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1: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企业环境管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新经济是一种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兴经济类型,它包含了网络经济与信息经济。建筑在此背景下就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财务管理工作也应该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与技术,通过数字化模式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与效果。
(2)管理模式也发生重大转变
新经济环境下,建筑企业原先的那种财务管理模式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很多建筑企业都改变了那种纵向的、层级化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转而采用了一种扁平化组织结构。它可以减少企业层级,发挥出民主化管理的作用。
(3)重视风险管理工作
新经济环境下,建筑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各种产品更新换代频繁,国际资本流动性加大。建筑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财务管理风险。因此,建筑企业要想在此背景下赢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重视风险管理工作。
二新经济环境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分析
(1)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够高
新经济环境下,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应该实行的是一种新型网络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这就需要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拥有较为全面的知识与技能。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养还没有达到新经济的财务管理要求,无法很好的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
(2)财务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确立与实施都需要配套的规章制度。但是,很多建筑企业即使制定了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实际执行的力度严重不足,监督管理无法收获应有的效果。一些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严格按照相关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财务预算,导致了一些会计信息失真,进而影响到企业经营质量的提高与业绩改善。
(3)财务控制基础不够强大
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财务控制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现金管理等几个方面。新经济环境下,建筑企业的存货数量偏多,从而影响了资金周转速度,还有些建筑企业的应收账款过多而造成了不少的坏账和呆账。有些建筑企业还不够重视材料管理,从而影响了质量,造成资源浪费。
(4)职能部门的责权利不清晰
建筑企业各个不同职能部门的职权不清晰,很多部门有权无责,从而导致了权力滥用。也有些部门是无权有责,但这只能形成一种无人负责的场景,很多责任由于缺乏权力而难以落实到位。此外,一些建筑企业还缺乏责任追究制,容易导致资产流失,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效果。
三新经济环境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路径
(1)树立起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
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很多建筑企业应该把财务管理重点由传统的物资资本管理转向知识技术类无形资产管理。这就需要建筑企业以人为本,让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不仅仅设定为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润或者股东财富最大化,而是更应该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出发,制定一个合适的财务管理目标,让智力资本能够积极参与到利润分配当中来。这是因为在新经济环境下,建筑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其所遭遇的竞争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各种财务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此外,建筑企业还应该针对自己生产周期长的行业特点,树立起货币时间价值的观念,确保企业利润与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2)坚持网络化的财务管理方向
新经济环境下,建筑企业应该实施信息化、网络化的财务管理模式。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主要就是以信息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作为特征,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并以财务管理作为基本目标,在互联网环境下实施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种方式。这就可以让建筑企业在最快的速度以内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基于此来做出一些适当的财务决策。应该来说,现代化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网络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高度集成性与信息共享性特征,还采取了一种柔性管理模式,从而推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发展进程。事实上,建筑企业通过采取网络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可以大大拓展财务管理空间,并进一步强化财务监督与控制,最终提升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整体水平,让建筑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新经济环境的发展要求。
(3)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建筑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控制行为。它要求建筑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与相关市场信息,对企业的各种财务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从而努力实现企业制定的既定财务战略目标。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在企业内部实施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工作,协调内部各个部门间的矛盾与冲突,对财务资源与非财务资源进行综合性考虑,在企业内部实施综合且全面的预算管理。建筑企业的这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应该是一种动态实时的预算控制与流程控制,这样,就可以让建筑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处于一种长期有效的控制状态之下。此外,由于建筑企业流动性较大,因此,我们可以实施会计委派制,落实各项审计与监督制度,让企业的财务监督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建筑企业还需要加强财务控制,防止各种财务危机的发生。
1.1企业的发展空间能够扩大电子商务环境就是在互联网环境下,营销公司的产品。电子商务环境可以为企业提供无限的发展空间。电子商务的销售环境不受空间和地狱的控制,具有扩展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这种销售环境在企业的销售的规划中起到了突破性的作用。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环境可以提升企业的产品销量和市场占有率,这在无形中宣传了企业的产品,增加了企业利润,甚至在一些大型企业它们利用电子商务环境来提高客户、供应商以及服务商之间的联系,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空间具有扩大的作用。
1.2企业的经营效率能够提高在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下,企业管理的效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率。电子商务环境改变了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利用电子化和数字化来可以使数据的高效率传递,提升了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营和管理的成本的支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如果企业的采购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进行,就会减少企业的采购成本,提高采购的效率。这主要是因为可以减少在企业传统采购时实地考察的环节,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支出,而且利用电子商务环境非常方便,网上谈好后就可以签定合同,提高了企业的采购效率。
1.3企业的营销和管理方式得到创新电子商务环境能够使企业的管理和营销方式得到创新。这主要是因为电子商务管理环境可以将企业的销售和成本信息进行整合,这些信息的整合结果对于企业在发展方向的判断十分有利,利于企业的管理,同时采用电子商务技术可以创新企业的营销理念。在传统的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的成本信息和销售信息是分开的,相对独立的,成本信息属于采购部门管理,销售信息隶属于销部门管理,两个部门的职责不同,一个负责买一个负责卖。但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这两个部门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采购部门购买的原材料价格较高,而销售部门销售的的产品价格较低,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电子商务环境,可以将这两个部门的信息进行整合,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扩展了企业的营销环境。
2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企业设计新的经济管理方法
由于电子商务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在新时代下企业的经济管理的方法也要进行改进,以提升企业的经济管理的水平。
2.1企业经济管理的目标要重新确定企业经济管理的最终目标还是最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对于企业来说,现在正处于电子商务环境下,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就要确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通过这个目标的制定可以套高企业的商业利润,可以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该目标的的确定一定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企业的几的基本实情和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在确保的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两方面的能力。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我们要采取加密等方法,防止信息被别人窃取。
2.2对经济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更新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经济管理业务流程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的。企业的经济管理要从企业管理的本质流程出发,重新定位思考,使企业的产品的质量、成本、服务生产、效率等各个方面得到提升。企业要十分重视其经济管理的开放性,让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积极合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让各个业务部门及时得到他们的财务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开展本部门的业务,在企业的各部门之间形成一个业务网,使各部门的业务能够及时反馈并处理,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
2.3重新设计组织企业的经济管理,构建信息安全系统企业的经济管理的要求采用电子商务环境,并以此确定组织设计的原则、流程、策略、措施等等事项。根据企业内部的隶属关系进行组织设计,提高企业对财政经济的控制和评估。由于电子商务的特殊性,为了防止公司的信息泄露,要构建企业信息安全系统,通过操作和监控分离、提前备份等方式,保障企业信息的安全!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由中小企业内外部融资环境不完善所造成的。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渡过了创业的初级阶段,并进入了一个增长发展阶段,在此期间,企业融资结果直接决定着企业是否能持续发展壮大,因此如何改善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中小企业应加大内部改革力度,苦练内功,优化融资的内部环境
中小企业自身条件的不足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的内部环境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对国有中小企业实行积极的退出战略,走改制重组道路;对集体企业要进行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对私营企业要引导资本社会化,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二是要找准产品的市场定位,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根据资金、设备、人才、技术、商品的不同,实行垂直分工或水平分工,把产品做精、做细、做专、做深,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要不断提高市场开拓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三是要约束盲目的投资扩张行为。中小企业在项目投资前应进行认真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多考虑不利的市场竞争局面,认真分析自己的竞争力,懂得节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四是建立规范的企业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中小企业应按国家财会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能充分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加强日常会计记录,定期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增加企业经营及财务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银行对企业的信用危机。五是要加强中小企业经营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中小企业高层领导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政策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内培和外引,真正建立起一支经营管理和技术力量雄厚的人才队伍,满足中小企业在经营方面多元化需求,确保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强化银行竞争,促使现有商业银行逐步关注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一)改革现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及治理结构
