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2: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双语进行社会工作操作的能力
3.了解和熟悉国际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动态,分享国外社会工作的经验
二.开设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已不是新鲜事情,自2001年起,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就建议过有条件的高校专业课可以进行双语教学。所谓双语教学就是用除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进行教育。就目前中国高校外语教育普遍使用的是英语,所以社会工作教育的双语教学除母语汉语之外的第二语言即为英语。社会工作教育为什么要用双语教学呢?首先,这是由社会工作这门专业在中国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社会工作的发源起于英美,其发展与完善直至形成一门专业也是在英美等英语国家完成。中国的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是向西方国家学习来的。经过多年战乱与社会动荡,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教育一度在中国停顿下来。直到上世纪80年代,社会工作教育才恢复起来。也可以说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基本上是重新从零开始。在这样的历史发展条件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开展的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向港台学习。教材的编写也是多借港台的帮助。但是,港台社会工作教育毕竟还是为本地区服务,它们深深打上了其各自地区的特性,很多方面与我们本土社会工作教育有较大差异,而且港台的教育也基本上是借鉴欧美教材和教育经验,我们从他们身上学的东西可以说是二手东西,并不能让我们准确而全面地把握社工教育的脉络。同时,目前中国本土虽然编有相关社会工作的教材,但由于时间仓促和经费的原因,这些教材均存在简单粗糙之瑕疵,我们对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的精髓与本质就未免有囫囵吞枣之嫌。因此要真正了解和进行社会工作教育,我们必须要直接向西方学习,而学习的便捷途径一方面要大量使用西方各大社会工作专家的经典原着,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更多的直接到这些国家学习。然而,目前条件所限,使用社会工作专家的原着是目前我们可以方便地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的一个必由之路,故目前中国社工教育进行双语教学是顺应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实际。
其次,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作为服务于人的工作——社会工作与国际接轨也是势在必然,一个只会一门语言的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和多文化人群的交流中必然会力不从心,甚至会适得其反(CharlesZastrow,1995)。社会工作者一专多能甚至全能是社会工作专业的要求,语言能力当然是必备素质之一。所以,会双语甚至多语言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本专业的要求。所以社会工作教育也应该进行双语教学为塑造这种素质提供了一个机会的舞台。
三.开设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在社会工作专业开设双语教学是可行的。首先,从学生英语水平来分析,学生进入大学后,英语是学生必修课之一。基本上各高校要求学生必须过大学英语(文秘站:)四级水平考试,有的高校还要求学生过六级考试。国家教育部要求,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应具备一定的由于听说读写能力。在这种教育政策和课程设置的培养下,大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英语水平。所以用英语进行社会工作双语教学,从学生的水平出发是可行的。
其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国语教材的学习已掌握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知识,如社会工作的理性与原理以及一些基本的实务。这种对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让学生在进行双语教学时不会感到十分吃力。母语教授的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与实务可以说是他们进行双语教学的基垫,双语教学从而更为可行。
四.具体操作
按照教学目的,我们对社会工作双语教学进行了以下操作。
1.课程设置与安排。根据学生学习进展,从大学二年级下半年开始安排双语教学。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在大一起开始涉及社会工作基础理论课,对社会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水平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水平,我们要求学生在这一年半的学习中要进行英语四级水平考试,至少要学完《大学英语》第三、第四册。所以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基础都能使学生准备好进行双语教学。。
2.教学对象:社会工作1999年级,两个班,共99人。
3.课时。每周六个课时,全学期共120个课时,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有充分的时间。
4.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要。我们首先选择了介绍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知识的专着开始,如,由MeredithPublishingCompany于1964年出版的,由RexA、Skidmore主编的《IntroductiontoSocialWork》,再在此基础上在三年级开始难度较高、理论性和实务性更强的着作作为教材。如,Brooks/ColePublishingCompany出版由JoséB.Ashford编写的《HumanBehaviourintheSocialEnvironment》。课程的安排和教材的选择由浅入深,学生也容易掌握。
5.对老师的要求。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首先应该是用母语进行过两三年社会工作教学的、对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有较深掌握的老师。其次,应该是有相当高英语水平的老师,老师本身能自如地进行英语的阅读和讲解。所以我们选择的老师还应该是硕士学历,有讲师的职称。再其次,老师要有十分熟练的教学方法和教训经验,所以我们选择至少有两三年专业教学经验的老师。
6.教学过程。
首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对教材的知识点如概念、方法和原理有个预先了解。同时要把预习时遇到的难点逐一记下来。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有目的,效果会更好。教师也要认真备课,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理出来。
其次上课时,老师的作用就是列出并分析和讲解知识点。双语教学尽量用英语,同时切忌对英语逐字翻译,课堂教学尽量注意互动式教学,即发动学生的参与。因为,社会工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这样做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要点和重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互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社会工作方法与技能的掌握,说到底就是给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
再次,要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后要给学生提供实务的机会。老师利用自身社会资源的优势,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在使用某种原理和方法之时,要有意识地回忆英语是如何表达。 再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如网络资源,叫学生多浏览相关社会工作网站,了解国际社会工作的动态与发展。一方面加强和巩固已学的知识,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对时局的把握能力。
五.教学结果
本专业双语教学共对社会工作专业两个年级三个班开展,教学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接受度。对两个年级三个班共一百六十多位学生的抽样口头问答中,对开设双语教学的接受度为90%。
(二)考试检验教学成果。学期末对双语课程进行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满意的。以本院1999级两个社会工作本科班的《IntroductiontoSocialWork》为例,及格率为100%,平均分在75分,最高能拿到92分。
(三)学生双语教学的收获。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双语教学,一方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另一方面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理论与方法的更深更准的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是,通过双语教学,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最后,学生还认为双语教学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增加了自己的素质。
(二)群体规范与凝聚力。在社会心理的作用下,群体成员具有较强的整体意识,能够认识到个体是组织的一部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群体成员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并内化为行为的尺度。因此,良好的群体规范有助于成员行为的导向和矫正。同时,群体对于成员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成员对群体忠诚,成员之间有“我们”的认识,有相互合作的愿望和动力。彼此间意见沟通畅通、信息传递较快,气氛民主,比较关注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群体凝聚力在社会心理的推动下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社会心理对教育教学的消极影响
社会心理除了能带来积极影响外,还存在着很大的负面性。勒庞认为在群体中,个人的独立性会完全丧失,“完全变成另一种智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生物。”[2]这种反差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具体来讲,社会心理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消极影响有以下几种:
(一)从众与服从。从众是指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很多情况下,人们已经形成尽量不偏离群体的习惯,并为了使群体接受而不惜放弃自我,委屈服从。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因此,个人会从被排斥、被边缘化而导致的焦虑感出发,逐渐放弃个人立场。从众所产生的后果非常恶劣,加上法不责众的心理,个人的优越感和力量感急剧膨胀。“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全盘接受,或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正是由于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模式,群体中的人们和独立的个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格,对差异和争执的容忍理解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独立的个人可以平心静气的接受异议和矛盾,可以进行讨论和辩解,但在群体中却很难做到这样,“在公众的集会上,演说者哪怕做出最轻微的反驳,立刻就会招来怒吼和粗野的叫骂。在一片嘘声和驱逐声中,演说者很快就会败下阵来。”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如何使专业与就业形成良性互动、如何使理工院校中的文科专业有出路、使毕业生有就业竞争力,这些是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通过15年的教学探索,笔者认为,理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只有办出特色才有助于专业的生存发展和毕业生的较好就业。为此,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社会学本科专业为例,对特色专业与就业的关系进行实证和理论分析,以此为文科专业建设和就业提供借鉴。
一、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状况
目前我国有社会学本科专业共77个,分布于重点大学和一般本科院校之中。成都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社会学本科专业开设于1995年,属一般本科院校中的文科专业,有毕业生800余人,在校生267人,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从毕业生的就业追踪信息中获取就业和专业办学情况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为此于2010年5月至8月从1999至2010年毕业的学生中选取80人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0份。男生占42.5%(34人),女生占57.5%(46人);最大年龄32岁,最小年龄23岁。
就业竞争力是一种获取就业机会并适应职业发展的综合能力,包括基本求职能力、职业适应能力两个部分。基本求职能力是发现和利用就业信息并获得相应职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测量指标有三个:对就业形势的评价;第一份工作单位的时间、业务、职务;找到工作的途径。职业适应能力是工作过程中取得成绩和寻求更好工作机会的能力,测量指标有三个:现在工作状况;工作变动情况;工作满意度。根据就业竞争力的测量指标,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状况调查结果如下。
1.基本求职能力
(1)就业形势的好坏是客观存在,但对就业形势的评价能够反映毕业生就业信息发现与获取能力,认为就业形势好的比例越高,越证明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强。认为自己毕业那年就业形势“非常好(1.3%)和比较好(26.3%)”合计为27.6%,“说不清”占30.0%,“不太好(38.6%)和非常差(3.8%)”合计为42.4%,这表明多于1/4的毕业生对当年就业形势作出好的评价,这部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较强。但有超过四成的毕业生在就业信息发现方面的能力较低。
(2)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单位情况反映求职的起点,以每年7月底为分界线,之前的为毕业当年,之后的为延迟就业,毕业当年找到工作的学生比滞后找到工作的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强。从调查可见,近年来我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当年就业的比例为90%,滞后就业比例为10%,高于全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2001年6月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超过80%,2002年为80%,2003年为75%,2004年为73%,2005年72.6%,近几年为70.6%左右。[1]从第一个就业单位来看,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占26.6%,在企业工作的占62.5%,在学校工作的占9.4%,自主创业1人,占1.5%。从具体业务来看,从事管理类业务的占41.3%,从事执行类业务的占58.7%。从职务来看,担任初级职务的占95.2%,担任中级职务的占4.8%。
(3)毕业生就业渠道越是通过人才市场竞争获得,就业竞争力越强。调查表明,社会学专业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就业的占65.6%,通过家庭、亲戚朋友就业的占34.4%。近2/3毕业生通过市场就业,就业竞争力较强。
2.职业适应能力
(1)经过若干年职业生涯的磨砺,截至2010年7月,毕业生的职业发生了一定变化。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占32.8%,在企业工作的占53.1%,在学校工作的占10.9%,自主创业的占3.2%。可见,在政府部门任职的比例上升了6.2个百分点,在企业任职的比例下降了9.4个百分点。现在从事管理类业务的占57.8%,上升了16.5个百分点,从事执行类业务的占42.2%,下降了16.5个百分点。从职务来看,现在担任中级职务的占25%,上升了20.2个百分点,担任初级职务的占75%,下降了20.2个百分点。
(2)从工作变动次数来看,60.9%的毕业生工作变动1次以上,39.1%的毕业生至今没有变动工作。就变动工作的原因来看,寻求更好工作机会的占30%,通过变动工作积累经验的占25%,其他原因的占45%。没有变动工作的原因是工作稳定,有预期的升迁机会。凡是工作稳定和寻求更好发展机会的变动都被视为就业适应力强的表现,可见毕业生的职业适应力较强。
(3)工作满意度是衡量职业适应力的重要标志,从现在工作满意度来看,“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合计为57.7%,“一般”的占34.3%,“不太满意”的占8.0%。这表明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较强。
