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汽车设计论文

汽车设计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7 18:11:0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汽车设计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汽车设计论文

篇1

二、高效率工作

汽车应用中,电源管理IC以高效率工作很重要,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电源转换效率越高,以热量形式浪费的能量就越少。因为热量是任何电子系统实现长期可靠性的天敌,所以必须有效管理热量,这一般需要散热器以提供冷却,从而增大了总体解决方案的复杂性、尺寸和成本。第二,在混合动力或电动汽车中,电能的任何浪费都会直接减少可行驶里程。直到不久前,高压单片电源管理IC和高效率同步整流设计还是相互独立的,因为各自所需IC工艺不可能同时支持这两种功能。以前,效率最高的解决方案是高压控制器,这类控制器用外部MOSFET实现同步整流。然而,与单片解决方案相比,对于低于15W的应用而言,这类配置相对复杂、笨重。幸运的是,现在市场上已经有新型电源管理IC,能够通过内部同步整流同时提供高压(高达42V)和高效率。

三、始终保持接通系统需要超低电源电流

很多电子子系统需要以“备用”或“保持有效”模式工作,在这种状态时以稳定电压吸取最低限度的静态电流。在大多数导航、行车安全、车辆安全以及发动机管理电子电源系统中,可以看到这类电路。此外,这些子系统都可能使用几个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最豪华的汽车上有超过150个这类DSP,其中约20%需要始终保持接通工作。在这类系统中,电源转换IC必须以两种不同的模式工作。首先,当汽车行驶时,给这些DSP供电的电源转换电路一般会以电池和充电系统馈送的满标度电流工作。然而,当汽车点火装置关闭时,这类系统中的微处理器必须保持有效,从而需要其电源IC提供恒定电压,同时从电池吸取最低限度的电流。既然可能有超过30个这类始终保持接通的处理器同时运行,那么即使点火装置关闭,对电池的功率需求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可能总共需要数百毫安(mA)电源电流给这些始终保持接通的处理器供电,这有可能在几天时间内彻底耗尽电池电量。所以,这些电源IC的静态电流必须极大地降低,以在不增大电子系统尺寸或复杂性的前提下,延长电池寿命。直到不久前,就DC/DC转换器而言,高输入电压和低静态电流要求还是相互排斥的。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要求,10年前几家汽车制造商设定了低静态电流目标,即每个始终保持接通的DC/DC转换器<100μA,但是今天的首选是低于10μA。幸运的是,新一代电源IC已经推出,可在备用模式提供低于5μA的静态电流。

四、尺寸更小的电源转换电路

有几种方法减小电源转换电路的尺寸。一般而言,这种电路中最大的组件不是电源IC,而是外部电感器和电容器。通过将这类IC的开关频率从400kHz提高到2MHz,就可以极大地减小这些外部组件的尺寸。但是为了有效达到这一目的,电源IC必须能够在这类较高频率上提供非常高的效率,以前这是不可行的。不过,采用新的工艺和设计方法,已经开发出能够以2MHz频率切换同时提供超过92%效率的同步电源IC。高效率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了功耗,因而无须散热器。高效率工作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即保持开关噪声位于AM频段以外,这一点在任何噪声敏感电子产品中都是很重要的。另一种显著减小电源转换电路尺寸的方法是,当需要两个单独的电压轨时,采用双通道转换器而不是两个单独的器件。因为一个双通道转换器IC的尺寸仅略大于相同的单通道转换器,因此其解决方案占板面积可以仅为两个单独转换器合起来所占面积的一半。此外,双通道转换器可最大限度减小不想要的通道间串扰,而两个相邻单个转换器的串扰可能造成问题,除非它们同步至一个共同的时钟。如果包括外部时钟和同步功能,会增大电路的尺寸、复杂性和成本。五、新型解决方案LT8616是一个多输出、高压同步降压型稳压器系列的首款器件。其3.4~42V输入电压范围使该器件非常适合汽车应用,因为这类应用既会遇到冷车发动或停启情况导致的低压瞬态,又会遇到抛载情况导致的高压瞬态。其双通道通道具备1.5A和2.5A连续输出电流能力,同时提供0.8V至略低于VIN的输出,因此非常适合用来提供多种直接由车辆电池总线而来的汽车电压轨。该器件是一款占板面积非常紧凑和简单的双输出解决方案,无须任何外部二极管。其原理图如图3所示。LT8616的同步整流设计包括用于每个通道的内部顶部和底部MOSFET,每个通道都提供高达95%的效率。图4显示,当用标称12V输入给5V负载供电时,该器件可提供超过95%的效率,当同时给3.3V负载供电时,效率为94%,甚至在开关频率相对较高的700kHz时。这种高效率工作最大限度减小了功率浪费,同时甚至在空间最受限的应用中,也无须散热器。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中,这种特点的直接作用就是,延长了电池一次充电的可行驶里程。此外,LT8616的突发模式(BurstMode)工作将两个通道的无负载静态电流降至仅为5μA,从而使该器件非常适用于始终保持接通应用,因为这类应用即使在无负载时也必须保持恒定电压调节,以最大限度延长电池寿命。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始终保持接通的系统越来越多。另外,纹波非常低的突发模式工作拓扑将输出噪声最大限度减小至低于10mVPK-PK,从而使该器件适合用于噪声敏感应用。如果应用需要外部同步,那么可以用脉冲跳跃频率模式取代突发模式。LT8616非常低的压差电压特性也很有益,尤其对必须在停/启或冷车发动时调节输出的应用而言。图4显示,一旦输入超过2.9V,即使当输入电压降至低于设定的输出电压时,在本图情况下为5V,输出也始终为2A且比输入电压低500mA。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电子控制模块(ECM)需要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尽管这些微处理器/微控制器设计为用标称5V电压工作,但是电源低至3V时,它们仍然继续工作。而在冷车发动情况下,输入可能降至3.4V,所以微处理器仍然可以继续工作,从而使电子控制单元(ECU)在冷车发动情况下一直无缝运行。另外,LT8616的最短接通时间仅为非常短的30ns,这允许以2MHz恒定频率从24V输入提供1.5V输出,从而使设计师能够优化效率,同时避开关键的噪声敏感频段,例如,AM收音机频段。即使在输入电压高于16V时,LT8616也将提供低至1V、良好稳定的输出电压。由于以较高开关频率工作可减小外部组件尺寸,所以LT8616的2MHz开关频率允许实现占板面积非常紧凑的解决方案。此外,也已经有了最大限度减轻潜在EMI/EMC问题的特殊设计方法。LT8616采用了双通道设计。每个通道都有内部集成的上管和下管高效率电源开关以及必要的升压二极管。它们的振荡器、控制和逻辑电路都是共享的,并集成到单个芯片中。两个通道以180°反相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小输入和输出纹波。特殊设计方法和一种新的高速工艺在很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内实现了高效率,LT8616的电流模式拓扑实现了快速瞬态响应和卓越的环路稳定性。其他特点包括内部补偿、电源良好标记、坚固的短路保护输出软启动/跟踪和过热保护。28引线3mm×6mmQFN或28引线耐热增强型TSSOP封装与高开关频率相结合,允许使用尺寸很小的外部电感器和电容器,从而提供了占板面积非常紧凑和高热效率的解决方案。