银行改革相对于企业改革,已出现很大的滞后性,并已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造成不利影响。而银行改革的关键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改革。从改革过程“先易后能难”的原则出发,我们认为,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相对简单,对宏观面的冲击较小,可以优先进行。但国有大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中心和支撑,对其改革的政治阻力和风险都比较大,因此国有大银行的产权改革则可以相对滞后。
目前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思路应该是将发展民营银行和改革现有的中小金融机构结合起来,对现有的中小金融机构进行民营化改造,这是我国银行业产权渐进改革的切入点。对国有大银行应逐步进行股份制改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股权结构调整。适当分散股权,采取将现有国家部门统一所有改为政府分级监管,吸收各类社会保障基金入股,吸收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入股,公开发行个人股在境内外上市等方法将政府的绝对控股变为相对控股,将政府持有国家股为主的股权结构逐步变为以法人持股为主的包括个人股、外资股在内的多元化股权结构模式。真正按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二)改进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应改变以行政区域划分为总分行关系的组织模式,以价值链为核心,按不同客户对象进行划分,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机构,实现银行结构扁平化,使商业银行的服务更加贴近中小企业。
(三)健全银行等金融机构内部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注重约束与激励机制的创新,我们认为目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独立审查人制度。主要依赖基层信贷经理掌握的各种“软信息”,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紧密型银企关系,在中小企业融资中推行客户经理制,并赋予客户经理相应的权限,对200万元以下贷款实行独立审查人制度,操作程序比照个人贷款。二是推行中小企业综合授信额度,允许企业在有效期和授信额度内循环使用,随借随还,加速资金周转。三是专门对中小企业贷款设定一定比例的风险损失率(如日本银行为3%左右),以盈利补亏,增加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原始动力。四是在现有基础上合理下放对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权限,下放全额存单质押贷款、全额保证金的承兑汇票签发权。五是合理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和审批环节。
(四)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监管体系
为了了解掌握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应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监管体系,增设中小企业监管部门,实行不同于大企业金融业务的监管。在合法与合理的范围内鼓励商业银行调整战略,根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五)积极鼓励成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民营小额信贷机构
民营小额信贷机构的成立,可以打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的银行业格局,促使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调整市场定位,增加金融市场竞争力,强化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促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改善。
(六)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评分系统及银企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
根据中小企业特点,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评分系统,广泛搜集企业各类信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综合全面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同时应建立银企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金融机构信息共享,较好地解决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企业实行较好的监控。三、政府部门应积极扶持与引导,营造一个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社会环境。
(一)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优化司法环境
从构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及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看,虽然目前有关部门已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担保法》等法规,但相配套的法律、政策缺失,整个政策法律体系显得原则而又单薄,执行时遇到了许多障碍和空白点。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进一步制定《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细则,解决中小企业整体重要性和个体弱势的矛盾。二是修改完善《担保法》,引入动产抵押担保制度,扩大动产担保物范围,允许应收账款和存货作为担保物,允许在普通债权上设立担保,引入浮动担保制度,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通过引入新的担保方式,如所有权保留、信托收据、债权担保,浮动抵押、让与担保、集合抵押等,也有利于商业银行利用这些担保措施或担保品种,开拓业务,保障权利。同时应建立全国统一的公示性动产担保权登记制度,低成本、高效率地保护动产担保权人以及信贷交易各方的利益,增强信贷人放贷积极性,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健康有序地进行。三是及时出台《担保公司条例》,规范担保公司行为。对担保运行等关键内容、担保公司的定位、准入退出、行业标准、担保人员的资质以及担保实施形式、担保比例、担保倍数、损失理赔等作出统一的规定。四是建立再担保制度,积极营造债权流动化的环境。再担保制度有利于分散担保结构的经营风险,从而激励信用担保机构更加主动地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五是修改或撤消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发展,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会计、统计、财政及税收等制度。
(二)构建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
中小企业的先天不足,特别是其较高程度的不确定性,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以及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理念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阻碍了银行贷款这种融资方式的有效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能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有限度的政策性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且这种方式效果明显。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经验,我们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应成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有效实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一目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应在完成政府任务和目标的前提下,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最大化。二是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三是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建立政策性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政策性投资机构,应以财政出资为主,也可由现已成立的省地两级国资管理机构通过出售其拥有的国有资产而出资。四是建立法制化与制度化财政弥补机制。向信用担保机构及再担保机构提供资金援助,担保机构或再担保机构先可用其预提的风险准备金进行自我补偿每年的担保或再担保损失,不足部分由财政弥补。目前,需要考虑的是,要将财政弥补款列入每年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预算,设立风险有限补偿基金。
(三)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一是建立多层次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它主要应包括二板市场和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二板市场主要解决处于创业中后期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则主要为达不到进入二板市场资格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更需要发展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二是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长期票据市场、租赁、典当等融资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渠道的融资服务。
(四)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征信系统
目前迫切需要国务院协调和整合各方信用资源系统,加强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建立一套全国性的、有别于大企业的中小企业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立个人消费信用信息系统,实现信用信息共享,为各种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评级提供基础条件。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改进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办法,制定科学、切合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实事求是地界定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特别是要建立法人代表、控股大股东的信用等级评定,这是影响银行资金安全的关键。中小企业信用征信系统的建立,一方面可使信贷部门更加快速、便捷、高效地获取中小企业以及企业主的各种定性定量信息,进行准确有效的企业综合信用等级评估及贷款风险评估,降低贷款成本;同时可促使企业主和中小企业重视自身的信用积累,形成良好的企业信用文化。
(五)成立专门机构全面负责中小企业事务
目前履行该项职责的全国最高政府部门是发改委的中小企业司,这样的设置与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极不对称。建议成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部级单位,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相对独立于政府,有效行使其权限,并授权其监督其他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六)政府应加强对中小企业人才培养服务
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应加强以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能力为目的人才培养服务。地方政府可根据当地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委托高校对中小企业的高层领导、经营管理人员有目的地分期分批地组织培训学习,学习现代经营理念、经营策略、经济法规政策等。比如,最近浙江省人事厅在清华大学首次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培训基地,专门针对“草根浙商”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学费都有浙江省政府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政府对中小企业提供人才培养服务,可有效地扶持中小企业获得管理资源,使中小企业在管理现代化和合理化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也可解决中小企业人才培养资金和人力不足问题。
(七)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商业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应将一部分管理工作社会化,通过建立专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产品选择、管理咨询、财务分析、融资需求、人员流动等提供全方位的商业化服务。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致可包括以下几类服务机构:技术咨询和推广机构、创业服务机构、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信息服务机构、信用服务机构等。从目前来看,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采取政府兴办为主,动员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功能的方法联合共建,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新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模式必须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其中要重点加强预防,立足于长远,从整体利益出发,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发展。企业必须在履行国家环境政策、制度与方针的基础上,分析企业自身特点,设定一个环保发展计划,这其中既包括近期计划又包括未来5~10年的长远规划,长远规划中应该覆盖未来环保工作目标、技术水准、人员素质以及关键项目等多项内容,以及资金投入计划,年度、季度计划等等。并这一长远计划的实施途径给出科学合理的说明与论证,这样才能保证环保工作能够有目标、有计划、有方针地循序渐进式地进行。
1.2加大审核与监督力度
按照国家的规定,企业中一些上规模的经济项目要同对应的环保项目同步建立并实施,然而,对于一些小型项目则忽视了这一问题,这不利于企业环保工作的长期开展,对此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1.2.1做好污染核算分析与审计工作
