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1: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级职称没有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每个刊物的字数都是不一样的,要是发省级刊物的话一般字数在2000字到3000字之间不等,一般多数在2500字左右
建筑中级职称论文
如何加强建筑行业的内部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建筑行业竞争趋势日益增加,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并得以发展,必须努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建筑行业的内部控制对建筑企业能够取得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建筑行业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一保证提高企业的中和素质和正佳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前提,从而使生产经营理论有效的实施,确保企业资金安全和资料的可靠性,以防止经济内部出现偏差和重要方针决策失误,经营风险等推行的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的总称。内部管理行政控制主要包括对计划、决策、生产、质量、技术、设备、物资、人力资源、销售等的控制;内部会计控制主要包括对财务收支的批准权限、计划预算、核算、审核、分析和处理各种会计信息资料及出具财务报告的手续、程序、步骤和方法等的控制。一下我们讨论建筑企业内部错在的问题,病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
一、建筑行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当今,大部分企业都存在这一种普遍的现象,即起也对自己的内部员工不够重视,企业的管理机构和组织不够合理,而企业的管理者对该行业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甚至根本就为学习过该行业的知识,并且,由于企业的领导对企业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你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起不了相应的约束作用,这样就导致了严重的内部控制出现严重失调现象。
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执行力。其主要原因在于切内部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大部分建筑施工我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是由相应的机构制定的,往往是各个部门一起总结后,综合起来作为内部控制制度,这样做也有一定的有点就是概括的比较全面,但是,制定的制度不够专业,且约束力低。并且许多制度自之间存在冲突,发挥不出有效的控制作用。其次,企业内?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倍钥刂浦贫热狈ψ愎坏娜鲜叮嬖谀诓靠刂浦贫炔煌晟疲葱辛Σ畹认窒蟆?/p>
各个项目风险制定不够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对市场的风险预防不够积极,且防御机构不够完善,对风险的评定缺乏该口型的认识。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企业对市场的调查来自与一小部分的调查,对市场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透彻,另外,由于各种原因,岁管理和控制断魂南国各方面带来的不利没有预定的估。
企业内部控制监制不够得当,内部审核不被够严谨,尤其实在建筑施工企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要严格的执行。通常,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对内部控制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价和纠正体系。
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低下,在财务和建材挑选上工作态度不认真,由于企业受先前观念的影响,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缺乏相应的培训,导致工作人员的整体监督意识不强,法律认识弱。当今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人员大部分专业素质不高,学历低,业务生,缺乏判断能力,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差,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督只能收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企业应如何使建筑行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得到完善,何使企业的内不控制制度严格有效的执行?如何提高内部员工的整体素质?我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得出以下内容:
(一)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与员工综合素质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的整体工作人员对企业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养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一寸的主流意识,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核心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无形的、能够增强企业凝聚力并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力量对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内部控制是各单位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业务组织形式和相互制约的职责分工制度,其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企业经营的规范性,展示企业的精神风貌,两者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依赖于企业文化的支持,而良好的文化氛围才能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把内部控制的理念注入到企业的管理文化中,可以使建筑企业的全体员工都能够进行自我管理,这样内控实施的效果就好,企业的效益也就好,竞争力也就无形中加强了。
(二)重视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管理
