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领导力论文

大学生领导力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7 18:10:5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领导力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领导力论文

篇1

项目举措及成效

“飞翔计划”的活动及成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领导力培训。结合中学生的实际,邀请北师大著名教授采用讲授、研讨、参与式等方式,进行中学生领导力培训,分为理论讲座、研讨、项目建设和户外拓展两场。

“社团活动设计”观摩及角色扮演。选派北师大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学生到石景山区某学校就某项社团活动决策进行表演,石景山学员进行观摩,并进行情景模拟表演。观摩及表演后,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专家以专业的视角进行点评。同时,要求所有学员回去后组建自己所在学校的团队,在进行团队建设的基础上,策划设计一项学生欢迎的(从学生视角出发的)有意义、重要的活动,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标、内容、实施策略、方式方法等),并对参与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并选择时间、组织专家进行答辩。

朋辈互助。选派北师大教育学部的优秀学生干部和学生与石景山学员建立“大手牵小手,互助互学”结对子活动。选派的学生现场讲解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发学员拼搏奋斗,全面发展。同时,项目建立学员与北师大优秀学子的长期联系机制,进行互帮互助,深入个体解决学员平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以及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协助、指导石景山学员完成“社团活动设计方案”。

社团活动设计方案答辩。在北师大大学生的帮扶下,石景山学员对团队建设、社团活动设计方案进行答辩,要求活动有创新、切实可行、参与人员合理分工、责任明确。

学员人生发展规划培训。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北师大教授、大学生的指导下,进行自己的SWOT分析、兴趣剖析、家庭及社会环境分析;研讨中学生的人生发展规划,确定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阶段目标、实施措施等。要求:每一位学员都要进行自我人生规划,并于期末汇编成册。

社团活动计划开始实施。对上学期石景山学员设计、并经过答辩的社团活动进行实施,要求记录活动过程、内容,并将进行展示。

学员人生发展规划培训分享。结合之前所参与和学习的领导力方面活动和知识,将拓展视野、激励他人、公共发言、团队建设以及组织会议等方面作为议题,进行讨论发言,论坛开展之前提交会议论文

专家深入学校指导、召开小型研讨会。对石景山学员组织实施的社团活动、学员人生发展规划进行实地指导、帮扶,并召开小型研讨会。

篇2

1989年,温迪·科普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和国际事务学院,她在毕业论文中提出了成立“美丽美国”的构想。

20多年来,“美丽美国”坚持为美国城乡低收入(贫困)地区输送老师,积极改善美国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在美国大学生中,“美丽美国”已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名字。据报道,全美2009年共有3.5万名大学毕业生申请“美丽美国”的4000名教师岗位,其中哈佛、普林斯顿等常青藤大学的学生占到申请总人数的11%。有媒体戏称“美丽美国”为“精英组织”——非名校学生不收。全球咨询公司Universum(优信)2013年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美丽美国”位列人文社科专业学生最喜爱的雇主前10名。

温迪·科普也成为美国大学生心目中的知名人物。她在其书《改写未来——美丽美国如何创造教育平等的世界》中文版出版之际,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大学生》:“美丽美国”的概念源自于您的毕业论文,请简要介绍一下。

温迪·科普: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意识到美国要致力于成为一个机会均等的国度。因为,孩子们的出身决定了他们所接受的教育,而教育又决定了人生。上大学时,一位室友来自一所低收入地区公立学校。通过她,我了解到美国1/5的孩子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只有8%的人能获得大学学历。相比之下,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们,80%的人能获得大学学历。这是长期以来因经济水平的差异而导致的差距。

事实上,我发现这是全球现象。

在本科毕业论文中,我提出了创立“美丽美国”的想法。因为,当时我所处的那一代人被称为me generation(自我中心),认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为了赚钱。我不赞同这一观点。实际上,真正的领导者是不断寻求给世界带来真正价值的那些人。有一天,我就想到了“美丽美国”——为什么不聘用这些“领导者”,他们带着一身闯劲去贫困地区教学两年?我立刻被自己的想法迷住了。

《大学生》:为什么是两年支教时间?

温迪·科普:这是最短的时间。因为,这项工作非常有挑战性。成为一名老师,帮助孩子们获得成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只有当教学时间接近两年,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才能做出显著的贡献。

《大学生》:为什么“美丽美国”锁定刚毕业的大学生?

温迪·科普:还是大四时,我就开始创立“美丽美国”。有人说在“美丽美国”教学,与职场工作并无不同。我说:不对。我的灵感来自于一个事实:非常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愿意付出全部精力,通过教育真正改变一些东西。

2013年9月,美国教育部研究机构教育科学院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美丽美国”项目教授的学生比其他传统型老师的学生领先约2.6个月(学得更好)。“美丽美国”的老师们虽没教师资格证,但他们与学生们合作得更成功。这是他们在短期内做出的影响。从长期来看,他们也创造了巨大改变。在华盛顿地区,20%的学校校长和非营利组织领导者都曾参加过“美丽美国”。所以,“美丽美国”不仅帮助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还运用这种领导力,改善整个教育体系。

《大学生》:在您看来领导力意味什么?

温迪·科普:在贫困地区的“美丽美国”的老师们,他们设定一个宏大的目标,激励孩子们用功学习来接近目标,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孩子们实现目标。

在新书中,我提到了Megan Brousseau(梅甘·布鲁索)。她加入“美丽美国”后,被派往位于南布朗克斯一带的莫里桑尼亚教九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一)生物课。那里曾被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称作“美国最糟糕的贫民区”,学生们对学习没有兴趣。梅甘第一次踏进班级,就向学生宣布了她的目标——让所有人都参加并通过严格的纽约州会考,同时梅甘也对自己说:这是创造历史的机会。这个目标看起来根本无法完成,因为在那个地区,很少有学生参加会考,更甭说通过。但是,梅甘不断地给学生们增强通过会考的信心,并强化他们的信念:“上大学是唯一的选择!”

为了达到目标,梅甘修改课程、探索新方式……经过9个月的不懈努力,112名学生中109人一次性通过了考试,平均成绩81分,远高于纽约市72分的平均水平。落榜的3名学生也在梅甘的悉心辅导下顺利通过了第二次考试。

回想梅甘所做的,会发现她是一位了不起的领导者。让所有的学生通过会考,很多人会认为不可能,但梅甘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目标。于是,她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达到这一目标。当遇到困难时,她会想各种办法,如同一位杰出的领导者。我认为教学就是领导力——设立目标、激励他人实现目标和克服困难与障碍,这种领导力适用于各行各业。

《大学生》:刚毕业的大学生改变未来、创造世界的动力是什么?

温迪·科普:我们往往认为经验是力量。但是,经验不足或缺乏经验也是一种力量。25年前刚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时,我如此天真地创立“美丽美国”。谢天谢地,要不是我的天真也许不会有今天的“美丽美国”。有时,尤其是面临重大难题或身处艰难时,理想主义年轻人提些不切实际的问题非常重要。

要让所有的学生都通过会考,很多老师都认为梅甘疯了。但是,天真、理想主义的年轻人梅甘做到了。当然,我们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美丽美国”的合作伙伴,同样重要的是,“美丽美国”需要年轻人特有的活力和乐观主义。

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里,没什么责任比刚毕业就教书更大。因为,你拥有无限潜力,来影响孩子们选择人生。你也会发现,自己对于国家,乃至世界的意义有多大。领导者们致力于改善他人的生活,并为他人开拓机遇。未来的领导者们获得第一手经历和体验,对于解决最迫切的问题非常重要。

《大学生》:针对“美丽美国”有两种声音,一种声音是有人认为这群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经验、没有充分地准备;另一种声音却把他们称为最有革命性和创新性的老师。

温迪·科普:要是美国贫困地区已有很多合格、经验丰富的老师,也许就不需要“美丽美国”了。但是,情况并非如此。所以,“美丽美国”招募了大学毕业生。他们教书并不是逼不得已,而是有着强烈帮助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意愿。贫困地区及其学校的校长们非常欢迎“美丽美国”和它的老师们,批评“美丽美国”的声音绝不是来自这些贫困地区及其学校。批评的原因在于“美丽美国”挑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为什么“美丽美国”招募的都是原本不计划当老师的大学生?为什么他们在最具挑战性的环境下却教得更好?这些都是哲学层面的争论。

事实上,“美丽美国”的老师们正在做出真正的改变。美国有这么多孩子不能进入高中,即便进入了高中又有许多孩子缺乏资金支持,这是一个危机。“美丽美国”所做的就是招募成千上万最有才能的大学毕业生,解决这个危机。从短期看,他们只是老师。长期而言,在贫困地区的教学经验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群大学生,改变他们的职业方向……以后,他们将成为学校领导者、教育体系领导者、政治领导者、商业领导者、民间领导者……他们将共同努力,从根本上做出改变,以确保美国真正成为一个机会更均等的国度。

《大学生》:“美丽美国”和“美丽中国”之间是什么关系?

