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职语文论文

中职语文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7 18:12:4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职语文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职语文论文

篇1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语文一直以来承担着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学科。语文贴近生活,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领略大千世界的美好,去思考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能很好的完成这个任务,使这些目标的实现不再是空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能整合各方面教学资源,需要学生搜集资料,进行现场采集,有时还要配合音画效果,最后呈现在课堂上的是一个集音、画、声于一体的生动的过程,这不是单靠教师就能完成的,而且教师也不可能一人去做所有的事情,所以对于有些想省事,喜欢自己亲力亲为进行灌输教学的教师,是个很大的挑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必须整体参与,所需的资料量大,而且课堂形式不拘泥于一种,目标明确,以锻炼能力为先,教师放下了升学的包袱,着重去探索完成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准备,活动成果的呈现,对于促进语文教师的成长有着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我在一次信息化教学的活动中听过一位老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教师只是做必要的衔接和总结评价,学生从课堂准备,到课堂展现甚至到活动评价,都远远超过了教师先前的预设目标。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篇2

(一)重视培养少数民族中职生的阅读能力

读懂汉语的能力是通过经常读、大量读的练习培养出来的。在汉语课堂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读准课文、读通课文、读熟课文。借助课文这个工具,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在教学中,没必要用大量时间进行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中心思想等繁琐分析与讲解,更没有必要让学生抄写这些内容,应把这些时间多用来让学生读书。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如采用富有感染力与形象性的语言,创设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使学生从美的语言情感中感觉到语言与内容相统一,产生心灵的共震,激发探究思维的生成。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引导教学过程。

(二)加强课外阅读,培养写作兴趣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阅读面窄,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经常开展一些读课外书的活动。一味的课堂知识学习,会使学生感到疲惫,阅读可以有效的缓解学生的疲惫感,同时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写作积累。中职生思想已经较为成熟,迫切希望了解更多跟新的知识,加上课业的繁重,迫切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放松。阅读就是这样一种既可以学习知识,又可以放松精神的方法,教师可以选取适合于学生年龄段的数目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也可以利用作文课的时间,选择优秀美文让学生阅读,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并让学生互相评价。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让学生觉得新奇——可以读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可以和别的同学互相评价、互通有无;又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了见识,培养的写作的兴趣。

二、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

少数民族中职语文教材的开发要重视突出职教特色,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即它是就业教育,学生的学习要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教材的设计应在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教材的职业化特色

教材的职业化应该在保证课文质量的同时,力求突出职教特色和专业特色。首先,普适性教材的选编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在选用此类教材时除注重语文知识能力的训练外,还要注重加强人文性,注重对职业活动中必备的精神品质其次是专业性教材,要体现专业特点,在语文课中渗透专业思想,这种专业性教材的选编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以能力的训练与形成为目标,实现教材的综合化、模块化建设

中职学校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遇到的问题更实际、更复杂、更具综合性,教材内容更要接近职业生活和社会实际。语文的学习仅仅考虑识字、阅读、写作、口语等学科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还应当给各专业学生以相应的专业语文素质教育。语文基础知识部分以人文社会为主要综合内容,应用语文和文学鉴赏部分以相关专业为综合内容。以较宽厚的语文学科理论知识、体现能力训练与形成的主体教材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打基础;以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为主要功能的辅助教材满足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1.写作方面:提倡实用性写作,培养从业技能,不过高要求创作性写作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中职教育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业,语文等文化课教学是副业,副业应该为主业服务。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时候,中职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的专业课程的角度,开设相近的应用文体写作课程。

2.口语交际方面:加强具有职业背景和导向的听说练习

由于许多少数民族中职生初中语文的基础不好,致使语文学习兴趣缺失,听说能力普遍低下,面对这种状况,简单介绍听说的基本知识,介绍交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几乎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训练:(1)认真倾听是美德,培养学生认真专注的倾听别人的讲话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更能够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全面提高学习成绩;(2)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设置情境,进行听说训练学生用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会感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心理优势增强,胆子增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可谓一举两得。

三、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渗透

少数民族语文教育要关注各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和经济文化,以唤起学生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提高学习的兴趣。