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是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货币资金作为建筑企业内流动性最强、控制难度最大的资产,企业要更加重视对其的管理。在资金管理上,主要存在资金管理分散、授权审批制度不健全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有的建筑企业图一时的方便设立多个对外银行账户,使得资金无法集中管理和使用,同时多个银行账户也给资金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如果管理不严格,很容易出现资金被侵占、挪用等现象。针对上述情形,可以制定相应的制度,如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内部控制制度。单位还可以建立内部牵制制度,但凡是涉及到款项和财务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负责,同时会计审核人员要把好关,做好凭证的复核工作。建筑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授权批准控制制度,加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管理,明确审批人员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程序以及具体可以批准的金额等。
(三)重视会计人员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会计人员是受所有者之托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可靠地计量、确认、记录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建筑企业参与的经济活动最终都是通过会计人员转换为会计信息为经营者提供决策支持的,企业管理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全面的掌握企业各种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同时,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信息也可作为各部门考核激励的依据;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信息与沟通主要是通过会计信息的编制表现出来的,这些都离不开会计人员的工作。毋庸置疑,会计是企业管理的信息中心,由会计人员负责内部控制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重视建筑企业会计人员在内部控制制度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建筑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经常组织学习和培训并进行相应的考核是非常必要的。
(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自我需要,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有效贯彻和预期目标的取得起到重要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部门在工作中,不断地向管理层提出建议和意见,使得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建筑企业的规模越大,管理层的级次就越多,经营面临的风险因素也就越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能客观地识别和评估风险以及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负责整个企业的风险管理,也可以视成本效益和企业人员的素质情况,将内部审计外包,减少审计过程中的舞弊现象。
三、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明确的得出,一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最主要的因素决定于公司的内部人员,所以提高内部员工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意识最为重要,其次,企业的内部制度的执行力间接的影响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可以逐渐完善,另外一套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有效的监督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同时也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一定的影响,企业要着重制定一整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时时监督,确保其严格的执行,才能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1]丁玉海.论建筑行业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 2011(17) 85-86
[2]马玉涛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与对策《商情》2009(13) 34-35
[3]马冬梅.浅析加强企业内部控制[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11) 91-92
[4]刘世.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0) 113-114
[5]罗胜强.企业内部控制:主要风险点、关键控制点与案例解析[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12(01)
[6]胡为民.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实务操作指南(第2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05)
[7]梁晟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合规实务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04)
看了“建筑中级职称论文的字数要求”的人还看:
1.工程类中级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2.2017年中级职称论文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工作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4年所学知识的综合检验,是对学生是否具备学士学位水平和能力的检验,通过毕业论文巩固和拓展所学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通过论文答辩巩固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知识应用、独立思考问题,使学生具有逻辑性思维和应变能力,在答辩规定的时间内,概括阐述论文的核心内容。本文整理了2007—2012年连续6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62名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学生和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的评分情况,并总结历届毕业论文评审情况。
1以往毕业论文答辩评分存在的问题
1.1导师与学生分组方式
(1) 导师与学生错开。按照教务处的要求,指导教师回避本组学生,尽量采取交叉方式,主要是防止导师给自己的学生打高分,压低其他学生的分数。但这种做法会导致不熟悉该领域的评委提问题、评分不准确,由于导师回避自带的学生,与学生错开的方式常常导致评委提出的问题,很难涉及到问题的关键点;也有评委提出的问题不是自己擅长的,或者拿自己观点套在他人的领域上,闹出了大笑话。