可见,我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总体就业能力较强,尤其是市场就业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较为显著,能够凭借专业素质在人才市场上获得就业就会,并在职业实践中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实现职务上升,由执行职位提升为管理职位,毕业生普遍对现在的工作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在最近几年的就业市场上,我校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一是就业素质进一步优化,就业更有信心;二是就业方向更明确,能够根据职位提供相应的学习和技能简历,使学习和就业职位的相关性更高,就业成功率提高。三是一半以上的毕业生赞同我校社会学专业可以在公共关系、社会调查和社会工作方面办出特色。
二、特色专业与就业竞争力的关系
特色专业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具备独特风格和个性特征的专业,其培养的学生在某些素质方面优于其他学校该专业学生,得到社会认可,具有较高声誉。特色专业的“特色”有三种表现形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我校社会学2009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其特色归结为:(1)专业属性与职业属性有机结合,克服了社会学专业职业属性模糊的缺陷;(2)就业指向明确,应用性特征显著,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涵盖社会学专业主干课程,以公共关系、社会调查、社会工作为特色的学科专业教学体系;(3)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变通和社会适应能力。特色专业建设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1.彰显就业方向
高等教育大众时代已经来临,高等教育扩招导致专业趋同现象突出,专业特色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件,也成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特色专业划分了人才市场的层次和功能分区,使得用人单位能够根据特色专业的优势选择到最佳的毕业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选择毕业生的直观标准。在明晰社会学专业一般属性的同时,增强了专业的就业指向,既使学生明确了专业的就业方向,也使用人单位对社会学专业有明晰的认识。
2.造就毕业生独特的就业素质和优势
特色专业独特的定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式方法使得自己与其他同类专业有差异,形成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时使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更加了解,有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学到实在的知识,培养过硬的技能,知晓专业优势,为就业方向打下坚实基础。
3.形成品牌效应
在专业趋同背景下,特色专业凸显高校之间的差异,特色专业就是学校的品牌,对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促进作用,也会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到这类学校挑选毕业生。
三、社会学特色专业形成的路径
1.特色专业形成的内外环境分析
(1)就业市场行情分析。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专业方向、数量和质量影响特色专业的选择方向。人才需求状况取决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技术和产业发展状况。我国目前奉行科学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社会学专业以其特有的调查研究技术、多元化的理论视角、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积极介入新型发展模式之中,就业需求和前景广阔。教育部社会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前会长郑杭生教授2004年组织全国社会学系开展了关于社会学专业现状与前景的调查,结论是:未来社会发展对社会学人才培养的需求量将大大提高,人才分布的行业领域将更为广泛,人才质量层次也将大大提升。社会学专业人才的具体分布领域是:各级各类研究机构和学校的社会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各级政府所需要的社会学人才;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学人才;劳动管理、妇女工作、青少年工作、工会工作、老年工作以及犯罪矫治等具体社会工作所需要的社会学人才;企业或公司等经济活动部门所需要的社会学人才。
(2)相关高校专业情况分析。要了解其他高校相同专业的情况,才能知己知彼,准确定位,实行差异化建设。目前四川省有社会学类专业(社会学、社会工作)12个,其中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1个。有社会学硕士点的高校1所(四川大学),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的高校2所(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省级社会工作特色专业3个,我校社会学专业是四川省第一个社会学本科专业,是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单位,在全国具有一定专业知名度,综合实力在四川省内高校位列第五,处于中上等水平。
(3)学校区位和学科优势情况分析。学校区位是影响专业建设的地理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的总称,对特色专业建设具有导向功能。每个高校社会学专业都要在一般属性基础上思考和构建自己的独特性。如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专业注重法律社会学的特色建设。清华大学社会学专业着重发展城市社会学、医学社会学、转型社会学3个方向。沈阳师范大学设立社会学学院,在社会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方面在辽宁已开始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专业确立了以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社会保障、环境社会学和信息社会学为重点的研究方向。优势学科和专业是影响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因素,对特色专业建设产生晕轮效应。结合我校资源环境、能源、地质灾害防治等优势学科和地处西部的区位特征,确立了环境社会学、城乡社会学和科技社会学的教学科研方向,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社区调查、企业行政、市场开拓等方面培养学生实务能力。
(4)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分析。从毕业生的追踪调查中获取专业建设信息,从中知道专业人才的职业适应状况。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访问,从中了解毕业生职业胜任状况,为专业建设方案制定提供了依据。
2.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1)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在内外环境调查分析基础上确定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和方案。1)我校确定社会学专业建设的思路是: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中心,增加专业属性和职业属性,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2)在190个学分中,必修课学分144.5,占76.0%,选修课学分45.5,占24.0%。理论学分139.5,占73.4%,实践学分50.5,占26.6%。3)优化课程设置,取消4门存在重复内容的课程:“管理社会学”、“文化社会学”、“人际关系学”、“法律社会学”。增设2门实务性和职业属性强的课程:“团体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应用型课程课时:“中国社会思想史”学时由72减为56,“心理学”学时由56减为48。“社会统计软件与应用”学时由32增加为40。4)在课程体系方面形成了有机联系,凸显了社会学专业属性与职业属性的结合。设置了教育部社会学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11门课程,奠定了社会学专业学科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基础。在特色方向上初步形成公共关系、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公共关系模块由“公共关系学”、“公关策划”、“公关心理学”、“广告学”、“组织行为学”等组成;社会调查模块由“高等数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与应用”等组成;社区服务模块由“社会工作概论”、“团体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社区概论”、“公共政策分析”、“社会保障”、“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等组成。
(2)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和第二课堂建设。建有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实验室,在专业主干和方向课程中设有实验教学环节,通过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增强学生应用能力。建有实习基地,使得学生在公共关系、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检验和运用。设立认知实习、科学研究、学年论文、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前后相继的实践环节,增强了大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另外,社会学专业所在的文法学院还有相应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环节,如演讲比赛、暑期实践、志愿者服务、文化艺术节、魅力文法晚会、大学生记者站、勤工俭学、国旗班、心理驿站、农民工子女结对服务、党员服务队等,这些活动对大学生接触社会、感知人情世故、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与第一课堂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和互补结构,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就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3)促进教学与科研互动。本科教学质量是生命线,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般规律。为此,充分发扬社会学专业教师科研优势,有意识地通过吸收学生参与科研、指导学生科研立项等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研究能力。学生课外科技立项数量和质量近几年大幅度上升,并获得四川省和学校大学生科技成果多项奖励。学生在就业和工作中显著感受到科学研究和调查研究训练带来的好处。社会学专业教师在农村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科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优势领域开展研究。申报各种科研课题,提高学术水平。鼓励教师把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编写特色教案、特色教材,通过校教学骨干和科研骨干培养计划,进一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注重科技哲学与本科相关课程的贯通,达到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131-03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仅是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改革,也是当代中国亟须破解的难题。“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产生,我国的社会管理已经并将长期面临新的课题、新的挑战。”[1]面对这些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创新,而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参与到各类社会事务和社会服务中来,这其中尤其急需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加入。
一、现实需求与问题所在
2011年,中央组织部、教育部、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特别提出:“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方面的专业优势对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基础性作用。”[2]2012年19部委联合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其中中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20万人、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3万人。”[3]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级专业人才在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巨大的缺口,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我国的正式招生始于2010年,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58所高等院校拥有招生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资格。从总体上说,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学科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再加上传统教育体制、机制和教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问题并未落实到实处。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学科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据课题组的初步调查发现,学生社会技能以及实践动手能力欠缺问题尤为突出。调查数据显示,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源中有70%以上的学生属于应届毕业生,这就导致了他们缺少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另外,我们的生源中有56%是属于跨专业报考,也就是说这些学生的本科专业并不是社会工作,因此他们对社会工作这一专业的了解和认知还远远不够,专业社会服务技能就更无从谈起。如何培养与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成为我们重点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改革与模式探索
西南大学于2010年正式招生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当年第一届招生人数为27人,2011年第二届招生人数为36人,2012年第三届招生人数为56人,2013第四届招生人数为58人,2014年招生55人。到目前为止,西南大学现有在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115名,已获得学位并顺利毕业的研究生有116名。西南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依托其下属的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开展招生培养工作,通过四年的培养试行和不断的实践摸索,逐渐探索出了一种紧紧围绕培养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特色鲜明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理念先行。培养方案不仅是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培养目标的确立与落实。西南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在设立之初就认识到社会服务意识与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因此,西南大学在制定《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时有针对性地把社工专硕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的社会工作专业高级人才”。在培养要求中也特别提出,“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具备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融合能力和反思能力,胜任针对不同群体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由此可见,西南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在培养理念上着重强调了所培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
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计中,着重突出“人文导向、实践导向、就业导向、能力导向、创新导向”五个导向。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本着上述“五个导向”,我们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大致分为三种:一是社会工作基本理论课程;二是社会问题与政策制度课程;三是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在教学体系设计上,我们突出了对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在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专业课程改革的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及实训实践进行了科学设计、论证,提出了课程教学“三个三分之一”的要求,即规定大多数实践性课程实行课堂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实验实习的比重各占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的三分之一,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验教学、专业实习、专业见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实践性环节,并将各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必修学分列入培养方案,从而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有益探索。