温迪·科普:它们是“美丽世界”项目的两个合作伙伴。从本质上来说,“美丽世界”项目各合作伙伴都采用了“美丽美国”的模式,即招募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让他们奉献两年时光前往贫困地区参与教学。

篇3

对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的认知与调适能力

是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重要体现

立志创业的学生有追求成功的意识,但对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的感知与深入研究不多,人际知觉度不高,职业能力有待磨炼,管理认知更需要提升。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与课题,加强在校阶段的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适应新员工角色、成长为优秀员工,对大学生创业者走向成功,意义重大。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早已得到认同,但是大多数学校的做法仍局限于个体层面的教育,如创业意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等等,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提升。然而,作为创业者,不仅需要自我管理能力,更需要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领导能力。对个体差异的理解、对个体行为的洞察、对群体心理、对员工群体行为、对组织行为的认知与把控能力,更是大学生今后适应创业环境、适应管理角色、开展创业实践的重要基础与保证。在校阶段开阔视野,学习有助于创业开展的人际技能、情绪智能,研究群体、研究组织行为,关注管理能力、关注领导力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对个体行为、组织行为的认知与调适能力是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基础体现,对立志创业的学生而言,职场之路和创业践行应该“先知而后行,其行更有所得”,在校期间,选择《组织行为学》的研习是大有裨益的。

学习《组织行为学》是大学生职业能力

和创业素质培养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在组织中工作的人们只有理解组织中的行为,理解员工互动的行为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在组织情境中工作。在校期间研习《组织行为学》,增强理解、预测、影响组织情境下自己和他人行为的能力与素质,对大学生创业起步的指导意义非凡。

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是研究人们在组织内外如何思考、感受进而指导自己在组织中行动的学问。它采用系统方法,运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研究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揭示各种组织中人员彼此相互作用条件下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对组织行为学的学习与研究可为大学生在校的社会成长提供丰富的营养,促使大学生在就业创业前以清醒的旁观者的姿态,全面感知和审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互动,研究提高对人们行为活动预测、引导和控制能力的策略和途径。对组织行为学的研习,能使大学生在校阶段就能拥有对创业实践的全局过程预览与典型案例思辨能力,是大学生在校阶段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组织行为学》提供了组织活动预览

和多层面行为的知行教化

人的高度组织化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化的产物。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有着复杂的影响,从个体行为来看,人类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使人的行为变化多端,同一情境下,不同的人的表现差异很大;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也有很大差异。从群体来看,群体行为不是个体行为的简单相加,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与人们独处时的行为是有差异的。《组织行为学》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用多学科的知识、系统研究的方法、权变的策略、多层面的分析、开放的系统观解读组织,可使学生学习多学科的知识,分析和理解组织情境,体验全球化给组织带来的巨变、给创业者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学习从个体、团队和组织多层面解读人的行为,以权变的方法和开放的理念理解组织活动,预测人的行为,达成组织目标。《组织行为学》的学习和实践潜移默化地改善着学习者的思想与素质,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培养:(1)提升自我认知,逐步塑造自身人格;(2)开展社会学习,改善组织知觉;(3)把握情绪、态度和压力,逐步改善情绪智能;(4)学会识别问题和机会,优化个体决策;(5)学会全面感知团队问题与过程,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6)不断认知沟通渠道,学习改善个人沟通与组织沟通;(7)不断认知权力与影响力,学习影响他人;(8)不断认知认知冲突,学习冲突管理;(9)不断认知组织,学习组织文化,适应组织变革;(10)不断自我实践,锻炼领导力。

《组织行为学》是大学生创业者不可或缺的课程,可使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就系统地认知人在组织中的行为与心理,了解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的调控。可以启发大学生对组织的认知,使其深刻理解创业者的角色能力要求,对创业者今后的创业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知行教化作用。

《组织行为学》的研读将深化大学生

的社会知觉,缩短大学生的社会化适应期

在走上社会后,大学生将来无论处于怎样的组织中,从事何种工作,组织行为与其必将有关。作为组织成员,必须了解组织历史和物理布局、了解组织战略、了解组织的绩效期望、了解组织的权力机制、感受组织的社会活力;必须融入组织,熟悉工作程序,履行员工绩效行为,体验工作场所的情绪与压力;必须适应组织氛围,面对团队中的冲突,体验组织各层级之间的沟通,在碰撞与调整中加强人际关系,实践新角色行为,解决工作与非工作之间的冲突,适应企业文化与企业变革。

《组织行为学》揭示的组织内行为,可为大学生提供角色实践的全局感知,组织内的管理预览和模拟实践,对于即将成为新员工的大学生而言,有很强的认知提升作用,有很强的人际感知作用,有很强的实践导向作用,将深刻地改变大学生的角色知觉和社会知觉,使大学生对自己作为组织员工的行为与心理成长要求有整体的感知、理性的把握,使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团队建设与组织变革进行全局的预览和理性的解读。这对大学生就业后的积极态度、工作业绩、合作精神,对其在组织中扮演更重要角色时的正确决策具有工作价值观引领作用、团队实践指导作用、人际行为参照作用及自我情绪和压力调适作用。组织行为预览与感知可以深化学生的社会知觉,缩短大学生创业者的社会化适应期。

组织行为的案例模拟可促使大学生换位思考,

引导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组织行为的案例将组织与现实工作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让学生在置身社会环境前,就全局预览并分层解读组织环境与行为,使学生在创业前就能预览和解读组织中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使学生感知个体的差异、能力的差异、人格的差异、价值观的差异、态度的差异、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等。《组织行为学》创设的案例模拟,可以锻炼学生置身于复杂的人际与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互动能力,组织行为的案例模拟,可以促使大学生换位思考,增强学生的情绪智能,引导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自我造就。

对于立志创业的大学生而言,所追求的已不局限于对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有效利用,而是扩展为对组织资源、社会资源的调用。组织行为学案例模拟可让大学生学习识别问题与机会,见识个体决策的理性选择参照,预先感知和体验所有创业团队都必然会遭遇的权力、影响力、沟通障碍、冲突、变革等问题,更能使大学生预定位于管理者的角色地位,以管理者的视野开展思考,结合实际深入解读组织行为,解读组织结构的构建、组织文化的创建、组织冲突的管理、组织效能的激发等等,思考并探寻在组织的复杂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策略,必将对即将走上创业之路的大学生尽快适应角色、提升领导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导向性影响。

先知而后行,才能有所作为。《组织行为学》对组织的实践预览与知行教化作用,可使大学生对组织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感知,改善大学生原有的认知风格、心理模式及行为方式,提升认知能力和心理能力,提高情绪智能,使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实践中加速社会化适应,引导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参考文献:

[1]麦克沙恩.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14.