(2) 导师与学生同组或专业方向分组。按学生论文的方向、评委教师的方向划分答辩组,优点是导师在指导修改学生论文时就清楚论文的弊病在哪里、特点在哪里。如果导师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就会把自己带的学生分成ABC等级,在学生答辩中提出的问题准确、尖锐;反之,就会认为自己的学生都出类拔萃,给出高分。
(3) 导师与学生随机组合。打乱班级界限、打乱导师界限,使评审小组之间的分数平衡十分重要,否则会出现班级之间优秀论文数量的大偏差,学生也会抱怨。更大的问题是学生毕业论文材料装人档案时,常常装错或找不到,或者漏掉评委的评语,增加了论文评审的工作量。
分组的几种做法笔者都做过尝试,都有其优缺点,若按照一种模式固定不变,则会导致僵化。目前已出现“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呼声'因此探索新的毕业论文评审方式、新的评分机制十分必要,而毕业优秀论文如何产生也是重要问题,是导师、学生、评委关注的焦点。
1.2导师主动、学生被动
过去都以答辩小组产生优秀论文的做法来操作,这种做法的弊病是导师有主动性,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只能任评委“宰割”,而看到个别师哥师姐答辩时被问得语无伦次,甚至哭泣的状态后,学生对论文答辩这个毕业的最后一关容易产生恐惧心理。答辩中一方面的积极性实际上就是导师之间激烈的竞争,忽视了毕业论文答辩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为什么不能发挥“主人”的积极性呢?有两方面的积极性总比一方面的积极性好得多。
1.3导师打分高的问题
导师给学生按毕业论文成绩50%的比例打分,使得导师打分很高的成绩难于均衡;同时,由于答辩委员会主任、系主任最终核定分数、更改分数的做法,容易使导师评分越打越髙,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我打的分数没用了”,导致恶性循环。
1.4毕业论文题目更改的问题
毕业论文题目的更改主要反映在对试验方案的设计不完善、试验条件不具备,有些药剂买不到,被迫换题;也有的是以一点抽样代替多点抽样,把论文题目写得范围很大,而实际上很空、数据不全;有的题目是工艺研究而实际上是配方研究,这样学生在答辩阐述中表现出文不对题,因而导致答辩后修改题目,在每届学生论文答辩后约有10%~15%的毕业论文需要修改题目。1.5毕业论文不规范的问题
个别学生的综述内容比例过大,指导教师把关不严,论文撰写格式不够规范,还有一部分学生的论文属于社会科学或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方面,而都不在学院2010年以前规定的实验型、设计型2种格式范畴之内,在评审论文上答辩委员会很难界定其规范性,学生在答辩前论文格式不规范的约占30%,论文存档稿仍有不规范的,其中包括被评上优秀论文的主要是参考文献不规范。
2历届毕业论文评审情况
2.1教师
2.1.1职称结构
食品科学系教师职称结构在2007届高级、中级职称人数比例相同,随着年限的增加,髙级职称为上升趋势,中级职称为降低趋势;总体为高级多、中级少、无初级。
2.1.2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07届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只占50%,在10名中级职称中只有3人作为导师。在6届毕业生中,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均作为指导教师,副高级职称中有74.1%的人作为导师,中级职称中有73.6%的人作为导师,表明副高级和中级职称中均有25%的人未担任指导教师,尚有带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空间。
2.2毕业论文评分
6届毕业优秀论文的产生采用办法不同,2007—2009届按答辩小组学生分配比例产生优秀人数,在2009届有一个答辩小组作了学生自己申报优秀论文的试点。从2010—2012届以第1组作为优秀组,2010届实行了优秀组产生优秀论文的做法,有13名学生申请了优秀论文的评选,产生了8篇优秀论文;由于2011—2012届学生申报优秀论文的人数不多,采取了主要由优秀组产生,其他组选优的做法。2011届学生申报优秀论文人数不足的原因是有的学生认为答辩程序麻烦,要准备PPT,要比其他组提的问题多,优秀论文要求的严,评为优秀论文后要缩减篇幅、按照校学报格式反复修改;尤其是怕自己被直接淘汰到80分以下,对自己的论文信心不足、不敢申报。
3实行学生自行申报优秀论文方式
对2009届学生毕业论文分组及评分实行了试点后,从2010—2012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评分工作采取学生自行申报优秀论文方式,论文分优秀组和一般组,在毕业班学生中限报25%的比例,采取提前5d报5份规范论文及电子文档,个人提出优秀论文申请,各班委会统计后报给系里。优秀组评委由各个专业方向的人员组成,审查论文格式、内容、创新性、真伪性;评委拿到论文后,先按百分制进行“论文水平”打分,在学生论文答辩时进行论文“报告过程、答辩”打分,按15%的比例排出顺序,实行末位淘汰制。为了避免某些学生混水摸鱼、滥竽充数,当申报超出比例限制时,对于书面审查不合格者,直接淘汰到中等分数段。申报者的论文格式必须规范,优秀论文组答辩采用PPT形式,宣讲及答辩时间20〜25min;—般组采用限定打分的方式。
实行优秀论文申请制的方式进行分组及评分,可以简化程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制作PPT的技能提髙。在申报学生中选优、各个专业方向评委在一组之内,采用“集中优势兵力”,突破论文评审关注焦点;指导教师之间不再为优秀毕业论文名额争来争去,优秀毕业论文操作程序在答辩前就透明了,学生自己不申请参加优秀论文答辩,则被评上优秀论文的概率很小了,即使是从其他组选优产生,每组也就只有1名,而且是小组评委都认可的优秀论文。优秀毕业论文产生由朦胧变得清晰可见,即使是原来的三好生、优秀干部、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自己没有申报,也就没有机会成为优秀论文了。指导教师的意见少了,学生的意见少了,毕业论文答辩评分工作和谐了。
4毕业论文评审对策
针对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打分情况,毕业论文评审采取以下措施。
(1) 采取学生申报优秀论文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申报与评选互动。由导师的主动性变为学生的主动性,毕业论文答辩时学生是主体,必须发挥其积极性,有学生和导师的积极性才行。尤其是从2009届开始被评为优秀论文的必须编人毕业优秀论文集,学生自己要按照校报模版先期修改,指导教师再进行修改审核。
(2) 改变学生的懒惰思想、依赖思想、等待思想。真正把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落到实处,导师把试验内容分给学生去做,把自己的试验数据拿给学生去统计,有些学生认为我是给导师做事,之所以
把毕业论文当作是导师的事情根源就在此处,从而导致学生向导师等、靠、要,定选题、找仪器、买药品、收集资料、统计数据、论文修改等环节,使指导教师常常处于被动的局面。
(3) 在固定打分比例时,限定打分上限。以现有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4:2:4或5:2:3的比例进行打分,要掌握“度”,否则其中一项打分至极点,另外两项就很难打分;对于未申报优秀论文者限定指导教师打分上限为92分,从实际操作上看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若是打分人数多、具有代表性的答辩小组客观公正地评分,其打分比例占50%则显得有意义,可以调节指导教师打分高的现象。否则会使答辩小组的权力过高,被有些带有偏见的人利用,导致优秀的学生成绩被压低;或者某个小组打分高,各组之间打分差别较大,出现不易均衡的现象。
从各小组评委打分中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的统计分析看,这种做法的差异不显著,从排序来看基本没有大的差异。若是出现评委打分平均
在89分以上的,去掉该评委打分的做法效果明显。
另外有两个小问题要留心一下:
前不久,身为“白衣天使”的妈妈考过了中级职称,她的领导要她打几篇论文去交。妈妈便开始认真的写起论文来,写了好几天才写好,可领导不要手写的,要打印出来。妈妈就来找我,让我来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打论文。