(一)教材改革应重视地域性

地域性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世代耕耘经营、创造、演变的结果。地域性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当地人的生产和生活,使其深深烙上当地地域环境特征的印记。地域性通过社会生活、物质生活来影响教育,而且还通过地域文化心理给语文教育以重大影响。自然环境对一个民族的内部生活、文化形成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的性质都会产生影响。同一民族的人们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特有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特有的价值观念等等。生活于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而这一切都会影响语文教材的内容与形式。语文教材改革应当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域性,这是理解语文教育差异及多元性特点的前提。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环境、自然条件、季节气候、自然资源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俗礼仪、文化水平、风土人情等都是语文课程资源。少数民族比任何一个外来者都更加熟悉自己的发展限制、发展潜力及发展机会,如果在语文教育中,注意关注这些因素,势必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极大地促进语文教材改革的发展。

(二)语文教材的民族性应得到适度体现

语文教育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语文教材改革发展中应体现适度的民族性,语文教育应强调民族性,突出语文教育的民族特色,特别是应充分吸收各民族的民族民间文化。

语文教材应体现适度的民族性,也就是说学校语文教育除了要包含主流文化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内容之外,还应努力寻求各民族优秀民族文化与民间文学教育的切合点,注意对各民族文学中的优秀成果的吸纳和整合。少数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积极方面,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健康的精神方向,能够鼓舞人们,同时这些东西与各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具有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历史继承性。所以,在学校语文课程内容的构建中应给予其充分的重视,将这些成果引进学校、引入课堂,让学生广泛参与到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比如,将各民族民间工艺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之一,可以使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既适应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能使学生的学习被社会认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有不少著名的民间艺术,如白族的扎染,苗族的蜡染,壮、傣族的织锦,阿昌族的刀具、银饰等,都是蜚声海内外的。将这些工艺作为民族教育中的职业教育的内容,既能发扬民族文化,又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还能使学生学到一门技术,极易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不论是等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对异族文化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语文教材民族性的适当体现不能狭隘地只针对本民族学生,而是应该让各民族学生都有接触其它民族文学的机会。应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各少数民族要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汉族也要吸收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且各少数民族之间也要不断地进行交流和学习,这样才能不断推进各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发展道路。所以,语文教材改革应特别重视地域性,同时体现适度的民族性。

四、教材改革中应把握的尺度

篇3

2.如何将中职语文教学与礼仪教学相融合

2.1注重内在素质培养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将知识和能力升华为更高的品格和品质,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是当前语文老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目标。通过给学生讲述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佳话与典故来传递中华民族的美好传统与品质,让学生了解到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内在素养,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例如:中职生比较欣赏有气质的老师,对于喜爱的老师的衣着打扮、行为举止都会模仿,对此,老师应起到表率作用,引导学生在知识中培养人文素质,注重日常生活细节,让他们知道气质是经过长期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内在沉淀与朴素的外在统一,只有内外兼顾,才能提升自己的气质。

2.2语文课堂增设礼仪内容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根据中职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可以通过课文中具有与礼仪有关的内容来进行传达,如《论语》中孔子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的思想,让学生对为人处事的原则有所了解。以及在对《敬业与乐业》的讲授中,可以让学生懂得走上社会或工作岗位,要懂得敬业,乐于自己的工作。语文教学融入礼仪教育形式多种多样,老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模拟场景,开展礼仪讲座。例如将课堂布置成企业面试场景,老师为面试官,让学生身临其境扮演前来面试的毕业生,老师对学生的行为举止及谈吐作出点评,从而让学生活用礼仪理论知识,丰富其人文素养。此外,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展现古今中外的礼仪知识,如学习《弟子规》传统礼仪的精髓,选读《周礼》礼仪文化经典等,以补足中职生对基本礼仪知识的缺失。

2.3规范日常行为

加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教师要做到正面引导,通过日常行为规范及守则来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和礼仪教育,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指导学生将良好的行为规范落到实处,做到语文教学处处有礼仪。同时,在语文教学之外也要加强对礼仪教育的实施,学习必须健全校园规范制度,细化中职生基本礼仪要求,将其纳入到校园规范管理中,并进行严格监督,对于礼仪规范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抵制不道德的行为。注重礼仪氛围的熏陶,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图片海报来让学生记住礼仪规范,也可在校园开展一场礼仪竞赛,鼓励学生多参加礼仪活动,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经验,从而促进其在实践中了解礼仪的重要性,规范礼仪行为。

