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2: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中科技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87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是核心环节,而课堂提问是知识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提问是日常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适时、恰当的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当然,教师提问只有注意技巧和方法,才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学习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从而达到让学生学好历史的目的。本文拟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就历史课中如何把握提问的技巧做探讨。
一、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紧扣教材,面向全体学生
在历史教学中,提问有很多角度,可以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问,也可以对事件的背景、过程、结果以及影响提问。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怎么提问一定要有针对性。因此,教师上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的掌握程度,结合学生的年龄、原有认知基础和实际能力进行目的明确、难易适中的提问。 比如在讲授《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时,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教师可结合教材组织学生讨论: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会不符合中国国情?这与中国和希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差异等方面有什么关系?通过这样的提问,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也可以通过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对比,强化学生的认知,而且因关注到每个学生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课堂提问要善于把握梯度,注意知识联系迁移
在教学实践中,问题的设置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取不同的角度,还要根据课堂教学情况的变化,设置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问题,同时使问题新颖、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教师精心地设计好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处在活跃状态,学生的参与程度才会提高。比如在《启蒙运动》一课中,教师在讲述完启蒙思想家代表的思想后,可以通过多角度、有梯度提问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启蒙运动的理解。比如:什么是理性?理性有哪些特征?理性的启蒙思想家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进步的表现在哪里?启蒙运动对人类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适时指导,让学生在阅读教材中寻找答案并培养能力。
三、课堂提问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内容,鼓励每位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对学生来说,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效。培养学生从教材所提供史料的认知角度,根据新情境,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新问题,改变以往课堂提问中生从师问的被动局面,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如在讲到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对历史上比较有争议的李鸿章进行评价,这样不仅能强化学生对等李鸿章参与的活动的了解,而且也能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四、课堂提问要积极评价,合理引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所提的历史问题,既要有利于学生拥有历史知识和能力,又要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需要在讲解教材过程中,通过提问架起教材与社会实际之间的桥梁,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学以致用,另一方面通过身边的人、事及社会现象,强化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宋明理学》时,教师可以列举社会热点事件,“东鞋(烂皮鞋)、西毒(毒胶囊)、南地(地沟油)、北钙(三鹿高钙奶粉)”,加深学生对理学的理解,让学生体会作为现代人应该具有怎样的良知和价值观。在讲解《一代雄狮拿破仑》时,可以针对拿破仑后期的战争性质和结果,引导学生联系九三讲话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世界观。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因而科学地运用提问技巧,有利于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利于突出历史学科的育人作用,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江西省自2008年秋季开始实施新课程,今年是第二年。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广大一线中学教师发现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也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一、问题
(一)新课程目标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新课程针对传统课堂教学过于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出了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是使教师在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或策略;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素养。以实现“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但实际的情形是教师们要么习惯性地回到一维目标,追求的是知识的容量、课堂的秩序、训练的到位、最终的考分;要么是把后二维目标流于形式,质量不高。人们这样评说:不仅把传统的优势丢失了,而且新的体系也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二)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角色,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改变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实际中以“形式代替实质”的现象较常见。由原来的“满堂灌”发展为“满堂问”,“满堂问”发展为“满堂跑”,提问了多少学生是互动的评价指标,跑了多少回是合作的重要体现,课堂并没有达到新课程的预期。另一种现象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师仍然是教材的忠实的执行者,课堂仍然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仍然是教师教的对象,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机械式的训练,反复地强化(无论是“少讲多练,还是“精讲精练”),仍然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应付考试的“机器”。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加入了不少研究性、探讨性课题,这些课题是学生形成探究方法,体验过程,走近生活的好素材。但对教师而言,这些活动过程把握难度大,结果可预测性差,投入的课时多,产出少(指的是考试基本不考),再加上客观条件、课时总量的限制,教师对这类课题也只是嘴上说说,舍不得花课时去落实。
(三)新课程评价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新课程在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关注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通过评价还应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以及教学实践的改进。但在实践中发现,现实中的各种评价几乎成为制约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的一个瓶颈。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教师仍然抱着精英主义教育价值观。对学生的教育、教学都围绕着“把学习成绩搞上去”这一中心,以分数论英雄。“素质教育”成为一句口号。