那天,吃过早饭后,妈妈就来找我,开始对我实施“软磨硬泡”的第一方案。可我始终不肯答应,妈妈便放弃了第一方案,继续实施第二方案——教育加奖励,“孩子啊,你给妈妈打字既可以提高你的打字速度,有能完成妈妈的作业,这样不是一举两得嘛……”“不干!”“那我再投资十元给你,行吗?”“十元……还不错,行吧。”我终于支架不住了。
说干就干,我马上打开电脑,给妈妈打论文。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论文也渐渐打得差不多了。打论文时,妈妈一边给我念,一边帮我一起一起打,我和妈妈就这样互相帮助,不懈努力地打着。当爸爸下班回到家时,问什么时候开饭,我和妈妈相视一笑,才知道饭还没有弄呢。
紧接着几天,我都把心思放在论文上,每天都抓紧每一分一秒地打。我盼着早点打完,早点得到我的奖励。
前不久,身为“白衣天使”的妈妈考过了中级职称,她的领导要她打几篇论文去交。妈妈便开始认真的写起论文来,写了好几天才写好,可领导不要手写的,要打印出来。妈妈就来找我,让我来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打论文。
那天,吃过早饭后,妈妈就来找我,开始对我实施“软磨硬泡”的第一方案。可我始终不肯答应,妈妈便放弃了第一方案,继续实施第二方案——教育加奖励,“孩子啊,你给妈妈打字既可以提高你的打字速度,有能完成妈妈的作业,这样不是一举两得嘛……”“不干!”“那我再投资十元给你,行吗?”“十元……还不错,行吧。”我终于支架不住了。
说干就干,我马上打开电脑,给妈妈打论文。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论文也渐渐打得差不多了。打论文时,妈妈一边给我念,一边帮我一起一起打,我和妈妈就这样互相帮助,不懈努力地打着。当爸爸下班回到家时,问什么时候开饭,我和妈妈相视一笑,才知道饭还没有弄呢。
紧接着几天,我都把心思放在论文上,每天都抓紧每一分一秒地打。我盼着早点打完,早点得到我的奖励。
1、严格确定一个指导教师所能够指导的毕业生的数量,是1比20,也就是说一个老师最多只能够指导20各学生的毕业论文。
2、加强了在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以及成绩评定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具体来说,法学本科论文写作的程序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指导教师。选择指导教师和选择题目一样重要,有时仅仅从名气和一些外在的东西作为选择的标准不见得是明智之举,应当以是否严格作为标准,因为这样的教授,因为他们更有效率,而且更看重你的研究。
(2)确定题目,进行开题。主要的内容就是要向指导教师或者开题委员会报告你选择的题目的意义以及研究现状,你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你做了哪些准备,比如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文章,搜集到的文献资料,以及你对自己论文写作的总体安排和进度。指导教师或者开题委员会回你就所拟写的题目提出各种意见,支持的意见,反对的意见,改进的意见等等。
按照现在不少老师的要求,在正式写作之前,是先要搜集资料和撰写提纲的,因为对于指导老师来说,判定一个学生的论文到底能够写道什么水平,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看你搜集到了什么样的文献资料,没有好的米是一定做不出味道好的米饭的,另一个就是要看你的论文的提纲如何安排布局,这个论文提纲包含了你的论文的结构和主题,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你的写作思路,所以至关重要。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2-6095-02
近年来,关于如何提高普通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研究越来越多,甚至还提出了“是否还应该开设毕业设计(论文)”的争论。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检验和综合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造成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特别是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越来越差[1]。因此,探索适合普通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毕业设计的指导方法,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1 现阶段信管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本科高校正着力研究和改革传统的毕业设计的指导方法,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不少的研究成果。①实行导师制:在浙江大学等重点高校的带领下,国内大多数普通高校基本上在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中实行了“导师制”,使毕业设计的理论水平、实际应用和创新方面得到极大的提高[2]。②改革教学计划:很多学校在“早准备、早动手、早完成”的原则指导下,将毕业设计教学安排从第八学期提前到第六学期,在第六学期期末完成学生的选题。充分利用第六与第七学期的暑假,第七与第八学期的寒假以及第七学期平时的课余时间,延长毕业设计时间,从而弥补学生因找工作而减少的时间,在时间上提供保证[3]。③加强毕业设计选题和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结合市场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科学选题。各个学校强化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对毕业设计动员、选题、开题、方案设计、撰写论文到论文答辩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控制[4]。
虽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但事实上,大多数普通高校,特别是一些新生的本科院校新开设的信管专业,学校不具备雄厚师资力量和良好的研究条件。而且信管专业本身涉及知识面广(涵盖经济、管理、计算机等),知识更新快,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与学生人数的不平衡问题尤其突出。
导师制给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提高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模式,但是如何解决目前的资源不平衡问题,仅仅靠学校财政上投入,似乎解决不了大多数学校的燃眉之急。因此,如何高效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完善导师制教学模式,是大多数高校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此外,“信管”人才的培养经历了技术型、工程型和复合型三种类型人才培养的发展之路[5]。信管专业的课程主要分为四大类:经济管理类、工程数学类、计算机类、信息系统类。经济管理类课程是“信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由于学时限制,加上一般任课教师是从事某一专业管理领域(如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研究的教师,因而学生在学完了经济管理类课程后,头脑里是一堆分离的知识,产生的是“隧道视觉”,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图。信息技术(软、硬)也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但信息技术遵循摩尔定律不断发展,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因此,与计算机类专业相比,信管专业需要的是更为综合、全面信息系统的知识,而不是单个零散的教学。