篇2

一、系统数学模型

系统使用80C51单片机作为信息控制器,将调制到40kHz载波的信息经红外发射管发送出去;同样80C51单片机控制红处接收器接收数据信息。

如果以汽车甲为例,当乙车要转弯或刹车时都会通过红外发射器发出信息,甲收到信息后就会在本车上显示并用声响电路提醒,同样当丙车要超车时也会有信息从丙传给甲并在甲车上显示。

二、系统基本组成结构

本系统采用80C51核心芯片,附加12MHz的晶振频率,30PF的瓷片补偿电容,最简单的RC上电复位电路,片外存储器选择脚(31脚EA)接正电源,并利用采样电路对接收的模拟信号数字化然后送80C51处理,从P3.5输出的调制信号经T9013放大送红外管发射。

三、信息的编码格式及发送/接收过程

本系统采用脉冲个数编码,分别代表左转弯、右转弯、刹车3种状态,其中左转弯为2个脉冲,右转弯为5个脉冲,刹车为8个脉冲。为了增加接收的可靠性,第一位码宽为3ms,其余为1ms,数据帧间隔大于10ms。

为了消除干扰,确保数据的有效传输,脉冲采用的编码格式,起始位为10ms,数据位为1ms,停止位为10ms,此可保证数据的准确发送与接收。

当单片机检测到P0.0-P0.2端口为低电平时,先设置发送标志位,然后依次发送数据帧。发送数据时,中断将被禁止。当刹车(转向)开关闭合时,数据帧将被重复连续地发射,直到开关松开为止。

当红外线接收器接收数据帧脉冲时,第一位码的低电平将启动中断程序,实时接收数据帧。在数据帧接收时,中断将被关断,并且对第一位(起始位)码的码宽进行验证。若第一位低电平码的脉宽小于2ms,将作误帧处理。当间隔位的高电平脉宽大于3ms时,结束接收,然后根据累加器A中的脉冲个数,使相应的输出口(P0.3-P0.6)为低电平,驱动显示及声响电路。

四、结论

本文是利用红外线穿透性强、干扰小等特点,将其应用于交通工具中,弥补了红外线很少在交通通信中应用的空白。此系统采用电能驱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噪声小,不妨碍司机的正常驾驶。

篇3

2汽车企业工艺设计解决方案

结合国内某个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现状,在经过分析研究汽车企业工艺设计与管理信息化需求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的市场调查与各种设计解决方案的比较,选择了其中一种比较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工艺设计与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2.1各类BOM的不同视图管理

在产品开发过程的三个重要环节中,各类BOM作为串联三个环节的关键数据信息,在每个环节所对应的工作人员、功效以及需求也有很大区别,而且每一类BOM也会有比较大的区别,不同环节当中的工作人员对产品的视角也会有所差异,所以每类BOM一定要符合每个环节的需求。工艺设计部门通过同一个平台进行工艺路线工作的设计,根据不同环节及工艺四大专业的区别产生不同的专业视图,从而每输,除去工艺设计及管理系统自身的功能外,个专业都可以根据适合自己专业的BOM视图来设计完成工艺规划。

2.2工艺设计及管理系统数据模型

对于工艺设计及管理阶段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数据信息:produc(t制造什么),process(怎样制造),plan(t在什么地方制造),resource(使用什么设备造)。通过使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把以上四个方面的数据信息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数据管理模型(也可称为PPPR模型,在企业中形成一个串联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及管理以及产品制造三个阶段的结构化数据信息统一体系。为了使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信息可以准确、快捷地在各个环节之间进行传输,除去工艺设计及管理系统自身的功能外,工艺设计及管理信息系统还需要做到能与上游的PLM系统以及下游的ERP系统集成,与上游的PLM系统集成可以将其上游的E-BOM经过调整后直接传输给工艺设计系统,从而可以作为工艺规划的基础;与下游的ERP系统集成可以将各种供应链信息传输到生产制造部门,作为产品制造的基础。

篇4

紧凑饱满的前脸设计――空气动力学的完美应用

作为欧洲汽车制造技术的杰出代表,空气动力学在凯旋的外型设计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凯旋是一款很平整的三厢轿车外型,轴距很长,发动机舱前移,前脸给人以紧凑、厚重、饱满的感觉,与流线型的车身融为一体,紧密协调,充分体现出凯旋“厚重匀衡”的设计特点,即绝不会为放大某一性能而损害另一性能,而是通过精心的调配和全局的平衡考虑,将其总体性能调整到一个最佳的状态,这也是雪铁龙欧洲血统的有力体现。

位于前门的旗帜型后视镜,加上防擦条的下沉设计,充分凸现了凯旋流线型的侧面造型,将凯旋的车型线条勾勒的更加优雅、流畅、生动。这种紧凑、流畅的车身设计,既为驾乘人员提供了最大化的内部空间和后备箱空间,也将风阻系数降到了最低,让驾驶者能够更好地体验速度带来的驾驭激情。

同时,雪铁龙的发动机一向以小型、高能而著称,这已经成为追求简约高效的现代汽车发展的流行趋势,而凯旋将发动机舱前移并将其科学地予以优化缩短的外型设计,不仅最大限度地满足整车设计美感的要求,驾乘空间最大化和舒适化,同时也由于这种独特的能量吸收设计,在最大程度上增强了安全功能,大大降低意外碰撞发生后对驾乘人员的伤害。