篇4

中职学生大多是经过升学考试筛选过的,他们往往内心自卑,缺乏上进心,思想素质较差。因此,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在教书授业的同时,必需要强调传道育人。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可从作家和作品两方面实现。这对于思想淡薄的学生来讲无疑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比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诗人屈原,多数学生只闻其名,却不了解他终生报国、投江殉情的可泣事迹。因此我在讲授屈原《离骚》作品时,重点向学生讲述了屈原惨遭流放,但仍然忠心爱国,不计个人得失,最后怀石投江而死。学生在学习之后,引发了无数感慨,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爱国的热忱。再比如我在讲授老舍的《我的母亲》时,通过文章的细腻描写,母亲的对孩子们关爱的细节描写,彰显了伟大的母爱,这让学生们理解了母亲们的不易和自己要尽心孝敬母亲。只有循循善诱,才能于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 审美是一种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创设情景和礼仪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以情动情,寓教于乐,对学生进行情感迁移,这也是一种语文审美情趣的培养。另外礼仪教学中人文性的学习更是不容忽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把礼仪教学穿插于语文教学中间,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语文课堂会更感兴趣,教师的教学也会更加生动,更有活力,而不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当然,历史、政治、地理也可以融人语文课的教学当中,学生可以从教师“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文化的伟大、知识的浩瀚,从而对读书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

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小,在读中职之前从未离开父母,独立参与社会交往,所以普遍存在社交能力差,内心封闭,词不达意等问题。但对于既将走向社会的中职学生来说,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据本人了解,很多中职学生意识到自己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打交道,但其实内心又渴望交到知心朋友。甚至有的学生靠乱拨电话、上网聊天寻找所谓的知心朋友。长期以往,势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影响他们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养成,继而影响到毕业生社会角色的定位。所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良好交际能力的形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实践表明,除了对个别严重焦虑者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外,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语文教材中的论辩艺术、思想观点、语言积累(如名人名言、歇后语诗句等),都可以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增强说话的艺术性、逻辑性等,最终达到沟通情感解决问题。

篇5

二、符合中职生的现状

目前在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不论是年龄上还是思想上,他们都处在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并且这些学生几乎都是“90后”,他们当中多数是独生子女,而且他们还正处在一个青春发育的高峰期,心理不够成熟。所有这些都给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与此同时,由于中职生一般都远离家庭住校,父母的管教相对少了,他们又处于半成人状态,易受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全面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的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向,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消极情绪时有存在。他们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观念淡泊,互助互爱意识不够,行为偏激,心理素质差;他们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不能谦让、帮助、团结、合作共享;他们知行不能统一,虽然明白尊师敬长,而行动上却很难做到;他们随意崇拜偶像,却对民族历史知之甚少,缺乏爱国热情。中职生的德育素质现状不容乐观,诸多因素造成的中职生的这种道德素质现状,使得道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对中职生的心灵净化、情操的陶冶、是非的明辨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让学生知道,说话、做事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必修课,有的人先说后做,有的人只说不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常人相比有哪些不同?通过学习作品,明确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同时也让学生知道,生活在世上,要做一个生动的人、大写的人。而学习《致橡树》,理解的是作者的爱情观,并且要明白,爱,并不是狭隘的爱对方伟岸的身躯、容貌和才华,还要爱他的理想、他的追求,爱生活,爱祖国,这才是真正的爱情。这样,学生感悟的是诗人提倡的独立、平等的爱情观,能培养他们独立自尊的伟大人格及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对于完善中职学生高尚的人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三、规划中职生美好的人生

现今社会,如果没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和对人生的合理规划的话,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失去主动权。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对中职生的人生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很大的帮助。

篇6

二、立足语文课堂,有效开展活动,拓展学生法律思维空间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深入钻研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不断地利用有限的语文教材从而更好地渗透法制教育,拓展学生法律思维空间。语文教材中的《威尼斯商人》是全剧第四幕第一场,也是全剧的。这场戏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教学前我先从网上下载状、答辩状、判决书文书,先让学生学习,然后角色分工让学生分别扮演主人公夏洛克写状,鲍西娅为安东尼奥写答辩状,随后在课上展开模拟法庭进行辩论,让“法官”主持法庭辩论和审判活动,并最后写判决书在“法庭”进行宣判。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有效地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戏剧特点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学习法律文书知识,学习法庭辩论技巧等,在充分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有效地利用课文内容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并利用语文课堂,及时拓展第二课堂活动。这样既自然直接,又快捷有效地开展活动,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

篇7

要想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首先要求教师树立人文价值信念。“所谓人文价值,就是崇尚人文的价值,是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命的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人文的核心就是“人”,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人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教育、教学活动形式,如果忽视了人,看不到教育对象的人格特质,就根本没有教育的科学性而言”。因此,教师要树立人文价值信念,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建立新的教师观和课程观,要把学生真正当做一个“人”。备课时,不仅要备内容,更要备学生,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真地备每一个“人”的课。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允许学生质疑,使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自由交流,自由沟通,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