[2]斯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第9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12.

[3]石伟平,徐国庆.管理能力训练基础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篇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057-02

中医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在中医不断发展和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中医药材低廉、中医治疗方法灵活多变、中医保健作用突出等特点日益显著,显示出了我国中医学的独特优势,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中医药传统文化包含了大量的传统人文和哲学内涵,是我国软文化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支持中医药发展,对促进人类健康、弘扬中医传统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中医药事业也在不断的突破和改变,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例如,我国中医药特色优势不再显著,老中医药专家的技术和思想得不到很好的传承,中医改革和创新不足,中医青年人才匮乏等问题日益明显。因此,是否能够培养出现代中医人才,是继承和发展我国中医事业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对现代中医青年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培育好中医青年人才,让更多的青年人成为名中医,是当今中医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1 培养现代中医青年人才的必要性

1.1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

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指出:“所有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祖国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用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就是对我国现代人才培养的总的标准和要求。同时,国内外快速发展的形势都对青年人才的需求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中医青年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

1.2 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的要求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不断的迅速发展,医药事业也在不断的取得进步,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中医药也在不断的走向世界,而且不断的显示出中医的优势和特色,尤其,在当今社会不断倡导绿色环保、健康保健的时期,中医药在许多国家兴起,中医推拿按摩、针灸、保健逐步盛行。但是,同时中医药事业也面临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未来的中医青年人才具有较高的实践和操作技能,要求我们不断的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快速发展、满足社会整体需求的中医药人才,不断的将中医药事业推向世界,取得更大的成就。

1.3 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广大青年大学生是促进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的骨干力量,他们在知识储备上更应有竞争意识,同时在青年时期也是人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如何引导和培养他们是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应该根据青年大学生发展的时期特点、身心要求,抓住内在规律来确定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抓住学习的关键阶段,增强本领、提高素质、发挥潜能、激发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广大中医青年适应未来的能力,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2 “五力”塑造现代中医青年人才特质

五力,从构成要素来看,可以把五力释义为“一个优秀中医青年人才所具备的传承力、学习力、创新力、国际视野力、领导力的总和”。是中医青年从继承传统文化和中医技术、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不断变革创新、拓宽知识和视野、使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动态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标准和尺度。是中医青年自我继承、自我学习、自我变革、自我超越、自我发展的不断前进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五力。

(1)具有传承力。

中医经典文化的传承。我国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五千年发展史的学科,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尤其是中医经典,其中浓缩了自古到今中医学发展精髓,是哲学与医疗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不仅仅有科研价值,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承,因此培养中医药人才,首先要注重文化底蕴的积淀,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将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古为今用。

中医技术的师承。近年来中医的生存陷入一种尴尬境地,由于“从书本到书本”,中医经典无法应用到临床,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变成了“书本中医”,读中医经典只知其然,师承学习,可知所以然,临床知识不能只读书本,师承技术才能学到真正技术。中医“师承”的培养模式是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经验、技术的有效方式。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创造“个人知识”一词,而中医本身这种难以让西方人理解的“个人知识”,更适合“手把手”的言传身教,目前,出台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继续开展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不断完善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给中医师承给予更大的支持与保障。

(2)具有学习力。

导入学习理念,增强主体意识。中医事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自觉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发展动力。这要求中医青年自觉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认知方式,提高自己思维水平。中医青年以往学习的知识有可能现在已经过时了,而新知识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广大青年比以往更注重新知识的学习。把学习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积极地寻求自我发展的途径,有意识的提高自己。

坚定学习毅力,明确学习方向。学习不是什么都学,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只能有所选择,即学习要有一定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中医青年,首先,向“专”纵深挺进,即沿着开展业务工作、提高专业本领上学习专业前沿知识,努力在专业、业务方面上成为权威。其次,向“广”四周延伸,即围绕开展业务工作、提高专业本领上学习相关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知识,触类旁通,胜任业务内的各项工作。同时,把坚定的学习方向和钉子般的钻劲儿相结合,把自己打造成“T”的复合型人才。

(3)具有创新力。

现代中医药发展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和挑战,中医理论是前科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中医药现代科学基础薄弱,尚未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研究、评价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多学科结合研究的欠缺和中医教育的缺陷,需要中医青年不断创新。

作为21世纪的中医青年人才必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着眼于科研创新意识培养,树立为医学献身的崇高理念;着眼于科研创新能力发展,设立各类科研创新实践训练;着眼于科研创新精神凝聚,建立完善科研培养制度。能够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医学知识来发展中医,批判的对待一切,独立地解决问题,打破旧的框架,提出新设想,不墨守成规,具有独创性,激发青年人的好奇心是中医青年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提倡大胆怀疑是中医青年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

(4)具有国际视野力。

中医药要走向世界,中医青年如何提高自我,走向世界非常重要,现在中医中药,作为传统医药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中医成为风靡全球的健康新时尚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中医的理论还有一些科学的内涵,尚未被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接受,常常有一些晦涩难懂的尴尬状况。因此,中医青年担负着把中医药事业推向国际的重任。

首先,中医药的接班人、中医药的青年人才应该掌握现代化工具和各个领域综合知识,通过学习外语、法律、计算机等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我,开阔国际视野力,适应国际经济化的要求。其次,努力推动科研文章在SCI的发表,向国外同行展示中医的科研水平,展示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弘扬、传播中医药的文化。最后,21世界的中医青年人才应该掌握现代交往工具,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提升自己的国际交往能力。中医青年应着眼于国际视野的开拓,在坚持中医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吸收国际现代医学成果和其他民族传统医学精华。

(5)具有领导力。

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一种引领改变的能力。领导力应当成为当代中医青年诸多素质中的一种重要素质。在培养中医青年领导力的过程中,要确立领导力这一核心价值,并通过提升中医青年的“服务”能力,从而提升中医青年领导力的“影响力”。

中医青年领导力的建立,一定是要建立在对专业的熟悉上,还应上升到对中医药的社会责任、中医药学术历史使命的基础上。在对中医的认知不断深入过程中,中医青年应把自己融入中医事业之中,更多地开拓视野,从自我的定位、国际视野、多元合作、“面对面”、技术的精益求精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通过很多途径的培养,致使自身领导力不断得到提升与开发。

3 结语

总之,现代中医青年发展方向是回归传统,追求时世,掌握创新,开拓视野,扩大影响。中医未来的发展,还要通过现代中医青年的不断努力,只有科学合理地造就具有现代中医特质的中医人才,才能真正的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医事业,并使之在诸多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段金龙.对中医人才培养的三点建议 [N].中国中医药报,2012.

[2] 张炳升.培养实用型中医人才刻不容缓[N].光明日报,2008.

[3] 藤应超.中医人才培养现状探析[N].光明日报,2008.