随动转向双氙气大灯――世界汽车照明技术的标杆

“凯旋可以随动转向的大灯造型很吸引人,特别像东方美人灵动而传神的眼睛。”在凯旋仪式上,客串主持的著名电影演员濮存昕曾这样形容他对这款随动转向双氙气大灯的印象。

据桑恩先生介绍,凯旋的随动转向双氙气大灯目前是汽车照明技术的标杆,且远光和近光都采用氙灯,在中国市场上更是真正的创新,这种设计可以保证夜间能够获得超常的照明范围,弯道内侧照明更宽,夜间开车上下坡的时候也能保证最佳的效果。氙灯的光线比卤素大灯强两倍,并随方向盘转动转向。这样的设计使得车主在夜间驾驶的疲劳度大大降低。而且这种氙气大灯有很长的寿命,是普通卤素大灯寿命的三倍,而耗电却只有35瓦,卤素大灯却要50瓦。凯旋大灯还具备了伸缩式的自动清洗功能,这成了凯旋的画龙点睛之笔。

中央集控式方向盘――人机工学的完美应用

凯旋采用了国内首创的中央固定集控式方向盘,各种控制键设置在方向盘中央固定不变,大大地减少了中控台的布置,使得中控台布局更加简洁、洗练。这一设计是雪铁龙独有的创新技术,驾驶员双手不用离开方向盘就可以操作所有的控制,实现了人机工程学设计上的一大进步。由于所有在方向盘上的控制键都采用了发光图标显示设计,驾乘者不论是在白天还是晚上,都可以轻松操作。

篇5

记者在市场中随机采访了一个正在办理购车手续的中年男士,他对汽车外观的选择很重视颜色,乳白色车身、造型简洁的“东风锐达起亚”由此入了他的“法眼”。记者发现,中年人一般青睐银灰色、白色等比较稳重中性的颜色,而造型偏酷色彩靓丽的汽车更容易抢到年轻人的眼球。

买辆汽车长个“面子”,国人的消费心理无疑也让本土汽车企业对汽车外观设计投入不敢小视。

中国一汽集团技术中心外观设计科科长张长林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好的汽车外观能够吸引客户青睐这辆汽车,好的内饰能够让客户决定买这辆车,好的底盘则能让客户想买第二辆车。好的汽车外观自己就会说话。”由此可见,如果不能吸引住汽车买主的眼球,再好的内室、再好的底盘也可能无法让客户接触认知,这也是诸多汽车公司竞相重视汽车外观设计研发的关键。

篇6

本文着力介绍离合器及其操纵系统的结构知识,设计理论和方法,及离合器的故障分析与排除等。主要介绍离合器的结构形式,工作特性,结构的选型等。主要阐述了离合器(EQ153)从动盘设计,压盘的设计,离合器盖的设计,分离杆等的设计。

关键词:从动盘压盘离合器盖分离杆

Abstract

Thisarticlefromanalyzestheautomobiledevelopmentconditionbeginning,willnarratetheautomobileclutchdevelopmentandthefuturetendsto,pointedoutthecouplingproductwillbesupposedtohavefunctionandtoproductdesignbasicrequest.Thisarticlestrengthintroductioncouplinganditsthecontrolsystemstructureknowledge,thedesigntheoryandthemethod,andthecouplingfaultanalysiswithremovesandsoon.Mainlyintroducesthecouplingthestructuralstyle,theoperationalfactor,thestructureshapingandsoon.Mainlyelaboratedthecoupling(EQ153)thedesign,pressestheplatethedesigndesign,disengagingleverandsoondesign.

Keyword:pressestheplatedisengaginglever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的组成部件之一,在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机械传动中,它通常装在发动机飞轮的后端,传动系通过它与发动机相联系,即其主动部分与发动机飞轮连接,从动部分与变速器相连接。在汽车行驶中,驾驶员为了适应同使用情况(如起步、换挡、制动、停车)的需要,常常要频繁地踩下、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传动系暂时分离,以中断动力传递,随后又使之逐渐接合,以便传递动力。

由此可见,汽车有起步、进入正常行驶、变速、制动直至最后停车的整个行驶过程中,离合器都在起作用。

离合器的分类与基本要求

全套离合器应由两部分组成:离合器和离合器操纵。

就摩擦式离合器本身而言,按其功能要求,结构上应由下列几部分组成:主动件、从动件、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

盖总成通过螺栓安装到发动机的飞轮上,飞轮和压盘为主动件,发动机的转矩通过这两个主动件输入。飞轮和压盘之间为从动盘总成,它作为从动件通过摩擦接受由主动件传来的输入扭矩,并通过其中间的从动盘花键输出转矩。压紧弹簧通过压盘把从动盘总成紧紧压在飞轮上,形成工作压力。当发动机带动飞轮和压盘一道旋转时,通过压盘上压紧弹簧产生的工作压力所形成的摩擦力,带动从动盘总成旋转,完成转矩的输出。

摩擦式离合器结构类型较多,且可有许多组合。

离合器的结构型式可以不相同,但在使用上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它们应该是:

(1)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扭矩;

(2)接合过程要平顺、柔和,使汽车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

(3)分离时要迅速、彻底;

(4)离合器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要小,以减轻换挡时变速器齿轮轮齿的冲击并方便换挡;

(5)高速旋转时具有可靠的强度,应注意平衡并免受离心力的影响;

(6)应使汽车传动系避免共振,具有吸收振动、冲击和减少噪声的能力;

(7)操纵轻便,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以上这些要求中最为重要的是使用可靠、寿命长以及生产和使用中的良好技术经济指标和环保指标。(所有权:爱毕业设计网)

所谓使用可靠,指的是离合器机构或零部件在预定期内一直能正常工作。这意味着在使用中要注意保养,其耗费的劳动量也要尽量小。这就取决与制造和装配质量、结构设计和使用状况。很多情况下,离合器不能可靠工作就是和不完善的技术保养,零部件缺少必要的和调整有关。