2.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以所任班级的平均分、排名为标准,甚至出现末位淘汰制,还说成是科学管理。这都充分反映出对教师评价中以奖惩为目的的鉴定选择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由于人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着中学生的发展必然有着许多的分化。而不能像工厂流水线一样,在有些时候,会出现教师投人很多,效果并不明显等现象。这种评价使得教师在教学中保守退缩,循规蹈矩,尤其是一些年青教师,本来他们刚刚走出校门,有着较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创新意识,敢于尝试,但这种评价方法束缚住他们的手脚,迫使他们追随老教师的足迹,学的是如何把握教材,把握课堂,提高教学成绩,早日成为一个“熟练工”而已。
3.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家长在孩子升学选择学校的时候,关注的就是这所学校名气,学校每年高考中一本上线多少,二本上线多少,上线率如何?是否有北大、清华。一旦家长把孩子送入学校,就像跟学校签了合同,学校如果不把自己的孩子送进理想的大学就是“违约”,其他都不是家长关注的。如果你对家长说学校注重学生成长过程、情感体验、能力培养、价值观的形成,家长会觉得太玄,脱离高考现实。
4.各级政府对学校的评价:在我国,绝大部分中学是各级政府出资的公立学校,学校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高考成绩既是学校关注的,更是政府关注的。学校高考成绩下滑,出不了北大、清华,其校长被免职的事例并不鲜见。校长要对政府“负责”,就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教师头上。同时,没有升学率的学校,政府投人必然较少,学校没有资金只能勉强度日,更不要谈学校的发展壮大。
二、思考
面对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把握未来高考?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也意味它的超前性,所以人们理解、消化、掌握它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实施新课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教育改革的形势,能否把握未来高考。否则,从学生的发展和前途来讲,我们就成了千古的罪人。
新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新课程高考的改革,从2009年的新课程首次高考,我们可以倾听到新课程推进的脚步声,这一风向标为我们的教学明确了指导思想,也增强了我们解决新课程实施出现问题的决心与信心。
(一)新课程理念具有先进性
首先,它将教育视为生命的诉求。它的定位是:高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并不是面对少数人的“精英教育”,更不是为了顺利通过高考的“应试教育”。把教育视为生命存在的形式,把教育视为生命的一种内在品质,把教育视为生命自身的需要,学习不是一个暂态,而是一个常态。
其次,它以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据,承认人的发展的差异性,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不用一个尺度来要求所有学生,做到因材施教,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性,尊重学生的同时促进其适度成长。
再次,它是以建构主义为认知核心的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他通过自己主动而积极的选择、加工与建构的结果,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呈现给他们的东西。新知识经验正是在旧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反应者,更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他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2009年高考新亮点
2009年很多省市迎接了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纵观2009年全国各地的新课程高考试卷,凸显基础工程,关注课改新声,是这些试卷共同特征。我们欣喜地看到,有些试题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彰显了新课程理念,成为09年高考的亮点。
如2009年北京理综卷第20题,本题要求考生判断他人观点的合理性,这需要考生具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具有判断有关信息是否科学可靠的意识。这正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考生的考查。重视科学探究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几个要素。科学探究既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既是学生学习的学习目标,又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本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如同提出了4种假设,让考生来分析与论证,评估其合理性。所以说本题旨在考查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它给我们中学教学的启示是: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培养学生,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才能真正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才有可能使学生赢得高考的胜利。
再如2009年高考江苏物理卷第5题和第12B(3)题,这两道题的特色可用“源于课本、贴近生活、彰显理念、体现教改”来概括。第5题考查的闪光灯电路,虽然学生不很熟悉,但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第12B(3)题是以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水立方为题材,同样来源于生活。这两题都与生活联系,但都高于生活,不仅要会分析题中的现象,第5题还要了解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会分析该过程中的电量问题;第12B(3)题还要将运动员的长度与照片中的半径进行换算,会用全反射理论来探求水池的深度等。这使“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的新课程教育理念得以在高考中彰显。这两道试题虽然都出自于课本、来源于生活,但命题专家做了精心的设计,使本来十分常见的电容器问题和一道经典的光学习题不仅赋予了时代气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同时也能够多方面考查学生能力,具有相当的考试价值,这对今后高中物理的教学将取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新课改十分注重课堂的科学探究活动,第12B(3)题的原型为课本中有关全反射的一个经典例题,如果教师将其设计成一个小型的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猜想、讨论、实验、论证、交流等过程展开课堂教学,那么同样一个例题,学生留下的印象就要深刻得多,并且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
2009年新课程高考中象以上反映新课程理念的试题在各科中均有,在此不一一举例。它们犹如改革的春风,吹拂着我们一线教师的心田,犹如时代的战鼓,催促我们加强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高考是全国瞩目的,新课程高考更是吸引眼球。在大纲新程向新课程过渡时期,命题专家考虑最多的是平稳过渡,所以今年的新课程高考既保持以往高考的连续性,又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年高考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试题将增加,……直到高考与新课程完全相适应。
三、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新课程高考,每位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价值观、突破自身的素质局限,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大胆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逐步构建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最终在新环境下塑造自身新角色。
(一)知识的传播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
教师角色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和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能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作为课本与学生的中介,其思想深度、文化水平、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从而起到指导作用,但不能替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中丰富的科学与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积极影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学习,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真正成为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者。(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在新课程理念下,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一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学生的向导和顾问。老师和学生一样,有时是静态者(倾听、接受),有时是动态者(发言、活动)。角色也在不断变化,有时是导演,有时是观众,有时是裁判,有时是主持,有时也是演员。但无论何种角色,无论何种变化,教师都应是学生学习的“参谋”、“助手”、“服务者”和“促进者”,都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进行转换,构建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自由的、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自己贴近学生,融人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真正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注重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传统教学,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知识的结果,把大量的结论性的内容要求学生记忆下来,然后反复训练,达到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注重过程与方法,交给学生一把金钥匙,因为“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把传统课程和现代课程归纳比较如下:
传统课程(应试教育):知识结果—授之以鱼—给学生真理(知识)—量—记忆—结果—学会现代课程(素质教育):过程与方法—授之以渔(网)—给学生钥匙(方法)—质—思维—过程—会学
(四)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传统的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活动为主体,在方法上以教师的“填鸭式”灌输为主,不少教师片面强调“讲透”、“听懂”,结果却形成了“满堂灌”、“填鸭式”,独霸了讲台。学生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只能被动的接受。过去有一种比喻:“教师要装满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学生比作一个容器,教师的教就是往这个容器里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得不到充分关注。而现代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中心地位,课堂主要以教师创设问题情景,由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产生教、学协同与共振,形成真正的高效课堂,从而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近年来大声疾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四、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策略
作为一线的教师,在思想上要重视课改,注重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把握新课改的精髓,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平时的教学。对于新课程实施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地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课改的精神,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使新课程理念得到落实。要关注新课程高考,并且敏感地由今年的新课程高考,推得自己这一届学生高考将是怎样。
(一)经常用新课程三维目标审视、反思教学
新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构建课堂教学结构时,应以教学目标为指向,以科学方法为指导,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开展有控互动的教学程序,强化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要突出定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从中感悟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一简单的问题,历史上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经历了近两千年的时间才有本质的突破。这期间科学家坚持不懈的探究毅力,伽利略敢于向所谓的“真理”提出质疑的勇气,在理想实验基础上充分发挥思维想象的研究方法,都是渗透科学观教学的好素材。用好这些素材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要重视教法研究,积极探索“高效互动”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教学理念之一是教学过程多样化,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内容特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生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教师都要清醒的认识两点:一是教学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二是在教学设计“求新”的同时,还要注意教学效果的“务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实践“高效互动”的教学策略,即通过有效的互动达到教学的高效,让学生在有目的的认识活动中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能力体系,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要用继承和发展的态度对待课改
传统意义上的接受式学习与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各有所长。有过程感受和体验上,探究式学习优于接受式学习;在对探究能力的培养上,探究式学习优于接受式学习;在对知识结构的理解上,接受式学习优于探究式学习;在课堂获得知识的效率上,接受式学习优于探究式学习。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好的接受式学习对知识的获得和理解是有效的和经济的,但从长远来说,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对待事实证据的科学态度、探究所需要的多种智能,接受式学习显得力不从心,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加强探究式学习的原因。但这并不是要否定接受式学习,因为探究式学习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较多的空间,间接获得知识仍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各种学习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当认识到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应该针对具体的情况灵活选择学习方式,将探究的方式和其他的方式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探究教学不能搞形式主义
探究式学习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探究过程中的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归纳等过程,都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要使探究学习不流于形式,在设计探究教学时,就要衡量探究的意义和价值,看是否能把学生学习的本质特征体现出来。在利用实验进行探究教学时,不要让实验变成形式,要出于学习的内在动机,要注重理性实验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选好让学生探究的内容,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适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和感悟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五)新课程教学的评价机制要跟进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现在的高中生,有着和我们不一样的思维、爱好、品味、追求。因为他们都很有个性,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挥、想象、创造。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创设探索性的问题情境,这样能够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调动学生的探索创新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实践,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某一任务出发,采用自己独特的办法解决问题,而不绝对服从教师或者教师提供的标准材料。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善于从教学的点点滴滴中寻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立脚点,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