篇5

大学生理论培养机制较为复杂,但是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选拔与培养机制

1.1选拔机制

高校大学生理论骨干培养需要尽早入手,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集中精力实现对理论骨干的培养,考虑到大学生的特点和大学的学习年限,建议在大一或者最迟大二就应当确定主要的培养目标人群。这就要求高校要建立高效的理论骨干选拔机制,以便尽早完成大学生理论骨干的选择。

在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素养的培养的同时,也关注到理论骨干的特殊需求,是正确处理好合格人才与杰出人才的关系的必然要求。坚持把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与青年者的特殊要求相结合。既要尊重人才成长需要历经长期过程的一般规律,科学设计培养内容和方式,系统规划和推进各项工作。

1.2培养机制

1.2.1政治理论课。政治理论课被认为是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最为研究者所重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第一是教师应当关注政治理论课意义的研究,从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和效用着眼,必须追随党的理论发展和国家政策变化,适应社会需要。第二是教学内容上,主要探索如何将基本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成果转化为大学生乐于接受、容易接受的知识体系。第三是教学方法上,运用其他学科经过检验的有效方法充实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提高授课效果。

1.2.2思政工作。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新形势下的高校环境中,政治理论教学的作用有很大局限性,必须辅以其他手段。辅导员被认为同学生接触的机会多、范围广、层面深,是高校中最了解学生的人,可以随时随地随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然而现实中的诸多问题导致学生培养工作成效不强,因此应当为辅导员提供相应的制度的保障和约束,使其工作同高校两课教学有机结合。

1.2.3此外,灵活多变的理论培养组织形式,有利于在常规课程和辅导员的随机性工作之外提供一种制度化经常化但是形式更为多样的培养方式。可通过组建优秀大学生骨干分子集训班和组织研究探讨等方式,增强培养效果。

1.2.4强调实践锻炼和实际观察。

针对一直以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比例缺乏平衡的状况,在大学生理论骨干培养教育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实践成分。学生党支部应当根据理论骨干的特点和意愿,安排一定的社会工作,分配具体的工作任务,并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让大学生理论骨干在行动中感受先进、实践先进,提高理论骨干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1.3激励机制

在大学生理论骨干激励机制的创建中,不能忽视个体自身的心理需要的作用。只有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才能使其在大学生理论骨干的培养和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具体可通过目标激励和榜样激励等机制来实现有效激励作用。

1.4反馈和调节机制

构建完备的理论骨干培养教育还需要建立一个有效迅捷的反馈和调节机制,以便于快速地获取对理论骨干的培养工作的成效和后果,并且始终实事求是地对我们的培养方式和方法进行调节和改进。

2.考核与评价机制

作为大学生理论骨干的培养教育的考察与评价,政治理论知识和政治理论素养是考察的重中之重。与目标设定相称,在考核与评价形式的设计上,如何更好的检验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被作为基础性原则。

2.1日常考察和评价。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质疑单纯依靠传统政治理论课考试测度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只有同时也把考核与评价日常化、经常化,才能有效地把握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实际情况,最大程度避免知行不一的局面。这一机制的核心思路是将思想政治素质分解为若干要素,配给不同权重予以量化,以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状况的调查为依据,通过打分方式进行评定。

2.2实践活动中的集中考核。一个人政治思想素质会表现为相应的行为,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观察大学生行为表现的良好平台,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实践环节,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对其政治理论课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2.3研究活动中的考核与评价。组织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研讨,不但被作为教育方式,也被认为是有效的考核手段;研讨表现、论文、调研报告等可以反映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和运用水平,而且相对于试卷考试更具有综合性和真实性。

3.管理与保障机制

3.1理论骨干培养的领导机制与党建保障机制

我们认为,应当将党的建设与大学生政治理论骨干分子的培养结合起来。只有依傍于党的坚强的领导,大学生理论骨干的培养才具有领导力量的保障,才不会成为无根之浮萍,无魂之器物。要创建务实高效的党支部运行体制和循序渐进多层次端正理论骨干入党动机以及加强相关的考核与评价。

3.2政策保障机制

高校要争取将党委组织、宣传、地方党校和政府教育、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充实进“青年者培养工程”领导小组中,争取使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获得政策指导、资金配套、资源共享、人才培养及使用等方面的支持。

篇6

论文摘 要: 文章认为,通过网络平台设置的虚拟社区、英语聊天室和视频录播厅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信息交流,针对专项主题开展文化现象讨论和中西文化差异比较,鼓励学生进行文化专题演讲,能实现网络平台下的师生双向交互合作,构建文化知识体系。

一、引言

自从2008年的经济危机以来,大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大学英语课程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来适应当今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以社会的现实需求来调整英语知识结构和授课内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学有效性实现的途径

《教师领导力与学校发展》[1]一书指出,虽然对于有效性的定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实际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有效性的主要评判标准。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其它一些重要产出,例如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幸福感和人际交往能力却被忽视,这与这些重要的产出的测量评判实施起来不易有密切的关系,而这些要素在日常教学中却不可忽视,所以教师将采取一系列量表来帮助考核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行为。我们在网络平台下的教学实践中应采取师生双向交互合作的模式,注重网络教育中的文化建构,以期提高包括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师生双向交互合作和网络文化建构的实施方案

网络平台下的师生双向交互合作与网络教育中的文化建构如何得以实现呢?

我们通过网络平台设置的虚拟社区、英语聊天室和视频录播厅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信息交流,针对专项主题开展文化现象讨论和中西文化差异比较。

现在举个实际的例子:在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的第一单元A篇课文“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传输一种理念:语言不能离开文化,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了解相应的载体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碰到外教,在谈到学习英语时,很有信心地将食指和中指上举,表明“必胜”的决心;在照相时,许多中国学生也喜欢使用这一手势,表示希冀“胜利、成功”的含义;而美国外教把这一手势理解为“和平”。针对学生对美国文化的理解差异,我们找到了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详细地解释了这一手势在不同国家文化中的不同含义。

与此同时,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方案:

第一,实行“学生日常自评,小组每周互评,教师阶段测评”的教学管理和测评体系;实现网上评价系统规范化管理,通过网络对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高效统计、分析与反馈。

第二,搜集网络教育的中西文化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第三,建设信息区,提供广阔的信息交流空间,营造平等、自由、轻松、愉快的网上交流场所。 转贴于

第四,鼓励学生进行文化专题演讲,引进webQuest模式的特点(在教师引导下“利用互联网资源”,“以一定的目标任务驱动学习者对某个问题或某类课题自主地进行建构、探索和研究”)[2],让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对某一文化专题进行“资料收集,归纳整理,口头操练,模拟演讲”。

第五,在网上师生双向交互合作模式下,针对“目前大学生听说能力普遍不强,社会又对听说能力有较高要求的情况下,在我们教学中应对听说有所侧重”[3]这一呼吁,我们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尽量多地使用平台下的人机对话和模拟操练板块。

第六,在网络教育中,扩展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英语词汇,尽量满足社会的要求。复旦大学蔡基刚的研究表明:“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要已呈多元化、专业化趋势,企业要求大学毕业生一上岗就能立即承担起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专业英语工作,能够不用翻译人员直接进行国际交流。”[4]

四、课外拓展

刘润清和崔刚提出:“选择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电影或者录像放给学生看,这样很有用,对于练习听力、培养语感和学习兴趣,了解西方社会和文化等都有积极的意义。”[5]

鉴于此,我们鼓励学生在课外到学校语言学习中心,或者是在校园网覆盖的区域内进行自主学习,选择一些有意义的英文影片,进行语音模仿,了解外国文化,有意识地增进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许多学生的英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文化意识也有了一些增进。

同时,“精心设计课外互动活动,积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实践”[6]也是教师需要关注的环节。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自发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小品的排练和英语角活动都得到了教师的支持和好评。

五、结语

我们力求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和测评体系,建设信息区,搜集充足的中西文化网络教学资源,扩展学生的文化知识,鼓励学生进行文化专题演讲,并且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希望通过后续研究,我们会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全面发展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充分实现师生双向交互合作,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阿尔玛·哈里斯,丹尼尔·缪伊斯.教师领导力与学校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李祥兆.WebQuest:一种新型的网络探究学习模式[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6).