2.“启发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尝试。为了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育人,全面提升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我们克服办公场所和经费有限的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在原有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基础上,先后投入500多万建成了400多平米的助推大学生(含研究生)个体成长、组织建设与管理模拟、特色社区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以及创业教育四个模块构成的西南大学社会工作实验室。实验室的功能分区从满足社会工作专业实验教学和学生实习与对外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出发,由个案社会工作实验室、小组社会工作实验室、社会角色体验实训室、社会交往与社会心理情境模拟实验室、社区与社会管理创新模拟实验室、社会调查与信息采编实验室、社会工作观摩实验室七个基本功能区构成。西南大学社会工作实验室系统秉承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育人与就业相衔接”的方针,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专业成长相互结合,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先行先试。
实验课程建设方面,我们紧紧围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积极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实践教学,体现了专业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经过近四年的建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实验课程形成了特色鲜明、富于创新、形式灵活的启发式教学模式。自2010年开始培养教育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以来,专业教师依据专业课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出综合性的实验来满足学生对专业适用性的理解与探讨的需要,先后开设了包括《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分析》、《高级社会工作实务》、《社会政策分析》、《社会保障学》、《个案管理》、《社会工作督导》等在内的多门实验课程,其中,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比例达到了近90%。
3.“双向式互动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所谓“双向式互动”实践教学模式就是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社会实践,在共同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实习中存在问题和不足,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帮助,而学生也可以在专业教师的“陪同式”实践中,对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及作业模式进行反思,并在参与教师课题项目或参与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服务能力。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利用自身在社区建设、老年社会服务、家庭社会服务、社会福利领域的专业优势,为社会提供各种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分别在重庆市民政局、北碚区民政局及下辖的10多个社区进行了实践学习,带领学生广泛地参与了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协助相关单位开展工作。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们的教学素材,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社会技能。
近年来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现、思考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并试图以专业视角寻求解决之道,获得并开展了大量的应用型科研项目。如依托国家社科基金支持,展开了“西部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构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建设研究”等9个项目研究;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进行了“失地农民安置区社会管理体制研究”、“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研究”、“征地过程中的纠纷及解决机制研究”等6个项目研究;借助国际组织和地方政府以及教育机构的资助,我们开展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素质与城市公民自强计划”、“青少年生命教育行动研究”、“西南地区农村家庭养老危机及应对策略研究”、“统筹城乡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发展模式研究”、“北碚区特色社区建构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等多个项目研究。在这些项目研究过程中,不仅直接提高了专业教师服务政府、服务社会、解决民生民计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大量吸纳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参与到项目研究中,间接促进了学生观察社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这些合作项目,提供真正的社会服务过程中,逐渐提升了自己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4.“讨论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讨论式教学是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基础,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为重点,营造一种“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合作探索式地学”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在老师的提示引导下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且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的互动式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拓宽学生学习的思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当前高等教育模式下,绝大多数高校和教师都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成为“沉默的倾听者”。如果一门课程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是被动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针对传统高等教育授课模式中的“一言堂”、“填鸭式”的弊端,我们在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提出了“没有讨论环节的课堂是不合格的课堂”的观点,并大力推行讨论式课堂教学。
通过讨论式教学,不仅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意识,还为他们将来参与社会事务、展现自我提供了交流机会和表达平台。如,在进行《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讨论和案例讨论等方式,对当代中国的养老问题、住房问题、医疗问题、贫富分化问题等进行探讨。在准备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带着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展开咨询、调研、资料搜集等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加深了了解和认识。在课堂讨论中,倾听教师或其他同学的观点,使学生逐渐意识到对于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可以有不同的认识角度和理解方式。在讨论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清闲,而是必须对教师课前布置的讨论题目进行充分准备,对于课上教师和同学讨论的内容需要认真听并深入思考,学生对这种实际上并不轻松甚至感到有些压力的讨论式课堂学习方式非常感兴趣,在讨论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西南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立足于学校自身拥有的学科优势,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着力整合校内外相关资源,并结合当前我国把社会工作人才作为第六大类人才的发展动力和国家社会管理建设的发展需要,立足重庆,面向全国,以学校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为专业优势,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高层次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毋庸讳言,现阶段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社会服务技能和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在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社会服务能力培养模式为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案例示范与经验借鉴。当然,这一模式还需要在未来的专业建设和发展中不断完善、变革和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我个人认为,社会学在中国是有特殊重要性的。一是和美国这样的结构稳定的社会相比,在现在的中国这样一个转型社会,社会学更有揭示问题与把握转型机会的价值;二是社会学作为一个基本学科,为类似法律、管理、传播等领域的训练提供了基础的认识论工具;三是在动态程度与复杂程度进一步提高的社会,社会学为多个领域的人提供了改善行动水平的方法论支持。我一直觉得我们的大学不应该在本科就设法学、管理学、传播学这类学科,如果这些学科的学生上本科时学的是心理学与社会学,上研究生时再学那些应用性的学科,那么他们的基础理解能力与自觉创造能力绝对有很大的提升,而不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352-02
2013年12月,在“中国医院社会工作及志愿者服务工作研讨会”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管理局副局长周军指出疾病治愈需要医疗和人文关怀,而医务社工恰巧在政府指导、政策支持、行业推动、社会多方参与之下,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补充,能够以人性化救助对社会民众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实务领域,医务社工面临着多样的伦理困境,以往的研究往往讨论保密忠诚的困境,而较少关注医务社会工作者内心处理的困境,本文试图从社会工作伦理视角对医疗救助困境加以探讨,分析其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医务社会工作,指在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机构中在社工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方法和技巧,协助患者及其家属解决因疾病而产生的社会和心理问题,增进人们对疾病的预防和保护意识,缓解因医疗而给患者、家属和社会造成的压力。简言之,医疗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是协助患者填补医疗缺口,消除因疾病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增强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个人发展。与其它介入疾病相关问题的方法,如医学诊断康复等不同之处在于,它有着独特的价值观、系统的、理论基础、专业的工作方法。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治疗疾病、恢复健康、心理辅导不仅包括一系列专业性的医生诊疗活动,还包括一系列与诊疗活动配套的社会工作过程。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层和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保障事业的发炸,医务社会工作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医疗救助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
医务社会工作最早出现在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各国正式建立医疗社会工作制度。美国早在1894年纽约ThePostGraduate医院就首先聘用社工在小儿科服务。1905年,卡波特(Cabot)医生超前、敏锐地意识到整体医疗理念和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认识到社会工作者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卓越贡献,认为社工是临床医生的“专业伙伴”,他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聘请首位社工,标志着美国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正式诞生。如今在美国,几乎所有医院设有社工部,医务社工根据医院规模按比例配置,和医生护士一样是医院的正式雇员。
中国自1921年美籍医疗社会工作者I.浦爱德女士在北平的协和医院首创社会工作部后,全国各大医院先后成立此类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中国在各医学院校的公共卫生系里,增设社会医疗研究所(室),或在各类医院、社区中开展医疗社会工作。在台湾,平均每100张病床就有1名医疗社工师。1964年香港地区正式成立医务社工会,开展一些医务社工活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983年在一些公立的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医学康复机构中建立社工部。医务社工对病人的精神心理、社会生活、身体健康等方面作出全面评估,建立个案,解决病人的问题。注册医务社工由社会福利署康复及医务社会服务科管理,为香港的病员及家属服务。与美国、台湾不同的是,香港的医务社工并不隶属于医院,而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为病人服务。世界各对医务社会工作者都要进行资质认定,法律上承认这个职业方向,促进了医务社工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2、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医务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技术性比较强的实务领域,理所当然地遵循着社会工作地一般价值理念和专业原则“人道主义,助人自助”,而医务社会工作者专注于健康医疗领域,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支撑。
(1)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根本进行社会工作服务,在服务中体现医学人文精神,帮助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2)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帮助解决患者同疾病相关的心理和社会性问题,提供社会支持系统,通过人际互动提高生活质量。
(3)具有全局观念,将患者置于家庭,社区,社会层面去考虑。
(4)不断澄清个人的价值观,不断深化自我了解,在服务实践中更加认同自己的工作价值。
3、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医务社会工作实务,建立在系统的理论基础上,以理论知识指导专业化活动。
(1) 疾病的社会学观
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帕森斯认为疾病是社会偏差,倡导全面健康观点。
(2)危机调适理论
当人遇到突发事件或者问题未能立即得到解决时,便陷入了危机状态,急需进行调适,以恢复正常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得疾病不威胁社会的良性运行。
二、医务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
实践都在潜移默化地受着价值观地影响,而一旦所处理的事情与价值观冲突,就会直接引发伦理困境,“所谓伦理困境是指当专业核心价值中对专业人员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发生冲突的情形;而社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价值要优先考量”。而伦理困境分为以下几种:
(1)由忠诚的冲突引发的伦理困境
医务社会工作者有着双重身份,一方面需要站在医院的立场考虑问题,另一方面又要为患者的权益着想,当两者利益发生冲突时,医务社会工作者就需要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经过周密考虑后做出抉择,忠诚于哪一方?