2.提高人文知识水平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它主要与精神生活有关,具体包括历史、文学、哲学、宗教、道德、法律、艺术等知识,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载体。”人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通过提高人文知识水平而形成的文化底蕴。古人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告诫人们要博览群书,广泛涉猎,要增加古典文化知识的积累,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的人文知识,不仅影响着其精神生活,而且影响着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作为语文教师,提高人文知识水平显得格外重要。杜威指出“:知识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不是因为它是关于过去人类的产物,而是因为它在解放人类智力和人类同情心方面做出了贡献。”人文知识不仅可以提升语文教师内在的气质,丰富内心感受,对学生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的。

3.提升人文品格

有学者认为,作为教师,其理想的人格特征应该是“能体认教师角色的神圣性;能坚持教育使人向善的乐观信念;有责任心,有使命感,有不为物诱的牺牲精神,对学生有爱心、耐心、恒心的教不厌诲不倦的教师性格。”要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文品格,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愿意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它更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只有真正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把教书育人当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至高无上的一部分,教师才会感到生活的充实和人生的价值。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无论成绩的好坏,要平等、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能使师生之间建筑起信任的桥梁,这样学生才愿意和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最后,作为语文教师,对祖国的语言文字要热爱、虔诚和敬畏。语文教师只有自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体会祖国语文文字的丰富、优美、生动、形象,才能在教学中感染学生,使学生也能感受到祖国语文文字的优美,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4.展现人文行为

教师的人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教师内在的人文价值、人文品格,更为重要的是要展现人文行动。首先,教师要身体力行,知行合一。身为教师要表里如一,为人师表,一视同仁,善于倾听和理解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教师要志存高远,明白立志的重要性。古人云“: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性久”说的就是志向远大对事业成败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始终树立终身从教的志向,热爱教育事业,紧跟时展,不断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最后,教师要善于反思和自省。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教师要善于反思,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合乎教师准则;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反思对学生的态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等等。教师的不断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进步。

二.挖掘教材的人文意蕴,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1.挖掘蕴含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的作品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具有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的人物形象。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了,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志向;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坚持;《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圣地亚哥为了证明自己有坚强的勇气和毅力,为完成那项别人无法替代的任务,他坚持一定要捕到一条大鱼,但最后遭到无可挽回的失败。“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圣地亚哥没有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奋勇抗争。从另一个意义来看,他是一个胜利者,虽败犹荣。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虽然描述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无论在生活中遇到多么大的不幸,生命总是永无止境的,是顽强的、永恒的、美好的。人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生命的长河中前行。这些都告诉人们要成大事,必须要有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恒心、意志、毅力等品质,从而养成健全的人格大有益处。

2.挖掘蕴含胸怀阔达的宽容意识的作品

如今中学阶段大多为独生子女,多受父母的溺爱,没有阔达的胸襟、缺乏宽容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恕精神,表明中华民族宽容待人的处世哲学。这种精神在语文教材中多有体现,如“管鲍之交”的故事。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共同做买卖,一起从军打仗。合伙做生意时,鲍叔牙的本钱比管仲的多,赚钱后管仲却多拿了一份。旁人对此说三道四,鲍叔牙替他解围,说他家里比较贫困,应该多拿一份。打仗时,管仲总是躲在众人后面,撤退时他却跑得最快。别人对他很不满意,鲍叔牙仍为他辩解,说他家里有老母亲,是出于孝心。管仲对此感激不已。后来,他们成了患难之交,携手干出一番大事。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正是因为蔺相如阔达的胸襟感动廉颇,才有了“负荆请罪”的美谈。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宽容的精神,让他们学会宽以待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3.挖掘蕴含博大精深的仁爱精神的作品

“仁者,爱人。”“仁”是儒家道德教育的核心思想,经过无数哲人先贤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提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集中体现了孟子的“仁爱”精神。贾谊的《过秦论》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指出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提醒当权者要施行仁政。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宁愿自己的房子是破的,希望天下人都能有房住,可见,杜甫的仁爱之心是多么感人,多么深刻!

