特点加以规范并综合应用:

2.2.1政府直接投资这是传统的政府投资建设政策,对于较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此种政策仍有一定的必要性。其主要优点是社会效益好,消费不受限制,国家的控制力度高。其问题则是普遍存在投资主体的目标模糊不清、责权不明确、激励动力不足。同时,政府直接投资生产的品种单一、供给质量低,而且使用中缺乏维修保养,损耗较为严重。在21世纪前的公路建设基本都采用这种投资方式。

2.2.2政府与私人共同投资对于具有明显的外部性且投资盈利较低或风险较大的基础设施,可以采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投资方式——政府与私人共同投资,政府起着引导私人投资的作用。比如,可以采取投资参股、提供优惠借款、提供借款担保、无偿或减免税收等方式。日本在1987年由地方政府和私人团体共同投资的公共企业中,运输和道路投资企业126家。07年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中,民间资本所占股份达52.25%,被誉为民资进入大型基建行业的破冰之旅。

2.2.3政府控制下的投资运用影子受益来吸引民间资本对于一些公益性的城市道路建设,投资方不能从项目本身的盈利而获得受益,政府就可采用因此公益性项目的建设所带来的经济发展而使各方面的收入的提高作为对投资方的利润分配,或可以由政府授予企业特许投资权,从而吸引民间资本的介入。通过特许方式限制一些行业的经营者数目;通过规定利润标准来控制企业的盈利水平。2.2.4私人投资在政府允许的条件和范围内,完全由私人投资,这种投资方式仅限于不存在直接收费困难而且具有竞争性的基础设施。因为此类设施便于私人投资,所以政府可以不予直接投资或进行经济资助,收费标准由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情况调节,私人投资完全受市场调节。比如采用BOT方式发展公路、电站及地铁等。

总之,公路建设资本的来源要从单渠道转变为多渠道,既可来自国家投资又可来自资本市场;既来源于政府又来源于民间;既来源于国内,又来源于国外,各种有效的新的融资方式都可以经过充分论证和研究后用于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

3融资多元化是现阶段公路建设事业发展的方向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资金来源的渠道基本是单一的国家拨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和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急剧增长,成为基本建设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的情况下,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日益成为项目建设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经济发展速度较块使资金来源从单一的国家拨款走向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多元化成为可行,原因有:

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稳定和持续期长的收益,较为适合吸引国家以外的资本,通过金融制度的创新实现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既有利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缓解,也有利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金融支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字,截至2009年12月,我国储蓄率接近50%,企业存款10万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26万亿元。

国际上的一些著名工程如英法海底隧道、澳大利亚悉尼港湾隧道、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等工程采用的都是BOT融资方式。通过TOT模式引进外资或者私人资本,盘活了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这种模式可以更多地用于桥梁、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中。

4多元化融资政策中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积极开放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吸引各种投资进行开发建设,可以缓解经济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但多元化融资,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以保障投融资各方的合法权益,引导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融资政策的制定,如不能很好解决政府投资与各类私人投资之间的关系问题,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每一次失败都会给我们总结经验教训的机会,高速公路建设总投资大,回收期长,众多不确定的因素,再加之大多数民营企业对高速公路建设程序、有关国家政策的不熟悉,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大量民营资本游离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之外,不敢贸然介入。

篇10

2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对策

2.1完善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

首先,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规定,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依法、科学、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对同一个项目,不论其资金来源渠道如何,必须在一个账户核算和管理.其次,在账务处理时,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规范使用会计科目.会计科目体系与概(预)算编制项目体系相对应,项目概(预)算编制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具、器具及家具的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相对应于会计科目中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

2.2规范使用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

批复设计概算中的第三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为建管费的总额控制数,开支范围包括:工资及附加、办公费、交通差旅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动保护费、技术资料费、业务招待费、其他费用等.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标准控制建管费支出,不得自行扩大开支范围或提高开支标准.特别强调的是业务招待费支出不得超过建管费总额的10%.

2.3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范工程进度款的结算

对于每一个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均要认真执行概算和计划、基建财务会计制度、建设资金管理制度.工程进度款是施工单位实际完成合同工作量的货币表现形式,建设单位必须按照合同规定条款、价格进行结算,结算时必须严格执行《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规定.支付程序为:首先,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业务部门根据有关合同、协议对施工单位提交的中期价款支付申请表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签署同意支付意见;其次,财务部门根据有关合同、协议,对业务部门审核后的支付凭证的合法性、手续的完整性和金额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签署同意支付意见;第三,根据业务和财务部门的意见,单位法人或其授权人审核无误后签署同意支付意见;最后,财务部门根据单位法人或其授权人签批意见办理付款手续.