传统教学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过分强调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信息技术课与其他科目有所不同,具有实践性、参与性、合作性和创造性,所以要实行丰富灵活的教学评价。教师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的表现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相应的学习项目,并自主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在项目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得以充分展现。比如,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等。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技能、行为以及进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局限于教师的评价,要有组内评价、组间互评等多元化评价方法。这样的评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发展,最终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信息素养的养成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四、循序渐进结合德育渗透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能动性,热情奔放,可塑性强,道德教育是塑造他们道德行为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信息技术课中的渗透德育教育是必要和必需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信息技术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理论,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德育目标渗透贯穿于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落实到实际的教育工作中,让知识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教会这些学生如何去承担责任,如何学会谅解,如何鼓起勇气。对于要做事先做人,教师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通过课堂教学来渗透。
1启发且新奇
课堂导入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对学生有启发性,并且新奇有趣,吸引学生。导入语不是装点门面,是要真正让学生有深入思考的,所以启发性很重要。而导入语设计的新奇有趣,才能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学也会事半功倍。
2短时且高效
课堂导入语在一课开始前,它不宜时间过长,一般应该控制在3分钟左右便可,拖沓冗长倒适得其反。
3因材且因需
因材即考虑学生的特点,因需即考虑学生的需要。在设计导语时,定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阅历、心理特征、思维特点等。
4一课一设计
导入语设计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学生的学情来设计,一课一设计,力求多变,设计要考虑本节课的具体内容,不能为了有趣、搞笑而脱离了教学内容,离题千里。紧扣课堂内容才能高效。
二高中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技巧
任何的导入设计都是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服务的,而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方法也是无统一标准的,不同的教师依据不同的课型、学情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而设计。那么这里我只就我的教学案例来谈一谈我对课堂导入设计技巧的一些思考。
1设置悬念法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望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在开课时设置一些悬念很容易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陶渊明有一定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但单独拿出一块来讲作者,又显得枯燥乏味,于是我就在课堂导入语这里做了一些文章,从作者本人角度设置疑问,我边播放一些图片,配以适合的音乐,边吟诵以下内容,最后发出疑问:他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开创田园诗的第一人他“种豆南山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安贫乐道,崇尚自然,泯去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返归“真我”他抚弄无弦琴,“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他是魏晋风流的代表,他用言行、诗文装点自己艺术化的人生他率真、耿直,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他一路走过,为后人开辟了一座清新、宁静的“世外桃源”他,是谁呢?在一步步设疑的过程中,最终学生很容易猜到答案。这样的设疑可谓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使枯燥乏味的传统式作者介绍内容丰富、有趣了起来。事实上,一般诗歌鉴赏类内容都可以如此操作,从作者的角度设疑一举两得。当然对于其他的课型,如小说赏析我们可以从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角度设疑,传记作品可以从文本内容本身设疑等等。
2创设情境法
我这里所说的创设情境,主要是教者依托一些图像、声音、视频等现代化手段来设计导入语,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授《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我选取制作了这篇演讲词的作者马丁•路德金演讲的部分,并配以中文字幕,把这个内容设计为导入语。结果学生在听到这段慷慨激昂的演讲后,学习本文的兴趣完全被激活了,接下来的课几乎不用老师去如何分析,学生自然而然就体会到了马丁的思想与情感,并且他们争先恐后地模仿马丁的演讲,还自创演讲词。由此再一次印证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道理。创设情境法的优势在于,能在段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内心,烘托一种很好的学习氛围。有很多课型是适用于采用现代化手段创设情境导入的。
①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找到诗朗诵的音频,在请学生朗诵之前放给学生听,另外录下学生朗诵的音频做对比;
②古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古文内容的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文内容;
③小说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生动清晰地划分课文层次,指导学生在阅读鉴赏的同时借鉴作者的写作手法。信息技术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必要手段,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辅助的教学环境下大大提升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应用能力。
2信息技术创建语文高效课堂的优势
2.1课堂理念新颖,与时代潮流接
轨为建设高效课堂,除了利用现代高新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系统改革,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需要认清自己并不只是讲授者、阐述者的事实,而是在学生学习生涯里的引导者。传统教学方式限制了教师教学的多样化,无法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这也就是积极推进利用信息技术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原因。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不只是局限于教学课本,更能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实现头脑、思想、手等多方面并用的局面,进而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2.2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
传统教学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学生难以接受教师想要表达的内容,教师无法用更为形象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授一些难以理解的课堂知识时,可以充分利用录像、音频、多媒体动画等便于学生的理解,特别是在语文一些情境理解时,需要尽可能站在作者角度,身临其境进行分析,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书本中相似的氛围,更能便于学生想象和充分理解。
2.3丰富教学手段
使其多样性在高效语文课堂中要求教学手段多样性,尤其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话剧表演、多媒体诗朗诵比赛等都是值得借鉴的多样化教学手段,很多教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总是“一言堂”,自己在讲台上讲得慷慨激昂,但是学生却没有发挥自己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实践的时间,这对于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是非常不利的。
3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语文上的运用
在学习《苏州园林》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展示一些音像资料,让学生能边欣赏苏州园林建筑的精致、感受艺术氛围的高雅和文化内涵的丰富,边聆听课文的范读,融入苏州园林文化气息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学生会很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轻松自如。而教师对这些欣赏类课文可以进行开放性思维的扩展,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旅游经验。因此,在学习一些对学生来说是欣赏类的文章时,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活跃气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丰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在很多方面需要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给予学生视听两方面的感受。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获得更多有效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中,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制作幻灯片来进一步梳理教学内容,理清教学的思路,把文学和艺术相结合,能使学生的印象深刻,学习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浸提技术