高的技术经济指标指的是具有高性能质量的离合器且有相对便宜的价格。这主要由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和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予以保证;减少零件数目,采用通用化、系统化设计和大批量生产,都有利于提高离合器的技术指标。

所谓环保,就是希望离合器工作时不产生有害的粉尘和不良的气味。因为要求车身或飞轮外壳全封闭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恰当的,因此只能从离合器上着手解决。离合器粉尘来源于从动盘总成摩擦片的磨损。以石棉基为原料的摩擦材料,其粉尘特别有害人体健康,应尽量避免使用。

目录

摘要…………………………………………………………I

引言…………………………………………………………II

第一章汽车离合器………………………………………1

1.1概述…………………………………………………………1

1.2汽车离合器的基本作用……………………………………1

1.3离合器的分类与基本要求…………………………………2

第二章离合器零件的结构选型及设计计算……………4

2.1从动盘总成…………………………………………………4

2.1.1从动盘总成设计……………………………………4

2.1.2从动盘结构与组成…………………………………4

(所有权:爱毕业设计网)

2.1.3从动盘摩擦材料……………………………………5

2.2压盘与离合器盖…………………………………………6

2.2.1压盘设计……………………………………………6

2.2.2离合器盖设计………………………………………6

2.3离合器的分离装置…………………………………………6

2.3.1分离杆结构型式的选择………………………………6

2.3.2分离杆的设计…………………………………………6

2.3.3分离杆的材料与热处理………………………………8

2.4弹簧的设计…………………………………………………8

第三章离合器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9

3.1离合器打滑……………………………………………………9

3.2离合器分离不彻底…………………………………………10

3.3离合器发抖…………………………………………………11

3.4离合器发闯…………………………………………………12

3.5离合器异响…………………………………………………12

3.6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忽高忽低……………………………12

第四章离合器的正确使用与维护………………………14

4.1离合器的正确使用…………………………………………14

4.2离合器的维护…………………………………………………14

参考文献…………………………………………………15

结论………………………………………………………16

致谢………………………………………………………17

参考文献

[1]徐石安,肖德炳,刘伟信.《离合器》(汽车设计丛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1

[2]林世裕主编.《膜片弹簧与碟形弹簧离合器的设计与制造》.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3]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汽车工程手册:基础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张洪欣《汽车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5]刘惟信,《机械最优化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6]葛安林,《车辆自动变速理论与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7]雷雨龙《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起步过程控制》机械工程学报2000

篇7

零件的精度等级要求为MT4级,表面粗糙度符合使用要求。选材要求:抗弯能力强、疲劳强度较高、无毒无害,无辐射,流动性等成型性能好。根据这些要求,选择常用的工程塑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作为零件的材料。通过Pro/E软件对零件的三维造型,特性分析得到塑料件体积、件重[3]。单个塑料件总体积:V单=770.32cm3,单个塑料件的质量:m单=ρV单=1.06×770.32=816.54(g)。由于塑料件的外形尺寸较大,模具采用一模一腔设计,初步估算浇注系统体积为产品体积的8%,即:V浇=61.6cm3,因此,一个注射周期需要注射的塑料熔体体积为:V=V单+V浇=770.32+61.6=831.92(cm3)。

2模具设计

2.1总体结构设计

该塑料产品的尺寸较大,外侧表面要求光滑,因此设计一模一腔的模具结构,采用点浇口进浇,由于主流道末端不便于设置拉料杆,所以利用分流道板拉出主流道凝料。产品内侧需要设计多个侧向型芯,采用滑槽机构完成侧向抽型动作,推杆顶出。模具结构如图2所示。

2.2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是注塑模中从主流道始端到型腔入口之间的熔体进料通道。正确设计浇注系统对获得优质的塑料制品极为重要[4–5]。(1)主流道设计。主流道是连接注塑机的喷嘴与分流道的一段通道,由于与注塑机的喷嘴直接相连,因此将主流道与喷嘴设计在同一轴线上[6]。采用圆形截面,为了提高塑料熔体的流动状态,并且便于凝料的拔出,主流道设计成锥形,锥角α=4°,内表面光滑,经研磨后粗糙度Ra=0.4μm。为防止主流道与喷嘴处溢料,主流道的对接制成半球凹坑,凹球直径取19mm(选定注塑机XS–Z–1000的喷嘴球直径为18mm)。在设计时,选择A型浇口套,其具体尺寸如图3所示。614159174544°R9.5图3浇口套的相关尺寸(2)浇口设计。由于在该产品的内侧需要设计多个侧型芯,而且内侧还有网状加强筋,浇口不宜设置在内侧[7],所以本设计将浇口放置在产品的外侧,但产品外侧要求光滑,因此,该模具采用点浇口,以减小浇口痕迹对产品外观的不良影响。该产品属于大型平板类零件,一个周期内的塑料注射量大,流程长,浇口的数量和位置分布非常重要,如果浇口设计不合理,极易造成充模不足或产品翘曲变形等缺陷。近年来,Moldflow软件在模具设计与成型工艺优化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8],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笔者在设计时,利用Moldflow软件对塑料熔体的流动充模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如图4所示。图4a是在塑料件中心处设置一个浇口的情况,由于塑料件投影面积大,流程长,料流末端的拐角处容易出现短料(浇不透)现象;如采用两个浇口,充模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如图4b所示。(a)(b)a—一个浇口;b—两个浇口图4浇口数量和位置设计(3)分流道设计。虽然本模具是一模一腔结构,由于采用两个浇口,主流道到浇口之间需要分流,因此需要设计分流道。它是浇注系统中熔融状态的塑料由主流道流入型腔前,通过截面积的变化及流向变换以获得平稳流态的过渡段,应满足良好的压力传递和充填状态,并使流动过程中压力损失尽可能小些,能将熔体均匀地分配到各个型腔。该模具的主流道末端不便于设置拉料杆,笔者采用分流道板来拉出主流道凝料,同时在分流道的末端设计拉料杆,以便在脱模时拉断浇口。该模具中,分流道取圆形断面形状,直径为5mm,开设在分流道板上,如图5所示。