篇11

1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

在国家“十一五”建设期间,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超过3.4万公里,继续保持世界第二位置。虽然绝对数量不小,但是按照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我国仅为1344.48公里/万平方公里和10.43公里/万人,而美国为6869.3和253.59,德国为14680.4和65.94,印度为5403.9和21.6,巴西为1885.8和118.4。由此可见,我国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就是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要改变目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状况,必须加快建设速度,加大建设力度。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数量巨大,建设周期长,在建设中面临资金投入需求大而实际投入不足的矛盾,这单靠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自身积累和国家投资,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在对公路交通运输设施的融资政策上,必须进行改革,以增加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投入水平。

2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几种主要模式及其特点

2.1目前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几种主要模式目前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主要有政府直接投资、政府与私人共同投资、政府控制下的投资运用影子受益来吸引民间资本、完全由私人投资、以资产为支持的证券化融资和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项目融资方式等六种。

2.2各种融资模式的特点在我国加入WTO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内部形势下,运输基础设施融资政策的转变必须适应内部和外部的现实条件与要求。建立起政府投资主体和其他投资主体并存的综合投资体制,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投资决策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但必须看到,在各种投资中国家投资仍是交通运输建设投资主渠道,其他多种投融资方式则起着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管理与加大收益的作用,以适应交通运输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目前试行或可选择的融资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类,应根据其各自的特点加以规范并综合应用:

2.2.1政府直接投资这是传统的政府投资建设政策,对于较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此种政策仍有一定的必要性。其主要优点是社会效益好,消费不受限制,国家的控制力度高。其问题则是普遍存在投资主体的目标模糊不清、责权不明确、激励动力不足。同时,政府直接投资生产的品种单一、供给质量低,而且使用中缺乏维修保养,损耗较为严重。在21世纪前的公路建设基本都采用这种投资方式。

2.2.2政府与私人共同投资对于具有明显的外部性且投资盈利较低或风险较大的基础设施,可以采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投资方式——政府与私人共同投资,政府起着引导私人投资的作用。比如,可以采取投资参股、提供优惠借款、提供借款担保、无偿或减免税收等方式。日本在1987年由地方政府和私人团体共同投资的公共企业中,运输和道路投资企业126家。07年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中,民间资本所占股份达52.25%,被誉为民资进入大型基建行业的破冰之旅。

2.2.3政府控制下的投资运用影子受益来吸引民间资本对于一些公益性的城市道路建设,投资方不能从项目本身的盈利而获得受益,政府就可采用因此公益性项目的建设所带来的经济发展而使各方面的收入的提高作为对投资方的利润分配,或可以由政府授予企业特许投资权,从而吸引民间资本的介入。通过特许方式限制一些行业的经营者数目;通过规定利润标准来控制企业的盈利水平。

2.2.4私人投资在政府允许的条件和范围内,完全由私人投资,这种投资方式仅限于不存在直接收费困难而且具有竞争性的基础设施。因为此类设施便于私人投资,所以政府可以不予直接投资或进行经济资助,收费标准由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情况调节,私人投资完全受市场调节。比如采用BOT方式发展公路、电站及地铁等。

总之,公路建设资本的来源要从单渠道转变为多渠道,既可来自国家投资又可来自资本市场;既来源于政府又来源于民间;既来源于国内,又来源于国外,各种有效的新的融资方式都可以经过充分论证和研究后用于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

3融资多元化是现阶段公路建设事业发展的方向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资金来源的渠道基本是单一的国家拨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和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急剧增长,成为基本建设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的情况下,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日益成为项目建设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经济发展速度较块使资金来源从单一的国家拨款走向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多元化成为可行,原因有:

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稳定和持续期长的收益,较为适合吸引国家以外的资本,通过金融制度的创新实现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既有利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缓解,也有利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金融支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字,截至2009年12月,我国储蓄率接近50%,企业存款10万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26万亿元。

国际上的一些著名工程如英法海底隧道、澳大利亚悉尼港湾隧道、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等工程采用的都是BOT融资方式。通过TOT模式引进外资或者私人资本,盘活了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这种模式可以更多地用于桥梁、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中。

4多元化融资政策中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积极开放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吸引各种投资进行开发建设,可以缓解经济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但多元化融资,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以保障投融资各方的合法权益,引导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融资政策的制定,如不能很好解决政府投资与各类私人投资之间的关系问题,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每一次失败都会给我们总结经验教训的机会,高速公路建设总投资大,回收期长,众多不确定的因素,再加之大多数民营企业对高速公路建设程序、有关国家政策的不熟悉,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大量民营资本游离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之外,不敢贸然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