(2) 由“患者知情权”导致的伦理困境
(2)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协助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各方面的医疗服务信息,同时也要尊重患者对医疗过程的参与,维护患者对病情的知情权,而有时医方不会向患者提供完整的诊断报告,或者是为了保持患者治疗的信心,不得不隐瞒一部分实情。
(3)由“患者自主决定”引发的伦理困境
“患者自主决定”是一个基本伦理原则,来源于生来的尊严,我们在处理医务社会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鼓励他们决定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4)由先进技术引发的伦理困境
克隆、人工授精、试管婴儿、代孕等先进技术给人类现有的社会规范、法律制度、伦理道德和亲属关系带来巨大的冲击。
三、个案研究
本部分将以本人介入的一次救助个案为例,分析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困境。
1、调查立案
当事人小杰,男,1岁2个月,外来务工子女,患先天性心脏病,脑瘫。父母均为农民工,薪酬待遇较低,并另有一女,小学三年级,小杰出生后,20天左右因发烧住院发现心律不齐,随后在4个月大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花掉父母全部的积蓄,8个月左右因发烧引起脑部感染,被确诊为脑瘫,由于经济原因,基本治疗后回家休养,出现发育停滞现象,5月接近尾声时,小杰严重抽搐,高烧不退,无法治疗,遂通过社工联系到了我们。
2、社会诊断与治疗
安排小杰入住广州市儿童医院,在入院初步检查后,被告知孩子患有罕见代谢疾病,治疗意义不大,且确诊该病需4万左右,后期维持生命费用是一个无底洞,对于父母来说,无疑是一辈子的负担。住院期间,我一直陪伴他们,约见主治医生,协助照顾患儿,并求助相关公益组织,以及知名教授,得出相关诊断评定。
在相关医疗评定及建议下,我与父母进行了多次交谈,谈论话题涉及到治疗费用、资助款项、诊断方式(腰穿lumbar puncture等对患儿创击比较大的技术手段)、治疗周期、亲属遗传、家庭生活等方面,帮助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分析解释医疗报告,检查医疗清单,做出客观的利弊分析。
最终此项个案由医疗救助转换为临终关怀和家庭社会工作。因为医疗技术的限制,不得不放弃治疗,因此,服务核心转移到心理支援方面,服务对象扩展到所有家庭成员,姐姐的成长、父母的劳动、家庭的生活等都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点。
3、结案
于6月2日办理出院,父母能够正视孩子的生死问题,回家后,与我保持常规联系,汇报孩子情况,我根据短信做出反馈,让患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享受到一定的关怀,同时注意父母情绪的安抚,帮忙解决患儿离开后,父母回归社会的问题(由于患儿长期需要照顾,母亲在家照顾无工作,父亲也无法正常工作,家庭月收入只有1500元,除生活所需外还需要供姐姐读书),联系一些维护劳工权益的机构,以期解决父母再就业问题。
4、伦理反思
首先,此个案属于一个过渡性个案,在服务过程中,时间和广度发生变化,由单纯的医疗救助个案变成了涉及临终关怀和家庭救助社会工作的混合个案。因此,也面临混合性的伦理困境,作为一个救助者,本着人道主义的理念,却不得不因为医疗限制,而放弃救助,感觉到希望和失望并存的一种无力感;是否要陈述自己的价值判断,是否有影响患者及其监护人自主决定的嫌疑;是否需要转变,以适应个案的发展,提供除医疗救助以外的其他服务。
四、总结与反思
医务社工在医疗救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着倡导、教育和服务提供的作用,而医疗救助也是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体系的重要领域,首先要营造医疗机会平等的氛围,其次要将“患者”这一弱势群体去标签化,最终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患者及其家属的社会功能恢复。
医务社会工作通过陪伴和服务,使得案主获得内在心理的调适和满足,满足个人的需求,促进病人康复,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发挥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一个医务社工,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在病魔和医疗不公正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向患者、家属以及社会传递正能量,在面临伦理困境时,能够根据价值序列做出最佳选择,这一序列为:(1)保护生命(个人和社会的基本生存需要);(2)维护独立性、自主性和自由;(3)营造平等的机会;(4)提高生活质量;(5)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隐私权;(6)讲真话,并开放所有的信息渠道;(7)根据自愿接受的原则行动。
总而言之,医务社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作领域,而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不同程度上会遇到伦理困境,并需要根据个人知识和能力、实践环境、患者情况做出伦理抉择,这要求医务社会工作者要在正确价值观和伦理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受助对象和服务效率与效益做出综合评估,结合多方案例,与专家商讨,做出科学合理决策。
参考文献
[1] Frank Loewenberg ,Ralph Dolgoff. Ethical Decision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M].New York:F.E.Peacock,1988:5.
[2] 安民兵,医疗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理论、方法及其前瞻[J],卫生软科学,第20卷第6期.
[3] 郭永松,吴水珍,张良吉,骆啸,张晓红,美国及中国港台地区的医务社会工作状况及启示,中国医院管理,第29卷第2期.
[4] 马洪路,医疗社会工作个案研究[J],社工方法.
[5] 马洪路,医疗社会工作个案研究――刘某个案工作报告[J],社会工作个案研究,2008年第一期.
[6] 雷 默.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 [ M ] . 包承恩, 译. 台北: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0年11月.
[7] 秦 燕.医务社会工作[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7:57.
[8] 孙建丽.论医务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冲突和伦理困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年9月第29卷第9期总第364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196-02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人类学课程建设为例,来探讨民族地区高校开设人类学课程的意义、课程建设的基本路径、存在问题及对策,旨在为民族地区综合性高校人类学课程建设提供一条可借鉴的有效思路。
一、民族地区高校人类学课程的建设意义
延边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建校60多年来,始终坚持多元文化融合与创新的理念,形成了“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的民族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建立了迎合时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作为一门全面系统地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人类学的课程教育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外很多大学先后在不同专业开设人类学课程,为学生搭建拓展和提高基本人文素养的知识平台。而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人类学的学科地位恢复以来,很多高校均已开设了人类学课程,在其学科建设和研究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果。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学科发展的趋势下,延边大学作为一所民族地区高校开设人类学课程,既符合该校培养具有多元文化素质民族人才的教育目标,又有利于创建一个能够凸显民族地区高校优势的特色课程,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力。因此,人类学课程在延边大学的建设是有充分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发展前景的。
二、民族地区高校人类学课程建设的基本路径
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设立于2007年。虽然是一个不足十年历史的新建专业,但自建系以来一直以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健康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文修养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科研、育人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众所周知,在我国人类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所认定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所以大多数高校的人类学教学及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在社会学专业里进行。因此,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同样在课程体系上建构了社会学、社会工作、人类学等三大基本模块。其中,在人类学课程建设方面,经过近9年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课程设置与师资队伍。人类学模块主要包括文化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思潮、人类学研究方法、旅游人类学、影视人类学、中国文化、日本社会与文化、韩国社会与文化、朝鲜族历史与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等必・选修课程,建立了以文化人类学为核心的人类学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较完备,必修课和选修课分配相对合理,且充分体现了民族地区鲜明特色和优势。
现在讲授上述课程的师资构成主要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海外博士2人、国内博士5人,教师所学专业有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具较强学科互补性的多个学科。师资队伍建设虽然仍存在不少问题,但整体上还是初步形成了教学梯队。
2.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出现在高校课堂。而人类学课程主要讲授的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普同性及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等知识。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通过“影音资料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等各种环节,适当地整合板书等传统教学手段与PPT、教学片等现代教学手段,有效地改善了课堂教学环境。同时,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取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3.田野调查与实践。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一向重视学生的田野调查与实践。先后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的几个城市和农村社区建立了十几个田野实践基地,并对学生的田野调查实践进行严格指导和管理。学生们或者是通过课内实践教学,或者是通过暑期学校实践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各类基地进行调查,也有学生通过申报本学生科研立项自行进行田野调查,以此来达到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的课程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
此外,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还创建了“田野社团”,并定期刊行“田野”杂志。“田野”杂志现已印刷发行6期,主要由田野实践与调查报告,专业教师访谈、学生活动与大学生活趣闻、考研与就业信息、社会热点问题探讨等多个栏目构成,而且从策划、征稿及审稿,到编辑、印刷的前后所有工作均由学生自己来执行。可以说田野社团及杂志的运营,既凸显了社会学、人类学的专业特色,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人类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的人类学课程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该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今后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虽然现有资队伍职称结构比较合理,初步形成了教学梯队,但整体的师资力量偏弱。如,高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主要集中在选修课,而且因高职称教师的大多数不是人类学、民族学专业出身,导致课程建设缺乏具有扎实专业功底的学科带头人。今后,首先要强化选修课的讲授内容与人类学相关理论的有效衔接,让选修课程的任课教师将自己的科研优势与人类学课程相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科研带动教学。其次,也要提高和加强科班出身年轻教师的科研能力,尽快解决职称问题,以改善师资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问题。另外,应增加教师对外交流与考察的机会。同时也应该多鼓励教师申报教研课题,撰写教研论文,编写教材,建设精品课程。
2.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选取最佳的教学方法。现代化媒体技术的运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教学效果的提高,但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与困境。如,部分年轻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手段,而忽视像一些重要理论与研究方法等学术性强的知识必须用教师自身的语言来传授的必要性。也有一些老教师因不擅长运用计算机技术,导致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低落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因此,今后的教学中应以课程性质与具体讲授内容为依据,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并积极探索和选取各种教学方法,以此来推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3.坚持田野调查,改革考核方式。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虽然在建立田野调查基地方面做了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教师的现场指导与考核评价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因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偏多(平均60名左右)而课内调查时数有限(2―6学时),使教师经常纠结于如何合理地分配调查团队人数和次数的问题。其次,因受经费的限制,如何解决每一次田野调查如何解决交通工具及调查所需费用,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此外,在考核u价方面,依然以期末卷面成绩为主,没有把田野调查日志、报告等实践成绩充分地纳入到评价体系。今后,要有效利用田野实践基地资源,弥补上述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如,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请并争取充分的实践教学经费;改革考核方式,把田野调查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评价体系里面。只有在坚持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严格把关实践过程,以提升田野调查的质量,才能真正落实人类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杰舜,秦红增.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建设述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
[2]周大鸣,吴宁.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6).