[3]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篇7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129-02

“通识教育”一词从提出到应到于高等教育领域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20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怕卡德教授首次提出“通识教育”一词并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1945年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书中对通识教育的定义被认为是对其最好的界定,报告中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1]。我国的“通识教育”一词则是在20世纪40年代从英文“general education”翻译过来的。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通识教育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历史较短,形成典型的成果也较少。在发展中往往对于通识教育实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即是一个“通识教育”的“本土化”的过程。而我国院校中工科院校的比例较大,无疑对讨论工科院校如何开展诸如复旦大学等综合性大学的通识教育,助力工科院校早日迈进世界一流大学之列的问题显得意义重大。该文将以国家重点工科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工科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并提出实际的实践操作路径。

1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本土化”的尝试

通识教育首先应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基础性的人文与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其次它在具体实践上还是一个体系[2]。研究表明,实施通识教育必须有自己的课程体系,还要有课堂之外的教育渠道和管理模式[3]。《哈尔滨工业大学“十二五”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具有哈工大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目前哈工大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虽然还没有完全确立,但已有一些关于课程体系建立拓展的尝试,并向着“十二五”期间新增或改进通识教育6个系列核心课程与选修课30~50门的目标努力。目前哈工大的通识教育课程有六门课程,分别是西方哲学导论、国文经典阅读、西方美术导论、音乐艺术鉴赏、外国文学选读、世界文明史导读,这些课程主要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所开的选修课改造而成。无疑,通过对现有选修课的改造来丰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一个最快、省时省力的方法。同时根据问卷调查(表1),学生普遍需求的课程是文史经典与世界文明,其次是人文艺术与美学欣赏,政治经济与法律道德以及工程领导力居后。哈工大学生的需求也符合哈佛、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设置的真实情况,这也应是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拓展完善的方向。

目前哈工大通识教育的考核方式为论文、课堂累计考核。此种考核方式对于学生来讲是普遍受欢迎的。根据调查,从表2可以看出,同学们希望通识教育考试的方式首选为“写论文、分析报告”,占有37.1%;其次是开卷考试,占有34.3%;选择“闭卷考试”的同学仅占4.7%。

虽然“写论文,分析报告”的考核方式最受欢迎,但是这种考核方式能在多大程度能够帮助启发学生会思考、会读书,真正达到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建设第二课堂教育阵地十分必要。因为哈工大通识教育的课程课时基本与选修课时长相当,都在20课时左右。每周四个学时,大约五个教学周完成。简短的课上时间起到的应是启发的作用,因此课下的读书思考更为重要。具体措施如开展读书会的作用将在后文具体阐述。同时目前哈工大的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方式正在从以往的填鸭式向讨论互动式转变,课下的学习时间也更注重讨论交流作业的布置。

总的来说,目前哈工大的通识教育课程还有改进的空间,比如增加大课讲授之后的讨论活动,建立健全第二课堂的教育阵地,增加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机会。这些都应是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需要研究设计和改变的地方。

2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本土化的实施路径构建

2.1 重视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15-0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实用型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追捧。在此背景下,英美文学这样的人文素质课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冷落与轻视。很多同学觉得提升文学素养与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没有相关性,由此认为文学课不实用且不具什么商品价值。然而,大学应该具有独立的精神,“尽管整个世界似乎都醉心于量化的生活,大学却必须牢记自己的任务是使自己的毕业生成为高质量的人,”[1]不应该把自己单纯定位为社会与市场的适应者角色。笔者作为多年从事英美文学教学与研究的高校教师,为了改观学生的学习面貌,增强他们对文学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大学生都是90后的一代,大多数同学醉心于当今网络时代的快餐文化,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阅读文学经典。所以,首当其冲的是纠正他们对于文学的错误认识,让他们明白:“从本质上讲,文学并不是‘致用’的东西,而是一门‘致知’的学科……文学的‘用’是‘无用之用’――无用之用,方是大用。”[2]要让学生认识到:文学经典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历久弥新,长盛不衰;而网络快餐文化只能流行一时,并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老师对学生的领导力并不是靠威逼和利诱获得的,它需要老师和学生进行真诚而有深度的沟通,发自内心地对学生关心和爱护,从而获得学生深度的信任,由此引发他们情不自禁的追随与义无反顾的顺从。

在学生认识到文学的价值与作用之后,我们就要给予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课程之初给学生开列英美文学阅读书目,其中包括必读书目和扩展书目,大约每周一本书。难度上当然要循序渐进,先读语言简单一些的,然后再逐步冲击高难度作品。对于基础稍差一些的同学,可以借助一些简写本或中译本。“文学是一种参与,一种交流,没有读者的参与、解读和接受,文学不复存在。”[3]要学好英美文学,必须要大量阅读经典原著,通过阅读经典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思辨能力。我们在教学中系统地、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先读什么,再读什么以及怎样阅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思考、分析和质疑,养成批判性思维方式,而不是被动接受文字承载的信息。我们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注重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要求学生阅读的作品,我们事先都会给出一些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同时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或评论文章,指导学生根据自己阅读作品的感悟对前人观点进行评论,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与文学鉴赏的能力,还能提高写作水平,使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与创造能力。“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4]

正确引导学生充分有效的课外阅读,不仅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深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逐渐得到提高。

二、有效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和趣味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是超越传统的一个体现,现代教育学的实践证明,综合利用听觉和视觉的效果,理解会更深刻,记忆会更长久。有鉴于此,我们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网络资源,通过形象化的教学,对学生的视听器官产生冲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把许多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资源引入到英美文学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多纬度地接触文学作品。“通过原著影视,学生不仅能学习文学名著,更能对英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有一个印象深刻的了解。现代影视艺术具有动感的画面、悦耳的声音、演员的生动表演、逼真的生活场景,它能把重大历史事件,细微的日常生活,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谈情说爱等等社会习俗生动地展示出来。”[5]这些影视资料大大增强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研究,继而激发了他们阅读原著的兴趣和欲望。需要指出的是,影视辅助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它终究代替不了文学作品的阅读。我们的目的是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悠久灿烂的文学资源结合起来,使文学课发挥应有的作用。

将多媒体用于英美文学教学,使教学内容变得多样化、形象化、可视化,有效地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享受到了审美的愉悦,愉快地去学习文学知识,同时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和英美文学课的学习效果。

三、提高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当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已渗透到各学科、各专业,英美文学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但是,由于长期的、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学生仍然处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创新能力没有得到真正全面的开发,大多数中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迷信权威、教师和书本,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创新教育实践中要加强“导创”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改变了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满堂灌,而是采用讨论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营造了和谐、融洽、宽松并有利于学生创新的课堂气氛。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学生是平等关系、互动关系。

为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每次讨论课之前,我们鼓励学生参与文学材料的收集和讨论题目的设计。我们把学生分组,让他们就一些关键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查阅、收集相关资料,然后指导他们在课堂上做报告。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并且提高了他们组织材料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在讨论中,我们大力提倡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意识,注重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对课本中已有的知识、观点或教师的讲授大胆地质疑提问,并阐述怀疑的原因、依据及自己的见解。课堂讨论“激活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他们能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全面、生动地理解,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该学科广泛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6]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倡导开放式教学,把文学作品看作开放性的对象,避免给学生过多的定论,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感悟作品,进行独立思考,做专题报告、撰写学术论文等。我们对学生的论文没有字数的要求,而是强调独立思考,思路开阔,观点新颖。我们积极发现学生带有创造性的批判思考,并且因势利导,使学生的批判与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强化。经过我们的精心指导,有若干学生写出并公开发表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他们就会把写作当成一件乐事,而不是一种负担,而后发展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四、挖掘人文资源,深化素质教育

大学教育首先是素质教育,而人文素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学作品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反映了一个民族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许多文化的因素,记载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肯定和颂扬,记录着人类对完美人格与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蕴含着宝贵的人文教育资源。英美文学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了解英美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等背景知识的机会,是培养具备人文精神、过硬语言技能的高素质英语人才必不可少的课程,是提高大学生文化认知、鉴赏能力和人文素质较为理想的阵地。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在分析、欣赏优秀的英美小说、诗歌、戏剧、散文作品时,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寻找作品中所蕴涵的或某一个人物形象身上所表现的人文精神,然后让他们学习和借鉴这些优秀的人文思想来塑造自己健康、完美的个性与人格。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文学素质得到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鉴赏能力得到增强,还在文明修养、礼仪文化、伦理道德等诸方面获得有益的教育和启迪。