2.3脱模机构设计

模具中采用点浇口设计,需要双分型面分别脱出产品和浇注系统凝料,另外本产品属于薄壁平板型零件,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较大,塑料件平均厚度较小(2.5mm),而且有7处需要长距离(32mm)侧抽芯机构,脱模顶出面不是简面,无法利用推板脱模,因此,采用推杆顶出。产品脱模时需要顶出的距离较小,利用Moldflow软件对顶出过程进行综合分析,选用56根Φ12×225mm的推杆以及8根Φ6×225mm的推杆。

3模具工作过程

该模具为三板模结构,设计两个分型面分别取出塑料件和浇注系统凝料,另外,在分流道板和定模座板之间设计了一个辅助分型面,用于拉出主流道凝料。开模过程中需要在分型机构的控制下实现依次顺序分型。首先,当注塑机带动动模座板23向右运动时,动模板15与定模板13之间的分型面I–I打开,同时,点浇口被拉断。当分型到设定距离后,拉环限位螺栓16开始工作,定模座板12与定模板13之间的分型面II–II打开,此时,由于拉料杆9的作用,浇注系统凝料将从定模板13内拉出(停留在定模座板一侧)。继续分型,分流道板拉杆5将开始工作,使分流道板10与定模座板之间的辅助分型面打开,从而将凝料从主流道中拉出,实现凝料的脱出。随后,注塑机顶杆带动推出装置向前移动,推杆将塑料产品从下模板中推出。

篇8

不过,这套设计思想体系的历史并不悠久,二战期间意大利饱尝了战争之苦,战争结束后,意大利几乎是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家园。战后初年,意大利的设计师已经显示出他们与众不同的才华,他们的创造性才能,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设计的内容。与其它国家相比,意大利设计既没有较强的商业味,也没有极重的传统味,他们的设计是传统工艺、现代思维、个人才能、自然材料、现代工艺、新材料等的综合体。他们更倾向于把现代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来操作,“艺术的生产”(TheProductionofArt)成为意大利设计师的新口号。于是小批量和高品位成了意大利设计的优势,这体现在那些别具一格的家具、汽车、鞋等设计上。

从60年代开始引导世界设计新潮流到80年代,意大利设计师一直走在世界设计的前沿,他们在设计领域展现的创造力,使别国的设计师眼花缭乱,从此确立了意大利设计的世界性地位。到了今天,意大利设计几乎成为“优良设计”的代名词。

由于意大利设计师的杰出成就,意大利甚至形成了“设计引导型生产方式”,使意大利的设计和生产形成了良性循环。这种生产方式既肯定了设计师的才能,也提高了整个国民的生活质量。

意大利的许多设计师出身建筑师,毕业于米兰理工学院或都灵建筑学院,这种教育机制也许更能发挥设计师的潜力,所以意大利的设计师大都多才多艺,同一个设计师既可以设计豪华典雅世界一流的法拉利跑车,也可以设计普通的意大利通心粉式样。

在众多杰出的设计门类里,作为意大利风格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汽车造型设计,更是被那些享誉世界的汽车造型设计师们演绎得炉火纯青、别具一格。

作为世界第一商品的汽车,如同名牌时装的款式一样,无论其内在品质如何,给人的第一印象均来自于它的造型,造型是否讨人喜欢是购买者很重要的选择要素,也直接关系到这款车子甚至汽车商的命运。因此,汽车的造型设计至关重要,全球各大汽车企业在汽车造型方面倾注了大量人力财力,而汽车造型工作也都是由公司的最高层直接管辖的。

以下是一段描绘汽车造型设计的文字:汽车造型设计是根据汽车整体设计的多方面要求来塑造最理想的车身形状,其目的是吸引和打动观众,使其产生拥有的欲望。汽车造型设计是外部和内部设计的总和,它不是对汽车的简单装饰,而是运用艺术的手法科学地表现汽车的功能、材料、工艺和结构特点。它虽然是车身设计的最初步骤,但却是决定产品命运的关键。汽车的造型已成为汽车产品竞争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汽车造型主要涉及科学和艺术两大方面。设计师需要懂得车身结构、制造工艺要求、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学、工程材料学、机械制图学、声学和光学知识。同时,设计师更需要有高雅的艺术品味和丰富的艺术知识,如造型的视觉规律原理、绘画、雕塑、图案学、色彩学等等。另外,汽车作为一种商品,设计师还要考虑成本和顾客的心理需求。设计师在精通这些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这是最重要的),创作更富魅力的汽车形体。

早期的意大利汽车造型设计,受到了美国设计的影响,但到了30年代,意大利人就已经开始设计具有它们自己特色的汽车了。这些汽车因为在设计中使用了有节制的、优雅的线条而不同凡响,在这一时期确立的设计特点,到今天,仍然是意大利设计中最重要的特色。由于意大利人不仅有着与法国人相同的浪漫和时尚的嗅觉,而且比法国人更奔放和没有禁忌。设计时排除了其它客观条件的限制,以豪放、性感、洒脱,多以性能的表现和外形吸引顾客,此种风格充分地反映出了意大利人的热情、浪漫、灵活和机敏的个性。

欧洲是世界汽车造型发展的中心,欧洲的汽车造型设计领先美日,而意大利则是汽车造型设计的圣地,这里荟萃了世界上大部分专业设计室,是全世界造型设计工作者所膜拜的神圣殿堂,世界上许多名车的车身设计往往来自意大利设计师的灵感之作。在欧洲十大畅销汽车中,就有六款是由意大利人设计的。

造就一批批世界级汽车设计师的摇篮地,就是菲亚特总部所在地,意大利的都灵汽车工业园。都灵位于意大利西北部,在近一百年的工业发展史上,该地区许多行业的中小企业发展成为知名的大企业,形成意大利最发达的工业地区。今天的都灵汽车工业园区巳是世界汽车工业领域中最重要的中心之一,汇

集着大名鼎鼎的意大利设计Italdesign、平尼法里那(Pininfarina)、博通(Bertone)等著名的汽车设计公司。当地有无数具有优良技术传统的钣金冲压工匠以及长期从事汽车设计的大小规模工作坊,可提供世界一流的设计、开发、原型车制作等服务。