信管专业的本科生从毕业设计的选题开始,就处于两难的境界。选经济管理理论研究,觉得自己知识水平不够;选信息系统应用开发,又觉得自己的实践能力有限。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从科学选题入手,加强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在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加强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
2 毕业设计指导方法的变革
按国家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规定的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基本方向为: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技术人才、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和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人才[6]。
因此,作为信管专业的毕业设计,无论是在导师的配备上,还是在学生的选题上,都应该同时关注经济管理与信息技术。结合我院的信管专业设置在计算机学院的实际情况,采取由计算机专业和信管专业导师成立“课题组”,共同指导毕业设计;由计算机专业和信息专业学生成立“项目组”,共同完成毕业设计。
2.1 成立导师 “课题组”
导师制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提供了改革思路,但目前导师的数量不足,导致每个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直接造成毕业设计质量的下降,我院充分发掘内部潜力,采取了跨专业、跨职称成立“课题组”制的组织形式,由经济管理专业和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师组成“课题组”,教师以具有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相结合的指导教师组成。
由专业信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在缓解信管专业教师资源不足的同时,将学生所学的经济管理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有机结合,信管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管理,计算机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实现。
职称按高、中、初组成比例是1∶2~3∶3~4,由高级、中级职称的教师从大方面把握内容和质量,中级职称的教师具体指导学生,初级职称指导教师辅助指导学生,指导和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课题组”通过这种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在不降低指导质量的同时,较大幅度地增加由高级、中级职称教师指导毕业生的人数,锻炼了青年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团结协作和项目实施的能力。
2.2 组成信息系统项目组
网络环境下的系统开发,已经不是单靠个人力量能够完成。通常情况都是教师将一个系统分成几个小选题,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分别完成。但是项目的开发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有限的时间内一个学生要跨越多个阶段,学生不知道该从哪方面入手。而且就项目的开发本身而言,包括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的内容,对于信管专业的学生缺乏技术上的功底,而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又缺乏管理上的知识。因此,在毕业设计时考虑学科交叉性,成立信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组成项目组联合完成毕业设计。
项目组人数为5-7人,按信管和计科专业组成比例是2~3:3~4,由信管专业学生负责项目管理,计科专业学生负责项目开发。项目组的成立可以提高学生间的交流,促进合作,达到知识结构上的互补,也可以加强对不同领域知识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 项目管理知识在信管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课题组的成立有效的解决了资源紧张的局面,让信管专业学生在项目组中承担管理角色,扩展了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培养了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熟悉信息技术、具有信息分析能力的信息分析人才,培养了具有信息分析能力与企业管理创新的知识,具有驾驭信息资源知识与能力的新型管理人才。
项目管理是指为了实现项目目标,对项目全过程实施的管理工作。传统的项目管理关注的领域主要集中在:项目的范围、进度、成本几方面。随着项目管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涵盖9 大知识体系的独立学科分支,如图1所示。
结合信管专业的知识结构,导师在指导学生开发项目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长帮助确定其具体发展方向,因材施教,初步确定了三类适合信管专业和两类适合计科专业学生的项目角色,如表1所示。
除了上述五类主要项目角色外,信管专业学生还可承担的辅助项目角色有:需求管理员、风险管理员、配置管理员、质量管理员、技术文档编写员。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每个人可能承担一个主要角色和1-2个辅助角色。例如:项目组长可以承担风险管理或质量管理员等角色。
4 结束语
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和交流能力,从而为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奠定基础。信管专业面对的是迅速发展的信息化进程,其人才培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没有操作经验可以借鉴,社会认知度不高的情况下建设这样一个新学科专业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因此,针对信管专业毕业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加以重视,通过创新思维,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研讨会纪要[J].大学教育,2002(6):47.
[2] 金佩华.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3):64-65.
[3] 张烈平.普通高校信息类专业毕业实习(设计)改革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6(4):90-92.
[4] 徐超毅,胡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设计的思考与创新[J].高教论坛,2008(5):162-169.