文学是人学,是语言艺术和人文精神的整合体,不仅给我们审美愉悦,更给我们以心灵的滋养。其间所蕴含的人文教育资源,值得我们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去不断地深入开掘,从而大力弘扬并不断丰富、充实文学教书育人的思想内涵。

以上几点做法是我们在21世纪的新时代条件下,为搞好英美文学教学所做的一些改革与尝试。笔者认为,只有摆脱传统英美文学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吸纳时代精神,创建新型教学范式,才能让该课程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水平、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欧文・白壁德著.张沛、张源译.文学与美国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8

[2]虞建华.谈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两个走向”问题――兼及英美文学教学[J].中国外语,2010(3):14-18

[3]舒伟.对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46-48

[4]王守仁.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2(5): 10-11

[5]刘仪华.高校英美文学与影视辅助教学[J].电影评介,2006(10):76-77

篇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04-03

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连年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其中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任务的地方师范学院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长尤为明显。地方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已经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论文试图通过对广东省某地方师范学院2009年和2010年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探讨具有相似特征因素如高校类型、地域以及专业设置的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的形势、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一、研究概况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旨在了解我国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策略与方法。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9年和2010年广东省某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数据进行归纳与分析,从中得到研究结论。本研究的过程主要包括确定分析样本、确定内容分析的类目、样本的评定以及原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的解释与形成结论等几个步骤。研究采用的统计方法是一般描述统计,并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研究过程与结果

(一)样本的选取

由于广东省某地方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特色在我国地方师范教育中颇具代表性,因此本研究选取该校2009和2010年大学生就业数据为样本进行梳理与分析。

(二)分析类目

由于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旨在了解我国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因此根据研究主题,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本研究内容分析的类目(见下表)。

(三)样本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的样本统计数据评判员独立按照内容分析类目进行评判而获得,为了进一步梳理数据,我们将统计结果分别按照就业率、就业单位流向和地域流向进行统计。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2010年,样本共有应届毕业生3359人(其中本科生2588人,专科生771人)参加就业,比2009年减少了232人,减幅为6.46%。据统计,截至2010年12月10日,总体就业率为93.18%(见表2)。其中,校本部总体就业率为93.73%,样本分院总体就业率为91.57%。与201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7.51%还有很大的差距。

统计表明,该校2010届各层次毕业生就业率相比往年都有所下降。而近几年,其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比专科生的就业率要高出几个百分点,这种差距在2010年更为明显,这表明专科层次毕业生就业比往年更难,只有在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匹配程度较高,专业的适应性、应用性更强的专业的专科生就业成功率才较高如校本部的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

1、师范类本科生就业率有所下降,非师类毕业生就业率上升明显

经过统计,样本师范类专业近20个,2009年师范类专业就业率为95.37%,2010年的师范类专业就业率为92.27%,就业率下降了3.1%。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师范类专业近19个专业2010年的就业率比2009年的就业率90.21%.上升了6.04个百分点。这个数据表明非师范类专业的专业特点突出,实用性较强,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渠道广,灵活性、适应性强的特点。从表3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09年在其他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数为785人占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的23.22%,而在2010年人数猛增到980人,占当年已就业毕业生人的31.73%。

相比较之下,随着中心城市的扩容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速度的加快,各地市县以及乡镇中小学生源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中小学教师的需求量在逐年减少。这个趋势可以从表3中明显的感受到。2009年,样本在教育系统就业的毕业生占已就业毕业生的59.58%,2010年则下降至55.33%,下降了4.25个百分点。虽然比重在下降,但是样本仍是以师范类专业为主,因此教育系统仍是毕业生的主要流向。

2、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流向是样本所在地区

2010年广东省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基本集中在珠江三角地区,占全省已经就业毕业生数的81.37%,比2009年上升了9.23%。而2010年样本毕业生到珠三角地区就业的人数只有765人,比2009年减少了30人仅占全省已就业毕业生数的0.24%,相对其他院校来说样本到珠三角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少了很多。这里面有几个原因:

(1)样本座落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以外,毕业生生源主要是以地区生源为主。2009年和2010年区域的生源在该校毕业生总人数中的比重为59.24%,57.70%,而珠三角地区生源较少为10.69%,9.44%。这说明样本在珠三角地区的影响力有待提高。

(2)珠三角各市的当地生源中,2010年有64.67%的毕业生在当地就业,回流率比2009年下降近了7.47个百分点;在全省毕业生都涌向珠三角地区就业时,样本珠三角地区毕业生的回流率却在下降,而且降幅较大,说明珠三角地区人才竞争激烈,而样本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急待提高。

(3)在珠三角外十二市中,2009年和2010年当地生源率高达89.70%和86.48%,表明这些地区就业的毕业生绝大部分为本地生源。这说明样本珠三角以外的毕业生更愿意回生源地就业,这与毕业生家庭观念,就业观念有很大的关系。

3、待业率有所上升

根据统计,在样本3359名参加就业的2010届毕业生中,待就业人数为230人,待就业率为6.85%,比2009届增加了0.97个百分点,待就业人数增加了19人,数据表明2009年底的金融危机对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仍有影响。

三、结论与讨论

(一)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问题

通过以上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地方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1、地方师范学院大都地处二线或三线城市,学生也大都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不论是在学校周边地区还是学生的生源地的经济发展都无法容纳这么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压力相对其他高校而言更加严峻。

2、地方师范学院由于大都地处经济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的地区,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相对滞后,因此,表现在就业竞争方面,地方师范学院大学毕业生的核心就业能力相对比较薄弱。从就业趋势来看,地方师范学院部分专业尤其是传统师范类专业如汉语文言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等专业的就业率逐年下降,就业市场不断萎缩。

3、传统就业观念根深蒂固,受到父母观念的影响,毕业生总想进一些具有稳定收入的单位比如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大部分毕业生都坚守公务员考试、教师上岗考等,固守家乡,坐、等、靠父母或亲戚朋友帮他们找工作,不愿下到基层或者到中小微型企业去寻找可以施展自己才华的天地。而随着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教师招聘岗位的逐年减少,学生们就业预期与就业现实之间的矛盾将会日益突显。

4、地方师范学院学生就业能力急待提高。由于地方师范学院生源大多来自本地或附近地区,就像样本一样,学生少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社会竞争的机会,加之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滞后,学生核心就业能力较其他高校学生差,在与其他高校毕业生竞争中处于下风。

(二)问题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1、在宏观决策方面,地方师范学院更应该加快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使本科教育通识化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化阶段,再到普及化阶段,其人才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精英教育阶段高校培养的本科生就是专业性的人才,但是到了大众化阶段、普及化阶段,本科生只能作为通用性人才来培养[2]。在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背景下,地方师范学院的教育模式仍然固守精英教育的思维,势必难以适应现有的就业市场格局。

2、在中观层面上,作为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主体之一——地方师范学院应该在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发挥作用

就国家层面高校专业调整的具体目标而言[3],一是形成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二是形成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三是形成法制化、科学化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管理机制;四是使学科专业设置总体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作为地方师范学院而言,首先,我们更应该研究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改变早期专业设置一哄而上的局面;其次,研究形成与区域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从深层次上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然后,实现“因地治学”,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与交流,坚持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方向不动摇。

3、在微观层面上,强化课程改革

这里的课程改革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强化学科专业的课程改革,二是强化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应该让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未来将从事的职业有清晰的认识和详细的规划:首先,通过课程改革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认识到自己学校类型、专业、地域、性别以及行业在就业市场中所处的位置,合理设置自己的就业预期目标;其次,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核心就业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的质量;最后,加强学生就业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咨询,改变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自卑心理,建立完善的就业咨询与培训服务机制,为学生提供面试口才训练、形象设计、形体训练、团队拓展训练、领导力、执行力拓展训练以及职场礼仪、面试技巧培训。