近年来,许多浸提技术纷纷涌现出来,大大地提高了中药制剂的质量,如酶法提取、半仿生提取、加压逆流提取、超声提取、旋流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等。酶法提取是利用酶分解的原理去除一些中药制剂中的淀粉、蛋白质等杂志。酶反应较为温和地实现植物组织分解,而且由于酶的专一性,这种提取发可以很好地使得一些脂溶性或者难溶于水或者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转移到水溶性的苷糖中。半仿生提取适合一些消化道给药的中药制剂,其实质就是模拟胃肠道的环境,以一定酸碱度的酸水提取药粉,再以一定酸碱度的碱水提取,通过控制最佳的酸碱度和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来达到优选目的。超声提取主要是通过超声波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和频率,最终提高哑无溶出次数和溶出速度。
三、分离纯化技术
分离技术主要有离心分离、沉降分离、过滤分离等等,兼职主要可以采用离子交换、盐析法、结晶法、酸碱法等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许多新的分离纯化技术纷纷涌现,如大孔树脂吸附、高速离心、絮凝沉淀、超滤、分子蒸馏技术等等。絮凝沉淀一般通过添加絮凝沉淀剂沉淀杂质,从而达到精制目的。超滤的实质是利用膜的选择性,加以筛分,达到分离纯化脱盐等作用效果。高速离心主要是通过高速运转的离心机,通过提高离线加速度、沉降速度和重力加速度去除药液中的杂质沉淀。分子蒸馏营造低温真空环境实现分离纯化,比较适用于一些低热敏的物料。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其实就是利用有机高聚物吸附来实现药物成分的分离纯化。在提取和精制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到多种工艺联合使用,可以更好地实现分离纯化效果。
四、浓缩及干燥技术
喷雾干燥的速度比较快,适合用于液态物料和一些热敏性物料,通过喷雾干燥获得药剂产品质量稳定而且易于溶解。冷冻干燥主要通过低温脱水原理来实现物料的干燥的,这种技术的干燥环境是低温和真空环境的,对于不耐热的物料具有极大的适用性。近年来,对膏状物料和粘稠物料干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流态化技术、喷射技术、惰性载体技术,则是在此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旋转闪蒸干燥机、热喷射气流干燥机、惰性载体干燥机均适合热敏性物料和膏状物料的干燥。这些新的研究成果用于中药制剂生产,将大大改善中药加工的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五、制粒技术
流化床制粒技术制粒过程相对较为封闭,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交叉污染,使得药剂品质有了大幅提高。而且这种制粒技术的特点就是涉及的辅料较少,制得的颗粒形态均匀流动性良好。
六、包衣技术
包衣主要包括糖衣、药物衣、薄膜衣等。糖衣的主要材料是蔗糖,主要作用就是掩盖苦味,防潮作用,还可以起到美化外观,方便吞食的作用。薄膜衣的主要材料是一些高分子聚合物,近年来,这种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甚至有代替传统糖衣的趋势,因为这种技术的生产周期更短,所用的包衣生产材料也较少,生成的药物易崩解。包衣技术是重要的制药技术之一,可以改善药物易吸湿和易霉变的缺点。传统的包衣材料多为小肠溶解和胃部溶解,现在的包衣材料有了新的发展,大肠和结肠溶解已经成功实现。一般是通过控制包衣材料的PH来控制药剂的崩解部位,也可以控制膜的神柔性,实现药物不同部位的缓解释放。
七、固体分散技术
固体分散技术指药物以微粒、微晶或分子状态等均匀分散在某一固态载体中的体系。水溶性和亲水性很强的物质常作为固态分散物载体,以增加一些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增加药物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度。药物在载体中分散的状态分为简单低共熔混合物、固溶物、偏晶体、玻璃态固溶体和分子复合物等。常用于增溶作用的载体有水溶性聚合物,如PVP、.PEG等;水溶性小分子化合物,如糖类物质蔗糖、葡萄糖等;有机酸类物质构栋酸、唬拍酸等`;其它亲水性辅料,如改性淀粉、微晶纤维素等。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
国家在2001年颁布了《中等职业教育园林专业现行指导方案》,中等职业学校在指导方案的规定下制定教学计划。不难看出,中职学校的理论课程较多,理论知识涉猎较全,而我国的高职教育受本科高等教育的影响,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没有完全从其课程模式脱离出来形成自己的职业教育特点,不论是课程的模式还是体系,还以大量的理论课程作为专业支撑,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相关课程部分重复。
(二)专业课程内容缺乏统一标准
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较之国外的职业教育还具有较多不完善之处,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就目前的状态来看,我国教育部并没有对高等职业教育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也没有划分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课程分类标准和课程内容的难易等级。这就会造成职业教育的混乱,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制定各自的课程,因此课程标准雷同、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时常出现,中高职教育出现“断档”的现象
(三)课程实施未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辽宁省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招收两类生源的学生,并且进行育培养,一类是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一类是来自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高职院校采用混合教学。普高生没有任何专业基础,而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差。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时往往以招生人数较多的普高生为对象,以零起点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也是造成中职、高职课程内容重复的根本原因。近两年辽宁省3所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招生情况,教学模式均采用混合教学。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
建设应遵循的原则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主要区别是“职业化”,我国职业化教育一是中职,二是高职,因此两者均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只是层级不同,为培养优秀的职业人才,中职教育应和高职教育形成一个统一的职业教育体系,这就涉及二者衔接的问题,最终达到有机衔接的核心就是课程体系的衔接,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衔接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中高职形成统一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能力本位原则
职业教育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培养目标,要搞清与普通教育的区别,确定自己的培养方向,这就是明确“能力本位”的问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无论是在中职阶段,还是在高职阶段都要明确“能力本位”,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通过什么培养手段,教授给学生哪些知识,使学生具备哪些职业能力,这些都是需要在“能力本位”上考虑清楚的问题。所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能力本位”原则,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意思维,扎实的艺术表现技能和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以适应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市场导向原则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首先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因为职业教育首先要为市场提供人才,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一定要遵循市场导向,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教学的开展,突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充分开展工作室项目式教学。因此课程设置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并且要针对岗位需求,开设不同层次的实践课程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避免课程重复和实践能力重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根据各自岗位的要求,进行技能划分,高职培养的职业技能要强于中职培养的职业技能。