[3]董素云.“人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of Anthrop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Minority Areas
LI Hua,NI Zhuo
《临床医学的诞生》读书报告
全球医患关系研究现状分析
医师职业精神:聚焦真正的问题
关于医学专业精神的几个问题
医学人文的复兴与职业信仰的重建
医学人文精神及医学心理学的作用
患者视角:医师应该告知医疗差错吗
创伤与真实:中国文学中的疯癫形象
抗生素滥用致盲案引发的法律思考
透过安然事件看当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伊里扎洛夫技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简史
暑期社会实践——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
美国、英国和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新趋势
艾滋病流行概况及抗病毒治疗防控应用进展
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现状,关爱身边老人
灵魂的超越——读史铁生《病隙碎笔》有感
一步一字——《大国卫生之论》读书报告
医学也是“人学”——漫谈“鲁迅与医学”
中国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峰会声明
绽开一朵人文的浪花——医学与文学的汇流
从传统医德到现代医师职业精神,我们还有多远
医患关系的本质:医学的专业视角及其伦理意蕴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与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提升
影视欣赏与人文情怀——西方文化与影视欣赏课介绍
欢乐背后的忧郁——肺结核对华托绘画风格的影响
社会支持、自尊与高中生抑郁、焦虑情绪关系的研究
健活,对话胡大一——一个临床专家的健康传播史
人文化的医学——论文化的互动性与跨学科的互动建构
人道原则和行善原则在“肖志军拒签手术”案中的缺位
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公民权利的法律研究热点及对策
中国医学社会学30年:研究现状、结构困境与发展前瞻
美国医师如何看待医师职业精神:几项全国性调查的综述
永生的苦楚——《格列佛游记》对长寿渴求的反世俗建构
《个性化健康管理:人类“第三大计划”中国进行时》读书报告
“疯狂”的影像解读——当代中国电影中的精神失常因素
新加坡和中国原地健康老龄化中的家庭参与和社会支持对比研究
“人文学科是荷尔蒙”——探索中的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人文与健康中心
过街:文学与医学的“摆渡”——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的西方视角
医者:道德麻痹与宣泄——医生作家笔下的德行异化医生与治疗者
现代文学与描述生命伦理学——兼论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生命伦理意识
学习知识、学习方法——“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总结
轻松而严谨,自导而创新——“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感想
金苹果:食之有味,得之不易——“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心得
三分课堂,三分实践,四分读书——“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心得
1.从生理、心理角度关怀老年华人的健康状况。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老龄化研究中心暨社区医学系的学者以波士顿的177名华裔老人及上海428名条件相当的中国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项目。研究人员对比分析了上述两组老人的健康问题与沮丧症候的关联程度,进而得出尽管移居国外后需要面对种种挑战,但与不曾移民的同龄人相比,美国老年华人的心理更为健康,而在两组老人身上,各种慢性病均与沮丧症候的累积有关等结论。研究还表明,文化因素更有可能影响中国老人对健康服务的利用(如看牙医),而同化程度(degree of accuhuration)会对美国老年华人利用同类服务产生作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社会工作学院D.w.L_Lai的Impact 0fCulture 0n Depressive Symptoms of Elderly Chinese Immigrants和Effects of Service Barriers on HealthStatus of Older Chinese Immigrants in Canada等文,则分别探讨了文化因素、医疗服务障碍因素等对加拿大老年华人健康的影响。
2.关注华人青少年移民适应当地社会的过程。美国旧金山大学教育学院的c.J.Yeh在Development of a Mentoring Program for Chinese Immigrant Adolescents’Cultural Adjustment一文中,以新近从中国大陆地区移民到美国的32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引入一种名为“同龄人顾问计划”(Peermentoring program)的研究模式,在为期一年的跟踪研究中,观察这32名高中生与由美国当地所高中的学生充任的“同龄人顾问”(Peer mentor)之间的互动情况,建议学校辅导员、社会工作者和其他心理健康专家对移民青少年提供辅导。而在Chinese Immigrant High School Students’Cultural Interactions,Acculturation,Family Obligations,Language Use,and Social Support一文中,C.J.Yeh等学者则认为,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流利程度,对于缓解他们适应全新环境时的焦虑情绪至关重要。此外,学校还应为移民学生提供各种论坛,让他们参与各种社交场合,以便他们与操英语的同学展开充分的交流。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家庭与儿童生态学系的D.B.Qin在Doing Well%Feeling Well:Understanding Family Dynamics and the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of Chinese ImmigrantAdolescents一文中,以两组中国移民家庭为对比样本,分析“尽管亚裔美国学生的成绩普遍较高,但他们通常在心理与社交适应方面表现不佳”的原因,涉及家庭教育方法、父母期望、亲子关系等方面。
3.透过各种社会现象思考华人的相关问题。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与地区问题研究院主任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的The Hispanic Challenge一文,聚焦美国社会族群的融合状况,重点讨论美国墨西哥裔及其他拉美裔族群融入美国社会的相关问题,其中部分内容涉及到华裔,如提到在非美国出生的外来族群中,墨西哥裔为数最多,约占27.6%,华裔和菲律宾裔分列第二、第三位,分别约占4.9%和4.3%,还建议所有美国人都应该掌握包括中文在内的至少一门重要外语,以利于了解一种外来文化,并方便与该文化的族群人士交流;2001年,美籍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影片“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获第73届美国奥斯卡4项大奖后,各国学者纷纷撰文探讨该现象。新加坡国立大学的K.Chan在The Global Return 0厂the Wu Xia Pian(Chinese Sword―Fighting Movie):Ang Lee’s“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一文中,讨论了该片所建构的中国意象(Image 0f China)及男女平等的可能性,认为导演李安在影片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家长权威进行了冲突性解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c.Klein的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A DiozporicReading一文,则从海外散居者(Diaspora)的视角,分析了导演李安呈现的电影语言和美学模式,探讨了他与中国故乡、与其他散居海外的中国人之间的各种联系。此外,Xiaochun Jin和MunyiShea等学者则分别透过治安、就业等社会现象,思考了华人的相关问题。
4.重视应用地理学、考古学、民俗学、文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地理学方法的应用上,加拿大瑞尔森大学Lu Wang的Global Connectivity,Local Consumption,and Chinese Immigrant Experience一文,通过对多伦多华人移民消费偏好的分析,揭示了族群特征及族群文化对移民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英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理系的s.Y.Teo在Vancouver’s Newest Chinese Diaspora:Settlers or‘Immigrant Prisoners’?一文中,从海外散居者和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两个概念人手,对新近从中国移民到温哥华的技术型移民(skilled immigrants)展开研究,分析其在异国他乡语言、就业、婚姻等方面面临的诸多问题,随后提出了“他们是移居者?还是为再次移民而暂居温哥华的‘移民囚徒’(immigrant prisoners)”的问题。在考古学方法的应用上,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环境生物学实验室的A.H.Harris在Additions to the Archaeological Fauna of the Former Chinatown Section Df ELPaso,Texas一文中,考察了美国得克萨斯州艾尔帕索(E1 Paso)一处19世纪末唐人街遗址的出土物件,并就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华人葬礼习俗等问题提出了看法。美国斯坦福大学文化与社会人类学系B.L.Voss的The Archaeology 0厂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一文,通过对加利福尼亚州圣
何塞(San Jos6)马克大街(Market Street)唐人街的考察,对同化模型的理论和方法论提出质疑,认为历史的证据表明,该华人社区的居民并非总是生活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格格不入中。此外,F.Lau和D.L.Li等人还分别将民俗学、文学等学科方法应用于对华侨、华人的研究中。
二、国外华侨、华人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1.对弱势群体给予持续关注。上文列举的论文中,关注华族老年人、青少年等弱势群体在相关国家生存、发展问题的占一定数量,主要从医疗卫生、心理健康、学校教育、家庭培养、社会责任等方面人手,探讨帮助华族老年人维系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以及辅导华族青少年适应移民后新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等问题,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分析其原因及各种后果,并从社会学与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各学科的角度探讨对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显著的社会价值。今后,此类研究中所折射的人文关怀精神,将有可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2.华族研究的触角更为细致、灵敏。当前,国外华侨、华人研究的触角几乎深入到相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个体健康到族群适应性,从经济到政治、文化等,与此同时,学者们还将具有国际问题研究色彩的华侨、华人研究,置于国家社会稳定、族群和谐等框架内加以讨论。此外,从上文列举论文作者的姓氏看,部分作者本身即为华族的可能性很大,如B.Wu、D.w.L.Lai、C.J.Yeh、K.Chan和Xiaochun Jin等,他们大多供职于所在国家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具备一定的话语权和社会影响力,而由于其华裔背景,他们也较多地以与自身族群相关的问题作为研究旨趣,进而与其他族群学者一道,共同推进所在国家华侨、华人研究在广度上与深度上的不断拓展。
3.“学科”痕迹淡化、“领域”意味增强。时至今日,国外华侨、华人研究中多学科方法的应用已屡见不鲜,以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方法为基调,讨论华人社会变迁、家谱个案、侨乡纽带以及华人与中国的关系等主题的论文相对为主流,如J.C.Dorsey的Identity,Rebellion,and sociafJustice among Chinese Contract Workers in Nineteenth―Century Cuba、)M.Williams的Honk Kong andthe Pearl River Delta Qiaoxiang、Wei―Wei Zhang的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Concept 0f“GreaterChina"以及Sheau―yueh J.Chao的Tracing Their Roots:Genealogical Sources,or Chinese Immigrantst0 the United States等。此外,如前所述,国外华侨、华人的研究学者还广泛应用了地理学、考古学、民俗学、文学等学科方法。可见,今后国外华侨、华人研究的“学科”痕迹可能会趋于淡化,而逐渐演变为一个兼容并蓄的研究领域。
三、国外华侨、华人研究可供借鉴之处
1.秉承人文精神。当前国内华侨、华人研究成果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经济议题或相近的方向上,如有学者曾指出:“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导向下,关于华商和华人经济状况的研究最为泛滥。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后,几年内关于‘华商与东南亚金融风暴’的论文及相关著作竟达数百种,造成研究资源的极大浪费。”经济要素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仅从经济视角出发,不可能圆满解释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问题,就华侨、华人的研究而言亦然。前文提到,近年来国外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论文已越来越多地将关注重点置于老年人、青少年等弱势群体的身上,致力于探讨对其提供帮助、辅导等的途径与方法,进而达成社会稳定与族群和谐,其中体现的人性关怀的价值认同值得国内学界参考。