参考文献:

篇10

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创业教育的国家,并且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和教育研究体系,具有自己的特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过去几十年中,创业使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美国新成长起来的创业一代不仅改变了美国和世界的社会经济结构,而且还将继续成为21世纪决定美国和世界发展的领导力量。

创业是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解决中国社会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创业教育在中国高校的兴起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目前,社会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越来越呼唤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然而,由于起步晚、缺少理论支撑、重视不够等原因,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对滞后,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落后,合适的创业教育模式尚未建立

目前创业教育尚未成为高校整体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业余教育”这一尴尬地位;同时,高校创业教育不论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对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有力的回答。许多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时,重理论知识灌输和课堂教学传授,而如何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锻炼和提高创业能力等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培养体系。主动适应时代挑战,建立知识、能力、精神完美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尚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仍须进行艰苦的探索。

2.重视不够,内外结合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尚未形成

系统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是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基石。大学生创业教育要想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依赖于学校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的密切配合。然而,学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式的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建构起来,大学生创业缺乏相应优化的机制和环境。目前创业教育的研究和推广主要局限在高等院校内,政府引导创业和创业教育的力度不够,社会各界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有限,对大学生创业的引导和支持的力度不足,全社会对此还未引起普遍的回应,高校孤军奋战力单势弱,不足以形成声势,未能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

3.组织乏力,推动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组织机制尚不完善

这主要表现在组织领导的机制不完善,对开展创业教育的政策措施支持不到位,在某些问题上还处于无规范、无制度、无办法可循的状态。许多高校管理者认为创业教育只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项内容,由此导致实施过程中的应付、变调等问题;同时,由于不少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念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环境,造成许多大学生盲目跟从,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规划和定位,对学校创业教育计划的期望和认同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现有的规范制度也缺乏相互之间的衔接和配套,没有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体系。

4.主体缺位,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创业理想尚不到位

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及职业教育、创业教育的缺位,大学生真正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对社会认识不够,许多大学生职业意识模糊、创业意识淡薄,创业精神欠佳、创业能力缺乏,未能真正认识到创新和创业对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巨大作用,未能真正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创业理想的不到位,也使得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二、有效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

1.更新理念和观念,健全体制和机制

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要改变那种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仅仅是学校工作的观念,把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看成是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行为;要改变单纯为准备创业的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做法,把创业教育作为促使大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助推器,从而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贯穿到高校教育的全过程;要改革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结合实际将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与培养方案的个性化进行有机结合;同时,高校要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开设课程、人员培训、调查研究和业务工作等各方面的支出;学校应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生创业教育评估体系,对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进行测评与指导;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师资队伍。

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鼓励和扶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制定推行创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为创业提供相应的法制和制度保证;国家和地方应共同设立大学生创业担保基金,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并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扶持政策,对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进行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跟踪辅导等服务。

2.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创业意识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辅导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大学生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引导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根据社会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学会有目的地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引导大学生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结合实际进行职业定位,同时搜索、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引导大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竞争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辅导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实际,运用创业成功案例分析、开设创业课程和创业讲座、组织创业计划大赛、进行模拟创业实践等形式,指导大学生完善生涯规划,培养创业理想,激发创业意识。

3.培养创业精神,完善创业动机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从创业精神的时代性、民族性、科学性入手,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结合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诚实守信教育,结合专业学习,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与学习动力问题,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能力培养与修身养性相结合,实现价值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同时引导大学生正确评估自己的创业素质与创业潜力,正确分析社会的发展形势和行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业动机。

4.锤炼创业心理,提升创业品质

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是新时期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它可使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时能合理确定目标,有坚定的创业信念、积极的创业心态、顽强的创业意志、鲜明的创业个性,即使在主观上出现困倦、松懈情绪或客观上遇到困难之时,也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其保持旺盛的精力、饱满的情绪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应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两课教学中从引导大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手,指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使其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生职业辅导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典型事例进行剖析,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逐步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明确创业目标。在其他教育教学环节中,应注意将创新与创业教育融入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摆正教与学的位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启发引导、因材施教。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要不断锤炼大学生创业心理,提升大学生创业品质。

篇11

一、国内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的研究概况

1.基本脉络

目前,国内学术界尚缺乏对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开展的系统研究。在国内可查到的中文文献中,“创业心理教育”这一提法最早出现在江应中2003年发表的《大学生创业心理培养》一文中,文章指出“高等学校开展创业心理教育势在必行”[2],但这一提法并没有被之后的学者们广泛使用。其后,在学刊上明确使用这一提法的文章有5篇,作者分别是丁邦俊[3]、任丹阳[4]、沈文青和赵方强[5]、王瑞雪[6]、林磊和陶思亮[7]。与之相关的研究主题例如“大学生创业心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大学生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大学生创业心理障碍”等,散见于一些学刊中,但是往往是自说自家,缺乏系统性和对照性。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理论探讨多于实证研究。近年来出现了从心理资本、心智、胜任力等理论视角探讨大学生创业心理的研究,特别是心理学专业的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中积极开展实证研究,从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大大推进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国内高校在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的实践方面几无建树。林磊和陶思亮认为,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心理教育严重失位,暂处于“打游击”的状况,还未正式起步[7]。沈红明认为,虽然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方面已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有益的经验,但是在整体上存在着实施范围狭小、失位、理论建设迟缓、模式较为封闭、培育方法单一等问题[8]。

2.研究热点

葛莉以CSSCI数据库中1998年至2011年间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在就业竞争力的视角下探讨了中国大学生创业的研究热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十个方面的研究热点中与创业心理教育关系紧密的达八个之多,分别是创业精神、市场意识、创业能力与绩效、创业素质与素质教育、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大学生与创造性人才、创业心理品质[9]。

3.主要成果

刘志等研究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心理接受机制,认为这是大学生出于自身需要,对创业教育信息进行认知加工,并内化为自身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外化为创业行为的过程;其内在工作机制体现为:“内化-外化”的双向建构、“价值-事实”的双维合成、“关系-过程”的双态共生[10]。

席升阳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提出了一种由创业心理、创业伦理、创业哲理三个层次构成的“创业教育的精神学范式”;其中,创业心理是创业伦理与哲理的“摇篮”,是创业精神的感性形式[11]。他致力于“中国创业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以及全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保障研究。

江应中认为,在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志趣、创业人格、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2]。席升阳认为,主要是: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发展;创业者的心理素质与创业过程的心理分析;成功期与挫折期的心理学应对等[11]。任丹阳认为,主要包括:客观分析自我,正确认识创业,具备创业意识;明确创业目标,坚定创业意志,有效应对困难;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4]。

韩力争[12]、唐海波和王瑜萍[13]、车丽萍和李守成 [14]、严建雯[15]等众多的研究者探讨了创业心理素质的内容。

唐海波和李赛兰、席升阳探讨了创业心理障碍及其干预问题。唐海波和李赛兰认为,创业心理障碍主要有:创业认知偏差、心理适应能力差、创业意志缺乏、创业动机偏差;具体干预措施有: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宣传;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家庭的支持;创业心理品质的自我培养[16]。席升阳指出,创业过程中会出现过于依赖、自卑、畏缩等人格障碍和急于求成、目标多变等行为障碍,克服的办法就是以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为重点开展大学生创业心理的教育[11]。

丁邦俊[3]、沈红明[8]、任丹阳[4]、苏益南[17]、唐海波和王瑜萍[13]、王志峰[18]、车丽萍和李守成[14]、邓丽芳等[19]探讨了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的多个途径。

车丽萍和李守成分析了创业情景模拟训练、消除或缓解心理障碍法、表象训练法、自我暗示法、自我反省法、认知活动情景法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14]。陈丽君认为,ERP沙盘模拟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20]。沈红明认为,创业实践中可以采用社会情景法、实践操作法、问题探究法三种方法[8]。