明确污染的关键环节,重点针对这些环节采取措施,拒绝使用高污染、高能耗型材料,转向节能环保的新材料,提高材料使用效率,切实从源头上做好污染防治与环保工作。
1.2.2提出使用闭录循环生产工艺。
这也是现阶段最佳的环保工艺技术,不仅能够节省原料,同时也有效控制了污染,具有一举多得的效果。
1.2.3优选适应性的环保工艺和技术。
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生产特点、产品类型、经济实力、国家政策规定等来选择适应性的环保技术或工艺,本着低投资、高效、节能的原则展开生产。
2创建合理的考核监督制度
健全完善的指标考核机制是对企业环保工作的有效控制和监督,企业必须形成健全的环保指标,并形成完善的考核机制,通过定期考核、检查、监督等方法来促进环保工作的科学有序地开展。
2.1制定科学的污染控制指标
企业环保指标的制定要重点覆盖以下方面:污物排放量指标、污染物处理率、污染物排放浓度、生产设备的环保标准、资源的利用率。其中企业排污总量要控制在国家环保规定的标准,集团分支企业排污总量则要在企业排污总量之内。其中资源利用率方面的指标则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项目、发展情况等来确定,具体从以下方面来确定:水体循环利用率、污染物排放率、工业三废的再利用率等等,进行全面考虑、综合衡量。
2.2加强环保考核管理
必须切实按照环保指标来进行环保考核,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环保考核指标的制定更有意义。可以说环保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他需要整个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间自上而下的通力合作,同时需要制度的约束与监督,而且要尊重企业的现实情况进行有目标、有层次地贯彻执行,实现环保考核的目标。
2.2.1做好环保部门的考核。
企业环保考核工作的开展应该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也就是要先从专属职能部门入手,只有环保专业职能部门的工作达标,才能确保其他部门、责任人的工作达标。
2.2.2在做好环保职能部门考核的同时,也要加强各部门负责人的工作考核
形成从部门到车间再到班组的责任人环保工作考核与监督,使各方责任人形成强烈的环保责任意识,自觉带动部门员工开展环保工作。
2.2.3将环保考核纳入奖惩机制。
为了达到环保激励的效果,企业应该加强环保考核奖惩管理,使企业各部门、各个岗位员工都形成积极的责任意识,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面对环保工作,能够切实履行各项规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扩大环保工作宣传力度,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环保工作环境。
3扩大宣传、强化思想教育
环境保护是一项社会性的有意义的工作,它不仅是企业的行为,更应该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和意识,而且企业环保工作的开展也需要社会的支持与配合。因此,企业必须加大对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思想教育,面向社会积极宣传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要重点加强企业内部的环境保护教育,可以积极利用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一些制度、措施,设定企业无烟日、关灯一小时等节能环保工作项目,或者通过其他类型的大型活动,例如:文艺演出、电视演讲、环保正文、板报橱窗宣传等等来进行宣传教育,积极弘扬企业自身的环保文化,打造出一条合理的环保工作道路。
我国的乡镇企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20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日趋严重,并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可忽视因素。因此,提高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我国进行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必须把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放在战略的高度上予以重视。
1乡镇企业建立环境管理的内涵
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通过全面规划,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对象,首先是人们的意识和行为。通过诱导、约束和协调人的行为,来调控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使其功能、结构和运动过程有序化。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人,但其调控的对象却是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
2乡镇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2.1环境管理体系是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制和经济调控手段不健全,乡镇企业为了占有市场,往往进行自发性、盲目性的发展;急于脱贫,急功近利,只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不顾社会整体利益,不从长远角度考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在决策上形成“盲区”;盲目搞建设、上项目、上产品,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形成点多面广的污染源,使环境污染增加。而且,乡镇企业主要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高污染的粗放经营型,生产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设备简陋,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低下,产生大量“三废”,导致各种污染物排放量过大。尤其许多乡镇企业是技术水平低的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和小冶炼等大耗水工业,主要靠拼资源、拼设备、拼人力实现经济增长,缺乏治理“三废”的技术装备,大量工业污染物未经任何处理或简单沉淀后直接排入乡村河道,造成水体大面积污染。在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水体水质普遍是Ⅳ类、V类甚至是劣V类。在河南、湖北,个别村庄因饮用水污染出现了“癌症村”,一些村民也由此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水体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农村的农业生产环境、农民生活环境甚至广大村民,都成为乡镇企业“三废”污染最直接、最严重的受害者,而农产品的广大消费者则成为污染的间接受害者。
2.2环境管理体系是弥补目前体系不足的重要途径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交通不便、通讯手段落后,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许多管理城市环境的成熟办法难以实施。比如目前乡镇企业普遍是中小工业企业,有的甚至是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遍布全国各地,不可能普遍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或直接监测为依据执行排污收费制度。而且许多县、乡(镇)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人员素质、技术设备等不满足要求,传统的依靠环保部门直接监控的环境管理体系对乡镇企业也收效甚微。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管理环境的压力,乡镇企业建立自己的环境管理体系是一明智之举,也有着其必然性。
2.3环境管理体系是满足“绿色市场”的竞争要求的重要途径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立法的“绿色化”要求乡镇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国际上“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要求乡镇企业如果想将其产品(服务)打入国际市场,就必须重视环境保护,推行绿色管理,塑造绿色形象,努力开发绿色产品。同时国内绿色消费意识的增强,迫使乡镇企业加强环境管理。我国针对一些乡镇企业污染严重的现状,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规定》,把乡镇企业的排污量纳入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实施污染排放总量控制,严禁引进和新建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对现行污染严重的小型造纸厂、制革厂、染料厂等乡镇企业责令其关闭或转产,要求新建乡镇企业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等。
3乡镇企业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瑞然农村地域广袤,对污染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但乡镇企业所产生的污染总量已经远远高出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其增长势头仍然让人担忧。与其它工业企业相比,造成乡镇企业环境问题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1)环保意识缺乏是乡镇工业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①环保意识淡薄。不少地区的农村干部与乡镇工业职工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缺乏应有的认识,对保护环境不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而只是被动应付。同时很多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相当多的农民对于资源的认识还停留在“自然界恩赐”的水平;②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一方面,环境保护的战略重心过于偏向城市环境;另一方面,对乡镇工业与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的战略认识不足。当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发生冲突时,往往只顾前者,其至为了前者而通过行政手段阻止环境执法。
(2)乡镇环境容量有限,管理体系不健全是乡镇工业环境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农村地域虽然辽阔,但是其生态环境是低层次的生态循环系统,农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这就决定了农村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农村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要求乡镇工业发展必须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不能只顾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
4对策及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境意识,增强社会监督。在目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众环境意识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应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识,特别是乡镇企业环保法规建设和环境教育,引导乡镇企业的广大职工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行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新闻媒介宣传和组织各种学习班等活动,发挥新闻监督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广泛深入地宣传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和企业人士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综合决策能力,克服与传统粗放式经营相联系的思想和做法,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使广大农民意识到保护自己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2)增加投资力度,保障环境管理体制顺利实施。应加大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争使环保投资与GDP的比重达到1%,进一步完善份税制,财政管理体制,适当提高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地方分成比例,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省对市、市乡的转移支付。在每年的地方财政预算交排上保证基层环保部门的正常开支需要,使环保部门在查处污染企业时不再有顾虑。同时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投资环境保护事业,对其进行政策上的优惠,使其迅速产生效益,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环保产业;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费改税,将排污费,改为环保税,使治污资金能有一个稳定的来源;积极探索排污权的交易,通过经济手段使污染企业自觉减少排污量,实现排污总量的控制;改变对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在试点城市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绿色GDP”,通过经济手段减少环境污染。
(3)重视城镇和工业区规划。从乡镇工业发展历程来看,乡镇工业污染蔓延的原因均源于杂乱分散的工业布局。在乡镇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分布分散的情况下,难于建设集中的基础设施,环境污染难以控制,这些均制约了乡镇工业升级换代的步伐,影响了规模经济效益和小城镇的建设与繁荣。因此应调整乡镇企业布局和发展大批中小工商业城市,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相对集中、布局合理的工业区和工商业城镇,继续推动乡镇企业点源治理,把改善乡镇工业布局,推动工业区的建设当作乡镇环境管理的一项首要任务。
(4)加大环境立法和执法力度,建立乡镇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管理,健全环境管理机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首先应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完善和健全环保法规,加强环境管理。其次,应建立环境管理网络,把环境管理纳入乡镇企业管理的轨道,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管理的力度,认真执行“三同时”和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控制环境污染,认真执行《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等法规,并通过合理规划,促进乡镇企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5)转变经营思想。建立低消耗、高效益的经济结构。环保法制和标准的不断完善制约着许多按现有方法生产的产品的贸易,同时也给许多产品尤其是有利于环保的产品创造一个巨大的贸易机会。这就要求乡镇企业经营者切实转变经营思想,树立绿色营销观念,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许多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表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当地资源和传统工艺的特点,确定发展方向,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设备和工艺,大力推广科技进步和清洁生产,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的产业比重,是缓解和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乡镇企业;环境管理;主要对策