中图分类号:G2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4-0109-03
1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
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是该学科研究中最主要的情报源,是发表和传播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成果的重要阵地以及学科理论建设和事业发展的窗口。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出版和发行不仅丰富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内容,而且其本身也成了独特的研究对象,日益受到业界的重视。
1.1媒体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现状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品种的不断增加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从侧面反映了图书情报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究的日趋繁荣。就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隶属关系而言,编辑出版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有公共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从出版周期看,有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等;按评价标准区分,有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来源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等。
1.2图书馆学资料室的功能、特点
1.2.1专一性。专一性是针对服务群体而言的。毫无疑问,图书馆学资料室主要收集和储备的是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期刊和图书,主要面对本馆或者一定区域内的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因而其服务群体比较专一。
1.2.2新颖性。①报道及时。期刊与图书相比较,出版周期短,刊载论文的速度快、数量大、内容新颖、发行与影响面广,能及时反映国内外专业研究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动向。②内容广泛。期刊发表的文献大多数是原始论文,提供的资料包括理论观点、研究方法、仪器装置、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等。此外,期刊还刊登文献述评、动态介绍、会议消息、书评和新书预告、产品广告等,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如此,其他类型的文献也常常在期刊上发表,如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等,重要的专利在期刊上也常有报告。③连续性。期刊连续出版,不仅有利于情报的传递,而且它们所积累的大量文献,历史、系统地记录了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的发展过程。期刊每期都有目录,卷末或年末编有各种索引,有的期刊还出版多卷或多年的累积索引,方便使用者进行文献信息检索。
1.2.3静态性。静态性是指资料室内收藏的图书、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所承载的信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基本是不变的,能够给研究人员提供一段时期内相对静态的学术成果。
1.2.4多元性。多元性是针对文献收集的渠道而言的。传统的采集、购买、交换等方式已不能适应资料室收集文献“新、特、快”的要求。采访人员可以从网上下载信息,或收集外出参会人员的会议文本及与多个相关兄弟单位交流资料等。
2多媒体时代陕西省图书馆专业资料室利用情况
2.1期刊利用情况
经过统计,陕西省图书馆资料室截至2015年11月30日收藏的国内常见图书情报学期刊有55种,其中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正式出版物有34种,内部资料有21种(包括《当代图书馆》),每年和其他刊物交换有28种,2016年尚有33种期刊继续订阅。其中有10种期刊是既订阅又交换。
由表1可以发现,2005年和2006年借阅资料的馆员很少。因为当时职称评审对专业数量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所以查询和借阅专业期刊的人员较少。2007年,陕西省开始推行人事制度改革,职称评审逐步规范,专业人员的学术成果成为专业职称评聘的重要条件,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专业期刊的利用率。所以,从2007年开始,借阅的人数有所增加,2008年达到高峰,到2011年滑至低谷。而2012年、2013年又再次开始攀升,2014、2015年又开始回落,这种现象的形成,与当年报名参加职称评聘的人数有很大关系。2013年发展研究部承接了一个专业课题,完成课题需要查阅参考大量的专业学术成果,为此借阅量突然增加至115次。
2.3从借阅人数上分析
从表1和表2统计数字看,2005―2015年共有90人(次)在资料室借阅过图书和期刊,平均每年只有8.2人(次),占陕西省图书馆在岗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2%。据不完全统计,这90人(次)在11年间陆续都解决了职称晋升问题。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图书馆学专业资料室确实能给需要解决职称问题的馆员研究学术、撰写论文提供必要的文献信息帮助,但同时也说明,几乎所有人只有在解决职称评审问题时才会想起使用专业资料室。
2.4从借阅年份上分析
这11年中,陕西省图书馆资料室共借出图书和期刊850册,其实从借阅的年份看,表面上是2012年、2013年比较高,实际排除发展研究部为课题研究借阅的数量,2007年借阅量是最多的,这也是因为2007年陕西省颁布了职称评定规范,加上2007年陕西省图书馆进行了新一轮的人员招聘,所以借阅专业资料的人数增加了。
2.5从借阅者所在部门分析
在这11年间,借阅最多的是发展研究部,借阅最少的是阅读推广部。发展研究部和阅读推广部同时在2007年成立,可两个部门的借阅量反差如此悬殊,也许是因为阅读推广部主要注重给读者推广阅读了,反倒不重视自己的专业阅读,也可以说明这两个部门重视专业方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3多媒体时代陕西省图书馆馆员学术研究概况
3.1从借阅者的效果上分析
近年来,各省修订的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条例都对中级以上职称提出了论文数量要求,这就使得一大批从事具体业务的工作人员都要。从陕西省图书馆2005―2014年职称评审的结果看,2014年6月招聘前陕西省图书馆共有18个部门,在编职工197人,实际在岗人数181人。截至2014年底,初级职称50人,中级职称93人,高级职称32人,其他22人。从2005年开始,每年职称晋升人数平均为14人,陕西省图书馆共有140人晋升了职称,其中2006年晋升人数最多,初级和中级人数基本持平,高级人数平均每年3人,这也符合高级职称占总人数的比例(见表3)。
3.2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至2014年这10年时间,陕西省图书馆在编人员共提交372篇,平均每人发文只有1.9篇,其中核心期刊发文69篇,其余都是在其他刊物或论文集上发表的。
4多媒体时代图书馆学资料利用过程中的困境
4.1外部因素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馆员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仔细阅读专业资料,借阅率下降也就成了必然现象;另一方面,多媒体阅读的冲击和阅读习惯改变的冲击,成为影响资料室借阅率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资源的快速发展,CNKI、维普、万方、龙源等数据库的诞生,馆员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更加灵活、便捷,纸质资源的价值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4.2内部因素