关键词 :美国 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历程 启示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2015)04-0073-07
DOI: 10.3969/j.issn.1672-4828.2015.04.009
卢磊,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双师型讲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MSW教育中心实务导师,香港理工大学一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社会工作师(北京101601)。
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社会工作是工业化进程中企业追逐经济利益和人们对工作或职业福利追求的产物,纵向来看,其整个发展历程阶段性特点较为明显,也显现出企业在社会工作引入和推动进程中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开拓的基本过程,而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也随着不同问题的呈现和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而不断变化,服务内容和方法得到拓展和延伸。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社会工作的典型国家,对其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历程的全面梳理不仅有助于了解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而且有益于借鉴其发展经验并积极推动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国际企业社会工作发展概述
企业社会工作的诞生和发展与工业革命进程、工人运动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则是直接因素。工业革命使得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随之而来的则是社会问题的产生,包括不同阶级间的矛盾斗争、贫富差距拉大和社会阶层分化等(李晓凤,2008)。19世纪中期后,在阶级斗争中获得巨大政治力量的工人阶级迫使资产阶级实施社会改良措施,建立起了初步的社会保障制度,以缓和彼此间的矛盾。企业社会工作由此萌芽,此时的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还处于非专业化阶段。
接下来的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基本上都与企业管理革新或企业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有直接关系。19世纪下半叶,由企业管理改良运动带来的福利运动,催生了社会福利秘书( Welfare Sec-retary)制度的产生,福利秘书也成为企业社会工作者的先驱,诸多企业引入这一制度,使得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迎来了专业化雏形阶段。进入20世纪,强调效率的泰勒制使得福利秘书制度失去了实际意义。20世纪30年代,职场酗酒问题的产生和影响再次推动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工业酗酒方案”(Industrial Alcoholism Programs,IAPs)成为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大学开始介入企业社会工作领域。随着历史的推进和员工需求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在“工业酗酒方案”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服务内容更加丰富的“员工协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简称EAPs),这也标志着企业社会工作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服务方法,在企业和工业世界中普遍使用。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进入专业化和职业化纵深发展阶段,并不断得以丰富完善和突破性发展,如美国的“员工增强方案”(Employee Enhancement Programs,简称EEPs),企业社会工作者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协助员工处理的议题也越来越多,在职场领域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发挥的社会作用与价值也越来越大,并得到企业、政府和服务对象的认可。
除了以上这条发展主线外,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在不同同家和地区的发展往往与社会学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例如Durkeim在《社会分工伦》指出,在分工发达的产业社会必须加强人与人的协作,使得群体形成有机的联系。欧洲和日本还发展形成了“产业社会学”,日本学者杉政孝和万成博所著《产业社会学》中有如下相关表述,“现代产业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工作群体、领导、士气的经营组织问题;工人、工会、劳动关系的劳动问题;职业、地方社会、大众社会和产业化的产业社会问题”(王雅静,2012)。从这一内容来看,产业社会学与企业社会工作关注的内容人部分是一致的。
二、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历程
沈黎(2008)提出,可以将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早期酝酿阶段、职业戒酒方案阶段、员工协助方案阶段和员工增强方案阶段。本文以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实务探索为基准线,结合美国学者的观点,将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起步萌芽期、成长发展期、全面拓展期和成熟稳步期。演变历程和重要事件可用下图来表示: (一)起步萌芽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 企业社会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可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由企业世界发起的社会福利运动尤其是社会福利秘书制度的建立是该时期的重要事件,决定和影响着这一时期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
1.企业内部发起的福利运动
社会福利运动源于当时企业内部发生的企业管理革新运动。这场运动之所以发生有三个方面的背景因素:一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迅速,企业规模急剧扩大,员工人数增速增量较快,对企业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有效激励员工投入工作、避免消极工作等情况的出现,成为企业考虑的重要问题。二是19世纪末阶级矛盾较为突出的时期,工人阶级和资本家存在强烈冲突,迫于劳资关系紧张、矛盾激化等压力,为了安抚工人,企业纷纷引入福利计划,为工人提供服务,建立起包括伤残、医疗和困难救济等项目的社会保障制度,组织开展娱乐休闲活动等(李晓凤,2008)。三是当时有大量妇女进入企业工作,基于女性生理特点等特殊性,需要建立适合她们的一些福利制度,以解决她们的独特问题和满足基本需求。这场福利运动的主要目的:消除工人不满,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以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让工人安于现状,不去组织工会组织和开展工人运动,以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和损失(苏景辉,1989)。
2.福利秘书制度
实际上,福利秘书制度是这次福利运动的重要内容,或者说这场福利运动催生了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岗位——福利秘书,这便是企业社会工作的先驱。1875年,Aggie Dunn女士受雇于H.J.Heinz Company,成为美国第一位也是20世纪前美国唯一的福利秘书。1917年,明尼亚波利市北方州电力公司聘用Thomapson女士为社工员,纽约的Macy百货公司也首创社会服务部门,参与处理员工及家属的相关问题。1922年,纽约大都会保险公司聘精神科医生,提供精神医疗服务。
福利秘书是一个兼顾企业福利的行政事务和社会工作服务的职务,目的在于帮助员工解决个人及家庭问题。基于企业的双重考虑,福利秘书主要的职能有两个方面即行政职能和服务职能:行政事务上,主要处理员工的福利事务和进行相关的人事管理;社会工作服务上,主要为员工提供咨询、辅导、治疗和支持等服务。苏景辉(1989)将福利秘书的工作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物质福利,包括安全保护、医疗卫生、餐厅、宿舍及交通等;
第二,经济福利,包括工资、抚恤、贷款等:
第三,文化福利,包括娱乐、体育、教育、图书、出版刊物等;
第四,个人辅导,包括为员工个人及其家庭提供治疗和支持。
从福利秘书的工作职能和工作内容来看,福利秘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但其已经具有了企业社会工作的雏形,福利秘书成为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开拓者。另外,福利秘书的岗位担负着既服务企业又服务员工的双重使命,但本质卜-还是以服务企业为主,这也是由企业引入福利秘书的主要目的所确定的。
3.泰勒制、工人运动与福利运动的衰落
进入20世纪后,强调生产效率的泰勒制兴起。使得企业更加关注牛产过程,而不是员工的需要,因此也使得福利运动和福利秘书失去了实际意义。同时,工人运动逐步深入,提出了新的政治与权力的要求,工会的作用和力量也逐渐强大,具备了法律地位、独立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工会组织从更高的要求出发,认为福利秘书制度根本上代表的还是资本家,是为资本家和企业服务的工具,并且认为它消磨了工人的阶级意识,使得他们安于现状。因此,在工会组织的反对下,很多企业取消了福利秘书制度(钱宁、张默,2009)。
另外,福利秘书制度主要存在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但随着西方产业结构的大调整,该制度逐渐被取消。
(二)成长发展期(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
“1业酗酒方案”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也直接促使了企业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开始。
1.“工业酗酒方案”的产生背景
在美国,工厂里存在的普遍的酗酒问题成为企业社会工作制度建立的直接关联性因素。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工人酗酒的问题相当严重,并且带来了很多危及生产安全、出勤率不足、工作效率降低等问题并直接影响了生产力。因此,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协助员工戒酒。企业管理者为了减少酗酒带来的损失,推行所谓的“工业酗酒方案”,聘用社会工作者在员工中实施戒酒方案,对酗酒者及其家庭提供辅导和服务,使得社会工作者以专家身份进入企业开展戒酒者服务。工业酗酒方案就此产生并成为企业服务的主流。
2.“工业酗酒方案”的推进过程
1935年,美国第一个“工业酗酒方案”产生。1940年,俄亥俄州柯达公司推动职业戒洒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加促使了该服务方案的扩人和发展。到了20世纪40年代,“工业酗酒方案”逐步得到企业的认可,更加正式化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普及,部分企业也逐步关注和参与解决员工精神与心理困扰。1957年,波士顿社工学院的成立开启了高校对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比如协助东北电话公司等一些企业开展服务。
3.对“工业酗酒方案”的基本认识
“工业酗酒方案”是企业社会工作因应企业管理的新问题和服务对象需求的变化产生的,是一次社会工作介入企业领域解决问题的尝试,对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历史意义。它启发了企业管理者解决员工问题的基本思路。但是它主要还是企业自身解决管理问题的工作方案,出发点在于通过解决酗酒问题来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提高生产力,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对员工的福利,从本质上讲,这还是基于企业自身发展利益的行为,员工的实际需求是其次的。企业社会工作要实现系统化发展,还需要具备自身特有的专业服务方法,“员工协助方案”则具备了这一条件,标志着企业社会工作及其特有方法的形成(钱宁、张默,2009)。
(三)全面拓展期(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
“员工协助方案”是企业社会工作全面拓展期的重要事件,这个时期是企业社会工作的重要形成期和全面发展阶段。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不是从“工业酗酒方案”直接迈进到“员工协助方案”的,在其中一段时期里两大方案是并存的,在一定意义上“工业酗酒方案”为“员工协助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员工协助方案”的推进过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员工协助的雏形开始产生。战争催生并促使了“员工协助方案”的出现。在二战期间,有很多企业是为战争服务的,这使得这些企业的员工与家人分离,战争给这些员工带来了大量情感、婚姻以及家庭生活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政府专门聘用一批社会工作者从事相关辅导服务,并演变成为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实务方法即“员工协助方案”。在英国,贝弗里奇计划的出现也促使了企业建立工业福利制度,将受战争影响的家庭作为救助和服务对象。这时的“员工协助方案”主要是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是战时临时干预的措施。