我国的乡镇企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20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日趋严重,并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可忽视因素。因此,提高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我国进行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必须把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放在战略的高度上予以重视。
1 乡镇企业建立环境管理的内涵
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通过全面规划,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对象,首先是人们的意识和行为。通过诱导、约束和协调人的行为,来调控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使其功能、结构和运动过程有序化。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人,但其调控的对象却是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
2 乡镇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2.1环境管理体系是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制和经济调控手段不健全,乡镇企业为了占有市场,往往进行自发性、盲目性的发展;急于脱贫,急功近利,只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不顾社会整体利益,不从长远角度考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在决策上形成“盲区”;盲目搞建设、上项目、上产品,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形成点多面广的污染源,使环境污染增加。而且,乡镇企业主要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高污染的
粗放经营型,生产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设备简陋,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低下,产生大量“三废”,导致各种污染物排放量过大。尤其许多乡镇企业是技术水平低的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和小冶炼等大耗水工业,主要靠拼资源、拼设备、拼人力实现经济增长,缺乏治理“三废”的技术装备,大量工业污染物未经任何处理或简单沉淀后直接排入乡村河道,造成水体大面积污染。在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水体水质普遍是Ⅳ类、V类甚至是劣V类。在河南、湖北,个别村庄因饮用水污染出现了“癌症村”,一些村民也由此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水体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农村的农业生产环境、农民生活环境甚至广大村民,都成为乡镇企业“三废”污染最直接、最严重的受害者,而农产品的广大消费者则成为污染的间接受害者。
2.2环境管理体系是弥补目前体系不足的重要途径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交通不便、通讯手段落后,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许多管理城市环境的成熟办法难以实施。比如目前乡镇企业普遍是中小工业企业,有的甚至是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遍布全国各地,不可能普遍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或直接监测为依据执行排污收费制度。而且许多县、乡(镇)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人员素质、技术设备等不满足要求,传统的依靠环保部门直接监控的环境管理体系对乡镇企业也收效甚微。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管理环境的压力,乡镇企业建立自己的环境管理体系是一明智之举,也有着其必然性。
2.3环境管理体系是满足“绿色市场”的竞争要求的重要途径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立法的“绿色化”要求乡镇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国际上“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要求乡镇企业如果想将其产品(服务)打入国际市场,就必须重视环境保护,推行绿色管理,塑造绿色形象,努力开发绿色产品。同时国内绿色消费意识的增强,迫使乡镇企业加强环境管理。我国针对一些乡镇企业污染严重的现状,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规定》,把乡镇企业的排污量纳入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实施污染排放总量控制,严禁引进和新建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对现行污染严重的小型造纸厂、制革厂、染料厂等乡镇企业责令其关闭或转产,要求新建乡镇企业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等。
3 乡镇企业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瑞然农村地域广袤,对污染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但乡镇企业所产生的污染总量已经远远高出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其增长势头仍然让人担忧。与其它工业企业相比,造成乡镇企业环境问题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1)环保意识缺乏是乡镇工业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①环保意识淡薄。不少地区的农村干部与乡镇工业职工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缺乏应有的认识,对保护环境不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而只是被动应付。同时很多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相当多的农民对于资源的认识还停留在“自然界恩赐”的水平;②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一方面,环境保护的战略重心过于偏向城市环境;另一方面,对乡镇工业与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的战略认识不足。当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发生冲突时,往往只顾前者,其至为了前者而通过行政手段阻止环境执法。
(2)乡镇环境容量有限,管理体系不健全是乡镇工业环境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农村地域虽然辽阔,但是其生态环境是低层次的生态循环系统,农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这就决定了农村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农村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要求乡镇工业发展必须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不能只顾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
二、文献回顾
现阶段,虽然直接以ERM的驱动因素为主题的研究尚不多见,但关于传统风险管理(TRM,Tradi-tionalRiskManagement)实施动因的研究却相当丰富。鉴于ERM是对TRM的继承和发展,②因此,对TRM实施动因的文献加以回顾,能够为研究ERM的实施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完全市场条件下,风险管理被视为净现值为负的活动,投资者可以通过多元化方法更高效的规避企业特质风险(Modigliani和Miller,1958)[3]。但是,不完全市场条件下,上述结论不再成立。学者们先后从理论上证明了企业可以通过保险和套期保值方式降低税负(Modigliani和Miller,1963)[4],降低财务困境成本(Kraus和Litzenberger,1973[5];Macminn,1987[6]),降低成本(Jensen和Meckling,1976[7];Macminn,1987[6]),降低监管成本(Mayers和Smith,1987[8]),降低外部资本成本(Froot、Scharfstein和Stein,1993[9]),解决投资不足问题(Mayers和Smith,1987[8]),从而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随后的实证研究也基本支持了上述分析(Nanceetal.,1993[10];Colquitt和Hoyt,1997[11];Hoyt和Khang,2000[12])。如果说以保险和套期保值为代表的传统风险管理主要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考虑,ERM由于受到监管层和评级机构的高度关注,其驱动因素则显得更为复杂。2004年,纽交所修订了其公司治理规范,要求审计委员会制定相应的规范以保证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有效进行,从而将风险管理职责提升到董事会层面。巴塞尔协议Ⅱ则在银行业资本充足率评估中新增了操作风险的规定,进一步拓展了风险管理的范围。同时,著名的评级机构也对ERM给予了极高的关注。2005年,标准普尔公司宣布,鉴于ERM的重要性,考虑将其作为评级体系中一个独立的、重要的科目。2006年,国际保险业的权威评级机构A.M.BEST特别公告,宣布其评级过程中加入对于ERM的考虑。2008年,标准普尔正式宣布,在公司评级过程中,将采用两步骤程序评估企业实施ERM的效果。③从国内看,2006年,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并将ERM实施水平纳入到央企及其负责人考核体系中。④在此背景下,161家中央直属企业(2006年数据)掀起一股ERM建设热。综上所述,从全球ERM实践来看,监管约束和评级压力似乎是ERM的主要推手。但是,Kleffneretal(.2003)[13]的一项针对加拿大“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RIMS)会员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到多伦多证交所监管风险管理指引约束的企业在实施ERM项目方面与非监管企业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被问及企业实施ERM的主要驱动因素时,61%的企业将“风险管理自身的作用”作为首选因素;其次是董事会的推动,占比51%;再次才是为了迎合监管约束,占比37%。
总体来看,问卷分析结果似乎更支持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那么,企业的ERM决策究竟是“监管因素驱动”还是“企业特质因素驱动”?如果监管因素起主导作用,那么可以推断,除了行业差异外(大部分监管规定都是针对特定行业制定的),ERM企业与非ERM企业在公司特质因素方面(如财务特征、经营特征、治理特征等)不会存在显著差异;否则,特质因素的差异则会非常显著。但是,有限的关于ERM实施动因的实证研究并未给出清晰的结论。Liebenberg和Hoy(t2003)[1]以26家实施ERM项目的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从企业收益的波动性、企业股票价值的波动性、企业的增长率、机构投资者所拥有的股权比重、长期负债与资本的比率、在高监管国家设置分支机构共6个方面检验企业实施ERM项目的驱动因素,结果发现除杠杆比率外,其他指标均不显著。Pagach和Warr(2011)[2]以138家在美国上市的ERM企业为样本,从财务特征、资产特征、市场特征三个方面对ERM项目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ERM企业与非ERM企业在上述企业特质因素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从而间接证明了企业特质因素而非监管因素是企业实施ERM的主导因素。从国内文献看,从宏观层面探讨ERM框架和流程的研究相对丰富(杨乃定,2002[14];朱荣恩、贺欣,2003[15];唐国储、李选举,2003[16];金若昉、李若山,2005[17]),有限的实证研究主要基于问卷调查考察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建设状况(吕文栋、刘鲁梅,2010[18];赵杨、吕文栋,2011[19]),从企业微观层面探讨ERM动因和价值的文献尚未看到。本文承袭Liebenberg和Hoyt(2003)[1]、Pagach和Warr(2011)[2]的研究,试图对下述问题做出初步解答: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企业实施ERM的决策到底是“监管因素驱动”还是“企业特质因素驱动”?更进一步,如果企业是基于价值最大化的考虑实施ERM项目,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的ERM决策,其影响机制又是如何?
三、理论分析、制度背景和研究假设
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这一流程上,ERM与TRM并没有实质性差别,使ERM区别于TRM的关键内容包括两点:其一是关注的对象是企业面临的所有风险,包括声誉风险、操作风险等传统风险管理方式无能为力的领域;其二是强调采用系统而非分割的方式对所有风险加以管理,从而保证任何一种单一风险都不会对企业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Stulz,2003)[20]。ERM与TRM的上述区别可能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是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提高风险决策水平(Meulbroek,2002[21]);其二是整合式的风险管理也会增加实施难度和成本(Cumming、Hirtle,2001)[22]。因此,传统风险管理的驱动因素对ERM应当同样有效,企业的经济实力对于ERM决策也会更为重要。基于Kleffneretal.(2003)[13]、Liebenberg和Hoy(t2003)[1]以及Pagach和Warr(2011)[2]的研究,我们从四个方面刻画可能影响企业ERM决策的企业特质因素,即财务特征、经营特征、治理特征和经济实力。财务特征包括资产负债率、现金比率和经营现金流的波动,此类指标主要用来刻画企业遭受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我们预期,负债率高的企业比负债率低的企业更容易遭受财务困境,因此有更强的意愿实施ERM项目,而大量高流动性资产可以保证企业在遭受意外时及时对损失进行补偿,从而提升财务的稳健性。因此,预期现金比率与ERM的实施负相关。此外,现金流波动大的企业更容易遭受低概率的高额损失。因此,预期经营现金流的波动与ERM的实施正相关。经营特征包括资产透明度、企业成长性和经营的多元化,此类指标同时刻画企业遭受财务困境的损失程度。