当今世界许多车厂的车型都是在这里设计的,每年约有400辆样车在此诞生。欧洲车厂传统上将新车型的设计交给这里的设计公司进行,虽然到现在几乎所有车厂都具备了独立研发的能力,但委托设计往往是更高效的方法。美国、日本的车厂偶尔也会成为他们的客户,但数量远比不上欧洲车厂。近年韩国车厂在委托设计方面表现最为积极。

意大利著名汽车设计公司和设计师介绍

Italdesign(意大利设计)

在世界汽车设计领域,有两个名字无人不知,那正是来自意大利的Italdesign和被评为“世纪设计大师”的乔治亚罗。对于这个值得骄傲的称号,乔治亚罗是当之无愧的,不论是他设计的为数众多、遐迩闻名的名车还是他所创立的目前全球效益最好也是规模最大的汽车设计室Italdesign来看,乔治亚罗和他的设计室已经成为汽车设计领域经典的象征。

乔治亚罗毕业于都灵美术学院,17岁进入菲亚特汽车公司工作。Italdesign由乔治亚罗和工程师曼托瓦尼创立于1968年,主要给国际汽车生产商提供汽车样式、工艺和原型生产。许多世界著名车厂与之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客户群庞大而稳定。公司的名字后来发生了改动:1987年变为ItaldesignS.p.A.(意大利设计股份公司);从1999年7月(在1999年9月进入股市之前)开始叫做Italdesign-Giugiaro股份公司。

Italdesign拥有完备而先进的硬件设施,公司占地面积42,000平方米,拥有CAD/CAM工作站系统450套,数控机床16台,不同吨位的冲压机10台,激光切割机器人6台,三维坐标测量仪15台,原型车生产线3条。其规模已接近普通小车厂。

Italdesign同时有着一支十分庞大的设计队伍,名气和高薪是吸引设计师的主要原因;能为这样的设计室工作是每个汽车造型师的梦想。

不过拥有骄人成绩的乔治亚罗也不是一步登天,这位设计大师也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超人的天赋,在不断的磨砺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当初的乔治亚罗加入了有着悠久历史的博通设计室,师从吕思奥·博通。吕思奥·博通的教诲深深影响了乔治亚罗,拓展了他的创作空间,使他的天赋得以展现,同时造就了乔治亚罗惊人的想象力。人们说,博通先后造就了两位设计大师,其中之一就是乔治亚罗,另一位是设计出蓝博基尼跑车的马塞罗·甘迪尼MarcelloGandini。

在博通的这段时间,乔治亚罗创作了许多以实用性为主的汽车,大受欢迎,同时也确立了自己朴实、简练、细腻、流畅的实用风格。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乔治亚罗离开了博通,来到设计风格更适合自己的GHIA设计室,但是在这儿他却没有多少优秀的作品问世。1968年乔治亚罗自立门户,与著名的汽车工程师曼托瓦尼一起成立了Italdesign,并为此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乔治亚罗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造型设计师,他还具有企业管理的天赋,在他的领导下,设计室规模日渐壮大、生意红火。现在,能为这个设计室工作已成为每个汽车造型师的梦想。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美国车为代表的夸张造型达到了鼎盛时期,然而,当时世界经济处于萧条时期,对汽车有直接影响的便是燃油危机。在那个时候,大家更需要一种简单、实用、有良好空气动力性的车型,于是以乔治亚罗为代表的意大利车身设计界所倡导的朴实、简练、细腻、流畅的实用风格在国际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乔治亚罗也籍此奠定了大师级的地位。据称,世界上现有2500多款他设计的汽车在行驶着,除了一些著名的法拉利、阿尔发·罗米欧和蓝旗亚车型之外,在历史上获得卓著成功的菲亚特家庭轿车如熊猫(Panda)、乌诺(Uno)、鹏托(Punto)、派力奥等都是出自这位大师之手。

近年,乔治亚罗已退居二线,把生意和设计工作交给了饱受其熏陶的儿子法比齐奥。法比齐奥虽然也有一些比较出色的作品,然而外界评价其能力和天赋都与父亲有很大差距。

尽管如此,Italdesign在老乔光环的笼罩下,凭借着规模和硬件的优势,法比齐奥领导的Italdesign发展得亦相当不错。当然,Italdesign欲在未来继续保持其行业上的优势,如果法比齐奥只负责管理企业,另行聘请更高水平和年轻有活力的设计师作为生力军是有远见之举。

篇9

汽车造型设计中的色彩与女性心理和消费偏好有深刻的联系,汽车色彩可以映衬出人内心激情和典雅,使现代女性时刻都可以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喜好。颜色,会影响消费者的视觉感受,协调的色彩,能与汽车功能及使用环境配合,激发联想从而获得心理满足。色彩心理总是透过视觉,形成表象与象征的元素。例如,在中国红色象征活力和吉祥,绿色寓意生命和和平,黄色代表高贵和尊严。女性思想细腻、关心亲人吉凶祸福,只要是色彩明朗、寓意好的设计,就会马上引起她们的兴趣。

2.形神兼备更易受到女性青睐

女性对事物的好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感觉,而要在第一眼吸引她们,靠的就是外观。外形时尚、亮丽、流线、动感、轻巧的造型,易赢得她们偏爱,也体现出她们对汽车的审美情趣。

3.方便、舒适与安全偏好

大多数女性会选择带转向助力、倒车雷达、方向盘及座椅可调节、自动变速箱等配置的车型。另外,女性还特别讲究驾车的舒适性,比如驾时久产生的颈椎疼。因为生理上的弱势,大多数女性对于机械操作缺乏感觉,也不够大胆激进,在处理一些突发紧急状况的时候容易慌乱失措,甚至使生命财产安全面临威胁,促使女性追求汽车的安全性。

4.关注汽车造型设计的细节

女性情感细腻、丰富,喜欢通过细节对事物进行评判,也容易被神来之笔或者独具匠心的细节所感动。因此,女性在审美和选择汽车时,在重视技术参数的同时,也都比较重外观和形象、情感因素以及细节设计,并以此作为是否购买的依据,如颜色、车身线条与结构、车内配置、驾驶舒适度、安全参数、品牌设计等。