国内学者积极构建创业心理模型。比较有代表性有范巍和王重鸣的创业倾向模型[21]、贺丹的创业倾向模型[21]、倪坚和陆连国的“经心”创业模型[22]、曾照英和王重鸣的中国情境下创业者动机的二维模型[23]、高娜构建的七因素创业心理资本模型[24]、邓丽芳等构建的大学生创业心理胜任力模型[19]、张敏建立的基于典型创新行为的创业胜任力评价体系[25]、高日光等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创业动机四因素模型[26]、王沛和谌志亮构建的具有多层次多维度心理结构的创业心智模型[27]。

简丹丹等指出,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最好预测指标;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如“大五”因素和冒险倾向)、认知特征(如自我效能感)和外界环境等都会影响创业意向[28]。李海垒等总结了创业研究中的具体人格特质和一般人格特质,认为影响创业的具体人格特质包括自主性、成就需求、控制点、自我效能感、创新性和冒险性等[29]。段锦云等指出,影响创业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大五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目标和环境因素等[23]。

近年来问世的代表性专著有:王沛等著的《大学生职业心理研究――基于职业决策困难与创业心智的视角》、严建雯著的《大学生创业心理研究》、席升阳等主编的《创业心理学》。

二、国际创业心理教育的研究概况

1.研究热点

葛莉通过Web of Science中的SCI-E、SSCI数据库研究了国际创业教育领域1945年至2010年间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文献,诠释出国际创业教育的13个热点知识群。其中与创业心理教育比较相关的约有7个,分别是:(1)创业教育预期、态度、模式与绩效;(2)创业教育与方法,职业选择与培训;(3)创业者的人格与健康;(4)青年创业者的支持与环境;(5)创业目的与成功;(6)职业干预、评估与决策;(7)职业选择与决策,创业自我评估[30]。葛莉和刘则渊对国际创业教育研究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后,得出近年来国际创业教育领域的九大研究前沿,其中与创业心理教育相关的有:(1)Holland理论;(2)创业自我效能和角色模型,初创企业绩效;(3)职业愿景与选择;(4)职业发展促进与成熟[1]。

2.主要成果

林磊和陶思亮认为,美国是率先实施创业教育和实施创业教育最成功的国家,其创业教育是一种整合性的模式,其中没有系统的创业心理教育的提法,但是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领导力、创新素质等创业心理品质的教育是美国创业教育的两大主要内容之一。在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涉及心理的内容主要为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美国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一般包括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创业知识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等;其中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主要包括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合作性、缜密性等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7]。

国外典型的、有影响的创业学模型主要有Timmons、Gartner、Sahlman、Wickham、Christian和Julien、Zahra和 George、Haiyang Li以及Jain等构建的经典创业模型;台湾学者刘常勇也提出了一个创业模型[31]。

国外学者构建了许多创业心理模型。其中包括:Phan的创业倾向模型[21]、Shane等的创业动机与创业过程模型[21]、Luthje和Frank的创业意向结构模型[21]、Schmitt-Rodermund的创业职业期待预测模型[21]、Wagner和Sternberg的创业支持政策模型[21]、Carr等关于“先前的家庭从商经历的创业倾向”模型[21];计划行为理论 (简称TPB)、创业事件模型(简称SEE)、Bird的创业意向模型等创业意向模型[28];Rauch和Frese的创业者人格特征与成功模型[29];Kuratko等(1997)的创业动机四因素模型,以及Robichaud、McGraw和Roger的新创业动机四因素模型[23]。

经典的创业动机理论有拉动和推动理论、简单和复杂理论、解放理论等[23]。

与创业心理教育相关的代表性著作是(美)泰普林和孙威合著的《创业其实并不难――创业人员心理和技术辅导》。国外的经典创业图书有:(美)杰弗里・蒂蒙斯和小斯蒂芬・斯皮内利合著的《创业学》;(美)库洛特克和(美)霍志茨合著的《创业学:理论、流程与实践》。

三、评论与展望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可以发现,虽然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总体上看显现出低水平、粗放、凌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研究内容和研究术语等还不统一,“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这一提法尚未被普遍采用;第二,大量的研究局限在思辨的层面上,属于低水平的重复,缺乏对照性,没有新意;第三,新近出现的实证研究,侧重点大多是停留心理学理论建设的层面上,其定位并未延伸到如何有效指导和开展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因此缺乏应用性和实践性;第四,虽然许多研究涉及到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的一些相关的心理学问题,但是多数研究者并没有意识到应从学科发展的视角来定位和研究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而只是把创业心理教育看成是创业教育的一个辅助体系和很小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看作独立的学科或学科分支,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既不利于建立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研究领域,也不能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

未来我国的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1)应确立其学科地位或者学科分支地位,对本学科或者分支的研究内容、学术术语、研究方法、学科地位等给予清晰的定位,力争进入国家的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内;(2)应坚持科学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走向,避免空谈,应围绕“创业”,立足“心理”,突出“教育”;(3)应该充分立足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4)应更多地引入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例如实验法、问卷法等)来开展量化研究,增加研究结论的可对照性。在此基础上,将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有机结合起来;(5)定位应该避免精英化、功利化的取向;(6)应力争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7)应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研究;(8)应加强文化视角的研究和实践,从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人类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力争实现通过文化理解创业心理教育、借助文化促进创业心理教育;(9)研究应该更加侧重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成果;(10)研究应积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创业心理教育成果,洋为中用。

参考文献

[1]葛莉,刘则渊. 国际创业教育研究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教育科学,2011,27(2):8-14

[2]江应中.大学生创业心理培养[J].人才开发,2003,7:30-31

[3]丁邦俊.创业心理教育: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67-69

[4]任丹阳.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4(2):156-158

[5]沈文青,赵方强.心理学视野中的创造性对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启示[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2):171-173

[6]王瑞雪.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创业心理教育模式探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7:13-14

[7]林磊,陶思亮.中美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17:70-74

[8]沈红明.论我国高校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9):88-90

[9]葛莉. 就业竞争力视角下中国大学生创业的研究热点[J].中国成人教育,2012,11:17-20

[10]刘志,张向葵,邹云龙.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心理接受机制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02-105

[11]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2]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6:88-91

[13]唐海波,王瑜萍.谈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1):56-58

[14]车丽萍,李守成.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路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93-96

[15]严建雯. 大学生创业心理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唐海波,李赛兰.大学生创业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及干预方法[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5):31-33

[17]苏益南.高校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模型构建及培育[J]. 企业经济,2010,1:63-65

[18]王志峰.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2:45-47

[19]邓丽芳,刘祖良,慕丽伟.大学生创业心理胜任力的特征与培养模式[J].研究学术论坛,2012,9 :204-208

[20]陈丽君.ERP沙盘模拟教学与大学生创业教育[J].新课程研究,2011,6:112-127

[21]叶贤,严建雯.国内外创业心理模型述评[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11(1):43-47,59

[22]倪坚,陆连国.“经心”创业模型沙盘推演――指导大学生赢在创业[J].职业,2008,7:59-60

[23]段锦云,王朋,朱月龙. 创业动机研究:概念结构、影响因素和理论模型[J]. 心理科学进展,2012, 20(5):698-704

[24]高娜. 创业心理资本模型的构建及开发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5]张敏.基于ERP沙盘模拟的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1:65-67

[26]高日光,孙健敏,周备.中国大学生创业动机的模型建构与测量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9,1:69-75,112

[27]王沛,谌志亮. 创业心智研究进展及其模型构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1:83-90

[28]简丹丹,段锦云,朱月龙.创业意向的构思测量、影响因素及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192-199

[29]李海垒,宫燕明,张文新. 创业人格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12, 20,(3):403-411

[30]葛莉.国际创业教育的热点知识群诠释[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4):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