到了20世纪60年代,药物滥用、暴力、沮丧和离婚事件层出不穷,职场酗酒也不单是个人行为的问题,还内隐着包括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内的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使得有些“工业酗酒方案”开始拓展服务内容,并逐渐转向“员工协助方案”,此时的企业社会工作已经开始注重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1962年,美国坎波公司将服务对象扩展到员工家属,内容包含了家庭、情绪、法律、药物滥用等方面。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取“员工协助方案”,并强调更大范围的服务内容和注重提升员工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了较为明显的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1964年,哥伦比亚大学成立工业社会福利中心(Industrial Social Welfare Center),推动企业社会工作的研究与实务。1970年,美国政府正式成立美国联邦酗酒研究机构和劳工与管理者酗酒咨询机构,负责工业酗酒方案的倡导和员工协助方案的发展。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劳工与管理者酗酒咨询机构改名为员工协助专业机构( Employee Assistance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并开始推行考试与认证制度即进入了职业化发展阶段。
2.“员工协助方案”的基本范围
“员工协助方案”的独特性在于其不只是关注企业领域中的人的某些问题,更是从不同层面关注和协助企业领域的人尤其是工人,关注他们不同层面的需求。20世纪70年代,美国最先在企业管理中开展“霍桑试验”,开始认识到员工的情绪可以影响生产效率,从而最先扬弃了古典经济学的“人是经济人”的管理理念,进入了“人是社会人”的现代管理理念中(高钟等,2007)。这也是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较快的重要因素。这种变化内含了理念的变化,也带来了服务内容的变化和丰富。
按照相关学者的总结,“员工协助方案”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谢鸿钧,1996;田鹏,2003):
第一,员工咨询,主要是参与处理员工身心健康及处理可能间接影响工作表现的个人问题;
第二,生涯发展,主要是进行对员工的评估、咨询、计划、培训用以协助其规划职业生涯,同时协助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管理;
第三,健康服务,主要侧重预防员工生理、心理问题发生,促使组织人力资源有效发挥。
就人的需求而言,其实只是这三个方面还是难以满足更加多元化和变化着的需求。比如在现实情境中,员工较多地会遇到劳动权益保障的问题、婚姻家庭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平衡与协调工作关系和家庭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这就是说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需要更深层次更多面的服务。
另外,企业社会工作不同于其他领域社会工作,这种特殊性体现在它注重追求协调个人(员工)与组织(企业)的关系,在帮助组织实现目标的同时使得个人生活的目标得到实现。这也就是台湾学者苏景辉所说的企业社会工作的双赢策略。
(四)成熟稳步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员工增强方案”促使美国企业社会工作进入成熟稳步期,并已经被借鉴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1.“员工增强方案”的生成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新的概念逐渐延展“员工协助方案”到“员工增强方案”,并使之成为了企业社会工作的新丰流。到1991年,美同约有45%的全职工作者接受过企业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截止目前全美拥有100位员工以上的企业60%以上都有“员工增强方案”。如何调节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并将它们置于伦理与法律的规范之下,尽量避免企业行为中经济理性的过度张扬,及其对员工、社区甚至消费者的福祉带来不利影响,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新问题。具体来说,一是全球性贸易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中依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标,持续造成了组织与个人、生产与环境、企业与社区等多方面关系的紧张,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的普遍关注。二是在企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精细,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企业员工的高流动性一直都是企业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三是企业员工有了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更高追求,他们将工作与个人生活相结合,视为一体,因此现代的劳工对工作表现得更为积极与投入,因此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更高了(谢鸿钧,1996)。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更多的人性化元素。
2.企业社会工作的新突破
基于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中的变化,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突破了“员工协助方案”的范围,发展出包括对员工服务、对组织和企业管理者服务、对消费者服务、对企业社会责任服务以及对与企业活动相关公共政策服务等五方面内容在内的专业服务体系。这五大方面的内容也分别形成了西方企业社会工作多种各具特色的模式,如员工服务模式、雇主组织模式、企业外模式、工会模式、企业内模式、企业社会责任模式、公共政策模式等,既为个人、家庭和社区开辟了新的服务途径,也为众多的劳工提供专业服务(王瑞华,2008)。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当前,美国企业社会工作有了新的称呼,即“职场社会工作”,这一称谓延展了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和社会工作者在其中的角色(Michal&E.M.&David&B,2000;徐婷,2013)。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包括家庭问题、经济问题、法律问题、娱乐问题、孩子照顾、员工发展计划、压力管理计划等。
三、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百余年的艰辛探索,它以企业管理改革为契机,以解决企业问题、提升效率和为员工提供福利服务为双重目标,通过一个个具体而重要的发展性事件,逐步丰富和完善了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内容、方法和经验(张默等,2014)。这也对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一)具有完备的制度保障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得以快速和良好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美国社会保障立法和有关劳资社会政策的推动。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颁布实施了<社会保障法》,强调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并在后来逐步通过医疗和失业保险等法律加以保障。这为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政府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劳动法规,比如最高工时的规定、最低工资的规定等。
美国总工会社区服务部主任Leo Perlis于1976年积极倡导人性契约理念,即要求企业重视劳动者福利和服务,包含财务、家庭、健康和其他服务(如法律援助)等。这也是美国工会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内容。
(二)形成了一套专业服务系统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社会工作方法、理念和服务在工业服务领域的应用。这些保障了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品质,其服务成效得到了企业和员工的接纳和一致认可。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有一套专业伦理守则,包括以员工利益为先、保障服务对象的隐私权和知情权、保密原则、禁止不当得利等等。在这些伦理守则的前提下,美国企业社会工作还形成了具有实务指导价值的工作指引,确立了其专业特征和服务范围,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实务技巧,包括甄选与离职面谈技巧、特殊形式工人问题面谈技巧、方案评估和转介与咨询技巧等。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积累,在遵从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服务方法和伦理守则的基础上形成了该领域的发展特色。
(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务活动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还得益于各类不同组织的动员和参与,并以此发展和拓展了企业社会工作早期的几种模式:第一,“公司模式”(或厂内模式),主要是企业在其组织架构中直接成立一个“员工协助方案”,聘请专业社会工作者为员工提供服务,比如拍立得公司的咨询部;第二,契约模式(或外部模式),这种模式是企业出资,以契约方式由独立的民间社会服务机构为员工提供服务,比如罗彻斯特家庭服务中心、美国钢铁公司的格诺瓦厂;第三,工会模式,丰要是指工会组织为其会员和家属提供辅导服务,推行服务的社会工作者由工会聘用,比如纽约市的国际女服工会的社会服务部(刘斌志、沈黎,2006)。目前为止,这三种模式还是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模式。
不同的模式都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活动,其中包括:(1)为有困难的员工提供咨询辅导,协助解决个人问题;(2)训练一线工作人员,使得他们能观察员工的表现并给予适当的协助或转介服务;(3)整合社区资源以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联系与合作;(4)协助办理员工福利和医疗卫生方案等;(5)推介社区有关健康、休闲娱乐和教育等活动;(6)记录服务材料并建立档案系统;(7)为包括妇女、少数民族、残障员工等弱势群体提供策略计划并执行之;(8)向管理者提供人力资源策略,作为决策参考;(9)鼓励工人组织起来,共同关心相关福利法律法规等等。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已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服务介入焦点也越来越广泛,成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可鉴样本。整体来看,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条件在于:其一,专门的组织和专业人才保障;其二,较为清晰的服务内容,如咨询、企业改革、小组工作、专项特别方案、相关研究等;其三,工作原则清晰,如对工作成效的掌握、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社会工作培训、直接服务的能力以及对转介服务的跟进:其四,对象、方法、成本、效益量化;其五,社会工作教育界的参与推动和理论总结,包括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学术研讨等。比如1978年,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和哥伦比亚大学等合办的“工业社会工作研讨会”,就对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起到了宣传、总结和促进作用(高钟等,2007)。这些基本经验也应成为我国探索企业社会工作本土经验的重要参考。
[
参考文献]
[1]高钟等,2007,《企业社会工作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李晓风,2008,《社会工作:原理·方法·实务》,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杉政孝、万成博主编,1986年《产业社会学》,杨社、包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3]刘斌志、沈黎,2006,《工业社会工作:美国经验与本土探索》,《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4]钱宁、张默,2009,《工业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苏景辉,1989,《I业社会工作》,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6]杉政孝、万成博主编,1986年《产业社会学》,杨社、包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7]田鹏,2003,《一个有效缓解员工压力的系统-EAPS》,《中围劳动》第5期。
[8]王雅静,2012,《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研究》,北京: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
[9]王瑞华,2008,《国外的企业社会工作模式》,《中国社会导刊》第18期。
[10]谢鸿钧,1996,《工业社会工作实务——员工协助方案》,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1]徐婷,2013,《外企员工压力疏导的社会工作介入实践》,《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第6期。
[12]张默,2014,《企业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论文摘要:社区教育教学需要解决两个基本的问题,即解决个体的需要和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其本质是一个实践过程。教学过程受社区教育生存的场域环境、目的、任务、对象、教学支撑条件等显性和隐性因素影响。在社会学习理论和后现代的视角下,教学过程呈现教学影响的多中心化、组织形式的泛组织化、主体关系的扁平化结构等特征。采取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适切性原则、教学手段的艺术性原则、教学组织的灵活性原则,有助于实现社区教育的教学最优化。
一、关于社区教育本质的研究