篇8

(一)培养教学水平高、综合素质强、同时又有创业实践的指导教师。要制定激励措施,鼓励一部分教师以身作则,运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人际关系资源,开办小微企业,给双师型教师增加新的诠释,给学生提供榜样的力量,我校建工系教师就有多人入股专业公司,他们的课生动活泼,深受学生欢迎;鼓励一部分教师到新型企业兼职,学习先进的商业理念,积累实战经验,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注入鲜活的内容。

(二)整合社会资源,聘请商界校友到校担任兼职教师。他们具有理论和实践知识,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办企业。国外一些名校除了由一些教授和一批企业的优秀科研人员承担创业教学任务外,还不定期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投资人到学校演讲,鼓励学生参与风险投资,经常与高管人员及创业成功人士接触,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创业的精神和自信心。这种办学的思路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校企合作,开门办学,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积累人脉、培养创业素质与能力,为将来创业打下基础。

二、建立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

(一)大胆探索课程改革,在德育课程中增加创业教育的内容,教育部规定中职校必须开设四门德育课程:《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和《生涯规划》,并无创业教育内容,只有在《生涯规划》有所涉及,笔墨微乎其微。针对职业教育的现状,有必要增设《创业实务》之类的课程,集中介绍有关创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

(二)注意创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时,如能了解该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商机,会大大增加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我们的烹饪专业和淮安主要产业-淮扬菜产业密切相关,有许多教师是大型餐饮集团的顾问,他们在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让学生了解开一家小餐厅或加盟连锁店的条件和具体做法,针对性强,效果好;建工专业教师业务能力很强,社会资源丰富,许多人在外兼职,有人还有自己的公司,他们不仅懂专业,也懂管理,经常让学生业余时间到自己公司见习,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有的学生毕业后不久,就创业做了小老板。

(三)注重实践,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多安排讨论课、专题汇报、参观、调查和相互交流等教学形式,采用大量的实例、情境和活动、开放式讨论、案例分析、现场调查、情境设置活动设计等教学策略,有些课堂直接搬到企业,教师和企业人士共同授课;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观察与反思,操作与实践等活动来全方位锻炼,从而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三、开展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

(一)让学生多参加各类活动,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学校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型人格,让他们挖掘自身潜能;通过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经营小店铺、暑期打工、促销商品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中职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创业的艰辛和幸福,积累经验,提高技能,我校机电系一些男生创办了汽车之家,解决了教职工的汽车保养需求,同时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模拟创业平台,让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学校可利用自己资源,设立专项基金,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建立创业园或创业中心,如校内小超市、餐厅内部分营业窗口、快递服务点,可完整模拟整个创业过程,让学员体验真实的商业环境和行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如何创建公司、如何管理公司、如何进行产品研发及营销策略制定;学员可以在真实商业环境下实践和完善商业计划书,从而增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财贸系学生和快递公司合作,自办学校快递服务点,为同学提供服务。

四、营造有利于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

篇9

2.南方的良渚文化,距今4300年到5000年,在今江苏的吴县,武进,浙江的佘反山,瑶山等地,主要的玉器有,琮.壁.符.镯.佩.环,还有蝉.鸟等动物.

3.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大部分是祭祀天地和随葬用品,另外还有小部分是辟邪.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等物品

早期玉器,夏商周三代.

公元前2070年.

1.夏商周三代玉器种类有,王室专用的玉圭,玉璋,玉琮,玉柄等.装饰用的玉珠,玉镯,玉管,玉兽面纹牌等,兵器用的玉戈,玉刀,玉戎,玉剑等

2.夏商周三代玉器的艺术特征,在继承原始社会玉器主要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发展.在玉器制作中,采用夸大局部,不求形似,突出神韵的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使玉器更富有观赏性和装饰性.时代风格表现为崇尚自然,追求真实.富有流畅婉转的韵律感.在商周玉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3.此时玉器的南北之分已经消失,玉器制作艺术,长时间磨和统一,夏商周三代玉器文化的重要特色就是,逐步形成了统一格调的礼玉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文化

公元前770一221年

中国的玉器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有了标准,这就是玉为君子的德玉文化.孔子曰,玉有五德,仁.义.勇.智.洁.这五德.

这一时期玉器有1.主流纹饰,龙首纹,谷纹,内钩卷云纹,蓠纹,2.主流线条,兽面和谷组合纹,谷纹加斜格线的蒲纹,星纹,鱼鳞状的龙纹.3.主流型器,组合佩,双龙佩,带钩,玉剑饰,活连环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不仅数量多玉质上乘,并且创新了不少新器型,线条运用娴熟,纹饰审美含量增加,刀工遒劲,风格清新潇洒,最著名的玉

汉代的玉器文化.