4.2.1缺乏学术研究氛围。笔者所在馆没有形成很好的学术研究氛围,90%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一年内没有任何学术成果产生,尤其是初、中级职称人员中的93%没有成果,这也反映出陕西省图书馆高级职称人员对较低职称人员的专业指导工作没有正常开展。
4.2.2资料室的位置。资料室作为专业期刊阅览室,处于行政区域内,没有专管人员,常年处于关闭状态。馆外读者既不知道有这么个阅览室,即使知道了也无法进入,馆内员工需要借阅时才开门,这样会给大部分馆员留下只藏不借的印象。
4.2.3文献资源建设速度相对迟缓。藏书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书籍更新缓慢、期刊征订没有连续性,这就造成馆员关注的热门专业书从采购到上架流通时间较长,也是造成馆员借阅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5多媒体时代图书馆学资料室开发利用的路径
5.1给馆员营造一个宽容求实的学术研究气氛
目前,仅仅与个人职称评审相关联,不能够带动、影响馆内整个学术氛围。学术研究需要一种宽容求实的平和心态和研究气氛,研究者和专业杂志应该容纳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流派、不同的评论、不同的批评等,这样的研究氛围才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发展和深入。
5.2专业资料室要积极主动宣传,提高专业期刊利用率
图书馆学专业期刊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图书情报工作者和教学、科研人员。潜在的读者对象是图书馆的广大读者和情报用户。一部分刊物应调整编辑方针,面向读者和用户,多刊登书评文章,报道专题文献,也可报道科技、经济信息,直接为用户服务。
5.3加快图书更新速度,推荐购置新书
5.3.1提高采访员素质。多做馆员调研,摸清馆员阅读脉络,让馆员代表直接参与购书,让馆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挑选符合专业发展需求、利用率较高的图书和期刊,尽量做到有的放矢。
5.3.2加速新书、新刊上架时间。加快图书更新速度,减少中间环节,新刊到馆后尽快登记上架,缩短从订购到上架流通的时间,让馆员第一时间能在资料室看到业界的热点资料,吸引他们来借阅。
5.4服务内容要更新
资料室也要与时俱进,在服务功能、服务模式上创新,变守摊子为主动寻求读者,迎合馆员需要,开展检索咨询、学术交流、论文写作培训等多种服务。
5.5提高读者的借阅积极性
传统的资料室借阅服务是单向的出借图书或期刊,读者也是被动型的。要想提高馆员的积极性,就要让馆员主动、自觉地形成一种学术研究热情,这就要求馆内采取相应的学术成果奖励机制,激励馆员踊跃投入到学术成果研究中,只有这样才能激发馆员业务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专业期刊的借阅率。
参考文献:
[1]张芝兰.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河北图苑,1991(1):29-30.
[2]乔好勤.中国图书馆学期刊研究的现状分析[J].图书与情报,1996(1):68-70,25.
[3]杨沛超,宋凤云.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建设之我见[J].图书情报工作,1994(5):44-45.
[4]龚永年.论我国图书馆学期刊的普及化倾向及对策[J].图书馆杂志,1996(1):11-15.
[5]王爱功.图书馆学期刊面临的冲击及发展策略[J].图书馆,2008(5):102-105.
[6]马爱芳.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期刊上网现状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6):6-8.
[7]彭俊玲.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发展现状与展望[J].图书情报工作,2004(12):6-13.
[8]金泽龙.高职院图书馆“给力”阅读之科学发展[J].图书情报论坛,2012(3):22-25.
[9]王传清.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发行[J].图书情报工作,2005(2):137-140.
[10]刘宏锦.略论图书馆学研究与图书馆学期刊[J].图书与情报,1994(4):41-44.
2008年度,技术中心开展的具体工作与公司发展相结合,以服务工程施工实际情况为工作要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技术方案审查,在建工程技术监督、检查和服务、指导,技术标编制,技术交流与培训,专项方案评审与讨论会,信息化运行及完善,工法的研发与申报,专利的研发与申报,标准编制等。具体工作如下:
一、企业技术管理方面的情况
根据集团实际施工情况和发展需要,08年度,技术中心共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约389份,现场技术监督与指导约395人次,协助各项经部 或直属项目部解决各类施工难题约35次,组织或参加各类专项方案评审会约28次。确保在建工程项目基本正常,没有发生一起由技术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重大工程技术质量和技术安全事故。在经营配合工作中,编制技术标书51份,其中轨道交通工程11份;市政公路工程30份;房屋建筑工程10份,成功协助公司开展自主经营与外地市场的开拓。
二、企业技术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及运行情况
目前,企业技术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主要依托公司已部署的网络平台,主要从硬件建设、网络建设、安全及制度保障等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完善。
08年度,公司开始运用宏润网络协同办公系统,技术中心作为其中一部分版块,充分利用宏润OA平台。将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技术方案、技术标电子版文件上传,实现公司内部信息的交流,达成资源共享,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企业技术中心已在公司网站上设立了单独的板块,作为一个专业的技术交流平台。分别设立:中心简介、科技要闻、项目管理、科技成果、研发动态、培训研讨、论文专著、工程实例、案例分析、交流论坛等内容。
三、企业在技术中心人才策略方面的情况
1、人才储备方面另外,在技术中心的带领下,集团2008年度城建建工系列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通过评审人数68人,高级职称人数9人。
(一)答辩的准备工作学生可以从下列问题(第4~10题)中,根据自己实际,选取二三个问题,作好汇报准备,(第1~3题必选)。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内容最好烂熟于心中,不看稿纸,语言简明流畅。
1.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或题目),研究、写作它有什么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
2.说明这个课题的历史和现状,即前人做过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自己有什么新的看法,提出并解决了哪些问题。
3.文章的基本观点和立论的基本依据。
4.学术界和社会上对某些问题的具体争论,自己的倾向性观点。
5.重要引文的具体出处。
6.本应涉及或解决但因力不从心而未接触的问题;因认为与本文中心关系不大而未写入的新见解。
7.本文提出的见解的可行性。
8.定稿交出后,自己重读审查新发现的缺陷。
9.写作毕业论文(作业)的体会。
10.本文的优缺点。总之,要作好口头表述的准备。不是宣读论文,也不是宣读写作提纲和朗读内容提要。
(二)答辩会程序
1.学生作说明性汇报。(5~10分钟)
2.毕业答辩小组提问。
3.学生答辩。(一定要正面回答或辩解,一般允许准备10至20分钟)。
4.评定成绩。(答辩会后答辩小组商定,交系、院学位委员会审定小组审定。)
(三)学生答辩注意事项
1.带上自己的论文、资料和笔记本。
2.注意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
3.坦然镇定,声音要大而准确,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