我国社区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对社区教育本质及其属性、特征的研究还处于一个模糊阶段,对社区教育概念的界定、社区教育功能与任务、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等的观点和理论并没有很好地指导社区教育实践。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过程,是一个大教育的概念。…这一概念在被广泛接受的同时也被称为逻辑学上的“模糊泛化”现象,社区教育的实质应立足于社区还是教育也产生了分歧。一方的观点认为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社区性”,更为新颖的观点认为社区教育是社会工作的新模型;另一方的观点认为社区教育是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是主要作用于个体的区域性、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和活动,教育系统与非教育系统的影响都被涵盖在社区教育范围之内。目前大部分人认同第二种观点。结合有关社会教育、社区工作的研究以及社区教育实施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关于社区教育本质的观点存在重新审视的需要。社区教育实施主体的多样性、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方式的补偿性、领域的广阔性的特征,都被广大理论研究和实践者所认同。这些特征就决定社区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不是其教育的属性,因为教育机构和教育部门还不具备如此巨大的能量去调动社区教育所需求的资源和完成社区教育的目标,而且社区教育的参与主体尚缺乏教育的自觉性与自发性。因此,在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大教育的基础上,可以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弱化和泛化了的教育。在全面考查社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依据其本质的层次和递进性原则,结合社会工作的目标和特点,社区教育首先应属于社区工作或者社会工作范畴。在这一前提下,社区教育才是对个体施加影响和促进社区工作的一种途径和手段。
基于上述的认识,社区教育教学分析范式就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奠定了本文分析的认识论基础。社会工作特性的本质表现是整体视角和尊重差异,关注人的整体性,包括环境和行为,因而社区教育教学的目标就不再局限于提高个体素质,以及职业教育、文化消费、生活教育等功能领域,而是需要解决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解决个体的需要,称之为个体生命意义的安顿;二是从社会本位出发,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
社区教育教学过程具有更多的社会制约性和实践性,是一个社会、文化的适应与平衡过程。社区教育教学过程本质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这就是说,社区教育教学的目的、过程和方法与学校教育教学存在比较大的区别,其教学的内容、方法途径和组织形式也随之改变。对这些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社区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将有利于实现社区教育教学的最优化。
二、社区教育教学过程的结构特征
在上文的分析中指出,社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是解决个体的需要和促进个体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本质是其过程自身的实践性。在社区教育教学过程中,显性的教学目标与内容、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仅是这一过程的部分影响因素,更为深刻的影响因素在于社区教育生存的场域环境、目的、任务、支撑条件等隐性因素,这些因素对于决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主体关系状况等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社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实践过程,要具体、准确描述这一过程的特征,社会学习理论和后现代主义可以作为这一分析的理论基础。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学习过程的主动性,个体不是被动适应环境,而是参与构建学习环境,且个体的认知水平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将社会学习理论作为社区教育教学的理论分析基础,并不是说学校教育的教学过程就不适应这一理论,而是说社区教育教学过程更符合这一理论的描述。个体积极参与构建学习环境,以及其自身的认知水平影响对教学过程的参与,这一点在社区教育中表现尤为突出。后现代主义主张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多元化,而社区教育是一种来自不同家庭、文化背景、阶层和职业的个体经常性互动的活动,这也就决定了社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
1 教学影响的多中心化
在社区教育教学中,教学施加影响的达成度取决于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习对象的需要和教学是否具有艺术性。教学对象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主体关系的多元化,就可能导致教学过程出现多个教学影响。教学影响的多中心化是指学习对象可以选择接收何种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拒绝接受任何的影响,或者将自身的知识通过多中心的师生关系对他者施加影响,从而模糊、淡化施教者预设的教学影响,出现多个教学影响。这和教学过程的组织结构特征和师生关系密切相关。教学对象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构建教学环境和反应,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认知结构与特征,都使社区教育教学过程更成为一个互动的过程,从而淡化了社区教育教学的教育属性。在这里,施教者如何提高自身教学内容的影响水平并将学习对象自身观点、知识的影响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变得十分重要。学习对象适当的自我表达有助于促进个体学习和完善教学目标,过分凸显则很容易造成过程的失控和教学目标的落空。
2 教学过程的泛组织化
社区教育教学及其过程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这不仅表现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多样化,还表现在教师与教学对象的构成、课程内容的组织、评价等诸多方面。在社区工作领域,社区工作手段具备结构导向、集体参与和运用社区资源三个特性,社区工作人员承担社区教育的研究者、倡导者、组织者、联络者、策划者、教师等多种角色。而在教育视域下的社区教育当中,上述角色由不同个体或组织承担,采用不同手段和方法以完成不同目标,甚至彼此缺乏必要的沟通。因此,首先,在社区教育教学的施与主体呈现着松散的组织特性。其次,在教学过程内部,社区教育教学活动的策划、演进、评价、反思,都没有固定的可遵循的模式和路径。这一过程包括的要素主要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各个要素有不同的选择,且相互之间呈现网状交叉结构。再次,在教学活动之间,不同的教学活动有不同的目的,由不同的组织者和教师组织进行,缺乏必要的彼此关联性,这与学校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异质性。因此,在社区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不足和缺乏支撑条件时,社区教育教学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3 主体关系的扁平化结构
主体关系可以分为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扁平化结构主要是指主体间关系去中心化。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认知水平会影响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寻找与自己气质类似的人进行模仿的倾向,行为具有选择性。因此,在社区教育教学中就可能使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任何一个个体都更可能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而影响其他个体行为的选择,或者倾向于选择其他个体的行为,教师的权威在社区教育教学进一步趋向消解。其原因在于,首先,社区教育的教学对象多为社区内心理和生理都已成熟和社会化的个体,其原有的知识储备与结构、社会化过程、对新事物的认知和对学习的自我选择,都影响着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以施教者扮演的角色和权威为前提,而是从自我认知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可能将施教者对其自身施加的影响的过程转化为自身对其他个体施加影响的过程,原有关于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和主体概念及其关系进一步变得模糊和难以辨别。其次,由于教师的来源和构成的影响,作为施教者的教师由于缺乏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深入研究,其自身权威和组织、主导教学过程的可能性进一步削减,从而导致主体关系出现多中心化。
三、社区教育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的一般原理,即反映着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专门特点和规律性,并且作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方向的基本的指导原理,是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和主要规律的体现。相对来说,社区教育教学没有独有的教学原则,但部分原则相较其他教学形态更适合于社区教育教学。它包括教育目标与内容的适切性原则、教学手段的艺术性原则、教学组织的灵活性原则。
1 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适切性原则
满足学习对象的迫切需要是社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因此,社区教育教学首先必须遵循适切性原则。适切性原则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选取的针对性;二是发展的阶段性。整合施教者与教学对象的目标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因为社区教育不具有强制性,同时学习者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发性,社区教育和教学随时可能被终止。因此,首先满足教学对象的需要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并且要考虑如何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满足学习对象的现实需要,这一点比其他任何一种教学都显得更为重要。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一方面主动构建环境与反应,同时其自身的认知水平会影响个体的学习和模仿质量。这就不仅要求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具有针对性,同时还要求它必须符合学习对象学习和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因此,适切性原则包含教育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选取的针对性和发展的阶段性两个方面。
2 教学手段的艺术性原则
赫尔巴特的形式阶段教学理论、杜威的五环节教学等其他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已不能适应社区教育教学的发展实践。艺术性原则成为社区教育选择教学手段的主要原则。这一原则建立在学习对象对是否参与学习、选择吸收学习内容、以自我喜好作出评价等方面的高度自主的基础上。实践也表明,社区教育教学效果的缺失与采取的教学手段直接关联。社区教育教学对象的特征决定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表达自身的主体性和意见,在与教师和其他个体的交往过程中更易于表现出自我实践的趋向。多个个体的自我实践便会造成教学影响上的冲突和淡化,因此,如何将学习对象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目标和内容上便成为考验施教者教学能力的重大课题。要实现教学的艺术性,就要求施教者必须明了社区教育的教学目标、生存处境、教学对象特征以及教学内容的属性,从而将教学过程发展成为一种体验和创造的活动过程。
3 教学组织的灵活性原则
概括起来社区教育教学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班级授课、活动和生活实践。社区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应体现灵活性原则,这主要是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加强各种组织形式间的综合运用。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是社区教育教学保持活力的重要保障。只有教学组织者明晰各种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其实践环境,有计划地组织推进,并制定充分的救济和应急措施,才能保障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总结
社区教育教学的研究应该成为社区教育的新的并且是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本土化情境下,对如何发现和实践社区教育教学特点和规律应该进行充分的研究。本文试图简要分析教学过程的本质,指出教学过程部分结构,并尝试提出部分教学原则,以期能对社区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发展有一定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念团,教育研究,1999(3),
[2]金辉,论社区教育的概念界说及其方法[j],上海教育情报,1994(4),
[3]顾东辉, “社区教育”的概念构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7),
[4]黄云龙,关于社区教育本质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