(三)多元化原则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形式,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过程,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考虑到学生对技能的接受程度,合理的编排课程,中职和高职两个培养层次的课程设置要体现技能由简单到复杂,知识点由易到难。中职的课程设置不宜过多过难,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高职的课程设置要考虑到中职的知识点,否则容易造成课程设置上的重复、断档、脱节等问题。
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路径
(一)根据行业需求,确定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的教材选用,要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目前职业院校的教材编写主要是教师,而教师多数较缺乏行业背景。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行业人才参与到教材的编写当中来,把教师的理论知识与行业专家的实践经验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材。同时,要加快毕业生能够尽快适应企业工作,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系于2009年采取工作室教学模式,模拟公司化管理,项目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角色。
(二)优化课程结构设置
中高职课程衔接涉及到课程内容的衔接,中职学生毕业升入高职,已经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进入高职后与高中生并班学习显然不适当。高中生的文化基础较好,但是专业知识基本空白。两种生源的混班授课必然会影响课程质量。对于普高生源来讲应该对其进行技能补课,充分利用其良好的学习能力快速将技能操作课程基础夯实;对于中职生源来讲,文化基础薄弱,必须对中职生源进行文化基础知识的补习。在教学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建议不同生源的学生分班授课,优化高职的课程结构设置,中职生源的学生在项目设计类课程中要体现出设计方案的延伸和提升,要体现出高职的高层次职业教育。
(三)实施学分制管理
二、学是为了创造,打造创新学习的课堂
传统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明显的。过去,教师也把主要精力用于锻炼学生对软件中一个个具体操作的掌握,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使得学生原本由于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而对信息技术课产生的兴趣一点点被磨灭,这实在是一件悲哀的事情。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新教材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单纯讲解操作的内容明显减少,更注重问题的发现和问题的解决。这就使得我们的课堂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过分强调讲与练,过分关注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此时,教师所扮演的不再是“有一桶水,给学生一碗水”的角色,而应该“用自己的一桶水,去引出学生的十桶水”。这其实对我们设计课堂、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任务驱动是我们课堂上比较常用也比较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不要流于表面。最重要的是任务的设计,要大小合适,难度适中,最好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是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任务,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师生共同制定任务。通过一个个问题的主动探究,一项项任务的完成,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三、鼓励交流与合作,倡导学以致用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高中学生既有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又有在课堂上自我表现,与他人交流的欲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善于抓住并且利用这一特点。例如,在学习“信息的获取”一节时恰逢国庆将至,我与部分学生讨论后布置一个任务:“我的国庆旅游计划”。我要求每个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的兴趣选择一条旅游路线,然后搜集信息,尽可能全面地设计一次旅行安排(如时间安排,交通方式,旅游景点等等)。每个小组成员满怀热情,积极地在网上搜集资料,认真整理,最后每个小组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计划,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这样,学生既增长了见识,又锻炼了能力,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后来有学生说,国庆节他和父母出去旅游所走的路线和我们讨论的一条路线就非常类似。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师生之间不能没有互动,教师只是对教材做详细解释,学生只是专注地听,看似井然有序的课堂,其实对学生是没有多大帮助的,他们只是一味地听教师的标准答案,然后机械地做笔记、抄答案,在此过程中,他们只充当了知识的受体,却没有发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课堂上师生之间必须有互动。但是,互动太多也会影响课堂质量,有的老师喜欢一问一答的形式,整个课堂可能都是以问答为主,这样做导致的后果有两点:一是影响课堂的进度,该传授的知识没有得到有效传授,而时间都浪费在这些无聊的问题上;二是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使他们对教师产生惧怕感。
2.深挖教材,使问题更具探索性
教师在课堂上所有的发问都应该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问什么样的问题,问几个问题,教师在课前都应该经过周密筹备的。历史问题的切入点可以有:引用材料发问。这是我们高中历史课堂上还有试卷上最常见的发问方式,引用史实材料进行分析,不仅能使学生打开思维,而且能增加他们对历史的了解。
二、问题探究法应用策略
1.问题的设计要力求由浅入深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主张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考虑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在历史课堂上的自身价值,我想离孔老先生提出的“因材施教”的理想已不远了。本人教学案例中设计的问题基本都是围绕一个大的主体事件的一个方面设计若干深浅各异的小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效果很明显。
2.问题的设计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
历史这门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要想学好它本来就不容易,再加上所学几乎是学生从未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受自身经历、人生阅历等方面的制约,学好它就更加不容易了,所以教师在设计历史问题时必须要兼顾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复杂难懂的历史问题设计在一个情境中,让学生有兴趣也有能力解决问题。
3.问题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课堂活动中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贴近教学内容,更要具有针对性。因材施教,是一个科学且热门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会让学生在自己可发展区内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教师要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太难的问题,会让历史“学困生”不能融入学习过程中;太简单的问题,又会影响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好教学层次,加强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利用层次性的问题去满足学生不同的历史学习需求,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问题设计质量的必要手段。
比如,在讲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层次提出不同问题,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机会。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建立的原因有哪几个方面?分别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联系前后历史知识进行全面思考。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政治基础是什么?经济基础是什么?宗教与历史原因又表现在哪里呢”组织学生纵向深入分析学习内容,锻炼其自主思考能力。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提出:“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爆发革命以来到1688年光荣革命的最终胜利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哪一点原因呢?”