二、基于女性心理与消费偏好的汽车造型设计

1.提高汽车造型设计的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是妇女解放过程中的深层心理因素,指女性“指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自我解放的认识和追求。”它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即女性作为主体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女性的平等意识;女性的自我认识。因此,汽车造型设计也应顺应时代潮流,在设计中体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并将流行时尚与女性的意识融入到设计的创造活动中,将女性的阴柔之美发挥的淋漓尽致,像香水、时装、首饰、箱包等女性物件一样,使女性化的汽车更好的为女性、社会服务,增添现代社会生活的美感。

2.色彩设计中的女性化设计

绚丽丰富的色彩,可与女性的主观感受形成和谐的心理反应。当前,轿车的色彩给了女性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空间,如上海华普首款女性车“海炫”,通常选择最代表女性特质(感性、奔放、激情、联想)的红色,或者是淡雅清澈的蓝、白两色。长安铃木也独具匠心,推出粉红版的雨燕,梦幻朦胧的粉红色车身,配合灵动的整车造型和优美流畅线条,并且在方向盘、挡板等处做粉红处理,配装了粉红椅套、镜套等饰件,这些细节深受年轻时尚、充满幻想和浪漫情怀女性的喜爱。因此,在进行汽车造型设计时要投其所好,重视对汽车色彩的研究和开发。

篇10

中国元素是指由中国人创造,并且在中华民族融合与演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反映中华民族心理以及人文精神的一系列文化成果。从世界范围来看,每一个民族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拥有着各自的特性,而且民族的历史越是悠久,其民族元素也越是丰富,整个民族的性格也越是强烈。中国元素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元素与精神文化元素。比如道德观念、生活习惯、价值理念、传统图案、建筑等等。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区别的,中国元素不但涉及到了传统文化领域,同时也涉及到了中国现代文化领域。

1.2表现形式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国元素则是以灿烂的民族文化为土壤而成长、丰富的。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中国元素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一是传统色彩。中国的传统色彩有着自己独特的含义,这是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比如红色代表喜庆;黄色代表权力与威严;紫色代表高贵等等。二是传统图案。比如龙、凤、龟、麒麟、太极、脸谱等等。三是传统文化理念。比如“天人合一”、“中庸”、“道”等等。四是传统固有形态。比如长城、故宫、华表、唐装、竹简等等。

2汽车造型设计融入中国元素的必然性

自我国加入WTO之后,经济领域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强,而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业也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从市场规模层面来讲,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我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吸引了全球汽车制造厂家的目光。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的汽车工业除了要面对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之外,还需要迎接国外汽车行业巨头的挑战。与那些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相比,无论在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层面,还是在品牌营销策划领域,我国的企业与之相比较,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汽车工业想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要集中力量,打造民族品牌,而汽车造型设计领域恰恰是最好的切入点。现代社会对本土化营销、本土化设计越来越认同,纵观世界各国的汽车品牌,均带有各自明显的“性格”特色。比如日本汽车的精细、美国汽车的豪华、德国汽车的严谨以及意大利汽车的奔放,这些国家汽车的“性格”特点,无一不是民族性格在汽车制造领域中的体现。反观我国汽车的“性格”特点就比较模糊,我们几乎找不到一个明确的词语来概括我国汽车的“性格”。这正是由于我国汽车缺少中国民族特色设计元素,进而无法向世界展现自己的设计风格。因此,在汽车造型设计中,融入中国元素,打造中国特色的汽车品牌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唯有如此,才能够增强中国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使我国汽车工业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3中国元素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3.1传统色彩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有70%-80%都是依靠视觉系统来完成的,因此,色彩不但成为了人类对于外部信息反应最为敏捷的符号系统,同时它也成为了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必须要重点考量的至关因素。同理,汽车的色彩是人们对于汽车的第一反应,色彩设计师必须要利用好色彩搭配,向顾客传达一种良性的视觉信息,从而在消费者购买汽车之后,不但能够获得实用功能,同时还能够获得精神层面的愉悦。我们知道,中国人对于红色有着特殊的偏爱,红色能够使中国人产生一种兴奋、喜庆、吉祥以及浪漫的情感。根据中国人的这一心理,一汽奔腾B50采用了“中国红”为主色调,并搭载了1.6L与2.0L两种发动机,其配置基本上达到了中等轿车的水平,一经推出之后,便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3.2传统图案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元素是包罗万象的,而我们在对汽车造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紧密结合空气动力学性能以及汽车自身的各项功能,合理的选择中国元素加以融合。我们知道,线条表现作为汽车造型设计的重要内容对物体外形有着严格的制约作用,几乎客观世界所有存在的物体均被限制在一定的外沿轮廓之内,从而呈现出多元化的线条组合。线条不只是拥有宽度与厚度,它还拥有方向性,它能够彰显出物体的力量与速度。所以,我们在进行汽车造型设计时,必须要重视线条的表现力,充分利用好这一造型艺术语言,从而使汽车表现出创新性的艺术张力。比如我们可以对汽车造型的局部线条进行设计,使汽车设计包含中国元素。华晨公司推出的中华-骏捷轿车,就将中国的“丹凤眼”这一线条融入到大灯造型设计之中,使这款车型的大灯具有一种古典美的韵味,获得了消费者的好评。因此,我们在对汽车进行造型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线条的美学因素,从而使汽车造型设计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富含中国元素。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元素应该合理应用,绝对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将会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4中国元素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趋势展望

产品设计必须要以文化为基石,这样设计出的产品的内涵才更为厚重。现阶段,汽车的造型设计更倾向于激情与魅力的展现,这类产品只是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层面,还需要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的文化元素,这样的设计才能做到追根溯源,深入人心。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一直都钟爱于腰线硬朗、饱满圆润的汽车外部造型。对于内部装饰,国人则倾向于“四平八稳”的形式,这或许让我们瞬间联想到了古时候,官员们乘坐的“八抬大轿”。这种古朴、典雅、含蓄的基调,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点,同时这也是中国元素留给世人的第一印象。比如著名设计师乔治亚罗在设计中华轿车、中意面包车时,就巧妙的将“丹凤眼”的线条融入到了车灯的设计之中,这种设计风格不但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同时也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思路。中国元素想要在汽车造型设计中更好的应用,除了要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对汽车设计的多元美学有一个深刻的领悟,更重要的是造型设计师必须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只有以此为前提,才能够保证设计不会偏离轨道,使设计更加完美。现阶段,我国的汽车造型设计已经从过去的模仿阶段,转变为现在的民族文化渐浓的阶段。中国元素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多,本土化设计理念逐渐被认同。中国汽车造型设计的未来发展,必然是民族性与现代化设计元素并驾齐驱局面。相信通过新一代汽车造型设计师的努力,中国必将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自主品牌设计之中,将会有更多优秀、精良的民族品牌汽车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篇11