一般而言,在遭受财务危机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低透明度的资产在紧急处置时很难实现其公允价值,这意味着企业的损失可能会加重。因此,预期资产透明度与ERM的实施负相关。对于高成长性企业而言,其价值主要依赖于未来的现金流,一旦遭遇财务危机,未来现金流的价值很容易被低估。因此,预期企业成长性与ERM的实施正相关。多元化程度与ERM的关系存在两种假说:一种是自然对冲假说,该观点认为,资产的多元化经营可以实现不同风险的自然对冲,因此没有必要实施ERM项目;另一种是规模经济假说,该观点认为,多元化经营提高了风险的复杂程度,因此,多元化企业更容易享受风险整合式管理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治理特征包括机构投资者比例、独立董事占比以及管理层持股数量。西方主流理论认为,机构投资者具有外部治理作用,他们会要求管理层采取积极的措施管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因此,预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ERM的实施正相关。独立董事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常具有财务、战略、管理等领域的专业背景。在国外,风险管理委员会一般都由独立董事领导。因此,预期独立董事占比与ERM的实施正相关。管理层持股数量会影响其风险偏好,由于股票的价值与经营的波动性成反比,因而具有较高持股比例的管理层更有动机实施ERM项目。Cumming、Hirtle(2001)[22]提出,ERM的顺利实施将面临三大挑战:信息技术、监管约束和经济实力。ERM项目通常伴随着流程的再造、信息系统的升级、组织架构的调整、风险管理文化和制度的建设,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因此,预期企业的经济实力与ERM的实施呈正相关关系。假设1:如果“监管驱动论”成立,那么上述反映企业特质的因素在ERM企业和非ERM企业之间应当不存在系统性差异;反之,如果“经济驱动论”成立,那么预期财务特征、经营特征和治理特征则会在企业ERM决策中发挥显著作用。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ERM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可能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在我国,国资委于2006年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具有广泛的影响。该文件为指导性监管约束,并不要求强制执行。但是,考虑到国资委直属央企巨大的资产规模,特殊的产权结构,及其在资本市场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对这一指导性监管约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我们认为,指导性监管约束虽然缺乏强制力,但作为一种制度因素,仍会作用于企业的效用函数(尤其是考虑到央企特殊的产权结构及人事任命制度),从而影响企业特质因素作用于ERM决策的途径。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曾经指出,要将ERM实施水平纳入到央企及其负责人考核体系中。可以预期,上述方案一旦严格执行,势必对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活动产生更加重大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2:企业经济特质因素作用于ERM决策的效果受到监管差异这一制度因素的影响。此外,我国作为一个转型经济体,一个重要特征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在政府干预、地方保护、开放程度、法治环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并在国家层面呈现出东、中、西三大板块的格局。依据樊纲等(2011)[23]的研究,东部地区在政府与市场关系、非国有经济发展、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等方面显著优于其他地区。已有研究表明,市场化进程与企业的成本(夏立军、方轶强,2005[24];吕长江等,2011[25];谢德仁等,2012[26];黄德忠等,2013[27])、融资成本(徐浩萍、吕长江,2007[28];杨丽芳,2014[29];李晓创,高文书,2013[30])及风险倾向(陈文婷、李新春,2008[31])相关。可以预期,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市场机制比较健全,竞争更为激烈,企业的风险意识更强,企业特质因素作用于ERM决策的效果会更显著。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由于地方保护较强,政府干预较多,企业的风险意识相对薄弱,企业特质因素作用于ERM决策的效果因而会较弱。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3:企业经济特质因素作用于ERM决策的效果受到市场化进程这一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驱动效果更显著;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驱动效果则较弱。
四、研究设计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对于二元因变量模型,最常见的计量方法是logit模型。模型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针对某一待检验事件,定义该事件发生为1(D=1),未发生为0(D=0);其次,对于每一个“D=1”的样本企业构建一个“D=0”的配对企业;最后,利用事件发生当年的数据,估计可能影响该事件发生的因素。Shumway(2001)[32]认为,logistic模型是一种静态模型,最大的缺陷是仅仅利用了事件发生当年的信息,而忽视了企业从“D=0”到“D=1”转变的过程信息。COX比例风险模型是弥补上述缺陷的重要方法。作为生存分析的经典工具,COX模型最初被应用在医学领域,但近年来,这一方法开始受到经济学者的关注(Paganoetal.,1988[33];Deshmukh,2003[34];Johnson,2004[35];Danielsenetal.,2007[36])。COX比例风险模型的基本形式为:h(t)=h0(t)•exp(xβ)(1)式(1)中,h(t)为风险函数,表示企业存活t期后立即死亡的概率(在本文中是指企业宣布实施ERM项目);h0(t)为基准风险函数,即个体不受外生变量影响情况下的风险函数;X为所有外生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的一个显著优势是不需要对h0(t)的分布做任何假设,因此在进行参数估计时不依赖特定分布的假设,从而大大扩展了其应用范围。构建COX模型的基本思路。首先,定义时间区间,并建立区间内所有企业完整的时间序列数据。在这一数据集中,对于所有目标事件未发生的年份,均定义“D=0”。其次,将目标事件发生的年份数据定义为“D=1”,并将该样本在随后年份的数据从数据集中删除。因此,COX模型的数据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面板数据,数据数量随事件的发生逐年递减,被称为事件历史数据集(eventhistorydataset)。最后,利用该事件历史数据集,估计影响目标事件发生的因素。相对于logit模型,COX比例风险模型最主要的优点在于捕捉变量随时间演化的过程,并计算出一个目标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参考Liebenberg和Hoyt(2003)[1]、Pagach和War(r2011)[2]等研究,本文用以检测ERM驱动因素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如下:ERMit=F(财务特征,运营特征,治理特征,经济实力,制度环境)it-1+eit(2)模型中,i代表每一家样本企业,t代表年份。为了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我们将所有自变量做滞后一期处理。用于测度企业财务特征的变量包括杠杆比率、现金比率以及经营现金流的波动性。前期研究认为,杠杆比率越高的企业,遭受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越高,为控制财务困境成本,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动机就会越强。现金及其等价物属于高流动性资产,现金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流动性资产储备。
因此,现金比率较低的企业,可以从全面风险管理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此外,经营现金流波动性越强的企业越倾向于实施ERM,因为通过平滑经营性现金流,可以帮助企业规避现金流短缺的长尾风险,还可以在凸性税率制度下帮助企业降低税收负担。用于测度运营特征的变量包括无形资产占比、企业成长性和多元化经营程度。在无形资产的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其价值容易被低估。因此,当企业面临财务困境时,无形资产的变现能力受到制约。所以,无形资产占比较高的企业,更倾向于实施ERM项目,以降低企业遭受财务困境的可能。同时,对于高成长性的企业而言,其价值通常依附于尚未实现的现金流,而未来的现金流受制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其价值在破产情形下很难完全实现。因此,高成长性的企业也有动机实施ERM项目。此外,多元化经营对于企业ERM决策的影响存在两种对立的解释:一方面,实施多元化的企业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实现风险的自然对冲,从而降低企业实施整合式风险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多元化运作意味着协调、管理难度的加大,而强调整合理念的ERM项目则可以使企业获得系统处理企业各类风险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公司治理结构会影响管理层的“风险—收益”组合,并最终影响到企业的风险管理决策。本研究从机构持股比例、董事会独立性和管理层持股比例三个方面考察治理特征对ERM决策的影响。一般而言,机构投资者具有更加丰富的投资经验和专业知识,其不仅关注投资收益,更关注投资风险。因此,机构持股比例高的企业出于外部股东的压力,更倾向于实施ERM项目。与执行董事相比,独立董事有更强的动机建立自己作为决策专家和股东利益看门人的良好声誉,从而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市场价值。因此,独立董事会鼓励管理层积极的从事风险管理活动,降低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提升投资效率。管理层持股对于ERM的实施具有负向影响,原因是股票价值与企业经营收益的波动性正相关,而ERM项目则会降低企业经营收益的波动性,从而降低管理层所持有的股票价值。本研究从企业产权性质及注册地址两个方面考察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对ERM决策的影响。2006年,国资委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虽然该指引并非强制执行,但鉴于国有企业特殊的考核机制和晋升机制,指引仍对中央直属国有企业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在转型经济背景下,我国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在产权保护、融资约束、政府干预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这一差异究竟会对企业ERM决策机制产生何种影响,有待实证检验。此外,研究还控制了企业资产规模。模型中,各变量的定义见表1。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既往研究中,Liebenberg和Hoy(t2003)[1]主要采用保险公司的数据样本,Pagach和Warr(2011)[2]研究的重点也是金融类企业(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考虑到金融类企业的资产结构、运营特点、治理水平具有特殊性,本文将研究重点聚焦于非金融类企业,以期对ERM决策的影响因素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本研究中,ERM数据采用手工收集。Graceetal.(2010)[37]曾指出,ERM的识别困难是造成相关研究进展缓慢的重要因素。本文借鉴Graceetal(.2010)、Hoyt和Liebenberg(2011)[38]的思路,通过多个关键词交叉印证企业是否开展了ERM项目。具体来说,关键词包括首席风险官、风险管理委员会、战略风险管理、整合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以及其对应的英文(CRO,ERM,strategicriskmanagement;integratedriskmanagement;holisticriskmanagement)。我们首先在新浪财经、巨潮、百度、中国证监会网站等以及中小板公司的官方网站对上述关键词进行检索,其次对命中目标匹配COSO(2004)报告或者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检验是否真正实施了ERM项目。经检测,截至2011年底,共有367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实施了ERM项目,剔除有特殊处理经历(ST)及数据残缺的样本,最终有302家企业进入我们的最终数据集,下文对样本进行描述分析。从图1来看,ERM企业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类别,但行业差异比较明显:样本中超过50%的ERM企业来自于制造业,文化产业、农林牧渔业和社会服务业的占比较低。总体来看,ERM企业的行业结构与我国主板上市公司的行业构成基本一致。从图2可知,ERM企业的数量自2003年以来呈逐年递增态势。以2007年为拐点,ERM企业数量呈现出一个跳跃式增长。笔者认为,两个原因可能造成了自2007年以来ERM项目的迅速发展:首先是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传统风险管理方式的弊病,一系列的破产事件迫使国内企业不断反思经营管理策略,在此背景下,ERM理念得以不断推广;其次是国资委自2006年《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来,先后于2007年、2008年、2010年和2011年召开了四次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交流会,国资委的持续关注,推动中央直属企业的ERM工作不断迈向新的阶段。图3对302家ERM企业的控制权性质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国资委直属企业最多,共155家,占比超过50%;其次是地方政府管理的国企,共83家,占比28%;随后是私营、民营、外资类企业,共有61家,占比20%;其他中央部委直属企业(如教育部、铁道部直属企业)最少,仅有3家。ERM企业控制权统计结果似乎支持了“监管驱动论”,受到《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引导的国资委直属企业确实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更多的实施ERM项目。本研究所有财务数据均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还利用CCER数据库的企业多元化数据进行了补充。研究的时间区间设定为2003~2011年(第一家ERM企业出现在2003年)。
五、实证结果
(一)全样本实证
结果在不考虑特殊的制度背景时,究竟是哪些因素驱动了企业实施ERM的决策?我们首先构造了一个类似于Pagach和Warr(2011)[2]的样本,对“监管驱动”抑或“经济驱动”两种观点进行了检验。
1.单变量描述统计。从表4可知,在SASAC子样本中,所有被考察的10个变量中有6个在ERM企业和非ERM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分别是:现金流波动性、无形资产占比、市账比、机构持股数量、独立董事占比和企业规模。这意味着,即使受到指导性监管约束,企业特质仍然在ERM实施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非SASAC子样本中,也有6个变量在ERM企业和非ERM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分别是:现金比率、现金流波动性、市账比、机构持股数量、独立董事占比和企业规模。与SASAC子样本相比,新增了现金比率,而无形资产占比则不再显著。对比两个子样本可知,在指导性监管约束下,企业特质(而不是监管约束)仍然是企业ERM决策的主要驱动因素,但监管程度的差异可能导致企业特质作用于ERM的效果发生改变。