三、问题设计要具有创新性
创新开放,就是要加强高中历史教学问题设计的开放性与创新性。提问形式的丰富,会调动高中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不再将课堂提问视为一种负担。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点起学生再提问,会让学生心理过于紧张,从而十分讨厌课堂提问。在教学创新的今天,教师要更多地尊重学生的想法,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肯定学生的想法。更要丰富提问的手段,使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
比如,在讲解《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时候,教师在讲解完基本的历史学科知识后,可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问:“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十月革命的成因与目的,意义与作用,如果你是当时的列宁,你会选择革命吗?为什么?”组织学生一起去总结知识点,营造开放提问氛围。之后,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提问,考查知识点下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具有提出问题与审视问题的权利,这更有利于历史课堂中提问有效性的提高。
问题设计同样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自己给自己制造关卡、难题,并且自己去解决,这不仅是简单的善于提问的习惯的养成,而且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起着很大作用。在高中,学生看似都在刻苦学习,但是他们当中大多数并不是在自我约束中学习,而是在教师和家长,甚至中国式教育的压迫下学习。如果他们在高中时期仅仅是机械地学习,那么有朝一日,这批学生跨入大学门槛后再没有人来监督他们学习的情况下,他们呈现给世人的又是另一副模样。
立足课堂,善教激趣,减负增效,构建起一个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追求。语文教师既是高效语文课堂的设计师,也是具体调控员,语文教师通过高效的教,启迪和引领学生高效的学。我认为要构建一堂高效的语文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整合有效的教学知识
教师要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实际筛选出有效知识进行“定向”,强化目标意识,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实现高效学习。
2 实施有效的教学调控
实现有效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建立能够达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即通过有效的教学调控实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都获得发展的目标。教学调控措施如下:
(1)调控课堂教学速度。我们可以从学生的整体接受水平来确定恰当的教学速度。
(2)提高课堂教学密度。课堂教学需要传授的新知识多,教学密度就大。如果一堂课结构松散,思维密度设计不当,就不可能实现高效的学的目标。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思维肤浅,主动分析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弱化,智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要提高思维密度就要求我们提高学生课堂的有意注意时间,启迪学生主动地开展思维活动。实验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表演、问题研讨、激励表扬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和动笔动口进行学习,使他们各种感官受到刺激,激发大脑的兴奋点,大脑再对各种感官的信息进行综合研判,形成概念,达到高效课堂必须的思维密度。
(3)把握课堂教学难度。过于难,多数学生不理解,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是浪费;过于易,不但降低教学要求,还不利于思维的发展,同样是浪费。
(4)筹划课堂教学时间。对教学时间缺乏精打细算的教师,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存在问题。为了减少时间的浪费,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课前准备充分,准时上课,课堂教学语言精练得当,板书精简规范,提问精彩而引人入胜,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设计师作用。
3 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我们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标准无定论,只要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就是有效的方法。比如孔子的举一反三式、《学记》中所提倡的“道而弗牵”的自行发现式、苏格拉底的问答式、布鲁纳的通过思考而学习的发现式、巴勒士的问题解决式等,都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的启发式教学,就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启发式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能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会产生疑问,主动思考问题。这种情境出现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动脑,动手,动口,勇于探索问题,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则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他们的思路,帮助他们形成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像、大胆的假设、严密的论证等良好的智力品质。不过启发式并非“问答式”,启发式的方法众多,如问题启发、目的启发、比较启发、形象启发等,最终实现最优的启发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有限的知识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借助典型实例,实现举一反三的功效。此外,教学策略的选定与设计是教学过程的中心部分,是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采取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便构建有特色的教学方案。
4 进行有效的教学交往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与学相互影响和交织。教学活动的高效与否取决于这一对复合主体中双边的关系,即能否开展有效的教学交往。有效的教学交往策略如下。
4.1 提高注意力
(1)提高无意注意力:①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把教室布置整洁。②教师要穿着得体,语言文雅。③教师视线要环视学生,目光中饱含关切,要善于观察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④教师要通过得体的穿着、饱满的精神、文雅的语言、幽默的谈吐、丰富的表情、必胜的信心、恰当的动作等等来增加课堂的渲染力度,吸引学生主动高效的学习。⑤教师可借助于动作、姿态、表情等非语言因素组成的符号系统达到高效沟通的目的。心理研究表明:信息传递的总效果=7%的言语信息+38%的声音信息+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非语言信息在传播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教师讲解文明行为举止时,形象的动作示范往往超过了口头讲解。教学中非语言沟通的主要手段包括:目光沟通、体态沟通、距离沟通、辅语言的沟通等。