在中东和南美许多国家,中国造的汽车随处可见,可见我国的小型汽车品牌已进入全球市场并占有小小的一席之地。然而就像我们其它许多外销品一样,“MadeinChina”往往是廉价、低端、质量不稳定的象征,它满足的通常是一群有理想没条件、讲求暂时凑合的低端汽车市场。

在工艺上,我们有五千年的优良传统,但现在却表现得如此苍白无力。中国汽车何时能变成精致生活的代名词,像中国电影一样受到世界的赞叹和追捧?所有的关键都在于我们的发展方向是捡便宜地克隆还是转向努力积累自己的传统。

远离上海高贵地价的商业中心,往西南方向一路走,路边的楼房越来越矮,人口密度逐渐递减。在闵行技术开发区一条小路的尽头,是雅汽车设计公司。这个设计公司最近被中国最大的汽车零组件公司敏实集团(市场份额据称为10%)并购。敏实集团在中国香港上市,原是国内汽车外部零组件供货商,以往专为中国各大汽车制造厂生产汽车装饰饰条,像车头罩、尾灯、整流罩等。敏实集团买下雅汽车设计公司之后,等于自己同时拥有生产和设计等核心生产能力。

雅汽车设计从2001年开始经营汽车设计业务,主要从事汽车外观和内饰设计,其团队主要由拥有十年以上海外设计经验的华人组成。雅在和许多国内汽车厂合作多年后发现,国内汽车厂最大的问题在于汽车核心技术还跟不上,就算有最新概念的设计提交给汽车厂,汽车厂也未必有能力制造出来能完美匹配外型设计的驱动系统。

大环境太恶劣

要看清楚国内汽车业的真实情形,必须将目光提升至俯瞰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汽车业从20世纪50年代第一辆解放牌卡车诞生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解放牌卡车让中国自主造车成为事实,但中国汽车业真正进入发展时期要从20世纪80年代算起,那时大众和吉普两家汽车公司在中国成立了合资公司。直到2005年这20年当中,中国汽车业从当时学步时期的汽车技术,到现在能掌握较新的技术,一路走来实为不易。

雅汽车设计所遇到的问题是整体大环境的问题。即使雅设计公司的几个主要设计师都有世界主流汽车公司的设计经验,他们在中国最常遇到的问题往往并不在设计本身。雅的汽车设计总监傅立志是一位曾在美国丰田汽车原厂担任前卫设计师15年的美籍华裔设计师,他认为:“受整体生活水平影响,中国本地的汽车设计人材难觅。汽车设计需要热情的年轻人,但中国的年轻人大多没有汽车生活经验,怎么能够设计出好的车子?”

傅立志在回到国内寻求中国汽车设计业发展这几年,经历过许多令他啼笑皆非的状况。有一次傅立志和国内“长X”汽车厂合作(因汽车厂大都不愿承认某些设计是外包的,因此傅立志不方便透露),傅立志和对方主管设计的部门接洽了很长一段时间,经过许多轮的讨论和研究,最后设计蓝图终于出来了,“很无奈的是,国内公司不尊重专业部门的设计,汽车公司总裁可以一声令下就所有专业的判断和成果”,傅立志说。在他看来,中国汽车业的生存目前多是靠着车厂老总的经验判断,而不是市场调查。而他的境遇是中国各产业所遇到的整体难题之一,因为不少企业的管理模式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状态:高度集中的决策系统、未被充分授权的绩效部门、未脱离任务导向的业务推展模式等。中国汽车业界不仅面临汽车设计能力和汽车制造技术等问题,公司内部的生产管理也还在摸索与优化当中。

克隆不是救命稻草

汽车设计(Styling)和一般美术设计不同,它是艺术和工业二者的结合。一般来说,工业的发展规律是技术先行,待市场到达一个成熟状态时,才会在设计层面上激荡出艺术的火花。雅汽车设计曾帮不少在国内的中外汽车厂设计与开发项目,并跟这些厂商签有保密协议,意在维持车厂自行研发设计的形象。事实上,国内车厂的设计部门和自主研发部门的阵容、资金和能力尚不具备自主研发制造一款高性能高标准的SUV(SportUtilityVehicle),或者更高级的汽车款式,这在内行人看来十分明显。这种模仿可以说是走了一条不太光明的捷径,不是什么明门正派的做法。

在自主研发受挫的经验教训下,为维持收益,国内汽车厂便不断模仿外国车厂的经典车型,虽然极力否认是抄袭之作,但其外观相似度往往可以达到“一眼分不出的地步”。这种剽窃外国车款的做法,虽然暂时维系了国产车厂的生命,但长期下来却无法在市场上建立自已健康存活的品牌,也无法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会受到品牌汽车在中低端市场的严重威胁。

我国红旗轿车早年的生产制造过程值得有远见的国内汽车厂深思。红旗轿车在一汽制造时,结合了凯迪拉克和克莱斯勒二款老车的机械原理,但外型与内饰完全采用中国特色的设计。作为官方用车,红旗轿车被设计成高面罩式,满足要求体面又不要求风阻的需求。我国汽车工业若是能延续红旗轿车的生产传统,继承红旗轿车的精神遗产,才有可能走上“人间正道”。

再走一小段,我国车厂在中低端车型的制造技术上就可以达到国际水平。自主设计靠的是时间,有些人认为等不到自主研发成功的那天,很多公司就寿终正寝了。但这绝不是我们车厂抄袭的借口。如果不搞自主研发,关厂倒闭只是早晚的问题,自主研发或许会带来更长更久的机会。当然,除非车厂只想狠赚一笔就关门走人。

外资汽车也要自主研发

不仅国内汽车该做自主研发,外资汽车厂近年以来对本地化的需求也非常迫切,比如日韩两国的汽车挟相似的亚洲消费喜好,把德国和美国车的市场份额压得很低。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