2.多变量回归检验。从表5可以看出,在监管程度存在差异时,企业实施ERM的驱动因素存在显著的不同。在受到指导性监管约束的子样本中,影响ERM决策的变量(资产负债比率、经营现金流的波动性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不考虑制度背景时的回归结果完全不同。资产负债率的系数显著为负,这意味着越容易遭受财务困境的企业,反而越不倾向于实施ERM。这一结果与Liebenberg和Hoy(t2003)的结论相悖,而与Pagach和War(r2011)的结论一致。考虑到我国国有企业所具有的预算软约束特征,可能的解释是,财务困境成本对于ERM决策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在低于门槛值时,财务困境成本对于ERM决策具有正向作用(正如其他子样本所展示的结果);一旦高于门槛值,预算软约束效应将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可能因为依赖心理而放松对于风险的主动管理。⑥与Liebenberg和Hoy(t2003)、Pagach和War(r2011)的结论相反,外部机构投资者不仅没有促进全面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反而对ERM决策起到负向作用。笔者认为,这一结论是由我国机构投资者的不成熟导致的。既有研究表明,在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下,以价值投资为导向的成熟的机构投资者严重缺乏,由于羊群效应等原因,机构投资者并未扮演资本市场的稳定器作用(宋军、吴冲锋,2001[41];孙培源、施东晖,2002[42];何佳等,2007[43];金鑫等,2011[44])。较强的投机性决定了其更加关注即期利益,短期成本高昂且效果存在时滞的ERM项目明显对其缺乏吸引力。此时,机构投资者将采用“用手投票”或“用脚投票”的方式,抵制ERM的实施。此外,现金流波动性显著为正,意味着企业希望通过实施ERM项目,平抑经营波动,降低因现金断流所引致的财务困境成本。在非SASAC子样本中,由于没有受到监管约束这一制度冲击,企业实施ERM的驱动因素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具有较高成长性的企业更倾向于实施ERM项目;独立董事占比与ERM决策负相关,而资产规模与ERM决策正相关。上述结论与全样本回归结果类似。综上所述,在受到指导性监管约束条件下,ERM实施决策仍受到企业特质因素的影响,但监管差异会导致企业特质因素作用于ERM决策的效果发生变化:受监管企业在制定ERM决策时,更多的受到财务状况的影响,而非受监管企业的ERM决策更多的受到治理水平和经营质量的影响。假设2得到证实。
(二)考虑市场化程度差异的实证结果
作为转型经济体,我国各地区市场化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不同的市场化水平下,政府干预、地方保护、对外开放、金融和中介发展程度等要素都存在很大的不同。那么,这一差异是否会导致“监管驱动”和“经济驱动”的地位发生变化?进一步,哪些作用于企业ERM决策的企业特质因素会受到市场化程度差异的影响?为了回答上述问题,参照樊纲等(2011)的报告,将样本企业按照注册地址划分为东、中、西、东北四个子样本。考虑到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样本较少,将其合并,并统称为非东部地区子样本。同时,借鉴杨灿明和孙群力(2008)[45]的研究,将辽宁省调整到东部地区子样本。⑦重新组合后,东部地区子样本包括183家ERM企业,非东部地区子样本包括119家ERM企业。
1.单变量描述统计。从表6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看,与全样本统计结果基本一致。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与非ERM企业相比,ERM企业的运营波动性更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更高,企业规模也更大。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ERM企业的财务杠杆更高,经营波动性更强,成长性更高,机构投资者持股量更大,治理结构更完善,规模也更大。统计结果同时也表明,流动资金持有量与ERM的实施呈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保守型企业更倾向于实施ERM项目,这些企业的管理层通过持有大量的流动性资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非正常高额损失。
2.多变量回归检验。从表7可以看出,在不同市场化进程的地区,企业实施ERM的驱动因素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企业特质因素对ERM的实施起到主导作用。基于前述相同原因,经营现金流方差、市值账面比、资产规模与ERM的实施正相关,而多元化程度、独立董事占比和管理层持股数量则与ERM实施负相关。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在控制企业规模后,经营现金流波动率、市账比、多元化程度、独立董事占比、管理层持股数量等指标均不再显著,只有无形资产占比一个因素对ERM的实施有显著作用。上述结论可能意味着,在政府干预较强、市场竞争环境较差、对外开放程度较弱的地区,监管约束(而不是企业特质)在企业实施ERM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假设3得到证实。
(三)稳健性检验
1.采用Probit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为了检验上述结论的稳健性,我们对302家ERM企业按照行业(证监会三位代码)和资产规模分别构造配对组,然后采用Probit模型对ERM的驱动因素进行检验。实证结果如表8所示。结果显示,企业成长性、资产规模与ERM的实施正相关,多元化程度、机构持股比例、独立董事占比与ERM的实施负相关。对比COX比例风险模型全样本回归结果,Pr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但部分变量的显著性有所降低(如前所述,这正是COX模型相对于Probit模型的一个优点)。总体来看,我们的研究结论是稳健的。⑧2.考虑两权合一的调节效应。在前述回归结果中,管理层持股数量与ERM的实施呈负相关关系,我们的解释是董事会的制衡机制发挥了作用。按照这一推断,如果CEO与董事长两权合一,那么董事会的监督机制便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此时,管理层持股数量应当与ERM的实施正相关。为了检验这一假设,我们在回归方程中纳入了管理层持股数量与两权合一的交互项,回归结果见表9。可以看到,加入两权合一及交互项后,主要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水平不变。测度CEO与董事长两权合一的变量符号显著为负,意味着两权合一不利于企业ERM项目实施,这与两权合一具有负向治理效应的结论一致(蒲自立、刘芍佳,2004)[46]。最重要的是,管理层持股数量与两权合一的交互项符号为正(但在10%的水平上不显著),这意味着当CEO与董事长两权合一时,董事会对管理层的制衡机制不再有效,导致风险规避动机越强的管理层(体现为持股数量大)越倾向于实施ERM,而风险追逐动机越强的管理层反而得不到相应的制约。原有推断得到支持。此外,我们还采用做交互项的方法,检验了监管差异、市场化程度差异对影响ERM决策的企业特质因素的调节作用,所得结论也证实了本文的研究是稳健的。
2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工作方法
宁夏鼎兴环境工程评估咨询中心在多年的企业环保工作基础上,依托全区的环保资源,以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以企业环保管理为主导,以“基础数据”为核心,依托环保系统网络平台,逐步形成以环保、企业两级为主要数据来源的分布式数据库,该数据库可实现与省、市县同步联网,迅速采集和完善环境基础数据,提高了企业环保管理和服务水平。实时监测可自动将信息快速高效地传递到管理信息系统中,实现环保公共服务和其他民生服务的衔接,通过系统规范管理实现环境保护与国土开发、水土保持等数据对接,通过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实现与其他民生业务系统的数据整合,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快捷有效的定量、定,使领导及时了解环保形势,将有助于稳定环境质量,发展环保事业,提高政府环保管理和服务水平。
2.1信息公开制度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本、技术评估流程、行政审批进程、环保批复全过程实施信息公开,对环评文本实现全文公示,技术评估登记、评审、结论全过程公开,行政审批受理、评审、审批进程公开,环保批复全文公示。
2.2公众参与制度按照公共参与管理办法,以环保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要求评价单位在接受环评委托7日内,对所承担的环评工作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日,在完成环境评价报告后,对环评问题、污染防治措施及环评结论进行第二次公示,在公示期间以发放公众参与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向项目周边的公众征求意见及建议,对不采纳的公众意见向环保部门进行说明。
2.3环保台账制度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对开发建设项目立项批复、环评报告、行政审批申请、总量申请、专家意见、评估意见、环保批复建立环保电子台账,定期对环保台账进行跟踪调查,动态完善,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统计分析行业发展趋势,为环境保护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3环保运行机制
为保证环保的顺利进行,实现“高、精、效”的环保思路,环保开展了“政府主导、环保搭台、部门配合、奖罚结合、科学管理”的运行机制,这样干部能带头,企业能上线,职工传帮带,环境改善快。宁夏地区企业重发展、轻环保的思想根深蒂固,监管部门以罚代管、以企代监。致使企业及职工不理解、抵触甚至粗暴妨碍环保人员正常工作,为寻找企业经济与环保和谐发展的契机,宁夏环保厅从经济发展角度研究环保问题,采用经济手段和技术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开展环保工作,达到企业发展、环境改善的目的,促进了我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的乡镇企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20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日趋严重,并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可忽视因素。因此,提高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我国进行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必须把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放在战略的高度上予以重视。
1乡镇企业建立环境管理的内涵
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通过全面规划,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对象,首先是人们的意识和行为。通过诱导、约束和协调人的行为,来调控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使其功能、结构和运动过程有序化。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人,但其调控的对象却是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
2乡镇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2.1环境管理体系是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制和经济调控手段不健全,乡镇企业为了占有市场,往往进行自发性、盲目性的发展;急于脱贫,急功近利,只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不顾社会整体利益,不从长远角度考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在决策上形成“盲区”;盲目搞建设、上项目、上产品,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形成点多面广的污染源,使环境污染增加。而且,乡镇企业主要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高污染的粗放经营型,生产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设备简陋,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低下,产生大量“三废”,导致各种污染物排放量过大。尤其许多乡镇企业是技术水平低的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和小冶炼等大耗水工业,主要靠拼资源、拼设备、拼人力实现经济增长,缺乏治理“三废”的技术装备,大量工业污染物未经任何处理或简单沉淀后直接排入乡村河道,造成水体大面积污染。在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水体水质普遍是Ⅳ类、V类甚至是劣V类。在河南、湖北,个别村庄因饮用水污染出现了“癌症村”,一些村民也由此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水体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农村的农业生产环境、农民生活环境甚至广大村民,都成为乡镇企业“三废”污染最直接、最严重的受害者,而农产品的广大消费者则成为污染的间接受害者。
2.2环境管理体系是弥补目前体系不足的重要途径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交通不便、通讯手段落后,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许多管理城市环境的成熟办法难以实施。比如目前乡镇企业普遍是中小工业企业,有的甚至是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遍布全国各地,不可能普遍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或直接监测为依据执行排污收费制度。而且许多县、乡(镇)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人员素质、技术设备等不满足要求,传统的依靠环保部门直接监控的环境管理体系对乡镇企业也收效甚微。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管理环境的压力,乡镇企业建立自己的环境管理体系是一明智之举,也有着其必然性。
2.3环境管理体系是满足“绿色市场”的竞争要求的重要途径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立法的“绿色化”要求乡镇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国际上“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要求乡镇企业如果想将其产品(服务)打入国际市场,就必须重视环境保护,推行绿色管理,塑造绿色形象,努力开发绿色产品。同时国内绿色消费意识的增强,迫使乡镇企业加强环境管理。我国针对一些乡镇企业污染严重的现状,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规定》,把乡镇企业的排污量纳入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实施污染排放总量控制,严禁引进和新建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对现行污染严重的小型造纸厂、制革厂、染料厂等乡镇企业责令其关闭或转产,要求新建乡镇企业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等。
3乡镇企业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瑞然农村地域广袤,对污染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但乡镇企业所产生的污染总量已经远远高出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其增长势头仍然让人担忧。与其它工业企业相比,造成乡镇企业环境问题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1)环保意识缺乏是乡镇工业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①环保意识淡薄。不少地区的农村干部与乡镇工业职工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缺乏应有的认识,对保护环境不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而只是被动应付。同时很多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相当多的农民对于资源的认识还停留在“自然界恩赐”的水平;②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一方面,环境保护的战略重心过于偏向城市环境;另一方面,对乡镇工业与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的战略认识不足。当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发生冲突时,往往只顾前者,其至为了前者而通过行政手段阻止环境执法。
(2)乡镇环境容量有限,管理体系不健全是乡镇工业环境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农村地域虽然辽阔,但是其生态环境是低层次的生态循环系统,农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这就决定了农村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农村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要求乡镇工业发展必须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不能只顾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