(2)运用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即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如教师对讲解重点和难点讲解,目的是强化学生注意。同时关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运用。有意注意一般需要紧张的意志努力,因为消耗能量多,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就会让大脑产生疲劳;而无意注意不需主观努力,所以不易疲劳,不过容易受到新异事物刺激或干扰。因此,课堂教学完全靠有意注意来保持高度紧张的学习对一般人来说是有困难的,应该将有意与无意交替进行,目的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吸引到教学内容上。
4.2 应充分考虑社会心理在课堂教学中的效用
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学效果不再由教师一方决定而应由教与学的双方共同确定。只有师生间良好的交往才能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灵活巧妙地设计提问和组织讨论,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他们的智慧火花,让课堂教学效果更加优化。
参考文献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我国的研究者认为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能够在线播放和下载的小课程。微课不仅包含教学视频,也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专家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微课教学在当前实施翻转课堂、高效课堂的背景下,显得非常重要,是学生深度学习的有力手段。
一、微课常见的制作方法
(一)便携视频工具简单拍摄(手机或摄像机+固定架+白纸)
方法步骤:1.选择微课主题,设计好教案。2.教师一边讲,一边用笔在白纸上标记、书写、画图等,用手机或摄像机将声音动作拍摄下来。该方法使用方便,但要保证语音清晰、画面稳定、演算过程逻辑性强,解答或教授过程明了易懂。
(二)屏幕录制(屏幕录制软件+PPT+耳麦(附加话筒))
方法步骤:1.选择微课主题,设计好教案,制作PPT。2.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屏幕录制软件CamtasiaStudio,PPT,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此方法操作简单,但要会使用录屏软件。
(三)利用专业微课程制作软件录制(“微讲台”微课程制作软件+数码手写笔或手写板)
方法步骤:1.选择微课主题,设计好教案。2.在微讲台软件里做好各类教学对象的布局。3.通过“微讲台”微课程制作系统同步录制教学过程。此方法操作简单,能灵活调用各种教学资源,轻松生成各种格式的视频文件。录制微课还有其他方法。一是利用摄像机在教室里拍摄,教师和黑板、课件同时出镜。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不实用;方法二:可以网购一台专业微课制作工具———汗微微课宝,制作效果更好、更方便。到底采用何种方法来录制,要根据设备条件和教学目标来确定。
二、选择微课主题的基本原则
(一)补充性原则
如果课本上没有相关内容,而此内容又是高考考察的重点或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那么就有必要制作成微课供学生自学和保存。比如,在学习完高一数学《集合》这一章后,有必要对本章习题的解题思想做一个系统的归纳,一方面能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另一方面能起到熟悉规律,掌握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作用。再比如,在学习球的表面积和体积时,教材只提供了公式,没有给出具体的推导方法,而推导方法却是师生最想了解的内容,此方法凝聚了古人的智慧,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教师可制成微课供学生课上或课后学习,对启迪学生的类比、转化及极限思想很有帮助。
(二)重难疑原则
课本上的重点内容难度较强,学生自学起来吃力,疑点较多,这类问题就有必要制作成微课,系统讲解,详细辨析,消除疑点。比如,函数的概念这一节课,学生要从变量观点的定义转化为集合观点的定义,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可将函数的概念教学制作成微课。让学生体会新定义的合理性,并正确指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等。有些习题较难,但具有探索性、思维性,适合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比如课本习题或复习题中的B组题,如果利用课时讲授效果不是很好,但可制成微课,便于学生课后研学。
(三)目标性原则
微课的制作一定要以导学案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通过微课学习解决导学案中的重难点部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微课设计与导学案设计要相配合,使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出现看了微课也不会做题的情形,导学案与微课脱节的情形。如果觉得问题太多,可以制作多个微课供学生学习,彻底解决学生的认识误区、能力低地,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
三、微课制作要点
(一)PPT的制作要点
1.PPT要简洁大方,有明确的微课名称、有有序的正文内容,重点要突出,主次要分明,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错误。2.字体、字号、颜色要搭配合理:微软雅黑(标题)+宋体(正文),黑体(标题)+楷体(正文)。标题字号是44号,一级文本32号,二级文本28号,一般不出现三级文本。行距1.3倍-1.5倍,页面字数要少,一页不超过五个要点,上下左右要留1CM的空白。3.颜色要少用,除了黑白两色外,最多搭配3种颜色。
(二)上课要点
1.切入课题要迅速。可以设置一个题目或问题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2.讲解思路要清晰。讲授尽可能地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着重进行主干知识的讲解与剖析,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3.教师语言要得体。教师语言在要求响亮清晰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更应做到准确,逻辑性强,简单明了。讲解时用“你”而不用“你们”,体现微课教学是一对一的教学理念。4.课后小结要快捷。用一二分钟时间对所讲内容或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微型课的课堂结构趋于完整。
(三)录制要点
1.录制背景最好是白色或是浅色,不要出现其它杂物。2.要调节好录制音量,保持摄像头清洁,远离强光刺激,不背光,适当打光,确保光线充足,摄像角度最好从正面。3.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
(四)剪修要点
1.时间不超过10分钟。2.如果声音太小或太大,可以适当调整。3.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视频格式为FLV、MP4,音频最好采用MP3格式。
四、微课的应用方式
(一)高效教学的有力手段
教师在备好导学案的同时,要设计制作好微课视频,在上课前一天或前两天发到学生手上,供学生学习。对于重难点部分,根据学情,也可以在课上重复学习,教师做现场的指导。对一些典型习题或探索性问题设计成微课课后学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二)教师教研教改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