4.听取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时,将提问的问题——记在本上。
5.对提出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以自信而流畅的语言,肯定的语气,不慌不忙地—一回答每个问题。
6.对提出的疑问,要审慎地回答,对有把握的疑问要回答或辩解、申明理由;对拿不准的问题,可不进行辩解,而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
7.回答问题要注意的几点:
(1)正确、准确。正面回答问题,不转换论题,更不要答非所问。
(2)重点突出。抓住主题、要领,抓住关键词语,言简意赅。
(3)清晰明白。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不绕圈子。
(4)有答有辩。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既敢于阐发自己独到的新观点、真知灼见,维护自己正确观点,反驳错误观点,又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修正失误。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005-01
1 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坚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毕业设计(论文)又是学生学习深化和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对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总结与检验,是对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2 背景
由于独立学院在初创时期不具有独立办学的主体资格,独立学院师资来源的主渠道是由母体高校提供的。一般来说,在初创时期独立学院的专任教师只有1/3是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师,有2/3以上是由母体高校在职教师(含退休教师)兼任。
因此,在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工作中,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较短,自有教师一般都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研究生,不具备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条件,自有教师根本不能满足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需求。所以,独立学院不得不再次向母体学校求助,聘请母体学校教师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表面上是解决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不足的问题,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指导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指导了8个母体学校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再无法兼顾到独立学院的学生,对学生指导的不够,也没有定期的答疑解惑,学生几乎见不到指导教师的面,由于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至使有些学生在开始毕业论文(设计)时无从下手,有困难得不到及时有效帮助和解决,影响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在此背景下,急需新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模式来解决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中出现的问题。
3 模式探讨
独立学院应加强和密切校市、校企合作,结合“校市共建,校市相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独立学院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提出以下三种模式:
3.1 自有教师为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应由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初级职称人员可以担任辅助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最多不超过8人,要经常与学生交流,定期答疑、质疑,每周不少于两次。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必须坚守岗位,确因工作需要出差时,必须经系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批准。时间在一周至一个月,需委派相当水平的教师指导,出差一个月以上,则需另定指导教师。学校安排专门的毕业设计(论文)设计教室,供毕业班学生使用。
3.2 聘请企业专家为指导教师
从专业对口公司、生产企业和科研部门等单位中聘请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参加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促使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与生产科研紧密结合。
此类指导教师原则上应来自于专业对口的公司、生产企业和科研部门等,应具有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本科专业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并具有主持项目开发的经验,达到中级职称水平,工作负责、作风正派、事业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在聘请校外指导教师的同时,必须配备校内辅导教师,可由校内初级职称的教师担任。因为毕竟校外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时间有限,且对学校的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不太清楚,需要校内辅导教师进行补充,且对学生的管理起到更好作用。学校安排专门的毕业设计(论文)设计教室,供毕业班学生使用。
3.3 与企业合作,到企业真刀真枪完成
提倡学生到院外专业对口公司、生产企业和科研部门等单位做毕业设计(论文)。这个模式下分为两种方式:
①学校统一组织。学校首先考虑签订协议的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在解决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解决就业问题。如模具专业、电子专业的学生,可以统一组织到广东的企业进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到中软国际、深圳达内等公司进行,但必须是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
由企业统一安排校外指导教师,结合企业的实际项目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期间,由企业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安排食宿。系部应安排校内老师长期或定期到企业中检查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情况,指导学生完成相关材料的撰写。同时与企业指导人员加强沟通,转达学校近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了解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排除困难,及时反映学生在企业遇到的问题。
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环节中,系部可以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结合企业导师一起进行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