4对策及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境意识,增强社会监督。在目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众环境意识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应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识,特别是乡镇企业环保法规建设和环境教育,引导乡镇企业的广大职工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行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新闻媒介宣传和组织各种学习班等活动,发挥新闻监督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广泛深入地宣传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和企业人士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综合决策能力,克服与传统粗放式经营相联系的思想和做法,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使广大农民意识到保护自己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2)增加投资力度,保障环境管理体制顺利实施。应加大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争使环保投资与GDP的比重达到1%,进一步完善份税制,财政管理体制,适当提高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地方分成比例,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省对市、市乡的转移支付。在每年的地方财政预算交排上保证基层环保部门的正常开支需要,使环保部门在查处污染企业时不再有顾虑。同时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投资环境保护事业,对其进行政策上的优惠,使其迅速产生效益,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环保产业;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费改税,将排污费,改为环保税,使治污资金能有一个稳定的来源;积极探索排污权的交易,通过经济手段使污染企业自觉减少排污量,实现排污总量的控制;改变对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在试点城市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绿色GDP”,通过经济手段减少环境污染。
(3)重视城镇和工业区规划。从乡镇工业发展历程来看,乡镇工业污染蔓延的原因均源于杂乱分散的工业布局。在乡镇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分布分散的情况下,难于建设集中的基础设施,环境污染难以控制,这些均制约了乡镇工业升级换代的步伐,影响了规模经济效益和小城镇的建设与繁荣。因此应调整乡镇企业布局和发展大批中小工商业城市,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相对集中、布局合理的工业区和工商业城镇,继续推动乡镇企业点源治理,把改善乡镇工业布局,推动工业区的建设当作乡镇环境管理的一项首要任务。
(4)加大环境立法和执法力度,建立乡镇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管理,健全环境管理机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首先应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完善和健全环保法规,加强环境管理。其次,应建立环境管理网络,把环境管理纳入乡镇企业管理的轨道,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管理的力度,认真执行“三同时”和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控制环境污染,认真执行《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等法规,并通过合理规划,促进乡镇企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我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生态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大计,以环境教育为本。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开展和实施无疑将给环境会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环境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尚未形成。国内各高校中只有少数几所开设了单独的环境会计课程,名称如“环境成本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环境审计”等。大部分高校局限于传统的会计、审计教学内容,较少或根本不涉及环境方面,即便有所涉及,也只是将环境会计的内容简单地拼凑在传统的会计、审计类课程中。形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
其一,缺乏独立、系统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或专门的环境会计制度(或准则)作为指导。我国对环境会计研究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对环境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前提假设、环境会计报告披露模式、披露内容等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我国政府也还没有出台相关的环境会计制度(或准则)来给予指导和规范。
其二,缺乏专业的环境会计师资队伍和配套教材。环境会计是一门由环境学、经济学、会计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的学科。开展环境会计教学工作,需要授课教师具备扎实、全面的基本功,一方面要充分掌握本专业(财务会计)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懂得环境方面的知识,如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等。目前,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其师资队伍还不健全,配套的市场教材也较少。
其三,大学环境会计的教学目的尚不明确。在那些已单独开设环境会计系列课程的高校中,开设这些课程只是让学生接触前沿理论知识,教学的实践目标尚不明确。
二、西方国家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先进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英两国)在环境会计教育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环境会计理论基础和实务操作相对国内较为成熟,大学环境会计教育体系正逐步形成。
在英、美大多数大学的会计系均讲授环境会计。其讲授的方式有两种:方式一,开设独立的环境会计、环境管理方面的课程,名称如“环境会计”、“政府、商业和自然资源”、“环境会计过程”、“环境会计高级专题研究”等;方式二,不单独开设环境会计课程,但在财务会计、管理/成本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等一些课程中设置与环境会计相关的内容。当前采用第二种方式的大学所占比重较大,但第一种方式将环境会计作为独立会计课程的趋势将日益明显。
美、英大学会计系讲授的环境会计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环境会计概述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内容及其评估方法:(2)企业环境政策概述;(3)企业环境发展和监控系统的构建;(4)企业经营对环境影响的评估:(5)公司环境审计与评估。
第二,环境管理会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垃圾处理、污染及资产废置的会计问题;(2)环境问题预算与绩效评估;(3)环境投资评估;(4)与环境有关的研发、预测和设计会计;(5)产品生命周期与环境成本研究;(6)企业并购与环境成本、效益分析。
第三,环境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财务报告中的环境问题;(2)独立的环境财务报告研究;(3)与环境有关的或有负债及会计差错更正问题;(4)与环境有关的支出与承诺的会计处理问题;(5)与环境有关的借款、所有者权益及保险问题;(6)审计报告中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研究;(7)与环境有关的资产(如存货、土地等)价值评估问题。
三、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环境会计教育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大学先进的环境会计教学理念和方法,并结合我国国情,沿着从无到有,从浅到深,从普及理念到深究理论和实务应用,从融入其他会计专业课程讲授到单独开设环境会计课程再到形成专业体系的这一条主线,逐步建立和发展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体系。笔者从五个方面设想我国高校环境会计教育的初、中期发展趋势目标:普及环境会计教育,并在各高校开设单独的环境会计相关课程。同时也给各高校新开设环境会计相关课程、制定相关课程教学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一)教学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复合型会计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环境会计知识和技能,全面理解会计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素养,使其具备理解并参与制定公司环境事务战略的能力,满足可持续发展企业对环境会计人才的需要。
(二)授课对象
高等院校商学院(或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中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本科专业、工商管理类各硕士专业的所有学生。
(三)课程体系设置
依照教学培养目标,高校可以考虑先开设环境财务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环境管理案例和环境审计四门课程。
1.环境财务会计
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54课时)。
课程内容简要及教学任务:该课程系统介绍环境会计产生与发展过程、背景、作用和意义,环境会计目标、假设、原则、对象、内容、职责等基础性理论,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基本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环境会计的基本原理和专门知识,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会计信息和环境管理信息进行基本会计处理、会计报告和会计分析与评价,能应用环境会计基本程序、方法进行环境经济管理。
可选用的配套教材:
《环境会计》,许家林、孟凡利等编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肖序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环境会计研究》,孟凡利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资源会计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许家林、王昌锐等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版;《企业环境会计和环境报告书》,李静江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环境管理会计
课程属性:专业必选课(36课时)。
课程内容简要及教学任务:该课程系统介绍环境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定义、作用和意义,环境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和方法应用,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要求学生熟悉和了解环境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学会如何利用环境会计信息支持企业内部决策,能在实务工作中参与制定公司的环境事务战略。
可选用的配套教材:
《环境管理会计――将环境因素纳入管理决策中》,郭晓梅,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环境会计与管理》,【英】罗伯・格瑞、【英】简・贝宾顿著,王立彦、耿建新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环境成本管理论》,林万祥、肖序著,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Exposure Draft: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EMA)》,IFAC,2005年。
3.环境管理案例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36课时)。
课程内容简要及教学任务:该课程通过系统介绍国际著名企业的环境管理情况,从各个方面、各个视角来总结、归纳国际著名企业在环境管理问题上的一些经验。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管理理念在现实中的应用、国外的一些优秀环境管理案例和他们的管理成效,了解我国目前在这方面所存在的差距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可选用的配套教材:
《国际著名企业管理与环境案例》,世界资源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环境审计
课程属性:专业任选课(36课时)。
课程内容简要及教学任务:该课程系统介绍环境审计背景、作用和意义,环境审计标准、依据、对象、内容、目标、职责、证据等,环境报告审核和测试基本方法等基础性理论。要求学生掌握和应用环境审计的程序、方法,分析企业环境影响个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
可选用的配套教材:
《环境审计》,陈正兴主编,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环境审计论》,蔡春等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企业环境审计研究》,刘长翠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四)授课方式
我国高校环境会计教育应摈弃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建立必修课、选修课、实验课、活动课等多种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教育,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
(五)课程考核和评分方式
课程考核由闭卷考试和课程论文两种方式相结合。课程论文可采用小组论文(报告)考核方式,由5~6人组成一个论文(报告)小组,由小组成员在现有给定论题(如环境财务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等)基础上讨论并重新拟定题目进行写作,写作内容必须围绕给定的论题。课程论文的写作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文字不少于5 000字,段落分明,论证有理,结论明了,格式符合规范。课程最终个人成绩将结合个人平时成绩(占20%)、课程论文成绩(占50%)和闭卷书面考试成绩(占30%)综合给定。
四、实施和发展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策略
实施和发展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还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的导航者,政府在推动环境会计教育方面起着关键性的导航作用