汉代是国大一统的盛世,玉器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古代玉器发展前期的最

1.汉代出现了玉衣.玉握.玉枕.玉剑,佩玉中有了玉鹰.玉熊.玉仙人.玉辟邪.玉鸠首仗.有了九窍玉塞,这时的玉壁不再是圆形的也有其他形状.

篇10

2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2.1师生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关系,奠定情感基础

在学生们的高中阶段,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已经是较为成熟的了,所以他们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都是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的。而教师在进行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时,如果其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存在偏见,以成绩的高低作为评定学生好坏的标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能会做一些打击学生自信心的事情,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其应重点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学习环境,客观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的喜欢语文这门学科,从而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2.2更加高效的应用多媒体课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多媒体激素的出现也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而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也都会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在使用这一技术时,应遵循适量、适时和适度的原则,不能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下面我们以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再别康桥》为例,谈谈如何能够更加合理、高效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是徐志摩在再游康桥时写下的,他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到了康桥的美丽景色中,既表达了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使学生们驰骋在他想象的美丽世界之中,而教师就必须采用形象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的语言将这些内容讲解出来。而在学习这首诗歌时,其重点内容就是对其的朗读,那么就应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在网络上教师可以下载一些朗读这篇诗歌的范本,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配乐、暂停和快慢等多种功能,那么学生就能够更加充分的掌握朗读这篇诗歌的技巧,从而提升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应实行分层教学的方法,以保证教学的兼容程度

不同的学生,他们的个人素质水平是有着一定差异的,那么他们在学习语文这一学科时所具备的能力就也是有一定区别的,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往往都是会应用“一个标准”的教学模式的。那么教师通常都是更加重视成绩好的学生的,而忽略了成绩差的学生,这不但对这些学生是不公平的,同时其对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整体发展也是会产生消极作用的。所以,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应能够理性的看待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应在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兼顾学生的整体情况,激发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应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次,从而提升每一名学生的语文水平。另外,教师还应多为学生安排一些课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们创造更加真实的语文学习环境,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举例来说,学校可以定期的组织一些与语文学科相关的趣味性较强的竞赛活动来吸引学生的参加,如课文朗诵大赛和语文知识竞赛等,在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也提升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4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我国对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导致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学生从思想上就认为语文这门学科是枯燥乏味的,并且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们也就逐步的形成了语文学习就是考试技巧练习的这样一种观点,而要想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上课之间就应进行充分的准备,设计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为学生们创设活跃并且轻松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切实的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篇11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多样化教学

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基础。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是“留守少年”,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传授学生课本知识,还要关爱学生,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这门课程。特别是一些调皮的基础较差成绩落后的学生,更应该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只要有进步,那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这门课直至爱上这门课,自然会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兴趣不仅要从思想入手,还要从学习的形式入手。一堂课上得好坏的标准不在于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在于学生听了多少,学了多少。很多语文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自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备的课,课也讲得很精彩,可学生反映却不理想,老师委屈,学生更是不买账,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是教师没有从讲台上走下来,走进学生中了解学生所需。我曾经也遇到过这种情况,精心设计的教案,满怀信心的走进课堂,却发现学生连课本都没有带,更别说笔和纸了。

看得出学生是抱着老师讲得好就听,不好就马上离开的心情坐在教室里。我临时决定调换了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在网上找到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改编的电影,学生立刻吸引过来,在观看的过程中,我在一旁加以解说,这对没有预习过的学生更容易理解。看完电影后,我走进学生中间让他们畅谈对主人公的看法,让他们展开想象当回编剧,续写故事的结局。上课不带书没关系,只要学生愿意参与教学过程,依然能完成教学任务。下课铃响了,学生还意犹未尽。虽然没有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按部就班的进行,但不能说这次上课不成功。有了这次教学的经验,我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都会随时根据学生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例如:我在放假前的最后一堂语文课上本来按照教学计划是进行应用文《发言稿》的,可是看到学生的心已经不在课堂上了,随机应变让学生谈谈假期的安排,在讨论中学习应用文写作《计划》,这样学生不仅不会排斥,而且还会积极主动的探讨如何制定假期计划,这让讨厌写作的学生也会在“玩”中练习了写作,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改变旧的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活跃,让学生的心灵得以释放,共同营造一个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中采用较好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为之所动,产生共鸣,尽快进入问题情境的角色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