首先,政府应在各行各业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将环境意识深入人心,加大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其次,政府应尽快出台环境会计制度(或准则)作为企业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指南,通过国家政府职能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适度的强制约束,不断严格化、标准化、规范化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从法律制度层面进行导向,促进企业对环境会计人才的需求;再次,高教司对高校环境会计人才培养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直接推动、引导各高校环境会计教育的大力开展。
(二)企业是环境会计复合型人才市场的主要需求方,应侧重提高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意识,大力推进环境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
“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而用人单位是这些‘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学校必须时时明确来自‘市场’的需求,甚至可以说市场决定了环境会计教育”(孟焰、李晓梅,2008)。应增强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企事业相关人员的环境会计素质,从而引导企业绿色经营并提高企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增加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和对环境会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从需求方的角度推进我国高校加速开展环境会计教育。
(三)高校是环境会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高校应不断重视环境会计教育
我国高校应对环境会计教育加大投入和建设,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与企业需求相吻合的环境会计教育培养方案。考虑到目前在我国各高校单独开设环境会计课程仍缺乏硬、软件配套基础,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没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先通过将环境会计的主要教学内容结合到现有的会计课程中进行渗透式传授,以这种渗透式教学作为过渡形式。随着我国环境会计理论实务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成熟、环境会计制度指南的出台和广泛实施,我国高校就更有基础和能力开设单独的环境会计课程,逐步实现环境会计普及教育,并向环境会计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形成专业的环境会计教育教学体系靠拢。
【参考文献】
[1] 袁广达.环境会计与管理路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我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生态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大计,以环境教育为本。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开展和实施无疑将给环境会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环境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尚未形成。国内各高校中只有少数几所开设了单独的环境会计课程,名称如“环境成本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环境审计”等。大部分高校局限于传统的会计、审计教学内容,较少或根本不涉及环境方面,即便有所涉及,也只是将环境会计的内容简单地拼凑在传统的会计、审计类课程中。形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
其一,缺乏独立、系统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或专门的环境会计制度(或准则)作为指导。我国对环境会计研究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对环境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前提假设、环境会计报告披露模式、披露内容等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我国政府也还没有出台相关的环境会计制度(或准则)来给予指导和规范。
其二,缺乏专业的环境会计师资队伍和配套教材。环境会计是一门由环境学、经济学、会计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的学科。开展环境会计教学工作,需要授课教师具备扎实、全面的基本功,一方面要充分掌握本专业(财务会计)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懂得环境方面的知识,如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等。目前,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其师资队伍还不健全,配套的市场教材也较少。
其三,大学环境会计的教学目的尚不明确。在那些已单独开设环境会计系列课程的高校中,开设这些课程只是让学生接触前沿理论知识,教学的实践目标尚不明确。
二、西方国家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先进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英两国)在环境会计教育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环境会计理论基础和实务操作相对国内较为成熟,大学环境会计教育体系正逐步形成。
在英、美大多数大学的会计系均讲授环境会计。其讲授的方式有两种:方式一,开设独立的环境会计、环境管理方面的课程,名称如“环境会计”、“政府、商业和自然资源”、“环境会计过程”、“环境会计高级专题研究”等;方式二,不单独开设环境会计课程,但在财务会计、管理/成本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等一些课程中设置与环境会计相关的内容。当前采用第二种方式的大学所占比重较大,但第一种方式将环境会计作为独立会计课程的趋势将日益明显。
美、英大学会计系讲授的环境会计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环境会计概述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内容及其评估方法:(2)企业环境政策概述;(3)企业环境发展和监控系统的构建;(4)企业经营对环境影响的评估:(5)公司环境审计与评估。
第二,环境管理会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垃圾处理、污染及资产废置的会计问题;(2)环境问题预算与绩效评估;(3)环境投资评估;(4)与环境有关的研发、预测和设计会计;(5)产品生命周期与环境成本研究;(6)企业并购与环境成本、效益分析。
第三,环境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财务报告中的环境问题;(2)独立的环境财务报告研究;(3)与环境有关的或有负债及会计差错更正问题;(4)与环境有关的支出与承诺的会计处理问题;(5)与环境有关的借款、所有者权益及保险问题;(6)审计报告中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研究;(7)与环境有关的资产(如存货、土地等)价值评估问题。
三、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环境会计教育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大学先进的环境会计教学理念和方法,并结合我国国情,沿着从无到有,从浅到深,从普及理念到深究理论和实务应用,从融入其他会计专业课程讲授到单独开设环境会计课程再到形成专业体系的这一条主线,逐步建立和发展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体系。笔者从五个方面设想我国高校环境会计教育的初、中期发展趋势目标:普及环境会计教育,并在各高校开设单独的环境会计相关课程。同时也给各高校新开设环境会计相关课程、制定相关课程教学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一)教学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复合型会计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环境会计知识和技能,全面理解会计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素养,使其具备理解并参与制定公司环境事务战略的能力,满足可持续发展企业对环境会计人才的需要。
(二)授课对象
高等院校商学院(或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中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本科专业、工商管理类各硕士专业的所有学生。
(三)课程体系设置
依照教学培养目标,高校可以考虑先开设环境财务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环境管理案例和环境审计四门课程。
1.环境财务会计
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54课时)。
课程内容简要及教学任务:该课程系统介绍环境会计产生与发展过程、背景、作用和意义,环境会计目标、假设、原则、对象、内容、职责等基础性理论,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基本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环境会计的基本原理和专门知识,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会计信息和环境管理信息进行基本会计处理、会计报告和会计分析与评价,能应用环境会计基本程序、方法进行环境经济管理。
可选用的配套教材:
《环境会计》,许家林、孟凡利等编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肖序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环境会计研究》,孟凡利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资源会计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许家林、王昌锐等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版;《企业环境会计和环境报告书》,李静江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环境管理会计
课程属性:专业必选课(36课时)。
课程内容简要及教学任务:该课程系统介绍环境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定义、作用和意义,环境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和方法应用,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要求学生熟悉和了解环境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学会如何利用环境会计信息支持企业内部决策,能在实务工作中参与制定公司的环境事务战略。
可选用的配套教材:
《环境管理会计——将环境因素纳入管理决策中》,郭晓梅,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环境会计与管理》,【英】罗伯·格瑞、【英】简·贝宾顿著,王立彦、耿建新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环境成本管理论》,林万祥、肖序著,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ExposureDraft:InternationalGuidelinesonEnvironmentalManagementAccounting(EMA)》,IFAC,2005年。
3.环境管理案例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36课时)。
课程内容简要及教学任务:该课程通过系统介绍国际著名企业的环境管理情况,从各个方面、各个视角来总结、归纳国际著名企业在环境管理问题上的一些经验。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管理理念在现实中的应用、国外的一些优秀环境管理案例和他们的管理成效,了解我国目前在这方面所存在的差距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可选用的配套教材:
《国际著名企业管理与环境案例》,世界资源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环境审计
课程属性:专业任选课(36课时)。
课程内容简要及教学任务:该课程系统介绍环境审计背景、作用和意义,环境审计标准、依据、对象、内容、目标、职责、证据等,环境报告审核和测试基本方法等基础性理论。要求学生掌握和应用环境审计的程序、方法,分析企业环境影响个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
可选用的配套教材:
《环境审计》,陈正兴主编,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环境审计论》,蔡春等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企业环境审计研究》,刘长翠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四)授课方式
我国高校环境会计教育应摈弃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建立必修课、选修课、实验课、活动课等多种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教育,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
(五)课程考核和评分方式
课程考核由闭卷考试和课程论文两种方式相结合。课程论文可采用小组论文(报告)考核方式,由5~6人组成一个论文(报告)小组,由小组成员在现有给定论题(如环境财务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等)基础上讨论并重新拟定题目进行写作,写作内容必须围绕给定的论题。课程论文的写作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文字不少于5000字,段落分明,论证有理,结论明了,格式符合规范。课程最终个人成绩将结合个人平时成绩(占20%)、课程论文成绩(占50%)和闭卷书面考试成绩(占30%)综合给定。
四、实施和发展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策略
实施和发展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还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的导航者,政府在推动环境会计教育方面起着关键性的导航作用
首先,政府应在各行各业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将环境意识深入人心,加大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其次,政府应尽快出台环境会计制度(或准则)作为企业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指南,通过国家政府职能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适度的强制约束,不断严格化、标准化、规范化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从法律制度层面进行导向,促进企业对环境会计人才的需求;再次,高教司对高校环境会计人才培养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直接推动、引导各高校环境会计教育的大力开展。
(二)企业是环境会计复合型人才市场的主要需求方,应侧重提高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意识,大力推进环境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